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2024-12-20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共12篇)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1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 可季节性地感染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流感病毒又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以A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最为频繁。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1], 其基因组共由8个独立的单链RNA片段组成, 编码10种蛋白:血凝素蛋白 (HA) ;基质蛋白 (M) 分为M1和M2;神经氨酸酶 (NA) ;核壳蛋白 (NP) ;非结构蛋白 (NS) 包括NS1和NEP;PB1, PB2和PA三种聚合酶, 每种多肽对于流感病毒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主要表面抗原HA和NA的抗原性的差异分为不同亚型, 目前已发现了17种亚型的HA蛋白, 和10种亚型的NA蛋白[2]。具有高度传染性, 经常在短期内突然暴发并迅速蔓延, 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早在1580年, 流感暴发就首次为人类所详尽记载, 近年来流感病毒的暴发也越来越频繁, 如2009年暴发于美洲的H1N1甲型流感和在香港引起恐慌的H3N2流感, 以及2013年在我国长江流域暴发的H7N9禽流感。

自流感发现以来,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对于流感病毒的防控, 接种疫苗目前是最有利于预防流感, 控制流感传播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末流感病毒疫苗开始在人类中使用, 目前的流感病毒疫苗分为以下几种:灭活病毒疫苗和减毒病毒疫苗, 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类病毒颗粒疫苗。

1 灭活病毒疫苗和减毒病毒疫苗

灭活病毒疫苗一般是指将病毒疫苗进行灭活处理后的三价疫苗。此种疫苗具有较为完整的病毒蛋白, 包括病毒的全部内部蛋白及表面抗原蛋白 (HA、NA) 。一般是将低毒性的H1N1或者乙型流感的6个内部蛋白基因同当时的流行株 (如H3N2、H5N1等) 的HA和NA病毒进行重配得到。基于这种特点, 该类疫苗的免疫原性极强。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 该类病毒一般以鸡胚为基质来生产, 因此需要极高的成本和复杂的纯化过程, 同时一旦流感大流行暴发, 鸡胚难于大规模生产[3]。

减毒活疫苗现已成为流感疫苗研究的目标, 从理论上说较为安全有效。此类病毒疫苗的最大特点为冷适应性, 冷适应性的病毒在人体呼吸道的平均温度 (38~39℃) 下的复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因此美国和俄罗斯均于2003年分别批准投入使用了一批新型的冷适应性减毒活疫苗。该疫苗的独特的鼻腔给药途径也不同于传统的灭活疫苗, 这种给药方式简便易行, 被认为是最能模拟人体在自然状态下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而在安全性方面, 冷适应病毒疫苗又由于其温度敏感的特点, 机体接种疫苗之后不会发生较重的临床症状。而其接种途径和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可在上呼吸道复制, 能诱导黏膜免疫、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4], 有更持久的保护作用。临床试验证明冷适应减毒活疫苗长时间使用时未见回复突变[5]。尽管如此, 减毒病毒疫苗仍然有保留着一定的毒力和活性, 因此极有可能侵染其他的病原体, 甚至有可能同其他野生毒株发生基因重配, 从而发生毒力回复。另外, 由于是活体疫苗, 其保存和运输方式也受到了制约。

2 DNA疫苗

DNA疫苗也称为核酸疫苗, 顾名思义, 是指将流感病毒的一些基因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方式导入人体内, 之后基因经过人体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机器表达病毒蛋白, 产生的病毒蛋白应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病毒蛋白, 能够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此前, 由于HA和NA的DNA疫苗能够有效地产生针对性免疫保护而受到青睐, 然而, HA和NA两者作为流感病毒分型的主要依据, 极易发生抗原漂移和基因突变, 使DNA疫苗刺激产生的机体免疫无法识别突变后的病毒感染。因此, 目前流感DNA疫苗研制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于流感病毒相对较保守的内部蛋白身上, 如流感病毒核蛋白 (NP) 和基质蛋白 (M1) 。病毒的内部蛋白, 如NP和M1蛋白, 由于其较为保守, 在DNA疫苗研制工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知NP蛋白能够诱导免疫细胞产生非中性抗体, 同时也能够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所识别;而M1蛋白作为流感病毒的最主要结构蛋白, 也同样能够引起T细胞的免疫反应;利用流感病毒M2蛋白表位在佐剂的存在下已使小鼠诱导出高的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6]。DNA疫苗比传统蛋白疫苗有较多的优点, 如成本低, 抗原表达时间长, 可以构建复合疫苗, 高温稳定, 不易污染, 可广泛使用。其缺点和危险性较之传统疫苗已经大为改善, 但也存在着一些, 如会有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可能性, 以及DNA疫苗导入机体后会发生降解等。

3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 是指将流感病毒8种主要蛋白中最具有免疫原性的两种蛋白, HA和NA, 提取出来后固定于病毒包膜中, 再加入疫苗佐剂制成的。这类疫苗同上述的灭活病毒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相比, 缺少了6种病毒的内部蛋白。因此不具备在人体内复制繁殖的能力, 缺乏感染性, 安全性较高, 其免疫原性因HA和NA也较强。此前,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还尚未得到发展, 亚单位疫苗的制作成本很高, 而且面临着蛋白质容易降解抗体持续时间短的问题。今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表达出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已不再是难题。提取后的HA和NA在疫苗佐剂的加入后也能够稳定的维持其构象, 不被降解。例如1994年Kodihalli等研制了火鸡H5N2病毒NP/HA同ISCOM的复合型亚单位疫苗, 免疫火鸡, 21 d就能够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 并且淋巴细胞被激活, 能够免疫同源和异源 (H6N1) 亚型病毒的攻击[7], 等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产生的抗体安全性很好, 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其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已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了认可。

4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 将流感病毒复制所需全部基因组导入细胞后, 刺激细胞表达病毒蛋白, 这些蛋白会自我组装, 成为重组病毒。将无致病力或弱致病力的禽流感病毒的全套内部基因作为载体, 加入免疫原性蛋白HA和NA的基因,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来重组包装流感病毒。所得到的致病力弱, 但免疫原性强的病毒便是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这些病毒能够在机体内进行有效的复制, 但是对于机体的损伤很低;同时, 又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流行毒株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Webster和Swayne先后构建了含A/Ty/Ire/1378/83 (H5N8) HA基因的禽痘病毒重组疫苗, 结果证明该苗可对H5N2提供90%~100%的保护[8]。重组活载体疫苗的主要特征是其为杂交的活病毒, 能够自我复制, 因此投入量很低, 同时降低了成本, 免疫时间随着病毒的复制一同进行, 大大增强了机体产生抗体进行免疫的时间。而且不干扰血清学调查, 因此该重组疫苗适用于监测野毒感染。其缺点是流感病毒的不稳定性, 在机体接种疫苗后不能排除流感活病毒会突变为强病毒感染人体。

5 类病毒颗粒疫苗

流感病毒的M1蛋白是病毒中丰度最高的基质蛋白, 曾有报道指出, 在细胞内大量表达M1蛋白时, 其会自发地形成一种病毒颗粒样结构, 称为类病毒颗粒 (VLP) 。VLP同病毒本身的结构十分相似, 而且由于含有病毒蛋白M1, 也能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在应用VLPs到疫苗方面时, 发现其有多个优点:不包含无病毒基因组, 因此绝对不会在人体内进行复制感染, 安全性高;同时, 其还易于分离纯化, 能够大规模生产。

流感病毒疫苗的展望:目前, 流感病毒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负担, 对流感病毒特别是禽流感病毒的防控已经刻不容缓。一个有效的新型流感病毒疫苗应该是兼具防控为一身, 既能够有效地防治病毒感染人体, 也能够控制病毒在各物种之间的传播。诚然, 这样一个疫苗的产生仍然需要研究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但是我们确信这种新型疫苗的诞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Shaw A.New technologies for new influenza vaccines[J].Vaccine, 2012, 30 (33) :4927-4933

[2]Kemble G, Greenberg H.Novel generations of influenza vaccines[J].Vaccine, 2003, 21 (16) :1789-1795.

