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2024-09-16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共12篇)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1

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 数控毕业人数数以万计, 但切合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数控人才, 另一方面数控专业学生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人才使用方面, 企业和人才本身都不满意。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说明我们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没有很好与企业沟通、合作, 没有按企业的愿望培养人才, 如果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 动手能力很弱, 实际经验较差;学生没有一技之长, 没有特色;再加上学生定位不准, 不愿立足一线, 缺乏吃苦耐劳和为企业奉献精神, 数控人才缺口的出现也就显得必然了。

笔者发现, 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年后竟然不会, 这一现象引起许多职业学校的巨大震动。虽然相关调查表明, 企业更关注学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 但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前提下, 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无疑更具有就业竞争力。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看, 重要的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渗透企业文化, 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 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实训教学可以很好的模拟、再现企业管理模式, 只要设计合理, 操作严谨, 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这样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实行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企业管理的内涵是广博的, 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在不同的实训中, 体现的管理模式是不同的, 要想使学生得到完整的企业管理理念, 学会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 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训管理体系, 将企业管理模式贯穿到各个环节。结合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实训特点构建如下教学模式:

一、教学管理“小班化”

我校数控实训车间配有CD6140A/1000普通车床2台、X6325万能摇臂铣床2台、XD30数控铣床1台、CK-A6136/1000数控车床1台, 在校学生2届, 120多人。人数多, 设备少,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对接, 秉承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企业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能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构建成产学结合的螺旋式循环。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将班级学生车间实训时分成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二、实训过程“企业化”

我校的实训车间的结构形式与企业的车间是相似的, 不同的是组织机构和文化氛围, 为使学生在表象上感悟企业氛围, 我们将学校的实训组织机构按企业的方式进行命名, 即厂长、车间主任、班长、师傅等, 在车间布置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宣传板报、警示语等, 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融入企业。创立教学工厂, 与学校周边的机械加工工厂密切合作, 承揽部分加工任务, 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时刻把握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步伐, 又可以为学校实训教学节约成本。

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企业, 绝大部分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现场管理是他们首先要学习的管理课程, 熟悉现场管理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走在前面。数控车间实训过程的“企业化”, 能很好再现生产现场, 是强化学生管理能力的良好时机, 现场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 如设备管理、工具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管理、现场作业管理等, 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定置管理、看板管理、“5S”管理等, 在提高实训质量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管理能力。

学校虽然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但在实训中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如准时考勤制度、早会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责任连带制度等, 同时加大监管执行力度, 成立劳动纪律检查小组 (相当于企业的安纪) , 对违纪者照章处理, 不偏不倚, 公正严明。使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严格遵守厂规厂纪, 迅速的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三、考核标准“经济化”

结合企业用工标准优化实训考核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得考核标准经济化。以职业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 教育学生, 考核学生。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 企业的宗旨是效益第一, 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实训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企业管理模式, 靠近企业的价值取向, 我们将实训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1000元的薪金制, 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这样的理念:一个月的生产劳动我们有望获得1000元的酬劳, 而这酬劳的获得关键要看对企业的贡献来决定, 劳动纪律差、产品质量不过关, 损失的首先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扣10元钱和扣1分在实训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 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作用是不同的。

近一年, 我校数控专业深入企业调研, 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认真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构建了适应企业人才需要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实训课“三元化”模式, 进过10级数控学生的实践, 使学生自身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提高了适应企业生产的需求, 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项目编号:FFB090557, 子课题项目“中职数控专业实训课“三元化”模式”。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2

数控实训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探索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劳动者,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的重要内容.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二十一世纪是工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趋势也日渐激烈,如何使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我们每一位职业类学校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作 者:胡嘉艳  作者单位: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职   数控实训   教师   学生能力  

浅谈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体会 篇3

关键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体会

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训教师的恰当指导,是学生学习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的关键。笔者结合实训教学实践就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谈几点体会。

精心设计绪论课,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每当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学习时,总是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讲好绪论课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工作态度、职业素质、理想志向的培养与树立。笔者通常用以下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播放视频介绍数控机床出现的背景、发展历程、生产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知道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新手段,它具有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加工适应性强、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小等特点。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在普通机床上无法完成的工作。让学生知道现在所学习的、未来所从事的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专业,不但社会地位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舒适,而且工资待遇不菲。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强调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文明生产是未来幸福生活的根本前提和保障面对高速运转的机床,稍不小心就会发生人伤机损的安全事故,所以操作者必须掌握好数控机床的性能,精心操作。一方面要管好、用好和维护好数控车床,另一方面还必须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和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不断培养较好的职业素质。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使学生

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不仅如此,现代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还能实现加工模拟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诊断功能,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样学生既能比较完整地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妥善安排实训步骤,减少学习“弯路”

