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2024-08-12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精选12篇)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对“创新”作了如此精辟的诠释, 发人深省。创新也同样适合我们的教学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创新, 处在这个创新的大好时代, 我们惟有勇敢前行去探索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1 传统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的区别

传统式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 或者说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很难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项目教学法是以科研生产项目为载体,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对实际科研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产学研一体化在高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项目教学的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 更为具体, 更具实用性和实效性。

2 项目式教学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 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 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

3 数控车工实训“项目式”教学尝试

在数控车床实训“项目式”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轴类和盘类零件的数控实训教学为例, 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工艺设计、加工程序编制, 程序检验, 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 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数控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 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 通过实际操作, 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3.1 选择确定项目名称与内容要求

(1) 设计项目任务书; (2) 组织项目学习小组, 各项目小组接受任务并在教师辅导教育后组织讨论分工; (3) 学习、搜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4) 制订制作方案; (5) 教师点评并组织修改完善方案; (6) 组织实施方案 (项目制作) ; (7) 项目总结并展示相应成果; (8) 师生评价交流、提升相关能力与水平。

3.2 在项目教学设计时做到五个突破

(1) 突破45分钟授课制, 推出项目教学专用实验实训周; (2) 突破单一学科、单一教时教学设计的传统, 推出跨学科综合项目或单元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制作项目; (3) 突破学习场所的限制, 学生可根据需要在教室、电脑房、图书资料室、实验、实训室进行自主性学习、研讨和制作; (4) 突破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加强交流研讨、资料检索收集、社会调研、现场参观学习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5) 突破任务的单一性, 选用的某一项目可由n个工作任务组成, 在任务驱动下, 合作完成某一项目的制作。

3.3 项目课程教材的一般结构

(1) 项目名称; (2) 项目分析 (项目结构、作用、主要指标等) ; (3) 相关知识 (围绕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及项目内容展开) ; (4) 主要任务 (针对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 分步、分组实施) ——任务 (1) , (任务分析、材料及技术要求) ——任务 (2) , (制作过程、工艺分析) ——任务n, (工时定额、检测评价) ; (5) 项目课题报告 (学习总结、论文格式、课题报告格式、书写指导) ; (6) 知识拓展 (为发展服务、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也可作选修内容) ; (7) 思考与练习。

4 数车项目式教学的流程设计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技能实训阶段通过实践整合, 制定了下列的教学工作流程。

项目一: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任务1数控车床概述及面板操作;任务2对刀操作;任务3数控仿真加工;项目二阶梯轴的加工;任务阶梯轴的加工;项目三锥度轴的加工;任务锥度轴的加工;项目四外沟槽零件的加工;任务外沟槽零件的加工;项目五简单成型面零件的加工;任务简单成型面零件的加工;项目六三角外螺纹的加工;任务三角外螺纹的加工;项目七复杂成型面零件的加工;任务复杂成型面零件的加工在完成项目中做到以下几点。

(1) 使学生主动收集项目信息, 寻找知识点, 难点和重点, 进行分工协作, 学会分析。

(2) 制定完成项目的计划, 进行运作, 按部就班完成实训内容。

(3) 项目成果:制作工艺草图, 加工过程图, 各种工艺表格和工艺文件的起草, 记录等, 最终形成课题报告或者产品。

(4) 检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5) 项目成果评价, 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 从尝试入手, 从练习开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 学生唱“主角”, 而老师转为“配角”, 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多个方面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与实践,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 项目式教学的思考

笔者就多个方面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深感。

(1) 必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由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对某核心课程的教学负责。

(2) 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 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与工作。

(3) 扩充选修课, 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要培养人才留下空间和时间。

(4) 着力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评价方法和体系, 与社会评价接轨。

(5) 亟待加强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与经验。

6 结语

可以说,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 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 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 应进一步总结提高, 并且逐步推广, 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崔元刚.FANUC数控车削高级工理实一体化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3]宣振宇.数控车削编程实例[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2

摘 要:本文以嘉兴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背景,根据企业“机器换人”趋势,分析了当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机器换人 转型升级 现代制造 企业文化

10多年前,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精准地描绘了智能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景象。如今,这样的图景正出现在浙江嘉兴。2015年嘉兴市继续大力推进“机器换人”。笔者有幸参观了浙江瑞宏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永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桐乡易峰机械厂等本地的知名企业,深切地感受到智能制造成效显著。这些企业以“机器红利”替代了人口红利,找到了扩大投资、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突破口。以永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为例,传统的数控车床操作工逐步被工业机器人所取代,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直观地看到一边是数控车床操作工忙碌的身影,一边是工业机器人有序的工作(图)。企业负责人表示“机器换人”并不只是更换机器那么简单,对我们的数控车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技师学院面对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如何探索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数控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也面临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数控车教学现状

1.数控车工实训课现状

课堂上主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工》中的技能要求来编写授课计划与授课内容。通过课前准备、讲解相关编程和工艺、示范操作、课堂练习、课后讲评来开展教学。内容知识围绕考什么,练什么来进行。大部分同学能熟练掌握G指令和M代码的编程原理和应用,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但对产品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还很欠缺,容易出现刀具撞坏或工件报废等现象。教师主要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有详细的工艺卡,评分标准,但机械企业里对产品的检验是根据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检验标准等判定准则来进行的,两者相去甚远。

