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细胞

2024-07-31

血红细胞(精选8篇)

血红细胞 篇1

红细胞变形性 (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 是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 改变自身形状通过微血管的能力, 它是影响血液循环的流动性及粘滞性的主要因素[1]。红细胞良好的变形性是有效灌注微循环, 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维持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因素。当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时, 会出现一系列不利变化, 例如全血粘度升高, 血流阻力增加, 血液循环不畅等。这一阻碍作用, 对心、脑、肺等器官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 红细胞变形性的研究对揭示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当这类患者需要输血时, 更需注意。输血治疗作为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研究库血红细胞的变形性能够为输血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障。本研究拟通过实验观察库血在储存期间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趋势, 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储存时间之间的关系, 为保障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样

来源于10例健康献血者的按血站标准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新鲜全血各200 ml, 于4℃血库冰箱保存。

1.2 仪器

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 (赛科希德SA6000, 北京) , 冰箱 (三洋MBR-506D型, 日本) 。需要说明的是, 赛科希德SA6000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越大, 表示红细胞变形性越差。

1.3 方法

于采血当天 (0 d) 抽取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为对照组。然后在血液储存的1 d、3 d、5 d、7 d、14 d、21 d、28 d每次实验分别抽取5 ml全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每次取血前摇匀血液, 取血后热合封闭。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红细胞变形指数

当血液储存<3 d时, 变化不大 (P>0.05) 见;当血液储存≥5 d时, 改变明显 (P<0.05) , 见表1, 呈现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趋势, 见图1。

2.2 红细胞刚性指数

与变形指数的变化保持一致。

2.3 红细胞聚集指数

当血液储存<5 d时, 变化不大 (P>0.05) ;当血液储存≥7 d时, 改变明显 (P<0.05) , 见表1, 呈现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趋势, 见图1。

*与0 d时比较, P<0.05

3 讨论

输血作为抢救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 主要用于各种急性失血或贫血的治疗, 保证其安全有效是输血医学永恒的课题[4]。输注红细胞的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 增加组织氧供。但是, 近年来的研究均发现红细胞输血可能对受血者产生不良影响[5,6,7]。有研究发现, 与少量或不输血比较, 接受大量输血的患者心脏病复发、心衰竭、中风甚至死亡的概率较高[8]。血液在储存期间红细胞的携氧功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是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是指血液输注患者体内后, 红细胞能否顺利通过微血管的能力, 到达目标器官和组织, 增加氧供。如果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其流变特性发生变化,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那么, 当红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 则难以通过微循环, 势必影响红细胞的输血疗效, 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本研究显示, 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在5 d时显著升高 (P<0.05) , 红细胞聚集指数则在保存7 d时发生明显改变, 升高显著 (P<0.05) , 而且随着时间延长, 三者均呈递增趋势, 说明库血在储存3 d之后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 且变形性的变化要先于聚集性的改变。这些不利的变化提醒在进行输血治疗时要谨慎进行, 对患者病情进行客观评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 血液制品的病毒检测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发生率极低, 但是, 这不代表输血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 因为红细胞在储存期间本身会发生改变。正如前文所述, 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对心、脑、肺等器官影响明显。那么, 心脑血管等微循环疾病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尽量选择保存5 d之内的血液, 至少不能超过7 d。在围手术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给患者输血, 因为在此期间止血药物的应用会导致患者外周微循环的收缩, 再进行输血就有可能加重局部微循环障碍, 导致机体氧供不足, 影响手术预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遇到高龄、高血粘度、微循环障碍、酸碱电解质失衡等患者时更要谨慎, 非输血不可时尽量选用3 d之内的红细胞制品, 而且要坚持少量或限量原则。

红细胞的流变性状由很多因素决定, 主要包括: (1) 红细胞膜的粘弹性, 它主要受双侧脂质结构和膜骨架结构的影响; (2) 红细胞的几何特性, 取决于细胞表面积s与体积v之比 (s/v) ; (3) 红细胞胞浆粘度, 主要受血红蛋白浓度影响[2]。那么, 血液在储存期间红细胞流变学性状的改变是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单一作用所致, 抑或有其他原因, 最近的研究认为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一氧化氮大量损失, 通过补充一氧化氮可以改善红细胞变形性[9,10]。但是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值得进一步研究, 这对提高血液储存质量, 保证输血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askurt O K, Meiselman H J.Blood 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J].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03, 29 (5) :435-450.

