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2024-10-22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共12篇)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1

一、导言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与工业领域对于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针对这种外部的需要或者刺激,有的中职学校开始对数控技术业的教学投入很大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对于实训的教学探讨也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数控专业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关键要看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不是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上,而这些结构的培养需要把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作为引导,进而明确使得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并结合有效的实践训练,融合进对于数控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去。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数控技术领域算得上是技能型人才的,既要有着机械设计、流程工艺、夹(刀、量)具、电子和电工等多层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着较强的、数控应用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

进行数控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学生能够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由一个深刻形象的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控编程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和编制数控程序的技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典型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良好的数控实训教学,要求一方面要在硬件上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软件的建设,包括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等等,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控实训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

二、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际的数控实训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有必要把实训中出现的一些操作错误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期望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来,并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有接下来需要采取哪些对策,等等,进而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保证他们操作的规范性,尤其是去除掉一些错误的操作习惯。在数控实训中,比较常见的对于数控机床的不良操作如下。

(一)开/关机的错误操作。

就目前大多数学校和企业使用的数控机床来说,进行开/关机的程序是大致相同的,因此需要熟悉具体的操作流程,以期能够保证按键顺序不会出错。

1. 开机操作时比较容易失误,表现在:

刚开机的时候,此时系统并不是处于完全启动的状态,但有的学生会进行频繁按键的操作,类似上述的操作,或太过用力按键都会使得按键发生损坏,甚至导致系统出现故障,从而阻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

2. 关机操作时比较容易失误。

表现在:在没有把工作台移动到合理的位置的情况下就关机了,因为一些学生在下课和加工结束的同时,放松了警惕,并没有仔细对工作台移动的操作进行排查就关机了。

比如,以立式铣床为例,正确的关机是在程序结束后,并且操作面板也已经停止工作后,此时,手动方式对工作台进行移动操作,移动其至X、Y轴导轨的中间处,Z轴向上移动,直到移动至比较合适的位置,若是立式的加工中心,还应先取下刀具,然后关机。

(二)对机床进行错误的回零操作。

开机后首先要返回机床的参考点,即“机床回零”操作,这在实训中是要对初学者进行重点强调的。开机后机床回零的操作出现错误的情况很少,但还有开机后回零之外的其他情况下的回零操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下面的几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回零操作:1)当数控机床停电时候,再次接通电源之后,需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2)数控机床使用急停开关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3)当出现坐标轴运动超程时,在接触报警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4)当数控机床功能锁定后,要进行机床回零操作。如果忘记上述这些回零操作,就会造成加工错误和后序程序运行等状况。

(三)对刀的错误操作。

首先要先进行正确的对刀,然后才能建立工件坐标系,因此,对刀操作是数控加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刀准确,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目前使用的对刀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据加工条件和精度要求来选择的,数控实训中通常采用的是试切法。因为试切法的思路是让操作者使用刀具对工件进行侧面或者表面的切削,所以精度将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初期操作者要慢慢提高对刀精度。

(四)建立工件坐标系的错误操作。

在对刀之后,就能够建立工件坐标系了。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式,对于不同的系统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比如对于FANUC和SIEMENS等常用系统来说,一般均具有进行自动计算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对刀之后,通过自动计算可以直接确定工件坐标系。而对于另外的一些系统来说,比如,凯恩帝(KND) 100-M,因为它并没有进行自动计算的功能,所以此时就要求操作者进行手动操作,即手动输入“机床坐标值”,进而建立起准确的工件坐标系,初期操作数控机床的学生经常会忘记这一点,甚至会把进行对刀操作之后显示的“相对坐标”值错误地输入数控系统,导致建立的工件坐标系并不是十分正确的,进而影响到工件的正确加工。

(五)对于工作台的不良手动移动,致使出现超程现象。

在操作者进行工作台移动时,通常会使用手动方式,或者是脉冲增量方式,但是此时若超出了坐标轴的极限,就会导致超程,因此,对于操作者来讲,时刻注意着工作台移动的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距离极限位置比较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移动的幅度了,从而避免出现超程。若出现了超程,此时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操作,再按机床面板的【复位】按健就可以了。

(六)对工件进行装夹时的错误操作。

在数控实训中经常会用到机用虎钳这类的夹具,工件装夹出现的问题时,往往是因为夹持工件的位置不太合适,即把工件装夹在了虎钳的偏左或偏右的位置,而不是中间位置,这样会导致出现加工的不稳定状况。

三、提高数控实训教学的软、硬件建设讨论

教师要想真正地把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提高上来,就必须从两个方面一起做起,不是一只手软,一只手硬,而是两手都要硬,也就是对于软、硬件的建设问题。下面就这两个方面的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数控实训教材的编写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硬件的建设主要是针对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和数控仿真软件的研发这两方面而言的。

(一)合理的数控实训教材。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实际练习和操作,另一方面需要有一本合适的实训教材,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数控实训教材是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和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依据,这属于软件建设层面。

现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在数控专业课方面,采用的教材有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过多,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的讲述相对很少,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就显得知识点太多,内容太深了,还有教材中有关数控机床编程的实例很少,用在实训教学中很不适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职学生数控专业技能的发展造成了限制,更与中职教育的基本思想不符,即“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强化操作技能训练”。

基于上述讨论,应该根据按照国家规定的对数控机床初中级操作工的具体要求标准,并结合中职学校的数控实训的实际情况,编写以实际加工为主的教材是十分有必要的,使其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实际的操作细节和顺序来进行,并能够结合大量的图例来说明实际问题。

(二)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每年都要进行数控实训,而学生也在逐年的增加,目前来讲,老师都有着比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着它的必要性的,这属于软件建设层面。

数控实践指导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校内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培训的制度,比如,对于新教师来说,上岗前需要进行至少六个月的专业实践培训,在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之后才能参与实训教学。

2. 选派优秀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进行产品的设计等。比如,在机床公司参与CK6140数控车床和XK5025数控铣床等的研发,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数控实训教学师资的工程实践技术。

