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要求及原则

2024-11-05

编制要求及原则(精选7篇)

编制要求及原则 篇1

1.引言

旅游品牌大规模的研究国外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之前较早的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Slattery (1991) 指出品牌化在旅游接待业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势力。2005年12月在澳门召开的由美国普渡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地品牌和营销”国际会议对促进旅游地品牌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 首次明确推出旅游品牌是江苏省旅游局。学术方面, 21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旅游地品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且理论发展落后于实践方面运作。

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 对旅游品牌的研究是建立在旅游形象研究基础上, 借鉴品牌理论的已有成果。目前, 我国大多数学者没有从总体上宏观把握旅游品牌或是对旅游品牌的内涵分析不够。同时, 大多数旅游总体规划也未能借助旅游品牌内涵、特征及品牌运作将旅游品牌系统、有效的打造出来, 没有将游客对旅游地的认知转化为实际的品牌效应。鉴于上述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旅游品牌规划的内涵、特征, 对旅游品牌进行总体定位及规划, 使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更科学合理, 从而提高旅游品位, 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1]。

2.旅游品牌规划的内涵及相关释义

2.1 品牌与旅游品牌

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旅游企业, 其品牌的资产包括一下五个的元素[2]: (1) 品牌忠诚度; (2) 品牌知名度; (3) 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品质; (4) 品牌联想度; (5) 其他独有资产。此外, 品牌是通往世界的永久护照, 品牌形成后旅游企业要注意保持和创新, 使得旅游企业品牌始终位列时代潮流之巅 (郭鲁芳, 2001) [3]。

目前学术界, 旅游品牌的概念很多, 但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 本文通过综合归纳给出如下定义: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代表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 或它们的相互组合, 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统一体, 它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

根据许多学者对旅游品牌的形态的研究, 较多的将旅游品牌分为旅游公共品牌、旅游企业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三个层次或三种表现形式, 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1。

2.2 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

所谓旅游品牌规划, 就是旅游品牌规划主体按照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 从经营战略的高度, 在旅游资源评价、客源市场调研和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 为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构建一部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宪法, 对旅游品牌定位、塑造、维护、实施追踪及反馈调节等环节所做的预先构想或决策[4]。

旅游品牌规划不仅可以理清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总量, 还可以挖掘旅游资源的优劣势, 抓住其灵魂, 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时间。其作用在于增值品牌资产, 构建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认知。此外, 旅游品牌规划的编制, 既能明确客源市场上的目标顾客群, 还对旅游目的地的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 旅游品牌规划是从经营战略高度, 以品牌的理念对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综合的规划过程。该系统涉及到旅游、品牌、规划等相关概念, 其逻辑关系见图2:

3.旅游品牌规划的特征

旅游品牌规划具有一般规划的共同特征: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也拥有自身的特征。如前所述, 从其基本内涵与旅游规划的发展过程中, 可以概括出旅游品牌规划如下特征:

3.1 旅游品牌规划是旅游规划的延伸

近年来, 随着旅游规划理论的不断深化, 市场营销理论不断融合到其中, 旅游品牌在竞争中愈凸显出其价值。旅游品牌规划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地的形象定位, 提炼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使得旅游品牌规划更加科学, 更具可操作性。

3.2 旅游品牌规划过程中体现着品牌生命周期的思想

任何品牌都有其生命周期, 根据理论上对完整的品牌生命周期的划分, 可知旅游品牌同样经历一个品牌导入期、知晓期、知名期、维护与完善期、衰退期五个阶段[6]。因此, 在旅游品牌规划中, 要体现出不同时期采取策略的差异性。规划采取策略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旅游派品牌的生命的继续。前两个时期, 重点在于树立品牌, 培养游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而最后一时期就要调整战略, 发展出更新换代的同品牌新产品, 得以延长品牌的生命, 如图3所示:

目前, 旅游品牌规划往往残缺“维护与完善期”。最初, 由于政府的支持及促销宣传策略的成功, 很快建立了较高的知晓度, 但当进入知名期, 接下来的维护与完善期持续时间太短, 以致使很多旅游区规划落地后火一阵子, 销声匿迹了。因此, 旅游品牌生命周期意识要时刻体现在旅游品牌规划中[7]。

