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策略

2024-06-07

实然策略(精选7篇)

实然策略 篇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 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中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德育课堂这一主阵地, 切实开展好法治教育, 提升未来劳动者的法治意识。

应然和实然, 本是西方哲学史上所说的理念和现实。“应然”指应当如何, 也是书本中的理论和观点;“实然”指实际如何, 也就是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在法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受社会现实环境影响, 课堂中所传授的一些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尚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一味的生搬硬套、强制灌输必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差, 不能适应未来的职场生活, 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对老师、课程乃至法律的负面认识。要使德育中的法律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将法律课堂和现实生活基础紧密结合, 帮助学生从“实然状态”顺利过渡到“应然追求”, 从而实现知行的顺利转化。

一、一节法律课的课堂生成情况分析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关于“劳动合同”的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劳动合同的内容, 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调查自己的家长或亲戚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并要求学生将合同复印一份以便课堂上讨论使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这一预设被“意外”的生成打乱了。当老师介绍完相关劳动合同的内容后, 说明劳动合同是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益的有效法律武器, 要求学生展示家长和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时, 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家长和用人单位没有劳动合同,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已在小声议论:“书上说的全是假的。”“单位就不签你能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 老师也明白:在目前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尤其是乡镇私人企业中这种现象很普遍, 如何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既让学生真正掌握书本中劳动合同的知识,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又要让学生认同客观事实, 适应社会, 针对这一课堂意外的生成, 教者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师:为什么用人单位没有合同我们的家长还是选择继续工作?生1:家长不知道劳动合同。

生2:单位说要想在我们这上班, 就是没有合同, 我们家长没有其他门路, 只能接受单位的这种做法。

生3:就业形势难, 我家长本身就是下岗工人, 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 不想失去挣钱养家的机会。

……

师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是你自己遇到上述情况该怎么办?生1: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 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师结合学生讨论, 小结说明我们现在就是在普及法律知识, 并希望通过我们同学的学习进而影响我们的家长和整个社会, 所以说学习法律课程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

生2:没法子, 谁让我们是弱势群体, 只能被欺负。

师根据学生的无奈回答, 结合班级学生男生多喜欢体育的现状, 列举体育界一些著名的球星如詹姆斯、梅西等被各大俱乐部争相高薪抢聘的新闻, 以及我班一名往届优秀毕业生在应聘中用人单位主动承诺给予加薪、提供发展平台的事实,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他们不担心用人单位不签合同?

小结:我们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 打好基础, 熟练掌握技能, 只有成为强者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生3: (气愤地说) 我的家境不富裕, 迫切需要这份工作, 而且我们现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也没有和企业讨价的资本。我就必须忍受这种苛刻且不合法的现状, 但我会等到离职的那一天, 讨回失去的一切。

师:怎样才能讨回这失去的一切?

师引导学生树立法治中的证据意识, 提醒学生要注意搜集证据, 帮助学生列举证据来源:如保留工资单、工作证、将和老板有关劳动合同的谈话录音、拍下自己工作时的场景等。

小结:当我们的生活实际迫使我们接受这份不公平的待遇时, 我们要保持良好心态, 学会适应阴影, 但这种适应不是消极等待, 而是在谋求机会, 不断成长,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合法手段争取自己失去的合法权益。

生4:坚决和不法企业主斗争下去! (全班掌声)

师:怎样斗争下去?

生:不签合同就先炒了老板的鱿鱼! (掌声)

生:找政府部门或媒体举报!

师提醒学生政府职能部门是指当地劳动监察部门, 同样需要注意保留证据。

师:积极向劳动部门举报, 可以维护我们哪些权利?

结合学生讨论, 要求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讲到这时, 全班沸腾) 以此说明法律对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调动学生维权积极性以及对法律的敬畏感。

小结:作为劳动者要掌握必要的法律求助途径, 勇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也是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实然”和书本中的“应然”产生的矛盾, 作为教者, 不能仅仅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判断“企业的做法不合法”,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 也容易让学生思想上产生困惑、叛逆甚至是阴暗和仇视, 而要根据客观现实, 将学生看到的“实然状态”转化为对未来的“应然追求”。在上述案例中, 主要采取了三个步骤:了解实然状态—判断实然和应然的差距—提出追求目标和措施, 重在帮助学生把握如何追求和实现法治中的应然。

二、德育课堂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策略思考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当前德育课法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学生的认知实际, 演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 学生不是从自己看到的实际去思考, 而是一味向书本和老师的标准迎合, 表现在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上, 就是听得多、落实的少, 说的多、做的少, 尤其在新媒体时代, 虽然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渠道多、范围广, 但信息来源复杂, 学生缺乏自我甄别能力, 往往以偏概全, 甚至出现很多负面的法治评价。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德育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 将学生对于“实然”的分析转化“应然”的追求, 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法治知识领悟的实践场所, 让学生从法治课堂中真正有所悟、有所获。

(一) 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现实, 学会适应环境, 力求技巧维权

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法治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些违背法治的顽疾在短时间还无法根除, 作为即将踏上社会的职业学校学生他们对生活满怀憧憬, 往往以完美的挑剔眼光看待社会上的一切, 但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或生活所需又没法抗拒这些顽疾, 这就使得我们一些学生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 消极、抗拒甚至走上极端, 作为教者就必须针对学生掌握的这种“实然”状态进行正确法治观教育。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 就要适应环境”的这一客观事实, 学会正视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合法的阴影, 而不是无限放大社会中的不足, 进而怨天尤人;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适应不是简单的迎合、消极的参与, 而是要在逆境中不断追求进步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要教会学生既能保护自身权益又能维护法律尊严的迂回技巧。

