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术出版

2024-08-18

专业学术出版(精选12篇)

专业学术出版 篇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科技为我们展开了一副恢弘的蓝图, 网络和信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为便捷和深入, 以往传统的图书出版和文献出版正在被数字化。然而数字化的本质要求知识开放、共享和兼容, 这对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学术研究的个性和创新性对内容的集成要求非常高, 对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的了解和相关的文献掌握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数字化就为这种集成提供了技术背景。学术出版读者群小, 发行量不大, 不像大众出版, 发行数量大, 在传统出版背景下, 造成了一部分学术图书或期刊不能让每个研究者都占有, 影响了后来的学者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进展。数字化出版就是将大量的学术资料集成化、整合化, 便于学者的检索、查阅和利用。随着人民阅读习惯的改变, 数字化必将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前景。

一、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背景

1. 国际背景。

数字出版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上世纪末英美国家的出版商就在积极开发在线数据平台, 并在出版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对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像Read Elsevi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Ga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等。国外出版企业经历了充分的市场竞争, 产业集中度较高, 完成了数字出版的内容整合, 进入到了商业整合阶段, 而学术专业出版在西方是出版产业中盈利率最高的部分。2007年, Read Elsevier、Thomson Gale等几家兼具学术专业出版及教育出版功能的国际出版集团, 为了提高整体的集团利润率, 纷纷将教育出版分支进行抛售, 专注做学术出版。

2. 国内背景。

近几年, 受西方数字出版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形成和发展。传统出版社开始涉足数字出版, 成为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商;以北大方正、汉王科技等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商, 以其不断的科技创新和阅读终端开发为数字出版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盛大、百度、新浪等也参与到这一领域, 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发布平台。同时,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国家政策予以了很大的支持,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 以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纵深发展, 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我国现有的学术出版模式

1. 以中国知网、北大方正、超星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 出版模式相对正规, 这些也是学术研究者主要使用的电子资源。

中国知网主营出版学术期刊、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全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和重要报纸数据库等, 北大方正阿帕比与超星提供的是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和技术服务, 读者下载安装他们提供的数字阅读器, 以实现学术文献的阅读和利用。他们的共同点是联合全国各大纸质期刊、图书出版社等学术内容提供者, 将这些学术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 以特定的数字阅读手段实现学术文献和资料的出版和共享。优点是学术内容丰富海量、更新快、检索处理也很便捷;缺点在于其营销对象侧重于高校和图书馆, 以包库的形式打包销售, 对个人用户来说收费较贵。

2. 以新浪爱问、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为代表的学术资料共享的服务平台商。

这类平台源于人们在互联网上对知识的分享需求, 上传者上传资料获得网站相应的积分, 再利用这些积分下载其他人上传的资料, 也可以付费购买, 收费也不贵, 实现学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优点是信息量大、知识得到了最大化的使用, 缺点是侵权风险大, 内容繁杂, 良莠不齐。

三、我国数字化学术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者和学术出版社的数字化意识不够强。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 网络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研究者和各大学术专业出版社是数字化出版的内容提供者。但是, 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固守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下, 没能跟上大众出版的数字化进度。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研究者多对新技术新手段了解不够, 还没有体会到数字阅读和使用的便捷之处;二是出版社对数字技术采用不够, 也没能建立起专业的数字出版平台, 大多还是和一些技术服务商和平台提供商合作。

2. 数字内容多是纸质版的电子化, 页面创新不够。

现下, 所有的学术数字化出版物大多是先出版纸质版, 然后将纸质版转换成电子版出版, 其内容、排版等没有特色, 阅读体验也不够舒适。在大众出版领域, 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像唐茶字节社和豆瓣阅读等, 阅读体验相对较好。

3.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与常用软件的兼容性不够。

无论是专著还是期刊, 在上网格式和终端阅读格式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像万方、中国知网、北大阿帕比等都有自己的标准。万方使用国际通用的浏览器浏览页面, 知网等则采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实现学术资料的浏览。阅读格式有PDF、CAJ、DOC等多种, 使用者往往要下载安装各种阅读软件以实现对资料的阅读, 在复制文本至文档的时候还有缺失、不准确的现象, 不便于对资料的使用, 不利于学术资源的传播、共享和有效整合。

4. 版权保护有待加强。

上面我们提到的第一种出版模式, 在版权保护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是在第二种模式下, 作者或版权人利益就很容易受到侵害, 这就要求平台服务商加强版权意识, 在接受上传者提供的学术资料时要严格把关, 防止侵权现象的出现。同时, 内容提供者也要有保护其成果的网络版权意识。

四、我国数字化学术出版的发展方向

1. 出版模式的多样化。未来的学术出版模式应该探索出更好的、更便于读者的出版模式, 弥补现今出版模式的缺憾, 实现多样化、人性化。

2. 技术手段的统一化。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规范, 使得读者拥有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便捷化的使用手段。

3. 内容高度集成化, 检索更加快速和便捷。学科的进步, 必将带来学术的细化, 这也要求学术出版内容更集约, 检索手段更快速和准确, 在海量的学术资源中撷取读者需要的内容。

4. 版权保护的政策更加完善, 版权保护意识更强, 使得我们的学术环境更好, 合法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摘要: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出版产业中的学术出版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数字化学术出版模式也处在探索阶段, 现阶段其发展存在不足和缺陷。文章从产业背景出发, 论述学术出版的数字化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作者对未来学术出版的期许。

关键词:专业学术出版,数字化,出版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蔚华.六条路通向学术出版数字化.中国新闻出版网 (www.chinaxwcb.com) .

[2]周澍.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研究的检视与反思.浙江社会科学, 2013 (3) .

[3]杨琳.大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专业学术出版 篇2

经双方协商,共同签定并遵守以下条款:

一.甲方向乙方提供元出版经费,其中有偿使用元。不足部分乙方自行解决?

二.甲方提供的出版经费,乙方要严格按照广西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要求以及本合同的.规定使用,出版著作的所有权归乙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著作在出版时,须在扉页标注“广西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字样及编号。

三. 著者须在受资助著作印刷出版后一个月内,将样书三本(套)送交广西师范学院科技处。如果著作不能按期按质出版(资助通知书下达后的一年内),广西师范学院科技处可撤消资助,并由学院财务处收回资助资金。

四.甲方有权检查乙方的著作出版及经费使用情况;乙方有向甲方汇报出版情况的义务?

五.若有客观原因须延缓出版,必须经甲方同意。如果中止合同时须经双方同意,并且乙方把出版经费退回甲方。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一份,由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专业学术出版 篇3

2010年4月9日,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会议议题为“辞书中的语言文字协调”。这次会议由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主办,商务印书馆承办。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主任、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王铁琨,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韩敬体、雷华、徐宗文、潘涛,全国科技名词委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主任董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等出席。来自28家出版社、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编辑、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着重介绍了全国名词委和国家语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像”和“象”的用法的研制过程。20世纪末,“像”和“象”的用法在科技界、辞书界、编辑界出现了比较大的混乱,全国名词委组织科技专家和语言学专家共同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操作上作了明确的界定,两家联合发布了“象”和“像”的用法的研讨结果。经过十来年的推广使用,现已比较规范和稳定,成为语言文字研究和协调的成功范例。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指出,语言文字中混乱和区分不清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不可能涵盖所有方面,辞书界、编辑界、科技界应该对容易出现混乱和区分不清的情况进行协调,取得共识,引导社会使用。比如:“堰塞湖”的“塞”怎么读?“嫦娥奔月”的“奔”怎么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李宇明建议,像这样的会议,要有纪要,会后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各界转发,这是我们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主任、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强调,语言文字规范,是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的冲突,是用理性原则来规范习性原则。应该既要尊重群众的约定俗成,又要进行必要的因势利导,引导语言的使用向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语言中出现了很多字母词,它的出现必然有它的合理因素,对于这样一些有利于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现象,我们应该予以承认,并在使用中加以规范和引导。至于异形词,有些是冗余的,可以把它规范掉,有些异形词之间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存在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非常细微的区别,我们不要过多地合并,那样会影响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大会主题报告。

全国科技名词委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课题组代表李志江向大会作了题为《“做”和“作”的使用》的主题报告。近几年来,课题组对“做”和“作”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学理分析,最后得出六条倾向性意见,分别为:1.“做”主要用于造句,“作”主要用于构词。2.首字是zuò的动宾词组,全用“做”。3.首字是zuò的双音节词,按习惯用法。4.末字是zuò的双音节词或三音节词语,全用“作”。5.成语或四字格等固定结构中有“做”或“作”的 ,按习惯用法。6.在用“做”、“作”两可的情况下,要做到局部一致。