2.数控车工实训教师现状

学校的数控教师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机械专业教师在岗培训而来,二是招聘数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三是通过引进省级或国家级数控技能大赛中的优秀选手来充实教师队伍,四是聘任社会上有一定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技术能手。但与现代企业的智能制造、智慧型生产接触较少,很难将现代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引入课堂。

3.企业对数控车人才的需求现状

近期前往易峰机械厂进行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负责人刚从德国学习工业4.0模式回来,谈到德国的mazak数控机床公司组装调试一台高端的数控机床只需要三名数控技术员就可以完成,可见企业对数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通过调研数控高技班的实习同学,了解到企业应用较多的是 MasterCAM、Pro\E、SolidWorks、UG等相关应用软件,能懂相关软件的毕业生在企业是很受欢迎的。在企业里针对曲面零件都采用自动编程,可以有效减少机床调试新产品而占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学校数控车专业同学应用较多的是手工编程,当遇到企业里的曲面零件应用手工编程就很难实现。另外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需要数控车技术员具备数控维修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处理一些常用的问题。例如通过运用CF卡对数控系统参数的备份,以防止因数控机床参数丢失而耽误生产。

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对策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现代制造企业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在“机器换人”新形势下,以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已不符合现代数控制造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通过相对应数控企业丰富的资源,以“企业出题、教师领题、学生解题”的新思路来制定结合实际生产的新型项目课题,将项目细化为每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学生零距离接轨企业、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用工困难,进一步缩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时间,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在与企业老总和人事经理的座谈会中,老总们反馈的信息是职校毕业生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动手能力较强。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在企业很难及时发挥作用。企业需要重新对录用的实习生加以培养,有些刚培养的数控车技术员不到半年就跳槽了。有谈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等。为此学校可以多邀请企业职业经理人来校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的讲座,实实在在地给学生介绍企业文化,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多大舞台;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高标准、精细活、零缺陷;

品牌理念: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等,诸如此类的企业文化。

通过班级布置、黑板报、班会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系列化的宣传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企业文化的建设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职业思维,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3.推进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职业素养与适应社会的重要环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职业意识,增强敬业、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观念。促使学生了解数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深层次的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作用。

4.拜师学艺、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

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每位数控专业教师拜企业的工程师为师,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技术问题与项目课题,促使教师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项目课题研究,或高层次的技术培训,拓宽视野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

转型升级势如破竹。机械制造企业对数控车复合型人才需求是很大的,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技术员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而只懂数控操作的员工势必要被工业机器人所替换,然而具备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和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MasterCAM等自动编程技术,具有数控维护维修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技师学院更应迈开前进的步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高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高职学校 数控车工 实训教学

1 引言

数控车工被誉为机械之母,它不仅是机电行业的基础,而且是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负有重要责任的工种。高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数控车工这一技能。数控车工实训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数控车工技能培训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 高职学校数控车工实训的主要问题

在高职学校的机械教学中,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数控车工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使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更有质量是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学校有一支机械专业教师队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数控车工操作的过程中,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学生数控车工技能的提高。

3 高职学校数控车工教学的问题分析

通过长期的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发现,机电学生对数控车工实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认为数控车工实训操作很辛苦,挫伤了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具体分析其中的缘由,对于高职学生提升自己数控车工技能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近几年高职学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对于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职的毕业证。数控车工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学生改不掉作风懒散的毛病,学习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群体中偶尔有部分学生比较上进也容易被大势所左右,教学任务很难执行到位,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更别谈有完美的实训效果。

3.2教学的教师因素

专业教师的专业操作水平是提高数控车工技能水平的重要保证。目前,在高职学校的数控车工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配置比例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专业教师数控车工训练指导的效果:一、繁重的教学任务、管理工作。他们平时除了要承担学校大量的机械专业各学科教学工作外,琐碎、繁杂的管理工作常常使他们累得筋疲力尽,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实践操作训练。二、专业水平不够,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新技术、新理论等系统数控车工知识。

3.3数控车工课程的自身特点

数控车工实训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虽然牵扯到数控技术,但是实习的机床与现代化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相差甚远,学生对数控车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很多数控车工实训操作时声音大,实训操作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按照传统的数控车工实习教学,教学项目设计太过单一,学生很难有生产加工的兴趣。

4 高职学校数控车工教学改革探析

可以看出,影响数控车工实训操作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数控车工项目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和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4.1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为提高实训操作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数控车工操作技能的掌握在就业分配中的分量,使学生认识到数控车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数控车工技能。

4.2重视数控车工实训师资的培养

抓住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极大重视的机遇,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数控车工技艺培训,下企业下车间亲自体验数控车工操作的各项环节训练,使自身拥有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系统地指导好学生数控车工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科学进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巧妙设计好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项目,调动学生实训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数控车工实训操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巧妙改变传统教学项目的设计,使实训操作变得趣味横生,继而引导学生重视作品精度,制定好工件进度表,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积极开展数控车工技能大比武,好的作品可以公开展览,让学生证明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心。

高职学校数控车工实训操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增强高职学生的数控车工技能增加就业分配的砝码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学生也要认真学习,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寻求科学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滕玮.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车工实训》课程建设[J]. 科技信息,2013(04):277.

