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影响措施论文(共3篇)
减小影响措施论文 篇1
建筑行业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所以建筑行业也逐渐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建筑结构的形式也逐渐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好的, 满足了人们对建筑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但是这种结构在技术上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 伸缩缝的设置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 但是在很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设置伸缩缝, 这就严重的威胁到了建筑自身的质量。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水平,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分为两个部分, 主楼部分26层以及裙楼部分有4层, 该建筑的长度为126m, 宽度为25.65m, 属于超长结构。另外, 框架梁的截面为600x650mm, 非框架梁的截面为250x500mm, 柱的问距为8.4~8.4m。在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为了避免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三个方面:首先, 应该适当减小与外界温度的变化;其次, 应该考虑到温度应力不会受到超长结构的影响:最后, 应该采取措施来确保结构不会受到温度变形。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 不管什么情况都会造成结构产生温度应力, 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所以我们并不能够采取措施来降低这一影响, 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够依靠减小外界温度变化来减小温度应力;如果我们在结构上添加一层保温层, 结果表明, 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结构的温度应力;当结构出现变形时, 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变形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通过对结构的约束可以有效的减小温度应力。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2 如何减小温度预应力的影响
如果站在控制温度变化的角度上来看, 在对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很多因素都会使得结构产生开裂的应力, 这个时候, 通常我们对这样的情况是没有非常好的控制办法的, 所以要想减少温度变化的水平是不太容易的, 在结构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 结构上就已经设置了保温层, 这个时候, 温度的变化就会相应减小一些, 所以裂缝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对结构自身的约束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以十分明显的减小由于温度因素而产生的应力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结构如果出现了自由变形的情况, 通常结构的内部就不会发生应力现象。超长板结构主要会受到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影响, 同时, 它所产生的约束力主要是边梁和纵向的结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减小柱和墙体截面的方法来对其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是在减小刚度的同时, 承载力也逐渐的减小。此外,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局部的结构强化结构两侧抵御变形情况的能力。但是这一过程中会使得整个结构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如果可以直接对变形情况进行控制, 也就可以很好的避免结构出现开裂的问题。在该工程中采取的措施如下所述。
2.1 设置后浇带
主楼板的长度非常长, 其长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混凝土伸缩缝设置的要求, 所以施工人员一共在建筑结构中设置了两条后浇带, 将整体结构分成了三个部分, 在后浇带部分的施工中应该选用微膨胀混凝土, 同时要等到其他结构中的混凝土基本完成收缩定型之后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2.2 楼板结构施加预应力
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对整个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而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 在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增强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刚度。在24、25、26楼之间的框架梁和梁中央的位置, 通常都要按照施工的要求去设置钢筋, 钢筋的数量会随着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出现非常大的转变,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去控制楼板的变形程度, 此外, 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使得板结构自身的厚度不断减小, 从而也就减小了结构内外的温差。施工人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 在施加应力之前和之后, 温度应力明显的减小, 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楼板变形的问题不会继续发展。
2.3 采用钢丝网加强混凝土和焊接冷轧带肋钢筋
如果建筑结构受到了比较严重的预应力影响, 局部的钢筋和混凝土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粘连现象, 从而使得整个结构出现比较严重的位移情况, 从而使得二者无法取得有效的配合, 同时结构自身的优势也无法得以充分的体现。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几率也会不断的增加。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建筑自身的变形情况进行全面的控制, 就可以十分明显的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在原料环节使得施工的成本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控制。在使用了这种方法之后, 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2.4 在结构中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该措施普遍使用在长度较大的结构当中, 通常其长度要比规定长度高出3倍到5倍, 这种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同时在变形上也相对比较明显,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方式, 是很难彻底解决变形量过大的问题的。主要是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在上面结构的部分设置柔性的隔震层, 这样一来, 结构下部结构的纵向构件侧移约束的压力相对较小, 所以使得整个结构的温度应力在一定的作用下和自由变形是更加类似的, 同时, 每个楼层都必须要保持位移相同。
3 研究成果
经过对本工程结构一年多的检测, 研究人员得出了以下结论: (1) 高层建筑超长结构中上面的三层到五层比较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从而产生了非常大的温度应力, 所以在结构设计的时候要对这一部分予以仔细的考虑。 (2) 在建筑超长结构的楼板当中采用焊接冷轧带肋钢筋相关技术来加强混凝土的强度能够非常好的起到减小结构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 这样对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少原料的使用, 从而也减少了工程建设需要的成本。
4 结论
在超长结构建筑的建设中, 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结构受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和变形状况予以有效的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受温度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一定要及时对这种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 从而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涛.微膨胀混凝土的应用与研究[J].山东建材, 2007 (03) .
