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数控技术(精选12篇)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1
一、引言
自从18世纪雷文霍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细菌, 使微生物病原学得以成立, 医学检验 (微生物检验方面) 这门新兴学科就开始萌芽。但我国医学检验起步晚, 解放前虽有北京协和、湖南湘雅、山东齐鲁、广州中山等医学院校开展相关专业建设, 但组织形式松散, 多附设在院校的各个教研室内, 全国仅有两三所医学院校能培养出少数检验医学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 医技型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职院校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结构、规模、质量、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从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院校合作模式入手, 分析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难点, 并通过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果找出发展的新途径。
二、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困境
1. 校内实训场室和经费有限。
学生技能训练离不开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操作室。但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只能提供基础性的实践训练, 跟行业的实际情况往往脱节。其次, 实践操作需要标本, 某些稀有标本 (如脑脊液、骨髓等) 学校无法获得, 多数试验仪器设备昂贵, 但使用率不高, 有的甚至一年只用一次 (医学类仪器专业性强, 有些仪器只专用于特定检查项目, 因此只有在讲解特定章节的时候才会使用) 。
2. 严重缺乏专业课老师。
该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从间断招生到现在每年级4个班, 学生人数猛增。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 办学条件差, 缺乏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先进设备。大部分老师没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少, 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 办学理念陈旧, 教学模式僵化, 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造创新意识。
3. 解决思路。
通过到国内先进的示范校学习、听取专家建议、学生调查问卷等方法集思广益, 尝试新的教师引进模式———聘请行业专家、临床一线高技能工作人员为学生讲授专业课, 同时将部分实验实训与临床结合, 直接将实验室放入临床检验科相应科室。
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方法
该校结合实际, 通过征求专家、学生的意见, 设置2个实验班, 共计80名学生, 并将专业建设与能力提升联系起来, 通过聘请行业专家采用“会课”、“串讲”的方式, 开展最能符合临床要求的理论教学;将一些实验项目放在医院专业实验室进行。参与教学的行业专家共计12人, 累计授课600学时;开展的校外实验项目65个, 每个学生至少参与380个学时的实验教学, 整个院校模式历时1年。
1. 行业专家授课模式。
针对现有中等医药卫生职业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还在进一步规划和改革中, 为了更好地做出探索性的尝试, 该学校聘请了当地三甲医院临床检验一线专家开展授课, 其中授课内容按照与临床一线实践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讲解, 并且将内外科等其他专业知识穿插起来, 用整体、系统的观点深入讲授。值得一提的是, 《免疫学检验》与《微生物检验》使用的是串讲模式, 将两种教材、两门学科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累计授课1992学时。
2. 实验项目临床化。
实验实训的项目同样是按照《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4门核心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包括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粪便形态检查、尿沉渣检查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血清葡萄糖测定免疫比浊测定法 (C3定量测定) 、间接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甲胎蛋白检测) 、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检验、链球菌属的检验、肠球菌属的检验等。实验实训的方法采用“一对一”、“一点多面”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是针对难点、重点, 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实验项目, 导师统筹安排学生单独指导, 在时间上实现了轮换调度, 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同时节省实验时间。“一点多面”指的是实验导师通过示范操作讲解实验的基本点和重难点, 要求学生自行按照学过的理论和操作说明展开练习, 主要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训练课程上, 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四、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效
这种“一引进”、“一走出”方式, 充分挖掘有效教学资源, 实现通过院校深入合作提高师资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这一建设目标。首先解决该校医学检验专业专业课老师缺乏的燃眉之急, 保障了应有的教学质量, 且在这种行业专家授课的模式下, 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进一步为改革中等职业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技术资料。其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院校合作实验班的毕业生本年度就业率达到了95%, 且均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通过后期的追踪回访, 90%以上的医院表示这种院校合作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基本达到了现阶段临床实践的要求, 病患家属以及社会反映均为良好。从学生个人的角度阐述院校合作模式的优缺点, 第一巩固了已有的理论知识, 第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带来学习的成就感, 第三保障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各方面的需求。
五、前景与不足
纵观本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校合作模式开展的前前后后, 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专业老师缺乏且培养慢、教学设备滞后且更新快的障碍, 通过校院之间的深度合作, 让学生技能在做中学, 学中做。它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前瞻性, 可以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医学教育中, 如现阶段的护理专业、药剂专业、助产专业等, 都需要用行业需求的角度去挖掘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当然, 这种院校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如对环境的要求高, 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更有专业方面的限制, 如护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 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医患矛盾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思。
值得肯定的是, 该学校现已在国家第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项目中, 将院校模式扩大到护理、药剂等专业的建设中, 并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有理由相信, 一个完善、系统、工教结合的卫生职业教育将向我们徐徐走来。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开发的障碍, 并以某中职院校开展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为例, 通过引入行业专家授课和实验实训项目临床化, 破除现阶段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进程中专业老师缺乏、设备滞后等障碍, 为中职医学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明新方向。
关键词:中职,院校合作,医学检验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8) :22-22.
[2]翟悦.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需求与基础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3, (30) :9-11.
[3]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8) :22-22.
[4]常冰梅.校院合作培养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3) :28-29.
[5]徐克前, 李登清.多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 促进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 2011, 18 (4) :3-4.
[6]戴宝平.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学科有效合作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 (10) :242-243.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2
数控铣加工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数控铣加工技术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并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参赛选手对数控铣加工技术技能水平及与岗位相关的综合职业素养,引领中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数控铣加工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选手独立完成比赛试件。每省限报2名选手,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二)竞赛内容
通过手工与CAM编程,完成具备一定功能的组合件加工。
四、竞赛规则
(一)比赛规则
1.本赛项以现场实际操作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操作技能比赛时间按各工种比赛时间进行,满分为100分。比赛时间360分钟。
2.同期比赛场次采用相同的比赛试题。
3.因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4.比赛过程中,选手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5.比赛过程中,选手若出现野蛮操作或因工艺制定不当,造成夹具、刀具损坏者,经裁判员裁定,视情节轻重,做扣分至终止比赛的处理。裁定终止比赛的,须报总裁判长批准后执行。
6.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报裁判员批准。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不准提前离开赛场。
7.选手提交的试件应经过清理,提交后裁判员在零件的指定位臵做好标记并经选手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以便检验和评分。
(二)赛场规则
1.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必须齐全)进入赛场,并随机抽取机位号。选手迟到15分钟取消比赛资格。
2.裁判组在赛前30分钟,对参赛选手的证件进行检查及进行比赛相关事项教育。
3.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设备管理规程进行操作。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讯工具和其它未经允许的资料、物品进入比赛场地,不得中途退场。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4.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或软件故障等问题,应提请裁判确认原因。如影响比赛进程,裁判请示裁判长裁定后,可将该选手比赛时间酌情后延。
5.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提请裁判到比赛工位检查确认并登记相关内容,选手签字确认后听从裁判指令离开赛场。裁判填写执裁报告。
6.如果选手要求提前结束比赛,应报裁判批准。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记录在案,批准并通知提前结束比赛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提前结束比赛的选手不准提前离开赛场。
7.当听到比赛结束指令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比赛现场。
