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2024-05-13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精选12篇)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1

1 项目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 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 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 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 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 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 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 (地区) 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十大能力”主要是“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和“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设置研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 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造成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为此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提出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弥补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

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 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按行动过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合作的社会能力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完成信息的收集, 方案的设计, 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 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 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对学生, 通过转变学习方式, 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 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对教师, 通过对学生的指导, 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校, 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 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 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2) 可控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 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3) 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要完成一个项目, 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 结合原理分析项目、制订操作和工艺流程, 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考问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4) 培训周期短, 测评结果认可度高。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并且项目工作成果由师生共同评价, 测评教学效果参与度广、简单可行, 认可度高。

3 项目教学法在《电机实训》中的实践应用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 从尝试入手, 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 学生唱“主角”, 而老师转为“配角”, 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笔者就项目教学法在《电机实训》中进行了实践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电机实训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必训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 让学生掌握电机拆卸与装配技能;掌握电机绕组的更换及维修方法。在电机实训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可按五个阶段进行实施。

3.1 明确项目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收集对电机进行维修的相关资料, 再与教师讨论, 根据电机实训要求提出实训项目的设置和任务。

(1) 教学目标:通过对电机的维修实训, 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

(2) 设置项目: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通常把电机实训分成电机嵌线专用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三相异步电机绕组结构;异步电机的拆装与检修;异步电机绕组重绕预备工序;异步电机绕组的嵌线工艺;异步电机绕组的接线、整形与绑扎;异步电机绕组的初测、通电试运行、浸漆与烘干等七个项目。

3.2 制定计划

学生根据班上人数、实训设备、实训工位、实训时间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工作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工作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与教师讨论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同。

(1) 电机类型:单相、三相及特殊电机。

(2) 时间安排: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可分七天进行, 有条件的可将实训时间延长, 更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维修技能。

(3) 分设实训小组:两人一组, 也可2~3人一组拆装和检修一台三相异步电机。

(4) 实施步骤及内容:如项目三, 异步电机的拆装与检修。

实训步骤可分为实训内容 (异步电机的拆装与检修) 、实训要求 (两人拆卸一台三相异步电机, 并填写记录;按定期维修的内容要求, 检修所拆装的电机, 并填写记录表;能判断出因单相运行和过载而烧坏的电机。) 、实训记录 (正确填写三相异步电机检修记录表) 、实训考核 (实训项目量化考核表, 如下表) 等这四步进行。

3.3 实施过程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 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实训项目有步骤、有计划、有程序、有目的地进行工作。在具体实施实训中, 指导教师关键要向学生讲清实际操作时的要点、难点和操作经验, 让学生反复练习牢固掌握。例如绕组是电机的心脏, 同时也是故障率最高的部分, 因此在讲解绕组下线规律时, 要结合实际重点讲清各种方法的技巧、特点, 并让学生反复尝试几种不同的下线方法, 从而熟练掌握效果好又不易出错的下线方法。

3.4 检查评价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采用过程评价, 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实训小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 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为此激励学生学好理论知识, 让学生懂得理论指导实践。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评价与反馈, 学生能从反馈性的评价中有效地掌握正确的维修技能。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激发学习兴趣, 在失败中不断地去进行总结、改进, 直到成功地完成既定目标, 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中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3.5 成果展示及总结应用

电机拆装和维修实训项目实施结束后, 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项目实训的过程、结果做全面的总结, 诠释作品制作过程的体会。通过小组内自评, 小组间互评, 评出最佳作品。重点对电机嵌线质量的好坏、工艺水平、运行状况等进行评价, 以达到资源共享, 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目的。通过小组的合作, 学生充分体验到集体的重要性, 体会到团结协作力量之巨大;通过小组自评, 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 寻找不足, 努力改进;通过小组互评, 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自己确定目标、任务, 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增强自信;通过成员分工, 学会欣赏、肯定别人的长处, 扬长避短;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纳的新知识, 又激发了他们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并将实训中典型电机的维修技能充分应用到其它类型电机的维修中, 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十分关键, 采用项目教学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学生唱“主角”, 而老师转为“配角”,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 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 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 掌握新内容。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一个个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 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快乐、自信地学习、进步。同时通过检查评价和总结等反馈作用,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使他们的人生轨迹呈现出“节节高”的态势, 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成熟, 发展, 发挥它在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摘要: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面对这一问题,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电机实训》课程采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电机实训》课程应用项目教学重在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 建立实训考核体系和总结实训中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就《电机实训》课程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书权, 曾令全, 王秀云.电机理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王艾萌.电机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3]黄永铭.电动机与变压器维修.

[4]潘品英, 章寿朴, 金续曾.电动机绕组修理.

[5]李小卓.项目教学法在《电机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6]陆静艳.浅析项目教学角色评价.

[7]吴婷.项目情景教学.

[8]周林林.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9]张兆国.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2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电子行业的发展,中职教育的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训来培养,以下就电子专业的实训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实训课程,电子专业,电子科学技术,实践能力,中职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这点尤其重要。那么,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的手段就是实验、实训。实验是对理论学习最有益的直接补充,在学习过程中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同步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反思理论,或者带着理论学习的问题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加强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和创新思维的有力措施和重要环节。文章分析、总结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主要因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实训主要针对学期前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技能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实习实训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有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实训中,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每天的实训情况做动态的记录,实训结束时进行总结和自评。实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

在目前的中职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实训能力不强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总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也相对减弱了。

2. 虽然理工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有相关的实验课程,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教学一直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多为一些验证性实验,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把实验课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3. 在教学方法上是以老师为中心,课上老师从实验原理到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甚至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无所不包地进行讲解。学生课上只是完全机械、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即使遇到问题也不动脑筋思考,而是急于让老师帮着解决。1 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目前,实训课成绩考核以实验报告和出勤为主,造成有的学生不注重实验的过程而只注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多忙于记录实验数据,很少在其过程中钻研问题,没有带着问题去学、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也不会认真分析,想办法排除故障;还有的忙着赶写上次的实验报告,根本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5. 各项电子技术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新技术飞速发展引起教学内容不断扩充,使得教学内容和有限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许多实验教师长期局限于单科实验,缺乏横向交流,造成知识面狭窄,很难满足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阻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适应现代电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21世纪创新型电子技术人才,对中职电子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如下:

