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分析

2024-10-23

构思分析(共12篇)

构思分析 篇1

摘要:现代跨河城市桥梁都对景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悬索桥造价高,技术难度大,而在桥梁上建造一个悬索造型既能从景观上满足桥梁作为标志性建筑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成为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选择之一。为了使悬索造型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美学、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悬索桥美学特点,对其景观造型建模分析,才能得出美观、经济、安全的工程方案。

关键词:美学,悬索,造型,有限元

1 概述

桥梁美学正逐渐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方面,每一座桥梁都要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个城市的看点,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

城市景观桥特指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的桥梁,其设计是融合了建筑美学思想和结构工程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景观工程与桥梁工程综合的结晶。

对于人行景观桥来说,它的设计与造型要依据道路交叉与路幅宽度,桥位地域特点,行人类型、行人速度及对人行桥的功能要求,地域环境景观能力的强弱来选择其造型。其桥体往往比较轻薄,大部分采用钢材作为主梁,柔性较大。

2 悬索桥美学特性

悬索桥又称吊桥,是一个古老的桥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有吊桥的国家。悬索桥不仅具有雄伟壮观的气势,更有生动活泼又富有张力的曲线线形,形成一个很有个性特色的索塔组成的桥梁造型,很适于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或景观区修建。

当人们在悬索桥上行驶时,会感到巨大的桥塔逐渐变大,迎面而至。大跨度桥梁尤其是索结构桥梁的高耸桥塔显示着强壮伟岸,纤细的柔力拉索又蕴涵着强劲的张力,巨大的跨度使水平的桥面系显得轻快舒展,其结构本身便显示出一种生气盎然、充满活力的气质,它给与人们的这种动势“动态感情”是其他建筑所不及的。

悬索桥基本结构图形简洁,由主塔、加劲主梁、拉索或主缆吊杆构成,主塔将竖向及斜向心理引诱线引向塔顶,形成人们注目的重要部位,其心理引诱线如图1所示。高松挺拔气势夺人的塔,配以轻柔的拉索、无限延伸的水平加劲梁,这些都突出了桥塔作为主体的主导地位,形成索体系桥梁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印象。视觉上的主从分明,力的传递路线明确,形成索结构桥型所独有的形态和美感。

在水面宽阔的江河、海湾、海峡地区建设悬索桥,给人一种跨大体薄、横越长空、轻柔空透、线形流畅、气势雄伟、景观优美的感觉。

3 工程案例

在设计某跨河桥时既要满足游人观景要求,又要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多方案对比,最终选用刚构桥作为桥体结构,在其上建造悬索造型的方案。该造型采用总长110m的悬索桥,采用桥塔一主缆一吊杆体系。主塔横桥向宽8.5m,主缆共2根,采用对称布置,主缆的矢跨比为1:10,吊索采用29对吊索。悬索桥整体造型呈帆船造型,塔柱采用Λ型钢结构,塔柱自上而下逐渐变宽增高。从远处看,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船行驶于江河之上,其景观效果如图2所示。

造型主缆采用双护层成品缆索,外挤双层PE。主缆共2根,采用对称布置,成桥跨度下主缆跨度100m。主缆标准强度σk=1670MPa,锚固端采用相配套的热铸锚锚具。索夹及锚具表面均刷防护漆,索夹采用镀锌防护。

吊索标准间距2.5m,主塔中心到最近吊索的间距为3.5m,材料采用UU型桥梁用合金钢钢拉杆,强度等级345级,外刷防护漆。

该悬索造型对施工测量要求很高,造型安装完成后若主缆线形与设计不符,可通过上端锚具进行微调。

造型主塔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浅埋基础,工字形平面布置。

4 模型计算

对该造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要对基础、桥塔、吊杆和锚固端进行简化,建立起三维的有限元模型,之前相关研究表明:完整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比较好的模拟实际桥的真实行为。因而,本文依据实际结构几何特性和材料特性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模型全部采用钢材料,根据桥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单元类型,见表3。

在模型上施加该景观造型在运营期间所承受的荷载,计算主要结果见表2、表3。

MPa

mm

计算表明,悬索造型既不承受梁体、铺装等恒载,也不承受运营期间汽车活载,在造型自重及其他活载作用组合下,主塔、主缆、吊杆的最大应力只有结构承载能力的1/10左右,安全储备较高;主塔、主缆、吊杆的最大位移也只有规范限值的1/10左右,因此能够保证安全。

5 施工措施

1)主缆加工前应取一段进行破断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恰当地确定钢绞线的下料长度。

2)主缆安装时必须在温度20℃左右时安装,同时挂索,主缆安装时,应在主缆中心做一标志以方便跨中矢高的测量。

3)缆索由专业厂家制作生产安装,或由专业厂家派人指导安装。预埋件的加工均应由专业钢结构厂家完成,尺寸准确,平整光滑、倒角圆润。

4)索夹应定位准确,在正式栓合前,应对吊索长度和内力进行调整,使其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5)钢主塔制作单位应在必要时对构造复杂的构件进行工艺性试验。

6)钢结构制造的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所有类型的焊缝在开工前应做焊接工艺评定,根据评定的结果编制焊接工艺。

7)腹板的对接焊缝均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焊缝等级一级;其余连接焊缝采用角焊缝,焊缝等级三级。

6 结论

悬索造型既能从景观上发挥悬索桥作为城市风景线的特长,又能从经济上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

本文通过悬索造型的计算分析,得出了可用于实际施工的方案,对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悬索造型既不承受梁体、铺装等恒载也不承受运营期间汽车活载,因此安全储备较高,在工程中能保证安全。

悬索造型在施工中需要提高测量要求和加强对主缆线形的控制。

由于建模本身采用了大量简化计算,还有各种因素如主缆几何非线性影响,主缆、吊杆截面积假定等使得计算本身产生误差,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盛洪飞.桥梁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顾安邦.桥梁概念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Ren WX,Zong ZH.Output only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J].Structure Engineering Mechanics.2004,17(3-4):429-444.

[4]Tomaka H,Kamei M.Cable tension ad justment by struct-ural system identificatio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ble-stayed Bridge.Bangkok: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7,856-868.

[5]JTG/T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构思分析 篇2

关键词:立意 设计语言 构思

室内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是在创作过程中对知识和实践的综合性考量,直觉和想象力又在设计过程中为其注入创造性的灵感要素。而在当前的室内设计创作实践中,设计工作从事者在初学阶段,往往忽视立意与构思存在的必要性,或者将立意与构思的概念模糊化、非理性化等诸多设计矛盾的出现,导致创作思维过程的杂乱无章,使得设计方案在工程验收时,设计效果的最终呈现缺乏设计语言的联系性、完整性、系统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明确的立意和创造性的构思是对室内设计中理论、施工、构造、经济预算、政策法规、社会关系等方面最细化的追求和探索性的提炼。

一室内设计的立意之源

室内设计的立意之源即:对创作设计任务书的充分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量实际案例的设计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以实现从“量”性案例到“质”性案例的过渡。从“质”性的设计实践经验中进行借鉴,赋予设计立意“新的源素”,以寻求启发设计立意的源动力,为创造性设计立意的产生做前期准备。“质”性案例的立意借鉴是具有探索性质的,是在优质观点内容的前提下,发现前人提及但并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设计实践与研究中尚未涉及的内容。勒柯布西耶“新建筑五点”的立意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新趋势的探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其流水别墅“有机建筑论”的立意是对建筑新含义的初探;安藤忠雄“光影建筑”的立意是对光魅力的设计追求;密斯凡德罗对现代工业社会设计语言的创造性理解等。探索性质中的设计立意体现了多样并存、多元共生的设计语言,对整个设计行业的创造性、复杂性、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研究意义。顾名思义,探索性的立意同样涉及到室内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对不同层面探索性立意的提炼,是室内设计从事者长期学习、研究理论发展、关注学术动态、积极参与设计实践的探索性积累。

向存在于学习,在解读设计创作任务书时,在深入剖析室内设计的性质、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从历史资料及实践中寻找“设计记忆”:把设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凭直觉去把握”或者“凭印象去把握”的设计组成更能接近于设计创作任务的本质。从曾经的“印象记忆”即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而得到的外界刺激性设计语言中寻求设计立意的印象表现;从“语言记忆”即通过语言或者文字信息获取的设计立意中寻求设计立意的语言表现。“质”性的设计实例和设计经验通过“印象记忆”与“语言记忆”的集合体,为设计立意提供了借鉴性的立意源。勒柯布西耶曾说过:“一个建筑师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创造阶段,即前半生是‘构筑’阶段,后半生是‘解构’阶段。”因此,对创作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要素分类,将体现空间特性的关键问题或关键要素进行挑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其各个关键要素以及活动组织空间的联系性,使设计立意归纳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新的立意源。在立意之初,将设计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记忆”分解,对设计实践进行化整为零的设计再立意,从原始的设计立意元素入手,进行设计立意的反向推理以及设计立意创造性的提炼概括。存在就是道理,设计创作任务书上的设计目标要真实反映空间体验者的需求,在历史中寻找设计的“规律点”、“设计记忆”,旨在为室内设计的立意捕捉已存在的、可转化的、新的设计立意源。在设计领域里,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塑,还是舞蹈、音乐,都必须要有创作立意。创作立意是创作意图和想法的直观体现和形式表达。从整体性角度来看,室内设计立意的确立涉及到功能分析、功能材料、构建构造、形式与风格、形象与含义等多向思维的延伸。