“做”和“作”的分辨及其使用,是辞书界、出版界、教育界和广大读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界、辞书界、出版界、教育界的问题。大家围绕着主题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董琨认为,“做”和“作”的区分不能搞得太复杂,要具有可操作性。江蓝生说,要区分这两个字是在句子的层面还是在词的层面,这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歧义问题。徐祖友说,我们在调查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去作界定,比如说“zuò戏”一词中的zuò一般用“做”,但是在“逢场作戏”里面用的是“作”,我们怎么协调,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假如一刀切,按照抽象和具体的标准,可以大体区分开来,但如果按照原来习惯的用法,尊重语言的习惯,这个标准是不是违背了简单化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雷华提出,如果按照是名词还是动名词的标准来判断,有一些可能区分起来更难,可能会引起内部的不协调,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江蓝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把动名词作宾语这一标准吸纳进来,二是建议和台湾地区的辞书作一个比较,如果台湾地区的处理凡是抽象的都用“作”的话,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调整。这两个方案拿出来之后还应该开一次专家论证会,听取语言文字专家的意见。做决定不能草率,一旦草率地做了决定就更被动了。

有的代表提出在“做/作”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怎么区分这一问题。也有代表提出,从方言的角度考虑,南方人很容易通过方言对这两个字做出区分,而在北方方言中,这两个字的读音无任何区别,所以北方人无法通过方言区分二者;是不是可以采取一个简单的便于操作的方法,凡是两个字后面的都用“作”,不用再考虑其他了?

在会议后半段,李志江作了关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的报告。报告首先提出《现代汉语词典》在对有些异形词的处理上不尽合理,建议在修订的时候进行调整,比如“菜子”与“菜籽”、“答理”与“搭理”、“得意扬扬”与“得意洋洋”等,这类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原来的主条应改作副条处理,原来的副条应改作主条处理。报告第二部分提出《264组异形词整理表》中需要商榷的异形词,要注意异形词取舍时的理据性、相关性,注意异形词分化的趋势,注意异形词规范与《规范汉字表》的关系以及异形词的界定。报告最后提出了需要讨论的几组异形词,如“拉拉队”与“啦啦队”,有人认为,lālāduì是用“呐喊”来给运动员助威的,因此用“啦啦队”更能使词义外现,不妨以“啦啦队”为推荐词形。此外还有“标志”与“标识”、“执著”与“执着”、“密室”与“秘室”等。

在对这一主题报告的讨论中,江蓝生指出,不是说异形词整理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异形词问题不是一对一错的问题,只有那些确实是冗余的东西,我们才能去整理,不太成熟的,可以等一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再去整理它。董琨强调,异形词整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个绝对错,那个绝对正确。晁继周还专门介绍了自己对“执着”与“执著”的思考,他认为在这一对异形词中,应该推荐“执着”的写法。

王铁琨对上午的会议进行总结。认为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大家的讨论也是非常务实和深入的,这种严肃、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肯定。其次是此次讨论的这些问题,反映出语言文字的复杂性,有很多不是标准和规范能解决的,但辞书的规范又非常必要,因为辞书对读者来说是有引导性和方向性的,所以要做好出版社之间的协调工作。最后建议,会上的讨论可以由中国辞书学会和其他民间团体发布,等将来成熟了再由有关机构正式发布。

专业学术出版 篇4

1 短期内学术期刊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人类的出版活动一直在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演进、升级与转型, 纸质出版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一直是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形式, 为学术信息交流和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6]。现在众多优秀的学术期刊都有漫长的纸质出版历史, 在学界和出版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并且因纸质期刊相对于数字期刊的有形性, 使得我国基本上仍然以纸质期刊作为学术成果评价的最终权威, 这成为现阶段学术期刊纸质出版存在的主要价值和市场所在。一定意义上说, 如果不是为了学术评价, 纸质期刊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作者发表论文的一个纪念品, 其对学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荡然无存。然而, 学术评价制度的改革目前仍没有大的突破, 还处在广泛讨论的阶段, 这为学术期刊纸质出版提供了体制保护, 但这种庇护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尤其在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数字化的今天, 若不再进行制度改革, 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优秀论文的外流将进一步加剧[7,8]。

既然学术评价制度改革仍需时日, 那么学术期刊纸质出版就必须有所作为和发展。数字出版伴随着信息革命应运而生, 因其高效、快速、环保、低成本等优势已经撼动了纸质出版模式, 从长期来看必然取代纸质出版, 但目前由于制度保护, 发展受到抑制。现阶段的纸质出版实际上已经是高度数字化了, 从创作、采编、印刷、上网入库整个流程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 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协调好学术期刊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成为摆在出版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短期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不可能替代纸质出版的地位, 纸质出版也不能阻止数字出版的发展和扩张, 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唯一出路和选择。纸质期刊除学术论文外的封面、目录、广告页等可进一步发挥纸质期刊的优势, 发展个性化出版;数字出版需要从出版标准、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好取代纸质出版的储备, 为学术期刊向无纸化出版过渡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准备。目前数字出版标准、利益划分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和凝结共识。因此, 现阶段学术期刊纸质出版和数字版应进一步融合发展[9], 为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破局做好准备。

2 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的必由之路

信息革命的到来使得互联网成为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情报最高效的渠道, 数字网络可以实现全球学术信息的实时发布和光速传播, 这是纸质学术期刊无法做到的。学术期刊纸质出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运转的科研体系, 数字出版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选择。学术期刊不同于文学作品等具有反复品读的价值, 纸质学术期刊随着读库文化的形成其价值逐渐减小, 大多是为了学术成果鉴定和评价, 其存在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现有学术评价制度的内在要求, 而非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的根本目的。数字媒介的传播速度使纸媒望其项背, 必须改变落后的出版理念, 明确数字正式出版为主, 印刷出版为辅的新型出版逻辑, 彻底颠覆目前数字出版仅仅是印刷版再次数字化的现状。

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总是时刻关注全球最新的科研动态, 期望及时获得最新学术信息, 这样才可以站在学术最前沿, 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但目前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时滞过长, 学术信息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不仅不利于作者首发权的确定, 也使得读者无法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严重的出版滞后必然有损科研成果的首创价值和可利用价值, 而且必然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创新竞争能力, 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对我国学术创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论文发表周期过长也是造成大量优秀学术论文外流的原因之一, 严重制约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 也使得学术期刊的信息供给无法有效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数字出版成为唯一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的可行路径, 是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数字出版最终将替代纸质出版

全球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正在经历一次巨大变革, 直接决定了学术期刊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命运和前景, 是一场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相互博弈的过程。学术期刊必须回归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根本目的, 而不是迎合学术评价制度, 更不能无视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和科研人员获取学术信息的习惯。信息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术期刊出版也不例外, 必须坚持内容为核心, 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尽可能提升学术信息服务功能。数字出版取代的是出版模式和载体, 纸质出版必须顺应出版技术的发展趋势, 积极进入数字出版领域, 迎接学术期刊无纸化出版时代的到来。

摘要:学术期刊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 短期内融合发展, 以纸质出版为主和最终权威, 以数字出版为辅;中期以数字出版为主, 纸质出版为辅, 纸质出版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渐减低;远期数字出版完全替代纸质出版, 进入真正的无纸化出版阶段, 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文化和出版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纸质出版,关系

参考文献

[1]岳岭.高校科技期刊不积极采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4个原因及5项应对措施[J].科技与出版, 2013 (7) :86-89.

[2]王福军, 冷怀明.高校学报数字化在线优先出版研究[J].编辑之友, 2011 (3) :60-63.

[3]丁媛媛, 翁洁敏.国内医学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状况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 (2) :243-245.

[4]张春军, 董凯.科技期刊应重视优先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 2011 (8) :75-76.

[5]李长青.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 2012 (6) :18-20.

[6]张成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协同效应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7) :14-18.

[7]张彤, 刘英佳.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刍议[J].今传媒, 2011 (11) :105-106.

[8]陈宪民.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联动发展机制的构建[J].出版广角, 2013 (14) :29-31.

