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建设

2024-07-08

沼气池建设(精选12篇)

沼气池建设 篇1

白水县是陕西省渭南市的一个山区县, 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 北纬35°4′~35°27′, 东径109°16′~109°45′, 海拔446~1568米, 农业人口28万口, 农户5.4万户, 是“中国苹果之乡”, 陕西省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近年来, 已经建成了“畜—沼—果”循环农业生态模式, 户用沼气池建设以每年2000余口的速度发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2000余口。2011年4月~2011年7月, 通过组织对全县10个乡 (镇) 33个行政村进行抽样调查, 涉及总农户3680户, 调查农户2086户, 基本摸清了户用沼气的现状, 发现了一些问题, 明晰了发展方向, 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94个行政村确定33个村进行调查, 直接入户, 实际查看沼气的使用和养殖情况, 当面访问群众的建池意愿, 了解生猪养殖、苹果、牧畜等和沼气的关系等。

二、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涉及白水县10个乡 (镇) 33个行政村, 涉及农户3680户, 调查农户2086户, 调查比例56.7%。

1. 已建沼气池农户调查情况。

在调查农户2086户中, 已建成沼气池的农户为564户, 建池率为27%, 有生猪养殖户827户, 占调查农户的39.6%, 已建沼气池的有养殖户485户, 比例为建池农户的86%。沼气池正常使用农户461户, 使用率为81.7%, 不能正常使用农户103户, 比例为18.3%, 因发醇原料不足, 未使用农户为48户, 占建池农户的8.5%, 占未正常使用农户的46.6%, 因外出打工无人管理的农户39户, 占建池农户的6.9%, 占未正常使用农户的37.9%;因各种原因报废沼气池16户, 占建池农户的2.8%, 占未正常使用农户的15.5%。

2. 未建沼气农户的调查情况。

在调查农户2086户中, 未建沼气池的农户为1522户, 占调查农户的73%。有建池意愿的农户408户, 占未建池农户的26.8%, 拿不定主意的农户101户, 占调查农户的6.6%, 在现有政策条件不愿建池农户102户, 占未建池农户的6.7%, 占愿建池农户的25%;补助标准提高到2500~3000元条件下, 愿建池农户148户, 占未建池农户的9.7%, 占愿建池农户的36.3%;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3500元条件下, 愿建池农户341户, 占未建池农户的22.4%, 占愿建池农户的83.6%, 其余为无建池能力, 但有建池意愿。

三、调查分析

1. 户用沼气池建设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

通过调查, 由于建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加大, 建池费用不断增加, 加之农村空巢户、老、弱、妇、残户比例越来越大等原因, 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有建池意愿和能力的农户为6.7%, 也就是说在白水5.4万农户中, 除去建有沼气池的1.2万户, 剩余4.2万户中只有2814户, 有建池意愿和能力, 户用沼气池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

2. 户用沼气池建设必须和养殖业发展相结合。

通过调查, 在已建池的农户中, 养殖户比例达到86%, 而因没有养殖, 发酵原料不足不能正常使用的农户比例为46.6%, 这说明, 户用沼气池建设必须和养殖业相结合, 才能确保沼气池的正确使用, 从另一方面说, 沼气池的建设拉动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3. 户用沼气池的发展必须有一支常年服务建池户的专业技术队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过去建立的沼气专业技术队伍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 已有相当一部分技工流向城镇和其它产业, 加之沼气池建设和服务收入明显偏低, 部分项目建设负责人克扣和拖延技工工资现象长期不解决, 致使沼气池建设和服务人员不断减少, 建池队伍得不到巩固, 无证上岗人员不断增加, 建池质量逐年下降, 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总之, 户用沼气池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期, 如何巩固现有的发展成果, 发挥户用沼气池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 如何满足群众意愿, 促进户用沼气池的健康发展;如何建立和巩固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民专业技术队伍, 提高沼气池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率, 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沼气池建设 篇2

根据省、州、县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在县农科局和乡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六河乡2011年、2012年共完成农村软体沼气池建设215口,其中:2011年落实建设80口,2012年落实建设135口。目前,215口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建设完成情况

1.2011年完成农村软体沼气池建设80口。

2011年计划新建80口软体沼气池,实际完成80口,落实在转堡村委会小峰、上懂米、下懂米,共3个村小组,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2.2012年完成农村软体沼气池建设135口。

2012年计划新建80口软体沼气池,实际完成135口,落实在营盘山村委会新龙、田榜、团堡、猪场,转堡村委会小峰,听曼村委会田房,银厂村委会银厂,共3个村委会7个村小组,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二.沼气池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沼气用户建池规划布局差,圈舍与沼气池较远,沼气出料池不能自动出料。2.沼气池的附加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不能对沼气池的袋子、输送管道等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影响沼气池的使用寿命。

3.部分沼气用户的沼气输送管道安装不规范,有待于改进安装。

4.沼气综合利用率低。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是沼气的生命所在,可有效延伸沼气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广大建池农户缺乏综合利用的相关知识,未充分综合利用沼液沼渣。

5.沼气池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滞后。目前,农村沼气建设已深入到广大农村,点多面广。由于现有的建池技术人员只负责建池,不负责维护,因此重建轻管现象十分凸出,建池使用率低,影响沼气发展的速度。

6.条件艰苦、基础条件差。在建设过程中,部分村寨道路不方便,无法及时运送建设所需材料进村,影响沼气池建设进度。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沼气建设的积极性。2.结合实际,科学指导部分沼气用户改进沼气池出料池,为沼气出料池能自动出料创造条件。3.培养一支农村能源建设队伍,逐步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4.对沼气普及率较高的村组,开展沼气安全使用与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

5.逐一排查,对有故障的沼气用户,要排除故障,恢复沼气使用;对安装不规范的用户,要重新规范安装,确保用气安全。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的意见》(川办发[2012]30号文件)、《农村机耕便发道通用技术条件(试行)》(川农业函[2011]461号)、《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和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川农函[2013]369 号等相关文件、法规及技术标准。我局组织相关部门对2012年乡村机耕道建设工作进行了自查。我县在乡村机耕道建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建设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县2012年乡村机耕道建设工程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XX县农机局高度重视,我局把机耕道建设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列入了议事日程,成立了机耕道建设专项资金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局长刘昌华为组长、郑涛为副组长的乡村机耕道建设专项资金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并列入了议事日程。

二、项目计划投资及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完成情况

项目地址位于石垭镇玉屏山村1、2组,石垭镇王家沟村2、3组,酉溪镇刘仁沟村3组,粽粑乡桐麻山村2组。

省级财政资金对我县2012年机耕道建设投入100万元,我局采用村民自建,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建设。计划新建乡村机耕便民道6.6公里,实际完成新建乡村机耕便民道7.52公里,占计划数的114%。其中:石垭镇的王家沟村2、3组至玉屏山村1、2组新建机耕道4.02公里,占计划数4公里的 101%,(王家沟村利用2012年乡村机耕便民道路项目为契机,整合县上其他项目资金整治机耕道3公里,投资35.542969万元。整合县上其他项目资金整治油路1.2公里,投资30.725625万元。整合县上其他项目资金新建便道10公里,投资150.89125万元。玉屏山村整合县上其他项目资金新建2.4公里水泥路,投资154.4770619万元);粽粑乡桐麻山村2组新建机耕道1.5公里占计划数1.5公里的100%;酉溪镇刘仁沟村3组新建机耕道2公里(硬化路面),占计划1.1公里的182%,均已超额完成任务。