二立意与设计语言的联系性

我们在设计立意及大量原始知识积累完善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立意与设计语言间的相关设计准则,对功能流线、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空间体量、光影色彩、设计构造等设计要素进行全面性地组织和整合,最终形成能够完全表达出设计立意与建筑语言间所特有的室内空间设计形象。任何设计所传达的最重要的目的都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及本体的实用性为出发点,而设计立意则直观地反映着当代社会生活层面的精神追求。因此在全球化背景影响下,使得设计立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以新中式室内设计为例:新中式室内设计是探寻本土意识之初,建立在对本土文化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新型设计风格类型。新中式室内设计艺术受众的普及型,是室内空间使用者生活需求、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体验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直接反映,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建筑元素、符号和肌理得以最合宜的体现与传承。当代是一个和谐化、多元化、科技化的社会,在传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将当代的新科技、新材料、新研发的施工工艺与优秀传统文脉相结合,用当代人的审美,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顺承、转化,设计出富含“出新”、“传神”的新事物。最终设计成果的展现符合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以及中国传统神韵的追求,使室内设计具有和而不同的艺术感染力,以满足室内设计的多样性使用需求。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本质特征源于以人体尺度为基础的建造,以行为研究为基础的美学规律是一种大致的定向标准:室内设计应在美感上取悦于眼睛以及其他躯体的直接感受;满足体验用户的偏好以及实际需求;识别对客观实体空间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构成材料的选择上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实用性和转化性。室内设计以业主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适合空间文脉的逻辑思考,将各个空间的使用性质,意想中的活动组织关系在情调与氛围、形象与风格、舒适与环境、色彩与色调、空间的焦点与朝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达到室内设计的最优化。立意是室内设计中建筑语言完美体现的根本,立意的确立是一种思维过程不断完善的体现,设计语言间内在关系的必要性,要求暂定的设计立意需反复地细化调整和完善,以实现设计语言的已知条件与必要条件最优化的设计立项。如若成熟完善的设计立意与设计语言间存在矛盾时,我们需重新考量设计立意与设计语言的矛盾性,在矛盾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特殊性寻求合理的设计立意解决问题,使设计立意与设计语言间达成和谐的设计表现。

三立意与构思的思维性对接

从室内设计领域里,立意基础上的“印象记忆”与“语言记忆”为设计构思提供着借鉴性的意义,及从历史性设计实践中找寻已存在的反复发生的“规律点”,将其作为设计的已知条件,并在以上基础上加以独立思考,考虑现有的问题以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然后再结合设计创作任务书实现自己的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的思维性对接。创作构思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大到总体的综合设计,小及每个设计节点的处理,整体的设计构思对设计立意的实现起着主要的作用。以宁波博物馆为例:王澍在设计前期,就将一些老城改造以及民居拆迁后废墟中具有年代感的旧砖瓦进行分类收集,并实现新颖的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的完美对接,使得建筑与环境周边关系的设计构思自此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展馆内整个空间组织关系分为三层,三个馆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联系性,参观者必须实现馆与馆之间的空间转换过程,在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建立特殊性的联系。博物馆的整体性设计以“出新”、“传神”的设计理念,建筑表皮将本土传统的建筑元素、建筑文化与现代施工技术工艺融为一体,建筑外观整体、简洁、沧桑韵味十足,而造型严谨,充分体现了现代新中式本土建筑的文化性、创新性、功能性、艺术性、环保性和超前性,在当今设计多元化并存的思潮中,称之为“旧元素新组合之典范”。在室内设计领域,设计工作从事者通过设计草图和概念语言两种表现形式,对立意与构思的思维演变过程进行设计表达,从设计整体表达入手,使设计表达深化至室内每个设计节点的处理,形成整体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体的哲学辩证关系。在设计构思阶段,若以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特定空间或动感的经验为出发点,其设计表达应为设计平面的透视图以及剖面图表现,并在平面中建立三维的立体空间,在剖面图中表达以人为活动为基础的构思形象。设计表达在设计伊始,就以360°的探索性贯穿设计思维演变的整个过程,记录设计每一个阶段的观念形成、思维调整、设计变化与空间发展,诠释内部空间在创新点、空间组织关系、施工工艺、设计构造及细部节点设计中的思维性对接与系统性整合。在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的整合阶段,使立意与构思间以一个设计点为中心,辐射至整个环形设计体系。构思是在立意的基础上,以立意为核心,对现实设计展开积极的、科学的思考。创作中的设计立意确定后,构思即成为设计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构思是设计师运用建筑语言表达设计立意的方式,在设计立意基础上,好的设计构思具有独特性、巧妙性、整体性等优势,用以表达最优化、最和谐的空间组织关系。若设计构思脱离设计立意,便会使设计缺乏表现力与生命力。

四总结

1设计工作从事者的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要具备充沛的知识储备以及独创性的思维才华、认识改造熟悉实物的能力,并给予新事物一定的意义、能觉察到未来的发展动向和参与创造性的设计实践。

2独创性的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是设计从事者对设计创作任务的设想、规划、经济预算、政策法规、社会关系、设计构造等方面整合的前提下,对大量设计实践案例的设计思维进行“质”性挑选、概括总结和提炼升华,实现为我所用,唯我独用的创造性设计表现。

3在旧事项中进行提炼借鉴,在“印象记忆”和“语言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草图表现,不断推进概念草图表现的细化水平,从整体到局部逐步详尽的设计表达,透析每个设计要素的组成与整合,从而在固有的旧事物基础上创作出新的事物,满足用户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4能在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的独创性、地域性、环保性等方面恰如其分地结合当代多元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语言,并保持与国际接轨的设计立意与构思才能历久弥新。综上所述,在室内设计创作实践中,设计工作从事者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评估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的表现手法上强调思维性的转接,形成系统性的整合体,使设计作品具有系统性的设计语言,对接性的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按照全球化、国际化、地域化的标准来考量设计立意与设计构思与室内设计的本质性联系。

参考文献

[1]宫宇一彦著,马俊,李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郝曙光《.中国当代建筑思潮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安藤忠雄著,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典型音响 精心构思 篇3

一、精心的构思

这篇消息从标题、导语、主体到结尾,都是记者依据听知规律精心构思的。

标题运用鲜明的对比,即把"危困地区"与"五星级酒店"组合在一起,使听众震惊,具有轰动效应,引人入胜,激发人们听下去,实现了听觉的有效传播。导语开门见山点题,交代提供新闻线索者的情况,迅速明确凸现主体信息,给人们留下清晰的印象。接着,从参加婚礼的来宾层次之高,从小轿车之多,从礼金之重,从婚宴之规模等等,多侧面、多角度地报道这个婚礼的不寻常,报道婚礼现场的热烈、隆重与豪华的气派。如果人们听到这些还可以容忍的话, 但等到听消息结尾时,消息出其不意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从豪华的婚礼转到危困的七台河市:"全市42000多名工人中,下岗职工达22000多人,有的人已经7个月没有开出工资了。"强烈的对比再次把听众的心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这,就是记者的精心安排,也是记者的高明之处,通过鲜明的巨大的事实反差凸现主题,起警示作用。

二、典型的音响

音响是体现广播传媒优势的主要手段,也是创立广播风格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这是广播创优、提高节目质量、开掘广播新闻蕴含的新闻价值的一个关键。可是,目前真正能用声音打动人的好新闻并不多,而这篇消息能获一等奖,笔者以为与三位记者捕捉大量鲜活的典型音响是密不可分的,用声音打动人,这篇报道主体事实全是由现场音响传递的,原汁原味。由于采用隐性采访,记者不能提问和交谈,全靠在现场细致入微的观察,要用眼,还要耳听和手录,记录场景,抓取富有表现力的音响细节,让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里试举二例:

婚礼上来宾致辞不是常规讲的祝福新婚夫妇的吉祥话,而是大讲以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如何开拓创新抓工作;婚礼上播出的不是《婚礼进行曲》,而是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两个典型音响细节有力地表现了这些领导"很讲政治"、"很革命"。我们再看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七台河市各级领导公车私用,乘坐60多辆小轿车,行程450公里,专程到哈尔滨为周副市长的儿子大操大办婚礼。可见,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再把这两个典型细节与该地区危困的经济形势结合在一起审视--消息对他们弄虚作假,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恶劣作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淋漓尽致地进行了揭露和鞭挞。

三、发人深思的新闻背景

这篇消息多处从宏观、中观、微观介绍引人思索的新闻事件的现实背景,尤其是运用了充分有力的对比性背景材料。例如:这场婚礼是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刚发表一个月,全党全国正在深入学习的时刻进行的;七台河市危困的经济形势;提供新闻线索的是一位下岗职工等等不一而足。