3.3 具有战略和设计相结合的特征

品牌, 本身就是一种战略, 旅游品牌规划自然也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然而, 开发出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 成功的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 与他们产生共鸣, 那就离不开设计的艺术。与此同时, 许多新兴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特别是人工创造的旅游景点所获得的高额经济效益, 使旅游规划与开发者意识到, 那些并不具备传统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开发, 也可以获得从无到有的旅游收益, 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8]。

3.4 整合性特征

旅游品牌规划, 本质是针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做好市场细分和定位, 推出有特色, 并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的过程。从旅游品牌的设计, 品牌的定位, 到品牌的识别, 品牌的传播, 最后到品牌的延伸, 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工程。它不是一个按先后顺序叠加的过程, 而是一个有次序, 有结构层次的整合过程。

4.原则

4.1 综合导向原则

要坚持“旅游公共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产品品牌”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导向原则。从而很好地实现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的供给 (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 和需求 (旅游市场) 之间的整合。

4.2 挖掘灵魂, 注重特色原则

旅游品牌首先要具备特色, 它应该具有其他旅游地所没有或者远远不能与之相媲美的特征, 为此才能对游客产生感召力和吸引力。这就要求规划者必须挖掘出旅游地资源的灵魂, 通过一句精练的文字或是千古传颂的古诗等来体现。这句话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能把资源优势形象化的表现出来, 同时具备广告效应, 并易于传播和记忆, 从而刻画出一个生动而富有魅力的旅游地形象[9]。

4.3 群体意识原则

规划属“发散性”思维, 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样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状况, 由于不同规划者的经历、观点、修养、个性、观察角度及水平之差异, 必然会策划出不同的项目。尤其是一个旅游品牌规划, 更是需要集体群策方式,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绝非单个人可以完成的。

4.4 旅游品牌价值提炼原则

提炼旅游品牌核心价值的首要原则是区域差异化。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如果能触动一个细分消费群就已经很了不起。其次, 高度的消费者认同。强势品牌之所以具有较高价值, 是因为它不仅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度的关系, 即能让消费者体验到它所代表的利益[10]。

摘要:通过旅游品牌的相关概念以及旅游规划的本质探讨了旅游品牌规划的内涵, 并给出了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通过分析其特征和编制原则, 从而为旅游品牌的总体定位和规划提供一个理论平台。目的是引导我国旅游业走上“正”道, 纠正只注重以“奇”取胜, 背离了《孙子兵法》中讲的奇正结合的思想。

关键词:品牌,旅游品牌规划,内涵,特征,原则

编制要求及原则 篇2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

福建省地方标准及标准化指南

图纸及大施组

1.2编制原则 高效优质完成工程

保证工期(具体可参见其他施工方案中的原则)

2、工程概况 简要介绍工程情况(主要针对本项工程)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包含图纸、测量、现场复核等

3.2、物资准备 砂石料、钢筋、水泥等物资准备情况

3.3、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机械投入及进场情况(表格形式)

3.4、人员准备 进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表格形式)进场情况

4、施工方案 针对本项工程的具体方案,内容中关于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工程要具体编制。

5、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统一格式)

5.2、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项工程具体描述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及处理措施

6、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1、安全保证体系(统一格式)

6.2、安全保证措施 针对本项工程的特点描述

6.3、存在的危险源及处理措施 主要描述与本项工程有关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处理措施

7、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7.1、环保保证体系(统一格式)

7.2、环保措施 针对本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保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7.3、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7.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针对本项工程可能带来的文明施工问题制定具体措施编制要求:

1、内容要结合本项目及本工程,严禁套用时不加修改。编制要有条理。

2、编制内容中的标准要结合规范、图纸、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中的相关规定。

3、内容要具体充实。特别是施工方案方面,要根据本项工程的特点编制。

探讨企业上市原则及要求 篇3

关键词:企业;上市;原则;要求;市场

在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其经营具备了更多活力,自主权也相比以前有所扩大,在一切条件都具备充足的情况下,企业上市能够给其自身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实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但由于上市公司是对外界公开的公众性质的企业,因此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前必须做好内部的管理和控制,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防止企业在上市之后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和风险,进而提高上市企业的准备效率,同时也是企业对股民负责的表现之一。本文简述了中小企业上市所需遵循的原则和内外部要求,以为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上市提供借鉴和建议。

