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评价

2024-10-04

圈闭评价(通用5篇)

圈闭评价 篇1

1 油田概况

工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南部,研究范围北起荣105井,南至荣33井,西起荣88井,东至荣83井,面积约40km2。该区是辽河盆地勘探最早的地区之一,自辽2井在1965年7月东营组获工业油气流,此后经历40年的勘探开发,已发现沙三段、沙一段、东营组、明化镇组等多套含油层系。

2 构造特征

荣105井区位于荣兴屯北部,构造整体上呈北东走向,工区包括荣兴屯断裂背斜构造带北翼和油燕沟潜山的北延部分。西部的荣兴屯断裂背斜构造在两条北东走向的驾掌寺断层和荣72断层的控制下,发育一系列近东西向断层,断层向北节节下掉,形成一系列断块、断鼻,这些断块、断鼻成为该地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工区东部是一依附于油燕沟潜山形成的倾向北西的超覆带,整体位于荣85断层的下降盘,向北与大平房构造呈鞍部过渡接触。

荣105井区的构造在形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两次不同方式的断裂活动,由此控制了构造发育的两个明显阶段。

第一次断裂活动产生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相应的构造发育阶段为沙三段至沙一段,主要是本区负向构造的形成和演化阶段。沙三段沉积前,本区的主干断层,驾掌寺断层和工区西侧的二界沟断层在基底区域性拱张作用下都已产生,但活动强度不大,到了沙三早期才开始大规模拉张断陷活动,这一结果导致本区西侧的二界沟洼陷和南侧的驾掌寺洼陷的形成。这两个洼陷受主干断层活动强度的控制,其沉降中心深浅不一,二界沟断层活动最强,二界沟洼陷沉降最深。由于这次拉张陷落活动规模大,致使这两个洼陷水域连通,浑然一体,整体上为一个水域广阔的湖盆,接受了巨厚的大套的暗色泥岩沉积,为油气的生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入沙三晚期,主干断层断裂活动明显减弱,盆地开始整体抬升,湖盆水域收缩,面积减小,导致了这两个洼陷各自独立。

第二次断裂产生于东营组沉积时期,相应的构造发育阶段为东三段到东一段,主要是本区正向构造的形成演化阶段。这一时期,主干断层一方面继承发育早期特点,再次发生拉张落陷活动,但强度明显弱于早期活动。另一方面发生右行平移活动,致使驾掌寺断层性质的改变,同时广泛发育羽状断层和逆冲断层。

3 储层特征

(1)储层岩石学特征砂岩中碎屑含量较大,一般都大于70%,不同层位岩石薄片资料统计数据所做的岩屑成分三角图表明,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泥质,碳酸盐次之,少量铁质及硅质,胶结物含量一般在5%~20%,颗粒之间以点~线接触,长形颗粒具定向,泥质多呈鳞片结构,成分以伊利石为主,部分绿泥石化,胶结类型主要是接触—孔隙式。

(2)储层物性特征根据区内常规物性分析资料的统计,东营组的平均孔隙度为22.2%,平均渗透率为2 0 5.7×10-3μm-3;沙一段的平均孔隙度为18.32%,平均渗透率为47.57×10-3μm-3;沙三段的平均孔隙度为16.9%,平均渗透率为9.4×10-3μm-3。总体看来,东营组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要明显好于沙一段和沙三段。

4 油藏特征

(1)油层分布特征该区在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及河流相沉积,河道砂及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流河道砂为主要储集体,这些砂体在纵向上呈透镜状迭加,横向上呈条带状分布,使得区内广泛发育不同成因的多类型砂岩储层。驾掌寺断层和荣72断层既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也对区内的油气分布起控制作用。

(2)油藏类型复杂的构造和多变的沉积条件,决定了本区油气藏类型的多样化,按其主要控制因素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复合油气藏。

(3)油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工区的主控断层驾掌寺断层,发育时间早,呈北东向贯穿整个工区,基本控制了该区地层的沉积和构造的形成。同时,它也是一条重要的油气源断层,深层形成的油气资源通过这条断层源源不断地向上部地层运移,起到了运移通道的作用。

5 圈闭综合评价

在对本区油气成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有利的工作目标,开展精细的研究工作,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结合地质、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结合构造解释结果,从储层沉积特征、油藏特征、构造圈闭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有利目标区块,本次共优选出4个有利圈闭,分别为荣105圈闭、荣88圈闭、荣45-新64圈闭及荣80圈闭,针对这4个有利圈闭可进一步开展相关部署工作,释放荣105井区剩余潜力。

参考文献

[1]孙红军,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深化勘探研究及目标评价[C]//祝永军,张方礼.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论文集(2001年).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7-67.

[2]樊太亮.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应用实践[C]//胡文瑞.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培训教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86-406.