8.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执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9.除现场裁判、安全员和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10.允许参观的赛项,参赛队有关人员可在规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赛场引导员引导下,有序进入赛场观摩。观摩时不得议论、交谈,并严禁与选手进行交流;不得在工位前停留,以免影响选手比赛;不准向场内评委及工作人员提问;禁止拍照。凡违反规定者,立即取消其参观资格。
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大赛执委会允许,由专人陪同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比赛进行。
11.各参赛队的领队、教练员和随从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三)抽签办法
1.由领队负责抽签,第一轮每个代表队抽一个签(抽取的顺序按照行政区域顺序),其数字代表下一轮抽签的出场顺序,第二轮抽出的数字,与对照表对应的数字,表明是比赛场次。
2.选手在赛前抽签确定机位。
3.举办地省市代表队不参加抽签,直接参加第一场比赛。
五、评分方式与奖项设定
(一)评分方式 1.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赛项执委会和总裁判长负责。2.比赛成绩由《选手现场记录表》和《试件检测评分表》所评定的成绩组成。成绩的评判采取评分标准用量化的方法给定。
3.试件检测
(1)试件检测在总裁判长领导下,由检测组负责。(2)试件检测依据图纸和评分表上的要求进行(3)本赛事的最终解释权在赛项执委会。4.保密守则
(1)试件封箱、重新编号由裁判组指定专人负责。(2)操作技能评分表在评分负责人的主持下当场启封。(3)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由赛项执委会审定后,统一公布。
(二)名次排序方法
1.名次的排序根据成绩评定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排定。2.个人成绩相同者,按交件时间早的为优先。
(三)奖项设定
赛项设参赛选手个人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六、纪律处罚规定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公开,对违反竞赛纪律的行为做如下处罚规定:
1.参赛选手不符合报名规定条件,或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经大赛组委会核准后,一律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
2.参赛选手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取消参赛资格,比赛成绩计零分。(1)不按规定填写姓名、编号或在试卷、试件上作各种标记。(2)在赛场内有偷看、暗示、交头接耳等作弊行为。(3)在赛场使用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4)在规定的比赛时间结束后,仍强行操作。
(5)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扰乱比赛秩序,影响比赛过程,情节恶劣。
(6)其他违反比赛规则的不听劝告者。
3.参赛选手如造成比赛用设备损坏,视情节由当事人及选送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参赛选手若人为蓄意破坏仪器设备,由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并通报批评。
4.选手未能按规定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由在场裁判员及时予以纠正,并按规定扣除比赛成绩。
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指导、帮助、影响参赛选手。对造成后果的,视情节轻重酌情扣除参赛选手成绩。
6.对裁判员、仲裁委员会成员、其他工作人员违反工作守则,经大赛组委会核实后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处分或取消其任职资格。
7.对违反比赛各种纪律的参赛选手及所在代表队和单位,视情节轻重、后果影响、予以取消比赛评奖资格或通报批评。
七、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数控铣加工技术赛项技术规范
一、竞赛环境
赛场提供比赛用加工和编程设备、专用量检具、加工用毛坯、附料和耗材。通用量具选手自带。
二、竞赛技术平台
(一)比赛使用设备 数控铣床:
大连机床XD-40A 华中世纪星HNC-22M 大连机床XD-40A 广州数控GSK983Ma系统
(二)刀柄、刀具
主要刀柄、刀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成都千木数控刀具有限公司赞助。
(三)夹具
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包括:组合夹具和平口钳等。组合夹具由北京蓝新特夹具技术有限公司赞助。
(四)赛场应用软件 CAM/DNC软件
赛场软件由大赛统一提供,赛场相关设备预装有广州中望、北京数码大方、英国Delcam的相关软件,选手报名时可任选其一。具体包括:
广州中望:中望3D V2013教育版(带HASCO、DME、LKM等标准模架及MISUM)、中望CAD+ V2013教育版(含龙腾模具模块)、中望机械设计软件V2013。数码大方:“CAXA数控车2011大赛专用版”编程软件、“CAXA制造工程师2013大赛专用版”编程软件、CAXA网络DNC-V2011通讯软件。(选手可在CAXA网站上直接下载CAXA软件进行试用。)
英国Delcam:Delcam三合一混合造型设计CAD软件PowerSHAPE,Delcam二到五轴高速加工CAM软件PowerMILL,Delcam产品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软件FeatureCAM,Delcam立体艺术浮雕CAD/CAM软件ArtCAM。
(五)每台数控机床配备一台台式电脑,用于选手编程和程序传输。
(六)毛坯及辅料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数控铣加工技术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地区代表队名称,不使用学校或其他组织、团体的名称。
2.参赛队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3.各参赛队按执委会统一要求,准时到赛前领队会现场。会议期间要认真领会会议内容,如有不明之处,可直接向工作人员询问。
4.领队会上举行抽签仪式,抽签办法见赛项规程。
5.各参赛队要注意饮食卫生,劝阻选手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和饮料,防止食物中毒。
6.各参赛队在比赛期间,应保证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7.允许参观的赛项,参赛队有关人员可在规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赛场引导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赛场观摩。观摩时不得议论、交谈,并严禁与选手进行交流;不得在工位前停留,以免影响选手比赛;不准向场内评委及工作人员提问;禁止拍照。凡违反规定者,立即取消其参观资格。
二、领队和指导教师须知
1.各参赛代表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名次无效。2.参赛人员务必于赛前30分钟到赛场等候,迟到15分钟以上按弃权处理。已检录入场的参赛选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赛场。
3.比赛过程中,除参加当场次比赛的选手、执行裁判、现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现场,参赛人员比赛完毕按要求应及时退出比赛现场。
4.各代表队领队要坚决执行比赛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参赛人员的管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督促选手带好证件和允许自带的刀具和量具等。
5.参赛选手认为所提供的设备、工具和毛坯等不符合比赛规定;或对裁判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异议时,必须在2小时内由领队提出书面报告送交仲裁委员会。口头报告或其他人员要求解释处理,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6.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7.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应带头服从和执行,还应说服选手服从和执行。
8.指导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比赛的技术规则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和应试准备。
9.领队和指导教师应在赛后做好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
四、参赛选手须知 1.总则
为了保证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铣加工技术赛项比赛顺利进行,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经执委会研究,制定本《选手须知》。要求全体选手严格执行、认真参赛。必须做到:(1)依法行事,依法办事。
(2)严格遵守执委会制定的各项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3)坚决服从执委会的领导和裁判的管理,并按有关工作流程执行。
(4)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赛场秩序。(5)认真、细致、严肃、紧张地参加各项比赛活动。
(6)要求全体参赛选手统一着装,在比赛期间不喝酒,不吸烟。2.参赛选手守则
(1)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比赛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2)进入赛场前须将手机等通讯工具交赛场相关人员保管。(3)佩带参赛证件及着比赛服装进入比赛场地,并接受裁判的检查。
(4)爱护比赛场所的设备、仪器等,不得人为损坏仪器设备等。(5)比赛过程中不准互相交谈,不准偷看暗示,不准擅自离开赛场。
(6)比赛结束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拖延。
(7)比赛结束后必须按裁判要求迅速离开赛场,不得在赛场内滞留。
(8)如对裁判员的执裁有异议,应在2小时内由所在赛区领队向大赛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出。
3.准备阶段
(1)认真填写报名表的各项内容。参赛者须提供个人真实身份证明,如发现虚假资料,则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选手由执委会根据选手报名资料统一发放参赛证。选手凭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
(3)参赛人员须服从比赛裁判及现场工作人员管理。(4)比赛现场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影响其他选手比赛。4.比赛阶段
(1)比赛时间:按比赛通知规定。
(2)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工艺守则》、《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比赛,比赛时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3)参赛选手进入比赛现场前,由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抽取工位号,并由参赛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然后按抽取的工位号,进行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填写各种卡片,裁判将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和填写资料进行核对。
(4)参赛选手进入操作比赛现场后,应听从裁判的指挥。(5)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开始比赛计时。
(6)现场工作人员按工位编号顺序逐步发放试件毛坯和工具,各参赛选手对上述物品进行检查确认,并在物品发放一览表上签字。
(7)各参赛选手对赛场物品应爱护、保养、保管,防止丢失。损坏的物品必须保留,丢失参赛物品要照价赔偿。
(8)各参赛选手必须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备操作。
(9)各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工艺守则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撞刀、掉刀、加工过程中试件掉落、机床各部件之间的干涉、设备损坏等情况),经裁判长批准后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10)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将考核各位参赛选手的安全文明操作情况。出现非安全文明操作的要作好记录。(11)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能更换毛坯、试件和焊材,自带刀具、量具、工具要妥善保管。比赛提供组合夹具,并有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支持。参赛选手之间不能走动、交谈。
(12)数控铣床在卸刀时,应到比赛指定卸刀点卸刀。在卸刀期间,参赛选手之间不允许交谈。
(13)当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时,参赛选手应提请裁判到故障设备处确认原因,对于确因设备故障停机耽搁的时间,由裁判长将该选手的参赛时间酌情后延。
(14)在比赛时间结束前10分钟,裁判长宣布比赛即将结束,各参赛选手应准备停止操作。比赛时间到后,各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比赛,进行设备和场地的相关清理工作。未停止比赛者将酌情扣分,工作人员将强行终止比赛。
5.结束阶段
(1)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应到指定地点交试件及相关材料,并签字确认,由裁判员转交指定工作人员,统一装箱和密封。
