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2024-07-05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精选11篇)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1

一、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

(一) 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

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 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 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 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甚至失去生产能力, 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 毁林开荒, 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致使土地日益瘠薄, 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 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二) 农田破坏更加严重

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 致使黄土高原沟壑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其沟壑密度一般在2~5km/km2以上, 有些地方可达6~8km/km2以上, 切割深度可达100~200m以上, 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 最高可达65%以上[5], 这就意味着沟壑面积越来越大, 农田面积被支解得越来越小。农田破坏越来越严重。

(三) 气候条件更加恶劣

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加剧, 林草地所占比例严重下降。乱垦滥伐现象, 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 而气候条件的恶劣更加剧了水土流失,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四)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50年代以来, 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 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 治理难度相当大。据研究, 过去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措施保存面积仅为统计面积的30%左右, 而且多为幼年林或者近于衰败的低效林, 人工造林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土壤水分亏缺、林木生长受抑的现象。

(五) 泥沙淤积河道, 旱涝灾害不断

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 每年有4亿吨的泥沙被冲刷淤积在河道上, 致使河道以很高的速度淤高, 从而造成下游河床高出河岸地面, 易造成河道两岸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 大部分降水以地表径流白白流走, 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 干旱出现机会增多。

二、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一) 加强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

建国50多年以来, 面对黄土高原日益严酷的生态环境, 当地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坚持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生态建设路子, 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恢复与调整理念上,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实践,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 使我们的主观意志与自然规律相统一,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新理念, 由“征服自然”转为“适应自然”, 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但终因自然环境严酷、人民生活困难、投入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不良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今后一个时期,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为依据, 按照“防治结合, 保护优先, 强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 研究生态演替变化, 探讨生态系统发展规律, 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秀美山川、发展国民经济、生态系统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力各个要素相结合, 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农业科技与农业劳动者结合, 可以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使农业经济从“体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化;农业科技与农业劳动工具的结合, 可以确立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使农业生产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目前,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滞后, 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限制因素。因此, 一方面要坚持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 使之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尽快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与探索。一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 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三) 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首先是搞好设计。要制订好分步实施计划, 小流域的上游要封山育林, 陡坡垦种的要逐步改为梯田或退耕还林。要对城镇、人口密集的村庄和保护大片农田的地段先行整治。第二是综合整治。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长期收益与近期收益,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 集体治理与个体承包的关系。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各种治理措施的配置, 要为综合治理区的经济腾飞提供物质条件, 使治理开发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第三是典型引路。小流域是江河的最小单元, 是产水产沙的源头, 把小流域治理好了, 减沙减洪也就解决了。因此要将小流域治理作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农业建设的战略性、根本性措施。按小流域进行综合、连续、集中的治理, 是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要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宣传小流域治理, 突出宣传一批凸显小流域治理的先进典型。

(四) 坚持退耕还林还牧

目前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和成熟的条件, 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和贫困山区移民, 禁止陡坡开荒种地, 恢复林草植被。当前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 鼓励农民将坡度大于25°、产量低于750kg/hm2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发展畜牧业和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树种, 使农民退耕后既有稳定收入, 又能尽快脱贫致富。部分退耕既有稳定收入, 又能尽快脱贫致富。对部分退耕确有困难的贫困山区, 应实行向条件相对较好或耕地充足的地区整体移民, 以减轻山区的人口压力, 防止退耕反弹。在黄土丘陵壑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 造林应先种草、后植树。种草时, 首先考虑抗旱耐寒力强的品种, 还要考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生长迅速、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再生力强、保持水土能力强的品种。草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 可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 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 植被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点,危害,治理

参考文献

[1]甘枝茂, 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唐克丽, 开发西部切入点的研究-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为例, [J]第四纪研究, 2000。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2

情况汇报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辖乡××镇,××个建制村(居)委会,××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万亩,现有有林地面积××万亩

;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竹林面积××万亩,为全省××个毛竹基地示范县之一;国家公益林面积××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面积居全省第一。××又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万亩,占山地面积的。

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

我县水土流失治理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倾心支持。年月,省委、省政府把××县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区,拉开了我县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至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其中:有效治理面积××××万亩。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精心指导。县委、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守土有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在××乡李田、××镇罗地等十五条小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其中:封禁万亩,“老头松”改造万亩,种果万亩,生态林草万亩,坡改梯万亩,改造乡村道路、果园道路公里,蓄水池个,防洪沟公里,沼气池口,谷坊个,蓄水塘坝座,渠道公里,节水灌溉处,水保监测站个。突出表现在:一是治理步伐规模推进。年至年有效治理面积仅万亩,如按此进度计算,需年时间才能把我县的水土流失全部治理完。自年起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年共治理万亩。据此规模推进,经过年左右的时间,我县的水土流失地可全部治理完,比原来的治理速度大为提高。二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绿色产业将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据监测,原中强度水土流失地植被覆盖率提高以上,径流系数从下降到,河水含沙量由公斤立方米下降到公斤立方米,经过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平均气温下降,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林果得到培育壮大,如策武万亩果场、三洲杨梅基地、南坑银杏基地等成为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流域。此外,项目实施共用劳力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万元,仅经济林果一项就消化剩余劳力万工日,创劳动力价值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三是“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群治山治水治穷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一种“毁林可耻、护林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探索出了一条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如建章立制强封山、“草牧沼果”、“草牧沼菜”生态模式、低效林“老头松”改造、“等高草灌带”等。通过采取大面积封山与小面积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与管理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牧沼果相结合,经济

林果与水保防护林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治理南方花岗岩水土流失地的新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专家石玉林在去年“院土八闽行”活动中对我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㈠实行封禁做到“三个建立”。即建立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队伍,建立疏导用燃的渠道。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等。二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以乡镇林业站和水保站工作人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把护林员工作重点由原来巡山为主改为入户查灶为主。三是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水保治理项目区内的农户全部改烧草为烧煤和沼气,充分利用沼气和煤炭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由政府出资,实行煤炭价格补贴,对封禁区群众烧煤每个煤球补贴元;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建沼气池每个给予补助元。

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篇3

关键词:灌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34-02

1 灌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本灌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灌区风沙区的治理,截至2014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5.63hm2,治理率达48.44%,各项建设成果在风沙片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灌区水土保持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资金短缺,制约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大面积开展;(2)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3)风沙片治理程度总体水平较差,流域内尚有485hm2的沙荒耕地亟待治理,另有部分林地由于造林标准低以及放松了抚育管理等原因,导致林地质量整体水平水不高,综合防护体系功能脆弱;(4)监督执法体系不健全,治理管护、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仍需加强,尤其是对近期难以治理开发的沙荒侵蚀劣地要加大封育治理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2 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2.1 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有:土质松散有机质含量少,颗粒胶结能力差;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土地不平,植被少形成的地面径流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季风强度大,春冬季风时节,田野无植被。人为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方法;林木覆盖率低;毁林造田;破土面积不断扩大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2 危害 (1)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农业生产的基础,使土层浅薄,面积减少,结构涣散,肥力降低,作物产量下降;间接上使水利工程破坏,降低工程效益,加剧旱涝灾害的演变,造成劳力和经费投资的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2)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风沙区农作物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减少,人均收入、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也直接导致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3)大量的水土流失,增加了沟渠中水流的泥沙含量,一些沟、渠等水利设施,经常因为泥沙淤积,降低了排灌效益,缩短了寿命,影响了输水能力,使其不能发挥效益,甚至完全失效。