[3]Kistner O, Barrett N, Mundt W, et al.Development of a novel influenza vaccine derived from a continuous cell line[J].ALTEX, 2001, 18 (1) :50-54.

[4]Beyer WE, Palache AM, de Jong JC, et al.Cold-adapted live influenza vaccine versus inactivated vaccine:systemic vaccine reactions, local and systemic antibody response, and vaccine efficacy.A meta-analysis[J].Vaccine, 2002, 20 (9-10) :1340-1353.

[5]Jefferson T, Smith S, Demicheli V, et al.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es in healthy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J].Lancet, 2005, 365 (9461) :773-780.

[6]Fiers W, De Filette M, Birkett A, et al.A"universal"human influenza A vaccine[J].Virus Res, 2004, 103 (1-2) :173-176.

[7]Kodihalli S, Sivanandan V, Nagaraja KV, et al.A type-specif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subunit vaccine for turkeys:induction of protective immunity to challenge infection[J].Vaccine, 1994, 12 (15) :1467-1472.

[8]Kodihalli S, Justewicz DM, Gubareva LV, et al.Selection of a sing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in the hemagglutinin molecule by chicken eggs can render influenza A virus (H3) candidate vaccine ineffective[J].J Virol, 1995, 69 (8) :4888-4897.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2

Good morning, my dear friends! This is 豆子。It is getting cold right now, take care. We talked about making an appointment with a doctor several days ago.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are conversations about how to take a flu injection in the hospital.

A: Hi, I would like to take a flu injection, so I am wondering that whether I can set up an appointment?

你好,我想要接种流感疫苗,所以我在想我是否能约一个疫苗的时间呢?

B: Sure. What time?

可以啊,什么时间?

A: I will be available on Thursday at 10 am. Is that ok?

周四早上十点我有时间,可以么?

B: Yes, it is ok. May I have your name and date of birth?

好的。您说下名字和生日?

A: Cherish Kim. My date of birth is January 1, 1990.

说下自己的名字,生日(这里的信息,我编的啊!)

B: All right. You have set up an appointment for a flu injection. If you want to cancel the appointment, please let us know as soon as possible.

好的,你已经约好时间了,要取消的话尽快通知。

A: Ok, I have a quick question. Is that flu injection free?

好的,我有个小问题,疫苗免费么?(这个是最关心的问题!!!)

B: It is free if it is covered by your insurance. You may need to check with your insurance company.

如果你的保险包括就是免费的,你可能要跟你的保险公司确认一下。

A: Oh, I bought the school student insurance.

我买的是学校学生保险。

B: Yes, the flu injection is free for you.

那这个疫苗是免费的。

A: Great! Thanks.

好的,谢谢。

A: Hi! I have an appointment at 10 for taking a flu injection.

你好,我有个十点的预约接种10点。

B: Ok, go to the office in that corner, you will see someone there to help you.

好的,去角落那个办公室,那里有人会帮助你。

A: Thanks!

谢谢!

B: You are welcome.

不客气的!

来到疫苗室

N: Hi, my name is Ally, are you taking a flu injection?

你好,我叫艾丽,你是来打流感疫苗的对吧?

A: Yes.

是的!

N: Ok. Here is a form, you have to fill out it with your detailed information.

好的有个表需要你详细的填写一下。

A: Ok, give me 5 minutes.

好的,给我五分钟

N: Sure.

没问题。

A: Ally,here is my form. Please check it.

这个是我的表格,请您看一下。

N: Ok, let me see your form. No allergy history, no fever, everything is ok. Rest your arm on the table and relax. Hold still, please.

好的我看一下,没有过敏史,没发烧,身体状况良好。好的把你的胳膊放在桌上保持放松,不要动。

A: Ok

好的。

N: It is done! You have to wait outside for 15 minutes, then i will have a look to see your reaction, and you need to fill out another form.

打完了,你要在外面等十五分钟,我要去看看你的反应,然后你还需要填写一个表格。

A: Ok. Thanks.

好的,谢谢。

N: You are welcome.

不用谢。

接种疫苗,避开流感 篇3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每年的11 月到第二年的4 月,尤其是从12 月末到3 月初之间,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虽然流感病毒对大人、孩子“一视同仁”,但孩子的抵抗力毕竟比成人弱,所以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6 个月以上~ 5 岁以下的孩子,更是重点推荐应该接种的人群。另外,有慢性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的孩子, 有肾脏疾病、严重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孩子及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孩子,都是优先照顾的接种对象。

6 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但为了使他们免受流感的侵袭,照顾小宝宝、与小宝宝共同生活的家人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只有极少数孩子不适合接种:

有严重鸡蛋过敏的孩子;

曾经接种过流感疫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孩子;

6 个月以下的婴儿;

孩子正在感冒发烧时。

日常预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比如随着流感病人的咳嗽和喷嚏所产生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进入其他人的呼吸道;也可以通过非直接接触传播,比如散播的流感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2 ~ 8 小时,接触这些病毒后,通过手的触摸经眼、鼻、口等处感染。

一般情况下,流感病人从出现症状的前一天到发病后1 周期间都可以散播病毒,孩子散播病毒的时间甚至可以一直延续到发病2 周左右。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得流感,所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流感同样重要。

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尤其是在流感流行期间。

经常洗手,并督促孩子经常洗手。

不要让孩子用脏手摸眼睛、嘴、鼻子等。

尽量不用公用的茶杯、餐具。

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流感,要与孩子隔离开,尤其是在生病的前5 天。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并把纸巾扔进垃圾桶,不要让孩子接触用过的纸巾。

咳嗽或打喷嚏后尽快洗干净双手。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得病后都要及时就诊。

接种流感疫苗的几个疑问:

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比较合适?

注射流感疫苗2 周后,人体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以应对流感病毒的侵袭。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9 月~ 11 月中旬,在流感流行高峰季节来临以前。但即使错过这段时间,甚至到第二年1 月份接种也有意义,因为流感流行会一直持续到4 ~ 5 月间。

接种了流感疫苗就肯定不会得流感了吗?

