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群落

2024-09-26

创新群落(精选7篇)

创新群落 篇1

摘要:论文以群落生态学和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为基础,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路径优化等领域,系统分析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并从创新人才环境、创新政策环境以及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等3个方面,研究提出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途径。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县域创新,生态系统

1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县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如何整合县域内外各创新资源,加大合作创新力度,突破现有的区域局限,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在县域企业、广大农村的运用和转化,对于县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从生态学视角探讨创新系统的研究散见于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的文献中,如Adomavicius等(2001)认为技术的进化与发展有赖于技术进步的整个生态环境。Adner(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傅羿芳等(2004)运用种群理论和方法研究构成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黄鲁成(2003)根据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从反馈、回路、系统性、多样性调节机制等方面论述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苗红(2008)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张运生(2009)研究提出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聚焦于高校、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并且从构建、运行、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开展研究,针对区域尤其是县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探讨涉及的还处于比较粗泛的阶段。当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各地科技发展实际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仍是理论界和科技管理工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2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群落生态学一般指自然界中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群落内的各种生物或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或者区域内与其外部环境进行扩散、交换,导致产生新的组合。群落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自然界各生物或种群存在的静态关系,同时也从多种维度、多种关系对各种生物或种群及其差异性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系列综合理论框架。Gleason早在1926年就提出局域群落只不过是各种分布重叠的物种碰巧出现在同一地点的产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局域过程(例如竞争、捕食和互利等)是局域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忽略大尺度上进化、历史以及地理因素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Macarthur,1965)。大量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也只是关注局域过程(Palmer,1994),事实上把群落当成了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区域群落的物种迁入是影响局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因而Gleason的“开放群落”观点重新得到重视(Ricklefs,1987;Harrison&Cornell,2008)。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生态学家基于开放群落视域下,也相继提出了群落不仅以多样性、复杂性予以存在,还通过相互渗透、扩散、选择,并在其进化的过程共同作用,以求达到相对的选择性平衡,从而影响区域、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假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献,提出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

县级行政区划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层级,县域科技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衡量县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当地产业结构、资源概括、农业科技等领域联系密切。县域科技活动是在县域区域内开展的各类科技要素流动、配置的过程,泛指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的各种创新要素参与的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应用等创新过程的总称。县域科技创新,指的是在县级行政范围之内由各种创新主体参与的、推动创新活动开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可以理解为一个以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特色产品推广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以人才使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活动(王元,2012)。县域科技创新与省域、市域以及泛区域性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县域科技创新涉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院校或分支机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农技协、各类推广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创新主体,与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和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成果等创新要素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集成和合理配置,推动县域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实现县域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县域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创新主体与创新条件、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多主体(种群、族群)、多因素(知识流、信息流)、多层级耦合(价值转化)现象,属于开放的群落生态巨系统的范畴,同时也遵循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巴里·康芒纳,1997)。简言之,县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各创新主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创新环境、模式和机制的作用下,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协同推进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3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

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千百万不同种群的生物,各个种群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极为特殊的环境生态位,而且每一种群,在其整体生命形成或运行的过程中,都具有影响着它的周遭环境的理化性质。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贝塔朗菲·冯,1987)。

3.1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内在动力

3.1.1由外及内推进。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其他种群发生着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县域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创新型省份建设内涵,开放式创新是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某一区域与外界环境既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必须从系统外部环境中获取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信息以及各种与之匹配的创新资源,并需不断地产生和向系统外部输送各种信息和创新产品,否则,它就不可能生存并正常地运转下去。假使在县域创新生态这个系统内的每个主体、种群本身都是开放的子系统,并且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其次,各主体、种群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同时还进行着各种信息与物质交换活动,如省会城市、设区市,省属科研院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之间都有着科研人员、创新资源、技术知识、科研经费、创新成果以及市场信息的交换。县域生态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各种交流,各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使系统不断引入人力、资金、信息等负熵流,进而导致系统熵值的不断减少,而系统熵值的减少将使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

3.1.2内部转化推进。区域生态系统是由其相似组织及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生创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大环境下,同一省份的县域之间,各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较为密切,县域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作为在相同的一个环境中的种群,这些种群相互影响,并与其环境互动,促进县域之间创新要素循环转化,知识、资本、人才、成果、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县域内外加速流动、配置、重组。利用好创新要素开放共享,网络互联互通机制,将合作研发转化成重要创新趋势,知识、人才、成果、信息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较好的区域快速整合集聚,迅速转化成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比较优势加速由资源要素禀赋向创新生态环境需求等方向转变、推进。

3.2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功能

3.2.1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功能。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对其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和优化。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着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县域科技资源长期存在财力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信息封闭不对称、创新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创新驱动战略目标的实施,就要强化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合理配置、调整好县域各个创新生态因子的位置和进化趋势及轨道,让其分布在生态系统的最合适的生态梯度上运行。

3.2.2激发产业转型原动力功能。当前,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背景下,企业创新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效益需求同时诱逼企业不得不开展自主创新,这一良性循环成为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县域产业多属于资源能耗型,并位于产业链的末端,技术要求比较低,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其创新进程多还处于技术的模仿、改进和跟进的阶段。创新驱动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提升的重要动力。在供求关系日益复杂、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影响和带动,县域产业也加大与市、省以及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运转良好、物种丰富的创新生态系统,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相继涌现,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生动力驱动,逐步在县域形成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力强、带动性强的市场驱动创新新机制。

3.2.3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功能。由于创新的多样、复杂以及不确定和泛在性,县域创新不仅要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企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具有创新意愿及意识的中小企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形成系统内部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协同效应,能够激发全社会每个细胞的创新热情,使整个经济单元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汇聚成为强劲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等创新因子的互动,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培植创新创业文化体系,调动广大个体或群体的聪明才智,鼓励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微商”“微创”“创客”“即创”等形式的创新创业新业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4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路径

