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测

2024-08-04

卫生监测(共12篇)

卫生监测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网吧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新兴场所。它具有公共场所的特点:对公众开放、人群聚集, 是可能造成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的经营性场所, 其卫生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笔者就目前我国各级卫生部门对网吧卫生状况调查监测的结果综述如下。

1 室内空气卫生指标监测

由于网吧对公众开放, 人群聚集, 且通常使用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微小气候, 同时常通过提高建筑物的密闭性来节约能源, 从而造成了室内新风量的不足, 致使场所内空气质量恶化。当人们长时间生活、工作在室内, 可能导致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增加。

1.1 二氧化碳

为了解网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主要参考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对辖区内部分网吧进行了监测, 结果如表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0.014%~0.57%, 合格率35.9%~90.6%。

贺涛等[1]同时采用GB 9664-1996和前苏联《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污浊度判断标准》对包头市青山区内 16 户网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评价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检测结果的合格率 (或满意度) 不尽相同。但两种评价结果都显示该辖区内网吧空气质量并非理想。孙晓贤等[2]对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内大、中、小型网吧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 结果发现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合格率有从大型网吧到小型网吧降低的倾向。

1.2 一氧化碳

为了解网吧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参考GB 9664-1996, 对辖区内部分网吧进行了监测, 结果如表2。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2.4~11.07 mg/m3, 合格率为25.6%~100%。张雁宏等[3]在对山西省大同市内网吧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进行监测发现, 个别网吧冬季使用火炉取暖, 致使室内一氧化碳最高浓度达到11.02 mg/m3。

注:1) 参照标准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2) 参照前苏联《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污浊度判断标准》, 为满意率;其余均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注:参照标准为GB 9664-1996。

1.3 可吸入颗粒物

为了解网吧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参考GB 9664-1996, 对辖区内部分网吧进行了检测, 结果如表3。网吧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为0.04~1.33 mg/m3, 合格率0%~94.44%。

注:参照标准为GB 9664-1996。

1.4 甲醛

为了解网吧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主要参考GB 9664-1996, 对辖区内部分网吧进行了监测, 结果如表4。网吧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范围为0.019~0.540 mg/m3, 合格率69.84%~100.00%。

注:参照标准为GB 9664-1996 (≤0.10 mg/m3) 。

注:参照标准为GB 9664-1996。

1.5 空气细菌数

为了解网吧空气中空气细菌数,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主要参考GB 9664-1996, 对辖区内部分网吧进行了监测, 结果见表5。网吧空气细菌数范围为884~13 430 cfu/cm3和1~300个/皿, 合格率0.00%~82.03%。检测该指标时, 一般使用的为自然沉降法, 单位为个/皿, 而使用撞击法时, 单位为cfu/cm3。陈榕等[13]使用计算公式:cfu/cm3=50 000 N/AT进行换算, 使两种检测方法的单位得到统一。该换算方法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的结果计算公式一致[14]。

2 照度和噪声

娱乐场所过暗的光线不但容易损坏视力而且容易引起人体疲劳。叶同山等[9]对南京大同区26户网吧照度监测结果, 合格率为44.9%。褚润仙等[10]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39户网吧照度监测结果, 部分监测点照度低于100 lx。曹新珍等[11]对山东省德州市城区20户网吧进行卫生学调查, 结果除相对湿度全部合格外, 噪声和照度等指标均存在不合格现象。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噪声, 检测值为43.5~75.6 dB (A) , 合格率为10.0%;照度检测值为30.9 lx~126 lx, 合格率为30.0%。

3 从业人员卫生

在网吧这种特定的环境因素下, 如从业人员卫生状况不良, 将给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增加疾病的传播机会。因此网吧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和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场所的卫生质量密切相关。

3.1 卫生知识知晓率

王奎等[18]对山东省招远市48户网吧138名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信息来源、卫生行为形成率状况, 采取了闭卷方式调查。结果, 卫生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为78.89, 卫生行为形成率平均得分为67.78, 卫生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卫生防疫部门的培训。

3.2 健康状况

陈永敏等[18]1999-2002年对南阳市宛城区46户网吧119名从业人员进行HBV检测。结果各年度检出乙肝阳性率分别为5.26%、5.13%、3.45%、3.13%。

4 公共用具卫生指标检测

微生物指标是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评价公共场所内公共用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网吧公共用具 (如:鼠标、键盘、开关和茶杯等) 卫生状况, 近几年各大城市卫生部门对辖区内部分网吧中的公共用具进行了检测, 结果见表6。从检测结果分析可见, 除向正华等[4]对云南省玉溪市部分网吧检测的空气细菌数合格率为92.31%及褚润仙等[10]对山西省晋中市网吧检测的空气细菌数合格率为100%外, 其他各辖区网吧空气细菌数合格率范围为0.00%~54.98%。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真菌和乙肝表面抗原均有被检出现象。可见网吧中的公共用具普遍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林健东等[8]针对绿脓杆菌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网吧使用的公共用具进行了检测, 结果该项指标未被检出。

