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社会组织(共12篇)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1
随着改革开放和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学生组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具体利益的维护, 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就是高校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组织发挥着协调师生关系、规范学生行为、解决学生问题、化解校园矛盾、促进公平正义、维护校园和谐的载体功能作用, 在参与学校管理中体现着社会管理的民主性、服务性、公平正义性和合作共治性, 因此, 以社会管理的视角研究高校学生组织, 从理论上深化对高校学生组织的认识, 探讨高校学生组织如何健康发展, 是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是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的需要, 也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
一、高校学生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社会管理纳入四项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 “广义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实际上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管理是同等范畴的概念。狭义的社会管理, 一般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 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狭义社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
2011年2月, 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 胡锦涛总书记在“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讲话中指出,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从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管理强调服务、合作共治以及公平正义, 这和高校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有着共同之处,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愿建立的群众性组织, 也应体现民主性、合作共治性、公平正义性, 因此,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出发, 探究高校学生组织发展路径, 是有理论支撑和契合点。
学生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关键是要明确其在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权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 要构建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学生组织在法律属性上属于社会团体, 而社会团体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借鉴社会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定位, 学生组织应充分发挥其自组织能力和学生权力, 培养学生民主法治观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处理好学生组织与学生、老师、学校、社会的关系, 以及各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以期达到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目标。
二、高校学生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之功能解析
社会管理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高校学生组织也是如此, 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高校学生组织在参与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载体功能作用, 在协调师生关系、规范学生行为、解决学生问题、化解校园矛盾、促进公平正义、维护校园和谐等方面促进社会管理。
1. 协调师生关系
高校学生组织承载着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师生在完全自主、开放、平等、自由的环境下相互交流沟通, 共同完成一项课题或者是活动, 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深化, 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能够很好地协调学生各类群体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 高校学生组织的活动、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及所形成的组织文化, 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沟通和了解, 在学习、学生工作和生活中的师生矛盾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2. 规范学生行为
高校学生组织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 巩固专业知识。高校学生组织运用学生权力对学生进行管理, 规范学生行为, 同时实现文理渗透、艺体兼备, 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发挥高校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教育性功能,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组织的建设管理活动, 深刻认识学习型和谐团体对成员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原则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大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活动组织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避免消极情绪的不正常发泄,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有助于走向社会后面对压力时的自我心理的调节, 很好地解决了青年学生自身走向社会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3. 化解校园矛盾
更深层次地, 高校高知群体聚集的特点, 加上现代社会中高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必然使高校师生对社会热点和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升高。各种社会热点及问题越来越容易在高校师生中引起反响和思考, 传导与投射越来越直接, 高校师生在不经意间就推动甚至放大着社会问题的关注、讨论和发展。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中参与度较高, 可以很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及时化解存在于学生中的社会矛盾, 有效地应对了社会风险。
4. 促进公平正义
高校学生组织是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阵地,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以其特定的主体、组织结构、活动内容, 成为广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是学生获取社会经验最重要的途径。此外, 高校学生组织活动的开放性也让学生接触着社会各个不同的领域, 不断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锻炼了相关的社会能力, 可以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高校通过学生组织为社会储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通过教育公平保障了社会公平, 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大学生经过学生组织的锻炼都可以应对社会各方面压力的考验, 促进社会公正。
5. 维护校园和谐
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基础的建设主力军, 是高校德育教育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是各个利益群体互相沟通交流的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为高校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例如通过高校学生组织开展红色系列活动, 扶持红色理论类学生社团, 在校级社团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使高校学生组织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规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课堂, 有利于维护校园文化氛围的和谐,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2
周玉萍②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社会组织的创办、发展、管理、服务与评估都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放宽进口,政府购买服务,简化管理程序,评估结果引导都成为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从这些环节着手,才能真正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发展;服务;社会组织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因此,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是完成政府改革的重要条件。观察当前中国的情况,在创办、管理、服务、评估社会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行政管理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社会组织的创办与社会管理创新
据调研,现在在中国创办一个社会组织需要经过如下程序: 第一步,到当地政务大厅民政部门递交申请表,由民政部门审核。第二步,在准许开办的情况下,联系业务主管单位由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同意为该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正式文件。比如教育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当地教育部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环保部门。业务主管单位是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承担管理责任的,所以十分不情愿。这就成为登记中最难走的一步,不少社会组织就此沦为草根组织,不去办注册登记。
第三步,会计事务所验资,拿到验资报告。并且拿到办公地点的用房证明。第四步,填写相应表格。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申请表、民非业务主管单 ①② 本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2012重点课题结题成果。
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030024.位批文、民非法人章程、社会组织办公用房证明、办公用房勘察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名单,社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名单等。第五步,备齐所有手续,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手续繁琐,有些环节甚至需要有人帮忙。一些热心公益人士看到这种情况,就此打消念头。对比国外的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以美国为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所在州递交成立申请。申请中应包括三个备用名称,有效的身份证明,董事会的组成(许多州要求至少要有三个董事,也有的州仅要求一个董事组织者);组织的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税的条文)等。
第二步,缴纳年费,并成立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国外称为非营利组织)和成立一个营利公司过程很相似,提交需要的材料后,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取回相应的登记注册证明,不需要验资,也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
另外,美国有些州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特拉华州:第一,登记费用便宜,小规模的NGO注册费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第二,允许董事会成员只有1个人,可以注册个人NGO。因此许多社会组织都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社会组织的创办不仅手续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既不需要50个会员单位,也不需要一笔注册资金,更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任何人只要愿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也可以。而在中国,不仅手续复杂,注册费用高,而且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就像一堵“高墙”,导致“事实上已经成立的社会组织,要么到工商部门注册为经济组织,要么以‘黑组织’的状态勉强维持。”[1]。面对这个困难,2011年初,北京已经率先规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四大类社会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广东省也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闯开了一个突破口,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成立相对比较容易了。但是多数地方在业务主管单位方面尚且没有放开,所以,政策方面的调整,包括会员单位的减少,注册费用的降低,就成为促进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放开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才能促使人们快速地成立社会组织,凝聚力量,为社会服务。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调和重视,社会组织迅速发展。2009年末,社会组织的总数为431069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47,基金会1843,民办非企业190479。而2008年全国的总数是38,6916个。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活动上影响力在增大。比如,母亲水窖项目,关爱西部孩子爱心公益活动,雅诗兰黛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永业慈孝基金,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影响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的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组织都有政府背景。比如,有一些社会组织的领导职务由政府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例如,在我国行业协会较多的上海市,由政府任命的协会领导就占全市协会领导数的60%[2]。有一些社会组织,如各地的社工服务社,热线、志愿者协会等,看似学校或者个人兴办的,其实是有政府项目支持的。这些社会组织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自治,但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正在成为完全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它们可以说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下,培育出来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问题,首先,有一些社会组织是在民政系统内部诞生的,如救助站的社会工作室,福利院的社会工作室,某社区的社会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办公地点就在相应的单位内部,董事长也由内部职工出任,政府购买服务的钱打入这些社会组织账户内,实际上是打入了原有的民政部门下属单位内,只不过博取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绩。这些组织尽管也是个人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但基本上是原有政府部门的下属,没有任何开展活动的动力。即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也是重名声而轻实际。这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实际上挤压了真正的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占据了大量资源,效率又不高。应该严格禁止这类组织的诞生。其次,社会组织的发展中,我们发现面向社区进行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说明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还不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重心还没有下移到社区。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将社会服务的责任放在社区里面,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由政府各部门提出购买服务的事项及要求,纳入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支付。这样才可以使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成长壮大起来,将大量停留在企业、或者行政单位内部的社会服务职能从单位剥离出来,纳入社区。
社会组织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政府社会管理思维的创新,怎样既扶持社会组织的 3 发展,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责任,既要懂得扶持,又要懂得适时放手,这确实是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成立后,由三个管理部门来管理,一个是当地民政部的社团管理局,负责社会组织的年检,信息汇总和检查;一个是税务局,负责社会组织的纳税;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业务指导。三个部门各有各的事情。以某心理咨询室为例,既有社团管理局的登记任务,又有逐月缴纳的税费8-9项,还有业务主管单位派下来的公益活动,所有管理部门的重点都在“管”上,而不在服务上。从国外的管理来看,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国税局(IRS)和联邦选举委员会。国税局的管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或免税。凡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组织都要做税表,国税局会公开这些税表,一般人也可以在国税局网站上查到;年收入超过5000元而不足25000元的组织则需要提交免税申请,国税局印出免税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年收入少于5000元以下的教会、寺庙和慈善组织不需要填写免税申请。一个是调查非营利组织高管的“过高薪酬”。调查过程中,会与其它类似组织领导者的薪水比较,排除有人利用NGO作弊或利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活动,如果慈善机构直接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帮助,则为非法。