圈闭评价 篇2

1 构造特征

雷气1块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北部, 其北部邻近雷64块开发区, 南以大断层与雷46块开发区相隔, 横贯南北的两条大断层将区块切割成三大构造单元, 造成自西向东呈“凹陷—隆起—斜坡”展布的构造格局。

本次地震资料解释发现区内断层不甚发育, 只发现和落实断层4条。但各断层的活动强度、断裂规模及表现形式差异很大。

1.1 1号断层

是雷气1断块的东侧边界断层, 是一条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断裂, 它对地层沉积、构造形成和演化起控制作用。由于1号断层断至沙四段底界, 使得沙三段油气可沿该断层向上运移, 该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1.2 2号断层

2号断层是雷气1块西侧的边界断层, 是一条逆掩断层。其与1号断层夹持的雷气1断块是高断块上的一个良好构造圈闭。2号断层西侧的逆断层下盘地层高角度地向2号断层抬起, 形成了2号断层遮挡的断鼻构造。2号断层深部断至沙四段底界, 使得沙三段生成的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 形成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另外, 2号断层作为高33断鼻构造高部位的封堵断层, 还可以起到对油气的封堵作用, 使高33断鼻构造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圈闭。

1.3 3号和4号断层

3号和4号断层为早期发育的小断层, 活动时期短及活动强度弱, 延伸长度一般为2.0K m, 断距为50m, 两个断层掉向相反, 之间的沙三段、沙四段形成了地堑构造, 对沙一二段地层沉积控制很小, 只起着对局部地区复杂构造作用。

2 圈闭特征

雷气1块及其周边地区断裂不发育, 构造形态比较简单, 局部构造很少, 只发现和落实了雷气1断裂背斜构造和高33断裂鼻状构造两个局部圈闭。

2.1 雷气1断裂背斜

雷气1断裂背斜是1号和2号断层夹持下的高断块, 为NNE走向的狭长断裂背斜构造。构造短轴方向地层小幅度东西倾斜或平台。两侧由1号和2号断层构成封堵, 南北两翼地层分别南北倾斜。构造形态落实、可靠。沙一二段底界构造高点埋深1250m。以构造南翼-1650m等高线为构造圈闭线计算, 雷气1断裂背斜闭合幅度400m, 圈闭面积1.5km2。

2.2 高33断鼻

高33断鼻位于2号逆掩断层的下盘, 构造走向NNE向。2号逆掩断层强烈的断裂活动形成的牵引使得其下盘地层由凹陷向2号断层大角度抬起, 与构造长轴方向南、北倾斜的地层形成了鼻状构造, 其上倾部位由2号逆掩断层封堵, 形成断裂鼻状构造。该构造形态落实、可靠。沙一二段底界构造高点埋深1400m, 闭合幅度150m, 圈闭面积1.2km2。

3 圈闭评价

3.1 充足的油气源条件

雷气1块受1号、2号断裂强烈活动影响, 与周边地区形成了“凹陷—隆起—斜坡”的构造格局, 两侧为生油洼陷夹持的高断块, 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 深断至沙四段的1号和2号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沙三段生成的丰富的油气资源会运移至雷气1高断块, 使得雷气1高断块及2号逆掩断层下盘的高33断鼻具有良好的油气源条件。

3.2 较好的储集条件

西部洼陷东侧地区的物源主要来自中央凸起, 长期隆起的中央凸起经过风化、剥蚀、大量碎屑物流入西部凹陷, 使西部凹陷东侧沿台安—大洼断层下降盘的缓坡或台阶部位形成了多个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雷气1块位于扇三角洲沉积的前缘部位。砂体研究可知, 距离中央凸起较近的雷122井储层发育、砂岩厚度大, S1+2砂岩厚度大于160m。往西侧向台安洼陷方向砂体逐渐减薄, 至雷62井—雷123井—雷134井以西地区, S1+2的砂体砂尖灭。

3.3 良好的勘探效果

雷气1块钻探结果表明, 区内天然气资源丰富, 已投产的雷61、雷气1、雷气3、雷气4和新雷气2井等5口井天然气生产情况表明, 该断块天然气资源丰富, 气层厚度大、产量高。

另据雷14、雷60、雷604和雷61等井试油成果看, 区内有多口井获油流、含油水层等, 因此推测构造高部位有发现沙三段油气流的可能。

综上所述, 雷气1块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 尤其是沙一二段天然气的开发为本区下步钻探部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资料。

4 结论与建议

(1) 区块发现和落实断层4条。1号和2号断层为雷气1块的边界断层, 对地层沉积、构造形成和演化起控制作用;3号和4号断层对沙一二段地层沉积控制很小, 只起着对局部地区复杂构造作用。

(2) 发现和落实了雷气1断裂背斜构造和高33断裂鼻状构造两个局部圈闭。

(3) 对圈闭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前期勘探效果综合评价分析认为雷气1块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

(4) 提出下步井位部署建议, 对该断块部署天然气探井5口, 考虑到逆掩断层下盘的高33断鼻构造高部位有希望发现油气藏, 部署中, 应选择沙三段构造高部位的设计井钻探沙一二段气层的同时加深钻探至沙三段, 目的是了解沙三段的含油气性。

摘要:本次研究利用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反射层位进行标定, 以此为基础对雷气1块的构造进行精细解释, 落实沙三段含气砂体的构造形态, 砂岩分布范围, 对有利圈闭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雷气1块及其周边地区断裂不发育, 构造形态比较简单, 只发现和落实了雷气1断裂背斜构造和高33断裂鼻状构造两个局部圈闭。通过对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勘探效果综合分析认为, 该块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 为本区下步钻探部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雷气1块,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断裂,圈闭,油气成藏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吉慧, 谢远军, 等.唐庄油田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潜力[J].沉积与特提斯, 2003, 23 (2) :71-75