注:有参照标准的检测项目各指标为合格率;无参照标准的检测项目各指标为检出率;1) 为检测均值 (cfu/份) 。

5 分析

综上, 从我国各省市区网吧卫生状况监测情况可见, 虽然各级部门使用的评价标准不一致, 但普遍存在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低下, 公共用具微生物污染严重,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状况不容乐观等各种卫生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网吧尚未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公共场所范畴, 因此目前卫生部门不能依法对其进行监督和监测, 致使网吧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标准和监督依据;其次是网吧经营者缺乏相应的卫生管理知识。希望卫生部门对此予以重视, 建议尽快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将网吧等新兴公共场所纳入卫生监管范围, 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改善网吧的卫生状况, 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卫生监测 篇2

为深入开展和规范各项卫生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市疾控中心和区卫生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2011年卫生监测科工作计划。

一、消毒质量监测

1、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根据《xx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对全区各医疗机构开展消毒质量监测,人民医院常规监测两次;各卫生院、各民营医疗机构常规监测一次。建立监测档案,做到一院一档,全面掌握全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和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按照xx省《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对全区所有公立、民办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预防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监测档案,做到一园一档。

二、食品卫生

认真学习《xx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加强技术规范培训,组建应急队伍,制定和完善本区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开展应急演练。对全区餐饮单位公共餐饮具消毒质量、冷菜质量管理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分级管理做好采样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力度,及时、主动为公众提供食品安全信息,配合市疾控中心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预警体系。参与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件的调查、采样工作,及时查明致病原因和环节,提出控制和改进意见。对本区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网络直报。

三、学校卫生

1、常见病与危害因素监测

1.1、中小学生免费体检

按照《xx区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实施办法》,组织全区各医院、卫生院开展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工作,加强对学生体检过程的督查,开展质量控制,完善体检工作流程,提高体检工作质量。

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和跟踪,观察学生长期发育情况,全面、准确掌握我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并实施学生常见病动态管理。

1.2、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监测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内学校的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等进行监测;对全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进行卫生学监测。

2、学校常见病防治督导与管理

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组织制定和实施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工作方案,加强常见病的报告,开展防治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实施学生常见病动态管理。

3、传染病监测与防控

继续全面实施学生缺课监测工作,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主动掌握全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突出预防学生常见传染病及结核病,配合传防科及时处置学校突发事件;配合计划免疫条线进行各校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和疫苗接种、补种工作。

卫生监测科

哪些“卫生”习惯不卫生 篇3

用塑料布铺餐桌

许多人喜欢在餐桌铺一张塑料布,其实这更容易积灰尘、细菌等杂物;而且塑料布是由有毒的游离体氯乙烯——聚氯乙烯树脂制成的,餐具和食物常与塑料布接触、摩擦会使人慢性中毒。

用抹布擦桌子

实验显示,在家庭使用一周后的新抹布,滋生的细菌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用抹布擦桌子,应当先洗透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水煮沸消毒一下。当然,如果使用一次性桌布,则可避免抹布所带来的危害。

用纱罩罩饭菜

用纱罩罩上食物后,会引来苍蝇长期在上面停留,留下许多病菌和虫卵,并容易从孔隙中落下去,污染食物。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认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用白纸包食品

在生产白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基类化合物。科学研究证实,微量的二氧基类化合物可引起关节酸痛、头痛、烦躁、失眠,还易导致肝癌和不育。

用卫生纸擦餐具

经实验证明,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含有大量细菌,容易黏附在被擦物体上,只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卫生纸才是干净的。因此,不能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嘴,以免传染疾病。

馊饭菜加碱加热后食用

馊饭菜是不能食用的。即便是加点碱加热,只能使馊饭菜里的酸与碱达到中和,使酸味去除,但饭菜中的细菌依然存在,食用后照样会得肠胃疾病。

常喝茶的杯子可以不洗

有人认为杯上的茶锈是消过毒的茶水蓄积的,不脏,有人甚至认为有茶锈泡新茶叶味更香,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物质,茶水与空气接触,茶多酚就会与空气中的金属物质氧化形成一种棕色胶状物,也就是茶锈,黏附于茶杯的表面。茶锈中含有镉、铝、砷、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可使肾脏、肝脏和胃等器官发生病变,甚至组织坏死。所以,泡新茶一定要将茶锈除干净。

冻肉用开水泡快速解冻

这种做法不科学。肉类用开水泡洗快速解冻时会生成一种称为丙醛的物质,是一种致癌物。有人将丙醛擦在光皮的实验鼠身上,10分钟后皮肤变成橘色,3周内约一半小鼠发生了肿瘤。

经常擦去铝锅上的锈渍

我们知道,铝会引起人的早衰,还有多种脑病。铝锅上的棕色锈,恰好形成了一层保护膜,使铝不会轻易地溶解到水中,从而减少了人体对铝的吸收,有益于保护身体和推迟衰老。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适应,产生耐药性,这就等于药物牙膏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更换牙膏。

