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目标论文

2024-06-29

影响目标论文(精选12篇)

影响目标论文 篇1

在竞技运动中,设置训练目标已成为迅速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目标设置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即使有目标,也仅仅是对整个班级或群体设置一个共同目标,极少提出个体目标。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因此,本文拟通过篮球投篮教学实验来探讨个体目标对大学生投篮成绩的影响,使人们对目标设置有更深一步认识。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药学院2010级三个篮球选项班90名男大学生(每班3 0名)。

1.2 实验方法

1.2.1 被试和实验设计

实验共分三个组,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剩下一个班为控制组。

(1)控制组:无目标组,采用常规教学;(2)群体(目标)组:所有被试设置一个梯级目标,采用群体目标设置教学;(3)个体(目标)组:每位被试都有个人梯级目标,采用个体目标设置教学。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

1.2.2 实验的活动任务

一分钟投篮(自投自抢):以篮圈中心在地面的投影点为中心,以4.22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弧,在此弧线与三分线外依次交替自投自抢,计一分钟投中得分。计分方法为投一个3分球得4分,投一个2分球得3分,碰篮圈得1分,未碰篮圈得0分,累计总得分,每位被试测一次。

1.2.3 目标的设置

以实验前测得的投篮成绩基础值为依据,为学生设置梯级目标。群体组以全组平均成绩为基础,由主试设置一个集体目标;针对个体组,主试告诉每一位被试自己的基础值,在主试的协助下,由被试本人确定自己的递级目标。

1.2.4 实验条件

本次实验采用双盲教学实验。除实验因素──教学方法不同外,其它如教材内容、场地器材等非实验因素,两组学生情况基本相同。

1.2.5 实验步骤、实验控制及教学安排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

1为控制组;2为群体目标组;3为个体目标组。

(1)实验前,测试三个组的投篮成绩,这些数据作为基础值;(2)教学实验,整个实验共进行8周,每周一次,一次实验课时间为45~50分钟,准备活动时间约15分钟,练习时间约15分钟,测试时间约为15~20分钟。在实验阶段,实验组被试在每次测试前,主试告诉他们上次测试的成绩以及这次测试的目标,并将测试成绩纪录下来,以便及时反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对三组投篮成绩的显著性检验

对三个组的投篮成绩基础值分别进行组间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前三组被试起点相同,符合本次教学实验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要求。

2.2 实验前后三组投篮成绩变化特点

对各组组内实验前后的投篮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控制组与实验组最后一次实验课的投篮成绩与各自实验前的基础值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表2结果表明,在其它实验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控制组、群体组与个体组的投篮成绩均有明显提高。这说明,经过8次课的篮球投篮教学,采用常规教学和采用目标设置教学,对篮球投篮成绩的提高均有效。

2.3 最后一次实验课三组投篮成绩比较

对各组最后一次实验课的投篮成绩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三组的投篮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为了解三个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见表4),结果显示,个体组与控制组的投篮成绩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个体组与目标组投篮成绩之间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群体组与控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统计表明,在其它实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个体目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投篮成绩方面较常规教学和群体目标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在实验任务中,学生的投篮行为基本上是个人行为,不需要同学们之间密切合作即可完成,可以认为是一种个人项目。由于群体组的目标是依据该组所有被试的平均水平而设置,目标水平只适合于部分投篮成绩接近平均水平的学生,对于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讲,这样的目标太容易完成,体验不到挑战性,无法激发动机;相反,对于那些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目标显得太难,可能产生挫折感,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机水平降低,放弃努力。以上因素可能是造成群体组与控制组的投篮成绩无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不考虑个体目标而只设置群体目标对投篮成绩的影响等同于不设置目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个体目标教学在提高学生投篮成绩方面较常规教学和群体目标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我们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加以采纳。

(2)不考虑个体目标,只设置群体目标对投篮成绩的影响等同于不设置目标。

3.2 建议

体育教师在目标设置教学中,要注意目标设置策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设置群体目标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人情况不同,设置个体目标,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尽量避免只设置群体目标,不设置个体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法研究考察了目标设置对大学生投篮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目标教学,在提高学生投篮成绩方面,较常规教学和群体目标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个体目标,群体目标,投篮成绩

参考文献

[1]Rob Kirkby,季浏.运动中目标设置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4.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姚家新.竞赛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施慧.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3.

影响目标论文 篇2

导弹防御系统的地基X波段雷达和海基X波段雷达是进行目标识别的主要传感器,它们只有在探测到目标以后才能通过记录目标的相关特性,进行目标识别.由于雷达探测的`方向不同,探测到的目标散射截面也不同,因此,在导弹突防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弹头的飞行姿态,改变雷达探测方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目标散射截面,最终影响雷达识别目标的效果.

作 者:彭灏 周滨 Peng Hao Zhou Bin 作者单位:彭灏,Peng Hao(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100036)

周滨,Zhou Bin(总装备部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100072)

EVA理论对财务管理目标影响 篇3

关键词:EVA理论;财务管理目标;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47

1 EVA理论

1.1 EVA含义

EVA是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又称经济增加值,是资本报酬高于资本成本的剩余收益。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以实现企业价值为核心,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可以满足价值管理的要求,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经济增加值(EVA)公司治理方法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有其研究的必要性。许多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美、英公司都应用了EVA公司治理方法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实现企业价值。美国著名杂志《财富》称EVA是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目前,EVA已经被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广大投资者接受,成为普及的价值指标之一,也成为公司治理有效的绩效评价手段。

从剩余收益发展出的经济增加值,是1982年由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提出并将经济利润抽象概念提升到企业可以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经济增加值(EVA)是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加权平均资本之间的差额大于零的部分,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经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既包括股权资本成本,也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是一种机会成本,债务资本通常以财务费用的形式反映在利润表中。资本成本是调整后的资本成本,即平均所有者权益与平均负债之和扣减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与平均在建工程之和。

从算数的角度来说,经济增加值(EVA)一净利润一所得税费用一资本成本。EVA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体现了真正的“经济”利润,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最值。

资本成本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企业的加权债务成本费用率乘以企业的债务成本,由企业的加权股本成本费用率乘以企业的股本成本。EVA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对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要求企业管理者不管是运用债务还是运用股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费用,因此,EVA提供了一个全新且更为完善的评判企业经营收益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标准。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了解EVA。

1.1.1 EVA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

EVA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资本费用的计算。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认为净利润大于零就是盈利;净利润小于零就是亏损。实际上,许多公司并没有使股东利益得到最大化反而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净利润小于全部资本成本。EVA弥补了这个会计利润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指出,经营人员在操作资本时,必须考虑资本的成本,必须为资本的投入付出相应的费用。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股东财富价值量。换句话说,EVA是真正从股东角度定义的利润,是以股东利益为目标。EVA通过考虑投资成本促进企业更全面更长远的进行投资决策,并且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经济文化。

