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2024-12-16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共12篇)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1

游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大力培养,还可以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凸显出来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英语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一、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游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果显示,游戏有显著的无意注意有事,对学生的大脑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促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2.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被激发。相关学者表示,成功的课堂教学,并非是强制学习,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可以在和谐、越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成功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利用游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满足了乐学的教学原则。

3.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被激发。游戏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游戏性,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表现机会,进而使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明显增强,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充分激发,使其学习动力进一步增强。

4.能够促使学生记忆效果的显著提高。通过心理学实践表明,人在精神亢奋的过程中,对外界的刺激具有较强的体验,对外界信息的接受速度较快。游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不同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掌握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

5.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负担明显减轻。游戏教学可以把复杂的教学内容,融入在较愉快与轻松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化难为易具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负担明显减轻。

二、游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游戏需要有目的性。游戏为教学提供服务,其和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对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教学要求充分考虑。例如,在对表示颜色的单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将活动转盘有效设计,上面画有十种不同的颜色,教师提问:What colour is it?Do you know?学生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是红色,有的学生说是绿色,还有的学生说是蓝色,最后教师将转盘转动起来,对于回答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此种游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生也可以广泛参与。

2.游戏需要由启发性。游戏教学的应用,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与巩固,使课堂氛围更活跃,但还应该在游戏中注重学生的开发智力与培养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极具创造性与挑战性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定数量的抽象图片,让学生猜测。教师可以说:What is this in English?部分学生将圆形猜成了球、苹果或者橘子等;部分学生将正方形猜成了书、窗户以及地图等。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利用所学的词语进行表达。此种学习游戏,学生十分喜欢,而且可以边玩边创新。

3.游戏需要有层次性。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求目标定位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仅包含语言掌握方式所涉及的游戏,其具有一定的机械与操练性质,还包含注重语言内容的游戏,其具有一定的交际意义,相关游戏的操练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按照由低至高的顺序安排。其次,要求在一个游戏以及一节课中,游戏的设计难度与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有助于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参加。对不后进生来说,可以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提示,指导且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对学生自信心与参与意识进行培养;针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需要使游戏的难度适当增加。

4.游戏开展需要有灵活性。游戏开展过程中,应该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也就是开展适时适度的游戏,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对课堂气氛与节奏的调控与把握充分重视,对教材内容和游戏间的关系有效处理。

5.游戏评价需要有选择性。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法语玩法精心设计,还应该有效的选择评价方法与激励方法。评价应该尽可能的使学生参与,使其能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使其学习动机明显增加,并且还应该及时注意、公正公平以及便于记录等。针对在游戏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或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了促使评价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激励性,应对学生在参与游戏时的奖励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小组与个人有效评定出。

三、总结

兴趣作为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在对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兴趣为核心。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教案精心设计,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使学生将兴趣变成实践的动力,同时,在整个教学中保持此种兴趣,为英语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兴趣是做好一些事物的动力源泉,也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因素。目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即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被激发。传统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感,学生不乐于接受,将游戏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能够将传统的枯燥的课堂氛围,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语言交际环境,是学生更乐于接受,促使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珍.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14.

[2]饶芳.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J].教师,2015(16):90.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2

【摘 要】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方法吸收了多方面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是可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游戏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原则意义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即我们常说的“语境”),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所以引入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好动爱玩,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游戏要求学生,即游戏的参与者,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时的反应、回答和表现,这不仅使学生训练了自己的记忆力,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连贯语言表达的能力。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英语学习上的存在问题,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

游戏引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我在上初一某课的时候:

T: Hello, 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 ok?

Ss: Ok!

T: Now, guess.What’s in my hand?

S1: An eraser?

T: No, it’s not.S2: A ruler?

T: No, it’s not.S3: A crayon?

T: Open it and see.Yes.It’s a crayon.You’re a clever boy.这种猜谜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筋、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教师交代该节课的任务的做法要来得自然和轻松。课堂上可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打电话、Bing go、男女生比赛、角色表演等。在活动时强调学生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十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ur is it?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到礼物。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一扇窗户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层次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对那些后进生,游戏时可适当给他们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

4.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5.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6.游戏评价应具有一定的的选择性。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适当选择评价、激励的方法。评价可尽量让学生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机,而且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为使评价能保持长久的激励作用,可定期累积统计一下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小奖品(如小本子)和加分情况,并评出游戏表现出色学生或小组。

三.游戏教学的意义

1.遵循规律,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从无意注意开始的,要从无意识关注成为有目的地探究学习,需要受兴趣的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现象真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涌动出一种探知的强烈欲望。中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渴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强,对学习欠缺目的性,英语学习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这种动机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恰好能促进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的形成,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支持。

2.寓学于玩,减轻学习负担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中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们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为了让他们综合地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单词,我们可组织学生自制字母扑克牌,进行拼词游戏。

3.创设意境,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为此,教师不仅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素质教

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英语课堂游戏往往就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而且,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的能力。

4.加强沟通,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交际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对成功的渴望,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带来的是一种自信,是学生对挑战未知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学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同学与教师的认可中轻松的走向成功,建立自信。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能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除了指运用语言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游戏教学作为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恰好能营造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表演能力;通过比赛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团结互助;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学生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照,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识到自我提高以及完善个性的迫切性,并努力为交际积累素材。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一个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证明,使用英语游戏,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轻松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学生由于亲身的参与,感情的投入与思维的活动,其心理素质得到更多的训练与提高。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3

关键词: 游戏 原则 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所以引入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英语学习上的存在问题,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

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十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ur is it? Can you guess?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到礼物。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一扇窗户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层次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