[2]许建华, 王宁, 韩荣花.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8 (4) :21-23

圈闭评价 篇3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 具有典型的克拉通沉积盆地的特点。区域构造总体上东翼宽缓、西翼陡窄。盆地边缘断裂褶皱较发育, 内部以鼻状构造为主, 地层平缓, 倾角不足1°。根据盆地现今构造形态、基底性质及构造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可划分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伊陕斜坡、 天环坳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6个一级构造单元[1,2]。盐定地区位于伊陕斜坡带与天环坳陷及天环坳陷与伊陕斜坡过渡区, 勘探面积约3 800 km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相互叠置, 难以划分砂带所属沉积体系。而长7为最大洪泛时期[3—5], 各物源体系延伸方向明确[6,7]。根据长7最大洪泛期沉积图 ( 图1) , 盐定地区处于北部和北西物源区。 按沉积旋回, 延长组从上到下划分为10个油层组[8], 长1 ~ 长10在盆地不同区域均有油藏分布[9,10]。长8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81和长82两个小层[8]。长81精细划分为长811和长812两个砂体组。

2重矿物分析

由于重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种类和含量可指示源区母岩性质[11]。长811北部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自形锆石-无色石榴石-白钛矿组合, 北西部物源体系发育无色石榴石-自形锆石-淡红石榴石- 白钛矿组合[图2 ( a) ]; 长812重矿物样品主要分布于北西部, 主要发育无色石榴石-绿帘石-自形锆石- 榍石-白钛矿组合和无色石榴石-自形锆石-白钛矿组合[图2 ( b) ]。

综合两小层重矿物特征, 盐定地区主要处于北西物源体系, 沉积体系展布为北西南东相。

3长81沉积相分析

3. 1长811沉积相分析

盐定地区长811处于三角洲平原区, 为网状河沉积[12]。结合单井相和砂岩分布剖面图分析, 研究区长811河道砂岩总体上呈3种延伸方式: 由北向南延伸, 主要分布于盐定北东部; 北北西向南南东延伸, 主要分布于盐定地区北西部; 北西南东向延伸, 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 ( 图3) 。

3. 2长812沉积相分析

盐定地区长812处于三角洲平原区, 为网状河沉积[12]。通过单井相分析, 根据砂体剖面图, 盐定地区河道砂岩总体上呈2种延伸方式: 由北向南延伸, 主要分布于盐定东部向南延伸, 北西物源体系, 由北西向南东延伸, 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 ( 图4) 。

4有利圈闭评价

4. 1圈闭成因分析

盐定地区为向斜构造, 向斜轴线东部, 总体上东高西低, 由南向北抬升, 向斜轴线向西为较陡的单斜到西缘逆冲断裂带。研究区可能发育砂带延伸类型有三类, 即北西物源体系砂带由北西向南东延伸, 北部物源体系西侧分流河道向南西延伸, 东部分流河道向南东延伸 ( 图5) 。北西部物源体系过天环凹陷后, 整个砂带由低部位向高位部延伸并尖灭, 因此, 在天环凹陷东侧, 整个砂带形成岩性圈闭。在天环向斜轴线向西到西缘逆冲推覆带, 由于逆冲推覆断层的遮挡, 可形成断层圈闭。

从盐定地区东部向南西延伸进入盐定地区的北部物源体系南西分技或北东部物源体系砂体, 砂体向低部位延伸并尖灭, 整体上不形成岩性圈闭, 多为水层 ( 图5) 。

4. 2圈闭评价

4. 2. 1长811圈闭

长811发育6个圈闭, 圈闭的平面分布见图6。 盐46-黄216圈闭为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形成。黄202-黄138圈闭为构造- 岩性圈闭, 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 西侧西缘断裂带逆冲推覆断裂遮挡, 从而形成向斜东侧为岩性圈闭、向斜西侧为构造圈闭的构造- 岩性圈闭。盐32-黄171圈闭为构造- 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 西侧西缘断裂带逆冲推覆断裂遮挡, 从而形成向斜东侧为岩性圈闭、向斜西侧为构造圈闭的构造- 岩性圈闭。

4. 2. 2长812圈闭

长812发育9个圈闭, 圈闭的平面分布见图7。

黄76-元132圈闭为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形成。池28圈闭为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形成。 黄166圈闭为构造-岩性圈闭, 北西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 西侧为鼻状构造, 从而形成向斜东侧为岩性圈闭、向斜西侧为鼻状构造圈闭的构造- 岩性圈闭。盐51圈闭为构造圈闭, 由北西物源体系砂带向低部位延伸并尖灭, 高部位由西缘断裂带逆冲推覆断裂遮挡, 从而形成构造圈闭。黄70-黄218圈闭为构造圈闭, 由北西物源体系砂带向低部位延伸并尖灭, 高部位由西缘断裂带逆冲推覆断裂遮挡, 从而形成构造圈闭。黄46圈闭为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形成。