3. 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数控机床编程和维修的培训,并鼓励参加考取数控工艺考评员的资格。

4. 聘请校外企业的相关技术专家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数控实训,学校也会对兼职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而且让其参与学校实训教材的编写,等等。

(三)加强数控实训基地建设。

1. 扩建多媒体实训室,即虚拟的数控设备。

由于数控机床的成本很高,设备较少,在进行数控实训时,经常是多人对一台数控机床进行操作,以致效率十分低。若对多媒体实训室进行扩建,使得学生能够每人一台“数控机床”,这样,学生的动手机会会大大增加,有利于达到实训的最终实践目的,这一点重点在下面的数控仿真软件中进行介绍。

2. 实际数控设备的合理配置。

数控实训基地中数控设备的配置,一方面要有应用性,另一方面要有“潮流性”,即要紧跟企业主流。比如,数控机床可以配置SIEMENS和FANUC等较常应用的系统,它们可以用于直接的生产,与企业机床设备是没有分别的。

3.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这些地方进行企业化的生产实训,直接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锻炼分析和解决数控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数控仿真软件。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指的是,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数控加工技能培训中的仿真软件,是把实际加工经验和教学实训知识结合在一起开发的软件,有着与实际机床相同的操作界面。数控技术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此软件的话,能够在很短时间里达到对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以及卧式加工中心等的各种操作都比较熟悉的程度。

运用此仿真软件来模拟的话,只需要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添加两个环节,即“仿真软件介绍”和“虚拟机床模拟”,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且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操作,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引入到中职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学中,降低了成本,也比较好地解决了中职学校数控设备缺乏的难题,学生在使用数控仿真软件时,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典型零件的编制程序,还可以进行图形仿真,最终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方法,也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架起一座实用的桥梁。

四、结语

数控实训是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岗位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就成为培养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关键的环节,也成为衡量各高校培养数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在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控实训教学展开了探讨,对于目前的实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外,对如何提高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给出了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在数控实训教材、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宋海潮.高职院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模具制造, 2007, (2) .

[2]肖爱武.数控实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10) .

[3]李恒.数控实践教学的新思路[J].高校理科研究, 2006, (7) .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2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文/栗 松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电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子电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电子电工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要求和教学手段。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办法。笔者通过多年中职教学经验,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电子电工教学是由实验实训课程及基础理论课程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机结合。但很多学校实训课程少,多数教师重视理论课教学,造成学生出现眼高手低、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等现象。而且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力,多数喜欢实训课学习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性知识不牢固,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课程中,大大降低了实训课训练效果,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专业技能。除上述原因外,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软件和硬件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学历不高,教师职责分配不合理,学校设备落后、陈旧等,导致实训课程多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不能跟上快速的科技发展,学生掌握的技术跟不上潮流。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物理电子的规律、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仔细学习和掌握。否则,学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而引起危险,比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电线的连接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等。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训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课程反馈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增加电子电工教学的.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常用器件,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并掌握各器件、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通过实训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亲自体会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实训项目应随知识的更新不断深入和递进,根据当前技术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电子实训过程中,可以在万用表的安装调试、焊接练习、制作稳压电源等基础之上,进行数字抢答器、多谐振荡器、数字计数器等制作内容;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等实训内容。而且,在增加了实训教学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更多的优化教学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3.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和错误,勤于动脑,大胆动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常因机器发出噪音或电火花而不敢面对实训,导致不能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在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勇敢动手操作。比如,在做电动机转动实验或日光灯实验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别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不敢再次打开电源,实训课无法继续完成。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大胆操作完实验。而且,不要让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只要学生在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都给予认可和允许。让学生在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3

一、安全教育法

校园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学安全是校园安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即不可体验性,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17岁之间,他们对电充满好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首先,要告诫学生,电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带来灾害,所谓“电猛于虎”。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电工作业是特种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师生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课,列举各种电工违章作业案例,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结合各种电工安全警示图片、标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或影片,向学生讲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常识,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实训人人有责”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安全实训。

二、直观演示法

学生刚来到电工实训场所,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都想动手试一试。此时,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和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力求对每一种急救方法和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对于复杂操作,应该示范两到三遍,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示范动作的速度应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同步。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通俗地说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实训结束后收回)。每次实训课开始时,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协作完成,一般是2~4人作为一个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使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如何做得更好。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训,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更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同时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又称暗示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或暗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现场检验他们的结论。如:在“荧光灯线路的连接”这一实训项目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问荧光灯正常发光后,如果此时把启辉器去掉,荧光灯还会继续发光吗?”听到这话,学生心里会充满好奇,纷纷回答灯会熄灭或灯还会继续亮。这时候,教师不忙于表态,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当结果出来了之后,教师重提这个问题,并给学生讲解荧光灯线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激励教学法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而就业时的环境好坏和待遇高低一直是学生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都要进行严格的技能强化训练,以获得各种技能证书,为就业时参与竞争增加制胜筹码。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以获得更好的实训效果。

谈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 篇4

一、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项目教学法能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训教学中, 传统的教育手段存在不少弊端, 它主观性强, 不考虑劳动力市场长远需求, 以教师为主体, 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而项目教学法能因材施教, 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职业分析确定综合能力的学习, 以劳动力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作为培训的方向, 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及个人能力, 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 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 制订计划并实施, 完成项目任务,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增加了多种实用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让学生的操作技能的训练面更广, 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产能力, 体验到实践的艰辛与乐趣。这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在以后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对在数控专业实习中培养毕业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对本专业的实训,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主要要求是: (1) 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2)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各项目的相关应用知识的搜集, 并应用到项目中;熟悉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并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 (加工中心) 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进行各有关计算, 会查阅相关技术手册和国家标准;能熟练掌握使用机械专业软件;能正确制订机件各零件的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通过数控专业相关工种的中级工的技能鉴定。

