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2024-08-07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精选9篇)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篇1

摘要:目前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途径, 除了网络媒体外, 极少接受到正规系统的性教育。中职生性教育不仅空白, 而且缺乏主动施教有效引导, 中小学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中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有专家指出, 这种两极分化不是孩子心理或生理失常, 而是某些谈性色变的家长、老师以及专家们集体性心理失常。许多学生都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基础。

关键词:中等职业卫生类学生,性教育,性心理

一、性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指围绕性特征、性欲望和性行为而展开的所有心理活动, 一般是由性意识、性知识、性经验、性观念等构成的。

性心理是一利“心理活动, 是有关性问题的活动, 是主体有关性对象、性生理以及两性关系等问题的反映。性心理涉及到对性的认识和情绪体验, 以及对性行为的控制等与性有关的一些心理活动。以往研究认为, 性心理是山四种基本成份构成, 他们从低到高依次是:①性感知:是处于最基刁讨也位的成份, 它是对有关性的事物的感知, 通常包括与性内容有关的触觉、视觉、听觉等;②性思维:是对有关性的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通过性思维主体可以不断地理解有关性的问题, 进而形成个体稳定化、系统化的性价值观;③性情绪:是对性对象和性活动的态度体验, 包括对异性的好感、对异性的爱恋、性快感, 甚至性嫉妒等;④性意志:是主体对性活动、性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二、国内关于性心理教育的研究

性心理学思想在古老的中国早就存在, 其思想的主观色彩浓厚, 缺乏大家认可的科学性, 甚至还有一些是附带着迷信成份, 自然不能成为一门没有独立学科。当时代发展到宋朝, 当局者所提倡的思想使性问题成为禁区, 性禁锢占据支配地位, 性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据我国的历史记载, 很早以前就有了性教育, 只不过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 而是有害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性封锁。我国著名教授、医学家吴阶平先生评价道:性教育在我国历史上其实并不稀罕, 但那是一种不健康的性教育, 它靠性压抑和性封锁所有规范和观念来对人们的欲望进行限制。在我国的现代历史上亦有许多科学性教一育的人, 鲁迅先生和张竟生教授就是典型代表, 一可是,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 再加上分布于各地的小农经济结构等所导致的结果, 在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性封闭的文化心理, 长期以来, 谈性色变, 真正谈得上是性教育的, 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63年3月, 国家总理周恩来在接见参加全国卫生科技规划工作会议的专家时, 再三叮嘱广大医务工作者, 务必教给男、女青少年关于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我国性教育的开始是从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木要求》和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等文件颁布。

三、国外关于性心理教育的一般研究

最早提倡性教育的国家之一的美国, 于1892年出版了第一部性教育的书籍—《真理的教导》, 作者爱伦?沃特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美国, 性教育全面普及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艾滋病的盛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美国把性教育推向了高潮。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也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结构编写了“性教育指南”。并为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编写了性教育手册, 方便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瑞典比日本开展性教育要早一些, 大约进行了70多年, 现在, 瑞典的青春期学生的性教育主要内容有生理学知识、性别和两性平等、友谊与恋爱、以及自信等内容。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性教育也很重视, 譬如, 马来西亚、埃及、加纳、南朝鲜等, 其中, 1984年南朝鲜政府颁布文件, 要求在所有的中学开展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红玉.潘小毛.中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及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9, 07.

[2]扬雄.中国城市中学生的性意识和性行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 02.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篇2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中职教育中不重视中职化学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认为化学教学无需特别形式,不需要进行很多投资,致使很多学校在化学教学上迟迟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必备的化学实验仪器没有采购,很多化学实验在中职教育中没法完成。这使得中职化学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与校方以及上级部门不够重视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中职院校过分重视学生数量,而忽略教育质量问题,特别是在化学教育上不能加大投资力度,实验材料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化学课程改革的进行,留下了很多的教学难题。

(二)化学教学课堂气氛死板

中职教育一直没有进展的另一层原因,在于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多中职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讲解仅停留在老师讲理论,学生记笔记时代,没有实践创新性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很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中职化学教师对于新形势下课堂改革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总结,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其最重要的根源在于我国对中职化学教材没有深入的`研究,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没有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职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三)有关部门对中职化学教育改革缺乏有效支持

中职院校对教学缺乏一定创新,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度,把相应的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上。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发展缓慢,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课程改革形式,致使中职化学教学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同时,应该看到在中职教育上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职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建立化学实验基地

中职教学课程的改革最主要是从形式上的改变,从之前注重理论到现在实践培养的转变。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变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建立中职教育的实验室,让化学教学真正走向实践。实践是化学最好的表现形式,很多化学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记忆,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起到督促的作用,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学习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中职教学来说,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改革,而是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自觉领悟能力。培养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有效的增加教学的乐趣,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自觉培养学习兴趣,并把学习兴趣带入到化学学习中来。

