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变化论文(共6篇)
大小变化论文 篇1
落实新课改理念,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素养。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1]。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开设生物探究实验, 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从而突破高中生物必修3中“种群和群落”的重点和难点[2]。但教材实验方案存在实验过程耗时较长、实验效果不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课题组根据教学实践需要, 对该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创新改进, 增强实验效果, 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一、教材方案存在不足
1. 耗时过长。
该探究活动需要学生在7天内, 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定时取样观察、统计数据, 最后将实验结果在课堂上汇总分析, 构建数学模型, 形成在有限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概念, 完成整个探究活动需要花费4~5个课时[3]。与实际高中教学课时紧、任务重的现状非常矛盾, 因此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 学生完成探究实验难度大。
2. 效果不佳。
预实验是达到较好实验效果的前提。但本实验如果设置预实验, 就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 教和学的节奏松散, 学生探究活动热情淡化, 难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和教学效果。因此, 本文对该探究活动进行相应的改进, 力求学生能在相对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探究任务, 获得新知。
二、实验的创新改进
1. 实验创新的过程。
针对这种情况, 课题组经过详细论证和探讨, 并进行反复实验, 对原方案做出如下改进:原方案中的一次接种、定时观察改进为定时分批接种、共同培养、集中观察。
详细方案如下:
(1) 预实验。首先, 由教师进行预实验, 确定接种所需要酵母干粉的最适量、培养液适宜浓度、培养的最适温度以及p H值。
(2) 实验准备。按实际教学进度, 在要进行本探究活动的前一周, 到实验室先配制足量的培养液, 等量分装后一并灭菌。其中, 等量分装是关键。
(3) 接种培养。在此后7天里, 教师每天定时 (相对充足的、合适的时间) 到实验室接种等量、同批次的酵母菌到相同条件的培养液中 (此过程费时很短) , 然后, 放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这样就可得到分别培养1d~7d的一系列的酵母菌样本。
(4) 观察和统计。在分组实验课上, 首先先让学生进行最后一次接种, 体验以上样本的接种过程。然后再对所有的培养样本集中取样、观察统计, 并对统计数据分析, 认识规律, 进而建立数学模型。
2. 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笔者按照教材方案和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反复比较, 其结果是一致的 (见表1, 图1) 。
3. 实验创新的优势。
本实验创新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原方案中7天完成的探究活动改进为在一节课内完成, 而其效果是相同的 (见结果) 。这样一来, 整个实验方案更贴近中学教学安排, 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就会避免被动, 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 改进后的方案也不需要实验室增添新的设备和仪器, 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实施探究。
4. 实验创新的可行性。
文献表明, 在对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往往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空间中的群落取样分析, 以此来代替同一群落的在不同阶段演替情况, 以弥补在研究时间方面的限制, 即“空间换时间”[4]。而笔者所做的创新则是将原方案中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同一种群数量变化、改进为在同一时间观察培养时间不等的种群数量变化, 其研究思路是一致的。所以此探究活动的创新改进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实验创新的教学实践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完成实验教学, 以达到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目的, 并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温故知新, 问题导入。
教师: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生物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它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那么一个种群在有限条件下, 它的数量变化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规律呢?
2. 设计实验, 培养能力。
学生分小组讨论, 形成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后由各个小组成员展示实验步骤和所设计的表格 (见表2, 学生设计) 。教师要展示血球计数板以及计数室的显微照片[5], 并给予合适的指导。
3. 实施实验, 训练技能。
教师在进行本课时的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 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第8次接种, 算作培养0天, 作为种群数量的起始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分工合作, 仔细观察, 认真记录。
在此环节, 为了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培养液 (5%的葡萄糖溶液) 配置以及灭菌, 在灭菌的同时进行接种、观察。灭菌过的材料还可供下个班学生使用。
4. 分析建模, 总结规律。
学生相互交流, 了解其他小组实验结果。在排除实验误差, 确保结果正确的前提下, 根据种群数量增长的“J”曲线的建立方法, 尝试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数学模型, 并运用曲线进行准确表示。然后对此曲线所反映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四、教学反思
创新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创新理念能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通过对“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这一探究活动的改进, 在现有的条件下, 克服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困难, 使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
而学生通过体验改进后的探究活动, 获得的不只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并且体验了创新的魅力, 激发了科学探究的热情。因此, 中学生物教师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 尽可能多地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并进行创新性修改,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冬梅.中学生物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甘肃科技纵横, 2007, 36 (2) :171-172.