4.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5.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6.游戏评价应具有一定的的选择性。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适当选择评价、激励的方法。评价可尽量让学生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机,而且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一个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证明,使用英语游戏,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轻松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学生由于亲身的参与,感情的投入与思维的活动,其心理素质得到更多的训练与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4

目前在我们课堂上使用的游戏可分为词汇游戏, 句型游戏, 听说游戏, 表演游戏等几类。其中有许多游戏都是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而仍然充满生命力, 为广大小学生所喜爱。

一、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易于组织, 操作简便, 灵活机动, 适合在各种课中应用, 较普遍的有:

1、Word martch (单词接龙)

即由老师给出一单词, 由学生接上另一单词, 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老师所给单词的词尾相同。这个游戏虽然简单, 却十分有效, 可迅速调动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可复习到大量不常见单词。如:morning-good-dear-reason-

2、Crossword puzzle (纵横字谜)

在方格中给出年部分字母, 由学生填上其他字母, 使之纵横皆成单词, 如:

MARCNOGOUNDERLSDROVe该游戏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归纳思维等能力, 可熟悉固定单词, 且有一定难度, 具有挑战性, 对高年级学生较有吸引力。

3、Flash cards (卡片闪动)

教师准备好单词卡片, 卡片上写上单词, 或画上单词的图片, 在学生面前闪动, 让学生一起说出该单词。教师先以较慢的速度依次展示, 然后随机快速闪动。这个游戏可以用于新授课中, 让学生迅速熟悉所学的生词, 也可用于新课开始前复习上一课所学单词。

4、Magic eyes (魔力眼)

在黑板上贴上所教生词的图片, 老师站在旁边, 往黑板上瞟一眼, 然后让学生猜老师刚才看了哪个图片, 随即对其答案进行评价。老师应迅速, 大量地点学生起来说。该游戏没有难度, 可使学生大量参加, 节奏要快。可与”Flash cards”交替使用, 效果等同。

5、谜语

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 可挑选一些简单的, 适合小学生水平的, 或自己编造一些, 在课堂中以一种即兴, 随机的方式出现,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每次一两个即可。可以活跃气氛, 休息片刻。

二、句型游戏

1、连锁反应

一个让学生单独操练句型的方法。如老师问一名学生:“What’s the time?”学生回答后再以同样的问题问旁边的同学, 可以纵排, 横排, 斜排依次传下去, 也可以随意点人回答。这样反复操练不同的句型, 既可使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 熟悉所学句型的用法, 又可以听出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情况。

2、包中猜物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书包, 在书包中放一样东西, 然后问学生:”what’s in the bag?”, 学生一起回答:“It’s…”。该游戏可以变化为其他多种形式, 如:把一东西在学生面前一闪即过, 然后问:”What can you see in my hand?”

3、语音游戏

A、口令兵

由老师给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一句话, 让他往后依次传, 传到列尾再检查是否变样。为了增加趣味性, 可加上动作。如:老师先指自己, 说:“I have an apple, ”再指一学生:“and you have two, ”再做动作, 说:“you give me an apple and I have two.”

这个游戏的结果往往是动作被改得千奇百怪, 满堂哄笑, 可以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B、绕口令

绕口令对学生的发音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可使其舌位变换灵活, 发音清晰。教师应在平时注意收集一些适合小学儿童练习的绕口令, 并经常性地让他们做些这方面的训练。

4、角色游戏

a、分角色表演

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 效果也不可小视的操练形式。在教完新的句型后立即让学生进行这一操练。要求无需太高, 可按照课本所给原文进行表演, 学生可以站在座位上说, 也可以到教室前表演, 老师应准备好相应道具。学生表演完后应立即给予一定评价。

b、自编自演

在进行了上一项的练习后, 可适当加大难度, 要求学生自创情境, 用刚学的内容对话, 学生往往会创造性地添加以前所学内容, 综合而成一个新的对话。这样不仅巩固了新句型, 训练了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而且复习了旧的知识, 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这些游戏形式都是笔者在平时使用中总结, 整理下来的, 在目前的课堂上随处可以见到, 在这里归纳出来, 希望能起到“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修改, 灵活运用, 很容易就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许国璋, 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

[4]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5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则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英语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增强语言实践量,学生才能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课堂游戏可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往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因此, 教师应该把课堂游戏当做小学生掌握英语的一把金钥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游戏 兴趣

一.课堂游戏教学

课堂游戏教学就是将游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服务。游戏是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像游戏般的体验。游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运用表演和各种教具与学生形成互动,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游戏化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游戏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并利用游戏的特点,尽可能地延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教学效果保持高效。

二.课堂游戏教学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游戏就是从兴趣出发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才能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地、甚至是出乎意料地表现出来, 他们既可在游戏中学, 也可在游戏所达效果里得到乐趣和满足。科学、合理的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促进儿童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小学英语新课程的理念得到切实的贯彻与落实。将“游戏活动”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中,将促进“学生和教师”双重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应用游戏,选取合适方法,应用有效手段,创设适宜情境,有利于进行及时教学效果评价,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定能绽放异彩!三.课堂游戏教学的实践

教师决不能单纯地将小学英语的教学理解为就是26个英语字母、词汇、基本语法加玩玩唱唱的副科教学。语言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用于交际.而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在我国缺乏语言环境,所以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为此,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时应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生活,立足教材,服务课堂教学目标,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1)充分了解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有充分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游戏教学活动。

①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能力强,认识事物首先是从实际经验入手取得概念。因此教师设计游戏时要依据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游戏形式更具趣味性、挑战性,游戏内容更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教学中面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并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如游戏“最能干的小帮手”,就属于这类游戏,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个游戏要求学生会说“I can sweep the floor,water the flowers,cook the meals,empty the trash’’等短语,谁能准确地表达最多,就能获得“最能干的小帮手”称号。

