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人才

2024-06-20

实践教学人才(通用12篇)

实践教学人才 篇1

我国是农业大国, 需要更多的、本领过硬的农业有用人才。而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正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一线生产、管理的农业有用人才的重任, 因此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更应该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加强实践教学, 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农业技能应用的高手、强手。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村服务, 更好地发展农业、壮大农业产业, 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 也是最难管理的环节之一。如何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农业有用人才, 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抓好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提前教育

(1) 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实习实践指导的开始, 要让新生一进校就对所学专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有个大致的了解, 明确本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要性, 对本专业产生好感、感兴趣, 从而调动他们学好本专业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热情, 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新生入学后就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新技术、新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农业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使他们熟悉并热爱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 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本专业要掌握的技能。

(3) 提前实施专业培训, 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早接受专业的感性教育, 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新生入学第一学期, 就开设一些专业技能课程,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超前教育, 即基本技能训练超前于专业理论课程开出, 另外, 还可增设一些专业见习内容。这样, 提高学生的认识, 充分认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加强管理培养技能高手

(1) 根据农时生产季节, 制定与各个专业教学大纲及实施细则相适应的学生专业能力水评测试标准, 明确各个阶段的技能训练项目、内容及考核办法, 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保证。

(2) 学校应设有专门的督促检查机构, 对各个专业学生各阶段技能训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严格考核、把关, 使学生对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周期性的生产实践, 掌握各个生产阶段的专业技能。

(3) 通过各种竞赛,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培养技能高手。每学期组织各专业学科技能竞赛。如园林规划设计技术、嫁接技术、插花技术、杂交技术、实验田分组对比种植测评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 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除此之外,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的各种竞赛, 从而能涌现出动手能力强的技能高手。这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按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训学生, 促进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考试, 考取与专业相对应的等级技能证书, 对学生实行学历毕业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双证制”, 使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5) 技能训练的经常化和多样化。增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强化技能训练, 按教学安排, 各专业的实验 (训) 应贯穿于学业学习的全过程, 并逐年增加实训时间, 加深实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训时间的增加意味着实训项目和内容也要作出相应的增加, 因为增加的时间并不是用来简单地将过去已经进行过的技能训练再重复一遍, 而是在巩固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技能训练, 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强化技能训练的效果。

3 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

一方面, 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师资力量, 使学生接受最新的来自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如我校养殖类专业教师及种植类专业教师都已经获得了“双师证”。另一方面, 选送专业教师到场圃、科研院所等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参加锻炼实习、学习和培训, 尽量增加教师的锻炼机会, 将新的观点、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来, 补充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去。如我校组织的种植类专业相关教师参加在沈阳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各专业科室教师与市内各企事业单位结对子, 定期去学习, 参加其发展建设等。这样, 使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 使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 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学到最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带回宝贵的资料, 同时教师丰厚的理论基础对企事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 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基地的主要功能, 一方面是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保证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供场所保障和其他的资源条件。校外基地主要是各专业方向的社会生产机构, 包括企业和公司, 它们的主要功能, 一方面是完成自己特定的生产任务, 保证企业或公司正常的管理、生产、销售、服务等运作过程;另一方面是承担着为学校学生提供社会化生产实习指导、实践的任务, 以及科研开发的继续生产任务。这两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才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实训基地, 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如我校校内建有一定规模的园林基地、农学生产实验田、实习农牧场、各专业学科设有专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场所和实验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时对所学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同时我校积极和校外企业、公司如“万奔乳业公司”、“嘉禾饲料公司”、“北京生态尔集团”、“春连集团”等联合办学, 为我校学生进一步学习、完成实践任务创造条件。

5 课程实习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程的实习, 如果不掌握好课程实习的实效性, 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对农林类专业学生来说, 课程实习这个环节每个学期都要有, 而且必须结合农时季节合理安排。通常情况下在校内基地, 分组分块进行, 理论同实践同步, 即按农时季节, 讲完理论内容即进行实践, 或教师亲自联系实习地点, 到市内各个生产单位有目的的去参观学习, 通过这样的实习, 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

6 抓好毕业生产实习

毕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一般安排半年到一年时间, 让学生到相关单位顶岗实习, 在生产第一线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参加专业技能训练, 而且到毕业设计阶段, 很多学生都有了工作意向。因此, 对于毕业实习这一环节, 一定要抓好、抓实。

总之, 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农业中等职业学校,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历史重务, 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注重实践教学, 全方位培养农业有用人才, 才能为农村建设服务, 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金彭.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

[2]杜宗绪, 高嗣慧.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3]温纪平.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人才 篇2

为了了解人才测评工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的现状,促进人才测评工具的发展,智鼎优源公司组织了这次调研活动,希望为关注人才测评技术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一些数据资料和分析,从而为人才测评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期待和大家一起努力来完善国内的人才测评事业。

本次调研通过标准化调研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抽取了100家来自不同行业、区域和规模的企业HR相关负责人,调查了他们对目前企业人才测评的现状及测评技术使用等方面的看法。从参与调查的企业来看,涉及的企业类型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四类。企业规模在100-500人的占20%,500-1000人的占 37.5% ,1000人以上的占42.5% .

从调研的结果上,我们发现:

一、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测评。

虽然在很多西方国家,使用包括智力能力测试和性格测验来选拔应聘者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到目前为止,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招聘选拔的中国企业并不多。但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测评的重要性,参与本次调查的所有企业均认为人才测评重要,有32%的企业认为人才测评非常重要(如图表1)。

图表1 问题:您认为人才测评的重要性

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人才,“人才”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利用更加科学的手段进行人才测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把人才测评技术用于人事决策方面,很多企业还存在顾虑。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不使用人才测评工具的企业最突出的三个原因为:担心测评工具的质量、企业用于人才测评方面的预算有限、企业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如图表2)。

图表2 问题:请您给出不使用人才测评工具的主要原因

这两则多少有些矛盾的数据,可能正是现实:一方面HR从业者们越发感觉重任在肩,希望找到一些和企业文化匹配并产生高绩效的个体加入到企业中,另一方面却苦于不知如何有效建立人才标准并进行有效选择。在计划选择测评工具进行人才测评时,可能会担心测验质量存在不准确、不客观或缺乏专业性等问题;也可能会担心有关评估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相关知识;当然也有预算方面的考虑。这些顾虑很可能源于缺乏合格的测验使用者以及测验的非专业来源。HR们也希望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和测评机构来实现企业的选人、用人目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人才测评软件产品和服务还有待完善(如图表3)。

图表3 问题:您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人才测评软件产品与服务:

一个成熟的测评工具没有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不可能成功进入应用市场的,也正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人才测评软件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如何选择测评工具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不少人认为编成计算机软件的人才测评工具是最科学、最先进的。其实不然,测评软件更多地是将题目答题方式和分数统计技术化,和测评工具本身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在选择测评工具时,主要是看其在信度、效度等技术指标上的高低,而不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智鼎公司在人才测评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性,愿意携手人才测评行业的同仁们和众多企业一起努力,帮助企业选准人、用好人,赢得竞争优势。

二、人才测评的应用领域广泛,评估工具的使用有待规范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中也能说明这一点。在本次调查中,57%的企业将人才测评技术用于招聘与选拔,29%的企业用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另有21%的企业会用于团队诊断、绩效考核、员工培训与发展等方面(如图表4)。

图表4 问题:贵单位使用人才测评技术主要应用在如下哪几个模块?

企业已经开始将人才测评用于人才管理的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局面。但针对企业招聘与选拔时所采用不同评估工具的调查(如图表5),我们可以看到,简历、背景调查、电话面试和普通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外语水平测试是最常见的5种招聘评估手段。

图表5 问题:贵单位曾用过如下哪些方法进行招聘和选拔候选人?

这一点和国外的一些公司相比,那些能够更好地预测工作表现的测评方法(如结构化面试、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工作样本和人格问卷)在国外被广泛使用,而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中使用比例并不高。这可能与结构化面试、一般认知能力测验、工作样本和人格问卷等技术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专业能力有关系,这也说明中国企业中从事招聘工作的HR们学习或培训相关专业知识是必要的。另外在选择测评方式上,更多的企业倾向于采用远程在线测试(或者纸笔测试)+面试的方式来进行(如图表6)。

图表 问题6:若贵单位实施人才测评,您更倾向于使用哪种方式?

三、企业重视人才测评结果的实际应用

人才测评对于企业投资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成功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与参与、专业测评机构的参与,以及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和科学严谨的项目管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能成功进行人才测评(如图表7)。认为成功进行人才测评的首要因素是内部专业人才和科学严谨的项目管理的占34%,这一方面反映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中,还缺乏具有人才测评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企业寻求专业测评机构和人员协助的意识也不是很强(请专业机构参与占21%),这也会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虽然也应用了一些人才测评技术手段,但效率上可能会大打折扣。

图表 问题7:您认为贵单位成功进行人才测评的首要因素是?

在企业内部推广人才测评的重要手段方面,调查显示,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测评结果应用的培训(75%),其次是人才测评理论知识的培训(25%)(如图表8)。这一点能够反映出,企业HR们已经意识到人才测评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非常关注测评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希望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效益化。但企业相关人员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测评结果的使用和实际应用。当然要更好地运用测评技术的结果,也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

图表 问题8:您认为推广人才测评的重要手段是?

人才梯队建设最佳实践 篇3

这些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规模大,业务持续发展,人才是驱动绩效的利器。他们均在梯队建设方面不遗余力,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他们有哪些共性的实践做法呢?