(三)编制新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形式。中职教育化学教学的知识体系过于陈旧,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跟上新教学模式。国家应该加强对中职化学教材的研究和出版,编制化学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以供中职教育化学教学上的使用。很多中职教材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与社会脱节,不利于在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教学实践的形成。

(四)培养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于中职教育不仅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更重要是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注重教师观念和知识构造的更新,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鼓励化学教师在课改的前提下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学校在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结论

理工类院校人文教育初探 篇3

一、人文素质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当今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精神追求迷茫、道德价值观念衰落、审美趋向畸形。这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人文教育上,就出现了重功利、重实用的做法和缺乏发展的眼光。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中,出现了重视技术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究其成因,不仅仅是院方的责任,作为受教育者在第一任职需求的市场规律作用之下,也有这样的要求。但是,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仅仅具有专业技术不能立足于未来的竞争和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院校中学生成分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来自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绝大多数人是高中文理分科教育模式中人文知识缺失的受害者;大学阶段接受的人文教育非常有限,距离素质的完备还比较遥远。以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从而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知识充满大脑,另一方面是人文知识有着极大的空白。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妨碍了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在现实实践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只会管物,不会管人;只能干活,不能干事。虽然优秀的技能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其综合素质的缺陷却阻碍着他们的持续性发展。

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科学教育侧重于智慧、理性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求真,使其行为符合客观规律;人文教育侧重于人类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通过“求善”,使其行为合乎本真人性。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有理性的力量,又应该有人格的力量。忽视了人文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他的人格力量和全面发展。

(一)人文教育可以完善自身素质

自然之美是人类非常向往的,举凡秀丽的山川、雄伟的江河、历经千年风雨的人文古迹、变幻莫测的自然神奇,都是自然之美的组成。对于它们的审美会形成一种审美体验,其中包涵着审美主体的情感和思想。美好的景物可以使人形成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自古以来,民族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为崇高理想奋斗的精神之美。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以之为关照客体,充分体验,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其中的精神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主流精神的组成和体现。人文教育中劳动人民的形象都可以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熏陶。

(二)人文教育可以完善精神人格

人文教育中的理想教育,可以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奠基阶段,也是理想的强化阶段。人文素质的理想教育可通过正确的引导,对他们今后形成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素质中的挫折教育,可以培养抗挫的心理品质。当今的学生,缺少苦难的磨炼,其成长过程中容易在心理上受到挫折和伤害。但如果教育得法,挫折也会形成动力。寓挫折教育于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正视挫折、了解挫折中的期待、帮助处于挫折心态中的学生释放体内的潜藏能量,通过疏导学生弥补心理上的创伤,开辟一条希望之路。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可以培养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能力越低。应当帮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管理,以减低心理依赖程度,形成自信、自强的品质。

(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发展创新思维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以辩导学,以猜启思。人文教育所提供的认知既有真理性,也有形象性。所以,这种认知常常带有模糊性,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施辩论式教学。通过辩论,使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创新型教育。人文可以洞悉、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人类的实践和发展来看,人文既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一种社会准则,影响、制约着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内在素质都源于人文的熏陶和体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将其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

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重要的学科因素。

(四)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

在任何学校教育中,都有思想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实施对学生的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塑造。然而,这不能取代人文素质教育。二者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想教育以说教为手段,将直接的思想观念和伦理诉求置于教育之中,目的性过于直接,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有待商榷;人文教育的价值观教育是以“文以载道”的形式进行的,是“诗教”——在教学中隐含着审美形成和道德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它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完善。学习个体在对某一个人、现象、事件的分析判断产生赞成看法的同时,就会将诵读对象的精神理念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人文教育可以实现在审美过程中完成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的缺失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短期所能够改善的,甚至会影响几代人。因此,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普遍关注,素质教育局面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对人文知识的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现实情况与理想还有较大的差异,还需要我们积极努力。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篇4

一、中职教育科类现状

根据教育部2002年至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 (机构) 学生分科类情况 (总计) ”统计数据, 迄止2006年, 全国中职学生分科类情况为:信息技术类25.94%、加工制造类17.10%、医药卫生类8.93%、商贸与旅游类9.29%、财经类6.71%、其他5.79%、师范类5.65%、文化艺术与体育类5.89%、农林类4.67%、社会公共事物类3.55%、土木水利工程类2.38%、交通运输类2.70%、能源类0.71%、资源与环境类0.69%。其中, 从2002年到2006年, 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商贸与旅游类、加工制造类都有较大增长, 其余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 2004年至2006年, 中职学生分科类三年平均统计情况是:信息技术类25.68%、加工制造类13.88%、医药卫生类9.85%、商贸与旅游类9.44%、财经类7.24%、其他5.83%、师范类6.63%、文化艺术与体育类6.15%、农林类5.09%、社会公共事物类4.06%、木水利工程类2.35%、交通运输类2.55%、能源类0.68%、资源与环境类0.57%。由此看出, 信息技术和加工制造集中了近40%的学生。从长期增长趋势来看, 学生专业选择呈现一种向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商贸与旅游、加工制造等科类集中的趋势, 这种专业选择向特定科类集中的现象, 就是“科类集中化”。