(二) 强化学生践行法律条文, 明确求助途径, 行动捍卫应然

这也应该是我们德育课堂法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个人进步的一小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德育课堂强调的是提升觉悟、提高素质和追求真理、正义, 当我们学生有足够能力和精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法治“应然”时, 我们就应采取积极行动以自己微薄之力共同推动社会法治的进步。作为教者就必须给学生以勇气和力量, 教给学生正确的维权途径, 使学生把法治“应然”作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一种常态, 只有每个人都能不懈进行“应然”追求, 我们的学生才能不断成长, 我们的法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三) 法情交融, 静动结合, 引导学生做法治社会中的强者

德育课堂需要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 法治意识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回归生活。当今竞争社会没有绝对的平等和公平, 每个人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 针对学生在法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没有地位”的这种“实然”心理, 在强化“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观点的基础上, 必须让学生明确竞争是客观存在的, 竞争社会的公平来源于自身的实力, 引导学生从静态学习向动态行为转变, 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的最佳途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教者应抓住法治教育过程中的有利契机, 将学生对现实“实然”的不满状态转化为对未来“应然”的强烈追求, 树立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 进而实现德育课堂应有的目标。

德育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 法律课的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敬畏法律、体验人生价值的活动, 只有学生不断将自己的“实然”状态转化成对“应然”的不懈追求, 才能真正获得对法治的感悟, 真正感受到学习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这样的法治教育一定会让学生兴趣盎然!愿我们的每一节法律课都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彭晓媛.中职德育课教育中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 2011 (8) .

[2]王少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职业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篇2

当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或言说, 过于实然化、功利化、低端化, 达不到应然的哲学高度。诚然, 实然的表达也是需要的, 实然的追求更是不能丢, 它是职业教育务实和根本的东西。但过于务实、一味实然, 就会在“埋头拉车”中, 失去方向感;就会因导向定位过低, 纠结于实际操作的经验层面;就会在过于追逐实然东西的惯性中迷失, 失却对职业教育应然理想的追求和把握。比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吗?这样的定位太低, 功利性也太强, 窄化和矮化了职业教育, 无益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吗?这也只说对了职业性、技能性实然的一半, 而对高等性、人文性、发展性应然的另一半却全然丢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应然的方向和选择, 但人们看重它的理由也只是资金、设备、实习等实然的利益, 并没有上升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高度来认识。这些表达、追问和实践, 暴露了当下职业教育的实然化倾向, 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应追求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统一。它不能抛却形而上的东西, 应然与实然之间必须保持应有的平衡和张力。尤其是在实然倾向突出的背景下, 更应强调应然的价值选择与表达。因为应然的诉求能够提供一种“仰望星空”的理想追求的标高, 一种价值导向和定位, 一种方向把持与指引。同时, 还能提升人的视野和境界, 好比登山, 能够获得一种高远的视界, 一览众山小;观海, 能获得一种邈远的境界, 视野无极限。职业教育只有获得这种形而上的势能, 才能实现视野的敞亮、本质的彰显、意义的澄明, 才能驱策职业教育行之久远。

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应然诉求和表达, 我们认为是整合。整合是将职业教育的事物、现象、要素等统整组合, 使之形成合目的的价值整体的归并融合过程。整合是职业教育应然的哲学表达。

一、整合是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彰显

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 整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这一命题并不是在表达一种实然的存在, 而是表达一种应然的期待和诉求。因为作为整合的职业教育这一应然的本质, 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在实践上, 职业教育的许多办学行为也是离散的、非整合态的, 与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相背离的。因而职业教育需要理性的哲学思考, 把握职业教育整合的应然本质, 并以这一本质观为指导, 统一办学思想和行为, 规范和引领职业教育的实然发展。

二、整合是职业教育各种实然诉求的融合

整合虽是职业教育形而上的应然本质, 但与实然的实践密不可分, 它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抽象的行为模式, 体现了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和融合。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就是教育与实然的服务职能和就业的目标的整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整合, 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 也是实然的实践;再如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的实然状况, 也要求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整合。这种融合的意义在于, 使职业教育在整合的应然框架内运行, 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应然的发展目标与实然的不懈追求完美结合, 构成了相互作用的永恒张力和动力。

三、整合是处置职业教育各种关系的方法论

哲学是研究事物联结与关系的学问, 整合就是在思维和实践中处置事物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方法是分层级的:有经验层面实然的做法、理性层面的方法以及哲学层面应然的方法论。对职业教育来说, 整合是外延极广、包容极大的顶层的方法论, 它扎根于经验的做法, 超越了具体方法, 具有了总方法和宏方法的性质, 成为普遍适用方法论工具。它是职业教育背后起终极支配作用的核心范式和根本之道。

四、整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趋势

实然策略 篇3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然”

所谓制度的“应然”, 是指通过实施制度而应该达到的某种理想目标和状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意在改变我国公共支出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局面。处于“应然”状态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实现以下主要管理目标:

1.保证预算单位对财政经费的正确使用, 维护预算单位的根本利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通过对预算合理性的审查和执行的监控, 来保证财政经费的正确使用。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规范资金流通环节, 纠正预算单位资金使用中的不合法行为, 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保证预算单位资金的正常使用和供给, 保护预算单位的根本利益和广大职工的合法利益, 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实现预防和监督的双重有效控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与预算单位性质相适应的, 预算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其支出的公开性、透明性及接受公共监督的价值取向。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支付过程直接性的特点, 使得预防和监督双重控制成为可能, 能引导公共支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支出管理由“分散”到“集中”, 由“体外循环”到“体内循环”, 实现了公共支出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依靠科学的管理流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高水平的网络技术,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了规范有序的支出管理, 奠定了效益与效率统一的基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最大限度地集中财政资金、调剂余缺、简化支付流程, 能从根本上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制度的实施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它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是否科学、合理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才能真正达到制度的“应然”状态。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然”

所谓制度的“实然”, 是指这种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与“应然”有很大差距的现实状态。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改革的初始阶段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流程、系统的管理制度、成熟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制度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工作效率和资金效益还不尽如人意, 制度目标远没有达到。