现代的数控车床种类繁多,结构、操作系统以及主要性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它的控制面板也是不同的,它的G代码和辅助功能的M代码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实训的第一步必须要学生先熟悉所操作的车床的结构,了解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操作系统、控制面板、G代码、坐标系等性能。第二步发给学生一些外圆弧、锥度等模型零件的加工程序,让学生照此输入,然后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加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车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减少操作时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三步给学生一些简单零件的图纸让学生先观察,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划分和安排加工工序;考虑零件的定位、夹具和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及对刀点、换刀点的位置和刀具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检验并修改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程序说明卡、走刀路线图等。第四步在实训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所编工艺路线上车独自加工完成零件。第五步按照考级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G代码、M指令等功能以及切削要素的内涵并能恰当选用。加工先从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内外螺纹零件开始训练,等这些熟练后尝试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如车制机床主轴(要求采用粗切循环功能)、车制内外球面(要求采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并且球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04mm)、车制蜗杆以及多头螺纹(要求采用子程序功能,并符合图样要求),最后再练习一两次较高难度结构复杂零件的加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因材施教措施,使全班学生都能掌握好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应让他们充分理解和领会操作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赶上全班学生实习操作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加工时关于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在编程时理解不了刀补的含义,所以在编程时总是忘了考虑这一问题。鉴于此,笔者就专门绘制加工过程模拟图纸,让学生明白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我们是按零件轮廓进行编程的。因为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运动的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而是偏移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再加上加工余量和刀具磨损。所以,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应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加工内轮廓时,应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内轮廓表面一个半径值。这样的解释使学生明白了刀补的含义和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对于那些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也会增加实习件的难度,适当改变实习课的内容,使他们的操作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总之,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启发与引导,注重学生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安排实训内容,更快更好地达到实训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数控技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孙建东.数控机床加工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中职餐饮实训课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篇4

关键词:竞赛教学法,餐饮实训课堂,有效教学

一、餐饮实训课“高”和“低”的矛盾

餐饮服务技能是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操作技能, 而实操练习是学生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必经途径和关键环节, 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实训课老师们普遍遭遇到这样一个无奈的局面:“高”要求和“低”兴趣的矛盾。餐饮实训课教师的“高”要求和学生的“低”兴趣的矛盾由来已久,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现阶段餐饮实训课大多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再指导—考核的教学模式, 单调的教学使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 直至枯燥—烦躁的境地, 对实训课产生抵触情绪。虽然老师一再强调技能的重要性, 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 即使在教师的“苦口婆心”和“高压政策”下, 学生勉强完成实操任务, 效果却可想而知。

二、遇弯则曲, 积极谋求变革

面对困局, 笔者所在学校主动谋求改变, 抓住90后学生的兴趣点, 将“竞赛”引入课堂, 把“团队”贯穿项目, 将餐饮实训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与技能竞赛活动融合共组, 发挥技能竞赛活动的优势, 实现了实训课“自助式”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竞赛教学法”内涵解释

“竞赛式教学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到技能竞赛活动当中, 发挥技能竞赛活动的优势, 使实训课教学达到预设效果, 也就是有效教学。教师把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竞赛项目, 实训课堂组织竞赛,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 既鼓励单打独斗又鼓励团队协作, 在竞赛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记录和评价并巡回指导, 将竞赛成绩作为项目成绩。反观整个教学过程, 既有“教什么”的设计, 又有“怎么学”的设计,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不仅如此, “竞赛教学法”还可以与诸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等有机结合, 整合成“竞赛”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竞赛教学法”的优势

1、发掘潜能, 激发兴趣

分析现在的90后学生, 职高阶段的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好胜心较强, 渴望别人的认同, 而竞赛恰好能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在餐饮实训课堂上引进竞赛教学法, 是顺应新时期教育观转变, 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之举。教师给学生个人或小组布置竞赛项目, 讲清竞赛规则, 学生们为了在竞赛中取胜, 必然会认真掌握教师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 反复训练直至熟练掌握, 并且还会自己动脑筋完善和创新技能。在我校教师实践“竞赛教学法”以来的三年时间里, 我们欣喜地看到:竞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反复推敲、百练不厌、务求精通,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轻易达成教学目标。

2、既协作又竞争

当今社会不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团队的力量无比强大。投射到餐饮实训课上, 竞赛项目多为集体参赛项目, 每个竞赛小组为了拔得头筹, 组内分工合作、积极准备, 竞赛中也会团队出战, 为了集体荣誉发挥最大的能力。协作和竞争在整个过程中闪现亮丽的光芒,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之处, 也有助于他们更加合理地自我定位。此时, 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学生积极面对成功与失败, 形成正确的竞争价值观,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3、“教”与“学”的设计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

教师采取竞赛的方式组织实训课新课教学, 赛中巡回指导, 赛后现场点评和打分。学生既可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又可加深对规范服务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 竞赛活动也是考验教师组织能力的手段, 教师从中发现教学工作的不足, 启发教学改革思路, 使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 教师根据学生竞赛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分析和调控, 对提升教学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竞赛教学法的实施