3 灌区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3.1 改善灌区渠道两岸水蚀区、风蚀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灌区土地有轻微沙化现象,致使粮食产量较低而不稳,部分地块种不保收,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基础非常脆弱。水土流失造成表层土壤营养成份随着土壤一并流失,土壤越来越贫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据灌区抽样调查,被流失的1 000万t土壤中,约有机质养分10.4万t,全氮0.55万t,全磷0.97万t,全钾3.95万t。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土层浅薄,肥力减少,土壤结构痪散,作物产量下降,林木立地条件变差,幼苗成活率低,成林生长滞缓。通过对灌区综合治理,能缓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2 减少干级渠道淤积,有效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的效益 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随降雨所形成的地表径流流入灌区渠道,造成渠道泥沙淤积,降低了渠道输水能力和水利设施调蓄功能,致使工程寿命缩短,每年需用大量的资金、劳力进行渠道清淤,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4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4.1 工程措施 本灌区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为土地整治,主要采用74kW推土机推运表层土,人工施工为辅。撒播草籽前要进行场地清理,耕翻土层,清除土层中的碎石等杂物,以得到一个质地疏松、透气、平整、排水良好、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

4.2 林草措施 于土地整治范围内宜草面积均撒播植草,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共撒播植草面积,草种选择狗芽根与紫羊茅混合草籽及中华结缕草籽等。选用标准为国家I级,播种量为8g/m2。

4.3 耕作措施 从灌区的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即大于30°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坡地实行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5 效益分析

5.1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6km2,治理率达到99.47%(占流失面积),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17.34%提高到23.07%。新增措施每年年总蓄水量15.66万m3,总保土量0.88万t。

5.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区的综合治理,完善了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设及措施配套,整体防护功能及水土流失控制能力增强。同时改善了项目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为灌区群众在市场经济体制引导下自主经营土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与商品率开拓了空间,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3 经济效益 经计算,灌区水保项目实施后年增效益共计261.46万元。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0.09hm2,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64kg,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8元。

参考文献

[1]邱永民.山东农业节水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东水利,2004(3).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4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和区域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坚持科技创新、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为重点, 以治理超坡耕地、荒山荒坡、植被恢复及浸石沟治理为主要内容,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恢复植被为重点, 不断加快加区域生态治理体系建设脚步, 形成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综合治理模式。

1 水土流失的现状

东宁区域属东北中部的中低山丘陵区, 主要以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地貌类型为主。山地面积为6412.5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87%;丘陵岗地面积为590.1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8%;河谷平原面积为368.5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5%。土壤有河淤土、水稻土、白浆土, 平均海拔高度在120米以下, 属大陆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河流成网, 绥芬河大小支流163条, 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突出,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已成为影响群众致富、制约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最大瓶颈。

2 水土流失的成因

2.1 自然因素

该地区地形为低山丘陵, 海拔为100-120米。山坡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0%, 坡度为5度至30度不等。地形坡度大对水土流失影响很大, 坡度大小与水土流失程度成正比。从气象来说, 降雨特别暴雨对土壤侵蚀影响特别大, 该地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带, 雨热同季, 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mm以上, 特别是7、8、9月份雨量集中, 占全年降雨量的70%, 集中较强的降雨对地表土冲刷力很强, 特别是坡度较大的地区, 对壤的侵蚀更加严重。除耕地外, 植被占有率较低, 每遇强降雨都会造成洪灾, 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 人为因素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本植被面积很大, 在几十年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威胁人和财产安全的洪灾。但进入后期尤其是近十几年, 洪灾频频发生, 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而人为的破坏植被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 平缓耕地粮食生产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要求, 大面积的坡地被开垦成耕地, 大量的林地、湿地、植被遭到大量破坏, 土壤侵蚀进一步发展, 加重了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再有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只重视发展, 不重视生态建设, 在山边河边放牧, 盗砍树木, 非法采沙等, 造成山边河边只见荒坡、荒滩不见青山绿草, 弃土弃河渣堆满河道, 这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3 水土流失的危害

3.1 土地生产力下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缺乏对土地的有效保护, 致使农业生产用地侵蚀严重, 土质逐年变薄, 土壤肥力下降, 重壤土变成了轻黏土, 土壤孔隙度减少, 持水保肥力下降, 农业耕作性越来越差, 抗御洪涝灾害能力足年降低,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后, 使土壤抗蚀力不断减弱,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2 自然灾害频繁, 周期缩短

据调查, 由于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县内主要干流不同程度的淤积, 河床高出水平地面, 致使河道不畅、淤积, 行洪能力普遍下降, 自然灾害频发。据水利资料统计1952-1992年的四十年间, 区域性大洪水5次, 平均8年一次, 2002-2014年共发生洪水8次, 平均1.5年一次。

3.3 耕地资源总量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两岸耕地被冲刷、土质量下降, 多数农田因耕作层土质流失而无法耕作, 黑土颜色变淡, 密度稀释, 有些地方甚至成为砂石遍地、怪石裸露的不毛之地。据统计到2014年县域耕地面积比建国前减少了350公顷, 除因建筑和生产用地占用外, 大都是因洪水灾害和坡地弃耕减少的。

3.4 破坏地面完整性

由于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农业生产坡耕地出现了深浅不一的侵蚀沟, 中小主干河流改道, 冲毁公路和农田, 造成耕地表面支离破碎, 破坏了农业生产工作面的完整, 土质退化已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高效利用, 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不稳, 生产效益下降, 对粮食生产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

3.5 经济损失严重

由于水土流失逐年加剧, 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据资料统计1998年一场洪水冲毁耕地50亩, 房屋4栋, 水毁交通道路1公里, 涵洞15处, 过水桥4处, 小河道堤防几乎全部冲毁,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也为恢复治理水利工程增加了难度。

4 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作, 要以超坡耕地退耕、荒山荒坡覆植、浸石沟治理为重点内容, 最大限度保障粮食稳定生产、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合理保护有限的黑土资源, 全面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 保证工程措施与植被恢复相结合, 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4.1 高度重视加强水保宣传工作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最大程度上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 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和水土保持工作认识。加强监督保护和法制建设, 扩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 不断提高社会各界水土保持法律意识, 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发生。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 合理安排水保三大措施, 将水土流失的治理与群众经济挂上钩。加强资金管理, 专款专用。将国家补助经费和地方匹配资金作为启动资金, 调动群众积极参加和投入。

4.2 加快优化土地结构调整

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实施退耕还林、还果、还草, 消灭宜林荒山, 推进治理种养结合, 就地转化增值, 增加效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经营理念,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联营,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流转的利益保障机制, 引导城市资本向规模农业农村投入,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推动观光农业产业发展, 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生产经营。

4.3 全面加强生态治理工作

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 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插柳护岸、侵石沟治理、禁牧圈养生态治理工程。加大重点区域植树造林力度, 确保年新增造林面积为10万亩以上。建立建全长效监管机制, 持续严厉打击盗采林木资源非法行为, 维护正常有序的生产秩序。强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生活弃渣, 确保清洁生物固化燃料使用率达30%以上, 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争办国家山区生态示范县。深入开保护“母亲河”行动, 不断加大水土流失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确保水质安全。

4.4 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完善区域水土监测体系建设工作, 做好区域主干河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化建设, 推进各行政村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规划, 全力实施水土保持基层常规监测点建设, 有效开展辖区水土流失和防治监测评价试点工作, 全面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制定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 加大“荒山、荒滩、弃沟、弃耕地”治理开发力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生态治理, 不断探索水土保持投入多元化新机制。

