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2024-08-23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精选8篇)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篇1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1-06-2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1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简章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始于1946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三家新闻院系之一,被誉为“新闻学术重镇,媒体精英摇篮”。现有本科专业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

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是传统优势专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新闻学学科是国务院侨办和广东省重点学科。新闻学专业开设的《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暨南大学广告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异军突起。2009年,广告学系2006级学生黄源媛,创作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2009、2011年,广告学系2001届毕业生范耀威先后获法国戛纳国际创意节银狮奖、金狮奖。2010、2011年,广告学系学生邓杰升,以及欧德坚、欧德星、黄敬腾,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2010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9届学生任雅通,夺得“美在花城”新星大赛冠军。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86年,暨南大学获批新闻学硕士学位

授予权,是继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之后,第三批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此后学科建设取得飞速进步。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准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开办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的培养单位。2011年,再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博士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2007年,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广东省第一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华南新闻传媒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自2008年起,每年7月举办一期“传媒领袖讲习班”,面向全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学员,引起了热烈反响。

“十一五”期间,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4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获教育部及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6项。学院所属的媒体实验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1995年开设研究生课程班以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为广东省内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课程班毕业的学员已成为各自单位的领导和骨干。

2011年,我院将继续举办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招生专业:(1)新闻学;(2)传播学。

二、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满3年(2009年1月前取得学位)以上的在职人员(如果不申请硕士学位,大专以上学历者也可报名就读)。

三、主修课程

1.新闻学专业主修课程:基础英语、政治理论(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业英语、新闻理论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史专题、外国新闻事业研究、新闻采写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新闻评论研究、新闻摄影与图片编辑、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理论与实务、公关理论与实务、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2.传播学专业主修课程:基础英语、政治理论(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业英语、传播理论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国新闻传播史专题、外国新闻事业研究、广告媒体与传播研究、广告创意与策划研究、公关理论与实务、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品牌战略与传播研究、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四、培养方式

课程进修班按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上课时间及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学员修满规定学分,按国家规定发给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学员修满规定学分,且通过国家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

申请硕士学位统一考试(共两门: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外语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师资及教学保障

1.师资队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教授20名,副教授16名。其中博导7人(蔡铭泽教授、董天策教授、范以锦教授、蒋建国教授、林如鹏教授、杨兴锋教授、曾建雄教授),硕导23人,80%的教师具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人,师资力量雄厚。

2.教学保障 :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均由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既重视平时的教学探讨,也重视全国统考前的课程复习辅导。

从2011年起,学院将专门组织相关专业的师资,为学员开设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和外语考试两门课程的考前辅导课程。

六、学制及学费

1.学制:两年(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周六、日上课(英语、政治每周上课,专业课每学期上课10次)。

2.学费:9000元/年(逐年收费,每学年开学前交费)。如申请硕士学位,则需在申请硕士学位时按学校规定交纳学位论文指导及答辩费用。

七、其他注意事项

报名程序

请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jnu.edu.cn,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系统中注册、报名并打印网上报名登记表,然后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及大一寸蓝底相片3张,到指定地点报名,报名时签订报名协议书一式两份。(如遇网上报名系统故障无法成功报名,也可持相关资料先进行现场报名。)

授课地点: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校本部 开课时间:2011年9月

录取查询:录取名单、开学时间及报到须知等具体事项将于9月初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http://xwxy.jnu.edu.cn/之“研究生教育”专栏公布及通过电子邮件通知。

现场报名时间:2011年6月25日-9月1日(周六、周日除外),其中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 报名地点:(学期中)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534室(暑假)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525室

联系电话:020-85225891、020-85226136(学期中)020-85220207(暑假:7月19日-8月25日)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1年6月21日

附件1:报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协议书.doc

附件2:关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历、学位、统考、申请学位等问题的解答.doc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篇2

一、基本情况

成都学院始建于1978年, 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实行“省市共建, 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截止2014年7月, 学校本科专业共计57个, 主要涵盖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医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 新闻类专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分别隶属于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学院艺术学院两大二级学院。

二、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共建新闻学院的实践探索

“共建”新闻学院, 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 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 作如下推介。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 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 共建任务

1. 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

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 市教育局、市广新局, 各区 (市) 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 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 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 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 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 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 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 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3. 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 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 共建内容

1. 办学设计。

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 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 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 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

2.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完善培养计划, 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 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力求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 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系统性 (职前职后一体化) 、广泛性 (学生涉猎的知识面) 。学校加大投入, 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

3. 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 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 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 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 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 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 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

4.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 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 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 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 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 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

5. 构建评估机制。

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 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 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确保办学效果。

(四) 保障措施

1. 组织领导。

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 相关市级单位、各区 (市) 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 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 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 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 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

2. 政策支持。

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 建立联合育人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

3. 稳步推进。

强化统筹, 有序推进, 根据各项工作特点, 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 科学安排工作步骤, 把握时间节点, 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 凝聚共识, 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 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 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 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 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 互通有无, 凝聚共识, 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 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 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 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 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 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 “计划”驱动, 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 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 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 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 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 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 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 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 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 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 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 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 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 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 追求卓越, 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 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 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 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 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 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 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 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 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4.强化过程, 及时反馈, 注重内涵建设。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在学院内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理论设计;并就下一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初步规划和调研。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还积极联系新闻单位的行业专家, 就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征求了业界的行业建议, 并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吸收了一些业界知名人士参与。在整个过程中, 两个二级学院积极正视目标与要求, 及时反馈问题, 适时做出了一系列规划与调整, 注重内涵建设, 力争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管理、课程、教学、师资、科研五方面的有机互动, 充分实现学界与业界联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 走出一条政产学研合作互动、深度融合的新路。

摘要:校地共建新闻学院, 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成都学院通过与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同建设新闻学院, 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从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 开展学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教育, 有效实现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 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关键词:新闻学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潇雅, 吴运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地共建新闻学院[EB/OL].2014-05-05/2014-07-28.http://www.cssn.cn/gd/gd_rwxn/gd_zxjl_1695/201405/t20140505_1147098.shtml.