理性分析与议论文构思 篇4

现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在“天鹅定律”里面说:“当我们发现一百只白天鹅时, 不能定义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相反, 当我们见到一只黑天鹅时, 却可以这样命题, 并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一句话说, 就是证伪高于举例证明。孙绍振教授曾说:“三要素的所谓‘证明’, 只能‘说明’已有的理念, 而‘证伪’却可以对现成的理念有所突破。严肃的论证应该是把证明和证伪结合起来, 在寻找白天鹅的同时寻找黑天鹅。”也就是说, 所谓的论证不是一味地用与论点相一致的例证来证明的, 而是从正例与反例中具体分析出来, 逐步得以深化的。

如何分析深化?如何对事物、想象进行思考获得理性认识?首先我们要知道,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理性认识是“我们对事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 经过思考、分析, 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 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 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比如粤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有一篇时评《车队与红灯》, 文章首先摆出现象, 指出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乘坐的车辆不再像往年一路绿灯, 在分析这一现象时, 作者指出一是不能扰民, 二是与古代的鸣锣开道无异, 带有特权烙印, 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分析由浅入深, 由现象说到原因, 继而揭示出实质, 一路绿灯的做法带有封建特权思想的烙印, 有悖于民主平等, 可谓一针见血。说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思想, 不深刻, 就是因为他们常停留在“是什么”这样的现象的表述上, 而不能由现象分析原因, 看到本质。

很多同学在欣赏别人的文章时, 常常恍然大悟, “哦, 原来可以这样写”, 但问题是“为什么我当时想不到?”“为什么我看到题目总是毫无头绪?”议论文的构思本身就是一个理性分析的过程, 也是理性认识的结果, 要想看到作文题就知道如何打开思维, 如何结构全文, 如何深入透彻地讲清楚一个道理, 就要老老实实地学习理性分析, 学习辩证思考。在对事物理性分析的过程中, 行文思路也就自然形成了。下面具体来谈一谈如何在构思时进行理性分析。

一.从分析矛盾入手, 全面看待, 加以整合

去年高考作文题中好几道都是直接将矛盾的两个方面提供给考生, 让考生进行理性分析, 比如江西卷、福建卷、天津卷等。理性分析首先就是全面、客观和对于矛盾现象的反思。在一组矛盾对立的现象、概念、主张中, 非此即彼, 肯定一方反对另一方, 可能都会造成认识的片面和简单化。黑格尔“正反合”的辩证法告诉我们, 对立矛盾的正反概念需要一个能包含两者的更高层次的概念来解决这个冲突, 更好的做法可能就是能够包含两者的综合。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

枭 (猫头鹰) 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 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 可矣;不能更鸣, 东徙犹恶子之声。”你同意鸠的意见吗?人是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还是应该改变环境, 或者采取其他办法呢?请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单纯地肯定要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或者应该坚守自己改变环境, 中心论点固然明确, 但失之片面。比较好的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简单地认为“既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环境”, 这样似乎不偏不倚, 客观全面, 但彼此孤立, 并不能水乳交融, 实现“更高层次的包含”。学生在举例论证时就会分别论述, 某某是改变自己取得了成功, 某某是改变环境取得了成功。的确, 有人会改变自己, 有人会改变环境, 那么什么时候要改变自己, 什么时候改变环境?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在什么条件下会实现转化?通过分析, 我们会发现想要改变环境是从改变自己开始做起的。改变自己是改变环境的前提与基础, 改变环境是改变自己的目的。

二.从分析话题入手, 纵深发问, 寻根究底

寻根究底就是围绕话题, 从文章的立意出发, 向纵深发问, 自问自答, 这是一个激活思维, 打开思路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能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了问题, 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试图回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也许就有新发现, 有灵感产生。例如下面这一道作文题:

有两只虎, 一只被关在笼子里, 一只生活在野外。笼子里的老虎食宿无忧, 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安逸和自由, 最后决定交换位置。换了位置不久, 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饿死了, 一只忧郁而死。

其实, 在我们人类生活中, 普遍存在着羡慕别人的现象和心理。我们要不要羡慕呢?请以“羡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对“羡慕”这个话题同学们首先提出的是:我会羡慕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羡慕别人的美貌、家境、财富、成就、品性、德行等等, 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异同。有学生就说美貌、家境是天生的父母给的, 我们羡慕也没有用;他人的财富、成就、品性, 倒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 羡慕前者的人不成熟。从这一角度, 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外在浮华的东西看似明亮耀眼, 也不必羡慕;当你开始羡慕别人的内在的时候, 也许就意味着你的成熟和长大。或者, 羡慕无可改变的东西, 毫无意义;羡慕可以努力改变的东西, 我们就会拥有改善自身的动力。

接着学生又提出以下问题并加以解答:

为什么会羡慕?———因为别人在某些方面比我好, 源于欲望或者说追求。

羡慕有没有用?———有用, 可以催人上进, 产生奋斗的动力。也有人说没有用, 只是空想, 不付诸行动, 想了也白想。

哪些是不理智的羡慕?会有哪些消极影响?———只看到别人的好, 看不到自己的好;只看到别人表面的成功, 看不到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或怨天尤人满腹牢骚, 或羡慕嫉妒恨, 不择手段, 伤害他人也害了自己;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由此可将观点确定为:不必羡慕, 珍惜自己的拥有, 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怎样使羡慕这一心理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实质性的效果?怎样避免羡慕的消极影响?———要有正确的方向, 要有行动, 要摆正心态。

是不是只要有行动就是好的?羡慕后有哪些行动?———偷抢窃取, 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努力学习, 奋力追赶;盲目模仿,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由此可提炼观点:找准方向、保持自我、付诸行动的羡慕才是有意义的。全文呈现出一种对比结构。

提出问题后, 尽量全面深入地思考回答, 我们会看到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可写的东西, 有些问题你提出来, 却无法回答或者深入解答, 就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生搬硬套。一个角度无法深入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 层层递进来谈。比如在谈“羡慕是前进的动力”这一观点时, 可以按照这一思路来写:羡慕之心很正常———为什么会羡慕———怎样的羡慕才有积极作用?怎样避免羡慕的消极影响?

三.从分析材料入手, 寻找异同, 发现联系

有些话题作文, 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相关的材料。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半个多世纪以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 你得用一块去换水仙花。你有属于自己的水仙花吗?请以“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这是一道比喻型的作文题, 但在审题上并不难, 水仙花比喻人们的精神追求、精神世界, 因此学生将立意确定为“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很多名人、伟人都可以作为素材, 比如学生熟知的陶渊明、李白、史铁生、霍金、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特蕾莎修女等等, 但不加分析地直接将材料搬出来, 显然缺乏逻辑和思想深度。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材料入手, 寻找人物、材料之间的异同点。相同的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不同的是他们追求的东西不同。陶渊明、李白追求的是独立、自由的精神世界, 霍金、爱因斯坦追求的是真理, 比尔·盖茨、特蕾莎修女等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人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 (这是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 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还有同学指出, 他们中有的富足优裕, 有的一贫如洗;有的健康, 有的残疾, 但他们无惧贫寒困苦, 是精神上的富翁。分析至此, 实际上本题的行文思路之一已经形成。将上述三种对精神追求的不同理解作为三个分论点分别阐述, 既全面又有条理。本题如果运用寻根究底法来构思也是可以的。按照“什么是精神追求?———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精神生活?———有精神追求的人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追问思考下去, 也可以形成层层递进的结构。

构思分析 篇5

对于整形美容医院,由于各个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传统途径的广告的效率正在逐步降低,投入产出比的下降,需要从其他营销思路作补充。根据院领导安排,构建市场部渠道拓展部门,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渠道拓展对于传统广告宣传的补充。

渠道的拓展开发应注意秉持几个方面的原则进行。信誉最佳,冲突最低,宣传力最大,最易扩散。渠道拓展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院内期刊的广告合作。

二:开展非手术及生活美容的中小美容院。

三:合作医疗机构(包含公立医院关于整形行业的各个科室)。与济南及济南周边城市的公立私立医院的皮肤科,烧烫伤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的主治医师等建立联络。以提成的方式吸引转介绍客户。

四:定期的美容沙龙灯主题活动。根据医院营销策略和主题安排。

五:开发集团客户。根据市场地图,充分利用区域内女性消费者居多的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银行、酒店、百货大楼、写字楼等,将其发展成为集团客户。

六:发展社区关系。加强与物管部门的多元化合作。

七:其他(桑拿夜总会,艺术类院校,)针对对整形美容有需求,而相对人群较集中的场所进行阶段性的渠道宣传和营销活动。

市场部渠道拓展部资源整合方案 内部资源整合包括如下:

1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4人左右

要求:具备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熟练掌握整形美容常见知识,有个性,形象好,气质佳,30岁以下。

2制定针对整形渠道上门顾客的服务流程

从前台接待登记,现场咨询,到手术中再次开发及术后护理回访等,要做到与普通顾客进行区分。

3市场部拥有医院提供的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

4业务人员的资源配备:院内期刊杂质、企业宣传画册、本院专用VIP金卡(需申请)、精致的合作协议。

5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包含:管理力培训,销售能力培训,专业技术培训。

整形美容市场渠道合作营销策略

一:营销战略

强化渠道资源,做好相应策划,并对方案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将我们所策划活动的市场定位、诉求对象以及如何让更多的客户参与我们的活动等进行重点详细的市场调研,确保市场资源投放的准确性。瞄准目标:目标区域、目标人群、目标梯次。