只刷牙而从来不查牙刷

卫生监测 篇4

2007年8月16日原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学校卫生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因病缺课监测、营养状况与学校物质环境监测系统,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和指标,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定期收集学生健康及相关信息。

1 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监测

1.1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学生健康监测 ( students ' health surveillance) 是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通过健康监测,掌握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评价不同地区和学校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覆盖所在地区城乡各级学校的学生。为减少样本数量,可以普通大、中、小学校不同年级的部分学生为代表。如小学以一、三、五年级学生,中学以初一、初三、高二年级,大学以一、三年级的学生为代表。每个性别—年龄组的监测人数应不少于300人。

监测时间: 一般规定在每年同一时间( 如每年5—9月底) 内进行。检测人员需事先接受严格培训,以掌握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监测内容: 主要是生长发育状况指标,也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从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上臂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等) 、功能指标( 肺活量、血压、脉博) 、疾病或异常( 近视、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神经官能症等) 中挑选指标,还可通过测定血红蛋白、检查蛔虫卵等方法,筛查缺铁性贫血和肠道蠕虫感染。

监测质量控制: 为保证监测质量,不但需对监测对象的确定和抽样原则,监测的指标、内容、方法和过程等进行周密的设计,精心组织落实,而且应严格进行现场复测检验和数据统计前的数据逻辑检验。

1.2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3,4]。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良好状态[5]。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制度建设,通过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及时、动态、全面、科学地掌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科学化,提供学校体育卫生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和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6]。

1.3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了解和掌握危害学生健康、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疾病发生状况,为主动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线索,以指导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开展。

学校是人口比较密集,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据统计,我国有超过7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是学校,80% 的学校突发事件与传染病流行有关[7]。学校学生缺课是一项较实用、灵敏的疾病监测指标。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多数就近上学,学生缺课的原因多数是发病,学生患传染性疾病往往反映当地社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或其前兆。大学、中专学校在入学或假期后返校缺课也能反映出异地疾病流行情况。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传染病暴发流行,以疾病诊断为基础的常规疾病监测已不能满足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的需求。症状监测作为一种全新的监测手段,被用于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可以更早、更容易地发现、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需要完善疾病监测机制,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动与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合作,落实学校监测制度、监测人员和及时上报学生缺课情况,卫生部门及时整合和反馈学校学生缺课人数和缺课原因。

1.4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行为( behavior) 由具体的行为动作、过程及其特征构成,是人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在影响健康的诸多生物、环境因素中,行为( 尤其生活方式) 对疾病( 尤其慢性疾病) 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8]。WHO( 2003) 提出的“全球十大危险因素”都与行为关系密切[9]。

2005年和2008年,由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领导、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牵头负责,开展了2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YRBS) ”的全国调查[10,11]。通过调查,已经建立了我国较完整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七大类: ( 1) 非故意伤害行为,如车祸、溺水、跌坠伤、砸伤、穿刺伤、爆裂伤等;( 2) 故意伤害行为,如打架、校园暴力、自杀、自伤、自残、离家出走,反映心理—情绪障碍的行为表现,如孤独、精神压力、伤心绝望、失眠等; ( 3) 物质成瘾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酒、滥用药物、滥用吸入剂( 如汽油、胶水、涂改液等) ; ( 4) 精神成瘾行为,如网络成瘾; ( 5) 各种易导致性传播疾病( 包括艾滋病) 和非意愿性妊娠的不安全性行为; ( 6) 不良饮食行为; ( 7) 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1.5中小学卫生监督监测2013—2014年国家卫计委监督局和疾控局联合在部分省市开展中小学卫生监督监测,内容主要有: 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 健康档案、病假与患病、患病学生、晨检、预防接种证等) ; 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包括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安全防护措施及消毒设备,分散式供水有无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并对水质进行消毒,自备水源30 m内有无污染源,饮用桶装水索证是否齐全等; 教室环境卫生,包括教室采光、教室照明、黑板、课桌椅、微小气候; 学校生活环境卫生,包括学生宿舍( 有无卫生管理制度、是否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否保证学生一人一床) 、厕所( 教学楼每层设厕所、室内厕所有洗手设备、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是否相距30 m以上) 等。

2 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监测历程

2.1 学生健康监测历程 1910 年,Merrins 发表的“中国学生的身体测量”是关于中国学生健康监测最早的报告[12]。1922年后陆续有我国学者报告了各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如1922年王吉民的“中国婴孩体格之标准”[13],1926年叶恭绍“北京市教会学校5 ~ 18岁学生身体测量”,还有1927年上海的李廷安、1932年南京的许世谨等[14]、1935年长沙的赵琳、1938年杭州的翟培庆[15]、1939年济南的徐德音[16]、1944年上海的苏祖斐等[17]有过类似的报告。新中国成立后,完整报道的是1953年中国医科大学卫生系学校卫生教研组进行的沈阳市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调查[18],而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姚克方等[19]于1952年对中南地区( 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武汉、广州等省、市、自治区) 所作的中小学身高体重的调查,1966年李宝文[20]报道的“北京市学生青春发育期机能发育的调查”涉及到功能、素质指标—肺活量和握力。1975年在卫生部领导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具体组织实施,对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出生婴儿 ~ 22岁儿童青少年,样本量达27万余人,共进行了身体形态4项指标的测试,是我国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研究的第一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大规模研究[21]。《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功能、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1979年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及卫生部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调查研究”,涉及16个省( 市) 20多万7 ~ 25岁汉族大、中、小学生,共进行了身体形态、功能及素质3个方面20项指标的测试,初步摸清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功能与素质的现状,制定了代表性较强的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各指标的正常范围[22]。