二、“科类集中化”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看, 与新兴、热点行业相关的专业科类是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首选, 由此产生的“科类集中化”现象, 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密不可分的。然而, 这种“科类集中化”现象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冲击非常巨大。一方面, 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等专业科类具有设备投资大、技术进步快、技术含量高的特征, 行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以目前中职教学体制, 在三年中职教学、实训时间内, 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难度极大。另一方面, 根据教育部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 (机构) 分科专任教师数 (总计) ”, 中职科类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47.15%, 专业课49.80%, 实习指导课3.05%。总体上看, 文化基础课教师比例过大, 实习、实训师资严重不足, 同时“科类集中化”导致科类教师与相应学生配置比例失调, 特定专业科类 (或学校) 生源暴满, 班级建制庞大, 专业、实训教师相对缺乏, 教师课业繁重, 设备超负荷运转, 实训时间和质量无充分保证, 其他专业科类 (或学校) 则生源不足, 教学设备闲置, 教师资源浪费。教学规模与教学资源二元结构十分突出。

三、“科类集中化”的对策

(一) 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

我国中职教育属高中阶段教育, 学生年龄偏低, 大多来自于农村和部分城镇地区, 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相对较差, 学生对所选专业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认知, 专业选择存在盲从性及倾向性。因此, 我国目前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施相应的职业分段教育, 充实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识, 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性,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并呈一体化发展, 让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初中阶段就形成认知。

(二) 规范中职教育机制, 避免功利教育。

虽然中职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几年,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许多学校仍然承袭原有的“双规制”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 行业用人机制改变和学历层次的矮化, 学校所属行业已无相关机制消化和吸收大批量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 各类学校失去了原有的就业保护伞, 生源锐减, 发展举步维艰。为此, 为求生存, 在未充分论证开办新专业所需的师资、实训条件和市场容量的前提下, 各类新型专业, 犹如雨后春笋, 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专业设置重叠化、同趋化;为求生源, 在招生、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等方面各施奇招, 自主招生变成“买断生源”、技能教学变成“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变成“劳务输出”, 办学模式和理念中功利主义日趋严重。为避免这种各学校之间专业重叠、无序竞争和基础性行业后继无人的状况, 必须规范中职教育机制, 加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国民经济产业导向、职业规划和招生引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管理监督作用, 完善技能人才的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同时实行就业导向倾斜, 合理安排和引导就业向基础性行业流动, 以保障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 针对区域性经济特征, 整合中职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发生根本性改变, 东部地区企业产业升级、产业迁移在所难免, 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势成必然。针对区域性经济特征的改变, 加大政府行为, 摈弃行业观念, 改变办学思路, 整合区域内中职教学资源, 以“本土化”、“特色式”定向培养为主线, 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来开展中职教学, 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 通过政府行为, 将区域内中职学校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跨行业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特点, 结合区域内技能人才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 成立相应的教学中心、技能培训中心以及由政府扶持方式成立的各类产业实训基地, 做到教学资源统筹, 以满足区域内理论教学、技能培养和生产实训方面的需求。其次, 在人力资源组织和培训上, 按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 统一教学大纲、技能训练方案和生产实训计划;根据教师特点, 设置理论教师、技能讲师和实训师傅, 做到人才统筹, 以解决师资队伍总体性和结构性矛盾。第三, 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生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合理分配工种, 落实教学对象, 在指定的教学中心、技能培养中心、生产实训基地实施分段式培养, 做到生源统筹, 以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这样, 既避免学校之间的专业科类重叠、无序竞争, 也可以避免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从性和倾向性, 确保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供给。

总之, “科类集中化”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极不正常的现象, 如不妥善应对, 其影响将是后延性的, 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极为显著。

摘要: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 办学规模与教学资源不相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 学生“科类集中化”是其诱因之一。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来开展中职教学, 通过政府行为, 整合区域内中职教学资源, 避免学校之间的专业重叠、无序竞争和学生专业选择的盲从性及倾向性, 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保证区域内人力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科类集中化,现象,对策

