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动(精选4篇)
供水企业动 篇1
一、供水成本管理的现状
1、投入不足, 设备管网老化, 成本控制不易。
由于每年用于设备管网更新改造的资金有限, 因此控制成本降耗也很困难。一般情况下, 电费和材料两种单项成本总量占了总成本近1/3的比例。每年由于设备老化和管网漏失造成的电费损耗、管网检修的直接费用占到了总成本1/3的比例, 可见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2、
管理仍显粗放, 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方法和营销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激励机制不完善, 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供水企业在内部成本控制上, 对班组和员工的激励考核机制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在成本消耗指标与员工个人责任缺乏有机结合。指标挂钩体系不尽科学, 在风险收入的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色彩。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合理,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影响到了成本指标的合理控制。
4、水价受政策控制利润空间小, 收费方式被动多于主动。
由于供水企业属于垄断性行业, 国家对水价控制较严, 水费涨价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供水企业现行的水价为阶梯水价, 这种水价对于水资源的节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自来水商品的特性, 用水市场在阶梯水价的作用下, 用户节水意识势必增强, 用水的节约必然导致水费收入降低, 利润空间变小。现在新式IC卡计量水表的用量不大, 老式机械水表用户占有绝对优势, 收费方式以人海战术为主, 由收费员一家一户上门催缴。有时因水表计量, 用户违规等问题极易发生拖欠和争执等现象, 水费收取难, 造成收费的被动性很大。
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水价定价体系非常明确的表达了“价格=成本+利润”的关系。供水行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水量销售的相对稳定性, 所以一旦水价确定以后, 内部挖潜, 千方百计降低供水成本就成为增效的主要途径。此时, “利润=价格-成本”。显然, 成本下降, 利润便上升。
保本微利的水价定价原则表明, 价格与成本的关系间, 成本是关键因素, 成本既决定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利润。有些供水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上, 思想上不注重成本控制, 制度上也缺少相应的保证, 内部成本控制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制度问题导致企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于行业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水价的调整上, 将企业的效益寄托于水价的提高。有些管理不善导致亏本的供水企业, 一亏本就要涨水价, 再亏再涨, 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 也损害了供水行业在群众中的形象。由此可见, 降低成本是每个供水企业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的经营理念。
三、加强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要使成本管理得以有效控制, 供水企业在实际经营运作中就应积极主动的寻求对策, 促进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加大资金技术投入, 创最佳效益。
供水企业每年应有计划按比例的筹集和争取并投入一部分资金, 引进先进的技术, 逐步改造一些设备和管网, 虽然一次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但是从长远考虑还是很划算, 只有舍得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益, 成本控制也会容易些。
2、加大培训, 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激发员工积极性。
供水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 每年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金, 加强对员工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 努力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 认真掌握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企业管理人员打造成复合型, 管理方法创新, 务实高效的白领精英, 将员工打造成一职多能、技术精湛、能打能拼的蓝领骨干。这些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员工管理方面, 管理创新同样能带来效益。某些情况下, 同样的技术手段, 不同的管理方式, 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3、加强收费管理采取相应措施。
1) 建立科学指标体系, 加大公关力度, 规范用水市场。供水企业要提高收费额, 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收费指标模型, 合理分解落实, 使得指标的实现具有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对于用水量大户, 缴费大户, 要加大公关力度, 采用切实可行的公关手段, 促进大额水费的及时有效回收;三是严格规范用水市场, 加大监察力度, 力戒人情用水, 对违章窃水用户坚决予以处罚, 维护用水市场的良好秩序。