5 结束语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5

2011-12-26 16:29:01 来源:中国计量测控网

字号: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好坡耕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通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分析,探讨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的径流泥沙、坡面水资源以及农业化肥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以整治梯田工程、营造经济林、建设集水补水性耕地、实施封禁治理等多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黄土高原;坡耕地;综合治理;循环利用;模式

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和土壤贫瘠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使每年流经黄河三门峡站的泥沙有16 亿t之多,若按50%来自坡耕地、耕作层深度以20 cm计,仅黄土高原地区相当于每年损失可耕地33.33 万余hm2。多年来的试验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以坡耕地最为严重,面积也较大,黄土高原现有耕地面积834 万hm2,坡耕地约占65%,其中近1/3 坡面角大于15°,近10%大于25°;60%的坡耕地耕层浅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差,主要分布于陕北、晋西丘陵沟壑区梁峁坡面的中上部。这些类型的坡耕地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达20 000~30 000 t /(km2·a)。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比一般的荒坡地还严重。因此,研究黄土高原坡耕地综合治理问题,对减少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有重大意义。

一、黄土高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坡耕地是山丘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垦由平原地区向山区丘陵区扩展,坡度愈来愈陡,加之生产方式落后,激发和加剧了沟道侵蚀和重力侵蚀,坡耕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陕西省每年流入黄河泥沙的40%~60%来自坡耕地。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在5 000 t/(km2·a)以上,局部地区高达25 000 t/(km2·a)。坡耕地是水土流失主要的发生区域,也是黄河泥沙危害的主要根源。

1.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

(1)坡度越陡,流失越重

坡耕地水土流失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加剧。根据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的调查分析,坡耕地土壤侵蚀一般都为中度以上的侵蚀,8°以下、8°~15°、15°~20°、20°~25°和25°以上坡耕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 000~2 500 t/(km2·a)、2 000~5 000 t/(km2·a)、3 000~8 000 t/(km2·a)、5 000~10 000t/(km2·a)和10 000~25 000 t/(km2·a)。

(2)水蚀为主,兼有其他

黄土高原坡耕地主要分布于水力侵蚀地区,坡耕地侵蚀类型多以水力侵蚀为主,同时也有水力、风力、重力等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动力综合作用的复合或复杂侵蚀类型。

(3)土壤疏松,侵蚀加剧

黄土高原地区出露地面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黄棉土等。这类土壤和地面组成物质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水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运。这些地区坡耕地分布广,面积大,不合理垦殖严重,土壤疏松,易崩解,可蚀性大。

(4)表土流失,肥力衰减

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土壤中养分急剧衰减。通过在黄土高原南部淳化县设置的径流小区研究比较了泥沙和坡耕地耕作层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坡耕地流失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比值显然大于1,依次为1.43、1.67 和1.2。1987—1993年,泥沙中有机质和全氮年均下降分别为0.083%和0.006%,坡耕地土壤养分随侵蚀时间的延续呈衰减趋势。综合观测结果,土壤养分流失量随坡度增大呈幂函数增大。径流中养分含量极微,因此泥沙流失是养分衰减的主要途径,以有机质和氮素的衰减最为明显。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耕地破坏,威胁生存

坡耕地水土流失使有限的耕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层变薄,肥力和保墒能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对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水土保持科考成果,黄土高原坡耕地生产1 kg粮食,要流失40~60 kg 表层土壤。

(2)贫困加剧,制约发展

目前,坡耕地集中的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山丘区,黄土高原区320 个县中,有207 个是国定和省定扶贫重点县,占总县数的67%。实践证明,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剧了干旱、大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其贫困落后的根源。

(3)河道淤积,降低效益

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江河干支流水库等水利设施和下游河道,不仅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而且降低水利设施效益,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加剧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对区域饮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据科考,黄河年均约4亿t 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导致河床每年抬高8~10 cm,大大增加了防洪压力。

(4)面源污染,影响水质

坡耕地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水体,往往还携带着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的残留物。坡耕地水土流失,将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化肥、农药、有机质等带入江河湖库,引起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程度,对工农业生产用水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5)环境恶化,威胁安全

坡耕地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土地“沙化、石化”,基岩裸露。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肥力下降,人地矛盾突出,农作物产量降低,迫使当地群众不断开垦新的坡地、林地,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

二、黄土高原坡耕地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①梯田。梯田是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修建梯田是改造坡耕地,保持水土,全面发展山区、丘陵区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

②水保集水工程。主要包括水窖(旱井)、涝池(蓄水池)、截水沟、蓄水沟、引水渠、排水沟、鱼鳞坑、水平沟、水平阶等。

2.植物措施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植物措施。如黄土高原生态防护林,主要包括梁峁顶水保防护林、梁峁坡水保防护林、沟沿水保防护林、沟坡水保防护林等;坡面经济林包括苹果、葡萄、梨、杏、桃、核桃、红枣等;坡面薪炭林主要树种有刺槐、柠条、沙棘、柳等。此外,在禁止耕种的25°以上坡角的退耕地上种草,选择抗旱力强、多年生、青草期长、优等蜜源植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沙打旺、多年生黑麦草、红豆草等。

3.农业耕作措施

①微地形改变措施。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等。

②地面覆盖措施。包括留茬覆盖、秸秆覆盖、青草覆盖、地膜覆盖等。

③土壤物理性状改变措施。包括深松少耕、硬茬播种、垄作深松耙茬、轮耕、免耕等。

三、循环利用在坡耕地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其水土流失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过程。循环利用为水土保持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损坏环境,又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方式,对这种以土壤和水资源循环为基础的周期性的水土保持循环,姑且称为水土保持循环利用。

从黄土高原坡耕地综合治理来看,水土保持工作中发展以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这在黄土高原坡耕地综合治理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的范例。

1.黄土高原坡面径流泥沙循环利用

黄土高原在坡面上常见的基本农田就是梯田。梯田可以改变地形坡度,拦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防治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目的,同时可以实现径流泥沙的循环利用。

坡面集雨措施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等,通过切断和拦截坡面径流,有效地拦蓄了径流泥沙和土壤养分,使这些对于下游有害的径流、泥沙回归到这些工程措施中,进而为生物所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循环利用。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以及枯枝落叶拦截暴雨和径流,使径流减缓冲刷,泥沙逐步沉降,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实现径流泥沙的循环利用。这样的模式在黄土高原治理的流域中随处可见。

2.黄土高原坡面水资源利用

(1)坡面集雨灌溉循环利用

集水技术是在干旱地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服务的一种技术措施。在山顶修筑集雨设施,就近修建沉沙池和水窖,提供农村饮水和旱地灌溉的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实现雨水资源在坡面上就地利用,小旱不减产、大旱少减产。如黄委绥德水土保持科学站试验场的辛店沟小流域内就有这类模式。

(2)坡面水工程循环利用

利用沟道已有水源,采用提灌工程把沟道中的水提到山上制高点兴建的蓄水池内,利用输水管线将水资源送入农田、经济林,变沟道水为坡面水利用的循环形式。陕西省绥德县韭园沟小流域内有这类模式。

3.坡面面源污染物的再利用

在黄土高原坡面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面源污染物在降雨和径流的作用下,重新流入了农地、林地和草地,在迁移过程中,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这些污染物的拦蓄,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下游污染,而且利于坡面作物和植物增加肥力,使这些废弃物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当径流泥沙、面源污染物等成为黄土高原坡耕地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链条时,从循环理论的角度看,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植物和作物的原料,最大限度地加强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改造,尽力将水土流失中携带的径流、泥沙、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都保持在坡面上,同时实现坡耕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当然,循环利用还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持,需要开展研究,不仅要研究坡面自身再利用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其流失的数量、存在的结构和形式,以及通过循环的高效利用能力。

