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络方(精选3篇)
补肾通络方 篇1
冠心病 (CHD) 的病机特点多为肾阳亏虚、痰瘀内阻。体外反搏 (EECP) 可增加全身尤其是心脏的血液循环, 具有中医补气、温阳、活血通络的功效。前期研究发现体外反搏和补肾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2]。本研究拟研究体外反搏和补肾通络法治疗是否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CHD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80年《冠心病中医辨证试行标准》[4]。
1.2 病例选择
中医诊断为胸痹, 辨证属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者。西医诊断为中、重度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受试者依从性好, 自愿参加, 患者年龄、性别不限。排除有严重脑、肝、肾等疾病史;有精神疾病史, 有感染、皮肤病变、合并有重度高血压, 重度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外周动脉疾病和重度主动脉瓣膜病患者;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比值增高不显著患者;心房颤动心室率未控制在50 /min~90 /min的患者;重度心律失常、重度贫血、全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病史;肝肾功能不全, 受试者依从性差, 不能配合检测,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
1.3 一般资料
7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6例, 男15例, 女21例, 年龄 (64.5±5.3) 岁;对照组34例, 男13例, 女21例, 年龄 (65.1±5.9)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治疗。严格按照体外反搏操作规程进行, 气源压力0.45 kg/cm2~0.50 kg/cm2, 每日反搏1次, 每次1 h, 每周6次, 12次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共36次) ;同时给予中药补肾通络方 (仙茅15 g, 仙灵脾10 g, 杜仲15 g, 川芎15 g, 三七15 g, 制半夏15 g, 全蝎15 g, 地龙15 g) 治疗, 每日水煎取汁200 mL, 分两次口服, 服药6周。对照组口服麝香保心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2粒 (每粒22.5 mg) , 每日3次, 共服药6周。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对象均于入院后 24 h内及6周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 4 mL, 置于普通试管凝固后, 予4 000 r/min离心5 min, 取上清液, 置于我院中心实验室-80 ℃冰箱内冷冻保存, 待测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白细胞介素-18 (IL-18)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水平。hs-CRP、IL-18、M-CSF试剂盒均购于美国ADL公司。hs-CRP测定采用固相、化学发光免疫量度检测, IL-18、M-CS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检测。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见表2)
2.3 两组hs-CRP、IL-18、M-CSF水平比较 (见表3)
3 讨 论
CHD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及绝经期妇女, 多因肾气亏虚日久导致肾阳亏虚, 肾阳虚不能温煦心脾, 致心阳、脾阳虚损, 气化及温煦功能失司, 使痰瘀内生, 阻滞心脉而发病。故本病以心肾阳虚、痰瘀内阻为常见病机。补肾通络方以补肾通络法立方, 方中仙茅、仙灵脾、杜仲补肾温阳;制半夏、川芎、三七活血化痰;全蝎、地龙通经活络。共奏温肾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
EECP是在患者的小腿及臀部分段包被特制的气囊套, 由电子控制系统检出患者的心电图R波, 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时推算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 据此指令气源系统对各段气囊进行充气、排气, 在心脏舒张期, 各段气囊由远段而近段地以50 ms的时差序贯充气, 使舒张压得以充分提高;在心脏进入收缩期, 电脑指令全部气囊迅速排气, 下肢减压后, 动脉舒张, 接纳来自主动脉的血液, 收缩压因而下降, 心脏的后负荷得以减轻。EECP可提高缺血器官, 特别是心、脑的灌注压, 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开放, 改善心肌组织的血液供应, 增加心排血量, 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效应。体外反搏因其具有增加全身尤其心脏血液循环的特性, 具有中医补气、温阳、活血通络的特性或功效。因此, 将体外反搏与补肾通络方结合使用, 可进一步加强温阳、补气、活血通络的治疗效果。hs-CRP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炎症标志物, 也是一项独立的CHD危险因素[5]。IL-18是一个具有多重生物效应的炎症因子, 能单独或与 IL- 12协同作用诱导 T细胞等细胞产生干扰素 (IFN-γ) , 损伤斑块的纤维帽, 使斑块易于形成溃疡、破裂。血清 IL-18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可介导炎症反应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6]。M-CSF是在炎症反应中由损伤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多肽类激素样造血生长因子, 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7], 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M-CSF可判断心绞痛的严重程度:M-CSF水平越高, 病变炎症反应程度越重, 心绞痛的临床危险度越大。M-CSF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高浓度M-CSF是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测因子。M-CSF可能参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 可作为PTCA后再狭窄的预测因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心功能部分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 ,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提示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 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对冠心病 (CHD) 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以及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和对照组 (34例) ,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治疗, 每日反搏1次, 每次1 h, 12次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同时给予中药补肾通络方治疗, 每日水煎取汁200 mL, 分两次口服, 共服药6周。对照组口服麝香保心丸, 每次2粒 (每粒22.5 mg) , 每日3次, 共服药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 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白细胞介素-18 (IL-18)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 , 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8、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心功能部分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体外反搏,补肾通络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罗陆一, 杨焕斌, 邱仁斌.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16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 14 (4) :140-141.
[2]杨焕斌, 林坚, 罗陆一.补肾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NO、NOS、ET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 (1) :18-20.
[3]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 9 (1) :75.