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参与

在这个方面,GE的原CEO韦尔奇是典范。韦尔奇曾说“领导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他花费至少一半的个人时间用于培养领导人。韦尔奇任CEO后,每月都要到GE的领导力发展中心两次,与GE最优秀人才面对面地交流,给他们上课。国内公司的高层领导,同样对核心人才的队伍建设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华润公司举办“60班”,是一个高级领导人才发展项目,历时18个月,由董事长宋林亲任班主任。

以行动学习法为例,如果没有高层的发起和参与,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各个层级培养梯队人才

梯队人才建设只有从底层开始,并在各个层级开展卓有成效的务实工作,才能确保业务需求的全面和持续满足。如2010年IBM出台的第三个领导力框架,是针对全球40万名基层员工,即IBMers,而不仅仅面向管理层。

人才是从基层开始成长的,只有经过多岗位、多层级的锻炼,才可能进入高层团队。基层这个底盘越坚实,中高层就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以选拔内部人才为主的企业来说,从基层抓梯队建设就更为必要。而且,切记不能出现5年左右的时间都不进新人的现象,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断层,靠拔苗助长的方式使用人才是有风险的。

对这些大企业而言,校园招聘是补充生力军的主渠道,从中产生未来的领导者。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质量把关。

企业不可能在各个层级、各类岗位的梯队建设上平均用力,他们多将主要资源集中在关键的战略性岗位的梯队建设上。即便是在这些岗位上,也会从关键岗位的下几个层级着手进行人才规划、盘点和培养工作。如联想集团2006年开始的高管后备梯队建设工作,确定了两类战略性关键岗位:一类是职能类领导岗位,把直接向CEO 汇报和隔级向CEO 汇报的岗位定义为关键岗位;另一类是经营类领导岗位,包括从CEO 岗位向下看三个层级。

以人才规划和能力模型作为基础

人才规划是梯队建设工作的指引,而人才规划是以战略发展规划和现有人才盘点为依据的。人才规划其实是基于预测做出的,特别是对于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花旗是银行业中首先重视招聘市场营销人员的大银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总裁John Reed就认为,未来银行零售业的成功必须借助于一种全新手段,这种手段将以在消费者市场中合理地运用市场营销为基本方针,之后,花旗银行开始在从事消费者市场营销业务的公司中招募人才。90年代后,行业由买方市场迅速过渡到卖方市场,银行业务人员需要迅速由坐商转变为行商,花旗银行由于储备了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就能迅速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业务模式也迅速完成了转变,在其他银行业务停滞不前时,花旗逆市而行,反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能力模型是一个指引,为人才指明了统一的行动方向,而模型是以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作为基础的。如IBM最新的三个价值观是: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同时,配合IBM一个战略重点即“智慧地球”,2010年IBMers新的领导力模型包含了9个元素:持续转型、拥抱挑战、做客户的成功伙伴、全球协作、帮助同事取得成功、建立互信、注重沟通实效、以理服人、以系统化观念指导行动。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的重要性,这类似俗话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韦尔奇对于价值观不同但业绩不错的人才很头疼,但最终还是担心这类人才的破坏性,而以不使用为结局。华润最近的领导力模型也是为适应组织转型和战略服务的,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八个要素,如下表所示:

遵循70/20/10法则,实施人才加速成长项目

全球最佳实践证明,主动的、有系统的人才培养和自然成长、靠天吃饭式的人才成长模式相比,其成效存在天壤之别。在人才成长方面,这些企业也都遵循了70/20/10法则,如下表所示:

如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在谈及提升个人能力的方法时说:“对于IBM的高阶主管,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第一,课堂学习,比重一般为10%。第二,向他人学习,大约占20%,比如导师制、见习制、为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行政助理等方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是在工作中学习。”

其中,在工作中学习不是靠自然发生,而是依靠一套制度作为保障,如职业发展通道制度、交流轮岗制度等。特别要提的是职业发展通道制度,它是人才成长的根本制度。当组织明确了职业发展通道后,人才就会对照各个职位序列的标准自觉学习和成长,即“不用扬鞭自奋蹄”。

多使用“人才九宫格”进行人才盘点

在梯队建设中,对人才进行盘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许多企业都使用九宫格或类似的模式进行人才盘点,如下表所示:

人才九宫格按照业绩和潜能高低,将人才分为九个类别,放入对应的格子中。对不同格子中的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1格人才应尽快提拔使用,9格人才应考虑转岗使用。人才九宫格体现了人才管理的分类原则。

花旗银行也使用人才九宫格工具进行人才管理。其中,花旗对潜能高中低的定义很有特色。人才有三种潜能,从高到低分别为转变的潜能、成长的潜能和熟练的潜能。转变的潜能,即具有提升到高一层级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成长的潜能,即具有调动到同一层级更具复杂性的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熟练的潜能,即能够符合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能够不断深化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这个岗位上做下去。

有配套机制和文化理念宣贯作为支撑

人才梯队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配套机制和文化环境的支撑。在配套机制中,鼓励各级管理者培养人的制度非常重要。如华润集团《人力资源政策指引》第四部分“人才发展”中明确规定:

人才后备计划是培养组织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是推动组织长期进步的系统保障。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是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责任。

为了推动各级管理者培养人才,花旗银行制订了一种特别监督手段:把高级经理们所主管的部门能够为董事会输送人才的数量作为衡量其经营业绩的一个依据,即除了基本的经营业务指标外,花旗把如何对待下属作为考评经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仅有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投资于人的理念进行宣贯,确保各级管理者从内心认同人才梯队建设的战略价值。

实践教学人才 篇4

一、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与现状

浙江大学是从1983年起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起初几年, 该课程只是面向数学系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参加一定的建模实践, 亲身体会到数学虽是一门依赖于抽象思维的学科, 但决不是空中楼阁, 数学研究的问题大多具有很强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脱离生产实际, 数学就失去生命力, 失去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 由此来引发学生对实际课题研究的兴趣。此外, 鉴于当时有部分数学系学生认为数学比较抽象, 也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和与之相匹配的实践环节使这些学生了解到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数学系开课的成功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也使我们意识到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 在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中感受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并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与技巧。为此, 教师应当创造一定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们去运用书本知识、去实践, 在运用过程中开拓他们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而数学建模课的开设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此后, 我们很快把在数学系教学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全校, 在学校开出了面向不同对象的各种数学建模课程,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 每年开设的数学建模课有数学系课程一门, 竺可桢学院混合班、工程高级班各一门, 全校性选修课2门, 全校通识课程3门, 工科研究生学位课1门, 每年听课和参与建模实践的学生多达上千人, 超过全校本科生总数的1/4。这些课程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课外实践, 最后还须提交至少一篇课题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实践证明, 数学建模和数学建模实践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该课程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确起到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进取精神的良好作用。

1992年, 我国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竞赛的举办对进一步扩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面非常有利, 学校将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活动和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结合起来, 形成系列化的实践教育体系:对一年级新生做建模讲座,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数学建模, 为什么要建模;对二三年级学生, 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引导他们参加建模实践, 指导并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三四年级学生, 有选择性地指导部分学生参加SRTP (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和毕业设计, 对一些实际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这种以数学建模带动科研课题研究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学校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 (1982-1992年) 。在这十年中, 我们开设了适合不同需求的各种数学建模课程, 建设了教学需要的教案和教材, 丰富了教学内容。第二阶段为全国竞赛举办后的前十年 (1992-2000年) , 由于全国竞赛的举办, 数学建模课程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像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出来, 全国竞赛的举办为我们进一步加强数学建模教学, 开展素质教育, 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十年中,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建模实践的指导, 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生建模讨论班、兴趣小组, 探索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 使学生的参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来的近十年。在这十年中, 我们开展了将课堂教学、学生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建模竞赛有机结合起来的系列化、研讨式教学模式, 在学校“985工程”经费支持下, 创建了专供本科生课外建模实践使用的数学建模实践基地。我们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组织参赛结合成一种系列化的教学模式,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即由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由注重结果 (包括竞赛成绩) 向同时注重结果与过程的转变 (同时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成长与提高) 。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介绍运用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以抛砖引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后让学生在课外建模实践中理解和熟练这些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 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要求学生在期末考试前至少提交一篇科研论文或课题研究报告, 以此作为学习数学建模课的平时成绩。由于全国竞赛参赛学生有限, 为满足广大学生的参赛要求、扩大参与面, 学校从2003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校级竞赛, 竞赛题难度尽量接近全国赛水平, 每年参赛学生多达上千人, 该项赛事已连续举办9届。

学校开设了多种针对不同对象的数学建模课程, 有面向尖子学生的必修课、面向一般学生的选修课、面向新生的通识课、面向二级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学位课。课时数也各不相同, 从周学时2直到周学时5, 差异很大。在教学中我们感到, 开出不同层次的数学建模课更有针对性, 为学生预留了选择空间, 也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较为整齐, 教学效果更好。在教学中对于尖子班的优秀生, 我们更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注意采用抛砖引玉的教法, 多为学生预留一些可供继续研究的课题。对于较一般的学生, 我们会采取数学建模的常规教法, 用经典案例引路, 在分析案例中介绍建模技巧和方法, 布置小课题让学生课后训练, 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力, 并在课后的实践环节中锻炼提高他们。对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必须首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往往先用较简单且较有趣味性的案例开路, 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确有用, 同时还需补充介绍一些知识与技能, 如简单的运筹学、数据拟合方法、概率统计方法和软件使用方法等, 并增加数学实验练习。我们认为, 数学建模不应仅是一门精英培养课程, 因为国家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也需要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数学建模课和其他课程一样,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要以学生为本, 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数学建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收获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兴趣, 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在参加建模实践中, 学生们亲身体会到要创新首先必须学好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同学们在建模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研究各种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或实际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学生的研究兴趣非常广泛, 既有DNA测序问题、指纹鉴定的可信度问题、密码应当如何设计、蝉为什么要共鸣、计算机如何加强保密性……, 也有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涉及面十分广泛。时合试须是创开践了

2.学生提高了综合能力, 学会了自主学习。学生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 而学习则应当是每个人终身的事情。在创新实践中, 学生们遇到许多课堂上从未学过的东西,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 找到并吸取了相关知识, 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1999年, 沈权等三位大二学生在研究防止污染问题时发现, 要描述污染现象最好用偏微分方程。为了攻克难题, 自学了污染方程, 并设计程序求出了污染源位置, 提出了防止污染发生的有效办法, 在美国竞赛中脱颖而出, 夺得了特等奖兼美国运筹与管理学会奖即“INFORMS奖”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 参赛论文被刊登在COMAP官方期刊The UMAP Journal上。2003年, 胡煜霄等3位同学在研究拍摄电影时应当如何保护特技演员的问题时遇到了材料科学中一些难题。经过研究, 他们提出了一套保护措施, 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得到了美国专家的高度赞赏, 为学校第二次夺得了“INFORMS奖”。2011年, 戴奇骎等3位同学在分析能源供应与发电量供应的基础上, 建立微分方程研究三个彼此相对独立又存在联系的问题, 对电动机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发现只有当电动汽车的相对能源转换比大于0.85时, 总的环境污染成本才会下降。他们的研究为学校第3次夺得了“INFORMS奖”。

3.在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学生从1995年开始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开始成绩较为一般, 但从1999年起, 获奖情况有了根本改观, 一直处于国内高校前列。由学生建模兴趣小组自行发动组队参赛的2002年首届华东地区14所高校的数学建模联赛中, 一举夺得了全部奖项的一半;在美国竞赛方面, 累计获得特等奖4项 (1999、2003、2010、2011) , 其中INFORMS奖3项, 一等奖52项 (2000、2001年全部参赛队伍均获得一等奖) , 二等奖30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34项 (含高教社杯奖, 2010年) , 二等奖46项。