四、黄土高原坡耕地主要治理模式

1.梯田工程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梯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农田,其粮食产量一般为2 500 kg/hm2,是坡耕地产量的2~3 倍。因此,实施坡改梯工程,建设高质量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当地群众吃饭问题、确保山丘区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种典型有甘肃省庄浪县榆林沟、甘肃省定西县官兴岔流域、陕西省清涧县老舍古小流域等。

2.经济林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在黄土高原地区不少流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于经济树种生长,如在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适宜于生长杏、桃,在黄河两岸的陕北和晋西地区适宜于生长红枣,黄河两岸的韩城、芮城等地适宜于生长花椒,在渭北高原和黄土高原沟壑区部分地区非常适宜于发展苹果和梨等。因此在搞好水土流失防治的前提下,坡耕地上应多发展经济林。这种典型有陕西省绥德县三十里铺小流域以红枣为特色、甘肃省崇信县刘家沟小流域以梨为特色等。

3.集雨耕地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最主要限制因子就是水分。因此将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的、季节分布不均的降水,尽可能地保留和集中在农田和经济林地中,供农作物和植物生长发育时使用,从而获得稳产高产。因此,要在集水、蓄水、用水方面下工夫,在坡面上建设集雨场进行集水,建设旱井、涝池、蓄水池等蓄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用水。这种典型如陕西省榆阳区赵家峁流域、甘肃省定西县关川河流域等。

4.封禁舍饲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放牧式的畜牧业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采用封禁舍饲措施,即封山轮牧禁牧,改良天然牧草,种植优良牧草,建设牲畜棚舍,推广舍饲技术,发展舍饲养殖。如陕西省安塞县武家湾小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将传统为主的养殖方式改为舍饲养殖,进行小尾寒羊改良试验,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同时加强水源涵养林、天然次生林的封育与保护。

5.高效设施型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同时,可以适当发展一些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沼气池等高效设施项目,通过温室大棚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通过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通过沼气可以将生活垃圾、秸秆及粪便废弃物深层利用,循环再生,为农村提供清洁型的燃料、肥料,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陕西省宝塔区燕沟小流域建立了高效设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在坡耕地改造的水平梯田上新建温室大棚15 座,同时从沟道引水上山,建立大棚内滴灌节水工程,使大棚内的蔬菜当年投资当年受益。陕西省安塞县史川流域农民武志尚在水平梯田上种植大棚蔬菜的同时,进行大棚养猪,并修建沼气池,第二年就实现人均纯收入7 000 元。

参考文献: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6

【关键字】电子商务;税收;流失

一、我国电子商务与税收

过去的税收征管已经比较完善,通常使用纸质凭证便于开展稽查工作。然而目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贸易活动中的交易凭证转变为电子的形式,可以在此基础上修改与删除,但同时也为一些企业隐藏收入、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提供机会。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相应的税收征管系统却仍不完善,税收稽查工作难于进行,税收流失问题迫在眉睫。

二、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原则

1.税收中性原则

国家征税是部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在整个转移過程中,会给纳税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为社会带来超额负担。国家征税会导致纳税人的可支出金额降低,同时政府部门的可支出金额增加,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损失大于伴随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即产生超额负担。此外,征收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会影响纳税人的消费与生产行为,也会产生超额负担。从税收理论角度来说,税收的超额负担会较低税收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应尽可能保证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中性是国家征税时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降低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指国家征税应减少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影响,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使税收成为高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指标。税收中性原则实际意义是保证税收不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可有效促进技术进步且降低交易费用,较之于传统交易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我国的上网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较低的普及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2.财政收入原则

税收财政收入原则是指国家税收制度的不断变革都应建立在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的基础上,确保满足国家各方面财政支出的需求。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建立也不例外,应严格遵循财政收入原则,与国家的整体税收制度协调运转以保证国家的多方面开销。对于电子商务,财政收入原则首先要求其必须能满足一定时期的公共支出的需要;其次还应保证财政收入能与国民收入达到同步稳定增长。

3.坚持国家税收主权原则

现实发展模式,而是应该在结合自己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发展程度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在制定电子商务的税收方案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要确保国家利益不受影响。例如,最中国开展网络销售工作的外企应要求其在注册中国账户,中国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款项将汇入其在中国财务管理下的账户,以此为凭证征收其销售增值税。对于从事网络交易的外国企业应对其服务器强制性添加税务链接、银行链接,对于网上销售的实时监管,确保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电子商务税收流失问题成因分析

1.网上交易导致征收困难

电子商务摆脱过去纸质交易带来的不便,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电子商务税收体系缺少明确的法律界限,给很多不法企业带来偷税漏税的可乘之机,企业可通过转变自身贸易方式,将大量交易活动转移至电子商务的范围之中逃避税收。此外,由于电子商务不再提供纸质凭证,同时会为保证消费者隐私通常会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交易,税收人员缺少计税凭据,加大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

2.网络技术为逃税提供便利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一些企业带来了偷税漏税的商机,使得部分商品的定价更加随意,企业间可私下达成某些协议以获得不法利益,这加大了税后征管部门的工作强度,很难衡量商务活动中的具体贸易类型或交易款额,导致无法确认企业具体应缴纳的税款数目。稽查工作很难开展。

3.税收工作难度大

目前市场上一些企业通过修改用户名和超级密码,隐藏保护其交易过程中的部分不法行为,介于电子商务为跨国交易提供平台,均导致征收税款工作难度加大,相关信息很难收集全面,在稽查过程中无法准确发现隐藏的细节。

四、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流失治理对策研究1.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

目前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之对应的税收征管体系还有待完善,税收部门要尽快促成与国际互联网的对接,在网络环境下达成银行、企业等多方面的联系,达到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全面监管。落实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督促相关企业依法纳税。电子商务税收工作还应落实到支付过程中,监控网上交易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实时将交易数据传输与税管部门,有效避免不法企业私自篡改,有效改善税收流失问题。

2.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实现税收电子化

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税收征管系统,促进税收征管的全面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商务实时登记制度,由税收征管人员对其网上交易程序进行审核,登记系统中可显示电子商务企业的不良交易记录,提醒税收人员的同时也警告相关企业应依法纳税。

3.建立税收情报网络,监控电子商务税源

在国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海关、银行、企业等方面与税收部门的联结,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交流,全方位收集税收信息;在国际间合作中,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建立起横跨国内外领域的完整电子商务税收情报网络,避免不法企业以跨国业务作为掩护进行的避税活动。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便我国学习先进的电子商务活动模式,不断完善贸易体系,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信息的完整性,从而避免税务流失。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信用评级的若干问题及展望[EB/OL].2011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7