1. 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实验项目一般可分成基础性实验,设计、综合性实验两类。电子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熟悉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见实验数据的测试方法。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则是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几种不同功能的电路,制作出实现某些特定要求的一个小系统,它是在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能熟练使用相关的仪器、仪表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增加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仅仅凭借实验课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在实验课的基础之上开设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指导该门课程的教师可以给出题目和要求,每周留出一定的答疑时间,将选修该课的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定相同或不同的题目,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查阅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完成实验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报告。整个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指导的作用,一般不直接回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后还可以开展实验报告会,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自己的实验报告,解答学生和教师的提问,使每个学生对不同题目的设计性实验都有一定的了解,相互交流和沟通,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

3.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这正是创新的萌芽。所以,如果想激发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每天开放实验室,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课题,挂在网上供学生选择,在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氛围;在寒暑假,适当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有关的课题,如可以选择教师的科研或已结题的课题、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项目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实验仪器、元器件短缺以及规格不符合要求等因素,还能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各种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摆脱实验室方面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知识在不断的更新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电子技术人才,我们还可以推出相关的知识讲座。开设讲座的人员可以是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际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从事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员。知识讲座要有鲜明的针对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既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又要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柔性化、可塑性和创新性的意识。

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教材改革;会计能力;实训教学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标”,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主旋律。会计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目标与专业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应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培养一批既掌握必需的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的社会实用型人才。

大多数中职学生基础知识都较为薄弱,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凌乱,缺乏思维想象能力,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钻研性。而会计专业,知识的周密性、程序性、科学性较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上存在着知识老化的现象。当今社会及产业需要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

人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材虽然经过几次更新,但仍相对滞后于行业发展要求,难以满足行业的市场需求。

例如,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把学生的“证书”通过率及参加高职考试入围率作为招生宣传“硬件”。因此在会计专业中产生了“应试教材” “应试教学”,即教材是为“考”而“选”,教学是为“考”而“教”,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账务教学中,仍因袭传统的手工记帐模式,而当今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多企业已采用电脑作帐。因此,以“应试教材”为基调的教学明显落后于行业需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降低了中职教育的质量。

2.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陈旧落后的现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教学必须强调实训环

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嫁接。但遗憾的是,当今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场所,教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教室+示范操作+练习册。这样简单的模式难以培养出一流的服务人才,也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学生实操工作能力的培养。“实践出真知”,要培育学生具有真才实学的本领,重在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那么如何开展实训教学呢?笔者认为:

1.会计实训教学要细化。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以致学习这门课程难度大,所以教师只有用“情”、用“智”,“手把手”“一招一式” 地教学生进行作账课程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掌握会计操作基本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将整个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统筹细分为十二“块”:⑴财会书写;⑵原始凭证的填制;⑶原始凭证的审核;⑷记账凭证的填制;⑸记账凭证的审核;⑹会计凭证的装订;⑺账簿的设置与登记;⑻对账与结账;⑼错账更正;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⑾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⑿会计报表的编制。这样细化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要领,又能达到全面掌握会计的操作要求。

2.会计实训教学要仿真化。当前,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务实”,学生一旦被录用就要求立即顶岗。因此,只有开设会计实训课程,以模拟仿真的财务会计资料学习操作,才能使学生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快速地掌握各个生产经营流程和会计核算方法。强化操作技术规范、综合业务处理技能、成本核算以及纳税计算与申报的模拟实训,完成会计过程的实训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XX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将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与其生产经营相结合,并与市场经济的变化相适应,在仿真化实训中,增进学生对现代企业的了解和认识。

又如,教师可以将这家有限责任公司的模拟账务作为实训内容,划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1)单项实训。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原始凭证的审核;收、付、转账凭证的填制;收、付、转账凭证的审核;银行对账。(2)综合实训。 以XX有限责任公司XX年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结账→对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分析”的步骤指导学生练习。

3.会计实训教学步骤要线条化。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规范要求很高的工作,中职生掌握起来难度大,因此教师可以将会计实务的各个流程以线条方式贯穿起来让学生进行记忆,以增强学生正确操作和处理业务的技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例如:账务处理流程:审核或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登记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又如: 会计实务流程:设置会计科目→登记期初数→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实训教学社会化。首要是实现校企合作,把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见习、实习、顶岗就业,进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走进社会。其次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班会费、活动费的管理交由学生来负责,把知识融入生活中。再次是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才艺等比赛,并推荐他们参加区、市级的同类比赛,参加各级各类考试取得相应的行业技能等级证(或上岗证)等等,在技能拼搏中增长才干,以满足会计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赢得就业竞争优势。

总之,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笔者坚信在中职会计教学应注重实训教学,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坚持教学细化、仿真化、线条化、社会化的“四化”教学法,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和工作需要,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就业所需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成为可直接上岗的实用型专业人员,这正是我们中职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作者单位:潮州市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E]. 2004.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4

1 现状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智能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大楼内的供水、消防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居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自然水,要求实现恒压供给,建筑物消防系统要实现自动控制等。目前,中职建筑与机电两大类专业都开设了给排水方面的相关课程,但侧重点不同。给排水专业侧重于给排水管道及工程施工方向,仅学习一些电气基础知识。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侧重于通用型电机控制技术,对建筑群恒压供水及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没有作技术上的讲解。楼宇智能化专业侧重于建筑设备及智能化工程施工方向,重点是综合布线与安防自动化系统。毕业生在从事建筑给排水及自动喷淋系统电机控制工程时,遇到了理论与技能两方面的困惑。中职学校开设建筑给排水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变得非常突出。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新增了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 ( 给排水) 项目,在开展技能竞赛教学时,相应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相关的概念没有建立起来,更说不上理解。换句话说,消防自动化与建筑设备自动化是什么学生还没有建立正确的认识。其次,在技术层面上,电机控制仅限于电机启停、正反转控制,PLC局限于理论知识。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课程对该竞赛中用到的电机控制技术起不到大的帮助作用,可以说还得从头开始教学。

