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课程(共12篇)
新闻课程 篇1
随着大众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媒介素养已然成为衡量人们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 许多高校已经将媒介素养训练列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协作会上, 专家建议我国中小学和大学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1]这一建议引起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 也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一、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瓶颈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和积极干预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的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 分别指向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层面、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2]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具体的实践中, 由于受到新闻专业成熟的教学体系的影响, 在面向非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三个瓶颈因素的制约。
第一, 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目前的新闻课程教材多数是面向新闻学专业的, 并没有直接面向其他专业新闻学课程使用的教材, 这些教材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教材是在完整的新闻学课程体系下编写的, 每一门课程的教材与其他课程的教材具有明显的分工, 这就使得新闻学课程教材理论深度有余而知识面不足。由于目前高校的各专业在不断压缩课时, 非新闻专业为新闻理论课程提供的课时也较少, 一般在32学时至64学时之间,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时, 还要使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完成必要的新闻素养训练, 这就对新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课程地位也不同, 但是常常课时相同, 任课教师相同, 教材相同, 这就容易使用相同的教学文件, 在课程教学中不进行区分。
第二, 师资教学转型困难。由于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 一些高校在非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与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教学中存在共用师资的现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包括课程教学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之间形成合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和其他课程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门课程都有着一定的预期, 但是具体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时,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脱节, 使得一些课程常常未能按照初衷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形之下, 非新闻专业的新闻课程可能无法实现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既浪费了课时, 又消解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
第三,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 高校里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 第八学期几乎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双选就业填满, 剩下的七个学期既要完成公共课 (英语、思政、体育、计算机、各高校特色课程) 教学, 还要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 此外还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了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各专业都在不断削减专业课课时, 在此情形下, 能够分配给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就少之又少, 非新闻专业开设新闻课程时课时得不到保障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原则
新闻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 由新闻史、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三部分组成, 新闻学专业需要开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在内的一大批课程。但是对于非新闻专业来说, 新闻类课程的课时十分有限, 要想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新闻素养教育, 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对新闻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
媒介素养训练具有系统性, 这并非一门新闻课程所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需要将新闻学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结合起来, 选取最为重要和最为实用的知识作为授课内容。同时, 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也要结合起来, 体现媒介素养对于专业学习的实用性。比如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不应该只是以规划教材的内容框架进行课程教学, 而是应该将新闻与广告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 《新闻学概论》在必要的新闻理论之外, 需要加入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对于非新闻专业学生来说,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应该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以避免理论学习的无趣, 又可以增强新闻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新闻课程内容的庞杂和新闻课时之间的矛盾, 需要通过对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进行精挑细选来实现, 面对非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课程, 并不是面面俱到的, 也不要求具有深度和广度, 以适用和实用为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体现服务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针对具体专业的特点, 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新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广告学专业的新闻课程要把媒介运作、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新闻与广告的融合和界限等方面作为课程教学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闻课程要强调新闻采写和新闻策划能力, 财经类专业要强调财经新闻业务知识, 体育专业则要强调体育新闻、体育解说等具有专业特点的知识。而对于理工类专业, 则要强调基本的媒介素养, 即媒介的运行规律、媒介的基本特征、媒介的功能和效果等方面。
三、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的连接点
按照前面说的, 在非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课程, 将已有的教材和成熟的知识体系打破, 容易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也就是容易使得知识点的讲解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失去了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衔接, 学生在接受起来将更加困难。因此,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需要寻求将知识点进行重新连接的线索。
新闻课程的案例教学得到了许多高校的青睐。按照知识
DONGNAN CHUABO学术平台———新闻教育
点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选取的案例是小案例,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只剖析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个知识点, 往往缺乏对案例的深入剖析, 案例是印证知识点的。在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教学展现的是大案例, 也就是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新闻热点选取案例, 将整个案例作为讨论对象, 将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新闻理论甚至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挖掘出来, 让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掌握看似零散的知识点。
案例的选择需要结合开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需要精挑细选, 找到最为适合课程教学需要的案例, 并对案例的难度进行充分的定位, 使学生在解读案例时做到层层深入,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并且要重视学生主体功能的开发。另外, 由于新闻课程的特点, 需要及时对案例进行更新, 除非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般不能使用陈旧案例。
案例作为知识点的一个连接, 虽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穿插连缀, 但是整个课程仍然缺乏必要的理论逻辑的支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课程教学的首尾专门拿出一定的课时对知识点目录进行梳理, 这样就可以避免案例教学带来的弊端。
面向非新闻专业学生开设新闻课程, 已经成为了当前许多高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举措。但是, 开设课程只是大学生媒介素养训练的第一步, 如何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打破完整的新闻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用性和辅助性的原则下筛选知识点, 根据开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知识体系, 利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可行性路径。
摘要: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些非新闻专业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新闻课程。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教学转型困难和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等原因, 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存在一定困难。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和服务性原则。在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教学是重要的连接点。
关键词:新闻教学,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内容整合
参考文献
[1]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62-65.[1]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62-65.
[2]徐占品, 迟晓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东南传播, 2011 (4) :98-100.[2]徐占品, 迟晓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东南传播, 2011 (4) :98-100.
新闻课程 篇2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21世纪的高职高专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是职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理论及基本采访与写作技能,以有益于将来从事采访,撰写新闻稿件的工作。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一般原理、发展规律,介绍国内外各类新闻文体的采访与写作的方法和一般规律,介绍当前新闻写作最新发展动态,介绍当今国内外新闻名篇,较熟悉地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和各种新闻文体的采访和写作,强调可操作性。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文字处理能力。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指记者通过采访收集材料,并将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则是研究新闻作品及其采访原理、采访技巧、采访规律、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一、课程地位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的性质及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首先,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新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由于新闻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实用新闻学乃是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落脚点。实用新闻学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广播与电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新闻业务的应用知识。在这一知识体系中,新闻采访与写作处于“龙头”位置,是以后一系列业务的入门课。其中,新闻采访与写作与其它业务的联系又更加密切。因此,新闻采访与写作又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零散信息能否形成传播产品,从而传播出去。同时,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第三,新闻采访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新闻记者作为一名信息传播工作者,新闻作品是他们劳动的最终成果,也是唯一表现形式,记者必须也只能以新闻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同时传播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取决于新闻作品本身质量的高低。因此,新闻采访写作能力是一名记者必备的基本功,新闻采访写作水平是衡量一名记者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综上所述,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闻采访写作学这门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学习,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标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制定各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
为更深层次上完成教学改革任务,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以下就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实践性做几点尝试:
为体现新闻教育内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突出高职教育的适用性和创新性,贯彻“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双主体”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改革具备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参照本科新闻专业的计划,将教材讲授课时压缩了一半,用以增加技能实训的课时,以追求理论对技能的指导效应。特别是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中,以实践环节为主,实践课时占50%以上。为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有限资源,采用“交互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校的《福商通讯》为平台,让学生全面参与报纸新闻业务的整个运作流程,进行以新闻采访写作训练为主导集各项新闻业务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训。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学习实训的指导,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树立创新观念。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参与”的学习积极性,有周期出版物《福商通讯》、电视节目作品等多项教学成果。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记者”、“编辑”、“制作”、“校对”等角色意识的驱使下完成各自的岗位职责,在对报纸新闻业务流程的参与中发现授课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突破,切实领悟新闻业务各单位教材中阐述的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传播效果等理论的实际意义,切实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培养解决业务问题的动手能力。