4.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意愿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通过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竞赛证实了自身价值, 增强了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也大大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这同样也是一种收获, 而且是比获奖本身更大的收获。学校历届参赛队员中很多人获得过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并有多人获得中国青少年创新奖, 初步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5.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现代科技提出的许多科研课题和实际项目都不是个人可以完成的, 常常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甚至需要打集团化战役。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时, 一般都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提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 提倡取长补短。建模实践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尝试, 是一种创新实践, 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完成研究任务, 必须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这种团队精神的养成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收获。

6.取得了课程建设和教案、教材建设成果。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逐渐积累了较丰富的对本科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经验, 也积累了一批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学的教案和研究课题,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我们创建了浙江大学数学建模实践基地网站, 为开展建模教学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模案例和学生论文汇编及点评等6部, 共300多万字;我们的教改成果“浙江大学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实践”于2000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年来建设的课程“数学建模”于2003年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分别授予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浙江省精品课程。我们的教学团队也于2006年被立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四、领导重视和广大学生踊跃参与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从2000年起, 学校就将建立数学建模实践基地列入浙江大学振兴行动计划, 列入“985工程”建设项目, 建立了专为学生开展建模实践活动的场所。教务部门也专门设立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的SRTP项目, 由教师、学生申请立项, 经批准后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为了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 理学院和数学系也做出了相应决定, 设立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给予资助的SRTP项目。

学生积极参与是做好这项工作的群众基础。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参加课外科学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综合素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学校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 暑假期间还自己组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邀请赛, 并积极争取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学校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收到较明显的人才培养效果,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开展这项教学活动去争取更大的成绩。

摘要:2011年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20周年。20年来, 该项赛事锻炼了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 取得了出色的人才培养效益。以浙江大学在本科生中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教学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所取得的成效为例, 证明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的好方法,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而, 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数学建模竞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大潜.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65-275.

人才市场调查 暑期实践 篇5

与杨妍妍同样是硕士文凭的王玉,毕业于四川大学企业管理专业,通过老师的介绍,她 到了成都某大型房产企业工作,在没上班时,她以为她的工作稳定,并且轻闲,但去了之后 才知道,她干的却是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每天她都要翻阅各类相关书籍、在网上看各种资 料,抠着脑门、没日没夜地写报告,并且上面每次要求的字数都在 2 万字以上,当她东拼西 凑地写出一篇报告后,领导总是认为她写得不够深入,“

房地产行业本来我就不熟悉,而且他们认为我是硕士文凭,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领导就 让我单独写报告了。同部门的其他同事由于是本科文凭,只要有报告都让我写,平时他们就 都看看报什么的,请教他们还要时不时地受到热潮冷讽。”,王玉面对这样的压力,最终选 择了离开。但后来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管理这个专业对经验的要求太多了,而 且用人单位一般也不会让女孩子从事管理工作。”像杨妍妍和王玉这样拿着高学历的人,最 期望的是自己多年的苦读能真正有所展示,而不仅仅是被一份工作“蹉跎”。

用人单位潜规则

用文凭“

装修”门面

李洪莉就职于成都某政府部门,她是考

公务员时进入该部门的,是该单位的编制人员,她的境遇与王玉大有不同:每天的工作就是 早上打扫自己所在的办公室、泡茶、分发报纸,上午和下午接听一些电话,回答一些无关痛 痒的问题,每天 5 点准时下班。与王玉不同的是,李洪莉所在部门的 6 个人全是清一色的硕 士生,并且他们所干的工作都一样,“部门人多,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很轻闲,没有压力,收 入稳定,虽说平时每月只有 1000 多的收入,但是加上福利,每年还是有 5、6 万的收入,轻 轻松松就能赚钱,这样的工作肯定让一些女研究生们十分向往。” 据介绍,李洪莉所在单位 的工作人员,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基本上全部是硕士生,“现在本科生遍街都是,为了凸现单 位的人力资源水平高,单位在对外招聘合同员工时,都是要求必须是硕士以上文凭。”李洪 莉说。本报记者唐丽
近日,由成都市人事局主办、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承办的“2008@成都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 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两天共有 1046 家单位进场招聘,比去年春招多出 238 家,提供职位 14461 个,10 万名求职者赶赴现场应聘。进场单位数、招聘职位数、求职人员数均创历届 招聘会之最。其中,软件类相关企业近60 家,占参会单位的 6.3%。根据此次招聘会提供 的职位分类的统计,需求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市场营销/公关/中介 22.8%、管理/行政/人 事/文秘 10.7%、计算机/互联网/通讯 9.7%

%、五金/机械/材料 8.8%、电子/电器/仪表 7.6%、旅游/酒店/服务/后勤 5.5%、建筑/装饰 5.4%、金融/财务/审计/统计 4.9%、化 工/塑胶/生物/环境 4.5%、技工 3.2%。成都人才市场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势头。拓展人手需求旺

在百脑汇二楼,记者见到了其负责人张先生。张先生的店面前,非常耀眼的挂着高薪诚 聘销售经理 10 人的启事。“我们新近增加了几个产品线,同时打算开辟地州市场,需要增 加新近人才。”张先生透露,因为需要加速开拓市场,特别需要能适应经常出差的销售人员。而记者从其他知情人员处获悉,由于新增业务线,同时春节后一部分员工离开,导致了张先 生急需大量人手。成都市场竞争加剧,以往专注成都市场的 DIY、配件类公司也将开始向周边城市拓展。当品牌机纷纷主动前往地州建立自己渠道的时候,DIY、配件类公司还在延续以往的做法,等着周边县市的商家主动上门。随着品牌台式机和笔记本在中心城市的全面告捷,兼容机市 场在成都等中心城市的生存日益艰难。而周边城市的发展相对缓慢,不少商家判断,在周边 县市兼容机的生存空间更为广泛。一部分实力稍强的 DIY、配件商家也开始在三至六级市 场布局自己的渠道。新业务需求新人手,而春节过后的员工离职潮也造成了企业人手的紧张。据相关统计,今年春节过后出现人员变动的公司达到 60%,其中,近20%以上的企业有重要人事变动,不少是因为人员离职。最缺是销售 根据成都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成都人才市场现场问卷调查抽样数据显示,两天来,先后有 1046 家用人单位携 14461 个岗位进场招聘,赶来应聘的求职者约 10 万人,供需 比为 1∶7,其中 1/4 求职者对管理工作感兴趣,然而需求量最大的却是市场营销类职位。成都市人才市场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企业竞争制胜,最终看的是营销,因此很多企业 每年的招聘职位中,50%--60%都是招聘市场营销岗位。而从招聘方需求看,招聘销售人 员的取向已经从单一“玩嘴皮”向专业技术为背景、熟悉产品性能、善于沟通、谈判的复合型 人才转变。从本报近期发布的招聘职位分析,行业专员、渠道经理、市场推广专员是需求最多的。对电脑公司而言,这也是最为核心的职业,囊括了当前 IT 公司的主要业务范畴,加之流动 频繁,需求量比较大。不过这类职位都与销售挂钩,很多新进的人员苦于以往对销售的误解 不愿从事,或缺乏足够的经验和人脉无法胜任,成为最难招人的岗位。在电脑城,不少公司 只要是应聘销售类岗位,一般都是应聘即可上岗,求职成功率非常高。急需招人的张老板就 明确表示,

不管有无经验和大学统招文凭,来公司应聘被录用的可能性非常高。而据记者了 解,通常有 IT 行业一年以上一线销售工作经验的人应聘渠道经理、产品经理的成功率也比 较高。跳槽求升职 “想升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跳槽。”在红瓦大厦上班的陈亦凡最近通过跳槽当上了一家 公司的销售总监。在原公司工作了近三年,业务水平极高的他长期都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然而由于是私人企业,老板娘兼任财务总监,销售总监则是老板大舅子。在这样一个家族企 业里,陈亦凡还能坐上销售副经理的位置,在公司已数难得,一直以来他都勤勤恳恳的工作 着。虽然以前能力不及自己同事或原本就是自己的手下离开公司后,一般至少都已混了个经

理当着了,但是想到老总对自己的信任,而且公司的主要单子都由自己来接,陈亦凡没有产 生过离职的想法。然而今年初,在公司已干了三年半的销售经理离职,他想到,公司竞升从 来都是以资历论资排辈的,除了刚离开的销售经理,就数自己呆的时间最长,而且业务能力 是最好的,这个销售经理的板凳终于属于自己的了。没想到,老板竟然任命才到公司不到一 年的外甥担任这个职位。虽然老板给自己加了薪水,可咽不下这口气的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并在春节后成功应聘到现在的企业,担任销售总监。“在原来的公司,可能再等五年都不一 定成为销售经理。没想到就挪一挪楼层这么简单。” 陈亦凡笑言,上班的地方挪了一层楼,职位就提升了一大截,早知道早就跳槽了。据记者了解,求升迁、加薪水已经成为当前业内精英跳槽的重要诱因之一。就目前的 IT 企业、尤其是渠道公司而言,很难有竞升空间。一般最主要的核心职位都是由老板或其 亲戚牢牢掌握在手中,普通公司员工很难进入到这一核心层。此外,渠道公司由于规模有限、职位不多,且最关注的是销售类岗位和销售业绩,管理岗位设置不多。升迁多是由于原管理 人员离职,而需求补缺。如果把升迁希望建立在原负责人离职上,机会太小。“等别人走,不如自己主动走。”网友“无一是处”如是说。他解释,由于当前不少商家、尤其是下游渠道 商,非常看重名片头衔,如果有一个叫得响的头衔,做生意时更为便捷,这样将大幅提高自 己的业绩,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据其透露,由于企业管理者长期强调 IT 利润下滑、行业 不景气,除开销售岗位以外,指望企业大幅提高薪水,不大现实,而跳槽去新公司则可能性 大大增加。环境望轻松 “我们下午有一个篮球赛。”近日,金山软件的朋友向记者发出邀请。长久以来,金山位

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践 篇6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企业培训有效性

中国石化高技能人才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是技能操作队伍中的骨干和技能带头人。高级工及技师以上人才(以下称高技能人才)作为炼化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技术工人队伍中高层复合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石化行业中的竞争力、推动炼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用。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是企业技能人员培训的重点。

1. 以培训效果为指导思想,进行需求调研分析

以培训效果为指导思想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重点关注培训需求的准确定位和培训效果的保证。只有培训目标明确才能够确保培训效果满足企业和学员的需求。以 高级技师研修班培训项目为例,为保证需求调研分析的有效性, 项目组围绕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调研分析。一是公司整体需求分析。通过对公司近期及中长期发展目标的了解,摸清高级技师围绕发展目标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确定是否培训、培训时机及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工作层面需求分析。通过对高级技师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分析, 了解高级技师岗位能力要求、工作内容、标准和达成满意工作绩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实践操作活动和体验生活的机会很少。所以,外教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讨论的内容常言之无物,课堂氛围看似活跃,但学习内容杂乱无章,学习目的并不明确。