由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见是否符合免税资格是管理的重点,符合就需要纳税,不符合则给予免税待遇,促进其成长,同时严格控制利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这个活动与其宗旨无直接联系,那么商业活动中的获利就要纳税。假如一个非营利组织获得超过25000元的营利收入,那么它就失去了免税资格。国外的社会组织在这种既严格又周到的管理之下,只有更好地吸纳捐款,以自己组织的宗旨为旗帜,开展慈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社团管理机构很多,表面上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很严密,实际上存在着空挡。首先,管理者的高薪不在任何部门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有一些社会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做着营利的事情。“郭美美事件”中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以征收会费发财,社会组织乱象 4 迭出。其次,小微型社会组织没有免税的优惠,难以得到扶持而衰亡。第三,缺;乏服务性管理。管理部门仅仅在收费或者派活,很少给予帮助。这是十分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税务部门既管纳税也管免税;社团管理局能够配合税务部门工作,防止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这样才能够保障社会组织正常活动,并得到社会力量的扶持。
四、社会组织的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竞买政府出资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优质的服务生存,本是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现在政府招标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社会组织的服务仍旧是基于自身宗旨在各自服务领域开展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对失学儿童的救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等。所有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募集的资金,而不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始于2000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率先向“金色港湾老年公寓”购买价值30万元的养老服务[3]。此后,各地市纷纷开始探索,出台了购买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社区老人服务卡,深圳的NGO孵化等,目前购买的项目已经涉及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领域。
2010年,北京市财政拨款上亿元,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的30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2007年开始,上海每年从福彩公益金提取7000万元资助社会组织发展,仅浦东新区近三年来投入的扶持资金高达1.2亿元。深圳建立公益福彩金购买服务“种子基金”3500万元,目前已资助75个公益项目。深圳市2010年机构改革中从17个委办局削减出政府工作事项87项,其中69项委托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并规定,今后凡是可由社会组织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就不再设立事业单位。为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服务的渠道,深圳去年从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新增党代表4位、人大代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达221人,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总数的24%。[4] 总的来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促进服务社会化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2000年以来,政府在逐渐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2012年3月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即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 5 案》,明确:拟资助150 个左右西部地区社会组织改善服务条件,拟资助50 个左右规模较大、职能重要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功能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培训10000 名左右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5]可以说这是政府大规模的购买社会服务的一项尝试。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批社会组织将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
伴随政府购买服务的增加,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了迅猛发展,活跃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但这些服务尚且处于试点的状态,只覆盖一些领域,面向社区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大量的社会问题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所以,建立长期连续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使已经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能够发展起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五、社会组织评估与社会管理创新
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可以促使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对社会组织公示的机制,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被评估的社会组织自身或是相关社会组织联盟,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是与被评估组织无关的独立的社会组织或者是营利的公司。评估的组织者不一定是评估的具体实施者,例如政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评估,社会组织自身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组成评估小组,小组人员包括了社会组织管理者、政府官员、财务或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代表。评估程序一般包括社会组织材料申报和自我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评估小组综合评估结果、反馈结果和讨论、对外公布结果等。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但通常会对财务信息比较关注。评估结果或者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时对社会组织的工作绩效的了解,或者应用于捐赠者选择社会组织时的信息参考。其结果是评估良好的组织能够得到奖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评估差的组织得到惩罚。通过评估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或者是给稍差一些 6 的社会组织提供学习的参考,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其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出现了社会组织的自我评估,也就是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例如,慈善导航员网(/mjj/201203/201203***.pdf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3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很大程度影响着辅导员本职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本文在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组织社会化对辅导员及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存在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组织社会化
自1968年美国学者Schein将“社会化”概念引入组织并首次提出“组织社会化”观点以来,员工组织社会化作为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所存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多变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进程,而辅导员能否顺利完成组织社会化,又直接决定着辅导员本职工作——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否取得成效。
一、组织社会化的内涵与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
1.组织社会化的内涵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探究新员工“两低一高”(即“新员工对组织不适应而导致的低组织承诺、低工作绩效和高离职率”)这一问题背后的根由,Schein将“社会化”概念引入组织对“员工适应组织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首次提出了“组织社会化”的观点,他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指新员工进入组织学习的一些诀窍过程。”此后,国内外学者围绕“员工组织社会化”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然而,在组织社会化内涵的界定上,由于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组织社会化理解和研究的视角有别,致使理论与实践界对于组织社会化内涵的认识仍存在一些差异。王雁飞等人对国外组织社会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比较后指出:“由于研究者理解和研究组织社会化的视角不同,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定义存在较大的差异。”综而观之,组织社会化研究视角的差异表现为组织社会化定义的6种取向,包括:角色转换与适应论、认同论、符号互动论、交易论、冲突论及学习论等六种。
本文对于组织社会化内涵的界定倾向于支持Ostroff、Chao等人提出的组织社会化的学习论观点——“组织社会化就是新进员工学习与内化的过程”,然而,我们认为:“这一学习与内化的过程既应包括新进员工,也应包括那些在组织、部门和职位之间流动的员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内涵界定如下:“组织社会化是指员工为适应其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工作环境和行为规范,而不断调整自身价值取向、态度和行为,以符合组织期望和工作要求的学习过程。”
2.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
根据本文对组织社会化概念的界定,结合国内外组织社会化研究的相关结论,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是指辅导员为适应其所在高校的价值体系与目标、工作环境与行为规范而不断调整自身态度和行为,以符合学校期望及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要求的学习过程。”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内涵进行全面认识,还需要从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内容、过程及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
从“组织社会化作为员工的一个学习过程”这一角度来看,“员工应该学习和内化什么才能更好地适应所在组织”是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Chao等人指出,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应该学习工作熟练度、与成员的关系、组织中的政治、语言、组织目标与价值以及组织历史等六方面的内容。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我们认为其组织社会化内容包括学生工作胜任、学校目标与价值观、学校历史文化和学校人际关系等4个方面。
Feldman提出的组织社会化权变理论认为,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可以划分为预期社会化、适应和角色管理等3个阶段。Chao等人则认为:“组织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与终身的过程,一旦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和职位发生变化,组织社会化的需求即会随之而生。”由此可知,组织社会化涵盖的对象,除了新进员工以外,还包括那些在组织、部门和职位之间流动的员工,也即是说,组织社会化是贯穿于全体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一项系统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无论是新进辅导员还是资深辅导员,在其整个辅导员职业生涯中,组织社会化都贯穿始终,而辅导员个体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预期—适应—角色管理”循环式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既然辅导员组织社会化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周期内的一项贯穿始终的系统工作和活动,其与辅导员能否取得职业成就密切相关。为此,作为高校和辅导员个人都应该在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以保障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并达到较高程度。根据国外学者Van Mannem、Schein和Jones对员工组织社会化策略“组织化和个体化”的分类,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策略应当包括学校制度化和辅导员个体化两类策略。
二、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1.组织社会化是新进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
有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辅导员的准入门槛和任职资格也渐趋提高,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进专职辅导员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是中共党员和担任过主要职务的学生干部。然而,有较大一部分的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与所带学生专业不完全一致,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就业指导资格的辅导员相对较少,辅导员的多元职业能力需要与自身能力素质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给具体工作的开展添了不少的困难和压力。对于这些新进辅导员而言,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到掌握并运用相关技能与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从“组织外部人”成为“组织内部人”的转变——从学习单位到工作单位,组织社会化是顺利实现转变的必要前提。
2.组织社会化是辅导员适应学生工作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工作所存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多变性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要更好地开展工作,需要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利用新载体。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载体,在不同时期和形势下,还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有效的组织社会化去接收、认同和应用,为此,组织社会化是辅导员适应学生工作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3.组织社会化是促进辅导员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掀起了建设和打造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高潮。“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成效,为此,组织社会化是促进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组织社会化主要存在对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认识模糊、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内容不完善和策略不全面等3方面的问题。
1.对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认识模糊
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无论是对高校组织而言,还是对辅导员个人而言,无疑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高校在正确认识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基础上,可以从组织的战略高度,对辅导员组织社会化进行引导和干预,以加快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进程和提高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辅导员个人对自身组织社会化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其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采取有效的社会化措施尽快融入学校,将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使自身的工作行为符合学校的期望。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正确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进程推进和水平提升。
2.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内容不完善
就当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实际内容来看,与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应包含的内容相比,是不完善的。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工作胜任社会化,如新员工入职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而对学校目标与价值观、学校历史文化、学校人际关系没有或很少涉及。这样的组织社会化内容安排,虽从短期来看,保障了辅导员能够顺利开展本职工作,确保了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水平,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欠缺将辅导员个人目标、价值观与学校战略目标、价值体系进行有机统合,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水平会大打折扣。
3.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策略不全面
从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具体应用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策略偏重于组织层面的学校制度化策略的使用,个人层面的辅导员个体化策略使用较少;学校制度化策略显得较为单一,没能较好地对不同策略进行组合,致使学校对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干预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辅导员个体策略在很大程度受个人对组织社会化认识的制约,在自身组织社会化过程中,自发、主动的行为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徐磊,曹烨.职业生涯管理视角下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7.