一般来说,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80% 的流感发生。但是由于流感病毒具有多变性,注射流感疫苗只能保护人体不被本年度接种疫苗所针对的流感病毒感染,而并不能保证完全不被其他流感病毒或其他引起感冒症状的病毒所侵犯,所以,并非接种了流感疫苗后就肯定不被传染。

接种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会引起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以及全身性的低热、不适等。这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大多在接种后的1 ~ 2 天出现,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热敷注射局部,多喝开水,1 ~ 2 天后可自行消退,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认识流感

流感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常常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肌肉痛、乏力、流鼻涕、咽痛、干咳,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大多会在发病5 天左右消退,但干咳和乏力会持续大约1 ~ 2 周。流感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引起继发的细菌感染,造成肺炎、中耳炎、鼻窦炎,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导致严重的并发症。3 岁以下的孩子得流感后引发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多见。流感的症状与有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但比普通感冒症状表现更严重、更快速。以下的一些对比可以帮助你初步判断孩子是得了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流感护理要点:多喝水+多休息

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有限,因此孩子得了流感以后,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家里护理,并针对出现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发病期。

鼓励孩子多喝水。流感时常伴有高热,体内水分大量散发,需要补充足量的水分,但孩子有时会因为喉咙痛而拒绝喝热水。可以让孩子少量、多次地喝凉开水,也可以将果汁稀释后给孩子喝。

最好卧床休息。充足的休息对流感的恢复很重要。孩子生性好动,让他们卧床并不容易,但要尽量让他们在床上或室内活动。

另外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感冒发烧后,捂一身汗就会好起来。过度保暖和发汗,不仅容易使孩子的体温升得更高,而且很容易使孩子脱水,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发烧期间,给孩子穿的和盖的都要适量。如果体温超过38.5℃,并有头痛、肌肉痛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必须上医院:

体温超过38.5℃,并且持续不退;

精神委靡;

发病几天后,症状似乎已经好转,却又再次转坏;

原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肺部疾病、肾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严重疾病。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

猪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篇4

当前,各国流行的SI主要亚型为H1N1、H1N2、H3N2,而在实验条件下猪对所有亚型禽流感病毒均易感。这样的特征决定了猪在流感病毒向人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混合器”角色。我国养猪量占世界养猪量的51%以上,又由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饲养环境及饲养形式的特殊性,可能加剧了流感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如:野生水禽、家鸭、猪、人)种间传播和基因重配的情况[2,3]。近年H5N1和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均造成人类感染者的死亡并具有造成潜在大流行的可能,而研究表明两者均和猪这一“混合器”具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在我国重视对猪流感的防治更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目前,控制猪流感最重要的手段依然是接种猪流感疫苗,现将猪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灭活疫苗

商品化的灭活疫苗是生产中预防SI的主流武器,其形式主要包括H1N1亚型和H3N2亚型单价或双价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据报道,猪流感灭活疫苗能有效保护断奶仔猪和种猪抵抗SI,使发病率降低30%~70%,使死亡率降低60%~87%。商品化的猪流感灭活疫苗已在欧美出售。国内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也在猪流感疫苗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开发的油乳剂灭活疫苗有效保护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各种日龄猪的防疫需要。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成熟极大推动了灭活疫苗研发,用流行株表面的HA和NA基因与实验室鸡胚高产株基因组合,拯救出的病毒既具备了与流行株相似的抗原性,又兼具高产的特性,极大方便了灭活疫苗的更新和生产。

数年的使用经历证实,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且成本低廉,但也存在细胞免疫能力弱,不能有效诱导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无法抑制呼吸道中流感病毒的复制,影响疫病的监测等问题。此外,Vincent等研究显示,使用传统H1N1亚型猪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后,无法保护异源H1N2亚型SIV的攻击,而且会加剧异源H1N2亚型SIV造成的肺损伤[4]。

2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的使用模拟了病毒侵入机体的状况,可有效诱导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黏膜免疫的产生,免疫保护持久并广泛,可比灭活疫苗能更好应对变异流感病毒的攻击。

目前,市面上已有商品化人流感和马流感减毒疫苗的销售。致病力的减弱主要通过使流感病毒冷适应的手段。此外,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NS-1流感病毒突变缺陷株也被证实可有效减弱流感病毒毒力。Solorzano等[5,6]以NS-1 基因部分缺失的H3N2 SIV免疫猪后,用野生同源H3N2或异源H1N1 SIV 进行攻毒,结果显示其完全保护同源SIV 攻击,虽不能阻止异源SIV 对肺部造成的眼观病变,但是可显著降低肺部的显微病变和减少呼吸道病毒。Vincent等[7]采用NS-1 基因部分缺失的H3N2 SIV免疫猪并攻毒后,获得了与之相符的结论。并证实鼻内给药效果优于肌肉注射,而黏膜中交叉保护性抗体的出现对异源或异型SIV的保护至关重要。但至今并没有商品化的猪流感减毒活疫苗销售。

3 活载体疫苗

由于活载体疫苗所表达的外源基因在机体内随载体(病毒)的复制而表达,所以活载体疫苗具有与普通弱毒疫苗相似的优点。与灭活疫苗相比,它用量少,接种方法简单,不需要佐剂添加,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免疫保护持续期长,免疫效果好,不影响用AGP法对AI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减少母源抗体的存在对疫苗接种有负面影响。

田志军等[8]以表达SIV HA 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HA)接种小鼠,在免疫后产生了相应的HI抗体,以105 TCID50的异源SIV 滴鼻攻毒。之后,从免疫鼠中未分离到病毒,仅在肺部观察到了轻微的病理损伤。表明rPRV-HA能保护小鼠免受异源毒株的攻击,可以作为预防SIV 和PRV的候选疫苗。

Wesley等[9]对3周龄小猪分别免疫表达HA和表达HA与NP 的重组人腺病毒混合物,免疫猪群在4周内均产生了高水平的特异性HI抗体。免疫HA与NP 重组病毒混合物的猪群获得了完全保护,攻毒后无鼻腔散毒和肺部损伤。采用其免疫1周龄小猪,4周时以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与仅采用腺病毒空载体和灭活疫苗免疫组相比,该组在6周时表现了显著的免疫记忆,抗体水平迅速提高,说明以腺病毒重组疫苗首免,可以辅助免疫系统克服母源抗体对使用传统SIV灭活疫苗免疫时的影响。与商品化疫苗相比,其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以应用于哺乳小猪的早期免疫[10],并且这种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不会传播给哨兵猪[11]。

Constantinos等[12]分别以禽痘病毒载体、痘苗病毒载体、金丝雀痘病毒载体,表达了H5N1禽流感病毒HA。之后,分别于6、10周免疫猪群二次,二免后6周采用异源H5N2禽流感病毒进行气管内攻毒。结果显示,痘病毒载体重组病毒安全有效地保护了异源流感病毒的攻击,具有作为传统灭活疫苗替代品的潜力。但针对复制能力比H5N1禽流感病毒强100~1 000倍的猪适应性H5N1流感病毒能否提供有效保护还有待探索。