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困境与对策 篇5

【摘 要 题】书业经纬

【正 文】

学术著作是众多类别图书中的1个特殊种类,即相比较而言,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地大于其经济效益,学术著作的印数(确切1点应该是发行量)1般都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量,因此只能是“亏本”经营。而且,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营销,整个出版流程,学术著作的操作难度也比较高。

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1般可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优秀学术著作的选题比较难发掘,从而减少了出版机会;即使能发掘到好的选题,从作者撰写、修改书稿到图书出版,周期也相当长,从而降低了出书频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版社(主要指有工作量指标考核的出版社)的编辑为了能顺利通过年度工作量指标的考核,势必会降低策划此类选题、编辑此类书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由于存在读者群相对较小的原因,1般来说,学术著作的首印数量较少,重印的机会也较低,为了能顺利完成年度的经济考核指标,编辑也很难有动力投入较多的精力于此。要积极主动地编辑、出版学术著作,出版经费还是1道不可逾越的坎。这就引出了学术著作出版经费方面保障的困境。

(3)1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体现在其内容新颖、观点独特、论述层次清晰等方面,而且还要保证其有优秀的编校质量、体现其独特内涵的装帧设计,这些对学术著作的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也就决定了从事此类工作的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包括学术涵养和业务素质)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4)学术著作的营销渠道比较特殊,也较单1;而且,1部学术著作出版后,要想获得较理想甚至是最基本的经济效益,在出版之前或之后,对该图书做适当的宣传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1般比较难做。这就引出了学术著作营销方面保障的困境。

针对以上学术著作4个方面的独特困境,笔者作如下对策探讨:

1、选题方面的对策

1部优秀的学术著作,首先应该从选题的内容上来评价。要从出版的源头进行把关,从而为出版1部优秀的学术著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秀的学术著作能够打造出版社的品牌,提高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品位。在适度把握图书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版社要积极鼓励编辑策划、编辑学术图书,并在工作量指标和经济指标方面对给予适当的照顾。综合起来,编辑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掘优秀学术著作的选题:

1.从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中挖掘选题

(1)主动联络高校、科研院所中某些领域的资深学者或院士,因为他们的学术涵养深,其学术观点代表了该领域的主流思想,而且他们也精于写作,能够争取到他们的书稿,图书的社会效益肯定很好,而且说不定还能为出版社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2)积极寻找高校、科研院所中某些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学者的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提出新的甚至有突破性的学术观点,而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或学术争论的焦点。把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撰写成书稿,其社会效益不言自明。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决策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与应用》、《领导策略与团队管理》等,其内容和编写方式在该研究领域都是新颖的,其中《领导策略与团队管理》还获得了第4次全国人事科研成果3等奖。

2.认真遴选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论文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是1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相关的领域均具有1定的先进性或新颖性,要积极地对这些博士论文进行适当的遴选,依不同的目标层次作区别对待:若只是1般重要度的学术论著,可把它们当作是有用知识传递的媒介,出版社有选择地挑选出版;若通过编辑审读(市场的眼光)和专家审阅(学术的眼光)后,确定为论点创新性强、学术价值高的学术论著,出版社则要对其做精心的编辑和装帧设计,图书出版后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甚至有1定的经济效益。

3.关注各学科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课题

能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其研究内容在该研究领域内必定是具有创新性的。编辑应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即根据本出版社的出版方向,选择性地筛选有出版价值的基金项目),密切与这些项目主持人的联系,经常向他们了解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情况,向他们提供该研究领域的图书出版情况,督促他们及时地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文字稿,并在其中指导他们规范书稿的撰写方式,这样,该项目的结题之时也就是书稿的成稿之日,从而为图书的出版节省了时间,也保证了质量。

特别要关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系列,这些专著的研究内容在相关领域是填补空白的,达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铸造旧砂再生利用及污染防治》、《泛欧几何――图文编码与模式识别》均获得了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专著奖。

4.关注社会热点论题和有重要研究参考价值的选题

例如经济、管理、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专著,由于其内容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1定的指导意义,或者其传达的观点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论题或焦点话题,此类专著不仅对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而且由于其读者面广、社会反响大,出版后还能引起更广泛读者的阅读欲望。例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本书系”之《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推向市场后读者反应热烈,近期还将出版该书系的《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等几种图书。

2、出版经费方面的对策

出版学术著作,其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对出版社来说历来是1对矛盾体。因此,要想在学术著作出版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发展,除了要积极挖掘学术著作选题、严格把握其内容质量以外,对出版经费方面的安排也是相当重要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要保障优秀学术著作的顺利出版,其经费支持主要有以下4种途径:

1.出版社出版基金的资助

1些优秀的出版社或大部分大学出版社,设立出版基金是它们支持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惯常做法。其中,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基金中部分经费是由其所在学校支持的,因此所资助的图书大多也是该学校的学术著作。这是1种良性互动的做法:出版社上缴给学校利润,学校以支持本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方式返回部分利润给出版社,以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这里要严格把握学术著作的内容质量问题。方法是:成立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对于不同领域的学术著作,聘请相关的学者来评价,进行无记名投票,决定能否给予出版。如果能成功运作出版基金,1方面,出版社能有效地扩大自己的学术品牌效应;另1方面,出版社所在学校也能通过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来提升其学术地位,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

2.课题经费中出版费用的资助

1些比较重要或重大的课题,申请时就会包含有科研成果出版的经费支持,出版社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课题的主持人沟通协商,争取获得课题主持人的信任和合作,并充分利用好这些经费。这里也应该指出,课题经费中所包含的出版经费,1般来说都不会太多,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应该较多地关注于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等方面的课题成果,因为相对于理工类学术著作,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术著作的读者群会大1些、关注的人会多1些,因此出版社较容易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量。

3.作者所在单位的资助

近年来,国家对1些重点院校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高校要体现学科建设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1个方面是出版1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而不单单是开了多少次国际学术会议),这对出版社特别是这些重点院校的出版社来说是1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出版这些优秀的学术著作肯定能获得1定额度的经费支持,且能大大提升出版社的学术品位。

此外,高校中各院系为了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或申请硕士点、博士点,每年都会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例如,中山大学出版社前1两年出版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系列,前后共计有近20种,取得了1定的规模效应,而且这系列学术图书还在扩充之中。

4.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资助

现今,1些社会团体,特别是1些社会学术团体或基金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是在学术界的地位,都会通过资助出版社出版1些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来宣传自己。出版社应开拓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成1些学术著作的顺利出版,这是1个双赢的举措。

3、编辑出版质量方面的对策

1.责任编辑的专业素养

学术与学术出版的冲突 篇6

关键词:学术;学术出版;冲突

信息的价格

欧美传媒业有一个罕见现象:出版晦涩难懂的学术期刊堪比开动印钞机。化学期刊《四面体》的全年订阅费用就要花掉一家大学图书馆的20,269美元,《数学科学学刊》也要花费20,100美元。2010年,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商爱思维尔全年营收20亿英镑(约32亿美元),净利润为7.24亿英镑(约11.6亿美元)。2011年,其全年营收达21亿英镑(约33亿美元),利润高达7.68亿英镑(约12亿美元),利润率从2010年的36%劲升至2011年的37%。利润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期刊内容大多由研究者免费提供,而负责同行评议的学者也通常自愿无偿服务。出版的期刊随后又将成品卖回这些提供免费内容和免费劳力的高等院校。对于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来说,结果就是:学者和纳税人创作了内容,回过头来却要付费阅读自己创作的内容。这不仅荒谬,而且不公,还阻碍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出版商坚称,高定价既是高质量的保证,也是为了弥补同行评议、编辑和发行环节的管理成本。爱思唯尔坚持认为自己被误解了,集团财务状况的确高歌猛进,但集团全球学术公关总监尼克’福勒表示,旗下期刊定价仅为业内平均价格,在过去几年,他们的涨价幅度低于其他集团的同类刊物,令人艳羡的高利润只能说明他们管理的高效。

的确,期刊的成本不可能为零,但互联网肯定预示着期刊成本的下降,绝非上升。在过去十年中,许多低成本运营的在线期刊和论文数据库大量涌现,其中一些就是由对学术出版商不满的学者所建。更有甚者,一些学术刊物的整个编委会集体辞职,转而另起炉灶,创办了一些低价格、获取权限宽松的刊物。2006年,由于担心价格过高会影响内容获取,爱思唯尔旗下的数学杂志《拓扑学》的编委会集体辞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的数学杂志《K-理论》的编委会也于2007年离职。

芝麻开门!