市场战略:传统渠道营销和公共关系组合营销。市场进程:由重点区域向周边区域辐射。

由有基础的市场向未开辟的市场扩张,由易到一般到难逐步开发。主攻策略:会议拉动,广告轰炸、水平战略;详见具体活动方案。分工原则:优势分工,穿插互补,分工不分家。

作战战术: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凡事量化,过程有记录、事事可追踪。二:资源整合方式

1院内期刊的广告合作

具体包含,以合同的性质与酒店,写字楼,高档卖场,咖啡厅,茶室,机场等单位的休息区签订合作,配备报刊架,定期赠阅合作期刊,以互惠互利的目的,增加医院品牌知名度,提升人气,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范围。同时赠送上述场所负责人免费体验的美容项目(限皮肤护理spa等)及vip打折卡。刺激消费,弥补期刊广告赠阅产生直接消费低的缺陷。

2与开展非手术及生活美容的中小美容院合作,迅速产生销售

方式:整形医院为美容院提供代金卡,该卡含手术项目现金抵用券xxx元(不可以兑换现金,消费金额达xxxx元以上可以使用,专人专卡,不重复使用,促销活动除外),同时消费顾客持卡可以享受9折优惠;本卡做为美容院终端会议和促销活动的赠品;如产生消费,按照合作协议,将提成返还美容院。

3与公立医院整形医生联合,步步为营。

方式:带手术按照约定给红包。

4与美容行业专业线品牌杂志合作,举办沙等主题活动,同时广告造势与人员推广同步进行。

方式:封面拉页品牌广告,让美容院与顾客等主动打电话咨询合作。5开发集团客户。根据市场地图,充分利用区域内女性消费者居多的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银行、酒店、百货大楼、写字楼等,将其发展成为集团客户。如:针对该区域中的xx银行,推出了女性员工的集团美容卡xx丽人卡。

6发展社区关系。加强与物管部门的多元化合作。制作了DM单和POP海报。凡顾客持其他美容月卡来办理本院的月卡,可折抵xx元;持其他美容季卡来办理本院的季卡,可折抵xx元;持其他美容季卡来办理本院的半年卡,可折抵xxx元;持其他美容年卡来办理本院的年卡,可折抵xxx元。诱惑竞争对手的边缘顾客和处于护理卡交替期的顾客。

7其他(桑拿夜总会,艺术类院校,出租车司机等等)针对对整形美容有需求,而相对人群较集中的场所进行阶段性的渠道宣传和营销活动。针对寒暑假进行的优惠促销活动和宣传即使跟进。

多元思维巧构思 篇6

大题小作,以小见大,是取胜考场的法宝之一。如何巧用身边的人事,将原来普通的生活构建得光彩照人,很见考生的匠心。

《一生不后悔》(湖北一考生)写的是家庭中的三个片断:怀孕的妈妈突遭丈夫出车祸,不顾亲朋的劝说,坚持选择生下了“我”而不改嫁;姐姐因家庭贫困而选择打工将读书的机会留给了“我”;“我”升高中,按分数可进省重点,但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而毅然选择能享受4000元奖学金的镇高中。全文纯朴自然,再冠以三个小标题“妈妈的选择”“姐姐的选择”和“我的选择”而被判为50+9的高分。

二、化虚为实,真情赢得百媚生

空泛的说教,让人生厌。将抽象的情感分解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展示出来,则是聪明的作为。《我听见蝴蝶的歌唱》(湖北一考生)就是其中的一例:“……当重点大学诱惑着我的眼睛、我的心时,我看到的还有父母那衰老的额上点染着的几朵洁白霜花。是考重点,圆自己的梦?还是考军校,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如此选择是痛苦而艰难的。一架天平,一头放着我十几年来的苦难与理想,而另一头,则立着父母日益走远的青春和逐渐孱弱的身躯。孰重孰轻,分得清吗?

“想起晨星闪闪时妈妈挑着木桶的踉踉跄跄;想起牧童唱晚时爸爸肩扛犁耙的疲惫不堪;想起面碗里埋藏着的一个鸡蛋,衣袋里被偷偷塞进的一张毛票……这些,都是爱,都是爱啊!”

“我知道自己该走的路了。”

文章所流淌的情感是真挚的。因为作者采用了化虚为实的写法,使得他的这种情感如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

三、化实为虚,变体依然受青睐

2001年高考,一篇《赤兔之死》响誉全国。今年,这种换一个说法,变一种文体依然得到青睐。不说湖北的满分卷《昭君的选择》,仅举一类文《老马的自白》(湖北一考生):山村里一匹跛腿的老马对一群新来的牛作自我介绍。年轻时是匹千里马却因囿于赛场不能驰骋而选择逃避被卖到军营。本以为可以大显身手,谁知只被无所事事的官兵当作摆设骑着四处炫耀。于是它故意摔断了腿来到山村,过着背东西、犁地、拉磨的生活。“我还有用。工作很辛苦,生活却很充实。”

看惯了同一面孔,突然出现了一个新面貌,你一定会为之一振,老是吃同一菜肴,偶尔换上一种新口味,你一定会食欲大增。考场作文亦是如此。

四、化古为今,融注自我谱新章

巧取积累为我所用,不仅使文章增辉添色,还省时省力突出了题旨。如《采下心灵的花》(湖北一考生):“我只看见万里无云的蓝天下滑过新眼的啼唱,月色朦胧的水面溅着花蕊的芬芳。我像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一样‘荷锄带月归,沾衣露不湿’,但谁知我的心里流荡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血液?”

借用古人的名言名句推陈出新,聪明。

五、化整为零,设问、排比巧结合

化整为零是为了串零成整。小河有水大河满,各个点亮光闪烁,整个文章能不亮起来?请看《心灵的选择》(湖北一考生),在一段领起后,如是写道:

“我问大自然,什么是心灵的选择?”

“大树回答,是炎炎烈日洒下的一片绿阴;

“天空回答,是雄鹰飞过留下的道道弧线;

“白云回答,是大旱之年降下的点点甘露;

“太阳回答,是寒冷冬日投下的缕缕温馨……”

“我问家人,心灵的选择是什么?

“爸爸说,是撑起摩天大楼的一根柱子;

“妈妈说,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

局部雕琢,容易到位,也容易闪光。

六、化物为人,形象生动显文采

巧用比拟,托物言志,是使文章有文采、显魅力的手法之一。请看《选择的美丽》(湖北一考生)中的一小段:“奋力拔节的小草,冬天的余寒还未散净就已破土而出。在它蕴育成芽的过程中,它经过了一番心灵的触动,是快点露出小脸来接受阳光的照耀,感受微风的轻抚,还是躲在里面,避免人们的践踏,将我摧残。”在这儿,小草已是具有了活生生思想的人的化身。在她身上不正寄寓着人的不畏艰难困苦,选择搏击风雨人生的意志与主张么?

七、化直为曲,尺水兴波见深度

议论文的论证,如果平平而论,则很难上档次。要是逐层深入则容易见思想、见深度。如《心灵的选择》(湖北一考生):“如果你发现一户居民家中起火了,出于一种公民的责任,你不会过多思考便拨打了119。这种于人有益,于已无害的事情,相信大多数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若有一天,你遇上了有人公然抢劫,面对那寒光闪闪的匕首,你该如何呢?……你看见一位儿童溺水了,需要救援,这时,你不光需要有救人的勇人,还要对自身有所了解:你有没有能力救起落水者?”

要说,该考生所论及的对象,不少考生均已涉及。只是他巧加排列,形成了一个渐走渐高的坡度,文也就“深刻三分”而进入一类卷。

构思的千奇百怪来自活跃,发散的思维。这是话题作文的倡导者所追求的,也是教育界及众考生与家长所期待的。

构思分析 篇7

当今社会, 由于森林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胁迫, 森林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养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各个国家及其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可依赖其强大的行政权威, 设计“激励约束”机制, 借助于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 刺激经济主体积极培育森林资源, 限制其过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而制度经济学认为,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有限理性经济人, 他们各自的理性决策是为了追求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理, 作为森林经营的主体———林农或林业企业, 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由于森林培育和利用比较利益的存在, 短期内经营者必然出现森林资源培育动力不足而森林资源利用动力“过剩”, “森林培育与利用”难以达到博弈均衡状态, 从而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最终影响到森林经营的不可持续和威胁到全社会的生存利益。特别是林改后, 林权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组织决策分散化, 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参与, 资源增长和生态良好的目标则很难实现。