三、教材的选用与结构 本课程参考的教材有: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该书为人大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 尹德刚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四、讲授方法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对各部分内容除务必从理论上进行准确、清晰、透彻的阐释外,还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实际新闻作品,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介绍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可视教学需要,采用课堂讨论法。
学生的课外练习包括阅读新闻作品和写作练习两方面。阅读新闻作品是学习新闻写作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同一题材不同写法的新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优劣,探究其原因,必定对学习大有裨益。因此,本课程将要求学生养成从专业角度阅读新闻作品的习惯。写作练习更是学习新闻写作的必由之路,新闻写作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必须落实到动笔实践、且反复大量的实践中,才能加深领会,真正掌握,从而转化为自身的实际技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由于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以实践环节为主,实践课时占50%以上,实践课程采取设计实训项目的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写作训练还通过学生自主编办报纸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教学过程采取理论讲授与完成实训项目穿插进行的方法。每一种文体的介绍,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讲授时结合经典案例的分析、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新闻敏感性。
2、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后新闻作品阅读相结合。每一部分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都要求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报纸或网络上找到相关的作品进行分析,以作业的形式来完成这一环节。
高校新闻学应用课程教学刍议 篇3
关键词:新闻学;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高校新闻学属于应用性文科,其应用新闻课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新闻的采访(拍摄)、写作、编辑(制作)等科目。采、写、编、评、播等新闻应用课程在新闻教育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是“专才”教育的重要保障。而当下,高校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单一而贫乏的运作模式,与现代新闻运作趋势、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强化理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缩短和消除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动态教学
新闻应用课程都有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二者课时的合理分配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压缩理论部分的讲授,而在实践操作中贯穿理论,使二者有机结合。如在《新闻采访学》的讲授中,教材中的教学目的、历史概述可以只用一个单位时间;“记者篇”可以联系当下新闻从业人员的现实表现来展开讨论;“采访意识与原理篇”可以提纲挈领地归纳,更多的时间留给“采访方法方法篇”和“采访重点与环节”篇,串讲中的内容可以在方法、技巧诸章节中穿插阐述。实践穿插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使得静态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动态贴近的知识,学生消除了对基础理论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体现教学的动态性。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视野要开阔,在教学中适时体现本学科前沿和传媒的新动向、新视点,以增加新的知识点,给学生及时传递新闻学界与业界的最新信息、最新学术成果,通过与前沿思想的碰撞、争鸣、整合、提升,加深和拓展新闻应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二、培养记者意识,提高实践技能
相比较上班一族而言,高校的大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明显较弱,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种问题,记者意识、新闻意识普遍薄弱。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传授新闻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记者意识”,即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新闻敏感与理解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疾苦的意识,坚持弘扬真理和正气,敢于抨击不正之风,有朝一日能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在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新闻应用课程还要提高基本的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实践为此供了有力的保障。根据教学计划规定,采、写、编、评、摄等新闻业务课每学期都要有一定时数的实训课。其中心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将专业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相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掌握新闻业务技巧;如在《电视新闻采访与制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实训,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拍摄出一定长度的新闻片,再集中分析讲评。
鉴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限性,对于新闻教育这样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必须开拓多种途径,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法增加学生的新闻实践机会,如建立平时、寒暑假和毕业前梯次推进的实习体系,并保证取得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优化教师队伍,发挥主导作用
19世纪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有句至理名言:“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教师,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应用课程的行为主体固然是学生,但需要执教教师进行具体施为才能凑效。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要有相当的实践积累和教学准备,要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教师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对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用人体制的局限性,高校新闻教师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的心态。应用课程往往停留在把理论部分讲完基本就完了,只能指导学生去欣赏、评析新闻作品,但没有能力、也没有平台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案操作,更不用说在正规媒体上发表或播出新闻作品了。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必须动手能力强。如何提高教师的媒体实践能力?以笔者的经验是,教师要对当下新闻改革、媒体运作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到当地媒体节目的策划、编导与创作中去,谙熟各媒体的运作规律;与当地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媒体担当新闻阅评员、参与地方媒体每年度新闻奖项的评比等等,都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尝试。
四、院系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
相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大陆地区的新闻学教育硬件还比较滞后,这种情形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新闻应用课程教学的质量。作为高校而言,一方面要面对新闻专业高投入的现实,改善院系硬件现状,另一方面应当“借船出海”,采取开门办学的模式,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一方面定期送教师出去进修业务,另一方面,适当从媒体引进、聘请优秀人才,形成一支校内外优势互补、专兼职结合、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目前新闻应用课程的实践大多局限于校园新闻,其时效性、新闻价值等特征相对较弱,与社会生活相隔阂。因此,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根据这样的思路,有必要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改中,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新闻工作室应该与校外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报纸上负责一定版面;参加广播电台节目制作;给新闻专业学生搭建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平台……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在课堂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新闻专业学生采、写、编、评、播的实际能力,以优化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出更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新闻课程 篇4
一、新闻理论课程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是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新闻传播学各专业必须修读。 新闻理论课程始终得到各所新闻院校的重视, 具有不可撼动的专业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杨保军副院长谈到,“这个课程的地位保持了60 年的优良传统和新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没有动摇过。 课程的结构是基础课,所有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不管是哪个方向的,这门课都必须上。 ”从2014 级开始,《新闻理论》课从过去的3 学分调整成2 学分, 这个变化是因为人大所有的本科课程不再存在3 学分的设置。 在这之前,伴随新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里还有一门1 学分的《经典阅读》课,从2014 级开始《经典阅读》课不再给予学分,但是《经典阅读》课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延续到了《新闻理论》课程当中。
正在主讲《新闻学概论》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同样肯定了新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她谈到,新闻理论课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之初就已由吴高福老师开设,并出版了教材《新闻学基本原理》。 现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这门新闻理论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了解理论的渊源和概念的辨析。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认为,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新闻理论课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史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必须由最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授。 新闻理论课程重在思维和理念的培养, 动手要靠脑子和理念来指挥和支配, 新闻理论课程能够从综合素质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2014 年之前的课程名称为《新闻理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概论》 的任课教师王臻认为:《新闻学概论》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很高,理论类似于指挥棒,实践和理论在互相产生作用的时候,理论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时时刻刻在和业务发生联系,在指导业务。
二、各校新闻理论课程的共性
新闻理论课程作为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 具有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已经成为各所新闻院校的共识。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三所高校的新闻理论课程也有一些校际间的共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和灵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平台上, 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新闻业的现实及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能够确立合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为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合格的实际从业者或研究者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的 《新闻学概论》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是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有童兵教授的著作《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卷》和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概论》。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所讲授的新闻理论课程中大多数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介绍我们党发展历史上的新闻,进入学术语境以理服人,从学术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诸所院校无论是从课程的教学目标、 指定阅读书目与文献,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理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与灵魂。
( 二) 以基本原理为经、 中外史实为纬, 史论结合、中西兼顾
通过对以上三所新闻院校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调研, 总结出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是以基本原理为经,以中外史实为纬,史论结合、中西兼顾的方式传授新闻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新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本体论;围绕“新闻业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业态论;围绕“新闻关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关系论以及关于新闻传播内在灵魂的新闻精神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在 《新闻学概论》课上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授课方式,她提到,理论课撇开语境和史实是没办法讲清楚的。 讲新闻史的老师也是以史带论, 但是与新闻理论课的以史带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性的。 夏教授认为,“在讲概念的时候,要呈现这个概念的过程,就必然要涉及史。 例如,我要讲一下中国新闻观和西方新闻观之间的关系,就要讲到新闻观的来源,这个时候就需要以史料资料来讲,比如说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哪些做了国民党的高官,民国时期的名报人、宣传机构高管的海外背景是哪里来的, 以此来解释现在所看到的新闻概念、新闻观的理论来源。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和王臻老师都使用大量的中外史实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新闻理论,将新闻理论放置于历史史实的背景中进行串联和勾勒。 樊亚平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注重史论结合,追根溯源地阐述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后期的流变。王臻老师同时兼任《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新闻学概论》两门课程,在第二学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上,她也会强调在下学期的《新闻学概论》课上,同样还会继续讲到一些史实内容, 并赋予这些史实以新的意义。她认同论从史出,不同的历史、报业环境、经济环境制造出不同的新闻理论。 关于中国或西方的新闻理论,只要讲清楚背景,就自然有明显效果。