三、改进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措施

1.采取分班式小班授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英语气氛很浓的环境,无论是在语音室还是在普通教室上课,每个班都有专用教室。这样为学生在课下自习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 学生在课后还可以在自己的教室里自发搞一些活动,从而营造更为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此外,小班授课更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直接接受老师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缩小他们与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差距,使班级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领会教师的思路,形成齐头并进、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2.提高教材的更新频率,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选取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出能满足教学需求的教材,合适的教材能为学生创造出提高学习兴趣的氛围,并能方便教师在大纲控制范围之内自主调整教材的难度。目前,大部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都设有多个合作项目,但所有学生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没有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国情和发展史选择相应的教授内容。学生出国后仍面临诸多困难,很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因此,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合作项目的特性编制适宜的教材和教案,增加异国文化常识方面的内容,从而为学生出国后能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中外教师合作,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多数项目中,许多课程的讲授如口语、听力、写作等可施行全英教学。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文任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就为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实践证明,合适的教材和高水平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读写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不仅能听懂教师的全英语授课,并且还能用英语和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课内外语言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他们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4.集中授课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飞速发展,各院校在相关项目上都加大了投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口语、听力等课程都可以在设施完备的语音室里进行,能更好地实现老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交流,正是在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某些课程的集中讲授变成现实,老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组织一些大型的课堂活动,为学生们在课堂内创造地道、良好的语言环境,结合更具针对性的小班授课,使教师的讲授达到最佳的效果。

5.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实际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立体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可以通过稳定的学习群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来增加交流的机会,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对社会交往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同凡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团队自主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才会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三、结论

毋庸置疑,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合作项目未来发展的成败优劣,出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和学生毕业后能否学有所成,顺利就业。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模式,通过教材的与时俱进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真正地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项目下的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科研并重,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提高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应云天. 外语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3]喻晓琴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2).

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篇7

一、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追溯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教育与实践的每一次结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19世纪初,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可以说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渊源。不过,这一次的结合是以大学的科学研究为主,是高等教育与实践的间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发生于英法的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知识的分化与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生了大批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人员,但科学研究最初并不出现在大学中,而是被传统的大学排斥在外,直到柏林大学的出现。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作为一位新人文主义者,极力推崇人的理智,他认为教育就是要为人们去创造自由地研究、自由地学习的条件,以培养他们的理智。

1.在洪堡所倡导的“学术自由”思想庇护下,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为工业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如在吉森大学,利比希利用非常简陋的设置,创建了自己的化学试验室,这一实验室以及以它为母体的一批实验室确保了德国在化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1]。

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遵循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对传统的知识提出大胆的质疑,不断推陈出新,在很多基础性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为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大学的科学研究空前繁荣,不仅使德国的高等教育成为世界各地学生追逐梦想的家园,而且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使其一跃成为欧洲的经济强国。由此可见,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认识实践形式,它第一次与教育的结合,就释放出其巨大的能量。

2.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为美国大学走进社会、服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4年范海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在他执校期间,正是威斯康星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为此,为满足社会需要,他首提大学应该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理念。由此开始,大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继承、批判和创新来不断解决问题,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美国后期科技取得迅速发展,诸如曼哈顿工程、硅谷电子工程园、盐湖城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著名科技园区的成功,彰显了教育、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的巨大价值。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为大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做了历史铺垫。如今,大学的实践教学逐渐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科研中逐渐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二是“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形式多样的产学合作模式,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及咨询,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直接为社会服务。三是“学生自主式问题导向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设置的各类科研兴趣小组,从一个问题或一个想法,到设计方案、编制程序,到最后解决问题,通过一整套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依托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特点

“威斯康星思想”的确立及一批成功工业园区的建立,不仅影响了美国的高校,政府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事情,而且成为美国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的事业。

(一)高校通过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人才

1. 立足现实世界、培养创新人才是美国多数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例如MIT, 1865年MIT招收第一届学生之时,其创办人William Barton Rogers明确规定,MIT是一所新的、独立的与美国日益增长的工业化需求相适应的高等院校。Rogers特别强调实践性,认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教学、科研并聚焦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最好的培养。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MIT始终坚持通过“教学、研究和关注真实世界问题”三结合来造就人才[2]。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加州前州长老利兰·斯坦福在创办学校之初就立志要创办一所没有宗教派系之争、重实用技术、培养有教养且有用公民的大学,今天的斯坦福也是如此,以其化学工程专业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具有责任感的公民、工程师以及领导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情况[3]。

2. 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尊重社会需求,通过各种类型的课程满足不同领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征。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的课程分为3个类型,Course10, Course10-B, Course10-C,以面向不同行业培养人才。Course10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化学工程领域,比如能源、环境、催化反应工程,系统与过程设计等领域;Course10-B,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生物化工领域,Course10-C,培养具备化工基础知识同时又对其他领域知识有所涉猎的知识面宽广的人才,如即懂化学工程又懂生物医疗或者经济或者管理的人才[4]。乔治亚理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专业的课程也分为两类,一类为化工行业和生物分子工程行业培养人才,另一类更强调宽广的知识面,其课程类型除包括生物分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外,会给学生更多的灵活性,让学生去选修诸如微电子领域、材料领域,环境领域的课程[5]。

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注重形式多样且尽可能惠及所有学生。上述分析的三种实践教学模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均有不同的体现,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侧重对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通常是在研究生阶段或本科高年级阶段使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美国的NSF、研究中心、科技园及共同的课题项目等,根据不同的实践目的,设置不同的实践模式;学生自主式问题导向模式则尽可能覆盖所有学生。如MIT本科生研究课程UROP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计划可以吸引70%—80%的本科生参加,本科生实践机会UPOP (Undergraduat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Program)计划,约有30%的本科生参加[6]。斯坦福大学设置了技术投资项目(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 STVP)等课程,专门为所有学生获得真实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开设的实践类课程[7]。无论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政府层面,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大学依托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依托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是大学的责任,多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来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1980年联邦政府出台了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放宽技术转让的政策环境,调动政府,学校、产业及小企业的积极性,美国在其《贝都法》 (1985) 中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大学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联邦政府原则上将其出资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交给大学。大学应向出资的联邦政府机构报告相关科技发明情况,将联邦政府出资开发的专利技术优先转让给小企业和参与资助的大企业[8]。进入20世纪90年代,联邦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开始通过促进企业的合作研究、鼓励大学与企业在技术发展上的合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计划如“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人类基因组图谱计划”等。2007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美国为有意义地促进杰出技术、教育与科学创造机会法》(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Science Act)。由于此法的英语缩写为COMPETES Act,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竞争法》。该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在今后三年内(2008—2010年),在科学、工程、数学与技术的研究及教育方面投入433亿美元,维持和增强美国的全球竞争力[9]。此外,联邦政府还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参与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三、启示

在我国,就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看,“不缺理念缺实效”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依托实践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在大学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理念上,考虑了社会不同领域的现实需求,在实践课程类型方面,除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课程外,还纷纷参照国外高校的情况设置了类似于MIT的UROP和UPOP的实践课程。从全国层面上讲,有机器人大赛、挑战杯、数模竞赛等,具体到不同的高校,各校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出了名目繁多的实践课程。可见,仅仅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并不逊色,但是,在实际效果方面国内的实践课程还存在很多不足,诸如,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只能吸收研究生和高年级的本科生参加,高校实践课程种类偏少且不能惠及所有学生等,这些都对实践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仅靠高校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合力。

(一)政府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实践教学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足够的意识去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方面去引导。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让企业充分享受到参与人才培养所带来的“看得见的实惠”,提高企业参与大学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二是资金支持。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不足是多数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近几年教育经费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但对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改善。鉴于这种情况,建议政府一方面可以采用单列实践教育基金的形式,专款专用增加教育实践经费,使高校能够开设出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惠,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二)高校要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保证机制

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时间,提高实习质量。尤其是对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而言,下厂实习、熟悉各种工艺流程是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高校现行的培养方案来看,该类实践课程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偏低。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多数维持在3%—4%之间,大学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所占的学时过少,导致学生的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生产一线去了解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批判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师资配备上,利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高校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吸引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充任高校实践课程的导师,通过企业导师增加学生与专业领域社会实践的联系。在政策引导上,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调动广大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并在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工程科技创新型人才而言, 如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键。通过对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回顾, 阐述现阶段工程科技人才的三种实践教学模式, 即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模式、产学合作模式、学生自主式问题导向模式, 并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案例, 对此三种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人才,路径

参考文献

[1][德]弗里德里.包尔生;张弛等译.现代德国大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59.

[2]Mission and Origins of MIT[EB/OL].http://web.mit.edu/facts/mission.html.

[3]Chemical Engineering[EB/OL].http://ughb.stanford.edu/OSA/handbook/handbookfiles/handbooks/08-09/ChemicalEngineering.pdf.

[4]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B/OL].http://web.mit.edu/afs/athena.mit.edu/org/c/catalog-ue/degre.engin.chemi.shtml.

[5]School of Chemical&Biomolecular Engineering[EB/OL].http://www.che.gatech.edu/prospective/ug-rad/index.php.

[6]李正, 李菊琪.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J].高教探索, 2005, (2) .