1、设计竞赛项目

根据餐饮实训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和素质) ,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素质技能。教师应遵循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 先训练单项技能, 如托盘 (理、装、起、走、卸) 、口布折花、斟酒 (开瓶、斟倒) 、铺台布、迎宾、席间服务等。这些技能较为简单, 学生练习后可个人参赛也可集体参赛。基础扎实后, 教师将单项技能整合, 组织项目竞赛, 提升素质技能, 如中西餐摆台、台形设计、宴会厅布置、宴会服务。下表所列出的是部分竞赛项目设计方案。

2、赛前准备

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可以自行取个趣味性强、辨识度高的名字。竞赛教学法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 不然难以调控课堂纪律造成混乱。

学生掌握技能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教师强调技能教学目标、内容和纪律;

(2) 形成阶段:教师讲解并示范, 学生模仿动作;

(3) 熟练阶段:学生反复练习, 初步掌握技能;

(4) 完善阶段:技能巩固与测验。

教师在第1阶段时应该给学生交代竞赛规则和评分细则, 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 保持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的动力。竞赛教学法主要用在第5个阶段, 这时学生的技能水平已经达到了熟练的程度, 开展竞赛活动也是对此项技能学习的测试和总结。

3、组织竞赛

在每次竞赛中, 都用市县级技能大赛的评分要求来评判参赛学生的表现, 将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 确定好参赛者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教师要控制好竞赛节奏, 当竞赛进入艰苦阶段时, 教师适当引导, 鼓励学生坚持;当学生感觉难度不大时, 教师可以临时加大难度避免学生骄傲自满。

4、赛后评价及总结

一场竞赛结束后, 要及时对竞赛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评价, 不仅是教师评, 也可以让当观众的学生来评, 两项得分相加最后得出等级评定, 并当场公布各组得分情况。对获胜的组, 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落后的小组, 教师要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表扬, 并指出其落后的原因, 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学生的竞赛成果作为考核课程平时成绩的依据。竞赛完成后, 教师要对本次竞赛或本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小结, 促使学生巩固技能。

总之, 教师在困境面前要多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上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课堂的力度。在餐饮实训课教学中, 如果能灵活运用竞赛教学法, 教学效果一定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懈家欣.“竞赛式教学法”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14)

[2]谢朝刚, 刘佳.技能竞赛活动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4 (48)

[3]易红兵.论学生对餐饮服务技能学习兴趣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砒会科学版) , 2009, 10 (53)

[4]吴玉琴.发挥竞赛手段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6)

[5]踯锦莲.《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技能教学心得职业教育研究, 2009, (O7)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5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仍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法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的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情况做了一个统计,数据如下:A班(32人)、B班(30人)、C班(33人)、D班(32人)、

E班(34人)、F班(30人);参与听课人数分别是:16,17,18,17,15,17;睡觉人数分别是:6,5,5,6,7,5;玩手机的人数分别为:3,4,3,4,4,4;说小话人数分别是:3,3,3,4,4,3;看其他书人数分别为:4,1,4,1,4,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每次上课讲得口干舌燥,却有一半学生在做与英语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改变我们“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历史追踪和概念界定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是从传授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发,从而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使学生在从事职业技术活动时,能系统地考虑问题,了解完成工作的意义,明确下一步内容和时间安排,具备独立计划、实施、检查能力;以对社会负责为前提,能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工作积极主动、仔细认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在专业技术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需要的教学法。”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可灵活变化。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笔者尝试了两种循序渐进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以适应英语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如下:

1.教室模拟实训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模仿为基础,师生共同收集信息、完成任务、检查评价。上课模式:选定某一主题,根据学过的专业词汇、短语和句式组织对话,全班分为7个组。首先,教师辅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对话,然后从每组学生中找出优秀者做表演,教师和其他组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该模式的优点: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对话,可以接触实际工作,尽管是模拟环境。但毕竟该活动引导学生向岗位情景迈进了一步,向工学结合迈进了一步!缺点在于:环境还不真实,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不能完全融合。学生学习仍带有被动性,积极主动性发挥不理想。

2.实训室实训模式

该模式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在中职英语教改中运用得最理想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教师给出任务,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学生自我检查、评价和反思,教师引导并评价。操作步骤为:教师就某一情景给出任务,同时制订工作页作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指导和依据;学生按照工作页和教师给出的任务去独立收集信息、组织情景;教师帮助学生更正不恰当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然后在教师的辅助下背诵对话;在班里以7人小组为单位表演对话,模拟场景;在熟练掌握对话的基础上,去实训室实际操作,在仿真场景中接待和服务外宾。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起着引领方向、把握大局、评价和辅助的作用。