(三)批判地借鉴西方新闻学的理论精髓
各所高校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中皆是采用中西兼备的方式介绍和分析新闻学理论, 在涉及讲述西方新闻学的理论时, 也都是采取了批判地借鉴的视角,介绍西方新闻学理论的来源与精髓,西方新闻学所面临的现实性与困境, 阐述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一理论方面的建树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说,人民大学不存在以西方为主的方向,在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上,教师的讲课风格可以多样化,但是教研团队有一致的核心提纲,新闻传播原则、价值、自由这些基本的理论都会涉及,但是方向是批判地借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会用4个课时讲授新闻真实, 讲新闻里面判断真实的几个特点,用大量的案例来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讲大议题的归因真实和一个事件报道的归因真实, 讲细节真实和过程真实, 讨论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以及本质真实,也会讲到关于真实的争议。 夏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提醒同学们去看关于新闻真实的章节,在看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中国整体的新闻传播的进步在哪里,以及西方关于新闻真实的一些困扰与争论。让同学们了解, 在西方也有对于这个认识的困境和局限性。 提到李普曼所说的新闻不能真实,新闻是碎片的。 关于新闻真实,中国人的争议和误区放到世界上也是争议和误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强调真实对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 新闻既要具体的事实真实,又要注意宏观的真实。 在新闻理论课程上既介绍西方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的认识, 又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真实性的理解。 在新闻课程里既介绍西方对客观性的认识, 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阐述客观性与倾向性。 讲授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本理论时, 认为西方新闻理论对客观性的强调比重太大, 所以对于西方新闻理论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应该持有一种批判地借鉴的态度。 王臻老师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完全照搬。 对外国新闻理论同样也需要批判性地加以介绍和借鉴。
(四)肯定新闻自由是有法制限制,受资本制约,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影响,受职业道德内化力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在《论意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一文中谈到,“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新闻活动在总体上必然受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约束。 这正是新闻传播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不同历史时代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传播表现为诸多不同样式、形态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认识在不同时空功能作用发挥有所差别的重要原因。 新闻认识的目的不是自律的,而是他律的,新闻认识不是为了新闻自身,而是为了新闻认识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生活。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新闻自由与控制这一章节中, 主要谈及法的控制和伦理限制, 抽象地讲到政治与经济的控制。 通过新闻自由的理论变迁讲授新闻自由与限制,首先从理论上把它落实到哲学层面, 之后再落到法的层面和伦理的制约层面。 通过案例阐述从哲学层面落到实践层面的界限,以及法规和伦理的界限。 在法的层面指导学生阅读重要的国际公约、 国际性的文件、国际性的通用条款和中国的法律条款。 有关法制道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伦理与法规》。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的业务原则部分会讲到自由与责任原则。他认为不能片面地强调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恰当地阐述了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通过理论建构的方式阐述新闻道德与法律原则, 在新闻道德里强调为人民服务,阐述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新闻观。关于自由的限制, 会涉及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阐述经济集团的控制,采访过程中外在的条件限制, 党派的或者政府的控制, 受众对新闻自由的批评,职业道德内化力的驱动,以及提到技术手段对新闻自由的影响。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臻老师通过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数据发现, 让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课的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很多学生喜欢谈新闻自由,但是每个学生对于自由这个概念的把握都不准确。 近年来,王臻老师意识到,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不断增强, 对于问题的关注更加积极,想法非常多元。 使用新媒体较多的学生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相对倾向于西化。 王臻老师在《新闻学概论》课程里,通过大量的案例阐述了关于新闻自由这个起源于西方的新闻学理论, 以及不同阶级对于自由的不同诉求。
三、新闻理论课各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既有关于课程设置、理论阐述、授课方法的相似性,又在这种相似性中生发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特点。
(一)主讲团队
三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的主讲团队在成员人数和配备结构上略有不同。 截至2014 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负责人是杨保军教授,郑保卫、陈力丹两位教授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 杨保军教授讲授新闻理论课程已经十几年,周俊(院聘副教授)和王俊副教授讲授该课程也有五年多的时间。 《新闻理论》课的教学团队结构一直把握得比较好,始终有经验丰富、学术资深、年富力强、学术素养深厚的教授不断栽培新生力量,始终保持人大新闻理论课的稳固性。 随着老教授的退休, 新闻理论课程会考虑以返聘老教授和培养年轻新教师相结合的方式, 始终保持新闻理论课程的稳固性与梯队效应,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小班授课提供支持和保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目前仅有夏倩芳教授一人讲授。 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组成员有吴高福教授、李卓钧教授、秦志希教授和单波教授,除单波教授更改所授课程之外,其他几位教授都已经退休。 夏倩芳教授自2007 年开始讲授《新闻学概论》课程至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团队成员有樊亚平教授、王臻老师和郭翠玲老师。 兰州大学自2002-2003 年教学评估起,就实行一课三人和一人三课的政策,也就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有三位授课教师, 每位教师都需要开设三门课程。 《新闻学概论》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时对内容设置和章节的安排上大致相同。
(二)核心教材
各所高校新闻专业新闻理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有相同的选择,但是却在更多的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筛选和推荐。
(三)联系实际情况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重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以及新闻史实的关系, 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从理论出发阐述新闻实践。 对于一年级的史论课程, 各所学校也都规定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涉及理论联系实践内容的课堂时间分配方面也略有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总和,平时成绩由课程作业(30%)和课堂表现(10%)构成,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在杨保军教授的课堂上, 平时成绩的判定严格来说有三种依据,其中一种是以新闻点评的方式来呈现,每次课程设置15-20 分钟的时间, 学生选取最近一周的最新新闻用来评点。 如果是小班授课,还会在课程作业中加入研究型报告的任务。 一般3 人一组,把学生分成5 至6 个组, 定下研究课题后每次课程都会跟进这个研究报告的进展,直到学生拟好提纲,分配任务,最后交出作业。 自从《经典阅读》课程并入到《新闻理论 》课以来,读书报告成了 《新闻理论 》课平时成绩的一个内容。 陈力丹教授的课会从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收集大量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撰写小作业,陈教授批改后,其中不乏优秀的论文甚至有公开发表的机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由夏倩芳教授开设,夏教授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书、多思考,故此在平时成绩中有三次案例分析作业,占据总评成绩的45%至50%。 期末考试则以基础概念的闭卷考核方式进行。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也是以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新闻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四)有无先修课规定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新闻院校的课时、学分、所在学期都有各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都在第一学期开设,并无先修专业课程的规定。 人大的《新闻理论》和《经典阅读》课程无论是作为不同的学分课程,还是目前《新闻理论》课程里包含着《经典阅读》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交一份读书报告。 可以说,课外阅读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新闻理论》课的“先修内容”。
自2014 年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从第三学期前移到第二学期,作为前置课程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和《西方新闻事业史》这两门课程分别从第二学期前移到第一学期。
四、学生对新闻理论课评价、意见和建议
学生对新闻理论课的评价通过评教系统、 课堂和课后的反馈等方式表达和体现出来。
(一)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们对《新闻理论》课程的评价效果非常好,任课老师非常有责任心,王斌老师被评为全校十大模范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得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体团队教师所获得的评教分数也非常喜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虽然也是开设在第一学期, 却是这个学期里同学们接触到的唯一一门专业课, 所以同学们都怀着积极和热情的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完成课程作业。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在评教系统上打给新闻理论课程的分数是很高的, 尤其是参与实习的高年级同学反馈, 觉得新闻理论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很有用处的。
(二)意见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需要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需要了解理论发生与延展的脉络。 故此,绕不开对大量原著、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思考。 刚进入大学不久的部分学生对于大量的阅读任务有畏难情绪。 对购买或复制参考资料存在经济上的意见。
(三)建议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含量很大, 需要一定的时间做脉络的梳理与讲授,又需要时间与学生互动,获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 而新闻理论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一学期,有些学校还会被军训占用一些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和缺少前置知识点信息的情况下,学生既希望课程讲授的进度能慢一些, 也希望课程作业的准备时间更充分一些。
五、调研后的结论
(一)新闻理论课在新闻院校中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所新闻院校的地位是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学生初次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各种理论学说的缘起以及相互关系的一门重要课程。 对于新闻院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养成、 学术研究的理论素养的启蒙、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学科地位。
(二)新闻理论课的作用
新闻理论课对于新闻院系的学生来说具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建构的作用, 具有准确地处理各种概念和观点的辨析意义, 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新闻院校的学科建设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环节。
(三)新闻理论课的不足
新闻理论课作为高校新闻学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课程设置中所分配到的学时数量有限。对于刚刚接触新闻传播学科的大学生来说, 前置知识明显不足,在考试强调以闭卷的形式考核知识点的情况和背景下, 容易造成学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知识点的背诵,却对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的运用方面造成脱节。
(四)建议
1.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
建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并成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前置内容。 该课程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基础的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学生在专业背景尚未清楚的情况下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2.先修课之必要
目前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基本都在第一学年完成,绝大多数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对于刚刚踏入新闻传播学科门槛的本科生来说, 对传播理论的大量与快速接触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仅靠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和课程互动的内部协调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新闻理论课程之前确有先修课程之必要。 新闻史、新闻采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新闻理论前置课程的可选项。 新闻史可以通过论从史出的角度为新闻理论课程提供史实的前提, 新闻采写可以让学生在新闻理论课上更容易体会到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能帮助解决学生在信息杂乱的新媒体时代的茫然, 增强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辨识能力。
3.如何联系实际