三、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 项目的确定:宣布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的项目。 (2) 制订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 (3) 实施计划:学生小组内分工并确定小组成员合作形式后, 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顺序展开工作。 (4) 成果展示:项目计划的工作结束后, 对形成的成果进行展示。 (5) 评估总结: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通过师生的研讨, 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找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四、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计划

项目教学的项目的确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项完整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 它的教学过程除了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 符合教学规律外, 还要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能一定程度上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并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如前所述, 在项目教学中, 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 并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 克服、处理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以一个比较典型的制作实例———机械手模型加工为例, 来介绍说明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实训中的实施计划。 (1) 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中后期, 安排学生分组 (分组后, 团队组成人员在以后的实训中基本不变, 每学期都把实训教学分成若干个小项目来完成) , 进行机械手装配体的测绘, 边测绘边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目的是通过装配体实物———机械手装配体的测绘, 培养学生的零件测绘能力和中等复杂零件图样、较简单装配图的绘制能力和识图能力, 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并巩固公差配合等知识。并进行机械手装配体中较简单零件的制作, 初步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期, 学习数控专业相关的CADCAM软件, 如AUTOCAD、UG等, 继续制作机械手零件。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时间, 由专业老师带队, 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 (3) 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继续学习数控专业相关的CADCAM软件。学期的前期, 要求学生把前面自己测绘所得的手绘零件图与装配图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抄画进电脑里, 并把部分图样进行打印出图。目的是通过抄画自己测绘的机械手图样, 打印出图的实践, 提升学生的AUTOCAD绘图的基本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并进行电气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训。继续进行机械手装配体零件的加工, 熟练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与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中后期由专业老师带队到企业实习。 (4) 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前中期, 要求学生把前一学期自己用AUTOCAD画的图纸用机械专业软件UG及MASTERCAM进行三维造型及数控编程加工。目的是通过机械手装配体的三维造型练习, 达到能熟练掌握使用专业软件进行零件的几何造型的方法。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加工设备完成机械手装配体零件的加工, 并进行装配。最后安装到工作台上进行调试, 完成整个机械手模型加工项目的学习任务, 并完成相关等级证书的考证鉴定。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时间, 到企业实习。 (5) 第三学年根据有关文件, 为学生的下厂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

项目教学法和所有其他的教学法一样, 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而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以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为最大的目标。因此,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来说, 要能够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整个实训过程, 并且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 结合生产第一线的具体情况, 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精心组织,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过三年的课改实践, 作为教学一线的普通初中科学教师, 亲身体验了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我深深地感到, 要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 加快研究并构建适合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一堂好课, 好比一池水, 表面虽波澜不惊, 内部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投一粒石子, 会激起层层涟漪;洒一缕阳光, 会折射一个美丽的世界。如果能机智有效地驾驭堂课, 洞悉并抓住教学中瞬间闪现、稍纵即逝的教育教学素材, 用生动鲜活的课堂生命元素作用于课堂教学, 就会使平淡的教学迸发出极大的魅力与生命力来。那么如何站在教学主体———学生的角度上来认识并探寻科学课堂的生命力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教学反馈中学生提供的形形色色的回答为课堂教学带来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而正是这种个性与差异蕴涵着巨大的财富。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能给出精彩准确答案的学生老师当然喜欢, 而对于那些答错的、答偏的、甚至不会回答, 却会给教学提供了最具体的反思、感悟和加深的机会。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强化巩固, 学生的学习与思维, 则会使他们对疑难的知识获得更深刻、更完整、更理性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促进其智力发展。

教学现场一: (溶液的复习课) 教师:在20℃时,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现将50克的食盐溶解在100克的水中,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甲同学回答: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0%。教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乙同学回答:可能是33.3%。分析:两位同学的回答显然都是不准确的, 但老师如果仅仅用一个“错”字来评价, 则不仅于教学毫无意义, 而且可能在无意间伤害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心。这时教师再叫甲同学具体分析一下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回答:是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教师强调: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100克水是溶剂的质量。显然甲同学答案是不正确的, 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去评价解释乙同学, 而是接着问全班同学“现在乙同学的答案正确了吗?”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同乙同学的答案是正确, 因为乙同学的答案就是利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质量所得。这时教师应该乘胜追击, 叫其中认为乙同学答案正确的某同学来配制溶液 (先已准备好50克食盐和100克水) , 某同学操作完成后, 发现搅拌了好一会儿了, 但仍有不溶的食盐在烧杯的底部。教师紧扣现象又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 题目中还有一个信息“在20℃时,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也就是说在20℃时, 100克水中最多也只能溶解食盐36克, 而50克食盐会有部分不溶解。此时学生明确了在20℃时, 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也只能是26.5%, 同时学生更加明确了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不仅要理解概念, 还要考虑溶解度的限制。因此, 两位同学的错误回答给全班同学创造了更多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可能在不断地出“错”, 每“错”一次, 他们就会再对知识咀嚼、消化、吸收一次。但教师的口头评价“错”不说, 如此,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为学生学习思考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使科学课堂具有了生命力。

二、提问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项目教学法一定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社会效益。

问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 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学生的思想往往是淳朴而不够成熟的, 他们难免提出一些认识狭隘。偏激或是理解有偏颇、有误差的问题。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 “问则疑”“疑则思”“思则通”,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引向成熟, 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从而激发教学内在的生命力。