2012年1月21日,剑桥大学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1998年得主提摩西·高尔斯博士发表博文,列举了自己长期抵制爱思唯尔学术期刊的原因。这家总部位于荷兰的出版社旗下共有2000多本期刊,其中不乏《细胞》和《柳叶刀》这样的顶级刊物。然而,高尔斯博士却对爱思维尔毫无好感,并希望自己的博文能激励其他学者一起联合抵制爱思维尔。高尔斯博士突如其来的怨气有三。首先,爱思唯尔的期刊要价太高;其次,爱思维尔一贯将期刊捆绑销售,图书馆其实只需要订阅某一种期刊,却不得不全套购入,其中当然包括一些不需要的期刊;再次,爱思唯尔支持一些法案的订立,诸如《研究成果法案》,这项法案一旦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将禁止政府免费公开受纳税人资助的科研成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高尔斯博士文章的启发,响者云集。数学家泰勒·内伦起草了一份在线保证书,截至2012年7月,全球已有12000名研究者签署了这份保证书,承诺不再向爱思唯尔的期刊投稿,也不再帮助爱思维尔审稿和编辑论文。借用一个数学术语来形容,参与人数呈幂级增长。果真如此的话,现有学术出版商将面临一场革命。

一团乱麻

无论如何,内伦博士的诉求反映了学术界和学术出版商之间矛盾的扩大化,尽管在线出版的崛起已在大大缓解这种冲突了。学者们身处学术自由氛围之中,推崇信息的自由流动,为杂志编稿和审稿却分文不取,对商业化学术出版的不满情绪由来已久。而商业出版机构掌控着许多(但并非全部)最负盛名的科研期刊,对信息明码标价,追求最终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局面已经存在多年了,矛盾拖延至今才爆发,让很多人称奇不已。学者们是互联网的最早使用者,他们也最有可能借助互联网将出版商踢出战场。学术界早已有意创造新的平台替代商业出版。康奈尔大学的arXiv网站(读音与“archive”相同,X代表希腊字母“chi”)创建于1991年,研究者们可以将(还)未在期刊发表的数学和物理学论文上传至该网站。事实上,每天都有数千篇论文上传。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创建于2000年,拥有七家免费期刊,内容涵盖生物和医学领域。

但是,撼山易,撼权威期刊难。无论学界投入了怎样的热情,传统出版商依然有理由继续掌控大局。ArXiv网站的论文在发布后遭到无情指摘,由于在发布之前并未经过正式的同行评议,因此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公共科学图书馆的部分经费来自捐赠,同时还收取每篇论文高达2900美元的版面费。这笔费用须由作者支付,对囊中羞涩的大学院系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此外,学界对于只在电子媒体上发表论文仍旧心存偏见,相对于印刷出版物,人们往往不那么看重网络出版。研究者们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现在最负盛名的期刊上,以擢升自己的事业。

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大学院系(以及院系中的研究者们)评估既看重发表论文的数量,也看重论文发布期刊的声望。年轻人有可能更加喜欢新鲜事物,但若想获得认可和晋升,他们仍需在现有的有声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而所谓“声望”的获得是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最负声望的期刊有权挑选最新最好的文章,在他们的领域继续保持必读性,并因此掌控定价权。如之奈何?

出版或出局

有一简便方法,既可以扩大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的开放范围,又能为新生期刊塑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资助学术研究的政府机构应要求研究成果免费向公众开放,资助研究的慈善团体亦应如此。这样,众多研究者再也不能在封闭式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既能扩大研究成果的开放范围,又能大大助力开放获取类期刊。

有一些迹象表明学术出版正在改善。英国政府计划强令国家资助的研究项目实行开放获取。维康信托基金会每年投入6亿英镑(9.5亿美元)的研究资金,这家医疗慈善机构已要求其资助的研究在出版六个月后实现开放获取,但执行率仅有55%。该慈善机构宣称,将对科学家采取“强硬”措施,比如扣发未来的资助金,以此来禁止他们在限制获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同时维康基金会还在创办自己的开放获取类刊物。在大洋彼岸,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要求其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向所有公众在线开放。最近,期刊出版商试图抵制这项规定,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是个好消息,但还不够,同样的要求应延伸至联邦资助的所有科研项目。

即便纳税人和慈善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实现开放获取,也未必就是学术出版商的世界末日。商业出版商也已开始尝试开放式获取理念,例如不再向读者收取阅读费用,而是向发表论文的作者收费。同时,一些期刊出版商已经在有限拥护开放获取了,比如允许学者将论文放置在他们自己的网站上,或者在付费壁垒上设置一个期限。但是,如果抵制活动继续发展下去,事态将变得更加急迫。毕竟,相对于学者依赖出版商,出版商更加依赖学者。上位者往往看似不可战胜,其实崩塌只是一瞬间。因此,要时刻关注学者的崛起。

对于由国家或慈善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来说,强势的强制措施会让出版商在免费获取方面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学术期刊的目的本就在于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许多学术出版商却反其道行之。学术出版的改革势在必行。

网络学术出版的发展历程 篇7

1 前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时期

互联网络起源于1969年,美国西海岸四所大学和研究所将主电脑以50KBPS的线路连接起来,架设一个小型的通讯网络,称之为ARPANET。到1974年,ARPANET已是拥有100个结点的网络。“在严格的互联网络技术出现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少数领域纸质载体的地位开始下降便直接导致了‘无纸社会’和‘图书馆消亡论’的产生和迅速蔓延。1963年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情报检索;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化学文摘社采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化学文摘》磁带版。这给图书情报界、学术信息出版带来了巨大影响。”[1]

20世纪70年代,F.W.兰开斯特等图书情报学家注意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会对传统的信息出版产生影响,学术出版系统将在未来出现重大的改变。F.W.兰开斯特在《通向无纸情报系统》中预见全新的非纸质信息出版方式产生,认为电子媒体将成为未来学术社会中学术信息出版的主流媒体。但当时计算机很昂贵,互联网络技术并不成熟,人们对这种预言持怀疑态度。

2 Web1.0环境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时期

20世纪90年代,真正为人们所熟悉的互联网络WWW(World Wide Web),即Web页开始出现。Web页以超文本方式提供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加上基于Web页的浏览器的开发,引起互联网应用的革命。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Web1.0阶段(任何人可以交换)。在Web1.0环境下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中,学术信息资源空前丰富,海量存储、传播及时、检索方便、交互性强,所以纸质文献逐渐转向互联网络文献。

Web改变了互联网络的命运,使它成为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互联网络,也带来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学术刊物纷纷“触网”。如,美国化学会刊物《化学文摘》、美国数学会刊物《数学评论》等,都建立印刷版、光盘版和互联网络版的产品线[2]。一些大型商业出版社开始组建自己的数字化出版互联网络平台;许多机构利用数字化的特性,发掘文献期刊的更多潜力。如,美国的JSTOR是一个对过期期刊进行数字化的项目,该项目建立了核心学术型过期期刊的数字化存档,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优势,实现科学文献的再次、多次出版。这一时期,各学术管理机构也纷纷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站,定期动态发布可以公开的学术信息,提供非正式出版物的学术资源,并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学术出版的服务功能,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互联网络服务广泛被个人使用于学术交流,互联网络交流社区的初级形式——互联网络论坛成为青年学者交互式学术讨论的园地。

3 Web2.0环境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时期

Web2.0(任何人可以参与)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对2003年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极富创新的互联网新应用的概括[3]。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播客、Wiki(维客)、Tag(标签)、Bookmark(社会化书签)、RSS(内容定制)等,即在Web 2.0的背景下,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可以自由的在Wiki(维客)中编写知识条目、将感兴趣的内容加上Bookmark(社会化书签)存储在互联网络上。上传的内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图像、声音和连续的影音资料,可以贴上标签(Tag),使用RSS(内容定制)、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连接到一起,将自己的内容与别人共享,也可以分享别人的内容。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互联网络,产生丰富的人际接触和互动性,这就是社会化互联网络(SNS)。

Web 2.0是对互联网络理念和思想体系的改写,用户从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适应了学术出版中人们想强烈地表达自己学术思想、发布学术信息和增大学术交流的诉求,凸显学术出版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在Web 2.0环境下,学者纷纷建立个人学术博客,定期发布学术文章,维基百科的影响力与日剧增,促进学术信息的共享作为普遍的需求。

4 Web3.0环境的互联网络学术出版

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未来趋势是难以预测的,因为技术的发展永远超出人想象,如果一项新技术出现(如Google),则会改变整个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走向。但对于现阶段来说,以Web3.0为发展的趋势是较为明确的:

1)Web3.0(人人可以创新)是下一代互联网络的称谓。在Web3.0环境下,互联网络的传输速度将比现在提高1 000倍以上,互联网络将从Web网转向语义网。而语义网将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互联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使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

互联网络传输速度的大幅提高。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信息将会增加更多的视频内容,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会更加立体化,多层面化。研究人员利用智能软件,在搜索数以万计的学术网页时,通过“智能代理”从中筛选出相关的有用学术信息,互联网络学术交流中对海量信息的查询将更准确,更方便,而不像现在的Web网,只能罗列出数以万计的搜索结果。另外,每条学术信息都将会“贴上”作者的标签,有效解决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中的版权问题,作者能在互联网络上真正“拥有”自己的学术信息,并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2)智能索引与微内容检索。当进入Web3.0阶段时,通过“智能搜索”不仅能搜索文字,还能搜索声音、图像和影像。学术信息内容将缩减为比过去小得多的使用单元和互动、检索单元,这种最小单元被称为“微内容”。过去,出版单位是一本期刊、图书,而现在能很容易地就从其中查出一篇文章,甚至一段话、一个图表,信息搜索者不再关心这篇文章存在于那本期刊之中,而只希望得到文章这个“微内容”,并以“微内容”的单元来支取费用[4]。

