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意识

2024-08-11

黑夜意识(共7篇)

黑夜意识 篇1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对孤独的解释是:“孤独, 一种缺少亲密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孤独感和独处状态不同。失去亲人或丧失友谊会产生孤独感, 即使有许多人在场相慰往往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 并无孤独感的人有时却有强烈的独处需要。”这意味着, 人注定是孤独的, 不论生老病死, 人只能自己面对, 他人难以分担, 而个人情感的不被理解和难以找到共鸣就更不必说。因此, 孤独是人类的普遍情怀, 尤其是那些对孤独及其带来的痛苦最为敏感的作家们。卡森·麦卡勒斯在经历了婚姻的迷茫后写下了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 出版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这部小说有着醒目的时代印记, “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思想革命”是二十世纪重大事件的内核, 这种思想和社会结构的动荡使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行动的动机模糊, 生活的动力消解, 无所适从, 身份丧失, 于是在一些人看来, 二十世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的恐惧和西西弗斯式的无奈和绝望。可以说, 对精神隔绝心理和孤独心理的思考贯穿了《心是孤独的猎手》这部小说。

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个时期有痛苦、磨难、失落、受挫或者失败的经历, 那段时期是如此令人不安又是如此旷久弥长, 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灵魂的黑夜”。纵观《心是孤独的猎手》全篇, 一直都被孤独的意念紧紧纠缠。它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各不相同的小人物之间的故事, 这四个人物分别是丧妻的咖啡店老板比夫·布兰农, 酷爱音乐的房东小姑娘米克·凯利, 黑人医生梅迪·柯普兰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布朗特,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然而却不被人所理解, 他们万分地孤独, 常常被孤独的阴影所笼罩;聋哑人辛格和他的好朋友斯皮罗相依为命, 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他们听不见也不会说话, 过着仿佛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斯皮罗却疯了, 被送往疯人院, 辛格只有一人过着孤独难耐的日子, 可幸的是还有朋友的精神寄托;而那四个与世格格不入的小人物也逐渐在辛格这里找到他们自己的精神寄托, 以此来回避内心, 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链子。阿尔伯特·加谬的《西西弗斯神话》中有一句话用来说明现代人的绝望心境:“在真正意义上, 只有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自杀。”在斯皮罗死后, 似乎是一种对身份缺失的恐慌, 对生活动力枯竭的绝望, 辛格选择了自杀, 至此, 贯穿全文的那条无形链子也就彻底断裂了。而那四人失去精神寄托, 又回到了他们原先的隔绝状态。

与安逸舒适的时光对比, 痛苦和迷惑的经历反而更可能使人了解自己的灵魂深处, 黑夜是一场精神磨难, 仿若置身于悬崖边, 如果你竭尽全力要摆脱黑夜, 你可能就无法领悟它给你的启示, 但若你能泰然自若地在悬崖边感悟黑夜的馈赠, 你将收获非凡的人生经历。麦卡勒斯并非一个悲观主义者, 尽管她一生数次陷入精神崩溃并尝试自杀, 但她的一生同样也在进行着与死神的艰难搏斗, 与病魔抗争了20多年, 她热爱生活, 热爱家人和朋友, 麦卡勒斯喜欢做一个爱者, 并怀着一颗极度敏感的心去感悟世界。她反复进行着孤独意念的思考,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直觉似的生命哲学, 而这套生命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她力图挣脱出灵魂的黑夜的结果。小说中的人物过着孤独痛苦的日子, 他们对现实生活感到不安, 对目前的生活提出疑问, 可是他们心中的那份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那种新的突破和渴望给了我们希望, 因为这种孤独意识使他们有了对绝望的反抗, 有了对人类的挚爱, 对人生的挚爱, 对人生真谛的不懈探求。

早在1941年麦卡勒斯就坦然接受了她的生活将永远孤独的事实, 可是她还是会有意无意地竭尽全力去消解孤独。小说中的人物借助酒精、音乐和信仰来排解他们心中无尽的孤独。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总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 他很迷恋酒, 也很贪杯, 他是一个激进的工人运动分子, 亲眼目睹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 阶级间的对立和不平的事实让他厌烦, 他想建立真实的制度, 可是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 隔绝由此无情地产生。因感到沮丧和失落, 他试图寻找补偿, 他渴望同伴, 常常独自流连于比夫的小酒馆。正是凭借酒精带来的快乐和麻醉, 杰克暂时忘记了烦恼, 沉溺在内心是清醒的仿若“世人皆醉我独醒”中, 而压抑已久的孤独得到消解。音乐没有国界, 它有利于消除孤独、愁闷等忧伤情绪, 同时也拯救了小姑娘米克的灵魂, 米克的一生都与音乐绑在一起。信仰是个人的精神堡垒, 它赋予了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强者的孤独会因自身信仰的卓尔不群而获得独立人格, 获得人生的创造力。杰克为劳苦大众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工作条件鸣不平, 黑人医生梅迪终身致力于黑人的解放事业, 他们带着热烈的信仰通过对孤独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 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束缚的反抗。小说中的人物或通过借助酒精麻醉自己, 或通过音乐暂时忘却孤独, 或沉溺于信仰来寄托孤独的情感, 从而消解孤独。