(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作系统不够完善

1.国库集中支付组织机构不健全, 责权模糊, 监管力度不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组织结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实行集中支付需要专门的、独立的运作体系, 而现行运作系统不利于制度改革的深化, 组织机构的独立性、专门性特点不突出, 使得责权不清晰、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得到加强, 但对财政部门自身和执行部门的管理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绩效考核措施, 导致预算计划、指标的上传和下达以及额度到账的效率不高, 直接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效果。

2.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制度缺失, 制度的规范性、约束性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试点到普及、从预算资金实行统一支付到预算外资金也实行统一支付, 各相关单位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从整体上看, 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都严重缺乏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匹配的具体相关制度。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中普遍忽视内部控制和具体岗位责任的界定, 使支付环节存在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控制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停留于对资金总量的把握, 对资金的使用监督不力。

3.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不畅通, 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1) 国库资金纳入和拨付效率低, 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在日常工作中, 财政资金的上缴和下拨总是运行缓慢, 指标下达、计划批复、额度到账期限规定不严格, 服务意识差, 体现不出制度的效率性, 增加了预算单位的用资压力。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预算单位多头开户, 上缴环节多;开户银行往往为了达到储蓄额度指标, 上缴资金迟缓;预算报表编制频繁、调整多;预算额度的确定由指标和计划双重控制, 使得资金的下达过程长。

(2) 信息技术、工作方式滞后于业务的需求, 制约了国库资金的高效周转。国库支付系统的信息化以及办公的效率化相对于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 信息传递时效性差, 指令的上传和下达反馈时间久, 横纵向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如财政预算指标已下达到预算单位, 但代理银行因接收指令不同步, 使入账通知不能准时递交预算单位。 (2) 支付流程安全系数低。在岗位设计上缺乏权限设置, 进入“超级角色”后支付操作员从录入、送审、审核、打印、支付指令发送等应相互分离的职务变成全权处理, 给经济犯罪开了方便之门。 (3) 软件系统操作界面多, 支出凭证输入内容多, 缺乏模糊查询功能, 对于规模大、业务较多的单位来说, 制单和对账工作费时费力,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支付环节工作效率低, 纸质凭证的制作、打印、传递增大了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这种低效率的运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环节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 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支出效率的管理目标打了折扣。

(二) 人们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标价值认识模糊

一方面,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国库资金分散、层级式拨付和预算单位自主使用的局面, 限制了预算单位支付财政资金的随意性, 颠覆了由来已久的常规支付习惯, 使得不少人一时难以适应。另一方面, 由于具体的配套制度和组织结构不健全, 支付流程不够畅通, 以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难以完全体现, 一些人把实践中出现的暂时性困难看做这种制度本身的缺陷。因而对该制度改革的认识模糊, 只是被动适应, 改革的主动性不够, 从而影响了制度的改革进程。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对我国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 对支付体制的组织架构、机构设置、运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会计法规、会计核算与结算纪律、信用评估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一项新的制度从制定到实践再到完善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既要看到制度的优越性, 又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实然”到“应然”的改革举措及相关建议

(一) 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流程再造, 重组国库支付系统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哈默的定义, 流程再造是指:进行重新思考, 彻底翻新作业流程, 以便在关键衡量标准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根本性的改善。流程再造以管理目标为导向, 实施流程再造后, 组织的出发点、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系统的运转方式乃至组织文化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流程再造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各部门和各环节相互配合与协调。国库支付系统的流程再造要从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两方面进行。

1.合理安排组织结构, 完善机构设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前提是建立一个服务型和责任型相结合的财政支付组织系统, 对相关职责和服务质量做出公开性和标准性的承诺,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运作系统高效运转。建立健康有序的集中支付运作系统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 转变公共服务理念, 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优化公共服务效果。实实在在做到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的简约清晰, 突出独立性和专门性特点, 改变效率不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 保障运行系统的高效畅通。

2.制定配套细则, 落实责任制, 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制度是准绳, 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 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就会偏离应有的尺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是首要任务, 要对国库支付过程中的有关人员制定严格的责任制, 实行有效监督, 杜绝支付中的套现、虚假转账行为, 严厉打击“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做法, 从源头上防范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二) 抓住关键环节,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实现会计核算科目和国库资金用途的对应性。细化国库资金的具体用途, 尽快实现会计核算科目与国库资金用途的对应性, 减少资金支付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使反馈的支付信息更加真实, 这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实现真正的过程控制和监督。

2.调整财务管理工作重心, 加强预算工作。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前提是做好预算工作, 要改变对预算工作人力、物力投入少的现状, 切实细化部门预算。具体措施是: (1) 配备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人员, 在人力、物力的安排上一定要适应现代财政改革的需要。 (2) 一定要坚持全员预算管理, 保证预算的严肃性、科学性以及执行力度。 (3) 要引入科学的预算方法, 以事业发展目标作为预算导向, 结合实际需要, 综合平衡, 照顾特殊, 力求细化预算指标, 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为日常国库支付额度的下达奠定基础。 (4) 改进预算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 提高预算工作的成效, 切实改变预算工作中统计加估计的做法。 (5) 细化预算项目, 要从功能上、性质上对预算项目进行规范分类, 建立多级预算体系, 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编制计划准确而具体的要求。

3.改进具体流程设计, 创建网络信息平台, 提高工作效率。

(1) 建立各相关部门互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要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践中的优越性, 必须以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实现信息在各相关部门的高效传递和反馈, 必须建立起高水平、高质量的国库支付管理信息系统、银行清算结算系统、预算单位支付系统, 特别是相关单位之间便捷的沟通平台, 以保证各预算单位支付业务正常、有序、及时地开展。