[2]王明辉,凌文辁.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
[3]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
[4]秦文光,黄权标.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职业心理适应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0,13.
[5]张志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视域[J].教育科学论坛,2012,5.
[6]谭亚莉,廖建桥.员工组织社会化理论的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4,6.
[7]杨岸,李燕萍.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07,11.
[8]程德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4
一、加强学习风气建设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是爱国的最佳表现形式, 而建设祖国和改革创新需要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和谐校园必备的条件, 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高等学府, 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 大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在这个传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学习风气。高校学生组织积极开展的工作有助于加强学校学习风气建设。首先, 学生组织成员本身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 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有利于帮助组织成员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活跃思维方式;其次, 学生组织成员大多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优秀学生, 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表率作用, 感染其他同学自觉维护优良的学习风气;另外, 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能带动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组织主要的工作形式是举办活动, 大学生往往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去, 多举办有关学习方面的活动, 可以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构建的成功与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
学生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丰富学校文化内容。自发结成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的学生组织既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活动几乎涵盖了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所有学校文化的内容, 并能合理地将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结合在一起。学生组织涉及的活动内容往往是学校关心力度强但关心办法不是很多而学生很在意的方面, 因此学生组织举办的这些活动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其次, 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经过长期的积淀而不断传承和发展, 同样每个学生组织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学生组织是学校的一部分, 是创造、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 通过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传帮带”实现文化的传承, 同时学生组织具有鲜活的活力, 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最后,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织元素, 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 学生组织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组织是按照兴趣和爱好组成的组织, 组织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有利于组织成员个人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组织举办的活动, 能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到其中, 使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鉴于学生组织自身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 正逐步成为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载体, 成功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多年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过于单调, 忽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学生往往抵触这种枯燥无味的教育。学生组织成为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选择, 主要依赖学生组织轻松多样的教育形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教育与活动结合在一起, 这便于与学生接触, 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 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这种纯理论的教育学生不容易理解, 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识与趣味相结合, 形式活泼, 寓教于乐深受学生的喜爱。
四、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是当代大学生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3]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和谐校园的主要体现。学生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在配合高校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中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 学生组织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德育教育面临困境和严峻挑战。大学生中盛行实用主义, 思想日益多样化, 面对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理念, 与时俱进。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的群体,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教育方式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出路。学生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并以活动为纽带, 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促进人际交流, 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逐步完善自身人格,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生组织举办的活动特别是像青年志愿者组织, 把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强化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的良好道德品质。只有这种“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新理念, 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实现德育教育的新突破。
五、维护高校稳定的润滑剂
高校稳定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文化稳定, 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高校学生组织在维护高校稳定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是维护高校稳定的润滑剂。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广泛参与的组织, 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个人爱好、实际需求组成的团体, 对广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首先, 大学生参与学生组织的热情很高,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参加学生组织的经历, 学生间相互感染、熏陶, 对学生个体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能减少极端事件发生;其次, 高校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对维护高校稳定起促进作用;最后, 学生组织是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的有益补充, 可以延伸到学校相关部门管理的盲区。
WENJIAOZILIAO
六、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
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大学的时代使命, 推进创业教育有助于拓展就业渠道, 培养创新型人才, 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高校学生组织是实施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活动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和主渠道, 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组织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活动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实践机会, 通过参加活动, 大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及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都得到提高, 从而培养了创业能力;学生组织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 积极创造自己的组织文化和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思维方式的形成。
七、推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4]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组织凭借自身特点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学生组织以活动为载体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 把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知、认同, 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学生组织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 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 锤炼品质, 增长才干。学生组织积极营造良好精神文化、科技文化和学术文化氛围,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基本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生活具有文化性、道德性和活动性”, 在生活中渗透教育是大学生比较能够接受和认同的途径。学生组织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是“文化性、道德性和活动性”的理想落脚点, 将教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在活动中暗含文化传播、道德培养、活动实践。学生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以其独有的活动形式在大学校园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高校学生组织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 高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重视学生组织的建设, 革新教育的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组织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川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1) :4-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 2006-10-19, (2) .
[3]田玉芬.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要[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8) :112-115.
[4]廖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机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1, (4) :18-22.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5
摘要:本文以烟台市为例,介绍了烟台市在社会组织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定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功能和作用;探索务实管用的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服务功能。
关键词:社会治理;党组织;作用发挥;社会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组织,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56.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9.4万个,基金会37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6.4万个。[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社会组织是基层党建的新兴领域,同时也是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气象和新变化”,[2]如何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发挥好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烟台市在社会组织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烟台市的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截至2014年4月,烟台市共有社会组织2797家。烟台市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健全社会组织党建领导体制
“传统体制中健全、严密的党的组织体系面临考验,传统以条为主、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纵向的基层党组织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3]烟台市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和“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的原则,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统筹领导、各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抓好本系统、社区党组织负责辖区内社会组织党建的管理机制。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已全部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市县两级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或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形式建立社会组织的党组织159个,向社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1200多名,全市社会组织党员数达到6708名。
2、建立“兼合式”党组织,创新管理方式
“兼合式”党组织指的是社会组织中的兼职人员党员,组织关系在隶属原党组织不变的同时,可加入社会组织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通过建立“兼合式”党组织,把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管理,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增强党在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如福山区的大樱桃协会,采用“协会+党委”的双模式,采取“兼合式”党支部的管理方式,把党的组织建设和协会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为主、多方管理、全程参与、发挥作用。这种“兼合式”管理方式,实现了行业党建和行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协会的健康发展。