②充分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爱好和性格特点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资源。我们要了解学生的不同爱好和性格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游戏。

③充分了解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关系

小学英语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教学内容往往以学生所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展示出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了解它们的关系,努力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游戏,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开展活动。如游戏“Odd One Out找出不合群的单词”,教师说一组单词(如lemon, apple,pear,cake),比一比谁能最先挑出意义上不合群的词。上述单词中cake不合群,因为lemon, apple,pear属于水果,而cake属于食物。由于这些单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相当的生活积累,游戏在开展中收效很好。

④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结合点

如果任意地使用游戏教学,或许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很积极,气氛很活跃。但事实上,学生在游戏中没能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所以教师在安排游戏时必须明了学生己掌握的知识及掌握程度,充分预测游戏运行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活化为游戏,用游戏来学习新内容,巩固旧知识。如游戏“百宝箱”。教师准备一个一面有洞的大纸箱,箱子里装着一些手偶、文具以及卡片等(如铅笔、书包、玩具猫、狗、鸟),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让他将手伸进纸箱摸出一样东西,注意不要让他看见里面的物品,但可以让其他学生看见,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提问他What’s this?伸手摸的同学根据触觉判断,用It’s a/an„回答。

(2)深入钻研教材巧设各种游戏

课堂游戏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因此教师要

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巧设合适的游戏。

①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设计游戏

小学英语教材突出强调语音基础,培养自学能力突出兴趣的培养,发展求知欲,实行快乐教学。教材的编排注意了结合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根据儿童好新奇、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写和设计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情景课文与对话。其中情景对话贯穿全套教材,以利于听说活动,寓教于乐,快乐教学。这就为游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②依据英语课型设计游戏

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的实际,可以简单分为: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根据不同课型设计游戏有所区别。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传授新课,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所学内容,在运用游戏加强训练,让学生在玩中就能接收新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六年级(pep)第二单元Part A 部分Let’t learn的知识,我们可以创设看病的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可以穿着白大褂,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接着可以由“病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医生”导入知识的学习。

复习课与游戏结合,教学效果将大为提高。它将本来枯燥无味的复习教学注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元素。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等。教师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课与游戏结合,可以让学生讲所学的只是用于显示生活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编写对话并表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语基本能力,也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三)理清教学环节找准游戏时机

游戏活动大都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顺序预先设计的,所以教师要理清各个教学环节,找准游戏的时机,把每个游戏活动安排在最佳时机,以便收到实效。①课前运用,鼓舞学生热情

教师运用游戏,能将学生的注意有效地转移到课堂中来,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习状态。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一堂课的正式进行作好全员准备,教师应该大胆尝试运用集体游戏。比如听指令做动作这个游戏放在课前不仅能复习旧知,更能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 :Touch your head,eye,ear,nose,face„„,put up your hands,close your eyes,open your mouth等,学生听到后便做这一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

②课中运用,促进新知识吸收

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任务和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为学生吸收新知识、发挥特长和潜在表现力提供了条件。精心设计的游戏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如单词、句型、语音等。“人体钟”这个游戏就是在教授新知识后进行巩固,加深印象的一个好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找到圆心,请一位同学上来,背靠着黑板,人的胸部这个位置落在圆心上,伸直一只手臂,另一只手臂半屈着,长的当分针,短的当时针,随意表示时间,其他同学根据画面的指示,报出时间,并试着说It’s time to(have lunch,have English,do sports,go home等)。

③课后运用,乐学不倦

英语教学不能始于课堂,止于课堂。根据讲授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课后教学游戏,既可以起到复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乐学而不倦。“猜谜”游戏就是一个既有趣又能巩固知识的游戏。教师准备一本明星纪念册,在每组中选一个代表上来,在同组同学的相关提示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猜出个数多,哪个组就获胜,在游戏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What’s he/she like? What’s his/her hobby? Where is he/she from?)。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复习旧知,还能巩固新知识,做到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何乐而不为呢?(4)活化游戏形式,关注操作过程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类型的游戏,并确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的。游戏按设计目的可分为:操练性游戏、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竞赛性游戏、拓展性游戏、综合性游戏五大类。

①操练性游戏:例如,用于课前的“快速操练性游戏”训练学生快速地回忆单词、复习旧知。(教师出示已学过的单词图片、卡片。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快速拼读单词并说出汉语意思。中英文互译:老师说中文。学生说英文,反之亦可。)

②激趣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为引出新知而设,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例如,猜猜看:Guess,what’s in my hand? ③合作性游戏:这类游戏是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体开展的。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竞赛性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例如,角色表演。

④竞赛性游戏: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⑤拓展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用在新授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巩固复习。例如,游戏“Word Association”,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如:出示fruit这个单词。学生会说出grape, lemon, orange等等

⑥综合性游戏:这种游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和参与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不断更新。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总之,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特征,在英语课上适当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达到巩固、操练、复习所学内容的目的。游戏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巧妙设计的游戏活动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引发求知欲,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4-01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游戏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一、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英语课上运用一些恰当的小游戏,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会认真关注课堂,通过积极参与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

二、游戏的类型

1.猜谜语游戏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游戏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活动形式,学生对此倍感兴趣,它不仅能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同时还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思维能力,常见的有:字母谜语;单词谜语;寻物谜语;计算谜语等。

2.词汇游戏

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有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这些词的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等形式,说得最多最快的学生获胜;将26个字母分别写在52张卡片,每个字母写两遍,然后将卡片拿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任意抽出10张,抽出的卡片可能包括两个相同的字母,要求学生用这10个字母来组成单词,组的单词包含的字母越多越好。在学完一单元单词后,为了检查学生词汇量掌握程度,可采用模仿动作游戏,把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教师所写的内容,模仿动作,让另外一组同学猜,规定时间,猜中即加一分。另外检查学生词汇,教师可以用造句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利用图画的介入,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印象,减轻学生中英文背诵的难度。

3.句式操练游戏

(1)Interview.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1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可设计分步进行“采访”的小游戏,先让学生采访时,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at present did you give your friend for his/her birthday?”等句子发问,而且允许学生采访本组以后再去采访邻组,看一分钟内谁采访的人次数多,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人人踊跃表达,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分钟内采访了十几个人,接下老师逐步要求学生“采访”时用两至三个句子,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便练熟了一些动词短语,真实运用了所学语言,当然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用不同形式进行语言操练。

(2)Discuss.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0在导入新课前,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Do you have a robot?”