黄216-黄196圈闭为岩性圈闭, 由北西向砂带向天环向斜轴线东侧尖灭形成。新摆9-731圈闭为断块圈闭, 由北西部物源体系砂带在西缘断块区内, 下倾和上倾方向均由断裂遮挡形成。新于10圈闭为断块圈闭, 由北西部物源体系砂带在西缘断块区内, 下倾和上倾方向均由断裂遮挡形成。

4. 2. 3有利圈闭评价

从圈闭的大小, 圈闭中的钻井数, 圈闭中的油气显示及试油成果几个方面进行圈闭评价。评价标准如表1。根据评价标准, 长81发育现实圈闭8个, 评价圈闭2个 ( 表2) 。

5结论

1) 盐定地区长8期为网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根据沉积背景及重矿物分析, 研究区长8期发育北部和北西物源体系, 在北部与北西物源体系间发育湖湾。

2) 研究区主要发育3类油藏类型: 构造油藏, 多发育于天环向斜轴线西部, 由西缘推覆断裂遮挡形成; 岩性油藏, 主要发育于天环向斜轴线东部, 由分流河道向高部位尖灭形成; 断块圈闭, 主要发育于西缘断裂带内。长8期多为无底水油藏。

3) 通过顶面构造图与与砂岩分布图迭合, 研究区长8期发现15个各类型圈闭, 根据圈闭评价标准, 发现8个现实圈闭, 2个评价圈闭。

摘要:近年来, 盐定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发现, 在多个含油气富集区建产, 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首次将长81段精细划分为两个砂体组, 根据沉积背景和重矿物组合分析, 认为研究区长81时期主要有北部和北西两个物源方向。通过分析研究区砂体沉积展布及圈闭成因, 将砂岩顶面构造图与砂体展布图叠合, 进行圈闭评价, 得出研究区长81存在8个现实圈闭和2个评价圈闭, 为下步有利区勘探和油田滚动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圈闭评价

参考文献

[1] 朱夏.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北京:科学出版杜, 1983

[2] 任战利, 赵重远, 张军, 等.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沉积学报, 1994;12 (1) :56—65

[3] 张才利, 高阿龙, 刘哲, 等.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沉积水体及古气候特征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22 (4) :582—587

[4] 张凤奎, 张忠义, 张林.鄂尔多斯盆地系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新认识.地层学杂志, 2008;32 (1) :99—105

[5] 国吉安, 庞军刚, 王桂成, 等.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湖盆演化及石油聚集规律.世界地质, 2010;29 (2) :277—283

[6] 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7] 宋凯, 吕剑文, 杜金良.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古地理学报, 2002;4 (3) :59—65

[8] 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1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9] 王军峰, 赵文智, 郭彦如, 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石油资源勘探现状与勘探潜力分析.现代地质, 2010;24 (5) :957—964

[10] 邓秀芹, 付金华, 姚泾利, 等.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古地理学报, 2011;13 (4) :443 —455

[11] 赵红格, 刘池洋.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沉积学报, 2003;9 (3) :409—415

中国南部NP坳陷的构造圈闭预测 篇4

1 区域地质背景

1. 1 区域构造特征

在晋宁时期,华北板块向南碰撞挤压造就了NP坳陷的变质基底。加里东时期,华南地槽上升,地表逐渐隆起,沉积地层被剥蚀殆尽。加里东运动过后,应力得到释放,构造运动进入以升降运动为主的海西期。随后,印支运动使本区发生强烈运动,产生褶皱、逆冲断层等构造,局部地区发生抬升遭受剥蚀。后来,中生界地层在喜山期发生强烈的冲断与褶皱,地层持续隆起并遭受剥蚀。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本地区遭受强烈挤压,并伴随强烈的断裂活动,形成NP坳陷[4]。

NP坳陷呈现多凹多凸相间的构造格局,整体划分为11 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坳陷中部受到赣江断裂的控制而呈现“凹中隆”的构造形态,坳陷东部受到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的反转作用而出现“南断北超”的现象[5]。

1为BPY坳陷,2为Ch Sh隆起,3为PL坳陷,4为SH凹陷,5为SM-HT凸起,6为MC-LT深凹,7为CC-BC低凸起,8为JK-YL浅凹,9为DSX-ZB断块,10为XT-QF断阶,11为JB-EJC凹陷,12为RH凸起,13为KS-LH凹陷,14为YF-BJ低凸起

1. 2 地层沉积特征

NP坳陷基底地层为上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上覆上古生界、中生界两大套不同性质的盆地沉积层,西区还有不厚的下第三系。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石地层以“黑、红、砾”为标志。上古生界主要残留上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石炭系碎屑岩以及白云岩与云质灰岩、二叠系的灰岩、页岩、煤层和砂泥岩。中生界发育少许三叠系碳酸盐岩和砂泥岩沉积、少许侏罗系碎屑岩沉积和大套白垩系砂泥岩地层。各层系之间多以角度不整合-假整合关系接触[5]。