3.课堂教学评价

英语实训课教学评价标准共分四项:语言的准确和流利程度、动作和表情、礼貌礼节、热情好客;分别占分值:3分、3分、2分、2分;1至7组的表演分别被其他组评价、自己评价、教师评价,被评价的总分为30分。

经过一年多英语实训课教学模式的尝试,学生边操作边讲英语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英语真正成为交际工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真正延伸到了将来的工作岗位。

两个学期的“服务类”英语实训课实施后,我们对A班(32人)和B班(30人)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认为英语实训课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分别为:30人和29人;认为提高了口语能力的分别为:32人和30人;认为避免了学生不参与学习的分别为:28人和27人;认为锻炼了交际能力的分别为:32人和30人;认为评价标准可行的分别为:30人和28人。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充满信心地把英语实训课教改进行下去,并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中职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大卫。行为引导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研究和实践,(09)。

[2]张柳红。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实训课的思考。职业教育,(07)。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6

【关键词】汽修实训;人才培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

中职汽修学校是培养专业汽修技术人才的地方,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检测学校能否越办越好的关键。本文旨在介绍中职汽修学校实训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当今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

一、中职汽修实训教学现状

现阶段,很多中职技术学校采取的都是“岗位训练”、“过程训练”、“任务训练”、“仿真训练”四项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岗位训练”即指由专业老师模拟相关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该教学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过程训练”是指学生在在模拟车间由教师指导进行的一系列的流水任务,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训练”是指由指导教师提出一项工作计划,由学生小组集体到校外独立完成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仿真训练”指的是在机房系统软件环境下进行的训练模式,可以使所学的理论更加扎实,便于学生牢记实验原理。这种四合一的教学体系如今已被全国各所中职技术学校所应用。

二、中职汽修实训教学弊端

上述这些授课模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比较先进,但由于每个学生个体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环境差异等因素,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授课效果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分离容易造成文化成绩高,动手能力差的情况;很多实验课都没有相关的检测方法,很多学生在机房上网玩游戏,全然不顧课程的进度和老师的讲解;期末考试只要求试卷分数,造成很多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极差……如何改善这些现象是中职汽修学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中职汽修实训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提升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成绩不高的原因多半是课堂参与度低,上课不听讲,低头做自己的事,仿佛老师讲的东西与自己无关,一堂课下来一无所获。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教学器械展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融入课堂,与老师的思路一致,形成良好的听课氛围,增强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接收能力,形成良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2.开发多种教学模式,开设自主学习课堂

首先,传统“大帮哄”的教学模式会使很多学生失去对课堂的信心,学校应在教学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注重针对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堂,增减相对应的科目,开设兴趣培养小组等特色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开设一些特色课堂,由学生代替老师进行模拟教学,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这样自主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便于对所学内容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

首先,对于教材中大段大段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建议开设过多理论课程,这样做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过多的喋喋不休反倒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必须掌握的理论,学校可以开设网上自学教程,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其他课时更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网上自学的模式也可以增强接收度。第二,可以适当增设一些交叉学科,给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

4.注重双向沟通,了解学生反馈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接收情况和课堂反馈。可以采取当堂随机提问、课后询问、集体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接收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接收情况、课堂的参与度、互动情况、授课时所要注意的细节等多方面的要素,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便于老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和教授知识,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四、提升中职汽修实训课的教学效果的优越性

以上几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提升中职汽修实训课的教学效果的优越性:第一,可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积极培养学生兴趣,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第二,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三,可以优化自身的教学结构,改善学校的教学体系,精简教学队伍,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物尽其用,人尽其力。第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可以协调师生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的辨识度越来越高,吸引更多师生来校,从而扩大学校规模,提升学校名气。

总结: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7

所谓“三规范一达标”就是指数控专业的学生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做到品行习惯规范、工具使用规范、操作工艺规范, 从而能够在数控车工技能等级考核中顺利达标。

“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具有循序渐进性和交互功能。一方面, 按照当前社会对数控车工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人才的要求, 学生进行数控车工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及数控车工工艺的规范训练,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数控车工操作技能达到考核要求, 同时在操作技能达标的过程中, 又时时渗透工具使用、品行习惯和数控车工工艺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 根据数控车工生产实际和技能等级考核标准, 制订数控车工实训课的达标要求, 使学生的数控车工技能达标的同时又能促进数控车工的生产。

二、“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教学计划安排

笔者认真总结了数控车工实训多年教学的经验, 并结合实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数控车工实训的特殊性, 将整个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内容按类别和需要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阶段, 共12个模块。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由4个模块组成, 主要是数控车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由6个模块组成, 包括轴、沟槽、三角螺纹、内孔等的加工, 它们是组成零件的基本元素, 每个零件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子任务组合而成。第三阶段由初级工和中级工两个模块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艺能力, 同时参加相对应的技能等级考试。