“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通过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学完新课后,我继续向学生提问:“If you have a robot, what will you make it do?”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3)Acting.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在学习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后,我要求学生把它编成一则小剧,每位同学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根据本课的大意,重新编写故事,在课堂上担任角色进行表演。

(4)Guessing. 新目标九年级Unit 8 主要是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在学生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可以做这样一个游戏,在黑板上画一些未完成的图画,要求学生用“may be”句型猜,并逐步画完图画。

三、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重难点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能够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游戏教学的时间要适度

因为我们每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游戏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还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

3.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运用游戏教学也是为了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求老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要多加鼓励,让他们克服畏难、胆怯的心理,勇敢参与到活动中去。

四、结语

游戏是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使用的教学活动,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作更深一层的探讨与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7

那么什么是游戏教学?怎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融进游戏教学呢?

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英语课堂中融进游戏教学,首先应该抓住“英语游戏”这个中心,自始至终应尽量以英语会话为主,每册课本上也有游戏,综合起来,常用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猜谜

通过猜谜,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1. 猜单词

(1)一人站到前面,环顾四周,确定谜底是某一物品,然后说:I spywith my Little eyes , something beginningwith“B”.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

Is it “bed”? No.

Is it “box”? No.

……

Is it “blackboard”? Yes.

(2)两个学生到讲台前面来,A同学面向全体同学,手里拿一幅画,画上是谜底某物,B同学坐在讲台旁边,背向全体同学,B同学猜:Is it aship?

全体同学回答:No.

Is it an egg? ……

直到猜对为止。(画上的物品是学生学过的单词)

2. 猜某人或某物所在位置

教师把某件东西放在包里,问:What’s in the bag? Can you guess ?

学生回答:Is there an apple in thebag ?

教师:Yes No.

3. 递橡皮

六个学生上黑板站成一排(假设一人为李雷),面向全体同学,把手放在背后,教师把一块橡皮递给其中一个学生,下面的学生闭上眼睛,上面的六人传递这块橡皮,传好后,下面的学生睁开眼,猜:Is it in Lei’s hand ?

李雷回答:Yes No.

如不正确,就接着问,直到找到为止。

4. 猜职业

一人上台扮演工人或农民,问:What do I do ?

其余人猜:Are you a worker ?

二、数字游戏

复习数词或序数词,可以做以下的游戏,以此巩固所学的单词。

(1)依次说出数字:one two……或first second……

(2)座位号:教师依次说座位号,如Number two,Row one,说到谁的座位号,谁就站起来。

(3)一人说出电话号码或车牌号或数字,另一组相应的人将它写在黑板上,由教师判断对错。

三、单词游戏

1. 连词

给出一个字母,然后以它的尾字母作为另一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一个新单词,要求尽量不重复,使一个个单词像链子一样连在一起。如:book—knife—eat—ten。

2. 拼词

学生分两组或四组,一组说出某个单词,另一组相应的人把它快速拼出来,并说出中文,对一个得一分,错一个不得分,看哪组得分最高,确定胜负。

3. 重新组词

在黑板上给出某些词,要求将字母顺序打乱,重新组词。如:meat—team;now—won;own。

四、句子游戏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讲句子体现出来,因此,做句子游戏很重要,是复习语法的有效手段。

1. 组句

事先规定句型,将黑板分为两部分,分两大组,每组分两小组,如练习简单句型则一组造主语,另一组造谓语,然后看是否正确,如:He is singing . 对一题得一分;如做复合句,则一组造主句,另一组造从句,如:I’ll tell himwhen he comes back .

2. 发命令

两组学生轮流发布命令,执行命令,其余学生做裁判(Yes No)。

如:Write down your name on theblackboard .

Touch your left ear .

发布命令或执行命令对,均得一分。

五、表演游戏

将课本中的对话、课文通过上台表演的形式再现,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可做如下几种表演:扔飞盘、学放风筝、学骑自行车、学做蛋、问路、买东西、看病、邀请做客、借物还物、表演小品、举行运动会、生日聚会、英语讲演比赛等。

浅析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篇8

1. 英语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在英语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听,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游戏教学法充分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在游戏中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感染,促进了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把握;其二,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都有着贪玩心理,同时也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在枯燥的课堂上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游戏教学法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在课业负担下的疲倦心理,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其三,不断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和创造力。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游戏的过程,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游戏的带动下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从本质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2. 猜谜语类的游戏教学法

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猜谜语类的游戏教学法,猜谜语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在猜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猜谜语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安排,可以是词汇类的猜谜语游戏,也可以是数字类的猜谜语游戏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具体举例:

Q: Twelve girls were standing under a large um-brella. Why didn’t any of them get wet?

A: It was not raining.

Q: In CHOCOLATE,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odrink. What are they?