[2]许锋, 胡林, 肖文波.血液流变学中影响红细胞变形性的因素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2004, 21 (3) :279-281.

[3]Caimi G, Presti R L.Techniques to evaluate 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in diabetes mellitus[J].Acta Diabetol, 2004, 41 (3) :99-103.

[4]朱奕, 伍昌林, 李岚, 等.贮存红细胞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与输注效果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4) :1673-1674.

[5]Hebert P C, Fergusson D A.Do transfusions get to the heart of thematter[J].JAMA, 2004, 292 (13) :1610-1612.

[6]Rao S V, Jollis J G, Harrington R A, et al.Relationship of bloodtransfu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syndromes[J].JAMA, 2004, 292 (13) :1555-1562.

[7]Tinmouth A, Fergusson D, Yee I C, et al.Clinical consequences ofred cell storage in the critic-ally ill[J].Transfusion, 2006, 46 (11) :2014-2027.

[8]Rao S S, Radford M J, Krumholz H M.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JAMA, 2005, 293 (6) :673-674.

[9]张洪为, 李代渝, 古天明.一氧化氮的生理学及对输血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5) :384-386.

[10]张洪为, 李代渝, 赵华, 等.一氧化氮对库血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特征之探讨[J].重庆医学, 2009, 38 (11) :2695-2697.

血红细胞 篇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病理学变异

降低 :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铅中毒及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生理学变异

降低: 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

降低 :新双香豆素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细胞 篇3

关键词: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安全输血

临床上有80%以上的输血患者需要补充的是红细胞而非全血。红细胞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临床输血的疗效。国内外专家学者已从电解质生化指标、酶类和免疫分子的变化等多方面对贮存红细胞进行了研究,并对红细胞悬液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进行了评价。本文从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贮存期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标本来源于本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制备成的红细胞悬液。

1.2 观察对象

收集2008年5月~2009年2月264份库存红细胞悬液的血标本(献血员),分别以储存0、7、14、21、28 d和35 d 6个时间段为6个观察组,即1组(储存0 d)血标本49份;2组(储存7 d)血标本48份;3组(储存14 d)血标本47份;4组(储存21 d)血标本44份;5组(储存28 d)血标本32份;6组(储存35 d)的血标本34份。

1.3 样本留取

取一根30~40 cm的无菌胶管,用无菌结口机(泰尔茂SC-201A型)将其连接在已制备好的悬浮红细胞血袋上;充分混匀悬浮红细胞并灌注到无菌胶管内,热合然后分离于血袋。将灌注好悬浮红细胞的无菌胶管分成6断,分别在0、7、17、21、28、35 d进行检测。

1.4 检测仪器

采用KX-21型全自动电子血细胞仪(日本Symex公司)分别对以上红细胞悬液的血标本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3、4组Hb、RBC、HCT的含量其组间差异不明显。与2、3、4组比较,5、6组的Hb、RBC、HCT的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库存红细胞悬液血标本中Hb、RBC、HCT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红细胞悬液是临床输血中使用最多的血制品之一,主要用于纠正患者因红细胞数量减少而导致贫血引起缺氧现象,提高携氧能力。因此,红细胞在贮存期间的质量是临床输血疗效的保证。当血液离开人体血循环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红细胞的ATP含量、细胞结构及功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K+、Ca2+、P、Mg2+等逐渐增高,Na+则逐渐降低。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常可导致细胞膜损伤,细胞破坏加速,细胞质量下降[1,2]。本实验结果显示,血液在4℃保存期间,血液中的Hb、RBC和HCT会发生变化,随着储存的时间延长,其浓度、数量和比值逐渐下降。从表1可见,血液在采集制备当天检测Hb为(151.0±11.6)g/L,RBC为(6.02±0.49)×1012/L,HCT为(55±6)%,当保存到第7天时Hb、RBC和HCT均开始下降,保存到28 d以后其各个比值已明显下降。观察保存了7、14、21、28、35 d的血液变化情况,发现其血红蛋白浓度已分别下降了3.3%、4.8%、5.8%、9.9%和15.3%;红细胞计数分别下降了3.5%、4.5%、5.8%、10.5%和14.9%;红细胞压积比值分别下降了1.8%、3.7%、5.8%、18.4%和17.5%。从下降的幅度来看,血液在保存7、14、21 d,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比值变化并不明显;而血液在保存了28、35 d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比值与前三组结果比较明显的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变化提示,红细胞在体外保存的过程中,血液的质量将会发生改变。有学者观察到,保存期间的红细胞其代谢功能会受到贮存环境、时间、保养液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红细胞逐渐衰老,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裂解破损并释放血红蛋白,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上升,溶血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红细胞受到破坏[3,4,5]。有研究提示血液在4℃保存中,红细胞损坏率每天平均为1%[6]。由此可见,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随着血液保存的时间延长而减少和降低,尤其是贮存后期的血液,将会影响到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的贫血患者的疗效。特别对于急性失血患者、慢性贫血患者和造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输血,应注意给予保存期较短的血液输注,以提高输血的治疗效果。此外,在血液体外保存的技术方面,如何能提高红细胞的保存质量,如何通过对红细胞的保存液、保存环境和保存条件等的观察和比较,了解保存红细胞与正常人体内红细胞在功能状态上的差异,了解红细胞功能的改变将会对临床输血效果产生何种的影响等,都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1,7]。