通过对孤独的消解,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具有一种深沉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孤独是他们生命的本质, 在小说中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些孤独的人, 因为他们以巨大的思想张力透视着整个世界和人生。在孤独意识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实践中, 他们摆脱不了纷繁的事务性琐事, 却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 一种怀疑的精神。黑人医生梅迪的追求是高尚的,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黑人事业, 他的追求来自于他清醒的认识和对种族的深厚感情。他是个清醒的智者, 自己的困难和经历, 以及对周围的观察, 使他意识到种族主义是黑人苦难的根源。他的孤独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自己人民的麻木, 二是种族主义的存在, 换言之, 也正是由于他敢于对那个不公的社会提出质疑才会有如此清醒的意识, 而这种意识也是他孤独的根源, 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世界和人生的荒凉, 可这孤独让他感受到的荒凉的同时又赋予了他开展自我拯救的精神力量。这样看来, 孤独意识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审美意义。单单看孤独这一个词语, 人们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 一个形单影只的人是孤独的, 又或是让人想起人类那无尽的心灵世界。在孤独这种冰冷的意象色彩中, 小说中的意向语言被表现得出神入化, 因为那是用整个生命精神酿成的, 传达出了真实的寂寞情感和孤独意识, 哪怕是在阴沉幽冷的孤独意识中也孕育着揪人的热量。无疑, 孤独是美的, 是一种沉郁的美, 一种哲理的美, 一种隽永的美。这种美, 让人心灵战栗而又发人深省, 曲折绮丽而又轻柔飘忽, 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象征与朦胧的艺术美。对于比夫、米克、梅迪和杰克来说, 辛格的死是一个谜, 是一个沉痛的精神打击, 在与心灵的对应当中, 孤独意识展现了散文诗特有的艺术之美。麦卡勒斯对失去精神寄托的四个人物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小说结尾处梅迪说:“我相信现世的公正……相信对我们的公正, 对我们黑人的公正。”对杰克的描述:“无论如何, 他在前进。这一切都会重新开始……他心中有希望, 也许他的旅程轨迹很快就会呈现。”还有关于小米克的:“如果一件事有意义, 就肯定有用……没错!没问题!有用。”我们也可以在比夫身上看到一线光辉:“当他最终回到屋里时, 清醒地调整了自己, 准备迎接早晨的太阳。”小说的最后使人感到一股深藏在心灵深处的生命潜流在奔突, 在明与暗、过去与未来、生与死之际, 从而显现出人类心灵的深度、生命的力度, 也透露出人们不懈地探求人生意义的思想光芒, 以及追求卓越艺术美的光芒。

孤独给人带来了痛苦, 是生命中最深刻、最黑暗、最迷惘的时刻, 仿若灵魂的黑夜;但它同样也赋予了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就像一个在悬崖边舞蹈的灵魂痴迷地创作他自身追求完美的舞步, 正是那种精神力量赋予了他巨大的人生创造的力量, 才能在边缘地带显现出生命的奇葩。麦卡勒斯说她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精彩的孤独的区域, 里面只有简单的小说和内心思考, 随同小说中的人物经历爱、痛苦、绝望, 以及最后那焕发希望的“生命的活力”。麦卡勒斯在人生的黑夜中将孤独的心灵体验化作人生的基本经验, 并贯穿在小说创作中, 将人类孤独意识建构在文本中, 由此来倾诉生命的孤独情怀, 将个人的孤独上升到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哲学高度, 为我们提供或淡泊或悲怆或舒缓的艺术审美感受。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个性, 一生都处在生死边缘和孤独纠缠之中。一方面, 孤独的意念挥之不去, 另一方面, 她又与这种意念不懈地抗争。其成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通过透视心灵来反映社会是作品最大的亮色。对精神隔绝心理和孤独心理的思考成为该作品的重要主题, 同时作者也力图通过创作探寻到其存在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心是孤独的猎手》,孤独,孤独意义

参考文献

[1]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2]张爽.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创作心理与人物心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7.

[3]卡森·麦卡勒斯著.陈笑黎译.心是孤独的猎手[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4]周国平.爱与孤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黑夜守望 篇2

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如梦, 人无完人, 人人都说苏轼好, 但我更觉得, 生活就像一场酒宴, 与其说苏轼是瓶老醋, 不如说他是一瓶药酒, 一瓶儿加了花椒雄黄的喝了能滋阴壮阳嘴不臭却不能贪杯的药酒。

学校:湖北保康县第一中学

导师:孟庆焕

点评:这篇文章颇有杂文味, 它纵横捭阖, 它诙谐幽默, 它旁征博引, 显示了作者比较出众的才气。从写作技巧上看, 本文由一般到个别, 再到一般, 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中学生写作文, 要么叙平常事, 要么说平常理, 素材或来源于生活, 或来源于书报, 生活, 阅读, 消化, 吸收, 表达, 写作成功之道也! (孟庆焕)

“呼———”屋外的风仍然猛烈地刮着, 仿佛要吞噬这个小渔村似的。门外的灯在风中摇摇晃晃的, 但是她不敢灭, 因为那灯是为丈夫指明方向的。看着正在酣睡的孩子们, 甜美的笑容绽在她那张黝黑的脸上。

她抱着鱼网坐在床边, 借着煤油灯缝补那张被大鱼撞破的鱼网。风依然咆哮着, 凌晨时丈夫就同小渔村的男人们出海了, 大海又将考验那一群男人们的意志。墙上的老破钟已经敲了十二下了, 每一下都像敲在她的心上。她心神不宁地站起身, 走到窗户边, 凝望着那深邃的大海, 那片养活她全家的大海。她将目光融入夜色, 仿佛在寻找那个男人的身影, 那是她的丈夫, 是她的天!

突然, 一个黑影出现了, 两个黑影出现了, 几个黑影出现了!她的心终于放下了, 她离开窗户, 走到橱柜边上, 拿出里面放着的饭菜, 脸上绽放着满足的笑容。

“咚———”门开了, “孩他娘, 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站在门边, 寻找屋内那个人的身影。“今天情况怎么样?”她快步走过来, 接过丈夫手中湿漉漉的鱼网。男人全身滴着水, 头上、身上都挂着水草, 脚上踩着的那双破胶鞋早已湿透了, 每走一步, 水都会从鞋的破洞里钻出来。男人大步走到桌子边坐下, 她从坛子里取出一瓶酒, 放在桌上。“孩子们睡了吧?今天的天气真是糟糕透顶了, 二狗他爹的鱼网都被鱼扯走了一张, 幸好我的还在。等会还得去一趟港口, 看看鱼的价钱, 孩子们明天得交学费了吧, 不能老欠着人家学校。”男人一边嚼着馒头一边说着。“那这张鱼网一定也破了吧, 我去补补, 就不用再买新鱼网了。”她说着。男人对她憨憨地笑, 她顿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咆哮已久的风终于消停了, 转而那像小孩子一样的天又哭了起来。“狗娃他爹, 走啦———”屋外一个粗犷的声音穿过像森林一般的雨传进屋里。“来喽!”他对着屋外吼了一声, “孩他娘, 我去了!”男人粗犷的声音敲击着她。她把蓑衣递给他:“早些回来!”男人冲进雨里, 她伫立在门口, 看着那个男人远去的身影。