一、主要做法

㈠政府主导, 主体下移 为了把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抓实抓好, 抓出成效, 项目试点区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 督查指导, 明确提出“保进度、求质量、出精品”的要求;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指导, 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 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乡镇领导包村包点, 部门抓点包项目, 村干部包劳力, 技术人员包技术指导。尝试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水保局为项目法人, 乡镇为项目实施主体。同时, 为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县政府大胆尝试, 在项目主体不变的情况下, 将实施主体下移, 有效化解了梯田项目建设群众投劳难、筹资难的矛盾和问题, 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㈡强化宣传, 全民动员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关键是坡改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梯田建设和发展梯田产业的积极性, 乡 (镇) 政府组织部分干部和群众到周边地区梯田产业发展比较快和梯田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进行观摩, 实地查看, 并和当地群众进行交流, 谈效益, 谈经验, 通过反映最直观的梯田与坡耕地产量的对比, 尤其是梯田果园收益高达2360元, 使群众清醒认识到坡改梯的重要性, 从而使项目区人民群众对坡耕地梯田化的要求日益见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实行红旗、喇叭、标语、指挥部、进度评比“五到工地”, 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采取群众大会、入户动员和现场调度, 算帐对比等方法, 增强群众开展梯田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形成了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通过制作水保国策门、宣传牌、刷写墙体标语、流动宣传标语牌、编印宣传册、农民培训等形式使项目建设深入人心, 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细致, 群众投劳积极性高涨, 确保了项目试点任务的全面完成。

㈢整合项目, 综合治理 为了提高项目试点区整体建设水平和梯田后续开发能力, 县政府立足“改土兴水抓生态”的思路, 按照“水保搭台, 政府主导, 部门唱戏, 全社会参与”的方式, 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窖、坝”综合治理[2]。同时, 本着“统筹安排, 配套使用;渠道不乱, 职能不变;各负其责, 各记其功;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的整体思路, 和“各炒一道菜, 共坐一桌席”的拼盘开发机制及“共乘一辆车, 各坐各的位”的资金管理使用原则, 整合农发、水利、城建、扶贫、林业等部门的水窖、道路硬化、旧村改造、村部建设等6个项目资金, 栽植梁峁及沟道水保林、修建道路排水沟、新建果园、实施旧村改造、完成村社道路硬化、新建水窖等, 有效解决了各职能部门项目的单一性, 达到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效果。成功走出了“山顶沙棘戴帽, 山间梯田缠腰, 埂坝牧草锁边, 沟底刺槐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

㈣后续开发, 产业跟进 项目区由于坡地面积大, 果品产业比静宁南部果品大乡至少迟发展了二十年。而这个项目的实施, 无疑为项目区群众发展果品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地政府按照“治理抓特色, 特色抓产业, 产业抓优势, 优势抓规模”的思路, 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协商, 进门入户告知等形式, 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预留产业地块, 规划在海拔1750米以下的新修梯田上, 发展以红富士为主的山地果园, 不适合果树栽植的区域, 整流域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膜侧小麦套种马铃薯, 依托玉米秸秆等丰富的草资源发展养畜业, 形成了“梯田+经果+旱作农业+畜牧”的产业格局, 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 果、粮、经协调发展, 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成功经验

㈠立足县情实际, 凝聚建设合力 静宁县地上无林, 地下无矿, 要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生存、生产和发展问题, 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而全县90%多的山旱地均为坡耕地, 只有通过坡改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 才能提高人民收入,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试点以来, 当地政府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相关政府部门按照职能分工,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加强沟通, 相互配合, 逐乡、逐村、逐社狠抓落实, 形成建设合力。当地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发展梯田农业的工作思路, 大力弘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静宁“三苦精神”, 保证了项目区各项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㈡严把关键环节, 狠抓工程质量 坚持“人机结合、机修为主, 春秋会战、常年作战”, 全力推进坡耕地梯田化进程。在规划上, 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区划, 跨乡联村, 一面坡、一道梁、一条沟统一规划, 山、水、田、林、路统筹谋划;在施工上, 全面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和严要求的“四高一严”建设标准,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 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验收上, 每处工程都成立监管小组, 实行动态验收和跟踪监管, 对质量不达标的地块, 不予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

㈢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梯田建设整体推进的最大出路, 当地政府立足自身优势,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充分挖掘后续潜力, 最大限度的发挥梯田效益。依托静宁苹果这一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果品产业, 最大程度地提高梯田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在已完成的坡改梯基础上建成了7个果园化专业乡镇, 60个果园化专业村,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同时, 依托梯田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推广以全膜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瓜菜为主的旱作农业, 形成“梯田+苹果”“梯田+全膜玉米”“梯田+马铃薯”等多种产业并存的集约化经营模式, 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梯田产业挑起了静宁农业的“大梁”。

㈣创新工作方式, 完善体制机制 当地政府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梯田建设列入全县经济责任目标考核, 逐级签订责任书, 严格考核, 真奖实罚。把优化落实机制作为切入点,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 采取任务分解到人, 一抓到底的办法, 推行县级领导联乡抓点、乡镇领导联村包点、部门抓点包项目的责任制, 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借鉴参与式扶贫开发经验,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由村民选战场、定规模、分任务, 使梯田建设与群众的耕作计划相衔接, 充分调动了群众投工投劳的自觉性。

三、建议

一是项目投资标准偏低。由于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 原实施方案中确定的费用满足不了项目建设的需要, 建议纳入国家基建程序, 增加费用标准。

二是监测手段、设备落后。建议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 按比例增加一定数量的监测经费, 保证项目监测工作。

三是后期管理尚有差距。建议增加考察培训费, 组织县乡干部、农民到外地考察学习, 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以利于成果推广应用, 巩固项目建设成果。

四是前期规划滞后。建议项目应提前做好规范的前期规划, 将项目建设纳入地方农林发展总体规划, 让农民合理安排作物, 提高项目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天科, 高万福, 薛建斌, 等.静宁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成效分析[J].中国水利, 2012, (22) .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8

一、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

1.偷税,漏税,骗税,欠税,避税,抗税现象屡禁不止。(1)偷税漏税是税收流失的最主要的方式。尤其在我国,情况更为严重。(2)骗税主要是骗取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制度联系紧密。而且随着出口行业的发展,骗税现象也有抬头的趋势。 骗税渐渐的从价值较高、税率较高的产品转到了普通商品上,骗税的手段也越来越技术化。骗税的人员则由个别出口企业发展到了专业的骗税作案团伙,每年损失都有所增加。(3)近年来,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的现象也日趋突出。(4)避税主要是在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利用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手段推迟或少交多的税的行为。(5)抗税的发生主要发生在私营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等。

2. 大量地下经济和不透明经济的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费负担日益增加和法制法规的不健全,给地下经济和不透明经济提供了滋养温床。走私贩毒、制假售假等活动也逐渐出现,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3.以费挤税的膨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分配体制还不到位,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只考虑到自己的当前利益,想方设法地留住国家税收,对企业的税收进行包庇,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转为地方的收入。并人为致使费挤税费占税, 导致原本的税收收入转换成非税收收入。这种滥收费的现象导致税收减少,还打击了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

4. 税式支出的不正确使用。长期以来,我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税基变窄了。近年来我国减免税又呈现另外两个明显特征,第一是各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扶持性和审批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操作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是政策性减税免税政策的增多,造成税基越来越窄。

二、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

1.纳税主体的原因。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古代君王为了自身的统治,征收大量的苛捐杂税,从而致使人们对税收的征收产生厌恶和惧怕心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但是人们对经济生活的参与意识较为淡薄。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去了,同时也对税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对税收仍然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政府工作的不透明性导致纳税人认为税款支付是资金的净流出。人们因为没有相应的收入,因此产生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感。纳税人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减少应纳税额上,采用不同的手段来逃避税收,这就造成了税款流失。