经过2011至2014年全国中职学校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 给排水) 项目竞赛后,绝大部分参赛学校配套设备齐全,教师也完成了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升级。笔者认为,开设建筑给排水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可行性已经具备。

2 核心内容

建筑给排水电机控制技术课程定位于消防自动化与建筑设备自动化两门课程中没有讲述或展开的电机控制技术,主要教学内容为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与恒压供水系统中的电机控制技术。以常规继电器控制系统为基础,结合PLC与变频技术,阐述自动控制原理与方法。

课程从常规继电器控制系统入手,理解三相电机、常用低压电器工作原理与组成,掌握点动、连续、正反转、顺序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电气原理图、设备材料表、设备布置图、电气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可编程序控制器部分在掌握工作原理与组成的基础上,重点在输入输出接口。了解指令与编程方法,掌握程序录入技能。变频器部分在理解工作原理与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典型安装方法。PID调节系统只要求了解闭环控制系统构成与原理、理解PID参数的作用。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电机控制原理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重点在现场施工与验收规范。给水恒压自动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技术含量高,从手 /自动切换原理入手,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I/O点分配表,掌握控制柜安装与接线技能,重点为现场施工与系统调试。

3 教学方法探究

3. 1 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适合中职学生使用的关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与恒压供水系统电气控制技术的教材还很难找到,所以要立足于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及已有的相关设备编写,所以可操作性强。笔者在2011年完成第一届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 给排水) 竞赛辅导后,将集训时所用的资料及讲义等加以整理与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此教材不仅适用于常规教学,而且在技能竞赛辅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做到轻理论重技能,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量,并增加建筑电气设计与验收规范的内容。

3. 2 充分利用已有设施

要掌握技能就要开展实践教学,如何解决实训工位是每位中职教师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近几年,职业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相应的实训设施与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设施为本课程服务是每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基本功。

课程实训中的工位问题,常规继电器控制部分,可以完全利用已有电工设备。点动、连续运行、正反转、顺序电路等可以全部在已经建立的电工实训室中进行,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实训装置数量有限,并不是每次实训操作都要在该大型设备上进行。给排水控制电气柜安装与接线可以在电工实训室的电工木板上完成,便于管理而且安全。PLC程序录入与编辑在机房开展,可以做到每人一台电脑,可编程序控制器接口与调试可以利用PLC实训室。

3. 3 做中学、学中做

实践教学是目前中职教学的重中之中,脱离了实践,中职教学将变得空洞虚无。做中学与学中做是每所中职学校追求的目标,目前通常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法。

在设计课程实训时,先将所有教学分成若干个主项目,具体为: 常规继电器控制、自动喷淋灭火系统、PLC、恒压给水四个主项目。每个主项目可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完成,如: 恒压给水主项目由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组成。然后,细化每个子项目的任务,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材料规格、施工方法、使用的工具、验收合格标准等一系列要求。

情景的设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主要有现场参观、实物演示与图画展示等形式。通过情景的设置,首先让学生搞清楚要做什么,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完成任务。

项目设计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组织实施。在项目开始前,教师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适当的讲解,同时对该项目中用到的技能提前进行练习。项目普遍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项目完成后先进行小组自评,评价方案由实现的功能与建筑电气规范两部分组成。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小组间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教师必须及时记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与技能两方面加以分析,在项目进行中或结束后与学生共同讨论。通过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篇5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文/栗 松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电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子电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电子电工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要求和教学手段。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办法。笔者通过多年中职教学经验,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电子电工教学是由实验实训课程及基础理论课程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机结合。但很多学校实训课程少,多数教师重视理论课教学,造成学生出现眼高手低、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等现象。而且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力,多数喜欢实训课学习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性知识不牢固,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课程中,大大降低了实训课训练效果,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专业技能。除上述原因外,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软件和硬件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学历不高,教师职责分配不合理,学校设备落后、陈旧等,导致实训课程多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不能跟上快速的科技发展,学生掌握的技术跟不上潮流。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物理电子的规律、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仔细学习和掌握。否则,学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而引起危险,比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电线的连接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等。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训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课程反馈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增加电子电工教学的.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常用器件,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并掌握各器件、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通过实训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亲自体会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实训项目应随知识的更新不断深入和递进,根据当前技术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电子实训过程中,可以在万用表的安装调试、焊接练习、制作稳压电源等基础之上,进行数字抢答器、多谐振荡器、数字计数器等制作内容;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等实训内容。而且,在增加了实训教学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更多的优化教学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3.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和错误,勤于动脑,大胆动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常因机器发出噪音或电火花而不敢面对实训,导致不能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在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勇敢动手操作。比如,在做电动机转动实验或日光灯实验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别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不敢再次打开电源,实训课无法继续完成。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大胆操作完实验。而且,不要让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只要学生在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都给予认可和允许。让学生在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6

关键词:电机与变压器 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

一、背景分析

现阶段,中职教育大部分面向的是初中(中考不理想)毕业生。此类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运算能力不足,对理论分析耐心有限,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教师非常认真地讲课,但是真正用心听讲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很快忘记学过的专业知识。因此,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个专业课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笔者发现要想改变学生厌学现状,需要解决存在的很多问题。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勿间断。有时候不是学生想学习,而是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这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以下是笔者经过这几年的技校教学,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上网查资料选择经典案例,总结教学经验后的一点看法。