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新闻理论和当下的媒介、新闻媒体、技术变革与资本运作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理论虽然指导实践,但是目前的新闻理论在面对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要更多地与现实和实践发生关联。 在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教学手段之外, 还可以邀请业界的专家、 优秀的记者和编辑来为正在开设新闻理论课程的本科生作报告, 邀请国外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为本科生作报告, 让学生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阶段有机会到媒体或新闻现场去讨论性地参观, 组织正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学生去旁听与新闻理论相关的研讨会,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供机会。
4.团队成员的资质要求
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由资深教授领衔、 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授和踏实能干的青年教师组成,授课老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清晰的理论脉络,又要有参与实践的经验和热情;既要对经典新闻理论成果有深入的研究,又要对新媒介、新环境的媒介和理论发展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唯有这样的团队成员资质才能应对今天飞速发展的传媒业,应对网络传播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
5.西方新闻学进入的内容
对西方新闻学要有一分为二的认识, 要注意到由于意识形态的区别, 一些西方新闻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 同时,关于西方新闻学内容在新闻理论课堂的阐述, 不仅仅局限于作为部分理论追根溯源的脉络介绍,既可以邀请外国留学生就新闻、广播、电影等内容开设讲座、与学生座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对比中外新闻报道路径的不同,比较出哪些部分处理得好,哪些部分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6.开展院院间交流、合作与共享
各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在大方向上是趋同发展的态势, 但是不同的院系间还有各自的个性与特点,调研的过程中,很多授课老师都很关注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期待与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学院新闻理论课授课教师间的专业交流、案例共享、合作研究,将使封闭的小规模教学团队在相同研究范式的情况下, 拓展成更大范围的学术共同体, 这对于新闻理论课程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新闻理论课程在新闻传播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承担着厘清新闻发展的观念、概念和一般规律的功能,起着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秉承着构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任务。 从事新闻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新闻理论课程与现实环境的交集, 并且为新闻理论课程配置优秀的师资团队,为各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微课程专题培训新闻稿 篇5
——明德学校举行微课程专题培训
“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学习方式,它用视频的方式呈现要学习的内容,它短小精悍又图文并茂,伴着优美的音乐,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学校微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7月4日上午,明德学校进行了“微课程培训”,带领教师走进微课程,使老师们从视角到思维方式等方面体验到新的教学感受。
培训活动由邹治田校长主持,孙新艳主任主讲。培训开始前,孙主任播放一些富有特色的微课视频,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随后孙主任就“什么是微课程、教师如何设计微课程、微课程的设计技巧”等几个方面问题,并结合微课实例给全校老师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解读。孙主任启发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小现象、提炼小问题、思考小策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拉近了老师们与“微课程”的距离,让老师们对“微课程”制作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孙主任还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微课”制作中来,让高效课堂的火花绽放新的光彩。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教师们领悟到了微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PPT”技术,它拥有愉快的形式、清晰的思路、创新的题材、明确的主题、丰富的内涵等特点。让大家感受到了“微”课程释放出的大能量的同时,使老师们对微课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后期制作提供了理论引领与技术支持。
新闻课程 篇6
【关键词】需求分析 课程设置 网络体育英语新闻
一、体育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体育交流的加深,使得体育英语专业应运而生。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全国各体育院校陆续开设了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且掌握体育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设计和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各个学校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逐渐成为体育院校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吴贻刚提到需要运用外语从事体育工作的领域主要是涉外体育,其中包括涉外体育报道与信息工作。这类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体育运动项目知识、新闻报道、信息分析知识与技能。对于体育课程的开设,吴贻刚提出从体育、管理及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选择,具备师资的选用英文授课,教材一定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李晶、田慧从专业定位的角度讨论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他提出体育英语专业定位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体育特色,高年级阶段可以开设一些更专业课程, 如“体育新闻概论”、等课程。他还在此研究中指出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尚不具备,使得体育类知识课程开设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李晶还指出大多数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英语课程遇到的三个困难。首先是课程定位不清晰,侧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清晰。其次是师资问题,大多数体育英语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再次是教材问题,缺乏系统定位,科学编写,适合课堂使用的教材。
李晓玲、刘振忠等在对河北体育学院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在打破以传统外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界限,在立足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体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专业选修设定英语语言文学和实用体育英语两个方向。他们指出根据实际需求开设一些体育产业学、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学、体育情报与翻译等方面的体育知识讲座。
以上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讨论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模块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开设新闻类的课程或者讲座,但都是一笔带过,没有针对开设新闻类课程的需求分析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开设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关于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将会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研究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随着ESP教学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的课程设置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主要通过内省、观察、访谈、问卷和测试等手段采集数据,分析结果用于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内容和环节的设置和实施。
在外语教学领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需求的定义和分类作出不同的阐释和研究。Berwick把“需求”定义为“目前的局势(a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和期待的未来状态(a desired future state)之间的差距”。Brindley提出客观需求(objective needs)与主观需求(subjective needs)这一组概念。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目前或打算从事的职业等客观情况等为客观需求;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和期望等)为主观需求。Hutchinson & Waters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中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需求指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目标需求细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 )和想学的知识(wants)。必学知识是指学习者为了在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欠缺知识是指学习者目前水平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是指学习者面对目标环境的想要学习的东西。Robinson认为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目前情景即指学习者开始ESP课程学习前,原有的语言程度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它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等等;目标情景是指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束定芳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日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课程前的需求分析被应用于设置课程;课程中的需求分析目的是改进课程,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微调;课程后的需求分析则是通过课程后学生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合理设置课程提供依据。”
三、网络体育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
1.研究方法。本研究的需求分析是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之前,其“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研究通过访谈、问卷和文献法调查分析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设置的学习者需求,既包括客观需求也包括主观需求;既有目标需求也有学习需求。调查对象来自于河北体育学院的2013级外语系的学生以及外语系专业教师,旨在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目前的语言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2)学生对开设网络体育英语新闻的态度(学习动机)是什么?
(3)学生想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4)学生对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教师和教材)需求是什么?
2.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语言优势和不足。调查学生均已修完开设网路体育英语新闻课程的前期必修课程,包括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课程和体育英语课程(体育英语视听说,体育英语阅读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体育运动和赛事专业术语和知识。通过对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不足:1)在听说方面缺少互动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在小组讨论中不知如何参与话题讨论,不知如何在课堂中跟作报告的同学互动等等;2)阅读方面缺少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对一些阅读材料只限于文字表层的理解,不能进行深层次分析, 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3)写作方面缺少新闻体裁的知识,没有新闻写作的练习。
(2)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发现,90%学生对网络体育英语课程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网络媒体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具有挑战性的,吸引人眼球的甚至是浪漫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的极大兴趣会保证学生对课程的持续的投入(包括时间、努力,甚至情感的投入),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力。
(3)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作为未来的网络体育英语新闻媒体工作者,被调查学生希望能够学习到以下内容:1)体育新闻的各种题材及网络体育新闻的特点;2)访谈的策略、技巧以及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客观准确地引述被采访对象的话语;3)网络体育英语新闻写作和编辑;4)网络资源搜集和评价;5)中英网络体育新闻对比。
(4)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期望。
1) 课程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2) 更多的师生互动和的小组活动;3) 教师能更多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4) 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材料和信息学生;5)权威的原版的网络体育英语新闻的教材;6)课下实践的机会。
四、结论和启示
以上需求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编写网络体育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的设置和实施。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培养学生写作和编辑网络新闻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效阐述事实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批判性地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6.培养学生从跨文化角度报道体育赛事和新闻的能力。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方法的期待,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课程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小组项目,课上汇报,同学互评等形式,使学生课上课下真正参与到学习和实践当中。
需求分系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今后的研究除了调查学习者的需求之外,还应该包括社会用人单位对未来求职者的需求分析,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In R.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Brindley,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A].In R.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Long,M.H.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Cambridge:CUP,2005.
[5]Robinson,P.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Prentice Hall:Prentice Hall,1991.
[6]李晶,田慧.体育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7).