转身回屋, 关好门, 屋外那放肆的雨被隔绝在外。她替孩子们掖好被子, 便将那张还在滴水的鱼网晾起来。她走到床边, 坐着, 看着孩子们的睡容, 焦急又爬上她的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 她走到窗户边, 雨停了。看着远处海平面上那一抹鱼肚白, 她知道, 黎明即将来临。

学校:四川米易中学

导师:李英

黑夜的爱恋 篇3

搁浅梁上的青春, 独处静谧的庄园

在一抹黯淡里, 阵阵马蹄声踏来

我知道它并不迷恋星火的闪烁

山谷幽指东方, 没有任何言语

却戳穿骄阳深情的呼喊, 渴望的心跳

我多么期待一场月色, 能翻江作浪

在这庄园里, 为爱启航

梦魇中, 一棵棵青藤却爬满我一身

宛如那只蝴蝶, 也爱缠绕过往

被跌落在谷底的爱, 就像

这一路向北的青藤, 不开花不结果

抵达灵魂的出口, 泪水已穿肠

离你最近的黑, 我忘了路过

离我最远的夜, 你再次错过

评刘醒龙《黑夜守望》 篇4

劳动为何是作者在文章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而文中所写的人物也在生活中表现着不同的对劳动与生命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使得劳动给他们的生命带去了不同的意义, 从而阐释出作者对于生命是劳动这一结论的认同与对此种精神的赞扬。劳动观念的形成始终围绕着各自的劳动目的, 对不同劳动目的的选择所连带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关注也是作者文章的写作目的。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不复杂, 它讲述的是主人公陈东风为身处弥留之际的父亲准备丧事的过程以及其父死后自己生活去向的事。在这个不算复杂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试图写出几类人来探讨劳动对生命的意义。陈老小、陈万勤与陈东风等人, 他们以劳动为荣并通过于此来获得自我生存价值的实现, 将劳动试做生命本身的体验, 而劳动也给他们带去了精神上的升华。而陈西风、段飞机等人则将劳动试为获取财富与地位等现实价值工具以便满足自身的欲望, 而由于欲望的不断冲击却使他们的内心难以获得平静。这是劳动对不同的生命本身造成的影响, 而两类人对于劳动的价值观念也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地与主流观念互相波动。

二、不同劳动目的缘由

两类人的生存状态的产生是由于自身对劳动目的的不同选择。陈老小等人把劳动看做一种生命本身的体验, 这种聚焦导致在他们的眼里劳动本身就是光荣的, 是值得赞扬的。通过劳动他们的生活资源有了着落, 他们的生命有了存在价值, 他们的内心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以此他们对自己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这种观念的形成由诸多因素构成 :首先, 是对自古以来的劳动精神的认同与继承 ;其次, 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整体环境对这种品质的赞扬、鼓励从而使人们受到影响 ;第三, 在肯定自己身份后对乡土文化精神的传承等等。这些观念形成了他们劳动为荣的目的, 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对于生命来说, 它所能带来的远不仅是物品、金钱, 更多的无形的事物在欲望面前不应被忽略, 劳动关系着生活到底是充实还是空虚。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 人们从中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 它使我们个人幸福的实现来的充盈且踏实。反观陈西风等人, 他们对普通劳动虽有人仍保持参与但其目的不过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移情, 整体上如陈西风一样, 其劳动目的是为了自己欲望的实现。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也有着多方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政治的变革与实施, 以及以牺牲乡村利益以求城市发展的运作方式对于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土人都造成了极端的影响。当离开了相对闭塞的乡土环境,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里, 他们摸索着一个更加可以适用于浪潮获利者的价值观念以求更好的发展与融入。陈西风、段飞机并非是从心底厌恶乡土生活才来到城市的, 不过是为了自己与家人谋求一个更加开阔的未来, 然而在两种文化、两种价值观念的差异下, 他们很难在坚守过去的理念,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虽然这其中有自己的主观选择的原因, 却也不能忽略社会对其造成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

如果当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是谋求经济利益, 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时候, 那么在这一目标下生命本身的朝向必然要发生质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下, 人们首先有了充分的寻求发展的自由, 然而缺乏了共同理想的人心却大体朝着能给自己带来现实利益的一面发展。很多人逐渐忘记了生命本来就需要劳动, 而是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付出会得到多少的回报, 惦记着这些回报够不够能满足自身的欲望。这从而促成了一种希望较少劳动就能换取最大报酬的观念的出现。然而因为他们不断被内心的欲望冲击着, 在攀登当中, 收获的物质除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满足外, 并没有使他们的精神、品质有所提升。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了欲望的满足, 当我们以付出和收获实物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时候, 我们不仅否定了劳动对于生命原本的价值, 也使自我的精神难以从中获得和谐。正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影响才使得像刘醒龙这样的作家化身为守望者在为我们呈现一种可贵的品质之时, 也在期望对经济利益追逐的我们不要迷失自身的内在方向。

四、结语

《黑夜守望》是刘醒龙出于对现实的关注、对社会的隐忧、对生命价值的感受而写出来的一部带着诚挚与探索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中, 探讨着劳动对于生命本身的意义, 研磨着不同劳动目的选择下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守望着一种价值回归, 期望着一种社会关注, 等待着一种给社会带来生机与平等的转变。如果当我们的社会对于可贵的品质已不再认可, 已没有人坚持, 那么现代化对于我们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我们为了发展是否付出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呢。这是刘醒龙的《黑夜守望》带给我们的思考, 即便被融入了许多浪漫主义情怀的描绘, 却也是出于对现实的关怀。