2.2学校卫生监测历程1954年6月11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卫生部、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学校保健工作的联合指示》[23]; 1963年2月12日,教育部、卫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 1964年6月30日,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学生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24]。历经几十年的发展,2006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率先实行学生缺课监测网络直报; 北京、上海、辽宁等地相继建立学校学生缺课监测系统和成本效益合理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动监测系统。

2005年,对18个城市11 ~ 22岁大中学生213 253人( 男生103 483人,女生109 770人) 开展了第一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全国调研; 2008年在全国范围( 包括发达乡村地区) 内开展了首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覆盖28个省市区,参加者370 416人( 男生177 961人,女生192 455人) ,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基线数据。

2013年和2014年,国家卫计委监督局和疾控局联合在部分省市开展中小学卫生监督监测。

3 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监测策略和措施

3.1政策、制度的落实和支持《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将“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功能、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主要任务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等6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 调研的制度,及时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5]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6]等法律法规,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学生缺课监测工作; 切实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登记上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通报制度; 在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及时做好预警。

3.2建立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制度[27,28,29,30,31,32,33]1985年提出了调研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 1987年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的制度,各省按经济状况抽取好、中、差地区,在各地区抽取相应学校作为监测点校,每5 a开展1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85—2014年共组织开展了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自1991年起每次调研的公告、数据、部分研究报告都要汇编成集,用统一的蓝色封面出版。

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由14个省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38个监测站和监测点学校组成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 a进行1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主要健康问题的监测,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告。

除大样本横断面调查外,近年来较多采用群体纵向追踪观察,使个体发育差异、群体发育规律的阐述日趋全面客观。

3.3建设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系统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浙江等省份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的软件研究使用,在“甲流”防控中发挥了作用。北京市顺义区疾控中心学校因病缺课监测预警阈值的研究,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学校症状监测系统预警传染病暴发研究,上海市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等,为建设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系统提供了经验。

3.4构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体系2005年和2008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描述了不同生物、社会学特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基线资料,包括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家庭结构和城乡中学生和大学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分析了不同生物、社会学特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

4 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监测效果与评价

各地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获得了中小学生有关生长发育方面的大量素材,为准确掌握和正确评估中国学生发育水平、体质及健康状况,制定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国民素质的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儿童青少年目前仍处于生长长期变化的比较明显阶段。中小学生体格发育出现全方位增长,身高、体重、胸围大幅提高,青春发育期提前,但生理功能发育和运动素质呈停滞态势,肺活量、握力等整体上没有出现增长。要尽快扭转功能和运动素质的停滞下降趋势。

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国防( 如征兵体检等) 、教育( 如教学、卫生、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疾病控制( 如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卫生监督( 如课桌椅卫生标准) 、体育( 如运动员选材标准、国民体质综合评价) 、工商业( 如制定衣服、鞋帽生产标准) 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制度和网络系统的建立完善,改变了以往学生缺课监测年报表上报以疾病诊断为基础的监测资料,手工汇总统计分析学生健康状况,有效避免了缺乏症状监测、信息上报不规范等现象,提高了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主动监测的行政和法律定位。

建立成本效益合理的学生缺课监测系统,将症状监测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暴发初期的异常现象纳入监测指标,能及早发现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实现早期预警、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5 学生健康及学校卫生监测挑战和展望

5.1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内容与指标体系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功能、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今后还要将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指标扩充进去,如体质影响因素监测指标、健康相关行为监测指标、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指标等。

5.2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学生常见疾病防控、学校卫生管理等数据共享和交流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网络化横向涵盖、垂直管理、定期公告,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的全面发展,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预警、干预等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 建立教育和卫生互通互联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动监测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5.3扩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人群和内容逐步将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纳入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将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相关行为、心理健康状况、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伤害以及青少年常见病等纳入监测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与国际接轨的、较完整的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体系,逐步使我国有关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伤害防治的监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5.4通过部门协同合作提高监测质量教育、体育、卫生、民委、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应加大合作,统筹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宣传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的重要性,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提高监测质量。

5.5稳定监测队伍,统一管理,提高监测能力各省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的体育、卫生业务支持单位不甚统一,多地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信息管理没有固定单位,检测队伍人员变动频繁。应加强全国及各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业务支持单位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优势。

5.6增加投入,保证监测工作开展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 定期对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 组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每年免费体检1次,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这些监测制度的实施依赖于经费的保障。因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常规预算。