三、“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操作

(一) 学生品行习惯规范的训练与养成

在实训教学中, 品德行为的培养以及生产习惯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们把品行习惯分为安全、文明、协作、竞争。下面, 我们以一次数控车工实训课来举例说明, 如何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

1.井然有序。 (1) 进入工场到指定的数控车床, 按7S要求站位, 不随意走动、闲逛、聊天; (2) 明确训练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 (工艺流程) , 并检查实训用品是否配齐。

2.按部就班。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依据分工, 各负其责; (2) 汇总分析, 查漏补缺; (3) 组织实施, 循序渐进; (4) 教师指导, 宏观掌握。

3.结束工作。主要有编写实验报告、评优工作以及数控车床还原、清理工场。实训结束时, 应清扫数控车床, 清除的铁屑应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在上述的三个环节中, 对学生的品行习惯都有很好的规范作用, 并在每次实训课中渗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 数控车工工具使用规范的培训与评价

让学生学会规范使用数控车工工具和妥善维护保养工具, 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 又能减轻劳动强度, 保证操作安全, 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在“数控车工工具的规范使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逐渐地要学生熟悉并熟练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的数控车工工具可以分为5大类:刀具、量具、常用工具、夹具、维修工具。在这一年的培训中, 我们主要是侧重于对刀具、量具、常用工具的熟练使用, 让学生具有中级数控车工的操作水平。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采用了“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用中创新”的三用二学一创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六步教学法。

(三) 数控车工工艺的训练与考核

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企业的规范生产工艺, 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立即适应生产要求, 我们对数控车工专业的技能教学按照中级数控车工的标准, 制订了相应的工艺要求, 将数控车工专业技能教学以中级数控车工的考核要求为主线组织进行, 分阶段实行模块教学, 认真编制工艺文件, 规范技能操作的每一个步骤,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更好地适应企业对数控车工操作的要求。

规范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核心。没有规范, 就没有规矩, 整个实训就会是一盘散沙。因此, 在整个实训的过程中, 要做到行为规范、管理规范、技术规范, 包括耗材的使用和限额, 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规程、操作要领和操作步骤 (即工艺流程) , 尤其操作工艺的规范。

在数控车工实训中, 数控车工工艺包括选择并确定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及内容、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对零件图形进行必要的数学计算、编写加工程序、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对程序进行校验与修改、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与归档等, 每一种工艺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 并且贯穿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因此, 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 一方面, 指导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掌握操作工艺和技术规范, 示范动作必须准确无误和标准熟练;另一方面, 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每一步操作都要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 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有板有眼。

(四) 数控车工技能操作达标的考核与总体评估

在具体的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过程中, 为了强化学生数控车工技能, 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措施:

(1) 根据数控车工技能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整个实训教学的内容按类别和需要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阶段, 共有12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根据内容的掌握情况, 循序渐进地分为不同的子任务, 使之既具有独立性, 又具有连续性。

(2) 结合实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数控车工实训的特殊性, 安排了从实训目标、知识要点、实训内容、设备器材、操作程序、技术要求、检验标准、实训小节8个环节, 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教学过程, 有利于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训教学的开展。

(3) 每一个子任务都围绕一定的实训目标和内容展开, 附之所需的知识要点和必要的操作要领, 便于学生掌握和形成概念。整个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强调程序性, 突出了以人为中心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程序化模块, 一步一步、有序地进行训练, 使学生迅速掌握技能技巧。同时, 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应用于实践。

通过3个阶段12个模块的训练与实践, 总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 (2) 规范、熟练地使用数控车工常用工具。 (3) 规范数控车工操作工艺、合理使用工艺。 (4) 数控车工专业技能达标。

四、“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 编写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

配合“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改革, 在认真研究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所积累的教学、运作和管理经验, 编写了数控车工实训校本教材, 并制订了相配套的数控车工实训报告册。

(二) 建立了新颖的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方法

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 打破了传统的由指导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方法, 大胆尝试了项目教学法、“专题作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分类按进度布置作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但丰富了实训课的课堂氛围, 而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校自实施“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以来, 我们的数控车工专业教师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动手能力, 指导学生数控车工实训得心应手。

(四) 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校的数控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学生人数、专业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2003年的一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8个班级近400名学生, 我校的数控专业现在已经成为宁波市的品牌专业。

(五)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适岗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我校自实施“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以来, 学生经过3个阶段、12个模块的系统训练, 不但掌握了初、中级数控车工应该具备的应会要求, 而且在数控车工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真正做到安全、文明、规范、有序生产, 缩小了与企业对数控车工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人才的差距,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适岗能力。近几年来, 数控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各用人单位均非常满意,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8

一、明确实训课的教学目标

在授课之前事先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目标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还能增强教学效果,利于学生技能发展观的形成。