A: COCOA, TEA, and COLA.3. 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

3. 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

英文歌曲类的游戏能够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中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认可,而且比较乐于表现自己的新技能。在课堂中开展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并进行评比,对获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会激励学生在学习英文歌曲的过程掌握其中包含的英语知识,并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A Little Love》:“A little love, a little hug,a little gift, all of little something. These are memo-ries. Greatness as you, smallest as me. You show me what is deep as sea.”这首歌朗朗上口,寓意比较好,又包含了类似love、something、greatest、deep、little等学生必须掌握的单词,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后回家向父母展示。

4. 应用类的游戏教学法

英语是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在实践中学会应用。但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中小学生来说,还没有太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应用,而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选取应用类的游戏,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组织编排英文小短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类游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剧本的设计到最后的表演,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类游戏教学法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下面是笔者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英文小短剧的节选,其中包含了英语知识,这样的上课模式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A: Whatever are you doing up here Bill?

B: I’m trying to repair the bell. I’ve been com-ing up there night after night for weeks now.

A: You certainly did give me a surprise. You’ve probably woken up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as well.I’m glad that the bell is working again.

B: That’s the trouble, Vicar. It’s working all right, but I’m afraid that at one o’clock it strikes thirteen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这个小短剧中包含了新的语言知识,比如“Youcertainly did give me a surprise.”这句话中的do表示的是强调的意思,所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结束语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9

英语游戏的运用是用来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游戏活动模拟出真实的交际场景,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英语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的语言交际更自然化、生动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共性问题:英语基础差、单词和短语记不牢, 实际应用能力弱, 缺乏语言环境, 注意力易分散, 易产生消极、失落和自卑的学习情绪。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英语课堂上毫无学习热情, 不愿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恶性循环———也就是学生口中所谓的“负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就是老师依照课本, 毫无趣味性地讲;学生没有反应, 机械性地学———导致了学生把老师当成是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 也是遭到学生们强烈反对的。那么, 课堂气氛能否活跃, 课堂教学能否有效, 学生能否愿意接受和认可等问题, 都是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变换可以解决的。因此, 如何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都是教师们应当探索的核心问题。

英语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有难易之分。简单的游戏如单词接龙 (Vocabulary Games) 、拼写游戏 (Spelling Games) 等。难度相对较高的如数字游戏 (Number Games) 、句型游戏 (Sentence Games) 、角色游戏 (Role-playing Games) 和智力游戏 (Intelligence Games) 等。这些游戏都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如何将这些游戏恰当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上合理安排好的。

二、在英语课堂中运用游戏的可行性

对于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英语只是他们今后工作中的辅助工具, 而不是专业, 因此要特别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在英语课堂中设计多种相关的英语游戏可以给更多的同学们机会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这种方法和以往的教师费力讲授, 学生被迫接受的上课形式相比较, 前者给英语课堂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活力,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 对英语课堂有了较为客观的认知.并且使学生们在参与多种游戏的过程中达到了锻炼听和说的能力。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应遵循“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助”的基本原则, 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适当地运用一些游戏和活动,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让他们通过游戏中的各个环节, 充分地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游戏如何设计是关键。切记要设计得“简、精、活”。简, 即简单, 容易接受, 适合大多数同学进行活动,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精, 即精妙, 要将教学内容设置于游戏环节中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学到知识;活, 就是活跃,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重复, 免得给学生以乏味、厌倦之感。这样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合理的设计安排游戏活动, 将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三、课堂教学为主, 游戏设计为辅

教学目标明确是运用英语游戏的先决条件。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时间里既要做游戏又要抓教学, 尺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即不要跑题。不但要着重突出中心或主题, 还要让学生学起来轻松加愉快。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彻底摒弃那些和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成分, 使整个课堂的节奏松紧得当, 难易适中。如果淡化了课堂主题, 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 也会给学生对于学习和娱乐之间的倾向造成误导。例如, 上口语课的时候, 我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一个或几个话题, 先讨论, 然后分成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 紧扣教学内容, 自如运用

教师讲授课程的基础是熟悉教材, 其次是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够利用周边的可利用条件, 设计出多种游戏, 还要注意尽量设计集体游戏, 竞赛性游戏, 来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饱满。例如, 在学习新课的时候, 课文的标题为Party (聚会) , 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关于聚会的问题, 如:1.聚会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 (How many kinds of parties can be devided into?) 2.在中国, 一般的家庭聚会会邀请哪些人? (In China, who will be invited to attend the family party?) 3.如果你的朋友过生日, 邀请你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 你会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What’s the gift will you prepare if your good fridend invite you to attend his/her birthday party?) 4.如果有人邀请你去参加聚会, 而你不想去, 应该怎样拒绝他人的好意呢? (Someone invite you with kindness and how to refuse him/her if you don’t like to join?)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看哪一组的同学涉及的内容最多, 讨论的结果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最后将所有小组的答案进行综合和总结, 从而导入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 这样既争取到了全员的参与, 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需注重学生们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多设计出一些具有潜力性及挑战性的游戏。比如说折纸游戏,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 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折叠, 必要时可将多余的部分撕掉, 最后将折叠完及撕剩下的部分展开时, 得到的是一些英文字母, 仔细拼凑起来, 竟然会形成单词, 甚至是简单的句子。这样的游戏, 最大程度上地牵动了每位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的注意力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时, 始终集中在老师的“言”和“行”上, 也使他们懂得“玩”和“学”之间其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学生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和实践, 自行设计出更多、更有意思、更贴近他们自己的游戏来。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上。特别是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偏低, 平时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如果教师可以在游戏环节中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那么将会大大改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态度。