(2)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到达现场清点工具、刀具、量具,损坏的物品必须有实物在,丢失的物品要照价赔偿;自带刀具、量具、工具离开赛场时带走。
(3)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应对参赛设备及场地进行清扫,对使用的机床、设备及附件进行复位。
(4)经裁判检查许可后,参赛选手方能离开赛场。
(5)比赛期间(包括两批次之间的间隔时间),除执委会成员、裁判组成员、赛场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现场。
(6)任何选手在比赛期间未经执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比赛内容相关的采访。(7)任何选手不得将比赛的相关信息私自公布。
(8)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主动配合裁判的工作,完全服从裁判安排,如果对比赛的裁决有异议,需通过领队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诉。
(9)本赛事的各项工作的最终解释权在执委会。6.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并携(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按比赛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并按照抽签指定的工位号参加比赛。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参加比赛。
(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可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计算器等),不得带入技术资料和工具书。各种通讯工具和摄像工具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4)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5)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人员提问,选手之间互相询问按作弊处理。
(6)当听到比赛结束指令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离开比赛场地时,不得将草稿纸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现场。
五、工作人员须知
1.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
2.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3.服从领导,严格遵守比赛纪律,发扬团结互助精神。“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数控铣加工技术赛项工艺守则与操作规程
一、数控机床工艺守则(通则)
1.数控铣加工技术选手,除应遵守本工艺守则外,还应遵守同类普通机床的工艺守则(铣工工艺守则)。
2.选手必须全面掌握本机床操作使用说明书的内容。
3.选手必须熟悉本机床的性能、规格及机床精度。必须熟练掌握机床各按钮、手柄、开关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检查机床各手柄、开关、按钮的灵敏性,特别是急停、进给保持、倍率开关、复位开关等。
5.赛前必须检查机床各手柄、开关、按钮是否在正确位臵,严禁非操作人员乱动机床上任何手柄、开关、按钮。
6.赛前应进行空运转,并检查润滑系统性能是否良好,检查机床是否有异常现象。
7、必须熟悉了解机床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随时监控显示装臵,发现报警信号时,能够判断报警内容及排除简单的故障。
8.试件装夹的基准,不允许用粗基准。装夹必须合理、可靠。注意避免在工作中刀具与试件,刀具与夹具发生干涉,避免在工作台旋转时,发生干涉。
9.数控铣床不允许在主轴上或刀库上卸刀,必须在卸刀和装刀专用夹具上进行。
10.选手不许在加工中离开机床,注意观察下列现象:(1)刀具使用是否合理。(2)机床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3)切削路线、切削方位是否正确,切削用量是否合适。(4)冷却和润滑液使用是否合理。(5)试件在加工过程中是否有松动现象。(6)机床是否有异常现象。
11.加工中不得随意打开控制系统机柜,注意保持控制系统的清洁。
二、赛场上计算机及软件使用守则(通则)
1.参赛选手所参加赛项中,如赛场提供了计算机,则选手必须遵守本守则。
2.检查计算机是否能够正常启动、软件是否能够正常启动,文件存储是否正常。
3.比赛中不得私自更改所用计算机的系统设臵(如安全、网络、软硬件驱动、显示模式等)。
4.比赛中不得私自更改计算机与机床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参数。5.不得删除计算机上已经安装的软件,未经许可亦不得安装其它任何自带软件。
6.不得使用非本人的帐号及密码登陆;更严禁破解网络上其它选手的用户帐号及密码。一经发现按比赛作弊处理。
7.不允许选手自带任何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电子盘、以及各类存储卡或具备存储功能的设备等),更不允许将上述设备私自接入赛场计算机。
8.不允许选手自带任何无线通信设备(如无线路由、无线网桥、无线AP设备、无线网卡、无线串行设备、无线红外设备等等),更不允许将上述设备私自接入赛场计算机。
9.不允许选手自带各类传输用数据线(如串口线、并口线、网络线等等)及扩展设备(扫描设备、摄像设备、打印设备等等)。
10.不允许恶意损坏计算机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鼠标等。
三、数控铣工艺守则
(一)刀具的安装
1.安装前要检查铣刀的磨损情况,发现有缺陷的铣刀,应申请更换。
2.安装前应把心轴、刀套、铣刀擦干净,防止上面有污物,而影响刀具安装的准确性。
3.装卸铣刀时,不可用手锤任意敲打。
4.主轴的旋转方向应与铣刀刀刃的螺旋方向相适应,以免损坏刀具,同时应使切削力趋向固定钳口或固定元件。
5.铣刀安装好后,必要时应用百分表检查铣刀的径向跳动量和轴向跳动量,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加工。
6.刀具卸下后,应放在指定地点。
7.安装铣刀、刀杆时,不得用机动和靠冲击与机床某部位相撞来装卸。
8.为了提高切削系统的刚度,铣刀在主轴上的伸出长度应尽量短。
(二)试件的安装
1.安装试件时,应按照工艺要求,选定安装基准面,安装时应符合六点定位原则,夹紧力方向应在试件刚度大的方向。
2.安装试件时,用百分表等对基准面进行找准。
3.夹压已加工面时,应加垫紫铜皮,以防止试件夹压面被夹坏。
(三)使用平口钳安装时的要求
1.安装平口钳时以键定位,应找正固定钳口面,使其与机床纵向或横向平行或垂直。试件安装时,基准面应紧贴固定钳口面。
2.安装试件时,试件位臵要适当,不要靠一端,以提高铣削时稳定性。
3.试件的加工面应高于钳口,如试件低于钳口平面时,可在试件下垫放适当厚度的平行垫铁,装夹时应使试件紧密地靠在平行垫铁上,装夹后应检查垫铁,不得松动。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1.选择切削用量时,应考虑到加工的要求,刀具、夹具和试件材料等因素,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
2.粗铣时,应保证刀具具有一定的耐用度、铣床-夹具-刀具系统刚度足够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生产率。严禁超负荷切削,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应是先把切削深度选得大一些,其次选较大的进给量,然后再选适当的切削速度。
3.精铣时,为了保证试件的表面光洁度,尽可能增加切削速度,适当减少进给量,切削深度可根据加工余量和零件技术条件的要求而定。
四、数控铣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
1.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所有参赛选手须统一着比赛服装,戴工作帽。
2.选手须穿防滑皮鞋。3.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
(二)操作
1.选手应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熟悉本机床的一般性能和结构,禁止超性能使用。2.开机前,选手必须清理好现场,机床工作台面上、机床防护罩顶部不允许放臵工具、试件及其它杂物,上述物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机床工作台运行区域内不允许有障碍物。
3.开机前,选手应按机床使用说明书规定给相关部位加油,并检查油标、油量、是否畅通有油。
4.机床开机应遵循先回零、手动、点动和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的运行原则,其中低、中速运行时间不少于2-3 分钟。当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能进行工作。
5.选手必须遵循机加工工艺守则和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守则。6.铣刀和试件必须夹紧,自动换刀时,为防止刀柄脱落,必须确定刀具和刀柄已经夹紧,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7.机床上的保险和安全防护装臵,选手不得任意拆卸和移动。8.机床开始加工之前,必须采用程序校验方式检查所用程序是否与被加工试件相符,待确定无误后,方可关好安全防护罩,开动机床进行试件加工。
9.选手在更换刀具、试件、调整试件或离开机床时必须停机。10.在切削过程中,刀具未退出试件时,不准停车。主轴停止转动前,必须先停止进刀。
11.机床附件和刀具、量具应妥善保管,保持完整与良好。丢失应赔偿。
12.比赛完毕后,应清扫机床,保持清洁,将工作台移至中间位臵。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 数控专业 数控机床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67-01
数控的全称是数字控制,数控这门技术是一门将电子、气动、计算机技术、现代测量的技术、机械、液压、自动控制融为一体的全新应用型的技术,数控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很好地运用现代的数字信息的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工业技术。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渐渐成为了国家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单位,对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可以贯彻并落实到各个部门,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部门,加大了科技的利用效率,数控专业在中职院校一直以来是备受学校关注,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开的。
為了提高制造行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要很好地应用诸多技术,对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国家综合的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渐渐和社会经济接轨,也渐渐会成为全球的制造行业的中心,所以国家对于数控专业技术型的人才的培养表示特别地重视,也便是有很大的需求量。将科学技术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大量发展数控的技术、提高科学的利用率,对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校数控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的技术水平和职业水平,提升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和现代化建设。
一、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根据统计表明,直到2005年,我们国家的数控车床近乎达到了30000台,数控车床也得到了大大的普及,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发展阶段,数控技术方面人才欠缺是主要的原因,现在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去培养数控方面的人才,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能力较差,学习的意识较差,对于数控加工的知识只是了解于表面,对于专业的知识技能不够精通,到毕业还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数控设备,对于许多数控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更是缺乏,很难胜任之后要从事的工作,而对于数控专业的新知识把握地也不是很好,就像Pro/E软件,对于高速的切削技术了解得甚少。
中职院校数控专业在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匮乏,很多相关的课程没有开设,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数控设备很少,数控设备的类型没有与现代的企业接轨。数控专业属于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既包括刀具的选择,又包括夹具的设计和选择;既包括机械方面的设计,又包括工艺方面的设计;既包括各种金属材料的知识,又包括切削金属的技术,是一个包括多个学科的专业。数控专业的发展迅速,发展目标是系统的便携化、小型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方向是通用性、综合性、精准性和开放性。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对于数控技术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国内外对于传统的技术都在进行改善,实现更强大的功能。在数控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流程和细节都需要认真地讲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需要认真仔细的态度。
二、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数控专业的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合理运用仿真的软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数控的指令很枯燥并且不容易记忆,学生对其兴致不高,并且在老师验收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运用仿真软件能够更好地练习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加强学生们对于数控专业的了解。很多中职院校说那个的设备较少,学生较多,甚至很多学生在一台机器上进行学习,不能做到人手一台,如果在仿真软件上进行学习,又节省了购买设备的经费,又能进行多次的训练,提高效率。