2) 向上争取水价政策, 采用先进的营销管理手段。供水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生存状况, 积极向政府申请价格调控政策, 扩大水费盈利空间, 维持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水费计量器具的使用上, 根据IC卡水表技术的发展情况, 积极推广IC卡水表使用的普及率, 对于新用户必须全部采用IC卡水表, 对于老用户要逐渐淘汰老式机械表, 逐步更新改造为IC卡水表, 这样可以极大的扭转被动收费的局面, 形成收费主动性。
3) 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打造高素质营销人员团队。有效的营销管理可以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 如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应该在营销理论思路和方法上深下功夫, 二是在创新管理上狠下功夫,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创新就是要在技术、制度、组织方面多做文章。对于营销人员要加大业务教育培训力度, 重点加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的学习, 采取企业培训人员自学等方法, 提高业务水平, 形成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 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促进营销水平的提高。
对于供水企业来说, 只有科学有效的控制好成本支出, 创造性的开展营销工作, 不断完善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企业才有更多的利润可言, 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玄才;浅谈供水企业成本管理[J];上海会计;2002年09期
[2]、谷远萍;期浅谈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时代经贸2009年1月中旬刊12J
供热供水企业常用节电方法 篇2
关键词:设备选型节能,变频调速节电,电容补偿节电,软起动节电,进相机节电
当前,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深入挖潜, 节能减排。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供热供水企业也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同样可以为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做出自己的贡献。供热供水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特点, 其主要负载为风机、水泵。其节电工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 设备选型节电
设备选型节能是节能的最重要的手段, 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 只重视技术节电, 忽视选型节电, 所以“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保证生产的可靠性, 各种生产机械在设计配用动力驱动时, 都留有一定的富余量。当电机不能在满负荷下运行时, 除达到动力驱动要求外, 多余的力矩增加了有功功率的消耗, 造成电能的浪费。供热供水企业的负载主要为流体机械, “大马拉小车”势必造成设备工况点漂移, 工况点移出了特性曲线的稳定区, 其压力、流量、功率三者完全不符合其函数关系。所以“大马拉小车”浪费的电力, 是任何节电措施也难以弥补的。
可见流体设备选型, 其节电的关健是保持工况点运行在特性曲线的稳定区, 其选型应用以下公式:
式中:Ne为水泵、风机的有功功率;
Q为流量;
H为压力;
r为比重;
η为效率。
特别强调: (1) 所选设备的工况点一定要在该设备的特性曲线上。这是能否节电的关健。 (2) 供热供水负荷不是国家一类负荷, 其输送介质比重较小, 所以效率不必取得很小。
2 变频调速节电
供热供水企业主要设备流体机械, 而变频器节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风机、水泵等减转矩负载。这正好为供热供水企业提供了极好的节能设备。
风机、泵类等设备传统的流量调节方法是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给风量或给水量, 这时电动机的转速不变, 只是管道阻力增大, 其输入功率没有降低多少, 且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严重浪费电力。这种流量调节方式必须淘汰。
由流体力学可知, P (功率) =Q (流量) ×H (压力) /102η (效率) , 而流量Q与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 压力H与转速n的平方成正比, 功率P与转速n的立方成正比, 如果水泵的效率一定, 当要求调节流量时, 通过调整转速n, 进而达到调节流量Q和轴功率P的目的。这就是变频节能的原理。当水泵转速n下降时, 水泵的流量Q成正比下降, 轴输出功率P成立方关系下降。即水泵电机的耗电功率与转速近似成立方比的关系。所队当所要求的流量Q减少时, 可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使电动机转速n按比例降低。这时, 电动机的功率P将按三次方关系大幅度地降低, 比调节挡板、阀门节能4 0%~5 0%, 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例如:一台离心泵电机功率为7 5千瓦, 当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的8 0%时, 输出功率为3 8.4千瓦, 省电4 8.8%;当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的2/3时, 输出功率为2 9.6 7千瓦, 省电7 0.3 3%。当使用变频调速时, 如果流量要求减小, 通过降低泵或风机的转速即可满足要求。
3 电容补偿节电
水泵和风机都是感性负载, 它的轴功率的产生, 离不开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过大不但增加线损和设备的发热, 更主要的是功率因数的降低导致电网有功功率的降低, 大量的无功电能消耗在线路当中, 使设备使用效率低下, 浪费严重。降低无功功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加入容性负载进行中和, 进行电容补偿。供热供水企业进行电容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3.1 集中补偿