4.1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人才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族群,是创新最能动的因素,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域创新体系发展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和高层次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以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新联盟、研发(推广、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及其辐射区为载体,积极引入具有综合性知识、创造力强的研发型人才,同时也加大对熟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以县级政府或相关部门为主要牵头单位,设立适应当地区域发展特色的创新人才计划,发挥当地企业家和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创新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成果在县级区域落地转化。

4.2优化创新群落政策环境

保障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共进、动态平衡,实现系统内外各创新主体、种群(族群)协调发展、价值交换等运行环境离不开创新政策的支撑。创新政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加强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政策协调和衔接,形成政策合力,推动政策设计一体化。当前,一些县级政府在政绩观方面仍受GDP等数值纯粹增长的观念的影响,缺乏经济增长要依靠内涵式增长的治县理念,县域经济发展多落实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急功近利领域,导致忽略了对基层科技进步的鼓励和扶持,更谈不上制定各项有利政策推动和促进县域科技的发展。因此,各县级政府仍需通过与国家、省、市等上级政府或部门制定的创新政策相衔接,与当地创新规律相结合,制定或落实好适应县域经济、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促进县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内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而言,创新政策包含财税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保险、订购、补贴、创新产品推广)、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园区、创新基地、孵化器)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等,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县域各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4.3构建县域多层创新耦合创新体系

围绕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资讯变成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加强与市、省、国家等高层次创新团队、专家的互动,建立常态化的对话、咨询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系统外创新主体建立创新战略联盟,或参与创新集聚区域各层次创新网络的开放共享战略;落实好各类鼓励创新的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政策由研发向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设计转变;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强调市场机制,以市场规则来运转和配置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各个环节,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生态环境的以科技管理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科技条件建设体系、科技信息网络、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普和技术培训体系、产学研合作体系等一系列服务县域科技进步的县域创新体系。

创新群落 篇2

1 研究地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首府大武镇以西2 km处的格姆滩, 属果洛州乳品场一大队牧户诺日保家的冬春草场, 海拔3 700 m。年平均气温-3.9 ℃, 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12.6 ℃, 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9.7 ℃。牧草生长季为156 d, 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为513.2 mm。土壤为高山草甸土。草地类型有沼泽草甸、原生高寒草甸、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草甸。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工作于2007 年8月份进行, 此时生物量积累接近峰值, 依据植物生长状况和该区小生境条件, 选取微地形差异较小、植物生长相对均匀、面积较大的围栏内外草原植物群落作为取样对象, 以区分封育效应。 围栏后, 围栏外仍有放牧活动进行, 围栏内只作为冬季放牧利用。

采用“M”样方法调查, 采用M取样法分别选取5个50 cm×50 cm 的样方, 详细记录、观测样方内植物名称、种类组成、盖度和物候期等群落因子, 取群落相关参数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和分析。群落的地上生物量采用刈割法 (取样面积为50 cm×50 cm) , 样品采集后带回实验室, 用烘干法测干重。

2.2 数据分析

对所调查的22 个群落样方, 采用Shannon 2 Wiener多样性指数[1]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地群落特征变化 (见表1)

3.1.1 不同处理区植物群落特征

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外貌通常以优势种和种类组成为特征, 优势种的更替是草原演替阶段的标识, 表1列出了经过围栏封育前后所研究草地群落的主要特征。禁牧封育措施下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由38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黄帚橐吾 (Ligularia virgaurea) , 次优物种为火绒草 (Leontopodiumnanum) 、小嵩草 (Kobresia parva) ;沼泽草甸群落由22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发草 (deschampsia caespitose ) , 次优物种为西藏嵩草 (Kobresiatibetica) 、黄帚橐吾;高寒灌丛草甸群落由28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黄芪, 次优物种为金露梅 (Dasipnorafruticosa) 、羊茅 (FestucaovinaL) ;原生高寒草甸群落由33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羊茅, 次优物种为异针茅 (stipa aliena) 、金露梅。对照区 (放牧利用) 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由39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藦苓 (Morina chinensis) , 次优物种为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冷地早熟禾 (Poa crymophila) ;沼泽草甸群落由28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线叶嵩草 (K.capillifolia) , 次优物种为苔草 (Carexivanavoe) 、披碱草 (Elymus nutans) ;高寒灌丛草甸群落由35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金露梅, 次优势种为黄芪、羊茅;原生高寒草甸群落由28种植物组成, 优势物种为双柱头镳草 (scipusl distigmaticus) , 次优物种为橐吾、羊茅。

通过围栏封育, 增加了封育区内重度退化草地、沼泽草甸植被的总盖度, 而物种数并没有增加, 有的甚至降低, 这可能是封育使其优势物种得到充分的发展, 单株分蘖数有所增加, 抑制了其他杂草的生长, 因而单位面积上的总株数、物种总数低于对照区, 而总盖度却高于对照区, 说明它正处于缓慢的恢复阶段。表明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效果。但单凭封育措施使严重退化的矮嵩草草甸恢复的难度较大, 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金露梅灌丛是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夏秋草地类型之一, 对金露梅灌丛进行封育, 群落的成层结构未受到影响, 只是枯草量显著加大, 贴地类杂草、莲座状杂草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数量降低。相反, 在放牧情况下, 家畜适当采食反而能增加禾草和莎草的分蘖, 促使杂类草补偿性生长, 减少枯草量, 使草群结构趋于合理, 植物多样性增加, 草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这符合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经济原则。因此对于轻牧金露梅灌丛没必要封育, 应适当加大放牧压力直到适牧水平, 提高对草地的利用效率。