[2]李金平. “三点一面”提高高职生数控车工动手操作技能[J]. 科技信息,2009(19):634-635.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4

一、影响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主要因素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对于学生生产操作技能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因素在于:受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学校购置的车床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这就导致学生的人均操作时间大量减少, 学生动手时间少, 影响了实际操作训练, 进而影响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另外, 教学方式陈旧, 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也是影响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 单一的教学模式,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也影响着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中职数控车工专业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比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够深入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同时, 一些学生对数控车床的机械结构等知识比较模糊, 难以全面理解数控技术的知识体系, 因而影响到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缺乏链接, 导致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能够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有,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由于车床数量有限, 学生动手时间少, 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 走向工作岗位以后, 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目前, 许多中职院校数控实训教学都是校内实训, 缺乏项目实训经验, 学生对于企业生产实践几乎是“零接触”, 学生在校期间不了解企业生产流程, 不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 导致走向工作岗位以后, 不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

二、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路径

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中职数控实训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数控的需要, 因此, 中职学校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 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老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学中做”, 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理论认识, 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普遍提升。在以往的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 由于数控机床设备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教学。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应用数控仿真系统, 让学生们通过电脑操作来增强对数控车工技术的认识, 解决设备不足带来的问题。由于数控车工技术比较抽象, 在学期初, 枯燥的编程往往搞得学生眼花缭乱, 在这一阶段, 如果学生直接进行实际操作, 不仅会浪费材料, 还会损害机械, 严重者影响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有效地利用数控仿真系统,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仿真系统模拟加工演示, 在数控仿真系统模拟加工演示中, 学生能直接看到零件加工成成品的全过程, 尽快掌握实训加工技术, 在有效降低成本的条件下, 提高实习效率, 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训, 还要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实训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行业的最新动态, 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使得自己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目前, 机械制造业在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因此, 实训指导老师一定要经常到本专业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不断调整实训教学内容, 促进实训教学改革步伐,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 提高技术能力, 还要把握住行业的最新动态, 促进实训教学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5

《数控车实习》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专业部:实训部科组:机械科任:杨家敏

本学期我除了担任的《数控车床初级技能选修》的教学工作外,还参加了高二级学生的数控车间实习指导教学工作。其中,主要负责机电091和机电092班的车间实训工作。现在,学生的车间实训已经圆满结束了。这短短的一个学期的实训,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车间实习教学效果。

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高二级机电专业的实习实训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学生学习了数控车编程理论,大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对本次实习情况及效果总结如下:

一、实习目的:

1、为了完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重在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快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操。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机械加工和工艺过程,熟悉工厂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一个机械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二、实习效果

1、实习期间我们的实习指导工作是以“安全第一”为思想教育指导,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注意安全问题,要严格遵守车间市场的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我们没有学生出现过受伤或者其他大安全事故。

2、通过直接参与加工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到达实训基地。首先是让学生

了解数控车(GSK980T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编程,接着是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有了仿真软件的基础,操作机床变的简单易懂,几天的时间,学生便可独力操作,随着操作的渐渐熟练。我们为加强学生的实际生产加工能力,把学生安排到车间实习生产中来,让学生跟进车间的生产线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效果明显。本次实习在学生们无限的创意中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的实践任务。这次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高考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3、本次实训最大的成功是每个学生都做了自己的作品,都由自己独立设计、独立编程、独立加工,完成的,每一个作品都对他们有着纪念意义。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有事情可做,又可以学到知识技能。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篇6

关键词 数控车工;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74-02

高级中职技校数控车工专业更加重视培养综合能力高的人才。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此相悖,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为了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学校将“一体化”教学实施于数控车工专业,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 了解“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习以一定的比例相结合,在满足课程教学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理论与实践的偏离,充分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先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教师教的同时,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丰富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一体化”并没有学科的限制,每一种学科都可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使数控车工专业不再只是机械的学习数学、数控等专业知识,将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1]。

2 “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顯优势

中职传统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很少能学到真正可以应用于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生产要求。由于中职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相互分开的,就学生的知识背景而言,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并不容易理解,而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教学设计,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生源处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容易随着理论课程的逐步深入消耗殆尽,抑或是产生抵触、失落情绪。

“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改变中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部门的重视,教学实践上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它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并且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一体化教学体系把学生就业时所需的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制订详细的数控车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让学生的能力满足现代企业所需、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吻合。呈现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有去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这样就能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就会使学生有完成任务的迫切希望[2]。