对负荷比较集中, 有配电所的情况, 可以采用集中电容器补偿, 其所需电容器容量按下式选择:
式中:P为有功功率;
tg1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tg 2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3.2 就地补偿
对分散的负荷应采用就地电容补偿, 其所需电容器容量按正式选择:
式中:U为电动机电压;
I 0为电动机空载电流。
4 软起动节电
由于启动电流通常是其额定电流的5~7倍, 对于启动频繁、容量很大的电机, 启动时浪费的电能也是很大的。而且电机硬启动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冲击, 而且还会对电网容量要求过高, 启动时产生的大电流和震动时对挡板和阀门的损害极大, 对设备、管路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而使用变频节能装置后, 利用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将使启动电流从零开始, 最大值也不超过额定电流, 减轻了对电网的冲击和对供电容量的要求, 延长了设备和阀门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5 进相机节电
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除了用并联电容器补偿和异步电机同步化等措施外, 现在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那就是转子串接进相机进行无功功率的方法。
电容补偿, 或者叫做静态补偿, (指相对电动机而言) 虽然可以自动增减投入电容器数量, 但由于装备复杂、成本高、维修困难, 而且很难补偿到C O S¢=1。进相机是专门针对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设计的一种动态 (可以随时跟踪) 补偿装置, 通过电流和电压相位关系, 自动改变加入转子回路的低压大电流, 通过改变转差率, 实现功率因数的自动补偿。进相机的最大优点粮就是能够功率因数提高接近C O S¢=1, 能够使电机定子电流减少1 5%~2 0%左右, 非常理想。
进相机补偿与电容补偿的区别:进相机补偿是动态补偿;电容器补偿是静态补偿。电机定子侧并联电容, 只能在电机之外的电网上对电机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无法改善电机本身的运行状态。而在电机转子侧串接进相器进相机之后,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可大幅度下降, 功率因数显著提高, 电机温升降低, 效率和过载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 进相器补偿与电机定子侧并联电容器就地补偿有本质的区别。
进相机主要有两种形式:
(1) 旋转自激式进相机。
(2) 静止式进相机。
供水企业作业成本法初探 篇3
一、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市自来水总公司作为国家中型二类企业, 是××市中心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 长期以来延续着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仍停留在“核算型”的事后算账低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供水企业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成本没有控制下来, 导致盈利空间十分狭窄, 有些供水企业甚至出现水价多次提升只能维持供水的运营成本, 年复一年恶性循环下出现了“水价一次次提, 水司仍年年亏”的情况。可见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为企业创造利润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 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改变传统的被动成本管理观念, 成为供水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供水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困难
首先, 因为供水企业不是典型的工业企业, 不是高度竞争的行业, 其带有公用事业单位的性质, 体制改革、组织变革充满变数。中国供水体制改革方向如何走, 何时走到哪一步, 是各环节完全引入竞争, 还是部分环节引入竞争, 是引入完全竞争, 还是引入垄断竞争, 这些问题都在不停的试点和探讨之间, 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同样适用于供水体制改革。
其次, 供水作业成本划分标准不明确, 作业流程与组织机构设置不一致, 作业成本难以归集、计算。作业成本法假定不仅能按传统方法归集成本, 也能按抽原水、水处理、输配、售水、用户服务、行政等各环节归集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供水企业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将作业成本法按成本动因分摊到各种用户的成本中, 以真实反映不同用户的真实成本, 为战略决策、业绩评价、流程再造提供支持。但目前国内供水企业基本上采取了一个水厂涵盖了抽原水、水处理、输配等环节, 而各分公司只承担售水和用户服务环节的模式。各分公司远近不一样, 输水管道的距离也不一样, 但自来水的生产成本却是按相同的比例分摊, 所以就存在分摊不均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全市水价只有一个标准, 而各分公司的成本不一样, 也造成各分公司的利润间产生很大的差异, 这就是机构设置与作业环节不一致的问题。这样供水企业在组织变革前应用作业成本法就会出现一个作业中心发生的成本涉及多个作业环节, 也会出现一个作业发生的成本涉及多个作业中心的现象, 加大了应用作业成本法的难度。所以要在供水企业实现作业成本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组织机构实现了抽原水公司、水处理公司、输配公司、售水公司的分离。