(二)项目计划投资及完成情况

1、项目计划总投资558.609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00万元、群众自筹42.58万元、县级财政投入416.0298万元(整合项目资金),实际总投资591.7441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00万元(石垭镇王家沟村、玉屏山村60万元;粽粑乡桐麻山村20万元;酉溪镇刘仁沟村20万元)群众自筹42.58万元、县级财政投入416.0298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49.16413万元。

三、项目建设目标

围绕农机化核心示范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配套建设农机化作业便道,构建田间道路网,改善示范区农机通行、作业条件,提高农机化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机化作业便道建设服务水平应有明显提高,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农机化作业便道420条,1000公里,解决44个乡镇100个行政村,156300人农业生产作业难的问题,到“十二五”末使全县的农机化作业便道数量有明显增加,有条件的村组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到2015年力争在 44个乡镇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得以提高。

四、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行了“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建立专帐,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采取由县农机部门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填写报帐申请,提出用款建议方案,报县财政局填发资金调度通知单,县财政根据调度通知将资金划拨到我局,我局及时把资金拨付到实施乡镇。

对于专业承包的项目工程,项目承包人在报帐时及时向报帐单位提供了承包合同文本。

财政部门与我局一道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成立了本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财务管理机构,本项目严格执行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行政首长负责制,项目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项目责任人具体负责”的三级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体系。

2、工程监督制,指派了工程监理人员,严格按各行业技术规范规程进行监督检查。

3、工程计量制,成立工程收方计量组,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单价,统一质量”的办法进行管理。

4、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的完成和应取得的效益承担全面责任,针对项目,对每道工序,每批材料,每个合同,每个管理人员建立档案,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出现质量问题终身负责。

6、建立项目上工程统计报表和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制,工程统计报表坚持月报和季报,做到了数据准确,时间及时,我局对2013年乡机耕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工程预决算、实施方案、承包合同、资金拨付、竣工验收材料、管护制度等都立卷归档,并建立了台帐。

7、竣工项目实行两级验收制度。项目计划完成后,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区进行验收

五、目标完成情况

机耕道建设内容根据机耕道规范化建设要求,对该项目工程方案由县财政局农发办领导同意后,再派技术人员负责工程指导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并对该项目分别进行了验收并建立档案。

六、项目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农机作业条件改善,通过机械化生产,促进亩均增产粮食40斤、项目区总节省劳力4654个、亩均减少支出206元,项目建设将扩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475亩,累计节本增效9.78万元。

(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项目区的交通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特别是提升农机化核心示范区的面貌,打造样板,示范带动,提高农民群众、社会各界对农机化的认识、支持。

七、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县对农村机耕道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农村机耕道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

(二)建议

浅析济源农村沼气建设 篇3

河南省济源市沼气建设同全国一样,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两次建设高潮,但均因技术落后、建材质量低等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

2006年以来,济源市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好的实事来抓,出台政策、科学规划、规范程序、统一标准、集中连片、整村推进、严格验收、加强监管,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济源市沼气用户达到4.88万户,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33处,集中供气1.19万户,户用沼气3.69万户。

在沼气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济源市建管并重,把沼气后续服务作为推进沼气建设、提高沼气使用率的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沼气服务体系,累计建设、完善市级服务网点1个、镇级服务网点11个、村级服务网点274个,服务体系覆盖济源沼气用户,做到了“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疑难问题不出市”,确保了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济源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农民增收

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收节支。据调查,1座10立方米的沼气池正常使用,每年可产沼气约500立方米,节省煤800余元,可产优质沼渣、沼液15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年可节支700元左右;把沼气综合利用与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联系起来,沼肥作为高效有机肥,肥效能提高30%左右,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70%,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了作物的无公害生产。

综合计算,一座沼气池每年增收节支1500元左右,且一次投资多年受益,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济源市沼气池年产沼渣、沼液85万吨,利用沼渣、沼液大力推广的“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达16万亩次,加上农户使用沼气,济源市每年可增收2000万元以上。

(二)助力节能减排

济源市各种类型沼气池(工程)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43万吨,年可产沼气2000万立方米,在满足沼气用户生活用能的同时,年节约标煤近1.7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济源市沼气用户使用沼气,相当每年少用39万立方米的积材,相当于保护11.7万亩速生林或468万亩杂灌林或58万亩松杉林。通过沼气建设促进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美化,农村沼气已成为农村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三)改善生态环境

沼气的规模化建设和快速发展,使得济源市农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沼气建设逐渐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进行“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改变了过去“粪水四处流,苍蝇满天飞”的脏、乱现象,解决了农户做饭、照明问题,满足了广大农民对使用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减少了生活垃圾排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在养殖场(小区)进行沼气工程建设,减少畜禽粪便乱排乱放,减少了对空气、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从而使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三是通过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济源农村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后续服务不尽完善

由于济源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在农村留守的是老幼病弱,对沼气池的应用管理不到位,致使许多沼气池弃用。虽然济源加大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建设力度,对沼气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人员工资不断提高,沼气服务工作又脏又累,服务网点经项目建设起来后,经营收入偏低,又无后续资金扶持,往往无法保证服务人员的正常收入,导致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积极性不高,服务区域的沼气使用就会受到影响。

(二)原料短缺日益凸显

随着沼气用户不断增多和畜牧养殖区域分布不均,人畜粪便等原料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区域原料供应不足,影响正常使用。

(三)沼气工程发展不均

由于大中型养殖场区建设需要,群众对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积极性高,但大中型沼气工程投资大,每年能享受国家补贴的数量有限,养殖场垫资较多,融资困难,制约了沼气工程的发展。

(四)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由于济源市户用沼气池和沼气工程使用年限增加,户用沼气池三口未加盖、管道灶具老化等原因,后续服务跟不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渐增多。

四、济源沼气发展对策

(一)提高服务能力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必须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的力度。通过各级资金扶持,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沼气安全使用发挥效应。

(二)加快沼气工程建设

随着济源市沼气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天然气和煤气在济源市农村的发展,户用沼气建设趋于饱和。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围绕养殖场(区)发展先进工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广秸秆沼气、沼气发电、沼气贮运等技术,推进养殖场(区)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衔接,促进循环农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沼气普及率、使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建立沼气基金

随着沼气使用年限增加,沼气池病池废池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沼气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更大。应根据辖区沼气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专项经费,探索建立沼气维修基金,用于沼气工程、沼气池的维修维护、沼气从业人员培训等,从而提高沼气利用率,确保沼气正常使用发挥效益。

沼气建设及安全使用探讨 篇4

1“五要”

1.1 要排气试火

沼气池投料后当压力表压力达到2 k Pa时, 可点火试气, 点火试气只能在距离池子10 m以外的炉具上进行, 一般放气1~2次后, 所产生的沼气即可点燃。

1.2 要常检查

经常检查输气管道、开关、接头是否漏气和畅通, 及时发现问题, 确保安全。

1.3 要常搅拌

试验证明, 每天搅拌2次, 每次15 min, 在投料初期可提高产气量30%左右。搅拌可促进发酵原料与各类菌充分接触, 使其分布均匀, 有利于促进发酵菌的生长繁殖与新陈代谢, 提高产气率;可使附着在浮渣层下的沼气上升到储气箱内;可以防止或打碎浮渣层的形成和结壳;可以使沼气细菌生活环境不断更新, 有利于沼气菌获得新的原料;可以使沼气池内的温度均衡, 提高全池料液温度。