3、理顺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其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领导确有困难的,可由社会组织挂靠单位等有关党组织负责。烟台市为了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一是采用系统管理,对会员以业务主管单位干部职工为主的各类学会、协会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管理。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就划归市财政局党委直管。二是采用行业管理,如律师协会党委下辖的党总支、支部由行业协会党委统管;三是采用属地管理,如龙口南山学院有师生3万余人,党员队伍庞大,按照属地原则,由龙口市委管理。
二、在社会组织中发挥党组织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社会组织中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工作还有不少差距。
1、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功能定位不够清晰
清晰的界定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功能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作了总体定位,但是,在党章和党的文件中却始终没有明确定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职能。这就导致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后,没有上级组织来管理,致使社会组织党组织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进行明确定位。
2、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践中,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建设由于缺少细规则和硬约束,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薄弱。有的社会组织则担心若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否会改变社会组织的性质,从而对建立党组织持不积极甚至反对的态度。二是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重“建党”轻“党建”。有的地方党委和业务主管部门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建立党的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上,而很少帮助、指导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没有实现作用全覆盖。三是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单位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够重视,活动特色不鲜明,工作落实不到位,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3、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欠缺
目前,一些社会组织往往简单照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方式,出现党内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做法,甚至影响了社会组织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就社会组织中党员个体而言,社会组织成员中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数量也不十分稳定,成员来去自由,社会组织中党员管理的动态性比较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组织中的专职人员则是以非中共党员居多,兼职人员,具有多重身份,其主要角色和工作重心却不在社会组织,而是以原单位工作为主。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中党员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强度。
三、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
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担负着引导和带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作用的重要职责,填补了政府转型过程中没有照顾到的空白地带。因此,应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政治领导的基础上,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好社会组织凝聚组织成员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定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功能和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要在社会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首先科学定位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使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职能定位有法可依。一是要建立明晰的党组织职责分工制度。明确规定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承担的具体职责任务、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和要求,保证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适宜的决策权。二是要建立合理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制度。做到只要建立了党组织,原则上就要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安排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三是要建立完备的党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党员权利保障等制度。
2、探索务实管用的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针对社会组织规模小、从业人员少等特点,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原则,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力度,灵活多样地设置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一是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提高党组织的覆盖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规模较小、同一领域、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社会组织,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楼宇组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建立社会组织党建数据库。针对部分单位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底数不清、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底数不清、有党员的社会组织党员情况底数不清的状况,可考虑设计制作全市社会组织党建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全市每个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党建情况、党员花名册等,全面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党建情况。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社会组织党组织对于完善自身建设、推动协会发展、履行协会职能、团结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宣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服务功能
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同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党员的实际情况,注重细节,精细研究群众的各类需求,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是因地因人制宜,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政策、财物、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实现组织重心和组织功能的同步下移。三是完善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和党员关爱保护机制,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
>参考文献:
组织社会资本、组织战略与绩效 篇6
关键词:组织社会资本;组织战略;绩效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社会资本有助于组织成员共享知识和技术、增强组织凝聚力:有助于组织获得外部信息、分散风险:有助于减少组织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Hansen,1999;Leana & Van Buren,1999)。但同时组织社会资本也可能对组织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组织成员之间过强的关系可能会以成员的独立性为代价,从而抑制组织的创新能力(Amabile,Conti,Coon,Lazenby & Herron,1996)。因此,组织可以有意地选择与其社会资本相匹配的战略,以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并回避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一、组织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主要指个体通过关系网络来运用资源的能力,包括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与信任”。以及“忠诚、名誉与个人获得敏感信息”的能力(Glover & Hemingway,2005)。但社会资本与其它资本不同,它不为单个个体拥有,而是那些被“社会关系联结到一起的人的共同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关系的深度、关系网络的规模、网络中其他成员所拥有的资源、以及网络的持续性”(Bonrdieu,1985)。
1、两种类型:“桥梁”与“纽带”。Adler和Kwon(2002)从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的角度,把组织社会资本分成“桥梁”和“纽带”两种类型。“桥梁”型的社会资本是指组织可以通过与其外部环境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关系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源与机会。例如Butt(1987,1992,1997)的研究发现,在组织内部。组织成员之间通常关系相对密切。而在组织与组织之间,信息的流动则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在社会关系网络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些“阻碍关系网络中不同群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结构洞”。所以如果能够通过人际关系对这些结构洞进行联结,就可以获知关系网络中各个部分的信息与资源,“并从中获益”。Podolny和Page(1998)的研究也发现,组织通过与外部环境中的其它组织建立联系,构建组织关系网络,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的传播与组织学习”。并能够明显“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和分散风险”。
“纽带”型的社会资本则是指组织通过其内部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来促进组织成员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例如Coleman(1990)研究了组织内部社会关系结构对实现共同目标的作用,强调了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社会结构资源”,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有助于结构内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共性。组织内的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合作。这种合作不但使其收益。也有利于组织内的其他人。而组织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既有助于增强组织认同。又能协调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同时还能增进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实现成功的集体行动(PoRes,1998)。
2、三个维度:网络多样性、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Ibarra(1993)认为组织社会资本的结构包含三个测量维度:网络多样性、网络密度以及关系强度。网络多样性指组织是否与外部环境中不同的个人或组织存在联系。当组织仅与外部环境中某种特定类型的个人或组织存在联系时,它所能获得的信息与资源是有限的。而当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较为多样时,它能够联结更多的结构洞,并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机会。因此网络多样性是“桥梁”型组织社会资本的基础。
网络密度是指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广泛程度。当组织中任何两个成员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时,组织的网络密度达到最高;而当团队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时。网络密度最小。组织中某些成员之间可能相对疏远。但大部分成员为了完成特定任务,都必须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平时通常不接触的人建立关系。组织的网络密度可能随时间变化。例如,许多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能够迅速与其它部门的成员建立起暂时性的联系。以完成一些短期任务,任务完成后,这些关系也随之淡化。
关系强度指组织成员之间联系的频率、感情深浅以及互惠的程度。强关系和弱关系是关系强度的两个极端。在强关系中。双方有着频繁的接触,重视相互间的关系,彼此信任。彼此关心;而在弱关系中,双方接触较少,关系中的情感因素也较低。
组织的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共同决定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并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常。在组织关系网络内,一系列的强关系会形成一些高密度的子网络,而一系列的弱关系则形成低密度的子网络。因此必须同时考察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Ibarra,1993)。高密度、强关系的关系网络是形成“纽带”型的组织社会资本的基础。一个密集的关系网络,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更强的社会支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Wellman,1988);而强关系所带来的信任和行为的可预测性,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3、四种形态:四个象限。组织的网络多样性决定了组织中“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强弱,而组织成员之间的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则决定了组织中“纽带”型社会资本的强弱。因此根据组织在网络多样性、网络密度和关系强度上的差异,可以将其社会资本划分为图1所示的对应于四个象限的四种不同形态。
当组织的网络多样性、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都低时(象限3),组织的社会资本最低;而当组织的网络多样性、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都高时(象限1)。组织中“桥梁”型社会资本和“纽带”型社会资本都达到最大。但网络密度高、强关系的组织往往倾向于招募跟他们具有相似背景、相似信念的新成员。从而逐渐导致组织成员的同质化(Amabile等,1996)。同时,由于强关系比弱关系需要更多的维护成本,组织成员往往将过多的时间、精力用于维护与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的关系上,而相对忽视了拓展组织的外部联系,这也会导致组织网络的多样性逐渐降低。例如,Ancona和Caldwell(1992)的研究发现。当团队追求其成员背景的相似性时,其内部关系可能更加和谐。但同时也会带来的信息、观点和资源的冗余。所以尽管在现实中这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本身并不矛盾。但组织的各种政策、行为往往会在增强一种类型的社会资本的同时,削弱另一种类型的社会资本。
因此,现实中的大部分组织都处在象限2和象限4的区域。象限2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网络多样性、较低的网络密度和关系强度,由此产生较高的“桥梁”型社会资本和较低的“纽带”型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主要呈现“桥梁”型;而在象限4,组织具有较低的网络多样性、较高的网络密度和关系强度,由此产生较低的“桥梁”型社会资本和较高的“纽带”型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主要呈现“纽带”
型。
二、组织战略与组织社会资本的匹配
1、预见者战略与组织社会资本。创新是预见者得以领先竞争对手的工具。预见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并开发新的产品与市场机会。由于预见者覆盖了广泛并且不断变化的产品与市场领域。因此预见者必须发展与保持在短时间内考察大量的环境条件、发展趋势的能力,也就是说,预见者必须迅速洞察外部环境中的潜在机会,不断地实现组织创新。企业创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出创意、解决问题以及实施。创意往往来源于组织之外;而解决问题需要在研发部门内部,以及研发部门和生产、营销等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实施创新则更加要求在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所以当组织中的社会资本以“桥梁”型为主时。将有助于组织实现创新,从而提高预见者战略的绩效。