第三, 严格意义上的供水产品单一, 按用户类别划分的产品则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供水产品都是只有一个——水, 且无半成品、在制品。但从市场细分角度, 不同的用户应提供不同品质的产品。按管径大小又可以分为Φ80mm、Φ100mm以上至Φ200mm以下、Φ200mm以上至Φ300mm以下、Φ300mm以上至Φ400mm以下、Φ400mm以上等不同类别的用户, 还可以按是否需要加压分为加压用户和不加压用户。但笔者认为按目前的产品划分为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专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等五大类是比较合适的。
第四, 缺乏科学的成本动因统计基础, 如输配作业与输送的水量有关, 也与输送的距离和漏损率有关, 但都缺乏有效表计。在缺乏科学的成本动因统计基础的情况下, 各种作业的成本动因大部分采用了售水量这一动因, 也就失去了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三、供水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法
应用作业成本法以提供详细、真实、准确的作业成本信息正是供水企业体制改革、实现组织变革的需要, 也是核算供水各个环节成本的最好办法。作业成本法是以打破部门、跨部门作业流程为对象。因此, 有困难不等于不可能, 而且供水企业强大的会计电算化功能为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优势。
××供水企业使用了电算化的会计核算软件, 如用友软件。一体化的ERP一般都预留了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十分便利的接口, 允许企业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设置不同的管理对象, 按管理对象收集各种数据、信息, 因此管理对象的设置灵活、开放, 同时是有层次结构的。将抽原水作业、水处理作业、输配作业、售水作业按管理需要层层分解, 将作业、子作业、任务以树状结构设置为管理对象, 只要录入信息或数据时逐一选择其作业或子作业类型, 系统即会按管理对象层层归集、汇总, 满足不同层次的成本管理需要。
四、供水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首先, 成立作业成本法应用项目团队。作业是一个跨部门的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资源消耗导致成本发生。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涉及产品部门——营销部门, 作业部门——生产部门, 还涉及资源部门——人、财、物等各个部门, 牵涉面十分广泛。因此, 供水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必须成立一个以最高层领导为组长, 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团队, 按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规划、实施、评估。
其次, 细分用户、作业、资源。用户细分:按目前“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专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的标准划分为“居民用户、行政用户、工业用户、经营用户、特种用户”五大类。作业细分:划分为基本的抽原水作业、水处理作业、输配作业、售水作业等。按业绩考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划分以下子作业: (1) 抽原水作业:泵房。具体包括:管道作业、施泵作业、系统调度作业、故障抢修作业。 (2) 水处理作业:水厂。具体包括:管道作业、反应池作业、沉淀池作业、过滤池作业、清水池作业、动力作业、系统调度作业、故障抢修作业。 (3) 输配作业:水厂。具体包括:管道作业、加压作业、系统调度作业、故障抢修作业。 (4) 售水作业:分公司。具体包括:计量作业:报装作业、校表作业、抄表作业;水费作业:计费作业、稽核作业、收费作业;客服作业:呼叫作业、抢修作业;公共作业。此外, 资源细分包括自来水、人力、物力、财力。一般分为“原水费、动力、主要材料、运行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水厂费用、输配费用、馈水费”等成本项目,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项目。
第三, 按作业归集成本。 (1) 直接按作业归集。自来水设备及管道的折旧、修理费、材料费以及组织机构服务对象明确的成本费用直接按作业进行归集。 (2) 按资源动因分配。其他通用设备的折旧、修理、材料以及组织机构服务对象不明确发生的成本费用按资源动因进行分配。如车辆按各作业使用台班或里程分配其当年折旧、修理、汽油、保险等费用。需要业务人员做好基础台账记录, 并需要财会人员做好报销业务时予以审核、确认。
第四, 按用户归集成本动因。各用户消耗作业动因包括售水量、户数、表记数、账单等。必须统计每一类用户的相应售水量、户数、表记数、账单等基础数据。
第五, 计算作业成本分摊率。将归集好的全部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计算各种用户作业成本分摊率。抽原水作业、水处理作业的成本动因是售水量, 输配作业的成本动因是表记数, 售水作业的成本动因是账单数。
第六, 按作业计算用户成本。按抽原水作业成本、水处理作业成本、输配作业成本、售水作业成本汇总每一类用户的总成本, 并计算单位成本。
供水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不是简单的按作业计算产品成本, 其有十分广泛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适应供水企业改制需要, 提供抽原水、水处理、输配、售水等各个环节详细、真实、准确的成本, 为合理制定水价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但供水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如何通过供水体制改革, 引入自来水竞争, 供水企业内部如何通过各类用户盈利分析, 制定战略决策, 编制作业预算, 改进作业流程, 评价工作业绩, 提高供水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为全社会工农电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最便宜的自来水才是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最终目的。