[2]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Z].2003.
[3]朱秀丽.“酵母菌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变化"探究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 2011, 46 (3) :34-36.
[4]彭舜磊, 由文辉, 沈会涛.植被群落演替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78-84.
[5]邵江樵.酵母菌的计数方法和应用[J].新高考 (高三理化生) , 2011, (03) :56-58.
大小变化论文 篇2
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磁力的增长并不会随着磁铁数量的增加而倍增。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尝试科学、严谨地表达。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数量的磁铁磁力大小,分析数据,发现磁力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细致、有序地测出磁力大小,并分析数据,发现磁力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磁铁、铁架台、塑料尺、托盘、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出示装有水的杯子和钢珠:在不弄湿手的情况下,你能把钢珠取出来吗?
生:用磁铁。
师:按照学生的方法用一块磁铁,吸不上来。怎么办?
生:再增加一块磁铁。
师:那你来试试。
师:你们真是太能干了。你们是怎么想到用两块磁铁的?
师:你的意思是,两块磁铁磁力会增大?磁力大小真的会发生变化吗?(揭题)
二、做出猜测,分组实验(17分钟)
那首先得知道一块磁铁磁力大小吧?PPT:三脚架、尺子、磁铁、钢珠
如果老师为你们提供这些材料,怎么测一块磁铁磁力大小?
2微视频:仔细看,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3最后一个掉了,磁力算几个?刚刚一块磁铁磁力是多少?
4猜一猜: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怎么变?会增大几颗?
两块磁铁磁力到底会不会增大呢?如果会增大,那究竟会增大多少呢?
如果我再给增加一块磁铁,3块吸合一起,4块吸合一起,磁力也会增大吗?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记录单,请仔细阅读:对这份记录单有疑问吗?
4温馨提示:
1、请在托盘中进行操作
2、小心挂钢珠,防止钢珠左右摇晃
2、音乐响起时,整理好记录和实验材料,准备汇报。
三、分析数据,发现规律(6分钟)
巡视时进行指导。
2将各组数据进行板贴,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磁力大小是怎么变化的?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3汇总分析全班数据:磁力变化还有其他规律吗?(前面增的多,后面增的少)
6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你能准确、严谨地回答这个问题吗?
7小结:磁铁个数增多,磁力越强。真的是这样吗?
分析特殊组合磁铁的数据:这两块磁铁组合一起,磁力是?减弱的。
怎么回事?
9.现在,你能重新回答今天的题吗?(在一定范围内,相吸磁铁数量越多,磁力越强,相斥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8一个严谨的科学结论是那么容易得出的吗?我们发现通过不断研究,才能逐渐完善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同时也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出来,关于磁铁磁力的研究,还有更多问题吗?
五、拓展应用
如果是条形磁铁吸合在一起,马蹄形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也是这样变化吗?
大小变化论文 篇3
首先,明确溶液中各种粒子的成分是基本,否则就无法确定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其对策是全面考虑电离、水解、及反应等.即考虑溶液中所有强弱电解质的完全电离、部分电离及盐中离子的水解,多元弱酸、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的分步电离及多元弱酸根的分步水解产生的粒子、留下的粒子;不能遗忘了水电离产生的H+及OH-;还要考虑离子间发生反应生成的粒子等.如:醋酸溶液中存在H2O、CH3COOH
分子及CH3COO-、H+、OH-离子;NaH2PO4、Na2HPO4、Na3PO4溶液中均存在H2O、H3PO4分子及Na+、H2PO-4、HPO2-4、PO3-4、H+、OH-离子;K2S溶液中存在H2O、H2S分子及K+、S2-、HS-、H+、OH-离子.
