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实践

2024-07-22

叙事实践(精选11篇)

叙事实践 篇1

有人说,学校德育面临着“三无”的尴尬:一是 “无位”,“德育为先”的理念得不到落实,学校德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二是“无效”,德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正面教育往往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存在“5+2≤0”的现象;三是“无法”,“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现状,让教育者无所适从。由此,很多人开始感慨学校德育是一个“伪命题”,为难老师、捆绑学生、应付社会,所以注定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虚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德育是否可行、可为,就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学校德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促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层面,分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程设置中与升学有关的文化课的地位被无限提高,一切与升学无关课程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考什么学什么仍然是很多学校管理者最“朴素”的教育观。所以,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要提高“效率”,首先考虑的就是把德育窄化成德育知识课,把道德作为知识进行讲授并像语数英一样测验考试。那些不能“挣分”的德育活动,则一再被压缩甚至取消。

2.德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中小学阶段,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虽然分属两个科室管理,但是负责德育教育的德育处(有的地方也叫政教处、政务处)更像是一个管理科室,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了行政管理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德育工作体系。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向上没有研究力量支撑,学校德育处室向上面对的多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德育研究机构(大多数地方不设中小学德育研究机构),除了接受一些应景的管理类事务外,不能像教学处室(教务处、教研室)一样得到更高级别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引领(我国各地都设有省、市、县三级专门教学研究机构);二是向下没有专门的德育力量,中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流砥柱,但是所有的班主任都属于兼职岗位,既不“专门”也不专业,绝大多数班主任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业务上,班级工作也大都停留在“管理”而不是教育层面。

3.德育评价手段不到位

中小学校更愿意评价教师的“师德”和教学业绩,很少有人想到去评价教师的德育能力。至于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学校的常规简评,还是评先树优的标准,大都以班级管理的结果为依据,这就直接导致了班主任工作的僵化生硬。一切工作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目标,用最简单的方法追求最高的 “管理效力”,几乎成为班级工作的常态。在大多数地方,教师职称中没有德育系列,教师骨干评选中没有德育类别,这种评价激励措施的缺失,也让德育工作者“行无力,做无劲”,德育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二、德育困境下的理性坚持

虽然德育困境的出现原因有很多,诸如社会层面科举意识上的惯性,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要求, 以及管理和激励措施的缺位等等。但是,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 的问题。

不容置否,德育研究是一种隐蔽中的前行,它不像学科教学成绩那么显现,也不能立刻带来学校的荣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功绩”对个体来说也许是几十年后的成功,对社会来说兴许是百年后的民族振兴。如此,德育真的是一件很寂寞的事,它不仅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和豪迈的教育情怀,更需要一种坚韧的力量和放弃名利的勇气。

三、学校德育的可能与可为

作为学校或者教师,若想突破目前的德育困境,有三个要素是必需的:一是要有一颗愿意实践、 研究、能够坚持的心;二是要有符合学生心理、成长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三是要有适宜的德育方法。这三点归结起来说,方法最重要。因为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在心甘情愿的心态下,在持续给与学生良好道德的教育实践中,慢慢寻找到的最佳德育途径。下面我就以“叙事德育”为例,来谈谈我的德育实践之路。

1.“故事法”的可能性尝试

从我登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撰写教育叙事就成了我最“专业”的业余爱好。迄今为止,我已留下700多万字的文字痕迹,发表的教育叙事文章也过千篇。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育叙事写作让我寻找到了一条德育路径。起因很简单,一个历经几任班主任,几乎让我“黔驴技穷” 的“问题学生”,在无意中看到发表在杂志上专门写他的文章后,竟然第一次有了“羞涩”的感觉。于是, 我坚持为他写了70多篇教育故事,他也在这些故事中一点点改变,慢慢成长。由这件事,我发现了故事的教育价值,便开始尝试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开始是我写他们,后来是我们一起写自己、 讲自己。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班设有“我讲我心”时段,学生把自己一天遇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并有一至三个同学在全班分享;每天晚上, 学生会把自己的故事及反思写在“我写我心”叙事本上。相比“强制主义”、“灌输性特征”、“脱离生活”、“成人化”、“孤立化”等常规德育,“故事法”的意义在于通过“生命叙事”,可以让学生自己的道德故事进入德育现场,这就为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道德经验提供了可能、兴趣和机会。

2.“德育叙事”的可行性实践

在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以后,我开始对传统的说教法、榜样法、熏陶法等德育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反思,常规德育“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主体性、单一化和僵化”的弊端,让我决定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为此,我们学校慎重提出了一种直接触动学生心灵的“软德育”———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运用故事进行德育的一种方法,不仅是对我个人前期“故事法”的一种梳理和提炼、规范和提升,也是从德育方法到德育模式的一种系统化实践。我们实践的德育叙事模式,以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个人叙事为根本,引导师生和家长一起撰写自己经历的故事,在回顾与反思中让“自我德育”入脑入心;以叙事主题班会、故事沙龙等集体叙事活动为主阵地,通过重要他人的专业引领,在学生心中烙上深刻印痕,实现外力德育的无伤害、优雅化;以心灵述说、故事撰写、影视浸润、读写绘本等德育叙事载体为手段,让德育活动真实到可以任意触及,德育效果达到了最优化。实践证明,德育叙事在学校层面的践行是可能的、有效的,也是最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德育模式。

3.“叙事德育”的可为性研究

2013年,我进入区教研室工作,开始潜心进行 “德育叙事”科学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所谓“叙事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道德建构的一种德育理念,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有效策略。从实践的价值上来说,它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个道德事件, 而是要在道德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加以分析、讨论、提炼,从而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进而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它有四个独特的基本特征:德育内容———以故事为主,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接纳;德育形式——以叙述为主,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道德绑架;德育方法———以共情为主,具有触动、开启和走进心灵的功能;德育目标———以明理为主,关注品德形成的体验、自省和内化。

两年来,经过在县(区)域层面上的实践和研究,“叙事德育”已经在我区德育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在集体教育还是个别教育中,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无论是学生的道德生长方面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叙事德育都以强大的教育效果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愿意,学校德育不仅可行,更是大有可为。

摘要:<正>有人说,学校德育面临着“三无”的尴尬:一是“无位”,“德育为先”的理念得不到落实,学校德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二是“无效”,德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正面教育往往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存在“5+2≤0”的现象;三是“无法”,“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现状,让教育者无所适从。由此,很多人开始感慨学校德育是一个“伪命题”,为难老师、捆绑学生、应付社会,所以注定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虚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德育是否可

叙事实践 篇2

《寻找身边的交通标志》

营口市站前区建设小学

寻找身边的交通标志

2003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伊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它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而设置的经验性、实践性课程。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立足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深深地感悟到,探索与发现、理解与尊重是重要的做人品格,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对自然、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想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经验的共享,注重学习的差异,注重生活的回归,注重过程的体验注重群体的合作,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实际和课程资源的条件有效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在一次综合活动课上,离家学校远的朱子轩同学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说每次上学临出门时,妈妈总要叮咛她戴上小黄帽因为现在的交通事故太多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谈论起了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

宋耀庭同学的爸爸是交警,他曾听爸爸说今年我市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去年同时期上升了18.7%。我们学校门口就有一条马路车辆拥挤,小贩云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谈话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吗?我对同学们说:“要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你们留心过我们的交通标志吗?”我问。同学们都摇了摇头,没有人说话了。这时张雨琪同学站起来说:“咱们就搞一个收集交通标志的活动吧!”大家一致通过,我也赞许地点了点头。同学们就把“寻找身边的交通标志”作为此次研究的课题。

课题选定了,下一步该制定行动计划了。由于学生们年龄小,认识尚浅,我决定和大家一起参与计划的定制。全体组员经过热烈讨论,研究方案一致确定,并由冯嘉义同学填写了开题报告,明确地提出了自此研究活动的目的的意义、任务分工、时间安排、活动步骤等。