3.1.2 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比较

地上生物量是反映草原生态系统、放牧系统稳定性的指标, 其大小可判断草原状况、演替趋势、生产潜力和载畜能力, 因此研究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 研究区地上总生物量在围栏封育沼泽草甸最高, 其次是重度退化高寒草甸, 再次是原生高寒草甸, 而高寒灌丛草甸则降低了, 说明围栏封育内重度退化样区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 处于逐步恢复状态。

3.2 群落多样性变化 (见表2)

安渊等[2] 研究认为, 特定资源生产力水平下草地群落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持草地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王国宏[3]认为, 群落的稳定性受制于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由表2可见, 围栏封育后, 围栏内

外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原生高寒草甸+封育处理,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 它是该地区的气候顶极群落, 是长期适应高寒环境和气候的结果, 其群落稳定性最好;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封育处理,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减小, 封育似乎对重度退化草地没有效果, 但它的总盖度却高于对照区, 这可能说明它正处于缓慢的恢复阶段;围栏内沼泽草甸+封育和高寒灌丛草甸+封育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大于围栏外草地, 但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 反而略有降低, 小于围栏外仍有放牧活动存在的草地类型, 说明围栏封育对提高群落的均匀度是有益的, 但从群落的多样性角度出发, 封育的作用在此研究中并不明显。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 草原的保护应有草食动物的适当放牧。对北美混合草原的研究也表明, 放牧能够增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长期的围栏活动并不利于草原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提高, 围栏对长期的研究工作是必需的, 但并不是衡量群落改善的唯一标准。

4 结论

(1) 对于草地群落特征变化的研究表明, 围栏后草地群落的生物量明显增加, 这说明围栏封育有助于群落生物量的增加, 对提高草地群落的生产力是有益的。

(2) 经过长期的围栏封育后, 三江源区天然草地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也发生了变化, 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看, 围栏内草地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略有降低, 但其均匀度却高于围栏外的退化草原群落, 说明围栏对于提高退化草原群落的均匀度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ODUME P.生态学基础[M].孙濡泳,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144-149.

[2]安渊, 李博, 杨持, 等.内蒙古大针茅草原草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Ⅰ放牧系统植物地上现存量动态研究[J].草业学报, 2001, 10 (2) :22-27.

“种群和群落”考点聚焦 篇3

考点一物种、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物种指在自然环境中同种生物的统称。而种群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种群与物种相比,强调了“一定时间”和“空间”这个概念,而物种则强调自然界中“同种”的生物。物种是最大范围的概念,而种群则是较小范围内的概念。

此外,新物种产生的必需条件是有生殖隔离。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强调包括一定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特别注意包括微生物在内。

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毎

例1下列有关物种、种群、群落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由捕食链构成的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群落就是一定空间范围 内所有生物的简单组合。

C.在一个群落内部各个种 群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系。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能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解析】一个由捕食链构成的食物网,包括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分解者不进入捕食链,而群落则要求包含所有的生物,A项错误。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组合,B项错误。在一个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C项正确。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D项错误。

【答案】C

考点二种群增长模型

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曲线增长。

在封闭环境中培养时,种群增长情况大多数时间与S型曲线相似,但当封闭环境中营养物质下降时,种群数量又会下降,从而表现类似∧型曲线。如营养物质一定的情况下微生物的增长情况。

除此之外,种群数量 可能还有 其他变化情况。

例2(2014·福建卷)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 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大,个体间生 存斗争也大,A项错误。纵坐标为种群密度 (每样方的个体数),横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项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项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 每年都在 下降,D项错误。从此题可知,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典型的J型和S型曲线外,还有其他变化情况。

【答案】B

考点三S型曲线与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数,即(N2-N1)/N1表示增长率。

增长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相当于种群增长曲线的斜率。

对于J型曲线来说,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越来越大。因此,种群数量也越来越大。

对于S型曲线来说,增长率越来越小。而增长速率开始时逐渐增大,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然后增长速率又逐渐减小。在K值时增长速率与增长率都变为0。此时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达最大值。

但要注意的是,当增长速率变小时,种群数量却仍在增大,只是增长速率变小而已。即达到K值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仍呈增长型。达到K值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例3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 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 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 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项对。“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而种群数量却在增加,因此a~b段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呈正相关,B项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项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较少的植物等生产者被啃食,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项对。

【答案】B

例4下列有关增长率与增长速率说法正确的是()

A.增长率最大时增长速率也最大

B.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不一定最大

C.某种生物初始数量为a,每年的增长率为m,则5年后数量为am5

D.S型曲线在K/2时由于增长率最大,因此鱼类捕捞后剩余量维持在K/2

【解析】J型曲线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大。S型曲线增长率越来越小,增长速度先变大后变小,A项错误。对于J型曲线增长速率越来越大,种群数量也越来越大,而S型曲线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而在K值时增长速率为0,B项正确。增长率m再加上1,即(m+1)相当于λ值,所以该生物5年后数量为a(m+1)5,C项错误。S型曲线在K/2时由于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鱼类捕捞后剩余量维持在K/2,D项错误。

【答案】B

考点四环境容纳量与应用

K值即S型曲线的最大环境容纳量,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能超过K值,但很快会降下来。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J型曲线没有环境最大容纳量。

对于鱼类等对人类有利的生物来说,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从而使其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而对于鼠类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来说,应该在其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防治,并且还可以通过清洁卫生降低K值来达到防治效果。

例5下列有 关环境容 纳量说法 正确的是()

A.在探究酵母菌实验时,设计了如上表所示的几组实验。第Ⅰ组和第Ⅲ组到达种群最大数量所需时间相同。

B.J型曲线的K值比S型曲线的K值大。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某生物的天敌,会降低该种生物的K值