1.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浓厚程度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学生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有几点注意事项:首先,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魅力,要从学生喜欢的话题入手,进而引入课程相关知识;其次,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语言的幽默感,并且讲课时间不宜过长,但可讲多次;最后,教师对不爱听讲的学生要多提醒,课间多谈心。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学生热爱一位教师,相应的也会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而且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不难,如课堂引入,联系实际,讲课过程幽默风趣,课后总结重复强调,课间休息投其所好,平常见面开开玩笑。

3.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自笔者所在学院创建示范校以来,笔者对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所学东西感兴趣,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我们采用先完成某个实际项目,再查找理论知识用来辅助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第一,提出需要完成的项目:制作小型变压器。第二,组织学生观察了解实物,拆分开来,讲解每一部分材料组成、所起作用;组装起来,讲解整体效能,应用在什么场所。第三,由教师作演示试验。第四,指导学生拆卸、复原、组装、制作。第五,指导学生怎样制作小型变压器。第六,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要先分析,老师后讲解。第七,教师设置故障指导学生分析检查,找出问题给予解决。教师在完成上述七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相应的理论知识以穿插、灌输、验证等方式,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传输给学生。学生弄清楚变压器组成原理,故障判断依据,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知识也随之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脑海里。

(2)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既然已不再沿用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学生成绩及教学效果的考评也应当改变。一是根据学生在操作项目中的学习态度、完成质量、掌握程度给予评分,对每个学生每一操作项目都予以评分。发现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现场讲评判分,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好练好技能的兴趣。二是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意围绕知识点展开,视学生表现给予加分,刺激学生争强好胜之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本课程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三、小结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征.电机与变压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初探 篇7

一、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现状

职校生文化基础差, 学习文化、专业基础课, 底子薄, 学不进去;部分学生认为光学技能不学理论知识, 或认为学习专业技术没多大作为, 不学;有的在实训中, 怕脏怕累,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耐挫折能力差, 遇到困难就逃避。再加之课时少, 一周一般只有两次课 (四节课) , 一个完整的任务往往不能当堂完成, 每次课之间间隔时间相对较长, 学生很容易出现“前学后忘”情况。因此实训成绩不理想。

二、实训设计要面向市场

作为职业学校教师, 要做到与时俱进, 树立市场观念, 无论从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内容, 都要与市场接轨, 渗透市场理念。为达到实训目的, 实训课的设计便成了重中之重。实训课程的设置必须从社会调查入手, 不能凭教师的感觉, 也不能只以劳动局的技术等级考试为准。在本地经济建设的驱动下, 结合前几届学生的问卷调查, 了解到职中学生能够从事的计算机行业所需要的中、低级劳动者的特点、工种、必需技能水平及待遇。面对本地用人单位, 很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为打字复印、广告设计、电脑公司、电脑培训部等。

三、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扩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 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主体, 也是中心, 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实践过程。俗话说:“教无定法”,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努力探究符合计算机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 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主要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两种方法巧妙地渗透到实训中, 特点是:“突出操作”, 在机房进行;“接近实战”, 不管是实例, 还是学生的任务, 都必须接近行业实情;“注重专长”, 学生应“多能”但更应有“专长”, 至少有一项技能达到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团队合作”, 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培养责任心, 彼此互相帮助、分享信息、团结合作, 共同进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我想每一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

四、实训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掌握知识, 锻炼技能。

学校机房安装了网络教室软件, 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室, 实现上机课的师生互动, 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在机房教师机上对全体学生广播教学, 此时学生的电脑受教师控制的, 他们只能看教师机转过来的屏幕操作内容, 不能做键盘、鼠标操作。教师演示后, 可以放开控制, 由学生进行练习。对于练习的要求, 可以口头发出请求, 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收/发文件功能向学生机发出请求文档。

五、上机实训过程的考核是实现上机实训教学目标的法宝

计算机实训教学的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的评估。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 根据实训内容、实训阶段和实训对象, 可适当采用上机考试、操作考试、实习总结报告、专题制作、软件编制、设计报告、毕业设计等考核方式, 测评学生的成绩。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每次学生依据上机指导完成上机任务后, 老师一定要安排对学生考核的环节, 做到当场给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步骤作出评价, 并对学生的每次上机情况作出一个综合评价并记录在册。任课老师必须准备一份《上机考查成绩记录册》, 主要用来记录每次学生上机的任务完成情况 (可采用等级制记录, 也可采用百分制记录) 。这一方法在笔者的实践运用中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学习主动的学生在这种考核中获得了提高, 学习被动的学生在这种考核中得到了促进, 极少数不学习的学生也因碍于面子等会想方设法来通过考核, 从而没有精力去做与上机实训课无关的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把握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分析每个学生学习特点,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思想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务实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反馈, 总结教学经验, 扬长避短。

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事职业教育的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上机实训课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 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勤于思考, 务实求精, 在上机实训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摘要:实训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获取知识、熟练技能、思维创新的过程。为此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要以市场为导向,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掌握知识, 锻炼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上机测评

参考文献

[1]李燕梅.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8) .

[2]常娟.关于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 2009, (02) .

谈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 篇8

一、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项目教学法能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训教学中, 传统的教育手段存在不少弊端, 它主观性强, 不考虑劳动力市场长远需求, 以教师为主体, 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而项目教学法能因材施教, 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职业分析确定综合能力的学习, 以劳动力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作为培训的方向, 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及个人能力, 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 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 制订计划并实施, 完成项目任务,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增加了多种实用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让学生的操作技能的训练面更广, 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产能力, 体验到实践的艰辛与乐趣。这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在以后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对在数控专业实习中培养毕业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对本专业的实训,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主要要求是: (1) 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各项目的相关应用知识的搜集, 并应用到项目中;熟悉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并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 (加工中心) 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进行各有关计算, 会查阅相关技术手册和国家标准;能熟练掌握使用机械专业软件;能正确制订机件各零件的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通过数控专业相关工种的中级工的技能鉴定。

三、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 项目的确定:宣布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的项目。 (2) 制订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 (3) 实施计划:学生小组内分工并确定小组成员合作形式后, 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顺序展开工作。 (4) 成果展示:项目计划的工作结束后, 对形成的成果进行展示。 (5) 评估总结: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通过师生的研讨, 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找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四、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计划