参考文献

[1]潘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须突破几道难关.中国教育报, 2007年3月

[5]提高质量是我国中职教育的主要问题.人民网-教育频道, 2007年7月

石油类高等院校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篇5

会计是近些年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热门专业, 不仅在财经类大学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也成为所有的综合性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统计, 在全国678所本科高校中,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有382所 (占57%) , 位居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第六位。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会计本科招生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 宏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会计本科教育模式也应有所转变。国内对于会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会计教育改革问题、中外会计教育的对比问题、会计教育目标的探讨及会计职业教育等, 但对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高等教育的研究很少。我国培养石油类高级人才的院校尽管很少, 笔者调查了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等10所国内主干石油类高等院校, 这些院校的98%以上都有经济管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 而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也是这些二级学院里占重要地位的专业之一。与其他高校相比更加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要让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 就要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 为石油行业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会计就理应成为石油类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2005年, 温家宝总理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 学生可以一面在校学习, 一面在企业工作,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本文提倡半工学结合模式, 即在学校正常的按计划教学外, 另设立一个月的短学期来到企业分岗位进行实习和工作。这样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因为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连贯性, 但是又要结合专业特征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深入到实践中去, 才能学以致用, 达到知识授予效果的最大化。石油类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虽然没有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教育更专业、更体系化, 有的成立时间甚至非常晚, 所以其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都不及历史悠久的财经类院校, 但其能够生存下来也必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石油类院校在石油工程、地质、勘探、开发、储运等专业学科的建设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这对会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至关重要, 也为石油院校的会计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对象性条件, 真正达到宽带基的基本素质要求。办学主体的历史沿革使得石油院校与油气田企业存在密切的联系, 能够有“产学研”一体化的条件, 这为石油行业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理论与实务研习的专业平台。

二、石油类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会计教育目标是指通过会计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反过来, 会计教育目标又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 决定和影响着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质量。所以, 建立明确适当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的首要问题。我国仅有的十几所石油类院校的会计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大多是含糊不清, 没有明确的专业领域范围, 虽然会计是全国通用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大而全”的基础上即全面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石油类院校更应该突出的是专业领域, 更好的为石油行业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

(二) 会计课程设置没有行业特色

目前我国的石油类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上统一为基础会计、中期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等专业课, 主干课程的设置已基本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专业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大, 据调研报告显示, 我国的石油类院校经管类专业课占总课时的50%以上, 而国对比外样本专业课只占总课时的32%, 可见比例严重失调。而课程设置跟普通的财经类院校的设置别无他样, 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些课程设置基本都是通才的培养模式, 而《石油工业企业财务和会计》、《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会计》及《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研究》等非常著名的专著却很少被问津, 这是石油类院校的一大缺憾。在学科理论建设上, 石油会计理论研究常常被忽视, 很少有院校明确的提出将“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及实务”纳入其主要研究领域。

(三) 学生专业外语能力培养不强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很快, 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但要懂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用外语来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可见外语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 尤其是专业外语。但大多石油类院校教授专业外语只是形式上的机械翻译, 教外语的教师也不见得外语水平很高, 他们只是把书上的词句翻译过来跟学生顺一遍而已, 并没有根据国外的原文书来使学生得到理论上的提高和知识的升华。对一些小语种的学生 (例如俄语、日语) 来说, 教学更是粗糙, 基本没有专业外语, 而是大帮轰的学习一些科技外语,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没有任何帮助。

(四) 会计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中占主导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班级为单位, 以教师讲授为主,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也未能科学运用案例教学法, 实验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在大多数院校, 上课时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 实验课以简单的模拟操作代替了岗位实践。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师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 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限于现有知识的单纯传授,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学习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需的思路和技巧。

(五) 会计实践教学不重视

会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而石油高校会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 虽然有得天独厚的石油企业实践的条件, 但没有加强和企业间的联系, 从而导致会计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效果不佳。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低,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很多石油高等院校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一般只设置理论教学学时, 没有实践教学学时, 即使有也只是安排两周的实训草草结束, 整个实践教学完全流于形式。而这些主干课程恰恰实务性非常强, 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熟练掌握。

三、石油类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体系构建

(一) 重新定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石油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在掌握良好的基础会计与实务处理基础上, 通晓石油行业生产、管理的流程与模式, 并能充分把握和运用石油行业会计理论和方法, 适应和服务于行业经营管理不断的变化。

(二) 注重石油行业特色战略

要凸显石油类行业特色高校会计学专业必须加强与石油行业部门、协会、学会和石油勘探研究院所在承担科研任务、培养研究生、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探索石油天然气会计教育、科技与行业经济结合的新途径。石油行业高校会计学的特色在于行业, 特色是优势、是拳头, 一定要抓住而不能丢失。发挥行业特色, 走特色化的会计办学道路, 将有利于石油行业特色高校会计学专业正确定位发展方向, 合理设置培养方案, 集中力量促进石油类会计管理创新。