[2]黄芝晓.回归本源与时俱进——关于共建新闻学院的理论思考[J].新闻大学, 2002, (1) .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篇3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院校的学生应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比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一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际相脱离

目前,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还存在照搬或套用“母校”原有的课程大纲的问题,造成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上目标没有实效性,与实际相脱离。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由于受制于培养计划中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或是课酬计算上的差异,绝大部分为理论课时,缺乏实践课时,造成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理论教学上,想要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要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布置一些练习,要么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二)教师结构不合理,自身实践能力缺乏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新闻业务中属于龙头地位,课程本身就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的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队伍结构有关,独立学院除自主招聘的青年教师外,教师来源主要有三大类:

一类是从各地返聘回来的离退休老教师,这类教师学术水平较高,许多都是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学经验丰富,但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知识更新较慢,与学生交流少等问题,而且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聘用的老教师所教的很多是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并没有凸显出专业优势,在独立学院年轻教师较为薄弱的科研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帮传带的作用。

一类是“双师型”教师,从当地企业或者行政部门聘用的优秀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社会实践,但初登讲台,教学技巧,教学能力都存在问题,容易出现“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的情况。

一类是外聘教师,聘用其他兄弟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优势资源,但外聘教师对学院没有归属感,很多是抱着赚钱目的,与学生交流较少,有些外聘教师责任心也不强。

本应该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核心成员的青年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既没有教学经验,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许多教师在讲操作性的问题时都会心里没底,课堂讲授中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开设的实训课程,也因为老师自身的能力有限,指导流于表面,成了学生自己摸索,老师简单点评,无法达到有效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计较为落后,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大多数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偏重于纸质媒体,重点介绍如消息、通讯等文体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教材也与新闻报道实践有一定的差距,这与媒体实践更新周期短,而教材出版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关。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所传授的内容与所选的案例,存在陈旧、与实际脱离的问题。除此之外,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大都是与一本、二本相似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特点编写的教材,难以在教学上凸显出“应用型本科”的特色,使得学生学得很吃力,教师教得也很吃力,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相关硬件设备的投入,不能获得政府财政性的资助,只能是举办方单方面投入,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学生使用一套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都得到均等的训练。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制定有效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解决的是怎样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独立学院教学大纲的制定应从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出发,对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

课时的分配应基于培养计划的修改,使老师能有时间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手把手的教,遇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让学生有一种实际解决问题的经历。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的教育的基础,独立学院应增强自身的吸引力。管理层应解放思想,转变思路,认识到教师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优越政策,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高职称人才,优化教师队伍。

推动专职教师向“双师型”转化。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担任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青年专职教师实践性不强的情况,但这类人员教学能力较低,身兼两职不能专心于教学,而且流动性也大。与其依靠外部的力量,不如注重内部力量的提升,将现有的专职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定期选派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到相关机构参加实践,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不断完善教学环节

独立学院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不能像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也不能像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在长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相关专业老师进行了多种方法的试验,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培养学生关注分析新闻的习惯

塔尔德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的法则》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先要有关注新闻,分析新闻的专业意识,在关注分析的过程中进而模仿优秀记者的采写技巧。endprint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授过程中,课前都安排有每日新闻分享的环节,按学号每堂课由两位同学来分享最近他们所关注的新闻,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学生比较积极主动,有些班两位同学组成了播报小组,扮演新闻主播,并辅助以多媒体手段,带领班级同学一起浏览最近的新闻。在挑选新闻时每组有不同的角度,有对新闻稿进行过再创造,有在最后加入自己的评论,这一环节成了分享的舞台,也成了学生发挥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

2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案例法需要提供一个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案例只是用一组具体的事实供学员进行练习,以体验实际管理者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所需进行的智力思维和分析。在给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事件的结果如何,通常是要由学员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做出判断和决定的。通过一个用案例法教授的课程,学生应该感到有过实际解决问题的经历。

案例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专家、权威的形象,而成为了一个设计者和主持者,利用案例给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处理真实或现实问题,让他们可以学着像从业人员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采访与写作技能,但案例的挑选与案例库的建立是一个费时费立的工程,相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师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并将一些案例免费与大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案例教学提供了方便,但在此基础之上,也应该有意识的搜集、建立自己的案例库。

3重视课堂互动

互动教学一直是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课堂上,老师也有意识地多安排一些互动环节,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在课堂上与同学、与老师交流互动。如在讲到如何获得采访机会的时候,设计一些知名的人士,思考如何让他们接受你的采访,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给出的答案也丰富多彩,老师给予一些点评,并举一些著名的记者如何获得采访机会的例子。如在讲到采访问题的设计时,围绕一个话题,如你的高三经历,各自设计话题,相互进行采访,记录下精彩的问题及回答,最后总结、发言,老师给予一定的点评,其他同学在旁听的过程中对照自己,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4模拟教学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模拟一定的情境,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训练,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如模拟新闻发布会,曾经采取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一个模拟新闻发布会,老师给出一定的选题,如毒胶囊事件,挑选出特定的学生担当主持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涉及到国家的相关部门,根据角色不同前期准备相关的资料。其余同学分组模拟各类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前期根据自身的媒体定位与特色,设计相关问题,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模拟新闻发布会。另一种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组,每组自已选题,分配角色,如开一次小型的新闻发布会,其余同学可充当其他媒体,进行提问。开完发布会还要及时地进行新闻稿的写作,后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问题的优劣,进行点评。两种方式效果都较好,学生参与性较高,而且可以综合地对新闻采访方式、问题设计,提问技巧,新闻稿写作等进行训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东宁.独立学院教学方法以改革与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2]肖华山.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利弊分析及其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S1).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 篇4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 2月18日下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宣告成立。据悉,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与南昌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后,该校的播音主持本科、影视文学本科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将归入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传媒中心划入新闻与传播学院。随着新学院的成立,诸如学生换寝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则新闻的价值在于向受众传达了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的消息,而编排这样一则采访报道的目的的价值所在在于更好的帮助吧广大学子和受众了解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的消息和成立之中的一些工作一些消息,方便与学校学院方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工作的进行。