[7]赵锐.中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建议[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8]李朝阳.美国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考察及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2) .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人才,职业能力

一、实践教学的形式与特点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1]

实践教学主要的形式从国际上看有两种模式:北美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 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 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 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 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状况,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可以借鉴北美的模式。[2]

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有:

(一)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思考能力———如何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能力———及时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

(二)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进行实验、实训的具体操作, 即使最简单的步骤, 也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一丝不苟地去操作, 参与实验和实训的每一个环节, 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过程管理的意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 提高贸易业务处理能力、英语商务活动能力 (包括贸易文献写作与翻译能力、外贸函电处理能力、商务口语交流能力) 以及公关能力, 这些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时间。

二、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2004年11月, 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其集中讨论的议题, 是如何“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要求“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见, 在当前重视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战略背景之下, 应该对传统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 有利于构建符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实践教学新模式。[3]

加强实践教学, 使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由于实践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实践是能力提升的条件, 实践是精神满足的前提, 学生从实践教育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 更有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有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满足感。因此实践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一)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技能型人才与创新人才不同, 实践教学不是解决技能操作是否熟练的问题, 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就国际经贸专业而言, 技能型人才了解具体的进出口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 创新型经贸人才懂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辨识新的发展方向, 能有效开拓海外市场并规避风险, 合理配置和利用客户资源进行沟通与合作。这种创新型的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在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3]这种实践体系的着眼点在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各种能力得以提升, 因而具备创新的潜质。

(二) 实践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只有一个核心指标, 就是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是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 (knowledge, 我们将之扩展为知识与素养) 、A (ability, 指一般能力) 和S (skill指职业技能) 。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 只是其职业能力的一部分, 能够形成沟通与协调能力, 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职业各种技能需要实践的教学活动。

(三) 实践教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我们的实践教学不能完全独立于理论教学, 需要与理论教学互相呼应, 相得益彰。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而实践不仅仅是理论的验证, 更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没有实践教学, 理论的传授会变得枯燥无味, 更谈不上能够创新理论。在实践教学中, 能够发现理论的缺陷, 可以进一步完善理论, 创新理论。

三、加强实践环节,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国际经贸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专业, 为了培养既懂国际惯例理论知识, 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尤其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新形势, 构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我院该专业于2003年创建, 到2010年已连续招生8年, 已有4届毕业生。毕业生达到150余人, 在校学生170余人。创办以来, 该专业本着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目标, 履行我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显著英语优势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经贸专门人才,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此, 2010年,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招生规模从1个班扩展至2个班。学生规模的扩大, 对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

为了弥补缺乏实践教学的不足, 目前我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我们在2011版教学计划中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方式, 开设系列课程来弥补;其二是由高教出版社安装了一套“HEP-Trade国际贸易实务与结算实训系统”软件, 软件安装在财务管理实验室软件系统上, 供师生使用。具体来看:

(一) 课程群注重实务强的课程, 突出实践环节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 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对于塑造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具有核心作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至关重要。[4]2011版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计划秉承了强化英语教学的传统和优势, 增加了国际贸易实务的系列课程, 如国际货运与保险, 外贸函电、外贸单证与实务, 国际结算、国际物流、报告理论与实务等, 并且均为双语课程。这种课程群的特点是实务性强, 理论联系实际的比重大, 为以后的实践课打下了基础。

(二) 课堂实践环节的拓展, 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

教师通过掌握最新资料和经济发展动向, 增加案例分析,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学会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采用讲授和学生参与试讲的方式,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使实践环节的考核纳入到最后的成绩中, 根据课堂表现的情况, 分成等级, 再折算一定的分数, 而不应只是闭卷考试的方式。因此, 这些实践环节的增强, 更能促进和深化课程的改革。即使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设置一些实践环节的学时, 也能起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三) 实训系统软件的使用, 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HEP-Trade国际贸易实务与结算实训系统”集合了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两个实训平台, 系统完全模拟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工作流程而构建的标准化与智能识别相结合的数学软件, 系统整合了银行、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流程, 经实训资源、角色互动模拟、评价体系和实验报告完美结合, 集综合性、体验性、决策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国际贸易全过程综合实训体系。该系统的优点有三:一是教学科研优势明显, 二是系统独有优势明显, 三是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

如果与企业联合建立专门的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接触真正的企业, 企业也可以考察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有一个与社会对接的“缓冲区”, 这是一种对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有好处的做法。但要受时间及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适宜学生随时、大批去学习。而建立校内实验室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一种最重要、最方便的方式, 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 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可轻松学到书本上没有论及的一些实践知识, 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更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熟悉简单操作的同时,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采取项目实习的方式, 进行综合性的实际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要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以熟悉每一个角色的业务, 这就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更广泛的工作种类。

实验室建成之后, 可以促进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前由于没有专门的实验室, 故很多国际经贸、金融学等专业的学生没有单独设置实践课程, 只是毕业之前安排了实践环节。由于校内没有实践的条件,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实验室建成后, 可以在课程体系内设置专门的实验课, 促进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的展开。

总之, 实践环节的加强、课程体系的变化, 可以使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更富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使之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孟亮, 刘晓伟.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 (9) :79.

[2]张美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9596.

[3]王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国际经贸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11) :2324.

实践教学人才 篇9

在这一攸关中国现代化命运及前途的国家人才战略中, 会计作为专业人才不仅被列入国家人才战略, 而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会计专业人才作为国家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及人才建设的重大工程, 列入国家人才规划并被多次提及。其直接提出的有4处, 涉及会计专业人才建设有19处, 整个《人才规划纲要》达23处。这一历史罕见的举措不仅为会计行业人才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 奏响了人才兴业的时代乐章, 更是激发了千万会计人的职业激情与梦想!

是什么让人看似平常的职业进入国家战略?

是什么让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人才战略中一次又一次的提及?

是什么让会计人才在众多的专业人才中得到国家战略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梳理会计行业人才建设轨迹, 从中可以找到答案。是会计行业管理部门对会计人才建设趋势前瞻性的准确判断, 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地对会计行业人才建设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抉择, 国家人才规划的战略在会计行业已经得以前瞻性的实施。

多一些历史眼光的业内人士会发现, 会计行业人才建设的轨迹自始至终贯穿了国家人才建设的战略意图。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的行业人才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体系, 还是微观层面的人才评选、人才教育、人才工程, 会计行业已经建立了以人才规划为指导、政策法规为保障、从业准入为基础、专业资格为评价、教育体系为支撑、人才工程为手段的完善的会计人才管理体系。

会计行业人才建设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建设的先行者, 在我国的人才建设中扮演了改革探索的角色, 不仅为我国人才建设提供了样本, 也为国家人才战略提供了决策根据。

上篇:前瞻远瞩的重才战略

人才是强国之本, 兴业之基;人才兴则民族兴, 人才强则国家强。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 决定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及事业的兴衰。每当需要事业的蓬勃发展, 无不需要首推人才, 重视事业需要的人才, 就抓住了事业发展的关键。

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是国家人才规划的重要战略部署。会计行业人才建设充分地体现了国家人才的这一战略部署。

作为主管全国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财政部, 历来十分重视会计专业人才建设,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部将会计专业人才的建设提高到突出的地位, 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构建会计专业人才管理体制, 是会计人才建设的首要任务。会计人才管理体制, 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会计工作秩序的建立, 会计任务的完成及会计目标的最终实现, 都是通过会计人才管理体制来完成的。在会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会计人才管理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1978年, 财政部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提请国务院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资格准入、会计人员职权等, 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由此开始踏入规范化发展道路。

1979年, 财政部会计制度司恢复成立, 1982年更名为会计管理司, 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评价开发、资格认定等作为其主要职责进行统一管理。虽然经历了1994和1998年两次国家政府机构改革, 但会计专业人才建设不仅没有削弱, 而且在广度与深度上不断地得以拓展, 始终作为财政部主要任务持续地得以重视与强化, 为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

80年代初, 继国家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后, 在其组织领导下, 各部门、各地区也组建了管理各部门、地区的会计管理机构。在国家会计管理组织的指导下, 负责部门、地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425个地市、2637个县市都建立了会计人员管理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 为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组织保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国一些地方及部门创新会计管理体制, 探索尝试建立会计局管理体制。1988年新中国首个县级会计局在我国中部湖北省老河口市宣告成立, 同年底全国第一个地级市会计局襄樊市会计局成立。随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也相继尝试会计局管理体制, 到90年代末, 全国设立会计局167个。会计局管理体制的重点是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管理, 由过去的间接管理改为直接管理。会计局管理体制对探索新的会计管理模式、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80年代中期, 随着政府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会计专业人才主体的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对会计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84年, 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对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岗位的设立、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的职责等, 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 为会计专业人才的主体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90年代初期, 为了强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国务院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 对总会计师岗位设置的范围、对象, 总会计师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任务及奖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条例》的颁布及实施, 不仅明确了会计专业人才在经济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而且将会计专业人才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

继政府宏观会计管理体制与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管理机构建立后, 财政部启动了会计监督体制的构建。1988年,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 财政部委托其行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职能, 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管理与监督, 随后各地方相继组建注册会计师协会。目前全国省区市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已全部建立。本世纪初全球相继暴发了财务欺诈丑闻, 为了吸取美国安然事件的惨痛教训, 2002年财政部及时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体制, 终止了委托管理的行政职能, 借鉴国际惯例的经验, 将注册会计师协会定位于行业自律组织, 以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独立、客观、公正, 发挥鉴证作用。

2005年以来, 我国会计进入了快速发展新的历史阶段, 会计管理体制建设也被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要从上层建筑全局性的高度重视会计制度建设。应主动把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脉搏和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 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和调整完善, 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能够协调各种关系、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行业整体服务效能的科学管理体制。

经过不断的改革与探索, 我国已建立起了以政府管理主导保障经济运行的会计宏观管理体制;企业及非盈利组织自主决策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微观会计组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业规范经济运行的鉴证会计体系的职责明确、管理有效、充满活力的会计专业人才管理体制。形成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宏观布局, 为会计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指明了航向、廓清了思路, 也为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还为中国会计走向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实践证明,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是富有效率的, 作为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发挥了宏观调控管理、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稳定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会计人才管理体制的富有效率, 提升了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为中国会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中国会计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会计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会计事务协调提供了组织保障。

制定实施人才战略规划, 是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首要战略, 也是保持会计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明确要求, 各地区部门根据实际, 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规划。会计专业人才被国家列入“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成为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 制定实施会计专业人才战略规则, 既是贯彻国家《人才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 也是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重要任务。

未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建设战略规则, 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及适应全球会计变化相适应的战略规划。这一战略规划的制定, 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高度, 以更加开阔的战略眼光、思路和胸襟, 将会计专业人才战略置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大格局中来认识和把握, 以多维开放的视野, 将会计专业人才的战略规划与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抢占会计人才的制高点, 突出会计人才建设的着重点, 确立会计人才建设战略规划。

国家《人才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及总体部署, 是“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重视培养领军人才”。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 全面地贯彻了国家人才战略的指导方针。

会计专业人才建设, 是以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的。注册会计师是会计行业中最重要的专业, 是被全球普遍认同的知识密集型专业, 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与替代的高端服务行业, 具有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科学配置社会资源的特殊功能。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对其行业的从业人员有着更为严格的专业素质要求, 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娴熟的专业技能, 丰富的执业经验, 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执业操守, 被社会誉为是专家行业。因此, 人才建设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核心。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急需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级会计人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专业会计机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ACCA) 调查显示,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无论是数量、质量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国际接轨, 未来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更加明显, 中国急需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会计规则的高级人才。

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始终是我国行业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王军副部长指出, 人才队伍素质是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做好行业人才培养工作, 事关行业的未来, 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行业贯彻国家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更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动力。要抓紧制定注册会计师人才战略, 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力培养行业领先和管理能力高的高级人才, 要建立起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后备人才队伍。

2005年, 在财政部的指导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深入研究行业人才队伍现状, 认真分析未来行业发展需求, 广泛征求及听取行业意见的基础上, 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 这一我国会计专业首个系统化的行业人才战略, 不仅成为会计行业人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也为国家行业人才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意见》对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建设的指导思想, 总体目标及具体措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提出用5—10年时间, 全面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从业队伍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着力培养能够承担国际业务, 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及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才。