接下来就是搜集资料的环节了,按照计划,这次活动我要带着全组成员走上大街,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各种交通标志,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明确他们的含义。下午我们准时出发了。在大街上,大家认真看、仔细找。大街上的交通表志可真不少,有一些标志特别好辨认。比如有些标志,我们一看就知道它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有的标志就不明白他的作用了。大家猜了老半天,最终也无法确定。黄丽同学说:“我们去问问交警吧!”大家一致赞同。我们在路边找到了一位交警。他告诉我们:“这个标志是提醒人们这个地方可以停车。”这下我们可明白了。大家仔细一看,那里果然停了好些车辆。这交通标志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今天的活动我们一共认识了16种交通标志,并且明白了他们的作用。在收集交通标志的过程中,大街上的另一些标志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如银行、电信、商业广告标志等。大家也对他们进行了拍摄,我们想作为资料保存下来,作为我们这次研究活动的延续。

此次活动,同学们亲自考察了了周围的社会环境,增长了社会沟通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要是每一个人都说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么这个世界就再也不会发生那么多的悲剧了。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向同学家人做宣传,让大家共同遵守,还给本市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接下来就是第二次收集资料,按照计划,今天同学们自由组合,去图书馆和书店查阅有关的资料。大家一共分了三个组,去了不同的书店。回来后大家向张雨琪做了汇报;陈舒豪和王晨在“绿柳书店’”一无所获;师伟、黄莉、冯丽娅在“考王书店”找到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载了一些交通标志。他们用心地记忆了一些,回到家后,他们把这些标志做了精心的绘制。收获最大的是张雨琪、宋凯丽、肖雅这个组,他们不仅找到了有关的书籍,还发现了大量的图册。他们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按照计划,这次活动我们是要把收集到的资料向其他的组员做一简单的介绍,让每一个组员丰富的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加深对交通标识作用的理解。一说要想别人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在组长张雨琪的建议下,同学们逐个向别人做了详尽的介绍。因为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已经知道了有些标志的作用,所以当有的同学向别人介绍这些标志时,大家也在七嘴八舌的作补充,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冯丽娅也跑开了胆怯,和大家一起说的热火朝天,大家都惊讶的望着她。这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交通标志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的交通标志更多了,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按照原计划,这次活动是我们进行资料整理。一上课,同学们就报收集到的资料百里满满一桌子。大家看到这么多图片,一时无法下手。这是我提醒大家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有哪些种类?”同学们观察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有照片”,“优化的话”,“有图片”。黄丽一下子明白过来,急切地说:“老师,我们就按照这三类整理资料吧!”我赞许的点了点头。大家一齐动手。

把资料分成三大类:图片类、照片类、手绘类。其中图片收入了32张,照片收入了16张,手绘图收入了21张。大家对资料进行统计,我们一共认识了63种交通标志的图案,并明白了他们的作用。最后大家把这些图片细心的剪下粘贴,精心制作了一本《标志图册》,冯丽娅同还书写了目录公查阅读使用。

看着我们辛勤的劳动终于有了收获,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按照计划,这次活动是同学们撰写研究报告。由于孩子们年龄小,不知道怎么撰写,脸上现出了为难之色。看到大家遇到了困难,我简单向同学讲解了研究报告的书写方法。这下同学们才又兴奋起来。大家勇跃发言,畅谈了此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最后由师伟同学执笔,撰写了研究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认识尚浅,开展有一定难度,但是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经历了一生中难得的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同学们克服了独生子女特有的性格弱点,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注重从书籍和生活中获取知识、注重合作学习、主动与他人交、学会了分享资料。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会了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作为教师,真的为孩子们感到骄傲,我相信未来他们会非常优秀的,必定是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师反思: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追求的目标。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课外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实施、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内容,所以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实际和课程资源的条件有效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英语教师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师 实践知识 叙事研究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只要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就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认识很显然是片面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教师应该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知识,从而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运用叙事的方式从三个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师实践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初中英语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创设高效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同时教师只是局限于书本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很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创设高效轻松的课堂氛围,灵活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并且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Finding your way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高效轻松的课堂氛围。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寻找方向”,涉及到一些方位词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方位词汇相关的绕口令,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这样说:“I believe we were lost in some place and needed to find our way home. When it occurs, we need to know how to get the target place. So we have to learn some words about the direction, otherwise we may never find our way home and your parents will be worried.”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灌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针对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开设合作小组,并且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Amazing things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这样说:“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amazing things. We have seen many amazing things in our daily lives, and those things brought joy to us. Can you please express the amazing thing based on your own life experience. Please discus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share your story with others.”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三、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那些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格外青睐。同时,教师还会经常照顾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而忽视了一些“学困生”。事实上,这种做法时有失偏颇的,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Abilities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和“能力”相关,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模仿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那些底子较好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教师讲解,就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而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的学生、并且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能就需要多下工夫进行学习。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帮助那些“学困生”弄懂教材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提倡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从而真正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正善. 论教师的实践知识[J]. 江西教育科研,2004(09).

[2] 宋宏福. 论教师个人知识及其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7).

叙事实践 篇4

关键词:格雷马斯,叙事矩阵,新闻实践

叙事学理论庞杂多样, 各种叙事理论的纷呈并现是打通符号的物质此在与意义彼在的有利探索。在众多叙事学中, 结构主义叙事学作为认识观和方法论自诞生以来就广受学者追捧。而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 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A.J格雷马斯因其著名的符号学矩阵理论而一度备受关注。

一、叙事矩阵

二元对立是众多结构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同样如此。格雷马斯认为, 话语的深层意义是由二元对立的形式生发出来, 并不断向周围辐射形成的意义的连续系统, 即符号学矩阵。 (1) 这种二元对立的形式以“语义轴”为基础。格雷马斯将衔接两个对立义素的“轴”称之为语义轴, 语义轴构成符号矩阵的基本结构, 同时也成为意义生产的基本结构。语义轴的端点之间的对比关系包括反义的对立关系、非绝对否定的矛盾关系和蕴含关系三种类型。第三种关系在形式上强烈依托前两种关系的逻辑推演, 满足了符号矩阵在结构上的自足。这三种对比关系进一步组合形成符号矩阵。 (2) 符号矩阵在不同的叙事文本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赋值, 作为叙事文本深层次结构的构成单元, 正是这一符号矩阵结构的不断扩展和复制形成叙事文本的显性结构。

二、对新闻实践的启发

新闻是叙事的艺术, 其本质内涵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与话语深度融合,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意义的有效传播往往是新闻写作的高层次追求, 而叙事就是这种追求的操作体现。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理论为新闻叙事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维度, 同时对新闻业务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一) 舆论引导的叙事可为

新闻是流通最广的叙事文本,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无疑对新闻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新闻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 符号是信息的躯体, 信息如果没有符号的承载永远只是虚无的漂流。符号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创造, 符号本身就是人控制世界的产物, 而叙事从一开始就牢牢控制了符号的秩序和文本的新陈代谢。新闻远远不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那样简单, 在概念叙事背后的范畴补充中, 舆论与之相辅相成。舆论的引导, 其本质就是“责任”的引导, 只有责任被引导到合理区间内, 舆论场的“熵”才是可控的, 而通过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对叙事文本深层结构的剖析可以发现, 叙事成为责任配置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 上文所述三种对立关系可以相互转换。“语义轴”同轴端点的赋值进行同语义域内的扩大或者缩小并不影响矩阵结构的稳定性, 即义素携带者的扩大与缩小对于意义空间的自足来说是可行的。这种扩大或者缩小既可以是量的渐进, 如某个人→多个人→某个群体的变化, 也可以是质的渐进, 如具象→抽象, 人→物等变化。就新闻文本本身的信息传播属性来说, 义素的携带者越是具体, 信息的冗余度越低, 越有利于传播的进行。