4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在转染细胞后合成目的蛋白,经MHC-Ⅰ和MHC-Ⅱ类分子递呈,激活免疫系统,能够刺激机体同时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因而受到研究者青睐。DNA疫苗具有容易操作、易于构建、稳定、安全的优点,且没有毒力返祖和不同毒株间重组等风险。虽然在小动物,如小鼠、鸡等上,DNA疫苗展示了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在大型动物,如猪、牛以及人上,DNA疫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猪上应用时常常采用佐剂与DNA疫苗联合应用,如与细胞因子(白介素-6、γ干扰素等)。为了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力,学者们还对DNA疫苗的投递方式进行了探索,如将质粒DNA进行脂质体或纳米粒包裹后,通过直接肌肉注射或黏膜涂抹投递;还有采用直接口服含DNA疫苗宿主菌(减毒沙门氏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方式。但总体来看,这类DNA疫苗单独的免疫效果不确实、重复性差,与传统全病毒灭活疫苗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当采用“prime-boost”策略时,即以DNA疫苗首免,常规疫苗或其他种类疫苗加强免疫时,DNA疫苗显示了其应用潜力。Larsen 等[13]用表达HA的DNA疫苗免疫猪,首免后4 周,再用灭活疫苗加强免疫1次,与接种2 次DNA疫苗免疫组相比,其产生了更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更强的攻毒保护效果。

5 小结

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篇5

一、前言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

本指南是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2007、2008和2009年版《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导意见》更新,参考WHO 2012年发布的《流感疫苗立场文件》,基于现有科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流感疫苗的应用建议。

本指南适用对象包括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二、流感的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是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因此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反复感染和发病。

(一)病原学基础: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或A、B、C)3型。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d(平均2 d),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h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d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h内达到高峰。

(二)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的症状仍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

流感的病原学诊断需要经实验室确诊,包括分离病毒和病毒抗原、核酸及抗体检测。分离病毒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但对标本取样、转运等有较高要求,且检测时间较长。病毒核酸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以RT-PCR(real-time RT-PCR为最佳)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型别和亚型,一般可在4~6h内获得结果。病毒抗原检测也可用于早期诊断。

三、流行病学

(一)循环毒株及与疫苗株的匹配

(二)我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

(三)疾病负担

四、流感疫苗

(一)历史和现状:

1.疫苗组分的演变

2.疫苗生产工艺的研发史

3.疫苗株的来源和疫苗生产

4.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

5.我国现有疫苗:我国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trivalent inactivated influenzavaccine,TIV)

(二)TIV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和免疫持久性

(三)TⅣ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效果

(四)TIV的安全性

(五)流感疫苗接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五、2014~2015年度接种建议

目前,在我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公民自费、自愿接种。部分地区(如广东省珠海、浙江省宁波和江苏省苏州等地)将流感疫苗纳入医疗或社会保险的报销范围,个别地区(如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等)通过政府财政补助实施了特定人群免费接种政策。为提高公众对流感危害及疫苗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高危人群的疫苗覆盖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人员培训,在组织指导疫苗接种时,应重点把握好剂型选择、优先接种人群、接种程序、禁忌症和接种时机等技术环节。由于疫苗产品说明书的批准要基于临床试验结果,其更新需一定周期,如产品说明书的适用人群、接种剂次、禁忌症等事项与本指南内容不一致,建议接种时参考产品说明书。

(一)抗原组分及适用年龄组: WHO推荐的2014~2015年度北半球三价流感疫苗组分为:A/California/7/2009(HlNl)类似株、A/Texas/50/2012(H3N2)类似株和B/Massachusetts/2/2012(Yamagata系)类似株。WHO推荐的四价流感疫苗组分包含B型毒株的2个系,为上述3个毒株及B/Brisbane/60/2008(Victoria系)类似株。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TIV,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0.25ml剂型含每种组分血凝素7.5μg,适用于6~35月龄婴幼儿;0.5ml剂型含每种组分血凝素15.0μg,适用于≥36月龄的群。

(二)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者提供免疫服务。国内外大量流感疾病负担的科学证据表明,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借鉴WHO立场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1.孕妇:在妊娠任何阶段,孕妇均应接种流感疫苗。该建议基于以下证据:孕妇罹患严重流感的风险高,在整个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均为安全,可有效预防孕妇及婴儿罹患流感,而流感在<6月龄婴儿的疾病负担也非常高,且现有疫苗不可直接给<6月龄婴儿接种预防流感。

2.<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由于现有流感疫苗不可以直接给<6月龄婴儿接种,该人群可通过母亲孕期接种和对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6~23月龄婴幼儿:该年龄儿童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流感住院负担重,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在该年龄组的效果高度依赖于疫苗株与循环毒株的匹配程度。

4.2~5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流感疾病负担也较高,但低于<2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其免疫应答通常优于<2岁儿童。

5.≧60岁老年人:该年龄人群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目标人群。虽然较多证据表明,现有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不如成年人,但疫苗接种仍是目前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6.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患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重症流感的风险很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7.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优先人群,不仅可保护其自身,维持流感流行季节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可有效减少将病毒传给流感高危人群的机会。

(三)接种剂次:

1.6月龄至8岁儿童: 研究证实,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2剂次(间隔>14周)才能达到有效保护。因此,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13~2014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

2.>8岁儿童和成人: 仅需接种1剂。

(四)接种时机: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整个流行季节均可以为未接种的对象提供免疫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应尽早安排孕妇接种。

(五)接种部位及方法: TIV应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成人和大年龄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婴幼儿和小龄儿童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因为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生疾病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发生出血危险,应采用皮下注射。

(六)禁忌证: 对鸡蛋或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GBS者,不作为禁忌症,但应特别注意。具体产品的禁忌症,应参考产品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

(七)与其他疫苗的联合接种: 灭活流感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或者间隔时间接种,未发现可影响流感疫苗和联合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八)部分地区的特殊接种政策: 目前我国个别地区通过政府财政补助实施了特定人群的免费接种政策。如北京市自2007年开始,免费为≥60岁老年人和中小学生接种流感疫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自2008年开始免费为≥60岁老年人和3~7岁儿童接种;辽宁省2013年在抚顺、锦州、铁岭市的8个县区实施了≥65岁老年人免费接种的试点项目。还有部分地区将流感疫苗纳入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如陕西省西安、广东省珠海、浙江省宁波和江苏省苏州等地。

(九)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实施:

1.接种条件:有接种流感疫苗意愿的接种对象,应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向大众公布、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接种门诊的接种流程建议如下:

(1)登记处:严格掌握并筛选流感疫苗接种的适用年龄和禁忌症,儿童需查验儿童接种证,告知接种对象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接种对象签署《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2)接种室:由接种医生实施流感疫苗安全接种。

(3)观察室:接种后留下观察30min。

2.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医生在疫苗接种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使用本疫苗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的沉淀、异物,疫苗曾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应于2~8℃冰箱或冷藏箱保存和运输,严禁冻结。接种前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冷藏容

器内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

(4)接种时用75%的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5)应在接种点、接种室/台设臵醒目的流感疫苗接种标识。

(6)注射现场应备有1:1 000肾上腺素等药品和其他抢救设施,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供急救使用。