3)三网融合与三频阅读。三网融合是不仅意味着电信网络、互联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且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同一信息均可在互联网、电视、手机等阅读终端上同步阅读。这将给互联网络学术出版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又将促进学术出版产生新的变革。

5 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理念

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出现,对传统学术出版体制来说是一场革命。在线论文发表网站、纯网络期刊、专家学术博客等已经进入科研人员的视野,并迅速发展与普及。但是,无论是科技界,还是科研管理部门,都未将互联网络学术出版发表的科技论文列入管理对象,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前上抑制科研工作者的创论激情与创新意识,影响网络发表平台的健康发展。应该看到,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管理具有很强技术性、复杂性、全球化特征。2003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将互联网的治理提上日程。在这次会议中,通过了有关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国际互联网治理问题应以协调的方式加以处理,采取开放和具有包容性的方式,通过一种机制确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包括相关政府间和国际组织的充分和积极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的管理理念,同样适合互联网络学术出版[5]。

1)开放与包容。互联网络学术出版是适应全球化、多主体参与的体系,精神内核是开放的、包容的,其建设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融入了普通科研人员的参与和互动,开放是互联网的本质与灵魂,对于学术出版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互联网络单元或社区组成的互联网络社会,如此复杂的互联网络不可能放在一个集权的管理模式下,而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就是以开放的氛围激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催生各式各样各种标准和应用,使得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体系的建设更具活力。

2)技术与政策公平。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依赖,需要将技术和政策有机结合。技术与政策的中立是指技术与政策不应偏向或从属于任何机构。坚持技术与政策中立将为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管理创造公平、公益、普惠等许多有利条件。将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管理与任何特定的技术分离开,有利于管理体制适应未来的技术变革,合理地监管。如果技术解决方案和政策不是中立的,最终只会使某些特定的利益群体受益。如,在我国学术信息集成商中,彼此间的数据格式互不兼容,在市场上必然形成排斥和竞争关系。加强学术出版和信息共享,统一数据格式是必要的选择,但在选择数据格式时,就必须坚持技术中立的原则。

3)公益与利益平衡。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管理中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为学术出版组织机构创造一个合适的商业环境的同时,确保学术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知识资源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如何对版权实施“限度合适”的保护,这包含对作者权利的保护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两个方面。因此,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管理必须在保护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利的同时,同时明确各自的责任。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的利益各方,包括各国政府、现有政府和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等等。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版权的“合理使用”就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互联网络为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参与全球性的学术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发达国家实施的严格版权制度可能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互联网络学术出版管理必须通过谈判协商,在各利益方寻求权利与责任的平衡点。

互联网突破语言文字的壁障,突破旧有的思想观念,甚至跨越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已经涉及到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行业和部门,对学术出版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络学术出版与传统学术出版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嘈杂的互联网络环境下,为保证学术出版目标的顺利实现,须建立完善学术出版制度、流程,营造学术氛围。而创新性的出版理念,将从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互联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国外科技社团期刊运行机制与发展环境[M].北京:中国科协技术出版社,2006:102.

[3]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2008,3:50-52.

[4]清华大学图书馆SCAN翻译组.审视发展环境认清前景趋势——OCLC关于全球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16.

学术论文的交互出版模式 篇8

目前, 最受瞩目的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有两种, 即开放式存取 (Open Access, 简称OA) 模式以及交互式出版模式。因为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而是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传播出去, 这就为免费获取研究论文提供了可能性。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 中的定义, OA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 允许被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 并为之建立索引, 用做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1]

OA的出现打破了学术刊物之间的界限, 大大加速了论文的发表, 有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有人质疑OA刊物的论文质量和版权问题, 但是OA刊物本身也实行同行评审与编辑评审制度来确保论文质量;BOAI同时也明确指出, 它只是出版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 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另外, 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 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内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

以OA为前提, 另一种交互式出版模式也出现了, 欧洲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CP) 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代表, ACP于2001年创办, 到2005年成功跃居大气科学 (气象学) 类48种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 并在环境科学的144种刊物和多学科交叉的地球科学的131种刊物中名列前茅, 到2010年影响因子已远远超过气象界的一些老牌名刊。[2]

ACP采取的正是交互式出版模式, 通过网上出版系统在线接受投稿后, 接收的稿件先进入初审 (入门评审) 和初校, 大约1周后, 未被拒绝的稿件直接进入网上版发表, 并给出审稿意见, 同时允许其他感兴趣的人提出问题, 论文作者会回应这些意见和问题, 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编辑再挑选优秀稿件以OA形式发表。[2]这种出版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同行审稿模式和编辑审稿模式来说, 因其利用了互联网沟通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 成功地在审稿人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 提高了审稿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合理性, 保证和促进了稿件的质量, 确保了发表论文的高质量,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优秀稿件。

互动应该是将来学术刊物出版的主要方向, 这一趋势也符合学术刊物的根本目的。作者通过与审稿人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可以接收到更多直接的意见, 达到与同行交流的目的。应该说这是一种已经得到验证的高效的出版模式。由于OA刊物不存在传统刊物的出版和发行费用, 成本几乎为零, 又因为互联网在传播上的巨大优势, 使OA论文能够获得宽广的展示空间和便捷的流通渠道, 对这些论文的获取和使用将会越来越多。所以, 虽然OA刊物的数量和发表论文数量在现阶段无法赶上传统的品牌刊物, 但从长远来看, OA刊物一定会拥有大量的读者群和影响力。

其中, 跟这一预测相关的依据是基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兴起的长尾理论 (The Long Tail) [3], 它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 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 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 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 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 只要有卖, 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 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 甚至更大。[4]学术刊物应该做的是尽量增加论文展示的场所和渠道,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最大的传播平台, 实现学术期刊的开放式存取, 并在论文发表的各环节上增强其互动性。

以中国知网 (CNKI) 为例, 论文主要以以下方式实现与其他文献的互动:本文的引文网络、相似文献 (与本文内容上比较接近的文献) 、同行关注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多数读者关注的文献) 、相关作者文献、相关机构文献以及文献分类导航。这种互动方式的优点是能实现学术论文语篇之间的联系网络, 但是缺乏学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ACP所呈现的交互式出版模式实现了作者与同行评阅人与相关读者的对话, 论文讨论版在互联网上发表之后, 评审人与其他读者提出意见与问题, 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种互动式的对话可以视作论文的一部分进行引用, 并且这种对话也是编辑选择优秀论文进行二次发表的依据。这种互动形式增加了即时性, 搭建了一个由“审稿人—作者—读者”构成的互动网络, 但就其互动的基础而言, 还是以论文语篇为基础, 没有实现更加细化的互动活动。有没有其他的出版模式, 能够真正将对话引入到论文的发表过程中, 建立起更加复杂的人际网络模型呢?

应该说, 在Web 2.0模式下, 用户不仅能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 同时也能成为网站内容的制作者;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冲浪者, 同时也成为波浪的制造者。Web 2.0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等, 但是这种技术所展示出的强大可能性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出版活动中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

首先是作者。Web 2.0技术可以带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互动。现今世界上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不断地分享范围极为广泛的内容, 研究者对这一潮流并不陌生, 社交网络服务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更快速、更高效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7年的一项针对科学家使用社交信息的调查表明:77%的科学家加入了某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媒体;50%的科学家认为博客、讨论组、网上社区和社交网络有益于与同事分享想法;85%的科学家认为社交媒介影响自己的观点形成过程;讨论组与留言板是最常用的形式, 但是网络社区的增长也极为迅速。[5]

比如, LabSpaces是一个由个人创建的社交网站, 目的是为了吸引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Sciatble是由自然出版集团建立的社交网站, 它以小组讨论板、上传论文等形式把科学家、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联系起来。知名社交网站也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 史蒂芬·霍金喜爱使用Twitter, 每星期都会在上面发表“tweets”, 尽管他发的“tweets”并不一定与科研相关, 但他却将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范围的大社区中, 并向其支持者展示自己真正的个性, 将来或许他会通过Twitter发表科研成果, 并得到转发、评论和共享。除了这些个人和出版集团建立的科研社交网站以外, 大型的科研机构如NASA等也利用Twitter与Facebook这样的主要社交网站来进行交流与宣传。[6]可以说, 利用社交媒介来传播研究成果不仅成为了一种现实, 更加成为了一种必须。研究者要想向同行及大众传播科学发现, 必须具有熟练使用社交媒介与大众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探讨实现学术论文交互出版模式的第一个现实前提。