参考文献

[1]李遥金,王翔,兰珂.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6):439-442.

[2]金文君,王笑颜,沈翠芬,等.不同贮存时间红细胞悬液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36-38.

[3]田桂敏,王艳清,张松英,等.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4):291-292.

[4]李芳,范恩勇,孙海英,等.储存时间对库存血液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实验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11(6):453-454.

[5]徐传国,苗温,董茵,等.1.5UMAP保养液保存悬浮红细胞质量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43-44.

[6]柏乃庆.近代输血[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66-74.

血红细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人血红细胞由徐州中心血站提供。做溶血前用含有137 mmol L-1 Na Cl,2.7 mmol L-1 KCl,8.1 mmol L-1 Na2HPO4和1.5 mmol L-1 KH2PO4的磷酸缓冲溶液(PBS,p H 7.4),洗涤三次。离心机转速为2000转/min离心10min,得到红细胞。将红细胞加入p H 7.4的PBS中配成浓度为5%的红细胞悬浮液,于37℃育温5min,然后加入适量的AAPH水溶液引发溶。溶血程度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3]。取适量的反应混合液,用0.15 mol L-1 Na Cl稀释,以2000转/min的转速离心10min将红细胞分离,取上清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40nm处测其吸光值A;同样地取适量的反应混合液,用蒸馏水稀释使红细胞完全溶血,同样条件下测其吸光值B,百分溶血度等于(A/B)×100。在抗氧化实验中抗氧化剂在AAPH加入以前先加入并且育温。每次实验至少重复3次,实验误差在10%以内。实验数据见图1,2。

2 结果

2.1 图1验证了不同浓度的大黄酸

(a)0;b 5μmol/L;c 10μmol/L;d:15μmol/L;e:20μmol/L)抑制AAPH(50μmmol/L)诱导人红细胞溶血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大黄酸浓度的不断增加,抑制红细胞溶血的抑制期越长,即其抑制AAPH诱导人血红细胞溶血的时间越长。

2.2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大黄酸和AAPH在水相中的反应(图2),得出大黄酸可以直接和AAPH自由基反应的结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450nm处的吸收随着时间不断降低。

3 讨论

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组分,具有特殊的功能,参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生物膜(细胞膜、线粒体膜、微粒体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而磷脂双分子层中间是非极性基质区。O2在非极性基质中的溶解度要比极性区大7~8倍,再加上过渡金属络合物如含铁血红蛋白的存在,为脂质过氧化创造了环境。因此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的迅速破坏。AAPH在红细胞的水分散溶液中经热分解产生引发的自由基(R·),它可以进攻红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LH)引发脂质过氧化。由于脂质过氧化是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一个自由基能够引发多达20个链增长反应,因此红细胞膜会迅速被破坏而导致溶血。

大黄酸(1.8-二羟基-3-羧基蒽醌)是一种作用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对多种自由基有广谱清除作用,能够利用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实验表明,大黄酸对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或Maillard反应OHHOO OOHO引起的极弱化学发光均有淬灭作用,该作用强度与丙二醛的抑制率存在线性关系。

本研究显示相同实验条件下,因大黄酸的浓度不同在抑制AAPH溶血过程中体现不同的浓度依赖,即浓度越高,溶血的抑制期越长。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大黄酸和AAPH在水相中的反应,得出大黄酸可以直接和AAPH自由基反应抑制红细胞溶血的结论。

参考文献

[1]Czapski G.Ann Rev Phys Chem 1971,22:171.