项目教学的项目的确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项完整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 它的教学过程除了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 符合教学规律外, 还要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能一定程度上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并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如前所述, 在项目教学中, 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 并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 克服、处理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以一个比较典型的制作实例———机械手模型加工为例, 来介绍说明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实训中的实施计划。 (1) 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中后期, 安排学生分组 (分组后, 团队组成人员在以后的实训中基本不变, 每学期都把实训教学分成若干个小项目来完成) , 进行机械手装配体的测绘, 边测绘边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目的是通过装配体实物———机械手装配体的测绘, 培养学生的零件测绘能力和中等复杂零件图样、较简单装配图的绘制能力和识图能力, 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并巩固公差配合等知识。并进行机械手装配体中较简单零件的制作, 初步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期, 学习数控专业相关的CADCAM软件, 如AUTOCAD、UG等, 继续制作机械手零件。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时间, 由专业老师带队, 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 (3) 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继续学习数控专业相关的CADCAM软件。学期的前期, 要求学生把前面自己测绘所得的手绘零件图与装配图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抄画进电脑里, 并把部分图样进行打印出图。目的是通过抄画自己测绘的机械手图样, 打印出图的实践, 提升学生的AUTOCAD绘图的基本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并进行电气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训。继续进行机械手装配体零件的加工, 熟练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与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中后期由专业老师带队到企业实习。 (4) 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前中期, 要求学生把前一学期自己用AUTOCAD画的图纸用机械专业软件UG及MASTERCAM进行三维造型及数控编程加工。目的是通过机械手装配体的三维造型练习, 达到能熟练掌握使用专业软件进行零件的几何造型的方法。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加工设备完成机械手装配体零件的加工, 并进行装配。最后安装到工作台上进行调试, 完成整个机械手模型加工项目的学习任务, 并完成相关等级证书的考证鉴定。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时间, 到企业实习。 (5) 第三学年根据有关文件, 为学生的下厂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

项目教学法和所有其他的教学法一样, 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而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以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为最大的目标。因此,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来说, 要能够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整个实训过程, 并且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 结合生产第一线的具体情况,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精心组织,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过三年的课改实践, 作为教学一线的普通初中科学教师, 亲身体验了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我深深地感到, 要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 加快研究并构建适合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一堂好课, 好比一池水, 表面虽波澜不惊, 内部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投一粒石子, 会激起层层涟漪;洒一缕阳光, 会折射一个美丽的世界。如果能机智有效地驾驭堂课, 洞悉并抓住教学中瞬间闪现、稍纵即逝的教育教学素材, 用生动鲜活的课堂生命元素作用于课堂教学, 就会使平淡的教学迸发出极大的魅力与生命力来。那么如何站在教学主体———学生的角度上来认识并探寻科学课堂的生命力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教学反馈中学生提供的形形色色的回答为课堂教学带来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而正是这种个性与差异蕴涵着巨大的财富。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能给出精彩准确答案的学生老师当然喜欢, 而对于那些答错的、答偏的、甚至不会回答, 却会给教学提供了最具体的反思、感悟和加深的机会。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强化巩固, 学生的学习与思维, 则会使他们对疑难的知识获得更深刻、更完整、更理性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促进其智力发展。

教学现场一: (溶液的复习课) 教师:在20℃时,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现将50克的食盐溶解在100克的水中,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甲同学回答: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0%。教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乙同学回答:可能是33.3%。分析:两位同学的回答显然都是不准确的, 但老师如果仅仅用一个“错”字来评价, 则不仅于教学毫无意义, 而且可能在无意间伤害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心。这时教师再叫甲同学具体分析一下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回答:是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教师强调: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100克水是溶剂的质量。显然甲同学答案是不正确的, 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去评价解释乙同学, 而是接着问全班同学“现在乙同学的答案正确了吗?”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同乙同学的答案是正确, 因为乙同学的答案就是利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质量所得。这时教师应该乘胜追击, 叫其中认为乙同学答案正确的某同学来配制溶液 (先已准备好50克食盐和100克水) , 某同学操作完成后, 发现搅拌了好一会儿了, 但仍有不溶的食盐在烧杯的底部。教师紧扣现象又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 题目中还有一个信息“在20℃时,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也就是说在20℃时, 100克水中最多也只能溶解食盐36克, 而50克食盐会有部分不溶解。此时学生明确了在20℃时, 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也只能是26.5%, 同时学生更加明确了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不仅要理解概念, 还要考虑溶解度的限制。因此, 两位同学的错误回答给全班同学创造了更多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可能在不断地出“错”, 每“错”一次, 他们就会再对知识咀嚼、消化、吸收一次。但教师的口头评价“错”不说, 如此,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为学生学习思考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使科学课堂具有了生命力。

二、提问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项目教学法一定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社会效益。

问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 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学生的思想往往是淳朴而不够成熟的, 他们难免提出一些认识狭隘。偏激或是理解有偏颇、有误差的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 “问则疑”“疑则思”“思则通”,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引向成熟, 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从而激发教学内在的生命力。