1.1.2 EVA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一致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是利润最大化,二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三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四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EVA公司治理方法帮助经营者在决策过程中遵循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遵循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四大目标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基础,而EVA公司治理方法在遵循以上两个原则基础上能够激励企业经营者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从以上角度来说,EVA的可持续性增长将会以股东财务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财富带来持续增长。

1.2 EVA的主要特点

建立在对EVA含义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出EVA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EVA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更加关注企业主业。在计算EVA调整项目之中,有鼓励性政策调整项目,会使得企业更加注重自身所主要经营的行业,会使得企业以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产业。其中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目按照百分之五十扣减,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目包括:①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企业集团转让股权所获得的收益、转让土地所获得的收益以及转让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等都要按照百分之五十减半扣除。②主业优质资产被变卖收益:减持具有实质性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所获得的收益、企业集团转让资产、收入或者利润占企业集团百分之十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所取得的收益。③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进行置换所获得的收益等。

(2)EVA在绩效管理从真正意义上激励员工。绩效评价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实质性部分,它可以验证计划是否按预期实现,价值管理者认为,利用公认会计原则得出的会计利润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也无法激励员工。传统会计利润并不包括所有者提供资本的成本,不考虑权益的机会成本容易出现报告利润高估了企业当期经营创造的价值。传统会计利润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如果会计收益的计算没有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无法为寻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在绩效考核中,EVA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其增值的能力,通过运用EVA指标,可以识别各部门之间的作业流程中哪些作业在消耗价值,哪些作业在增加价值,从而整合优势资源对价值创造的关键领域进行锁定,以此削减损害价值的作业。把EVA确定为基本考核指标,经EVA细化,详细分析影响EVA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将传统意义下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找出对EVA影响较大的指标。即那些关键的价值驱动杠杆。

以上是EVA的主要特点,从EVA的含义以及其特点中可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更能准确的反映经济现实和会计结果。通过EVA的特点及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十分有效地发现各部门资本费用和运营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各部门业绩水平对企业整体战略业绩的贡献程度,进而促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效率的提高、资本成本降低及企业价值的增值。

2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图1展示了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之间的联系。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投资、筹资、运营和分配等活动的综合,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着。在企业进行投资、筹资、运营和分配的活动中,要实现企业创造财富或价值的目标。从时间角度看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是持续经营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体现出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任何短期的财务管理目标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从空间角度看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能够整合企业各个组成单位和个体,企业的每一个人应该充分了解所在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与发展,目标的选择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主要观点。

(1)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曾一度成为我国多年来的财务管理目标。基于“经济人假设”,即每个经济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来支配其资本来看:任何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内在动力。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促使着企业控制成本支出和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提高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比产值最大化的目标有一定的进步。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有着很多不足之处:①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会使企业只顾追求眼前利润而忽视长远的发展。②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风险的因素,如果不考虑风险,企业会承受更大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压力。

(2)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环境的变化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两权分离使得股东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创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盈利,追求股东财富价值。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如果不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股东随时可以撤走资金,没有资金运转的企业也将不复存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经营者受所有者委托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努力使股东投入的资本不断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是不断进步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了风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让企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持续进步。

(3)企业价值最大化。因为企业价值具有资产的一般特征,故也是资产,是资产就有其自身的价值。基于风险均衡和资本收益的原则,合理科学筹划各种财务活动及科学地组织各种财务关系力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多的收益使得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由于资产是等于所有者权益加上负债,当负债为常数时,增加所有者权益与增加企业价值的实质是一样的。最大化目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价值不易计算。

(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经营者、员工、顾客、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运作的,追求相关者的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一种新型公司财务体系。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意图是好的,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就会有很多弊端,执行起来也很困难。

以上四个目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而EVA理论可以较好的避免它们的不足。接下来本文将介绍经济增加值(EVA)给财务管理目标带来的影响。

3 EVA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本文已经在第一节中讲述了EVA的含义及其特点,在第二节中论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本文仅从这两节的内容来看,EVA对财务管理目标带来的一定影响。

(1)EVA将财务管理目标量化。EVA核算的经济利润比起会计利润要更加的真实,与经营者相关的是EVA业绩考核指标,业绩考核指标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EVA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考核指标促使大家积极努力的推动企业价值增长,实现股东财富真正增长。从这个层面来看,只有将财务管理目标作为可以量化的核心考核指标,财务管理目标也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2)EVA弥补财务管理目标不足。基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EVA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经营者企业员工以长远的股东利益、企业价值为目标,消除财务指标的短期行为。EVA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协调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

组织目标形成的影响因素 篇4

组织目标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组织目标是组织分析中较为含糊的概念之一。当代学者对组织目标的直接研究不是很多,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被纳入战略(对企业而言)或政策(对公共机构而言)两个更为一般的范畴中。[2]

1. 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73)认为,企业组织的目标包括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率、社会责任、利润目标,这八个目标受企业组织的宗旨、使命和业务的影响。[3]美国管理学教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科(Harold Koontz, ,Heinz Weihrich)认为,目标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可分为社会经济的宗旨、任务、组织的总目标、更多的具体目标、分公司目标、部门和单位目标、个人目标七个层次。对一个组织而言,既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目标,又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目标。但他们主张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至于侧重于哪一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受组织的规模、组织文化、管理人员所喜欢的领导方式和计划的紧迫性等因素的影响。[4]美国学者塞尔特、马奇(Cyert and March, 1963)认为,组织目标形成于支配同盟成员之间的谈判过程。组织中存在各种同盟--追逐相同利益的人形成的利益团体,这些团体构成了支配同盟,每个利益团体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影响组织目标形成的因素,包括组织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劳动者、边界角色、外部行为者、资本的种类、同盟的规模和权势的运用。[5]

2.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

葛建华(2011)认为,组织目标的形成受环境和内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组织目标必须受所处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多重制约,必须体现来自环境的要求,这才可能获得资源的流通和交换;另一方面,组织目标要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内部成员的个人目标,诱发其贡献意愿,达成组织化行动。[6]李玉刚和白人朴(2000)认为,企业战略是战略制定行为的结果,战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受战略制定行为的影响和控制。影响战略制定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总经理的决策风格,企业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的产业类型、竞争状况,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条件。[7]黄丽华和王林(1999)认为,组织目标可分为个人目标、群体目标和狭义上的组织目标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存在着差异,需要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目标。[8]尹瑞强和王新华(2008)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人们对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认识,大体可分为目标统一论、目标区分论和目标协同论三种理论建构模式。目标协同论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综合与深入阶段,符合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9]