因此, 对于担负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如何在保证受众知情权的同时确保舆论场“熵值”的可控性是考验其叙事能力的首要难题。从格雷马斯的叙事符号矩阵理论出发, 通过叙事文本中对立关系的建构和“语义轴”两端的赋值来实现责任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新闻在发挥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兼顾舆论引导功能。

(二) 主要对立关系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

价值是事实与新闻结合的门槛, 传统新闻理论中, 新闻价值的理论提炼是对新闻实践的经验性总结。新闻的价值标准表现为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个要素, 这五个要素中时效性是必备的, 其他要素可多可少。 (1) 时效性强调新闻在时间维度上的必要性, 但是, 从本质上说, 任何文本的建构本身就具有时间性, 任何此在的时间度量上也都共享着无穷无尽的事实海洋。而社会事件的“主要对立关系”构成故事的主要矛盾, 是促使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主要因子, 因此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格雷马斯叙事符号矩阵给出的最大启发。

就目前的新闻实践来说, 叙事符号矩阵中的主要“语义轴”的价值, 即主要对立关系的价值应该作为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予以强调。这种重要性不仅是新闻事实选择 (新闻文本的初次建构) 的思维取向, 更是新闻写作 (新闻文本的二次建构) 的操作取向。在具体的新闻文本中, 主要对立关系的赋值往往是新闻事实中矛盾的突出所在, 而矛盾的背后常常潜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这才是新闻实践的真正动力。格雷马斯叙事矩阵的义素规则让这种隐形的社会关系某种程度上达到明朗化, 新闻价值尺度进一步由定性向量化过渡, 有助于增强新闻价值标准的可操作性。

随着传播介质的飞跃性发展, 信息传播正在“泛新闻化”, 一些信息传播主体打着“新闻”的旗号做着顶多只算是信息传播的事情, 所谓媒介事件、策划新闻、企业软文, 均是如此。它们从形式上取得了新闻身份的合法性, 但却不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 这种“异族”的准入如若控制不好将是对整个新闻界的重大污染。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启发某种意义上为厘清这种混乱局面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三) 微博新闻叙事的空间限制与符号集约

以微博作为消息来源或新闻线索已经是新媒体影响力扩增以来传统媒体的惯常操作手法。在这种情况下, 微博的叙事文本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叙事文本, 或者说微博新闻本身已经成为特殊的新闻叙事文本。微博叙事规范与一般平面媒体新闻叙事规范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符号种类的扩张和语言符号容量空间的压缩。微博的非语言符号尽管非常丰富, 但是, 由于其能指对所指的模仿性构造, 其象征意义的延伸有限, 并不能独立支撑新闻文本的意义系统, 因此, 语言符号仍然是微博新闻文本的主要物质形态, 微博的语言叙事具有了联系格雷马斯矩阵理论的可能性。

140字的空间限制是微博新闻文本的刚性阻力, 为了应对这种阻力, 微博新闻文本的建构者必须采取一定方式达到功能的集约呈现。但是, 这种制约并不一定是消极规束, 一旦叙事文本的功能集约呈现得以实现, 不利的技术性限制反而能成为微博叙事文本的竞争优势, 因为功能的集约体现意味着效率的提供, 是文本生产能力的增值, 反之, 新闻叙事将对微博的语言符号规制产生强烈的水土不服, 符号的缺如对语义生成是直接威胁, 没有完整要素的新闻对于受众解码来说也是直接威胁, 这样的新闻编码是失败的, 更遑论传播。而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为微博新闻语言符号的最优配置提供了指导, 只要保证叙事矩阵结构的稳定性, 意义空间就能形成闭环, 文本的编码者与解码者就能打通意义流通的回路。

通过对社会新闻进行叙事矩阵式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 社会新闻的文本矩阵中经常出现某个节点的义素携带者缺席的状况, 但并不影响受众的正常理解, 说明符号矩阵有能力达成符号的节约。通常情况下, 符号矩阵的意义稳定性随着端点有形赋值缺省的个数增多而减少, 只有主要“语义轴”是意义稳定性相对较弱的一种叙事形式, 因此, 微博叙事编码者可以根据头脑中文本的初次建构形成意义系统, 再根据意义系统的矩阵空间进行有形符号的赋值, 最终形成显在叙事文本。微博新闻文本实际上是新闻叙事的有益进化。

三、结语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符号化呈现, 如果说语言符号是节点, 那么叙事操作则是把这些节点连接起来的手段, 节点和叙事共同构成新闻文本的意义系统。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为完善新闻叙事规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空间, 但是, 这种脱离现实语境的元结构分析也很容易掉入“为结构而结构”的陷阱, 从而忽视了事实本身的有机内涵, 因此, 新闻工作者应该辩证地将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与新闻叙事的实践要求相结合, 完善新闻文本的建构规范, 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

注释

11 郑新丽:《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学视域下的〈菉竹山房〉》,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6卷第2期, 第37-41页。

22 [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 (上) , 吴泓缈、冯学俊 (译)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

我爱综合实践活动叙事作文 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屈指数来,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在那里,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集体,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还懂得了什么才是生活!在那里,我尝到了各种酸,甜,苦,辣······那是我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那是在红泥湾第四职中。

这个活动是“拓展”。其实就是两个小游戏。第一个小游戏的规则是:每一组的同学都围成一个小圆,第一个同学说:“1只青蛙。”下一个同学接着说:“1张嘴。”又一个同学说:“2个眼睛。”第4个同学说:“4条腿。”在下一个说:“2只青蛙。”······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看看哪一组在一分钟之内说的最多。我们组领先,说到6只青蛙。第2个小游戏是:老师给每一组发一个球做“火车”;每人1个大约5分米的U字形管子,做轨道;每组1个新垃圾桶,做车站。每组的“轨道”连接好,让“火车”行驶在“轨道”上,如果“轨道”不够,前面的同学再跑过来,赶紧接上,就这样,不让“火车”“碎尸万段”,“安全抵达”“车站”。但是,每一组都没成功。唉!真是······

最数快乐的是野外采风,也就是野炊。我是我们活动小组的.组长,每组3个男生+3个女生,我要拿一个炒锅,一把汤勺,四双筷子,两个碗!走很远的路,我要管组员,所以仗着我是组长,把东西让男生拿。在路上我看到了一大片“葱田”,疑惑地说:“你们看,农民们闲着没事干了,种那么多葱干嘛!”顿时,队伍安静了下来,须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那是麦苗!!!”接着就是一阵爆笑。当时很尴尬,现在想起来,还是蛮好玩的。到了目的地,老师带我们采集野菜,下面条吃,男生们都在找“柴火”——烂玉米杆。我和好朋友走到半路,另一个组员把我们轰了回来,说,她跟着老师采集野菜,让我们回来照顾好别的组员,并把已采集的野菜洗干净。我们就照办了。我几乎没做什么,都是组员做的,组员们生火,下面,放作料!我的任务就是吃。虽然我没有亲自做,但我也做了不少贡献,所以,吃起来挺香。回去的路上,同学们唱着歌回基地,我的心一下子好像从未有过的轻松。快乐极了!

这是“领袖风采”活动,每一个中队选一个男领袖和一个女领袖。教官发出命令,我们“平民”做错,身体摇晃,动作迟缓时,一个人做错,领袖绕操场内道跑五圈,当时我恨死教官了,自己犯了错误,就要自己承担,何必牵连领袖呢?每次最少有20个同学做错。你想想,5×20=100(圈)。100圈呀!是人活的吗?看着领袖无奈的眼神,看着领袖疲惫的身影,看着领袖淋漓的汗水,看着领袖沉重的脚步,看着领袖那!我们不禁潸然泪下!同学们一直都把自己的掌声献给他们。看着领袖无助的背影,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当我们的爸爸妈妈帮我们承担着一些错误时,又有谁曾体谅过他们呢?当我们的爸爸妈妈帮我们承担着一些错误时,又有谁曾献掌声给他们呢?我们的爸爸妈妈不要鲜花,不要掌声,只是默默承担着一些不必要的重担,那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我们吗?一点小小的误会,我们就摔碗,砸枕头!现在,我不恨教官了,因为,我学会了感恩!