[7]李晓玲,刘振忠,李茜.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8]阮绩智.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吴贻刚.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体育学院教学改革支持项目《关于在体育学院英语专业设置网络体育新闻(英语)课程的研究》(2014JYZHC09)。
新闻课程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核心课程,新闻写作
新闻采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除了理论教学之外, 实践教学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大部分高校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理念的构建还很不成熟, 而且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院校培养的学生实际技能差, 甚至有的新闻采编专业学生不会写消息, 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媒体对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 这样的尴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本文将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写作》的教学为例, 探讨新闻采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1. 明确教学理念, 培养实践意识
明确实践教学理念。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 就应开设专业认知课程, 让学生明确新闻采编专业是应用型学科,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能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如果只学习理论, 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此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
《新闻写作》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是新闻业务课之一, 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 学时为一学年, 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当前在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课程学习的开始, 应该开设6个学时左右的专业实践课,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实践, 让学生初步认识记者这一职业, 鼓励学生养成新闻敏感和新闻写作思维。因为在这个阶段, 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和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认知, 在学习中也会以教材上知识为主, 对于新闻写作、记者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媒体一些节目和主持人, 记者的喜爱等方面。所以,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论的话, 那学生也只是模棱两可地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 而缺乏提纲挈领的学习理念, 对自己职业目标感到迷茫, 影响他们的学生主动性和兴趣。所以, 在学习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之前, 我们要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培养专业兴趣和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 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他人合作和交流。
在整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实地情景模拟教学, 启发教学, 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实战能力。
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密切联系媒体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提高新闻采编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能否培养既具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 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 既要有深厚夯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 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 是很难讲解新闻的理论知识, 更难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因此, 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
如作为《新闻写作》的教师, 应该不定期派去报社和电视台等媒体去进行学习交流, 增强自己的写作经验, 把教学中的难题和出现的问题应用于实践中, 在实践中得以解决。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 毕业后直接进高校教学, 离开学校没有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 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 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另外, 应该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记者和编辑担任教学, 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非常了解, 这样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 重视实践教学投入, 增加教学经验
就目前情况而言, 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采编专业都存在着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 设施落后、严重老化等问题, 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会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高校要重视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 加大新闻采编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不断更新新闻器材和设备, 用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建立融媒体实验室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操作平台。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是有汕头大学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 相较于传统式教学, 该实验室的操作更为开放。教师和学生可以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多媒体运营流程, 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制节目, 教师则模拟主编或者发稿人进行批改和发布。除了模拟操作外, 还可以直接与媒体间进行项目合作, 实际开展媒体实践工作。
又如在上新闻写作课的作业布置上, 有别于以前要求学生交打印稿或直接发到教师的邮箱, 融媒体实验室拥有作业提交和批改系统, 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 评析或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非常方便。教师只要进入系统, 也可以和众多同学进行互动。提交的作业也不再只限于单篇文章, 报纸的版面、杂志的专辑、音视频文件、网页或掌上媒体等都可以通过系统的作业库来提交。
此外,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必要的。高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或者法定长假, 多去实践基地见习和实习, 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校也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 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来满足学生的新闻实习需要。让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 也可以在实践媒体单位得到熏陶和培训, 更能符合媒体的需求以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进而解决新闻教学与媒体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新闻课程 篇8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个部分。新闻理论总结了人类新闻活动基本规律;新闻史研究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课程研究的是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实际应用新闻学包括了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课程, 它们的实操性较强, 如果用一般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教导学生, 势必会和实践脱轨, 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如果用技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又弱化了其精神道德文化素养, 如何使两方面协调统一到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去, 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
以新闻写作学为例。《新闻写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在传授理论知识、注意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的同时,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调各种新闻文体写作创作的能力培养, 并且特别强调写作观、新闻观、价值观。所以新闻写作学以及其他实际应用课程应该坚持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指导, 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传递, 基本观念的树立, 也要重视实践性教学。
为此, 可创立“理论教学———案例评析———模拟采写———媒体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要领和写作技能与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 有益于将来从事新闻采访、撰写新闻稿件的工作。
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指的是教师用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传递系统的理论和知识。在新闻写作学的理论教学方面需要注意三点内容:
一是注重新闻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讲解力求达到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新闻写作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掌握各类新闻稿件的写作要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表达策略和技巧, 运用新闻写作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新闻采写中各种问题的效果。
二是重视以科研学术促教学, 及时将实践前沿、学术前沿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和学者的先进理念引入课堂。教师可把自己或者他人在本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系统化地渗透到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中, 还可以积极吸收本学科有价值的前沿成果。比如可参考新闻学术刊物《新闻与写作》、《新闻传播》中业内人士的研究理念、实践总结, 将其渗透到课程的相关教学环节中。
三是重视学生的思想精神、人格、理想、基本素质的培养。根据新闻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特点, 可有意识的穿插一些德育小新闻, 使学生道德品格、责任感与知识共同协调发展。比如在讲解比尔·盖茨设宴款待胡锦涛主席这篇消息时, 可讲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夫人接受采访时因穿着华丽而感到羞愧, 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在讲解国外学生找工作过程中, 诚信档案记录有说谎、考试作弊的行为, 工作单位不予接收的消息时, 告知学生中国已经建立起类似的电子诚信档案,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让同学自觉树立诚信意识;通过观看《鲁豫有约》中成龙自强不息、勇攀事业高峰, 成为优秀的爱国华人代表的真实故事, 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人格与心智共同完善,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包括优秀新闻作品分析、学生自创新闻稿件分析和社会热点问题和话题分析三个部分。
2.1 优秀新闻作品分析
优秀新闻作品以获中国新闻奖的新闻稿件为代表,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 它具有导向作用, 所有获奖作品既反映出时代特征, 又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主题鲜明, 富于创新, 内容真实, 语言生动。俗语讲:“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刘勰也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常常阅读、分析、学习那些高屋建瓴的文章,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领悟优秀作品的品质和构成, 从感性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 也可以从文中吸取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
一篇优秀作品, 具有分析哪些内容, 刘勰曾说:“是以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斯述既形, 则优劣见矣。” (1) 刘勰认为, 六个方面与文章整体具有机联系。一是作品的题材风格、作品内涵、主题高下。二是作品的语辞, 用字修辞, 包括标题的制作和文章语言。三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四是作品的角度与观点, 也涉及正统与新奇的问题。五是作品中的材料运用与人物、事物等种种描写。六是作品的结构和逻辑性。这六点用在我们对优秀新闻作品的分析上依然不过时。
2.2 自创稿件分析修改
勤练笔很重要, 但每次练习之后,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即阅读、分析和修改。这一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自我检查。在掌握了基本的新闻写作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边写边读, 反复推敲;完成写作, 通读文章;查找纰漏, 自我改进。二是交换推敲。以“对子”的形式, 学生彼此独立分析对方稿件内容, 为对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修改意见。三是集体讨论。教师选择部分稿件, 在课上采取集体分析的形式, 组织引导所有同学对某一篇稿件进行分析、鉴赏, 提出修改意见。
这是一种以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引导、启发的指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分散和集中结合分析的做法, 同学们既知道自己的稿件出现了什么问题, 又可以通过别人出现的问题来引起自己的注意, 非常有利于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2.3 社会热点分析
针对社会采访热门话题, 选取典型实际事例, 首先让学生发表看法和评论, 然后选取多家媒体发表的不同文章, 让学生比较稿件的角度、材料、语言等内容的异同, 自由讨论、研究、分析。进行案例分析时, 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 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 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教师对社会热点分析的总结, 尽量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 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通过这种分析方式, 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又使教师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3 模拟采写
新闻稿件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从不会写到会写, 到写得很熟练, 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的。叶圣陶也说:“什么事情都一样, 要求熟练, 惟有常常去做, 规规矩矩去做, 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 必须常常去写, 规规矩矩去写。”
模拟采写这个环节, 狭义上讲, 指在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原则和规律后, 模仿学习他人的写作笔法、表达技巧、文章框架、提炼主题的方法等。从模仿开始, 在反复模仿后达到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过程。广义上说, 它指练习新闻写作的方式, 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配合课程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 针对每堂课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 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新闻写作原理和要求。课程练习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新闻语言, 新闻背景,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新闻结尾, 新闻结构等。如在讲到新闻语言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找到符合新闻语言要求和不符合新闻语言要求的典型报道作为例子, 请同学分析, 教师总结, 通过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 巩固重点内容。
3.2 进行采写实训
上述配合课堂练习是分散分阶段练习, 这里的采写训练指在系统地讲授完新闻写作学的全部理论内容后, 留出一周左右的时间作为实训周, 集中训练, 从新闻线索寻找、背景资料搜集, 到采访事实材料、考虑写作安排, 再到进行新闻写作, 进行综合全面的训练。
3.3 网络冲浪
现代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 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 这应该是常见的接触实际的窗口。根据教学进度需要, 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 了解新闻界最新动向和理论, 学习新闻写作学知识, 搜集最新新闻信息, 阅读各大报纸、新闻网站, 思考与分析现实采写问题。教师提供网站、指出浏览重点、提出相应问题, 学生实践操作, 自我阅读、思考。
4 媒体实践
我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一般为“3+1”或者“3.5+0.5”, 即三年或三年半的在校学习和一年或半年的校外实习实践。作为新闻专业, 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实习站点, 让学生到新闻媒体单位见习和实习, 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活动, 这是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一阶段作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前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 它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协作技巧, 使教学内容和新闻实践紧密结合, 给学生带来一些“亲身”感受, 摆脱了空洞的理论灌输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一方面, 这是一个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只有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并且真实地在文章中表达出切身感受。
此外, 还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比如可以请来经验丰富的编辑和记者来校讲课, 以直接与学生对话的形式与学生沟通。还可以通过对优秀的人物访谈、新闻调查录象的观摩, 使学生体会实际采写的气氛, 学习优秀记者与主持人的成功采写经验。
《新闻写作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素质教育统一协调到课程教学中去,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端正学生新闻思维观念, 提高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 使学生适应未来的新闻工作环境, 值得借鉴与应用。
摘要:实际应用新闻学课程实操性较强, 如果用一般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教导学生, 势必会和实践脱轨, 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一味用技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又弱化了其道德精神文化素养。论文以《新闻写作学》课程为例, 总结实际教学经验, 提出理论教学——案例评析——模拟采写——媒体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素质教育统一协调到课程教学中去, 为新闻专业学生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闻写作,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林珂, 杨磊.论高校创新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版) , 2010 (03) .