其次是论文的来源与参考文献。除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之外,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利用Web 2.0技术搭建研究者与其他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之间的互动网络。一般来说, 论文首先要回答的就是研究背景, 包括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以及当前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联系。但受篇幅和形式所限, 这种描述经常不能概述研究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何去清楚地阐释相关论文, 论文是如何交叉相关, 如何对相关研究进行评价?论文的背景描写应该是全方位的, 是可以让读者依此来追踪作者研究想法的来源的。[7]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利用论文的参考文献实行直接链接, 但这种链接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读者仍然必须通过阅读作者的描述来了解各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 以及作者的研究与参考文献之间的联系。但同时, 读者还会感兴趣的是作者想法的来源、观点的传承、与其他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费的来源, 而这些仅仅靠直接链接参考文献是无法实现的。目前的现实是, 我们的论文数据库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信息, 具备了描绘出论文社交网络的基础。

针对此种互动需求, 相关机构已经开发出许多软件来进行文献的获取、分析和可视化。比如Citespace, ISI公司的引用映射工具的知识网络 (Citation Mapping Tool of ISI Web of Knowledge) 、网络平台工具 (Network Workbench Tool) 等, 通过可视化的分析, 能够显示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 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8]

作者与参考文献之间有时也存在着某种个人和机构的联系, 正如社交网站会允许用户通过一系列操作来追踪到某一个人, 学术论文数据库的用户也可通过一系列检索来描绘出个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关系, 并且更清楚地了解研究背后的社会结构、研究的动机以及研究传统的传承, 实现这些功能的相关软件包括refWorks、ShaRef和Mendeley。[7]

再次是数据和研究方法。数据可以成为科学交流的一种关键资源。一般来说, 在传统论文中, 很多数据是不会全部给出的, 比如一些图片、分析记录还有调查数据, 但是在理想的状态下, 数据应该要提供给读者来复制试验并且检验结论。在数字化出版的环境中, 因为存储空间的拓展, 实际数据的获得越来越现实, 当然, 这一切都要以作者的意愿为前提。与数据同时呈现的还有研究方法, 作者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其研究方法和过程进行细致的描述。有了数据和研究方法, 读者就能在作者设定好的参数条件下复制试验, 或是将现有的参数进行修改, 或是用更新的数据来取代原有数据, 从而可能得到作者自己的发现。在myExperiment网站上, 用户可以使用虚拟的科研环境来分享试验流程和文件, 来检验许多不同研究者的试验, 并且建立起试验者的社区。[9]所以, 在交互的环境中, 读者可以真正地“使用”论文, 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此时的论文,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应用的软件。

最后是讨论。论文的讨论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引言, 因为它要找出的是本论文与其他研究的联系, 但是它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就是交流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假设一篇论文无论是否接受同行审稿都能得到发表, 那么, 在开放式获取的前提下, 它们都会在讨论板中得到读者的评论、反馈和质疑;并且在开放式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刺激下, 读者也能对数据与发现提出意见, 这样一来, 读者对论文的评议就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而作者对读者的回应也将是真正的思想交锋, 这样的质疑与回应也能成为甄别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

学术论文要实现交互式出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当论文真正实现了交互式出版后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版权问题和论文的真实性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学术论文的互动出版模式时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学术论文出版的发展历程:从纸质论文发表模式到数字化出版和开放式存取, 从单向交流到全方位的交互出版。在Web 2.0技术的支持下, 出现了许多软件来实现学术论文的交互式出版。但同时, 交互出版模式也对论文的质量控制与论文的版权保护机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学术论文写作,新型出版模式,学术社交网络,交互建构

参考文献

[1]李武, 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6) .

[2]伊兰.欧洲《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的交互式开放存取办刊模式[J].编辑学报, 2012 (8) .

[3]Gould T.H.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application ofthe Long-Tail Theory.Publi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2009 (25) .

[4]Anderson C.“The Long Tail:forget squeezing millions from afew megahits at the top of the charts.The future of entertainmentis in the millions of niche markets at the shallow end of thebitstream.”Wired, 2004, 12:10.

[5]Anderson, K.“Scientists use social media”.The ScholarlyKitchen, 2008.[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08/08/14/schentists-use-social-media/].

[6]Eperen L.V., &Marincola F.M.“How scientists use socialmedia to communicate their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lationalMedicine, 2011, 9:199.

[7]Ahlqvist, O, Harvey F, Ban, H, Chen, W, Fontanella, S, Guo, M, &Singh, N.“Making journal articles‘live’:turning academic writinginto scientific dialog”.GeoJournal, DOI 10.1007/s10708-011-9431-9.

[8]Chen, C.“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ce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 (3) .

如何做一名出色的学术出版编辑 篇9

一、了解现状,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术出版的必要性

其一, 学术出版是适应业态发展的需要。正如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所说:“一个国家出版的人力, 决定了它的文化厚度、思想深度以及它未来发展的潜力。”随着国家对外发展政策的拓展, 力推文化“走出去”项目, 那么挖掘本土传统文化, 探究本土学术出版动态, 形成新的主题性学术出版就是大势所向。学术出版是关系着中国出版未来走向和前途的问题, 立足于学术出版是适应业态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转变那种学术出版是一种小众出版, 盈利较低的观点, 要舍弃那种视学术出版物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思想。设计得好, 策划到位, 学术读物同样可以成为大众的出版。

其二, 学术出版也面临着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机遇, 比如地方政府项目以及国家所提倡的传统文化整理项目。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整理项目的建设, 也大力投入政府扶持基金。邬书林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端学术出版的实力, 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创意、观念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要继续扩大基金规模,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重点支持一批代表国家水准的优秀人文社科类出版物出版。

其三, 数字出版的需求, 互动数据库平台建立的需要。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也为学术出版以及学术交流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在国外学术出版已经趋于市场化、数字化。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扎根于学术出版领域, 默默耕耘几百年, 从而将自己打造成全球顶尖的商业学术出版社, 其中荷兰的布瑞尔学术出版社堪称最好的例子, 它已经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综观国外顶尖学术出版社的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要做到顶尖学术出版, 就要做到和一流的科学家、人文学者紧密互动, 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利用现代的数字化平台将成果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推出。在数字化发展以及学术出版发展领域, 中国都不能处于领先地位, 甚至有些落后, 所以我们必须奋力直追。

二、培养能力, 综合发展——具备综合的选题策划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

基于目前我国学术出版的现状, 作为学术出版的编辑是任重道远。我们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之外, 还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严谨的学术规范, 形成严格的学术论证标准和严密的学术出版程序, 争取能够与世界强国的学术出版相“对接”。编辑专业化、职业化、学术判断力、出版整合能力以及与学术界沟通对话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 语言文字规范能力, 与作者对话的专业能力

学术出版注重理论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 理论性、专业性、学术性都很强。鉴于此,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学术出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义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指语言文字的应用符合根据约定俗成原则而规定的各项标准, 加强统一, 减少分歧, 使语言文字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学术出版如何做好自身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提高编校质量, 提高图书质量就成为摆在每一位学术出版编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化是判断力最基本的保证, 是提高学术出版内容的基础。作为学术出版的编辑, 要遵循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 不断提升自己对稿件的把控能力。应该做到勤查多练, 提升自己的专业编校水平, 在编校过程中不断拓展相关的专业知识, 站在出版的高度对作者产生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我们不但要对书稿的要素进行认真的编审, 还要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建立起自己的专家库, 在确定选题、审议书稿时必须邀请至少两位学术同行进行评审。在编校环节上, 严格采取三审三校制度。对于一些艰涩高深的学术书, 我们应该量力而行, 可求教于资深专业的编审、校对人员, 以确保图书质量。

(二) 传统编辑身份的转化能力, 重大项目的运作能力

在学术出版领域, 我们要转换传统的编辑身份, 那种被动地跟在学者后面, 缺乏对稿件的鉴别能力, 认为凡是与学术沾边的都看作是学术出版,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出版水平的高度。目前, 国家设立了许多有利于高质量的专题性出版基金, 来鼓励和扶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对学术领域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能够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原创性的学术精品出版。在此政策扶持下, 我们要真正让学术出版体现出原创性、高品质、规范化、前瞻性、成体系。学术出版的转型期还在行进中, 作为编辑, 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增强自身的学术水平, 提高鉴赏力, 从策划、组稿和平台运作方面增强主动性, 能够逐步担当起某个专业学术领域的传播者, 促进学术品牌的建立, 在促进并规范学科建设上能够从出版的角度尽一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术出版编辑, 我们要把自己打造成学者型编辑, 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运作, 参与从读者调研、选题策划、内容编校、外观设计、成本核算、印刷复制、上市推广、渠道布局、促销宣传直到货款回收等出版发行的整个环节。要有高瞻远瞩的把控能力, 要树立全流程管理理念, 严把质量关。上海交大出版社实施的“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就是由出版社策划、调动若干学科骨干参与的重点出版项目。该项目运作中, 出版社发挥了主导作用, 出版社编辑参与了整个项目管理, 这足以说明了学术出版的角色与作用在发挥着深刻的变化。