(三) 改革会计教育模式

目前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和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考核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思维活力以及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提倡师生间平等自由地探讨,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地交流沟通才能激发灵感, 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石油类院校都是特色比较鲜明的,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发挥铁人精神在专业领域、在科研和工作的过程中。对于石油类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看, 加强石油天然气会计模拟教学, 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会计模拟实践, 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模拟前的动员准备、模拟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模拟后的总结评价等三个阶段。通过模拟实践, 让学生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直接接触, 把学生放在会计人员的位置上具体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通过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 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模拟实践中完善会计教学的程序,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把学生放到实际的石油企业中去实习调研, 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去真正实践会计数据的整理和传输, 最终编制会计报表, 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石油类高校会计学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牢固互利的产学研联盟。全方位开展产学研结合, 特别是要与石油行业的骨干企业建立广泛的、紧密的合作关系, 与石油企业的管理 (会计) 研究中心达成共建。从基础研究的探索到应用研究的开展;从会计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 会计新技术的开发, 到系统集成和成套技术, 必须以石油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要立足本行业, 将先进的会计信息技术 (包括内部控制技术) 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 以技术集成的形式在行业内转移和推广。 (1) 必须实行案例教学。这种方式是以石油企业会计案例为核心,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全面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剖析案例, 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由于石油天然气会计具有理论性、技术性、操作性和行业独特性, 在学习了一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后, 通过案例, 一方面使教师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整理、加工资料, 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是使教学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 为今后更好的融入企业的专有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改进课堂授课方式。运用演示教学方式, 演示教学方式是以计算机、图像扫描与处理、投影、音响等设备为手段, 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形象生动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均可采用会计教学的操作性很强, 很多专业知识教师如果只口头表述, 学生不易理解, 如基础会计中结账方法等比较抽象, 而利用演示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 在讲授时配合使用, 学生在听课的同时, 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账页、凭证等, 使枯燥的抽象知识便于掌握和理解。 (3) 把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列为教学重点。会计实验教学, 尤其是具有石油专业背景的会计类实践教学, 更应该把会计实验做到精细化, 除了会应用会计信息化中的各类主要会计软件之外, 如用友、金蝶软件。还必须掌握中国石油公司运用的行业专用的会计软件——中油财务软件, 这是在石油公司进行会计工作必备的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电算化实验应该提高教学比重, 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流程。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后可以直接上手, 节省了很多二次学习的时间, 为企业节省资源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会计工作中, 会计与单位的财务打交道, 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 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并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性质、意义和作用, 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培养职业上的自豪感, 从而热爱会计事业, 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培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业务上精益求精的精神。

(六) 构建与需求一致的新模式

我国的石油类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学制一般都为四年, 其中三年半的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的教学, 最后半年为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不管毕业生是否在石油行业领域里工作, 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毕业应该具备会计类的通用技能和行业内的专业技能, 这样才能凸显出石油类学校培养的专业特色, 使得毕业生在目前的巨大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培养的模式一定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下图设计了高等石油院校基于专业会计人才培养与需求一致的新模式, 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石油企业对会计类本科毕业生的要求是能够独立进行会计的核算、数据的分析、指标体系的分解和总结、以及适应石油公司总部变更很快的业务重组及系统升级的要求, 每当石油公司新出台一套核算和考核体系的时候, 都要求下属单位能够很快做出积极的反应。所以要本着培养与需求一致性的原则来设置本科会计本科的课程, 达到合理、合法、不浪费、不缺腿, 能够为石油行业培养更优秀、更专业的人才要重新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 (图2) 设计通用、专用及注册会计师课程三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来配合培养目标的实现。

摘要:本文以石油行业特色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研究对象, 采用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中西方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比研究, 提出了石油行业特色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 认真处理好会计技术与会计理论、教育环境与教育规律、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重大关系, 并且要从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专业建设战略以及学科平台的构建等方面着手, 保证石油行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石油高校,会计教育,专业会计

参考文献

[1]黄启国、罗剑、郑建伟:《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财会通讯 (学术) 》2006年第12期。

[2]徐虹、林钟高:《行业特色高校会计本科专业教育目标研究》,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3]陈晓芳、翟长洪、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8年第5期。

[4]胡星辉:《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改进》,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5]文雯、李乐夫、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学科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与实证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3期。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工科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道德、思想、认知、态度、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也是学校教育的关注之一。然而在中职学校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仍有待提高,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工科类中职学校指的是以机械、电子等工业职业技能学习为主的职业学校, 这类职业学校以培养“蓝领”为主要教学目标,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所涉及, 但多以德育教育的形式开展, 并不成体系, 在师资力量配备和教育方法选用方面也不具备结构性。

2.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明显的特点, 因此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男生, 而根据以往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中职男生在人格发展、性格特点和心理稳定性、抗挫折能力、自我满意度等方面都较女生优秀, 除了学习成绩落后于女生外, 男生的心理问题更少,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缺失需要我们注意, 就是无论是综合性中职学校还是工科类中职学校, 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教育都是“短板”, 因此, 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3. 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工科类中职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成体系, 更不能在职业获得方面给学生足够的心理指导, 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职业道路上发展的不顺利, 多数与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能完善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还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职业心理问题导致的学生入职困难和职业发展问题。

二有效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无论从哪个角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都应该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基础, 以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因此, 在工科类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建立以“学生、班主任—心理教师、德育主任—专业机构、分管校长”为主线, 快速高效联动的“三级预警系统”, 这个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从基础上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成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另外, 工科类中职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 以学校教育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年级、专业特点为基础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如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认知自己、认识职业处理人际关系”;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