(2) 创新工作流程和方式, 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践表明, 我们应着手改变国库支付系统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支付流程设计, 彻底改变手工传递凭证的做法。具体步骤是:由预算单位操作员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录入相关支付信息;再由复核员复核, 保证每笔业务的真实与准确无误;然后将业务信息直接提交发送, 代理银行根据财政审批指令在额度内完成实际支付并直接用国库专用支付凭证打印回单。这种支付方式既简化了预算单位填制、打印专用支付凭证和银行结算单以及购买、保管空白凭证的繁琐工作步骤, 又节省了代理银行等待纸制凭证的时间, 并强化了内部控制。这种工作方法上的改进对于规模较大、每天有大量转账业务的单位来说, 工作量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减少了, 能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转。

4.做好国库资金的收入工作, 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的畅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实现的就是高效益、高效率的支付目标, 所以做好国库资金的收入工作是做好支出工作的强有力保障。做好收入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 (1) 简化资金的缴纳环节, 最好是设立专户直接清算汇缴。 (2) 明确收入的收缴范围, 规范资金的使用。 (3) 规范预算单位的开户行为, 规定预算单位收入账户每月的存款限额, 杜绝拖延收入上缴的行为。 (4) 严格执行银行资金结算纪律, 对有意延迟划转资金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5) 加强国库资金的增值运作。一种做法是在商业银行保持适当比例的国库资金, 利用商业银行性质提高国库资金的增值效益;另一种做法是学习美国、英国对国库资金的日常运作办法, 结合本国实际做一些货币市场运作的有益尝试, 实现国库沉淀资金的保值增值, 缓解国库资金的支付压力, 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 消除模糊认识, 积极推进制度改革

1.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顺应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实施的, 从国库资金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种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 集中的供给模式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们要解放思想, 全力支持国库资金作为公共产品的透明性、公平性的体现。

2.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建设“阳光财政”的重要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体现了集中统一支付财政资金的一种供给模式, 所以在实践中要防范公共服务市场垄断、组织绩效指标缺乏及官僚作风, 切实转变政府服务职能,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价值目标。

3.切忌把国库集中支付实践中的困难归咎于制度本身。某些不利于预算单位的发展和体现支付灵活性的局限性, 其实并不是这种制度本身的局限性。而所谓原有支付制度的种种优势可能只是违规操作、侵犯职工或单位的根本利益、违反国家财政资金支出规定的做法带来的。我们要从整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些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要从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位甚至某些利益集团的角度看制度有利还是不利。国库支付方式要兼顾本单位利益和单位职工个人利益以及社会效益, 真正发挥国库资金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保障作用。

摘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政府财政部门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得到正确和有效使用。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而在现有体制下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必须进行流程再造。本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分析, 提出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然,应然

参考文献

[1].赵霞, 朱永亮.对中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河北学刊, 2007;5

[2].王小刚.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8

[3].宋凤轩, 宋超.西方国家国库管理制度特点及借鉴.经济研究参考, 2003;9

[4].孟祯.论组织扁平化及其在组织变革中的运用.湖南社会科学, 2008;4

[5].彭学兵.扁平化组织及其效率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6;2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之实然 篇4

关键词:人文教育,缺失,表征,原因

科学教育得到崇尚以来, 大学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博弈也随之出现。近代以来, 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东渐, 掀起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潮。我国的大学也毫不例外的引进并崇尚科学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之而来的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序位受到挤压逐渐被动地走向衰落。然而,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本不可偏废其一。在我国大学, 人文教育普遍缺场, 此实然境况应得到关注并引起深刻的反思, 从而为我国人文教育的重构埋下伏笔。

一、“科学至上”

人文教育, 往往被视为科学教育的对立面, 并与科学教育不断的对抗。人们习惯性的将二者视为了矛盾冲突的两极, 并将二者的关系视为“势不两立”。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在与科学教育的顽强对抗中, 难以抵挡“科学至上“的汹涌之势, 在大学中渐渐退渐, 甚至缺场。

首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矛盾但并不对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实在矛盾冲突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但并不对立, 甚至相融相通。如果说科学教育的作用, 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那么人文教育的作用, 则在于使受教育者领悟做人的道理。 (1) 由此看来, 二者各有千秋, 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 将二者融合, 不可偏废其一, 才能促使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恰恰不能避免的是,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国家, 甚至文化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作用和影响无疑是直接的、明显的。科学教育的意义和地位日重, 渐渐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今,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境况, 已迫切的要求我们追根溯源, 以认清“科学至上论”对我国人文教育甚至是整个大学教育发展的误导, 帮助我国大学重拾起人性教育之任。

二、重目张轻纲举

近年来, 我国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参考美国的模式, 因为美国的本科教育特别重视通识教育。学习和借鉴, 无疑是有意义的。但问题之所在恰恰在于, 中国大学在借鉴学习时, 很少认真的去思考美国通识教育体制的精华所在, 如: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具体要求。以至于中国大学只学到其皮毛, 未能学其根本。“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反而受到了标榜的“美国模式”的误导, 越来越偏离其应然的轨道。

美国大学里的人文教育课程就是本科生前两年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进过严格设计后开设的, 有着严格的教学、学习要求。美国大学里的人文课程往往凸显的是一所大学的风格, 凝聚着一所大学的精华。然而, 我国大学却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对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 盲目的追求通选课门类的齐全和多样化, 误以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数量、种类越多, 那么人文教育的质量也就越高。事实上却缺少教学目标和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我国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已步入了“重目张轻纲举”的误区。

通选课不是主课之外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的一种方式, 而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要求都应明确化和清晰化, 才能在有限的课程中尽可能使人文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从而与科学教育一同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国粹轻拿来

“人文”一词, 咋一听来就带着浓浓的中国味, 人们自然地就以为“人文教育”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教育, 但这无疑是窄化了人文教育的范畴, 也弱化了人文教育的意义。