一、中小企业上市的内部要求

(一)企业是否具备主体资格。根据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要求,能够上市的公司必须是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企业上市最基本的主体资格。并且企业的注册资本必须保证足额缴纳,要求具备完整的资产权转移手续,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资产所有权纠纷问题。保持所持股权的清晰透明,是所有企业上市之前的必备条件之一。基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是以家族经营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防止资产所有权纠纷。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经营活动方面,中小企业在上市之前要保证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业务体系,具备一定的业务独立性。因为不论是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都要求上市的企业能够独立面对市场经营,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特别是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要特别做到在遵循国家环保政策的条件下主要经营一种业务。除此之外,持续的盈利能力也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向上市企业提出的共同要求,基于这一点,中小型企业在上市之前要找专家对自己上市后的经营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做好严密的可行性分析,找准企业的市场经营方向,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进行资金筹募。

(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安排。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企业上市的条件有重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内部治理结构安排合理、科学、运行起来高效的企业,对地方政府来说必然是经营顺利,发展有望的对象。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治理机构,使经营管理权利得到分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公司章程,组建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从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保证所有股东的既得利益。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由于上市后的企业被要求切实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且每年都要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鉴定报告,因此,企业在准备上市时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针对企业实际的文化、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发展方向、自我定位等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开展有效的监督和规范,保证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的,并以此来约束企业内部管理层级的权利和行为,保证企业内部的控制是透明、规范的。

(五)企业上市前的财务规范。规范的财务管理是企业上市之前必备的重要条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及时对内部财务运转信息进行稽核和查对,保证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有源可寻,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保证相关负责人全权负责、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能够规范财务管理秩序,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款项的审批也要实行签字组合制度和,保证成本的合理核算和财务会计的准确分析。

二、中小企业上市的外部条件

(一)地方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实则是中央政策的实际操作和体现,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地方区域的企业上市条件。区域经济是针对区域发展而具备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式,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给该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福利,更为中小企业的上市带来了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招商引资、人才资源的吸引以及资源配置方面都能够给企业的上市提供便利条件。

(二)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也没有大企业那么雄厚,因此上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仍旧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只能依靠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来打开上市的大门。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国家成立的中小企业局就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和支持的部门。因此,中小企业在上市的准备过程中要积极掌握政府的政策变化动态,寻求国家政策的帮助和资金后援,利用国家提供的便利条件开拓上市的道路。

(三)来自第三方力量的专业支持。除了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外,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看点是决定其上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靠创新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小企业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而单靠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是难以研发出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新产品的,因此,必须吸引第三方科技支持,与高校、研究及股等合作,引进多个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包括律师、专家、学者等,并建立起相配套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将企业打造成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谋生存的现代化企业。现阶段能否获得第三方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上市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小黑.探讨中小企业上市之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6).

[2]马其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J].当代经济研究.2011(09).

[3]黄良杰.利润还是治理:影响中小企业上市的关键因素分析——基于中、韩、澳创业板上市条件的比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编制要求及原则 篇4

1.1遵循国家颁布标准的原则。

1.2遵循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与技术条件可能可行的原则。

1.2.1充分考虑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或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编制用水定额除了具有能源定额的共同特点外, 还应注意因水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些特殊性, 如水质状况等。

1.2.2用水定额水平既要能反映较为先进的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又能促进用水水平较差的企业改进用水技术, 加强用水管理, 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和企业的总用水量。

1.2.3编制的用水定额应以现阶段或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管理水平和新技术、新工艺为基础, 通过对历次编制用水定额所依据的材料、方法、定额水平作比较、借鉴、参考, 以确保编制定额的先进可行, 可操作性强, 便于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使用水定额目标管理落到实处。

1.3遵循法律程序的原则。

1.3.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

1.3.2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用水定额。

1.3.3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用水定额报经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

1.3.4用水定额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 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用水定额的表达形式

2.1单位产品用水量表达形式。单位产品用水量是考核工业用水水平较合理和较科学的指标之一, 适用范围较广, 可比性强, 一般编制用水定额多采用这种形式, 即每生产单位产品的用水量。