上述供水企业作业成本法的设计, 只是本文所做的一个设想, 是否切实可行, 还有待于理论界的探讨和实务工作者的检验, 但笔者相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为供水企业制定出真实的水价, 使供水企业真正实现自我增值的良性循环发展, 实现“以水养水”的发展要求, 走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琬红:《成本管理会计》, 立信出版社2005年版。
供水企业财务人员轮岗制度初探 篇4
财务工作在供水企业发展壮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和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从而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供水事业的发展服务, 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供水企业内部实行财务人员轮岗制度, 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 供水财务人员轮岗制度的作用
2. 1 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2. 1. 1 增强财务人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三条明确规定: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但目前部分供水企业财务人员仍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 他们虽然工作起来比较稳定, 但容易产生惰性, 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其实, 有的供水财务人员虽然对自己岗位的工作, 不管是总体流程还是具体内容都非常熟悉, 但是仅仅按照原来的方式方法完成任务, 有可能是不符合新形势下该工作岗位要求的。例如,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如果供水管道材料核算中依旧采取后进先出法核算成本, 那么显然是违反规定的。实行供水财务人员轮岗制度, 可以消除财务人员长期从事一项业务的厌倦感, 改变“怎么省事怎么来”的工作态度,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并让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紧迫感。另外, 在同样的财务岗位上, 不同的财务人员会有不同的发现, 通过轮岗也可能使财务工作原来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这样, 轮岗不但能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 还能提高供水企业财务工作质量。
2. 1. 2 提高财务人员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供水财务人员总是重复一样的工作, 又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财务知识就不全面, 如在建工程核算会计不懂固定资产管理, 工资核算会计不懂税务管理, 这样也就缺少了应有的判断力, 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利于企业和员工的事情。例如, 在建工程核算中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导致固定资产少提折旧, 进而虚增利润, 多缴企业所得税; 工资核算中没有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多扣员工个人所得税等。有的身处重要位置的财务人员, 也会因为综合业务素质不高而影响自身岗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报账管理员没有运用预算管理对报账费用进行控制, 而导致供水企业的费用支出过大。要改变这种状况, 最好就是让他们定期轮岗, 掌握全面的财务知识, 那样, 他们才能在大局上拿捏得当, 提出有意义的方针, 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2. 1. 3 保证财务技术得以传承
通过有计划的轮岗, 使财务人员在新旧财务岗位的交接过程中学习岗位技术, 以保证财务技术得以传承, 为供水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财务人才保障。同时, 可以避免财务技术人员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而出现的个人财务技术垄断, 对企业的利益形成潜在的风险。通过轮岗, 当个别财务人员离职或请假, 也比较容易由其他财务人员接替其工作。另外, 在有多个分公司的供水企业内部, 使财务人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 以及各个分公司之间, 实行定期轮岗, 使财务人员全面熟悉总分公司财务技术, 在新增分公司的情况下也比较容易安排财务人员, 以适应供水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2. 2 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
2. 2. 1 中止关系网的形成过程, 并打破已形成的关系网
部分供水财务人员长期从事固定的工作岗位, 容易形成关系网, 如果在关系网中的财务人员互相掩护, 相互提供条件, 利用关系网进行串通作弊, 通常不容易被发现, 这样, 形式上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将失去应有的监督作用, 企业将蒙受损失。财务人员的轮岗可以中止关系网的形成过程, 并打破已形成的关系网, 使利用关系网串通作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2. 2. 2 发挥财务人员之间、财务人员与领导之间的监作督用
实行供水财务人员轮岗制度, 通过正规的财务工作交接, 也有利于改变原有的岗位固定性和财务监督弱化的状况, 发挥出财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 保证财经法规在供水企业贯彻执行, 防止舞弊行为,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特别在有多个分公司的供水企业内部, 使财务人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 以及各个分公司之间, 实行定期轮岗, 可以加强供水企业内部监督, 最大限度地防止财务人员与领导干部串通弄虚作假、乱挤乱摊成本、虚增利润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避免财务人员犯错。