“大学人文教育应该贯穿着对文明、人性的尊重, 应该贯穿着对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尊重, 这种文明成果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 (2) 。但在我国, 人们更偏好于将人文教育内容“中国化”, 坚信理应将中华文明作为人文教育内容的全部, 西方文明毋庸置疑应被排除在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之外。事实上, 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成果, 西方文化中也有人类文明的精华, 自然应给予继承并发扬。

我们大学的人文教育往往缺少面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胸怀和气魄, 大多时候把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对立起来, 未意识到二者的共通之处, 更未认识到将二者选择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即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而整个人类的优秀文明才是大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应然, 不应窄化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容范畴, 走入“重国粹、轻拿来”的误区。

四、重外显轻内化

任何教育都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大学实行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其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 现行的我国大学人文教育, 内容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授课方法是否能助学生将知识内化, 课程意义是否能被学生理解?这些都应是制约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 总体上来说,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工作所获得的成果仍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上, 如人文课程数量的增加, 人文课程涉及领域的扩宽、考试方法的不断改进等, 学生的人文素养却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人文教育要想实现其最终目的, 那么就应将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焦点,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为努力的方向, 将工作重点从外在上升为内化, 人文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威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3.

义务教育择校: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篇5

“实然”通常用来表示事物本来的真实状态,是一个客体性概念;而“应然”指的是主体对事物的价值期待,是一个主体性概念。教育作为一项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其发展必然受到现实中诸如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育的实然发展被理解为:教育受现实诸客观因素制约而表现出明显的现实状况,同时教育又是以人为对象的,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人自身的完善。基于此,教育的应然追求被理解为:教育因人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未完成性而表现出鲜明的终极关怀,在理想——可能层面上流变的寻求历程。

在教育的实然发展中,教育以实体的形态表现出来,它既涵盖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也涵盖正在发生的事实;它既指向静态的结构体系,也指向动态的活动过程。而在教育的应然追求中,教育以观念的形态表现出来,它可能内在地蕴含在某些教育思想之中,也可能外在地表现在某些教育活动、教育制度之中。教育的实然发展首先表现为教育事实,同时也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而教育的应然追求首先体现为一种价值取向,不一定必然变成事实或立即变成事实。

二、择校的应然状态

择校即学校的选择制度。从发达国家择校的发展来看,择校的应然状态应当是建立在“有教无类”基础上的“因材施教”,即在保证广大受教育者能够满足基本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而选择不同学校教育的制度。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最早起源于人们不满于当时公共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因此,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到20世纪九十年代,学校选择制度,尤其是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2—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提出了六个具体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增加教育的灵活性以及地方机构的权利,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及更多选择,这一规划的目标是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总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教育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特征,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的发展都已初具规模。美国实施学校选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基础教育体系的改革,对于不同特质和能力的学生,无论其社会和种族背景如何,都要运用特别的教育资源与方法来满足其教育需求,从而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20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临教审提出了“教育自由化”、“个性重视的原则”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理念,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教育要重视个性发展,教育内容要多样化等。基于此,2000年日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开始试行学校选择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政策的实行打破长期存在的人才培养单一模式,促进公立学校的多样化发展,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同时,在尊重个性教育的主导思想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实现“多元尺度”的教育公平。但是,择校也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公立学校之间一般是不允许择校的,学生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或私塾。

从美国和日本的学校选择制度可以看出,择校制度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应然”的教育公平思想,强调的是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教育权利,保证家长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来选择最符合需要的学校,强调的是以多元化的服务尽力去满足受教育者的不同需要,使他们尽可能地发展和成长。但它并不强求让每个人的教育权利都得到绝对平等地实现,更没有要求让每个人最终获得同等的教育服务。

三、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择校的实然状况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制度与美国、日本学校选择制度产生的背景不同:我国的择校是在教育发展不均衡,而人们又对优质教育需求强烈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长期以来,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没有将教育经费均衡地分配给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了重点学校制度,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这部分学校予以重点支持,并在招生过程中实行严格的优先选拔政策。在国家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两极分化严重、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许多家长采取各种手段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区域外学校就读,择校现象便应然而生。但是,择校这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而且正常的现象,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择校初衷的问题,强烈地冲击着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实现。

1. 择校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地方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倾向性较为明显,办学条件越好的学校得到的资源越多,而办学条件越落后的学校得到的资源越少。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惜采用各种手段,缴纳高额的择校费,让其就读于所谓的“重点中学”,此外,一些普通学校的尖子生也纷纷流入“重点学校”。

2.“以权择校”、

“以钱择校”等行为违背了择校的初衷,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进行,影响了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和谐。那种建立在社会阶层、家长收入等基础上,而非以学生的能力及兴趣为依据的择校机制,不仅有违公平原则,而且容易引发乱收费问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为了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便利的教育资源,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有违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本意的问题,背离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要求。

我国在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就近入学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可见,我国是以学生的户籍所在地来对学生的生源地进行严格界定。政府按照学校计划内的学生数量进行教育拨款,我国现在还不能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化归个人,因此学生只能通过迁移户口、缴纳高额择校费以及凭借较高的考试成绩等手段来达到择校的目的。于是,“以权择校”、“以钱择校”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激化了社会成员对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和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情绪。

四、择校——由实然走向应然

应然状态的择校是建立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家长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而进行的。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实然状况却与之相反,是建立在学生家长的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的。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教育资源的占有及教学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我国公立学校占主体的情况下,学校的财政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拨款,这种“畸形”的择校更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公。因此,择校问题从实然走向应然状态,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对于私立、

民办学校,政府应当在政策、教师招聘、招生等方面予以鼓励,使之获得与公立学校同等的教育地位、同等的教师待遇。事实证明,大力发展私立、民办学校,有利于充分利用民间社会资本来弥补当前公立教育资源的不足。私立、民办学校可以运用市场机制运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争取以其质量、办学特色来吸引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入学。