2. 以职业教育为主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学生提供多种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通过心理情景剧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道德、心理活动的问题;通过其他心理健康和职业相关的大型活动, 如模拟招聘会等,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因此, 职业心理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线。

三开展工科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 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工科类中职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应以能力发展为主, 建立团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科类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发展。

2. 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并行

性格特点会影响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 而学生的性格特点又与家庭教育方式有极大的相关性。教师可以“短信周报”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提醒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交流的方式介入家庭教育之中, 使用教师的专业思维和专业方法, 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模式给予适当的指导, 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处于平和、健康的环境之中。

3. 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育, 无论任何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都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改变上, 而这些成长和改变是不容易被辨识的。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注意积极对心理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 使评估的效果具体化、可视化, 被学生了解并且被学校领导了解,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冬怡、陈静.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2 (6) :220~223

[2]李海燕.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11 (30) :123~125

[3]王锦丹.浅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15) :130~132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篇7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承担着为海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就尤为重要, 但目前却缺少科学系统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及专业建设标准。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 从教育实践出发, 探索研究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所谓“教育质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 是对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方针政策, 围绕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这三个维度, 建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 形成专业教育质量规范, 并有效推进深化实施, 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 才能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才能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 专业设置定位模糊, 专业建设同质化较严重。财经商贸类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急需调整优化。某些专业定位偏离“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 模糊技能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的界限, 忽视中职职教办学特色。某些专业建设由于不能较好整合发挥优势资源, 又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造成各校建设情况大同小异, 无法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 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有的学校虽然提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造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并未真正落实校企协同育人。

(3) 课程设置滞后脱节, 课程建设缺乏职教特色。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 课程设置脱离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标准要求, 实践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核心课程建设缺少专业特色, 教材选用缺少科学标准, 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乏善可陈。

(4)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学技术手段拘泥形式。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味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 使教学过程缺少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 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广泛, 也尚未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5) 实训条件相对落后, 顶岗实习管理浮于表面。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偏少, 仍以“机房+模拟仿真软件”为主, 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安排、实训安全管理等原因, 无法发挥最大的实训效能。而顶岗实习存在制度不严、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无果等现象, 不同程度的“放羊”管理使实习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6)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对300名专任教师调研显示,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占59%, 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只占21%, 所教授课程的专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只占38%, 中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只有45%, 出现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教师占61%, 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有名无实等, 可见师资结构需要优化, 整体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7) 就业质量不甚理想, 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虽然初次就业率较高, 但就业对口率低, 薪酬待遇低, 就业满意度低, 导致就业稳定性不高, 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 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足。

3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思路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应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调研, 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 紧贴市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遵循适应需求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1]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科学调整财经商贸类专业,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专业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专业的层次定位、职业岗位范围及职业标准、人才规格, 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构建专业建设标准, 建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建设。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立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 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群,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同时还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 实现“系统培养, 多样成才”培养目标。

(3) 深化调整课程结构, 校企共建核心课程, 实施双证融通改革。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群, 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校企共同构建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制定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性课程标准, 深化多种模式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 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校企应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将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尤其是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要体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4) 提倡行动导向教学, 强化职业实践教学, 构建信息教学环境。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将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中, 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 [2]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引入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入应用, 开发Moodle网络在线课程以及微课程, 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 改善校内实训环境, 拓建校外实训基地, 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出发, 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商贸实训基地, 打造“实用性商贸技能培养、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实战性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稳定有序、运行良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通过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6)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对内培养专任骨干教师, 对外聘请引进行业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通过各类师资培训、调研考察、学术交流、高校进修、企业挂职实践、参与真实项目运作等方式, 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 缓解职业压力来消除职业倦怠, 注重教师人文关怀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创建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 围绕“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本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渠道, 加强职业指导教育, 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还应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 为部分学生升学提供有利条件, 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 提供各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4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 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就必须在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等方面提出教育质量规范, 构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职教发展规律, 本着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全程参与, 才能形成广泛适用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 细分为10个质量标准指标, 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具体编写如下:

4.1教育目的预设标准

(1) 专业设置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设置, 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做好相关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 包括行业发展研究、10家以上行业企业调研、20所相关职业院校调研、毕业生调研跟踪等, 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 专业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设置条件。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使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

(2) 专业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制定五年建设规划, 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 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应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成员至少包括2/3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 定期召开论证会议并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 至少每学期1次。专业建设可以积极引进适用的职业标准参与专业认证。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 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标准,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

(3) 培养目标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坚持立德树人, 制定出面向商业行业企业, 可以从事具体相关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范围及对应职业岗位, 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 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标明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衔接高职接续专业, 体现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教育培养过程标准