2.征管主体的原因。首先财政收入体系存在这一定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税收流失。目前,国家的财政体系由预算的内外收入和各种收费收入组成。 即使每年的预算外收入在调整,但因其数额巨大,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收入。某些部门还通过收费等多种方式取得其他收入,同样和预算外收入一样冲击了税收收入;其次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对国民的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行为,因此税收制度是否合理对调节市场经济财富的再分配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征收税种较多,整体税负较高,不公平征税和重复征税等问题引起纳税人的不满。很多人铤而走险,违法违规偷逃税款,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增加心理平衡感。另外税务部门征收管理不力。许多地方的征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税收工作的要求,在税收征收环节中擅自改变执行政策,人为故意违规的扩大税收的优惠范围,部分减免税收,或是在稽查补税款时不依法加收滞纳金。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业绩,干预地方税收管理,导致部分纳税人趁机偷逃税款。

三、改善我国税收流失的措施

1. 为增强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法加大税收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由此树立公民的依法纳税理念。首先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途径向社会公众普及正确的纳税理念。使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依法纳税的理念。其次可以在城市中的一些大型商场或广场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带开展依法纳税宣传,也可以在公司、部门等下发免费的宣传资料,最后必须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因为税收宣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建立持续、稳定的系统来保证宣传效果。

2.完善税收征管体系。首先健全税务登记制度,提高其法律地位,拓展其作用范围。实行依法登记,办理银行账户和工商登记,使纳税人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国家控制。其次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实行梯级纳税申报,实行信用额度制,对纳税人纳税信用额度高的,会计系统较为健全的主体,给予部分税收优惠或者奖励,起到激励的作用。另外加强税收源头的监督管理。根据不同的经济结构、不同的税源形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监督控制手段。税源的控制要充分借助高科技手段和社会力量, 在税收监管上实现监管的信息化、开放化,并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加强与工商、 海关和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实行对税收违法案件举报制度规范。通过设置不同的奖励制度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打击各种非法逃税行为。最后,改善现有的稽核制度。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加强地方各地区稽核经验的交流,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快形成一个以“征税工程”为基础的、高效的、迅速的管理网络。

3.完善现行税收制度,稳步推进税制改革。首先建立健全现行税收制度,尽量建立一部关于税收征纳的基本法律,使得税收征纳实际执行有法可依。现行税制理论多数会与实践相脱节,从而产生许多“制度性”税收流失,如在商品销售中的混合销售与界限模糊不清的界限不明确,容易让纳税人员避重就轻选择纳税,造成不必要的税收流失。目前税收优惠政策过多,为纳税人员偷逃税收创造条件,国家应该按“尽量少的优惠减免” 原则,把目前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减免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因地方政府私利而任意减少或减免税收所造成的税收流失。其次,加大“费改税”的力度,建立以税收为主要收入,而收费为辅助收入的收入机制,从根源上消除存在的“费挤税”行为。最后,要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对税务执法人员执法犯罪给予严惩。建立多种层次的监督查处体系,来减少执法人员利用职权非法寻租的行为,保证征税环节的公正。对税收执行工作人员容易“钻空子”的重点部分进行重点审查,并依法惩治知法犯法人员。

4. 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国家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征管法》中某些弹性较大的条款,制约税务机关人员行使权力的随意性。征纳人员应该严格执法,坚决杜绝因人际关系或收受贿赂而形成的税务犯罪行为。并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通报,形成国家威慑力。

四、结论

我国税收流失严重的原因是由税收征管多个环节的问题所造成的,当然也需要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和改善来减少税收流失。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税收制度和措施的顺利实施。以上建议为笔者个人见解,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检验和改善。

摘要:近年来税收流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上,这一问题的产生,同时导致了财政手段的施展陷入困难的境地,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下降。进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就业、收入分配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等诸多方面。文章对当前国家税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9

白龙江位于甘肃省南部, 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它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 流经迭部县、舟曲县、宕昌县、武都区和文县, 从四川昭化汇人嘉陵江, 省内河长450km, 流域面积约2.74km2, 是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主要支流[1]。白龙江流域属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斜坡急剧变形带, 区域内山峦重叠, 山峻谷深, 谷道狭窄, 坡陡流急。总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伏, 最高点为迭山、海拔4920m, 最低为南部中庙乡、海拔550m。地貌类型包括山地地貌、河谷地貌、黄土地貌、重力地貌等[2]。土壤类型有:栗钙土、高山草原土、褐色森林土、棕色森林土、棕色灰化土及高山草甸土。

流域内气候复杂多样, 下游位于中纬度亚热带北缘, 属北亚热带气候, 年均气温15℃左右, 降水量840mm;中游河谷地带气候干旱, 降水量少, 具有干热河谷的某些特点, 武都、文县一带年降水量440mm左右, 而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倍;上游及源头分别为温带和寒温带气候, 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极短, 相对炎热[3]。

白龙江流域从南到北, 由于纬度、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 植被类型也不相同。从植被的水平地带分布来看, 白龙江下游属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带;中游为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带, 上游为温带夏绿阔叶与森林草原交错地带。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大致是:海拔1000m以下的河谷与山麓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海拔1000~2100m之间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100~2900m之间为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900~3600m之间为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3600m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1]。如图1所示。

2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分析

白龙江流域是甘肃省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据统计, 该流域土壤主要受水力侵蚀、重力侵蚀, 侵蚀总面积111.36万hm2, 占流域总面积的67.46%;其中侵蚀强度中度以上面积63.89万hm2, 占流域总面积的38.70%。土壤平均侵蚀模数3 429.8 t/ (km2·a) , 年平均土壤侵蚀量0.56亿t[4]。长治工程实施以来, 累计治理面积为46.31万hm2, 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6%,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还很艰巨。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如:舟曲8·8泥石流灾害;2011年5月19日, 陇南市境内突降暴雨, 导致宕昌县、文县、武都区部分乡镇遭受暴雨侵袭, 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对区域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导致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社会因素的合力。其中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的内在和主导原因;而人口快速增长, 区域人口数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导致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不合理开荒、不合理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加剧, 是加速和诱发区域水土流失加剧的决定性因素和推动因素。

2.1 特殊的地质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白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发生频繁的暴雨型泥石流及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比较丰富的疏松固体物质, 比较陡峻的地形以及较恶劣的阵雨逸流, 是形成泥石流的三项基本条件, 白龙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为高山深谷地貌, 受各时期地质构造运动影响, 裙皱、断层发育, 岩性混杂, 风化剥蚀强烈。各期构造运动互相干扰复合的结果, 造成以软弱岩石为主的老留系地层这样的地质构造。遇有暴雨, 即易于产生各种规模的泥石流。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5]。

2.2 暴雨多发, 加剧水土流失

降雨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雨量大, 降雨强度大, 降雨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降雨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先决条件, 降雨不但直接影响径流的产生, 而且还对土壤侵蚀的发生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的影响[6]。白龙江流域夏秋季节暴雨成灾, 降水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由于境内为水蚀区, 暴雨强度大, 雨滴击溅侵蚀的作用就强, 暴雨导致大量表土剥蚀, 土壤肥力降低或裸化。山高、坡陡、雨量多、强度大的特点, 雨滴击溅和坡面径流直接对坡面进行冲刷, 引起坡耕地和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加重。