首先,当组织社会资本以“桥梁”型为主时,组织的高网络多样性意味着组织成员与组织外部各种不同的个人、团体与组织都存在联系,因而组织能够及时感知到外部市场的发展变化。从中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例如在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与团队外部的社会关系是团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桥梁。当每个团队成员与外部的直接联系都指向不同类型的机会时。团队对信息的搜索将更加有效(Gra-novottor,1973)。特别是对于团队的管理者来说。他与外部的社会关系能够带来及时而丰富的信息,从而为其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Burt,1992)。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外部联系。可以建立起一个组织关系网络。而组织关系网络的存在,能够把原先分散在各个组织中的信息在网络中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共享。
其次,当组织社会资本以“桥梁”型为主时,组织的低网络密度和低关系强度意味着与各种不同的人与资源的有效联系(Marsden,1990)。当组织更强调与外部的联系时,低密度的关系网络可以较小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得到最大的关系覆盖(Burt,1992),从而有助于组织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信息。而组织内人际关系持续时间越久,关系的紧密程度越高。新信息进入的难度就越大(Staw,1981)。同时,强关系往往还带来组织成员的一致性,而一致性抑止创新(Amabile等,1996)。
最后,从关系强度来说,弱关系通常是工具性的。它有助于思想、信息、技术的传播。尽管人们认为强关系下的信息更加可信,但那些有助于发现潜在市场机会、实现产品创新的信息通常并不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只需要用弱关系就可以传递。例如在研发工程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需要以较高的相互信任为前提。而弱关系更有利于广泛搜集显性知识(Hanson,1999)。弱关系的价值。在于它是沟通不同背景的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来源(Burt,1997)。所以尽管当组织的社会资本以“桥梁”型为主,“纽带”型的社会资本相对较低时组织成员的组织承诺、相互信任可能并不很高。但从总体上来说,它对采取预见者战略的组织实现创新是利大于弊的。因此,当社会资本主要呈现“桥梁”型时,更有利于组织采取预见者战略。
2、防御者战略与组织社会资本。防御者的目标是占领封闭性的细分市场,从而创造稳定的外部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只生产那些市场定位较窄的产品。并努力防止竞争者的进入。防御者通常通过市场深化的策略实现增长,因此,他们通常忽视本领域之外的发展趋势。组织内部运行效率对防御者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组织内“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提高组织的内部运行效率,从而对提升防御者的绩效有着积极作用。
首先。当组织内部的交易透明度越低时。就越容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增加交易成本;而如果通过严格内部监督与控制。又会以降低组织的灵活性为代价。“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强关系意味着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事实上是对行为方式的一种承诺。所以强关系能够带来信任,以及行为的可预测性。能够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同时,当组织成员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时,组织成员会自觉遵守组织规章,而不需要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从而会产生较强的组织承诺和较低的监督成本(Ouchi,1980)。所以,当组织中的社会资本主要呈现“纽带”型时,较高的网络密度与关系强度能够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
其次。当组织内成员关系十分密切时。组织内将存在强信任(Leana和Van Buren,1999)。所谓强信任是指建立在强的人际关系之上。不是出于短期的成本收益计算,而是以对他人诚信为基础的信任关系(Ring和Van de Van,1992)。一个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更强的社会支持。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Wellman,1988)。另外。对于防御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从外部获得纷繁复杂的信息,而是在组织内实现信息特别是那些隐性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稳定发展。对于简单的、可记录的知识来说。弱关系与强关系都可以有效的传播;但对于那些不可记录的复杂知识,强关系将更为有效(Hansan,1999)。因为当存在强关系时,人们愿意花赞更多的时间精力对他人进行帮助指导(Granovetter,1973)。同时,在强关系下交流也通常是双向的。在较高的网络密度和关系强度下,组织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从而更愿意分享有用的知识。通过减少冲突以及确认信息的必要,信任也能够减少知识传播的成本。因此组织中“纽带”型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最后。组织内人际关系持续时间越久,关系的紧密程度越高,新信息进入的难度越大(Staw,1981)。一个被强关系所联系的组织,往往更愿意利用他们所熟悉的现有关系网络,而不愿意去开拓其它的信息渠道(Hansen,1999)。因此,尽管信息可能在组织成员间迅速传播。但从不同成员那里得到的信息可能是相似的、冗余的(Granovotter,1973)。但由于防御者在一个稳定狭小的领域内经营,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愿意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而适当牺牲创新能力。因此,从总体来说,高网络密度、高关系强度对防御者利大于弊。因此。当社会资本主要呈现“纽带”型时,更有利于组织采取防御者战略。
三、结论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7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一直以来, 共青团组织一直跟随着国家和社会变革而进行相应的变革, 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有着不同的变化, 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成熟,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转型期,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共青团必须正确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难得机遇, 以一个崭新的角色加入到社会管理的阵营中, 应对新情况和新要求, 适时调整共青团的工作中心和职能重点, 强化自身, 取得更大的发展。
2.高校共青团职能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职能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特定的职能更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区别所在, 更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职能范围扩大且日益上升。同时, 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要求, 要适应这一情况, 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转变以往单一的政治职能, 加以行政职能为补充, 全面拓展社会职能。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在社会管理改革的大环境中, 准确地找到自身地位和存在价值, 以社会职能来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发展青年, 拓展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 参与社会管理是实现共青团政治职能和行政职能的重要方式, 是新形势下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建设进程中,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 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事关人民的安居乐业。但是在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背景下, 单靠政府的力量已经无法对社会进行良好地管理。因为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并不是万能的, 都有着相应的限制, 原来依靠单一的管理主题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已呈多元化, 社会主题已呈多元化, 所以社会管理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多元的社会力量一起共同来进行治理, 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权力。因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4.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新媒体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 是基于数字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 并且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实现即时动态传播的媒体形态, 具有快速、即时、交换的特点。新媒体发展迅速, 改变了人们的大量生活方式和习惯, 接受能力很强的青少年, 是现阶段新媒体应用的主要客户群。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载体, 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社会交往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优化新媒体环境, 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 不断加强新媒体的运用, 与社会管理协作, 必将有效地延伸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管理范围, 扩大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模式分析
1.主动参与模式。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校党委、团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 不是政府部门, 不具有相应的政治职能和职权范围。但是, 在社会管理的大环境下, 高校共青团组织同时也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为党输送优秀的青年人才, 为党的发展保驾护航。正因为如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与社会管理是相互依存的, 不能单独地脱离于社会管理之外。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敢于担当和负责, 开拓创新, 积极主动做好有利于对高校青少年发展的工作。因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树立和增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意识, 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中, 为广大高校青少年做好服务, 主动承担事关青少年利益的任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做好保障。
2.差异协作模式。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当中, 除了高校共青团组织以外, 还有其他类别、性质的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到其中。这些不同的群众非政府组织, 所代表的利益群体虽然不一样, 但是关注的问题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点。高校共青团组织主要是为广大的大学生服务, 维护他们相应的权利, 帮助他们发展成才, 这也是与其他群众组织不同的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既要认清这种差异, 也要和其他群众组织找到为社会服务的共同点, 积极与各群众组织平等协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有限参与模式。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定位, 坚决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青年工作, 以政府为主导, 积极配合和承担起政府职能范围之外的具有公益性的各项事关青少年利益的事务,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还要抓住社会管理相关事务的重点、找准切入点、突出关键点, 协调和发挥政府及社会的有效资源, 实现大学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更好地引导和团结当代大学生, 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是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高校, 服务广大高校青年、服务社会的新职责, 同时也是团结带领广大高校团员青年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有效保障。
(一) 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 夯实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
1. 加强组织建设, 扩大覆盖面。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社会管理, 必须从健全组织上着手, 夯实组织基础, 才能更好地发挥组织引领团员青年的作用, 切实地做好青年的社会服务工作。高校是广大优秀进步的团员青年的聚集地, 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占领这一阵地, 坚持党建带团建, 不断巩固组织基础和阵地, 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 积极拓展新领域和新阵地。根据当代青年聚集和联络的新变化, 积极探索高校团建新模式, 用具体实践推进校园内外团建工作, 切实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大学生青年吸引在团组织周围, 形成一个有力的团结整体。
同时还要继续抓好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阵地建设, 紧扣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围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愿望要求和发展前景, 以新理念和新思维为导向, 科学地设计能够统领高校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寻找最优的切入点, 以切合实际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巩固团的基层组织, 从而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组织保障。
2. 建设素质过硬的团干队伍。
团干部是共青团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主要推动者。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团组织的引导功能, 让青年大学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管理的工作, 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这项事业的效应。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把政治素养高、自律认真、业务工作强的优秀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充实到共青团团干部队伍中, 强化相应的业务培训, 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团干部队伍, 为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具体事务中, 拓展创新社会职能,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 加强引导, 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抓好活动引导, 以社会实践活动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层面。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中去, 必须让青年大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融入社会的适应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相关的党团纪念活动为契机, 组织高校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相应的主题活动, 在社会层面的活动中更多地扮演相应的角色, 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信念围绕在团组织周围, 紧密地跟着党走。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应政府部门的党政领导走入大学校园, 以鲜明的事例给青年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响应国家的号召和教育要求,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让青年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