1.4 要及时更换

干式脱硫器使用4~6个月, 应及时更换脱硫剂 (脱硫剂可再生使用1次) , 否则起不到脱硫作用。脱硫剂一般为橘黄色, 当沼气中的硫化氢与脱硫剂产生化学反应后, 生成黑色的硫化铁, 全部变黑时应及时更换[1,2]。脱硫剂再生方法:将脱硫剂取出, 平摊在无易燃物且通风良好的场地自行氧化, 最好阴干, 待黑色变成橙、黄或褐色即可重新装入瓶中。

1.5 要适时出料

在沼气厌氧发酵过程中, 投入的原料大部分被分解转化, 但有部分作为沉渣留在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沉渣会越来越多, 使沼气池容量变小影响产气, 且会使沉渣在池底结块, 导致清料成本加大。一般1年1次大出料为好。

2“四防”

2.1 防建池事故

一是防砸。严防池体周围石头滚入池中发生事故。二是防摔。沼气池进出料口要加盖, 以防人畜掉入造成伤亡。三是防塌。在室内或有墙体的地方挖建池, 应做好防护设施, 防止墙壁倒塌出现事故。防止池基或四周土质疏松或建池材料 (如水泥、沙子) 不合格导致池体坍塌事故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严防由于水泥未硬化拆除池内支撑物等引起池子坍塌事故。

2.2 防池子质量

一是要试水、试压、查漏。沼气池应先试水试压, 检查是否漏水漏气, 合格的池子才能进行投料封池。管路安装后, 必须试压, 检查是否漏气, 合格才能交给农户使用。二是不要空池晾晒。 (1) 保湿养护。水泥是一种喜湿性建筑材料, 干燥不利其凝固硬化, 易引起漏水漏气。新建成的沼气池一般应保湿养护7 d以上[3,4]。 (2) 新建沼气池或大出料后的沼气空池, 应及时投料、装水或覆盖湿土, 不可空池晾晒, 以防池子水泥干裂、内外压力失去平衡和地下水压力等原因损坏池墙, 压坏池底, 引起漏水漏气。三是防池子胀裂。不准无压力表使用沼气灶, 要安装并经常注意观察压力表变化情况, 当发现压力过大, 要立即用气或放气, 以防胀坏气室造成事故。加料加水时, 应打开放气开关, 慢慢加入以免损坏沼气池。在日常进出料时不准使用沼气炉具。四是防腐蚀。受料液酸碱的侵蚀, 沼气池使用多年后, 部分池子的水泥和粉刷材料脱落, 易发生漏水漏气。因此, 每次大换料时, 应洗刷干净池壁, 将受腐蚀的池壁交替方向粉刷3~4遍水泥浆。

2.3 防火毒危害

一是管路安装应注意管道距离明火、烟囱应不小于0.5 m, 距离电线不小于0.1 m, 要严禁管路从易燃物上经过、脱硫器安装在灶具正上方、管路与电线交叉、室内管路漏气不处理等情况出现。二是严禁将沼气灯、炉具和输气管安装在靠近柴草、油料、衣物等易燃物品旁, 以防失火;一旦发生火灾, 应立即关闭开关, 切断气源。三是排放废气时, 一定要在户外无人活动的地方进行。沼气池中沼气过多需排放时, 应间断释放, 严禁将池内沼气一次排放, 放气时要选择晴天, 放气时应有专人看护, 防止过路行人用火。四是严禁在沼气池周围15 m内烧杂草, 不准在沼气池导气管口和出料口点火试气, 以免引起回火, 炸坏池子。五是严禁用明火检查各处接头、开关漏气情况, 严禁明火接近沼气池[5]。六是每次使用沼气前后, 都要检查开关是否已经关闭。使用前若发现开关没关, 应先关闭开关, 然后打开门窗, 通风后才能使用。使用沼气时, 要先点燃引火物, 再扭开关, 先开小一点, 待点燃后, 才全部扭开, 以防沼气放出过多, 烧到身体或引起火灾。七是使用过程中火焰被风吹灭或被水淋熄, 应立即关闭气阀, 打开窗户疏通空气, 此时严禁使用一切火种及电源开关, 以免引起火灾。八是若在室内闻到臭蛋气味时, 应迅速打开门窗或风扇鼓风将沼气排出室外, 人要迅速离开, 并切断气源, 这时千万不能使用火柴、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 以防引起火灾。当臭蛋味完全消失后, 立即检查漏气部位, 检修好后方可用气[6,7]。九是严禁无防护措施下池。在沼气池内, 只有沼气, 没有氧气。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还有少量硫化氢等。因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 硫化氢是有毒气体, 二氧化碳含量高会导致人因缺氧而昏迷。在打开沼气池盖口及进沼气池检修时, 应注意防范这3种气体的危害。在打开主池盖口时, 主要防甲烷燃烧爆炸及硫化氢中毒, 切记不可使用明火 (如抽烟) , 不可在池口正上方吸气 (打开盖口时, 人不要离盖口太近, 在吸气时要注意不要吸入沼气) 。进池检修时, 除了要避免甲烷及硫化氢危害, 更要注意防止因二氧化碳比氧气重, 不易排除, 沉积在池里, 导致人因缺氧而昏迷。下池清渣或检修, 为了人身安全, 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进池前, 先打开活动顶盖, 抽光池内渣液, 并将进料口、出料口、活动盖口“三口”全部敞开通风 (并用鼓风机吹) 。 (2) 1~2 d后, 将鸡、鸭放入池内30 min左右, 如没有问题, 才能下池。 (3) 下池时, 用鼓风机在进料口往池里吹风送气, 直至人出池外。 (4) 下池人员身上必须系上安全绳, 且池外必须要有专人看护, 下池人员稍感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 看护人员应立即将其拉出池外 (切记看护人员不能跟着入池) , 并采取急救措施, 可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5) 入池后, 只能用手电筒照明, 不能用蜡烛、打火机等明火, 以免引起火患。

2.4 防池子中毒

不要向池内投入下列物质: (1) 各种剧毒农药, 特别是有机杀菌剂、抗生素、驱虫剂等; (2) 刚消过毒的畜禽粪便; (3) 近期喷洒农药的作物茎叶; (4) 能做土农药的各种植物, 如苦皮藤、桃树叶、百部、马钱子果等; (5) 辛辣物如葱、蒜、辣椒、韭菜、萝卜等的秸秆; (6) 电石、洗衣粉、洗衣服水等。如果发现中毒, 将池内发酵料液取出1/2, 再投入1/2新料即能正常产气。

参考文献

[1]王继世, 徐焱, 韩阳, 等.打造新观念谋求新发展加快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4) :89.

[2]任俊莉, 王志军.平原沼气建设打出三招“组合拳”[J].农业知识:瓜果菜, 2012 (5) :48-49.

[3]王锡娟.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2 (3) :80.

[4]蒋家红.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建设技术要点[J].畜禽业, 2012 (3) :32-33.

[5]李玉香.浅谈泽州县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2 (1) :9-11.

[6]鲁会俊, 孟丽娟.襄汾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发展浅析[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2 (1) :14-15.