2.三大守恒确定等量关系是根本
(1) 电荷守恒:所有溶液均呈电中性,则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量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量;即Σc(阳离子)×阳离子所带电荷数=Σc(阴
离子)×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可写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如NaH2PO4、Na2HPO4、Na3PO4溶液中电荷守恒式均为c(Na+)+c(H+)=c(OH-)+c(H2PO-4)+2c(HPO2-4)+3c(PO3-4),K2S及KHS溶液中电荷守恒式均为c(K+)+c(H+)=c(OH-)+c(HS-)+2c(S2-).
(2 )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于水后,某一原子或原子团最终可能转化成多种形式的粒子,则各粒子的浓度之和等于其初始(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粒子)浓度.如0.2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0.2 mol/L.通常还用两元素形成的各粒子浓度之和的比等于最初投入物质的组成中该两元素原子个数比恒定来表达物料守恒式.如K2S溶液:KS=2,K的存在形式只有K+,S的存在形式有H2S、HS-、S2-,则物料守恒式为:
c(K+)=2c(H2S)+2c(HS-)+2c(S2-).再如0.1 mol/L Na2CO3溶液与0.1 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NaC=32,Na的存在形式只有Na+,C的存在形式有HCO-3、H2CO3、CO2-3,故物料守恒式为2c(Na+)=3c(HCO-3)+3c(H2CO3)+3c(CO2-3).
(3 ) 质子守恒: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由水电离产生的c(OH-).酸或碱的质子守恒式就是其电荷守恒式,通常重点考查的强碱弱酸盐的质子守恒式,一般用下式直接写出:c(OH-)=c(H+)+Σc(电解质的成分结合H+转化的粒子)× 结合的H+数 Σc(电解质的成分电离H+转化的粒子)×电离的H+数;即电解质的成分转化成其它粒子时每结合1个H+便产生1个OH-、每电离1个H+便结合(减少)1个OH-;如K2S溶液:c(OH-)=c(H+)+HS-+2H2S;NaH2PO4溶液:c(OH-)=c(H+)+c(H3PO4)-c(HPO2-4)-2c(PO3-4).质子守恒式也可用物料守恒式及电荷守恒式运算求得,如Na2HPO4溶液:直接写出质子守恒式为: c(OH-)=c(H+)+c(H2PO-4)-2c(H3PO4)-c(PO3-4);也可根据物料守恒式①c(Na+)=2c(H3PO4)+2c(HPO2-4)+2c(H2PO-4)+2c(PO3-4),电荷守恒式②c(Na+)+c(H+)=c(OH-)+c(H2PO-4)+2c(HPO2-4)+3c(PO3-4);①-②消去Na+整理得到.
注意:关于混合溶液中等量关系的考查,除电荷守恒式外,一般是物料守恒式的整合或物料守恒式与电荷守恒式的综合整合.
例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 K2S溶液与0.1 mol/L KHS溶液等体积混合
c(S2-)+2c(OH-)=c(HS-)+3c(H2S)+2c(H+)
B.Na2C2O4溶液:
c(OH-)=c(H+)+
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2-3)+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 c(Na+)+
c(Ca2+)=c(CH3COO-)+c(CH3COOH)+2c(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守恒,A可由物料守恒式及电荷守恒式消去(Na+)得到,正确;B为质子守恒式,正确;C考查电荷守恒,但漏写了c(HCO-3),错;D考查CH3COONa和CaCl2物料守恒式的加合,CaCl2物料守恒式应为2c(Ca2+)=c(Cl-),正确关系应为c(Na+)+ 2c(Ca2+)=c(CH3COO-)+c(CH3COOH)+c(Cl-),D错;答案AB.
3.分清主次,分类比较确定粒子浓度大小是关键
(1) 溶液中粒子(H2O分子不考虑,以下同)浓度的大小可将过程主次分类,使产生的粒子浓度大小也主次分类;过程的主次也决定着粒子浓度的主次变化.强电解质的电离及有些反应为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中离子的水解为次,多元弱酸的二级电离、多元弱酸根的二级水解、水的电离更次之.粒子的浓度大小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弱电解质未电离的分子及离子间发生其它较大量反应生成的粒子.第二类:弱电解质第一步电离产生的离子,盐类第一步水解产生的粒子.第三类:弱电解质第二步电离产生的离子、盐类第二步水解产生的粒子及水电离产生的H+、OH-.如K2S溶液:K2S电离为主,电离产生的K+、S2-为一类,S2-水解为次,水解产生的HS-、OH-为二类;HS-水解及H2O电离更次之,产生的H2S、H+为三类;S2-水解每产生一个HS-便产生一个OH-,S2-+H2OHS-+OH- ,HS-水解HS-+H2OH2S+OH- 使c(HS-)减小,c(OH- )增大;故有关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nlc202309041853
c(K+)>c(S2-)>c(OH-)>c(HS-)> c(H+).