摘要:《黑夜守望》用充满温情的笔触在一隅乡土人情的背景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在乡土人、事、物的描绘中, 故事由开始到最后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表达生命是劳动这样的主题的召唤仪式。在如今充满着浮躁情绪与价值错位的社会里, 对一种精神的关注与坚持成为了一种不可多得的作品表现主题。作为始终关注着乡土的作家, 刘醒龙的作品离不开将其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融入乡土生活的这一因素, 以乡土为根构架了一个让人向往的环境并娓娓道来一种对生命的认知, 《黑夜守望》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关键词:守望,乡土,尊重,虔诚

参考文献

浅论韦应物诗歌的黑夜情结 篇5

一、黑夜作为情感触发机制

黑夜作为情感触发机制延展了诗人的心理时空,将人类共有的情感经历凝聚为带有自身社会、生活、情感印记的独特审美体验。韦诗中由黑夜引发的情感可以分为个人体验、与他人交往以及佛禅观照三个层面。

(一)个人独白——感时伤怀的孤寂之情

韦应物中年丧妻、命途多舛,常常孤身在外,远离亲友。在经历过世事变迁之后,静谧黑夜中一丝一毫的动静声响,都能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落寞之感。如《夜闻独鸟啼》:“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此诗作于诗人丧偶后,看到失侣的独鸟,不由悲伤。秋天易感,韦应物较多诗作写到秋夜,如其中一首《秋夜》:“暗窗凉叶动,秋斋寝席单。……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昏暗的窗边,秋叶带来阵阵凉气,夜深露更寒,即便披上外衣也难掩心中的悲凉。除了由黑夜直接触发的落寞情绪之外,另外还有一部分诗作,表现了诗人难以言明却无法排遣的莫名心绪,如《夜望》:“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不见城郭事,沉沉唯西山”,此诗在情感上并无过多的波澜起伏,只是淡淡的哀愁,未言明何事,但隐隐透露出落寞之感。

(二)集体歌唱——宴会唱和、思乡怀人的怅惘之感、思念之苦

在韦诗中,宴会酬唱之作十分丰富,黑夜承载了相聚时的欢乐与希望,如《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似一幅春宵月夜宴会图,霜月、银河、春城、俊杰、清觞、佳作,处处洋溢着愉悦之情。韦诗中,思乡怀人之作占据很大比重。怀恋故乡、哀悼妻子、思念亲人是此类诗歌的主要情感表现,如《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明代唐诗批评家桂天祥评论此诗云:“此不复言,极苦。归思无着时,更值夜雨闻雁,谁能谴此怀抱?”[1]在韦应物四十二岁时(大历十一年丙辰)[2]妻子元蘋的去世给他带来沉重打击,写于夜晚的悼亡之作更显凄凉怆然,如《冬夜》:“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帷帐徒自设,冥寞岂复来。”在感叹夙志沦落的同时,忽念妻子曾经的美好面容,而斯人一去不复返。又如《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则表达了与外甥全真、元常的真挚情感。

(三)精神洗礼——佛禅观照下的灵魂解脱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提及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3]韦应物许多诗歌直接或者间接得表达了对佛教禅宗的信仰,以及在与僧人的交往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如《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在静谧的夜晚,幽寂的环境中,更容易进入超然之境。与僧侣交往之作如《宿永阳寄璨律师》:“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中山僧的造访,在这样的熏染下,韦应物自然容易领悟禅理的真谛。此外,韦诗往往融入自身的生命感悟,杂以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如《寄黄刘二尊师》:“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以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下之至乐,遵从道心,从而远遁凡俗。

二、黑夜作为意象或意象组合

韦诗中的黑夜作为整体意象或者意象组合,含有丰富的象征性、隐喻性意义。如灯、烛、钟、漏等生活化的意象;以及星、月、银河、风、雨、雪、落叶、流萤、归鸟等自然意象,它们作为黑夜意象的补充与扩展,使得诗歌意象层更具多样化,意蕴更加丰厚。

(一)生活类意象

作为一个典型的读书人,韦应物在其黑夜题材的诗歌中,常常有丰富的物象作为黑夜的点缀,颇具文人士大夫情怀。这类意象主要有烛、灯、滴漏、钟、床等,它们与夜形成反差、或深化夜的内涵或反映诗人其他旨趣。烛、灯往往预示夜晚的降临,暗含孤寂的情感,如《寺居独夜寄崔主簿》中诗人“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在昏暗的灯光下坐等天亮,衣衫又略显单薄,衬托出独居之萧索。滴漏、钟声意象代表时间的流逝,《夏至避暑北池》开头写道“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日过后,白昼渐短,宵漏计时延长,显示了自然界季节的更迭,时间的逝去。而《效何水部》其二“夕漏起遥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愫。韦诗笔下的床,如《答宾》“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暗示形单影只,在凄冷的夜晚,只身一人,床、枕均不免悲凉之感。

(二)自然意象

在上述日常生活类意象之外,自然界的意象在韦诗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星、月、银河、风、霜、雨、雪、流萤等。这些意象多具有季节性、时令性特征,感应着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心理上的变化。星、银河、月的恒常往往反衬着人世间的生命易逝,从而产生对人生聚散无常的哀叹。《新秋夜寄诸弟》:“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与亲人共处一星河,借以慰藉相思。月常常像思念,如《楼中月夜》中“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因思乡产生的臆想。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与流萤等也牵动了诗人情感。如《秋夜二首》其二“霜露已凄漫,星汉复昭回。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霜露”、“星汉”、“朔风”、“惊鸿”、“凉叶”、“寒砧”等构成一幅悲凉秋夜图,面对这样的秋夜,诗人难免心如寒灰。此外,《夜对流萤作》:“月暗竹亭幽,荧光拂席流。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萤火的四溢弥漫勾起诗人的思乡情,而借萤火照书来排遣愁思便不觉百无聊赖。

三、黑夜中从事的行为活动

韦诗中,常常写各种各样的行为活动,如上巳节的水边嬉戏宴饮,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以及重阳节的登高望远等等。人们在夜晚同样从事一些活动,如读书、作诗赏月、饮酒、送别、话旧、睡眠等日常活动,更具生活气息与文人情怀。

