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

2024-12-04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精选9篇)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 篇1

0 引言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对于数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它是前期专业技术基础课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 也为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从近几年职业学校招生情况分析来看, 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逐年下降。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动性、自觉性较差。面对教学现实状况,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各种专业理论知识, 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通过对企业调研, 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中职学校的数控教学往往沿袭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开进行教学, 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加之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陈旧, 已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以任务技能训练为主线, 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 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经过一学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从实践效果来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下面以教材中项目三“螺杆轴零件加工”的教学为例, 尝试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 传统教学模式

螺杆轴零件加工, 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读图、数控加工工艺分析、零件编程等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实训课加工零件。这就需要学生学习机械制图、数控编程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普通车工技术等课程理论。而这些理论课程分别开设在不同学期, 数控车工实训又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 中间间隔时间过长, 理论课与实训课由不同教师承担, 相互间交流较少, 实训老师必须对新旧知识重新讲解分析、梳理。从课堂的评价来看, 仍以笔试成绩或操作考核成绩为主要形式, 很难正确判断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1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每个专业模块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将基础课程、数控理论与实训课相互融合,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2.2 创设情景

根据班级实训人数进行小组学习分组。分组的情况,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分组根据为: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性别等, 采用互补搭配。分组数目结合车间设备的情况,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任务, 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 在组长的支持下进行分工, 各司其职。本例, 将学生分成9 个工作小组, 每组3 位学生, 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确定质量管理记录员、操作员、展示员,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间团队协作精神, 又有助于顺利完成任务。

2.3 确定任务

本任务要完成的零件加工要求见图1。

(1) 能够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车床常用刀具, 能够刃磨常用车削刀具;

(2) 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达到数控车中级工水平;

(3) 培养学生安全与质量意识, 加强职业素养、创新意识,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 分析螺杆轴零件图, 试编写其数控车加工程序并进行加工。

2.4 自主学习, 制定实施计划

(1) 根据任务要求学习本任务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2) 制定任务实施计划。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方式, 分析螺杆轴加工过程的操作步骤, 并根据任务的内容和教学时间, 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下几个环节:分析零件图样、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片、零件加工、零件检测、评价展示、填写实验报告制定合理的任务计划。

2.5 任务实施。

各个学习小组团队按制定好的计划, 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并按计划严格实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 教师加强巡回辅导, 解决学生活动中的疑问。

(1) 零件图样分析。从主要工作面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进行分析。

(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包括: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

(3) 填写相关工艺卡片。将前面分析的各项内容填入到数控加工工艺卡片中;

(4) 编制加工程序。根据螺纹轴图样的要求, 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单;

(5) 零件加工。请在教师指导下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

2.6 检测与评价

对任务的检测与评价是教学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例借鉴德国双元制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性整体结果的评价。由传统的教师主体评价向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评价转变。特点是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 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自觉性,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在教学中实施的评价主体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等主体评价的形式。充分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本任务检查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进行, 详见表整体评价表1。

2.7 教师总结评价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完成案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 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查漏补缺, 对部分难点要进行示范, 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评价, 实行鼓励性评价, 同时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励学生的成就感。结合评价给出学生案例完成成绩, 作为该任务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3 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效果分析

3.1 教师层面的能力提升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念指导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在这一新理念下进行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都发生着变化, 能讲能做的“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教师对所教知识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的认知能力加深。

3.2 学生层面的能力提升

教学任务的创设, 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教师通过一个个任务保持将数控教学理论知识形象化, 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 使之自觉地去思考, 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为重点突破。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增强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强调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符合中职教育的规律。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教师能合理有序安排学生实习任务、培养节约意识, 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得到快速的验证, 提高了课堂学习有效性, 学生技能鉴定一次通过率达到95% 以上。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有效的提高了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培养了学生爱护设备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教学场所等要求较高。同时, 对于实践性不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较差, 这种课程的教学实践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摘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对于数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本校数控车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过程中, 通过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和变革教学方法,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操作,任务驱动,教学实例,探究

参考文献

[1]刘红.任务驱动教学法[J].才智, 2010 (32) .

[2]牛利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6) .

[3]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2) .