由于在林业上公权力历来强大, “部门林业”一统天下, 限制了多元主体参与, 窒息了林业发展活力, 因此政府应在“集权与分权”间作出选择, 进行适当分权。而治理理论告诉我们, 公共事务治理参与者是由包括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部门和行为者所组成的。政府为实现“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这一公共目标, 在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 必须兼顾“三林”问题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林区增益) , 通过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达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资源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的统一, 这既是现代公共事务治理范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部门推动、稳步发展、平等实惠、服务林农”的方针, 也就是说要突出政府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地位, 政府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建设中来, 同时林业部门要积极推动, 并协调好政府、部门、企业、林农多元化主体间平等、互惠、协作的伙伴和利益关系, 稳步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林农组织化程度, 切实为广大林农这一特定主体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 建设原则

2.1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遵循林业自身特点和林业服务的规律, 突出政府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地位抓好各级林业经济技术部门的建设, 调整机构布局和结构, 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 巩固林业社会化服务基础, 逐步充实基础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中的作用, 加强组织和制度创新, 引导、鼓励和支持林业事业单位、林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农组建各种林业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扩大服务覆盖面, 依法督促管理。

2.2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带动相结合的原则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 不可能一步到位, 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量力而行, 既要抓紧, 又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强求一律。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牵涉全局性问题和矛盾不同, 因此, 要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需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积极稳步发展。

2.3 民办服务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林农协会、各专业协会是农户在商品生产中为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 自己创办、自主管理、自身受益的群众性组织, 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可引导、支持和依法管理, 但不可非法。

2.4 林农接受服务实行自愿的原则

服务组织要根据林农的需要开展服务,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吸引农户做那些自己可以决策和自己办得了的事情, 或者暂时不愿接受的事情。

2.5 实行分类施策的原则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有偿服务, 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 这类服务根据保本微利的要求, 不以盈利为目的, 合理收取服务费用;另一类是无法或不适合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实现自我发展的, 这种类型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对林农的扶持, 以及协调组织方面的工作。目前第一类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服务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市场服务不够专业, 服务质量有待标准化管理, 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第二类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政府作为投资者主体相对缺位, 需要进一步强化投资主体功能。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领域, 国家要制定特殊政策, 扶持其尽快发展。

3 建设重点

(1) 强化林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建设。加强对现有为林业技术服务部门的领导, 调整布局, 充实力量, 改善条件, 转变职能, 提高其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2) 建立林业专合组织体系。积极引导林农自愿组建家庭联合经营、股份制等形式的新的林业经营实体, 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扶持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 (3) 建立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引导农民建立以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防止乱砍滥伐为主的群防群治体系, 积极探索共管、村民联防等管护的有效形式; (4) 建立林业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建立完善金融、保险、科技和产业服务体系, 搭建政企、农企、银企、科企合作平台, 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5) 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体系。依照有关政策法规, 尽快制定森林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实施办法、林业中介组织管理、森林资源评估等管理办法。加快培育林业要素市场, 搭建流转平台, 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促进商品林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6) 加强双层“三防”体系建设。防火、防伤、防病虫害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强化森林专业消防队、森林公安、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建设基础上, 政府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民间“三防”协模式在重点林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加紧组建, 使之基本覆盖林业重点乡村;即以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为主、各村组采取村规民约户户联防形式, 效果也很明显, 不必强求一致; (7) 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要抓好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 定期进行标淮站、示范站等达标评估。强化林业工作站的服务职能:一是负责区域内林业规划、调研、技术指导与推广服务, 并负责村组干部、林业大户、林农实用先进技术培训和技术辅导工作;二是围绕信息、法律、种苗、科技、流通等方面, 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三是负责织建乡村林业技术服务网络, 推动林农协会、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形成以林业站为中心、辐射到各村组和林农的林业经济技术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张颖.伊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1.[1]张颖.伊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1.

构思分析 篇8

关键词:ASSHTO模型,船桥碰撞,风险计算,多模态,防撞技术

1 引言

桥梁防撞技术分为被动防撞技术和主动防撞技术, 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被动防撞技术, 旨在通过提高桥梁自身的防撞能力或者设置力学防撞装置来减小撞击力和降低船撞桥事故的影响,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桥梁设计几乎不可能挡住所有的碰撞 (Larsen, 1993; Vrouwenvelder, 1998) 。被动防撞技术在短期内都将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桥梁防撞技术, 但相比而言, 主动防撞技术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优点。从桥梁设计角度来说, 碰撞概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调整桥梁设计方案或满足减少风险直至达到可接受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提供科学依据 (Knott, 1998) 。因此, 我们可以运用船撞桥梁概率评估桥梁遭受碰撞的风险, 建立多模态的桥梁防撞技术体系, 最大程度地规避船撞桥梁的风险, 确保交通顺畅。本文以嘉陵江黄花园大桥为工程案例, 首先应用ASSHTO模型计算分析该大桥的船桥碰撞概率,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设计多模态的桥梁防撞技术体系, 真正提高桥梁的防撞能力。

2 ASSTO概率模型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LRFD Bridge Design Code, 下文简称美国规范) 根据AASHTO指南, 提出船舶对桥梁的碰撞风险用桥梁构件的年倒塌频率来描述。AASHTO规范规定, 对于一般桥梁, 整桥的最大年倒塌概率应取为0. 001, 对于重要桥梁, 整桥的最大年倒塌概率应取为0.0001 (AASHTO, Article 3.14, 2007) , 其数学模型描述为:

AF= (N) (PA) (PG) (PC) (1)

上述公式中:AF代表桥梁构件年倒塌频率;N代表年船舶流量;PA代表船舶偏航概率, 根据统计的水流情况、船舶流密度、航道弯曲半径等因素确定其取值;PG代表偏航船只撞桥的几何概率, 一般采用正态分布进行拟合;PC代表桥梁倒塌概率。算出每个桥墩及桥梁构件的年倒塌频率, 其总和即为整座桥的倒塌年频率。

2.1 船舶偏航概率

PA按下式计算:

PA= (BR) · (RB) · (RC) · (RXC) · (RD) (2)

上述公式中:BR代表基准偏航率;RB代表桥位修正系数;RC代表与船只航线平行作用的水流修正系数;RXC代表横流修正系数;RD代表通航密度修正系数。

RB的取值依据以下三种水域区与桥梁的相对位置:桥梁位于直线水域时取RB=1.0, 桥梁位于过渡水域时取RB=1+θ/90, 桥梁位于转向 (弯道) 水域时取RB=1+θ/45, θ为转角或弯角 (°) 。RC为平行船舶航行的水流修正系数, RC=1+VC/19, 其中VC为平行船舶航行的水流速度 (km/hr.) 。RXC为垂直船舶航行的水流修正系数, RXC=1+0.54VXC, 其中VXC为垂直船舶航行的水流速度 (km/h) 。RD为船舶交通密度修正系数, 低交通密度取RD=1.0, 平均交通密度取RD=1.3, 高交通密度取RD=1.6。

2.2 几何概率

正态分布可以用来模拟桥梁附近偏航船舶的航行路线, 几何概率PG为图1阴影部分面积, 指与桥墩宽度和桥墩各边船舶宽度相关的正态分布面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σ等于设计代表船只的总长LOA。几何概率PG根据每种船舶类型的宽度BM确定。

注:Bp为桥墩宽度, Bw为船舶宽度

PG数值根据ASSHTO规范给出的公式 (3) 计算得出 (Whitney et al, 1996) , 公式中:

d1=d-Bp/2-Bw/2

d2=d+Bp/2+Bw/2 x1=d1/LOA, x2=d2/LOA

ΡG (x1, x2) =x1x2 (12π) et2dt (3)

2.3 倒塌概率

AASHTO规范提出了基于桥墩两侧的极限抗力HP或桥梁跨度HS与船舶碰撞力P之间的比值, PC的计算公式如下:

若0.0≤H/P<0.1, 则PC=0.1+9× (0.1-H/P) (4)

若0.1≤H/P<1.0, 则PC=0.111× (1-H/P) (5)

若H/P≥1.0, 则PC=0.0 (6)

式中, H为桥梁构件对水平方向力量的抵抗力, 桥墩抗力为HP或上部结构抗力HS (N) ;P为船舶撞击力, PS, PBH, PDH, PMT (N) 。

2.4 驳船的撞击力

ASSHTO规范 (Article 3.14, 2007:120) 规定了标准驳船与桥墩碰撞的撞击力计算标准, 当驳船船头损坏长度αB<100mm时, PB=6.0×104 αB;当αB≥100mm时, PB=6.0×6+1600αB。公式中, PB为等量静态撞击力 (N) 。

驳船船头损坏长度αB (mm) 按下式计算, 公式中KE为船舶碰撞能量 (J) :

αB=3100 (1+1.3×10-7ΚE-1) (7)

AASHTO规范 (Article 3.14, 2007:116) 规定移动船舶在非中心位置与桥墩撞击过程中被吸收的能量KE的计算公式为:

KE=500CHMV2 (8)

公式中, M为船舶排水量 (Mg) ;CH为水动力质量系数, 根据航道水深取为1.05~1.25;V为船舶撞击速度 (m/s) 。

3 工程实例应用

3.1 工程概况

重庆嘉陵江黄花园大桥南起渝中区石板坡, 经黄花园跨嘉陵江, 北止五里店, 全长4.4km。大桥全长1208m, 其中主桥为137.16m+3×250.00m+137.16m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其连续长度1024.32m;主桥下部四个主墩为断面7×2.5m的实心或空心双薄壁墩, 墩高43~57m, 顺桥向12m, 横桥向22m。