(7)接种后注射器等相关废弃物应按规定及时回收并销毁。

(8)接种完成后应告知接种对象留下观察30min再离开。回家后注意休息,注意观察接种后反应。向接种对象公布接种点咨询电话,有任何不适随时咨询报告。

3.接种记录: 接种完成后,如接种对象为儿童,接种医生应将疫苗名称、剂量、批号、生产厂家、接种时间、接种单位、接种医生签名记录在儿童接种证上,对于其他自费或免费接种者需要按照相关要求采集上报受种者信息,并登记造册。接种者信息和流感疫苗接种汇总数据需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4.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估: 为保障流感疫苗的安全接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做好流感疫苗AEFI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事件应及时启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并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开展AEFI的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处臵等工作。接种单位在获知由于流感疫苗接种后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后,需尽快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AEFI报告流程:

(1)在获知受种者异常反应发生后24h内上报AEFI报告卡。

(2)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以外的AEFI,均要求在上报之后48h内开展调查,并在调查开始的3d内上报个案调查表。

(3)报告内容要明确包括主要临床经过,尤其是接种与症状发生的时间间隔,同时收集相关临床及预防接种资料等。

(4)发现怀疑与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在发现后2h上报。

(5)将填写完成的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上报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电话通知其主管部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AEFI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组成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调查诊断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分析,尽快给出初步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对结论出现异议时,需要上报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市级医学会进行鉴定,做出最终结论。在判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①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③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及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④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耦合发病;⑤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⑥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处理AEFI病例时,接种单位要搜集并整理好临床就诊的各种资料,同时备好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资料,以备上级组织的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使用。需要强调的是临床医疗和接种单位的任何个人不具有AEFI诊断的资格。

《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要点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是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因此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反复感染和发病。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d(平均2 d),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流感的病原学诊断需要经实验室确诊,包括分离病毒和病毒抗原、核酸及抗体检测。分离病毒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

(二)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者提供免疫服务。国内外大量流感疾病负担的科学证据表明,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借鉴WHO立场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1.孕妇:在妊娠任何阶段,孕妇均应接种流感疫苗。该建议基于以下证据:孕妇罹患严重流感的风险高,在整个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均为安全,可有效预防孕妇及婴儿罹患流感,而流感在<6月龄婴儿的疾病负担也非常高,且现有疫苗不可直接给<6月龄婴儿接种预防流感。

2.<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由于现有流感疫苗不可以直接给<6月龄婴儿接种,该人群可通过母亲孕期接种和对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6~23月龄婴幼儿:该年龄儿童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流感住院负担重,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在该年龄组的效果高度依赖于疫苗株与循环毒株的匹配程度。

4.2~5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流感疾病负担也较高,但低于<2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其免疫应答通常优于<2岁儿童。

5.≧60岁老年人:该年龄人群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目标人群。虽然较多证据表明,现有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不如成年人,但疫苗接种仍是目前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6.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患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重症流感的风险很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走近流感疫苗 篇6

流感疫苗,很多人仅限于听说过,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那么,流感疫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流感≠感冒

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期。流感作为关键词,很是“深入人心”,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对流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把流感,普通感冒混为一谈。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从鼻咽喉处侵入人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常常引发大面积流行,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名称有相似之处,因而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实际上,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很多区别。

流感易引发进行性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出现咳血,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严重症状,死亡率高,千万不能把它当成普通感冒轻率对待。

流感疫苗≠包治感冒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武器,但是,它并不能包治感冒,它只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而且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的目的。

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流感疫苗其实就是用流感病毒残破的肢体制成的。当这些已经无害的病毒注射到人们体内,免疫系统便会发起攻击,将它们吞噬。从此以后人体开始认识这一新病毒。当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后,就会很快被人体消灭。流感病毒年年变,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重新做,就像月饼一样,每年的制作工艺相同,只是馅料不同。

临床上对流感仍缺乏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流感疫苗在近30年的应用过程中,充分证明了接种流感疫苗对保护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

接种了流感疫苗,也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无忧,绝对不会得流感了。除了接种疫苗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配以合理的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这样,才有可能将流感赶得远远的。下面,介绍一些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食物,祝大家远离流感,健康每一天。

鱼腥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鲜鱼腥草30克至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选择鱼腥草炖猪蹄的方法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

薄荷:吃薄荷食品或喝薄荷饮品有预防流感的功效。可用薄荷,鸭梨和大枣一起熬粥。

马齿苋:性味寒凉,清热解毒的功效较普通苋菜更强。马齿苋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可用于多种炎症的辅助治疗,故与大蒜等一同被归入“天然的抗生素”之列。

大蒜: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人一天生吃两瓣蒜就能发挥大蒜保健抗病的最佳效果。

茶:红茶是美国推荐的抗流感食物之一,连续两周每天喝五杯红茶,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这种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

菌类:菌类营养价值丰富,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可以把菌类做菜或汤,一些常见的菌类食物还可以随意与肉类搭配,炖鸡,炒鱿鱼、炒肉丝。

水果、蔬菜,粗粮:一个都不能少。最好选含维c丰富的蔬菜,如西兰花、番茄,油麦菜、青椒、辣椒等。多吃苹果,葡萄,草莓,番茄,胡萝卜、荸荠、山药、枸杞、竹荪等。另外,粗粮应占每日主食的一半,以免缺乏维生素B导致免疫力下降。

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

牛肉: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鱼和贝类:富含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的欧米伽3能够帮助血液产生大量的抗流感细胞,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五问流感疫苗

Q流感疫苗一般适用于哪些人?

A流感疫苗的适用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疾病患者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医护人员,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为公众服务的人群;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较重要岗位的人等。

Q流感疫苗可以管多久?

A流感疫苗只能管一年。每次接种流感疫苗的效力大约会持续一年,并且每年接种的流感疫苗病毒株都不相同,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应该每年持续。

Q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A最好不要空腹接种,接种后最好能观察20分钟。接种以后,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

Q接种完疫苗多久可以起效?

A疫苗注射了半月后,体内才会产生抗体,因此,流感疫苗最好赶在流感高发期到来之前接种,流感高发期一般从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3-5月,因此,每年的9-11月是接种的黄金时间。

Q接种疫苗有没有副作用?

A有10%左右的接种者在接种部位会出现局部红肿,有1%左右的人会出现低烧,这些均属于流感疫苗的正常副作用,一般在24-48小时之后就会消失。

Q什么样的人群不能接种疫苗?