[4]崔燕兵.深化任务驱动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5) .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 篇2

在学校的领导的高度重视下,12级化工机械班、12级大专化工机械(1)、(2)班级13级春化工机械班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车工实训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实训教学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效果:

一、无安全事故发生

车工实训不像一般的课堂教学,在实训车间里学生面对的是高速旋转的机床,在车床上随时会因为操作不当而飞出高速运动的工件、刀具、金属碎块等,还有高速旋转的砂轮,且随时因操作不慎而爆裂。这些都可能对学生的人身甚至是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这也是车工实训课堂上的最大隐患。而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安全第一的教学思想,每节课上课前的集中都要强调安全,学生操作过程中始终能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下课前的总结都要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强调。老师不厌其烦的讲安全、强调安全,不断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操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文明操作的思想意识,从而保证了整个实训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实训成本

车工实训成本投入较高,实训过程中材料、工、量具等消耗较大,但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在每次实训过程中,重点加强了材料、刀具、量具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出入,对每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都有学生亲自下料,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材料进行登记,并对每个材料做标记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加工管理,最后在实训结束时,对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材料加工的零件进行登记并打分。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出现各种失误所造成的刀具、设备等损坏,先由学生自己报告班长,再由班长上报教师,然后共同分析事故原因,对确实因未按规范作或因个人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给予批评教育。从而教育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按老师要求认真规范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各种材料、刀具、量具、设备的认为损坏,减少实训中的消耗,极大的降低了实训成本。

三、大课间、技能大赛有突破

大课间活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加工实训中,为技能大赛奠定了基础。在三月由陕西省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12级化工机械班的两个学生参加喜获二等奖、三等奖。校第七届大赛中成绩也比较突出。这些学生能够不怕脏、不怕累能坚持训练而没有一句怨言,这给我们专业的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也给以后的大赛做了一个很好榜样。

四、加强实训考核促使学生认真操作

按照学校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本期实训过程中,把学生实训成绩进行了细化,一个工件按工艺按工艺流程进行考核评分,既缩短了学生轮换加工的周期,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质量情况,便于实施控制、调整实训任务和进度,同时有理论考核,综合各项给出学生较合理的实训成绩。

《数控车床》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篇3

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 , 它是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 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 均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机械加工的一门技术。数控车床, 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它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 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 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与普通机床相比, 数控机床具有很多优点:高柔性, 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 适合新产品的开发;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率高, 数控机床的加工自动化, 免除了普通机床上工人的疲劳、粗心、估计等人为误差, 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并且数控机床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降低, 一个普通机床的高级技工, 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的, 而相对来说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培养时间极短 (如数控车工需要一周即可, 还会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 。随着数控机床在工厂的普及, 它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 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1]。

1《数控车床》实训课程性质和特点

《数控车床》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必修实验课。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建立现代机械制造的全新概念, 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知识密集

《数控车床》是以数控车床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讲授计算机数控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方法。数控车床集合了多学科, 具有集机、电、液于一身, 技术密集和知识密的特点, 设计、使用数控车床必须具备机械制造、微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

1.2 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要求较高

《数控车床》课程既包含了开发设计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所需要的深奥的理论知识, 又包含了使用数控机床所需要的应用方面的知识。

1.3 知识更新快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数控技术从创造到现在虽然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已经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相应的数控车床也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 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2《数控车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具有以上的特点, 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 授课老师经常有如下困惑:授课的重点在哪里、如何掌握讲授课程的深浅、如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等。笔者通过《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实践中获得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归纳如下:

2.1 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

由于数控技术教学和培训都离不开数控机床, 而数控机床本身价格比较昂贵, 同时训练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操作过程, 这对机床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同时数控机床的数量有限, 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实践训练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数控机床加工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数控加工仿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 具有生动的界面和强大的显示功能, 图形大小、颜色、观察视角以及刀具的形状等都可由操作者自行设计以满足不同的监控与学习要求;仿真系统的通用性较强, 其语法诊断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在模拟过程中, 系统能及时提供错误信息以及刀具相对移动轨迹的显示以及最终加工的立体效果, 很容易发现和修改编写程序的错误, 高仿真界面及动态的模拟仿真系统可有效地显示代替机床实际运行状况并且还能够提示操作信息, 使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易于课堂化教学, 从而既节省了机床设备和实习消耗, 降低了实做危险, 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规避了实习人员的操作风险。仿真系统在模拟中出现人为的编程或操作失误也不会危及学生和机床安全, 学生反而还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说它是初学者理想的实验、实践工具[2]。

2.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刚刚开始接触数控车床, 首先要掌握常用的指令G、M指令, 例如快速进刀指令G00、直线插补指令G01、圆弧指令G02和G03、主轴正转M03等相关的指令。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中熟记他们, 对于不明白的概念暂时不要理会, 在实训中, 通过实际的实践操作就会慢慢的理解明白。简单的指令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不高,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脱离课本上大的知识框架直接从常见指令学期起, 学生容易上手, 又有成就感,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