(二) 推陈出新, 给学生以新鲜感

一个优质的游戏, 从内容上到形式上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换言之, 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应树立优质意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断推陈出新, 给学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仿佛每堂英语课都是鲜活的, 最具魅力的, 而不是那种时时处处仍遗留着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的痕迹。其实, 这类的游戏有很多, 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和自我总结。比如说, 我们可以玩猜字游戏, 就是将这一单元要学习的或已经学过的单词做成卡片 (一部分是英语, 一部分是汉语) , 两个同学一组, 一人根据卡片上的汉语单词,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表演给对方看 (具有表演天赋的同学比较占优势) , 另一人根据看到的情景去猜, 然后将猜出的词翻译成英语写在黑板上。最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 (每组的游戏时间限定在120秒) 看哪组同学猜到的单词最多, 准确率最高, 哪组同学胜出。这个游戏的作用是既展示出了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又增强了他们的敏锐度和机警度。还有一种更具亲和力的游戏, 就是鼓励学生们一起唱英文歌曲。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通力合作, 将一首歌曲演绎得高亢振奋, 或低缓轻柔, 或优雅甜美, 那么都能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这样既能纠正有些同学不标准的发音, 还能练习他们的口语, 陶冶他们的情操, 真是益处颇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歌曲类型和内容的选择上要反复斟酌和衡量。歌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可以标榜出他们的风范, 张扬出他们的个性。另外, 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个人喜好去挑选。如果歌词过难或旋律过高, 都可能导致演绎出来的效果适得其反。一旦在学生心里打下了这样的烙印, 那么今后再想进行类似的活动, 就会降低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只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换, 才能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

(三) 掌握全局, 收放自如

有效地控制是游戏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们由于过度兴奋和好奇, 可能会产生秩序混乱的情形, 致使教师无法正常授课。因此, 教师要善于观察全局, 随时掌控和调节, 在“兴奋”和“压抑”间把握好尺度。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 灵活处理和适当调节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 有秩序有规则地进行各项游戏。那么一般说来, 以下两点都是教师最应注意控制的方面:其一是时间, 游戏的长度不应超过5分钟, 因此游戏需短而精, 以达到收效快的目的;其二就是规则, 教师在游戏开始前, 应将游戏的各项规则和要求宣布给学生, 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游戏指令认真、严谨地完成。做到了以上两点, 游戏教学课堂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 英语游戏的点评

在把握好了游戏活动的尺度之外, 教师还要对游戏活动进行点评,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因为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表现的评价。教师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点评应在学生完全表演完之后, 而不是在中间打断学生的表演,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2.教师的点评应当以鼓励为主, 多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 切记不要针对个人进行否定的评价, 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使游戏的魅力大打折扣。3.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言内容, 而非语法结构。过于苛刻的点评会让学生有恐惧和厌烦的情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英语游戏可以有效地改变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内容枯燥、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现象。能够适当运用小游戏进行英语教学, 是每位老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修养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捷径。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 实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尤其重要的是, 丰富多彩的小游戏, 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其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具备激发力的非智力因素。而这种因素的不断增长, 将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起到积极而深刻的作用。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在学习英语中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Leech, G.and Thomas, J.Language, Meaning andContext:Pragmatics.In Ne College (ed) (1990) AnEncyclopedia of Language.London:Routledge, 1990.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1998.

[3]孙燕.高级翻译评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谈中职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10

1.1 国家教育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虽然此次新课程改革没有涵盖中等职业教育, 但是, 作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 决不能对这次改革视而不见。因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改革, 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 (孙文学, 20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游戏教学法, 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在欢快的活动中, 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上的内容, 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 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强调情感和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突出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非常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要求。

1.2活力课堂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 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 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自2012年10月起至2014年底,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中广泛开展了“层层推进新模式, 人人争上达标课”的活力课堂系列达标活动。活动要求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参与度。英语游戏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3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差, 学习挫败感非常强烈。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 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 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 大多数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学习, 或是喜爱这个专业, 而是家长要求他们来学校。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音发不准, 词记不住, 有的甚至连26个字母都记不住, 对英语毫无兴趣可言。因此他们升入中职学校后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有的班落后学生数甚至达三分之二以上。有句俗话形容这种情况较为贴切, “英语好了不上中职校, 上了中职校英语好不了。”没有学习兴趣, 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因此, 老师要在英语教学上改变以前单调的教学模式, 使用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2 游戏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

游戏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全部动作反应法中的一种。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就提出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众所周知, 人类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大脑, 然而人类大脑两半球却有着不同的功能, 两半球也分别负责不同的思维。人类的形象思维被右脑控制, 而左脑主要控制人类的逻辑思维。此种理论的实质就是把行为和语言结合到一起, 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给学生们教授外语。孔子倡导过的“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同样适用于现代的职业教育。简而言之,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接受、学习知识的方法上各有不同。例如, 在获得并理解外部信息方面, 有的学生善于使用听觉, 有很好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善于使用视觉, 过目不忘, 博闻强识。同理可推, 在表达方面学生们也存在着各种差别, 比如说有的同学内向, 说的少但是做的多;而有的同学则比较外向, 更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别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以说,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内涵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它强调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这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使用全身反应法, 将更容易活跃课堂的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每一枚硬币都有其两面性”, 全身反应法虽然有诸多的优点, 值得我们借鉴, 但全身反应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在现实的教学中, 也需要老师们随机应变, 因材施教, 只有将全身反应法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 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加以创新, 才能产生更适用于课堂的教学方法,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3.1 提高学习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 最令教师头痛的问题是:为何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得如此之快。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有些教师还没有改变自己“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以自己的认识取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 而没有通过学习、理解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快。所以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关键。

3.2 活跃课堂气氛

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 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的境界。课堂教学游戏就是通过游戏的方法向学生传递新的知识信息, 或复习、巩固学过的语言内容。我们应从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思维深处发现兴趣的源头, 使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既有意义又十分有趣。

“在这个环境里,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 加强沟通, 培养交际能力;通过比赛, 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 学会团结互助;通过角色的扮演, 发展表演能力;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 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毕艳华, 2012) 毋庸置疑,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而本文也是浅尝辄止, 提出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进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摘要:游戏教学一般用于幼儿园教育中, 很少被用于职业教育中。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面临着英语水平差别较大, 课堂英语学习气氛不浓,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我们有必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对中职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进行探究, 论证了中职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提出实施游戏教学的意义, 进而探讨如何在英语课上适当地运用游戏教学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中职英语,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毕艳华.游戏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4) .