D.种内斗争会降低生物的K值

【解析】如题中表格所示4组实验,其中第Ⅰ组和第Ⅲ组培养液体积相同,而起始酵母菌数量第Ⅰ组比第Ⅲ组多,因此第Ⅰ组到达种群最大数量所需时间较短些,A项错误。J型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模型,没有K值,B项错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某生 物的天敌,会使该生物生存的阻力增加,即会降低该种生物的K值,C项正确。种内斗争只是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但不会影响环境的最大容纳量,D项错误。

【答案】C

考点五种群特征与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决定。种群空间特征包括种群的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

群落空间结构包括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垂直结构上常表现出分层现象。一般来说,各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从山顶到山底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体现了植物的垂直分布,而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例6下列有 关种群与 群落说法 正确的是()

A.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B.在茫茫草原上生长有各种各样的杂草,这说明在草原上有群落的水平结构而无垂直结构

C.从山顶到山底生长着不同植物,这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统计种群密度时,采集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不能去掉

【解析】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而空间特征是描述种群的一个概念,A项错误。在草原上仍有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如土壤动物和地上动物的分布等属于垂直结构,B项错误。从山顶到山底生长着不同植物,是由温度决定的植物的垂直分布,它不能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项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不能去掉,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六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

种群密度指单位面 积或单位 体积的个 体数。物种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与范围极小的动物也常用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对于土壤中小动物来说,常用取样器取样方法采集、调查物种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例7回答下列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调查有关的问题: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对苦买菜以1m2样方进行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那么该地的种群密度为______。

(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也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生东北虎的种群密度。

B.在农田中去 掉杂草,物种丰富 度会下降,所以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C.在松树林中,某种幼虫以落叶松为食,会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

D.两个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一样,动植物总数量也一样,但对应的两个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却不一定相同。

【解析】(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可推出种群个体数N=M×n/m,由于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所以分数中分子不变,分母减小,分数值增 大,即种群数 量的计算 值偏大。

(2)分析这10组数据,其中第1组和第6组的数据与其他各组明显差异太大,应属于无效数据,将其舍弃,求其他8数据的平 均值即可。

(3)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一些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而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则采用取样器取样方法调查。此外,对于野生东北虎等大型且处于濒危动物由于数量极少,也不宜用标志重捕法,A项错误。农田中去掉杂草物种丰富度会下降,但由于减少了农作物与杂草的竞争,农作物会生长更好些,B项错误。落叶松是一种生物,不存在丰富度这个概念,C项错误。两个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一样,但它们由于捕食关系构成的营养结构不一定相同,因此对应的两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一定相同,D项正确。

【答案】(1)偏大(2)3株/m2(3)D

考点七种内关系 与种间关 系的区别 与判断

1.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同一物种之间大 鱼吃小鱼 属于种内 斗争,不叫捕食。

2.捕食体现的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两个物种之间。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捕食小型动物的食肉行为以及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从最高点判断,一般地说,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3.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也叫寄主)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生物一般会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寄生物可以是动物(如蛔虫)或植物(如莬丝子)或微生物。

4.竞争为种间关系。如果两种生物以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为食则不构成竞争关系。

5.互利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互利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

6.除了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外,还有其他一些种间关系。

例8回答下列有关种间关系与种内关系的问题:

(1)上图中体现了甲与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其中______是捕食者,甲乙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说明它们存在着______调节方式。在______点时甲种 群的增长 速度最大。在点时甲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以平茹为食,则人与平茹之间构成了捕食关系。而平茹属于分解者,说明分解者有时也会在捕食链中出现

B.当两种生物的食物来源自绿色植物时,则两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吃小鲈鱼行为属于捕食

D.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二者的关系为捕食

【解析】(1)分析曲线图,甲的变化在前乙的变化在后,因此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二者通过捕食关系实现了负反馈调节,从而二者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曲线中D点处于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在A点时种群数量最大,此时种内斗争最剧烈。

(2)平茹属于分解者,一般不能进 入捕食链,但当人以平茹为食时,二者构成了 捕食关系,此时平茹可以进入 捕食链,A项正确。当两种生物的食物来源自绿色植物时,例如人和牛的食物来源都是绿色植物,人以农作物为食,同时还吃其他食品和牛肉等肉食品,牛以青草为食,则二者的关系不为竞争关系,B项错误。成年鲈鱼吃小鲈鱼属于种内斗争关系,C项错误。蚂蚁以蚜虫分泌的密露为食,同时又保护蚜虫,把蚜虫的天敌赶走,二者为互利共生的关系,D项错误。

【答案】(1)乙负反馈DA(2)A

考点八群落演替的相关考查

1.演替是群落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例如治理沙漠、建立人工群落等。

3.群落演替的原因。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4.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正常良好的环境下,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很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5.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但当环境不良时,如沙漠化和环境严重污染时,群落演替会向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例9下列有 关群落演 替说法正 确的是()

A.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B.群落演替方向总是物种 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C.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D.群落演替过程的取代指的是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一 种生物对 另一种生 物的取而代之

【解析】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 仍处在动 态变化中,故A项错。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方向是向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但当环境处于恶劣时,演替方向会向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方向进行,B项错误。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C项错误。群落演替过程的取代是指优势种的替代,而不是原来的物种完全消失,如森林中仍有灌木丛,D项正确。

【答案】D

例10(2014·新课标Ⅰ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是初生演替,在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

(3)从题中信息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并且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未发生改变