3 展望

推进高校数控人才的规模化培养, 有利于壮大中国数控人才队伍, 对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还可向创业人才队伍输送人才资源。改变传统数控人才的自底向上的知识串联培养模式, 建构以项目为核心、自顶向下目标型的数控教学知识体系, 优化实训软硬件环境, 改善数控实训的权重, 降低高校卓越数控人才规模化培养成本, 结合创新、创业实践, 不断拓展卓越数控人才培养的知识活化面积, 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促进越工程人才规模化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重数控实训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 有待深入探讨, 协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三.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途径[J].电工论坛, 2013-04-11.

[2]张伟.《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教法研究, 2013, 3:84-85.

数控实训室教学管理 篇4

1.实训(验)教学是职业教育过程中强化实习环节的关键。实训(验)场室的规化、布置,应达到:安全、整洁、舒适、美观、实用。

2.实验室是实训教学场所,除相关管理人员、当堂指导教师和学生外,任何人

未经管理员允许,不得入内。

3.实训场内的实训(验)设备、工量器具、设施,未经管理员允许,不准随意

挪动位置,不准私自拿出实训场外。

4.实训场内各种电路、线路未经允许不得乱拉乱接;杜绝各种人身、设备事故。

5.机床、设备的附件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外传,不得遗失。

6.本场室内的机床、设备、计算机等物资异动,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应的手

续。

7.实训(验)场室内设备、工量器具及设施等要严加维护和保管,人为损坏或

丢失的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规定赔偿。上课前登记工量具借出型号和套数,下课后原数归还。

8.用本场室内的机床、设备、计算机、软件等进行非规定教学以外的活动,必

须经实验(训)中心主任批准,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9. 进入实训场,衣着要符合安全要求,严禁穿拖鞋、背心进入实训场。

10.实训场内,学生要按照指导教师指定的位置入座操作。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有问题可向指导教师举手示意。不得随意私自设置实习内容,如果不听指挥或违规操作而损坏设施设备者,除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依据《学籍管理规定》、《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1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使用实训耗材时一定要注意节约,不得浪费。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课题的选择研究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课题选择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数控车床领域也不例外。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 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正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 一大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 在实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严重影响了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作为数控教学中的核心环节, 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训教学中课题的选择来提高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质量, 实现数控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 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但是, 按照目前培养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我国中职教育中的数控实训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数控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素质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普高热持续升温, 导致很多中职院校的生源综合素质逐年下降。这些中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 很难在接受中职教育的2.5-3 年间熟练掌握专业的数控技术, 更难以成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性人才。

2.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之间的矛盾

学好数控技术不仅要学生掌握语文、数学、立体几何等基本的文化知识, 还要学习包括机械制造工艺、数控编程、技术测量等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种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性人员花费的时间、物力、财力都比较多。然而大多数中职生受到个人基础的制约, 学校基本条件的影响, 导致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数控人才的技术要求。

3.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训教学的矛盾

中职生大多处于思想多变的时期, 心态上难免会出现浮躁, 导致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率。加上学校不重视对实训教学课题的选择, 造成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展开实训课堂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效率, 也无法实现对实训教学课题的合理选择。

二、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课题的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数控实训教学的课题选择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明确培养的目标”。在课题的选择上, 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确立了目标, 学生才能够清楚所学的课程、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了解, 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只有明确了目标, 在课题的选择上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 实训教学也才能够科学地进行。

2.保证教学内容合理

中职学生处在认知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过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不但可以加快形成学生的专业认知体系, 还能够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要达到这一效果, 在实训教学的课题选择上必须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比如, 目前社会上的数控车床种类比较多, 导致数控系统以及操作面板也都各不相同。为此, 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数控车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技术参数、控制面板、操作系统等基本的性能。此外, 在课题选择上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控专业技术能力。在最初的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控车床零件, 在学生充分了解之后, 逐步增加教学的难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重视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题的选择上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 重视实践教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控领域的专业实践性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数控车床专业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训教学中, 技术理论的学习只是整个数控车床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后, 第二步的实践操作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为此, 在课题的选择上必须要做到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掌握实际动手操作的专业技巧, 实现数控车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统一, 完成教学的任务,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数控人才。