夜间吟诗、作诗饶有兴致,如《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中“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而《月夜会徐十二草堂》“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更富有情趣。宇文所安在其《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一书中提到“宴会主题也可以道向别离的主题”[4],韦诗中的宴会场景,如《答长宁令杨辙》:“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良辰美景,畅饮自适固然开怀,“但恐河汉没,回车首路岐”,相会转瞬即逝,离别是人生常态。早期古典诗歌中,“夜中不能寐”的主题很常见[5],韦应物诗歌同样延续了这一诗歌传统,诗人往往彻夜难眠、中夜惊起,如“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夕此盱眙县》);“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秋夜二首》其二)。独宿固然悲凉,而与亲友的对床夜眠、话旧则倍感温暖,如《寄全真元常》“宁知风雪夜,复此对愁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与外甥在深夜对床畅聊。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体会到韦应物诗歌中流露出深沉的凄凉、落寞之感,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动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忧惧与创伤,折射出萧飒、颓败的时代气象。白昼是光明和希望的延续,而夜晚寓意着更为悲情的诗意化人生,饱经风霜后的韦应物,更愿意把自己交付于无尽的黑夜之中,在漫漫长夜怀恋过去,感叹未来,体悟人生。

摘要:韦应物诗歌大多充斥着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景物,如明媚亮丽的夏花,萧条冷飒的秋雨,以及幽邃曲折的山溪,蝶飞蜂绕的小园等等。黑夜是白昼的延续,在大自然的另一个时空里,黑夜同样成为诗人挥洒笔墨、驰骋情感的天地。

关键词:韦应物,黑夜,情感,意象,行为

参考文献

[1]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40页.

[2]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附录简谱674页.

[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二册,169页

[4][美]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胡秋蕾,王宇根译.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M].北京:三联书店,84页.

黑夜意识 篇6

关键词:《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人物言语,人物心理,奥尼尔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以下简称《漫长旅程》) 写的是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通一天的现实生活。在该作中, 奥尼尔摒弃传统的故事情节, 充分挖掘语言潜力, 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人物极具个性的言语自然地展示出来。《漫长旅程》里的人物言语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白、独白和停顿三个方面。

1.对白

作为一部写实剧, 《漫长旅程》中没有出现幽灵、面具, 人物刻画也不借助旁白、内心独白等表现主义手段。因为一则这些手段势必会破坏舞台幻觉, 而让演员越过在场人物去向场外人说话, 无疑又打破了横在观众和演员中间的“第四堵墙”;二则有的手段 (如面具) 太机械、不自然, 光凭调换“面孔”来揭示内心, 反而失之肤浅, 而内心独白则不利于人物间进行心理冲撞, 无法造成心理冲突, 不符合这部剧的表现意图。

戏剧是“一种以对话的方式讲述故事的艺术”, [1]奥尼尔在《漫长旅程》里采用的正是戏剧中最传统、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手段——对白。不同之处在于, 这里的对白经过奥尼尔这位巨匠的雕琢, 已不再“简单”和“直接”了。整部剧作贯穿着断续、破裂、突转的对话形式, 对白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和个性特征, 并且含蓄、暗示性极强, 字里行间流露出人物的潜意识活动。这些特点在一家人涉及玛丽毒瘾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2.独白

别林斯基称独白为“出声的思考”, 赫勃尔称之为“灵魂的呼吸”[2]。自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至现代戏剧, 独白的魅力可谓经久长存。现代戏剧中虽罕见哈姆雷特式的独白, 但它并没有绝迹, 仍为表现人物最直接、最明了的手段之一。在古希腊戏剧中, 独白是人物语言的主要形式;现代戏剧中由于讨论、对话的广泛应用, 独白的作用已大为削弱。但不管怎样, 独白仍被继承保存下来。借助独白人物可直抒胸臆, 尤其在表白内心最隐秘的想法时, 独白具有其他语言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这部写实性很强的戏剧中, 奥尼尔尽量摒弃独白这种破坏“舞台幻觉”的手法, 因为“独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人们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许会喃喃自语, 但绝不会高声向旁人吐露心曲。本剧中只有玛丽才有独白的表演。因为她是戏中唯一经常神志不清醒的人, 尤其在毒瘾发作、注射吗啡之后。观众通过倾听剧中玛丽所做的大段自我怜悯式的独白, 会逐渐认识到她内心承受的巨大痛苦以及这痛苦的来源, 从而生发对她的悲剧的同情。

玛丽的独白有三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是由对白转化成的独白, 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独白。这是“玛丽独白”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玛丽在与另一人物对话时, 常常会中止与对方的交流, 完全沉浸在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中, 对对方的话只是偶尔做出反应。这种对话在形式上是两个人, 但各说各的事, 实质上已变成两人中主要叙说者玛丽的独白。这种形式的独白集中出现在第三幕玛丽和女佣卡斯琳之间的谈话中。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出门了, 玛丽下午去了药店, 又用了毒品, 正和佣人一起等着吃晚饭。正如舞台指示表明的:“在以下的整个对话中, 人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 认为她让卡斯琳陪着她, 似乎只是想以此为借口好不住地说话。”玛丽经常“不理会”卡斯琳的话“继续往下说”, 而且“她说话越来越心不在焉, 越来越恍若梦中”, 观众可从她“平静而超然”的语气中判断出她又陷入药性发作导致的梦幻中去了。但“痴人梦语”往往就是人物内心最真实一隅的表露。这时的卡斯琳根本听不懂女主人在说什么, 她“眨着眼睛, 想赶跑瞌睡和酒意”, 于是在舞台上出现了有趣的场景:一个在滔滔不绝, 自得其所;另一个却睡意朦胧, 似听非听。观众看到这些并不觉得好笑, 因为在玛丽的独白中包含着强大的悲剧性:她的苦楚无人倾听——丈夫和两个儿子听不惯这些“陈年八辈”的事, 她只好找个“笨头笨脑”的侍女充当听者。这种独白形式是奥尼尔刻画玛丽这个特殊人物时采用的特殊手段。