那是电子制造活动,老师给我们每人发9个小零件,做成一个警报器,我做成功了,但在制作中间,我的手被300℃以上的电烙铁烧了一下,右手食指上立即吹起一个小泡泡,霎时间,疼痛钻心,但是一向爱哭的我却忍住了马上就要流出来的泪水,因为我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最后,我成功了,做出了一个会响的警报器。

寝室第一晚

第一晚上,我们210寝室特别狂欢!偷偷串寝室,原来没人睡着,就我们寝室的朱怡儒“在造反”——睡死了。我们都想让朱怡儒醒来。寝室长——唐美琳开手机,放起了事先定好的铃,并说:“朱怡儒,起床了,5:00了,别睡了,快起来吧!”付如说:“醒醒,朱怡儒。”整个210静了下来,只听到朱怡儒说了句:“妈,你别再叫我了,让我睡会儿行不行!”须臾,整个210内充满爆笑。“嗒嗒嗒嗒”一阵高跟鞋的声音越来越近了,突然停在隔壁宿舍,室外班老师的声音:“你们吵什么吵!啊?让不让人休息了?再吵对你们老师说!”我说:“都静静,听,六班老师来了!”同学们都静了下来,我们听到“哒哒”声在我们寝室门口停了一下,走了。210里,一阵“嘁嘁喳喳”后,又恢复了正常。那天晚上,我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同学们都很开心。

餐厅礼仪

在家里,我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现在来到了这里,吃饭时,要先站在座位旁边,等教官吹哨了,才可以坐下。否则,就等着被教官揪起来嘞!

难以忘怀

有关教育叙事的实践性研究(上) 篇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和教9f成长的突出意义。在对多所学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现状、教师对校本研究方式的选择分析、教育叙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分析等方面对教育叙事进行了实践性研究与分析。学校应指导教师科学使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应是即时的,教育叙事研究适用于所有教师群体,在校本教研中结合教育叙事研究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关键词]中关村一小;教育叙事研究;校本教研;教师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5-0035-03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与已往注重科学主义取向的量化研究相比,现在的教育科研更注重人本主义取向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形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叙事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追求的是“以叙事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对教师成长所具有的突出意义,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关注并介绍叙事研究。

现在,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育博客等,初步掌握了一些叙事研究的写作方法。但是在认识上与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无事可叙、有感无语、个性缺失、感性为主、缺乏主动性、交流互动少等。同时在开展叙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之间、学校开展水平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自2008年9月~2009年1月,开展了题为“有效运用教育叙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性研究”。我们希望在了解教师叙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在如何利用叙事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教育叙事与提升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北京中关村一小、双榆树中心小学、明天幼稚集团一园、四季青中心学区等9所小学及幼儿园中开展,教师既是被研究者也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了近100篇叙事文章,选取了有典型性的近20篇文章进行分析。

2.研究内容

(1)了解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存在的困惑与问题。(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有效策略。(3)探讨通过教育叙事研究提高一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有效策略。

3.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份,并运用SPSS.13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2)个案研究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教育叙事现状研究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分析了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的了解状况、操作方式、写作频率、交流方式、写作困惑等。

1.教师对教育叙事的了解不够

在“你了解什么是教育叙事吗”的调查中,66.3%的教师称,自己对教育叙事有简单的了解;20.4%的教师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什么了解;13.3%的教师从没有听说过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1名教师选择对教育叙事研究有深入的了解。这说明,学校从没有就教育叙事对教师进行过培训,教师对教育叙事的了解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在“撰写叙事类文章时,你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什么”的调查中,48.1%的教师表示,自己需要的是“事件后的分析,理论原理的支持”,这显示出教师对自身理论基本功欠缺有队识,教师希望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指导;22.6%的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信心,16.0%的教师需要得到写作方法的指导;13.3%的教师表示,在选取典型素材上需要帮助。

3.教师在教育叙事写作技术上普遍存在困惑

在“你认为在写叙事类文章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的调查中,分别有38.4%和30.2%的教师担心会叙述得不生动或叙述后不能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3.8%的教师担心意义不大。选择“没有事情可写”的教师只有7.6%。可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的案例和感受,只是缺乏写作方法上的具体指导。

4.教师对教育叙事写作频率看法不一

在“你认为教学反思、随笔的写作频率怎样为宜”的调查中,66.3%的教师认为,应该随时记录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育事件;12%的教师认为,每月一篇的写作频率比较适合。我们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进行了分析:超过40.0%的26岁~40岁的中青年教师认为,每月1~2篇的写作频率较为合适。

(二)教师对校本研究方式的选择分析

1.教师对校本教研方式的选择

我们参考北京海淀区教科所2007年发布的《海淀区“十五”教育科研工作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了解到海淀区中小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最常用的方式、教师最喜欢的方式和最有效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叙事可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显示:中小学开展科研工作最常用的方式,排在前两位的是观课评议和专题研讨,其中观课评议在80.0%左右,专题研讨在70.O%以上。专题研讨是中学教师最喜欢的科研方式,占53.3%。小学教师最喜欢的方式是观课评议,占34.9%;其次是专题研讨,占30.2%。中、小学同时把专题研讨作为最有效的科研方式,比例分别是42.7%和62.2%。

无论是学校常用的、还是教师最喜欢的,抑或是学校认为最有效的科研方式,专题研讨、观课评议都是比例最高的选项,而这两种方式都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很好的切入点。所以,教育叙事研究是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方式之一。

2.教师比较愿意与他人交流

在回答“你愿意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大家交流吗”等问题时,14.3%的教师选择“很愿意”,34.7%的教师选择“愿意”,43.9%的教师选择“无所谓”,只有7.1%的教师选择“不愿意”。从中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同伴交流、教研互动基本持肯定态度,比较愿意将自己的工作感受与大家分享。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为大家提供充分交流互动的机会。

3.教师对交流内容和实效有明确需求

在“影响大家交流的原因”的调查中,44.3%的教师选择的是交

流的内容及过程,38.7%选择的是对交流的话题是否感兴趣,8.5%的教师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8.5%的教师因有专家在场怕说错话。这提示我们,在组织校本教研、专题论坛时,应注意选取教师需要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引起教师参与的热情。

(三)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分析教师的教育叙事案例后,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

1.叙事中的内心唤醒

在已往的教师随笔类文章中,我们很少见到作者对真实情感的表露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只有不断反思、勇于对自我的内心进行追问、体验到内心力量的增长、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教育故事。当这种真诚的内心对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自主提升内力、获得专业成长的生活方式,就会感受到内在的职业幸福感。

2.叙事中的关键事件

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最直接的可利用的教育研究资源,尤其是那些关键事件。关键事件是美国学者沃克在研究教师职业发展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关键事件中隐含着教师对自我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的选择。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对亲身经历的关键事件作出反思、观察、评价,以使教师对自己专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等作出判断,并对原有的教育信念与专业知识等进行修改、调整或更新,最终获得专业发展。

[案例片断1]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师生重点探究了“诸葛亮为什么能‘借到箭”这一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特点的问题。可是,就在结课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响亮的声音突然从座位中间传了出来:“老师,我看过《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有好几次交战,都有在箭头上裹东西点燃后射出的战法。当时的船都是木制的,曹操那么聪明,怎么会没有想到敌人可能用火箭呢?这样一来,诸葛亮的计划不就彻底完了吗?”不说不要紧,一说就如同水珠儿溅进了滚烫的油锅——炸了!附和的学生还真不少:“我早在这么想了。不是说曹操是一个军事家、兵法家吗?他打仗很在行的,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几个学生不停地嘀咕着:“诸葛亮怕是刚巧碰着曹操糊涂的时候了。我要是曹操,保管让他有来无回”……教室里乱成一团。“不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回到课本里,再细细地读读课文,动动脑筋,看看究竟是曹操忽视了用火箭的战术,还是诸葛亮的计策不完美,或者另有原因。”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在我不断的提示和鼓励下,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外知识从多角度进行了思考,精彩纷呈,超出了我的想象。(选自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王丹老师《意外巧处置课堂亦精彩》)