沾益县农村沼气池建设情况 篇5

沾益县农村沼气池建设情况

我县自建县大规模实施沼气池建设工程以来,己累计建成沼气池35356口,覆盖39.2%农户,受益农业人口14万余人,工程涉及8个乡镇的所有村委会。各级政府投资由原来的500元、1000元到现在的1500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00余万元,引导和带动农户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现有持证专业技工人员150人,组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58个。实施沼气池工程带来的益处:一是带动了农村改厕、改圈、改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已产生了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是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据调查,每口沼气池可节约煤炭2-3吨,节约电费120元,全县每年可节约煤或薪材9万余吨,使13万余亩的薪炭林免受砍伐,创造产值3100万元。四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了用火习惯。每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民节约用煤、用电、用肥等资金1000元左右,沼气户养猪变熟喂为生喂,提高了养殖技术水平,改革了用火器具,提高了节煤节电节柴意识。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沾益县林业局王和云)

沼气池建设 篇6

关键词:农村沼气;新能源;发展;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人们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绿色农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推动农村能源的转型和建设也已被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说农村能源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样,已经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集中全社会的资源来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汇集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1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的面貌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的能源建设有利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的面貌。农村和城市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农村的厨房还是传承百年的传统方式,农村的厕所还是为土地养肥资源的提供处,这些都决定了大力发展沼气的积极意义。现在我国通过加快能源建设,对农村的庭院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解决了柴草乱堆乱垛的现象,而且把柴草最大化的用在了发展农村沼气和农村能源建设上来,有效地促进了圈厕净化,解决了粪土乱堆乱扔的现象,不仅使粪土进一步得到了利用,而且改善了农民的居住和生存环境[2]。总之通过发展农村沼气和加快能源建设,有效避免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真正的改善了农村的生态和居住面貌。

1.2 有利于农民节省资源开支,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以往农村居家做饭一般都是利用传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各家各户照明都实现了电力化,但是这些方式没有将农村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起来。随着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沼气,加快农村的能源建设,这实际上改变了农村的资源利用情况,使得沼气既能生火做饭,增加了农村清洁的能源供应,又能照明发电,减少了煤电等石化能源的消耗,从而优化了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3]。此外,大力利用沼气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农民的资源开支,而且进一步的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通过沼气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和有机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耕种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1.3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改变农村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农村,多少代都是靠有机肥料撑起农作物发展的一片天,有机肥料为农作物提供了全面的养分,促进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一步地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但是这种有机肥料的施用比较单一,目前我国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新型沼肥施用方法,把牲畜、沼气、土地联系了起来,并能够循环利用,而且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另外,通过大力推广沼气,使得生态养殖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使得高效种植业也得到了大力推崇,并且也改变了资源能耗型的常规农业的发展方式,确立了资源利用型的生态农业的新型发展方式,这不仅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而且转变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

2 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关键是有雄厚的资金做保障,但是从农村的现状来看,发展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最大的难度就是资金问题,因此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有效保障农村能源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政府要带头加大资金投入,把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尽量的向农村能源建设倾向,而且要出台更加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提高国家能源补助标准[4];其次,各个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也要对农村沼气建设提供更优越的政策、更方便的资源融资途径,让农民参与到发展沼气和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中,有更多的融资途径和资金来源;最后农民自身也要加大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要把自筹资金作为建设和改善资源环境的基础,提高农民建设沼气与发展沼气的积极性,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筹集资金,就能推动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就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2 加大农村沼气的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农村能源的新氛围

目前对于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有的人了解的不够深刻,有的领导还不够重视,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各级领导宣传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要向农民宣传大力发展沼气,对于农民增收与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通过宣传普及沼气使用的技术,提高农民发展沼气、建设沼气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大力发展沼气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关注和重视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支持和关心农村沼气能源建设[5]。只有大力进行宣传,才能真正营造建设农村能源的新氛围,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新步伐。

2.3 建设沼气管理队伍,抓好沼气管理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管理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队伍,农民是农村沼气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农村沼气的使用者,因此要让农民自己掌握沼气的开发和管理技术,要培养农民自己的管理队伍。所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紧紧抓住科技下乡的机会,建设农村沼气服务和管理的完整体系,一定要分期、分区、分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要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队伍,而且要使所用的农户都能真正掌握和使用沼气。抓好沼气管理服务,做好检查督导[6],沼气虽然是利用价值比较高的能源,但是如果管理和服务不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一定要抓好沼气管理服务,成立相关的管理服务维修队伍,要定期、不定期的深入村、户进行检查,防止因为管理和维修上的疏忽造成的危害。而且有必要定期召开维修管理服务会议,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更好地促进沼气的管理和服务。

2.4 综合利用沼气资源,延伸沼气产业链条

沼气资源不仅能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必备的资源,而且通过开发和延伸沼气产业的链条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所以农村不仅要大力开发和建设沼气,而且要以沼气为载体,以发展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为着力点,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沼气资源是循环的资源,因此要在利用沼气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必备的土地肥料的基础上,建立以沼渣、沼液为材料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各种农产品的品质、减少土地和肥力的成本、增加基地的经济效益,推动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真正意义的实现农村的循环经济。

3 结语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促进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伟大战略举措,因此我们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大力开拓农村能源建设的新途径,从而建立农村生态循环的新环境,促进农村沼气及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继世,徐焱,韩阳,曹晓明.打造新观念谋求新发展加快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4(4):89.

[2] 李雪树,李尧琴.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3(3):6-8.

[3] 张品翠.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2,2(2):162.

[4] 卢文冰,刘静.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促进农村能源建设[J].吉林农业,2012,9(9):44.

[5] 王波,李越.农村能源发展新模式——四川省井研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13,11(11):81-84.

[6] 山西盐湖区生态农业工作站.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沼气建设与服务[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5,3(3):5-6.

生态沼气建设关键技术简析 篇7

1 沼气池建设施工

1.1 修建三结合池

要将沼气池、猪圈、厨房紧密结合修建在一起, 实现自动进料。推广上圈下池和园小浅池型。合理确定池容, 与畜禽饲养量相匹配。户用池一般按3头标猪8 m3;其它原料按猪1牛1羊3的比例参数进行测算;养殖场中型池可按8头标猪修8 m3的池容进行估算。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容积一般为8~20 m3, 重点推广“常规水压型”、“强回流型”、“旋流布料型”结构, 每种池型均应配备自动或半自动出料搅拌装置。

1.2 建池施工要点

(1) 实行持证上岗作业。

(2) 搞好特殊软基加固和地下水引导与封堵。

(3) 池体浇筑做到三干三湿、倾斜底、逐层浇捣、漂砖砌拱、顶箱导气、椭圆出料、各口加盖、便水分离。

(4) 密封层作业时注意内外密封与养护, 细筛粉刷肋脚、过梁。

(5) 配建好预处理草池、贮粪池、抽渣器等。

1.3 坚持一池三改

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三改配套, 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圈舍与沼气池相连, 水泥地面, 圈顶加盖保温。厕所与圈舍一体建设, 与沼气池相连, 安装蹲便器。厨房内炉灶、厨柜、水池等布局合理, 室内灶台砖垒, 台面贴瓷砖, 地面硬化。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池六改”, 即增加改水、改坝、改路。