1. 专业能力目标

对于建筑专业的能力,应要求做到:1能制订有效的施工计划;2能有效对施工过程进行组织与协调;3拥有专业熟练的技能;4对工程结果的评定总结能力。

2. 职业精神目标

建筑行业作为一项难度大、强度高、环境多变的专业,在对作为将来从业人员的学生进行培育时,对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除了需要有基本的团队协作与吃苦耐劳精神外,还必须拥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才能保证施工快速安全地进行下去。

二、完善实训课教学方法

1. 有效利用现场情境教学

建筑专业的实训课程,是让学生将从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体验转化为头脑中真正知识的有效环节。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经验,并没有真正接触或体验过建筑行业,假如在此时对其灌输过多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失去积极性。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可使用大量现场教学或者情景模拟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容,如利用实训课时间带学生参观社会上的施工场地,体验实地操作,或者在课堂上利用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加强直观认知。

2. 师生间互动与合作

在具备了完善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在实训课教学时能否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点,提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点。

由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过少,在刚刚接触建筑专业的知识时总会出现一知半解,难以全部消化理解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当在此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中认为的难点疑惑:如在课堂上专门腾出时间为学生答疑,或者在课后深入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法,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与欠缺,对其引导指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3. 利用模型

在上文提到的实践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从直观主体上对建筑学有了了解;然而对于建筑的内部结构、材料类型尚存在很多疑问,而这些内容仅通过书面的知识来补全显得过于抽象,因此,可用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分析来弥补这一空缺。教师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制造。材料可用纸、木头、铁丝、陶土等,做出模型后教师对每位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模型来讲解构造与材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最为直观的认知,还培养了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4. 加强实践训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才是培养职业能力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实训的先后顺序应依照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教师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以搭建建筑中最基本却最重要的脚手架为例:教师先根据此项目选好场地,提供所需资料与材料,再利用课堂时间先向学生具体展示工作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之后,开始讨论脚手架的材料并研究正确的搭建方法与工序,并做好记录。在进行真正的实地实验前,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制作与拆解来分析正确搭法的原理与错误搭法的原因所在,避免材料的浪费。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应按照之前所讨论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安装,教师应在场指导,解决在实际操作时发现的新问题,同时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在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应做好评价小结,总结每一组在操作时遇到的不同问题,针对每一个疑点进行讨论与答疑,并做出必要的引申讲解。

在建筑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配合现场调研、情景模拟的方法辅助理解,以广大学生为主观能动对象,为建筑行业岗位提供真正优秀的人才。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建筑专业作为一项较为艰苦困难的行业,培养高素质建筑技术与施工人员的实训课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从中职建筑实训课的教学目标与方式两方面出发,具体探讨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教学。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9

一、课前准备充分

(一) 设计好教学方案

实训课教学方案力求做到既要讲究教法运用, 又要紧扣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既要考虑教学中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消化, 又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并预测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还要特别关注整节实训课所有教学环节的组织。为此, 教师在针对每个实训项目进行备课时应思考以下问题:对本项目学生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最想知道和掌握的?在维修实践中, 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哪些环节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做怎样的点拨引导?这样, 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又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备好实训硬件设备

根据本次实训项目准备好工具、实训器械、原材料、实训场所等, 确保实训按计划正常进行。

(三) 养成课前预操作的好习惯

教师对实训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要熟练, 做到心中有数。不管实训项目的技术难度高低如何, 也不管教师对将要开展的实训课有多熟练, 凡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各环节, 教师应按要求提前操作一遍, 并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成竹在胸。

二、经常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实训教学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教学效果。优化实训内容, 首先要科学地处理汽修专业各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教师不要把不同的课程孤立开来。如担任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意识, 在开展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把它跟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等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其次, 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丰富、优化教材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 根据实训教学目标, 将整合后的基本知识、技能、内容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及实践性强的内容运用在实训课中,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训练, 将实训内容转化为专业技能。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恰当而精心地组织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每次上课时从学生出勤、学生仪容仪表、实训纪律、工具与材料准备、工位安排、实训场所卫生等环节入手, 使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活动上来, 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特色教法, 还要变换教学手段, 变换活动形式, 诱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时,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激励;当学生操作有过失时, 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 为学生创设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达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另外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 达到使学生广泛参与的目的。根据实训内容及学生的能力差异, 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实训任务和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尺度,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实训过程, 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 使学生由“不学”到“想学”, 由“厌学”到“愿学”, 成为积极好学、追求进步的好学生。三是加强巡堂指导, 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四是重视评价总结, 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训课结束时, 要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活动。

四、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实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密不可分。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将课堂移至实训场所, 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 教、学、做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改变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割离的状况。