2. 2. 3 改变分工不均状况,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不同的财务岗位, 劳动强度不同, 甚至差异很大, 如果不实行轮岗制度, 将导致忙碌的财务人员一直都很忙碌, 经常加班加点, 清闲的财务人员则一直都很清闲, 经常串岗离岗。尤其是在国有性质的供水企业里, 这种分工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 是管理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改变这种不良现状的好办法就是实行轮岗制度。让财务人员经历不同的财务岗位, 也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其他财务人员的工作, 更懂得换位思考, 更能够将心比心, 更好地配合相关环节的财务工作, 如此就能将财务人员的合力发挥得更大。在这个轮岗的过程中, 也能够帮助领导识别人才, 而那些不学无术, 混日子的“南郭先生”, 也会远离财务队伍, 这样对财务队伍的建设是很有裨益的。
3 实施供水企业财务人员轮岗制度的几点建议
3. 1 注重财务人员轮岗前的准备
3. 1. 1 应该制订具体的轮岗计划
安排财务人员轮岗前, 应制订具体的轮岗计划, 该轮岗计划应包含几大关键点: 1确定岗位轮换机会及对应的人选计划; 2轮岗工作沟通计划; 3制定并提交工作交接清单, 包含文件清单、物品清单、工作进度清单、工作注意事项清单等; 4岗位交接及岗前培训等。
3. 1. 2 注重轮岗前的沟通
如果财务人员之前长期从事一项业务, 脑海里只有一种工作模式, 那么很有可能拒绝或抵制轮岗。同时有些财务人员不愿意接受比之前挑战更大、压力更大的岗位, 如果不在事前做好说服与解释工作, 财务人员容易产生心理波动。轮岗是人才识别与培养工作的一部分, 同时, 财务人员个人的发展也有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事前做好沟通, 可以使管理者与财务人员双方找到最终结合点, 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3. 1. 3 重视物品移交和工作移交
移交可分为物品移交和工作移交。物品移交相对比较简单, 通过制作清单并点收就可完成, 关键在工作移交。工作移交应包含三方面内容: 1完整的工作文件移交;2目前进展中的工作移交, 包含目前进展程度、目标结果、相关人员工作分配、未了事项等; 3工作资源移交, 如客户资源资料、技术资源资料等。确保各项进展中工作接收者清楚了解, 确保各项资源完全移交, 这些都是工作交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工作。
3. 1. 4 重视轮岗前的业务培训
为了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完成新的岗位工作, 有必要对其进行轮岗前的业务培训, 使其对新的工作岗位内容和工作方式有清楚的认识,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 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胜任能力。
3. 2 注重轮岗管理中的绩效管理
在财务人员的轮岗管理中, 为了管理者与财务人员之间在工作目标与如何实现该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通过激励和帮助使财务人员在轮岗过程中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目标, 很有必要引入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法。
第一, 将供水企业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的相关需求作为财务部门的目标, 与供水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分析, 确立财务部门的关键绩效目标。
第二, 细分财务工作环节。财务工作流程犹如一条规范的流水线, 环环相扣, 通过仔细分析每个财务工作岗位, 明晰相关环节的需求, 才能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既在财务工作中抓住重点, 又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第三, 细分各财务工作岗位职责, 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对财务部门职能及各财务工作岗位职责均做全面而详细的说明, 明确岗位分工, 规范工作流程, 将财务部门的关键绩效目标分解到个人, 使财务人员各负其责, 并使他们清楚自己对实现供水企业目标所起作用, 增强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在轮岗过程中实施绩效管理, 应坚持以客观实际的绩效结果为依据, 以绩效改进为目标, 注重绩效沟通, 及时给予财务人员必要的指导, 并注意绩效反馈, 向财务人员传达供水企业的期望, 并帮助财务人员改进工作绩效, 使绩效管理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氛围。
摘要:部分供水企业内部, 财务人员的岗位非常固定, 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相同的操作, 甚至从入职到退休都在同一岗位上, 不但导致财务人员个人综合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而且还导致供水企业整体财务监督力度被逐渐减弱,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在供水企业内部实行财务人员轮岗制度。本文对该轮岗制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对供水企业财务人员轮岗制度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供水,财务,轮岗
参考文献
[1]宋新.企业应推行会计人员内部交流及轮岗制度[J].财务与会计, 1997 (11) .
[2]龚北辰.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计轮岗[J].事业财会, 1998 (4) .
【供水企业动】推荐阅读:
供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7-17
供水企业的流程再造06-19
供水企业党建调研报告10-04
城镇供水应选择正确的供水系统10-13
供水网络05-12
供水装置06-10
供水水价06-13
供水设计06-23
联合供水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