三、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的课题选择

1.选择艺术性较高的课题

可以选择加工艺术品, 通过这个包含艺术性的实训课题来实现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在学生们看到这一课题的时候, 便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展开充分的想象, 不但提升了每一个同学的实训积极性, 还吻合了所选课题的基本要求。以加工酒杯为例, 由于整个加工过程比较复杂, 就需要多个工种的配合才能完成。为此, 在安排工艺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问题, 全面思考工艺流程。在内外轮廓的设计上, 可以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加工, 尤其是外轮廓, 数控车床在加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花瓶表面的光滑。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课题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艺术追求, 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选择趣味性较浓的课题

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重视学员的操作能力, 逐步提升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程开始的阶段, 学生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会认真学习一段时间。随着了解的加深, 学生的机床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学习的兴趣也就逐渐下降了。熟练的动手能力离不开大量的操作练习, 学生一旦缺乏兴趣, 很容易出现练习减少的问题。为此, 在进行课题的选择中必须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比如, 在加工火箭这一课题里面,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对课题进行合理的选择。大纲要求学生能熟练加工螺纹配合件, 借加工火箭这一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切身体会到数据车床理论知识在加工火箭过程中的应用。通过选取这种兴趣性极强的课题, 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提升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选择实训性较强的课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指导每一位学生操作机床进行零件的加工,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控专业技术能力。为此, 就需要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做出改革与调整, 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加工奖杯的配合件这一课题为例,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奖杯的图片, 来设计符合自己审美观点的奖杯。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考虑到图纸的设计、手动编程、零件检测等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步骤,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来吸收彼此的优点, 改善工艺流程, 完成奖杯的加工。这一课题的选择, 锻炼了每一个学生的绘图能力、编程能力等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实践实现对数控技术的熟练掌握, 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实训性较强的课题适应了社会对数控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 要想提升中职学生的数控专业技能, 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数控技术人员的需求, 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 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严格遵循有关原则, 选取艺术性、兴趣性、实践性强的课题来培养学生在数控领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数控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贾长和.中职学校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 (6)

[2]王军.浅谈数控车床实习教学课题的选择[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3 (1)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 篇6

关键词:数控车床实训,模块化教学,研究

《数控车床操作实训》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训课, 主要通过实际操作对数控车削加工进行工艺分析与处理, 并能优化工艺过程;合理选用数控车削加工刀具, 以及实际加工时所用刀具的切削三要素的设定;对回转体类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和加工。以上这些训练内容是要在不断地实际操作中总结并得到经验, 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专业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显然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在我国现有教育大背景下, 高校数量不断在增加并不断在扩招, 高校的生源不断在削减, 于是我们江苏的一些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制”招生, 而作为民办高职的我们首当其冲。从我院近几年实行“注册制”的招生制度以来, 生源素质大不如从前, 他们应该是大学生这座“金字塔”的最底层, 对于他们来讲,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对他们实施了十几年了, 早已不适合他们了, 传统的课堂也已经坐不下去了, 否则他们也不会使用“注册制”跨进高校的大门。而他们既然已经进入高校学习, 我们对他们就得有所授, 授给他们以后踏上社会的生存能力, 授给他们以后一样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高技能。于是, 我们就得不断地教学改革, 去寻找一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达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 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模块一词是外来词, 其英文为Module, 意思是是对部分内容进行格式化整理的模板, 而这些内容可以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 现代产品设计、程序设计以及现代制造均广泛的以模块划分和分工。对于我们教学也很有借鉴作用, 模块化教学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简称MES) 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 他是以现场教学为主, 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1]。

模块化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做”, 即学生在模块化教学活动中是“主角”, 教师是“导演”, 起到的是引导和指导作用, 指导学生完成具体的“动作任务”, 应该怎么做, 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并帮助学生去实现, 最终展示的是学生的“风采”, 怎样发挥都靠学生自己。在整个模块化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使之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2 设计模块化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设计模块化教学时, 首先清楚实施班级人数的多少;还要考虑到硬件的情况, 如设备的台套数、场地的大小、教室和机房的安排等是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还有是时间的安排是否能允许所有模块的实施完成;最后是要考虑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否可以实现所有模块的实施完成。模块化教学能拉近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 要根据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踏上岗位的要求, 来设计教学模块, 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 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 构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容, 内容要“实用、适度、够用”。同时明确本模块的实现目标和完成要求, 老师和学生要为此而协同工作, 在模块化教学中, 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能力要得到提高。