[2]朱涛, 马恒, 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01) .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9
一.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意义及价值
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 这对于新闻专业学生全面打牢基础, 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继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和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开设文学课程是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指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 也是新闻专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必然。一般来讲, 语言文字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而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围绕着“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本能力展开的, 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无不以扎实的文学功底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媒体的迅猛发展, 当前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具备更加全面的科技素质, 然而, 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支撑的写作能力、编辑能力、评论能力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此, 在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打牢语言文字基础, 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评论、语词运用和积累创新等能力, 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 文学课程的设置, 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开设文学课程是培育新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人文素养是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前提条件。普利策认为, 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 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 要具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特别是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渊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编辑或者记者能够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素质和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掌握如此众多的科学门类和如此丰富的知识显然不切实际。文学课程的开设恰恰可以弥补和排除这种不足。文学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涉及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 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 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还可以汲取文学中的精神财富,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建构价值观念、培养爱国情怀等。
(三) 开设文学课程是实现新闻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能力,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这其中,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是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落脚点。然而, 据来自新闻媒体一线部门的反馈信息看, 新闻专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特别是撰写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相关部门严重缺乏的“多能”甚至“全能”人才。通过文学课程的设置,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鲜明的个性, 实现“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 (2) 此外, 文学课程对于新闻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 是新闻专业学科发展的有利支撑。
二.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现状和教学效果评价
新闻专业最初是作为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出现的, 因此, 在我国多数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由来已久。经过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不懈努力, 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 部分院校由于领导思想不够重视、教学指导思想不统一等原因, 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严重影响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错位。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新闻专业的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闻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 素质高、能力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和网站等新闻媒介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节目制作、策划、主持工作;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的策划、制作工作。就目前新闻类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看, 部分高校课程与中文专业没有差异, 而多数的文学课程, 依然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讲授方法和讲授内容来设计, 根本不能突出应用型的培养目标。
(二) 教学模式单一。从当前教学模式看, 一直以来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力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以黄淮学院为例,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开设中国文学作品选讲课程, 然而, 由于教学目标设置错位, 当前的课程内容庞杂、重点不够突出, 与新闻专业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不能很好的适应新闻专业教育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当前形势发展联系, 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 当前专门为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培养的师资力量比较少见, (3) 封闭式、内在式教育倾向仍然突出, (4) 教师往往是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趣味性较差,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三) 评估考核机制不科学。如果说教学模式单一是造成当前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的话, 那么, 对于课程缺乏有效管理, 特别是缺乏相关评估考核机制则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境地。当前, 对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考核仍然处于传统模式, 简单的“线型管理”对于最具有发散特性的文学课程进行评估考核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别是, 当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有关教学评估的规章制度比较粗疏, 对于课程考核的检查监督和评估考核程序缺乏规范性, 导致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相应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对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改革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媒介融合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是培养新型新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和对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实施教学改革试行效果分析,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机制, 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 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转移教学重心, 要针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对当前新闻专业学生使用的文学教材组织重新编撰, 突出新闻专业的特色和重点。以黄淮学院为例, 《中国文学作品选讲》开设时限为半年, 学时60。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的, 因此必须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选择。作品选讲课程, 很容易给人一种教师可以随便讲的感觉, 但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 因此要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相对规范上课内容。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优秀的作家作品的理解, 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一方面也应强化文学作品艺术手法如对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对偶、顶真、仿拟、双关等辞格的讲解, 适当增加语言规范和法规方面的内容, 同时, 针对现代社会对文学经典反复改编影视剧的现象, 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正确比较、看待改编剧等, 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二) 深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 注重作品内涵探讨,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辨析能力。如《诗经·氓》, 中学讲解注重藉此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作品的结构、章法、赋比兴的艺术分析, 在此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 在课堂上展开古今爱情观的讨论, 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 同时对了解大学生心理、情感状态有一定的帮助;再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家对人才观的讨论, 适时加以引导, 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注重作品的美育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 改革当前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 组织专家讲座、影视教学等, 增强文学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如, 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意境制作FLASH, 或者对叙事文学作品进行改编, 以情景剧的形式表演等, 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汲取营养,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 适度引入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导向作用。在开学之初向学生说明课程考核方式, 可以打消部分同学对于课堂模式改革的顾虑, 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为最终达到课程目标奠定基础。传统的考试基本是平时成绩占30%左右,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基本由期末的一张试卷决定, 这很难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文学课程。因此, 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丰富平时考核内容, 注重过程考核,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 对于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考核, 不仅要把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 还要把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 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和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师不分家, 造成了教授新闻专业学生文学课程的教师不懂新闻的奇怪现象, 导致了教学重点主观化和偏移化, 不能很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效果, 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学队伍。
参考文献
[1] .苏焘.新闻传媒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新探[J]语文学刊, 2011 (1 3)
[2] .胡连利.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 1997 (2)
新闻课程 篇10
总体来看, 我国关于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中涉及“研究性教学”的比较少, 大多是集中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改革”这两大研究领域, 这与开展研究性教学程序较为复杂, 没有现成的有效范式可供借鉴, 如果实践效果不好往往得不偿失有关。当然, 也有一些涉及新闻学课程改革的论文提及研究性教学, 但只是作为论文中提出建议的一部分, 没有对研究性教学的具体开展进行详细论述。可见, 探讨研究性教学在新闻学相关课程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弥补学术研究上的缺憾, 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培养他们适应新闻行业岗位实际的技能,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提出“问题教学法”, 倡导“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这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 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成果, 通过对研究内容的深刻认识, 产生新的观点, 完善个人认知体系。“研究”的核心在于创新性思维。