2. 对于公立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学校招生制度和办学体制改革力度,均衡教育首先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数量,使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将每所学校都办成好学校,并办出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并用法律予以保障和落实。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中学的办学优势和效益,凡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行九年一贯制,以减少升学和择校的竞争,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依法办学,以满足一些家长为子女择校的要求,使学校和公民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观和就业观。鼓励一些学校在实行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实施各类特色教育,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完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国家应对薄弱学校实行优先发展的政策,要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可以把各地区落实年度审核制度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对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实绩考核,在各种地区性评价中,应当把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作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评估的主要指标,使地区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安排等手段,为普通学校搭建发展平台,向薄弱学校提供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其自主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实现通观全局,统筹规划。首先,以市为单位对所辖区域内学校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再决定计划方案;其次,要科学地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调整要和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变迁的趋势综合起来考虑。在通盘考虑后,确定要新建的学校地址,要保留、合并、扩建、撤销哪些学校。要撤销那些办学条件不合格、教育质量差、办学效益低的学校,并在合适的地点建设标准化的新学校。对那些保留下来并要合并周围一些小学校的学校,要适当扩大其规模,争取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3)切实落实政府应承担的投入责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改善择校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首要,要扩大教育资源总量,缓解供需矛盾,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并用法律予以保障和落实。此外,“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设置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专项资金;规范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用法律规范中小学生均经费标准和办学条件标准,规范学校办学条件;创新教师管理体制,对教师管理实行由县市逐步过渡到省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化。

(4)加强对择校收费行为的管理,加大教育收费的监管力度强化政策的权威性,健全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的责任制,对择校乱收费的相关责任人要问责处理,要控制择校生的比例,采取学校收费“公示制”,严格处理高收费“乱收费的行为”,实行“统一收费制”。学校收费应由财政部门统一操作,家长将钱统一交到指定的银行或相关部门,统一开具发票。要加大教育收费的监管力度扩大监督面,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深入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实行教学招生收费的“阳光工程”,将招生办法、招生名额、择校生比例及最低分数、收费办法和标准以及录取结果向全社会公开,使教育收费在阳光下进行,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的乱收费要及时检查、处理。

摘要:文章从应然、实然的概念入手,分析义务教育择校行为的应然与实然情况,指出择校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我国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是由于择校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学校的性质及选择学生的标准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择校问题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变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应然,实然,义务教育择校,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7 (10):39.

[5]罗海燕.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现象中探析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9):39.

[6]郭燕销.择校:一种阶层分析视角的阐释[J].教育导刊,2007, (4).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篇6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第一,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在特性使其能够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首先, 公民意识教育内涵广博, 至少包含爱国意识、社会主义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文明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内容, 它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并且都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现代性原则相关的意识。其次, 公民意识教育辐射面广, 大到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 小到保护社区公共环境和向慈善机构捐款, 既涉及“公民社会”理念的传授, 也涉及具体的实践指导。最后, 公民意识教育渗透性强, 它可以融入高校任何一门专业课中, 也可以渗透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这种渗透性使其在操作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能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悄悄地渗透到各种人文科学当中。在国家处于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它比传统的显性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更具实效性, 也不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1] 。

第二, 大学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往, 我国的高校教育是精英教育, 在社会青年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 与其同龄人相比, 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他们是社会的精英, 他们会有很好的社会位置, 他们所从事的都是社会上最优秀的职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高校改革和扩招的影响,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从“社会精英”向“普通公民”转化的过程中。而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还没有走出把自己视为社会精英的误区, 进而心理严重失衡。在此情况下, 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学是年轻人成人成才的摇篮, 大学期间是他们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如果他们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那么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当好一个合格的公民, 更不用说模范公民。因此,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合格公民, 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 公民意识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突出“政治”任务来带动教育, 教育的内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政治意识形态上, 教育的姿态往往是站在执政党、国家政权及其相应的政治原则的立场上, 在教育方法上常以灌输的方式强化受教者的思想政治及思想觉悟。它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某一类特殊人 (例如接班人) 的教育, 教的是如何做一类特殊人。而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公民的基本要求为基本取向, 是站在法制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法制秩序合理性的立场上, 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 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 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制意识、道德自律及政治人格。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 教的是人如何在社会或公共空间中做人。

2.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当成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出发点

第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呼唤公民社会的构建。

第二, 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关键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第三, 大学生应当成为公民意识培育的先锋军。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

客观地说, 当代我国大学生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是, 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 公民意识较为薄弱, 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共意识淡薄。二是责任意识缺失。三是公德意识稀缺。造成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 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农业大国, 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哺育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心理, 这种心理集中表现为权力至上、权力崇拜, 并进而引发权力追逐心理, 外化的行为就是“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人们企盼圣人明主、清官好皇帝, 把公平、正义寄托在开明君主和清官身上, 没有权利本位观念和权利维护观念;社会重视伦理家族、亲情礼法, 忽视程序规则, 进而演化成至今仍然存在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裙带之风盛行, 人治大于法治, 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 重视编织人际关系网, 轻视法制建设, 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也可“变通执行”;义务本位而非权利本位, 造成人们的消极归属心理, 政治冷漠感强, 政治参与率低, 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参与。这种长时期积淀而成的国民心理特质至今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意识和行为。