2 沼气池运行管理

2.1 正常产气池特征

产气正常的沼气池, 产气效果好, 水压间鼓泡密实均匀, 液面无明显白膜。否则就属于病害池, 需要通过工程排障解决漏气密封, 或进行生化调节解决新陈代谢受阻问题。

2.2 管护要点

当前重庆市农村沼气往往“一年用, 二年荒、三年不管就抛光”, 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40%以上的沼气池处于“停摆”状态。沼气池是一个生物发酵罐体, 运行1~3年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只要管护到位一般都能很好解决。冬季沼气池只要保持温度8℃以上, 正常产气并不难。难在许多农户认为它冬天就是不产气, 不管不问。要做好管护和冬季正常产气这两方面的技术普及、培训及服务工作。

2.2.1 牢固四个三

(1) 树立三分建七分管思想。解决好认识问题, 提高对管理的重视与落实。

(2) 坚持三结合。宜采用猪圈、厨房、厕所结合, 不宜采用舀结合。

(3) 控制三度。温度、酸度和浓度。

(4) 做到三勤。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拌。

2.2.2 强化四个防

(1) 防胀肚。造成胀肚池的原因是料液体积比量过大。一般1~3个月没有出料, 或料进得太多, 就会形成胀肚池, 气箱体积压缩太小, 产气下降。农民形象地称之为“吃胀倒了”。只要善于观察, 这种情况容易诊断。解决的办法是对料液管理实行“勤进勤出”, 进多少出多少, 确保1/3的气箱体积。

(2) 防结壳。造成结壳池的原因是发酵原料分解慢, 上浮结壳堵塞产气。一般是原料末腐熟就进池, 或容易起渣的马牛粪较多, 或沼气池运行时间较长 (运行1~3年未除结壳) 所引起的。农民形象地称之为“吃哽倒了”。只要善于分析, 这种情况也容易诊断。解决的办法是原料腐熟进池, 或少用马牛粪, 或打开活动盖去除结壳重新启动。

(3) 防酸化。造成酸化池的原因是投入了青料, 或鸡粪入池太多, 或沼气池运行时间较长自然形成酸化池。酸化池产气效果差, 气体略带酸味, 出料间液面带黄色。农民形象地称之为“吃嗝倒了”。只要注意观察和分析, 这种情况亦容易判断。解决的办法是加入适量草木灰或石灰调酸至中性即可。

(4) 防中毒。造成中毒池的原因是毒性物质进入发酵池, 如投了施农药的枝叶稿杆、病死的农畜、洗衣的污水等。农民形象地称之为“吃拐倒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通过稀释料液或采取大换料就可解决。

3 三沼综合利用

沼气全身都是宝。三沼的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运用到生产生活中,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综合利用, 形成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 下脚料养鸡, 鸡粪喂猪, 猪粪、牛粪进池;沼气做饭, 照明;沼渣肥田, 沼液喂猪、养鱼, 给粮油作物、果树叶面喷肥, 走生态农业新路子 (参见表1) 。

3.1 沼液防治病虫害

沼液能有效杀灭蚜虫、红黄蜘蛛、螟虫。因其无污染、无残毒、无抗药性而被称为“生物农药”。

3.2 沼液喂猪

作为饲料添加剂拌料或直接喂猪。育肥一头猪, 节饲50 kg, 缩短育肥期30 d, 增收60元。要求沼气池正常产气1月以上, 取中层清液, 过滤静置, 结合驱虫防疫和安全防范进行。

4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

4.1 平坝丘陵“猪沼果 (菜、粮) ”生态模式

“猪—沼—作物”模式是通过种植面积、养猪规模、沼气池容积合理组合, 以沼气为能源, 沼液和沼渣为肥源, 开发优质有机肥料, 用于作物生产, 实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 能流物流良性循环, 资源高效利用, 有效治理养殖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 综合效益明显。

(1) 基本要素。建造8~20 m3沼气池, 年出栏猪5头以上, 配套沼液输配管网。

(2) 核心技术。沼气工程技术;畜禽科学饲养技术;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4.2 生态家园模式

沼气池与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三配套, 形成农户生态良性小循环, 有效处理污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营造生态家园, 增加清洁能源供给,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同时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1) 基本要素。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分散或集中) 或户用沼气池, 实行“一池三改”。

(2) 核心技术。户用沼气池建造及使用;沼气发酵技术;“一池三改”技术;果树、蔬菜的种植和管理。

4.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场模式

以畜禽养殖为主, 配套畜禽粪污消纳设施, 实行清洁生产, 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活性有机肥料, 污水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液沼渣沼气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效治理养殖污染, 实现零排放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达到无害化处理, 促进养殖场生态良性循环。

(1) 基本要素。建造大中型沼气工程, 建立饲料基地, 年出栏猪500头以上, 配套有机肥加工厂。

(2) 核心技术。沼气工程技术;生物堆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4.4 综合生态水产养殖场模式

以渔业养殖为主, 利用沼气作为鱼塘冬季增温的热源, 沼液作为鱼饲料, 沼渣作为种植饲料作物和蔬菜的有机肥料。

(1) 基本要素。建一定水面养鱼塘, 配套建造1个沼气池, 种植相应面积的饲料草生产基地。

(2) 核心技术。水产高产养殖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沼液养鱼技术。

4.5 农村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为了处理农副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 采用厌氧发酵技术,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生态化处理, 有效治理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1) 基本要素。建造以沼气发酵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程, 配套沼气利用设施。

(2) 核心技术。沼气工程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

摘要:生态沼气建设应以沼气建设为纽带, 整合利用再生能源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 构建生产生活、沼气利用、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链条, 达到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 庭院经济高效化, 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与管理 篇8

一、沼气服务站怎么建,建成什么样,达到什么效果

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实际上是两个阶段:一是工程建设、技术推广应用阶段;二是建设后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阶段。项目成效都体现在第二个阶段,因此,建后管理的好坏是农村沼气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我们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政府引导、协会搭桥、联合农户、官办民管”。为保证沼气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坚持以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与沼气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安排,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典型示范,形成了沼气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具体做法:

一是成立协会,在沼气建设起步较早、使用效果突出的地方,都成立了农村沼气和能源协会,在项目村屯成立分会。以乡镇负责为主要方式,抓组织落实、提供硬件设施,如,办公、配件销售用房等,能源办统一提供沼气配件及负责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各项目村分别成立了管护服务网点,建立了县、乡镇场、村屯的三级服务网络。

二是在项目村,设立了沼气物业管理站,配备了物业管理员,设立了沼气配件专柜,达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制度、有配件专柜、有服务承诺、有工作记录、和考核办法的“七有”标准,把农户自我服务与政府公益服务结合起来,初步完善了沼气服务管理体系。农户足不出户,就可得到优质的服务,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户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服务网络建设经费保障体系。据我们考察和了解,在建立服务网络经费保障方面,有些地方为了调动沼气物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后续服务管理,基本上都采取一岗多能、身兼数职的办法,就是在选拔具有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热爱沼气事业管理人员的同时,多方解决人员报酬问题。