3 “一体化”的实施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实施“一体化”教学,前提条件需要有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效率地指导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不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部,为完成职业内容还需要有相应的经验、积极的态度以及一些理论知识等。“双师型”教师不但能更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在生产技能方面具有相应能力和较丰富经验,能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保障教学目标实现。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对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其中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他们在空闲的时间去企业工厂实习,培养实践的能力,了解企业的需求,将所学应用于教学之中,并且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对企业有所帮助。二是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训教师,补充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等理论课程,使其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必要时组织实训教师与师范院校的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三是专门为教师开展不同工种创新比赛,研究同一方向的教师自成一组,每组确定一个课题,利用学校的设备做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在院级评比,再抽选优胜的队伍进入校级评比。通过这些方法,以加快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有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建设“一体化”教学环境 建设“一体化”教学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车间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获得同步增长。为完成专业学习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扩宽知识面 工程管理性的选修课的开设推进了文工交融的教学理念,工程建设的学生不仅要有工程方面的素养,也需要知识面宽广。“文工交融”主要是指工科类的专业知识与文科类的知识相互融合贯通。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依据教师给的图纸,对原料进行筛选,自己确定加工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成本以及成品价值的估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控制工件的加工精度,让学生更加重视加工成本,与此同时实训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4 “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工专业应用中的创新点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该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大部分的时候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教师才给予指导,以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与精神,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评估实施过程与效果。这样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激励教师去获取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数控车工方面的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培育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体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每个任务都需要大家协作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这样的团体中不断去磨砺,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培养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了团队的交流作为基础,后面学习以及工作的展开都会相应地很顺利。

5 “一体化”应用于数控车的发展前景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一体化”教育现如今并不是十分完备,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可以请企业中相关领域的优秀人员参与教材的分析,征求教学实施意见,让教学与企业生产更加贴近。除此之外,“一体化”鼓励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样对于学校可以节约一部分的资源,同时企业也能够优先争取到高技术的人才。

师资的培养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相应也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为了适应“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所以要持续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保证新模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尽快实施传统教育到一体化的转变 在“一体化”施行之初,学生会有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可以在边讲解的同时边演示,多给同学们讲解一些经验知识,尽快使同学们适应传统教育到“一体化”教育的转变。

6 总结

“一体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贯通、融为一体,使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了实践学习的力度,获得了相应技能。同时这一机制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担当能力、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杜萍,立足实际谈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摸索[J].科技信息,2011(6):190-191.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7

目前,项目式教学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学科上。项目式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基于这种模式能把理论和实训较好地相结合。本人尝试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程中运用项目式教学,主要体现在:

一项目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利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根据企业对学生技能的需要,选择代表性的知识生成典型问题,总结成项目进行教学。以本校现有设备作基础,把数控车工实训课程整合为以下七个实训项目:

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个实训项目都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可细分多个任务,以项目二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与工艺准备为例,就可以设计如下项目模块:

课堂教学围绕这些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展开教学,并在完成每个教学任务的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后进行单项教学的实训以巩固每一个专业技能。

二项目是教学过程实施的带动者

数控车工实训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流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师设计和布置任务;学生探索和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评价与小结。教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一个合理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完成。例如:“华中系统数控车G71编程指令”这一章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设计为项目六“复合循环功能指令的应用”中的任务一,在讲授前让学生把指令的格式、内容预习一遍,对比“简单循环功能指令”的格式,初步认识“G71”这一指令,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指令,介绍指令的应用方法;第三步是把学生按照强弱结合、由强带弱的形式成立项目小组,要求学生分工完成程序的编制、修改,安排他们到机房进行模拟软件操作,仿真该任务的实训过程,以检查程序的合理性;最后,让学生每人分岗完成对刀、程序的录入、实际加工,还要求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总结本任务的重点、难点,整理实训报告。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本人对这种教学模式理解不够深入、积累的经验不够丰富等原因,出现了几点不足:(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考核是以技能操作为主,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有效的评价。(2)设计的工件虽然能应用指令,但实用性不强,学生对真实的零件加工仍认识不足。(3)对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培养不够。

项目式教学是适合培养技工教育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能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并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每一个环节。但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要有真材实料,也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虽然目前还在初步探索阶段,但我相信,项目式教学会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数控车工实训中。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2]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1)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8

在这种实训教学环境中, 学生对企业的工艺要求不了解, 产品质量观念难以形成, 必然会形成一些与实际生产要求不相符合的习惯。到了企业后, 不能及时适应生产岗位要求, 次品和废品率较高, 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造成学校合格毕业生到了企业后与实际生产岗位极不适应, 出现学生在学校技能“高分”、在企业岗位“低能”的现象。

为了强化实训教学, 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 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岗能力, 我校借鉴“双元制”的教学模式, 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训项目产品化”的探索和实践, 使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 每一次课堂训练都尽量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 逐步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实训项目产品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项目自身的产品化;二是加工工艺、手段、工时等产品化;三是工件质量标准检测产品化。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实施“实训项目产品化”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训项目自身的产品化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设施条件, 按数控车工中级工要求学生需掌握的技能, 将实训课知识要点编成各种产品形状、形式的项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的同时, 也完成了某种“产品”的制作, 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产品生产意识。

我们把数车实训课分成基础篇、初级篇和中级篇三部分, 每一篇包括若干个项目, 其中每一个项目又含有若干个小课题。比如, 我们在进行“车削台阶轴”的项目训练中, 把它分成“单一指令车削简单台阶轴”和“循环指令车削台阶轴”两个小课题, 每一个小课题都是以产品的形式来要求学生, 同时根据实际加工需求, 把一个毛坯进行4~6次的递增式加工, 以满足一组学生 (2~3人) 每人次2次左右的加工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的乐趣,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逐步培养了学的生产品生产意识和节约习惯,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加工工艺、方法、手段、工时等产品化