在模块化教学是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易后难分步走, 台阶跨的太大, 学生就没有再往上跨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于我院这样高职的学生更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的往前进, 按照“123”的节奏逐步上升难度, 同时在前一个模块中没有能完全跟上, 在下个模块上还得给他赶上的机会, 即前一模块又是后一模块的基础, 并能在后一模块中得到实际应用。同时每个模块都有成果展示, 当然最好是实体成果, 对于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来讲, 加工出的零件就是实体成果, 取得一个模块的成果会激起完成下一个模块的兴趣。

3 模块化教学在《数控车床操作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机电系近几年数控专业学生均保持在40人左右;硬件情况:拥有250平米的数控车实训车间, 数控车床12台、仿真实训室计算机60台;在师资方面:副教授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8人、数控车技师12人。在硬件和师资方面, 均具备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条件。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模块化的实施以实践为主线, 贯穿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任务引领为主要方式, 落实相关的技能要点;以完成产品、工件为载体, 培养现代工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通过完成一个个产品, 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 同时掌握各种生产加工技能, 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 把模块中的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规范[2]。

在课程内容方面, 以数控车编程与操作为核心, 以技能训练的内容和科目作为主线, 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 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为技能依据, 设计中级工主模块、高级工主模块、技师主模块, 每个主模块中又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子模块 (见表1) 。

任课教师根据每个模块的内容分别在教室、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车车间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 现场教学, 实物演示, 使用菲克或斯沃仿真软件模拟加工, 现场动手操作, 现场分析问题, 现场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1 中级工主模块主要任务

中级工主模块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在此基础上, 能够灵活运用常用数控加工指令, 掌握三角螺纹的加工方法, 拿到简单的零件图 (如图1) , 能够完成工艺准备工作 (读图、加工工艺的编制、工件的定位和装夹、刀具的准备等) 和手工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并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出符合零件图要求的零件实体。

3.2 高级工主模块主要任务

高级工主模块是在中级工主模块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掉头件的加工 (保证总长) 、内孔的加工、内外螺纹配合件的加工等 (如图2) , 同时能对加工出的零件进行测量并分析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还要能够通过修正刀具补偿值和修正程序来减少加工误差。

3.3 技师主模块主要任务

技师主模块是在高级工主模块的基础上会使用宏程序编制非圆曲线的轮廓零件的加工程序, 掌握梯形螺纹的加工方法, 对于正常三抓卡盘装夹无法加工的零件或要满足零件图上局部的加工及装配要求, 能进行特殊的工艺处理 (如图3) 。加工前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机床精度的检验 (机床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切削精度和机床水平调整等) , 对机床简单的故障能进行诊断分析 (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数控系统部分等) 。

4 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主题, 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 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3]。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 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有讲有做, 循序渐进, 边学边练, 不用于传统的讲练分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加工出实体零件, 获得了成就感, 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逐步撤出了课上“手机族”和“卧倒族”。

参考文献

[1]范玉华.商务英语函电模块化教学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 (2) , 164-165.

[2]刘霞, 王宜志, 陈德根.民办高校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南方农机, 2016, 47 (8) :95-96.

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实例 篇7

一、考核内容逻辑全面化

考核内容是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技能知识、综合素养、考勤成绩、实训报告、过程操作五个部分。在技能知识点选取上应逻辑化, 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知识成长规律, 分项目、分任务实施, 合理分配各任务操作时间。综合素养包含安全生产、职业规范、责任安全意识等并配备相应配分标准。考勤分为迟到、早退、旷课、出勤、病假、事假, 配备相应配分标准。实训报告包含实训目的、任务知识点、任务要求、工艺分析、程序编写、问题分析、实训总结、书写规范, 并配备得分标准。过程操作是对学生职业规范的评定体现, 只扣分, 包含着装、工具架摆放、场地清扫、团队协作等, 并配备相应扣分标准。

二、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化

教师先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评定方案, 由师生去执行反馈, 共同评定结果。将实训人数依机床数量进行分组, 对每位同学建立全程档案跟踪记录, 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教学模式, 在课后总结时提供改进措施, 实现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控制。项目任务考核中设有教师评价 (50%) 、师生共评 (50%) 、学生自评三大评价主体, 并给予结果分值及问题处理措施、解决方案。学生自评中, 为避免高估评分, 只能作为寻找疑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不计入评定成绩。

三、考核标准制定精细化

各项目任务考核细则内容应列出详细配分、扣分标准, 决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 早退扣3~5分, 不规范操作酌情扣3~5分等, 必须改为确定分值。对任务零件评分表应标注超差范围、形位精度等项目配分与扣分标准, 同时应严格规定操作时间、规范工艺文件, 要精确到具体细则内容配分, 通过详细评分标准, 使学生增加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兴趣, 从做的过程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四、考核人员结构合理化