1. 3 已有钻井分析

本次研究有P井和L井2 口钻井资料(图2)。P井位于研究区西部,自上而下钻遇地层为第四系、上白垩统南雄组、周家店组、下三叠系大冶组、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二叠统茅口组和石炭系地层。该井前白垩系构造层的岩芯中多有挤压、揉皱、变形、擦痕、错位等现象,并见砾状灰岩、断层角砾岩等,充填方解石、泥质及长英质矿物,地层倾角变化极大,说明该区断层活动强烈频繁,并导致多套地层缺失[图2(a)]。L井位于研究区东部,构造位置上比P井要高,自上而下主要钻遇第四系、白垩系周家店组砂泥岩组合、二叠系长兴组灰岩、龙潭组砂泥岩组合和茅口组灰泥岩互层地层[图2(b)]。通过对两口井砂岩孔渗数据较有利的井段进行测井解释,发现P井多为干层和水层,未见有油层。L井在茅口组解释有裂缝储集层。

2 二维精细地震解释

本次研究对象为10 条二维地震测线,以地质认识为指导,通过子波估算分别对P井和L井进行井震标定。根据“点-线-面”的原则,以标定结果为基础,通过追踪过井线建立解释框架,对研究区测线进行构造解释。

2. 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由于受到钻井数量的限制,在试验了理论子波、沿井子波和统计子波后,对比合成地震记录效果,最终选用主频为30 Hz的零相位Ricker子波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果显示有5 套明显的反射波组。TK3n1为上白垩统南雄组底界反射波组,其特征为中-弱振幅和中-弱连续性,该反射波组与上、下界面不整合特征清楚(图3)。TK3z为上白垩统周家店组的底界反射波组,一般表现为一组中-强振幅、连续较好的“三峰两谷”反射,在东部的L井上转换为弱反射,该波组特征清晰,界面与上、下波组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明显(图3)。TP2c为二叠系长兴组底界反射界面,其波组特征表现为连续性差的中-弱振幅反射。界面上、下反射波组特征差异明显,界面之上为连续性差、能量较弱的反射结构;界面之下为连续性中等、能量中等的亚平行反射结构(图3)。TP2l为上古生界二叠系龙潭组底反射,一般表现为连续性中等—差、中—弱振幅的“三峰两谷”反射,界面上、下呈整合接触关系(图3)。TP1m为二叠系底界反射,其反射特征一般表现为振幅中等、连续性差的波组反射(图3)。

2. 2 全区解释方案

从井震标定结果出发,根据目的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在过井线内确立解释方案框架。然后从过井线向周围测线发散追踪,以地质认识为指导,以剖面特征为准则,以交叉线闭合为约束,展开全研究区的构造解释工作。解释结果表明,南雄组底和白垩系底为强反射界面,在研究区内分布相对稳定,基本可全区追踪。研究区东区存在着上部张性断裂系统和下部逆冲挤压断裂体系统,这两套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中新生代沉积层中主要发育张性正断裂,压性逆断裂则主要发育于古生代沉积层中,仅有少量断层呈张性特征。西区发育张性断裂,贯穿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仅有极少数断层具有上张下扭的特征(图3)。

2. 3 速度分析

速度是影响构造解释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研究区内只有两口钻井,因此对比分析每口井的测井速度和二维地震处理的叠加速度,并优选出一种速度作为地震资料时深转换的基础数据。P井的速度基本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埋深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图4 红色)。其中白垩系到上石炭系的地层速度变化均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快,而下石炭系地层则与之相反,深度增加,速度变化减慢,这可能是由于下石炭系及以下地层的压实较好,导致地层速度变化缓慢。L井的速度整体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且埋深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图4 蓝色)。其中长兴组及以上地层和龙潭组以下的地层速度变化较有规律,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龙潭组内地层速度变化比较异常,随着深度的增加,速度几乎不变,这可能是由于L井的龙潭组地层位于不整合面附近而复杂多变的原因造成的。对比P井和L井的测井速度,叠加速度更符合速度展布规律,因此利用Dix公式将时间-叠加速度转换为时间-层速度关系,用于全区的时—深转换。

3 构造圈闭分析

利用速度分析结果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时深转换得到的构造圈闭图显示,上古生界构造主要受印支早燕山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制约,上古生界地层强烈褶皱冲断,断裂展布多为北东东、北东走向的逆断裂,同时伴有北北东、北西向的左行走滑断裂;中生界构造受晚燕山期拉张作用影响,早期形成的主要逆断裂反转为张性正断裂,并控制了坳陷内白垩系的沉积,因此在构造格局上与早期形成的构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只是断裂多表现为北东东、北东走向的正断裂(图3 和图5)。周家店组层位发育比较完全[图5(a)和图5(b)],大冶组和长兴组剥蚀比较严重,龙潭组和茅口组在西南部有部分剥蚀[图5(c)和图5(d)]。坳陷东区的中部和东部发育构造高点,沿北东—南西方向呈条带状展布[图5(a)和图5(c)];西区的构造高点条带发育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同样沿北东-南西方向延展[图5(b)和图5(d)]。

3. 1 东区构造圈闭描述

坳陷东区自周家店组到茅口组共解释构造圈闭53 个,其中以断鼻类型为主,断块类次之。由于断裂系统复杂、断层较多、地层起伏较大等原因,坳陷东区的构造圈闭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继承性较差,圈闭多为单层地层发育,最多延伸至相邻的上覆或下伏地层中[图6(a)]。圈闭规模整体较小。