(二) 采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互动教学法等

将实训内容演变为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项目或案例, 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 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演练,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的实训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充分利用图片、资料、视频、网络等教学手段, 展示操作过程, 化不见为可见, 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为动,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建立、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实训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它关系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导向问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不断改革实训教学评价办法, 重点解决实训课教学评价“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这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对教师的“教”、教师对学生的“学”、学生对教师的“导”如何评价。所以, 一是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实训课评价制度。从实训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教法、效果等方面入手, 制定实训课量化评价标准, 通过采取教师评课小组推门听课、随机听课、片段式听课和学生评教等方法, 对实训课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价。二是完善课堂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过程性考核 (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项目成绩等) 和终结性考核的有机结合, 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就, 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 又要有操作技能, 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 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课堂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 引导师生重视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质量。

六、科学管理实训场所, 完善实训条件

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设施条件是提高实训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不可或缺。这既要求学校要投入资金, 建立科学、规范、标准的实训室, 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实训教学的各项管理措施和制度, 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总之, 实训课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来完成, 从影响教学效果的教育观、学生观、学风教育、实训内容与方法、实训课管理与评价、实训条件改善等因素入手, 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与探索,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摘要:本文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如何提高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效果谈了一些体会和做法。

中职电工电子实训课教学方法研究 篇10

一、电子电工实训的重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做知识的运用者。培养在校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训课。电子电工主要教学任务有:讲述或训练安全用电常识、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焊接技术、电路板手工设计印制、电路的调试与检测、电子产品检修技术基础、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等。这些大多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及运用。

二、电子电工实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就目前而言,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差或初中未毕业者,他们缺少电子电工所必要的知识,学习压力大,导致学生厌学或者自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着电子电工实训课的质量。中职院校学生也不乏娇生惯养的学生,此类学生缺乏电工电子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没有学习目标,他们难以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和理想信念,也难以对自己的人生走向进行合理的规划。

(二)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内容落后

当下我国中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电子电工实训课专业的老师少,大多数老师只是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训经验,且实训内容过于单一,在实训课堂中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电工电子实训课教学方法研究

(一)提高学生对实训课堂的兴趣

从本质上说,学生在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他们缺乏对实训课的兴趣,所有人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奋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高效地持久下去。在实训课堂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对实训课堂的兴趣,要让学生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与实际的不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理论的理解。

(二)平衡师资力量,增加实训课堂的内容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关系着实训课堂的成败,所以对师资队伍不够强大这一问题,中职院校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要求老师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从而让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拓宽实训课堂的内容,重视起实训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加大实训教师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操作。

(三)做好实训基地的服务

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实训课堂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室的开放与否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实训都产生了局限性。但是开放实验室必须要求学校24小时实验室有人且实验人员得随时在岗。比如有些学生做实验时在规定的时间只是做完了整个实验的一半,就需要实验员延迟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做完实验。在实验室实验仪器的损坏率极高,但是都是可修复的,这就要求实验室老师具有高的实验常识以及实验经验。所以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完成学校应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验员的选拔工作。

(四)校企合作,把学校搬进企业

学效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学校利用企业的实践场所,借助企业的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企业利用学校的设备、实验室做好本公司的科研,借助学校实习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学生则利用实习机会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做好衔接工作,学生做好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做好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为自身良好的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实训课堂是实践性的课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实训课堂是与理论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堂,学生要做好在课堂中的角色转换。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配合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实训课堂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要配合老师做好实训工作,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坤,王燕飞,刘承君,等.实战化教学背景下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A].武汉电工理论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214-216.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服务类”英语;实训课;教学模式

一、中职“公共基础英语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仍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法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的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情况做了一个统计,数据如下:A班(32人)、B班(30人)、C班(33人)、D班(32人)、

E班(34人)、F班(30人);参与听课人数分别是:16,17,18,17,15,17;睡觉人数分别是:6,5,5,6,7,5;玩手机的人数分别为:3,4,3,4,4,4;说小话人数分别是:3,3,3,4,4,3;看其他书人数分别为:4,1,4,1,4,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每次上课讲得口干舌燥,却有一半学生在做与英语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改变我们“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历史追踪和概念界定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

的一种新思潮,是从传授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发,从而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使学生在从事职业技术活动时,能系统地考虑问题,了解完成工作的意义,明确下一步内容和时间安排,具备独立计划、实施、检查能力;以对社会负责为前提,能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工作积极主动、仔细认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在专业技术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需要的教学法。”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可灵活变化。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笔者尝试了两种循序渐进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以适应英语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如下:

1.教室模拟实训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模仿为基础,师生共同收集信息、完成任务、检查评价。上课模式:选定某一主题,根据学过的专业词汇、短语和句式组织对话,全班分为7个组。首先,教师辅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对话,然后从每组学生中找出优秀者做表演,教师和其他组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该模式的优点: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对话,可以接触实际工作,尽管是模拟环境。但毕竟该活动引导学生向岗位情景迈进了一步,向工学结合迈进了一步!缺点在于:环境还不真实,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不能完全融合。学生学习仍带有被动性,积极主动性发挥不理想。