我们把项目当成产品, 那么相应的加工工艺、方法、手段、工时等尽量以产品的生产实际来要求学生。对于同一产品 (工件) , 其加工方法、手段很多, 教师应让学生全面地了解, 着重指出实际生产中一般选用的加工工艺、方法、手段以及选择的原则, 使学生学会选择生产效益高的加工工艺和手段。

比如, 我们在进行“G71指令车削双向台阶轴”项目 (如下图所示) 训练时, 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加工:

第一种加工步骤: (1) 用三爪卡盘夹住毛坯Φ35外圆长15~20mm, 找正夹紧, 对刀; (2) 编写程序并进行粗、精车右端面, 倒角, 外圆d3长15mm, d2以及d1至尺寸要求; (3) 调头夹住d2外圆, 并找正夹紧后对刀注意控制总长; (4) 编写程序并进行粗、精车左端面, 倒角, 外圆d2至尺寸, 注意控制台阶长L1和平行度。

第二种加工步骤: (1) 用三爪卡盘夹住毛坯Φ35外圆长15~20mm, 找正夹紧, 对刀; (2) 编写程序并进行粗、精车左端面, 倒角, 外圆d2长35mm, 以及d1长 (L1+2) mm至尺寸要求; (3) 调头夹住d2外圆, 并找正夹紧后对刀, 注意控制总长; (4) 编写程序并进行粗、精车右端面, 倒角, 外圆d1、d2至尺寸, 控制台阶长L1和平行度。

首先, 指导教师讲解G71指令及应用, 以及接刀工件的装夹找正和控制两端平行度的方法等相关工艺知识。接下来教师现场演示, 分解动作要领, 学生观摩。然后学生相互讨论, 消除操作疑点。最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按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分组操作练习。通过实际训练, 同学们很快发现第二种加工步骤比第一种加工步骤更具有合理性, 效率更高。

同时, 我们对每一个产品都规定了具体的加工时间, 即工时。让学生在生产产品的训练过程中明白, 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同时也要在额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 树立提高生产效率的意识。

三、工件质量标准检测的产品化

我们在项目训练中引入了产品质量观念, 规定学生所做的每一个“产品”必须是合格品, 该项项目的训练才能过关, 同时才能进入下一个项目的训练。在具体实施时, 将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 将“产品”分为次品、合格产品和优质产品等不同等级。用定量打分了解学生对项目所涉及的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 用定性等级对学生整个工件加工能力进行评价。

比如, 我们进行上述“G71指令车削双向台阶轴”项目训练时, 首先对加工准备进行评分, 即要求工件的装夹、对刀、编程正确, 合格后才能进入加工环节, 加工后按照下列考核标准将所加工的工件进行评分。

然后, 根据生产标准评定等级:一般认为尺寸超差的为次品, 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基本符合要求的为合格品, 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完全符合要求且外形美观的为优质品。只有两项均在合格以上, 该项项目训练才算合格, 学生才能进入下一个项目的训练。

综上所述, 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实施“实训项目产品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是基于新的实训教学质量观基础上的教学模式, 是通过车工实训教学的“实训项目产品化”思想来创设与实际职业岗位近似的仿真环境, 让学生训练技能, 感悟职业情感。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达到毕业后学生能快速适应职业岗位, 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对新职业岗位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黄克孝.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职教论坛, 2004 (10下) .

[3]刘育锋.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职教论坛, 2003 (22) .

[4]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职教论坛, 2004 (1下) .

[5]顾力平.职业院校“情境—达标”式实训教学模式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2005. (5) .

[6]雷正光.职教课程实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数控车工实训教学 篇9

所谓“三规范一达标”就是指数控专业的学生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做到品行习惯规范、工具使用规范、操作工艺规范, 从而能够在数控车工技能等级考核中顺利达标。

“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具有循序渐进性和交互功能。一方面, 按照当前社会对数控车工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人才的要求, 学生进行数控车工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及数控车工工艺的规范训练,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数控车工操作技能达到考核要求, 同时在操作技能达标的过程中, 又时时渗透工具使用、品行习惯和数控车工工艺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 根据数控车工生产实际和技能等级考核标准, 制订数控车工实训课的达标要求, 使学生的数控车工技能达标的同时又能促进数控车工的生产。

二、“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教学计划安排

笔者认真总结了数控车工实训多年教学的经验, 并结合实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数控车工实训的特殊性, 将整个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内容按类别和需要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阶段, 共12个模块。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由4个模块组成, 主要是数控车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由6个模块组成, 包括轴、沟槽、三角螺纹、内孔等的加工, 它们是组成零件的基本元素, 每个零件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子任务组合而成。第三阶段由初级工和中级工两个模块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艺能力, 同时参加相对应的技能等级考试。

三、“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操作

(一) 学生品行习惯规范的训练与养成

在实训教学中, 品德行为的培养以及生产习惯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们把品行习惯分为安全、文明、协作、竞争。下面, 我们以一次数控车工实训课来举例说明, 如何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

1.井然有序。 (1) 进入工场到指定的数控车床, 按7S要求站位, 不随意走动、闲逛、聊天; (2) 明确训练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 (工艺流程) , 并检查实训用品是否配齐。