第二, 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

在我国, 德育是由政府来推动并主导的, 这种由政府作为教育者并加以推动和主导的德育模式在学术讨论中也被称作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在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中, 政府是主动者与施动者, 其掌握着思想话语权力, 教育的内容都是随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设定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政权的统一与巩固是必要的。但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力量的作用与空间有限, 这种现实局面造成了人们对政府介入的心理期待。政府及其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必然对教育的受动者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然而现实是政府本身不是也不必是道德与理想的化身, 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只是整个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他们并非是经过筛选和净化选择出来的。而且由于他们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 且这种权力缺乏很好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就会把自己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政府权力的掌握者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推广政府的意识形态及理想信仰, 自己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实利哲学, 弃自己宣扬的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而不顾。当此种态势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风气时, 仅指望学校里通过几堂德育课就能达到提升学生公民素质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第三, 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缺少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在我国高校中, 公民意识教育通常是渗透在“两课”的教学中进行的, 教育的内容主要设计法律法规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对公民意识内容的学习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高校“两课”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是一份“副课”, 他们专注的是自己专业的学习, 对于“两课”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公民意识教育课程的缺失不仅是高校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中学教育阶段也没有固定的课程。二是高校缺少公民实践的体验。大学生都是年满18周岁的具有选举权利的公民, 但是不少大学生对于选举的体验却十分缺乏。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来没有参加过社会性的民主选举, 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参加过选举, 但是他们表示在对候选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出的茫然的一票, 这样的选举让他们觉得参加不参加都是一个样, 丝毫感受不到行使公民权利的神圣感。然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却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美国, “1916 年, 全美教育协会 (NEA) 就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方式、课程设置等向全国学校提出了建立‘社会科’的建议报告, 标志着美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始, 从此, 美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即由注重政治教育转变为注重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2] 在英国, 学校会定期邀请政府公务员去学校演讲, 比如警察告知学生们什么是犯罪, 如何自我防卫, 市长讲述政府和执行机构, 市民责任, 政府的义务等。此外学校还经常会组织“模拟选举”活动, 让学生感受政治参与的意义, 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 沟通和辩论的能力。

摘要: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应该成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根基所在。然而,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况下, 也不乏公共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公德意识稀缺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二是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 三是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然,实然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 2003, (1) .

实然策略 篇7

可以看到, 由于受社会发展模式、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高考制度等的影响, 传统的学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如果说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还适合传统的课程背景或教育背景的话,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 原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势必将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显性或隐性障碍。事实上, 现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即便在传统课程背景下也暴露出种种突出的非生态特征。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最典型特征:过分强调业绩关注而缺乏人文关怀

所谓业绩关注, 主要是指在传统学校教育范畴中, 许多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评价、考核等更多地以他们的业绩 (行为结果) 为衡量标准, 学校对自身发展的审视与把握也以所谓的业绩 (办学成果) 为主要参考依据, 一切的人、事、物、关系、行为都围绕着任务、目标、数据、荣誉、奖项等运转。这可以说是传统办学机制或学校管理的最典型特征, 甚至成为很多学校事实上信奉并实践的“管理哲学”, 由此衍生的其他特征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学校管理的弊端。

学校管理当然不可能剔除业绩关注, 这是现代管理的应有之义, 它能起到目标导向、竞争激励、提高效率和效益等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业绩关注所倚重的标准、依据、任务、指标等因素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带上浓重的功利色彩, 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畸形和异化, 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如导致教师厌教, 滋生教师职业倦怠;如导致学生厌学, 滋生学校焦虑;如导致学校生活的异化、中学精神的失落, 等等。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和行为, 以人文关怀来弥补业绩关注的不足, 把师生真正当人看, 把他们视做丰富的、灵动的、独特的、多元的生命实体, 而不是当做机器或工具, 高度尊重并充分关注师生的价值、潜能、作用、行为、动机、需要等, 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审美, 创造最优质的时空条件实现师生个性化的最优发展, 并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极幸福产生深刻影响。

二、教育教学管理与“多元开放”的校园生态相悖

管理的目的是规范人、引领人、服务人、发展人, 好的组织架构、机制和制度能够极大地释放组织整体和个体的能量与活力, 但在传统“业绩关注”管理哲学的主导下, 学校管理变得狭隘、短视和僵化, 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管理的内在功效和灵性。

如在学校教师常规管理上, 很大一部分学校依然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点率、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人数, 以各种量化数据考核、评价教师, 使教师疲于奔命, 把教师窄化为制造分数、制造“政绩”的工具。相当多的学校还是习惯以求同思维管理教师, 形式上强调整齐划一, 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作息时间, 集体备课, 完全坐班制, 强制性加班加点, 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创新与个性, 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自主权。管理方法上沉迷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广大教师慑于权威、迫于生存只能被动服从。管理模式上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层级管理, 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有明显的等级裂痕, 校长的权力过于集中, 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衡, 教职员工们处于听命的被动状态, 缺乏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思路, 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积极性、创造性日益淡薄, 没有凝聚起组织愿景和共同心智。一些学校给予教师自主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及从事教育科研的空间狭小、时间缺乏, 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缺少学术自由, 甚至受到学校的种种干涉。凡此种种, 致命的病根在于这类教师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淡薄, 人文情怀冷漠, “目中无人”, 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甚至起码的尊重, 没有担当起发展教师的责任。

传统学校管理还缺少一种开放机制, 基本上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 与外部少有往来, 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 缺少与校外世界的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共享, 这极易造成学校组织的营养不良、发育不全, 与新课程倡导的“多元开放”校园生态是背向而行的。这方面的“症候”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教学管理过分坚持学科本位立场, 过分强调学科教学的独立性, 不能组织起多学科、跨学科的互通共融;如德育管理往往局限于学校单一阵地, 忽视学校以外的与学校教育生态形成有重要关系的人文、地理、社区等因素, 不善于从丰富鲜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热点、网络海洋中发掘德育资源并整合为德育课程;再如课程管理, 有些学校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学生选课制造人为障碍, 搞“一刀切”, 选课走班有名无实,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的空间和时间严重匮乏, 形式主义倾向明显, 校本课程建设往往暴露出专题内容单薄、学生兴趣淡薄、可教性和体系结构性差、专任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又如很多学校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 一味限制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范围, 把师生“圈”起来, 各种知识的应用只能纸上谈兵, 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不让师生分心, 对他们使用的网络实行种种限制, 阻碍了师生通过网络便捷获取资源、信息, 等等。