2.2万元产值用水量表达形式。万元产值用水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一方面可以从客观上反映工业用水水平, 其主要特点是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当年的用水量与上年或历年相比可比性强, 从中可以看出用水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各企业产品结构相差悬殊, 各种产品单位价格及用水量相差较大, 不同行业, 不同产品之间的可比性差。所以, 一般不应用这种指标考核城市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用水水平。

2.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表达形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一般只作为用水考核指标, 即人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

3实施用水定额的工作程序

3.1把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关。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时的用水定额分析, 应按照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第八条“业主单位应当在办理取水许可预申请时向受理机关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规定, 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对“产品用水、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水平分析”。建设项目用水量分析缺项或分析不合理, 说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缺乏基础性的内容, 受理机关可不受理取水许可预申请。

3.2把好取水许可申请审批关。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时的用水定额填报, 应按照水利部第4号令《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对取水许可申请书中生活取水每人每天用水定额, 工业取水万元产值取用水量, 农业取用水每亩灌溉定额填注不明或未填注的, 可不批准取水许可申请书, 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3.3把好节水规划编制关。用水定额是编制节约用水规划依据的重要数据。采用的用水定额值, 事关节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编制节水规划, 应随着节水新工艺和新设施的采用, 以及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的变化, 用水定额应阶段性修订, 使用水定额先进、节水规划实际。

3.4把好编制用水计划关。编制用水计划和征收水资源费时, 应按照水利部第6号令《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有关规定:取水人应于每年的11月15日前向取水许可监督机关申报下年度的用水计划。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机关对取水计划用水申请审查和综合平衡后, 应于12月31日前, 以书面形式向取水人下达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取水人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取水计划取水。

3.5把好用水指标考核关。在用水测试和取水许可证年审时, 严格考核行业综合用水定额或产品用水定额是否超过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通则要求。考核农业用水指标, 通常采用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次数、渠系水利用系数和单位产品耗水量等;考核城市生活用水指标, 采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各分项用水占总生活用水的比例等;考核工业用水指标, 采用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万元产值用水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4理顺体制和机制

4.1观念上定额用水。结合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及日常宣传工作, 坚持不懈地宣传水资源是稀缺资源、经济资源、21世纪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 提倡人人实行定额用水的节水理念, 促进社会对用水定额管理的共识。实行污水资源化和鼓励中水利用, 农业调整作物结构和耕作方式。开展雨洪、再生水保灌溉, 节约生命之水保发展。

4.2体制上理顺定额管理关系。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用水定额的实施, 切实履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行政管理职能。掌握《用水定额》, 强化用水定额主管意识, 有效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编制行业用水定额, 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政府公布实施。

4.3机制上要激励定额用水。主要是抓好“取水考核、用水考核和节水考核”三个环节。取水考核要体现以定额核定取水量的原则和依据, 从过去的粗放性向规范化转变。对超计划取水, 严格按照水法规规定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征收超计划取水的水资源费;用水考核要严格按照定额下达用水户计划用水量, 对超计划用水, 依据有关规定, 收取超计划用水水资源费;节水考核是用定额值与实际取用水量的对比来衡量用水户的节水水平, 对节水水平滞后的, 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 限期整改。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下达用水计划和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各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依法治水、科学兴水、发展经济开创新局面。

摘要:《水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用水定额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编制,用水定额,原则,工作程序

参考文献

编制要求及原则 篇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若干原则及要点

Some Principles and Essentials of Compil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n Water Information Projects

曾仕康

Zeng Shikang

(广东省水利水电信息中心 2002年)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水利信息化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若于原则和要点,对于全省水利基层单位在编制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水利信息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概述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的治水方针下,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的推动下,我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简称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批是履行基建程序工程建设立项工作的关键环节。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太快,有关信息系统规划设计方面的规程规范的建立,还一时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导致全省很多基层单位的可研报告编制出现形式各异、深浅不一的情况。如何 1

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具体特点,编制高质量的可研报告,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希望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范出台以前供报告编制单位参考,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GIS、GPS、R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贯彻执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方案比较,提出初选意见和可行性评价。

2.2规程规范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2.3重点环节

计算机网络IP地址是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网络能否互联、信息资源能否共享的首要问题。由于国家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前尚未正式刊布,现行的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分配通常都是由地区或行业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作出的,技术标准的级别较低,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指导书》中的IP地址分配及其域名设计、是依据水利部下发的原则性设计指导书,在已完成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统一设计的,既考虑了目前广东省水利信息网的连网需要,也为下一步全省信息化标准体系正式刊布后的修改或转换留下余地。因此,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规定做好自己区域或部门的计算机IP地址和域名分配的规划管理和分配,是执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重点环节之一。