2.3 森林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是地表植被缺乏时, 地表土和土体在外营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冲刚、迁移、堆积的现象。而水土流失和生态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与土壤侵蚀是同步发展的。许多地区生态系统失调始于森林植被的破坏, 随之而来便是土壤侵蚀发生[7]。白龙江流域历史上曾遍布茂密的天然森林, 是甘肃省最大的原始林区。但是受区域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流域内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和过度开发利用, 水土流失面积日趋增大,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减弱, 林线大幅上升, 白龙江汇流时间缩短, 汛期和非汛期的流量、含沙量变化明显, 年平均径流量减小, 泥沙含量增加。据统计, 仅1989-1998年的10年间, 舟曲县境内的林业部门就采伐森林面积1.20万hm2, 而人工造林面积仅0.17万hm2, 自然恢复林地面积只有0.03万hm2, 远远小于采伐面积。据资料记载, 流域内宕昌县官鹅沟、黄家路、大河坝等浅山沟谷, 林线后移15km, 白龙江流域以南林线由海拔1000m上升到2000m以上, 半山、低山以及河谷地带天然林资源基本被破坏。1950-2000年, 白龙江年径流量减少了20.6%, 含沙量增加了12倍。其中白龙江在迭部县境内平均流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59.4m3/s减少到80年代的43.6m3/s, 含沙量由1965年的0.84kg/m3增加到1993年的2.54kg/m3;在舟曲县境内平均流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25m3/s减少到2000年的l8m3/s, 含沙量由83kg/m3增加到156kg/m3[8]。

2.4 人口增加, 陡坡垦荒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持续增长, 流域内人地矛盾突出。为了生存, 烧山、开荒、垦种便成为群众解决粮食问题的首要途径。开垦坡地不仅严重破坏了植被, 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 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 反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据统计, 流域内的舟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1%, 近40年间, 全县总播种面积从0.70万hm2增加到了1.43万hm2, 平均每年增加181.66hm2。县内各乡40°以下的坡地如今已被大部分开垦。此外,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造成生态恶化和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由于境内的大部分耕地为山地, 而当地群众又有顺坡耕种的旧习, 这为径流下泻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水分和沃土外流, 甚至毁掉土地。

3 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3.1 保护森林资源, 加强水土保持

白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区, 保护好流域内的森林资源, 对于提高长江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 必须坚持“以保优先”的原则, 一方面主要依托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制度, 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保护现有原始森林;另一方面应有计划地采取人工恢复措施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林、涵养林, 增加森林覆盖度。

3.2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重点实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治理模式。区域大部分属于中深切割的高、中山地, 土层较薄, 沟壑侵蚀严重,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山、水、田、林、路、渠、村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原则, 坡沟兼治,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统筹兼顾, 对位配置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3 调整农、林、牧结构, 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白龙江流域山地丘陵面积占80%, 发展多种经营具有优势。据统计, 白龙江流域坡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 其中≥25°的坡耕地面积为10.42万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56.72%。陡坡耕地耕种不仅经济效益低, 而且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因此, 继续加大对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有效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 减轻水土流失。其次, 白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条件, 形成以特色林果业、中药材种植、无公害蔬菜、畜牧业、旅游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要从区域优势入手, 重点发展以油橄榄、核桃、花椒、茶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 以党参、当归、黄芪、大黄、半夏等为主的中藏药材产业, 以冬播蔬菜为特色的外向型农业, 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提升各产业的产业化水平, 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减轻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和监督管理力度

运用遥感新技术监测流域内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 (面积和程度) 动态变化, 并结合水文、泥沙及气象资料, 进行分析处理以便预测预报流域内的泥沙来源变化情况, 并对不同治理区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适当评估[9]。由于白龙江流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的增加, 筑路、开矿等生产建设活动会不断加剧, 这样新的水土流失就很容易发生。所以,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 坚持制止所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摘要:位于甘肃南部的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地质灾害频发, 水土流失的治理、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 为该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甘肃,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耀甲, 彭泽祥, 张国樑, 等.白龙江流域珍稀、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甘肃科学学报, 1998, 10 (2) :15-16.

[2]张茂省, 黎志恒, 王根龙, 等.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特征及勘查思路[J].西北地质, 2011, 44 (3) :2-6.

[3]赵遵田, 任昭杰, 杜超, 等.甘肃白龙江流域顶蒴藓类植物区系研究[J].山东科学, 2008, 21 (5) :1-4.

[4]赵万奎, 李晓兵, 陈智平, 等.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甘肃林业科技, 2012, 37 (1) :43-48.

[5]宋宗水.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前景[J].林业经济问题, 2010, 21 (1) :30-33.

[6]关君蔚.水土保持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7]李树德.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 1999, 6 (4) :16-17.

[8]王文浩.甘南“一江三河源”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J].人民黄河, 2008, 30 (11) :79-81.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10

小流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等。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较大支沟和较小支沟的梁峁、沟坡、坡脚、沟底、跌坎、沟岸、沟床、跌台等沟壑区。重力侵蚀发生在坡度>40°的陡坡、陡壁及下部有倾斜不透水层的地方, 破坏集中, 易损地面。一般情况下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有时会同时发生。风蚀主要是流域内沙性易流, 风速在5~6m/s就可以起沙, 其形式随风力大小, 对大颗粒推滚搬移, 悬浮细粒吹扬飘洒。

以江西赣江上游小流域为代表, 水土流失的成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自然因素

1.1.1 流域降水量和风力状况:

总体偏少, 年最大降水量849.6mm, 年最小降水量199.6mm, 多年平均降水量380mm, 降水年际变化大, 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6~9月 (尤以8月份最多) , 占年降水量的75%, 区域灾害频繁, 变化较多。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2.6m/s, 最大风速24m/s, 风大沙飞多冰雹, 形成流域内大颗粒沙推滚搬移, 悬浮细沙粒吹扬飘洒, 增加河流泥沙量, 危害较大。

1.1.2 流域地形地貌状况:

山大沟深坡陡, 地表形态支离破碎, 生态环境异常恶劣, 在发生暴雨时, 汇流历时短, 水势凶猛, 极易产生坡面径流, 冲刷和携带泥沙能力强, 加之沟谷中的崩塌、滑坡、泻溜等重力侵蚀堆积物的汇入, 形成高浓度的洪水泥沙下泄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2 人为因素

1.2.1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频繁的战争、滥垦、滥伐、滥牧, 使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使土壤失去了天然的植被保护, 造成土壤沙化, 加之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农、林、牧用地比例失调, 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加速了恶行循环。

1.2.2 20世纪60年代前后, 在国家以粮为纲的政策引导下, 群众大量上山开荒, 砍伐林木, 以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1.2.3 高速公路、铲草积肥、侏罗纪煤田、煤电以及能煤化工等对弃土处理不当, 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 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

1.2.4 近年来, 水泥用灰岩深加工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其主体工程建设、取土场弃渣场的设置、工程施工的扰动及运输系统的建设, 均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 水土保持设施受到破坏, 加剧了水土流失。

1.2.5 交通、土地开发利用、开发区、工业园区、市政设施建设和采矿等开发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2.6 煤炭资源的开采, 造成区域内地面塌陷, 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 同时造成河流水源渗漏, 河流干涸, 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了区域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规划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 需从根本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重点治理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区及周边区域, 种树种草、封禁治理与工程措施相配套。首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减轻水土流失对耕地、草地等生产设施的破坏。按照综合防治的思想, 确定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初步规划如下:

2.1 因地制宜, 分区指导, 综合治理

根据江西的水土流失特点,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主要对河谷和平原区加强草原管理, 严禁开垦草原, 人工抚育以提高植被覆盖度。同时, 设置护岸和丁坝, 降低对沿岸冲刷侵蚀。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修建导流堤、排洪渠、发展引洪淤地, 将戈壁滩地开发为良田。防止人为造成加速侵蚀;在低山区主要河流 (沟) 应采取以工程为主的治理措施, 修建淤地坝、谷坊和护岸以及导流排洪渠等。