2.按部就班。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依据分工, 各负其责; (2) 汇总分析, 查漏补缺; (3) 组织实施, 循序渐进; (4) 教师指导, 宏观掌握。

3.结束工作。主要有编写实验报告、评优工作以及数控车床还原、清理工场。实训结束时, 应清扫数控车床, 清除的铁屑应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在上述的三个环节中, 对学生的品行习惯都有很好的规范作用, 并在每次实训课中渗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 数控车工工具使用规范的培训与评价

让学生学会规范使用数控车工工具和妥善维护保养工具, 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 又能减轻劳动强度, 保证操作安全, 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在“数控车工工具的规范使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逐渐地要学生熟悉并熟练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的数控车工工具可以分为5大类:刀具、量具、常用工具、夹具、维修工具。在这一年的培训中, 我们主要是侧重于对刀具、量具、常用工具的熟练使用, 让学生具有中级数控车工的操作水平。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采用了“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用中创新”的三用二学一创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六步教学法。

(三) 数控车工工艺的训练与考核

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企业的规范生产工艺, 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立即适应生产要求, 我们对数控车工专业的技能教学按照中级数控车工的标准, 制订了相应的工艺要求, 将数控车工专业技能教学以中级数控车工的考核要求为主线组织进行, 分阶段实行模块教学, 认真编制工艺文件, 规范技能操作的每一个步骤,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更好地适应企业对数控车工操作的要求。

规范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核心。没有规范, 就没有规矩, 整个实训就会是一盘散沙。因此, 在整个实训的过程中, 要做到行为规范、管理规范、技术规范, 包括耗材的使用和限额, 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规程、操作要领和操作步骤 (即工艺流程) , 尤其操作工艺的规范。

在数控车工实训中, 数控车工工艺包括选择并确定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及内容、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对零件图形进行必要的数学计算、编写加工程序、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对程序进行校验与修改、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与归档等, 每一种工艺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 并且贯穿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因此, 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 一方面, 指导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掌握操作工艺和技术规范, 示范动作必须准确无误和标准熟练;另一方面, 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每一步操作都要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 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有板有眼。

(四) 数控车工技能操作达标的考核与总体评估

在具体的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过程中, 为了强化学生数控车工技能, 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措施:

(1) 根据数控车工技能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整个实训教学的内容按类别和需要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3个阶段, 共有12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根据内容的掌握情况, 循序渐进地分为不同的子任务, 使之既具有独立性, 又具有连续性。

(2) 结合实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数控车工实训的特殊性, 安排了从实训目标、知识要点、实训内容、设备器材、操作程序、技术要求、检验标准、实训小节8个环节, 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教学过程, 有利于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训教学的开展。

(3) 每一个子任务都围绕一定的实训目标和内容展开, 附之所需的知识要点和必要的操作要领, 便于学生掌握和形成概念。整个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强调程序性, 突出了以人为中心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程序化模块, 一步一步、有序地进行训练, 使学生迅速掌握技能技巧。同时, 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应用于实践。

通过3个阶段12个模块的训练与实践, 总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 (2) 规范、熟练地使用数控车工常用工具。 (3) 规范数控车工操作工艺、合理使用工艺。 (4) 数控车工专业技能达标。

四、“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 编写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

配合“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改革, 在认真研究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所积累的教学、运作和管理经验, 编写了数控车工实训校本教材, 并制订了相配套的数控车工实训报告册。

(二) 建立了新颖的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方法

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中, 打破了传统的由指导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方法, 大胆尝试了项目教学法、“专题作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分类按进度布置作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但丰富了实训课的课堂氛围, 而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校自实施“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以来, 我们的数控车工专业教师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动手能力, 指导学生数控车工实训得心应手。

(四) 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校的数控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学生人数、专业教学质量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2003年的一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8个班级近400名学生, 我校的数控专业现在已经成为宁波市的品牌专业。

(五)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适岗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我校自实施“三规范一达标”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以来, 学生经过3个阶段、12个模块的系统训练, 不但掌握了初、中级数控车工应该具备的应会要求, 而且在数控车工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真正做到安全、文明、规范、有序生产, 缩小了与企业对数控车工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人才的差距,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适岗能力。近几年来, 数控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各用人单位均非常满意,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数控车工实习教学的目标与要点 篇10

关键词:数控实习,环节教学,教学原则

一、数控教学的目标

中专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现在社会发展来看, 中专主要是培养有知识有更新技术的人才。

在学生学习数控车工专业过程中, 利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数控车工专业在各类职业学校已成为培养技术方面的热门专业, 但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是中职教学最为棘手的问题。学生从学校出来后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会、学全所有的技能, 这个要求近乎苛刻。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在校时间短。紧紧三年的时间总共才有几天, 要想见识全面是绝对不能够的, 他们需要在工作中继续积累经验。二是数控专业使用的设备差异较大。像国产数控系统、日本产数控系统、德国产的数控系统等, 在操作和功能上都有较大区别, 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三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差异。大型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用人上要求工作效率高, 说明白些就是技术含量低, 速度要快就是“快”;中型企业在工作中对技术精度上要求严格, 所以对学生个人能力上要“能”;小型企业或私人企业的产品多样复杂, 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个人技术全面, 这是小企业的“全”。鉴于以上原因, 数控专业在教学中要全面考虑这些难点, 而教学一体化就给解决这一问题释放出一袭阳光, 坚持数控一体化的教学原则, 帮学生理出“快”、“能”、“全”的组成结构, 给企业输送适合的人才。