A对鸡蛋过敏、急性发热、慢性病发作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以及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严重过敏体质者不适合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7

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2, N28株) 和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 Re-1株) 各3批, 以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 Re-1株) 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5周龄SPF鸡和5周龄SPF鸭。结果为: (1) 免疫后1周, 各免疫组均未测到HI抗体; (2) 鸡免疫后4~5周, HI抗体效价达到峰值1∶26.0~1∶27.0, 随后2周下降相对较快, 平均每周下降0.3~0.7个滴度, 之后HI抗体效价缓慢下降, 直到试验结束, 平均每周下降0.04~0.17个滴度; (3) 免疫后3周内, 两种疫苗刺激鸡产生的HI抗体效价均高于相应批次疫苗免疫鸭产生的HI抗体效价, 免疫后第2周相差1.9~2.3个滴度, 免疫第3周相差1.6~2.0个滴度; (4) 两种疫苗免疫鸡和鸭后, 各时期HI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机器视觉,血凝素含量,单向免疫扩散,扩散环检测

0 引言

血凝素是流感病毒颗粒表面的主要抗原,是流感疫苗中有效的免疫物质[1],是疫苗质量控制中重要的一项,因此准确地测定血凝素的含量与控制流感疫苗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卫生组织要求采用单向放射免疫扩散法(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SRID)测定血凝素含量[2],原理是抗原的浓度与扩散环的面积(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关键在于扩散环直径的确定。传统的采用游标卡尺或高清扫描图像方法测量扩散环直径[3,4,5,6,7],都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测量精度、稳定性低,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疫苗质量。

本文采用机器视觉技术[8,9]对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进行全自动高精度测量,实现了扩散环图像获取、扩散环直径测量、标准回归曲线绘制、待测品浓度计算、实验数据分析等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可有效减少测量误差。文中阐述了该方法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了扩散环图像采集与直径检测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原理以及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的精确性。

迄今为止,基于机器视觉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的自动测量与分析系统尚未见报道。此系统的研制成功将为国内流感疫苗质量的检测做出突出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1 测量原理

SRID原理[5]为在含有特异抗体的琼脂板中打孔,并在孔中加入定量的抗原,当抗原向周围扩散后与琼脂中抗体相结合,即形成白色扩散环,其直径的平方或面积与抗原浓度成正相关,且与打孔器直径无关[1,2]。同时用标准抗原或国际参考蛋白制成标准曲线,即获取浓度与扩散环直径平方或面积的关系曲线,进而可以定量检测未知标本的抗原浓度。

采用SRID方法测血凝素含量,首先制备血清琼脂板,打孔。将标准品(浓度已知)及待检样品经裂解剂处理后稀释成不同稀释度,加入相应孔中扩散,经染色、脱色后测量扩散环直径,绘制出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y=ax+b(x为扩散环直径平方,y为血凝素含量),进而计算待测品血凝素含量。

扩散环直径测量精度决定了血凝素含量测量的精度。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及相关图像处理算法可快速、准确测量扩散环直径,且无人为误差,重复性高,结果便于分析、保存。

2 系统构成

血凝素含量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自动控制三大功能模块,其具体的结构框图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光源、光学系统、CCD相机、计算机及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软件组成了该系统的机器视觉部分[7],主要完成扩散环图像的获取功能,同时通过控制指令与控制盒结合,完成对光源、自动托盘的控制,调整待测玻片成像的亮度、对比度,保证图像质量。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检测,计算血凝素含量。

扩散环图像质量影响测量结果精度。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自动测量仪采用工业CCD相机,相机接收采用自动变倍率滤光衰减系统,实现对外界杂散光进行消除。考虑到玻片的透射与镜面反射特性,且测试玻片基色为蓝色,光源采用红色面型背投式光源,保证了图像的高亮度与高对比度。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软件是该系统的核心,按功能可分为扩散环图像获取、图像处理、血凝素含量自动计算三部分。图像获取部分进行系统硬件配置、扩散环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扩散环图像进行预处理、圆检测等操作,获取扩散环直径数据;血凝素含量自动计算部分完成标准回归曲线生成与绘制、待测品浓度计算等,并对结果进行输出、保存。

3 工作流程

运用SRID原理测量血凝素含量,测量时先检测标准品扩散环直径,利用曲线拟合算法,得到标准线性回归曲线,然后将待测品扩散环的测量值代入标准回归曲线,求出待测品浓度。具体的工作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自动测量仪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

1)玻片放置:将血凝素玻片放于自动托盘上。

2)系统设置:包括相机设置、光源调节,保证获得便于后续处理的高质量图像。

3)图像获取:获取高质量扩散环图像。

4)图像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精密圆检测,获取扩散环直径数据。

5)数据处理:依据标准品的测量数据,利用稳健拟合获得标准回归曲线,继而测待测品浓度。最后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实验报表。

扩散环检测是整个测量过程的关键与难点,其结果直接影响血凝素浓度测量结果的精度。

4 扩散环检测

要进行扩散环检测,首先要获得一幅质量较好的扩散环图像,然后再利用一定的图像处理算法精确检测出圆的各项参数[7,8],包括圆心、半径等。图3为扩散环检测的算法框图。

图像预处理可以有效清除图像采集过程中由光照不均匀、杂质干扰等带来的图像噪声,便于后续图像分析。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可以增强图像对比度,增加图像像素灰度值的动态范围。用中值滤波可有效消除孤立点噪声。

边缘是指图像局部强度变化最显著的部分,主要存在于目标与目标、目标与背景、区域与区域之间,是图像分析和理解的第一步。Canny边缘检测算子是最常用、最经典的一种边缘检测算子[12],可提取单像素边缘且定位准确,误判率低,能有效抑制虚假边缘。

圆检测是本系统测量浓度的核心。常用的圆检测方法为Hough变换[9,10,11,12]。Hough变换计算精确度高,对噪生不敏感,不仅可同时检测圆形及同心圆环,而且还可以检测部分圆弧和残缺圆。因此采用Hough变换能够准确计算出玻璃平皿上扩散环的扩散圈的直径。经典的Hough变换计算量大,占用内存多,不适合实际测量操作。引进基于梯度信息的快速Hough变换,节省内存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5 实验结果

根据前面的设计,已研制出样机一台,实物图如图4所示。此仪器相机采用德国Basler数字相机,焦距25 mm,像元尺寸10µm,分辨率为1 392×1 040。经标定,相机测量精度为Δd=0.144 9 mm/pixel,浓度精度为ΔC′=0.093 48(µg/mL)/pixel,采用亚像素10细分,浓度精度达:ΔC=ΔC′/10=0.009 348(µg/mL)。

现做两组实验,用以验证该仪器的测量精度与稳定度。实验一是对同一玻璃平皿上的3个型别血凝素(H1N1,H3N2,B)扩散环进行测量,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检测仪进行。实验二利用83µg/mL的H1N1标准样品稀释出30µg/mL试样,分别对其用游标卡尺和检测仪进行六次测量。实验玻片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标准抗体、标准抗原来源世界卫生组织NIBSC。

5.1 测试精度实验

现分别用游标卡尺和本仪器对扩散环进行测量,游标卡尺是直接对玻片进行测量。图5(a)所示为本仪器采集的扩散环图像,图5(b)为圆检测的结果图像。数据中:

为溶液浓度和扩散环测量直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该值越接近1表明标准溶液采样越准确,拟合样品溶液测量精度越高。

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数据如表1,表2。图6为游标卡尺测量标准品回归曲线。

用本仪器测量的结果数据如表3,表4。图7为测量仪测量标准品回归曲线。

5.2 测试稳定性实验

实验二对30μg/mL的H1N1样品进行六次重复测量,采用变异系数来评价仪器的稳定性能,变异系数定义为:CV=σ/μ,其中σ为测试样品的标准差,μ为测试样品的均值。测量结果如表5、表6所示。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1)本仪器测量精度可达2µg/mL,相关参数R2>0.99,测量精度完全满足生产质量检测的要求,且明显优于游标卡尺手动测量法。

2)本仪器稳定精度远远高于利用游标卡尺进行的测量稳定度,变异系数为0.61%,小于1%。

6 结论

反复实验结果表明,测量仪测量精度可达2µg/mL,测量稳定度高,可有效满足测量要求,全面准确地反映疫苗质量。基于机器视觉的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自动测量系统具有自动化测量、智能优化提取、亚像素图像边缘检测、无干扰图像识别、图像综合分析与处理等优点。且相对于手动、半自动测量,该系统更加精确、高效、快捷,克服了人为因素引起误差,为流感疫苗生产质量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祯祥.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HUANG Zhen-xiang.Basis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Medical Virology[M].Beijing:Science Press,1990.