考点九综合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

在高考试题中,除了以文字信息形式考查种群和群落知识外,较多的是以表格、曲线图、柱状图等形式对种群和群落进行综合考查。试题中往往会涉及种群和群落的多个考点。

例11(2014·四川卷)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 的若干小 区,均种上水 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 (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 种群密度 时,常用的取 样方法有______。

(2)稻田生态 系统中的 福寿螺属 于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解析】(1)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可知,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说明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不同生物的日均密度增长率。水花生属于植物,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由题中信息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可知,福寿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 析柱状图,随着福寿螺密度增大,鸭舌草日均增长率越来越小,因此可推断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3)从图中信息中,中密度的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即它的种群数量处于增长趋势,说明它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的水花生存在天敌,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图可知,在各密度条件下,狐尾草的增长率最大,推测在时 间足够长 时,它可能会 成为优势种。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物种丰富度下降,群落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下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消费者捕食(3)大于S

(4)次生狐尾草(5)抵抗力

◆备考策略

“种群和群落”考点透析 篇4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例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本题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在K/2时, 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 因此A项错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 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 因此B项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因此C项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 因此D项错误。

答案:C

2.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分布型)

组成种群的个体, 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 种群可以有不同的分布型。

3.存活曲线

对同时出生的一群个体进行跟踪记录, 了解不同个体的死亡时间, 然后根据获得的种群中个体存活时间的资料作图, 可得到种群的存活曲线。将个体存活概率随相对年龄的变化分为三个基本模式, 即I型、Ⅱ型和Ⅲ型 (如图所示) 。

I型:凸形曲线, 显示了年轻个体存活率很高, 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只在生活史后期有较高的死亡率。例如大型兽类、人类的存活曲线。

Ⅱ型:对角线, 显示各年龄阶段死亡率相等。自然界中的许多鸟类的存活曲线接近Ⅱ型, 但被监禁的鸟的存活曲线则表现为I型。

Ⅲ型:凹形曲线, 表明幼年期死亡率很高 (如鱼卵、真菌的孢子) , 并且如果死亡率太高, 可能出现没有个体能够活到老的现象。

意义: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 有助于了解种群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

2.种群增长曲线的应用

(1) 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 (即K值) , 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2)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 应通过清扫卫生、做好粮食贮存、饲养天敌等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K值) 。

(3) 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 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 生物种群数量维持在K/2, 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 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

例2.下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 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

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即K/2

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D.c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解析:a为理想条件下的种群“J”型增长曲线, 一个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 初期的数量变化近似“J”型增长曲线;b曲线为实际环境中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 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 在天敌、食物、生存空间、种内斗争等因素的作用下增长速率减慢, 最后稳定在K值;c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

答案:A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

(1) 概念: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 主要特征:

物种丰富度、种群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3) 实质:

以种群为单位, 且各个种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共同的无机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形成的。

2.种间关系比较

(见第30页附表1)

3.群落结构类型

例3.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这两个群落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演替。

2.类型

3.特征

4.主要原因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移或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例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 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B选项不正确, 发生于火山、冰川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 所以一定是经过了很长时间。

答案:B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1.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料、温度、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2.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 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 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 生存条件恶化, 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种群数量下降。

3.血细胞计数板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

(1) 使用步骤:

①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 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 则需清洗, 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②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 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 一次性充满计数室, 防止产生气泡, 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③计数。稍待片刻 (约5min) , 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 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2) 计算公式: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 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 ×400×10000×稀释倍数;另一种是25×16型, 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

(3) 实验注意事项:

①每天同一时间, 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 并作记录, 连续观察7天。

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 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③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数清, 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④活酵母有芽殖现象, 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 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 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

⑤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 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 要按对角线位, 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 (即100个小格) 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 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 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 (即80个小方格) 的酵母菌数。

⑥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 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 再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 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

⑦血球计数板的清洁:血球计数板使用后, 用自来水冲洗, 切勿用硬物洗刷, 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例5.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 正确的叙述是 (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 (环境容纳量) 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解析:营养条件、空间、温度、pH和有毒排泄物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应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答案:D

例6.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 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 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计数, 应先____后再计数。若多次重复计数后, 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 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个。

解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计数, 应先稀释后再计数。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酵母菌细胞数=5×400×10000×10=2×108个。

答案:稀释 2×108

观赏型植物群落探析 篇5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中的自然植物群落逐渐被人工植物群落所取代, 大量人工栽植的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园林植物聚集在一起, 在一定时间内, 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 使之逐渐保留下来, 可称为人工植物群落。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是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1 观赏型植物群落的分类

根据园林美学原理,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可分为实用观赏型植物群落、形式观赏型植物群落和形象观赏型植物群落。

1.1 实用观赏型植物群落

实用观赏型植物群落是由景物 (植物群落) 、实用、人的生理感受3要素构成, 它 (植物群落) 满足的是人的实际需要、人的生理感受。

为了创造一个凉爽的遮荫环境, 街路行道树要选择高的浓荫的乔木, 如南京采用高大的悬铃木, 庇荫效果非常好;沈阳、吉林、长春多栽垂柳, 遮荫效果也不错;北京的行道树, 除选择高大荫浓的国槐外, 还多用柿树, 既遮荫又可食果、观赏, 可为非常实用, 一举多得。

分车带绿化, 一般不选高大乔木, 而是用亚乔木或低矮灌木。近几年, 南方街路分车带多用花灌木组合选型, 或板块栽植修剪, 下衬草坪、花卉, 交替变化, 这种绿化方式, 既视野开阔 (交通方便) 又景色多变 (生理感受) 。

绿地中植物的配置, 也要满足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按照实用来配置。为了创造一个芳香的环境, 南方可栽白玉兰、广玉兰, 而北方则可栽洋槐、丁香等;为了划分空间, 掩蔽墙体, 可将水腊、紫叶小檗等植成绿篱, 栽于墙前, 一些果树如苹果、梨、海棠等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果实又可食用, 具有经济价值, 可直接用于绿化中。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绿化用了大量的果树, 既有实用价值, 又满足了景观需要。