在周家店组共预测21 个构造圈闭[图5(a) 和图6(a)],这些圈闭主要集中在L井周围及其西部。东区茅口组共解释预测12 个构造圈闭[图5(c) 和图6(a)],主要集中在L井西部和南部。L井分布在周家店组的Ez10 号圈闭和茅口组的Em5 号圈闭内,靠近断层,结合测井解释结果,L井在该层解释有裂缝储集层,因而说明预测结果比较可靠。

3. 2 西区构造圈闭描述

坳陷西区在5 套目的层内预测了77 个构造圈闭,以断鼻类型为主,断块类型次之,断背斜和背斜类型零星分布[图6(b)]。与坳陷东区相比,由于西区的构造以拉张运动为主,因此该区的部分圈闭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和较好的规模。例如由f9 断层和f10 断层夹持形成的W6 号圈闭和f8 断层南部形成的W1 号圈闭,贯穿上下目的地层,圈闭规模较大。其余圈闭均在单层或相邻两层地层内发育,圈闭规模中等。西区周家店组共预测23 个构造圈闭[图5(b)和图6(b)],以断鼻类型为主,兼有断块和断背斜,全区范围内分布。西区茅口组共预测14 个断鼻和断块类型构造圈闭[图5(d)和图6(b)],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P井分布在圈闭范围外,且测井解释为干层和水层,说明该层圈闭预测较为可靠。

3. 3 构造圈闭评价

对研究区周家店组、大冶组、长兴组、龙潭组和茅口组5 套地层所预测的130 个构造圈闭统计其闭合幅度和圈闭面积,发现研究区内预测圈闭的闭合幅度多集中在100 ~ 1 000 m范围内[图7(a)],而圈闭面积则集中在2 ~ 30 km2范围内[图7(b)],说明圈闭规模整体较小。因此根据这两个参数的交汇结果,将研究区的预测构造圈闭分为三类。A类圈闭有14 个,规模最大,闭合幅度大于1 024 m,面积大于32 km2。B类圈闭共预测65 个,规模居中,闭合幅度在128 ~ 1 024 m之间,构造面积范围为8 ~32 km2。C类构造圈闭有51 个,规模最小,闭合幅度小于128 m,圈闭面积小于8 km2(图8 和表1)。研究区中B类构造圈闭分布最多,占50% ,C类构造圈闭次之,约39% ,A类最少,为11% 。

此外,图8 分类交汇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周家店组和龙潭组多发育小-中规模的构造圈闭。由于剥蚀较为严重,大冶组和长兴组以小规模构造圈闭为主,但其A类规模圈闭及其他地层更为发育。茅口组主要发育中等规模构造圈闭。

4 结论

(1)井震标定结果可识别出5 套反射波组,南雄组底和周家店组底在地震上表现为较强反射,与上、下界面不整合特征清晰;长兴组、龙潭组和茅口组的底界面表现为中—弱振幅反射。

(2)利用钻井资料对构造圈闭预测结果做了可靠性分析。预测表明研究区的构造圈闭多为规模较小的断鼻类型,且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构造圈闭的继承性不同。东区由于断裂系统复杂、断裂较多、地层起伏较大等原因导致不同层位的圈闭上下继承性较差,而西区的部分构造圈闭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3)通过对研究区内所有预测断层的规模参数(闭合幅度和圈闭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将预测圈闭分为三类,其中A类圈闭规模最大,也分布最少,约占11% ,B类圈闭规模次之,占研究区构造圈闭的一半,C类圈闭规模最小,数量稍次于B类,占总圈闭的39% 。

参考文献

[1]梁兴,吴根耀,叶舟,等.白垩-古近纪鄱阳盆地的基底构造特征.地质科学,2005;40(3):415-420Liang X,Wu G Y,Ye Z,et al.Features of basement structures in the Cretaceous-Eogene Poyang Basin.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05;40(3):415-420

[2]梁兴,巫向阳,叶舟,等.南鄱阳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及评价.天然气工业,2004;24(10):10-13,26Liang X,Wu X Y,Ye Z,et al.Hydrocarbon bearing preservation unitin marine facies source rocks in South Poyang superposition basin and its evaluation.Natural Gas Industry,2004;24(10):10-13,26

[3]周松源,郑华平,彭军,等.南鄱阳坳陷油气地质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5;26(6):618-622Zhou X Y,Zheng H J,Peng J,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South Poyang Depression,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5;26(6):618-622

[4]王明磊,张廷山,姜照勇,等.南鄱阳凹陷的构造演化及对油气的影响.西部探矿工程,2006;(12):99-100Wang M L,Zhang T S,Jiang Z Y,et al.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Poyang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il and gas.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2006;(12):99-100

圈闭评价 篇5

涠西南凹陷的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 在2002年后进入高潮, 尤其在2003~2010年, 涠西南凹陷连续多年实施大工作量的滚动勘探, 在以构造圈闭勘探为主导的勘探思路下, 集束钻探了大批构造圈闭, 获得了大量发现。但连续多年大钻井工作量的投入, 让涠西南凹陷勘探程度快速提高, 凹陷内可供钻探的构造圈闭数量越来越少、面积越来越小, 凹陷进入到岩性-地层等隐蔽圈闭勘探阶段。