(2) 同浓度的弱酸及该弱酸的强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未电离的弱酸及主要过程盐电离产生的弱酸根为一类粒子,其中弱酸的电离及弱酸根的水解再分主次,若弱酸的电离为主弱酸根的水解为次,则溶液呈酸性,如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 c(CH3COOH) >c(H+)>c(OH-);若弱酸根的水解为主弱酸的电离为次,则溶液呈碱性;如HCN、NaCN混合溶液,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CN)>c(Na+)>c(CN-)>c(OH-)>c(H+).再如0.2 mol/L CH3COONa与0.1 mol/L HCl等体积混合后: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为Na+、CH3COO-、Cl-、H+,由于发生主要反应CH3COO-+H+CH3COOH,则主要过程产生的c(Na+)为0.1 mol/L,c(CH3COO-)、c(CH3COOH)、c(Cl-)均为0.05 mol/L;再考虑次要过程的主要方面CH3COOHCH3COO-+H+;则c(CH3COO-)略增,大于0.05 mol/L;c(CH3COOH)略减,小于0.05 mol/L;故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l-)>(CH3COOH)>c(H+)>c(OH-).
注意:①一般未特加说明,同浓度的弱酸及该弱酸的强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弱酸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同浓度的弱碱及该弱碱的强酸盐组成的混合溶液,弱碱的电离为主
,溶液呈碱性.
②pH=a的酸与PH=b的碱(a+b=14)[即酸溶液中的c(H+)等于碱溶液中的c(OH-)]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弱者过量,过量的弱者电离为主,溶液显示弱者的性质.如pH=1的CH3COOH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H3COOH过量,形成CH3COOH及CH3COONa的混合溶液,CH3COOH的电离为主,CH3COO-的水解为次,溶液呈酸性;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
(3) 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主要过程为电离产生的一类离子,酸式酸根的次要过程电离、水解再分主次,若酸式酸根的电离为主水解为次,则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C2O4、NaH2PO4等.若酸式酸根的水解为主电离为次,则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有关一些粒子浓度大小关系:如NaHSO3溶液中:c(SO2-3)>c(H2SO3)且c(Na+)>c(HSO-3)>c(H+)>c(OH-);NaHCO3溶液中c(H2CO3)>c(CO2-3)且c(Na+)>c(HCO-3)>c(OH-)>c(H+).
4.促进、抑制水解或电离引起粒子浓度的增减是难点
(1)决定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及盐的水解程度均由其本质决定,以此可比较同浓度不同电解质溶液中一些离子浓度的大小.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电解质正盐溶液中,若仅一价阴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OH-)增大c(H+)减小,则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减少(减少的是H+数),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也减少;且水解程度越大离子总数减少的越多.若仅一价阳离子水解可用上述方法同样分析比较.若仅二价阴离子(用B2-表示)水解:B2-+H2OHB-+OH- ,每一个B2-水解产生一个HB-及一个OH-(共两个),则阴离子总数增加,由于水解显碱性,使得c(H+)减少,则阳离子总数减少;因二价阴离子水解使阴离子总数增加起主导作用,则阴阳离子总数增加.二价阳离子水解及三价离子水解同上述分析.如:同浓度同体积的NaF及CH3COONa(酸性:HF>CH3COOH)两溶液中离子总数分别为n1及n2,则可判断c(F-)>c(CH3COO-)及n1>n2.其方法是:由于F-的水解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F-)>c(CH3COO-);两溶液中阴阳离子均为一价离子,根据离子电荷守恒,阳离子总数等于阴离子总数;又两溶液中Na+数相同,阳离子总数只需比较H+数即可,因NaF溶液碱性比CH3COONa溶液碱性弱,则NaF溶液中c(H+)大,H+数必然多,故n1>n2.再如将0.1 mol下列物质:a.Mg(OH)2、 b.KCl、c.CuSO4、d.Na2CO3、e.Ba(OH)2、f.CH3COONa分别投入1 L水中,则可判断所得溶液中:①阳离子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d>c>b>f>e>a,②阴阳离子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d>e>c>b>f>a.判断方法是:①根据难溶及易溶物电离的阳离子个数分三类:最多的是d,难溶物a最少,剩余的b、c、e、f为一类;由于c中Cu2+水解使阳离子总数增多,b、e、f中K+、Ba2+、Na+数一样多,则总数由H+数多少决定,
c(H+)大者总数多,故阳离子总数有
d>c>b>f>e>a,②同理可分三类:难溶物a最少,最多的是d、e,由于d中二价阴离子CO2-3水解使离子总数增多,则d>e,剩余b、c、f为一类,c中Cu2+水解使离子总数增多,f中CH3COO-水解使离子总数减少,故阴阳离子总数有d>e>c>b>f>a.