教学现场二: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情境, 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发现瓶内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 此时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水面慢慢上升时, 他们惊奇了, 不住地小声询问, 水面上升了!水被吸进去了!怎么回事啊? (课堂气氛出现了一个高潮) 学生求知欲发被激发到极点。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请学生描述出所见到的现象, 并说出自己观察中不解的问题。只见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其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呼之欲出。一部分学生所提个别问题竟然连教师都没有考虑到, 如 (1)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2) 里面的白烟是什么? (3) 白烟为什么不见了? (4) 水怎么变黄了?这几个问题使学生的困惑由迷茫而清楚地显现出来。教师在大部分同学所处的相同的困境中, 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请你们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及判断能力, 简要地回答这4个问题。此时学生对这4个问题猜测纷起。但由于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 对个别问题仍难有定论, 并最终将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又反馈给教师, 请求帮助。“白烟是什么东西?”教师面对学生急切的目光, 回答: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是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的一种产物。在反应中红磷减少了, 空气中的氧气也因参与了反应而渐渐不见了。教师话音刚落, 意犹未尽的学生又开始讨论, 并最终明晰了各自的思路, 找到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其中一位同学解释:“当红磷燃烧时, 不断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反应中生成的白烟, 溶于水后, 原来氧气所占的空间就被水占据了, 由此还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就是现有水所占的体积。”至此学生频频点头, 豁然开朗, 眼神中洋溢着兴奋和满足, 自然明白了水面上升的原因。最后, 在进一步讨论和测量后知道了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大约为五分之一。分析: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 由学生提问引出新的教学, 提出的问题作为切入口, 顺畅自然地展开知识深层次的思考研讨, 因而使课堂具备了生成性、兼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 对学生的一些突发奇想要表示认可, 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因子。

从本质上讲, 课堂生命力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商。智商高, 就能心机四伏、心明眼亮地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活力因子, 上出一堂堂个性激昂、活力焕发的好课。科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不仅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关, 而且涵盖了几乎整个与教学相关的主体、客体和媒体。比如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面对新课程, 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理念, 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科学课堂, 师生将共同沐浴在微笑的灿烂阳光下, 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科学课堂的快乐。

(乐清市三山中学)

摘要:高技能技术工人, 是目前用人单位紧缺的人才。如果就业人员有良好的技能基本功和较强的技能提高能力, 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各职业学校应增加学生的实训课时, 在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把它贯穿在二年的专业理论与实习的整个过程,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实操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个人素质, 增强同学们就业适应能力, 提高就业率。

关键词:实训教学,项目教学,数控专业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2]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2) .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9

一、财会教学中运用实训教学方法的原因

简单地说, 实训教学就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 让学员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 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训教学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而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担任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意味着学生素质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 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财会专业运用实训教学方法的内容及目的

(1) 手工会计模拟实训。手工模拟实训的主要内容是:以《财务会计》教材内容为基础, 选用企业的实际业务为实训内容。在业务操作上主要包括: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开设并登记明细账, 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并编制会计报表, 凭证和账簿的启用、装订和保管。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 提高核算能力。

(2) 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模块的使用, 账务核算系统模块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 工资管理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等。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 使学生掌握主要的财务软件使用, 体会电算化会计处理会计业务的流程、特点。

(3)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设计, 会计凭证、账簿、报告设计, 企业内资控制制度设计, 各项业务核算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训, 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的财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训练。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报表模拟, 即通过给定的一组数据, 以企业需向银行融资 (或招股) 为背景, 编制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会计报表分析, 即给定某个集团的报表 (约10个企业) , 学生对集团及各成员的报表进行全面分析, 以全面了解该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实训, 增强学生对企业会计报表的感性认识, 训练学生对报表的理解能力和编制能力。

三、采用实训教学方法的优点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实训教学, 应围绕着“学以致用”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通过实训操作, 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财会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方法的主要特色表现在:

(1) 实用性强。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 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 是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 通过实训能较好地解决财会专业学生专业的实训问题, 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 资料健全具有可操作性。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是学生在学习完规定专业课程后, 由指导老师对来自实际单位的业务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模仿实际业务操作程序而进行的业务操作实训, 而且各种凭证、账簿格式、审计工作底稿、纳税申报表、会计报表等与实际工作中完全一致, 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3) 通过实训达到知识的扩充。在实训的过程中, 能使学生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 所以学生学习的时候可能没有去认真研究, 实训的时候他们突然间会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因此, 可以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财会工作是一种涉及记账、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多种岗位的业务。它需要在实训中多个角色相互配合。每一个程序都必须严谨而认真, 每个环节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同。所以, 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总之, 财会专业学生通过实训, 他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出纳、会计、审核等各环节的业务, 并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这样, 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 提高就业素质, 增强竞争能力。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 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仅对财会教学中的方法之一“实训教学”方法的原因、内容及优点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职,教学方法,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秀.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中职数控铣实训教学方法浅说 篇10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传统的数控铣实训教学模式是指导学生练习数控铣床的操作, 围绕操作讲解相关机床的功能, 最后再讲一些实例。但这样下去, 学生靠记忆与大量实践学习之后很难触类旁通, 原因是, 目前的教材和教学过程都不大符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现有专业教材的理论性、原理性较强。一个刚从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对机械原理与切削知识几乎一窍不通, 要求这些学生只经过一年半载的理论学习, 依靠背诵教师灌输的切削理论与基础知识, 再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就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满足企业的需求, 有很大难度。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教学应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应把以“教”为主, 转变为以“学 (学生) ”为主、以“导 (引导) ”为主, 为“导”而备课, 为“学”而上课。要准备好在实践教学中落实这些内容, 在教学中把职业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把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过程”, 并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零距离”。数控专业教学实践性非常强, 教师必须严格考虑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 对每一节课都要设置充实的内容, 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为培养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做好准备。

学生掌握实践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必须根据课题或模块所针对的知识范围引导学生读书和思考。在数控铣实训教学中, 应推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 这种方法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数控专业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工艺过程。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不要把知识简单地告诉学生。首先, 在课前要在发给学生的教学任务书中设定鲜明而有趣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引导他们从已知中悟得未知, 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在授课过程中, 若能做到对有些问题一环扣一环地提问, 使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 就更能够促进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例如, 我在讲授数控铣床外轮廓加工时, 就采用了在课题任务书中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后上讲台讲评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下, 学生和教师互换角色, 由学生当“老师”, 教师和其他同学当听众。“老师”上课时, “教师”听众给予关键的提问和指示, 其他听众给予必要的补充, 引导“老师”理清思路, 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角色互换、学生互补可以起到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并培养学生团队配合能力的作用, 学生也可体会到教师备课的思路, 掌握自学的方法。学生上讲台讲课的做法可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自由探索的课堂气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具体的教学引导过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教学阶段 (参见图1) 。