影响组织目标形成的系统因素

组织目标的形成受组织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一是从理性系统的视角研究组织,组织目标的具体化要达到能够明确表述、清晰界定,能够为不同行动的选择提供明确的指导。从自然系统的视角研究组织,组织目标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内部成员的个人目标,激发每个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二是从开放系统的视角研究组织,组织目标的形成必然会受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发展壮大会影响组织的外部因素,如企业组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极大地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作用于组织的内部因素。这表明,组织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运用系统方法,我们构建了“组织目标形成的模型”(见下图):

1. 组织内部因素

(1)组织领导者。根据组织领导者的专业知识、性格和决策风格的不同,可将他们分为专制型和民主型两种:专制型领导者往往将组织目标的制定权归于自己,不愿甚至完全不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而是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制定组织的目标。这种组织目标会使员工的认同感降低,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最终影响执行效果。民主型领导者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鼓励员工参与到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组织的主人,充分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这样形成的组织目标提高了员工执行目标的积极性和效果。随着组织领导者出身的变化,组织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发展战略模式上。由于企业家关心对市场的控制,因此他们追求横向兼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协调问题和资源问题被推向前台,制造专家的影响增强,发展模式变为纵向兼并。随着组织面临的问题不同,组织领导者的背景及其所关注的主要目标也不一样。弗莱格斯坦(Fligstein, 1987, 1990)研究发现,1880~1920年,CEO(首席执行官)中的企业家——创建公司的人占多数;1920~1940年,有较多的人来自制造部门;1940~1960年,有较多的人来自销售部门;1960年以后,有较多的人来自财政部门。这些变化反映了企业面临挑战的变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生产问题、四五十年代主要是分销问题、六十年代之后主要是财务问题。[10]

(2)员工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是员工基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确定的未来活动的结果,是个人期望通过努力获得满足的需求。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克拉克、威尔森(Clark and Wilson, 1961)根据激励手段,将组织分为功利驱动的、团结驱动的、使命驱动的。他们研究发现,只是在少数的组织———他们称为使命驱动的组织中,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才一致。在大多数组织中,指导员工行为的目标与驱动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是不一样的。[11]在组织目标的形成过程中,应协调好组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关系。一方面,让员工参与到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满足他们合理的个人需要,为他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提供条件和支持;另一方面,员工应服从于组织目标,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人的目标,从而为组织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3)组织价值观。这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组织如何看待和处理其与内外部环境的关系,是组织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观念。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组织的所有成员达成一种共识,引导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12]例如,华为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靠的正是“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管理者和员工的内心深处,促成了公司目标的形成,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4)组织的规模和业务范围。组织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对组织目标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目标。当组织规模较小、业务单一时,管理者对组织的发展有较好的把握和预见,可通过思考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目标。当组织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时,组织目标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规模。此时,制定目标可能需要员工或专家的参与,花费的时间较长。对于业务的多元化,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子公司或事业部也会相应地制定自己的业务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例如,华为公司在创办初期,因规模较小、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只能代理香港一家企业的模拟交换机。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代理所获得的微薄利润,投入到小型交换机的自主研发上,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地位。随着华为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扩展,公司的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销售代理逐步转变为涉及移动、宽带、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

(5)组织的发展阶段。一是在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组织的结构简单,领导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制定组织目标。这种目标带有很强的领导者价值观,员工必须服从这种目标。随着组织进一步发展,组织结构也不断复杂化,员工数量不断增加,领导者在制定组织目标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已显现出不足和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发展,组织的领导者会鼓励员工或邀请一些专家参与到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听取他们对组织发展的建议,最终形成组织目标。二是在组织发展的成熟阶段,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化,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加,这时组织会设立专门的目标制定和管理部门。

(6)边界角色。在组织中,那些占据关键边界角色的单位或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势力,对组织目标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希克森及其同事(Hickson and colleagues, 1971)指出,子单位或个人的权势大小与他们的三个方面有关:与工作流中心的距离,是否容易被替代,处理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的能力。[13]处理不确定性是边界拓展单位的主要功能之一,这些单位也是联系组织和外界的“桥梁”。边界角色的单位或个人可利用自身的优势,联系重要的资源提供者、吸引更多的投资,为组织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比如,一些组织设立了负责“投资者关系”的部门,这些部门虽然占据边界角色,但是对组织的发展作用重大。因此,在制定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应将那些边界角色的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考虑在内,使组织目标能够反映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 组织外部因素

(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组织目标的形成具有约束作用,组织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比如,最近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些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添加剂,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目标,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制定组织目标时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组织的目标有直接的影响。国家在“十七大”已明确提出,把发展TD-SCDMA、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且开始通过专项基金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加大3G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运营商采购本土设备商的产品和服务。华为公司作为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时机,不断拓展国内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外部竞争者。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的竞争者,如何处理与竞争者的关系,也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制定。对于竞争者所采取的行动,组织要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是,与竞争对手直接对抗,还是避开竞争对手。例如,华为公司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初期,面对欧美众多的竞争者,无法在欧美市场立足。对此,华为公司认真研究了国际市场,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将产品销售的目标锁定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将产品销售到欧美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3)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促使组织在制定目标时采取定性、定量、模拟等方法,对未来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以保障目标更具体、更清晰。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组织可以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的舞台上进行竞争。国际竞争的加剧也使一些组织由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形成了组织联盟。例如,华为公司实施了全球化经营战略,在本国和德国、英国、法国等设立了23个研究所,并且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34个联合创新中心,共同合作,为市场提供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

(4)外部不确定因素。可分为社会不确定因素和自然不确定因素。社会不确定因素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冲突、社会危机等;自然不确定因素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组织目标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2010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将对中国生产的无线网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这次反倾销调查的申诉方明确指明了反倾销的对象是中国的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欧盟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已采取了一些隐形的贸易保护措施。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华为公司通过采取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多元化等措施,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对组织目标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组织目标的形成受组织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的领导者、员工、价值观、规模和业务范围、发展阶段、边界角色;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竞争者、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其他不确定因素。

影响目标论文 篇5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目标结构及其影响

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家David W.Johnson的目标结构理论对体育教学这一特殊情景进行群体动力分析,阐述如何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组织结构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 者:敖小云 AO Xiao-yun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 31(4) 分类号:G807.01 关键词:体育教学   群体动力   目标结构   学生的相互作用  

影响目标论文 篇6

关键词:目标创新;财务会计;发展影响

一、财务会计以及企业目标概述

1.当前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

从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可以对一个企业在整体上的财务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财务变化以及经营状况。而企业对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就是企业中财务会计所做出的内容报告,主要以财务报表为主。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也会根据这些财务报告内容来对企业、债权人以及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和调整,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的经济决策进行制定。