[2]孙存普,张建中,段绍瑾,等.自由基生物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68~70.

血红细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院疗养的水面舰艇人员,男354例,年龄(27.5±6.4)岁,体检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根据血红蛋白的高低进行分组,160 g/L以下为对照组(n=228),161~165 g/L为A组(n=82),166~170 g/L为B组(n=34),171~180 g/L为C组(n=8),181 g/L以上为D组(n=2)。

1.2 方法

一般早晨空腹抽静脉2 ml,EDTA-K2抗凝,4 h内检测完成。检测项目:Hb、RBC、HCT、MCV、MCH、MCHC、RDW。男性血红蛋白判断标准(参考范围):120~160 g/L[2,3]。仪器:全自动五分类血红胞分析仪,贝克曼750型原装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水面舰艇人员血红蛋白增高125例(35.31%),其中A组82例(23.16%),B组34例(9.60%),C组8例(2.26%),D组2例(0.56%)。A、B、C、D组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MCH、MCHC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1例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增高。见表1。

3 讨论

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质,是一种结合蛋白,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能结合4分子氧,在血液气体运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整个过程中,均依赖于Hb载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亲和力,其中,氧气的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因此,氧含量直接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有关。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其他因素如需氧量增加的情况下,血红蛋白、红细胞均增加,是一种代偿性变化,是生理适应性机制的调节[4]。

实验结果显示,水艇人员高血红蛋白的红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压积也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艇人员是一群特殊人群,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中工作,机体运动能力主要依赖供氧能力,供氧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红细胞中的HGB含量,HGB增高对他们的训练和军事任务有利。由于他们劳动强度大,导致需氧量增加,机体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环境,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也相应地增高。其次,情绪高度集中、焦虑,这种应激反应会使肾上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促使红细胞、血红蛋白暂时性升高[5]。再次,环境、噪音、振动、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和紧张的作业氛围有关[6]。另外,随着血红蛋白的升高,MCHC均有明显的增高,有统计意义,但仍然在参考范围。

*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

总之,水艇人员在来院疗养时检查,部分人员血红蛋白增高,这对于适应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疲劳、提高耐力非常有意义[7]。在疗养过程中或是疗养结束时,这一阶段处于疗养休息状态而需氧量降低,是否血红蛋白会相对降低,有学者研究发现疗养后血红蛋白升高,而红细胞压积降低[8],这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冯信焰,于广飞,尹思念.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成人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5):923-924.

[2]陆永绥,张伟民主编.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3.

[3]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0-260.

[4]王积福,袁广生,张雪峰.高原养路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性激素、免疫、血细胞的相关性[J].高原医学杂志,2010,20(3):7-10.

[5]于青琳,于庆谭,侯方高,等.长航对艇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2):114.

[6]禹华为,梁冰,苑国业,等.长航对艇员外周血红细胞及粒细胞系统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14(6):363-364.

[7]胡德永,王成传,方丽,等.不同战斗机飞行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标变化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3):263-264.

血红细胞 篇6

1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定义与分类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Intraoperative antransfusion, ITA) 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的临床治疗之中, 这项技术对于减少患者由于异体输血, 抢救急性大出血中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2]。ITA又可以被分为洗涤式自体输血以及非洗涤式自体输血两种, 前者的方法是将患者术中的活动性出血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重新吸引回储蓄器后经滤过、离心、清洗处理后, 再将其回输, 这种方法产生较少的并发症, 使用范围广[3];而后者则是将吸引回收的血液滤过后, 直接回输, 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半程处理, 此技术适用于单纯大量急性出血如大动脉破裂的患者[4]。已有研究表明疾病、应激均会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使其寿命缩短、导致微循环障碍。