[2]吴碧桥.地下连续墙围护壁结构地下室工程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 2007 (12) .
[3]龚漓.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超长结构的设计[J].中外建筑, 2008 (4) .
减小影响措施论文 篇2
当基站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使基站的覆盖范围有一定的收缩,严重时收缩的幅度在50%以上,它的直接后果是会造成较大范围的盲区,对系统的掉话率有一定的影响.这种问题对边远郊区以及山区,丘陵的影响最大,因为位于这种地区的基站话务量和用户一般较少,因而设在这些地区的基站在规划中主要考虑到的是覆盖问题.如果在基站密集的地区使用的是多层网的结构,那么当处于最上层的小区出现覆盖减小的问题后,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基站覆盖距离减小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无线网络质量指标问题 和工程参数相关问题 话音质量指标 覆盖或干扰问题 忙时接通率 容量或干扰问题 掉话率 覆盖或干扰问题 统计数据分析 阻塞率 容量或干扰问题 无线覆盖率 覆盖问题 信道利用率 容量分配问题
由于基站故障影响覆盖的因素主要有: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接收机的可用灵敏度变低;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倾斜;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增益的变化;天线挂高的变化;馈线损耗,耦合器损耗,工作频率的改变;传播环境(地形以及人为环境)的变化;分集接收的影响.针对天馈线方面:
(1)检查是否由于定向天线的反向泄露变大.这会导致正向信号的发射功率变低,最终致使
小区的覆盖范围收缩.(2)检查基站天线的周围是否设有其他的天线或者对天线有阻挡的装饰,建筑物.它们可能
对天线的接收和发射产生影响,影响基站的覆盖效果.(3)检查基站天线的倾角和方位角等特性是否发生变化.天线倾角的增大或方向角的偏离
都会导致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4)检查天馈线的损耗是否增大,我们可以用仪表来测量驻波比.由于天馈线原因而导致的掉话
(1)由于两副天线俯仰角不同而产生的掉话(针对定向单极天线)
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主集和分集两副天线,该小区的BCCH和SDCCH 就有可能分别从两副不同的天线发出.当两副天线的俯仰角不同时,就会造成两副天线 的覆盖范围不同,即会出现用户能收到BCCH信号,但发起呼叫时却因无法占用另一天 线发出的SDCCH而导致掉话.(2)由于天线方位角原因而产生的掉话(针对定向单极天线)
在基站安装过程中每个定向小区均有两副天线,当两副天线的方位角不同时就会导致 用户可以收到信令信道SDCCH,但他一旦被指配到由另一副天线发射出的TCH时就 会造成掉话.(3)由于天馈线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掉话
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和接头处接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从而产生严 重的掉话.可通过测驻波比来确认
(4)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原因产生的掉话(针对定向单极天线)
两副天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以实现分集接收,否则将会降低收信灵敏度产生 掉话.采用分集接收天线时,若收发天线间距在3~5米左右,一般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dB增 益.很多收发天线的间距过小,在1米之内,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收的效果.此外,如果收 发天线根本不平行,甚至发送天线就指向接收天线,或是收发天线前方立有很高的铁杆, 这样很容易造成信号被挡返弹,产生干扰.(5)定向天线的反向信号太强
减小影响措施论文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76-02
摘要:
施工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的特点,提出施工过程需要强调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和执行力度。
关键词:工程施工;风险控制;项目组织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个技术要求高、投资大、系统复杂的生产消费过程,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工程实现带来了巨大困难,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戚安邦认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1],它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各个阶段。而在风险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单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系统总的风险度评价和风险应对方案的选择等[2]。赵林等[3]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风险评估工作细化到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为建筑工程关键分部风险评估提供了较好的范例,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施工风险就是施工中所发生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很大,一旦实施阶段发生损失,对企业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对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1项目施工风险特征
1.1从项目施工风险的存在看,具有客观性。人的主观愿望是不能左右项目施工风险的,只能正确地认识它和预测分析,积极防范风险的发生。如野外作业的施工项目容易受天气、气候影响造成拖延工期或造成重大事故等严重后果,因此,这种情况只能强加天气预报、尊重客观现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按期建成投产。
1.2 从项目施工风险的程度看,具有不确定性和规律性。项目施工风险有的是可以测度的,有的是很难测度的,而有的则是无法测度的。但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就会发现明显的规律性。在现场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上的隐患,对于安全隐患风险大小,影响程度很难预测,但同一施工项目可以根据经验确定什么地方可能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或存在风险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知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的。