二、沼气服务体系怎么才能建好

要想建的好,离不开以下几条。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沼气服务实际上还是公益事业,利润有,但不会很高,各级领导将沼气项目作为一项富民工程自上而下认真贯彻,精心落实;二是组织机构一定要健全。县能源管理部门、乡镇农业中心、村级组织,在沼气服务体系上,都要有明确编制,有固定人员,管理服务的内部分工要明确,权利义务,也就是责、权、利要明确;三是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推行乡镇场农业中心直接包村级服务站,村屯服务网点包到各户,沼气技工包质量,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包管理的承包责任制,层层签定管理责任书,落实工作任务和职责。四是强化管理和服务。在项目的建设全过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建、管、用、修”四个环节,充分保证沼气项目的长期效益。五是健全建后服务体系。本着“政府引导、协会搭桥、联合农户、官办民用”的服务工作思路,按照县农村能源办统一安排,建立“协会+农户”的服务管理模式,组建沼气服务体系,要求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村沼气协会,乡镇场成立农村能源协会,项目村设立管护服务点,任用村级沼气物业管理员,完善工作制度,签定物业管理服务协议,设立沼气配件专柜,明确工作经费和考核办法。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建设标准要达到“六有”标准。

三、各地有效的服务模式有哪些

一是沼气大包服务模式。二是依托服务公司的带动模式。三是村屯沼气协会模式和乡镇监管模式。四是个人领办。

四、目前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的农村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技术培训还有待加强。二是少数建池户观念陈旧。三是服务费的收缴难度大。

五、几点建议

1、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用沼气用户在技术员指导下,使沼气池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延长沼气池及其配件的使用寿命,吸引建池农户自愿接受服务站的有偿服务。

2、各级政府要安排经费专门用于农村能源技术的培训与科普。在安排沼气项目资金时,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广大沼气用户的管理水平。

3、将农村服务体系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管理范畴,解决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农村能源还是个弱质产业,服务站完全市场化运作,单纯靠收取建池农户的技术服务费,难以保证服务站正常运转,各级政府要安排经费给予扶持。如果能够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解决好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必将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适合我县农村能源服务站的运作方式

浅谈农村沼气建设与发展 篇9

高坪区是传统农业县, 农村生活在很多地方还是老习惯。薪柴、秸杆以及煤炭等仍然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 同时由于当地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乱砍滥伐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经常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破坏了生态环境。农村沼气就是利用生物的发酵与分解产生甲烷即沼气。有机物质例如人畜的粪便、生活污水以及部分植物茎叶当中的微生物, 会在一定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进而产生一种具有可燃性和清洁型的气体, 该种气体就是沼气。与此同时沼气还能够提供热量和电能, 用于炊事与照明。而发酵后沉淀的渣滓与液体也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能够充当有机肥料, 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资料显示在四川省中, 平均一口规格为8立方米的沼气池, 一年大约能够产生350立方米的沼气, 可以为农户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近八成左右的有效用能, 每年有10个月可基本满足农户需要, 可直接为农户减少燃料支出500~1200元, 加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收入和减少农药化肥的支出, 每年最少还能够增加850元以上节支收入。在农村地区使用沼气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改善了空气质量, 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污染。通过推广“猪—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 带动生态养殖业、高效种植业和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通过将人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真正实现了无害化农业生产, 沼气替代了薪柴, 保护了森林植被, 有效巩固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1]。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农产品,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强化了农牧结合, 既能促进农业发展又能增强畜牧业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加农民了科技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农村沼气主要问题

现在农村沼气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补助标准偏低, 在四川省, 新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的直接建设成本为3500~4000元, 目前农村沼气项目每户补助1500元, 农户一次性现金投入较大, 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劳动力缺乏, 不少农户有心无力, 建池积极性下降。二是后期管护滞后, 沼气是“三分建, 七分管”。沼气池建成后, 需要正常的管理和维护, 但由于农村青壮年很多外出务工, 不少家庭只有老人和小孩, 造成沼气池日常管理困难。三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大潮的影响, 许多技术员外出打工, 技术服务未跟上。四是综合利用率不高, 主要是发酵原料不足, 使用效果不佳, 缺少引导带动, 农民掌握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少, 造成有些沼气池年久失修, 影响了农民建池积极性[2]。

3 农村发展沼气发展的具体措施

投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为沼气池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3]。政府需要通过优化现有工作条件, 积极寻找更多的渠道如吸引民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并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委派专人严格管理沼气建设专项资金, 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实到位, 进而有效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率。

提高政策措施的完善程度, 并落实建设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鉴于在农村沼气发展建设当中涉及多项农业技术和工程措施, 因此政府需要分别从技术以及政策两个角度出发, 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 推行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 并以此为基础确保各项农业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普及使用。

在用户集中区域内成立可以对其提供信息咨询预计技术维修服务功能的服务网点, 同时还可以向用户出售各种零配件, 不断满足其对于沼气使用的需求。另外, 还需要加大对沼气使用意义的推广及宣传力度, 通过举行农村集会并配合使用各种传播媒体方式譬如说喇叭、广播、电视等等, 帮助农户能够正确认识沼气, 了解沼气使用后能够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最终能够积极投身到沼气发展建设工作当中, 进而充分发挥沼气能够带来的综合效益[4]。此外还需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走的战略思想, 将原来的单一用气与建池转向至综合利用以及建设生态家园。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帮助下, 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态模式, 如“猪——沼——果”等等。对于沼气池建设工作需要严格注重其质量, 坚持质量与速度两手抓的原则, 确保沼气工程能够实现高质量, 并早日投入使用。而沼气工程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人才保障, 因此各级乡镇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农村能源工作机构, 组织现有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同时扩大服务网络范围, 使得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沼气设施的维修、防护等服务。

建设沼气池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农户的使用需求合理建设沼气池型, 通过开展创造性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户的满意程度。而农户在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前需要规划并落实沼气池的建设工作, 在此过程中, 各级乡镇和土地主管部门可以事先安排好沼气池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之后再对建房宅基地进行审批, 避免为农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摘要: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立足于南充市高坪区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分析有效利用沼气能源,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与探析我区农村沼气建设, 推进我区沼气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豫.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2]黄振侠, 朱军平, 刘艳琴, 等.新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以江西省吉安市农村沼气发展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3) :109-111.

[3]张艳丽.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 2004, 22 (4) :5-8.

农村沼气推行十大建设管理模式 篇10

“十一五”以来,在中央投资带动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新疆农村沼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创造性地试验、研究和示范,形成了适合新疆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经济发展条件的十大建设管理模式,整合了农牧业项目,捆绑了建设资金,集成了农牧业生产技术,实现了一举多赢,效益显著,为自治区“十二五”农村能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新农村庭院沼气建设模式

此模式以农户为单元,在农户庭院内建牛羊养殖暖圈,暖圈地下建沼气池,沼气池上建生态厕所,将沼渣、沼液利用与种植业(大田、果园、蔬菜大棚)施肥相结合,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改院,形成家庭微型生态系统。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按照庭院沼气模式,整村建设高标准庭院100套,使农户的生活用能改柴草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了乡村文明、村容整洁,加速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村集体经济综合实力连续6年全镇第一,已经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全州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州级文明村、州级生态家园示范村。目前,新疆已推广此模式50万户。

2 示范村整村推进建设模式

此模式以村为单元,将农村沼气工程与抗震安居工程、牧民定居工程、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合理规划、资金捆绑使用、项目集成组合、功能综合配套、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统一建设。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乡的30个村被自治区确定为“国家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区,该乡按照“一居一路一渠四改(改圈、改厕、改厨、改庭院)”的要求,整村推进农村沼气配套建设。试点区项目覆盖84个村民小组4 868户近2万人,其中在20个村中共建沼气池3 342口,项目覆盖率达到86%,沼气入户率达到100%、沼气使用率达到94.77%,“一池两改”达到了87%以上,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达到100%;此外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红柳塘村、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夹河子村、巴州和硕县那音克乡乌勒泽特村等也是该种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农民用上清洁能源,生活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显著,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3 温室沼气生态建设模式