5.7 研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适宜技术,提升监测质量科技主管部门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适宜技术研究,争取973或科技支撑项目,支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适宜技术研发及应用,包括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综合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开发、监测样本选择技术的研究及代表性评估、监测指标收集技术的研究、监测内容综合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效果评估等。通过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手段和评价方法。

水质卫生监测委托工作安排 篇5

1、签定委托协议

卫生监测科受理水样时,按《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对客户要求进行评审,同时与客户代表在“东兴区疾控中心检测委托协议”上签字、盖章,以表示协议成立。受理人员根据检验检测项目,按照《四川省卫生防疫防治、监督、监测、检验收费标准》(川卫计发第065号)文件,给客户开具缴费通知单,由收费室收款开具发票。

2、检测程序

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水质水样检测,每季度的前两月为委托咨询受理时间,采样前一周由中心卫生监测科负责通知客户送(采)样时间。为节约能源,减少成本,每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可结合《四川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当月的水质监测工作。

(1) 样品来源

委托检验的生活饮用水样包括二次供水(水塔水、水箱水、蓄水池水等)、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机井水、手压井水等)、地面水(塘水、河水等)、定型包装饮用水(纯净水、矿泉水、桶装水)。

(2)检验项目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理化指标:色度、浊度、PH值、嗅和味、肉眼可见物、氯化物、总硬度、耗氧量、硫酸盐、氨氮、铁、锰、六价铬、铅、镉、砷、汞、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

3、采样程序

(1)如需本中心现场采样的,由卫生监测科按《抽(采)样控制程序》组织人员采样并认真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做好记录。送检时填写《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品送检单》,中心检验科负责水样的检验工作。

(2)客户自送样有委托检测需求时,卫生监测科业务受理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确定检测依据、检测项目、完成时间,报告发送方式等。卫生监测科业务受理人员按《检测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样品验收、登记、编号、标识,填写“检测流转单”,并将水样送到检测科室。

4、报告领取

在客户送(采)样之后10个工作日,客户到中心卫生监测科领取检测报告。

哪些“卫生习惯”不卫生 篇6

牙刷头倒放在杯内

刷牙后,将牙刷头朝下放在洗漱杯内,牙刷间的一些食物残渣便成为细菌的营养源,得以使其大量繁殖。再刷牙时,牙刷中的细菌及其分解产物就有可能侵入体内,进而影响健康。

长期使用带有茶锈的杯子

有人认为茶锈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无害,故平时很少去洗,其实这是错误的。茶锈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餐桌上铺塑料布

有的桌布由聚氯乙烯制成,其中含有有毒的游离基。餐具经常接触这种塑料布,有毒物质就会借助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家庭不要使用这种含毒的塑料桌布。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布或塑料薄膜的桌面上。此外,也不要使用油漆筷子。

手帕一物多用或与他物混放

一块手帕既擦鼻涕又揩嘴巴,是不卫生的。不经常清洗或与他物放在一起的手帕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面部疖肿等疾病。由于纸币、钥匙等物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污染手帕。用这样的手帕擦手、揩嘴的人易患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以,手帕要经常清洗,保持其清洁;最好随身带两块手帕,一块擦鼻子,一块擦嘴巴;手帕不宜与纸币、钥匙等杂物混放,以免手帕被污染。

用清洁剂清洗餐具、果蔬

清洁剂可用来洗涤餐具、蔬菜和水果,以去除餐具上面的油污和果蔬上残留的农药,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可是,很少人知道,含有烷基苯磺酸钠的清洁剂,对人体健康有害。要想减少清洁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用清洁剂洗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一般0.2%左右为好;浸泡时间以5分钟为宜,浸泡后还需反复用流水清洗。餐具冲洗也是如此。另外,不要买地摊上不合格散装的清洁剂,因为这样的清洁剂大多不合格。

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

有的家庭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或手帕,认为很卫生。殊不知,灯管两端被锈蚀或灯管本身有裂缝,管内的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毒物质就会逐渐渗出或挥发,污染毛巾或手帕,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若进入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些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室内空气,引起慢性中毒。

用白纸包食品

白纸看起来干净,其实并不卫生。由于在白纸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定量的漂白粉,容易引发化学反应,并能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过氧化物。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可引起关节酸痛、头痛、失眠,还可导致肝癌和不育等病症。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

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彻底,其中的填料或粉屑也很容易残留在餐具或水果上,进入人体会影响健康。所以,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是不妥的。

经常去除铝锅内的棕色锈

这样做铝锅看起来干净了,而实际上却去掉了铝锅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因为铝锅上的棕色锈是铝的一种氧化物,能阻止铝溶解到含水饮食中,从而减少人体对铝的吸收。

便后卫生纸向前擦

这种做法是极不卫生的,尤其是妇女,很容易引起其泌尿、生殖道感染。因为这样做,粪便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很容易经卫生纸污染女性外阴部,引起外阴部的感染,甚至逆行向上,引起内生殖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

用公用香皂洗手

坪山新区住宿业卫生监测情况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宾馆客房17间、普通旅店客房72间作为本次调查监测的对象。对其客房内空气和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检验, 包括茶具、床上用品、毛巾、浴巾、洁具等。