教学现场二: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情境, 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发现瓶内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 此时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水面慢慢上升时, 他们惊奇了, 不住地小声询问, 水面上升了!水被吸进去了!怎么回事啊? (课堂气氛出现了一个高潮) 学生求知欲发被激发到极点。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请学生描述出所见到的现象, 并说出自己观察中不解的问题。只见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其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呼之欲出。一部分学生所提个别问题竟然连教师都没有考虑到, 如 (1)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2) 里面的白烟是什么? (3) 白烟为什么不见了? (4) 水怎么变黄了?这几个问题使学生的困惑由迷茫而清楚地显现出来。教师在大部分同学所处的相同的困境中, 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请你们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及判断能力, 简要地回答这4个问题。此时学生对这4个问题猜测纷起。但由于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 对个别问题仍难有定论, 并最终将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又反馈给教师, 请求帮助。“白烟是什么东西?”教师面对学生急切的目光, 回答: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是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的一种产物。在反应中红磷减少了, 空气中的氧气也因参与了反应而渐渐不见了。教师话音刚落, 意犹未尽的学生又开始讨论, 并最终明晰了各自的思路, 找到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其中一位同学解释:“当红磷燃烧时, 不断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反应中生成的白烟, 溶于水后, 原来氧气所占的空间就被水占据了, 由此还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就是现有水所占的体积。”至此学生频频点头, 豁然开朗, 眼神中洋溢着兴奋和满足, 自然明白了水面上升的原因。最后, 在进一步讨论和测量后知道了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大约为五分之一。分析: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 由学生提问引出新的教学, 提出的问题作为切入口, 顺畅自然地展开知识深层次的思考研讨, 因而使课堂具备了生成性、兼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 对学生的一些突发奇想要表示认可, 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因子。

从本质上讲, 课堂生命力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商。智商高, 就能心机四伏、心明眼亮地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活力因子, 上出一堂堂个性激昂、活力焕发的好课。科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不仅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关, 而且涵盖了几乎整个与教学相关的主体、客体和媒体。比如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面对新课程, 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理念, 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科学课堂, 师生将共同沐浴在微笑的灿烂阳光下, 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科学课堂的快乐。

(乐清市三山中学)

摘要:高技能技术工人, 是目前用人单位紧缺的人才。如果就业人员有良好的技能基本功和较强的技能提高能力, 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各职业学校应增加学生的实训课时, 在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把它贯穿在二年的专业理论与实习的整个过程,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实操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个人素质, 增强同学们就业适应能力, 提高就业率。

关键词:实训教学,项目教学,数控专业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2]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2) .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5

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课教学过程的探究

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操作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而钳工操作实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组织这一过程,是决定钳工操作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本文就实训教学过程进行探究。关键词:中职;钳工操作实训;教学过程;探究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操作,发展认识的过程。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而不能代替他们。

钳工操作训练的教学内容,是钳工操作基本操作。这些操作,是前人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但这些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要使他们真正掌握这些操作,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总结和体会。

一个成功的实训教学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操作,还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组织这一过程,是决定钳工操作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一个完整的钳工实训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目标都必须合理把握。

一、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

在钳工实训课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教师首先要进行考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且程序化的过程,但由于钳工训练场地比较分散,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应根据考勤情况,及时确定或调整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指导教师应对自己所带的实训人员了如指掌。

二、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操作示范

钳工的实训内容,很多情况下是加工一个具体的零件,此时,就要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每次实训都亲自给学生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这样会使学 1 职高专业课

生无法真正掌握零件加工的方法。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编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操作、示范并讲解实训内容,以使每位学生清楚地了解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指导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穿插说明操作要领。

三、强调实训安全与注意事项

在工艺分析和操作示范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指导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对实训安全和注意事项进行思考,这是实训课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指导教师介绍实训所用工量具、刀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示范操作再次强调安全操作规范。此过程以指导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可以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四、布置实训操作的具体内容

当分析、示范、强调之后,学生进入操作练习之前,教师要先对每位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一般以书面形式为好,如按图样要求完成具体零件的加工。并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学生操作训练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小组协作或2人配合或1人独立完成等,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训练进行时间上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以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训练。

五、进行个别的辅导

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训练后,即进入个别辅导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训练,理解知识、掌握操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对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要及时终止操作,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实训操作安全。对个别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后要立即进行教育,并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操作示范,以强化教学效果。对极个别后进学生的散漫表现要给予批评,督促其完成任务。

这一阶段对于品质优秀的学生来讲是让其全方面感受专业氛围的最好机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讲则是可以放松、散漫的好机会,对指导教师来说也是对后进生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所以指导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加强教育,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职高专业课

六、对任务完成情况点评

每一位学生主动完成了所要求的实训内容后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点评。指导教师应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重点对本次实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表现好的后进生。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严肃、教条,尽量做到轻松、活跃、人性化,要把这个过程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下次实训教学。同时,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七、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在点评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立即安排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整理和清扫。具体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安排、监督下进行设备(车床)的维护和保养,对工量具进行整理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场地进行清扫。

八、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

这一阶段是指导教师就当天的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作业的过程。指导教师重点就本次实训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说明。这也是学生回顾总结本次实训的重要环节。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的教学过程既有一般教学过程的共同点,又具有它本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并探索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教学过程的特点,对提高中职学校钳工操作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2005年出版 2.机修钳工技能训练(第二版)2005年出版 3.机修钳工工艺学(第二牍)2005年出版

4.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工程,2002(3)5.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石油机械,2002(11)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电力拖动 实践教学 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M9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5-02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他们的思维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操作。如何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来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是摆在实训指导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

一、电力拖动与技能训练课程的特点及改革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主要为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模式,同时在技能训练一体化过程中实行项目教学模式。根据本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将每个控制电路作为一个“项目”,打破传统的电力拖动课程以知识为序列组织课程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教学方式是以原理解析——实训操作——任务实训——学生总结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是电力拖动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操作为铺,面对现状普遍基础较差,领悟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生来说,恰恰专业理论学习是一个难点,可见这种传统的理论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中职生教学,教师应探索新的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片面要求全面地系统地在理论上掌握一门门课程。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