采访报道的形势主要是以校园采访,首先要在校园内对与新成立新闻学院相关的同学进行采访,主要问题是关于新学员成立的利弊,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对于新学员的齐期望。同时也要对一些非新学院的同学进行采访,谈谈他们的看法。主要采访问题:对于新学院有什么期望。对于新学院成立有什么不满一的地方。对于新学院成立后的一些院方调整工作有没有不理解不同意的地方。

成稿体会:一篇新闻的制作不仅要把握新闻价值和新闻时效性考虑到采访报道之中,还要对受众的心理加以把握。无论是新闻制作还是视频剪辑素材寻找都十分重要,细节决定新闻的价值。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支部活动策划书 篇5

——树党员旗帜 建和谐寝室

活动主题:树党员旗帜 建和谐寝室

活动背景:通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寝室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内务建设以及安全教育、人际关系改善等,积极带动宿舍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努力使宿舍同学在思想、学习、宿舍文明建设、安全教育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带领宿舍成员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促进学生党员各项能力的发展。

因为我院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所以大家在动手拍摄、制作视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各位党员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最具我院党员风貌的特色寝室拍摄出来,发挥良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在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让更多寝室更多同学看到党员寝室的风貌风采。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努力践行“三个一”方案中关于“一个党员带动好一个寝室”的要求,一方面提高党员的党性要求,一方面结合所学专业提升自我专业素质,在学生群众中起好带头作用。同时,在结合我院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我院党支部建设,使各学生党员真正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值。

参与人员:2009级和2010级所有党员与预备党员

活动时间:2012年4月11至2012年5月11日

活动要求:

1、要求党员(包括预备党员)所在寝室拍摄一段寝室宣传短片,反映学生党员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朝气蓬勃的风貌,同时还应该反映学生党员积极发挥寝室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内务建设以及安全教育、人际关系改善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2、短片篇幅不要求太长,1分钟左右即可,如果寝室党员较多需要拍在一张视频上,可适当延长时长。

3、视频的题材不限,自由发挥,可以是纪录片、故事片甚至是MV等,只要能真实反映学生党员寝室风貌的都可以。

活动形式:党员寝室的宣传片拍出来后,经过评委老师(由专业任课老师和党委成员组成)评定,选出优秀作品,并颁发奖励。设置一等奖1名,二

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由我院党委书记与副书记颁发获奖证书,可以作为党内评优的参考依据,在期末行为量化评分中也可以适当加分。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篇6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招目录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67新闻与传播学院7050300新闻传播学01新闻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④862新闻与传播业务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新闻专业综合02国际新闻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考试④889英语新闻写作和编译考试科目621含国情、国际政治、新闻传播理论等,考试科目889用英语答题。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英汉互译03新媒体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④862新闻与传播业务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新媒体传播研究04影视传播研究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影视传播研究05媒介经营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④862新闻与传播业务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媒介经营管理055200新闻与传播15专业学位01新闻与传播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要求有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经历一年以上,全部为在职攻读,不提供住宿,周末或集中授课。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中国大学网考研: ◆

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 篇7

“80 年代为正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90 年代为反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清华十年为合 (重又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 李彬如此评价自己的学术人生, 可谓有反思超越而并不孤立割裂, 有持之以恒而并不故步自封。 他知道“不亲历, 有些东西化不成自己的”, 所以在他娓娓道来的文风中流淌的既是忧深思远的学术洞见, 更是他几十载博观约取的心路凝萃。 他认为, “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 归根结底有赖于对中国历史实践与思想理论的系统观照与深切把握, 并奠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而在他自己的学术人生从西土回归中土、从借鉴走向开创的正反合三部曲之间, 又何尝不是完成了一段从“自发”迈向“自觉”, 从“彷徨”抵达 “自信”的跋涉路途……

教书育人, 亦师亦友

今年春季学期某个周一的上午, 在李彬的学院办公室, 我与几位清华博士生一道同他进行了一番学术访谈, 这也是他为博士生开设《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 课程的时间。 李彬不愿多谈个人的阅历, 说自己一介书生, 无非读书、教学、写书而已。 但从他的《清潭杂俎———新闻与社会的交响》一书可知, 他心中神往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钦佩左宗棠的“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 在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中, 除了师友、学生、学问, 他谈得较多的个人经历就是“知青”。

“回忆起来, 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 还是在农村的那段经历。 我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上山下乡的, 就在豫南的淮河边上, 加上县乡中学待过的一两年, 总共三四年的样子。 说起来也不长, 但后来梦中最常浮现的就是那段时光, 对我的影响现在好像越来越大, 如本期专栏文章《立足中国土》 (注:李彬于2013 年4 月起在《新闻爱好者》主持专栏《新闻与文化书谭》) 所表达的。 人文社会科学说到底离不开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了解和把握, 即所谓知人论世, 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 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学问也就难免苍白贫血, 少气无力———气是气象, 力是力度。 ”

李彬是“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982 年大学毕业后, 在新疆公安厅政治部工作了两年, 1984 年调入新组建的郑州大学新闻系任教, 如今已经整整30 年了。 提起30 年的教研经历, 他觉得郑大一半, 清华一半。 “在郑州大学期间更多的还是在积累, 读书、思索、练笔, 当然还有备课、教书。 ”李彬回忆道, “第一次开课是在1986 年春季学期, 课程是外国新闻事业史, 而听课的学生中就有现任《新闻爱好者》主编的郭玲玲, 比她低一届的王君超现在已是我的同事,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我那时候就很热爱教学, 喜欢学生, ‘好为人师’, 将一点读书心得与学生分享, 而学生对我也比较认可。 按照当年的授课要求, 上课前首先得写出讲义, 少则十多万字, 多则二三十万字, 为此给我一个学期的时间备课, 这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 因为现在的年轻老师刚一工作就同时开几门课, 还没有足够的备课时间。 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课程讲义我是用钢笔一字一字写出来的, 而且三易其稿, 而这部讲义就是20 年后付梓的 《全球新闻传播史》。 ”