(1) 培养模式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共振点”,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二元制”等校企合作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 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 制定实施及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术人才。加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实现职业技能证通过率达95%以上, 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高职衔接, 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2) 课程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必须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过程, 必须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注重融入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双证融通”, 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三年总学时数达到3000~3300学时, 不少于170学分, 实施“2.5+0.5”教学安排, 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校企共建3门以上核心课程, 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拥有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 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选用教材符合职教特色, 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3) 教学模式标准: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 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 突出“学中做, 做中学”的职教特色, 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运用中技能水平和形成规范职业素养。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开发使用3门以上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成绩良好。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过程化, 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家长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4) 实训条件标准: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 覆盖财经商贸类各专业, 融入企业文化内涵, 满足培养实用性商贸技能、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培养实战性创业人才的需要。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有序、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 平均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短期实践教学项目, 不仅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场所, 还可以提供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岗位。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齐全, 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建立完善校企共同指导、合作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保证顶岗与专业岗位群基本一致, 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 管理规范到位, 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 全程管理监控, 定期考核评价, 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5) 师资队伍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 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 制定兼职教师评价标准。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稳定,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师生比达到1:20,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30%, 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70%,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保证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 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具有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3教育输出结果标准

(1)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在95%以上,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 就业率在96%以上, 专业对口率不低于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的90%, 就业面向和起薪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后三个月稳定性好。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2) 社会服务能力标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培训质量较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 每年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达3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职教同行、行业企业认可, 社会评价较高, 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 具有较强专业辐射能力。

5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质量规范程度的连续动态的价值判断活动。

5.1树立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观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衡量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是否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长远发展、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贯穿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 还要将统一评价标准和特色性发展相结合, 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5.2注重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1) 学生主体评价。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其评价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师主体评价。职业教师是专业建设主力军和教育教学主导者, 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3) 学校主体评价。各职业学校要对所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 随时对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及时纠正偏差, 确保职业教育质量。[3] (4) 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评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类评估活动或者委派专家对职业学校办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及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评估, 实施宏观管理指导,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5) 社会主体评价。通过用人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社会评估机构, 社会公众等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企业需求。

5.3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结合衡量权重比例, 形成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质量评价模式 (如PISA、TIMSS、SERVQUAL等) , 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 利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并引入专业认证。最后, 统计分析教育质量评价结果, 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能够正确审视经验和不足, 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有的放矢改进, 从而使教育质量评价发挥诊断、激励、调控、导向等功能。

6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标准而制定一系列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提供各方面保障条件, 并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1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制定实施各种政策制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尤其针对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 加强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发展, 提高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教育监测中心, 制定监测标准及监测工具, 实现对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分析诊断。[4]组织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教评估,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政府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入行业企业组建财经商贸类职教集团, 从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福建省职教学会财经商贸教学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 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6.2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学校系部应该树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观念,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关注培育自身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并运转有效,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研评估中心等机构, 研究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引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实现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只有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多元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外兼具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永渠.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88.

[2]蒋舒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商贸类专业课的应用[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7 (2) :27.

[3]韩天学.大数据下“多元主体”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7) :45.

浅论中职院校的养成教育 篇8

一、凝聚共识, 以德树人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不断升级, 企业单位对高技能人才需要越来越高标准, 高质量。为适应企业的要求, 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放在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上。而目前中职院校面临的生源市场不但在数量上日益减少, 而且学苗质量也在相对下降,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 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面对这种入口质量低而出口要求高的反差, 我们单纯提高教技术是不行的, 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好技能的目的。

二、注重养成, 全力推进

为适应市场需求, 养成教育要突出抓好以德育基地 (营房) 军事化训练为切入点的学生基础素质养成;以专业课、文化课 (课堂) 教学为切入点的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以专业实习教学 (车间) 为切入点的学生的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养成。

(一) 整体联动, 强化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院党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督导, 立足养成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 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贯通, 整体联动, 齐抓共管。并于2007年创设了负责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能力拓展及行为养成部, 系统地筹划、实施以行为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

(二) 搭建平台, 强化德育环境

学院专门设定行为养成及职业能力培训教育基地。基地设有“三区九室一厅一园”。“三区九室”, 即“企业实景感受区”, 包括模拟倒班训练室、企业招聘模拟训练室;“行为养成示范区”, 包括德育教育多媒体放映室、生活能力自理厨卫训练室、不良行为训导室;“岗位素养实训区”, 包括员工内务规范训练室、岗位操作规范训练室、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训练室、企业信息采集训练室;“一厅”即坐立行走训练厅;“一园”即农艺认知与吃苦耐劳能力训练园。“三区九室一厅一园”设施齐全, 设备良好, 自主开发了30余个能力拓展训练项目, 充分保证行为养成与能力拓展训练的有效实施。

(三) 建章立制, 强化过程管理

学院制定了《学生行为养成培养方案》。形成《学生行为养成管理细则》《行为标准“五个三”》等行为养成教育管理制度和条例。将企业的“6S管理”模式与学校常规管理进行了充分融合。借助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媒体, 广泛宣传, 使每一名师生都熟知相关规范, 促使师生自觉养成清理、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多措并举, 强化行为养成