二、游戏教学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游戏的设计、规则的制定不易把握,课堂纪律不易掌控,加之游戏教学的寓教于乐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又满足本课程的要求,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而且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游戏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将枯燥的学科知识转换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多样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学中体会快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游戏的多人讨论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采用讨论的办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电路原理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一般的教学方式下,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感到十分流畅,好像全明白了。而一旦教师不做引导,让学生自己讲述线路原理时,学生多数不知所措,思路不清。当学生们初次接触电路时,对原理、过程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怎样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原理?通过角色游戏,在按钮联锁正反转线路中,让学生自主讨论分配角色,每个学生充当一个器件或器件的一部分,自己动手制作小帽子,在帽子上标注每个器件的图形符号。根据线路图的接线方式,角色学生找到自己和同伴的位置关系,站好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角色学生的站位是否符合线路图走线,若角色学生站错了应怎样调整。

三、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实训课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实训课时首先由教师利用课件讲解实验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分组方式2人一个小组,改变原来教师做学生验证的模式。为突出个性化教学特色,实践环节做到指导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具体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和把握设计方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给定的电拖电路实验设计内容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连接线路。只要总体目标达到,教师可不作特别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他们探索性地解决所提出的实验问题。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所谓项目教学法,通俗地说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实训结束后收回)。每次实训课开始时,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协作完成,一般是2~4人作为一个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五、加强课程多媒体课件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近几年,该课程灵活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模拟仿真教学。编制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包括动画及三维演示课件。例如运用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简单電动机的正转点动控制线路,甚至较复杂的多速电机降压启动等电路。在模拟软件中学生可以在电脑上模拟连线,试运行。这样可以减少的实际训练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电气故障。设立创新校内外实验基地。根据电力拖动教学需要及机电专业发展要求,学校除购置了基本电脑、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设备以外。还配置了EDA开发系统、电机模型、变频器实验室等。这使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充分的实验平台。这样学生边做实验边巩固知识点,锻炼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想象力。由被动的接收知识到主动的吸收知识。同时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了与市场接轨,还要将学生送入校外工厂参观的同时进行实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来讲仍然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忽视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因为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时首先考虑的是顶岗操作。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是实训指导教师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心,黄勤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探讨2003.

[2]朱志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4.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教学策略

1. 前言

今天, 电子电工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很多中职学校把电子电工专业当作重点培养专业, 电子电工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术, 特别是对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性特别高, 这就需要格外重视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良好的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电子电工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和要求。但是现在中职学校的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并根据这些问题, 找到适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

2.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问题

2.1 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电子电工的教学是由专业基础理论课及实验训练课程组成的, 缺一不可, 要使学生掌握好电子电工专业的技能, 二者必须做到有机结合,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实训课过少, 教师多重视学生的理论课, 因为理论课容易进行评价和教学安排, 对于资源的利用较少, 学校把重点放在了基础理论课上, 对实验训练的课程不重视, 造成学生眼高手低, 动手和实践能力差。

2.2 学生的基础理论欠缺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差,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感觉吃力困难, 多喜欢实践训练课, 对于基础理论课不感兴趣, 这会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对于基本理论概念、规律不了解, 不能正确应用到实践训练课中去, 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的机器设备原理都搞不清楚, 基础理论知识是实践训练的前提和保证, 基础理论欠缺会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掌握实践技能, 不利于技能培养。

2.3 教学软件和硬件缺乏

中职学校软件和硬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软件是指师资力量不够, 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是特别的高, 教师分配不合理, 教师多擅长理论知识, 实训课多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 不能做到创新教学。硬件是指电子电工实训课的设备设施, 较为陈旧和落后, 不能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这样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2.4 实训教学评价不合理

实训教学没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 电子电工的理论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以试卷考试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对于学生的实训教学却没有相应的考查方式, 学生多不重视实训课, 认为只要通过试卷形式的基础理论课就行了, 这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实训教学。

3.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策略

3.1 理论与实训的结合

在实际的电子电工工作中, 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来为实训打基础, 特别是对于物理电子的基本概念、规律和运算, 以及实训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否则, 会因为学生操作不当而引起危险, 例如, 学生在实训中, 对于电线的安装和接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做, 否则容引起触电或者火灾等。这都需要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训的结合, 并要通过实训课程来反馈基础课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做到二者相长。

3.2 培养学生创新实训

在一般传统的实训课中, 教师多将实验的内容器材步骤和电路等安排好, 只要学生跟着教师模仿, 完成实验。但是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对教师的完全模仿, 不能将实训课弄成实训模仿课, 切忌教师手把手地教学, 教师应把主动权给学生,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3 分阶段培养学生实训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差, 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学好物理, 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没有很好地掌握,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电子电工的实训做到循序渐进, 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认识基本的机器和电子仪器, 并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理论, 比如电流、电阻元器件的极性等, 会对元器件性能好坏进行测试。这些都是第一阶段即基础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

第二阶段,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掌握基本电路的安装和检测, 并要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独立完成。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重视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脱离教师的手把手教学, 对于电路等能够自己独立的安装, 对于器材电路的检测维修能够完成, 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 并自己完成器材准备、线路选择、实验步骤、撰写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实验过程, 这一个阶段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四个阶段中, 教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 要有目标地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 在增加学生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挑战创新的精神。

4. 结语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电子电工实训能力, 必须分析当前电子电工实训面临的问题, 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 找到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电子电工实训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启广, 张玉民.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

[2]刘彦鹂, 杨振兰, 周展怀.电工电子实训课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S1) .