教师、学生组成了考核体系的评价人员, 其中教师是评价方案制定人。师生共同组成评价团队,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由于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较多, 应从学生每小组中抽出一个人, 去扮演企业检验员角色, 来有效控制该小组现场检验程序, 最后教师带领各小组检验员, 对其他学生抽测检验, 共同分步骤、齐合作完成每个学生车削加工零件的检验工作, 得出评定成果, 既公平又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保证检验工作高质量完成。

五、考核结果体现公平化

考核结果是实训教学的成绩评定依据, 体现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各项权重比例分别为60%、20%、10%、10%。在各项评定中都依考核标准严格评定分值, 解决了分值由来的不明确、定等模糊问题, 消除了学生不平衡心理现象, 做到公平公正, 有据可查。

总之, 构建完善、精细的考核体系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有力保证, 是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发展趋势的迫切需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规范教学组织的内涵支撑, 能使学生提早步入工作岗位的真实模拟情境, 去严格规范自己的实践操作行为, 适应企业工作流程, 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周爱国, 邓湘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数控车床编程与实训》课程教学初探[J].科学时代, 2010 (4) .

数控实训教学之体会 篇8

1 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德技兼备, 以德为先”。实训教学虽然以技能学习为主, 但思想没有转换, 实训教学肯定达不到预先的效果, 因此开始实训就要进行动员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尊师教育, 安全操作教育, 文明操作教育, 实训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 学习方法教育, 擦机床训练, 打扫车间卫生训练, 工量具摆放训练等。在实训的第一天, 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大中型企业, 去看看他们规范化的管理, 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老师再来讲一些规章制度的时候, 学生会感觉到理所当然, 因为企业也是这么执行的, 能够容易接受, 减少抵触情绪, 更好的投入到实训当中去。在此同时, 也可以请一些已经工作的学生来现身说法, 譬如上班迟到, 工作时玩手机等等常见现象, 企业是如何管理的, 学生的思想转换了, 实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在数控实训开始阶段, 可以播放先进的数控机床进行介绍, 可以播放一些加工的片段, 也可以展示一些以前学生加工的艺术零件, 如国际象棋、鸭蛋、酒杯等, 也可以以个别学生为代表进行举例, 如我校钱志政、钱志忠兄弟二年级时参加市技能竞赛就获得数控车高级工技能证书, 比其他同学早了两年班里同学非常羡慕。假如能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那学校的实训内容就没有学不会之说了。他就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 并表现出心驰神往, 数控实训也是如此。

3 必须加强课堂管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不但需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实训教学, 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再象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 学生记笔记, 要突出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动”起来。可实训场地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一台数控车床进行操作, 如我校有12台数控车床, 一般3~4人一台, 因此总有一部分学生空在那儿, 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度,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放任他们, 那么, 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 在实训场地乱闯或吵闹, 扰乱课堂纪律, 影响教学效果, 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加强课堂管理。我们学校数控实训一般好坏搭配分好组后, 选出每组的组长, 老师在作示范时, 组长站最前面, 优先有意识地先教会组长, 有点到面其他组员假如不会, 由组长负责教会, 这样, 更培养了组长的实习兴趣和熟练度, 同事, 同学间有一定的共同语言, 便于交流从而来使技能要领的传递有了优化的渠道, 最后水到渠成, 全体学生共同掌握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4 引领学生掌握技能的热情, 愉快实习、愉快操作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 常常表现在于厌恶理论学习 (这也是他们入学的唯一根源) , 但他们常常又表现出求知的愿望 (来校的动力) , 知道实习的重要性, 但又不知实习的长效性和多样性。实习培养的目标:不但是高超的专业技能, 还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修养。而后半部分, 是学生常常疏忽的, 这样下去, 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 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基础, 长久的实习, 将会变成空中楼阁镜中花, 实习兴趣会随之而减, 最后变成被动实习, 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 在实习中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弘扬实习兴趣、增进实习动力, 是摆在每一个实习指导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要充分了解本工种的实习目的要求以及课程标准, 同时跨工种跨专业的旁通, 积累丰富专业素养, 给学生一个信心, 同时设计好实习流程, 让学生在实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享受实习的乐趣、享受掌握技能的感觉、享受积累职业素养的成果、享受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样学生就能愉快而学、愉快而做, 形成良好的循环, 朝着你制定的实习目标自觉的前进前进再前进。