新闻策划是新闻学的专业课程, 重在阐述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认识新闻策划在现实新闻行业中的具体实施,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门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其天然的优势, 也更利于教师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将研究性教学循序渐进地拓展到其他课程。
二当前新闻策划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课程教学缺乏实践环节
与新闻写作、新闻评论学等课程不同, 本门课程的实践必须有专业平台的支撑。有些教师对于“实践”的理解, 就是让学生对某个活动进行新闻策划并形成策划文书, 但这样的策划方案必须经过媒介实体来检验, 然而这是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得到执行的, 也就无法验证它的可行性或执行效度, 仅凭教师的主观认定来判断新闻策划方案的优劣, 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很多高校教师没有新闻行业的从业经历, 缺乏实践经验和对新闻实务的直观感觉, 只能从理论上来判定,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新闻策划的深入理解。
(二) 缺少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很多教师把新闻策划上成一门偏重理论的课程, 只注重新闻策划单方面知识的讲解, 与之前教授过的课程断裂开来。新闻策划与新闻采访写作、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一次新闻策划依赖众多的新闻写作才能实现, 而很多新闻策划行为的深层次动因都可以从传播学理论上追根溯源。通过现有的教学模式, 学生能够学会“怎样进行新闻策划”, 但对“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新闻策划”缺乏理论层面上的理解, 同时对“在新闻写作中怎样表现策划的意图”这样的细节缺乏感知。
三新闻策划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
(一) 结合传播学理论讲授新闻策划的重点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 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大部分课时, 在研究性教学中, 教师要精简理论的讲授, 把重点提炼出来, 留更多的课时用于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在理论的讲授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将之前已经教授过的传播学理论与新闻策划的知识结合起来,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从理论的层面加深对新闻策划的认知,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 为稍后将要开展的案例分析和策划实践奠定基础。
在实践中, 笔者将“新闻策划的原则”“新闻策划的选题确定”“新闻策划的评价”“新闻策划的方案制订”作为讲解的重点;以案例教学的方式, 对会议报道策划、典型报道策划、突发事件报道策划进行详细分析;开设两个专题研究, 即“新闻策划与媒介经营”和“新闻策划与炒作”;在讲授过程中融入的传播学理论包括议程的设置、沉默的螺旋、培养分析、社会责任论、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同时介绍比较值得深思的观点, 如“娱乐至死”、“危机传播”,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至于如何将传播学理论与新闻策划案例结合起来, 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选择案例的不同,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范式。
(二) 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在这个环节, 学生正式进入新闻策划研究性学习的自主阶段, 研究任务则是对报纸或网络上的某一新闻策划专题进行评述。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学生自由组合, 每组成员6~8 名, 设一名小组长, 小组内经过协商合理分工。学生选取的案例不限时效性, 近年内比较成功的新闻策划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 教师引导学生从事件背景、栏目规划、文本内容、版面编排、整体效果、媒介经营等方面对该策划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新闻学或传播学的理论对其分析。另外, 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出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 还能想出怎样的措施来完善这个策划。在这个环节, 学生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 以研究的形式来开展学习,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对该策划进行完善。这样, 学生就能初步尝试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 而教师只是一名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环节的任务必须提前布置, 教师理论讲解结束后, 马上进入案例分析的课程模块。每次课安排一组学生讲述对某新闻策划的分析, 每位成员都必须上台发言, 发言的内容在小组内分工确定, 一般由小组长进行综述。该小组的评述结束后, 由其他组的组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最后是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对于理论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出, 以便学生在稍后的实践环节中完善。
(三) 提供新闻策划实践的平台
很多高校对“新闻策划”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往往以学生写一份策划方案为考核方式,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新闻策划的平台。对此, 要动用多方资源, 确保学生新闻策划的实践得到落实。笔者与校报编辑部联系, 遇到校园大事件时, 请校报编辑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预留一个版面, 用于他们实施新闻策划。学生策划的新闻专题可以包括新生军训、校园运动会、社团活动、节日庆典, 甚至是带有商业性质的“校园好声音”活动等, 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或熟悉的活动, 能够激发他们开展新闻策划的热情。完成的方式依然是小组合作, 成员与案例分析环节相同, 小组间相互沟通协调, 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策划, 每次策划的实现形式就是在校报刊登一个专版, 从栏目的设置和版面的安排, 再到新闻稿件的采写, 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 学生不仅能完成新闻策划的实践, 还能复习新闻写作的知识。
学生对于此次校园新闻专题的策划, 必须经过调查和可行性分析, 这是开展研究的必经环节, 调查报告成果同样是作为实践考核的一部分。在实施新闻策划前, 学生要对在校的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以利于在策划时根据受众的爱好和需求调整报道策略和版面设置。新闻专题刊登后, 还要在校园范围内收集反馈信息, 总结此次新闻策划的得与失。在这个阶段, 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小型的调查研究, 认识到只有经过实证调研以及行为分析, 即有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新闻策划才能有明确的指向, 实施效果才会更好。
(四) 创建课程微博, 利于日常指导
因为新闻策划实践的很多活动必须在课外进行, 为确保学生遇到疑问时能及时得到解惑, 在上课之初就创建一个课程微博, 由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学生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新闻策划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疑问, 都可以求助, 教师要每天固定时间查看微博,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确保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另外, 教师要勤于更新课程微博, 内容可以是转发媒体微博或名人微博对于最近热门时事的见解, 也可以是自己对某报纸或网站专题策划的看法, 表达自己的体会, 与学生分享对事件的认知, 或对于相关新闻策划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灵感, 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五) 考核方式的改革
研究性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因此传统闭卷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必须改革, 转为形成性的评价方式, 平时表现、案例分析报告、作品质量、调查研究的报告组成考核的四个内容, 权重分别为20%、20%、40%、20%, 作品即实践环节的校报专版。考核的主体也由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 改为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主要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创新性和整体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 才能合理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峻颖, 吴亚春, 孙建.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4) .
[2]张爱凤.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性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12) .
新闻课程 篇11
【关键词】新闻素材 社会热点 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课程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当下是一个海量资讯的时代,教师如果善于从这些资讯与热点中精心择取有德育意义的内容,就能极大地丰富学校的品德课程资源,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实感和有效性,帮助学生丰厚社会认知,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判断。本文笔者试从五个角度例谈时政新闻与热点社会事件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
一、思辨式应用
运用两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德育课堂常用的方法,而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上发生的现实问题,让新闻事件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两难问题及时走进德育课堂,能让课堂变成一个为学生提供思考生命、生活、社会的相对集中的鲜活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关注与思考社会现象的意识,增进其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安全伴我行》单元中的第3课《红绿灯》时,可以应用以下这个新闻事件:2016年2月4日傍晚6点半,宁波市中心的江厦桥东因晚高峰堵成一锅粥。等红灯间隙,一辆救护车的警笛声从轻到重响起,然而此时路况堪忧,前后左右都停满了车,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就在这时,为了给救护车让道,三四辆私家车集体闯红灯。为此事网友齐声大叫“好样的”!你怎么看?
通过讨论,师生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既不支持闯红灯行为,又要想办法给救护车让道,如果因为闯红灯造成新的事故,就会忙上添乱。由此可能还会引发出新的两难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了给救护车让道闯红灯,交警部门是否可以法外处置?硬性法制与柔性情理之间如何取舍也是两难问题。如此,通过一则新闻,可以让学生多方面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但是,在课堂上呈现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两难事件时,首先要坚持儿童立场,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教师要注意缓和地引发、谨慎地指导,而不是简单、急切地拿各种事物去说教。要让学生有机会使用自己的理智,不听信偏见、不屈服权威,思辨的目的是唤醒理智的成长。其次,两难事件的择取一定要紧扣生活,越是贴近生活,学生越熟悉,越有“话”说。
但是有些两难素材,涉及文化差异,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教师谨慎驾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但不追求结果。如美国苹果公司与FBI之间因2015年12月圣贝纳迪诺县公共卫生部枪击事件展开的关于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如何取舍的争拗事件。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此类新闻素材教学生探究性地思考社会问题。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课堂上模拟一个特别法庭或者是听证会现场:将各持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无明显倾向的学生作为观众,教师作为主持人。不作结论推断,只为引发更多思考。
二、拓展式应用
在现实中,新闻资讯既承担了社会交互功能,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它能够拓展我们的社会人文视野,丰富我们的社会认知,进而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个有意义的新闻素材出发,向外延展,为学生提供全景式素材,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富国强民之路》单元中的第1 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笔者引用了2015年“9·3大阅兵”这一重大新闻资讯。通过这次阅兵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至之前新中国举行的14次国庆阅兵情况,还可以以1949年、1984年、1999年、2015年四次阅兵庆典进行比较,思考为什么这四次阅兵之间能取得如此大的跨越?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
笔者认为,以新鲜真实的新闻情境拓展学生视野,比简单枯燥的介绍和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它可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世界。不过,在择取拓展类新闻素材时,不可为拓展而拓展,而需指向新闻事件本身的意义、对社会的影响及事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等。
三、对比式应用
帮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既了解这个世界有着许多丑陋的东西,又相信美好的事物永远占据着主流,并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学校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每天翻新的社会新闻中,美丑杂陈,正误皆现,教师可以择取其中具有鲜明反衬对比的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成长的脚步》单元中的第1课《诚实是金》时,可以引用以下两则新闻资讯作对比式应用。
齐鲁网报道,2016年3月13日,河南南阳陈女士带着母亲来郑州看病,此前的治疗已花去家里所有积蓄,她们为了节省跨市取款的手续费,出发前将借来的3万元现金带在了身上。当日11时许,陈女士和母亲坐上一辆86路公交车。车上乘客比较多,车厢内有些拥挤,一名女子挤到了陈女士和母亲中间,陈女士没有多想。在南阳路宋寨站,陈女士把母亲扶下车,之后发现包里的钱少了一多半,钱包也不见了,查点有17000多元救命钱不见了。陈女士拨打110报警,长兴路分局刘寨治安中队调取车内监控开始寻找嫌疑人踪迹。监控拍下了嫌疑人撸起袖子盗取乘客包内现金的场景。案发13天后,3月26日19时30分,郑州警方发布消息称,嫌疑人被抓住了。