[2]程夷,封多佳.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规程续编Ⅱ[M].兰州:甘肃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995,1:113-122.CHEN Yi,FENG Duo-jua.Sequel to Biological Products Regulations of WHO(Ⅱ)[M].Lanzhou:Lanzhou Ins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1995,1:113-122.

[3]王敏文,李晓波,范宇红.单向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流感灭活疫苗血凝素含量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3,23(2):3-5.WANG Min-wen,LI Xiao-bo,FAN Yu-hong.The Research of SRID Determining HA Quantity of Inactrve Influenza Virus[J].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03,23(2):3-5.

[4]章春宇,黄宇,商量.应用单向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6,26(4):106-108.ZHANG Chun-yu,HUANG Yu,SHANG Liang.Study of Determing the content of HA in Influenza Virus using SRID method[J].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06,26(4):106-108.

[5]尹少甫.免疫单扩散法(SRID)测定纯化灭活流感病毒疫苗血凝素含量及其方法学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7,23(3):7-9.YIN Shao-pu.Study on purified inactivated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 vaccine by SRID[J].JOURNAL OF LANZHOU MEDICAL COLLEGE,1997,23(3):7-9.

[6]金于兰,陈哲文,陈列胜,等.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灭活试验探讨[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29(1):2-4.JIN Yu-lan,CHEN Zhe-wen,CHEN Lie-sheng,et al.Viral inactivation of split influenza virus vaccine[J].Int.J Biologicals,2006,29(1):2-4.

[7]Hall E L.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M].USA:Academic Press,2000:500-708.

[8]程文波,李灿平.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43-44.CHENG Wen-bo,LI Can-ping.A Design of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in Machine Vision[J].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23(2):43-44.

[9]孙亦南,刘伟军,王越超,等.一种用于圆检测的改进Hough变换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0):35-37.SUN Yi-nan,LIU Wei-jun,WANG Yue-chao,et al.Method for Circle Detection Using Modified Hough Transform[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03,39(20):35-37.

[10]侯成刚,杨文献,屈梁生.一种快速检测圆心的抗噪声亚像素算法[J].光学学报,1998,18(4):481-485.HOU Cheng-gang,YANG Wen-xian,QU Liang-sheng.A Robust Sub-pixel Algorithm for the Center of Circle Detecting[J].ACTA OPTICA SINIC,1998,18(4):481-485.

[11]乔闹生,叶玉堂,莫春华.印刷电路板圆孔光电图像的同心圆检测方法[J].光学学报,2010,30(1):75-78.QIAO Nao-sheng,YE Yu-tang,MO Chun-hua.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Concentric Circles of Photoelectric Image of Circular Hole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J].ACTA OPTICA SINIC,2010,30(1):75-78.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9

1 材料与方法

这是一项在 (2003年10月至2008年5月) 5个流感季节检验在产前母亲流感疫苗接种对新生儿是否有不良结果的回顾性群组研究。从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研究期间, 所有在我们诊疗系统接受产前保健的孕妇都接受每年的三价灭活流感疫苗接种。

关于新生儿结果的数据从出院记录提取;关于所有活胎和死胎的主要畸形信息与数据都从新生儿医院出院记录或死亡日期记录中提取。另外, 委员会每个月都会收集医院所有死产分娩的记录并进行评估。严重畸形主要是指那些可导致显著功能性主要畸形的例子包括: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腹壁缺陷和颅面裂。

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产妇与在我们机构分娩的产妇同那些在这5年之中每年10月份至来年3月份接受产前护理的产妇相比较。新生儿结果进行评估, 统计学分析由SAS9.1统计软件进行, 包括t检验, χ2和logistic回归, 并且在具体分析中对种族和糖尿病加以区分。

2 结果

从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 共有10225名接受三价灭活流感病毒的妇女, 其中8690名产妇在我们研究机构进行分娩, 有439名产妇在妊娠初期 (1~3个月) 接种疫苗;有8251名妊娠中期 (4~6个月) 与末期 (7~9个月) 接种流感疫苗的妇女。表1详述了针对整个队列研究的分娩和新生儿结果, 虽然在分娩时两组的整体平均胎龄并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流感疫苗接种组中早产率下降。婴儿出生体重不受疫苗接种影响。在流感疫苗接种组中主要畸形发生率没有增长, 并且有趣的是, 在疫苗接种组中死产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显著下降。

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或n (%) 除非另有说明

3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 我们发现在妊娠初期接种季节性三价灭活流感疫苗的产妇生下的新生儿没有主要胎儿畸形增高的风险, 事实上, 在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与总死产率、新生儿死亡和36或以下或<32周妊娠的早产率下降都有联系。

从1918年的流感疫情开始, 妇女怀孕期间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大流行性和非流感大流行) 导致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将近有一个世纪的报道了[3]。怀孕期间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有将近50年的时间, 这项措施提高了孕产妇保健水平和降低了胎儿新生儿的不良结果。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 母源性保护性抗体经过胎盘输送对新生儿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提供保护[8]。最近几项研究已经报道: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减少胎儿受流感病毒感染的机会,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表明对胎儿有益[4]。Omer和其同事研究佐治亚州妊娠风险评估检测系统提供的检测数据后发现在 (在广泛的流感流行期间接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 队列研究中早产率和胎龄偏小的比率在下降 (≤10%) 。疫苗有效性依赖于如何将疫苗株很好地与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相匹配, 这样疫苗有效性每年都不同, 但毫无疑问, 产妇在怀孕期间接种疫苗对母婴健康是必须的。

在近几年大量研究报道试图阐明为什么接种率在高危人群中如此缓慢, 当患者被调查时, 关注产妇和胎儿安全是普遍的主题[5,6];当产科医疗服务提供者被询问时, 数量惊人的受访者认为在妊娠初期接种流感疫苗并不安全。尽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院做出深刻努力来阐明关于疫苗安全性的问题, 但对于患者和卫生保健提供者来说安全考虑是一个重大问题。这种教育的局限性之一就是关于妊娠初期疫苗接种可利用的数据比较有限, 而我们研究将有助于提供安全性方面可适用的文献并且支持早期疫苗接种这种观点。

参考文献

[1]Tamma PD, Steinhoff MC, Omer SB.Influenza infect ion and vaccination in pregnant women[J].Expert Rev RespirMed, 2010, 4 (3) :321-328.

[2]Fiore AE, Uyeki TM, Broder K, et al.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 with vaccines: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 2010[J].MMWRRecomm Rep, 2010, 59 (RR-8) :1–62.