该模式以200~6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为基本生产单元,在温室内部西侧、东侧或北侧建一座20平方米的太阳能畜禽舍和一个2平方米的厕所,畜禽舍下部为一个6~10立方米的沼气池。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和阻散性能及复合保温墙体结构,将日光能转化为热能,阻止热量及水分的散发,达到增温、保温的目的,使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保持10℃以上。该模式在新疆山区逆温带设施农业基地较为适用。以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水西沟镇为中心的天山北坡逆温带设施农业基地结合农牧民生产实际,大面积推广集温室蔬菜生产、沼气池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于一体的棚、圈、池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新疆设施农业、养殖小区基地已大面积推广家庭养殖型温室沼气基地82个,规模达到5万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农村小型沼气站集中供气模式

该模式以“一池三建”为建设单元,以养殖大户、村委会或合作社为项目建设主体,在人畜分离、实行小区集中养殖的村,以畜禽粪便污水为原料,建设小型沼气集中工程,向附近农户集中供应沼气。项目建设主体和供气农户之间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契约协议,明确责权利关系,协商确定各参与方的投入资金、用气费用和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长效使用的约束机制。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十六村、十八村各建设一座100立方米小型沼气工程,村委会为建设主体,统一负责建设、维护、管理,为周边90户农村居民集中供气。阿克苏市依干其乡16大队沼气站集中供气工程发酵池容积50立方米,已为27户农户供气。吉木萨尔县大有乡泉水地村等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设施农业基地集中供气,即可用沼气点灯做饭,又可用沼渣沼液施肥,减少农药、化肥的开支,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产量、价格。目前,新疆已建成该模式农村小型沼气站168个。

5 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模式

该模式以养殖场为基本单元,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与村镇社区、中心村、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企业和居民、种植业供应清洁燃料、绿色电力和优质肥料,提高了沼气覆盖率、使用率、综合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农业,发挥气、热、电、肥等效益。目前,新疆已竣工4处大型沼气工程与在建的35处大型沼气工程全部采用集中供气模式设计。该模式是“十二五”期间新疆实现“气化农村”总体目标的主导建设模式。

6 县级沼气物业服务站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县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负责对辖区内乡(镇)沼气物管站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村级服务网点的服务水平,对沼气物资实行统一供应和调配,为沼气用户提供业务指导、配件销售、维修管护、信息反馈等综合服务。目前,新疆83个项目县都已建立了县级沼气物业服务站。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借助政府的扶持,确保经济收益;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对沼气行业实行宏观调控。今后发展方向是政府逐步退出管理,代之以市场化管理,逐步实现建、管、护分离,在拓展业务的同时,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最终成为沼气物业管理企业实体。

7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项目乡镇沼气服务工作,以村级服务网点为平台,服务广大沼气户。物管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办公室由乡镇配备,财务上由乡镇统一管理,业务上由县级农村能源办管理。这种模式是新疆主导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发展时间较长,相对比较成熟,适应性强,效果较好。目前,新疆已建成乡、村沼气服务站1 037个,服务面覆盖60%的沼气用户。

8 企业托管模式

该模式由沼气物业服务公司通过村级连锁服务网点为农户提供建池施工、产品安装、进料出料、故障排除、更换配件等服务。服务公司一般与沼气用户签订服务合同,并获取相应的服务报酬。新疆奇台县新疆福音农业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奇台分公司按照“公司+农户”管理服务模式,负责县域15个乡镇300个村组3 190户沼气用户的物业化服务,配备抽渣车7辆,技术服务车1辆,购置齐备检测及维修设备、灶具、零配件、办公设备等,专业服务人员12名,联合当地农民,成立了奇台县福音生态农业经济专业合作社,专业提供沼气物业化服务,并研究开发沼肥综合利用。

阿尔泰地区哈巴河县新农沼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全县9个乡村服务网点4 390户沼气用户物业服务,配备2辆抽渣车和1辆技术服务车,由于物业服务公司采用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完全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和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物业化管理服务模式。

9 农村沼气协会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由沼气用户、沼气技术员、沼气建设带头人等自愿组成、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的民间社会团体。塔城地区沙湾县大泉乡银山沼气协会下设15个村级服务站,配备2台大型换料服务车及小型抽渣设备,每年服务农户达2 000户以上。伊犁哈萨克斯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项目村也在推行农村沼气协会管理服务模式。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协会会员主要由沼气用户组成,因此管理更民主,服务更到位,农户更自觉自愿度。今后发展趋势是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引导其由单纯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鼓励其成为具有企业(公司)法人资格的沼气物业管理企业。以此,进一步培育一批农村企业。

1 0 农村经纪人管理模式

沼气池建设 篇11

关键词: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技术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4-1

1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沼气具有原料来源丰富、造价低廉、热效率高、清洁卫生等,还可以综合利用。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在发展新能源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煤电薪柴等传统能源消耗,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有利于农村能源消耗结构。

1.2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变农业循环体系

在生态循环系统中包括许多相应或相斥的环节,每个环节的产物和废物的输出,往往成为另一环节的原料输入。从目前的农业循环来看,将谷物所产的秸秆直接烧掉,或直接用于还田或用作饲料后将畜粪作肥料的习惯做法,都未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和物质,这样的农业循环是不完全的。假如在上述循环中加入沼气应用环节,就成为比较完善的区域封闭的循环体系,可以加速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发展,比较充分地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和物质,比较合理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1.3 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农村卫生

沼气是一种污染非常少的卫生能源,完全燃烧后既无烟又无灰,也不会造成公害,他将人畜粪便、有机污水、污物等疾病传播源、污染源投入沼气池中密闭发酵,可将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大部分杀死。阴沟积污、路边野粪都投到沼气池中,净化了环境,改善了农村卫生面貌,因此,发展农村沼气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更有利于保护和净化环境。

2 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农村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良性循环的首要任务。根据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发展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2.1 加强九台市沼气建设的规划和布局

九台市地处吉长两市之间,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物资丰实,因此,发展沼气这种新兴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而沼气本身又有原料来源丰富、改善环境卫生,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发展沼气是战略问题,他关系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关系到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也关系到改善农民生活和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水平等重大问题。全面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的模式。

2.2 做好后续服务,切实保证沼气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发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是关键。因此,要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机制,保证服务跟踪,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确保沼气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沼气池综合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

3.1 直接经济效益

以一个八立方米的沼气池为例,有效使用期10年以上。一年可出沼气水肥(发酵液)10~15吨(相当于40~80Kg硫酸铵或20~40kg过磷酸钙)和沼渣1吨左右(相当于50kg磷酸铵或25Kg过磷酸钙),年产沼气600~700立方米,沼气、沼渣、沼液均可充分利用。沼气用作日常炊事,供全家一日三餐,年平均节煤1吨左右或薪柴2000公斤左右,节省燃料可达1600多元;沼渣、沼液用做肥料,节约化肥约400元左右;用沼液代替农药,进行喷施,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年可节约农药开支200多元,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8立方米沼气池可为农民节省开支2000元左右。

3.2 生态效益

发展沼气可推动农业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减少有机农药使用量和残留污染 施用沼肥或叶面喷洒沼液,能使作物基本不发生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3.2.2 消除环境污染 沼气本身是污染较少的卫生能源,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卫生,也有利于保护和净化环境。