第一阶段:发放任务书在这个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课前任务书的设定。任务书中的任务和问题需符合以下要求: (1) 模拟工作过程、符合作业流程; (2) 依据实际流程的重点与难点设定问题; (3) 依据实际流程的重点与难点设定时间; (4) 任务书的语言要符合实际要求, 避免使用模糊字眼如“了解、掌握”等。 (5) 讨论问题的设定要依据学生实际理论与实践技能基础; (6) 讨论问题的设定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 同时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难度递进关系。以下为数控铣实训外轮廓加工任务书范例: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任务书的内容, 考虑学生的基础与个性, 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划分小组时要按成绩的优、良、差搭配学生, 同时安排具有一定协调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经历遇到困难、查找资料、共同讨论、在组长的协调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得出本组的最优方案的过程, 要求组内做详细记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提供必要的指导。

第三阶段:学生展示本组的最优方案各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最优方案, 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 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评, 在某个小组的问题讨论结束后示意下一组展示, 指导教师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 协调展示流程,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指导教师切忌喧宾夺主, 取代学生主体, 而使课堂成为“一言堂”。

第四阶段:教师点评这个过程与学生展示阶段环环相扣。教师点评的作用, 一是控制课堂节奏, 二是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同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最优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多运用激励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阶段:学生总结在这个阶段, 学生借助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补充和修订信息进行方案的优化, 锻炼自身的文字组织能力。

第六阶段:确定最优方案本阶段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指导教师在本阶段将学生总结出的内容“托出”, 进行综合评估。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语言让学生感到问题的答案是自己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得出的, 在褒奖某个小组优秀方案的同时, 要避免使用“差、不好”等字眼挫伤方案不理想小组的积极性, 可以使用“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特点”等鼓励性语言,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强化学生的职业成就感。

第七阶段:实践操作学生把知识、技能或行动方式运用到本课题的实训中去, 通过实践检验、强化教学内容, 并在实践中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第八阶段:完善与反馈一轮教学过程过后, 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情况修订任务书与教学环节, 为下一轮教学积累经验。

重视学生心理需求

在数控课程教学实践中, 教师还应适时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学习注意力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对事物有新奇感。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性高, 特别喜欢探讨争议问题, 爱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对此, 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言行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决定着课堂气氛。教师有了主导意识, 教学过程中就会重视学生的态度和信息反馈, 就会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 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学生有疑惑或烦躁情绪, 都能通过表情表现出来。这时, 教师就需要马上调节课堂气氛。

在心理素质方面数控实践教学的实践性是相当强的。机床本身的运行是高速高频率的, 机床设备本身的造价也是高昂的, 对于机床操作者有极高的要求, 心理不稳定以及心理准备不充分都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注意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调整学生的状态, 强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 不仅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在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多种。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各种方法的前提, 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和“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合理运用评价这根杠杆, 对学生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实际, 使学生能够清楚看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能够对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并能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提高。只有这样, 才能更快地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每个教学项目完成以后还必须注重教学反馈, 不断完善任务环节, 使数控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贴近中职学生的特点, 贴近职业实际,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按需学习、个性化学习, 通过自我管理, 不断贴近社会、企业需求。

摘要:对于以应用性、职业性为主要特点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 学科型教育体系已明显不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数控铣实训角度, 探讨怎样在数控铣实训教学中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 真正实现中职教育的本质功能。

关键词:中职,数控铣实训,教学方法,职业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宁广庆, 戴明宏.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4) .

浅谈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数控 生产实训 指导

近些年来,数控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数控技术需求人员越来越大。目前,几乎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有数控专业课,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中职学生,实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精心设计好每节实训课,上好每节实训课,提高中职学生技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数控专业实训课的教学。

数控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能否为工厂、企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技能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怎样上好每节数控实训课呢?笔者根据教学的经验,谈谈以下看法。

一、坚持四个原则

在数控实训课的备课、上课、课后指导等环节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数控实训教师,应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始终贯穿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学校在实训车间里,引进了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学校的“三级教育”具体是指新参加实训学生的车间教育、工种教育和机床教育,它是校园安全生产实训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在学校里实训营造企业的生产氛围,建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将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为提前步入社会,提前进入企业后角色的转变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2.以练为主的原则

实训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文化课、专业课有显著的区别。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课、专业课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训课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以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所有实训课都应当精讲多练、少说多做,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技能,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它既是对实践能力的练习,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延伸。

3.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现在的中职学生,很多存在着厌学的客观因素,所以我们在实训当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在选择加工方案和加工路线上,要求只要工艺编排科学合理就行,不会限制很多,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对学生的操作加工方法给予科学评价,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表扬,奖励。大家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互相讨论,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促使自己不断提高。采用大家参与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作为数控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在选择工艺和参数上,笔者施行“抓大放小”的原则。在整体上没有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去改工艺、改参数,得到不同的效果,最终通过讨论优化,得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二、掌握四个教学环节

1.讲授

教师的行为占主导地位。主要教学方式为讲解式。其一般过程为:教师引入新课题,通过提问了解学员对新课题的准备情况和现有基础,然后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说明学习内容的目的以及达到的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示范

教师的行为仍占主导地位,教师首先将整个过程熟练准确地示范一遍,之后再详细分步骤示范。 在分步骤示范中学生要带着三个问题来观察,即: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实训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课堂演示的区别在于:这里示范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而且要让全体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要学生知道教师是怎样做的,他们也应该这样做。在老师示范的过程中,重点内容边示范边给学生讲解,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

3.实训

在实训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生的行为。在学生训练环节中,指导老师要观察每位学生的具体操作,抓住学生操作出现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对每位学生在掌握技能过程中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实训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实训两个环节,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特有的技能,从而实现培养具有较强综合技能的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4.总结