“1995年, 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师从方汉奇先生攻读中国新闻史的博士学位。这个转向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 等于让我从外国转入中国, 从理论转入历史, 成为我人生与学问的一次重大转机。没有这个转机, 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学术自觉, 所以现在想来觉得非常庆幸。1998年博士毕业后, 我调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任系主任。2001年又有幸调入清华大学, 5月18日来人事处报道, 办完一应手续后, 工作人员将校徽与工作证交到我手上, 那一刻终生难忘。想起小时候玩无线电, 装收音机, 自学清华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编写的《集成电路》一书, 还曾幻想将来就上这所大学, 尽管那时根本不知道清华是什么地方。而如今, 自己真的成为这里的一员, 怎觉得人生如梦, 而且美梦成真了。”

30年来, 世事沧桑, 白云苍狗, 而李彬正如他自己在一部书稿的后记里所写的:“不变的是书生本色, 坚守的是人间正道。”作为他自谦的一介书生与中才之人, 李彬不愿多谈个人的阅历, 而更乐意谈师长、谈学生、谈学问。谈到各路学子, 他总是压抑不住欣悦之情, “清华的学生确实不一般, 很不容易对付, 他们给你摆下一盘盘高难度的思想棋局, 要想赢过他们, 让他们心服口服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为此, 清华十余年, 我读了上千种书吧, 许多也是重温, 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鲁迅全集》《资治通鉴》《史记》等经典, 同时开了十来门新课, 还吭哧吭哧写了几本小书, 可以说都是在回应各路学生的问题, 也算是教学相长”。李彬聊起了一段令他记忆犹深的教学经历, “当年9班 (99级) 有位学生。我是他们的班主任, 也给他们上中国新闻史, 课程上完后, 期末按照常规出卷子、考试, 这个学生正经的试卷没怎么答, 而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几千字的一封信, 说我们背这些报刊名称、记这些新闻事件有什么用?字里行间不无激愤和尖锐, 这对我刺激很大, 也激发了我重新探索和思考新闻史的授课思路与体例, 从而有了今天的这门国家精品课”。

作者与李彬(右)合影

在新中国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新闻传播学者中, 李彬的著述无疑是别具一格的, 其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便是他的文字从无佶屈聱牙的生涩之感, 反而每每予人含英咀华的酣畅愉悦, 其文深入浅出, 其势举重若轻, 往往将学问轻松点化于诗意之间。而这种读起来犹如耳畔叮咛抑或促膝谈心的对话感, 恰恰得益于他的著述多源于直面学子的传道授业。30年教坛上下答疑释惑, 诲人不倦, 竟聚沙成塔, 蔚为大观。不过对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认为相较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长河, 自己没有什么能够“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的东西,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 那就是一直青睐并力图追寻一种有思想的学问和有学问的思想。

“三史”“三论”, 更上层楼

谈及30 年来的教学科研, 李彬用“三史”“三论” 概括了自己呕心沥血的治学所得。 “三史”是指他的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全球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社会史》, “三论” 是 《传播学引论》《传播符号论》 《新中国新闻论》 (即出) 。

李彬说道:“1993 年, 我出版了处女作《传播学引论》, 这得归功于郑州大学新闻系老主任项德生教授, 因为他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播研究的学术意义, 鼓励我开设这门课, 才有了一点研究及成果。 引论的初稿有40 万字, 也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 出版的时候压缩了一半, 基本上都是自己理解和消化的东西, 而自己不甚理解、也未消化的东西就删去了。 十年后出了增补版, 再过十年即2013 年, 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全球新闻传播史》虽然出版于2005 年, 2007 年还荣膺国家精品教材, 但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与核心思路还是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开设的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讲稿, 初稿约有二三十万字。 每一轮讲下来, 我都又重写一遍, 出版之前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修改和增删。 从80 年代的著述看, 我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传播理论, 由此兼及西方新闻传播业, 这种为人作嫁的理论移植或经验照搬, 后来无法满足自己的探索兴趣, 于是90 年代初, 我的思想触角开始从经验学派延伸到了更具历史人文气象的批判学派, 《传播符号论》一书就是这种思路的余波。 ”

“90 年代末的博士论文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是自己学术人生的一个翻转。 因为在方汉奇先生门下受业后, 思想与学术发生了根本性转向, 一方面自西徂东转向中国, 开始关注安身立命的这方土地;另一方面聚焦社会历史, 思考文化政治。 不过, 当时还处于一种自为状态, 后来才达到某种自觉状态。 ”李彬说道。 “如果说博士阶段还只是初步理解静态层面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那么动态层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在清华大学才豁然洞明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和《新中国新闻论》两本书, 就是以上认识的阶段性成果。 前者是基于在清华大学开设的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 更是一部授课内容的记录整理稿, 先后出了三个版本, 反反复复修改了不下十几二十遍。 ”李彬补充道。

数易其稿, 一版再版, 一方面可见李彬的著述在读者与学子心中的口碑, 另一方面也足见其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他承认, 自己的文稿一般都得经过十来遍打磨才敢出手, 有时二三十遍修改也不足为奇。 他觉得自己这方面有点像贝多芬, 莫扎特谱曲是一挥而就, 而贝多芬则是改来改去, 世人听贝多芬好似行云流水、一泻汪洋, 殊不知他孜孜矻矻像个苦行僧。 他继续说道:“尽管‘三史’‘三论’是在不同情况下, 由于种种因缘际会而自然形成的序列, 但其中又存在一以贯之的共通之处: 它们均属新闻传播的史论领域。 如果说变化, 主要是这些年日益关注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新闻传播。 作为中国学者, 你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 最终还得体现在对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的把握与认识上。 清华大学有‘行胜于言’以及‘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 只唯实’等传统, 这些也带给了自己境界的洞开与认识的飞跃。 ”