1.2 监测项目

住宿业客房空气监测项目为:CO、CO2、气温、气湿、新风量、可吸入颗粒、噪声、风速、照度、空气细菌总数。住宿业公共用品用具监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1.3 检测评价标准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 进行采样, 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18204-2000) 检验。检验结果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9663-1996、GB9666-1996) 。每份样品检测有1项指标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样品。

2 结果

2.1 各类住宿业场所监测结果

住宿业89家, 客房空气质量样品267份, 合格255份, 合格率95.50%;公共用品938份, 合格671份, 合格率为71.60%。客房空气质量合格率高于公共用品合格率。宾馆、普通旅馆场所公共用品合格率以宾馆最高, 普通旅店最低, 顾客用品消毒状况不容乐观, 见表1。鉴于本次抽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合格率普遍偏低的状况, 应高度重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各个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保证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质量。

2.2 空气质量监测各项目结果

住宿业89户, 监测客房空气质量样品267份, 总体合格率为95.50%。空气质量各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如下:CO为100.00%, 温度为98.87%, 风速为98.13%, 可吸入颗粒物为97.75%, CO2为98.13%, 新风量为96.63%, 噪声为94.01%, 湿度为94.01%, 室内照度为89.89%, 室内空气细菌总数为90.26%, 见表2。

2.3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

经检测958件公共用品样品中, 合格686件, 合格率为71.60%。检测结果显示, 茶具类合格率最高, 毛巾和床上用品合格率较好, 洁具类最差。茶具类的消毒措施比较到位, 保证了消毒效果。毛巾和床上用品的洗涤、保管存在被二次污染的可能, 影响其消毒效果。洁具类往往没用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效果最差, 见表3。

2.4 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结果

此次共检查的公共用品、用具958份, 其中检测细菌总数958份, 合格771份, 合格率80.48%;检测大肠菌群958份, 合格816份, 合格率85.18%, 见表4。

3 讨论

3.1 客房空气质量合格率高于公共用品合格率

由表1可见宾馆客房总体卫生状况良好, 宾馆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高于普通旅馆客房的合格率, 与李婷[3]报道的结果一致。提示住宿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对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监管工作仍需加强。

3.2 新风量、噪声、湿度、室内照度、细菌总数合格率偏低

客房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中照度、细菌总数最低, 说明客房在选址上偏向于热闹的路边, 监测到的噪声必定超出标准值;客房本身的机械通风装置未正常使用导致新风量少、室内易潮湿, 湿度大导致细菌滋生, 细菌总数增加, 与赵文进[4]报道的结果一致。

3.3 茶具类合格率最高, 毛巾和床上用品合格率较好, 洁具类最差

公共用品、用具的微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其均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原因是住宿业的卫生管理流于表面工作;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淡薄, 无卫生知识培训或不到位;卫生消毒设施配备严重不足, 消毒操作不规范;旅店的公共用品和用具不能完全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5];有些商家将消毒设施闲置不用, 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6];重茶具、床上用品的消毒, 轻卫生间洁具的消毒。提示商家不单对茶具、床上用品的清洗消毒要重视, 对卫生间洁具的消毒问题同样也要重视。

摘要:目的 了解坪山新区住宿业卫生状况, 加强卫生监督, 保障群众的卫生安全和健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 进行样品采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 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检验和判断。结果 住宿业89家, 客房空气质量样品267份, 合格255份, 合格率95.50%;公共用品958份, 合格686份, 合格率为71.60%。客房空气质量合格率高于公共用品合格率。宾馆、普通旅馆场所公共用品合格率以宾馆最高, 普通旅店最低。结论 住宿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对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监管工作仍需加强。

关键词:住宿业,空气质量,卫生监测

参考文献

[1]张明宝, 张海霞.2007-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场所用品卫生监测状况[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12) :1395-1396.

[2]李延平, 主编.公共场所卫生[M].第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91.

[3]李婷, 钱晓明.普陀区住宿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9, 11 (5) :335-336.

[4]赵文进, 张蔚怡, 卢网珍.南通市60家旅店客房卫生学调查监测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5, 21 (9) :1361-1362.

[5]黄淑华.2001-2004年东莞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 4 (21) :340-341.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的研究 篇8

摘要: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 目前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检测已经被列为各医院检测的重点。手是医护人员与病患直接或者间接传播病原菌的桥梁, 医护人员的手是否卫生,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因此, 加强对手卫生的检测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手卫生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现就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展开讨论, 以减少患者的感染率。

关键词:手卫生,监测,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6.