[2]郭峰, 邵恒, 李娟.杜班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第六期, 总第1 5 9期.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篇11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    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采用游戏的形式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作用

1.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 模仿性强, 生性好动, 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易持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娱乐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比如,这样一个“拍皮球”游戏 :(1) 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 (2) 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9下); (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Nine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 (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 (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这种游戏的穿插,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致一下高涨起来。因此, 在课堂上适时地穿插一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慢慢学习单词, 做到学中有乐, 乐中有得。

2.游戏为学生创造了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教师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提供各种学习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同学与教师的认可中轻松地走向成功,建立自信。在游戏活动时经常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 既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 同时又需要相互间的协作配合,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英语教学游戏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游戏的情景中,儿童要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选择、组织游戏, 共同制订游戏规则, 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要不断地监督、评价自己与同伴的游戏行为。在这一过程中, 儿童逐渐地了解了“ 我的” 和“ 你的” 之间的区别, 不断解除活动的自我中心,学会公正地评价伙伴和自己的行为举止,逐步形成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 逐渐建立友谊、公正、负责的意识和观念。可以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教学游戏有促进学生学习与认知的功能

上述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教学游戏提供了绝佳的英语练习机会,有助于练习发音、增加词汇量、学习语法和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巧,游戏中会用到大量的语言,这就提供了实用的发音练习。游戏是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特别是在低年级,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游戏体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往,既是一种练习英语的途径,同时该过程又是与智力发展相联系的。因此,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学生通过游戏的情景得到了学习和锻炼。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1.拘泥于形式,为游戏而游戏,为活动而活动,背离了游戏教学的目的

比如,一则“抢椅子”的游戏案例, 游戏的玩法和过程雷同于传统的用于娱乐的“抢椅子”游戏, 唯一的区别是: 没有抢到椅子被罚下场的那位学生必须读一遍新学的几个单词tiger , monkey , panda ,wolf 。据说, 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复习新学的这几个单词, 但是这样的游戏真的有效果吗?在游戏过程中, 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什么时候会停?”“谁能抢到椅子?”上, 唯一有效的步骤是读单词, 但每次也仅仅局限在被罚下场的那一个学生身上, 况且这还是一种机械的练习。同时, 即使其他学生都不注意被罚的同学读得正确与否, 这个游戏也能够进行下去。那么开展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玩一玩, 活跃课堂气氛吗?这种为动而动、追求表面的热闹,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违背了游戏教学的初衷,也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

2.只在小范围内开展,小部分同学参与,忽视了全班学生的互动

比如“牛仔对决”游戏,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双方背对着对方,每个学生手中各自拿着教师准备好的单词卡,然后各自向前走,当教师喊停的时候,两个学生迅速转身读出对方手中的单词卡上的单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这种游戏如果不加入其他环节的话,那么参与的学生就只有两个,其他的学生只能在台下观看,得不到参与和锻炼,这实际上背离了设计游戏的原则。新课程理念倡导“面向全体,体验参与”,学生不能够充分地参与,再好的游戏也是没用,游戏也就达不到为教学服务的目标。

3.游戏规则交代不清楚,学生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活动效益下降,游戏开展过程中组织不力、安排混乱

教师在开展游戏之前如果对规则交代不清楚,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比如在这样一种游戏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复习所学单词,做一些动作,比如打响指、拍手、点头等。学生根据动作念相应的单词,但是如果教师交代不清,学生不知道什么动作对应什么单词的话,这个游戏就会开展不好,教学目标自然无法达到。

三、怎样有效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

1.游戏教学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

游戏内容要为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游戏教学的质量。再好再花哨的游戏如果不能为教学内容服务,就不能随便搬到小学英语课堂上,像上面说的“抢椅子”游戏,就只是停留在游戏的表面上了,并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2.游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游戏的主体

游戏的设计和开展应以中等生的知识技能为基准,这样可以保证在班级中占多数的中等生顺利地参加游戏;此外, 教师还应调动学困生、优秀生的积极性,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师要善于采用适当的游戏,观察和调动班内学生的积极性,让多数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到游戏中去,知识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开发。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适度的奖励,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又能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游戏才是高质高效的。

3.游戏形式要经常变换,游戏要有创新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用的游戏要精,要富有创意。再精彩的游戏,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原始的兴趣就会不复存在。游戏活动有了创造性才有了它在课堂中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设计游戏活动,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教师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的游戏活动。游戏要体现创新的精神,这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教师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多开发出一些质量高、有创意的游戏、让学生能不断感受到新鲜刺激,既保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为教学内容服务。英语游戏教学要想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教师就应不断搜集游戏,并富有创造性地设计出新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在复习课上可采用比如数星星 、 单词串 、石头剪刀布等不同的游戏形式加以变换,也可以自己创造好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教师既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结合教育实际和课堂实际来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浅谈预科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 篇12

预科学生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地区, 他们性格内向, 个性胆小, 对英语学习充满恐惧感和不自信, 甚至从不敢开口说英语。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游戏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 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把游戏引入语言教学活动中,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合理有效地运用英语游戏,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使学生更容易吸收教学内容,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一、课堂游戏的定义