作为出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末, 起步于80 年代的学者, 他感受到的是不同于前一代学者和后一代学者的时代机遇。 “在没有前一代学者遭遇的政治运动和后一代学者面临的学术压力之下, 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学术的纯粹和学术的定力。 像方汉奇先生、 丁淦林先生这一代学者, 一方面做学问有大家气象, 一方面他们的人格魅力、 他们的人生境界更值得我们这代人去认真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

吾爱吾师, 心念旧恩

提到老师, 李彬难掩真情。 “我走上新闻学之路, 有三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 一位是我在郑州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彭正普, 一位是我在暨南大学进修时的导师梁洪浩, 再一位就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时的导师方汉奇。 尽管新闻学的这条路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 很坚定, 其中各种各样的磕磕碰碰、曲曲折折在所难免, 但是回想起来, 正是这三位老师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

“彭正普老师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 ‘文化大革命’前被分配到洛阳的一所中学教书, 1976 年郑州大学开办新闻专业方向, 调来了一批师资, 彭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新闻科班出身, 对我们这些当时有志于或无志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影响很大。 比如, 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带我们去郊区拍照片、学摄影, 我的一张照片还获得学校首届摄影大赛的一等奖。 再如, 彭老师特别喜欢和学生交流, 我上学时还是毛孩子, 懵懵懂懂, 在班里算是小字辈, 时不时被他邀请去家里做客。那时住房很紧张, 彭老师的书房很小, 他坐在椅子上, 我坐在床边, 师生俩几乎膝盖挨着膝盖, 他开玩笑说, ‘这就叫促膝谈心’, 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李彬笑道, “更重要的是, 当时新闻学学术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过一个内部刊物, 叫做《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彭老师因为是复旦大学毕业的, 有条件搞到这些资料, 就很慷慨地借给我们看。 如今有很多书刊看不过来, 而那时候是没什么东西可看, 能参考的资料非常少。 也许因为这些缘故, 我最早对外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兴趣, 后来成为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主讲老师。 ”

“1984 年, 我作为郑州大学新闻系的青年教师被派往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进修, 负责指导我的就是梁洪浩先生。 梁先生今年九十高龄, 春节前还给我寄来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字体依然刚健有力, 其中附有一首诗, 第一句是:‘少年流亡路, 一生两从戎。 ’”李彬介绍道, “梁老师曾经两次携笔从戎, 一次是抗战时期, 给中国远征军的美国顾问当翻译;一次是抗美援朝时期, 作为新华社记者奔赴前线。 这让我想起清华学子、 也曾是远征军将士的赖钟声在给友人信里的一番话:‘此生最大的慰藉, 便是国难当头, 日寇猖獗之时, 我能够挺身而出, 愿以血肉之躯, 报效国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 梁先生参与翻译的名作《光荣与梦想》, 在新闻界和读书界提起来都是脍炙人口的。 ”李彬说:“在暨南大学进修一年, 梁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专业方面的系统训练和严格要求。 他当时专门为我制订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进修计划, 有一二十页之多, 其中还包括百余种参考书目。 他对我说, ‘我是按照中国社科院新闻系研究生的标准来要求你的’。 我自来读书最集中的有那么几段时间, 其中一段就是这一年。 ”除了专业方面的影响外, 李彬还谈到, “老一代知识分子那种强烈的爱国意识、家国情怀, 对我的影响可能是更重要、更潜移默化的。 这种鲜明的精神烙印不可避免地会对你产生辐射, 所以我后来的研究也好, 著述也好, 关注的问题也好, 都自然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

“第三位老师就是方汉奇先生, 我在其他地方和文字里多次谈过。 方先生和人大的校风、学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实事求是’, 关注真问题, 研究真学问。 此外还有一点对我也是潜移默化, 那就是朴实自然的文风。 你看看方先生的文字, 很干净、很朴实, 既明白如话, 又耐人寻味,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毕业已十多年了, 方先生依然关注我的学业, 不时给以提点, 就像日前发表在《新闻爱好者》上的拙文《边疆, 边疆! 》, 方先生看到后不仅高度称许, 而且还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 如文中尚可提及茅盾的《白杨礼赞》 和蒙古族报人萨空了的名作 《从香港到新疆》等。 ”除了三位授业恩师, 让李彬感念的还有郑州大学原新闻系颇具政治眼光的项德生主任和暨南大学对他关照有加的原主任吴文虎。 “出身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项老师是那种大气、朴实的气象, 而出身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吴老师则是那种灵动、机敏的风格。 他们颇能代表新闻学的京派与海派。 我在专业上的成长, 正是受惠于这样一批师长前辈的教诲与提携。 ”

如果说彭正普带给李彬的是专业视野的开拓与启蒙, 梁洪浩带给李彬的是家国情怀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方汉奇带给李彬的是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清通朴实的学术风格, 那么李彬从三位恩师身上所汲取的营养也恰恰印证了他在学术人生之路的不同时期所完成的自我突破与拾阶而上。 他曾说过,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使命, 每一代也有每一代的作为, 而每一代人的学问人生都跟他的成长、 经历和背景息息相关。 ”这话中或许既包含了他对恩师们学术性情与治学风范习得养成的敬意和理解, 也包含了他对自己学术成长路途中曾经对他扶携点化过的人事时空透彻的接纳与感恩。

学问化境, 两个“统一”

当我让他用一句话来概括30 年的治学所得时, 李彬提到了马克思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的化境在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改变世界的精髓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在方先生门下读书时, 我逐渐体味出一个道理: 学问不在于引经据典、学富五车, 也不在于构建浑然一体的自洽理论, 而在于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历史是指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古往今来实际存在或发生的现象, 均可归入历史;逻辑则是指林林总总的理论体系、思想认识、观点主张等。 换言之, 历史是事物或社会的演变过程, 而逻辑是对这一过程的思想再现、理性把握和价值判断。 单纯讲述历史与单纯阐述理论已属不易, 而将两者高度统一起来则更难。”