第二种独白是当其他人物退场, 玛丽独自一人时所作的自言自语。这时的独白往往和她的毒瘾有关。只有她确信旁边没人时她才会承认她真的又用药了。卡斯琳走后, 她有这样一段独白:傻瓜, 自作多情!一个傻乎乎胡思乱想的女学生跟一个舞台明星第一次见面有什么好说的……但愿我能找回失去的信仰, 我好再去祷告……吸毒成瘾, 尽说鬼话, 你以为这样的人靠念这么两句就能骗得了圣母吗!你能躲得过她?我得上楼去。还没用够。一停掉之后, 再用起来总弄不清究竟该用多少。[3]

第三种形式的独白是在最后一幕出现的。午夜时分, 泰伦父子边喝酒边叙谈。这时, 打扮得像个女学生的玛丽出场了, “她大声跟自己而不是跟他们说话”。这时的玛丽因吸毒过多已经变得疯疯癫癫的了。她独白的内容仍是回忆少女时期在修道院学习、弹钢琴的日子, 以及她父亲对她的宠爱。她明明看得到丈夫和儿子, 却视他们为陌路。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神志不清, 另一方面也表明她的潜意识里不信任家人, 无法与他们沟通, 更不能依赖他们获得帮助。她能信赖的只有她的爸爸、修道院院长和圣母, 可这些都是过去的事, 毒品也只能让她暂时在心理上体验过去, 要完全逃避生活是做不到的。就在终场前的最后一段独白里, 她回忆起早年和詹姆斯恋爱的事, 玛丽“脸上显出越来越不安的神色”, 这说明就连毒品也无法使她完全逃避现实, 摆脱内心的痛苦。

3.停顿

停顿被称为“无声的台词”、“无声的动作”, [4]也是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种手段。停顿固然使人物语言失去了独白所具有的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 但它却使人物心理可以被非常细腻地刻画出来。直抒胸臆可使观众对人物的心理一目了然, 而“欲言又止”也不失为表现人物心理的一条良策, 而且它能给观众和读者留有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漫长旅程》中的对白和独白中经常出现言语的停顿, 有时是说话人出于某种顾虑, 不愿往下再说, 可视作“主观停顿”;有时是一人的叙述被另一人打断, 可称为“客观停顿”。如第二幕吃午饭前, 泰伦父子陆续知道了玛丽重新开戒的事实, 既伤心又有点责怪, 敏感的玛丽觉察后开始嘴上逞强:“我不知道你说‘相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只觉得你们不信任我, 看住我, 怀疑我。”然后令人怜悯地, 却是毫无成效地力求对方的谅解。

玛丽 (她又突然央求起来) 哦, 詹姆斯, 请别再!你不懂!我真为艾德蒙焦心!我真怕他——

詹姆斯 我不想听你去找什么幌子, 玛丽。

玛丽 (吃惊地) 幌子?你意思是——哦, 你可不能朝那上头想!不该那么想啊, 詹姆斯…… (她突然可怜地叫起来) 詹姆斯!我费了好大劲!我可是费了好大劲哪!请相信——[3]

玛丽的第一次停顿是“客观停顿”, 反映出詹姆斯对她“总是开了戒, 戒了开”的反复吸毒的厌倦和不抱希望的心理。玛丽的后两次停顿属“主观停顿”, 她在家人的面前羞于直言不讳地提到自己吸毒的事情, 故总是含含糊糊的。而她在内心又是多么渴望得到亲人的宽宥与帮助啊!她的多次停顿反映了她敏感、脆弱、孤立、无助的内心情感。

又如在第三幕玛丽的大段“梦语独白”中, 几次主观停顿表现出人物正沉浸在对往事的心理体验中, 她似乎又回到恋爱的美妙季节中:

玛丽 我一见到他就对他有意思了。后来他跟我说他当时也是这样。我再也不想去修什么行, 当什么钢琴家了, 只是一心想跟他 (她停了停, 瞪着前面, 眼光明亮却又像是在做梦, 亮得一点也不自然。笑吟吟的, 很高兴, 很温柔, 像个少女) 。都三十六年了, 可它还是清清楚楚的, 像是今晚眼面前一样。打那之后, 我们互相一直在相爱。[3]

观众的意念也随玛丽话语的停顿而随之行进, 一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去探究悲剧的根源。

参考文献

[1]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徐士瑚, 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84.

[2]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22.

[3]龙文佩.外国当代剧作选 (1) [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黑夜意识 篇7

关键词: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反英雄,黑色幽默

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Louis—Ferdinand—céline) 是法国文坛上最孤独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1932年发表的《茫茫黑夜漫游》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法国文坛的极大的震动, 由于这部小说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进行了不顾一切的决裂, 塑造了特别的反英雄形象, 语言特色鲜明不避讳粗字俗语, 使得塞利纳受到了很多艺术与道德方面的批评, 直到六十年代才重回公众视野。近些年塞利纳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论证。而在我国塞利纳长期受到抵制, 沈志明译《茫茫黑夜漫游》于1988年面世之后, 我国才开始有对塞利纳的介绍和研究, 距今不过二十余年。塞利纳的代表作《茫茫黑夜漫游》以主人公巴达缪 (Bardamu) 的游历为主线, 反英雄巴达缪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作为士兵却厌恶战争, 思想充满黑色幽默, 不忘反抗讽刺世界的罪恶, 却难免悲剧性的结局。巴达缪的形象有很强的文学史意义和过渡性特征, 他对于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反英雄塑造同样起到了极大影响。