《意见》的发布与实施, 开拓了高端会计人才建设的深度, 拓展了会计人才建设的广度, 增加了会计人才教育的力度, 标志着我国会计人才建设步入了与国际会计融合的集约式发展阶段。

2007年, 财政部在总结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发布了《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十年培养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 既是系统规划与实施会计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 更是面向未来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前瞻性的制度安排。

《规划》总体培养目标是: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在合理预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 以及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占领国际会计理论前沿阵地等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 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 按照会计领军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 开展全国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等4类, 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 选拔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 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

《规划》也明确了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具体任务。适应中央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对高层次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 带动全国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着力培养450名左右在大型企业或重要经济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带动和引导中央部委、各级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 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重要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促进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 着力培养350名左右具备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适应建立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对会计制度建设、行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作用, 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会计学科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

《规划》的制定及其实施, 在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建设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轨道。在会计专业人才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中篇:卓著成效的选才机制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是人才建设的关键环节, 是保证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各类人才辈出的制度保障。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对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及激励保障机制的构建, 作出了整体的部署, 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任务。

会计专业人才工作机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经过不断地探索, 现已构建了以会计从业资格准入为基础, 以会计专业人才能力建设为目标, 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为手段, 以会计行业表彰奖励为激励保障的系统、完整的会计专业人才工作机制。

以资格准入制度为基础, 构建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会计作为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工程,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对其承担会计运行工作的会计人员, 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不仅要求具有娴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执业操手。否则, 不仅会计运行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还会危及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 构建合格的会计职业队伍, 是会计运行的基础。

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会计职业资格准入管理的探索。1990年财政部制定发布了《会计证管理办法 (试行) 》。《办法》对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其管理作了明确的要求, 并首先在国有企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试行。规定在这些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按照规定条件经考试或考核才能获准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并接受会计管理部门对其从事会计工作的考核与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对会计管理的要求, 财政部1996年对会计证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将会计证的管理延伸到国有经济以外的外商企业、股份制企业、工商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农村集体经济, 覆盖了全社会所有的社会经济组织。

经过不断的探索, 在全面系统总结会计证管理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财政部于2005年正式制定发布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纳入了法制管理范畴。作为我国首个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法律文件, 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作了具体的规范。规定所有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不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不允许其参加会计技术资格的考试、评审及聘任。规范对社会经济组织任用会计人员也提出了要求, 规定所有社会经济组织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对会计管理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 要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人员, 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制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接受会计继续教育等, 进行严格的考核、检查与监督。截止目前, 我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数已达到1000万。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 使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对规范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发挥了有效约束作用。对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从业队伍,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

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为手段, 选拔与评价会计行业的优秀人才, 是中国会计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会计人才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从事财务会计人员总量已超过千万, 如何激发会计人员增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 构建有利于优秀会计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 科学合理地认定与评价会计人才, 是我国会计专业人才战略的重点。

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 是在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首次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计人员技术职称管理作出了规范。鉴于当时会计处于文革重创的起步时期, 决定采用评定的方式确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随着会计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 会计人员知识和结构发生变化, 评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管理的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科学性,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制度。1992年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发布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决定对初、中级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试制度。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根据经济形式变化及科学管理的要求, 对考试的等级、考试科目等, 先后进行了数次调整与改革, 逐步完善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

为了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级会计人员的要求, 构建完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管理制度, 在完成初中级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建设后, 开始对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进行改革。从2005年开始先后在部分省市, 对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财政部于2008年发布了《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办法 (试行) 》, 决定对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考试制度。由此, 形成了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中、高级统一的考试制度。

自我国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以来, 参加考试的人次达2700万, 已有10万人取得了会计专业高级资格;130万人取得了中级资格;近300万人取得了初级资格。

在构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制度的同时,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资格管理制度也在积极地构建中, 其制度建设的路径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构建相同。在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初期, 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实行评审制度。从1991年开始, 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是实施人才战略的基础, 加快和培养符合国际化需要的行业人才, 需要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在财政部的直接指导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8年底全面启动了会计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 改革力度最大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为指导, 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完善考试方式, 建立起符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充分发挥考试多元评价功能的考试制度。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国际普遍认可的考试模式相趋同, 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财政部高度重视, 王军副部长亲自主持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会议, 指出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小打小闹不行, 要大改大革;缝缝补补不行, 要革故鼎新。目标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 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增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国内外有志青年的吸引力。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及走向国际化的需要, 丰富考试内容, 扩大考试范围, 提升考试内涵, 对考试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允许境外人员参加考试, 开设欧洲考场, 增加英语测试, 与有关国家及地区考试科目互换等。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向世界一流水平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经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与提升, 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成为我国会计资格考试中含金量最高的职业资格, 被业内人士称为天下“第一考”, 也成为我国行业资格中吸引力最强、影响最广、最具权威的专业资格。

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实施以来, 我国有700万人次参加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 有20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不仅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而且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这些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逐步建立起了覆盖范围广泛、层次结构合理、考评方法科学的会计人员评价体系。不仅为我国千万会计大军的成才营造了公平合理的成长环境, 实现了无数人的会计职业梦想, 也为我国构建合格优秀的会计职业人才发挥了激励支持作用。

加强人才能力建设, 突出人才能力培养, 在国家人才建设的总体部署中, 被提高到突出的地位。会计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是以职业能力要求最高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作为改革探索先头兵展开的。

2007年,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系统指导会计人才建设、探索评价会计人才标准提供政策支持, 强化注册会计师能力建设, 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 这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布的首个人才能力建设指导文件。

《指南》系统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胜任能力的整体架构。《指南》分析了注册会计师人才教育的一般规律, 明确提出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生涯胜任能力的整体要求, 即应当具备的足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遵循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应当具有的实务经验以及应进行的职业继续教育,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胜任能力作了系统的要求。

《指南》的发布,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是行业人才选拔与教育的基础工程, 为行业人才的教育与选拔提供了科学的衡量标准, 对提高行业人才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指南》突出特征是体现了国际化特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介绍:《指南》全面遵循了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要求, 在概念框架、整体结构、核心内容与要素、规范内容与管理方法等所有重大方面, 都保持了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一致性。同时在个别具体要求方面, 考虑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指南》的颁布得到了国际会计组织的认同。《指南》颁布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随即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 (IAESB) 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计教育准则与会计职业进步”专题研讨会, 共同探讨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主席、技术顾问等高级官员悉数到场。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主席亨利·萨维耶称,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高度重视与赞赏中国在会计职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进行的合作是紧密、而且还相当一致。同时表示还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国际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指南》的颁布得到业界的积极响应, 胡少先认为, 《指南》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将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拓展到相关领域, 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开拓、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新兴市场及业务, 提供了智力支持。张连起称, 《指南》是培养合格注册会计师权威性与指导性并重的重要文件, 为指导注册会计师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了能力标杆。安永华明梁国基认为, 《指南》为评估注册会计师个人能力高低、为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拔人才、为有关机构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行业标准。

《指南》也得到会计教育界的赞同。中央财经大学吴溪认为, 《指南》强化了高校学历教育在注册会计师人才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其突出的价值是列示了成功注册会计师所需要的能力框架及主要环节, 填补了注册会计师教育缺乏系列标准的空白, 对注册会计师学历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北京会计学院秦荣生指出, 《指南》的颁布, 表明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重视及高瞻远瞩, 标志着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步入了有据可依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激发人才活力, 是人才工作机制保障制度。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指出, 要建立国家荣誉制度, 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 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 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会计专业人才激励机制践行了国家人才战略的意图, 建立了具有鲜明会计行业特色的人才激励体系。王军副部长要求, 要建立导向明确的表彰奖励制度, 探索定期奖与综合奖和单项奖相结合的新路子。

财政部作为政府会计行业主管部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会计专业人才奖励工作。1988年, 财政部对从事会计工作30年的会计专业人才, 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激励会计人才毕生献身会计事业。1990年, 财政部会同人事部, 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会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 对全国250个专业会计集体和800名会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极大地激发了会计人才忠于会计事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 会计专业人才激励向多样化、常态化、高端化方向发展。2005年, 财政部决定评选表彰全国专业会计工作者, 采用社会公众投票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表彰了20名“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和25名“全国优秀会计工作者”。2008年, 财政部开展了更大规模表彰活动, 分会计系列对50名全国优秀会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会计表彰走向常态化后, 开始向纵深的高端的迈进。2009年, 财政部表彰了总会计师, 在财政部进行表彰的同时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使行业表彰进入国家荣誉。

在国家会计专业人才表彰的同时, 地方政府也开始了地区会计人才表彰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对本地区会计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 使会计人才表彰奖励逐步走向常态化。

在政府会计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导向下, 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会计专业人才评选激励活动。如《中国总会计师》“杰出总会计师”评选;《新理财》的“杰出CFO评选”;《财会通讯》的“杰出女会计评选”等, 从不同的视角积极参与会计专业人才的激励。这不仅丰富了会计专业人才评价内容, 也为会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平台, 更为扩大会计影响发挥了宣传作用。

经过持续地探索和不断地创新, 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形成了人能成才、人尽其才的培养开发机制;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机制;政府宏观主导、市场主体决策、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配置机制;体现人才价值、激励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这些工作机制为会计专业人才建设营造了卓著成效的制度环境。

下篇:运筹帷幄的育才工程

人才建设是振兴事业增强国力的长期战略任务,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建设目标的实现, 要求在注重统筹协调的同时, 突出人才建设的重点工作, 将其作为重大工程加以实施, 以带动人才建设整体发展, 最终实现人才兴业强国的目标。

会计专业人才建设,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及时地创新, 先后实施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国家会计教育基地、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会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等一系列重大会计专业人才建设工程。

领军人才建设, 在国家人才建设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国家人才战略部署的主导战略, 是国家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首要重大工程。

国家人才建设这一核心战略, 在会计专业人才建设中得到了最为突出的体现。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会计领军人才工程, 是迄今为止我国会计专业人才教育投入力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行业反映最强、培养方式最新、实施成效最好的战略工程。在我国会计人才建设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会计专业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这项由我国会计管理决策者倡导的会计人才建设工程, 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其特殊重要性。

2005年7月16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会计学术年会上, 王军副部长 (时任部长助理) , 发表了他作为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首个报告, 对我国会计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及重点, 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擘画了中国会计未来的蓝图, 首次提出了要实施领军人才工程。

2005年9月2日, 财政部用急件发出了关于开展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的通知, 对开展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的组织领导、培训对象的选拔、实施方案都作了具体的部署。决定财政部成立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导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作, 各地方及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对象选拔推荐, 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具体承担培训教学任务。