教师非常敏锐地选取了这节语文课中学生生成的问题及解决作为叙事研究的内容,教师的机智应对、学生的精彩生成,一定给这位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教师的很多感触。注意选取关键事件可以使所叙之事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关键事件其实就在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研究的眼睛。在寻找关键事件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状态一定是积极、投入的,这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的转变。

3.关注事件的解释性理解

解释性理解,就是通过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深层互动,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在对所观察的人或事的“质”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所思所言所行,对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这种理解可以是叙事者自身的自我反思、感悟,也可以是处在事件之外的人对同伴的分析理解,与叙事者进行交流。无论是哪一种的解释性理解,都是对事件表面现象的进一步深入分析,都需要动用已有的教育经验、理论和智慧。这一过程即深化原有的认识、主动寻求问题解决、主动进行经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

[案例片断2]

瓶盖、石子、果核、树叶……这些成人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东西,往往都是孩子们眼中的珍宝。孩子们在认识事物时,常常会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他们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教师只有把孩子的“宝贝”当成自己的“宝贝”,才能使幼儿逐渐形成对大自然、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选自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一幼儿园王健老师的《心心的宝贝》)

教师在发现心心装在兜里的“宝贝”是一些小树枝后,没有给予批评,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孩子捡起地上的树枝、树叶,为小动物做窝。上述引文是作者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认识。当教师们能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且能与已有的教育经验、理论相结合时,他们就走上了教育研究之路。这种建立在反思、分析基础上的行为改进,一定是有成效的。这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改进。

4.叙事中的同伴研修

教育叙事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帮助我们发现叙事中反映出的教育内涵、方法、策略。要使这种直面个体体验的教育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重视叙事后的交流与分享。同伴研修为教育叙事的深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教师的学习是成人化的学习,个体经验的差异往往会使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尊重每个教师的实践经验,并努力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种相互学习的资源,以促进群体的专业成长。

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感受到基于学生研究的教师发展的特色文化正在形成……事实证明,敢于显示个性的教师周围弥漫着一种宽容且富有激情的校园文化,而教师的性格、风格将影响着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中关村一小是一个创造育人故事的地方。今天的活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亲自来阅读、审视我们自己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学生。这是一个鲜活的、令人幸福的文本,是教师发展的一个特色课程。

这是北京教科院张铁道副院长在参加中关村一小第八届教师论坛时进行的大会点评。在宽松、自由、包容、开放、平等的氛围中,围绕教师感兴趣的话题,以讲故事的方式组织的教师论坛,使教师们专心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形成新的认识、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教师们从不知道说什么到有的可说;从不敢说到抢着说;从随意地说到充满智慧地、创造性地说,不断挑战着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叙事实践 篇7

第一, 萝卜认知

教学中, 我们起先只是提供图片给幼儿看, 发现一些大年龄的幼儿能产生一些少量的互动, 但是对于那些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讲, 萝卜的这些知识完全是陌生的, 他们几乎是在被动的参与我们设计的科学活动, 他们只是在听、看, 而不是在体验, 所以一段时间后, 很多孩子都失去了兴趣, 变得不再积极, 为了改变这一状态, 我们索性把孩子们带入了种植园地, 在那儿有一大片萝卜地, 此时的我们非常感谢种植这一块萝卜的老师, 因为在那里, 我们的孩子变得那么开心与生动, 他们活跃起来, 有问题起来, 能动手起来, 有些孩子因为活动前的沉淀, 当看到菜地里的萝卜居然还是高兴地喊起来“老师, 你看, 这是萝卜”, “对呀, 我们现在就来观察萝卜、挖萝卜、洗萝卜、切萝卜, 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图片讲的一样”。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下, 我们带着“胜利果实”高高兴兴地回活动室了, 一路上的叽叽喳喳, 此时却是那么和谐, 那么满足。

第二, 萝卜印画

拔了那么多的萝卜, 回活动室后, 孩子们自己洗萝卜, 老师把萝卜切成薄片, 让孩子们品尝, 还用酱油等调味品腌制了一下, 瞧, 孩子们吃得多欢, 平时不怎么爱吃的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参与, 萝卜也变成了美味的佳肴。因为拔了很多萝卜, 又让孩子们带了一些萝卜, 所以挑出了一部分的萝卜, 把他们切成了形状, “萝卜印画”由此产生, 在活动中先让幼儿说说把萝卜变成了什么形状, 再让他们学着印一印, 在印画之前还给宝宝们准备了漂亮的印画背景图, 我们尽量选择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我班宝宝参与美术活动, 可能是亲自拔萝卜的情感, 所以在印画过程中, 孩子们显得特别热情, 又那么小心翼翼, 孩子们这种宝贵的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或许这样的课程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那些纸上谈兵的活动或许应该更少一些, 那么我们的孩子的体验、情感、实践会更多些, 会更快乐些。

第三, 萝卜项链

对剩下的那部分萝卜, 我们又生成了“萝卜项链”, 在保育员老师的帮忙下, 把不同的萝卜切成了薄薄的片子, 以小组为单位, 我们让宝宝把萝卜串成了一条条独一无二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项链, 在串的过程中, 有些幼儿模仿老师, 串成了有规律的项链;而有些宝宝只是在随意的串, 一会是白萝卜、一会儿是红萝卜, 虽然不够整齐, 但是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在他们的脸上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满足, 作为老师, 面对孩子质量不一的作品, 我想要做的也只是尊重, 给予足够的欣赏。等孩子们把项链都串完后, 在保育员老师的帮忙下, 我们把“萝卜项链”都晒起来了, 因为在太阳公公的帮忙下, 还有一道美味等着幼儿。

第四, 萝卜文化

有了这些活动的铺垫, 孩子们对萝卜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们又安排了两节语言活动:在萝卜的故事语言课中, 让幼儿了解萝卜生长的自然条件, 知道各种污染会造成萝卜的畸形生长, 萌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并喜欢大自然。在“拔萝卜”故事中, 让他们体验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情感。两节语言课比较重墨彩的就是情感的体验, 不要说孩子小、不懂, 其实他们的情感也很丰富, 只是我们没有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与表露,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要从娃娃抓起”, 是有道理的, 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是特别温馨的, 只要你用心感受, 就会体验到浓浓的幸福。语言活动后, 我们又安排了两节音乐活动“, 拔萝卜”, 这首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孩子们也学得非常快, 在表演的过程中, 起先还有点害羞, 不是太愿意, 但是在几个积极分子的影响及音乐的渲染下, 孩子们都开心地进行了表演, 虽然他们的演出很稚嫩, 但是只要提供足够多的机会, 在这样的舞台上, 他们会渐渐绽放出卓越的风采。健康活动“兔宝宝运萝卜”, 给孩子们提供了头饰及实物萝卜;在运送的过程中, 小小的他们也是很有竞争意识的, 那个“加油声”, 喊得是带劲及了, 这一幕幕稚嫩的场景, 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是幸福的, 作为老师, 就不应该强加让孩子们觉得只有第一才可以欢呼, 反而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在活动中, 只要尽力, 参与过程, 享受过程才最重要。

第五, 萝卜佳肴

在生成课的最后一次活动, 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惊喜, 事先和家长商量, 以萝卜为主食材, 制作一盘可口的菜肴,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进行了一次亲子活动,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 一起品尝, 那种场面是温馨、温情的, 品尝玩他们的佳肴后, 我们还拿出了以前制作的“萝卜项链”, 在太阳的孕育下, 变成了“萝卜干项链”, 品尝着这样特殊的菜肴, 难道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吗。

萝卜课程在亲子活动的结束下也拉下了帷幕, 但是这样的课程才刚刚开始, 在一次次的生成课中, 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收获等待着我们反思, 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幼儿需要的, 究竟怎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幼儿的;所谓的“生成课”, 并不难, 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成为了一个有心人、一个真心了解幼儿需要的老师, 让我们一起思索, 一起前行吧!