[3]曲尔光, 姚纪欢, 张慧鹏.关于机电类电工电子课程实验实训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10) .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8

一、安全教育法

校园安全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教学安全是校园安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 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 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 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17岁之间, 他们对电充满好奇,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 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稍为不慎, 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 在实训第一课, 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首先, 要告诫学生, 电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 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 也会带来灾害, 所谓“电猛于虎”。其次, 要明确告诉学生:电工作业是特种作业, 属于高危作业, 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因此, 师生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课, 列举各种电工违章作业案例, 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 结合各种电工安全警示图片、标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或影片, 向学生讲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并向学生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常识, 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和“安全实训人人有责”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增强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确保安全实训。

二、直观演示法

学生刚来到电工实训场所, 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都想动手试一试。此时, 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和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 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 力求对每一种急救方法和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 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 对于简单的操作, 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 对于复杂操作, 应该示范两到三遍,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示范动作的速度应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同步。在教师演示结束后, 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 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 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 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 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 通俗地说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 在特定的时间内, 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 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 (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 , 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 项目安排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 分发给学生 (实训结束后收回) 。每次实训课开始时, 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 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 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 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 则要分组协作完成, 一般是2~4人作为一个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 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 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 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 使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 我应该怎样做, 如何做得更好。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训, 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更高,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同时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 互相学习,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低压动力与照明混合电路配电盘装置的安装”这一项目为例, 笔者制定如下的项目目标和考核标准:

1. 项目目标:

(1) 画出电气原理图, 选择元器件, 设计并连接控制电路; (2) 照明部分:白炽灯由单联拉线开关控制, 护套线布线;日光灯由双联平头开关控制, 并配有一个单相两眼插座, 线管布线; (3) 动力电路接三相异步电动机, 整个电路有漏电、过压保护功能。

2. 考核标准 (见下表) :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又称暗示教学法, 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或暗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 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训过程中, 指导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然后让学生现场检验他们的结论。如:在“荧光灯线路的连接”这一实训项目中,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请问荧光灯正常发光后, 如果此时把启辉器去掉, 荧光灯还会继续发光吗?”听到这话, 学生心里会充满好奇, 纷纷回答灯会熄灭或灯还会继续亮。这时候, 教师不忙于表态,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一边思考, 一边实践。当结果出来了之后, 教师重提这个问题, 并给学生讲解荧光灯线路的工作原理, 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 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激励教学法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 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 为群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 而就业时的环境好坏和待遇高低一直是学生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都要进行严格的技能强化训练, 以获得各种技能证书, 为就业时参与竞争增加制胜筹码。在实训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以获得更好的实训效果。如:告知学生, 毕业时, 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外, 还须考上本专业的中级技术等级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这对于他们选择企业, 获取较好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又如:收集本校优秀学生参加工作后获取的薪金和福利待遇等信息, 并摘录各种人才招聘信息及其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和待遇, 在课间师生交流时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学生, 让他们产生羡慕感。如此激励法, 使学生形成竞争观念, 增强危机感, 从而化为求学的强大动力, 在平时的实训中更加严格遵守纪律, 更加勤于思考, 更加刻苦训练,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及实操效果, 有利于激励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如我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时, 除获毕业证书外, 很多学生还取得电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低压电工操作证书、计算机操作证书等, 为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证明, 一专多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 都获得了较理想的工作和待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专业课实训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而改进。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是实训指导教师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9

进入21世纪,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开展、实施和应用, 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上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 已取得了许多成果, 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网络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 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 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网络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阻碍了我国互联网络安全事业的发展。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下, 我国在一些高职高校已经设置了信息安全专业,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也逐步设立网络信息基础知识之类的课程, 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 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网络安全基础是一门具有普及性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信息安全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其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 是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基础知识, 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 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选择过时

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网络攻击手段也层出不穷, 在安全防护技术和网络攻击技术的相互较量中, 网络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按网络安全课程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 随时更新。但教材的更新与网络的发展不协调, 导致了课堂教学只是与实践脱节。

2.2 实训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

随着学校发展, 实训室为本课程所提供的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主要体现在数量和性能不足, 更不上时代发展, 使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无法通过实训验证, 不利于学生掌握。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实训室, 教师仍以理论教学为主, 辅以少量的演示, 学生觉得抽象和空洞, 难以理解和掌握, 更谈不上学以致用。

2.3 教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网络安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涉及内容广, 基础理论深, 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因此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计算机网络设计经历, 掌握网络安全和管理的主要技术 (如:加密技术、防火墙等) , 从事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技术和科研项目的研究等。

3. 实训环境的建立

通常具备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 专门用于信息安全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来完善和加强理论知识。而无法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学校就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完成课程实践部分内容的传授和学习。利用虚拟机软件建立虚拟实验环境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VMware Workstation是VMware公司的专业虚拟机软件, 可以虚拟现有操作系统, 而且使用简单、容易上手。在现有的实验室人手一机的环境下, 利用该软件组建一个小规模的双机实训环境, 在课程实训的过程中, 由物理机充当攻击主机或客户端, 虚拟机充当被攻击主机或服务器端, 这样既不会影响现有的实验室配置, 又可以完成课程的实验,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VMware Workstation软件的完整安装过程如下:

a.建立一个新的虚拟机, 利用软件的安装向导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并选择在该环境下要安装的操作系统

b.配置安装好的虚拟机:设置虚拟机磁盘容量, 内存的大小, 网络连接方式等。

c.配置虚拟机的网络, 这部分比较重要, 是整个安装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虚拟机的三种网络连接方式如下:

(1) Bridged模式 (VMnet0) :桥接方式, 结构如图1所示

相当于在计算机上搭建一个虚拟网桥, 如果物理机上有网卡 (IP地址固定) , 而且位于一个物理网络, 可以使用该选项。虚拟机通过虚拟网卡直接和外部局域网相连, 有自己的IP地址, 和物理机所在的局域网处于同一个网段, 在外部看来, 虚拟机和物理机地位相等, 物理机和虚拟机都使用本地连接

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TCP/IP属性设置为与物理机的TCP/IP属性在同一物理网段即可

(2) NAT (VMnet8) :网络地址转换方式, 结构如图2所示

虚拟机使用本地连接与物理机的VMnet8之间通信并连接到外部网络, 用此方式连网的话可以不必与主机真实网卡的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中。

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本地连接为自动获取即可

(3) Host-Only (VMnet1) :仅为主机网络, 结构如图3 所示。

这种模式是一种封闭的方式, 适合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各种网络实验。这种方式下Host主机的“网络连接”中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网卡VMnet1 (默认情况下) 。和NAT的不同的是:此种方式下, 没有地址转换服务。因此这种情况下, 虚拟机只能访问到主机, 不想和外部网络连接, 只与物理机之间搭建一个虚拟专有网络, 则使用该项。