1.2 形式观赏型植物群落

形式观赏型植物群落由景物 (植物群落) 、生物特性、生理3要素构成。它在一定条件下, 作为刺激信号引起人的生理、心理上的愉悦情感反应。按着美学的基本原理, 采取统一, 调和、均衡、韵律等形式, 配置具有形式观赏的植物群落, 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

1.2.1 统一原则的运用

植物配置时, 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显示出多样性, 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引起统一感, 这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1.2.2 调和与对比的原则

在景区与景区之间, 调和过渡很重要, 但大片、反复的一致性、近似性, 会使人产生单调感。因此, 在景区之间或景点之间, 采用叶色、树形对比强烈的树种, 将它们区别开来, 以引人耳目。如上海外滩、南京路、九江路, 以白玉兰作主调, 树下种植杜鹃, 相映城区;吉林的街头绿地常用的白桦和红端木搭配, 亦是别具风格。

1.2.3 均衡与对称原则

这种原则最适合公园的自然式配置, 自然的石洞左侧植一株高大的糙叶树, 右侧以低矮的花灌木来陪衬, 加大了对比的效果。

1.2.4 韵律的原则

常用于连续构图中, 是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如北京颐和园苏州河两岸的林带, 以油松、海棠、山楂、丁香等树种组成的树丛为一个观赏型群落, 把这个群落不断的反复连续。这两旁的林带, 春天以粉红的海棠为主调, 以紫色的丁香、平基槭嫩红的新叶与黄绿的山楂为配调, 以油松为基调;秋季则平基槭红叶为主调, 以油松为基调, 其余均配调;冬季则以油松为主调, 其余为配调。

1.3 形象观赏型植物群落

形象观赏型植物群落就是以植物群落作客体的刺激物, 引起主体 (人) 心理上的爱慕、敬佩的情感反应。它由环境、表现、心理3个要素构成一个辨证统一关系, 即形象美的基本规律。

有些植物的表现和人的表现相似, 唤起审美。以岁寒三友为例, 松树挺拔苍劲, 象征坚强;竹子的节比喻“气节”, 中空比喻“虚心”, 有“未曾出土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的美喻;梅花迎霜傲雪, 独立寒风绽放, 更像坚贞不屈的品格。在江南园林中, 松、竹、梅常常在一起组成一个观赏群落, 引起人的形象美感, 产生联想。

在很多情况下, 植物和景没有被人格化、形象化, 而仅仅作一个环境要素和审美者身临其境的表现, 和心灵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柳浪闻莺”表现的都是一种优美的意境。

2 观赏型植物群落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相关性

观赏型植物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生态园林的范畴内, 除调节气候, 改善环境质量等功能外, 主要功能美化景观。

现代社会中, 园林绿化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发展的水平。观赏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起主角作用。观赏植物体形优美, 花朵艳丽, 叶形、叶色、茎姿富于变化, 组成一个观赏植物群落, 并与周围的地形、地貌、景物、景色协调配合, 它以绚丽的风姿美化城市, 美化自然, 提高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 给人们提供休闲、纳凉、观赏、娱乐的生活空间, 使脑神经从高度紧张和刺激中解放出来, 消除紧张和疲劳, 忘却都市的喧闹, 充分满足城市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渴望。

人来源于自然, 追求自然是人们的愿望, 人们利用园林植物去创建环境, 改造环境 (城市环境) , 美化生活, 通过美学原理, 将直觉与科学引线结合, 创造一种源于自然, 又高于自然的景观。特别是生态园林的产生, 给园林绿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观赏植物群落作为生态园林的重要组合部分, 把园林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使人类向更高、更美的境界迈进。

摘要:本文主要从实用观赏型植物群落、形式观赏型植物群落、形象观赏型植物群落3方面论述了观赏型植物群落的分类。以及观赏型植物群落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相关性

海洋产业群落分析与探索 篇6

关键词:海洋产业,产业群落,协同创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的竞争影响区域发展的绩效和区域竞争力。近几年,我国海洋经济持续了较快增长态势,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7月又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将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相对落后,涉海的各类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相互间协同作用还没得到很好的体现,各行业、各区域又自成体系,没有形成聚集规模效益,组织间协同创新还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基于此,本文在海洋产业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产业群落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优化海洋产业群落的对策建议。

1 海洋产业群落的内涵

海洋产业具有密切的产业关联度[1],海洋产业之间、产业群之间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谓群落本身它是一个生态学概念,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现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产业群落是指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特定区域内存在业务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聚集体。海洋产业群落是指由海洋产业部门、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等基于合作与交流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海洋经济网络系统[3]。海洋产业群落是一项复杂的组织方式,强调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4],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组织模式,进行知识积累、信息交流,形成具有集聚优势、知识溢出优势和技术转移优势。当某一新观念,新技术或需求的信息在群落某一结点产生之后,就会沿着群落内部连线在整个群落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流动。科技创新是产业群落发展的重要支撑[5],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群落内部1 + 1 + 1 > 3的非线性效用。

产业群落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各种产业的对外扩散和传播的过程[6]。海洋产业群落的形成将激发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有更多相互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产业内部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在一个地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一样,产业群落也是一个开放系统,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促使产业群落内部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表现为一种产业群落向另一种产业群落的演替[7]。基于此,海洋产业群落结构优化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海洋产业群落的结构分析