2.实训室实训模式

该模式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在中职英语教改中运用得最理想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教师给出任务,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学生自我检查、评价和反思,教师引导并评价。操作步骤为:教师就某一情景给出任务,同时制订工作页作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指导和依据;学生按照工作页和教师给出的任务去独立收集信息、组织情景;教师帮助学生更正不恰当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然后在教师的辅助下背诵对话;在班里以7人小组为单位表演对话,模拟场景;在熟练掌握对话的基础上,去实训室实际操作,在仿真场景中接待和服务外宾。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起着引领方向、把握大局、评价和辅助的作用。

3.课堂教学评价

英语实训课教学评价标准共分四项:语言的准确和流利程度、动作和表情、礼貌礼节、热情好客;分别占分值:3分、3分、2分、2分;1至7组的表演分别被其他组评价、自己评价、教师评价,被评价的总分为30分。

经过一年多英语实训课教学模式的尝试,学生边操作边讲英语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英语真正成为交际工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真正延伸到了将来的工作岗位。

两个学期的“服务类”英语实训课实施后,我们对A班(32人)和B班(30人)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认为英语实训课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分别为:30人和29人;认为提高了口语能力的分别为:32人和30人;认为避免了学生不参与学习的分别为:28人和27人;认为锻炼了交际能力的分别为:32人和30人;认为评价标准可行的分别为:30人和28人。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充满信心地把英语实训课教改进行下去,并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中职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大卫.行为引导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研究和实践,2006(09).

[2]张柳红.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实训课的思考.职业教育,2009(07).

(作者单位 河北涿州职教中心)

中职数控实训课教学 篇12

一、安全教育法

校园安全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教学安全是校园安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 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 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 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17岁之间, 他们对电充满好奇,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 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稍为不慎, 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 在实训第一课, 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首先, 要告诫学生, 电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 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 也会带来灾害, 所谓“电猛于虎”。其次, 要明确告诉学生:电工作业是特种作业, 属于高危作业, 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因此, 师生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课, 列举各种电工违章作业案例, 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 结合各种电工安全警示图片、标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或影片, 向学生讲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并向学生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常识, 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和“安全实训人人有责”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增强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安全实训。

二、直观演示法

学生刚来到电工实训场所, 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都想动手试一试。此时, 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和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 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 力求对每一种急救方法和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 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 对于简单的操作, 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 对于复杂操作, 应该示范两到三遍,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示范动作的速度应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同步。在教师演示结束后, 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 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 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 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 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 通俗地说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 在特定的时间内, 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 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 (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 , 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 项目安排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 分发给学生 (实训结束后收回) 。每次实训课开始时, 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 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 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 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 则要分组协作完成, 一般是2~4人作为一个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 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 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 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 使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 我应该怎样做, 如何做得更好。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训, 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更高,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同时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 互相学习,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低压动力与照明混合电路配电盘装置的安装”这一项目为例, 笔者制定如下的项目目标和考核标准:

1. 项目目标:

(1) 画出电气原理图, 选择元器件, 设计并连接控制电路; (2) 照明部分:白炽灯由单联拉线开关控制, 护套线布线;日光灯由双联平头开关控制, 并配有一个单相两眼插座, 线管布线; (3) 动力电路接三相异步电动机, 整个电路有漏电、过压保护功能。

2. 考核标准 (见下表) :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又称暗示教学法, 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或暗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 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训过程中, 指导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然后让学生现场检验他们的结论。如:在“荧光灯线路的连接”这一实训项目中,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请问荧光灯正常发光后, 如果此时把启辉器去掉, 荧光灯还会继续发光吗?”听到这话, 学生心里会充满好奇, 纷纷回答灯会熄灭或灯还会继续亮。这时候, 教师不忙于表态,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一边思考, 一边实践。当结果出来了之后, 教师重提这个问题, 并给学生讲解荧光灯线路的工作原理, 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 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激励教学法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 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 为群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 而就业时的环境好坏和待遇高低一直是学生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都要进行严格的技能强化训练, 以获得各种技能证书, 为就业时参与竞争增加制胜筹码。在实训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以获得更好的实训效果。如:告知学生, 毕业时, 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外, 还须考上本专业的中级技术等级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这对于他们选择企业, 获取较好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又如:收集本校优秀学生参加工作后获取的薪金和福利待遇等信息, 并摘录各种人才招聘信息及其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和待遇, 在课间师生交流时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学生, 让他们产生羡慕感。如此激励法, 使学生形成竞争观念, 增强危机感, 从而化为求学的强大动力, 在平时的实训中更加严格遵守纪律, 更加勤于思考, 更加刻苦训练,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及实操效果, 有利于激励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如我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时, 除获毕业证书外, 很多学生还取得电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低压电工操作证书、计算机操作证书等, 为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证明, 一专多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 都获得了较理想的工作和待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专业课实训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而改进。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是实训指导教师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信仰教育下一篇:连续梁桥顶推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