(三) 打造精品的设计能力, 传播精品的营销能力

当业界都以为学术出版的春天来临的时候, 学术出版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国家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学术出版的同时, 学术著作的品牌与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整体面临着学术著作的肤浅化、粗糙化的困局。“中国一年出版30余万种出版物, 其中打造了多少个学术品牌, 又推动了多少学者和思想的诞生?”大量的科研经费注入学术出版领域, 然而高投入与高质量产出却产生了分化。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界高质量产品的匮乏,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出版社在选题质量把控方面也存在不足。学术出版的品牌意识没有跟上来。学术出版的品质没有提升, 学术精品少之又少。作为一名学术出版的编辑, 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之外, 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打造精品的设计能力以及传播精品的营销能力, 至此才能在出版领域达到双赢。

学术出版的真正实力, 不在于规模的扩张, 而在于特色和水平。高质量是打造学术精品的首要前提。我们要熟知学术出版规范, 提升自己学术出版编辑的专业水平, 了解专业领域发展动态, 在学术出版选题评估环节能够起到一定的把控作用, 能够高瞻远瞩地立足于学术领域, 在学术见解和学术视野上有一定的层次, 能够与一流的专家顺畅地沟通和交流, 能够真正了解专家的思想, 发现思想的价值点和创新点。

学术精品的出现, 能够使国内的学术著作接轨国际高水平学术出版体系, 把最优秀的精品力作推出去, 可以使更多的读者来分享人类文明的精华, 让原创学术成果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数字出版以及网络技术都大大降低了学术出版的成本, 也能更快速更便捷地加强国际的学术交流, 也能变学术出版为可以盈利的项目。至此学术出版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才会出现。

所以学术出版的编辑要参与整个运作项目, 在保证创新性, 保证高质量、高水准的前提下, 也要有与国际接轨的意识, 在走出去的同时, 能够将学术出版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 具有可观盈利点的重大工程。

综上所述, 作为一名学术出版编辑, 我们身上肩负着双重使命:社会使命及经济使命。我们要从转变观念开始,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整个运作流程, 把自己打造成新型的“学者型编辑”。

摘要:学术出版与大众出版及教育出版在内容和环节上有很大差异。学术出版强调的是前瞻性、专业性及创新性。要做一名出色的学术出版编辑, 要转变观念、培养能力、综合发展;要具备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与作者对话的专业能力、传统编辑身份的转化能力、重大项目的运作能力、打造精品的设计能力、传播精品的营销能力。在当前形势下, 要努力打造“学者型编辑”。

关键词:学术出版,学术规范,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郭运庆.以选题策划为中心的项目负责制运作模式探析[J].中国编辑, 2005 (6) .

[2]杜林致.图书编辑宜行项目负责制[J].编辑之友, 1998 (6) .

[3]朱杰人.学术出版的春天是否来临?——让我们真诚地期待[J].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 (5) .

专业学术出版 篇10

一、学术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学术不端的体现

(一) 一稿多投现象

很多知名学术期刊都明确规定不能一稿多投, 但是因为大多作者很多为了评职称或顺利毕业急功近利无视这个规定。因此, 很多作者将一篇文章发给多达十几家编辑部的地址。群发投稿是极不尊重编辑工作的, 有的作者在投稿某刊后, 受到该刊审稿周期的影响擅自改投其他刊物。如果其中有一个期刊录用还好, 但同时两个期刊都将会录用稿件。作者权衡再三会考虑各种因素选一家刊登, 这会造成另外一家编辑部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更有甚者, 有的作者故意一稿多发, 所投刊物时间和发表时间接近, 这样不仅愚弄了两家学术期刊还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两篇同样的文章发表在不同刊物被他人检举或相关部门发现, 造成编辑部无效劳动和学术资源的浪费。

(二) 署名混乱的现象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创作论文的主要研究者, 而通讯作者是负责与期刊和外界联系的人, 一般是论文课题的领导人, 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对作者进行具体指导。在多数情况刊的品牌相悖, 拉低整本期刊的质量。因此, 有些学术期刊的主编或负责人会越过匿名评审环节或三审制流程, 直接录用没有达到学术期刊标准的论文。这就让读者和专业学者质疑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准和品质。

(四) 利益冲突的集中地

学术期刊作为广大高校老师和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园地, 不仅面临伦理道德失范的情况还是利益冲突表现的集中地带。学术期刊作为高校师生及教师晋升职称的发文平台和申报项目成果的主要园地, 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利益冲突表现在与个人关系上、经济上、学术上或宗教上的, 如编辑、作者及审稿专家等之间的冲突, 有些学者会基于研究资助方的利益而发表不客观的研究结果, 也有些学者会为保障学术利益而不将其核心研究成果发表见刊。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中的利益冲突只能界定为一种“预条件”。一般来说, 论文作者的利益冲突最为突出和受人关注。

二、应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措施

我们编辑部通常的做法是给所有投稿作者回复并提醒勿一稿多投。相对于电子稿件的统一回复, 编辑主动与作者沟通并郑重提醒会让作者能慎重对待一稿多投。编辑与作者电话联系并保证及时将稿件情况、反馈意见告知作者。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是让来稿作者提交“稿件专投承诺书”, 要求作者投稿时附单位证明并注明稿件无一稿多投。针对此现象, 我们会联系作者并仔细询问他们是否是论文合作者, 有些是属于项目研究过程中贡献不同的作者而加上署名;有些则只是为了搞好关系而署名。对于这些搭车行为我们会强制去掉无关的作者。所以, 鉴于此, 我们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求作者在写作初期就签字保证署名或署名的排序的公正性, 以防止不当署名。还可以设立一些专栏, 可以和网络结合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读者和作者, 让作者和读者进行自由交流, 使学术论文的挑选处于一个公开公平的流程。鉴于学术期刊中编辑、审稿专家及作者的特殊关系, 应当签署一份声明, 说明不存在利益冲突。也就是说, 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要承认自己有利益冲突并告知, 这有利于三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且责任明晰。如果发现存在利益冲突而当事人又未声明, 则会被认为有失诚信, 甚至被认为是不端行为。

摘要:在当下, 学术期刊也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 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 所以决定了我们建立完善的伦理道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学术不端的现象有一稿多投、署名混乱等现象, 那对此学术期刊编辑部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同时, 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也对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使编辑能在出版工作中立足和做好本职工作, 不会迷失方向。

关键词:学术不端,伦理道德,编辑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海忠.出版伦理缺失之痛[J].出版参考, 2009 (9) :1.

[2]蒋志臻.新形势下出版伦理的失范与规范[J].中国出版, 2012 (23) :58-60.

[3]陈文瑛.编辑的追求与出版物品质的关系[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10) :25-27.

学术出版随想 篇11

学术出版是出版的高端。这么说,并不仅仅因为我们对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自豪。

在我看来,出版业,从现代社会的分工来讲,应该归为信息服务业的范畴,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信息、知识、资讯的记录、传播和保存,当然形式和载体可以多种多样。在人类本身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和动物界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人类实际上是依靠自己经验的传递来不断取得进步。我们不必完全依靠本能,事事从头学起,我们有前人留下来的东西。

我们小时候学社会发展史,学自然进化史,都讲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使用工具。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一些灵长类动物也有使用工具的行为。譬如科学家发现,猩猩可以用树枝伸到蚂蚁洞里,然后抽出来,把爬在树枝上的蚂蚁吃掉,这树枝显然就是手臂的延长,也就是工具。

许多动物可以通过发声来传递信息,但人类已经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不能说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壳,实际上思想是要通过语言来组织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还能进行思考吗?