确如李彬所言, 恩格斯有段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 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时, 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且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一句话, 历史是特殊的经验, 逻辑是普遍的抽象, 有历史而无逻辑是鸡零狗碎, 有逻辑而无历史则是凌空蹈虚。 李彬继续说道:“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乃是天下学问的共性, 有抱负、有建树的学者无不孜孜于逻辑层面的事理与历史层面的事实相互吻合, 区别仅仅在于吻合的程度。 ”

经年累月的沉淀与思考, 让李彬后来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2001 年调入清华, 我的学术生涯渐入佳境。 这十年既是收获渐丰的十年, 又是眼界洞开的十年。 我逐渐认识到, 除了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静态层面的意义, 学问还有另一方面的价值, 就是动态层面的功能。 如果说静态层面的意义在于解释世界的话, 那么动态层面的功能则在于能动地改变世界, 也就是说, 好的学问还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而谈到这里, 李彬几度凝思, 追忆起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故的首任院长范敬宜。

“为什么我对老院长心有戚戚, 惺惺相惜? 就是因为他的那种情怀、那种情结。 我们可谓忘年之交, 相见恨晚……”李彬语调缓慢, 若有所思。 “当年农村基层的那段经历使我对社会人生, 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有一种感同身受。 这种感情几十年一直延续, 潜意识也好, 无意识也好, 成为治学研究的一个底色。 而范院长写过一首诗, 里面有一句我很欣赏:‘念白云深处千万家, 情难抑’, 他心心念念的也是千家万户的普通百姓、寻常人家。 正如清华大礼堂旁边闻一多塑像上镌刻的那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 ”李彬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从2001 年我邀请他为清华第一个新闻本科班做开学讲座, 到2002 年他正式出任院长, 再到2010 年溘然长逝, 我觉得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信有朝一日文化自觉与学术自觉成为新闻传播的普遍共识, 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成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鲜明事实, 我们会对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有更多真切的领会与认同。 ”

李彬对范敬宜院长的情感不仅源于院长放眼天下的闳放情怀与冲淡平和的处世心境, 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为清华新闻学院留下的精神遗产: 如果有来生, 还是做记者;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 而不是天安门周边巴掌大的地盘;多吃文化的五谷杂粮, 少服精神的维生素……李彬说: “半生荣辱, 历尽磨难, 可他从不将个人得失挂在嘴边, 而总以先祖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自我砥砺。 ”

“实事求是”, 是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言行一致”, 是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至今日, 两个“统一”成为李彬治学处世念兹在兹的向往之境, 并将其化作了一种更深远的支撑与期许:“学问不是敲门砖, 用它来图个名、谋个利什么的, 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一直记得清华新闻9 班的一位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说过的三句话: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 我想, 这也是身为学者的我们应该心无旁骛去信守的。 ”

“十个关系”, 正本清源

除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些普遍意义上的领悟之外, 李彬对新闻传播学的学术使命以及当下的研究前沿和学术环境还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于两个关键词———文化政治与文化自觉。 ”他强调道。

“什么是文化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黄平有个很生动的说法:新中国前三十年解决了挨打问题, 后三十年解决了挨饿问题, 未来三十年则应致力于解决挨骂问题。 而挨骂问题涉及的正是文化政治以及相应的文化领导权问题。 简言之, 文化政治是关乎人心的东西, 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举例来说, 眼下网络、微博、新媒体什么的貌似火爆异常, 但也乱象丛生, 上上下下普遍认为这是高科技、新技术问题, 其实这只是问题的表象, 纷纷扰扰的表象下面乃是文化政治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这一点看看美国就清楚了。 新媒体、高科技本来最早缘起于美国, 而且目前最发达的也是美国, 可美国怎么没有这些一惊一乍的事情呢? 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有强大的文化政治作支撑, 有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所谓众志成城。 ”李彬讲到, “如果说文化政治是现代国家的现实形态以及正当性根基, 那么文化自觉就是谋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政治共同体的精神状态。 这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思想概念, 他指出,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其文化具有的自知之明, 对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持清醒的定位与认同, 从而既不妄自尊大, 也不妄自菲薄。 ”

谈及这一点, 李彬对当下学术界的现状不无忧虑。 “中国经过了近现代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走到现在, 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自觉的、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了。 包括我们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我们自己的道路、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等等,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的话语体系。 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没有一套自觉的意识, 没有相应的文化体系作为支撑, 怎么可能呢? 近代以来, 我们先以中国为问题, 以西方为方法, 也就是所谓中体西用;后来又以西方为中心, 以西方为方法, 也就是胡适一路的全盘西化和当下的普世价值;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觉醒, 如今我们应当并且也可以立足自己的历史实践走自己的路,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模式与经验等, 也就是所谓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

李彬举例说道:“19 世纪上半叶, 美国立国还不到半个世纪, 美国文化之父、思想家爱默生就以一篇里程碑式的《美国学者》 (The American Scholar) , 揭橥了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 表示不再影随欧洲, 照搬照抄, 由此拉开了文化自觉以及民族文化复兴的序幕。 相比之下, 当代中国貌似学术的普世情怀其实更多映射着一种自我殖民的文化心态。 读书人本来应该最是一批先知先觉者, 就像数千年来那些‘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先贤。 ”有鉴于此, 李彬屡屡提到当代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一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 从而回归实事求是的传统;一次是新世纪以来日渐涌动的文化自觉以及相应的学术自觉, 用费孝通的话说, “自觉的目的在于自主”。 毋庸讳言, 无论自觉还是自主, 新闻传播研究还任重道远, 有些状况与趋势甚至南辕北辙。 当年王明等“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话语逻辑是, 马列主义如此如此, 所以中国革命就该如此如此;而如今时兴的话语逻辑是, 西方或美国如此如此, 所以中国实践以及新闻传播就该如此如此。 今年, 赵月枝在接受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社会学刊》访谈中论及的一些问题同李彬不谋而合, 更是值得深思, 令人警醒: “最可怕的是传播研究中‘去政治化’的政治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集体政治无意识’, 即把西方反共意识形态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态, 把美国冷战时期的传播学当作‘客观’的社会科学, 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有关市场和国家的一系列假设及其政治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宪政理想国和与之匹配、但被隐去了其 (资产) 阶级性质的、事实上也只是个 ‘历史范畴 ’的 ‘公共领域’———当作规范性研究前提。 ” (《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 年总第28 期)