海洋产业群落中各个元素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内各个元素承担自己的角色,如图1所示。各个元素在群落内部相互之间形成了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形成了一定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的特征是产业的互补性和分工指向性。它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由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一直延伸到深加工、精加工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链条式关联关系,存在着上下层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下层环节向上层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上层环节向下层环节反馈信息,产业的分工合作、互补互动、协调运行等。垂直关系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一种创业共生模式[8]。

水平结构的特征是镶嵌性。即不同成员在不同空间水平上不均匀配置,表现为块状的现象。在镶嵌群落中,每一个块状就是一个小群落。如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联盟基、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形成的小群落。企业是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来源,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通过为创新的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间接参与创新活动。依托这些创新联盟、平台和服务中心,涉海产业完善了创新服务和创业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了涉海类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了科技成果想现实生产力转化。如浙江某海洋水产品加工制造产业群落,它由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省内10家海洋水产骨干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以集成和共享技术创新资源,加强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从海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海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研究、海洋产品营养和功能食品开发技术研究三方面开展海洋水产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于促进海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推动海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培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海洋产业群落的关系链条

群落中各结点的关系链条,既是信息、知识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又是知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或增加价值的“价值链”。产业群落的链接关系不是单一的生产上上下游链接关系。企业与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企业与中介服务组织的合作关系、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等。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促进经济发展,营造利于创新环境,出台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与中介服务、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链条。

目前,涉海产业群落内部的协同创新已成共识,已经在海洋生物医药、船舶制造、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船舶动力、海洋油气和矿物开发等方面都建立了顺畅的创新关系链条。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政府等在产业群落中沟通协同,将创新资源和信息沿着创新链条传递到各个成员,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培养、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等[9],促进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形成创新合力。如图2浙江某海洋药物产业群落,围绕海洋中药、海洋医用生物材料开发、海洋活性物质开发等产业前景内容,形成了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联合攻关,最后将研究技术和成果在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杭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转化。A1中的中药研究所开发研究B2中海洋中药,沿着群落链条通过政策营造的创新环境,中介机构,最后传递到C3杭康药业有限公司,这样就形成了海洋中药研究开发小产业群落,使得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得以贯穿整个网络[10]。

海洋产业群落链条是围绕一定的创新资源,以一定的技术创新而集结形成特定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丰富度和亲和度[2],科技创新越高的区域,种群的数量就越多,具有越高的丰富度,企业将联系越紧密,亲和度也就越高。如图3所示,浙江舟山某海洋产业群落,以B中的8个技术创新目标为导向,集结了A中的8个知识来源单位,形成了含有17个单位组成的海洋产业群落,建立了亲和度相对高的联络。

4 海洋产业群落存在的问题

4. 1 海洋产业群落成员间的信任度缺失

通过对涉海组织产业群落的调研发现,成员间的信任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产业上下游的货款相互拖欠和侵权假冒等现象屡禁不绝,使得潜在的群落内合作伙伴之间难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信任关系,从而增大了交易成本,阻隔着互利网络的形成。

4. 2 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制度环境不完善

群落利益机制的核心是多赢与利益共享。目前涉海产业群落内部对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研发,最终成果在内部的共享机制还不完善,目前更多是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用于研发。群落中的技术侵权,假冒优质品行为时有发生。

4. 3 涉海企业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等具有关联性,形成协同的互动机制不够完善

群落内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和联系,网络内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渠道不畅通,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下,有限的创新资源被大量浪费,尚没有形成专业化协作,科研机构脱离市场需求,游离于市场之外、闭门造车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的功能偏重于教学和科研,科技成果产业化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

4. 4 政府对涉海类群落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孵化器”的作用已凸显,但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间面向创新系统的工作缺乏应有的协调,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尚未有效发挥。许多同行企业是通过“行政捏合”或“模仿经济” 成长起来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过低,有机关联度不高。

4. 5 涉海类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合理的分工格局

涉海类企业在存在合作和紧密技术联系的同时,在企业层次、技术基础、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梯次性,政府在对不同和同质的涉海类组织在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规划和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方面,建立合理分工格局的作用还不够。

5 海洋产业群落优化的对策建议

5. 1 建立涉海类企业产业群落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加强群落基础建设

产业群落优化有赖于众多企业家的互利互信共识。加强群落内部的自发交流、培训研讨和政策倡导等方面建设,增加内部企业的共识; 对涉海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同质企业等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引导研究攻关,形成群落内企业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共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果,同时以关系链条为纽带,链接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来源,增加企业、院所等的信任度。

5. 2 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加强产权制度环境的建设

政府应加强市场制度的建立,包括独立会计审计制度的建立等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创造一个有力的法律环境; 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形成技术创新服务网络; 明晰企业与科研院所或其它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产权制度环境的建设,只有用法律规范起来的技术市场,才是健康的技术市场。

5. 3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可考虑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民营大企业等投资主体,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专业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种子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风险基金用于涉海类创新创业启动和发展资金。

5. 4 完善中介机构服务系统,建立科技要素交易与服务体系

目前,产业群落中存在各类服务中心、创业中心 ( 孵化器) 、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但整体服务体系显得不够健全、完善,致使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中介机构服务系统,发挥各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更全面地了解涉海类企业发展的综合技术、市场信息。

5. 5 整合研究资源,促进群落内主体的协同创新

“蚁族”特性聚居群落问题探析 篇7

关键词:“蚁族”,聚居群落,问题探析

一、调研的有关情况说明

1、样本基本特征界定。

麦克斯《2 0 0 9年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 浙江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04元, 高职高专为1873元;而2007届分别为2912元、1928元。综上, 课题组将调查对象的月平均收入限定在2912元以下的大学毕业生。