到了人类把语言转化为文字,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进而发展出自己的印刷复制技术以后,这种思想记录和经验传承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越来越广。而出版工作,就有幸就成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经验传递的最核心部分。

二、关于学术出版的本质

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学术出版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学术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判断,比如选题的新颖、论证的逻辑、资料的收集、切入的角度、论述的角度,等等。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思想是人类经验的精华。它是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经过漫长岁月沉淀之后留在我们手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学术出版代表着一代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人体本身所做的各种各样思考。这种思考和发现,或者纠正前人的错讹,或者有新的发明,都要通过专业学术论著记录下来,在同行中间展开交流,最后保存下来。为什么前面说学术出版是出版业的高端?因为它承载着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三、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碎片化

我今年参加了一些近代史的学术研讨会,探讨了一些选题。我当时就想,人们在写论文时,凡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的就一定是重要的吗?所谓填补空白,所有的知识空白都需要填补吗?别的学科我不了解,近代史、清史我知道一点,这个学科现在的数据资料已经是海量的,穷尽一个人的一生根本不可能看完。从里面挑出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也可能是别人从来没有碰过的。这种研究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不能和大家关心的话题产生交流、碰撞、争辩、讨论,它的意义无疑就要降低很多了。这实际上涉及对学术著作选题的评判问题。

碎片化是我们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美国学者最近刚写了一本书,讲互联网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但书中更多谈及的是负面影响。据我所知,这样的著作在欧美不是第一本。从史学角度看,互联网写作一是叙述的水分太大,任意为之。二是非常碎。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已经被海量信息包围,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在挤占我们思考的时间。这个现象是好是坏,现在很难判断。就个人而言,我希望有点时间远离这类信息,让大脑能有一点空白,希望还有点时间胡思乱想。

论学术出版大众化及其主要原因 篇12

一、学术出版大众化的界定

(一) 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对大众化有两个解释, 一是指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 二是指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可见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社会化和平民化。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社会精英群体不断扩大, 社会底层大众经济基础大幅改善和文化素养的显著提高, 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 精英社会最终将实现向大众化社会的过渡。

大众化社会要求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文化创造和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学术出版大众化应是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大众化的基本渠道。

学术大众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学术创新参与、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使用的大众化。在一定角度讲, 学术大众化也是学术的生活化。从社会发展宏观历程看, 学术活动大众化的程度和社会政治、生产发展水平相一致, 生产水平是决定因素, 政治文明程度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直接影响因素。所谓学术成果终究要回到社会生活才能体现成果的价值。当然, 学术大众化不等于科普工作, 它首先还是学术活动, 不过是有意识地建立读者至上观念, 更多地体现学术和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对学术的参与性要求罢了。目的是满足更广泛的学术爱好者学习的需要、参与的需要, 尽可能地扩大学术活动和科技工作队伍, 更好地提升社会成员的科技和学术素养, 同时促进科技和学术的更快发展。

在数字化和信息时代, 学术活动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一般社会成员与学术活动不断加强。社会成员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空前高涨, 社会生活对学术活动的依赖和推动明显加强, 例如神舟十号乘组的太空授课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动机。学术活动已经不再是专门科技工作者的活动了, 民间科学家层出不穷, 民间科技创新成果常常令人惊叹, 劳动者对尖端设备的改造更比比皆是;在社会生活层面上, 所谓大众参考专家意见, 质疑专家的结论, 反驳专家的建议, 实质都是学术生活化和大众化的表现。学术大众化无疑需要学术出版的大众化,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虽然主要是科普节目, 但这类节目的广受欢迎和学术类图书印数、销量大幅增加一样, 都说明社会大众对学术传播的需要越来越丰富, 学术的大众化传播正逐步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 基本特征

《现代出版》主编蔡翔教授要求重视所刊发文章的可读性, 所谓可读主要强调语言的传达方式的简洁、逻辑结构的清晰和语言运用的有趣, 就是把内容表达好, 要引人入胜。至于对注重趣味性是否伤害科学性和严谨性的担心, 纯粹是多虑了。难道黑着脸才是科学, 幽默风趣就不是科学。现实反而是, 多数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有很高的幽默天分, 他们的语言往往传神而生动。再看发达国家的所谓大刊名刊, 刊发的论文数量一般很少, 大量的内容是围绕论文策划的书评和科普知识, 即便学术论文也拒绝面目可憎。把学术性和大众化结合得很好, 不仅保证了学术质量, 更体现了一般性的学术需要, 不仅专业研究者订购、大学生、学术爱好者和社会大众一样能读, 甚至小学生都可以拿来参考 (西方发达国家从基础教育就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 , 读者群体被大大拓宽了, 因此这些刊物不仅在学术界有极好口碑, 而且维持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概括地说, 学术期刊的大众的基本特征应是学术性与大众化的互洽。从学术期刊的成长和学术影响里的提高角度分析, 学术实践的大众化和学术出版物读者群体的大众化是学术出版大众化的动力学特征;学术出版内容、学术需要、学术事件的大众化是学术出版大众化的外显特征。学术选题的大众化, 学术成果的生活化, 也说明学术活动关注的重心在变化。2012年发生的“黄金大米”事件充分说明, 社会对科学活动了解的广度和深度, 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料。学术出版大众化表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 不仅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学理性剖析, 更关注对大众思想、社会困惑和自然科学问题的纾解。

二、学术出版大众化的背景和主要原因

(一) 时代背景

国家治理结构的民主化、经济的全球化。近现代以前, 受生产、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 人类的学术活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仅在小范围内进行。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建立了相对平等的社会制度, 民主、公平和自由成为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国家治理结构的民主化、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学术出版大众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前提。

教育和学术实践的大众化。2010年,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82.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 全国共有近1.2亿人接受了高等教育,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700万人。[1]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 更有无法精确统计的无数民间科技和学术爱好者, 积极进行着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活动。过去处在庙堂高处的科技活动, 已经走下神坛, 成为平常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事实证明, 科技和学术创新活动只有和市场、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2012年7月开始的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就是打破一切束缚, 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和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 使产学研成为一体化的活动, 产学研一体化说到底还是学术活动及对其成果的传播与社会大众生产和生活的结合。教育及知识生产的职业化和生活化为学术出版大众化奠定了文化基础和精神条件。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在于消除了信息和知识的阶级鸿沟, 为消除劳动差别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则成就了知识传播的大众化, 促进了知识生产活动的大众化, 进而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也将造成学术出版的大众化。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学术出版大众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我国学术出版亟待转型。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问题是小、散、弱等, 说到底就是办刊规模不够, 表现为刊号少、读者群有限、学术影响力不大、发行收入严重萎缩等。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 宏观上分析, 既有学术发展和学术刊物成长规律本身的原因, 也有我国文化、科技、教育、人事、出版传播等相应管理体制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 学术出版主体对出版活动的定位是影响学术期刊发展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我们的学术期刊是时候启动, 由单纯突出学术性向重视学术性与大众化相结合的模式转型了。简单说就是, 我国学术期刊要通过学术性与大众化的结合抓学术质量、抓市场发展空间、抓社会影响力, 更好地实现文化引领的社会职能。

(二) 主要原因

1. 市场要求

学术出版具有公益属性和商品属性双重属性, 从经营和管理目标看, 学术出版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守社会责任的同时, 出版单位遵循市场要求, 按市场规律办事, 通过经营活动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既符合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目标, 也是我国学术出版市场取得发展的必然要求。非时政报刊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的实质, 就是围绕市场要求, 再造学术出版单位运营的组织架构, 培育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保证出版物的学术质量, 提高我国学术出版的学术影响力、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地位, 改善学术出版主体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毫无疑问, 市场化终究是拓展市场, 脱离大众就没有市场。细分市场和拓展消费者群是市场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而学术出版大众化则为学术出版市场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是我国学术出版改革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

2. 发展趋势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把有实力、有市场的学术出版单位推向市场是迟早的选择, 淘汰一些没有市场和学科基础的学术出版单位将不可避免。提高市场的认可度是学术出版的发展趋势, 更是培育学术出版竞争力的关键。大众化的市场要求学术出版大众化, 只有适应大众化需求的学术出版才能抓住市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规模化和集团化是网络条件下学术出版市场最重要的增长点。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基础是大众化, 没有大众化就没有集团化和规模化。从这里我们看出, 大众化将塑造新时期的学术出版样式和学术出版理念。

脱离社会大众的学术需要, 是造成我国学术出版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而言, 国外发达国家学术出版重视大众化的学术需要, 出版的内容和形式就灵活得多。例如, 无论是科普类还是纯学术类出版物, 其内容和形式都较国内出版物更可爱、有趣、生动易读。因此, 西方发达国家学术出版物的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也大, 很多学术观点很快就会引起社会的讨论和关注, 从而使出版物的发行量更大, 效益更好。

3. 竞争力所在

我国传统的学术出版脱离大众已经很久, 形成了内容乏味, 形式呆板的制式产品生产范式。在学术大众化渐成趋势的新形势下, 尽早适应大众化的学术需求, 将成为学术出版的重要发展趋势, 也必然是培育学术出版物新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学术出版单位需要从知识利用和知识生产大众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学术出版, 用适应大众化需要的视角理解学术出版市场和学术传播的时代特点, 合理定位出版单位在学术出版中的地位,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准确发现和发掘市场潜力, 形成和培育市场核心竞争力。

国外很多著名学术出版单位借助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 积极发展学科研究力量、开拓咨询服务, 走上了出版、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多元一体的发展道路, 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 多途径巩固其学术地位和提高其学术话语权。而我们国内的学术刊物就显得平静得多, 出版单位业务单一、出版物社会影响也不大, 很难引起、甚至根本就不愿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议论。出版物社会影响不足, 市场占有率就低、效益就差、运营就困难。我国学术出版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走学术性与大众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大众化是我国学术出版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新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90/201111/126550.html.2012-07-3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90/201111/126550.html.2012-07-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0)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0)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基础软件产业化下一篇: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