5 奖优励劣, 共同进步

学生的素养、习惯、知识水准以及体力等的差异必然要引起掌握技能的产别。无差别的实习是不存在的。那么, 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中要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同时善于解决实习中的一些突发事件, 做好个别辅导、全面辅导的工作外, 要及时对好生、优等生进行表扬——可以让其说说体会、或者提供操作演示的机会, 增加优生的自豪感、激发其他学生增优赶先的意识。但在个别出现差错时, 要严肃批评, 个别交心、联系班主任甚至家长, 共同做好有问题学生的改正工作, 发现苗头、及时处理、不能拖欠, 不然, 不好习气会像瘟疫一样蔓延, 最后到达不可收拾地步。当然, 也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改正机会, 特别是差生, 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而作表扬, 充分了解人性的规律, 往往会事半功倍。

6 榜样作用, 自身发展

中职学校数控实训教学探讨 篇9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与工业领域对于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针对这种外部的需要或者刺激,有的中职学校开始对数控技术业的教学投入很大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对于实训的教学探讨也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数控专业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关键要看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不是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上,而这些结构的培养需要把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作为引导,进而明确使得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并结合有效的实践训练,融合进对于数控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去。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数控技术领域算得上是技能型人才的,既要有着机械设计、流程工艺、夹(刀、量)具、电子和电工等多层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着较强的、数控应用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

进行数控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学生能够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由一个深刻形象的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控编程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和编制数控程序的技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典型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良好的数控实训教学,要求一方面要在硬件上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软件的建设,包括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等等,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控实训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

二、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际的数控实训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有必要把实训中出现的一些操作错误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期望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来,并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有接下来需要采取哪些对策,等等,进而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保证他们操作的规范性,尤其是去除掉一些错误的操作习惯。在数控实训中,比较常见的对于数控机床的不良操作如下。

(一)开/关机的错误操作。

就目前大多数学校和企业使用的数控机床来说,进行开/关机的程序是大致相同的,因此需要熟悉具体的操作流程,以期能够保证按键顺序不会出错。

1. 开机操作时比较容易失误,表现在:

刚开机的时候,此时系统并不是处于完全启动的状态,但有的学生会进行频繁按键的操作,类似上述的操作,或太过用力按键都会使得按键发生损坏,甚至导致系统出现故障,从而阻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

2. 关机操作时比较容易失误。

表现在:在没有把工作台移动到合理的位置的情况下就关机了,因为一些学生在下课和加工结束的同时,放松了警惕,并没有仔细对工作台移动的操作进行排查就关机了。

比如,以立式铣床为例,正确的关机是在程序结束后,并且操作面板也已经停止工作后,此时,手动方式对工作台进行移动操作,移动其至X、Y轴导轨的中间处,Z轴向上移动,直到移动至比较合适的位置,若是立式的加工中心,还应先取下刀具,然后关机。

(二)对机床进行错误的回零操作。

开机后首先要返回机床的参考点,即“机床回零”操作,这在实训中是要对初学者进行重点强调的。开机后机床回零的操作出现错误的情况很少,但还有开机后回零之外的其他情况下的回零操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下面的几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回零操作:1)当数控机床停电时候,再次接通电源之后,需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2)数控机床使用急停开关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3)当出现坐标轴运动超程时,在接触报警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4)当数控机床功能锁定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如果忘记上述这些回零操作,就会造成加工错误和后序程序运行等状况。

(三)对刀的错误操作。

首先要先进行正确的对刀,然后才能建立工件坐标系,因此,对刀操作是数控加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刀准确,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目前使用的对刀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据加工条件和精度要求来选择的,数控实训中通常采用的是试切法。因为试切法的思路是让操作者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侧面或者表面的切削,所以精度将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初期操作者要慢慢提高对刀精度。

(四)建立工件坐标系的错误操作。

在对刀之后,就能够建立工件坐标系了。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式,对于不同的系统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比如对于FANUC和SIEMENS等常用系统来说,一般均具有进行自动计算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对刀之后,通过自动计算可以直接确定工件坐标系。而对于另外的一些系统来说,比如,凯恩帝(KND) 100-M,因为它并没有进行自动计算的功能,所以此时就要求操作者进行手动操作,即手动输入“机床坐标值”,进而建立起准确的工件坐标系,初期操作数控机床的学生经常会忘记这一点,甚至会把进行对刀操作之后显示的“相对坐标”值错误地输入数控系统,导致建立的工件坐标系并不是十分正确的,进而影响到工件的正确加工。