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获得,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各个环节上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现有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的核算,保证企业的决策人和经营者可以做出最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在资金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为企业提供相对客观的参考依据,从而保证用最小的投资和风险来获得较大的利润。

2.企业目标发展内涵

企业目标简单而言就是企业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对企业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构建的基础,也属于企业发展方向确定的抽象范畴。企业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发展应该实现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实现这些内容需要采取何种途径。前者是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而后者就关系到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目标应该体现出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科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特点反映。此外就企业发展目标上的创新,也必须先要充分体现出这些特点,才能更为有效的达到企业目标创新的目的。

二、财务会计对企业目标创新上的具体影响

财务会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经济命脉,其财务会计部门上的变化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企业如果想要实现发展目标上的创新就必须要重视企业财务会计作用上的发挥,同时需要得到企业财务部门的支持。而就财务会计对企业目标创新的影响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企业管理所造成的总体影响

笔者在上文中就已经阐述过,企业的整体发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财务系统表现的也越来越复杂,正是由于两者本身就存在的紧密联系。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促进和协调发展。随着目前各类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多,将财务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保证财务会计可以充分参与到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对企业所需制定的所有目标实现动态上的掌握,这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

2.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

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任务部门都是有一定的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讲,企业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企业发展中的经济形势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企业发展上的微观调控和宏观调控;从小的方面来说,公司里的一个员工就可以利用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调控。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企业的决策内容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败,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些正确的决策信息大多数都是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或者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之上所得出的。

3.企业目标创新需要财务会计提供保障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职能发挥不仅仅是为了为企业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其主要的职能还体现在对企业发展目标上的创新,同时也可以实现与目标制定后的情况对比,财务会计可以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执行后的工作业绩进行反映,并且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进行相关调整的重要依据,此外,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成果进行的整理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潜在发展潜力上的提升,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上的提高;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体现出企业在自身管理上所存在的不足;第三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完善措施。

4.是检验企业目标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生活水平来对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而在企业的发展中其创新目标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其财务分析。一个企业的目标创新决策是否正确与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是由自身的经营情况所决定的,而企业的经营情况又是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来确定的。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数量表现,通过对会计结果的信息反馈,可为企业决策提供新的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的整体活动进行监督,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在制定上的重要的参考标准。随着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上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在发展目标的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工作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越发的明显,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从最初的信息咨询、信息服务以及信息监督的职能慢慢参与到企业决策的发展,这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创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郭秀花: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15)

[2]赵天舒:论财务会计目标[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2)

目标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篇7

目标管理是实现组织绩效的管理系统, 通过组织中的各级部门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的设置、实施、评价等活动, 共同确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 实现自我控制, 自我管理, 自我评价, 以最终实现企业总体目标。这些目标作为考核标准, 可以激发各级员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发挥工作潜能, 它是一种面向成果的管理。

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 员工参与管理:企业目标由上下级共同商定, 层层展开, 员工可以直接参与管理, 依次确定各级目标;第二, 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执行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 这样不仅可以使领导的权力下放, 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还可以通过自身监督, 对工作中的不足、错误进行修正,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以达到个人目标及总体目标的实现;第四, 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成果上, 按员工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对员工进行考核, 评价员工的工作情况。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目标管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制定;第二阶段为目标的实施;第三阶段为目标管理的成果测定与评价。

1. 目标的制定

目标的制定是目标管理的第一阶段。目标的制定是由上而下层层展开的过程, 首先由企业的总负责人制定总目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动员工共同制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 按照本部门的具体情况, 制定部门目标。部门内部的各小组根据总体目标和部门目标制定小组目标, 然后将小组目标落实到每位员工, 制定个人目标。企业各级为实现总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 (图一) 。目标的制定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1) 制定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一般由领导提出, 再同下级讨论, 或者由下级提出, 领导批准的方式, 共同完成制定过程。领导者必须预估企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根据企业的总体方针和长远战略, 制定合理并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2) 职责分工

目标管理要求责任到人。每一个分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因此预定目标之后, 需要与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对照, 将目标落实到位。如果组织结构与目标制定不相适应, 应该适当地进行调整, 明确新的目标责任者。

(3) 确立员工个人的目标

员工应当要明确企业的总体方针和目标, 然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 制定与企业一致的目标, 每位员工的目标和部门的分目标都要和其他分目标、企业总体目标协调一致。目标的制定, 既要有挑战性, 又要有实现的可能, 既要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又要让员工体会到工作中的成就感。另外, 个人目标要具体化、量化, 便于考核。

(4) 编制“目标实施计划表”。确定各级目标后, 上下级应根据目标实施前的准备、实施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项编制“目标实施计划表”, 使目标的执行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照目标计划, 监督与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目标实现后, 可据此对员工及各部门进行考评。

2. 目标的实施

目标实施是目标管理的第二阶段, 也是完成预先设定目标的阶段。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 因此员工个人目标完成、部门分目标的落实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是息息相关的, 其中任何一个目标失误, 都会影响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1) 明确责任

员工通过委任的权限, 明确在实现总目标中自己应承担的职责, 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管理, 独立自主地实现个人目标。

(2) 加强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不是单向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 而是用参与的方式共同选择设定各对应层次的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 领导应当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 并且给予适当地指导。

(3) 规定时限

目标管理规定时限, 是为了监督管理员工按照“目标实施计划表”上的进度工作, 每一位员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都能有秩序地开展工作, 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3. 目标管理的成果测定与评价

成果的测定与评价是目标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当员工按照“目标实施计划表”上进展完成目标后, 员工要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 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评价。首先, 下级要进行自我评价, 提交书面评估报告;其次, 根据下级完成目标的情况, 进行分析总结。如果目标完成, 应当给予奖励;如果目标没有完成, 领导者应当和下级共同讨论, 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1) 自己评定个人目标实施成果。根据预定目标, 参照自己的完成情况, 进行自检自查、自我评定,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为将来的工作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2) 上级对评定工作的指导。在员工完成自我评定工作后, 上级根据员工自我评定结果, 与员工共同讨论工作情况, 并做出指导。

(3) 考核评定小组综合评议。通过设立的考核评定小组, 对目标进行考核评定, 在评议过程中, 应注重实际取得的成果。并且将小组的评议结果与实施目标的员工交换意见。

(4) 奖励与总结。通过自我评定, 上级评定, 小组评定后, 综合的评定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按照奖励制度把奖励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调动员工积极性。

4. 建立新的目标体系

成果的评价是对一个阶段目标活动完成情况的总结, 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 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 展开目标管理新一轮的循环, 不断完善和改进, 使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有更高的水准。