正因如此, 李彬开始了“以中国为中心, 以中国为方法”的尝试, 致力于探究中国社会与新闻传播问题, 尤其关注新中国的新闻业与新闻学。 在他看来, 新中国不仅成为不可忽略、无所不在的历史存在, 而且由于承袭五千年文明史、 一两百年近现代史而实际上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现实。 为此, 他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 包括为《新闻爱好者》开的专栏“新闻与文化书谭”, 2014 年又在《山西大学学报》发表了8 万言的《试谈新中国新闻业的十个关系》, 对60 年来的新闻业做了一次正本清源的辨析与解读,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书稿《新中国新闻论》。 “我现在正在打磨《新中国新闻论》, 想从总体格局与宏阔背景上厘清一些结构性命题, 破解单一化或教条化的认识框架, 特别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思想桎梏。 由此透视新中国纵横交错的新闻脉络及其层峦叠嶂的社会动因, 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新闻业60 年来的风雨历程, 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业与新闻学提供一点思考与思路。 ”李彬介绍到, 在这部新著中, 他以“正编十论:理论与实践的十个关系”和“副编十论:历史与现实的十个话题”为框架, 并在“正编”中对“变革与延续”“新闻与社会” “现代与传统”“中国与世界”“政治与业务”“新闻与宣传”“内宣与外宣”“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史实与史观” 这十对既宏富又微妙的重大问题分别进行阐发, 以期厘清新闻传播事业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相互勾连的复杂图景。

“这可以说是我在清华的一个思想结晶, 也是30 年来教学、研究、著述中不断求索的核心问题。 而这些问题既源于现实世界与新闻实践的激发, 也来自各路学子与学者的砥砺。 当然, 历史实践还在深入, 历史反思也在延续, 我对新中国新闻业‘十个关系’ 的探究, 也只能说是‘以中国为中心, 以中国为方法’ 的一次尝试。 ”对此, 李彬显得慎重, 字斟句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将20 世纪70 年代末进入高校读书, 80 年代初进入学界的这批人称为 “80 学人”。 在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 (三联书店2009) 一书写的序言中, 他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 “在过去的30 年间, 这批人在人文社科的各个学科领域内, 不仅是其中最生动的力量, 起到了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角色, 而且许多人已成为各自学科的中坚———甚至已达15 年之久。 因此, 这批人无论如何都应当对过去30 年人文社科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这批学人在下一个10-15 年间仍可能继续在中国人文社科学界占据支配地位, 由于人文社科学术人才和影响力发生的相对滞后以及中国人迷信的‘姜还是老的辣’, 不论这批人还有无学术潜力, 或有, 又能有多大的实际表现, 其影响力都还可能继续上升, 并通过他们的学生对中国未来更长期的人文社科学术的研究产生影响。 ”

不用说, 20 世纪50 年代末出生, 70 年代末求学, 80 年代从教的李彬也是“80 学人”中的一员。 而他在过去30 年间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所做的努力, 也暗合了朱苏力对“这批人”的群体判断, 包括其光荣与梦想、局限与缺憾。 如果说30 年前的李彬还是站在新闻传播领域左顾右盼,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那么今天他已是登高望远, 站立中国社会巨流变迁的潮头, 俯瞰新闻传播的潮起潮落, 希图洞悉其与天下大势有机勾连的知名学者了。

在学问之境中, 有时毫厘之差, 已然宵壤千里。

【李彬简介】

“三贴近”与新闻传播 篇8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有关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提出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呢?让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新闻媒介(WHO)

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媒介自身(WHO)来说,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要将自己的定位找准,不要将自己凌驾于群众和生活之上,要把自己深深地根植于群众和生活之中。正如穆青所说:"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等于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源泉,记者工作的生命就要终止。"

1995年元旦,第一个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它在中国开创性地率先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传播宗旨,并响亮地喊出了"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的口号。它不仅报道各种与生活有关的信息,还提出要努力去解决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既办报又办事,把办报和办事结合起来。

它所报道的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实用性。《华西都市报》最初创刊时,就在8个版面中辟出了"生活服务版",扩版后更将"实用"、"服务"灌注到其他版面中,为市民服务到位。二是突出大容量性。《华西都市报》创刊时就提出,要改变"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等传统晚报观念,满足市民多方面的信息需要。

就是因为有了市民生活报的定位,才为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传播内容(SAYSWHAT)

新闻传播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受传者的主要需求是求新、求知、求近。于是新闻价值要素也就被概括为以下五种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做到"三贴近"呢?受众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信息。这种切身利害关系表现在职业、年龄、心理、地理、文化层次等各个方面。新闻信息要赢得受众,就必须吸引受众。吸引受众就必须从与受众休戚相关的问题入手,从"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焦虑的问题"上选题,从受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选题。即使是从"上面的精神"选题,也要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找出"上头"所着手解决的问题和老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的结合点,把"上头"的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挂起钩。受众接受信息的目的,在于了解周围发生的事物的意义和影响,在于解疑释惑。因此联系受众的关心点选题,使选题平民化,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前提。

再一个是新闻角度的问题。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我国的传媒已经多元化,不同的传媒面对不同的受众,承担着不同的宣传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传播功能,各有侧重,各有分工。要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首先要明确你的受众是谁,而且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受众阅读或观看的愿望也就越大。

何种渠道(IN WHICH CHANNEL)

新闻传播媒介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中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没有媒介,社会交往和对信息的共享就会中断,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和"生命链"。In which channel,以什么渠道,就是指传播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将信息呈献、传递给受众。采用何种渠道和方式才能使新闻为受众喜闻乐见呢?