2红细胞携氧能力影响因素

红细胞主要的作用是运输O2以及CO2[5], 血液中的O2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来进行运输, 血红蛋白 (Hb O2) 以及O2之间的结合以及解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氧离曲线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偏移, 亦可以使Hb以及O2之间的亲和力发生一定的变化[6]。通常使用P50代表Hb对O2的亲和力。P50即Hb氧饱和度达到50%的氧分压, 正常值为26.5 mm Hg, P50增多表示Hb对O2的亲和度降低, 这时候则需要更高的PO2才可以达到50%的Hb氧饱和度, 使得氧离曲线右移;P50的降低代表Hb对O2的亲和度增高, 而达到50%的Hb氧饱和度需要更低浓度的PO2, 使氧离曲线左移。车辑等通过研究指出[7,8]使用国产血液回收机不会影响红细胞携氧功能, 而库存血红细胞携氧能力相比于正常的红细胞携氧能力显著下降。安敏等也发现血液在保存的过程中红细胞的P50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上升, 有研究指出红细胞结合氧能力亦会显著下降[8]。

温度对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回收的血液操作过程均在层流手术间内完成, 手术间内温度需维持于20℃的水平, 所以暂不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9]采用p H、P50、2, 3-DPG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作为研究指标,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10]。回收的血红细胞p H值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升高, 而回收的血液酸碱度偏碱则可能是由于与回收血红细胞所处的特殊电解质环境有关, 采取生理盐水对回收血液进行清洗后, 除了钠离子以及氯离子之外, 回收血中各主要离子均达到正常生理水平的50%, 而总蛋白、白蛋白在经过清洗后均在正常生理水平的20%[11,12]。所以说回收血红细胞若出现高钠、高氯、低钾, 则红细胞膜上的钠泵通过细胞内外钠-钾交换进行调节, 而红细胞内的碳酸酐酶可以被分解为HCO-, 生成H+和HCO-, 细胞外的Cl-与HCO-进行交换而进行调节[13,14], 回收血在回收机的回收罐中, 而离心罐则非密密闭[15], 所以CO2可以被挥发至空气之中, 而消耗的H+以及OH-过剩, 使得回收血中的p H至则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而呈现偏碱的状态。过往已有研究指出, 回收血中的P50与麻醉前外周血比较接近, 患者术野出血虽经创面破坏, 但红细胞携氧能力并不会很受影响, 携氧能力仍在正常范围内[16,17]。2, 3-DPG对于Hb的携氧功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可能是由于其与Hb的p链进行结合, Hb空间构象变化, Hb趋于稳定导致。当血流经过PO2较高的肺部时, 2, 3-DPG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当血流经过PO2较低的组织时, 红细胞中的2, 3-DPG含量则会明显增加以供组织的营养需求[18]。在PO2相同的前提下, 随着2, 3-DPG浓度的不断增大, 氧合血红蛋白所释放的O2增多。人体则会改变红细胞内2, 3-DPG的浓度来影响组织的供氧能力, 回收血红细胞的2, 3-DPG浓度则与外周血红细胞接近, 这也说明回收血可以与正常的外周血红细胞提供氧给外周组织, 改善组织氧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则会影响体内某些组织的氧供[19]。可变形性是红细胞存在的前提。红细胞的最大变形指数与麻醉前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也说明术中洗涤式的自体血液回收过程中产生的负压、滤过、离心等操作并不会影响红细胞结构和变形能力, 也可能是由于衰老红细胞经滤过、离心后被大量清洗所致[20]。

血红细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3例, 女42例, 年龄26~77岁, 平均年龄47岁, 病程0.5~7年, 贫血种类包括: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 确诊方法为血清铁蛋白<14g/L, 且血清转铁蛋白受体<15%;3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 确诊方法为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异常;32例肾病性贫血患者, 确诊方法为有肾病病史, 肾功能出现异常, 且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降低。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 进行血液学、骨髓铁染色等方面的检查。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证实无贫血症状的9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4例, 女41例, 年龄25~77岁, 平均年龄4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试剂与样本采集