在进行总结时,教师要全面总结学生在这一课题目中的实际情况,除了要肯定成绩,交流经验,指出不足,还要对学生在实习中对工量具、材料的保管,设备、环境卫生、实习态度、安全文明生产等全面总结,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习操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技能、技艺。

三、把握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考虑是否详细,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实训教师在课前应熟悉教学目标和教材,认真编写授课计划,做好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工作,对学生操作的内容,实训教师要亲自动手试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训教师应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扎实、细致地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努力做到实训前计划完善、准备彻底。在课题的准备上我们要下一番心思,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理论基础差,学习不积极,但是好动。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设计课题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外形美观的工艺品作为实训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在快乐中实训,从而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技巧和相关的工艺知识。从物质上,要准备好场地、机床设备、加工图样、工量具、加工材料等,做到万事俱备。

2.预测阶段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技能掌握情况,预测在实训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地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故意设置少编一段程序,写错几个指令代码,使工件无法顺利加工,让学生自己查找机床无法通过检验,不能自动运行加工的原因。当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排除障碍后,会非常开心愉悦,感觉自己克服了困难,有了成就感,同时也消化吸收了这堂课的知识要点。

3.示范阶段

教师示范操作是否熟练、是否符合要求、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实训的效果。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可以根据学校的机床设备与学生的配备进行不同的示范。如果是一台设备配备多名学生,可挑基础好的学生作组长,重点示范,然后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实训学习。在这期间,教师可来回巡视,遇到再次操作,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处理问题才胸有成竹,从而提高老师在学生当中的威望。

4.指导阶段

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教学不同,对技能的掌握不但与知识的理解有关,还与学生的手感、心理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采用的指导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集体指导的教学方法,而对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个别指导的教法。通过不同的指导方式教学,学生不但掌握技术快,而且学到的技能也扎实,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电机实训教学 篇12

关键词: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策略

因为钳工实训重点是手工加工, 基本操作单一, 劳动强度大, 学生体力消耗大, 为此, 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热情, 不愿意参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陈旧的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钳工技能实训教学, 积极探索钳工技能实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切实提高中职钳工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是中职钳工技能实训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钳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钳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难以管理、老师教学难度大等问题的出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 目前中职学校绝大部分钳工实训教学主要都是围绕锉削内容进行, 多是加工四方体或做锉配。 无论哪一个工种的学生, 只要参加钳工实训, 教师授课的内容几乎没什么变化, 这样, 时间一长, 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不再愿意实际操作;好多学生干脆逃学, 对老师所教内容不愿意学, 认为学这些手工操作对今后参加工作没什么用, 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关系不大。 真正愿意好好学习的没多少人, 这样就白白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给实训老师和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探索技能实训教学的新思路

1.教学设计的改革

当前中职学校学习钳工的主要专业类别有模具制造类、数控加工类、汽车维修类、机械装配与维修类、焊接类、铸造类、电工类等专业, 教师要分类进行教学, 依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 选择相应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 例如以模具制造专业,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针对本专业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操作, 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如看图能力、修配定位能力、综合测量能力等, 懂得如何进行配钻、修正配合间隙、抛光、刮研等钳工基本功。 机械装配与维修类专业教学内容应着重突出机械装配与调试、 平面刮削、形位偏差测量、孔加工、螺纹加工、錾削等。 数控加工类专业应以学习测量尺寸和形位偏差为主, 提高看图能力, 适当安排一些孔加工、螺纹加工、钻头刃磨等钳工基本功训练, 不要安排锉配。 汽车维修类专业内容包括画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扣的操作方法、特点和应用;以及所用工具、量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了解装配的概念, 简单部件的装拆方法, 了解钳工及装配车间的生产安全技术。 不能不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 千篇一律, 各个专业所学内容都是一样的。 如果让模具制造类、 数控加工类的学生都学同样的内容, 则很多学生一定没兴趣, 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验, 发现采用因材施教, 分类教学改革后,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生管理也轻松多了。 因此, 钳工实训教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用性教学, 这样学生实训才会有兴趣, 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

2.技能实训内容的改革

要想提高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效率, 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一些有创造性的实习工件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 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对有兴趣的内容都会积极探索、精心完成, 学习热情很高。 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现, 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训操作, 如果他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赞赏或有人作为艺术品收藏, 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实训积极性会很高。 同时, 通过技能实训, 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汽车维修类专业为例, 要完成画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扣的操作, 如果只是加工一个简单的工件, 没什么艺术欣赏价值, 只是废铁一块, 则对此学生没有什么兴趣, 学习热情不高, 教学效果很弱, 很多学生干脆不做, 认为没什么意思。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 如果设计采用金属薄板制造一个微型小汽车模型, 采用矫正与弯曲、铆接、錾削、锉削、钻孔、攻丝等技术完成, 制作好后再进行精心装饰, 使之成为一件艺术品,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非常高, 从中也能学到不少相关钣金技术, 对今后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 自从这样设计操作实训后, 学生都能积极参加, 兴趣非常浓厚,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老师一言堂, 一般的程序是老师先讲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然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种教学方法呆板单一, 没有创新意识, 学生只是被动学习,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只是做适当的指导工作, 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这样的钳工实训课堂不再死气沉沉, 大家学习的热情很高, 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例如加工微型平口钳, 按照一般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基本是: 老师事先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给学生讲解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所说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 老师在教室进行巡查, 加工完成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讲解。 如果采用分类指导、自主探究教学法, 则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微型平口钳或图样, 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①机用平口钳的各种零件用什么材料制作比较好? 哪些材料在加工后要进行热处理?②学校里有没有加工这些零件的设备? 用哪种设备加工这些零件能提高效率? ③如果让你选择钳加工制作这个微型平口钳, 需要哪些工量具和标准件?

总之,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钳工技能实训在中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提高钳工实训教学效率, 是每一位钳工实训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 只有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才能推动钳工实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锦昌.钳工实习教学路径研究[J].科技风, 2014, (20) .

上一篇:文学创作的真实性论文下一篇: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