2005年12月10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一批特殊学员——被誉为是中国会计“黄浦一期”的56名学员, 享受着会计界的最高待遇——由中国会计总管、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为其亲自讲授第一课。

从此, 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开始启动, 高级会计人才的教育也迈出了新的步伐。

从发出通知到正式开始上课, 这期间完成层层推荐、选拔、考试, 到最终确定录取, 用了短短的100天时间, 从中足见其重视的程度之高。高度重视还不仅在于高效率, 甚至连培训的投入也都由单位、国家承担。通知规定, 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按标准给予补贴, 其他费用由国家会计学院专项经费解决。

为了打造真正合格的会计领军人物, 首批录取参加学习的会计人员, 采用了极为严格的选拔程序。首先由各省市及中央各主管单位推荐, 然后按要求进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笔试。笔试考试合格后还必须通过面试, 面试通过后最终确定录取人员。据统计, 首批具备资格的候选人有730人, 而最终录取的只有56人, 录取的比例仅为7.67%, 仅为近年来全国高校录取比例的三分之一。其选拔的严格足见一般。

经过层层选拔淘汰而最终录取的首批学员, 都具有较高的素质。从年龄结构看, 平均年龄为34.9岁, 年龄最小的只有29岁;从受教育背景分析, 全部学员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75%的学员拥有硕士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的也达到7%, 全部具有1项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CPA) ;从其经历与阅历看, 全部学员都担任财务会计、审计领导管理职务, 23.2%任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担任副处长以上职务的占12.5%, 其余都担任财务经理、部长、主任等职;有40%以上来自上市公司, 50%以上来自国有独资大型企业集团, 30%有在境外工作经历。

为了保证首批学员的教学质量, 在培养的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王军副部长提出要创新培养机制、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约束机制与跟踪培养机制等。要改变单纯以来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职学习与科研教学相结合, 实行课题研究制度、导师辅导制度、制定阅读题目制度、远程教育制度、交流研讨制度以及学员成果反馈制度。而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 就是以学员需求作为教学计划与设计的导向, 做到量体裁衣, 具有针对性。

为了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其管理能力, 承担教学任务的国家会计学院也作了精心的安排。据担任首批面试考官之一的著名会计学者、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介绍, 学员学习的内容覆盖了前沿理论、操作实务及道德修养, 除学习经济、财会、金融、财税、战略、组织管理及职业道德等近20个方面的专业及相关知识外, 还将组织系列论坛及沙龙活动, 并将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著名学者、企业家, 就财经、政治、哲学、历史、文艺等领域的话题进行演讲、对话等, 全方位多视角地增强学员的知识与培养其能力, 使其真正成为全能型的会计领军人物。

五年来, 全国会计领军人工程进展顺利, 截止目前共举办了6期, 参加学习人数近2000人。首期参加学习人员将于今年10月结束学习。

会计领军人才这项关系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战略工程, 实施五年来, 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且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新了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我国会计人员分布范围广泛、涉及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行业类型、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地域, 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极为广泛及复杂。不仅如此, 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庞大, 目前从业会计人员超过一千万之多, 这个数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数量庞大的人员, 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既是重大的现实课题, 也是管理者面临的考验。我国会计最高决策层创造性地提出了领军人才的战略, 通过领军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全社会会计有序运行。这一战略决策不仅凝聚了大国抉择的战略智慧与魄略, 而且也创新了会计人才管理的新机制, 为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施人才管理, 创新了科学的方法。

——发现选拔了会计精英人才。会计领军人才选拔, 采用了极为严格的选拔程序和科学的选拔方法, 其最终符合要求及录取进入领军人才系列的比例远低于近年大学录取比率。从已录入人员看, 平均年龄均为人生黄金期;教育背景全部为高等教育, 4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的也近10%;全部拥有会计类职业资格;都担任财务会计及审计管理职务。通过两年多的培养, 有的职级晋升;有的已进入国家管理部门;有的已取得国际会计资格;有的担任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领军人才已成为会计职业组织及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选择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

——探索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体系。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法从一开始就尝试新的方法体系。在培养机制上采用跟踪培养与考核淘汰相结合的动态约束机制;在培养方式上采用集中学习与境外实习相结合的知行统一方法;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导师辅导、课题研究、交流讨论的学研一体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内容上以财务、会计、审计、经济管理、金融、税务、组织管理、职业道德等主要及相关领域知识为主, 同时还对政治、哲学、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交流。领军人才战略的这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体系, 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为适应现代国际环境形势下培养会计高端人才积累了经验。

——产生了广泛而又巨大的社会效应。会计领军人才战略实施后, 在我国社会尤其是会计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许多企业、机构、组织都将会计领军人才作为衡量判断其专业人才的标准。领军人才战略的实施, 极大地激发了会计行业会计人员发奋成长、积极向上的热情, 诸多的青年会计人员都将成为领军人才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和人生理想为其进行勤奋的努力奋斗。已经进入培养的会计领军人才, 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认为能作为会计领军人才, 不仅丰富了专业及相关知识, 而且也增强了执业能力, 更提升了职业发展的思想境界。在领会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不辱使命而努力刻苦奋斗, 使其真正发挥领军作用。会计领军人才正在成为中国会计业界的品牌,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辐射功能, 彰显着中国会计的影响力。

建设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 是国家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国家学院建设工程, 是我国会计高端人才教育的基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成立了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学院以现代化教学设施,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科学化的教学方式, 已经建立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化、正规化、现代化会计、审计、财经、金融等经济类专业高级急需教育综合基地。十年来, 国家会计学院培训经济类高端管理人才超达300万人次。国家会计学院不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还在打造精品、创立品牌、凝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加快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建设、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

财政部高度重视国家会计学院的建设, 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主席、财政部长谢旭人要求要将国家会计学院建设成为会计、审计、财政、金融等专业领域, 政策和实务问题的政策研究中心;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会计信息中心;开展国际合作、人才和信息交流的国际交流中心, 成为国际知名的学院。

谢旭人部长提出的这一目标已经初显端倪。全球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学者撰文指出, 中国建设国家会计学院, 是中国政府以会计为契机,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制度。国家会计学院对于在中国普及市场经济的知识与理念、宣传与推广国际会计准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国家会计学院的建设, 对于其他转型与发展中经济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认为中国的成功植根于领导者的远见与能力、植根于富有效率的行政体系及独特的国情。这些经验, 其他转型及发展中的经济体可能无法全盘复制。

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是国家人才建设实施的重大政策。继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启动后, 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另一重大工程, 会计专业硕士学位 (MPAcc) 在2005年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月19日首批MPAcc学员在暨南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 在首批获得举办资格的全国21所高校中, 第一个拉开了帷幕。财政部会计司司长、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玉廷, 出席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标志着中国高级会计人才教育全面步入了快车道。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是西方国家成熟的专业学位教育模式, 在西方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在全世界教育发达国家普遍得以实施。专业学位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及领导能力, 成为未来职业领导者和商界精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高级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协商研究, 决定在我国实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财政部与教育部共同论证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底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这是继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和工程硕士等之后全国第13个应用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 成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具体负责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指导委员会设在财政部, 由财政部分管会计工作领导及会计司负责人担主任、副主任委员。首批获准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及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财政部科研所等21所院校。

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侧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求参考学生至少应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 教学内容偏重于综合应用知识;教学方法采用案例、讨论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展, 不仅加快了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步伐, 而且也改变了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及学历结构, 培养出了大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据统计, 从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 有超过1万人参加学习, 已取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人员近6000人。由于教育进展顺利, 效果明显, 从2010年开始, 将开展教学的院校扩大到全国主要重点院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 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 是国家人才战略直接针对包括会计专业人才在内的专业人才建设所提出的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

会计继续教育作为覆盖范围最广的会计教育体系, 在中国会计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承担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适应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及会计技能提高的重任, 是我国会计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持系统。

会计继续教育是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重点, 财政部将其作为会计基础工程, 始终纳入常规管理。1990年, 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在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 对会计从业人员在职教育作出了具体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 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作出了规范, 形成了规范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006年, 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继续教育的对象、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继续教育的机构、师资、教材, 继续教育的管理等, 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 使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步入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2007年相继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 对行业人才建设的责任及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要建立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支柱、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国家会计学院为基地、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为后备来源的行业人才组织结构。《制度》为全面提升行业人才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始终在不断地创新, 推动会计继续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由普及型向高精型转变, 由常规型向长效型转变, 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由本土型向国际型转变,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以注册会计师专业为代表, 在巩固深化国内继续教育的同时, 积极与国际会计组织合作, 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EW) 、澳洲会计师公会 (APC) 和我国香港会计师公会 (HKICPA) 签署协议, 合作开展注册会计师培训和考试项目合作。同时选派行业业务骨干到美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行业成熟发达国家及地区进行境外实习培训。这些创新不仅在全国会计人才培养发挥了示范效应, 也丰富了会计人才继续教育体系, 更为行业发展壮大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一项项人才战略的实施, 一件件法规制度的制定, 一个个工作机制的建立, 一个个工程的启动, 一批批英才的脱颖而出……会计专业人才建设的这一切, 彰显了会计行业管理决策者的运见卓识, 凝聚了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人才建设的智慧与魄略, 折射了会计行业管理者对会计专业人才建设所具备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使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战略目标, 在会计行业几近得以实现。

——会计行业专业人才队伍造就建成。截至2009年底,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总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 会计专业人才总量居世界第一;从专业分布看, 形成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的会计管理人才;以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为主体的会计核算管理专业人才;以鉴证服务为监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以教学研究为支撑的会计教学研究人才;以大专院校国家会计学院为补充的会计后备人才的会计专业人才大军。成为我国人才队伍的坚实力量, 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会计行业人才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启动领军人才工程, 国家教育基地及专业学位教育工程, 系统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素质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 会计专业人员中,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0.27%, 比1993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增长3.85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专科学历, 占57.1%, 比1993年提高38.79个百分点, 增长2.13倍。目前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中, 既有国外培养的会计硕士博士, 又有我国培养的硕士博士, 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及职业学历的人员, 已成为会计专业人才的主体, 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知识结构总体上已发生根本变化。使我国会计人员彻底颠覆了账房先生形象, 重塑为现代管理者崭新形象。