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与物理机VMnet1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即可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可以灵活的选择虚拟机的网络连接方式来完成实验。

4. 实训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经过长期的实训和积累, 基本确定的实训包括:防病毒软件的使用、sniffer软件的使用、扫描工具的使用、PGP邮件加密、计算机口令加密、防火墙的安装与配置等, 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课时的不同进行调整, 通过这些非常重要和使用的实训的开设, 使学生掌握的网络技术和管理网络的能力得到锻炼。

此外,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 对实训的完成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快地完成实训, 而还有部分学生则比较吃力。正对这种情况, 应采用层次教学的方法, 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课堂上的实训, 弄清楚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实训的原理等, 可通过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来获知。对一些能力强的学生,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网络拓扑, 进行配置测试, 以验证是否达到实训要求。

5. 结束语

信息安全是国家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社会安全意识教育, 普及计算机安全教育, 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改善其安全环境, 成为当务之急。网络安全也就成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 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掌握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 实践与理论最大程度的结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事件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网络安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的课程, 如何设计好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掌握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环境, 就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安全,实践教学,虚拟机

参考文献

[1]刘宏, 高校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 2007

[2]尹少平, 高职高专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3]段立娟、周艺华, 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8

[4]俞研、兰少华,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8

[5]朱晓静,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硅谷, 2010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10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实训课程设置偏重会计核算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实训过程中, 只注重会计核算, 不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 操作不规范。比较重视会计岗位的实训, 但是忽略了出纳, 税务等岗位的实训。

(二) 实训内容陈旧简单

多数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的资料已使用多年, 与现行的会计制度脱轨, 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会计岗位对业务技能的要求。

(三) 校内实训条件薄弱, 校外实习基地严重缺乏

就实训室的配置来看, 条件比较简陋, 软件与硬件建设投入较少, 实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学校有自己签约或建立的实习基地, 学生们的实训能力、技能水平将大大提高。

二、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开展:“双平台三阶梯”的实训模式

(一) “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的意义

在会计教学中应重视实训课教学, 会计实训课实质是将系统专业理论分解融合于各个操作环节之中, 通过各自独立或合作操作交流, 使学生们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实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加强, 从会计教学任务及培养目标看, 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开展:“双平台三阶梯”的实训模式, 对于上好会计实训课, 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是指学生在实训教学中, 依托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平台, 进行会计基础实践、会计专项实践、会计综合实践三个渐进式阶梯实训模块的实训。该模式是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 以实训教育改革为核心, 以实训为重点, 以技能训练为主旨而构建的实训模式,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 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 并逐步发展为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 会计基础实践:

是对会计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包括掌握点钞、数字书写技术、计算机技术、票据、凭证填制等内容, 要求做到准确化、规范化。

2. 会计专项实践:

是对会计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 主要针对出纳、往来核算、固定资产、成本费用、存货、利润、总账等岗位进行会计模拟。

3. 会计综合实践:

是对会计的综合技能进行训练, 模拟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全部业务实例, 对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对账与结账、填制会计报表一系列工作进行实际操作。

(二) 从实际出发, 利用“双平台”精心设计实训教学

会计实训教学培养目标是“以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 强化实践阶梯模块实训, 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

利用“双平台”积极组织实训实习, 进行实训教学, 探索最佳学习期, 学校要立足于实际安排好实训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多家单位组建教育集团, 实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对形成职业教育品牌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校外实训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的良好途径, 也是对校内实训有力的补充。

(三) 合理调配课时, 加大实训课教学

财会教学要求我们改变重视理论轻实践倾向, 要端正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实训教学, 实训课作为财会教学的一部分, 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要认真去研究实施。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应各占50%为佳。实训课教学要加大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例如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各种账簿的记账、结账、对账工作;货币资金、实物的清查方法;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凭证的装订等都是财会最基本的技能, 是会计实训的重点与难点。会计专项实践与综合实践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学校要统筹安排校内与校外的实训课节。

三、实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计划, 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实训的内容,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是仿真企业会计核算实训:将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实训一体化, 创造合二为一的教学课堂和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结合。使学生们从感性中融入, 使其获得关于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法。它是财会模拟课中常用方法之一, 运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科目章等物品进行操作, 辅以指导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了训练, 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和账务处理能力, 树立上学如上岗的意识。

二是案例教学法:在实训课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做会计循环的练习。案例教学法的步骤为:选择案例→共同分析→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模拟练习, 案例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课堂生动有趣, 提高了求知欲望, 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

四、做好“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的配套保障建设

会计专业“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不仅内容全面, 技能训练全面, 而且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 还要做好实训模式的配套保障建设。

(一) 学校应加强对实训实验室校内平台的投入

学校应该为实验室的创建创造条件, 加大软件与硬件的投入, 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高仿真的业务环境。

(二) 教师应强化业务水平, 具备双师型素质

教学的效果同教师的业务水平、素质好坏是息息相关的, 学校也应创造条件让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实际工作中去,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不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就不能够有的放矢指导学生, 否则成为“纸上谈兵”。

(三) 加强校企合作, 加快订单培养模式, 尝试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一项非常重要长期的任务

实训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 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如何使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方法有效结合,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训的课时、如何调配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时间, 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小星.模块式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经济师, 2007 (7) .