新生命教育就是在幼儿生命的历程中进行的,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命色彩, 我们愿意在他们生命旅途的起点, 做好引路者、守护人, 和他们一起创造奇迹, 一起感受生命的起起落落, 在一个个实践基地中, 一起操作, 一起感受、一起体验、一起思考, 一起绽放生命的火花。

摘要:在我们的幼儿教育行为中如何将课程建构中要回到生命之中, 如何达成遵循生命之道, 并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 追求生命的意义为我们教学行为的核心所在, 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叙事实践 篇8

在教学上运用实践法, 就是在语文作文教学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 挖掘自身情感, 并在个人与群体的实践性活动过程中,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关注等方式体会人生百态, 获得人生经验, 进而把自己所经历的, 所见所闻的写入作文中, 自然就会有真实的情感流露。

实践法的运用能从根本上入手, 改善学生在叙事类作文写作中出现的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情感、矫揉造作的状况。

以下是在课堂内外运用实践法的几个方式:

一、观察

学生没有素材可写, 不会描写人与物, 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有直接关系。在作文课上, 教师可作出一系列举动, 如来回踱步、搔头、皱眉等表现焦急、烦躁的心情, 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情, 而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在学生描述时将其描述写于黑板上, 再让其他同学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替换, 或增添词句来丰富描述的句子。这样一来二去, 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同义的词语, 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事件, 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有词可写, 描写也能更细致了。

仅仅是靠在课上对教师言行举止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 善于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才是写作素材源源不断的保证。如在生活中观察宠物的生活习性或亲人的言行举止, 并养成写下观后感的习惯。

二、调查

有时候观察到的东西大多数都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具体的内心的东西就很难了解到, 这时就可以每周定一个调查主题, 如最向往的生活环境、幼年时的梦想等, 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内对身边朋友、家人或亲戚等人做主题调查, 了解对方的世界, 对方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做出一份调查报告, 并在课前向老师、同学作报告, 同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调查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而在课前作报告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的训练从各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访谈

访谈, 听起来似乎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如在作文课上, 教师随意地找一个学生做访谈, 问问其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聊着聊着, 学生就会明白访谈就是一问一答而已, 并不困难。而访谈的技巧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学会总结, 学会领悟对方经历过的事情, 学会感受其中的感情, 进而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最好让学生在每一次访谈后, 都要或多或少地写写访谈记录和个人感受, 并且选取愿意公之于众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一起领会他人的故事, 一起聊聊各自的感受。

四、关注

以上三种方式都可能会局限于学生的生活圈子里, 还应适当拓宽视野, 往不同的地方去观察, 或者说是关注。每年过春节、国庆节的时候, 家长们几乎都会带着孩子回老家, 去爷爷奶奶或较远的亲戚家里拜访, 又或者去名胜古迹旅游。这时, 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应该停下来, 而是应抓住这一时间仔细观察, 比如家具摆设、灯光设置、家庭关系等, 看看他人的生活圈子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又或者可以关注一些社会上的特殊人群, 如疾病缠身的人、名人、科学家等人的生活及其励志故事, 或是关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动态, 尽量多地了解他人的生活, 感受不同群体的情感状态, 拓宽视野, 让自己写的文章充实起来。

语文作文教学, 不能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写作, 教师还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感悟生活, 如何成为一个能理解他人、宽以待人的人。

总而言之, 写作素材就应当来源于生活的人生百态, 悲欢离合, 离开了情感和生活, 作文就不是真正的作文, 而是一堆了无意义的文字。实践法就是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得更细致、更真实, 同时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 发掘学生心中的情感, 使其在写作上充分抒发出真情实感来, 这样学生才能改正之前的写作缺点, 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严丽.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指导浅谈[J].新校园·理论 (上旬刊) , 2012 (3) .

叙事实践 篇9

自2005年8月创设栏目至今, 《西岸观察》时常受到读者的关注和褒扬, 并于2007年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在于它对省级党报如何“以深制快”、如何拓展话题类新闻、如何组织主题性报道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实效。就2009年的栏目运作而言, 除坚持一贯的主题性报道模式外, 更加注重策划的贴近性和连续性, 更加注重深度解读与思考, 更加注重创新手法的运用。像1月的“两会”特别策划“我在项目现场”、“我在海西创业”及新春特别策划“温暖过年”, 6月底7月初的特别策划“台胞在海西”, 12月的“年终特别策划·向上的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下福建县域产业突围典型调查”等主题策划, 以年初、年中和年末为节点贯穿全年, 在题材遴选、内容表现、版面语言等方面亮点频现, 见报后产生了良好效果。其中, “向上的力量”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的肯定, 认为第一组调查《一家民营伞企的危机历练》“生动地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概述而言, 《西岸观察》专题策划报道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实践:

一、选题:突出主流贴近热点

作为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专题策划的关键点在于选准题、选好题。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某一时期、某个阶段、某项中心工作等群众关注的焦点, 从中选出党和群众最为关注、最能引导舆论走势的新闻主题, 注重体现服务大局意识, 实现与关注社会热点的有效结合。

《西岸观察》是福建省委机关报的一个深度报道专栏, 专题策划势必与省情分不开。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入专题策划的视野?我们的视野是一个交集, 它既能够反映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又能够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俯视市县、村居、行业等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 既能够贴近现实生活, 又能引起普遍关注。2009年, 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比如, 2008年下半年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后, 中国包括福建在内的实体经济该如何在新的一年走出低谷;建设海西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 福建该怎样把握重大历史机遇, 实现新的崛起……这些各级党委、政府和普通百姓都极其关注的问题, 理所当然进入我们视野, 成为专题报道的重点“目标”。

2008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2009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 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促增长”和“保民生”也由此成为我们专题策划的关键词, 2009年初的“两会”特别策划及新春特别策划应运而生。“我在项目现场”通过记者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的所见所闻, 集中呈现福建省各地促项目、保增长的态势。“我在海西创业”则以外省创业者在福建省投资创业的成功事例, 突出体现海西建设的磁场效应。每年年底, 各地都有许多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 “温暖过年”系列通过认真梳理盘点, 对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报道。

2009年5月初,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 《意见》的解读成为福建省内媒体彼此较劲的一个着力点。《意见》明确赋予福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西岸观察》以此为切入点, 推出特别策划“台胞在海西”, 分“台农在福建”、“台生在福建”、“台商在福建”三个主题, 对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及台商投资区进行故事化解读。

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应对, 中国经济的企稳回暖如约而至, 而福建经济自二季度开始企稳以来, 也逐步形成整体回升向好态势。10月初, 福建省正式出台了八个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 为福建省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腾飞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里, 《西岸观察》推出了“年终特别策划·向上的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下福建县域产业突围典型调查”, 通过讲述一个个“化危为机”的生动案例, 呈现福建省渐趋企稳向上的县域产业发展态势。

这些专题的选题重大, 既突出主流, 又贴近热点, 形成的系列报道必然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视角:挖掘深度以小见大

有了好的选题, 还需要好的切入点, 然后进行精心组织。

专题策划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 不是提供一般资讯服务, 不是简单回答“是什么”, 而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这就需要我们从新闻事实入手, 把策划做深做透做充分。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拿出可操作的专题策划方案, 对报道重点与细节进行安排, 为记者采访和编辑处理稿件提供“示意图”。一方面是明确采访落脚点, 着力寻找典型个案, 挖掘其中的经验和普遍意义;另一方面是根据记者采访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方案, 使报道更具针对性。