一、流浪的普通人

反英雄与英雄同时出现于西方社会的英雄时代, 他们作为英雄人物的配角和故事中的丑角, 与传统严肃文学中的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相比, 反英雄的形象常常是下层社会中的普通人, 性格精神上往往有缺陷, 对上流社会的虚伪势利表示厌恶, 对社会现状深表不满, 且抱有反抗和抵触的情绪。《茫茫黑夜漫游》的主人公巴达缪是现代文学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他是法国巴黎的医学院学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进入军队服役, 在战争中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 形成了强烈的厌战情绪。在战争中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的朋友的罗班松, 后来因为受伤回巴黎住院, 认识了美国女子劳拉, 并与几位女子有过短暂的恋情不过均遭到抛弃。第二部分是主人公在退役之后去非洲谋生, 饱受炎热和疾病的煎熬, 目睹殖民地的恶行, 后来主人公在病重时却被黑人抬出了丛林, 第三部分是主人公游历到了美国, 主人公曾对于美国充满着幻想, 但是纽约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和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感到厌倦, 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劳拉, 但是劳拉对他已经毫无感情, 只用100美元就打发他走。第四部分则是主人公重回欧洲行医的故事, 在巴黎郊区行医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当地环境恶劣, 生活贫困。平民的生活中充满了欺诈和痛苦, 罗班松在聚会结束后被他的情人开枪打死, 主人公长久不能摆脱绝望和抑郁的心境。在流浪汉一样漂流漫游的过程中, 巴达缪经历了惨无人道的战争, 目睹鲜血和死亡, 形成了强烈的厌战情绪, 从他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他就与传统意义上高大威武、代表了正义和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英雄形象决裂了。

二.怯懦厌战的士兵

“反英雄”不是天生的, 它来源于对人生的痛苦体验和无助的悲剧理解, 目睹了战争中的死亡与伤残, 主人公认识到在战争的背后有着无形的力量操控, 而自己是英雄史观下的小人物, 只会被操纵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因而形成了恐惧厌战的情绪, 他感到“我置身于二百万疯子中不知所措”“我体会到了猎区养兔林中兔子的感受”。在战争残酷的背景下, 人的伦理对立因子发生了置换, 兽性的因子占了主导地位, 人性善的因子消失不见, 作为战争中的小人物巴达缪认识到自己的命运甚至不如一只等待猎人屠杀的兔子, 而人道主义与爱国主义在不可抗拒的死亡面前只是清谈而已;对于高喊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而狂热于战争的人, 巴达缪认为他们比狗还疯狂:“在真正交战之前, 谁能想到人的心灵是如此丑恶, 如此无畏无私又如此贪图安逸呢?”兽性因子的膨胀与战争将世界置于混沌之中, 作为一名士兵, 巴达缪认清了战争的本质, 他惧怕死亡, 厌战至极, 站到了英雄主义的对立面, 他在战争中迷茫无措, 对战争的结果毫无兴趣, 最终因为负伤回到了巴黎。传统的英雄英勇善战, 而巴达缪却是怯懦厌战的代表, 正是战争让他对英雄主义产生了怀疑。

战争时期的反英雄不仅与正面英雄主义理想悖反, 也与虚伪的表面的英雄主义形成对比, 起到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虚伪的英雄主义反而证明了反英雄人物存在的合理性。战斗中巴达缪与部队失散, 与罗班松一起来到了卢瓦瑟市, 正遇到市长打扮齐整恭迎德国人的到来, 市长把他们误认为是德国人, 等他发现面前是两个法国士兵的时候, 又开始宣讲“全局利益”集体财产和爱国主义, 两个法国士兵只能被迫离开。在这里集体英雄主义提倡的全局利益和爱国主义成为了向德军投降的市长为自己辩护的说辞;又如巴达缪的女友劳拉:“小劳拉只会说几句法语, 可是句句充满爱国激情。”在巴达缪看来, 战争后方的巴黎处处存在着虚假, 其中最令他难以忍受的就是最大的谎言———那些未曾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口中虚幻的爱国主义。在绝望中他极力向女友打听他心中的圣地美国的一切, 可是劳拉却避而不谈, 并认为他是一个想逃避战争的懦夫。在这种情况之下, 主人公的精神困境终于爆发, 在一次公园中人们向“民族射击台”的靶子射击的时候, 主人公的回想到了子弹追逐他的经历, 精神终于崩溃被送进了医院。巴达缪的崩溃过程看似懦弱, 却真实反映了人类是思想和生存的困境, 是一种真实人性无奈的体现。反英雄和虚伪的英雄主义者相比之下形成了强烈反讽的艺术效果, 又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反英雄存在的合理性。

三、理想幻灭处境荒诞

在《茫茫黑夜漫游》主人公的处境处处充斥着荒诞色彩, 传统价值观念在战争之后迅速崩溃, 人们陷入了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的双重困境, 荒诞的处境下主人公的美国梦想迅速幻灭, 美国作为巴达缪一直以来想要从劳拉口中得到一二消息的精神圣地, 他对这里充满了期待, 而他从船上逃出之后被美国海岸守卫抓获, 巴达缪为了不被他们因为偷渡抓进大牢趁机宣称:“我趁机向他们大谈跳蚤, 仿佛是自然而然谈起的, 说我会抓跳蚤, 数跳蚤。这是我的专长, 我会把这类寄生虫虫准确无误统计出来。我看到这个举动引起了看守们的兴趣, 使他们惊讶不已。”巴达缪认为自己胜任“计蚤员”的职业, 出于对美国一直以来的憧憬, 他认为“一个进步的国家应当知道拥有多少跳蚤, 跳蚤的雌雄分成, 跳蚤的年龄, 出生年月” (118) “计蚤员”的职业无疑是荒谬的, 是被一般人判断为无价值无意义的职业, 但是巴达缪认为这理所应当, 无可厚非。同时,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巴达缪的美国理想, 对于在这片圣地上所有人都能以自我爱好为出发点随心所欲的从事工作的憧憬。而这样的憧憬最终破灭, 他找到劳拉, 等待他的是被劳拉用100美元打发走的结局, 巴达缪辗转到底特律, 为了生计在压榨工人血汗的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工作的第一天就被告知:“我们工厂不需要想象家, 而需要黑猩猩。”这是巴达缪美国梦幻的最终破灭。