这位小偷的丑行激起了网上的一片讨伐之声。与此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后两天浙江在线发布的一篇报道。
浙江在线2016年3月15日报道,1982年年底,温州乐清的蒋爱芬孤身一人从娘家出发到山西长治务工。在郑州火车站转车时,身上仅有的130元钱被偷走了。走投无路的她,独自躲在火车站角落哭泣。一位陌生小伙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将身上的50元钱借给了蒋女士。事隔34年,通过多次多方联系,蒋女士今年年初终于联系上了当年的吴先生。吴先生说,自己早就把借钱这事给忘了,对蒋女士会不会还款自己也从没多想。不过,蒋女士说,34年来,自己一直没有忘,也不会忘。
女子苦寻恩人34年,只为还当年50元的新闻事件, 宣扬了中国传统的感恩、济困美德,在社会诚信严重缺乏的今天显得异常可贵。
对比式应用新闻素材取舍面广泛,可以有诚信、公共空间意识、国际援助、环境保护等各类主题。但是教师在应用此类新闻素材时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原则。
四、整合式应用
围绕一个新闻主题呈现一组材料,有时候往往能引起更多的思考。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单元中的第2课《科技是把双刃剑》时,笔者整合呈现了以下一组新闻材料:
2009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0.5亿元;
2010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9.36亿元;
2011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52亿元;
2012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191亿元;
2013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350亿元;
2014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571亿元,产生2.78亿元的物流订单;
2015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912亿元,产生的物流订单数达4.67亿元,所有包裹里程加起来可绕地球1100万圈。
组织学生阅读以上材料之后,再交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说说你家的网购故事,体会互联网如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二是购物狂欢之后,纸箱、编织袋、塑料袋、胶带纸和用作防震填充物的海绵、泡沫塑料等“快递垃圾”也随之来袭。怎么办?特别是第二个问题,不妥善解决的话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从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怎样可以为网购商品包装瘦身?店家为店铺声誉不惜过度包装怎么办?快递公司能否在分拣货物和运输过程中“温柔”对待每件快递?在讨论中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科技手段:可以发明一种充气式环保包装袋,既可以保护商品的安全性,又可以极大地减少包装物;可以利用3D技术,绝大部分商品只需商家网递原材料,再由买家自行在家打印,也可以极大减少包装负担。
整合式应用新闻素材往往能引发学生更多的深层思考,让学生透过新闻现象思考社会本质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五、感悟式应用
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世界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中观照内心的感人事件,能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德育更真实、更有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单元中的第2课《携手共创和平》时,笔者应用了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以色列拍宣传片《谢谢上海》这个新闻事件。
2015年8月26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创作的一部象征两国友谊与合作的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在上海正式发布。 影片在以色列拍摄而成,宣传片中人人高举由汉语、希伯来语和英语3种语言写的“谢谢”标牌,希望借此向上海人以及中国人在他们“处于历史最黑暗的时刻”所给予的情谊与友好道声感谢。在课堂上,笔者也给学生播放了《谢谢上海》这个视频。通过这个新闻事件,学生在心中感悟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跨越民族与文化的友谊。
生活中的感悟式新闻,比如2014年11月,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一位76岁的拾荒老人“看书前”自发洗手的新闻,引发网络围观。围观的原因有二:一是杭城书香浸润人心,阅读无贵贱;二是看书前“净手”细节。到图书馆看书已经成为杭城百姓的生活常态之一,然而老人阅读之前特别洗手之举却并不多见,他的做法猛然间让人们重温了对知识和书籍的虔诚崇敬之感。这样的新闻能够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触动,远比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感悟式的新闻重在养性养心,但是在择取时要有针对性,不求奇闻异事,而要选取那些看似熟悉却又以特殊方式打动我们内心最柔软之处的事件,为学生诠释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新闻每天都会发生,开放品德课程,新鲜资讯就会像一股清新之风流入课堂,巧加应用,亦可涤荡心灵、塑造灵魂。
新闻课程 篇12
一、《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现状
1.《外国新闻事业史》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地位
《外国新闻事业史》是一门研习外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课程, 是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各专业的主干课、专业基础课, 也是一切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研习和进修的专业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沿革、每个国家不同媒介的发展变迁等, 总的来说, 《外国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总体情况和一般规律。随着新闻传播越来越国际化, 我国媒体与外国媒体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加强《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不对外国新闻事业进行研究, 就会处于盲目、被动的地位。
2. 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
《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中国之外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课程, 具有所涉地域宽广、历史跨度漫长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学时有限, 教师很难对授课内容加以展开, 往往只能局限于事实本身, 而对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介绍较少, 即便有也仅限于对历史事件表象的罗列, 缺少深刻分析, 这样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新闻历史理论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与把握。由此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外国新闻事业史》学习枯燥无味、难懂难记, 学习热情不高。
二、探索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体系
1. 分清教学内容主次
既然《外国新闻事业史》发展历史漫长, 变化错综复杂, 而学时有限, 那么, 合理安排课时, 精心梳理内容就成了重中之重。从目前我国高校对《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授课来看, 基本上是按照三种体例来进行内容安排的:第一种是以地域为框架, 先横向介绍世界各洲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新闻事业状况, 再按时间顺序纵向介绍每个国家各种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种是以时间为基本框架,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别介绍各国各种媒介的发展情况;第三种是以新闻媒介类别为基本框架, 按照报纸、新闻通讯、广播电视、网络这样的顺序依次编排, 每种媒介之中又介绍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历史和现状。[1]不管按照哪一种体例, 在授课时, 都不需要面面俱到把所有国家的新闻史都做泛泛介绍。由于欧美国家新闻事业较为发达, 且历史悠久, 它们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值得思索的教训, 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 因此可以将重点放在这些个国家上, 同时还可以重点讲述对新闻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业务变化、管理经验、新闻思想等。这些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例如从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前辈身上汲取专业精神、树立道德规范, 通过历史上一些媒介的兴衰掌握一定的媒介经营管理经验等。
2. 拓展教学深度
讲述历史并非仅仅是介绍历史发展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 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评述, 对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概括,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论结合”。新闻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而这些理论观点就大量地蕴藏在史实资料中, 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视角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解释, 拓展教学深度,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让他们善于分析历史上不同国家新闻事业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只有这样新闻史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现实意义。例如我们在讲述美国黄色报纸这个问题时, 就可以和我国当前都市报进行对比, 尽管所产生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 但通过分析发现, 其实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因此我们不应只是片面介绍“黄色新闻”本身, 而是要对此内容进行评析, 探讨其对我国都市报发展的借鉴意义。
三、探索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展开互动
尽管教学内容庞杂, 但《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也可以让学生成为主体, 通过讨论等方式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在课上让学生对重要问题或重点章节进行讨论, 讨论的环节可以由教师布置议题, 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 最后由教师做小结。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
2. 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相结合
当然, 仅仅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特别是史实部分, 教师可以事前提出进度要求,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而对于史论部分, 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话题, 如某个报人或某件新闻史事件,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方式整合相关内容, 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发言, 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该话题的讨论中, 此举既能活跃气氛,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中,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作用。比如对历史上重要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讲述往往是教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那么如何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立体的还原?此时, 多媒体教学就成为了重要的工具,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功能来进行教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存储工作。如在介绍普利策时, 可以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历史资料, 如人物传记、历史图片、人物照片以及一些历史文献纪录片等, 把它们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 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当这样声画结合的资料出现在课堂上, 必然可以给学生留下生动的感性的印象, 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探索三:考核方式的变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除了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革新外, 考核方式的变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使得学生考前背笔记, 考后扔笔记, 完全达不到期望的教学目的, 当然, 对史实的记忆无可厚非, 但对于学生而言,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分析思考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 因此, 考核方式的变革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上, 首先, 我们可以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 降低期末成绩的比重, 此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整个学期, 而非仅仅依赖期末一张试卷;其次, 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如通过课堂讨论、写读书笔记和论文的形式,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对于学生了解世界新闻发展规律, 开阔眼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史无用论”在学生中抬头, 鉴于此, 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尝试和探讨, 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盛芳.试论《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的理论及当代意义[J].湖南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2]李近.改革新闻传播史教学[J].当代传播, 2005, (1) .
[3]姚彬.新闻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今传媒, 2009, (8) .
[4]唐莉敏.当前我国新闻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