原来数控专业的内容已经落后,我们需要重新改版、重新编写课堂内容,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课程系统。学校可以和数控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根据去也所提出的要求以及社会需求,为学生们设定相关的课程,并且在实训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与企业相关的数控设备,能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更快地适应企业发展。当然,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对现有的教师进行系统的数控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可以大量引进一些企业中优秀的人才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练与教学,提高数控专业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改善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他们正处在青春期,自身的发展很快,自身的变化也很快,很多特别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课程的差异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灵活地调整,和学生积极地配合,达到教学目标,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力。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应与学生们的特点相互匹配,形成多样化的教师学生的配合模式,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具体的措施,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获取知识。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效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越来越多的技术性人才。数控专业教学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中职院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数控机床在各个企业中也得到了普及,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国家中职院校的教育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很好地适应教育模式的改革。不能忽略了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重要性,在多方面进行改革,例如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采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取等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吴波,伊延吉.仿真软件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信息,2010,(4):71.
[2]谢文彬.中职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建设一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0(7).
如何上好中职院校数控实习课 篇4
一、实习教师设计好起始课是先决条件
1. 讲好“绪论”
学生们每当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学习时, 总是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他们渴望了解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及自然界的关系, 在脑海中提出了很多的问号。因此讲好“绪论课”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丰富想象力等。备课要力求严谨充分, 要上好实习课就要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实习课的先决条件, 也是教学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实习操作的各种方法, 而且要拟定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案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 既要扣紧本课实习课课题的内容, 又要突出讲解重点、难点,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备课时, 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全面考虑, 并且把工艺课备好, 在实习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工艺课的讲解。比如, 卡尺、千分尺等各种量具的应用, 同学们必须在实习操作之前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这样有利于实习课的顺利进行, 确保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竭力讲好“绪论”课, 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非常想学习这门课。
2. 讲好第一堂课
学生初次实习要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譬如数控加工的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认识数控加工原理、认识数控加工中相关环节等, 并且使用规范语言, 表达数控操作加工的全过程等。每当第一堂实习课后就有许多学生对数控加工产生各种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问数控在工厂里是很重要的, 这个部门有多少人?他能否属于高级技术操作工等, 将来要是能去这种生产部门那该多好呀!学生的提问更加促使我去思考上好第一堂实习课以及今后教育应如何教得更好等问题。
学生初次上实习课, 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 并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今后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 有的个别同学对学习这门课不太重视, 有其他的想法, 作为实习教师就要做好思想工作, 明确学习目的, 使他们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 并教育他们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方面出发, 教育他们只有学好专业技术, 才能走上社会, 适应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习课, 端正学习态度, 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因而, 讲好“绪论”和上好第一堂实习课是很关键的。虽然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第一次课就能使他产生兴趣, 但起始课是重要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让学生觉得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二、搞好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二者在学习中不能缺少, 理论是靠实践来检验的, 而实践则可用理论来进行指导。在实习教学中, 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直观的实践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顺利进行不仅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重视他们的共同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使全班学生都能掌握好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 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 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放慢速度, 以使他们充分地对操作技术理解和领会。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 使他们逐步赶上全班学生实习操作的进度, 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
在实习教学的理论讲课中用一种使学生有急于想实践的心理, 调动其积极性, 为上好下一次实习课作准备。如数控编程G00代码表示点位快速移动, G01代码表示直线插补, G90代码表示绝对值编程等, 他们在编程中如何运用, 怎么运用, 使它能够加工出不同的零件。课后有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马上知道其中的道理, 有的学生问我代码的不同组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等, 我就针对这些问题在实习课中及时练习, 并且让学生观察。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想利用理论学习去了解实践情况, 所以要在理论课中强调实践的作用及重要性, 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需要通过实习来解开某些疑问。
2. 引导学生在实习课中深感理论学习的重要
因材施教, 个别指导, 才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这方面在实习教学中非常重要。例如, 常用车刀的刃磨是车工实习课的一个重点, 要想刃磨出合格的车刀, 就必须在刃磨姿势、刃磨动作和刃磨角度上严格要求, 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砂轮的刃磨车刀的角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逐一轮流进行, 单个辅导,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 随时纠正错误示范指导, 在每个同学都练习完毕后总结分析, 对于在练习中掌握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要求继续巩固练习, 对于掌握不足的方面要求改进。对练习中掌握较慢的个别同学进行辅导纠正刃磨姿势、动作并给予一定鼓励。并在练习刃磨刀具的同时结合切削三要素进行分析, 对试车的切屑进行分析, 使学生理解切削知识, 掌握刃磨刀具的技能。
在实习课中, 每次我都利用20分钟左右时间以谈话法的形式提问学生, 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能够得出正确结论, 从而来获得知识。谈话的内容深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如编程时用G90绝对值编程, 为什么加工外圆要用G01直线插补, 回刀用G00快速移动, 加工锥度为什么要用G01X轴Z轴同时移动产生角度?这些内容的提出,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 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课的内容作为指导实际内容具有它的一般性, 而单纯实习是具体性, 只有牢牢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 才能去指导类似的不同的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课不能脱节, 即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 而每一次的理论实践之后的这一过程比前一次要有所深入, 有所提高。
理论课要为实习课服务, 实习课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样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掌握实践方法。
三、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解决实习中的难题
在课题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把本课题该讲的都要讲解清楚, 并且要把本课题实习操作的重点、难点都要讲到, 然后进行实习课题操作演示。学生都能按照教师演示动作进行实习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当中, 同学们没有想到, 教师有意识地把操作中的难题留给同学们自己来解决。通过实习操作学生们动脑想办法解决实习操作中的难题, 从而锻炼了学生们思考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搞好生产实习教学的一点体会和见解。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实习教师, 首先就要备好课, 并且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注意上好实习课,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为今后的实习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发挥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他们动脑解决实习操作中遇到的难题, 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将来就业的需要。