3.2.3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增加有机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施用有机质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广大农民十分重视积造和施用有机质肥料。有机质肥料能为作物提供比较全面的养分,如N、P、K、Ca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丰富的有机质又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作用。加强沼气建设为农村积造和施用有机肥料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具有重要意义。

3.2.4 减少生态人为破坏 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生活能源,可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减轻农田及草场压力,增加牲畜的饲料来源,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

3.3 社会收益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沼气技术人才;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以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无公害农产品。

通过分析,以上三项受益显著,足以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力求大力发展沼气事业。

4 结束语

建设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沼气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新途径,不仅对扩大农村能源、解决农村千家万户烧柴困难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对维护生态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搞好环境卫生,增加优质有机肥料,促进农牧业发展,扩大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發展农村户用沼气是一件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大好事。近年来,国家在开展农村沼气事业的建设中颁布了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大地促进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

沼气池建设 篇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过程中, 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 通过改变能源结构, 开发生物肥, 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办法, 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五原县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步伐, 不仅必要, 而且非常紧迫, 不仅因为农业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 而且因为五原县是农业大县, 要改变产业轻型化、产品初级化、增长粗放型的现状, 必须转换发展思路, 转变增长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谋划和选择有效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这对于五原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因地制宜,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强化生态功能, 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结合五原县把发展养殖业做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 发挥农业部门在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树立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发展的“三生”理念,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质量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利用农户现有的日光温室和标准化日光暖圈与改厨、改炕、改灶、改厕、改圈、改院、改路、改水、改电相结合进行户用沼气的配套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和“一池多改”能源生态模式, 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整套生态种植、高效养殖技术, 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 (园) 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畜产品安全化的目标,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今后我们只有通过节约型农业建设,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 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 在农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厉行节约, 提高资源利用率, 才能促进五原县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近年来, 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使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在五原县的实践证明, 它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加速农民致富步伐, 而且对于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多年来沼气建设经验, 从解决农民的燃料入手, 建沼气池, 用沼气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 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 种植养殖并举, 以牧促农, 以农养牧, 能流、物流良性循环,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因此推广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大有可为, 前景非常广阔。

四、五原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1. 领导重视

五原县县委、政府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突破口, 作为了农村工作的重点。

2. 群众认识水平高

几年来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能源效益, 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全县广大农户参与愿望增强, 主动要求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五原县推广应用的沼气建设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

它是将沼气池、日光温室、畜禽圈舍、厕所建在一起, 以太阳能为动力, 以沼气为纽带, 通过生物能转换技术, 将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瓜果菜种植四者有机结合, 相互依存, 优势互补, 在同一块土地上, 实现产气积肥同步, 种植养殖并举, 能流、物流良性循环, 成为庭院 (园) 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2.“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

它是将沼气池、畜禽圈舍、厕所建在一起, 将农户的庭院、厨房与门前屋后的田园结合起来进行改造建设, 使人、畜粪便得到有效管理利用, 庭院 (园) 经济高效发展。

3.“一池多改”能源生态模式

它是将畜禽养殖、沼气生产与农村的改厨、改灶、改炕、改圈、改院、改水、改路、改电以及植树造林结合起来, 优化布局, 改造建设, 不仅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加速农民致富步伐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 而且对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沼气生产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同时, 促进种养业的协调发展, 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变革了农村生活、生产方式, 实现了多业结合与集约经营, 巩固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 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五原县一些地区燃料与饲料矛盾紧张, 从目前看, 工业能源作为农村能源农民很难承受得起, 而且也不环保。从长远看就可能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沼气是一种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能源生产, 原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沼气又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一个8~10立方米沼气池常年运行, 可产沼气近450立方米, 完全能够满足一家4~5口人日常烧水、做饭、照明之用。此外, 还将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的灶台前解放出来, 使之有充足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2. 实现了多业结合与集约经营

通过“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的推广应用, 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基础上, 为温室内动植物生长及沼气发酵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一改过去北方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 且冬季极易冻坏的弊病, 达到全年正常运行产气, 使北方沼气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并改变了北方冬季土地闲置的状况, 变淡季为旺季, 变无收为有收。这种模式把种植业、养殖业等多行业、多学科浓缩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 达到技术与劳动高度密集, 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多级利用, 便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速见效。在沼气生产过程中人畜粪便及时进入沼气池, 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 而且净化了环境;沼气池为棚菜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 日光温室与之一体相连畜禽暖圈间, 又形成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互补;日光温室的适宜温度为畜禽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保证沼气池常年产气。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 科学、高效地利用空间、时间、小气候、人力、物力等资源, 多业结合、集约经营, 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 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 推动了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达到无害化程度, 减少了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 避免了地下水资源污染, 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优质、清洁燃料———沼气的使用, 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沿袭的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 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加快了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 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模式, 安排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变冬闲为冬忙, 克服了很多旧的不良习惯, 增加了学科学、用科学, 抓生产的干劲, 改善了精神风貌, 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生态环境建设, 必须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长远生计问题, 特别要解决好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西部地区, 生物质仍然是主要生活能源。农村地区能源结构性短缺, 一方面制约着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滥砍乱伐。发展农村沼气, 建设生态家园, 既为农村生活提供优质清洁燃料, 又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是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战略举措。农业是生物再生产的产业, 可以归纳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三个方面, 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生态循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沼气池是微生物消化还原的关键设施, 是植物生产和动物转化的有效纽带, 促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农村沼气是实现以资源消耗性的常规农业向以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强化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正确处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七、结论

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 必将使五原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县迈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也必将对五原县农牧民生存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总结了它具有四大功能:

第一,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沼气作为能源烧水做饭为农民造福后, 残留的牲畜粪便变为沼渣、沼液。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提供30~40吨有机肥, 可培肥3~5亩地, 可使每亩地增产15%~20%。沼液是营养丰富, 无毒无害的猪饲料添加剂, 沼液养的猪增重快, 瘦肉率高, 饲料利用率高, 抗病能力强。

第二,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户农家建设一口10立方米沼气池, 一年产生的能量分别相当于1500千克标准煤, 150千克液化气, 这个数字如果放在家家户户办沼气上去透视, 小沼气就变成了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第三,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沼气进入农家使农村过去那种“房前屋后粪乱堆, 生火做饭烟满屋”的脏、乱、差现象从根本得到了改善, 解决了人、畜、粪便的污染, 阻断了疾病的传染源, 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第四,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不和谐突出表现为生态不和谐, 而沼气发展的目的则是直接建设生态家园。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 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民健康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初步形成了“人、自然、经济、社会”的生态经济价值观,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改变农户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目的, 以家庭为依托, 以沼气为纽带, 将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科学种养技术, 打捆给农户的一种技术模式。这种模式把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 通过沼气连接起来, 优化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 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满足了国家要生态, 农民要致富的目标要求, 是一件利国利民, 特别是农民得实惠的大好事。

摘要: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的建设,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特别是通过对“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创新性建设, 加速了设施农业瓜、果、菜及花卉的反季节栽培的发展,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日臻完善。沼气生产是连接种植业、养殖业的纽带、沼气进入农业生态循环链后, 不仅提高了各项资源 (土、气、肥、热、光) 的利用率, 而且赋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涵义, 即:解决了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气主副产物为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优质沼肥, 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 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内容。

上一篇:烟囱防腐下一篇:多功能农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