2、样本选取方法。

一是到“蚁族”群体可能出现的区域, 通过表观判断初步确定被访对象, 通过与被访对象交流的方式确定其是否符合“蚁族”群体的基本特征。如符合, 则进行问卷调查, 如不符合, 则另行寻找被访对象;二是通过人际网络, 定向寻找符合“蚁族”特征的受访对象, 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三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对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之后, 请受访者推荐介绍新的受访对象。

3、样本代表性论证。

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本次调研过程共发放问卷1500份, 收回问卷1491份, 有效问卷1302份, 有效问卷率87.3%。通过对所获问卷在性别结构、学历结构、毕业年限结构等几个观测点数据的统计及问卷总量的分析, 得出男女比例均衡, 男占47.1%, 女占52.9%;学历以大学本科生为主, 占74.3%, 结构合理;毕业年限都为五年之内, 集中在0.5~3.5年之间, 分布均匀。

二、群体基本状况

1、经济状况不佳, 生活幸福指数偏低。

“蚁族”的经济状况吃紧, 每月“入不敷出”和“收支相横”的比例之和达69.59%, 房租和餐饮这两项基本需求支出占月收入的七成左右, 恩格尔系数也偏高。从“买房”意愿的调查来看, 超过六成的人表示有意愿, 但月均2000元左右的收入与杭州市当前高企的房价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性。

“蚁族”的业余生活较为单一, 多数以选择低成本的上网为主。居住区域的环境、治安条件也处于不尽如人意, 同时, 每日上下班花在途中的时间成本较高。此外, 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高达6 9.8 9%的人对于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一般”或是“不满”。由此不难得出结论, “蚁族”的生活幸福指数偏低。

2、心理状况堪忧, 婚恋问题存在不稳定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有23.56%的人认为自己的心理不正常。另外, 与亲人交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蚁族”不同程度上对于家人有思念的情绪, 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与家人联系及回家探亲的频率较低。由此, 课题组认为“蚁族”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婚恋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至今单身的“蚁族”占50%, 一定程度上说明面临着“婚恋困境”, 受制于收入水平和社交圈范围, “蚁族”的恋爱对象选择余地小, 工作的繁忙使得恋爱机会也显著减少。同时, 该群体中相当数量的人表示性生活得不到满足, 也有近三成的人认为“在没有固定性伴侣的情况下, 会去寻找一夜情”。由此可见, “蚁族”群体对于性生活需求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这也构成了婚恋问题的不稳定因素。

3、离职意愿较高, 工作满意度低。

调查中发现, 有近六成的人表示有离职意愿, 表示“工作成就感一般”的比例高达65.59%, 表示“工作状态很好, 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也只有25.5%, 工作归属感不强、缺乏稳定性是较大的现实问题。

另外, 调查还发现, “蚁族”普遍认为劳动权益保障不够完善, 对工资满意度低。同时, 作为高知人群, “蚁族”对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有强烈的需求, 但认为现实中发展空间较少, 并且“所学专业与目前从事岗位的对口程度低”的现状已成为“蚁族”离职意愿中的一大原因。

4、创业意愿强烈, 对政策满意度低。

对“蚁族”创业意向的调查数据显示, 有72.58%的人表示有创业意向。但对“政府提供的就业创业政策对自身帮助程度”的调查发现, 表示“很少”和“没有”的比例高达78.66%。而对“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开展工作”的调查中, 经过排序得出“蚁族”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来自于创业经济支持以及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机会。上述情况反映出“蚁族”的创业意愿强烈, 但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 这也导致了对政策满意度的降低。

三、群体现状成因分析

1、教育体制不完善, 导致毕业生结构性过剩。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很多体制性阻碍, 也是导致“蚁族”出现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说明,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尴尬局面。此外,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因致力求全而有部分雷同。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社会化, 实行自主择业, 但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招生部门只按照办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基本条件负责招生, 这就造成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专业供需矛盾突出, 导致大量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因此, 高校教育体制机制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是形成“蚁族”的潜在原因。

2、就业观念滞后, 职业竞争力欠缺。

“蚁族”就业观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第一, 期望值过高。调查结果显示, “蚁族”群体的月平均收入在2 2 4 2.4 2元, 而月期望收入的平均值却高达5251.51元。这也充分说明“蚁族”在自身定位上存在不足。第二, 处理不好短期与长远之间的厉害关系。针对“选择就业单位主要基于何原因”的问题调查中, “蚁族”最为看重“收入高”, 其次是“能够生活在大城市” (见图15) 。这样的选择标准过于主观、片面。第三, 存在认知误区。调查结果显示, 八成以上“蚁族”表示不愿去中小企业。这是受传统观念束缚, 不约而同地形成就业观念的偏差。

调查结果显示, 有50%的“蚁族”虽然有参加培训的意愿, 但并未实际参加过培训, 另外, 有34.79%的人表示没有职业规划,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 客观上会削弱“蚁族”群体的就业竞争力。针对“个人职业竞争力”的调查表明, 表示“没有”和“不太有”的比例之和高达70.89%。职业竞争力的欠缺会成为制约“蚁族”发展的一大瓶颈。

3、大城市房价飙升, 迫使“蚁族”蜗居。

据《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显示, 2010年杭州房价跃居全国榜首, 新房均价达2 5 8 4 0元/平方米, 创历史最高。如此高的房价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 很难在短时间内依靠个人的努力成为“有房一族”。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 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合租的方式, 逐渐地, “杭蚁”成为了“蜗居”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金名.“蚁族”就在我们身边[J].大经贸.2009 (12) .

[2]、端宏斌.蚁族.蜗居.房奴——中国城市化反思[J].西部论丛.2010 (1) .

[3]、冯丹.“蚁族”青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及成因[J].中国青年研究.2010 (2) .

上一篇: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下一篇:语文异步教学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