对入学新生进行自信心教育。新生一入学就安排在学校能力拓展与行为养成训练基地集中训练,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开展校情校纪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 纪律、内务行为规范教育;开设生活指导课、礼仪规范课、心理健康课等企业员工基本素养训练课程。安排团队协作游戏、能力拓展训练, 让学生谈体会, 分享收获。

对在校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提高其生存能力,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在校期间和就业之前, 学校还安排两个阶段的集中训练, 开展核心技能养成训练, 将意志品质融入技能训练和行为规范中。

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学校邀请专家举行就业指导培训, 讲解相关法律和有关政策, 增强法治意识;学校开设心理咨询、生活指导, 安排模拟面试、就业创业典型讲座等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

三、变化显著, 效果可喜

实施养成教育, 使德育工作落地有声,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变化。

(一) 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 从铺床叠被、买菜做饭做起,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菜也会做了、被也会叠了、人也讲规矩了”。

(二) 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化

明确了学习目的, 学生也就明确了奋斗目标。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 即无故旷课的人少了, 认真听讲的人多了;漠视技能的人少了, 刻苦提升技能的人多了;怯于参赛的人少了, 敢于夺冠的人多了。

(三) 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了, 自律性、约束力增强了, 文明意识、礼貌行为增强了, 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增强了。创造性个性品质也初步形成。

养成教育模式促进了教学的变革, 学院德育改革成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新的学技能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我院的学生正在以崭新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一流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构件, 包含着优秀的思想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精良的职业技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需要养成教育。主要探讨的是中职院校在养成教育上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养成教育,德育

参考文献

[1]武正林, 金洪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中职院校加强安全教育之我见 篇9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中职学生生源结构特点的需要。中职学生大多数不爱学习、爱调皮, 中考考试分数较低, 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 具有失败心理, 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 对教育的敏感度较低。上课时候的纪律问题特别严重, 据调查, 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看小说、迟到、旷课的学生很多。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这些特点, 教育方面也就面临着许多问题。有些学生有过打架的历史, 不怕打架, 甚至喜欢找事打架;有些学生与异性朋友交往过密, 有早恋历史;有些学生迷恋网络, 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男生抽烟喝酒普遍, 甚至极个别女生也进行尝试;很多学生哥们义气严重, 成帮结伙。这些问题的存在, 说明中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处理不当将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

(2) 中职学生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 性格处于逐步形成之中, 性格发展的整体性趋向更加明显, 性格发展与其心理过程、个性及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 性格的外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复杂, 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日益复杂且向多样化发展, 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且层次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性格和个性的发展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将会产生深刻影响。中职学生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为中职学生心理尚不成熟, 对外界事物的是非好坏还不能区分得很清楚, 再加上他们又好模仿, 也不管是好是坏, 只要觉得好玩、够刺激, 就干了, 根本不管什么法律, 可见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3) 社会环境复杂, 中职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校园周边环境非常复杂, 网吧、游戏机房、录像厅、经营的摊点和大“排挡”成为学生健康的隐形杀手, 不安全因素增加, 可能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带来损失。餐馆、酒吧、卡拉OK厅、歌舞厅等设施使学生攀比消费的风气一度盛行, 一些成人消费方式进入校园, 对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出租房和旅社成了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地, 一些被盗案件、与业主发生纠纷事件时有发生, 同居、混居现象屡见不鲜, 引起了较多的社会问题, 并且增加了学校统一管理的难度。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使学校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 校园生活安全知识。在学校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校园生活安全卫生知识, 使他们学会处理一些安全事故地方法。如:在轻度烫伤时可以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 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一般来说, 浸泡时间越早, 水温不低于5度, 效果就越好, 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再如安全用电方面, 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 要养成随手关电的习惯, 不要乱拉乱接电线, 检修或调换灯头时不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 即使开关断开, 也不要用手直接触及;在防火方面, 注意不要在宿舍抽烟, 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学习外伤如骨折、脱臼的处理办法等;防盗方面, 不要将自己贵重的财物单独放在宿舍, 身上不要放大量现金, 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泄露给别人等。

(2) 校外生活安全知识。在校园内, 要定时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比如, 邀请安全教育专家来校, 开展一些交通安全事故、社会诈骗、盗抢、犯罪案例分析活动, 切实增强预警提示功能;适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时治理, 消除隐患。

(3) 野外生存生活知识。学会一些野外生存生活知识, 学会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 如落水急救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应急方法, 学会一些被毒蛇或蚊虫叮咬的急救方法。

(4) 社会活动安全知识。目前, 我国的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问题, 学校周边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常常出现中职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况。中职学生必须要学会正确看待遇到的人和事, 明辨是非, 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 提高警惕, 树立自我防范意识, 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 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 能够冷静、机智、勇敢地去应对。

维护校园安全, 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 保证中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满足在校学生的安全需要, 能够完善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防灾应变的能力, 弥补过去安全教育的不足, 提高高级人才的综合素质, 适应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 使走出学校的毕业生们能经受得住挫折, 正确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 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健康与安全。

上一篇:电子商务物流概况下一篇:电量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