摘要:职业院校是造就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摇篮, 为现代工业和社会各业输送高素质建设者。职业教育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 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重任。本文从如何设计好第一次课、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把实习课上好。
中职院校教学反思 篇5
机械技术系
2014年1月
2013年过去了,2014年来临了。告别往昔,展望未来,下面对本学年工作加以总结,反思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本学年我担任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床电气控制和钳工实习等专业课教师。这一学年我内心深处时时感动着,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教学过程是快乐和美好的,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
一、收获
1、备课:这学期的备课在去年的基础上去繁就简,简化了知识上的抄写,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过渡;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尽量将教学难度降到学生易于理解的程度,并充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记忆;根据学生实际,简化了过多、过细的教学内容,重点强化重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2、教学方法
今年,我积极参加机械系和各教研组组织的“一人一课”教研活动,在与教学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多听课,多听老教师的评课,多总结别人的优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借用。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管理学生的方法、学习课堂教学的语言、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学习各种课型的的授课方法、学习课件制作的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逐渐成熟。
3、课堂管理
通过长期对学生的了解,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学生管理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怎样使自己管理学生严而有度、活而不乱,怎样使课堂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都是自己今后还应努力的地方。
二、工作反思和改进
1、狠抓学生管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实际和观察,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休戚相关。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氛围、教学成绩。在今后应逐渐总结、不断学习,努力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常规教学: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克服教学中的不规范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针对今年的教学实际,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注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急于求成,避免求全求细,一定达到与期目标,做到实际有效。
3、变换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我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厢情愿的认为讲的细讲的多学生自然就懂了,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切实不断变换教学方式:讲解、讨论、探究、记忆、练习等方式的灵活运用,避免教师的直接灌输。
4、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一体化教师,仅仅只满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达到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拿得出手,经得起检验,不仅要征服学生,还要能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取得理想业绩。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形成符合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登上一个新台阶。
5、工作细节有待改善
反思一学期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导学案、作业本的使用与保管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着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发展,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大部分学校已经从排斥互联网到逐渐发展校园网,从放纵式的管理模式到积极管理和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同时互联网当中的多媒体技术也开始影响到学生和教師的教学过程当中,整个教学模式让以前鼓噪乏味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动作化、形象化。如何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新型的、符合时代学生的要求,成为了新型教师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索目标。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狭义得多媒体技术,它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视听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与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2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
2.1计算机生成的教学(讲座)辅助。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通过投影呈现出来,能够随意访问和即时编辑,包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让参预者投票,做出反应。
2.2在线交流。利用计算机通过调解器、局域网等通讯设备支持信息相互发送和会议活动,包括呈现图形和鲜活的视频信息。
2.3超媒体。简单地说: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超文本指在处理文本时把文本中遇到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以及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超媒体指的是非线性、可以随机访问的参考资料,包括文本、图形信息、视频和声音,即建立链接关系。
2.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如教师使用计算机配以上投影仪,利用多媒体生成、编辑文字,为学生印发资料,而且能随时呈现图片、声音、图形和视频信息。
联网的计算机多媒体能支持协作学习。如学生利用局域网相互交流共享资料,查找所需数据,合作研究和共同撰写报告。这些技术同样能构成强大的远程教育系统基础,而远程教育系统能为业余进修者的继续教育或研究生教育提供教学内容和服务。
3多媒体技术教学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任何的问题都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例如像是C++的基础编程技术的讲解和基本编程规范的讲解,只需要基本的语言,文字或者图片的描述即可讲述清楚,不需要通过“华丽”的视频和情景来描述。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的目的,不要片面的追求感官效果,要注重效率,要了解清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占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教学只是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一个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3.2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而应该传授学生得到这种技能的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在这方面只是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更多的解决方案的现成答案,对解决方案是怎样来的,没有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展示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基础建设决定高层建筑,导致学生的后期学习更加吃力,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3.3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工作者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活泼,题材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就引进了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主要就是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被音乐和影视吸引,更多的是去讨论音乐,动画如何的好听好看,或者讨论是这个动画,音乐的好玩的地方在哪,并且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跳动起来了,课堂也生动了,可是学生而忽略了教学内容。
4总结: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我认为应该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首先在做多媒体课件时,要搞清楚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是为了讲授、演示、创设情境等。目的明确以后再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在设计重点和难点时,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和认知结构。信息量的多少,传递的方式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他们能不能接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留有空间、激发思维。我们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传递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注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讲解某一个概念,可以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而不是采用“灌溉式”直接的去给学生灌输。通过大量的空间留给学生保证学生的思维迸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熟练技能、掌握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自身制作自己使用时最好的状态,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是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即使如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开发平台的技术应用,了解其特点,扬长避短。同时对课件的教学内容要求熟练掌握,以便能根据课堂反馈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深度等。这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真正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大势所趋,但要能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实践的整合中,寻求结合点,要做到有效应用,综合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同时不断完善优化多媒体课件,从而把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入教学中,达到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下的课程教学灵活、动态、良性的运作和发展,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丁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5.
[2]马占山.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B].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6.
[3]赖文继.关于多媒体教学新模式的探究[C].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第25卷第2期2005年4月.
[4]http://baike.baidu.com/view/3323.htm.
[5]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056953.html.
[6]赖文继.关于多媒体教学新模式的探究[C].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第25卷第2期2005年4月.