三、目标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标管理对企业的管理、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但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必须正视目标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局限性,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积极影响

第一, 目标管理有助于工作和员工结合起来。目标管理以绩效为导向, 注重成果, 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目标管理通过将个人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员工的潜力, 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 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第二, 目标管理有利于员工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实现目标并进行考核。根据上下级事先共同制定的评价体系, 每位员工可以有明确的、量化的指标可以参照, 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检查、考评, 事后可以依据指标进行奖惩。

第三, 目标管理有助于完善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目标要由上而下层层展开, 目标责任划归到具体一个员工或部门, 这有利于发现组织结构当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职责不清等缺陷。发现问题后, 目标管理可以督促企业完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2.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目标管理也不是一种完美的管理模式,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强调短期目标。大多数的目标管理中的目标通常是一些短期的目标, 短期目标比较具体, 可以迅速看到成果, 而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以分解, 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 时间比较长。所以, 在目标管理中, 员工更注重短期目标。

第二, 目标难以制定。企业环境的可变因素很多, 面临的不确性很大, 有些目标是难以定量化、具体化, 而且目标一旦确定下来, 很难改变, 这使得企业目标的实施过于刻板。

第三, 目标的确定过程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的确定要经过上下沟通、统一思想, 再制定各级目标, 时间消耗多, 时间成本高。另外, 目标管理对领导者的要求非常高, 要通过不断地培训, 提高管理层的综合管理能力, 目标制定能力, 目标成果评价能力等, 因此培训的时间和费用也会增加管理成本。

第四, 容易使员工只专注个人短期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给每个人定量、定时的目标值, 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承担着一定压力, 因此员工只关注如何完成工作, 而忽视工作完成的质量;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 而忽视团队的合作精神。一些员工因为压力或者为了达到目标, 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 从中获得短期的收益。考核部门依据员工完成目标的结果来评价每位员工的工作过程中的成绩, 这甚至可能迫使员工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换取考核中的良好成绩。同时, 员工常常被一些条件所束缚控制, 很难改革和创新。

综上所述,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绩效管理系统, 目标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也有利于员工的考核评价。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 目标管理也有一些局限性。在实际的目标管理过程中, 应该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 加强培训, 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 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使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臧有良, 暴丽艳.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一苇.中国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8.

怀特海机体哲学对教育目标的影响 篇8

一、怀特海机体哲学概述

怀特海机体哲学回应了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挑战, 产生了关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哲学归宿等方面的思想, 其中所阐述的思想和观点, 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中, 他把人看成一个具有复杂系统的有机整体, 这个有机整体是在永恒变化和创造发展之中。怀特海对人的理解, 深刻而独到, 他承认了人的客观存在, 关心人的思想和活动, 这些思想为其教育目的的提出, 奠定了有力的思想条件。

怀特海对现代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是怀特海机体哲学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深化。他认为应该克服一切传统的二元论, 要整合现有的教育, 培养出充满智慧的人。在他看来, 这种整合必须要妥善解决自由与限制之间的联系。一个完美的教育活动目的, 是为了使限制成为自由的保障, 而不是制约因素, 如果人人没有限制, 那么自由也就得不到保障, 对于教育正是如此。教育活动中应该妥善解约各种束缚和纪律, 不应该为学术和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带来各种不畅, 但是也不能成为没有纪律约束的无规则的传播。整合还要注意专业知识和人文修养的问题, 只掌握了专业知识, 却缺少相应的人文修养作支撑, 那么培养出的人是不完整的。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提出, 是来自他对现代人的教育异化现象的批判。在他看来, 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元思维方式有着不恰当的地方。在这种二元思维中, 人相对于自然界是具有主体性的存在, 可以依靠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界, 人存在的目的就是改造客观世界, 这种看法就容易导致人的机械化运作, 不再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内心道德问题, 忽视对人的精神建设。人们沉浸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 不去追问和思索人生的意义, 人从客体中抽离而出, 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成为了一个没有感性思考的工具与机械, 这必将会导致人的退化, 人的自由性就会丧失, 最终成为异化的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 是整合学习方式、课程、人文与科学, 他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 整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思想,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 培养完整的人。怀特海的机体哲学在教育目的的阐释和延伸, 对物质和精神严重对立的现状进行了批评, 提出了符合教育实际的正确的整合观, 对克服目前的二元分裂的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的教育目标现状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改革素质教育, 但是素质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 学生仍然沉浸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 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教育模式, 对学生的成才和对教育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目前的教育实践中, 学校和老师都把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 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重视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影响。学校课程也是围绕着各个学科的知识系统来设置, 还有各种方法、技巧、途径等, 都可以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行讲述, 然后再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只是接收了固定的知识, 却忽视了对知识背后的文化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知识和文化联系密切, 文化是整体, 知识是部分, 文化包括知识, 推动着知识的酝酿和产生, 知识是静态的, 文化是运动的, 文化中的人是运动着的、具有创造性的, 这与知识有着明显的差别。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教育, 而忽略对文化的学习和运用, 将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 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下的知识, 培养出的人也不是具有完整创造性的人。

在不正确的教育目标指导下, 教师的作用被固定为向学生提供知识食粮的人, 主要向学生灌输教材知识和考试内容, 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性, 没有完全的自己学习空间, 成为了等待教师灌输的学习机器。教师为了单纯的考试成绩讲授知识, 学生为了考试成绩学习知识, 教师失去了育人的功能, 而只是充当了教学机器,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脱离了应有的轨道。对于学生, 那么最大的任务和目标就是为了从老师和教材中吸取更多的知识, 考试、教材、课堂就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的手段。学生为了获取更高的成绩, 只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应对各种关系着人生前途的考试, 也就忽视了对自身人格的培养和关注。在这种模式中, 知识成为了独立的存在, 学生学习再多的知识, 也不能培养自己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缺乏知识兴趣的人。因此, 传统的应试教育目标只强调知识的应试化学习, 忽略对实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不利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三、现有教育目标的改进策略

怀特海极力反对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 他认为, 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文化精神、浸透浓厚文化气息的专业化知识教育。这种教育目的就是要塑造有着深厚人文素养, 关注人的内在发展和全面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有着对美和高尚情感的鉴赏与追求能力, 是拥有着高尚情感的人。在他看来, 教育需要以知识为媒体, 但是知识的来源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怀特海关注的教育实践问题是, 如何把不同学科知识组织成一个学习课程, 正确理解知识后的现实生活并且去塑造生活, 而不是把知识进行割离和分裂, 最终导致现代教学的无效性。