[2]孙艳茹.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测结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

卫生监测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在吉林省内共选择5种类型的200家公共场所作为监测对象, 分别为住宿场所40家、沐浴场所40家、理发美容场所40家、文化娱乐场所40家、商场 (含超市) 40家。

1.2 监测指标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9663~9670-1996) 以及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特点, 对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用具中相关卫生指标进行监测, 包括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 公共用品用具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

1.3 监测依据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18204.1~18204.30-2000) 和《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WS/T 206-2001) 进行采样和检测。

1.4 评价

指标的检测结果按现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3~9670-1996) 中的要求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整体情况

见表1。由表1可见, 本次监测200家公共场所6 792个样品中有6 376个样品合格, 其合格率为93.9%;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92, P<0.05) , 其中文化娱乐场所监测样品的合格率最高 (97.7%) , 沐浴场所监测样品的合格率最低 (90.2%) 。

注:χ2=43.792, P<0.05。

注:χ2=114.601, P<0.05。

2.2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见表2。由表2可见, 本次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指标4 218个点位中有3 901个点位合格, 其合格率为92.5%;不同室内空气监测指标的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601, P<0.05) , 其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指标的样品合格率最高 (均为100.0%) , 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标的样品合格率最低 (87.0%) 。

2.3 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情况

见表3。由表3可见, 本次监测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指标的2 574个样品中有2 475个样品合格, 其合格率为96.2%;不同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指标的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4.420, P<0.05) , 其中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的样品合格率最高 (均为100.0%) , 霉菌指标的样品合格率最低 (84.1%) 。

注:χ2=224.420, P<0.05。

3 讨论

3.1 公共场所卫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 吉林省公共场所卫生整体状况良好, 5类公共场所监测样品的整体合格率均在90%以上, 与一些资料报道相似[5,6,7,8], 这主要是与近几年省内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以及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建立了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 配备了相应的卫生消毒设备有关。

本次监测的微生物项目中有部分项目超标较重,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场所的消毒设施不完善, 或者虽然配备了消毒设施但未按要求进行消毒;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卫生意识淡薄, 消毒法规和技能掌握不硬或根本没有掌握, 消毒操作不到位、消毒不彻底, 从而影响消毒效果。本次监测过程中发现, 部分旅馆虽配有消毒设备, 并有较完善的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 但个别工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过程, 造成公共用品的交叉污染甚至有些旅馆根本无消毒设施, 床单、枕套等卧具也无足够备用数量, 无法达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的目的。

本次监测过程中发现, 部分公共场所通风较差, 场所内空气质量较差, 这也正是本次监测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数超标较重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一是要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 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使公共场所经营者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卫生制度的执行、消毒细则的落实和消毒效果的检查;二是要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制度, 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增加卫生监测频率, 提高卫生监督监测的覆盖率;三是要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 增大公共场所卫生宣传力度, 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经营者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确保旅店业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卫生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省内公共场所卫生状况, 预防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 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对200家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用具中相关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并按现行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监测200家公共场所6 792个样品中有6 376个样品合格 (合格率为93.9%) , 其中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92, P<0.05) ;不同室内空气监测指标的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601, P<0.05) ;不同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指标的样品合格情况是不同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4.420, P<0.05) 。结论 吉林省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良好, 监测合格率整体较高, 但部分监测指标合格率较低, 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卫生监测 篇10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场所也迅速发展, 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为居民提供各种休闲娱乐、健身服务, 保证公共场所卫生质量, 我区对公共场所进行系统监测现将2007至2009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昌邑区卫生监督所2007至2009年公共场所每年卫生监测资料。

1.2 方法

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 对每个经营场所监测点空气中CO2含量和细菌总、室内照度、噪音、以及公用茶具消毒效果等指标分别按照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分析

2.1 3行业监测年度合格率 (表1) , 旅店业与公共浴室相对较高, 文化娱乐场所则较低。由于文化娱乐场所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 如舞厅内吸烟现象又普遍存在, 而卫生管理则相对放松, 导致监测指标合格率相对较低。而旅店业和公共浴室卫生设施齐全, 且我区公共浴室为淋浴, 卫生管理人员均相对稳定, 故其卫生合格率相对较高。经统计学检验, 3种行业差异无显著性。

2.2从表2可以看出, 3类公共场所各监测指标合格率各有特点。旅店业以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 可能是旅客为避免外环境干扰, 或客房空调, 其窗户大多关闭之故;文化娱乐场所以照度、空气细菌总数及公用茶具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 主要原因是舞厅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 迎合歌舞者心理, 将灯光亮度降到最低限度, 而舞池人员集中, 大量细菌随着尘土飞扬到空气中, 且机械排风设施不足, 故合格率较低。公用茶具消毒效果差, 这可能是舞厅中公用茶具使用量大, 周转快, 卫生消毒不正常之故。由此可见, 公共场所各行业各有其特点, 其卫生监督工作也应有侧重点。

3 对策

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和供公众活动的空间, 卫生质量与百姓的身心健康日益息息相关, 但由于公共场所人群密度高, 流动性大, 人们接触机会多, 设备和物品容易被污染, 疾病易传播, 因此, 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上述监测结果分析及本人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 就如何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 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3.1 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 加快卫生监督人员的知识更新, 使卫生监督人员既要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 又要精通各类法律文书的使用及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知识, 在日常卫生监督时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能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同时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 制定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保证卫生监督人员严格、公正、高效执法, 对于经检测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场所, 一要限期整改, 二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加强社会监督, 对于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场所要坚决予以取缔。