三、理论底蕴浅薄, 经验性成分比较多, 管理无序, 结构松散, 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缺乏合力和张力

在很多学校, 也包括一些重点校、名校, 各项制度是个人经验和传统习惯的产物, “只顾低头拉车, 没有时间抬头看路”, 普遍缺少高屋建瓴和综观全局的能力, 并无多少高水平的科学性、艺术性、战略性、人文性可言, 缺乏对组织整体、组织中成员群体和个体的深刻洞悉和真切观照, 或屈从于社会对教育的无端干预, 或迎合社会流弊, 明显缺少人文关怀、理想主义色彩和对教育本真的信仰与坚守。

量化管理是一些学校领导十分推崇的管理手段, 但他们对量化管理的理解无疑是片面的, 如教师备一篇教案、讲一节课、批改一次作业、看管一节晚自习、参加一次进修学习等等, 都与奖金、评优挂起钩来。又如有的学校为全面、及时了解教师到校离校、在岗在校情况, 引进了在企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打卡制度, 以此来约束教师行为并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之中。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很尊重教师的劳动, 其实是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意识的漠视。我们知道, 对于教师的显性工作适当地实行量化管理, 确定一定的岗位津贴、奖金水平, 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是不可能像工厂的计件工作制那样进行量化的, 管理者不要企图把教师全部的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因为教师的隐性工作可以进行评议, 却很难设定具体、科学的量化指标。因此事事讲量化、时时讲量化就极易走入教师量化管理片面化的误区。

学校管理偏重经验的典型表现是缺乏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管理团队。管理工作不是谁都能担任更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它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专业化要求, 但在很多学校, 无论是管理队伍的组建还是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表现得太过经验化和随意性。首先, 不少学校在选拔管理人员时要么是挑领导喜欢的人, 要么是为了留住教学业绩突出的人才而给予的一种待遇, 即所谓“教而优则仕”, 恰恰很少从教师的管理素质、潜质、兴趣以及特定的岗位要求去考察合适的人选。其实人都是有自己不同特长的, 适合于搞教学的人不一定适合搞管理工作。其次, 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时很多也是凭经验办事, 缺少理论底蕴支撑, 缺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的是做一些事务性工作, 不能准确地领会领导的意图并作补充、扩展, 没有强烈的意愿或者是没有能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 碍于某种习惯或潜规则, 不少学校的教研组长、中层干部以至校级干部, 没有相应的考核、淘汰机制, 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只能上、不能下, 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不高。加之个别学校领导过分集权, 凡事都要直接过问, 这也大大降低了各层级的管理干部在教师中的威信和自身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学校管理理论底蕴浅薄还表现在缺少对人性的洞察和关注。人性是复杂多变的, 但一些基本面是稳定的, 如求真求善求美之心, 如呈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需要, 如对赞美、欣赏、自我实现的最深切渴望, 而在传统学校管理中我们恰恰漠视了人性在个体日常行为中所不可祛除的作用, 更多的是压抑、束缚而不是发现、欣赏、激发人性的力量。

四、执行力水平底下, 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效能都不甚理想

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是指学校组织整体和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将学校办学宗旨、理想、理念、规划等长期战略性问题和模式、方法、策略、教学技艺、制度机制等具体战术性问题一步步落到实处的心向和能力。执行力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因为再好的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 再好的制度、机制、措施、做法, 再具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改革, 如果贯彻不彻底, 落实不到位, 执行力度低, 那么其固有的成效也肯定出不来。

传统学校管理执行力不佳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 务虚不务实

不少学校在确立办学理念、制订发展规划、出台制度机制的时候没有经过科学务实的论证, 热衷于喊口号、贴标签、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行为推进时又喜好“刮大风”, 虎头蛇尾, 不重过程重结果, 不重实效重宣传, 这一点在教育理念、口号、模式层出不穷、大唱流行歌曲的今天显得格外突出, 不仅不能内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的思想、行为, 更可怕的是引起他们本能的反感和抵制, 到最后, 口号依然是口号, 但教师却逐渐变得冷漠、麻木、迟钝。

(二) 有方案无方法

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探索的教育模式、出台的某个主题方案等过于笼统, 没有将其进一步分解成适合学校组织里各类人易于操作的工作程序或指令, 导致不少方案无法深入, 最后成了“水中月, 镜中花”。

(三) 有制度无监督

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是各项制度得以贯彻的必要保证。没有监督机制的制度是空洞的, 没有生命力的。不少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完备, 但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却没有建立, 或者说建立了也没有认真执行, 再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人监督,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执行偏差, 不少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逐渐走样、变调, 到最后形同虚设。

(四) 团队合作精神不够, 大局观念薄弱

教职员工集体意识、主人公意识淡薄, 凡事首先从个人私利考虑, 学校大局利益被放在很次要的位置, 甚至人为地形成对立。教师人际关系生硬, 斤斤计较, 文人相轻, 勾心斗角, 拉帮结派, 内耗严重, 不能分享资源, 相互支持, 合作互助, 共同解决问题。

五、学校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不足, 缺少丰富的情境与对象变式, 缺少自我诊断、反思和更新的意愿与机制, 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不对称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行为, 管理对象、管理情境、具体工作方式都是复杂难测、变化多端的, 因而在学校制度的制订、机制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执行时都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预留充足的变通余地和制度弹性, 同时, 管理的自我诊断、反思和更新机制的确立也非常重要, 以对应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和变化。但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架之内, 要达成这一切并不容易。

当前, 大多数学校都实现了数字化办公管理, 这应该是传统学校管理走向新生的重要载体, 但不少学校只注重硬件的高投入, 忽视软件建设, 这个软件既包括管理软件的选择、校本化, 更包括学校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在很多学校, 信息化设备与程序只是一种摆设或在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远没有发挥信息化管理产生的高效、便捷, 致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 教育浪费现象严重。

上一篇:地方政府债务报告下一篇:低产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