政府系统专网平台建设走在前面的个别地区,可按当地政府统一分配的IP地址方案设计,将设计方案报省水利厅备案,便于做好相互之间的转换处理安排。

3、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根据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特点,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除了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

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所规定的,包括最基本的综合说明、工程背景、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建设管理、经济评价等主要内容外,还应针对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补充对工程的可扩充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前瞻性等方面的论证内容,具体可大致按以下九个部分组成来展开编写:

(1)综合说明。包含工程背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任务和实现目标等方面的论述;把握论证理由充分、实现目标明确的原则。

(2)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包括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系统内部界面划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并绘出系统的拓扑图或物理结构模型图(见附图参考式样)。

(3)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数量以及配套工程量。包括各分支子系统或模块的面向任务、结构、功能、设备类别、数量和技术指标,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种类分项(形式、工程量等)汇总表。

(4)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主要是对系统的总体方案、设备选型和技术性能指标能否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论述,重点是系统的安全性。

(5)工程实施计划。列出工程建设计划时间,各分支系统或部分的进度及相应的资金安排计划。此外,还应根据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核准固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方式和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计资[2001]652号)的要求,提出项目的发包初步方案。

(6)工程管理设计。主要拟定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管理机构,并根据(参照)有关标准作出运行费用估算及资金来源说明等。

(7)论证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在工程包含大功率的电磁波辐射,或配套工程涉及对周边环境、景观有可能产生破坏或者影响的开挖和建筑项目的前提下才需要进行论证。

(8)工程建设投资估(概)算。由于现有的设计定额很少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的设备和软件费的标准,应由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将设备和软件的购臵价提交概预算编制人员,按规定的估(概)算编制规程作出工程建设投资估(概)算。

(9)经济评价。包括工程效益、工程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应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颁发)以及《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1994年颁发)进行编制。

4、其它

4.1与外部系统的衔接安排及之间的边界划分

由于水利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关联密切、共享要求高的特点,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工程,只要不是在孤立的环境条件下建设的,都应该在可研报告中对新与旧(若有的话)、点与面以及内与外三者之间的衔接及边界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划分。否则,就没有回答工程是否存在重复建设以及能否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4.2多媒体演示汇报稿制作

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写后,便进入专家评审和计划部门审批程序。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不可避免地要在评审会上,以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向与会专家以及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等单位的领导作汇报。通过高水平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汇报,能够使与会的专家、领导和代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架构和要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对可研报告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如何将大篇幅的可研报告浓缩为提纲式的讲稿,充分利用计算机Powerpoint的功能,制作出简明、清晰、图文和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汇报稿,也是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

5、结语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在编制单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下,为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应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负责或通过与其它单位合作的形式进行。

主要参考资料: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试行)

母线保护要求及整定计算原则 篇6

变电站母线连接着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是电能供应的枢纽。母线故障时电压降低会影响全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系统稳定;母线短路时巨大的短路电流会冲击母线结构和设备。因此,对母线保护的整定计算尤其重要。

1 母线保护要求

母线保护要求如下:

(1)动作迅速,灵敏度高。

(2)性能良好,无死区,双母线中两条母线相继故障时,能可靠切除。

(3)有防止误动作的可靠措施。

(4)运行方式灵活,双母线上的各元件能任意切换。

2 母线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以南瑞继保RCS-915AS微机母线保护装置为例,来说明母线保护整定计算原则。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双母双分段主接线方式,由2套装置完成双母双分段母线的保护。

2.1 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其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其定值项包括差动起动电流高值、低值,比率制动系数高值,电压闭锁值。

(1)差动起动电流高值按保证母线在最小运行方式发生故障时有足够灵敏度来整定,并应尽可能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一般取TA一次额定电流值。

(2)差动起动电流低值按切除小电源能满足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一般取0.9倍的差动起动电流高值。

(3)比率制动系数高值按一般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母线故障时,大差比率差动元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在0.3~0.7的范围内选取,一般取0.7,不推荐精确计算。