“英语课堂游戏”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 针对具体教学目标, 结合特定教学内容, 遵循一定规则, 采用游戏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活动。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 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1]。教学实践证明: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游戏你能够将真实的英语场景带入教室, 让学生采用生动灵活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英语, 这样不仅使语言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事半功倍”。从性质上划分, 课堂游戏一般可分为猜谜游戏、竞赛游戏、情景扮演等等。

二、课堂游戏在预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民族预科生尤其如此,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底子比较薄弱, 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 毫无兴趣, 上课时总是躲在某个角落里昏昏欲睡, 而课堂游戏以其特有的趣味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 能让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参与进来, 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消除畏惧。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其思维活动, 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从而能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更深刻, 理解更清晰, 掌握更牢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趣味的形式或内容能使记忆力提高1.5倍。

2、游戏可以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般是以老师为主导, 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很少, 这样的英语课堂气氛沉闷, 缺乏活力。近些年我国一直在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能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在预科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有些害羞内向的学生会因为缺乏信心或勇气、怕犯错误、怕丢面子而失去宝贵的课堂表现机会。而课堂游戏的运用则把紧张而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为常规的课堂教学增加了轻松感, 给那些胆小害羞的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随意的学习环境, 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表达观点和感情的机会。作为教师, 以饱满的热情、平易的态度去组织、监控并参与游戏, 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和教育目的。

3、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 课堂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有助于提高预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 绝大多数的预科生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对英语的疏离感和生涩感, 从而能大胆地开口讲英语, 逐渐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2]。

其次, 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游戏能给学生带来新思路,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意识[3]。在游戏中, 学生必须充分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各方面能力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 设置合理的课堂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 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

再者, 英语课堂游戏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提供各种学习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同学与教师的认可中轻松地走向成功, 建立自信。在游戏教学中, 教师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课堂游戏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可营造社会的缩影, 在这个小的社会缩影里, 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能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能培养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能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5]。

最后, 英语课堂游戏, 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游戏的趣味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游戏活动中的合作形式又往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 而游戏教学的竞赛性质又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并自觉地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这样, 动机、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在游戏中就得到自然开发和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游戏

1、制定明确的游戏目标和规则

首先应该明确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 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课堂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 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和教学目标, 不能片面地追求趣味性而忽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游戏规则应简单易懂, 不能太过复杂。游戏进行前, 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规则, 确保每位学生都心领神会。为了使学生理解规则并更好地开展游戏, 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先作示范, 必要时还应把主要内容罗列在黑板上, 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否则, 学生如果误解或不懂游戏规则, 游戏就难以进行, 这样一来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和效果就会大大削弱, 也就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2、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 重在参与

民族预科生情感世界丰富、强烈又复杂, 个性差异很大, 有些同学能歌善舞, 乐于表现, 而有些学生生性敏感、怯懦、胆小, 容易被“忽视”。所以设计课堂游戏时, 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因材施教, 争取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重在参与, 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承担游戏中的一个角色。前提条件是游戏一定要有趣味性, 要能吸引人。课堂中运用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如唱歌学英语、绕口令、猜谜学单词、传话游戏等, 即使是胆小怕犯错误的学生也能受其它同学的影响而勇于参加, 并从中获得快乐、满足和成就感。其次游戏难易程度要适中。游戏太简单, 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而不屑于参加;而太过复杂, 超出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范围, 又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不敢参与。笔者在讲授了人物和实物描述的相关表达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了“You say, I guess”的游戏, 学生积极性很高, 绞尽脑汁地对老师给出的词语进行描述, 将信息传递给对方, 对所学知识有所巩固, 提高了学习效率。

3、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在进行课堂游戏要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师只是组织者、策划者和裁判, 主要责任是鼓励引导学生。有些预科学生由于性格、阅历等原因, 在公共场合不愿开口, 怕出错, 容易怯场。作为教师, 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不断鼓励学生, 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在教室内巡视, 监督游戏的进行情况, 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对于游戏过程中学生犯的语音、语调、语法等错误, 教师不要中途打断, 最好在给总结性评论时再提出正确性要求。中途贸然打断学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 不利于整个游戏的顺利进行。

4、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

预科英语教师要注重对游戏活动的评估和反思。在游戏结束后老师要给出一个总结性评价, 应该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特别是对在游戏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进行奖励。而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要严厉批评, 只是恰当地提出希望和要求。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 小组对小组互评, 相互鼓励, 取长补短, 让他们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增加学习动力。评价要注意及时、公正、公平。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问卷调查及谈话沟通的方式, 了解游戏的长处和不足, 以便不断改进课堂游戏,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四、结语

英语学习本身是很无聊乏味的, 它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 很多预科生不喜欢学英语, 甚至是讨厌英语, 但是如果学生能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那么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 情绪高涨, 充分发挥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对于预科英语教学是很必要也很重要的。课堂游戏确实可以缓解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提高预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运用课堂游戏可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极为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 为语言教学认知活动提供极为有益的帮助。在预科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 既优化了课堂教学,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从而获得最佳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

摘要:预科英语教学是高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民族预科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新时期预科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将游戏引入到语言教学活动中,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何为课堂游戏, 接着分析了课堂游戏在预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最后笔者试着探讨了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游戏, 希望能对预科英语教学工作者和民族预科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堂游戏,英语教学,预科

参考文献

[1]白琳:《浅析课堂游戏在英语教学上的效用》, 《经济研究导论》, 2009 (29) 。

[2]蔡慧娟:《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考试周刊》, 2009 (37) 。

[3]戴俊霞、陈宗伦:《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胡东芳:《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5]王牧群:《交际英语课内外活动设计》,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6]闰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7]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上一篇: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下一篇:液相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