3.2 参数选取

根据汪宏等 (2008) 报告数据, 嘉陵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 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4~9月, 枯水则在12月~3月, 水位较为稳定。洪水主要发生在汛期的5~9月, 洪水过程线多呈暴涨陡落形式, 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嘉陵江平均比降0.29‰, 一般水流流速为2.0m/s, 流向平均偏角为14.39°, 由此确定平行于船舶航行的水流速度分量约为6.974km/h, 垂直于船舶航行的水流速度分量约为1.789km/h。

嘉陵江黄花园大桥桥位处最高通航水位为黄海高程190m。在船撞风险分析时对洪水期 (计算水位190.00m、185.00m及174.00m) 、枯水期 (计算水位166.00m及161.35m) 船舶上、下水的航迹及船舶通航量百分比分别进行了考虑, 分别为1%、5%、44%、30%和20%。其航舶轨迹参见汪宏等 (2008) 。

3.3 桥区河段主要船型及年通航量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及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综合开发, 嘉陵江航运也在迅速发展。嘉陵江河口到合川的航道等级已达III级航道, 根据汪宏等 (2008) 报告数据, 笔者对2015年嘉陵江航行的代表船队及船舶种类预测, 其船舶和船队的尺度、船型也将有较大的变化。其代表船队及船舶如表1所示;根据汪宏等 (2008) 报告对嘉陵江航运发展的分析, 预测2015年黄花园大桥桥位处的通航量N如表2所示。

3.4 黄花园大桥船撞概率的计算结果

根据ASSHTO算法, 撞击速度取水流速度2m/s, 即取最小撞击速度;计算抗力为设计时各桥墩在不同水位下的抗力。考虑到不同水位出现的频率, 将1、2、3、4号桥墩的计算结果整合成表3 (由于篇幅关系, 详细计算过程将另外撰文描述) :

3.5 计算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 2015年黄花园大桥全桥的年碰撞概率为6.46×10-2次/年, 且碰撞主要来自1号和2号桥墩;全桥的年倒塌概率为1.11×10-3, 明显超过AASHTO规范中重要桥梁的可接受值1×10-4, 且风险主要来自于1号和2号桥墩。因此, 黄花园大桥在2015年的通航密度下存在船撞风险, 应当采取措施减小和规避船桥碰撞风险。

4 建立多模态的桥梁防船舶撞击体系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黄花园大桥在2015年预测通航密度下的年倒塌概率明显超过重要桥梁的可接受风险等级标准, 应该建立多模态的防撞技术体系, 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4.1 完善航运管理和安全预防制度

桥梁防撞技术主要分为桥梁主动防撞技术和桥梁被动防撞技术两大类, 基于风险思想的桥梁防撞技术是一种主动防撞技术和被动防撞技术相结合的多模态防范措施。要想在短期内最有效地提高桥梁的防撞能力, 应该使船桥碰撞概率研究和完善航运管理制度相结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每座桥梁都设置类似VTS的船舶管理系统来提高防撞能力是不现实的, 但是, 由于船桥碰撞主要由航线或导航失误引起 (Vrouwenvelder, 1998:128) , 所以我们必须对此加强关注。黄花园大桥1、2号桥墩船撞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两桥墩之间的水域为船舶在洪水期之外的习惯航道, 因此在1、2号桥墩之间设置引导船舶安全过桥的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可以在该航道两侧设置红外线测速装置, 当发现船舶在离桥梁距离较近时速度仍旧很高, 就应该进行警示, 示意降速, 增大其船舶停船距离, 降低船桥碰撞的概率, 增加桥梁的主动防撞能力。红外线测速装置可以这样设计:在与桥梁相隔适当距离处 (例如间隔100m处) 放置两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当船舶经过时遮挡住第一组红外线开始计时, 当船舶遮挡住第二组红外线时计时停止, 从而计算出船舶行驶速度 (如图2) , 工作人员以此判断是否要对船只予以警示。同时由于1、2号桥墩靠近岸边, 易受岸边光线的影响, 市政部门应积极减少桥梁周围的光线干扰, 同时桥涵标灯和桥区浮标等的亮度予以增加, 防止因受到光线干扰而发生的碰撞事故。该桥的引桥位于岸上没有船撞风险, 故可以暂不考虑, 但是对于类似于广东九江大桥之类的引桥也存在船撞风险的桥梁, 一旦发生碰撞, 就极易发生毁灭性的损失。无论是从通航孔的设置、防护装置的成本或者桥梁本身的结构角度考虑, 引桥的确不是桥梁防撞技术考虑的重点部位, 但是引桥是桥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引桥出现问题, 交通和经济一样会受到影响, 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痛的打击。

4.2 基于风险思想的被动防撞措施

基于风险思想的主动防撞技术虽然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当发生船舶即将与理论上碰撞概率很小的桥梁部位发生碰撞的极度意外时, 就算桥梁防撞能力再强、预警系统再精密, 也无法避免船撞桥事故, 所以我们也不能够放弃被动防撞技术的研究。碰撞概率的大小与位置相关, 但事故损害程度与事故发生位置无直接相关性, 碰撞事故给桥梁和船舶双方同样会造成损失, 双方都很关注避免碰撞和减少事故损害。因此, 只有全面提高桥梁防撞能力, 不松懈被动防撞技术的研究, 建立多模态的桥梁防船舶碰撞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桥梁安全, 使桥梁能够按照其设计寿命为社会服务。对于黄花园大桥1号桥墩, 由于靠近南岸, 可增加填土高度, 建造类似人工岛的设施;对于2号桥墩, 可采用双浮箱柔性浮式防撞装置。该装置由钢结构箱体和橡胶护舷等柔性体组成, 该柔性装置目前正应用于湛江海湾大桥, 预期效果较好, 当船舶失控撞向桥墩, 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使之足以抵抗5万吨级船舶以每秒3m的速度撞击。

但值得注意的是, 防撞装置的安装不应影响黄花园桥1、2号桥墩之间120m的通航宽度, 否则将会导致一个问题的解决带来另一个问题的出现的困窘。只要我们遵循图3多模态的防撞技术构思理念, 依据最新模型完善工程设计;加强航运管理和引导工作, 使船舶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同时也重视被动防撞技术的研究, 建立多模态的桥梁防船舶碰撞体系,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船桥碰撞事故, 从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桥梁防止船舶碰撞的能力。

5 结论

桥梁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交通顺畅的关节, 桥梁防撞技术研究可以为桥梁的设计和维护提供实用的理论依据和方案方法。本文以嘉陵江黄花园大桥为工程案例, 采用ASSHTO模型计算分析该大桥的船桥碰撞概率, 发现该桥在2015年的通航密度下全桥的年倒塌概率为1.11×10-3, 明显超过AASHTO规范中重要桥梁的可接受值1×10-4, 且风险主要来自于1号和2号桥墩。因此笔者提出从完善航运管理和安全预防制度着手, 加强航运管理和引导工作, 使船舶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同时也不松懈被动防撞技术的研究, 因为桥梁设计几乎不可能挡住所有的碰撞 (Larsen, 1993; Vrouwenvelder, 1998) ,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在桥梁的风险部位需要建造人工岛或安装防撞装置等。建立多模态的防撞技术体系, 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船撞桥梁的风险, 确保交通顺畅。

参考文献

[1]AASHTO.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4thEd.)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Officials, Washing D.C., 2007.

[2]Knott, M.A.Vessel collision design codes and experience in theUnited States[A].In Gluver&Olsen (eds.) .Ship CollisionAnalysis[C].A.A.Balkema, Rotterdam, 1998:75-84.

[3]Larsen, O.D.Ship Collision with Bridges:Interaction betweenVessel Traffic and Bridge Structures[M]//Structural EngineeringDocuments (SED 4) .Switzerland:IABSE, 1993.

[4]Vrouwenvelder, A.C.W.M.Design for ship impact according toEurocode 1 Part 2.7[A].In Gluver&Olsen (eds.) [C].A.A.Balkema, Rotterdam, 1998:123-132.

[5]Whitney, M.W., Harik, I.E., Griffin, J.J.&D.L.Allen.BargeCollision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J].Journal of BridgeEngineering, 1996, (2) :47-58.

[6]邓安妍, 高建东, 杜跃亭.基于AASHTO模型算法的桥梁船撞风险分析[J].世界桥梁, 2011, (1) :55-58.