抓好媒介引导。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建立相应的、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富有思想内涵、融合时尚元素、贴近青年需求的校内网、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通过这种传播非常迅速的媒介, 及时传递党政的声音、重大事件的正确舆论、具有正能量的各种实际榜样, 努力实现高校共青团组织引导模式的科学化, 让青年大学生更为直接地融入到社会管理的信息领域中去。
(三) 发挥职能优势, 全面整合资源, 创新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手段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党政各部门、校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其他群团组织的关系, 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和青年资源, 发挥职能优势, 形成合力, 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
一是贴近实际, 依托党政资源, 强化参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和资源保障。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与党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坚持学校的发展目标, 结合自身实际, 坚决贯彻“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才能更好地让学校及社会的党政资源为其社会管理提供充分支持和良好平台。在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中,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有意识地争取当地政府的指导, 结合实际, 从当代青少年的新需求出发, 紧贴当前的社会实际设计和组织相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团组织的活动, 达到把握社会热点、紧扣大众关注、达到青年满意的目标。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借助社会中各个部门的力量, 为青少年的发展和成才服务, 为高校团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事务提供资源和政策的保障。
二是与时俱进, 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 扩展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当下, 各类青少年社会组织大量出现,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 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提高, 对这些青少年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再孵化, 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共青团组织更要把握潮流, 与时俱进, 与相关的党政部门一起, 将各类青少年社会组织整合, 将优秀的青少年骨干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 建立系统的社会化支持体系。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与当地党政部门联系, 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开阔参与视野, 与关注、关心青年大学生的企业、单位和团体积极合作, 广泛争取支持, 不断扩大合作的平台和范围, 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社会资源支持。
摘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是共青团进一步履行基本职能、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契机和载体。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强化组织体系依托、工作基础依托、人力资源依托和阵地建设依托, 充分利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对全面提升青年能力和素质, 逐步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型, 不断推动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公共管理本土化实践提供了经验。本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模式分析, 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管理,共青团组织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锋.关于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8
一、美国青年社会组织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历史背景
青年社会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也区别于青年群体、青年团体,主要是指由一定年龄的、具有共同信念或利益的青年人组成的,在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自愿原则结合起来并遵从一定规章制度的、具有层级结构和角色分配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为青年学生踏入社会前积累经验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青年人融入社会集体、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组织方式。
在美国,具有宗教背景的青年社会组织比比皆是。基督教青年会(YMCA)便是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它赞助了许多全国性的项目,如基督教青年会对国家大事的讨论会议、基督教青年会国家司法比赛、基督教青年理事会议、基督教青年会倡导计划、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与政府项目等。
其中,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与政府项目(YMCA Youth and Government)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本文将予以重点介绍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成立于1936年的纽约,该项目有一个座右铭,“每一代人必须要学习民主。”在2000年,美国律师协会成为了该组织的支持者并创立了一项规定,这个项目里应该有律师参与,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了解美国司法程序进程。现在大部分的年轻学生对美国政府运作情况和政治系统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所以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公民。截止到2012年,该项目已经在全美37个州成功运作,吸引了大约47000名青年学生的参与,旨在让青年学生来模拟政府运作,学习行使民主权利,锻炼领导才干,激发青年的公民责任感。
二、美国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与政府项目的组织活动模式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青少年与政府项目(以下简称Y&G项目)的宗旨就是通过教会学生了解参透民主社会的规则以创造出有思想的有活力的下一代好公民。该项目认为,通过政府角色扮演,也可以创造出当地的、州的甚至国家的领导人。领导人通常从小就在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身这方面的意识,以便长大后能更好的胜任工作。这个项目里会模拟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并由教师、志愿者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这些志愿者大多来自美国律师协会、商人或者其他组织,如阿拉巴马民事司法基金会。
Y&G项目主要通过模拟现阶段的美国政府三权分立运行,主要体现在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不同模拟训练上。
立法权:模拟立法大会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本地参众两院的州府之中运行。模拟立法大会的参与者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议员、州长、代表、律师或者记者等等。法案的起草需要委员会进行讨论和辩论。在州这个层面,法案在送到参众两院议员之前就已经被讨论过了。法案是否通过需要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说某项法案通过了,那么该法案就会呈现到当地政府办公室面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通过国会立法程序被写进国家法律。
司法权:在法庭模拟案例中,学生可以扮演律师、证人或者法官,来审判一件案子。一般案例是由大一大二的新生来准备。大三大四的学生一般会准备最高院的模拟案例。在周末,学生们一般会分别作为正反方对他们的案例进行辩论。
行政权:行政机构的职位可能会与联邦政府有所不同,但是侧面反映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例如,在缅因州,这些职位包含州长和内阁,其内阁组成成员包括检察长、财长、经济发展署署长、教育专员、人力资源专业和自然资源专员。
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动的基本原则。Y&G项目正是通过模拟这种三权分立模式来模拟政府运作,让青年学生可以从学生时代就参与到美国政治运作中去,了解政府运作模式,参透民主社会规则,为成为一代好公民甚至成为国家下一代领导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模式
我国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校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后备军团体,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任务,其组织模式与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组织模式有所不同,其建设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涵盖组织结构设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设计
当前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为上传下达的行政命令式结构,由校一级向学院、向系、向班级层层推进。基层团支部一般设支部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支部委员若干。在每个层级上,分布着类似的、分工明确的部门,比如宣传部、组织部等,同时也设立了类似的、存在上下指导关系的学生组织,比如学生会、科协等,校学生会对学院学生会有工作指导和活动分派等联系,但院学生会的直接领导是其所在的各个学院。
(二)制度建设
高校共青团组织制度建设是指高校共青团组织各项运行、工作机制建设,包括“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基层团干部培训制度、团费收缴管理制度、团日活动制度、团建工作月制度等。例如潍坊科技学院的团日活动由校团委领导、各院系团支部参与,每个班级为一个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并作出团日活动总结。在每年的“五四”、“七一”等国家重大节日,或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开展别有特色的团日活动,并有一个特别的主题,如学习雷锋讲文明有道德的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宣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板活动、组织团员学习演唱红歌等。
(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共青团组织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青团在开展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给团干部和团员提供了锻炼才能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有利于培养团员的组织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激励作用。
(四)队伍建设
高校共青团队伍建设包括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高校共青团干部是党的青年干部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着重培养的新力量。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干部建设的有机组成内容,高校团组织要在市委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协调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团员是团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团干部的发源地,加强团员整体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团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从国外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摇篮,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任务,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是切实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通过对美国青年社会组织Y&G的经验分析,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可以利于我国共青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共青团组织活动项目化
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工作活动时,可以把共青团的工作打包成一个项目,例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项目、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各类技能大赛文体竞赛项目等。项目运作的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品牌,利用品牌的影响力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有助于调动广大团员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美国青年组织会成立各项专项基金会,将社团组织项目化实施,流程更加清晰明了,功能更加分工明确,学生们通过参加这类项目可以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二)共青团组织活动社会化
高校共青团除了在校园内组织各项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协助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协助整合各项资源,将党的精神传达下来。同时,共青团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要面向社会,向社会大众传递当代青年学生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运用政权和组织的力量广泛动员群众,扩大群众基础。例如美国青年社会组织Y&G完全模拟社会化运作,将政府三权分立的模式应用到项目中来,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政府运作规律,把握政治热点,结合自身优势取长补短,锻炼自己的才能,提高自身水平和素养。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高校应注重发挥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借鉴国外青年组织活动的特点,结合国内高校实际情况,开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例如潍坊科技学院校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外语文化节”、“大学生运动会”、“社团文化节”“学雷锋主题月活动”、“精神文明月活动”等等各种学生活动,成立了“寿光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站”、“寿光市社区矫正工作大学生实践基地”,有效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深化推进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适应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人才需要,响应国家加强校企合作和号召,作为党的后备军中坚力量,高校共青团可以率先探索与市场经济实体组织建立联合团组织,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型团组织。企业可在高校设立“人力资源与培训基地”,为企业搭建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联盟平台,有利于企业进行人才储备及开拓市场业务。高校也可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有利于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高校与企业也可以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利用学校科研平台,解决企业技术瓶颈,增强企业续航能力。
五、结束语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共青团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当今,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多元价值导向的不断转换中发生着变化。那么如何才能通过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让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理论思考