[7]赵亮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VLAN技术在中职院校中的应用 篇7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既然VLAN隔离了广播风暴,同时也隔离了各个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讯,所以不同的VLAN之间的通讯是需要有路由来完成的。
2 VLAN的优点
1)限制广播域。广播域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节省了带宽,提高了网络处理能力。
2)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不同VLAN内的报文在传输时是相互隔离的,即一个VLAN内的用户不能和其它VLAN内的用户直接通信,如果不同VLAN要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等三层设备。
3)灵活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
VLAN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划分子网是在网络层的,所以不同子网之间的VLAN即使是同名也不可以相互通信。
3 组建VLAN的条件
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支持VLAN技术的网络设备。当网络中的不同VLAN间进行相互通信时,需要路由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增加路由设备———要实现路由功能,既可采用路由器,也可采用三层交换机来完成。
4 VLAN的划分
根据定义VLAN成员关系的方法的不同,VLAN可以分为7种,从简到繁依次是:
基于端口的VLAN[Port—Based;基于协议的VLAN(Protocol—Based];基于MAC层分组的VLAN(MAC—Layer Grouping);基于网络层分组的VLAN(Network:Layer Grouping);基于IP组播分组的VLAN(IP Multicast Grouping);组合的VLAN;基于策略的VLAN(Policy—Based)。不同种类的VLAN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下面就对各VLAN划分作详细介绍介绍:
4.1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
按端口分组是早期定义VLAN成员关系的方法。在这种定义方法中,某个交换机上的端口(例如端口1、3和5)构成VLANA,而该交换机上的其他端口构成VLANB。早期基于端口的VLAN成员只能位于一个交换机中。第二代基于端口的VLAN支持多个交换机,例如交换机x上的端口1和端口2与交换机Y上的端口3和端口4构成一个VLAN。
在基于端口的VLAN中,当用户从一个端口移到另外的端口时,网络管理员必须重新配置VLAN成员关系。单纯按照端口分组定义VLAN时,不允许多个VLAN包含同一个物理网段[或交换机端口)。当设备通过端口被分配给VLAN时,它们被物理地连接到端口上,端口分配是静态的,而且只能由系统管理人员更改。尽管基于端口的VLAN容易构建,但每个端口只能支持一个VLAN。因此,它们只具有对集线器(Hub)和服务器的有限支持。
4.2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
在这种定义方法中,若干个NAC地址构成VLAN成员。用户属于哪个VLAN由其网卡中的MAC地址决定。由于MAC地址被固化在用户的网卡中,因此基于MAC地址的VLAN能够让网络管理员将工作站移动到网络中不同的物理位置,并能保持该工作站的VLAN成员关系,而且上述过程能够通过软件自动完成(因为固化在网卡中的MAC地址是全局唯一,且不可改变)。
4.3 基于协议的VLAN
另外一种简单的VLAN可以根据协议的不同进行分组,例如,所有使用MAC地址的用户形成一个VLAN,用IP地址分组的用户形成另外一个VLAN,而使用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NetWare系统使用的第3层协议)地址的用户形成第3个VLAN,等等。这种类型的VlaN称为基于协议的VLAN。基于协议划分VLAN使用的分组标准是数据帧中的“协议类型”字段。该类型VLAN一般与基于IP地址分组的VLAN一起使用。
基于协议VLAN具有以下优点:
1)允许用户同时属于不同的VLAN。
2)支持多协议网络环境。
3)允许IPX网络的加入。
在纯IP网络中,基于协议的VLAN类似基于IP的VLAN。
使用基于协议的VLAN时,网络中的交换机要具有一定的第3层智能功能,使之能理解数据分组中的地址字段信息。
4.4 基于IP的VLAN
更复杂的第3层VLAN是基于IP地址VLAN或者是基于IPx地址的VLAN,后者比较少见。
基于IP的VLAN以第3层信息为基础,并使用网络(IP子网)地址。该类型VLAN在确定成员时也考虑协议类型(如果同时支持多协议)。尽管这种VLAN基于分组中的第3层信息,但并不构造路由,它只是使用交换机中原有的路由表。这种交换机就是第3层交换机,它负责执行路由功能。尽管路由器能在子网间发送分组,并能保持VLAN信息,但它会产生瓶颈,所以应采用第3层交换机。第3层交换机是基于ASIC芯片组的,它比基于CPU的路由器性能好。目前网络中路由器和第3层交换机还在共存,当网络彻底实现VLAN时,也就是路由器“退休”之日。尽管交换机为确定VLAN成员关系要检查IP地址,但并不进行路由计算,像RIP和OSPF这样的路由协议也不工作。通过这些交换机的帧是根据生成树算法(Spanning-Tree)被桥接的。所以,从第3层交换机观点来看,VLAN网络仍然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的、桥安的网络。
4.5 基于IP组播分组的VLAN
组播的通信量是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的。组播正被期望成为数据网络的新服务。
组播VLAN是通过侦听Internet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当用户打开使用组播的应用时,它们将动态地加入与应用相关的VLAN,而当应用关闭时,它们会断开与组播VLAN的连接。
组播的设计目标是将VLAN的目标是有区别的。非广播的组播被认为是MAC工作站(通常是采用广播的)忽略与己无关的流量的一种方法,因为网络中某些工作站不能以线速处理分组,需要有一种MAC层的方法使分组在消耗资源(缓存空间和CPU时间)之前就被丢掉。然而被工作站丢弃的组播分组仍然占用了线路的带宽,而且在传统的桥接网络中,所有的分组将不被区别地转发到所有的端口和网络。
4.6 VLAN的组合
实际上,网络管理员针对特定的网络环境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来定义VLAN成员关系,以获得更好的成员分组。例如,对于混合使用IP和NetBIOS的网络,由于NetBIOS的不可路由性,因此采用单纯第3层的方法显然对NetBIOS工作站不适用,那么可以按照IP子网定义基于IP的VLAN,按照MAC地址分组NetBIOS工作站。
VLAN组合最常见的情形是2/3层VLAN。
使用2/3层VLAN的虚拟网络技术融合了某些传统路由技术和面向连接技术的特质。网络技术能够比路由器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对端用户来说,虚拟网络像是一个第3层交换网络,而从路由器的角度来看,它又像一个单一的VLAN。
虚拟网络或VLAN就是独立的用户组,要想相互通信,用户组的用户必须处在同一个子网或在同一个网络地址范围内。要想在VLAN之间通信,就需要更多的辅助措施。
在VLAN之间进行交换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就必须将所有的VLAN拆分到一个单一的广播域,即拆分重组一个单一的VLAN。因此,为保持原有的独立广播域,就需要路由器或路由功能,同时,允许不同子网的和同一子网的用户在第3层进行通信。
在虚拟网络中,既可以使用传统的路由器,也可以不使用。
4.7 基于策略的VLAN
策略源于网络管理,主要是指网络管理行为所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管理员和软硬件系统的禁止、允许和授权等行为,尤其是当网络产生报警信息时,网络和网络管理员应该采取的措施。
基于策略的VLAN是指为实现管理策略而定义的逻辑用户组。它使用上述VLAN种类定义的方法,NAC地址、第3层地址和协议类型字段等。它还可以将不同的策暗组合到一起以满足网络管理员的特殊需要。
根据策略建立的VLAN仍然是一个广播域,但是域中的成员关系更加粒状(granular),即成员分组可以基于任何标准或数据帧中的指标,并且每个交换机端口可以支持多个VLAN。
基于策略的VLAN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可能导致更复杂、更多的管理成本。从技术上看,基于策略的VLAN是帧过滤器(frame—filter)在广播域应用的产物。基于策略的VVLAN允许对通信量实施更加拉状的控制,这意味着广播域中的VLAN交换机必须支持多个VLAN共存一个交换机。
基于策略的VLAN比其他VLAN更依赖于特定的网络管理。
校园网中常用的VLAN是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和基于IP地址的VLAN。
5 VLAN在我校校园中的应用
5.1 我校校园网情况
校园网以学校网络中心为核心,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主校区办公楼、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主要大楼。采用化为7506R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在其他楼配置二级交换机,中心交换机与防火墙相连,各服务器都连到7506R三层交换机上,防火墙连接INTERNET。
5.2 校园网络规划
根据校园网的具体情况,为了达到信息流量的控制,并提供良好的安全性,由于点位超过200个,特划分了九个VLAN网段,以避免因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过多而引起网络堵塞或广播风暴,影响到用户正常的办公及上网。
通过对网络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和合理划分,采用基于端口VLAN技术对校园内部网络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逻辑隔离,同时抑制广播风暴。
参考文献
[1]王保顺.校园网络设计与远程教学系统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8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一)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 信息量大
教师结合授课内容, 可以不断填充新的、先进的知识信息, 包括理论知识文本、图片表格、影音文件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用像过去一样书写满黑板的板书, 擦除后不能重复使用。而现如今,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直接把授课内容投放出来, 节省了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 可以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的传授、启发和引导,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据统计, 在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知识量是传统教学知识量的1.5~2倍。
2. 吸引力强
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只是呆板的教材和板书以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枯燥无味, 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针对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 因为他们基础差, 对学习的兴趣不高, 而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加入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图形、声音和视频等, 并附以文字, 让课堂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曾经很难说清的重点、难点能够轻松地解决, 并把学生带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 真正做到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方便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的教学课件, 不仅携带方便, 而且可以资源共享, 重复使用, 发现问题随时更改, 信息欠缺随时补充。教师上课时不必像过去一样, 担心同一个科室的几个教师同时上课, 教具不够用的问题, 现在一个U盘就全部解决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更新也更快, 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也可以自由地加入教学课件中, 让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更新的发展状况。
4. 促进教改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教育领域多年来探索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促使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 也促使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着主要作用, 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前的预习, 课中学生给学生讲解, 互相补充和挑不足, 最后教师总结方法,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和牢固,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主要是一些教师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不高, 对计算机应用掌握的不够熟练, 教学方法不能新旧结合, 出现新的教学设备加老的教学方法, 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 多媒体设备保障不到位
主要是计算机投影设备落后, 设备故障多, 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 教学班过大
主要是教学空间大, 教师未配备麦克风, 教师讲的费力, 学生听的吃力, 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大家往往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起辅助作用, 而不是代替作用。
(一)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计算机和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工具, 只起到服务的作用, 不能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讲授和总结等作用, 也不能采用多媒体视频录像代替教师授课, 让学生就好似看电影一样, 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对它的一种误解, 它只是教师手中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个。
(二)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制作的教学课件, 对课堂上各种突发情况很难应对
一些教师因其使用方便, 而且形象生动, 在整个的授课过程中全程使用, 这样不能充分发挥课件良好的交互作用,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因其使用方便, 授课内容一目了然, 导致一些教师课前不备课。当发生突发情况时, 只能改为自习课, 出现停电即停课的状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止于此, 这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我们也要认识到想获得更多的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这只是起点, 不是终点。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多媒体教学在中职院校教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与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它的应用既有优点, 也有缺点, 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缺点和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学生,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小芳.如何控制职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J].科技资讯, 2008 (29) .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现状,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主要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从我的角度来看,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