构思分析 篇9

关键词:项目化,计算机专业,实训应用法,分析

作为一门技能型的专业,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 实训的方法与实训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实训质量不合格更是对学生的实践以及学习能力造成影响。可见, 一套合理科学的实训教学模式, 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1 人才的要求和现状

在目前, 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企业单位用人需求日益增加。现今作为一个知识时代, 企业单位在用人要求上, 除了完整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 对综合素质也十分看重, 包括责任心、道德素质水平、团结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等。

然而面对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 高校毕业生的整体水平却不容乐观。通过对以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分析和研究, 统计显示, 大多数的毕业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能力;

(2) 在专业工具的操作上较为陌生;

(3) 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不足;

(4) 缺乏创新意识;

(5) 专业知识体系不完整;

(6) 知识领域狭窄;

(7) 理论知识落后;

(8) 缺乏交流和合作。

可见, 在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远远没有满足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 这就使得企业单位出现人才短缺,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日益严峻。一些毕业生即使顺利就业, 然而却无法跟上企业的工作节奏, 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无法快速适应, 企业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另外, 通过调查还显示, 对于平时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 在毕业后工作上的表现和能力却并不突出。而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 则工作表现往往更为优秀。这就让学校在学生的评价机制上与企业的评价机制无法对应。

综上所述,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上, 需要创新实训模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 便于学生的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以下是对基于项目化领域构思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应用法的分析, 作为一种创新的实训模式, 其有效改善了企业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性作用。

2 基于项目化领域构思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应用法

2.1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情景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 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环境和节奏。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模式, 起初主要是由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所研究得出的。

教师一开始可以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岗位进行分析, 并将工作过程可能面临的任务和目标进行总结, 并结合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以及技术对整个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教师可以对企业单位的需求进行分析, 并将就业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并结合相关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这就要求, 教师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活动、工作任务以及具备知识进行关注, 并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而让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实现对应, 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够快速上手。以就业作为教学的方向, 这也要求学校需要随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动态, 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企业单位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案例, 并由学校将其整合为教学内容, 从而引进实训内容中, 这种模式下, 学生能够快速了解企业的工作情况, 对社会能够快速适应, 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择业。

2.2 前期模块实训

在实训的前期阶段, 教学任务主要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程包含着众多的教学单位, 在实训前期主要以课程教学单元为主要单位, 通过模块化实训的手段, 使学生能够将课程内容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在模块的设计上, 要求结合“给予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 将模块与企业工作相结合。另外, 还需要遵循工作过程中的逻辑进行设计, 从而提供学生的工作能力。同时, 模块的难度控制需要与学生目前水平相适应, 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最后, 模块设计提倡以开放式为主,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比如在对《数据库原理》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教学结束后, 可以从员工工资管理这个理念对实训模块进行设计, 并让学生通过Microsoft SQL Server对数据的管理以及控制等进行处理。通过这个实训模块, 学生能够有效将单元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3 后期项目实训

在实训教学的后期, 教学内容主要为项目化实训。所谓项目化实训, 主要是通过行动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教师在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中引进相关的知识, 并由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 教师在这一过程主要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项目化实训过程中, 学生是过程的主体对象, 教师则是组织者以及指导者。在项目化实训中, 要求学生能够分组进行, 由学生自由组队和分工, 并挑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和总结。

对于一个岗位而言, 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与岗位相应的能力, 在一个岗位工作过程中, 其任务众多, 任务涉及的学科和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对于前台网页程序员, 其要求能够参与前台网页编程、网页发布、客户交流以及团队协作等, 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规划掌握相关岗位的能力。这种项目化的实训方法, 就是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 实训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项目化领域构思的计算机专业实训, 将理论与实践合理的结合, 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工作节奏中, 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键辉, 郭嘉喜.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18) :658-659.

“善于面对”构思指导 篇10

“面对”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释云:“面前对着 (问题、形势等)。”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请以“善于面对”为题,运用横向论证法,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开场

“善于面对”一题在论证方法上作了限制,规定要运用横向论证。所谓横向论证,即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等展开,互不交叉。这样展开议论,可以使说理全面,条理清楚。比如议论文《理想的阶梯》一文。行文以“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为中心论点 ,在主体部分 ,分别列出“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统帅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怎样实现理想的阶梯?三个分论点平行展开,既不交叉,也无包含。而《读书是快乐的》这个文题的写作提纲就存在着包含、交叉的情形。“读书是快乐的”为中心论 点 ,作者列出 了“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个分论点。“提高素养”包含了“增长知识,充实头脑”,“高雅的精神生活”与“陶冶情操”存在交叉现象。几个分论点之间有交叉、包含关系,并且“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与前后两个分论点存在句式不整齐的情形。由此可见,用横向论证法列出思路、提纲时,一定要谨慎、周密。

学生互动

思路1

开头:人生中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也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善于面对。

A、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纳兰容若和海子的寂寞)

B、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马丁路德、贝多芬的例子)

C、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 (归有光的八次落第、爱迪生的试验)

结尾:生命中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跟别人分享的,有一些我们需要善于面对。

思路2

开头:每个人都有家人、朋友,伙伴……然而,在人生的关口,再亲密的人有时也帮不了你,总有些危机,需要你善于面对。

A、善于面对,带来一往无前的勇气。 (袁崇焕、贝布托、毛泽东)

B、善于面对,培育百折不挠的坚强。 (邓小平、里根、邓肯)

C、善于面对,成就永不言败的自信。 (王宝强、辛普森、罗琳)

结尾: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善于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那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思路3

开头:阿桑用她寂寞的语调哼着: “狂欢 ,是一群人 的孤单。”我静静地品味着这首歌,让我在人群之外,感受那善于面对一切带来的愉悦。

A、善于面对困境,让自己走向成熟。 (苏轼多次被贬后变得豁达;曾宝仪脱离父亲光环在台湾发展,成为有名主持人。)

B、善于面对被挑战的真理,让自己趋于不凡。 (鲁迅、布鲁诺)

C、善于面对岁月的荒芜,让自己走向深邃。 (三毛:“我们空空地来,空空地走,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转眼成空。”村上春树:“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

结尾:善于面对是一种勇敢,一份坚持,愿你走出人群,成就自我。

思路4

开头:当苦难来临时,你会怎么做呢?是逃避还是面对?漫看世界历史,真正的强者莫过于善于面对困难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沙拣金,我不禁为那些善于面对苦难的勇士们所折服。

A、布鲁诺善于面对 黑暗 ,浴火涤魂 , 用生命殉 了真理。(想象复活)

B、司马迁善 于面对伤 痛 ,忍辱负重 , 唱响无韵 之离骚。(假设说理)

C、西施善于面对寂寞,背井离乡 , 撑起国家 一片天空 。(想象复活)

结尾:善于面对,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假意标新,而是在纷扰的世间留一片空地,让自己耕耘收获,咀嚼辛酸快乐。渺小如我,只愿在困难来临之前,留一片天地静静思考和面对。

佳作呈现

善于面对

田海立

人生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亦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善于面对。

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孤独、寂寞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向他人寻求安慰,而不善于面对寂寞,消除寂寞,最终会一蹶不振,甚至为寂寞所困,轻误人生。海子,5岁上学,15岁就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他热爱诗文,享受写诗的乐趣,在毕业后,选择当一位普通教师。他的诗写得很好,但除了极少数人的几句廉价赞美外,一无所有。20多岁时,他感到活下去不够完美,无穷无尽的寂寞让他深感困惑。于是,他写完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过了两个月,选择了卧轨自杀。而这只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寂寞。如果海子善于 面对寂寞 ,他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也许会唱响更多“面向大海”的壮歌。

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自己的音乐创作巅峰时期,却遭受一个音乐家最大的不幸———双耳失聪。但他面对挑战并没有消沉,他努力面对这不幸,用牙齿去“弹”钢琴,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终于创作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假使他在失聪后不善于面对,而沉浸在痛苦中,他还能创作出如此惊人的作品么?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挑战能力”题,有的人一看这四个字就怂了。而当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后,同学们又都知道怎么做了。但为什么一开始不认真思考呢?想必是大家不愿积极去面对挑战,宁愿抄别人的错答案罢了。如果我们善于面对挑战,胜利也许就属于我们。

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当年,全人类还处在黑暗中时,爱迪生出现了。在失败一千次后,他并没有轻言放弃或沉浸在失败阴影中。他面对这些失败,忘我地发明、实验,终于在一千零一次发明出了能照亮世界、照亮失败阴影的胜利品———电灯泡。如果他失败一千次后,不善于面对失败,那么,一千次的尝试便成为了别人成功的垫脚石。抑或是他一直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那前一千次的努力,便成为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们要善于面对失败,继续努力尝试,哪怕还是失败,也要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在失败中 ,成功正在 慢慢“成长”。

不经郁结,美蚌难成珍珠;不经煎熬,高汤难成美味。真实的人生总是要经受打磨与熬炼的。

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善于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是要耐得住寂寞,是要恒久地坚持,也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亮点揭示

行文结构缜密。开篇简要分析后,亮出中心论点———“有一些我们需要善于面对”。主体部分运用“寂寞,需要我们善于面对”“挑战,需要我们善于面对”“失败,需要我们善于面对”这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篇末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行文议论有力。在进行分论点论证时,作者运用海子、贝多芬、爱迪生等名人的典例,援引生活实例,正反结合,融例证与分析于一体,且精心打磨语言,有力地托起了中心论点,富于感召力。

最后两段的议论点染,融说理分析、文采点染于一体,很耐读。

结语

《发现》教学构思 篇11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方案A

[教学目标]

1.感受闻一多先生特定历史时期复杂深沉的爱国情感,激发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进一步了解闻一多留学的经历,了解《发现》的写作背景,通过因果关系把握诗歌情感的解读方法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闻一多:愤怒的诗人。

二、走进闻一多

(一)激趣

1.初读全诗,初步感受诗人的愤怒。2.诗人又是如何泄愤的?