根据对地震资料品质和凹陷沉积体系分析后认为, 涠西南凹陷古近系的流沙港组一段和二段埋深较浅, 沉积范围完全被高品质三维地震覆盖, 同时在流沙港组沉积时期, 随着断陷活动的加剧, 湖盆发育达到极盛时期, 全区发育多个不同物源方向的沉积体系 (图1) 。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和多物源的沉积体系为岩性圈闭勘探提供了充足物质基础, 因此近年的岩性圈闭勘探主要集中在流一段、流二段, 其中尤以流二段的勘探工作量较大, 成效也最显著。因为在流二段沉积时期, 湖盆发育达到极盛, 全区水体较深, 沉积一套巨厚的中深湖相暗色泥岩, 为凹陷内主要的烃源岩。同时在湖盆边缘的斜坡, 局部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等扇体。

其中, 陡坡带以小规模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 缓坡带及长轴方向以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沉积为主。这些扇体完全被成熟烃源岩所包裹, 流二段中深湖泥岩生成的油气可直接侧向运移到扇体中成藏, 因此具有很高的勘探价值[1—9]。

1 流二段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前人在流二段岩性圈闭勘探所钻探的20多口井的勘探实践基础上, 总结了流二段储层的典型地震反射特征以指导流二段岩性圈闭勘探。钻探成果表明, 流二段储层具有典型的内幕反射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如陡坡带的靠近边界陡断裂的下降盘一侧一般发育近岸水下扇相, 地震相为杂乱相, 呈楔形、帚状前积或透镜状, 连续性差;缓坡带一般发育辫状三角洲相, 地震相为不同类型的前积相和充填相;局部高部位缓坡带发育滩坝相, 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斜交前积结构 (图2) 。

与内幕反射特征的多样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流二段不同类型沉积体和围岩都存在一种较单一的纵波阻抗特征。已钻井的岩石物理统计表明, 相对于流二段广泛发育的中深湖相泥岩的低纵波阻抗特征, 流二段砂岩往往具有较高的纵波阻抗, 与低纵波阻抗泥岩的地震反射特征有较大差别, 地震上就表现为强振幅能量。总体来说, 流二段大套泥岩表现为“断续、低频、弱振幅”的反射特征, 弱振幅泥岩背景反射下的“较连续、强振幅”即为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 (图2、图3) 。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根据流二段“强振幅”结合地震相来寻找和落实流二段岩性圈闭成为主要的储层预测方法[10—13]。

随着流二段岩性圈闭勘探的深入, 尤其是涠洲B构造和涠洲C构造上4口井实钻表明, 流二段“强振幅”的地震反射特征并非都是储层的地震响应, 流二段储层也并非都表现为“强振幅”。那么, 对以上两种特殊情况, 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予以识别来减少钻探风险呢, 下面以涠洲B构造和涠洲C构造两个例子来说明。

2 特殊情况一:流二段“强振幅”并非都是储层, 也可能是灰质砂岩

涠洲B构造位于涠西南凹陷1号断裂带下降盘东段, 处在半地堑的陡坡带。地震资料揭示构造区流二段存在明显的强振幅反射, 同时强振幅内局部见前积现象。结合古地貌和沉积相分析后认为:由于B构造处在半地堑的陡坡带, 构造东北方为能够提供大量物源的1号断裂带上升盘, 利于冲积扇体发育, 因此强振幅很可能为来自1号断裂带上升盘的冲积扇体。

基于以上地质认识, 对流二段冲积扇进行了精细落实, 先后在该冲积扇体上钻探了3口探井以落实强振幅的含油气性。3口井在流二段都仅钻遇较薄的有效储层, 钻前认定为有效储层的强振幅实钻主要为致密的灰质砂岩, 这样的钻探结果颠覆了长久以来指导流二段岩性圈闭勘探的“流二段强振幅即为储层”的固有论断, 因此有必要对该强振幅的形成做细致的分析, 以避免勘探工作陷入同样的误区 (图4) 。

2.1 原因分析

涠洲B构造处在半地堑的陡坡带, 构造东北方为能够提供大量物源的1号断裂带上升盘, 已钻井证实上升盘基底岩性为石炭系灰岩, 且风化剥蚀较严重。因此, 流二段强振幅的形成原因可以从扇体的沉积演化中找到答案。构造区流二段沉积时, B2、B3井区北侧为 (1) 号断裂, 南部为石炭系潜山形成的隆起侵蚀残丘, 其间为一凹槽。来自1号断裂带上升盘的物源携带由上升盘基底灰岩遭受风化剥蚀而产生的大量含灰质粗碎屑物质向凹槽搬运、堆积, 形成厚层冲积相沉积。流二段沉积末期, B2、B3井区凹槽已填平补齐, 冲积相发育到1井区, 故1井区碎屑砂岩直接覆盖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 (图5) 。