二、数控教学一体化的要点

数控教学一体化应遵循四个教学原则, 还要抓好一定分析、两种计算、三检制度、群体测评四个基本教学环节, 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尽可能保证安全防患于未然。

(一) 基础原则——理论与市场。

笔者在数控理论传授上, 做得更多的是让学生们自己去求知;在学习数控的由来和发展上, 我们大家一起动手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各种渠道来源的信息, 每位同学自己汇总, 再进行理解、讲解比拼, 看看谁收集的更全面、更深入, 用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时候我们再坐下来, 学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编程和操作, 相信会简单扼要得多, 甚至有些在这样的调查研究中已经有一定的编程、操作基础。

(二) 相异原则——多种系统学习。

在国内企业中使用的数控控制系统多样化, 使用权范围也很大, 涉及方面很广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 对主要的几种控制系统都要了解, 像国产的华中、华兴、广州数控系统等, 国外的法拉克、西门子系统等。在这些不同的控制系统中, 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当然它们肯定还有不同, 在这些数控控制系统中, 主要存在的差异有最为直观的是操作面板差异, 程序输入、操作的差异, 机床坐标与工件坐标等参数调整差异。比差异记相同就是我们同学学习方法, 同一图样零件, 使用不同的数控系统加工, 比较明显的区别就能展现出来。等到学生对各种数系统有所了解, 我们再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场地等情况, 具体主攻某一种数控系统, 并区分学生。

(三) 游戏原则——模拟与游戏。

数控实习材料消耗很大, 学生新学知识还不熟练;加工中安全隐患较多;所以要求学生在给零件编程后, 先在数控模拟系统上练习, 对刀试运行, 第一来降低材料消耗, 第二杜绝安全隐患。

(四) 现场原则——操作与安全生产一体化。

在数控车床实习场地, 要求学生们时刻牢记的是安全, 不光是挂在嘴上的安全检查, 还要永记心理的;也为安全制定了必须遵守的规则, 除数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人人牢记、人人做到、人人监督外, 还要求掌握数控加工的“四小环节”。

1.一定分析。

这个环节又称为找茬对瞄优。学生在学习了数控编程的基本命令后, 进行零件在数控车床上的实件加工, 必须对零件做深一步的分析, 每位同学分析零件后, 提出自己的加工方案, 这时学生再在讨论中, 方案是否可行。在学生实习练习时, 他们要用自己的分析方案执行。

2.两种计算。

在零件加工前, 图样中有一些尺寸需要计算, 如尺寸链的计算、圆弧过渡坐标的计算, 这些都是数控加工中常见到的有用数字, 这些数字都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 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 要把加工一个不合格零件机率缩减至最小。现在人们通常都用先进手段做事, 计算中学生用手机和计算器, 我认为这是好的一面, 这只是一种方法;在没有先进设备时, 同学们必须会用人工方式, 手工计算数值。

3.三检制度。

数控加工中, 程序编制经过手工编制、模拟加工、实际输入、真实加工四个过程。在实物数控车床上操作加工时, 笔者要求学生先行对机床、程序输入、对刀等方面检查, 完成后, 再进从头行第二次全面检查, 这就称之为自检阶段。每一名同学做好自检后, 要请数控加工小级的其他成员检查, 也是上述过程, 两人的眼睛比一个人的眼睛更明亮, 如果检查无误算是通过, 这就称之为互检阶段。在学生操作前, 自检后、互检通过后, 要请编程、模拟、加工合理率高的班级长再次检查, 如果检查过关后即可进行单步运行试加工了, 这就称之为班检阶段。 另外, 教师要不定时进行抽查, 以全面控制安全和学习加工质量。

4.群体测评。

每天同学们实习结束了, 要让他们学会发言、要讲感受、谈心德, 对自己的数控实习进行测评, 总汇自己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的优点。把每位学生的闪亮点放大, 让每位得到更多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张家祥.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车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校本开发 信息化教学 技能大赛 生产仿真实训

车工实训课程作为机械加工专业培养机械零部件生产技术工人的一门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如何提高车工实训课程的授课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设法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车工实训教学经历,对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一、学校实训教材、学材应以校本开发为主