检测各项血液学参数采用Sysmex XT-4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西门子公司, 德国) , 各种试剂和配套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也来自西门子公司;检测血清铁蛋白 (serum ferritin, SF) 采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雅培公司, 美国) , 试剂为原装试剂。测试前校正各分析仪器, 且质控验证均符合要求。样本采集[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采集新鲜静脉血2m L,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 进行抗凝处理。将新鲜抗凝全血用于血常规等各项检测分析, 同时另外采集静脉血2m L离心后将血清分离, 在-20℃保存备用, 注意各项检测额均在2h以内完成。

1.3 检测方法[3]

采用Sysmex XT-4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et-He、网织红细胞含量和血常规, 方法为免疫荧光染色法, 并通过计算获得Ret-He的结果。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SF和s Tf R, 采用全自动高效液相层析法分析仪定量测定Hb。在反映网织红细胞成熟阶段的二维显示散点图上, 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对应不同分区的FSC, 所以要找到Ret对应的Ret-y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最终获得Ret-He的结果, 公式为Ret-He:Ret-He=[5.5569@exp (0.001@Ret-y) ]。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所得到的数据, 对其进行卡方检验, 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 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稳定性评估

选取低值为23.6pg、高值为36.7pg的2份标本进行稳定性考察, 低温保存后在相应时间点重复检测标本, 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低值在初次测定48h后略有下降, 但变化的差异百分率仅为0.4%;高值在初次测定48h后略有上升, 但变化的差异百分率仅为0.5%, 两组数据变化趋势都不显著,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所以低温保存两天内Ret-He的测定值均可保持稳定。

2.2 确定正常参考值

经过多组秩和检验分析, Ret-He无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所以本研究选取了对照组95例同质健康成人, 排除了影响研究指标Ret-He的疾病和其他相关因素, 根据医学参考值 (reference va-lue) 的定义制定了Ret-He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根据百分位数法 (95%) 进行计算, Ret-He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7.74~36.25pg。

2.3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将各类常见贫血患者的Ret-He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正常人为30.04pg, 缺铁性贫血患者为23.85pg, 该组Ret-He低于正常健康人及其余两组, P<0.001, 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为29.83pg, 该组Ret-He与正常健康人相比, P=0.824, 无统计学意义;肾性贫血患者为31.34pg, 该组Ret-He与正常健康人相比, P=0.173, 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残存尚未完全排出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若用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进行活体染色, 会被凝聚沉淀并着蓝色或蓝绿色, 且颗粒间呈枝点状或丝状连接成网状结构, 故称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是以染料碱性槐黄O (auramine O) 可以与网织红细胞内的RNA结合, 在用波长488nm的激光束进行照射时, 可以同时测量反应胞质内RNA含量和细胞体积大小的前向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 (FSC) , 从而构成一个反映网织红细胞成熟阶段的二维显示散点图[4]。该图可以依据荧光强度来确定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程度, 若为成熟红细胞, 则荧光极少或没有, 若为幼稚网织红细胞, 则荧光越强。随着检验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采用网织红细胞来评价骨髓造血功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参数, 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给临床诊断、监测和治疗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观察对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95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et-He低于正常健康人及其余两组, 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和肾性贫血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et-He在贫血的鉴别和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贫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参考文献

[1]柯宗明.贫血患者120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9) :1481-1483.

[2]董磊, 吉品健, 马红雨, 等.网织红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医学综述, 2012, 18 (16) :2567-2569.

[3]高绍华, 董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铁缺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使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3 (10) :1037-1039.

血红细胞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7份标本由BC-1800血球分析仪筛查出的白细胞高于正常且含量呈梯度变化的全血标本。

1.2 材料

深圳迈瑞公司BC-1800全自动血球仪器提供的原装配套试剂,稀释液批号为20101009;清洗液批号为201001101;溶血素批号为20100913;标准品为迈克公司生产,批号为1010071;20 uL毛细吸管,生产厂家为姜堰市健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 ml和0.5ml的吸管,厂家不详。

1.3 方法

(1)在7180生化仪上设定血红蛋白测定参数,吸3 ml稀释液和0.5 ml溶血素混和后加入20 uL全血标准品混匀,并分成两部分,一部份做为试剂,一部分为样品,用来标定生化仪。(2)血球仪筛选出不同浓度白细胞的标本7份编为1~7号,测定血红蛋白计数。(3)用吸管吸3 ml稀释液和0.5 ml溶血素混和,共7只编号备用,用毛细吸管吸1~7号标本各20μL放入相应编号试管内混匀,迅速用7180测定其血红蛋白量。(4)将以检测过的1~7号标本用3400 r/min离心5分钟,再用7180生化仪检测血红蛋白。(5)画直角坐标描点作散点图,把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离心前后的差值在直角坐标上对应X、Y轴进行描点。白细胞为Y轴,血红蛋白变量为X轴。