[4]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塞) 中医辨证试行标准[J].中医杂志, 1980, 21 (8) :606.
[5]Christos K, Paul DT.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serum C-reactiveprotein andinflammatory markers[J].J Am Coll Cardiol, 2005, 45 (10) :1563-1569.
[6]Blankenberg S, Tiret L, Bickel C, et al.Interleukin-18 is a strong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death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J].Circulation, 2002, 106 (1) :24-30.
[7]Denizot Y, Karoutsos S, Nathern N.Differential alterationsin plas-ma colony-sti mulating factor concentrations after 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 surgery with extra corporeal circulation[J].Cytokine, 2001, 13:314-316.
通络止眩方治疗颈性眩晕101例 篇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198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病人, 分为治疗组101例, 男62例, 女39例;年龄35~70岁, 平均51.4岁;病程最长者10年, 最短者2个月, 平均2.6年。对照组97例, 男56例, 女41例;年龄32~68岁, 平均48.5岁;病程最长者8.5年, 最短者1个月, 平均2.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相关标准。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通络止眩方治疗, 基本方:川芎10~15g、丹参12~18g、当归10~15g、葛根15~25g、天麻10~15g、黄芪15~45g、白僵蚕10~15g。兼脾虚痰湿阻滞者加姜半夏、陈皮、苍术;兼肾阳不足者, 加山茱萸、怀牛膝、菟丝子、仙灵脾;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者, 加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气血两虚者加党参、白术;肝火旺者加菊花、夏枯草、黄芩;伴肩臂麻木、疼痛者, 加威灵仙、鸡血藤、木瓜、桑枝;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法半夏、藿香、旋复花。每日1剂, 水煎2次, 共取汁600~800ml, 分2次服用, 7天为1个疗程, 连服3个疗程。
2.2 对照组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5mg, 每天2次口服, 7天为1个疗程, 连服3个疗程。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3]。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4体会
颈性眩晕根据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颈痹”等范畴, 多见于中老年人或活动较少的脑力劳动者。其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认为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交感神经等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 血管痉挛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中医认为, 人至中老年, 气血渐亏, 气虚则血运无力, 久则导致血瘀, 血瘀则筋脉失濡, 使肌肉筋脉、骨与关节失养而致椎间盘退行性变, 经络阻滞, 血脉不通, 髓海失充, 而出现眩晕发作。气血不畅, 脑失所养是其根本病机, 病理核心是血瘀, 治疗当以活血为主, 方中川芎、丹参、当归活血养血、通络止眩;黄芪为补气药, 气旺则有利于血行;《素问·至直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故以天麻、白僵蚕平肝潜阳、熄风止眩。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全血黏度增高是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 川芎、丹参、当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使血黏稠度下降, 改善微循环;天麻及其成分天麻素可增加脑血流量, 提高抗缺氧能力, 是治疗头晕的要药;葛根是治疗项背之强痛的要药, 其主要成分葛根总黄酮又有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诸药合用, 共奏活血通络、熄风止眩之效, 故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补肾通络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自2015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9例,男76例,女63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55±9.8)岁,病程0.7-34.6年,平均病程(19.2±5.9)年;对照组139例,男71例,女68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4±10.4)岁,病程0.4—35.9年,平均病程(18.8±6.1)年。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无先天性疾病、无恶性肿瘤、无妊娠哺乳期妇女,近两周内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病历资料完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保持患者心情愉悦,确保患者日常饮食符合低脂低钠的原则,保持充足的运动量,戒烟戒酒。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的方式,服用非洛地平片,一天一次,每次5毫克,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对照组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融入中医利水通络方,具体为:桂枝10克、益母草20克、天麻15克、钩藤30克、地龙15克、杜仲20克、茯苓皮30克、寄生25克、赤小豆15克、夏枯草15克,所有药材放在一起冷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温服,连续服用4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经治疗,患者的血压水平、血压值恢复正常,DBP下降10mmHg以上,高血压的临床病状消失,或SBP下降30mmHg以上;有效:经治疗,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控制,DBP下降10~19mmHg、SBP下降20~30mmHg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临床病症得到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的血压水平没有得到控制,DBP和SBP无变化,临床的病症没有消失或者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X2/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DBP值和SBP值以及脉压差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获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水电解质的检查均无异常,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3 结论
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服用西药降低血压、增加尿量,以此促进肾脏血液流通,达到降低心脏负荷的目的,进而缓解麻木、头晕、恶心的症状[2]。治疗见效快,但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其血压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弹。
中医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重点多是祛痰化瘀、平肝熄风以及清肝泻火。本院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采取了温药进行调和的方式,目的是达到温阳利水通络的效果,若患者同时伴有胸闷的症状,可加10克厚朴,伴有头晕症状,可加20克石决明,若患者畏寒,可加9克肉桂[3]。用药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变化,酌情增减用药量,以确保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将西医治疗和中医利水通络方有机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24%,显著高于采取西医治疗方式的对照组74.10%的总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BP、SBP以及脉压差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西医治疗中融入中医利水通络方,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停止服药后不易产生反弹现象,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利水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自2015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西医治疗和中医利水通络方的治疗,观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等均有效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2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中医利水通络方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利水通络方,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兵.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2).
[2]张春义.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