制动系数是比率制动特性母线保护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微机母线保护出现之前,母差保护制动系数的整定主要考虑动作灵敏度和抗TA饱和两方面指标,一般取值在0.6~0.8,而且两者往往不能兼顾。因为微机型母线保护的抗TA饱和原理和制动系数的关系不大,所以主要考虑保护的灵敏度和最大不平衡电流。国外的微机型母线保护的制动系数固定为0.3;国内采用可整定的制动系数,除了考虑不平衡电流,还要考虑母线的电流流出。整定时根据母线系统故障时流出电流的比例选取制动系数,推荐范围为0.3~0.7,故障时流出电流比例较大的母线系统制动系数可以选取低值,流出电流比例较小的母线系统制动系数可以选取高值,制动系数不推荐精确计算。

微机母线保护在双母线并联运行和分列运行时,保护装置都是由大差起动、小差选择出口。当双母线分列运行时,如果在出现弱电源方式运行的一段母线发生故障,那么有可能带比率制动的大差会因制动量而难以起动,从而导致整套母线保护拒动。因此在母线分列运行的情况下,保留大差元件的起动值,而将比率制动系数下降到一定范围,使其既能在发生弱电源母线上的区内故障不拒动,又能在发生弱电源母线侧发生严重的区外故障不误动。RCS-915AS微机母线保护在母联分列运行时,大差的比率制动系数取0.3。

(4)母差低电压闭锁按母线对称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一般取相电压为40V。母差零序电压闭锁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一般取开口三角电压为6V。母差负序电压闭锁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并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一般取相电压为6V。另外,母差保护在对母线空载充电时正常投入。

2.2 母联、分段充电保护

母联、分段充电保护电流定值按最小运行方式下被充电母线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

充电保护正常运行时退出,当任一组母线检修后再投运前,利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对该母线进行充电试验时可投入母联或分段充电保护,但充电闭锁母差不投入。

2.3 母联、分段过流保护

母联、分段过流电流定值按被充线路末端发生相间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且必须躲过该运行方式下流过母联的负荷电流。母联、分段过流零序定值按被充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来整定。

过流保护正常运行时退出,当利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作为线路的临时保护时可投入母联或分段过流保护,但母联过流起动失灵不投入。

2.4 母联、分段非全相保护

母联、分段非全相零序电流定值按躲过最大不平衡时的零序电流来整定。母联、分段非全相负序电流定值按躲过最大不平衡时的负序电流来整定。母联、分段非全相时间定值按躲过母联开关合闸时三相触头最大不一致时间来整定。

2.5 母联失灵与母联死区、起动分段失灵和分段失灵保护

母联失灵电流定值用于母联失灵和分段失灵保护,按母线故障时流过母联和分段的最小故障电流来整定,一般取400A(一次电流)。

母联失灵跳分段时间定值用于母联失灵跳分段时限和分段失灵跳母联时限,应大于母联和分段开关的最大跳闸灭弧时间,一般取0.1s。

母联失灵时间定值用于母联或分段跳母线时限,应大于母联失灵跳分段时间再加上母联和分段开关的最大跳闸灭弧时间。可取0.15~0.25s,一般取0.2s。

母联死区动作时间定值应大于母联开关TWJ动作与主触头灭弧之间的时间差,以防母联TWJ开入先于开关灭弧动作而导致母联死区保护误动作,一般取0.1s。

110kV母线保护不设置母联失灵保护,但是有分段失灵保护。当母差动作不返回、相应母线电压闭锁开放、分段有电流三个条件都满足时,起动另一套保护的分段失灵保护。当起动分段失灵开入接点动作,经整定延时,相应的分段电流仍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时,分段失灵保护经相应母线电压闭锁后第一段时限切除母联开关,第二段时限切除相应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

2.6 交流电流保护

TA断线电流定值按躲过最大负荷时的不平衡电流来整定,一般取0.05~0.1倍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但也有按经验值取0.1~0.2倍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TA断线电流定值的设置是为了当母线系统TA出现断线时闭锁母线保护,不再进行差动保护的判断和处理,使母线区外发生故障时母线保护不致误动;另外,也可监视正常运行时的差动不平衡电流。所以TA断线电流定值按大于正常运行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并乘以适当的可靠系数,动作时闭锁母线保护。