众所周知,实训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的主体,但是各个学校实训设备不一定一样,各个学校的学生情况、师资水平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实训教材、学材开展教学,很显然不能很好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最优教学。笔者在多年的车工实训教材、学材选择的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开发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色的实训教材、学材,才能适应学生及当地企业的需求。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学校自己要主动地去开发校本教材、学材,从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变到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的实训教学,校本教材、学材的改革应该迈开大步,一次到位。在教改的大环境下,实训教材、学材如果不改变思想还沿用老的教材编写模式,那么很快就会因为跟不上新的教学改革形势而被淘汰。所以为了更好地与实际接轨,突出技工教育特色,要求我们要更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校本教材、学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与本校实际结合,有利于组织本校学生开展实训教学,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二、车工实训授课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活跃的中职学生。在传统的车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名教师操作车床,十几名学生围在机床周围观察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能充分地全面地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甚至还会有极个别学生从始至终看不全教师的演示过程,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一体化教室中装上视频采集和监控系统,由一名教师操作机床,另一名教师负责控制视频采集系统,拍下车床运转的每个动作和教师操作的每个细节,并将视频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只需要一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兼顾到全班所有同学,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操作的每步具体动作。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视频在多个多媒体教室播放,从而实现同时完成多个班级同样课程内容的授课过程。如果学校硬件条件有限,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软件条件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自行制作微课,将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主要学习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线上线下功能,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推动课程改革和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师生实力,也成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车工技能竞赛的内容是众多专家通过集体研究讨论结合新技术、新工艺而制定出来的。通过分析技能大赛的比赛方案,可以引领我们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我们还应该以参加技能大赛为契机,仔细研究竞赛方案,认真了解机械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调整课程的设置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配,将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证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技能大赛为广大教师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和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教师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其自身必须首先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不但要能讲还要会做,这样会促使本人迫切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指导竞赛的过程也是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成为本专业新知识的传授者,新技能的实践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也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改”。技能大赛对于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把赛场的高技能渗透到平时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把比赛的内容融入到职业理论与实训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获得行业和企业的认可。

四、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实训管理,安排学生进行生产仿真实训

在学生日常实训过程中,按企业要求对实训场地的设置、工量具的管理,实训要求都尽量向企业靠拢,让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提前感受企业的氛围。在实训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要规范化、制度化,诸如学生的出勤、工量具的领取、实训报告的格式等都要统一规范。另外,我们也可以把校企合作的企业领导请进学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这样学生毕业后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同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生产仿真实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充当车间中的一个部门,有的充当操作工,有的充当质检员,有的充当库管,有的充当工艺员。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体会到工厂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规律,能从各种不同角度体会到工厂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岗位分工职责和其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存在意义,体会到工作规范的必要性和各工种之间协作的重要性,最终使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生产仿真实训将学生按工厂生产车间模式进行分工,并循环让每位学生体会各岗位的职责及其生产过程的运作规律,使学生在牢固掌握车削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到什么是职业素质,感受到个人在各岗位中的责任及相互协助的重要性。生产仿真实训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职业水准符合现代企业的用人要求,

车工实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车床操作技能,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车工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建石.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工学结合推动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

[2]黄星.对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0(6).

[3]巩波.实施分层次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4]杨舒静.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推动推进职教内涵发展[J].职业教育,2012(4).

[5]吉荣华.车工实训中如何实现探究性学习[J].职业教育,2011(6).

提高车工教学与实训成效的探讨 篇12

一、提高车工教学及实训成效的意义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及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企业更加重视一线操作工的技能与素质,同时看中操作工的职业道德、品行习惯等综合职业素养。当前市场对车工的要求, 不仅局限于机械生产的工艺知识,也要求车工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当前车工实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考证,所以教学内容单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活跃,不能满足企业对车工的实际需求,也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度。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目标应更具实际性、针对性以及市场性,不断探索并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真正为经济发展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因此, 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车工教学及实训成效的不断提高,关注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引导其养成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以企业的需要为中心,加强车工教学及实训,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提高车工教学及实训成效的策略分析

( 1) 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当前中职学校使用的部分车工教材,有些内容比较复杂、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些知识内容还比较滞后,甚至脱离了生产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浪费了教学时间,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车工教学及实训成效,中职学校应关注教材内容的应用。无论是通用教材还是校本教材, 都应以应知应会为基本准则,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对教材内容合理进行取舍。同时,要立足于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完美融合,突出技能训练的特点。如在布置车工加工等任务时,就应突出任务的实用性,注重其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的相似性,让学生会用、能用;同时,对当前阶段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训进度等状况进行综合, 促使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能独立完成车床加工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从类似的企业操作中积累经验。

( 2)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的一个特殊性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所以, 中职教育更应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企业的需要为目的,将先进的管理机制引入车工教学与实训的过程之中, 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在实习中体会企业文化,进而更快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要增强车工实训课题的产业化, 引导学生对实际产品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成就感;促进相关生产手段产品化, 依照实际生产标准来要求, 注意工时的概念,增强生产效率意识。同时,产品质量应标准化,设置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分为合格、不合格和优秀几个等级,更好地对学生技能进行打分, 促使其更好地学习的同时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此外,也可建立企业化的生产规章制度,在实训过程中营造一定的企业化生产氛围,实现企业化生产模式的培养,有效提升生产实训效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 3) 提高师资水平 ,强化教学设备。好的师资队伍是中职教育得以发展的必要保障, 优秀的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进行实训指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实用性。所以,中职院校可以建立奖励制度,加强教师自身技能的培养与行修,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车工教学创造更加和谐、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另外,要强化现代化教学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车工生产的特点,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录像机、投影仪等进行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播放相关加工视频,将车工生产过程更真实、直观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加深其对车工生产的理解。

三、小结

上一篇:行政职权下一篇:暂态稳定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