(二)质疑

1.怒什么?引导学生再读全诗,从诗中找出直抒胸臆的语句。

2.为何怒?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留学经历、诗人回国前后的创作和该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来加深对愤怒的理解。

(1)寻求温暖却遭遇黑暗

回国前诗人心中的中华:如花般灿烂。(引导学生阅读诗人留美期间写的《洗衣歌》和《忆菊》)

回国后诗人眼中的中国:如一滩死水。(引导学生阅读回国后创作的《死水》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2)激切期望到沉痛失望

激切热烈如罡风火把;沉痛失望如“悬崖”上的“噩梦”。

(3)爱与恨的交织

期望愈深,失望越痛,但诗人仍不甘心,恨追问无果,爱永藏心间。

3.如何怒?

(1)对比:用鞭着罡风、擎着火把表现即将回国的激切、期望。用噩梦挂着悬崖表现回国后的悲伤、绝望。

(2)直抒胸臆:他问天、逼风、擂地,上穷碧落下黄泉,苦苦求索,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总问不出什么消息,抒发诗人巨大的悲痛和深广的忧愤之情。

(三)悟情

再读诗歌,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闻一多的《发现》?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愤怒源于大爱:愤怒是表象,大爱是根本。

三、走出闻一多

郭沫若、闻一多和艾青并称中国新诗史上的三大爱国主义诗人,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1.郭沫若:激昂。代表作《女神》

2.闻一多:深沉。代表作《死水》

3.艾青:忧郁。代表作《北方》

三诗人的爱国诗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三诗人有各自的思想情感方式,因此他们的爱国诗所反映的内容各有侧重,即使是同一题材的内容也各有其不同的着眼点与意蕴。

方案B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发现》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复杂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表达愁之醇、痛、遥、久。

二、文本研习:品析诗中的意象

(一)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1.朗读指导:本文在意象的选择和动词的使用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来。

意象选择:“罡风”、“火”、“悬崖”、“青天”、“大地”、“赤胸”等。

动词的使用:“迸”、“鞭”、“擎”、“追问”、“逼迫”、“擂”等。

2.谈谈感受: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整首诗,感受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所传达出的情绪。

感情基调:激烈、愤怒。

(二)再读诗歌,读懂诗人

在发现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1.“发现”了什么?

第一重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用“挂着悬崖”的“噩梦”表达面对黑暗的现实时绝望、悲伤、愤慨的心情。第二重发现:“你在我心里”。用“呕出”的“一颗心”来表达对祖国爱的深切,爱的永恒。

2.为什么会有这种“发现”?

穿插诗人的留美经历和创作的社会背景。

①回国前的情绪:用“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表达归心似箭的热切期待。②在忧愤中寻觅追求:用“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拳头擂大地”等行为意象表达诗人在失望和愤怒中依然执着忠贞。

(三)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发现》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噩梦挂着县崖”的恐怖与绝望

“擎着一把火”的热情等等。

三、比较阅读:用意象解读

从意象的角度,比较闻一多《发现》、艾青《北方》和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异同。

相同:对祖国深沉的爱

不同:《发现》,“罡风”、“火”、“悬崖”、“青天”等,阔大,有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与诗中所蕴涵的激烈情绪相配合。《北方》,“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等,具有北方的地域特点,与低沉、悲悯的感情相配合。《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等,大都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灾难深重历史的反思,对充满希望的今天的讴歌。

作文构思四步法 篇12

1 抓本质

就是抓住写作的中心目的——表情达意!是记叙文, 就要表达出感情与感悟。是议论文, 就要表达出观点与态度。任何一个话题, 不管是与感情感悟、观点态度有无关系的, 都要朝着这个方面来靠。只有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有深度的、有思想的。

有的话题, 本身就和观点情感有关, 如“诚信”“坚持”“爱”之类的话题, 学生审起来就容易, 就好写。但是, 有的话题, 和观点感情没有直接联系的, 就需要我们先把它和观点情感联系起来再来写。比如:“那些还活着的”“活在春天里”“风景”“有用与无用”等等。“那些还活着的”定是指精神, 可以加上一些人名, 如那些还活着的雷锋、司马迁等等;春天, 指的是阳光的、活力的、积极的环境, 所以, “活在春天里”便是活在阳光里, 或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再如, “有用与无用”, 表面上看和精神无关, 但是, 正是这种话题, 我们发挥的空间是广泛的, 可以写成, 正因为自信、乐观、坚持、思考等等, 才会让无用变成有用。

所以, 遇到陌生的话题, 应告诉学生, 你们应开心。因为, 越是陌生, 越是看上去不好操作的话题, 和生活、观点、情感态度联系起来的空间就越大, 能联系起来的观点情感就越多。

2 作发散

任何的事物, 都有一个因果的过程, 抓住了这个过程, 就抓住了这个事物的本质了!而要清楚这个过程, 说简单一点, 就是四问。审题的时候, 拿着话题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四问之后, 思维便会得到发散与开拓。

比如, “关爱”这个话题, 可以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一问“关爱是什么”。是雪中送炭, 是对人的尊重, 是急人所急, 是父母的关心, 是同学的支持, 是老师的鼓励, 是陌生人的帮助, 是对自己的尊重, 是对祖国的热爱, 是对世界的感恩。

二问“为什么会有关爱”或“我们为什么会关爱别人”。

因为无私的奉献, 与人为乐的精神, 是习惯, 是同情, 是一颗向善的心, 是道德, 是友谊, 是亲情, 是责任。

三问“怎样关爱”。帮人帮急,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 教会方法, 轻而不粗, 做好自己, 知道别人最需要的。

四问“关爱的作用”。让人感到温暖, 让人从自卑到自信, 从灰心到自强, 从悲观到乐观, 从消极到进取, 从平庸到伟大, 从平凡到精彩, 让集体充满爱, 让世界更和谐。

3 分类别

这里的分类别, 是指学生对自己头脑中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分类别。任何作文, 要表达的不外三种东西:一是情感, 二是观点, 三是品行。鉴于此, 我们便可以把心中的积累与生活的阅历按这三个方面分一下类, 遇到一个新鲜事, 或是发现一个感悟, 便在脑中贴上标签, 我今天通过一件事儿收获到了一种情感或是感悟到一种观点。长久以往, 头脑中的积累便会井然有序。

4 作补充

审题的思路开了, 也知道应写什么了, 但是, 不意味着完全有材料可用。在有的学生眼中, 所忆起的一些生活经历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还不足以支撑起整篇文章。面对这种情况, 怎么办?如何把少的材料写得丰富?写得充实?这个时候, 就需要我们做出补充。如何补充?

一是“恶化法”。如“惦起脚尖”这个话题, 很多学生立刻想到的就是一个惦起脚尖的动作, 或是父母在晚上惦着脚轻轻为自己盖被子之类的事儿。但是, 这样的生活片段, 是不足以成文的, 怎么办?就需要我们作出大量的补充, 让作文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比如, 可以补上这么一段:我先前对父母一直不理解, 父母也因为一直忙于挣钱而忽略了对我的关爱, 于是, 我失望、委屈、怨恨, 但正在这样的心境下, 突然体会到他们每晚深夜回来, 还要摸黑惦起脚尖到我房间给我盖被子的那颗爱心, 让我感动。这样一变化背景, 父母的形象就生动了。

二是“美化法”。和恶化正好相反, 美化, 是对于有的话题, 自己心中只有一些灰暗的生活片段, 又不足以成文时, 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比如, 有一篇作文叫《欣赏》, 写的是一个一直不被大家喜欢的同学, 她不爱卫生, 憨头憨脑, 神经粗大, 说话得罪人, 但是如果只写到这儿, 既不完整, 也不深刻, 如果这个时候, 能够加上一些美化, 写了缺点之后, 再能发现人物的一些个优点, 比如, 再写写此人虽不完美, 但也有乐观、善良的一面, 这样一来, 文章既完整了, 主题也可以得到升华。

三是“升华法”。这里的升华, 当然是指思想上的。如果写一篇文章, 生活的阅历比较深刻, 不妨写成评论型、反思型的文章。用四问的方式, 从多个角度想一想, 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悟?有了感悟又如何?这些感悟对我有何影响?从多个角度去想、去写, 思想便会不知不觉地深刻起来。

以上讲了作文构思的四种方法:抓本质, 作发散, 分类别, 作补充。相信这四种方法, 定能让学生认清作文的特征, 找到联系话题与生活的路子, 写出丰满充盈, 跳动着思想光辉的好文章。

摘要:作文难教, 作文难写, 这是当前广大师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教会学生作文, 一定要教会学生写自己心中所感, 写出真实, 写出真情, 写出感悟!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积累、生活阅历和作文联系起来。学生在作文构思时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抓本质、作发散、分类别、作补充, 就一定能写出丰满充盈跳动着思想光辉的文章。

上一篇:推进阅读下一篇:财务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