十八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上, 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这一创新发展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加强对广大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团的工作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 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国家、社会、高校各个层面一直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们在肯定各方面成绩的同时, 应当更加注意到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探索途径, 完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和方法。第一, 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不够完善, 主要集中于课程设置, 实践方面却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途径。第二, 培育方法和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的背离。在调查访问中, 有很多大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远, 大都是学校、社会的灌输, 没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第三, 现今高校的育人模式依然没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所存在的矛盾。调研发现, 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因素中, 居首位当属社会普遍浮躁、急功急利, 其后依次是:攀比、享乐之风盛行、拜金主义盛行、奢侈浪费严重, 这对基层共青团建设甚至是高校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途径探索
1. 积极完善培养基层团干部的系统化工程。
各级领导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团干部的指导和培训, 尤其加强业务培训, 坚决不可间断、不可搞形式主义, 使团干部做到在工作中能够吸引凝聚青年, 使其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需求, 掌握符合青年特点的工作方式, 使团干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2. 拓展实践路径, 注重实践领悟。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只停留在政治理论课或者传统意义的主题团活上, 基层团组织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以此来不断地感知、理解、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后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团组织可以组织青年参加各种实践, 着力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教育内容。同样还需注意支部成员内的交流与总结, 应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沟通感受, 做到每次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3. 举办团活要注重团支部内同学的意见。
受调查同学认为班级内部小型的团活不易展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活动流程反复、一成不变, 说明相当数量的同学对现有形式的团活是抗拒的。所以, 活动的组织者不应总是用常规的班会形式吸引参与者。经调查整理, 普通同学们更倾向于趣味游戏、知识竞答、辩论赛、演讲比赛、素质拓展训练、经验交流会、情景剧表演、文艺汇演、会议交流等等, 这些形式寓教于乐, 且完全可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相吻合。
4. 运用网络载体, 拓宽基层团组织建设平台。
现如今社会是信息化的, 广大青年团员, 与新媒体、时尚元素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团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 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等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载体开展工作。”早已经对网络驾轻就熟的大学生青年, 网络覆盖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应积极推进网络化, 开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正面思想引导的互动版块和话题专栏, 推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帮助团员青年成长成才。
结语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全团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 本文讨论了高校共青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 简要剖析了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现状和自身价值观取向。并结合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现状与不足, 对共青团工作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几点思考及相关建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 从理论思考到途径探索, 引领青年团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追求, 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 大力开展学习践行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4-05-04) [2014-05-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_2.htm.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共青团十七大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6:4-40.
[3]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44-60.
企业社会资本与组织能力研究 篇10
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社会资本的概念, 理论界有着多种认识。科尔曼 (James Coleman) 提出所谓社会资本, 就是个人拥有的, 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社会结构的某些要素组成, 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 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普特南 (Robert Putnam) 将其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 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 它们能够通过推进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 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社会资本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资源, 其数量大小和质量高低决定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和数量。
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 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社会网络上的一个结点。企业的社会资本是指那些能够被企业所控制的, 有利于企业实现其目标和实现目标活动的, 嵌入于企业网络结构中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集合 (周小虎, 2004) 。它代表着企业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作为组织的社会资本, 企业社会资本存在两个层次, 即企业的内在社会网络和规范可以融合组织内部的行动者, 成员间合作团结的“粘合”作用也常常会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便利;同时, 企业可能会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系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并扮演“桥梁”作用。按上述层次, 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信任与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业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包括企业的纵向联系和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企业社会资本提升组织能力
企业、成员、利益以及协调和信任构成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主要内涵。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企业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员的充份信任与合作以及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有利于消除企业内耗现象, 增强凝聚力, 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 弥补了正式制度缺失。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间物。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 以及制度能否解决集体行为的困境, 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制度本身, 还取决于双方联系的中间媒体——社会资本。这是因为, 个人不仅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而且还有寻求共同体生活和被认同的需要。但制度的僵化和滞后往往造成个人需求无法从制度中得到即时的满足, 在这个制度断档时段上, 中间层的作用就明显起来, 能够提供个人与制度的缓冲, 并对制度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企业外部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资本积累可以使企业获得有效信息, 捕捉市场机遇, 涉及更多的稀缺资源, 并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 它也是企业与外界沟通并与其他企业建立信任的非正式机制。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企业获得机会利益。交易双方能够取得的综合利益与机会利益的大小, 取决于双方能否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另外, 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技术创新优势。在新经济中, 一项重要的组织原则就是网络、合伙与合作创业, 创新更多是通过一种借助动态的生产关系或合作创造价值的网络实现的。企业外部社会资本通过与合伙企业、联营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信任、互惠准则和开明长远的自我利益起到促进合作的“胶合剂”作用, 使合作网络运行顺畅。
更重要的是, 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 而企业的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移、共享和创造。
三、企业社会资本促进知识创造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掌握和可运用的知识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 (C.K.Prahalad and Gray Hamel, 1996) 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优势归结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而企业核心能力实质上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Nonaka等 (2001) 则主张将组织学习的过程与知识创新互相融合, 知识创新的中心就是“提高创新的速度和减少距离在市场上的商业性成功的时间跨度”。社会资本在增强企业能力、促进知识共享与创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资本的功用在于通过企业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使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得以快速有效传播;而隐性知识正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企业内部, 社会资本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挥作用。这种体制利于组织发展持久的学习能力, 较少的层级使员工间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机制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互相学习、协调合作的群体效应。丰富的社会资本分布于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组织中, 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企业之间, 社会资本通过组织的网络化关系联系发挥作用。处在合作性网络之中的企业或组织通过该社会网络内各单元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 促进新的思想和知识的形成。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资本为企业间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网络成员通过频繁互动和便利有效的交流完成信息、知识和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创新。企业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增加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量, 企业的知识和技术报酬递增优势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因此网络内企业之间的集体学习过程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叠加, 还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 进一步促进了知识扩散, 企业在此过程中得以获取新的技能, 建立 新的竞争能力。
可以认为, 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社会资本的信息交换和控制利益提高知识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 它由于缩短知识创造的时间和减少信息成本的投资, 也改变人们对于企业知识创造的动机和预期价值;通过社会资本及时获取信息、知识和其他的资源, 反映了社会资本提升企业交换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四、社会资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意义
社会资本在中国问题研究中很有价值, 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状态与社会资本范式有不谋而合之处。中国文化强调社会的优先地位, 个人对家庭、群体利益的服从, 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理性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 企业活动建立在普遍信任基础上的, 而中国却是特殊的人情关系在里面起了重要作用, 理性化程度较低的中国企业对社会关系资本的依赖度更高, 在市场调节能力不强、规则不健全及信息不完备时, 以家族血缘等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其内部结构简单, 管理层次较少, 成员间具有较高的信任与合作能力, 企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也是在市场经济转型初期, 众多乡镇企业与家族企业得以崛起的原因。在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中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普遍信任的最大认同和接纳, 整合成为整体社会资本。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不断上升,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面临的管理瓶颈制约日趋严重。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而且损害了现代信用机制的建立。
因此, 在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中国企业应该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整合。在企业内部善用人际关系的非正式信任机制, 同时提倡社会活动, 鼓励员工参与, 从而促进人际间的沟通, 强化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提高组织效能。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共同性活动加强员工发展信任的机会, 建立广泛信任的企业文化, 避免私人关系对组织公平的损害, 并可通过制度规范客观上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另外, 企业应着力塑造企业诚信, 积累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在与其他企业的互惠合作中, 不断提高声誉, 构建出企业资源网络, 为寻找短缺资源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小虎, 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5) :90-96.
[2]、郭劲光, 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中国工业经济, 2003 (3) :79-86.
[3]、程恩富, 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79-90.