3.2 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场所经营者、服务人员及广大消费者的卫生知识水平

卫生纸不一定卫生 篇11

(1)颜色过白: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提高纸的白度,在生产中一是使用荧光增白剂,而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复合有机化合物;二是使用大量的漂白粉,造成纸的内部纤维被严重破坏,纸的拉力特别小,没有劲,使用数量明显增加。

(2)加滑石粉:有的生产单位为降低成本,在卫生纸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滑石粉,为了提高滑石粉的留着率同时加入淀粉,造成卫生纸重量沉,外观体积小,价格便宜但非常不好用。

(3)有异味:有的厂家生产卫生纸应用的原料主要是麦草和三级生活废纸,细菌严重超标,不得不使用大量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不论采用什么措施也清除不掉纸中的异味,消费者使用以后会引起多种疾病。

(4)进行膨化:有的厂家为增加纸的体积,像爆米花一样在原料中加入大量膨化剂,生产的卫生纸体积特别大,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假象——“此种卫生纸数量多,又柔软”,但使用起来效果特别差,拉力非常小,几乎没有吸水性。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卫生纸”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四看”:①看产品包装:是否标明卫生许可证号及厂址、邮编、联系电话,有无执行标准等;②看色泽:纯木浆因为无任何添加剂,颜色为自然的象牙白,纹理相对均匀;③看耐力强度:纯木浆纸纤维长,拉力大,韧性好,不易断;而质量差的劣质纸有不规则的小洞和掉粉;④看火烧的结果:好的卫生纸经燃烧后呈白灰状,而劣质卫生纸燃烧后呈黑灰状。

卫生监测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全区对外开放的所有游泳池, 每家游泳池分别采集深水区和浅水区水样, 共采集游泳池水样116份。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 要求[1], 在游泳池开放期间, 分别在深水区和浅水区离水池壁1 m的水面30 cm处采样, 并将采集的样品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1.2.2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 进行尿素、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项目的检测[2]。评价依据按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77-1996) 执行[3], 同一份水样若有1项未达标即判定为不合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游泳池水质样品合格率

合计检测116份游泳池水样, 合格的60份, 样品合格率为51.72%。7—8月合格率为46.15%, 其他月份为56.25%, 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71, P>0.05) 。

2.2 不同项目检测情况

116份游泳池水样所检测的项目中, 尿素的合格率最低, 仅为55.17%, 其次为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 其合格率分别为87.07%、96.55%, 浑浊度、pH值、大肠菌群合格率较高, 均为100%。其中尿素、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的7—8月份合格率均低于其他月份。见表1。

2.3 游泳池不同区域检测情况

将游泳池水按采集不同区域分为浅水区、深水区两种类型, 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66, P>0.05) 。分别比较深水区不同月份的合格率、浅水区不同月份的合格率、以及深水区与浅水区的合格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深水区不同月份合格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43, P>0.05) ;浅水区不同月份合格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85, P>0.05) ;深水区与浅水

3 讨论

2012年全区游泳池检测合格率为51.72%, 与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相比, 处于中等水平, 但与2008年苏州市工业园区70.1%的合格率还有相当的差距[4]。

尿素合格率较低, 并且7~8月超标明显严重于其他月份。尿素主要来源于游泳者身体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如汗水等) , 是反映游泳池受人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夏季是每年游泳的高峰期, 人数急剧增多, 并且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非常旺盛, 大量增加泳池内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的量[5]。再加上少部分卫生意识较差的人以及小孩有可能在泳池内随意小便, 加重了游泳池水的尿素污染。如果泳池管理者不及时换水, 就很容易导致尿素的超标。

游离余氯有时非常低, 有时又过多, 表明部分游泳池管理者在进行消毒时, 随意性大, 不懂余氯控制方法或控制方法掌握不当。游离余氯过低就起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造成了细菌总数的不合格, 但过多则会刺激眼睛结膜和皮肤, 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改善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 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加强对游泳池场所的监督监测;游泳池场所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消毒登记制度和检测制度, 保证换水和消毒等措施的落实, 游泳旺季应缩短换水周期, 增加每天换水量补充的新水量, 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正确的消毒;对游泳者进行卫生知识和公共到的教育, 禁止在游泳池内小便, 禁止具有传染病或腹泻的患者到游泳池内游泳;条件允许, 各游泳池场所还可增添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 做好自我检测, 确保游泳池水的清洁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吴江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加强游泳池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开放的游泳池水质的尿素、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16份, 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为60份, 合格率为51.72%, 样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尿素、游离性余氯等, 7~8月份尿素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结论 该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较差, 仍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监督监测的重点是完善各游泳场所的管理制度, 强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规范游泳池换水和消毒措施, 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防止游泳池水受到各类污染。

关键词: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尿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17220-1998,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18204-2000,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967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4]刘凤芝.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检测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09, 20 (3) :48-49.

上一篇:IC反应器下一篇:介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