[2]李鹰, 张喜春.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国冶金教育, 2007 (3) .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数控技术 理实一体 细节教学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数控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力培养数控人才已迫在眉睫。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数控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技术,需要紧密配合生产实践。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教学现状是:一是数控专业师资严重短缺,相关课程开设不足;二是实训教学设备(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类型单一,且往往落后于企业;三是没有适用的高质量教材,教学模式各异。那么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数控专业实训课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上好第一堂“入门课”

数控专业和一般专业不同,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机床,更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数控。对于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学习,总是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

这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入门:(一)介绍好该课程与生产实践的密切关系。如数控加工实训课,可通过身边的事例来说明、提出问题。在生产中几乎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机械零件,像手表、汽车、飞机火箭航天器等。零件是怎么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出来,使学生心中提出许多疑问来增加其想象、思考和研究。(二)利用多媒体介绍数控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精心准备一些相关的数控领域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可从发展前景、市场需求等方面来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增强学习兴趣。(三)带领学生参观数控机床、现场操作过程、展示优秀毕业生的数控作品,有利于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开阔学生视野,认识和了解数控机床不同类型,提高学生对数控的感性认识。

虽然有的学生不是通过第一课就能产生兴趣,但起始课是重要的,让学生觉得自己又增长了知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更是我们成功教好数控实训的一半。

二、注重理实一体,利用好仿真软件

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传统的理论教学比较抽象,脱离实践,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在实训课中,总有学生感觉理论所学的有关内容到实训中不够用。这时我们就要抓住时机向他们讲授理论与实训课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数控仿真软件教学,形象生动,在实训教学中对原有知识加以巩固。

数控仿真软件是一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数控加工操作技能实训的仿真软件,具备对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全环境的仿真功能,可以进行数控编程教学,加工操作过程教学,使需要在数控设备上才能完成的大部分教学功能在此虚拟制造环境中实现,弥补了传统数控教学的不足。

基于这一功能和特点,使用仿真软件将大大减少在数控机床设备上的资金投入,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加快数控人才的培养速度。由于仿真软件不存在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进行学习和仿真练习。并对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精度进行自我检测,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精简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实施细节教学,合理安排实训内容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尤其注重实训纪律教育,除进行原有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外,我们还从学生的每一个训练细节入手,列出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机床操作时牢记安全规程。

实施细节教学还体现在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勤记笔记。实训课基本上被认为是全部动手操作,但是,学生不可能持续的操作机床,在操作过后很容易忘记。因此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记笔记,不断的总结,比如学习数控铣平面铣削时,你可以在笔记上记下所有操作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记下所选刀具、所用切削用量、转速、进给倍率、精加工方法等,课后再整理。通过自身的操作,容易出错的步骤重点标注,提醒下次操作注意。一周实训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得失点以及自己的体会。通过天天记笔记,周周写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对数控专业的认识更进一步。这样实训操作课才能充分体现其功能。

在实训教学中,笔者会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操作机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在一次数控铣床实训课中,要求学生利用G68/G69指令练习加工图形,明确说明练习目的是为理解其指令格式,有的同学拿到一块毛坯后就输入程序,模拟图形正确后,开始自动执行。可是加工出的图形却比要求的要大,经自己仔细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操作时未将原有的刀补修改正确,只能铣平面,重新开始。当平面铣完时,下课时间也到了,布置的操作任务自然没有完成。学生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步骤方面的细节,会严重影响实训效率。因此,向学生强调细节操作,培养学生的细致、认真是非常必要的。

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着手,从细节中提高实训效率,从细节中加强管理,从细节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合理安排好实训内容,全面提高技能水平。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方法 篇12

计算机实训课, 虽然相对于理论课来说, 学生比较感兴趣, 但在实训过程中, 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学生有时会抱着“玩”的态度,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跃跃欲试, 而对于有些内容, 又不愿去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 实训任务很难按计划完成, 也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因此, 实训教师就需要花费一定的心血, 寻找出一条最佳的途径, 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每一个实训任务, 并能对每一个任务熟练操作, 从而提高实训课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内容, 激发操作兴趣

依据教学内容, 教师应在上实训课时, 组织好1~5分钟的导入内容, 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欲望。这些内容可以是理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知识的思索,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漂亮的网页、Flash动画、美观大方的文档版面等, 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对这些新颖的东西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手操作的欲望, 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理增删内容, 培养动手能力

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 其硬件几乎是以天、月为单位升级换代, 而软件也在频频翻新, 所以在教学中, 首先必须紧跟发展需要, 对教材做相应的增、删、改, 体现信息技术的前缘性, 这样课堂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在设计实训课教学内容时, 就要将这些内容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 让学生通过操作, 来认知在教材中没有的一些新颖的东西,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并激发他们去探究这些东西, 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动手操作的能力, 也为实训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实训效率

计算机是时代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实训教学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这就要求实训教师要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新知识、新理论渗透于实训教学中, 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训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知识的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实训课的学习中。教师可运用“演示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实训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答问、质疑、讨论来进一步认知和理解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 掌握学生实训的效果, 并及时对个别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以免他们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还要表扬和展示操作较好的学生的作品, 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展示, 在这样的心理趋动下, 他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在以后的实训课上, 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这样就为逐步提高实训课堂学习效率打下了基础。

四、开展竞赛活动, 增强学习兴趣

在实训课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能力和特点的竞赛, 特别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譬如, 过“教师节”时, 让学生给教师设计一张贺卡;期中考试结束了, 让学生编制一张成绩表, 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开主题班会时, 让学生制作几张优美的幻灯片, 也可以用Flash制作出一个个小动画。可通过教师的评价或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让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不断提高, 让他们感受到通过自己的操作, 独立完成有关内容并享受自己操作成功的喜悦,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力操作的能力, 还可以增强实训课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实训课的效率。

五、及时归纳总结, 提升实训效果

当学生完成实训内容后,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 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问题原因, 并及时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带着疑惑来, 而不能让学生带着遗憾而归。通过归纳总结, 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互相转化, 逐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使实训课真正能为理论课的教学起到促进和升华的作用。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交流日趋频繁, 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媒介, 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职教学中, 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它和其他学科相比, 存在着很大差别, 它的实践性较强, 因此如何提高实训教学的课堂效率, 应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值得去思考、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专业实训,策略

参考文献

[1]包领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上旬刊) , 2015 (4) .

[2]袁兆君.实训课教学方法探讨[J].读写算 (素质教育论谈) , 2015 (3) .

上一篇:等效处理下一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