(五)对于工作台的不良手动移动,致使出现超程现象。

在操作者进行工作台移动时,通常会使用手动方式,或者是脉冲增量方式,但是此时若超出了坐标轴的极限,就会导致超程,因此,对于操作者来讲,时刻注意着工作台移动的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距离极限位置比较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移动的幅度了,从而避免出现超程。若出现了超程,此时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操作,再按机床面板的【复位】按健就可以了。

(六)对工件进行装夹时的错误操作。

在数控实训中经常会用到机用虎钳这类的夹具,工件装夹出现的问题时,往往是因为夹持工件的位置不太合适,即把工件装夹在了虎钳的偏左或偏右的位置,而不是中间位置,这样会导致出现加工的不稳定状况。

三、提高数控实训教学的软、硬件建设讨论

教师要想真正地把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提高上来,就必须从两个方面一起做起,不是一只手软,一只手硬,而是两手都要硬,也就是对于软、硬件的建设问题。下面就这两个方面的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数控实训教材的编写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硬件的建设主要是针对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和数控仿真软件的研发这两方面而言的。

(一)合理的数控实训教材。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实际练习和操作,另一方面需要有一本合适的实训教材,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数控实训教材是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和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依据,这属于软件建设层面。

现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在数控专业课方面,采用的教材有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过多,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的讲述相对很少,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就显得知识点太多,内容太深了,还有教材中有关数控机床编程的实例很少,用在实训教学中很不适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职学生数控专业技能的发展造成了限制,更与中职教育的基本思想不符,即“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强化操作技能训练”。

基于上述讨论,应该根据按照国家规定的对数控机床初中级操作工的具体要求标准,并结合中职学校的数控实训的实际情况,编写以实际加工为主的教材是十分有必要的,使其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实际的操作细节和顺序来进行,并能够结合大量的图例来说明实际问题。

(二)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每年都要进行数控实训,而学生也在逐年的增加,目前来讲,老师都有着比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着它的必要性的,这属于软件建设层面。

数控实践指导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校内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培训的制度,比如,对于新教师来说,上岗前需要进行至少六个月的专业实践培训,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之后才能参与实训教学。

2. 选派优秀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进行产品的设计等。比如,在机床公司参与CK6140数控车床和XK5025数控铣床等的研发,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数控实训教学师资的工程实践技术。

3. 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数控机床编程和维修的培训,并鼓励参加考取数控工艺考评员的资格。

4. 聘请校外企业的相关技术专家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数控实训,学校也会对兼职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而且让其参与学校实训教材的编写,等等。

(三)加强数控实训基地建设。

1. 扩建多媒体实训室,即虚拟的数控设备。

由于数控机床的成本很高,设备较少,在进行数控实训时,经常是多人对一台数控机床进行操作,以致效率十分低。若对多媒体实训室进行扩建,使得学生能够每人一台“数控机床”,这样,学生的动手机会会大大增加,有利于达到实训的最终实践目的,这一点重点在下面的数控仿真软件中进行介绍。

2. 实际数控设备的合理配置。

数控实训基地中数控设备的配置,一方面要有应用性,另一方面要有“潮流性”,即要紧跟企业主流。比如,数控机床可以配置SIEMENS和FANUC等较常应用的系统,它们可以用于直接的生产,与企业机床设备是没有分别的。

3.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这些地方进行企业化的生产实训,直接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锻炼分析和解决数控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数控仿真软件。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指的是,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数控加工技能培训中的仿真软件,是把实际加工经验和教学实训知识结合在一起开发的软件,有着与实际机床相同的操作界面。数控技术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此软件的话,能够在很短时间里达到对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以及卧式加工中心等的各种操作都比较熟悉的程度。

运用此仿真软件来模拟的话,只需要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添加两个环节,即“仿真软件介绍”和“虚拟机床模拟”,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且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操作,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引入到中职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学中,降低了成本,也比较好地解决了中职学校数控设备缺乏的难题,学生在使用数控仿真软件时,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典型零件的编制程序,还可以进行图形仿真,最终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方法,也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架起一座实用的桥梁。

四、结语

数控实训是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岗位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就成为培养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关键的环节,也成为衡量各高校培养数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在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控实训教学展开了探讨,对于目前的实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外,对如何提高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给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在数控实训教材、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宋海潮.高职院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模具制造, 2007, (2) .

[2]肖爱武.数控实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10) .

上一篇:苏格拉底之死下一篇:单神经元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