(2) 加热,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的水解程度均增大.
(3) 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的水解程度均增大,电离或水解产生的粒子数目均增加,但电离或水解产生的粒子浓度均减小.强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n倍后,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1/n,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n倍后,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产生的阴阳离子浓度比原来的小,但大于原来的1/n.
(4)同离子效应可抑制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的水解.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lc202309041853
A.pH=a的氨水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b,则a=b+1
B.25℃,将0.1 mol/L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将NaHCO3溶液的温度升高,c(HCO-3)增大
D.加水稀释0.1 mol/L CH3COOH溶液,溶液中c(H+)c(CH3COOH)增大
解析A.NH3·H2O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
n(OH-)增多,稀释10倍,c(OH-)大于原来的1/10,则b>a-1,故A错.B加水稀释c(H+)×c(OH-)不变,由于体积增大,故n(H+)×n(OH-)增大,正确.C升高温度,HCO-3电离程度及水解程度均增大,则c(HCO-3)减小,C错.D加水稀释,c(H+)、c(CH3COOH)均减小,由于同一溶液体积相同,则c(H+)与c(CH3COOH)之比等于n(H+)与n(CH3COOH)之比,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n(CH3COOH)减少,故c(H+)c(CH3COOH)增大,D正确.答案BD.
(5)盐中阴阳离子均水解,则相互促进,阴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均增大.如CH3COONH4溶液中,NH+4水解产生H+,CH3COO-水解产生OH-,H+与OH-结合成H2O,促使NH+4及CH3COO-水解程度均增大.盐中两阳离子或两阴离子均水解,则相互抑制,两阳离子或两阴离子水解程度均减小,如NH4Al(SO4)2溶液,NH+4及Al
3+水解均产生H+,相互抑制,水解程度均减小.再如判断0.1 mol/L的溶液:a.NH4Clb.CH3COONH4、c.NH3·H2O、d.(NH4)2SO4、e.NH4HSO4、f.NH4Al(SO4)2、g.(NH4)2CO3、h.(NH4)2Fe(SO4)2,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d>g>e>f>a>b>c;判断方法是:根据主要过程电离产生的NH+4数分为三类,1 mol溶质能电离产生2 mol NH+4的dgh为一类,产生1 mol NH+4的abef为二类,极少电离的c为三类.一类中h的Fe2+水解抑制了NH+4的水解,g的CO2-3的水解促进了NH+4的水解,故h>d>g.二类中e电离的大量H+较大程度的抑制了NH+4的水解,f中Al3+水解产生的H+较小程度抑制了NH+4的水解,b中CH3COO-的水解促进了NH+4的水解,故e>f>a>b,综合三类情况则有h>d>g>e>f>a>b>c.