[4]、姚小涛, 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 (3) :22-27.
[5]、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1) :1-6.
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 篇11
一、问题与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尚未认清社会组织对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还存在“宁肯不干事,也不要出事”的观念;有的认为社会组织是群众自娱自乐的组织,主动愿意转移给社会组织购买的服务项目不多;有的将社会组织当作政府职能转移的“二传手”,指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影响了公平竞争;有的忽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的培育,在日常监管中,未能及时督促推动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二)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在行业协会脱钩、领导兼职、党建工作、税收優惠、执法监管等领域的政策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执行政策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对承接的单位、方式等还缺乏具体规范;社区、服务对象和社会组织缺少直接参与需求项目制定的途径;社会组织退出操作性法规有待完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保障制度还需完善。
(三)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现有发展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范围和深度有限,社会组织可持续的乏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时,还存在轻视草根社会组织的现象,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和草根社会组织发展。部分地区和部门对现有扶持资金还缺乏统筹合理的利用,资金要素保障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办法举措不多,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资金瓶颈”有待下大力气突破。
(四)平台建设仍需规范。各地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中,普遍存在重“推广”、轻“评估”的现象,盲目宣传推广,缺乏对实体孵化器运营状况的评估,孵化器“空壳化”问题较为突出,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还需加快进度出台,政府、孵化器和入驻社会组织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明显。
(五)监管评估还需完善。监管评估的主体力量还需加强,没有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公众、捐赠方、组织内部、服务对象以及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评估,监管评估“面窄”“量小”,效果不明显。监管评估方式单一,只注重传统做法,忽视了对监管评估的探索创新,日常监管工作量大、人少,疲于应付,致使有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及时解决,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规行为的查处比较困难。
(六)结构类别有待优化。从领域看,在已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中,从事教科文卫体及经济行业性的多,社会治理服务专业性组织的少;从规模看,人数和业务量小、影响力小的社会组织多,规模并富有特色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少;从活动看,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普遍化服务多,高层次、人性化、本土性的服务少。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制度体系,完善规划布局。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前瞻性。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网络,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尽快编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总体规划,形成“短、中、长”详细规划,明确各阶段重点,确保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持续健康推进。
(二)加强监管评估,引导规范发展。要坚持以评促建,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管评估体系,坚持第三方评估机制。要严格年检、年报、项目抽查审计等监管环节,要充分发挥监管评估和退出机制的倒逼作用,积极鼓励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措施,促进社会组织自觉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和制度章程,实现自主、自律、自强发展。
(三)抓好队伍建设,提升保障能力。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把懂专业、想干事、作风好的同志充实到队伍中去,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社工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努力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和福利。要建立社工能力提升动态可持续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实务培训,提升能力,更好服务群众。要改进社工选拔录用机制,给予基层政府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工作需求。
(四)规范平台建设,强化功能定位。要加快出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明确孵化器功能定位及运行评估等规范,理顺政府、孵化器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有效解决入驻社会组织过度依赖政府资源,自身业务技能建设缺少动力等问题,增强社会组织自主性。要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孵化器建设和运营评估监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运营评估监管新模式,不断释放各类孵化平台生机活力,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
(五)加大资金扶持,拓展筹资渠道。要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规则,尊重市场规律,完善购买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供需有效对接,及时落实购买服务资金。要积极探索公益创投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金融信贷、公益组织之间联动合作机制,增强社会组织造血功能。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劝募等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高校与社会组织 篇12
Tichy,et al.(1979)认为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政治学等
社会学。Park(1924),Cooley(1956)和Simmel(1950)认为互动和交流的形式是理解社会生活的关键。
人类学。Strauss(1969)的交换理论,Malinowski(1922),Frazer(1919)强调个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它们存在的条件,以及进化的过程。
在实证方面,Whyte(1955)和Chapple&Sales(1961)是最早使用网络概念的组织研究者。大样本的投票行为研究和创新的网络传播属于网络的概念(Katz,Lazersfeld,1955;Coleman,Katz,&Menzel,1957;Rogers&Shoemaker,1971)。
二、社会网络研究的内容
社会网络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Tichy,et al.,1979)。
交易的内容。当两个人在网络中相遇时,什么被用来交换?有四种交易类型:(1)交流感情;(2)交换影响或权力;(3)交换信息;(4)交换商品或服务。
联系的本质。(1)强度,一定时间内联系的次数。(2)互惠度,个体之间在交易内容上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强度。(3)期望的清晰程度,网络中个体期望其他人的行为。(4)多元程度,个体拥有多种角色,工人,丈夫,社区成员,小组成员。
结构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水平。(1)外部网络。(2)内部网络。(3)网络中的集聚。(4)个体作为特殊的节点。具体包括:大小,密度,聚类,开放程度,稳定程度,达到性,中心性,明星,联络点,桥,守门员,孤岛等内容。
三、社会网络的测量方法
在现有的社会网络研究中,有四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位置分析法。数据容易收集,但是不准确,需要和其他方法放在一起使用。
声誉收集法。容易设计和收集,可以在多个网络中使用,需要限制样本大小。
决策分析法。重建网络。忽略间接的、轻微的影响。
互动分析法。可以采集到有信度的数据。定义边界,需要高的回报,成本管理。要求联系人有高的承诺度。
四、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数据与通常的社会学数据不同。传统统计方法针对的变量要满足“相互独立性”。而社会网络分析恰恰研究的是“相互关系”数据,其中使用的是结构变量,正是这一点开创了数据分析和模型建构的新领域(Wasserman&Faust,1994:16)。
目前社会网络模型主要有三种分析的思路:图论,统计概率,代数理论。
Scoot(1991)认为,三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出现和发展。(1)社群图分析,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对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社群图和群体动力学的发展;(2)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学者强调非正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模式发展出“派系”概念;(3)在50-60年代的英国,在布朗的影响下,曼彻斯特大学的人类学家考察了部落和乡村的“社区”关系结构,他们把数学和社会理论结合起来。
五、社会网络与组织研究
目前和社会网络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有社会资本和组织嵌入性。
社会资本最早由法国社会学者Bourdieu(1977)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注重社会系统的整体层面,认为社会资本乃是个人或团体所拥有的社会连带加总,而社会资本的取得则需要靠连带(tie)的建立与维持。Bourdieu(1986)提出两项核心概念来诠释社会资本的内涵:(1)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群体社会连带的总和;(2)社会资本源自于连带的建立、维持与资源交换。
Nahapiet和Ghoshal(1998)提出的社会资本测量方法在组织研究中最常被引用。他们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群体中的人际连带网络发展出的信任、合作进而为行动者带来资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结构:网络连带、网络构型和可使用的组织。(2)认知:共有编码、共同语言和共有叙事。(3)关系:包括信任、规范、认同和义务。
关于嵌入的研究是组织研究中一个令人振奋的领域,因为它发展了我们对于社会结构如何影响经济生活的理解。Polanyi(1975)使用嵌入这个概念来描述现代市场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Schumpeter(1950)和Granovetter(1985)揭示了它对于经济活动,尤其是在公司间网络的情境下的经济活动的有力影响,从而激励了产业区域(Leung,1993;Laerson,1995)、市场渠道(Moorman,Zaltman,and Deshpode,1992)、企业家(Larson,1992)、借贷关系(Podolny,1994;Sterns and Mizruchi,1993;Abolatia,1996)、选址决策(Romo and Schwartz,1995)、收购(Palmer et al.,1995)和组织适应性方面的研究(Baum and Oliver,1992;Uzzi,1996)。
Uzzi(1997)认为组织网络的运行部分地取决于历史和制度因素,以及他们满足基于效率选择机制的能力。同Schumpeter(1950)的观点一样,他发现组织业绩可能会取决于服务特殊领域市场的能力,这需要公司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快速适应,而不是最优化成本。
参考文献
[1]、罗家德.组织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测量.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军.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社会学研究,2004(1):185-196.
[3]、Uzzi,B.公司间网络的社会结构与竞争:嵌入关系的悖论.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
[4]、边燕杰.公司的社会资本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高校与社会组织】推荐阅读:
高校后勤-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1-08
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05-21
高校社会资本12-01
高校课程社会评价05-14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06-23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07-05
高校社会满意度07-26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11-29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