2.2 区分缓急、突出重点

江西水土流失分布面广, 风蚀与水蚀交相作用, 是制约农林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工业和70%的林牧业生产都集中于绿洲地区, 所以应重点加强绿洲及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减少水土流失危害与土地退化。

2.3 以县为单位, 统筹规划, 综合防治

根据江西独特的地域特性, 结合江西人口分布特点和各行政区域分布,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并尽量与已实施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区域相衔接, 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为便于管理,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灾害治理应以县为单位, 使资金能够落到实处, 并加强项目实施时的监督和管理。

2.4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本规划中布设的各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均要满足“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 在合理规划的同时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 生态治理的过程要体现出“以防为主”。

3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3.1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以增加地面被覆,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耕层结构, 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在坡耕地上要推广种植果树, 修筑梯田, 营造植物防冲带, 要全面实行横坡垄作, 培肥改土, 地膜覆盖, 问套混作, 深松耕法, 耙茬耕法等。

对1~3度的缓坡耕地上, 运用农业措施比较理想, 采取调整垄向, 该顺坡垄为横坡垄, “以保水土、不扔地”为原则, 对3~5度的坡耕地改为修坡式梯田, 5~7度的坡耕地修水平梯田。修梯田中尽量做到田块、田面等宽, 做到表土还原、土层不乱, 梯田修完后, 加强管理养护, 埂上种植苕条固埂。

3.2 生物措施

在坡度大的坡耕地上, 要采取退耕还林, 种草种树的做法, 建造防护林, 营造防风林带, 开挖截流沟, 防止坡水下山。荒坡地带采取挖水平槽、鱼鳞坑造林种草。必要的地方采取封山育林, 减少水土流失, 加大水土保持的监察执法力度。

坡耕地上的生物治理工程, 在山区水土保持治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山坡的治理工程要做到沟坡兼治, , 而坡面治理是基础, 坡面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和坡脚截流沟, 斜坡固定工程就是采用种植树木或种草来进行固坡。

坡脚修筑截流沟, 修筑方法是, 每隔一定的距离修筑具有一定坡度的沟道, 包括挡土墙、拦水埂、护坡等, 它的作用是截短坡长, 延缓径流、减少径流冲刷, 将分散的地表径流集中起来, 直接输送到蓄水工程、农田、草地、林地里, 降低水流速度, 山坡截流沟与农田的梯田等防护措施相结合, 对保护农田和下游的公路、铁路和村庄有着突出的作用。

3.3 工程措施

在沟壑中采取修跌水、谷坊、塘坝、蓄水池及水平台穴插柳, 控制沟壑发展。做到水不出沟、土不下坡, 小沟逐渐淤平, 大沟不在扩展。截流沟分水缓流, 水平槽蓄水护坡。

修建跌水是在现有的冲刷沟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建设一个垂直的挡墙, 也称为淤地坝;用以减小沟的坡度降低径流速度, 使泥沙沉积, 起到固沙固土的作用。用于下游没有灌溉的要求, 也不长期蓄水, 并能很快的使淤积的土壤与坝体和周边的土地连为一体。

修建谷坊是山区中为了防止沟床冲刷级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拦挡建筑物, 它分为浆砌石谷坊和压柳谷坊, 坝高一般低于5米。她的作用是防止河床下切冲刷, 有效的拦蓄泥沙、固定沟床、抬高侵蚀基准基面。使沟道逐段淤平, 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4 结束语

总之,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 将有效地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 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为建立繁荣、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始终把水土流失作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实践证明,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建立综合防治体系, 既有利于水资源体系, 又可以减少耕地破坏及山塘水库泥沙淤积。本文以江西赣江上游小流域为代表, 针对其水土流失的现象及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有效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划,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陈文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以长汀县郑坊河小流域为例[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 23 (2) :33-35.

中国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篇11

坡耕地土壤肥力低, 耕作单靠人力和畜力, 靠天收, 收入少, 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 严重制约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坡改梯及其配套工程建设, 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 将项目区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可有效地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粮食产量,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为项目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 通过田间道路建设, 改善当地群众的交通、生产、生活条件, 有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村耕地产业化, 因此该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加强迁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制定了工程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办法。

1工程建设管理

1.1 组织管理机构

为保证坡改梯项目顺利实施, 迁安市政府成立迁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迁安市水务局为项目建设单位, 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1.2 组织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期间, 落实项目责任主体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公示制、群众投劳承诺制、资金报账制等制度。

1.2.1 项目责任主体制

迁安市水务局是项目责任主体, 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负责落实项目建设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 对项目前期立项、资金筹措、施工验收等全过程负责。

1.2.2 招投标制

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省发改委批准的招投标方案执行。根据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有关规定, 委托有招投标资质的单位, 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投标。

1.2.3 合同管理制

在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监测方面, 项目法人都要与相关单位依法订立合同, 双方依据合同规定履行义务、享受权利。

1.2.4 建设监理制

工程施工实行监理制,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 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监理单位要做好四控 (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工程安全生产控制) 、两管理 (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一协调 (合同相关方协调) 工作。

1.2.5 资金报账制

项目严格实行资金报账制度, 所有资金报账必须由用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经监理工程师签证, 由项目法人及财政部门对报账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报领导批准后才能实施。

1.2.6 公示制

在工程开工前, 以公告牌形式将试点工程建设地点、建设任务、建设工期、中央补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投劳数量等内容向社会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1.2.7 群众投劳承诺制

对于梯田筑坎、管理维护等技术要求不高、施工难度不大的工程, 可以通过群众投工完成。在项目实施前期, 在项目区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 征求群众对工程投工投劳的意见, 与群众签订投工投劳承诺书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 工程运行管理

2.1 主要工程

2.1.1 梯田管护

梯田修建完成后, 将使用权移交当地群众。为保证梯田质量, 防止土壤流失和冲刷田面, 由工程实施单位协调项目区所在地乡镇、村组成工程管护小组, 加强梯田的管理与养护。

2.1.2 维修养护

每年的汛期前和汛期后以及每次较大暴雨后, 要对梯田进行检查, 发现田坎有缺口、穿洞等毁坏现象, 及时进行修补。

梯田田面平整后, 雨后将产生不均匀沉陷, 田面出现浅沟集流的, 在庄稼收割后, 及时取土填平。

2.1.3 促进生土熟化

梯田修平后, 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 同时深耕30cm, 促进生土熟化, 有利于农业生产。

水平梯田的平台部分, 第1 年选择能适应生土的农作物, 或种植一季绿肥作物与豆科牧草。

2.1.4 田坎利用

田坎种植经济价值高、对田面作物影响小的牧草或豆科作物。田坎利用与田坎维修养护相结合, 禁止随意刨挖田坎, 保证田坎安全。

2.2 水窖

由迁安市水务局协调项目区所在地乡镇、村组成工程管护小组, 负责水窖的建后管护。下雨前要及时清理排水沟、沉砂池, 清除拦污栅前的杂物, 疏通进水管。在日常管护中, 经常保持水窖完好无损, 使窖内平时至少蓄水深0.2m, 保持窖内湿度, 避免干湿交替使防渗层脱落。

2.3 其他工程

其他单项工程的管护均由当地村成立工程管护小组负责, 要定时清理截排水沟中的杂物, 充分发挥其截排、防护功能;同时做好宣传工作, 防止谷坊、标志碑的人为损坏。

摘要:为了加强迁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制定了工程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办法。

上一篇:科普产业化下一篇:硬膜外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