例3下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A. 0.1 mol/L的a.Na3PO4、 b.Na2HPO4、 c.NaH2PO4、 d.H3PO4、e.(NH4)3PO4
溶液中c(PO3-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ebcd
B. 0.1 mol/L的a.Na2S、 b.NaHS、 c.NH4HS、
d.H2S、e.(NH4)2S溶液中c(H2S)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cbea
C.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Na+)>c(CH3COO-)>c(OH-)>c(H+)
D.0.2 mol/L CH3COOH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Na+)>(CH3COOH)> c(H+)>c(OH-)
解析由上述(4)分析,A、B正确;C混合后CH3COOH过量,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C错;D混合后形成同浓度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见上面3中(2)的分析,正确; 答案C
5.酸碱滴定过程中特定点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是要点
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为情景,判断一些特定点(如始点、中和点,中性点、终点、半中和点,倍中和点等)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常结合中和滴定曲线进行考查.始点:常根据pH判断一定浓度的酸(或碱)的强弱或确定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中和点:指酸碱恰完全中和生成正盐,此点由盐的性质确定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中性点:指此时溶液呈中性,
c(H+)=c(OH-);半中和点及倍中和点:指酸(碱)被中和一半或酸(碱)溶液过量一倍,此时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和酸或盐和碱组成的混合溶液,一般此时溶液的酸碱性显示含有过量酸(或碱)的性质.
例4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NaOH溶液至V mL,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V=0 mL时, c(H+)>c(SO2-4)>c(NH+4)>c(OH-)
B.V=20 mL时, c(Na+)=c(SO2-4)>c(NH+4)>c(H+)>c(OH-)
C.当溶液呈中性时,则V>20 mL, c(Na+)>c(SO2-4)>c(NH+4)>c(H+)=c(OH-)
D.V=40 mL时, c(Na+)>c(SO2-4)>c(NH3·H2O)>c(NH+4)>c(OH-)>c(H+)
解析V=0时,主要过程NH4HSO4电离产生的c(H+)、c(SO2-4)、c(NH+4)相等,由于次要过程c(NH+4)水解,则c(H+)增大、c(NH+4)减小,A正确; V=20 mL时, 恰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a2SO4、(NH4)2SO4,主要过程电离产生的c(Na+)、c(SO2-4)、c(NH+4)相等,由于次要过程c(NH+4)水解溶液呈酸性,c(NH+4)减小,B正确;V=20 mL时溶液呈酸性,当溶液呈中性,则NaOH溶液略过量,则V>20mL,由于过量的NaOH要与NH+4反应使c(NH+4)减小,则C正确;V=40 mL时,恰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及NH3·H2O,NH3·H2O极少电离产生等量的NH+4及OH-,又H2O还要电离产生OH-,则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SO2-4)>c(NH3·H2O)>c(OH-)>c(NH+4)>c(H+),故D错误,答案D.
nlc202309041853
图1
例5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 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 MOH溶液,如图1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粒子浓度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当V(MOH)=50 mL时,(A-)>(M+)>(H+)>(OH-)
B.N点,(A-)=(M+)>(H+)=(OH-)
C.若K点对应的溶液的pH=10,则有:c(M+)>c(A-)>c(OH-)>c(MOH)>c(H+)
D.K点,c(MOH)+c(OH-)-c(H+)=0.005 mol/L
解析由始点可判断HA为强酸,由中性点,MOH过量,可判断MOH为弱碱.当V(MOH)=50 mL时为中和点,酸碱恰反应生成MA,M+水解呈酸性,A正确;B正确;K点形成同浓度的MA及MOH的混合溶液,由于MOH极少电离,则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M+)>c(A-)>c(MOH)>
c(OH-)>c(H+),C错误;在K点时混合溶液体积是碱溶液的2倍,根据物料守恒结合溶液体积变化知,c(MOH)+c(M+)=0.01 mol/L,c(A-)=
0.005 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c(M+)+c(H+)=c(OH-)+c(A-),则
c(MOH)+c(OH-)-c(H+)=0.01 mol/L-c(A-)=0.01 mol/L-0.005 mol/L=0.005 mol/L,故D正确;答案C.