1.4 数据处理

对同一标本用BC-1800检测的HGB与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不离心检测HGB的检测数据进行EXCI软件处理相关回归比较,再对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同一标本离心前后血红蛋白进行比较,依美国CLIA 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为标准,不同仪器对同一标本HGB前后超过±7%为异常[3]。

2 结果

BC-1800与日立7180先后对标本检测的血红蛋白值见表一,两台仪器对同一标本检测的血红蛋白值相关回归系数为0.98,且检测结果差值远远小于规定的波动范围,故其结果可视为一致。7180分析仪测定的血红蛋白在离心前后差值与白细胞数的相关回归值为0.97,接近1,说明白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有高度的正相关。用t检验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tr=0.97>t0.01=0.798,P<0.01,故更说明白细胞的数目高低是影响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是密切相关的。从直角坐标看,白细胞的数在4.5万以下时,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变化基本呈直线相关,但在5万以上时,不在符合这个规律。

3 讨论

BC-1800和日立7180生化仪器在本实验中,对血红蛋检测所用原理一致,除硫化血红蛋白外,各种血红蛋白物均与低浓度SDS作用,变为SDS-HB综红色化合物,依据朗伯-比尔定规,在53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BC-1800血球仪是厂家根据血红蛋白最适反应波长538 nm特别制定的。日立7180则只能选定最为靠近的波长540 nm,波长差异造成的结果偏差是系统误差[4],可以通过系数校正;在加样的过程中,BC-1800从进样到检测结束全部自动化,7180生化仪对血红蛋白的检测中,由于仪器设计的不同,需人工将试剂和标本混和并放到相应试剂位,依照其相应程序只执行比色和计算过程,所以7180生化仪在分析过程前的精密度没有BC-1800控制的好,但溶血素和稀释液对对标本的稀释度为375倍,每1μL的加样量对结果的影响为真值的1/375,故轻微的加样差异是不会造成结果的过大的变化。7180仪器在检测过程中有三分钟的孵育时间,由于时间的延长,血红蛋白与溶血素反应可能更充分;BC-1800从加样到检测结束时间为1分钟,孵育过程时间短,客观上可能存在由于血红蛋白成分的差异而导致结果不同,但从表一来看,其结果完全可以接受,可以忽略这种差异。

在BC-1800血球仪中,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在同一个池中进行,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不能分开,在日立7180检测中,当对同一标本用3400转5分钟离心离心去除白细胞再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时,我们发现白细胞在22.2×109/L以下时,血红蛋白变化并不明显,白细胞高于22.2×109/L时血红蛋白值有很大的变化,离心前后的溶液的差异是白细胞的有无和高低。通过离心去白细胞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白细胞升高到一定范围时是可以干扰血红蛋白的测定的,会使血红蛋白假性增高。

从直角坐标可以看出BC-1800血球仪的白细胞检测线性范围[5],当白细胞数超过50×109/L时,其数据不再符合仪器内置的直线方程,结果不再可靠。实验比较也说明,三分类的血球仪中,白细胞做为一种微粒悬浮在于血红蛋白与溶血素的溶液中,由于其直径远远大于测定波长,当其处于检测光路中时,会对透过血红蛋白溶液的光线发生阻挡、反射和折射,一定浓度下对结果影响不大,当其数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造成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应找到相应的规律对超过警界白细胞范围的血红蛋白进行校正[6],这样就能测到更客观的血红蛋白浓度,更有利于临床对病情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俞善丁.临床基础检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3-87.

[2]谭齐贤,张树平.红细胞检验的临床运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2003:120-123.

[3]周华文,居漪,王美娟,等.上海市23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5-328.

[4]李松茂.系统误差的消除与减弱.中国计量,2010.3:97-98.

[5]黄亨建,周君,宋吴岚,等.临床实验室线性评价方案.华西医学,2006,21(3):634.

上一篇: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下一篇:设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