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目标弊端?根据怀特海的教育目标带来的启发, 在实际的教学中, 要避免知识的僵化, 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课程的合理安排等, 都要让知识得到灵活应用, 避免出现知识固化、僵化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 不断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手段。教学科目的安排上, 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相通,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度, 实现知识相互间的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综合利用各种条件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力,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知识的无限力量。

从国家层面来讲, 教育目标的改进必须依赖于国家出台相关教育改革措施, 根除应试教育的弊端, 真正使素质教育受惠于每个学生, 最终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 增加国家的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学校要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安排, 增加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考核, 摒除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 不给学生贴标签, 真正爱护和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的成才提供良好的、健康的学校氛围。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 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努力建立起科学、丰富的知识体系,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活力, 让学生在兴趣中提升自我修养。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要懂得把握和利用好这种教育模式带来的有利成长条件, 充分利用身边学习资源, 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 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最终成为符合怀特海机体哲学中的教育目标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在分析怀特海机体哲学关于教育目的的基础上, 联系我国目前教育现状中存在的对教育目标偏差问题, 阐释了怀特海机体哲学对教育目标的影响, 提出了改进现有教育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怀特海机体哲学,教育目标,影响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奇·J·巴姆.有机哲学与世界哲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122-128.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 译.三联书店, 2002:9-19.

[3]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9.

审计目标的演变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篇9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 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它是对审计目的的具体化, 不同类别的审计, 其具体的审计目的不同, 并且都可以具体化为不同的审计目标。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审计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和审计的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 审计目标也随之变化着。从历史上看, 民间审计目标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标。

早在11世纪, 西欧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们就将货物价款和实物清查的详细检查工作委托给民间查账员办理, 这是民间审计的萌芽。而民间审计的正式产生, 则以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南海公司破产后, 国会在对其调查中发现, 南海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 存在明显蓄意篡改会计数据的舞弊行为。于是便聘请了精通数学的查尔斯.斯内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具体的检查以获取管理当局舞弊会计记录的证据。可见, 民间审计的产生源于检查公司的会计记录是否存在舞弊行为。而查错防弊也就成了民间审计的最初目标, 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第二阶段:以验证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为目标。

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始迅速发展产生了股份制公司, 公司的筹资方式不再局限于单独向银行贷款, 而是更倾向于从证券市场上获取资金, 使得企业的风险承担者由银行转为广大的股东。股东虽不直接参加公司的管理, 但出于其切身利益的需要, 都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 希望经常了解公司的有关财务信息, 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对公司盈利能力方面财务信息的关注, 使得股东逐渐将管理层舞弊行为放在了其次, 而只有当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其收益时, 他们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同时, 企业规模的扩大, 经济业务的日益繁多, 使得审计人员再对公司的会计记录进行全面检查, 成本极高, 股东难以支付。导致股东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的整体公允性进行鉴证并表达意见, 而无需进行详细检查。从而, 验证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便成为这一阶段的审计目标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第三阶段:以对财务报告的专业鉴证与舞弊审计的并重为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由于管理人员的舞弊所引起的诉讼注册会计师案件急剧增长, 且在诉讼案中法院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公众, 迫使审计职业界不得不再次承担起他们一直力图回避的舞弊审计责任。从而,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转化为对财务报告的专业鉴证责任与舞弊审计责任的并重。

第四阶段:以降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风险, 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度为目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获取信息更加方便, 使得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传统的财务信息已不能再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们开始意识到很多的非财务信息比已审计过的会计信息对他们的投资决策更有价值, 注册会计师推行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的非会计信息进行评价, 以增加信息的可信性, 降低信息的风险。至此, 民间的审计目标演变成降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风险, 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二、审计目标变化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 审计内容、审计目标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 审计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群体的漫长的历史演变, 逐渐形成有系统的方法体系。审计目标的变化对审计方法的影响具体见图1:

(一) 查错舞弊阶段

在审计发展的早期,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这时的审计主要是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派或委托, 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是否存在错弊以及有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检查, 其目标是查错防弊。与此目标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对反映财务经营管理者所办事项或代管财产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材料, 进行全面、详细地检查, 以发现记账错弊和财产盗窃行为。由于审计目标单一, 任务不重, 经验不足, 进行详细的资料与资料核对、资料与事实核对, 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主要采用精细的手段, 对被审计资料进行逐项的审查, 即详细审计。

(二)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这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股东虽大部分都不参与企业管理, 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都非常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 以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而从银行大幅举债, 相应提高了银行的风险, 为使信用资本免受损失, 银行也更加关心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 特别是偿债能力。此时审计目标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查错舞弊转为关注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 这也带来审计内容的变化。审计人员无须对审计期间内的交易活动进行检查, 而只需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有关的会计记录和存货进行检查、认证和盘存, 即可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做出判断。因此, 从技术方法上, 详细审计已显得不那么适应了;同时由于股份公司的兴起和对股份公司的强制审计, 使审计业务量急剧膨胀, 加上年度审计制度的时效性, 使得审计人员不可能对股份公司进行详细审计;再加上审计人员职业化趋势的发展使审计人员开始考虑审计的成本效益, 抽查审计应运而生。抽查审计方法的应用, 减轻了审计的工作量, 提高了审计效率, 缓解了审计人员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大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为审计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生活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正常经济秩序, 使有关人士注意到:单凭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应变能力, 它只是一种静态报表, 无法反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从而社会开始要求企业不仅要公开资产负债报表, 还要公开损益表, 以使股东和债权人从动态上了解企业收益形成和分配情况, 并能据此准确地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审计发展为损益表为主、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这样审计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不仅在于查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正确, 更重要的还在于证实财务报表以及相应的会计记录是否依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即专业鉴证与舞弊审计并重。与这些变化相比, 传统的审计方法因其固有缺陷如抽样随意性大和样本选择的盲目性而不能适应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 审计人员开始改革抽样选择方法。如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通过科学计算抽取样本和预测, 控制抽样风险。但这却避免不了被抽中的样本出现偏倚仍有着其局限性。

当人们发现许多错误重复出现时开始思索是不是整个控制系统有问题, 于是审计就从单项详查与一般抽查, 发展到在经营管理、决策、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 审计方法扩展到了内部控制测试。

(四) 现代审计阶段

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审计人员逐渐认识到, 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否、会计资料的正确与否和发生错弊的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就强, 据此所作的总体评价也就比较有把握。这一发现, 使审计人员产生了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入手,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审计抽样的范围、重点及方法的新思路, 并开始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得到了应用。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抽取样本进行实质性审计, 将审计导向由经济业务资料转换为内部控制系统, 从根本上引发了审计方法、程序以至审计观念和实践的全方位改变, 而被视为传统审计发展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子计算机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无论是会计信息还是其他各种管理信息, 其处理和存贮方法都起了根本的变化, 审计方法也由手工审计发展到了计算机审计阶段。具体表现在, 计算机在企业内部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企业财务软件的应用, 促使企业开展计算机审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计算, 而是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计算机审计规范并将其融入一套软件程序, 进而又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适应审计工作需要。