四、黑色幽默反抗荒诞

讽刺和反讽就是反英雄表达怀疑和批判在最主要形式。巴达缪时刻不忘对他目睹的虚假和罪恶进行激烈深入的嘲讽。在于女友劳拉讨论战争时候, 巴达缪得到了“懦夫”的评价, 他反驳道:“你们听着, 大人物喜欢你的时候, 他们已经准备把你当炮灰了。” (39) 非洲之旅中巴达缪身患重病, 可是他还是不忘讽刺社会的“反英雄职责”。巴达缪爱好把人以动物比喻, “我们在甲板之间有气无力的走动就像在淡水鱼缸底下游动的章鱼。” (69) 巴达缪的讽刺从来不避讳粗字俗语, 他的语言是一种由作者加工过的巴黎方言, 虽然巴达缪的语言很多粗俗的地方, 如“像屁股眼儿, 漆黑一片”等, 这也使得《茫茫黑夜漫游》收到了批评家的诸多诟病, 但是这些语言体现的是巴达缪的真实性情, 他直白而不顾一切的表达对黑暗的批判, 与小说在目睹人性黑暗面丧失希望的主题相对照, 展示出一种在绝望之中激烈讽刺批判的生命态度。

巴达缪同样运用反讽表达对世界的不满和批判, 同时应该注意到, 他在不满的同时, 对于改变这人性罪恶的茫茫黑夜毫无办法。如同他评价卢瓦瑟市长的卖国表现, “简直是大谈爱国主义和集体财产。”又如同巴达缪评价为非洲殖民统治效力的阿尔西德中尉:“阿尔西德在崇高的思想境界畅游, 与天使们厮守在一起, 却毫无得意的神情。他几乎没有察觉到为一个非直系亲属奉献年华, 忍受煎熬。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这炎热的沙漠地带。”

这种残酷的茫茫黑夜之中, 目睹人性罪恶和虚假产生的有幽默意味的反讽自然造成了黑色幽默的表达效果, 《茫茫黑夜漫游》是最早应用黑色幽默手法的作品之一, 塞利纳创造了将反英雄与黑色幽默手法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黑色幽默是指用幽默有趣的形式, 表达残酷的现实内涵, 体现痛苦迷茫或荒诞无意义的人类处境。文本中巴达缪用黑色的幽默嘲笑世界:“上校的头飞走了, 脖子上敞开一个大口子, 鲜血咕噜咕噜的炖着, 好像锅里熬着果酱。”又如“劳拉对煎饼的恐惧丝毫不亚于我对炮弹的恐惧。”巴达缪的黑色幽默正好与他善于反思讽刺的性格息息相关, 是一个悲剧性人物的喜剧精神, 但他的讽刺和黑色幽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困难处境。《茫茫黑夜漫游》塑造的反英雄巴达缪与黑色幽默手法紧密结合, 同时也对后来的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人物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由索林的形象塑造有着深刻影响。

虽然丧失了希望, 但巴达缪并将自己的生命丢弃给这茫茫黑夜, 当巴达缪前往非洲的旅途中, 他奇怪的言行被船上人怀疑成“间谍”“恶魔”全船上的人都要处决他, 而他趁机大谈爱国主义, 高呼法兰西万岁而逃过一劫。他不是一味意志消沉, 却能够运用智慧寻求生存, 甚至从他的身上能看到一丝“尤利西斯”漂流的影子, 但是作为英雄主义理想已经被消解殆尽的反英雄, 他却能坚持反抗荒诞的处境。

五、悲剧形象与开创意义

反英雄人物身上同样蕴含着悲剧精神, 反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上个人意识的先觉者, 是对人性的阴暗面的反思者, 巴达缪幽默粗俗的外表下有着悲剧性的内涵:他体察战争和殖民统治的罪恶, 愤怒美国工业企业对工人的压榨, 同情巴黎下层人民苦难的生活。始终以尖锐的批判和黑色幽默的态度来讽刺世界, 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先后四位情人离他而去转投他人怀抱, 巴达缪从此对爱情的意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虚无感, 以至于后来拒绝了善良的美国妓女莫莉的爱情, 这是他的性格悲剧一面。同时反英雄的悲剧更大程度上是社会悲剧, 通过对于最关键的人物主人公巴达缪的形象解读, 我们可以对小说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茫茫黑夜漫游》的题目是对小说主题的隐喻, 黑夜隐喻目睹人性的阴暗却找不到出路。漫游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线索, 而反英雄作为英雄形象的反面, 有他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是人性本真的表现和英雄主义衰落崩溃的必然结果。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怯懦迷茫就具有完全的合理性, 这些是具体历史和文学条件下的产物, 反英雄的合理性不在于价值评判的层面, 而在于思想认识上的价值和艺术效果。反英雄受尽苦难, 目睹战争中人生命的意义丧失, 殖民地种族压迫, 美国繁荣之下的压榨等, 都是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提倡人类平等发现人的价值尊严的彻底颠覆和批判, 同时表现了人类的困难处境和希望的丧失, 传达深刻的主题。也体现了不顾一切突破传统, 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和深刻的虚无感的艺术效果。

二十世纪是一个英雄不断解体之后最终崩溃的时代, 从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布鲁姆开始, 反英雄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人物, 乔伊斯创造了布鲁姆这样的平庸, 虚弱, 无能的市井普通人反英雄形象, 巴达缪则是在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之中失去信念, 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批判人性和规则的普通人反英雄的开始, 这种类型的反英雄在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身上发展到极致, 而塞利纳无疑是开创者。

参考文献

[1].吕爱晶:《菲利普·拉金的“非英雄”思想研究》, 中国出版集团2012年12月第一版

[2]江伙生肖厚德:《法国小说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

[3]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托马斯·卡莱尔[英]:《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 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

[5]Ahlberg:Scenes of Instruction:Representations of the American Girl in European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Spring2010, Vol.33 Issue 3, p64-77.14p

[6]Buckley, William·K.:LOUIS-FERDINAND CELINE'S NOVELS:FROM NARCISSISM TO SEXUAL CONNECTION, Studies in the Novel.Spring86, Vol.18 Issue 1, p51.15p.

上一篇:小儿肺部感染下一篇:远程医疗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