2.2 解决办法

对于这种因灰质砂岩引起的强振幅, 怎样识别并和有效储层引起的强振幅区别呢?经过系统分析认识到:虽然灰质砂岩和有效储层在流二段的地震响应特征相同, 但却具有不同的平面展布特征和沉积发育过程。灰质砂岩的沉积体往往具有分布杂乱、无扇体外形的特征, 因此可以针对流二段强振幅体制作多个地层切片以观察扇体在不同时期的平面展布特征和沉积发育情况 (图6) 。地层切片是以追踪的流二段顶面和底面两个等时沉积界面为顶底, 在顶底间等比例内插出一系列的层位, 沿这些内插出的层位逐一进行属性提取和分析。地层切片技术考虑了沉积速率在平面位置上的变化, 比时间切片和等时窗沿层切片更加合理而且更接近于等时沉积界面。因此, 地层切片的属性分析更能反映同一沉积时期的地质信息。从图6可以看出, 涠西南凹陷某油田的流二段强振幅地层切片能明显反映扇体发育情况, 扇体外形和期次明显, 已钻井证实强振幅为较好的厚层砂岩储层;而B构造的地层切片上强振幅分布杂乱、无扇体外形, 说明构造区流二段不发育扇体, 仅存在少量灰质砂岩的沉积体。

在运用地层切片从平面展布特征上区分灰质砂岩和有效储层的同时, 可以通过扇体物源方向分析进一步区分这两种强振幅。钻井证实涠西南凹陷基底岩性主要为石炭系碳酸盐岩和花岗岩, 且大部分碳酸盐岩较致密, 风化程度不高, 易风化剥蚀的灰岩基底区都集中在几个已知区域。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扇体的物源区是否靠近易风化剥蚀灰岩基底区, 从源头上进一步佐证和区分这两种强振幅[14—17]。

3 特殊情况二:流二段弱振幅可能是储层

涠洲C构造位于一号断裂带下降盘西段, 是一个长期继承发育的断鼻构造, 下降盘为涠西南凹陷生烃总量较大的A洼, 一号断层持续活动沟通烃源。钻前认为涠洲C构造流一段储集砂体发育, 同时前古近系基底发育灰岩潜山圈闭, 且流一段和基底圈闭叠合性好。由于涠洲C构造区流二段为大套近似空白的弱振幅反射, 同时邻井在流二段均钻遇泥页岩沉积, 因此钻前认为井点处流二段不发育储层, 应该以泥页岩沉积为主 (图7) 。

基于以上地质认识, 在该构造上钻探了C1井以落实目的层流一段和灰岩潜山的含油气性。C1井在目的层未钻遇油气显示, 但在流二段钻遇大量显示并测井解释5 m油层, 且实钻流二段岩性与预测差别很大, 实钻为大套厚层粗粒砂岩沉积, 厚度达到400 m, 几乎无泥岩隔夹层, 而邻井及预测均为泥页岩沉积。即钻前认定为泥页岩的弱振幅实钻为400 m箱状粗粒砂岩, 这样的钻探结果与长久以来指导流二段岩性圈闭勘探的“流二段储层都是强振幅”的固有论断有所矛盾, 因此有必要对该弱振幅的形成做细致的分析, 以避免遗漏类似的流二段“弱振幅”扇体。

3.1 原因分析

通过井点正演和井震标定可以看出 (图8) :本井流一段底部也发育一套厚约150 m的箱状砂岩, 层速度和流二段箱状砂岩的层速度差异很小, 都4 100~4 200 m/s, 密度也非常接近, 因此两套砂岩地层的纵波阻抗差很小, 以至于不能形成明显的反射界面, 因此流二段基本没有同相轴存在, 呈现空白特征。尽管从地质角度来看, 流一段底部砂岩和流二段箱状砂岩属于不同三级层序界面内的不同沉积体系, 两套地层间存在确定的地质分界面, 但由于没有纵波阻抗差, 因此不足以形成地震反射界面。此种情况下, 反射界面与地质分界面是不一致的, 因此本井流二段没有出现明显的“强振幅”反射特征[18—22]。

对于本井流二段沉积大套砂岩的原因, 区域构造和沉积相分析表明:涠洲C构造以北的1号断裂带上升盘基岩面发育沟谷, 来自上升盘的物源通过此沟槽沉积在构造区。同时涠洲C构造处在构造转换带, 构造以西的一号断裂带为北东东向, 断面以铲式为主;本井以东的一号断裂带为东西向, 断面以台阶式为主。断裂方向的转换和基底面沟槽的发育有利于流二段扇体发育。

3.2 解决办法

对于这种因与上覆地层阻抗差异较小而导致下伏储层表现为弱振幅的情况, 怎样有效识别呢?以C1井为例, 经过系统分析认识到:虽然在井点所钻探的扇根位置, 流一段底部砂岩和流二段箱状砂岩间无明显泥岩隔层, 但向南推移到远离物源的扇中和扇端部位, 扇体厚度逐渐减薄, 整个扇体以楔状体的型式与流二段泥页岩接触, 扇体前端完全被泥页岩所包裹。由于流二段泥岩和砂岩存在较大纵波阻抗差异, 因此在扇中和扇端部位由于砂体和围岩接触必然会形成较明显的强振幅反射, 即包络面的强反射 (图7) 。通过此反射面的识别和沉积相分析, 即能判断是否发育流二段“弱振幅”扇体[23—27]。

4 结论

通过对流二段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中两个特殊情况的分析, 认识到:

(1) 流二段“强振幅”并非都是储层, 也可能是来自易风化剥蚀灰岩基底区的灰质砂岩。流二段弱振幅不一定就是泥页岩, 也可能是与上覆地层阻抗相当的储层;

上一篇:电影语篇的多模态分析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