影响大学生职业目标确立因素分析 篇10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 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以及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对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教学过程中, 笔者与学生共同的体会在于虽然课程解决了职业规划中应掌握的理论和技巧, 学生却难以找到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 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大学过程中一方面准备研究生考试, 另一方面又积极的与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联系, 更是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等证书, 也购买了公务员考试方面的书籍并报名参加相关辅导培训。大学生为自己奋斗目标所做规划的多方向性与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有密切关系, 也与大学生本身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左右摇摆、意志不坚密不可分, 而坚定大学生职业目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于帮助大学生找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唤。

一、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严重扰乱职业目标的确立

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在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被改变的还有大学生的态度和观念。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方面“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沉迷网络游戏等消极厌学等, 社会实践方面兼职、创业等现象在各高校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辍学的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以上方面的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对大学能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思考。特别是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前苹果总裁乔布斯等知名人士事迹的影响下, 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高远的思考。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质量低”等现象更是使舆论将大学、高等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界推向了风口浪尖, 部分人群甚至产生出“知识无用论”的看法。

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 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舆论的影响。大学生在思考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时刻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影响。来自各新闻媒体关于大学分专业就业情况的新闻报道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各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情况,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不同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的确定。各种各样的专业就业统计只不过是数据报告, 以法学专业为例,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法学专业列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之一, 却并未反映出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才需求, 更没有反映专业法律人才真实的生活状况。

二、不堪重负的家庭压力使大学生步履蹒跚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立场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 这种社会结构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机构的区别在于我国虽然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确表现出公民在18周岁以上依然依赖家庭来发展。中国大学生绝大部分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 也绝大部分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援维持学习、生活所需。大学生在免费获得家庭经济支援的同时也担负着家庭寄予的厚望。在大学专业选择、转专业问题、就业甚至恋爱、婚姻等方面都受到家庭的极大。填报大学志愿上家长会干涉, 就业问题上可能不仅仅要求在某个行业某个地区就业, 甚至“包办”就业。发生在山西省长治市考生宋江明公务员考试成绩第一体检不合格被拒事件就是因为考生贾美玉父亲贾志红为女儿就业问题行贿相关工作人员所致。

家长们在子女发展问题上的过度干预甚至包办立场和态度虽然反映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也扼杀了大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态度, 结果往往可能适得其反。在大学生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的背后, 往往有家庭的巨大压力和过度期望, 有大学生愧对家人和亲朋的思想表现。更多在校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抑郁、苦闷、消极、反抗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与家庭、家长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家庭的巨大压力下, 在“光宗耀祖”等传统思想压力面前, 大学生还有多少时间来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 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旦大学生在家庭的压力下所思所想所做的只是以家庭的期望为目标, 以邻里间的攀比为内容, 而不是真正去追求自身的发展, 去追求全人类的幸福, 那么他们在职业目标的确立上容易陷入家庭或者家族无休止的期望之中, 从而难以建立真正稳固可靠的目标, 更遑论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三、影响大学生职业目标确立的自身因素

大学生在制定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所需要考虑的更多是内在的需求。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问道:“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 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 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马克思认为青年在职业选择上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期望, 以此为核心来建立职业目标体系。

大学生自身的体质也与职业目标的确立关系紧密。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 虽然医学的发展和全民运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高度便捷的交通大大减少了群众的运动量, 工业、农业等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劳动者体质的锻炼, 更不用去讨论烟酒、毒品所带来的危害。马克思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 那么, 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 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 并对自己说, 我们是无用的人, 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

四、大学生应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信念

职业生涯规划的蓬勃发展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规划, 特别是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包括职业能力测试、职业性格测试、职业心理测试等心理测试的兴起, 以心理科学等科学技术的名义填补了科学发展所造成的封建社会占卜在人民群众心理依托方面的空缺, 却并未根本解决职业目标确定的问题, 只不过为人民群众在规划自己的职业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罢了。

相比于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的确立更需要大学生在确立具体的职业目标时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钱学森艰辛的归国历程等无不告诉我们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大学生作为先进科技文化的继承者, 作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更应该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只有执着于自己为人民服务理想信念的大学生才能够执着于自己的事业, 才能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摘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在高校扩招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并非全然在于可提供就业岗位的不足, 更大的原因在于大学生本身就业过程中的盲从、跟风, 没有认真思考适合自己的职业并确立矢志不渝的职业目标。文章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大学生职业目标确立相关影响因素, 探讨大学生应如何排解纷繁冗杂的错误信息确立自己正确的职业目标。

关键词:职业目标,确立,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魏伟.转型期大学生职业教育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0

[3]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影响目标论文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 大学英语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目标一旦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变成学生自觉的追求,就会激励其为之奋斗。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它既能引导教学走向成功,也能使教学偏离正确的航向。

1.外语教学的目标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外语的语言能力就是掌握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并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交际能力就是利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达到沟通,交际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情境认知研究的兴起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复兴,情境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升温,就连以计算机隐喻人脑的信息加工学派的认知科学家,也开始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并开始关注环境对认知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情境因素在其教学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其知识的迁移。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和选择正确、适宜的教学情境。

2.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

2.1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性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

要在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前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各个行业的经济、技术状况,预测其未来各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变化范围,以及所需要的各种职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以能力为本位的英语总体教学目标;并分析大学英语总体教学目标中各项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2.2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和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3个层次。课程教学目标是对培养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发展状况选择的学习内容及其应该达到的标准。一门课程可分为若干个单元,在单元目标里,要说明学习者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后应能做什么,列出单元教学目标。因为单元教学目标是对整个单元学习结果的描述,所以还需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并与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课时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它是教学目标的最基本层次。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以及各层次教学目标的边界性和递进性,注意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由上而下”的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3.大学英语教学情境的选择

教学情境的选择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难度最大的操作环节。本文不仅在理念上认同认识的个体性和知识的情境,而且主张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世界中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但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大多是在学校的教室“情境”中进行,其获得的知识大都是“呆滞”的知识。

3.1真实情境。

即知识产生或实际运用的场所,如聚会、宾馆、商店、医院、银行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在真实的社交活动中实际英语知识的应用:另一种是作为旁观者在真实情境中参观、学习或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但不在群体中扮演任何角色。

3.2仿真情境。

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的模拟的英语应用情境,如模拟辩论会、模拟银行、模拟客房、仿真采访等。仿真情境还可进一步分为场所与工作方式模拟情境、角色扮演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创设的单向度体验性情境、交互式虚拟操作情境和网络情境等。