1.3从项目施工风险的可变看,具有相对性。如对于工业安装施工单位,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尤其钢材涨价幅度较大,对企业的利益冲击非常大。但是如果企业可以预测到市场的价格变动,而购买了一批钢材,在合同中避免固定单价合同,使风险转为机遇,在钢材涨价后调整价差中获得效益。这种利弊的转化,体现了风险是相对必和可变性。认识施工风险的相对性,会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地应对风险,既不盲目冒险,又可积极地化风险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
2项目组织风险控制对策
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风险有一定的范围和规律性,这些风险可在项目组组建初期或项目实施过程预测到。实际施工过程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不确定性风险,建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可以从“源头”对风险进行控制。
2.1项目組组建初期应确实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的调查,争取项目所在地的政府的支持及获得周边居民的理解。
2.2项目经理是施工过程中风险控制主体,是团队的核心,需要进行项目的质量目标规划,对项目自施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对整个工程举足轻重。根据不同项目,选拔较合适的项目经理,提高项目组成员技术、管理水平,优化组织。对风险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合理进行风险分配,使项目组成员,每个参与项目管理者都必须有一定的风险责任,从而提高大家风险意识;在设备、材料、人力、资金上对风险大的工程予以保证,在同期项目中提高它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地控制。
2.3加强对分包(劳务)队伍的合同管理,一方面,要求对方提供担保,这主要针对合作伙伴的资信风险;另一方面, 尽量采用有较高技术、管理能力及信誉程度较高的队伍。
2.4风险转移――保险。对一些无法排除的不确定风险,例如常见的工程损坏、人员伤亡、第三方责任、机械设备的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项目以外的保险公司。其代价是必须支付一笔保险金,对任何一种保险要注意它的赔偿条款、保险范围、理赔程序、赔偿额度等。
2.5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任何项目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企业或部门独立承担,须与其他企业或部门合作。上述风险的预测和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提高。
3工程实施中的管理风险控制
施工过程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有极为重要影响,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施工单位在对设计文件、项目各方情况、施工环境等进行深入调研后,结合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组织了有丰富经验和理论的技术、财务、经济、物资等相关人员,对施工过程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总结前人在施工过程所采取的措施:
3.1风险监控和预警,风险监控和预警是项目控制的内容之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时时关注,并不断收集和分析各种相关信息,捕捉风险前兆的信号,例如通过:各种市场行情、价格的动态,天气预测警报;在工程中通过工期和进度的跟踪、合同监督、成本的跟踪分析、现场情况报告、各种质量监控报告等手段,了解工程风险;在工程的实施状况报告中应包括风险状况报告。
3.2及时采取措施监控风险的影响。风险一经发生则应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防止风险的蔓延。对于质量控制需要完善质保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岗位职责,严把工序关;对于进度控制需要坚持明确计划、跟踪检查、及时纠偏的控制过程,加强协调力度;对于成本控制需要加强材料及限额领用制度,杜绝返工、严惩浪费;对于安全控制需要加强安全培训、检查安全设施,严格执行特种工持证上岗制度。
3.3在风险状态,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包括:控制工程施工,保证完成预定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有可能修改计划、修改设计,按工程中出现的新的状态进行调整;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执行;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例如向保险单位、向业主、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等。
然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每周工地例会作为风险控制反馈点,按不同职责分工分别对照检查各风险因素的预期、产生、发展、控制、处理等情况,采用目标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对各风险因素实施控制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损失。
4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成功与否,需要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专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并不断地变化,施工风险管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思想上确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对建设工程施工风险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即进行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我国正面临着加人WTO,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能力,以减少施工风险带来的损失及不良后果。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十大风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李海凌,宋吉荣.层次分析法在工程项目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2004 .2.
[3]石晓军,任志安.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一种基于影响图的解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