二、新疆中职院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识缺失
根据笔者的访谈与观摩,除乌鲁木齐市较为优秀的几所中职院校外,其他中职院校,尤其是南疆地区的院校,几乎没有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各中职院校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及学习平台供师生使用。中职院校计算机老师,除上课外主要的工作是维护机房和学校的网络设备,因此没有多余精力去搭建平台并建设资源,且大部分教师缺乏整合意识。
(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中职院校年轻计算机教师一般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毕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师范出身,缺乏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年龄稍大的计算机教师一般是学习其他专业,后转行计算机方面,在信息技术这一领域缺乏深入研究,而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运用教育学理论做指导,又要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显然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专业能力不足。
(三)整合缺乏灵活性
一方面,现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课堂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方面,使得许多教师盲目使用;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没有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运用相应的教育学原理进行指导,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了电脑屏幕上,没有任何意义。
(四)学习资源匮乏
计算机网络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然而,很多中职院校校园网信息资源匮乏,且更新缓慢,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没有网络学习资源,本校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去做相关研究。
三、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使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指导
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每一种教与学的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却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遍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鼓励教师积极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各中职院校应积极给教师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使教师通过培训,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思维定势,从意识层面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教师是进行整合的关键人物,是整个整合过程的直接建构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态度和积极性,对整合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通过培训可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逐渐具备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为此,需要对教师实施培训:首先是教育理论的培训,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次是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使教师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然后是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较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最后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的具体进程与方式。
(三)开发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源
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学习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资源的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化教室、数字化校园等必要设施的建设,以及学习平台的搭建。软资源的建设主要是指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丰富而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深入理解整合的内涵,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10
1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1.1 建设目标
首先, 网络实验室以下两方面内容一定要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一是实验室的设计方案, 第二是实验室的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 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人才的迫切需求,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开设以下几方面的实验[1], 第一方面是网络组网方面的实验、第二方面是网络管理方面的实验, 第三方面是网络工程方面的实验, 此外, 在设备的选择上, 需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考虑多种技术的融合, 第二是考虑多个平台的操作, 第三是考虑多厂家设备的互联。
其次, 在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 要将其建设成一个特色的培训基地或者学生的实习基地。为了尽可能地对资源加以运用, 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 利用网络实验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 网络实验室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为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 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实验室设备的作用, 为社会提供一个培养网络技术学习的培训场所。
最后, 能够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中职院校的老师在运用网络实验室时, 要重视实验的内容选择, 一定要让实验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此外, 还应该契合学生将来的发展。例如以下几方面的网络人才在今后的发展就各有不同, 第一, 网络管理人才;第二, 网络技术支持人才;第三, 网络工程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学校或者企业单位等, 在其中担当网络中心管理职位, 所以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时候, 一定要让学生对网络基础有一定的了解, 要让他们的水平达到中级专职网管。而关于网络技术支持人员, 就需要培养他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培养他们的综合配置调试能力, 第二是培养他们对故障的排除能力。对于网络工程人员, 需要让他们对国外以及国内的布线标准规范有所了解, 并且能够进行光纤头的制作, 能够设计出经济适用的网络布线系统。
1.2 建设要求
1.2.1 经济实用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对所提供的实验平台有着一定的要求, 要适用多种应用实验的需要。能够在同一时段进行多人实验, 也能够合并起来组成一个较大的实验环境,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两种特性, 第一是灵活性、第二是经济性。
1.2.2 可扩展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故此中职院校在建设网络实验室时, 对设备的选择一定要注意, 设备要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还拥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例如, 在交换机的选择上, 要具备多个扩展插槽。
1.2.3 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在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 要结合社会真实的网络, 所进行的实验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老师在制定实验项目的过程中, 要考虑应该采取哪种实验手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2 网络实验室的管理
2.1 管理模式的思考
在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 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如果没有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 那么实验室的建设将会大打折扣, 不利于学生的网络知识学习。故此, 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网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
首先, 对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调动实验人员的热情。要对实验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工作业绩考核,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也应该有规定的时间。要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地加入到实验教学当中,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聘用上, 要采取一个较为灵活的人员编制, 要鼓励人员流动,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实验人员的知识深度, 进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
其次, 要完善网络实验室的功能, 以便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要努力提升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 鼓励他们多参加到实验教学当中, 以提升他们计算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此外, 要积极研究新的实验方法, 对实验教材进行完善, 从而使得网络实验室能够变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实体。
第三, 要努力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在管理过程中要机动灵活, 以达到满足老师与学生实验需要的目的。各用户在浏览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主页过程中, 能够对实验室的开放情况进行查看, 此外, 能够与管理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此, 一方面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 又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网络, 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解, 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
最后, 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 要提供其运行的数据, 继而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对网络实验室实行有效的管理, 那么就需要对以下几方面情况做出统计, 第一是实验室的开放情况, 第二是实验室的使用率, 第三是实验室的设备数据, 第四是实验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实验室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充分了解需求, 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节约学校的建设成本。
2.2 朝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
在建设网络实验室时, 需要中职院校管理者围绕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运用以下几种软件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3], 第一是ghost软件, 第二是还原精灵软件。在学生使用的计算机上, 采取安装美萍登录管理系统的方式, 使用账号上机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许多中职院校对网络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 在实验室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机器, 但是管理软件和保护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两者之间的兼容性不够好, 就会导致新的问题产生, 那么就需要采取网络化管理, 对各环节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 预防出现功能冲突的问题, 一方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需要, 另一方面要使得系统的可升级性得到较好的保障, 防止出现重复投资的问题。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设备被不断应用, 使得人们对教学实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实验室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实验室管理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当前的教学实验环境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研究, 将新技术逐渐应用到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当中, 这样有助于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将网络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也有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竞争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莉.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3) :128-129.