一方面是新闻文字语言的运用。美国传播学专家施拉姆的研究显示: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受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也就是说新闻信息表述要平民化,要增强新闻信息的亲和力,追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平实亲切的话语。这种朴实的、平民的真实自然的话语,能在编辑记者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无言的桥梁,拉近编辑记者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另一方面是新闻版面语言的运用。媒介可以运用版面符号,比如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采取主次、组合、层次等版面布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受众。可以说,版面是媒体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媒介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媒介的个性。在版面编排中,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认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受众透过版面,可以感受到媒介对各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这种态度和感情的牵引。

谁是受众(TO WHOM)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To whom,向谁说,就涉及了这样一个问题--受众细分问题。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要想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媒介就要弄清楚自己要向谁传递信息,弄清楚自己的观众是谁。都市报面对的是市民,青年报的读者是青年人,农村报的对象是农村干部和农民,《工人日报》的对象是工人。弄清了受众是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受众多发现与受众的接近点,就可能较好地实现"三贴近"。

何种效果(WITH WHAT EFFECT)

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主要说明的是这一过程。

传播学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如果新闻报道较好地做到了"三贴近",传播的新闻使受众愿意看、乐意看、喜欢看,那么媒体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受众认同和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念,这样,也就无形中使自己的媒介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贴近”的新闻学意义

"三贴近"原则是我党当前提出的思想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和报道的原则和要求。"三贴近"既是我党工作路线和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也是我党新闻观的反映,具有新闻理论意义和价值。"三贴近"对新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贴近"的内涵和意义

李长春说,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宣传思想工作要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网2003.4.23)。这是"三贴近"的基本内容。

"三贴近"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从三个方面体现了我党的工作路线、观点和基本指导理论,它的内涵正像人民日报总编张研农同志指出的那样:"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有实践第一的观点,有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人民生活是创造源泉的观点等等(《新闻战线》2003年第5期第9页)。

二、"三贴近"原则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指出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工作内容上的要求以及达到的目的及其途径,不仅具有思想指导上的价值,还具有实践意义,概括性地指出了新闻的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三贴近"中,在每一方面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是对新闻工作者这个主体行为的要求,贴近实际要求工作者的立足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贴近生活是要求工作者首先"深入生活",贴近群众就要求工作者"扎根群众",这是实现"三贴近"原则的首要要求。这些要求是有高度概括性的,在对主体要求中主要是从出发点和工作实践的内容源泉上提出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就要求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而深入生活和扎根群众,是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出发点和必然结论,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哲学观。第二是对思想工作内容的要求,要求工作的内容上要符合实际需要,要"反映客观现实",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和感情。包括新闻宣传的思想工作必须用客观现实来说服人、教育人。思想工作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理论的阐释、艺术形象的塑造和生活真实的再现,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理论著作、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而这些形式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科学理论、文艺作品和新闻舆论的形成源于现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宣扬和诠释真善美的问题,体现现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美好的事例为基础,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为依据,而美好的东西也正是存在于生活的实际中。

第三是工作上要達到的目的:"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一切思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起到教育、引导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所制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工作必须让人信服,让人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威信,才能使思想工作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三贴近"在各个内容上也是有深刻的逻辑联系。贴近实际是工作的立足点和前提,只有贴近实际,立足实际,才能够实现后两个贴近;贴近生活是重要的途径,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在思想工作上找到好的途径,才能在思想宣传上使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群众是根本目的和归宿点,我们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各种利益而奋斗。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紧密相联系的。它是包括新闻宣传在内的思想工作基本理论,阐述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及实现途径等问题。

总之,"三贴近"原则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现实理论指导意义,是在新时期思想工作中必须遵循和贯彻的,是一切思想工作者和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遵守的。

三、"三贴近"是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在新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闻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三贴近"与新闻的本源的唯物性相一致,又有新的发展和发挥。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这个观点还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性问题,它是具有时间要求的,讲究时效性,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是对客观世界新近或正在发生事件的一种主观反映。贴近实际的要求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贯彻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

"贴近实际"不仅是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要求,同时也有时间上的意义和要求,在这里还明确地交代了在新时期的客观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这就赋予了新闻报道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性,换个角度讲就是在时间上提出了要求,这个时间范围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历史阶段中,一切的工作内容和对象不能脱离这个历史阶段的要求、特点和目标,这就要求包括新闻宣传的思想工作者必须在工作内容上体现当前的事实。这就是说新闻必须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把握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根据这个历史阶段来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在这点上,贴近实际的要求是反映了新闻本源的问题和时间性的问题。

第二,"三贴近"和新闻价值方面的问题相一致,并提出了新的内容。在新闻价值中,新闻的接近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闻的接近性含有多层意思,包括新闻事件同受众地域的接近性、生活上的接近性、对受众主体利益的接近性等等。贴近生活的内涵,是针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对象要求和新闻报道的内容而言,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刻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特征,才能够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才能够接近广大的受众,熟悉他们的情感和要求。新闻如果做到贴近生活,新闻就反映了接近性的要求。只有熟悉生动的现实生活,才能全面地使新闻接近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受到他们的拥护和喜欢。

第三,和新闻的基本功能和目的相一致,反映了我党的新闻观。新闻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是和目的性相联系的。只有明确目的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功能。新闻事业的功能主要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服务和文化娱乐等。概括起来就是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上的要求、对生存状态的要求。

新闻媒介在社会主义中国既是党的耳目喉舌,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是联系我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在新时期又具有经济实体的一些特征。但是,在根本上它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和我党的根本目的相一致,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及时地反映到政府和领导部门,把党的政策活动及时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以便于执行贯彻。

在贴近群众这一表述中,包含着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性,这个原则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民群众第一的思想。我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上也同样适用。从贴近群众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我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是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要求新闻工作要充分想到群众的要求、情感和利益,这同时也是衡量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尺度。这样就体现了新闻的重要功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是群众的代言人,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是社会公器。这里充分地强调了新闻的人民性。

上一篇:河北科技大学 处级班子处级干部述职报告 工作总结 00环工学院下一篇:有特色的湿地公园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