“我在项目现场”精心选取了福清核电、厦门光电产业园、泉州炼化一体化、莆田向莆铁路四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 “我在海西创业”则选取了省外特别是海西周边城市到龙岩、漳州、南平、三明、宁德等地落户企业建设、发展场景, “温暖过年”系列注重选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地方特点的办实事项目, “台胞在海西”分别讲述了台农、台生、台商代表在海西的创业、生活纪事, “向上的力量”则对晋江、龙海、漳平、建阳等沿海和山区县市代表性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突围路径进行深层次解析。这些专题系列, 其主打都是来自最基层的典型个案, 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策划初衷, 反映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向上的力量”专题将开篇之作选择在了福建制造业和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泉州。经过反复甄选, 在泉州十多个传统优势产业中, 选定外向度最高、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晋江伞业作为调查对象。记者以鸿盛雨具这家民营伞企为主线, 通过对比企业半年间迥然不同的发展图景, 从困境面前不低头, 扩内需扭转困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掌握更多市场话语权;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出口稳步回升;依靠自身品牌优势, 注重差异化竞争等方面, 讲述了东石民营制伞企业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的故事。中宣部新闻局阅评员认为, “《福建日报》这篇典型调查, 剖析晋江东石伞企化危为机迅速摆脱困境的经验, 彰显了‘中国伞都’中小民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他们在逆境中依靠改革创新, 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 生动地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这样的典型报道值得借鉴。”《一家民营伞企的危机历练》获得认同和肯定, 除了选点准、具代表性外, 记者的多次采访、深入挖掘功不可没。

“台胞在海西”专题中, 在漳平种茶、在清流种花、在仙游种果树的台湾农民, 在厦门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在漳州天福茶学院读茶专业、在福建医科大学读临床医学的台湾学生, 在厦门杏林生产按键近二十年、在福州马尾生产电子配件十余年、在厦门创业居家二十年的台湾客商, 都成为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稿件大多篇幅精悍, 选取的角度也很小, 讲述他们在福建兴业、生活的故事。正是从一个个生动的个体身上, 以小见大, 体现了一衣带水、“五缘”交融的闽台关系, 以及海西致力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这个宏大主题。

三、表现:故事讲述言论点睛

《西岸观察》在专题策划中注重包装表现, 追求积聚效应, 形成报道强势。即做大做足专题系列中的每一组报道, 环环相扣, 布局得体, 有声有色, 给受众以较强的冲击力, 最大限度地起到整体舆论效应。

专题策划的表现形式可多样化, 有主打通讯、言论文章、背景链接、延伸阅读等, 图文并茂, 这样就使版面包装、主题凸显更加有板有眼。像“向上的力量”系列, 采用“突围·点睛”+“突围·启示”+“突围·延伸”的表现形式, 有故事、有观点, 有核心、有外延, 增强了整组报道的可读性, 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相得益彰。

“消息要像说新闻, 让人想听;通讯要像讲故事, 让人愿意听。”这是《人民日报》副总编米博华提出的一个观点。让人愿意听, 就要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细节、委婉的讲述。这对专题策划报道的写作尤为重要。上述《西岸观察》的专题系列报道中, 都以新闻故事为主打, 使主题策划充满了鲜活的情节。如, “温暖过年”和谐篇中的《死水·清流·新生》, 通过主人公许旺清的经历, 讲述连江县马鼻镇浮曦村解决饮水难的故事, 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建制村通水工程”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饱含温情。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老许说“挑水时要是摔跤了, 弄翻了水桶, 心里可比身上痛多了”, 把村民们通水前用水之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台胞在海西”台农篇《林勇:此生愿做永福人》一文中, 记者也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台湾农民林勇在漳平永福镇种茶创业的十余年中, 不仅把远在台湾的大儿子带到永福, 而且父子俩都娶了当地的女子为妻, 他的小儿子目前也在龙岩农校读书。这个故事情节, 生动地体现了闽台人民朝夕相处、亲如一家的现实场景, 而林勇“此生愿做永福人”的愿望也得到充分表达。

《西岸观察》的操作要素之一, 就是报道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这样的定位, 不仅要求专题策划的主打稿件要有深度, 言论也要有一定的高度, 努力做到观点独到、思考独特。在“台胞在海西”系列报道中, 编辑题记《耕耘的好时节》、《教育合作海西先行》、《投资的大平台》, 与各记者主打稿件密切呼应, 不仅对对台先行先试新政作了简明扼要的点评, 还热切展望了闽台各项交流合作的灿烂图景。“向上的力量”突出记者的采访体会与感受, 启示文章《“发现”之美》、《“卷柏”效应》、《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和《主动出击的勇气》, 不但对金融危机下福建县域产业突围路径进行了经验性提炼, 而且有机地融合于各组报道之中。精炼、到位的言论, 对专题策划起到了点睛效果, 使系列报道更具思想性、渗透力和影响力。

综上而言, 重贴近、求深度、抓典型、找细节是《西岸观察》组织专题系列报道的一种粗浅探索。随着经济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 新闻舆论环境的不断改变, 以及受众对传媒需求的不断提升, 媒体专题策划报道的实践路径也将不断创新深化, 新闻与社会、受众的互动融合将更趋紧密。

参考文献

[1]姜圣瑜.党报策划要义[J].中国记者, 2006, (11) .

叙事实践 篇10

一、教材分析

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 (第二册) Unit 1 的第二课时《A Journey to Honk Kong Disneyland》为例, 该课型为阅读课, 课文的中心内容是讲述作者去香港迪斯尼乐园游玩的一次难忘经历。文章按照事件发展的四个时间点展开, 脉络清晰, 学生也容易掌握主旨大意。在语言方面, 本文共有215 个词, 生词高达31 个, 生词量在本文中所占比例为14.4%。一般来说, 当阅读文本中的生词量高于5%时, 就会对阅读理解构成较大的障碍。

中职的学生本身文化底子弱, 在英语学习上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听、说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障碍。但是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6~18岁, 正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教师在备课时可将教材进行叙事化处理, 课前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迪斯尼乐园宣传片, 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先吸引学生的注意, 然后引入正课。此时, 教师已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处理,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更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教学过程

以下是叙事化教学法在一堂中职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该教学过程包含四个环节。

1. 读前环节

教师可在课前播放学生喜欢的迪斯尼乐园宣传片, 快速导入新课。在学生观看完后, 用两个问题引入话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Hong Kong Disneyland?Do you like Disney characters?”学生作出回答后, 老师再追问学生:“Do you have any travel experience?”在学生作答前,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 播放一段自己去旅游的视频, 呈现部分目标核心词汇, 如journey、vacation、unforgettable、experience、prepare、discover等。

2. 呈现环节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 让学生对教师的旅行经历进行整理复述, 然后能运用核心词汇来简单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学生完成陈述后, 教师引导其将描述旅行经历的词汇再次重新梳理。这个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自然地学习目标词汇并加深印象。

3. 读中环节

任务一是授课教师提问:“Can you write down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at each time? Can you find the key words in the passage to describe the events?”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在投影仪上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回答问题。

在直观图片展示的帮助下, 学生很容易找到一些重点词, 如prepare、discover、admission、coupon、visa、accident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将这些重点词写在黑板上, 帮助学生掌握。任务二是在提问“What did the writer do at Disneyland?”时, 引出character、parade、scream、souvenir这几个重点词。这些词都是比较难读难背的词, 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些词时可设计猜词游戏环节, 如“Mickey Mouse and Donald Duck are my favorite cartoon characters. When I rode the exciting roller coaster, I screamed and laughed during the whole ride.”本文生词量大, 生词所在的语境丰富, 便于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这些精心设计的句子能让学生利用语境及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词汇学习技巧和重要的阅读技能。本环节的任务三是仔细阅读课文并填写以下表格:

此表格是文本信息的高度概括, 所填生词大部分是本课生词, 其中部分生词和词语搭配已在读前环节让学生接触过, 此处要求学生填写表格可以达到巩固文本信息和词汇的双赢。

4. 读后环节

任务一是让学生小组讨论作者对迪斯尼之行的感触, 让学生尽量结合书本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要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需要再次对课文进行梳理, 这样也能进一步培养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任务二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通过复述来再现核心词汇并灵活运用, 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词汇中的8~9个。

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差异 篇11

“图像”一词的来源, 可以追溯到汉代, 主要是指一种象征意义的刑法。严师古注引《白虎通》:“画像者, 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 犯劓者以赫着其衣, 犯髌者以墨其髌, 象而画之, 犯宫中扉, 犯大辟者布衣无领。”严师古的注释说明画像是一种刑罚, 可以称之为“象刑”。原来是形容舜帝时的贤明政治。到汉代“象刑”成为贤明政治国家大治的一种追求。画像具有“形象”“图画”“图形”等多层含义。使用所谓的汉画像的语言其实包含许多汉化图像的引用和沟通, 呈现这些图像的表面语言, 如何被想象、如何被观看, 都要详细、细致地表达出来。《易经》上记载, 河从图中而出, 洛从书中而显现, 圣人把它当做事情的准则。因为图和书在古代都是一样被看重的,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郑樵在《通志·总叙》中说:“河出图, 天地有自然之象, 图谱之学由此而生;洛出书, 天地有自然之文, 书籍之学由此而生。图成经, 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成文。”可见图像在古人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 后来的汉画像艺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汉代的图像资料, 给我们研究历史、文学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信息。图像是以整体直觉思维审视文学现象, 当然不仅止于取得印象与传达印象, 也要进一步思考创作的动机。然而也不是脱离艺术直觉的纯理性思辨, 而是在整体直觉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范畴、概念以形象之语进行描述, 保持艺术赏鉴的直接性和具体性。“图像叙事是一种现象直觉式的规定。”图像看上去明白易解, 也易于领会和应用, 但是图像容易思考不深入, 不甚了了。这些特征都是立足于图像叙事的基础上。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有许多, 如山东沂南北寨村, 嘉祥武氏祠, 江安一县石棺石刻, 渠县王家坪无名阙石刻, 米脂县汉画像等。对于这些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 学者早就指出, 汉代《荆轲刺秦王图》描绘的是荆轲掷出匕首, 误入铜柱, 整个故事最紧张的时刻。基本上大家的注意力一齐集中在画像如何表现故事的高潮, 很少有人留意画工以怎样的技巧去呈现发展以及其中可能包含的“时间差”和“时间幅度”。按照《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见秦王时荆轲亲自捧着盛有樊於期头的盒子, 秦舞阳捧着都亢的地图, 匕首藏在地图里, 秦舞阳在殿下害怕, 荆轲受命代为献上地图, 图穷匕首见, 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 右手以匕首刺秦王, 随侍在旁的夏无且以药囊击荆轲, 秦王因为左右的人叫嚷提醒, 才拔剑还击, 断荆轲左腿, 荆轲失去行动能力, 不得已掷出匕首, 匕首击中铜柱。秦王复击荆轲, 荆轲知道事败露, 倚柱大骂。按照情节时间的顺序, 武氏祠三幅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所描绘的至少包括先后五个时间段落: (1) 秦舞阳害怕, 匍匐在地上; (2) 荆轲挥匕首, 仅断秦王衣袖, 秦王慌忙奔逃; (3) 荆轲欲追, 却遭到阻拦, 被人拦腰抱住; (4) 荆轲投出匕首, 匕首洞穿铜柱; (5) 持盾握剑, 武士前来救秦王, 从前后包抄荆轲。不论故事的哪个版本, 画像中有一个已经打开、露出头颅的盒子, 又有一截已经断了的衣袖, 清楚地交代出故事较早的情节。根据《史记》的情节, 荆轲掷出匕首的时间应该在左腿断掉之后, 而画像中的荆轲还能站立, 还能追秦王, 但是被人拦腰抱住。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抱住荆轲的人手中并没有药囊, 不能确定他是夏无且。单单从画像上我们无法确定荆轲的腿已经断了, 只能看到画像中匕首穿过铜柱, 匕首尾巴上的穗子还处在飘飞的状态。这个时候秦王的卫士持盾、剑而上, 最终取得荆轲性命。这个情节无疑是故事的最后一幕。图像叙事的缺点就是可能没有办法说清楚情节的顺序, 还要通过文字的记录来猜测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但是在图像上也能发现时间的顺序, 只是不太容易。国像中, 在秦王的旁边还有一双鞋子而且是并排的, 这个描述在《史记》中没有被讲述出来, 图像中似乎在提醒一些被忽略的情节。对于这双鞋子, 学者的观点也不一样。容庚认为这双鞋是秦王没有来得及穿上的, 而朱锡禄认为这双鞋是秦王脱落的。其实这也是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一个差别: (1) 画面提示最精彩和最紧张的时刻, 使观看者一看就知道画像所要讲述的故事, 但是故事前后情节则由观看者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和补充。 (2) 将先后的情节, 以布局轻重的技巧, 同时呈现在画面上, 引导观看者利用画中出现的人物、物件和场面来解读一幕幕发生的故事。这些差别使得图像和文字有不同的作用。

刘勰主张, 研究文学现象要追求一种圆融通照的境界。就是要融合图像叙事和文本叙事, 把两者结合起来, 使得赏鉴者带着鲜明的寻根讨源思维特点去研究, 发现新的问题, 揭示某些未被发现的文学现象或者历史事实。荆轲刺秦王题材在各种情况下, 表现的侧重点不一样, 有时候让观者匪夷所思。而且图像的发展本身也存在某些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 而有时候又有所偏颇。图像不能完全照搬某些文学经典, 因为文学经典代替补充图像的叙事, 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由荆轲刺秦王相关故事, 我们可以看出, 在历史渊源中, 一些原型母题是故事叙事的核心, 这是一种有着广泛互渗功能的共同模式, 人们都普遍地认为有一种较为固定的抽象哲学概念。例如一直探索的荆轲相关故事, 故事情节无论在哪里出现问题, 都会有许多机会被整合到另一个相似的故事情节中间去, 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理论方式和理论方法, 从而绝大部分产生另一个相关理论体系。这是某些典籍在传播和继承过程中吸收各种社会文化资源, 对有限的资源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典型表现。

我们应将图像叙事的产生与汉代的史学观联系起来, 并对两种历史学家治史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一种是强调历史学家那种客观的, 以时间为线索的著史原则;一种是司马迁那种史观, 即书写历史的基本功能和探索历史范式及提供道德训诫。这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武梁祠墙壁上的画像的叙事很像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它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 都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各个环节历史故事来展现的, 甚至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第二, 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生平事例、生平德行以及他们的个人不同的情况。第三, 如果是一个儒学设计者, 他在设计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武梁祠的各种结构、文化氛围、情节叙事过程等, 在结尾处出现武梁祠的完整的画像。这就是作者不同塑造的形象也不同的原因。“不论是在整个叙事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还是在暗示作者‘史家身份’的作用上, 这个‘自画像’都和司马迁在《史记》的结尾章《太史公自叙》相对应。”

罗钢先生说过, 就好像语言学家们从变化多端的语句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语法规范, 作为叙事的某些信息, 任何人一定能够从繁杂妩媚的故事中抽象出一路典型的故事规则, 这样就可以把变化多端的故事情节变化成一定的文本叙事结构。所以图像叙事就这样凸显出来了, 它们之间的差异由此而生。两者是不可能互相取代的, 各有各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 (汉) 班固.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3.

[3] (汉) 司马迁.史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

[4]颜娟英.美术与考古[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下一篇:万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