[2]李章平.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探究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 2016 (13) :33-34.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11
【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实践 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制度逐渐深入人心。根据2012年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英语被列入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文化教育项目之中。
如今,全国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已经发展成高标准、高水平的大赛。作为中职学生及英语教师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推动着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展现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中职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及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服务于当代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作为技能大赛唯一一个语言类技能竞赛,英语技能大赛通过“在线测评”、“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及“职业风采”四个环节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和评价了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参赛选手除了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读写能力,掌握良好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快速应变能力、把控能力等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仪容仪表和气质形象,口语竞赛对参赛选手整体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真正达到突出考查选手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通过竞赛内容体现未来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在连续四年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英语技能大赛及近两年协助组织省市级技能大赛和国家选拔赛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是一个职业英语教育理念转变的重要契机,它对当代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大赛方针推动中职英语教育理念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进而实现“以理论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变,变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为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教”、“学”、“用”成为一体,相辅相成。
二、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满堂灌”的“填鸭”教学模式。理论接受能力普遍较弱的中职学生显然无法适应这种“先单词、再句型、重语法、析全文”的教学方法,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不少学生在“枯燥”“难学”的英语课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英语也成为许多中职学生最头疼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众多职业英语教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出发,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情境交流”及“职场应用”两个环节重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评委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语言的交流功能。由于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念,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张扬自我个性需求的尊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到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并想方设法令其得到满足。尝试改变以往死板、单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将学生从被动倾听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来,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法都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内容的转变
“尽信书不如无书。”从赛题的内容及选材来看,技能大赛试题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和专业,是学生熟悉的题材,更方便学生参与、融入。这就使得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为积极地从生活中就地取材,主动去迎合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不再只注重词汇和语法,对课本教材照本宣科。另外,教材内容也开始有了更为精细的划分,不同的专业之间各有各的侧重点。这就要求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引领学生进入相应的情景,面相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转变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更好地融入社会,也体现了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基本要求。
四、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专注于词汇、语法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出现了所谓 “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学生往往只会做题,却开口困难,无法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纵观技能大赛各个环节,不仅包含传统的笔试考核——“在线测试”环节,也有对于学生思辨能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考查的“情景交流”、“职场应用”及“职业风采”环节。评价方式由单一的笔试成绩转向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中职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平时的课堂活动同笔试成绩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技能大赛从多方面影响着职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倒逼”中职英语教育进行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国家对技能大赛的重视可以看出,今后的职业教育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篇12
微课在中职院校中的引入获得了一定的反响,因此,一些教师开始逐渐对微课进行研究和实践。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微课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教学视频的制作模式上。微课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授课的教学形式,它是以小视频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微课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是一种教学切片的呈现。微课一般为特殊知识点的系统讲解或者几个知识点的合集。事实上,微课教学的概念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点的传授,其更是教学情境营造和教学目的达成的一种方式。微课的教学过程同时覆盖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助手段,诸如课件设计、平台互动等。微课的形式是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的一种实质性的展现。微课主要是以电子网络为主要载体,其在中职院校中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能力。微课的出现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可以说,微课技术在中职院校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
2在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微课技术的优势
2.1微课技术更适用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情况
在中职院校中,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更加看重教学过程中是否简单直接地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教材中对于知识点和技能的讲解不能很好地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技术,而通过教师一遍遍的言传身教则会造成教师身心的疲惫。这些知识点往往带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利用微课技术将知识点一次性的讲解给大家,可以直观明确地阐述这个知识点的作用。微课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反复利用,因此,使用微课技术可以对教学资源做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2.2 微课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质量
微课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突出短小精炼、实用性强的特征。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挑选优秀教师进行讲解,解决了课堂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造成的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微课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微课可以供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预习和复习之用,学生可以随时观摩微课教学,来弥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微课的制作过程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提炼和总结,将教学内容中的精华萃取出来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2.3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依赖微课技术的实现
在教学中,一些专业技能课程往往会对微课技术产生一定的依赖。因为技能课程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只有在深刻理解了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有所提高。因而在教学中往往需要结合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进行教学,有的还需要学生实地观摩相关的操作。微课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项目进行录制,使用一种十分直观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讲解,并做出一定的理论总结。微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4 微课技术可以实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专业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一般都有着较强的抽象性,而且需要大量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进行较高阶段课程的学习,其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动物的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教学内容都有着较为复杂的作用机理,如果利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使用微课技术,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形式的小视频,并且在视频的基础上加上图片的讲解,对知识点进行完全的说明和分析;然后系统的将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成一定的数据库资源,就可以大大的优化教学配置。
3 我国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合理化的专业教学结构
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往往有着专业理论色彩较为浓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这种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同学们获得专业的畜牧兽医技能,中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理论性的人才。因此,要想实现中职院校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相关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优化。应该利用微课技术进行不同知识模块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的构建,对不同知识结构板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讲解。
3.2 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衡量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就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指向性的专业,其教学内容也应该有一定的就业指向性,畜牧行业中的家畜饲养、家畜繁殖、执业兽医等都是较为热门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没有一定的就业指向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利用微课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对不同的就业方向进行一定的教学分类,更加突出不同教学模块的专业性。在中职学生的校内教学中就应该实施一定的专业定位,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克服毕业时的就业压力。
3.3 中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不能突出实践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畜牧兽医行业是特别需要实践的行业,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节省教学成本,从而忽略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相关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人员应该进行一定的反省,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手段。微课技术的使用是学生参与畜牧兽医教学实践活动的一架桥梁。利用微课技术,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微课技术的应用也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教学过程。
4基于微课技术的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
4.1利用微课来突出畜牧兽医教学的专业特色
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就是一定的实用性和技术性,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色更是实践和技巧的突出。面对当前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困境,相关的教学负责人更应该突出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色。在此,利用微课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选择。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更加突出其一定的实用性和技巧性,切实对提高畜牧兽医教学的专业特色而服务。
4.2 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微课的制作水平
中职院校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应充分的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微课制作经验。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需要教学的内容做成教案的形式,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一定的提炼,以保障微课视频的短小精悍且有很高密度的教学价值。制作中应以团队制作为主要方式,对录制完成的微课还要进行适当的剪接来进行最后的完善。
4.3 利用微课技术使学生养成现代化的学习观念
微课技术等现代化的高端技术给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现代化的教育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随着微课技术的升级,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的吸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中职院校中必然会提倡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概念。微课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着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利用一些移动客户端,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他们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可以适时地进行新知识的预习。
参考文献
[1]郭全奎,王璐菊,李和国,等.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畜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实践[J].畜牧兽医杂志,2013(6):54-55.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推荐阅读:
中职卫生院校06-16
中职院校教育07-09
南疆中职院校10-07
中职院校医学教学05-31
中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07-20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05-19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08-17
中职院校班主任11-01
中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07-27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