——会计行业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强化会计从业资格准入管理,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改革完善, 会计行业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据初步统计, 截止2009年底, 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0万人, 占会计从业人员总数1%, 所占比例比1993年增加0.6个百分点, 增长50%;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27万人, 占会计从业人员总数12.7%, 所占比例比1993年增加4.5个百分点, 增长54.88%;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56万人, 占会计从业人员总数25.6%, 比1993年增长7.6个百分点, 增长17.2%。2009年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中、初级比例为2.5:32.32:51.66。1993年这一比例为0.4:19.7:76.21。会计人才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会计行业人才效能极大增强。会计人才素质的提高、会计人才结构的优化, 使会计人才的效能明显增强, 整体上提升了会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的会计管理人才, 领导管理了全球最大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了以宏观管理体制为引导, 政策机制为保障, 高水准标准体系为支撑, 行业监管为手段具有全球影响的会计管理模式, 保障了中国会计的顺利运行。我国的企业及非盈利组织的职业会计专业人才, 记录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运行, 为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 市场主体经营管理, 社会公众的投资, 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决策信息, 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的行业鉴证执业会计专业人才, 以其娴熟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执业操守, 对社会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鉴证, 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我国的会计教学研究人员, 甘当人梯, 为国育才, 为我国会计行业培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为中国特色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动力及理论支持。我国会计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使我国会计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我国会计由此迈入现代化管理的新时代。

——会计专业人才的影响日益扩大。会计专业人才形象的重塑, 使会计人才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全新转变, 一批会计专业人才当选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将会计的微观管理上升到国家参政议政的宏观高度;一大批会计专业人才进入到各级领导岗位, 越来越多的CFO成为CEO, 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 中国会计高级官员及专业人士也开始跻身“国际会计俱乐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咨询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ISAR)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理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教育准则委员会、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以及中小事务所委员会等国际会计机构中, 都有中国的“身影”。

数十年的探索历程, 几代人的实践创新, 一个规模宏大、分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会计专业人才大军, 活跃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中, 为事业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 贡献出了全部的智慧与力量, 无愧于时代寄予的期望。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篇10

一、树立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首先要树立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 真正认识到:实践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践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践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践是完成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只有建立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才会得以实现。

二、构筑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构筑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使实践教学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 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中, 提出改革实验课只服务于某门课程的传统课程体系, 构筑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 如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材料研究综合实验”课程。该门课程主要由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实验课程构成, 其内容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改性、分析表征和应用。该类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分析表征的原理和方法集为一体, 以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更新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新颖,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如我校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去掉操作繁琐、趋于淘汰的机械天平的实验内容——“机械天平的使用及原理”, 实验中试剂及药品的称量用电子天平取代机械天平, 电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方法穿插在应用天平的其他实验中, 不再设为独立的教学内容, 同时将节省出的课时开设新的实验内容;二是改革单一的、以演示和验证为主的传统验证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每个综合性实验是由一门或若干门课程中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实验组成;设计性实验往往涉及许多学科, 需要实验者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能了解和使用的实验仪器达到一定数量, 必要时能够想到使用某台仪器, 并且会安排一定的实验步骤。基础实验课一般适合本门课程中内容的综合;而专业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课适合若干门实验内容的综合和设计性实验课的开设。经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 一门课程中综合性实验内容一般占20%~50%, 专业课程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一般占70%~100%。

经过综合性、设计性的训练, 学生对分属于各个学科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利于把握其中的联系, 使得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得以升华;设计型实验能够使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加强实际应用能力, 使得学生对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达更高的层次。

四、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保证。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 将实验项目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各自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第一层次, 基本操作训练, 强调操作规范;第二层次,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实验, 强调“启发式”教学;第三层次,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一层次:基本操作训练, 强调操作规范。其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实验操作前认真讲解, 现场进行示范, 实验中逐个检查纠错的教学方法。在大学化学实验课中, 教师对学生滴定管、移液管等玻璃仪器的使用是逐个检查、规范操作、严格要求, 使之受到严格的规范训练和培养。

第二层次: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 强调“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对比教学法和互动式实验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 即对同一个实验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多种方法的原理和要求。例如, 大学化学实验课中“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在实验内容中给出三种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配合滴定法、高锰酸钾法。学生通过对比实验, 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总结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原理, 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互动式实验教学法, 采用“教师提问, 学生讲解”与“学生质疑, 教师解答”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和实验动手的主动性。例如在高分子材料实验中, 在学生预习实验的基础上, 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 首先请学生讲解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实验原理、反应影响因素、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教师在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给以补充完善并总结; (3) 请学生代表安装仪器, 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同时说明每一步的目的和作用; (4) 学生针对本次实验提出问题、讨论; (5) 做实验; (6) 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虽然学生讲的内容不全面、不系统, 甚至有时不正确, 但这是在经过认真预习、思考后讲出的, 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 因此不论是听的同学还是讲解的同学积极性都高。

第三层次: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教学方法是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根据课题要求, 查阅文献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 写出“小论文”。如分析化学实验中“铅、铋含量连续测定”方法的设计。

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现了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 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完善实验考核方法

1. 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规范化管理, 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习指导书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教学文件。2004年我专业在新一轮培养大纲的修订过程中, 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 制 (修) 订了实践教学大纲, 规范了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 使教学有规可循。

2. 完善实验考核方法

完善实验考核方法, 其关键是对实验前预习的检查、对实验内容理解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核。实验课程考核, 分为两种情况:含在课程中的实验课;独立为一门课程的实验课。

(1) 含在课程中的实验课考核方法

教师将每次实验分解为课前预习 (考核实验报告) 、做实验前的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约20分钟) 、实验表现、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五个环节, 分项记分, 最后将每次实验课程的分数平均, 给出实验成绩。

(2) 独立为一门课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人才 篇11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 人才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73-0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被证明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对现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当前实践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

1.1 理论基础差,知识能力欠缺

因为每一项的实践教学都是在学生学完了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之后才进行的,所以作为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储备应该是够用了。因此突出表现在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很多基本环节还经常出现问题。

1.2 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基本功不扎实

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反映出这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不够,作为工科院校的学生有的对一些基本的仪器、仪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还没有全面掌握,一些实际操作的基本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实践中出现的故障及问题尚不能全面分析和独立解决。

1.3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依赖思想严重

某些综合设计性实践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观念和能力,但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大多数学生还仅停留在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设计的阶段,对一些实用而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则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进取心不强。以至所取得的成绩也打了很大的折扣。

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2.1 改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按照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学生独立完成综合实验等系列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1)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为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培养学生电子器件基本应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能力,培养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为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

(3)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信号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4)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

2.2 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

强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到变电站、发电厂、电网公司等企业单位参与实习,学到在学校无法获得的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1)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习方法上,由布置任务、完成任务、检查任务转为由学生针对实习题目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各种随机出现的问题。

(2)实习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教学设备越来越显不足。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实习经费,本着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在实习内容上主要选择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实习经费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浪费。

2.3 依托科研项目,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2.4 其他措施

(1)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奖励政策。

对于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器件的电子设计(电子类)与制作的课题,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应制定奖励政策,如对获得(电子大赛)全国一等奖的学生免试推荐到本校或外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其指导教师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等。

(2)促进校内电子竞赛规模化、制度化和多样化。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校内电子竞赛的制度保持下来,但其题目涵盖的内容应更广,数量应更多,应兼顾其他非电专业的学生,作品形式可多样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积极鼓励开拓和创新。

(3)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本专业教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开放性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改革的成效

3.1 教学更具个体化、针对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解决了传统意义的挂图,电路演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的兴趣,安排难易不同的设计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丰富、严谨、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2 全面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门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进取,学以致用,通过实际的锻炼,使他们在计算机软、硬件、制板、计算机绘图、文字材料组织、作品调试、故障处理等环节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毕业后的独立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3 推动了指导教师业务能力的迅速提高

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也使得指导教师受益匪浅。从而带动了指导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这无疑能够使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4 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及教师间的合作进步

年轻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之间密切协作、互相促进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卢秀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式实践课教学[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9(4).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高职高技能人才 篇12

一.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教学模式阴影犹在, 实践教学地位偏低

教学改革后,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 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而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犹存, 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地位上不、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受到限制等结果。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都注重先理论后实践、理论高于实践的教学模式, 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些高职在教学中, 对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计划安排一般是首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内容, 要求完整地、系统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 而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地位, 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更谈不上一套有效的体系。

(二) 相关设备设置不到位, 实践教学条件受限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增强, 各级政府都展开力度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活动, 从而也加大了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从而促使许多高职院校不断的购置大量的教学设施, 增强其教学实力。总的来说, 我国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可是, 在高职院校教学设施改观的同时, 其办学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高职院校学生增长猛速。相对于学校学生的增加, 高职对教学设备的经费投入显得微不足道, 高职实践设施人均使用率非常小, 最终导致了高职实践教学得不到全面开展, 或者在开展的同时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使得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 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 实践教学能力有限

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室配置上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实训进行教学的教师普遍缺乏, 能进行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非常有限。同时, 现在向一些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来兼任实践教学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在许多高职中, 还没有形成一个能有效实施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活动的教学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教师的缺失使得高职人才培养离其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 高职学生没有实训机会、缺乏实践经验将使得他们很少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本领。因此, 高职教师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 高职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不佳

目前, 在高职院校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问题, 高职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不佳。高职实践教学在管理方面非常薄弱, 这主要表现为:高职实践教学中, 其所具有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其所具有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所拥有的管理手段过于传统, 许多高职院校还习惯于过去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 不够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许多管理制度并没有体现学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 还必须在新时期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采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职管理中实践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的质量审核标准, 使得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不够完善、不够科学, 对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 许多高职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严重不佳。

二.高职实践教学应该注重的措施

(一) 加强高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职教育中,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教学队伍对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实践教学中, 高职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要从教师的专业技能出发, 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 要求教师兼有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 不然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加强高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对实践教学的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们更多时间的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 同时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倾向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定期不定期的对高职实践教学教师展开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具有专业技能, 让更多的教师获得相关的高等级技能证书。再者, 高职院校除了对校内教师的培养之外, 还应该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定向的向一些企业聘请那些一线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授予学生们实践技能和参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

(二) 加强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必须提供有保障、设施俱全的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设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实践基地应该具有职业性。高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模拟企业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实训, 从而, 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创设出具有职业技能培养的企业职业环境, 基地应该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和职业工作岗位, 应该具有企业工作环境的真实性。 (2) 实践基地应该具有综合性。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比如学生的专业、爱好等, 从而创造各个不同的职业岗位, 将学生培养成自己能做、想做的职业人。 (3) 实践基地应该具有多功能性。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仅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还应该考虑包括技能的鉴定、技术的研发以及对社会的服务特色等功能的设置, 从而使高职实践基地具有更多的作用。

(三) 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前面说了, 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使得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不佳, 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在实践教学中, 更多地采用参与式教学, 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去, 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的能力。其次, 应该建设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使实践教学有一个有效的标准, 设计一些可靠的评价指标。从而最终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 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阴影犹在, 实践教学地位偏低;相关设备设置不到位, 实践教学条件受限;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 实践教学能力有限;高职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必须加强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必须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于秀琴, 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 2007 (21) .

上一篇:交互计算软件下一篇:家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