衔接练习:
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4溶液中有:c(H+)=c(SO2-4)+c(OH-)
B.0.1 mol/L CH3COOH与0.1 mol/L CH3COONa等体积混合后(CH3COOH)+2c(H+)=c(CH3COO-)+2c(OH-)
C.0.1 mol/L NH4Cl溶液与0.1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 7):
c(NH3·H2O)>c(NH+4)>c(Cl-)>c(OH-)
D.0.1 mol/L Na2C2O4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2-4)+c(HC2O-4)+c(OH-)= c(Na+)+c(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酸性HF>HCN,则等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F及NaCN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B.等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及Na2SO4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阳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C.pH=2的酸HnA与pH=12的碱B(OH)m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9,若溶液中只有一种离子水解,
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n-+H2OA(n-1)-+OH-
D. 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
3.25℃时,有c(CH3COOH)+c(CH3COO-)= 0. 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2
A. 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 c(CH3COOH)+c(OH-)
C. pH = 3. 5 的溶液中:
c(Na+) +c(H+) -c(OH-) +c(CH3COOH)=0.1 mol·L-1
D. 向W点所表示的1. 0 L溶液中通入0. 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CH3COOH)+
2c(H+)=c(CH3COO-)+2c(OH-)+2c(Cl-)
4.室温下,用0.1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 mL
C.V(NaOH) =20 mL时,c(Cl-)=c(CH3COO- )
D.V(NaOH)=10mL时,醋酸溶液中:
c(Na+ )>c(CH3COO- )
>c(H+ )>c(OH- )
参考答案:
1.AB2.AB3.A
(收稿日期:2015-01-10)
大小变化论文 篇4
A. 溶液中c ( H+) 和c ( OH-) 都减小
B. 溶液中c ( H+)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 H增大
这里的答案明显选D。学生问: 将0. 1 mol·L- 1换成2 mol·L- 1或0. 8 mol·L- 1, 加水稀释后的浓度也不知道, 答案的选项还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题目总是把数据限定为0. 1 mol·L- 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介绍弱电解质电离度概念: 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 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 ( 包括电离的和未电离的) 的百分数, 用符号α表示。
电离度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电离度不仅跟电解质的性质有关, 还跟溶液的浓度、温度有关。越稀越电离; 越热越电离。
【讨论】电解质的电离度大, 是否它的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我们以CH3COOH为例:
起始浓度C 0 0
平衡浓度C - CαCαCα
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 当然也与离子所带电荷有关) , c ( H+) = Cα。
由此公式可知, 溶液的电离度大, 其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应分情况:
1同T, 同C的不同弱电解质, α大→C ( 离) 增大→导电能力强。
2同T, 稀释浓的弱电解质时 ( 如冰醋酸) , 起始, α增大, C ( 离) 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但稀释到一定程度后, 再稀释, 尽管α增大, 但V ( aq) 增大变为主要因素→C ( 离) 减小→溶液导电性减小, 即c ( H+) =n ( H+) /V (aq) 。
看起来似乎解决了问题, 但是这是定性的, 也是模糊的。此类问题能否定量化? 查阅有关实验数据 ( 教参高中化学第二册P59表3 - 1) :
不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 25℃ ) ( 部分内容)
我们尝试探究方法以求得这个浓度变化的临界点, 在临界点以上稀释, c ( H+) 增大, 在临界点以下稀释, c ( H+) 减小, 从而达到量化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思考, 笔者把具体算法做如下归纳, 仅供参考。
我们以c ( H+) 为纵坐标, 以加水量为横坐标, 对冰醋酸进行稀释, 由于计算出的c ( H+) 太小, 所以我们将纵坐标c ( H+) 扩大104倍, 这样作图方便一些, 图像也更清晰。
根据此图像可粗略认为0. 2 mol·L- 1是CH3COOH在25℃时的浓度临界点, 即c ( CH3COOH) > 0. 2 mol·L- 1时, 加一定量的水稀释后其浓度仍大于0. 2 mol·L- 1, c ( H+) 随水量增加而增大; 当c ( CH3COOH) < 0. 2mol·L- 1, 加水稀释后, c ( H+) 减少。
由于25℃同浓度氨水的电离度和醋酸的几乎一致, 所以氨水的临界点也是c ( NH3·H2O) = 0. 2 mol·L- 1即c ( NH3·H2O) > 0. 2 mol·L- 1时, 加一定量的水稀释后且氨水浓度仍大于0. 2 mol·L- 1, c ( OH-) 随水量增加而增加, 当c ( NH3·H2O ) < 0. 2 mol·L- 1, 加水稀释后, c ( OH-) 减少。
因此, 命题者为了体现严谨, 总是将数据定为0. 1mol·L- 1, 而且比0. 2 mol·L- 1小些, 此时加水稀释后c ( H+) 一定减小, 以避免出错。上述例题若将数据换成2 mol·L- 1或0. 8 mol·L- 1, 加水后选什么项, 那还要看加水稀释后的浓度是大于还是小于0. 2 mol·L- 1, 大于0. 2 mol·L- 1选B, 溶液中c ( H+) 增大; 小于0. 2 mol·L- 1, c ( H+) 是先增后减, 不好回答。
此临界点有利于我们划清界限, 有助于教师准确命题, 学生清楚做题。不同的弱电解质其临界值是不同的, 中学化学教学只对CH3COOH和NH3·H2O作要求。
大小变化论文 篇5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现作如下反思:
1.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磁铁有磁力,能想到用磁铁来吸铁锁。当一块环形磁铁吸不上铁锁时,就会想到再增加几块试试。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两块或多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之后让学生亲历两个探究活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课后进行扩展。这样的设计顺应了学生的兴趣指向,对发展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有重大作用。
2.让学生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充分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锻炼了学生科学观察、分析、对比等思维能力。这些对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小变化论文 篇6
一、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
1. 课前准备不够细致
如果教师对本课的解读和备课工作不足,就会导致上课的环节或实验细节讲解不清,从而使学生实验变得混乱,实验出错,也表现在教师在课前对实验的各种器材等未做精心细致的检查。
2. 缺乏实验的安全意识
教师缺乏安全意识,对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估计不足或者被忽视,从而导致讲解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出现教学事故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异常数据处理的原则
1. 不伤学生的自信心,失败也是一种资源
实验失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失败必定会使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挫折,并且会表现在一定的行为和情绪中。然而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学生会因一时疏忽或某种原因得不到正确结果,收集到了与科学规律等相悖的“数据异常”。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随意批评学生,要试图减轻挫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2. 选择适宜时机处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当今的实验教学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正所谓出现了“异常数据”,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加以处理。如果课堂上的时间很紧凑,我们可以做适当的处理,寻找适宜的时机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选择课后时间让学生重新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把学生重做的实验安排在下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在小学阶段,我们更多地要关注学生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多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科学性。
三、异常数据的处理技巧
在“磁力大小会改变吗”一课中,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数据,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处理。在“磁力大小会改变吗”这节课中教师只安排提出了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因此课堂的时间是很充足的。然而本课的执教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数据,接着教师自己妄自猜测分析学生出现错误数据的原因,如磁铁没有放平,桌子不平……然后又让学生猜测实验失败的原因,又让该组的学生自己说说原因。在此处整整用了五六分钟,才让学生重新实验,其他组的学生却是在做其他事,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观看实验上。本人觉得这种方法在很多方面是有待商榷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 学生重复实验,验证自己组的结论,并分析总结
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学生获取到错误数据都是比较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直接指出学生数据出错的原因,也不能妄自猜测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是很不理智的。因为教师的这一举动会深深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更会使他们对实验产生恐惧,而不愿再去做实验,或实验时为了结果而伪造实验数据,甚至对实验的必要性产生怀疑。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平时就要加强实验失败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2. 学生互相评价,找出失败原因,重新实验
学生进行互评是学生间进行有效交流的一种手段,学生间互助互学的一种途径。学生的互相评价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在互相评价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客观公正,要选择适当言辞进行评价,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针对失败的实验、错误的数据需要加以利用和拓展,引入新课,开展新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3. 搁置冷处理
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获取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些感性的数据必须由理性思维去处理,由严谨思维去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要注重数据的收集、获取和分析处理。而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开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与结论和科学规律相违背的“数据异常”。
关键词:异常数据,安全意识,冷处理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大小变化论文】推荐阅读:
家乡的变化真大小学生作文09-16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人教版 四年级)12-0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11-1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说课设计11-21
论文表格字体大小07-10
大小民族主义论文07-08
大小非07-16
大小计算10-16
大小比较06-12
大小课堂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