TA异常电流定值按1.5~2倍最大运行方式下差流显示值来整定,整定的灵敏度应较TA断线电流定值高,取值比TA断线电流定值小,不乘可靠系数。TA异常电流是监视正常运行时的差动不平衡电流,仅延时5s发异常报警信号,不闭锁母线保护。TA回路恢复正常后延时5s,TA异常报警信号自动恢复。

2.7 TA调整系数

RCS-915AS微机母线保护通过TA调整系数自动对母线上各连接元件的不同TA变比进行调整,一般取多数相同TA变比为基准变比,TA调整系数整定为1。未用到的支路TA调整系数整定为0。如果各连接元件TA二次额定电流不同,那么应明确装置内元件的电流变换器额定电流。

2.8 控制字和硬压板之间的关系

RCS-915AS微机母线保护中除用于母线电压切换的“投一母TV”和“投二母TV”以外,各控制字和对应硬压板之间均是“与”的关系,只有控制字和硬压板两者同时投入的情况下,相应的保护功能才投入。

3 结束语

随着保护装置的不断更新完善,整定计算原则也会随之改变,具体工程也可能对保护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所以整定前,都需要先确认每项定值的定义、每项功能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王春生,等.母线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编制要求及原则 篇7

1 施工布置需处理的问题

施工总布置规划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 但是总的原则应是首先明确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着眼点在那里?如施工场地选择, 是一个施工场地还是几个施工场地?如果有几个施工场地, 哪一个为主要场地?然后进行区域划分和规划, 哪些采取集中布置, 哪些采取分散装置, 场地布置几条主要干线, 场外与场内交通如何衔接?两岸交通联系方式, 以及对外运输的场内码头、车站、过江桥的位置与高程等。

2 施工场地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场地一般不宜选在枢纽上游的水库区, 必要时,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期上游水位变化情况, 适当利用库区内接近坝区的场地作为施工前期临时建设设施场地, 不得已必须在水库区布置前后期临建设施时, 其高程不应低于场地使用期间最高设计水位。再次, 利用工程弃渣填筑河岸低的滩地至防洪水位以上时, 不能过分束窄河床, 尽量避开因导流、泄洪而造成的冲於范围和主河道两岸河谷洪水顶冲范围, 应根据防洪标准计算场地周围岩边流速值, 必要时利用模型试验, 论证场地防冲范围, 采取有效的防冲措施。其次, 施工场地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 场地上下边坡应该稳定;施工场地各地段之间, 各地段与各施工区之间联系简便快捷;同时要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可能性。

3 施工场地分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枢纽工程的组成和布置特点, 确定施工设施的组成及其布置重点。对以混凝土建筑物为主体的工程枢纽, 应以砂石料开采、加工、混凝土拌合浇筑系统的布置为重点, 其他施工企业临建设施要围绕它进行布置。对以当地材料建筑物为主体工程的枢纽, 应以土石料场开挖、加工、堆弃料场和上坝运输线路布置为重点, 力求将主要生产系统集中布置和尽量靠近有关主体工程施工区的宽阔平坦的地段, 占据有利地形, 协调布置场内运输线路, 其他系统企业围绕重点进行布置。其次, 要研究主要场地内部运输干线的布置条件、混凝土运输线路、土石方运输线路、砂石骨料运输线路、围堰截流运输线路、重大构件运输线路、两岸联系方式、上下游联系过坝方式等。第三, 研究施工场地地形、地质条件, 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管理的习惯组织形式, 确定区域规划方式。混合式布置, 可以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又便于各施工段的管理;集中式布置, 可减少施工干扰, 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 同时结合城镇工农业发展规划, 布置福利区及辅助企业区、站场区, 繁荣地方经济, 提高经济效益。如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安装场地, 应靠近安装地点和尽可能布置在主要辅助企业区附近;施工管理中心是施工现场的总指挥部, 适宜布置在靠近主体工程, 主要辅助企业区、仓库区等区域集中的地段;生活福利区应考虑风向、日照、噪音、绿化和水质等因素, 最好集中布置在距施工现场有一定距离的地段。若职工居住区分散到各个工区, 则生产、生活应有明显的界限;弃渣地点应选择在主要施工场地的滩地、沟、谷等处;主要施工器材仓库、站场、转运站等储运系统, 一般应布置在与对外交通线易于连接或进入施工场地的入口处。