3.3心理情境。

心理情境指由学校文化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所形成的心理气氛。可从如下几个向度思考心理情境的作用和进行教学情境的选择。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结果的预测和期待,会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并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质量和速度。一般而言,积极的期待会起正向作用,消极的期待会起负向作用。

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心理气氛,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宽松民主的情境会有助于学习能力形成,而严厉专制的情境则相反。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是倡导竞争,还是倡导合作,学习和工作任务是以竞争的方式完成,还是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不但会影响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学情境选择的科学与否,不但会影响英语教学的组织工作,而且会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应尽量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情境保持一致。对没有条件或不适合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在仿真或教室情境中进行,但一定要注意知识与其产生和实际运用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免得学生学而不化,学而无用。

许多英语教师在选择了真实情境或仿真情境后,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套,致使教学的心理情境与物理情境相互矛盾。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情境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使其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来看待教学工作,并自觉地完成新的时代和新的教学情境所要求的角色转换,为营造与新的物理情境相互协调的心理情境奠定必要的基础。

影响目标论文 篇12

作为大田经济作物,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棉花种植在牵动1亿多植棉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 也影响着纺织、服装、医药等多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开始, 棉花产业行情出现过山车现象, 极不稳定的棉花市场价格给植棉农户的经济收入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国家为保障棉花产业稳定和促进植棉农户增收, 自2011年开始, 实施了3 a棉花临时收储政策, 该项政策在稳定棉花生产和价格的同时, 带来了棉花储蓄超负荷和棉花市场价格过高等问题。针对临时收储政策存在的问题, 并为了促进棉花产业链的持续有效发展, 2014年国家提出在新疆试点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该项政策意在引导棉花价格趋于市场化、合理化, 以此督促改善棉花价格失真的现状。

2 2015年我国及新疆棉花种植现状介绍

2015年, 我国棉花实播面积为3 799 000 hm2, 比2014年减少了10%;棉花总产量为560.5万t, 比2014年减少9.3%;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98.4 kg/667 m2, 比2014年提高0.8%。201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190.4万hm2, 比2014年减少了3%;棉花总产为350万t, 比2014年减少了5%;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23 kg/667 m2, 比2014年减少了2%。截至2015年12月31日, 新疆专业监管仓库累计实际入库皮棉323万t, 加工量为340万t。201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2.5%, 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3%;新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棉花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水平24.6%, 并且超过内地单位面积产量的66%, 新疆生产优势进一步凸显。但是新疆棉花现状并不容乐观, 2015年自治区通过对全区37个县市、401个调查户的棉花成本及收益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与2014年相比新疆棉花总体呈现667 m2产量下降、生产成本略增、收购价格下降及收益下降的态势。同时, 中国棉花协会通过调查得出2016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298.77万hm2, 同比下降7%, 其中新疆棉区棉农种植意向下降7.6%, 这是由于2014年新疆受气候影响, 棉花单产下降且收益减少, 棉农植棉信心不足;同时, 也由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影响使得非宜棉地区农户改种适宜作物。

3 石河子镇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2015年我国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 通过综合考虑棉花生产成本收益、市场供求等因素,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19 100元/t。近期, 新疆已经下发了第一批棉花补贴资金, 首批兑现标准为1.2元/kg。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2 a的情况下, 该项政策究竟给新疆棉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针对以上问题, 此次选取了新疆第八师石河子镇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石河子镇位于玛河上游, 水资源丰富且土壤肥沃, 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一产业是其经济主导产业, 耕地正播面积约0.67万hm2, 是石河子市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棉花是石河子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平稳, 是保障农户增收的重要产业。石河子镇共有21个行政村, 其中, 委托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4个村。种植棉花的主要有10个村, 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较多的主要为努尔巴克村、五工村、四工村、三工村、沙依巴克村和霍斯阿尔克村6个村。

石河子镇2014-2015年, 棉花种植状况如表1所示。通过数据反映, 石河子镇2014-2015年, 棉花种植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种植农户人数减少了近70%, 棉花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减少了近99%, 但是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27%。石河子镇棉花种植状况出现如此大的变化, 主要是因为地方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没有把握和信心, 这与地方农业自身机械化水平不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兵团相比, 地方植棉农户因为缺少技术和机械支持, 在棉花采摘过程中依旧主要依靠人力, 而近年来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棉农的收益不断减少。调查显示, 2015年, 扎花厂机采棉属于盈利状态, 手摘棉属于持平或者亏损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机采棉的籽棉收购价仅为4.5~4.7元/kg, 低于手摘棉1元左右, 而皮棉售价仅低于手摘棉300~400元/t, 因此机采棉获利状况可想而知。石河子镇作为地方, 由于受到种植面积规模较小的限制使得其不具备机械采棉的条件, 因此将其划分为不适宜植棉区, 故其棉花生产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的第2年发生了如此巨变。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石河子镇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补贴资金发放存在不够及时的情况, 这使得农户不能及时还贷, 进而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其次,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农户对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 这造成农户对政策存有偏见, 且不利于农户对政府人员实施监督。同时, 由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是新政策, 具有不稳定性和未知性, 这些特点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期望。最后, 由于销售渠道单一, 存在扎花厂故意压价的现象, 这使得棉花市场价格偏低, 农户利益受损。此外, 新疆乃至全国均存在棉花质量不高、销售受阻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 最近棉花市场中棉价上升的主要是质量较好的棉花。例如, 新疆产137级长绒棉、新疆产2129、新疆产3129的中高等级棉;棉价下降的主要是质量较差的棉花, 例如新疆产3128、3127及以下品级的棉花。自2014年12月起, 棉花质量问题已经超越资金短缺问题, 成为棉企采购的最大问题。机采棉生产使用的脱叶剂、加工环节增加清花次数, 这些均造成了棉花质量下降的状况。且2015年12月, PMI (中国棉纺织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较11月相比下降4.7%, 变为39.4%, 其中的新订单、生产量、开机率、棉花库存四项主要指数均出现下降, 只有面纱库存指数有所向好。由此可以看出, 棉纺企业产销形式较差, 这是由于产成品销售价量均跌、企业收缩生产、压减库存和对国家抛售库存棉给予期望等原因造成的。同时, 新疆作为祖国边缘地区, 存在运输苦难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限制, 公路补贴虽然可以稍稍缓解, 但是因为补贴申请繁琐造成该项补贴未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4.2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首先, 应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使农户深入了解政策内容, 为政策更好的落实和实施提供基础。其次, 应该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简化政策实施步骤, 缩短补贴发放时间, 缓解农户资金短缺现状。最后, 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上一篇:温度预测下一篇:职工群体性突发事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