4 分区布置

当对外交通采用标准铁路时, 首先确定车站、码头的位置, 然后布置场内交通干线, 同时布置重点辅助企业和生产系统, 再沿干线布置其他辅助企业、仓库等有关各项临建设施, 然后布置水电系统及施工管理区和生活福利设施。当对外交通采用公路时, 应与场内交通连接成一个系统, 再沿线布置辅助企业、仓库等临建设施。具体情况是:

对外交通专用线的铁路车站或汽车站可以布置在施工现场的入口附近, 并与坝址相距适当距离, 以便调整线路, 适应施工高程的较大幅度的变化, 避免压缩场地, 也便于出线通向全场而不产生反向运输。

场内运输道路布置应先铁路后公路, 先永久后临时, 先干线后支线, 先运输量大的后运输量小的, 先低部位的, 后高部位的。场内交通要注意下列干线:两岸联系线路、混凝土和水泥运输线、砂石骨料的运输线、围堰施工运输线、基坑开挖出渣运输线、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进厂线路, 以及上下游联系的过坝线路等, 这些干线, 一般采取高低线统筹布置, 低线多用于施工的初期, 高线用于施工的中、后期。

混凝土搅拌厂、水泥仓库、砂石料堆场、外加剂间、修配间、配电室、空压站及制冷厂等, 应布置在接近主要建筑物的地区。

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的原材料和成品及半成品的运输量相当大, 但运输上坝的距离没有严格要求, 可布置在第二线场地范围内, 但应具备运输成品和半成品上坝的运输条件。

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基地, 是直接为主体建筑物加工制造供安装用的成品和半成品有重大的部件, 对运输车辆和运输重量有特殊要求。因此, 运输上坝的距离应近勿远。如果前方场地条件许可, 应布置在前方, 否则可布置在后方, 前方设立拼装场。

空压站主要供风对象是基坑和两岸石方开挖钻孔设备及混凝土振捣设备。为减少风量和风压损失, 供风管道长度以不超过500米为宜。主要空压站设在坝址两岸空气洁净的较高位置, 纵向围堰下段是设置空压站适宜位置。需要压缩空气的其他辅助企业, 可在企业内部或附近另设空气站。

供电系统当电源系外来高压供电系统时, 降压电站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 如工地自发电时, 要考虑燃料和循环冷却水供应方便, 尽量减少烟囱排放粉煤灰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基建基地, 它是为全工地修建企业车间厂房、办公及居住房屋、仓库的企业。在施工准备期间, 它的任务很重, 在施工中期还继续发挥其作用, 应布置在场地第二线或后方的适当地点。生活居住房屋一般采取分散布置, 形成与各工区相配合的生活区, 但部分家属居住区可以在远离现场处适当集中。

砂石堆场、钢筋仓库、木材堆场、水泥仓库都是专门为某辅助企业的加工制造储备供应材料的, 储存数量很大, 有的还与企业的生产工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这类仓库和堆场必须布置在所服务的企业附近。砂石骨料的开采和加工, 应根据料场的选择来决定, 力求做到集中开采, 集中加工。大型混凝土系统, 多选择集中布置的方式, 必要时可设置临时拌合站解决初期浇筑。砂石料运输取决于料场筛分厂和混凝土工厂的相对位置, 可以设专线运输, 场内铁路轨距, 应力求简化, 尽可能采用一种轨距, 至多不要超过两种规矩, 场内运输除铁路外, 都应有公路联系。在通航河流上建坝, 还应充分利用水运条件为工程施工服务。

钢材仓库、五金工具仓库、化工制品仓库、机械仓库、机械配料仓库、机械停放场、煤炭堆场等, 是为多数辅助企业的生产运行和修配服务的, 这些仓库、堆场应该布置在所服务的企业后方或适当位置。

储量大而且对防雨、防潮、防尘等没有严格要求的器材设备, 可采用露天堆存, 如砂石料、原木、煤炭等。对于钢材、钢筋、木材成品或半成品等应采用棚式仓库储存, 对于防潮、防尘要求较高的器材如水泥、机电设备及机械配件、电工仪表等应采用封闭式仓库储存。对于具有爆炸和易燃的物资如炸药、油料, 则宜采用地下式或油罐储存。

上一篇:负载敏感下一篇:成因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