[3]Callaghan WM, Chu SY, Jamieson DJ.Deaths from seasonalinfluenza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5[J].Obstet Gynecol, 2010, 115 (5) :919-923.

[4]Poehling KA, Szilagyi PG, Staat MA, et al.Impact of maternalimmunization on influenza hospitalizations in infants[J].Am JObstet Gynecol, 2011, 204 (6 Suppl 1) :S141-148.

[5]Goldfarb H, Panda B, Wylie B, et al.Uptake of influenza vaccine inpregnant women during the 2009 H1N1 influenza pandemic[J].Am J Obstet Gynecol, 2011, 204 (3) :S112-115.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10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将特异性疫苗作为缓解这场威胁的最大的希望。但科学家告诫人们[1],许多不确定性笼罩着新毒株疫苗的前景:如流感大流行的疫苗还从未开发过,还不清楚究竟需要多少疫苗;生产商是否要停下季节性流感疫苗而专心致志地研发流感大流行新疫苗;能否确定人们有同等的机会得到新的流感大流行疫苗。WHO及时的选定了甲型H1N1流感重组疫苗的候选毒株[2],根据最早分离并命名为A/California/7/2009 (H1N1) V的病毒而确定,已经对其安全性、抗原性和遗传性进行了分析,并及时地提交给了多家生产商。我国于2009年6月8日从世界卫生组织可用于疫苗生产的毒种,北京科学生物公司经过87天的研制,于9月2日获准生产。

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6个月以上人群,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2009年12月11日,卫生部正式将孕产妇列为甲流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妊娠各期均可进行接种,具体接种时间和方式需由各地卫生部门确定。2010年1月7日,卫生部建议将6-35月龄儿童列入我国甲流疫苗接种人群。禁用症和接种副反应发生率类似流感疫苗。

朱凤才等[3]等报道,在2200例中接种一剂次和2103例接种2剂次,这两剂次可以是疫苗或安慰剂,所有未发生与接种甲流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没有佐剂的疫苗组,有5.5%-15.9%的受试者观察到注射部位或全身反应,但大多数都是性质温和。在15?g没有佐剂的疫苗组,3-11岁年龄组中有74.5%,12-17岁年龄组中有97.1%,18-60岁年龄组有97.1%,60岁以上年龄组中有79.1%都在21天内血细胞凝集抑制反应滴度1:40或更高滴度,在35天各年龄组分别比例达到了98.1%, 100%, 97.1%, 93.3%。在30?g疫苗组,无论有无佐剂,到达到很高的滴度水平。

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用效果的模拟结果:Basta NE等[4]采用流感传播随机化模型,评价了美国儿童接种不同流感疫苗、不同接种率和不同传播指数情况下的效果。结果显示,给儿童接种疫苗,可以显著的降低人群发病率;当接种疫苗使得传播指数控制在1.2到1.3时,流感发病数减少到最低程度。当传播强度较低或中等程度时,儿童接种疫苗的间接效果和总效果最为显著。随着传播强度减低疫苗接种的效果也会减低。在温和的流感季节如传播指数为1.1时,70%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1900万流感病例,最多可以预防1亿流感病例。当假定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传播指数为1.4到1.6时,要对儿童同时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

澳大利亚研究组[5]报道了注射一针单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反应。在澳大利亚18-61岁健康成人中,采用随机、观察者盲法、平行分组试验,旨在评价2剂裂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效果。本文报告了接种第一针疫苗后21d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240名观察对象分成两各年龄组 (小于50岁,大于等于50岁) 分别肌肉内注射15和30毫微克的血凝素抗原。在第21天采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抗体滴度。抗体滴度大于1:40以上为阳性,则阳转率在15和30毫微克组分别为96.7% (116/120) 和93.3% (112/120) ;无死亡,无严重副反应。注射局部不适 (如压痛和疼痛) 的比例为46.3%,全身症状 (如头痛) 占45.0%,但呈温和和中等强度的反应。

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一旦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处于防治甲流第一线,由于过度劳累,及每日未患者进行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应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学生是特殊群体,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教室相对狭小,而且学生学业压力大,免疫力低,又由于甲型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极易造成学校的广泛传播。我国已有上百起学校甲型流感暴发的事件。有文献研究表明:流感接种率达到75%方能阻止大流行[6,7]。目前甲流疫苗医务人员和学生等重点人群接种率仅30%左右,很可能严重影响甲型流感的有效控制,其接种率的影响因素也不得而知,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甲型流感防治工作,必须搞清医务人员和学生的接种率和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目前此类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

参考文献

[1]Enserink M, Kaiser J.Swine flu outbreak.Devilish dilemmas surround pan-demic flu vaccine.Science.2009, 324 (5928) :702-705.PMID:19423782.

[2]WHO.Availability of a candidate reassortant vaccine virus for the novel in-fluenza A (H1N1) vaccine development NIBRG-121.Available at:http://www.who.int/csr/resources/publications/swineflu/2009_05_27_NIBRG121a.pdf.

[3]Zhu FC, Wang H, Fang HH, et all.A Novel Influenza A (H1N1) Vaccine in Various Age Groups[j]N Engl J Med.2009, 361 (25) :2414-2423.

[4]Basta NE, Chao DL, Halloran ME.Strategies for Pandemic and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of School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Am J Epidemiol.2009, Aug13.

[5]Greenberg ME, Lai MH, Hartel GF.Response after One Dose of a Monovalent Influenza A (H1N1) 2009Vaccine--Preliminary Report.N Engl J Med.2009Sep10.[Epub ahead of print].PMID:19745216.

[6]STEHPENSON I, N ICHO ISON K G.Influenza:vaccination and treatment[J].Eur Resp ir J, 2001, 17:1282-1293.

流感疫苗,并非人人适合等 篇11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美国的医学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上的患者,如果从事正常的社会、日常活动少了,那么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前奏。社会、日常活动减少表现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活动明显减少,懒于和别人打交道,放弃了一些日常的身体锻炼活动,懒于从事一些平常的家务活动,等。研究者调查了5200多名糖尿病患者,他们年龄都在65岁以上。在研究开始时,病情大多较轻,且没有明显的残疾。根据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是最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和日常活动减少的患者,第二组是生活一切正常的患者。结果,两年以后,第一组的患者病情都快速加重,且有一部分人出现残疾;而第二组病情稳定。专家建议,年龄偏大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习惯上的变化,比如,原来常从事的一些活动,现在都逐步放弃,应及早到医院接受相关诊治,以免病情加重。

提示信息:留心观察糖尿病的病情

*定期复查,每月至少复诊一次。

*平时常测尿糖,有条件自测血糖则更好。

*特殊情况下,如发热、腹泻或全身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常测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因为高血压可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测视力、看眼底、查24小时尿白蛋白和神经系统体检等。

性早熟发病率增长近三倍

广东省权威医疗机构结束了对数千名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由10年前的0.5%上升至目前的1.3%,且有上升趋势。专家分析认为,很多家长怕孩子营养不够,想方设法为孩子进补,而滋补品中类激素含量较高,另外海鲜类食品也含有较多类激素,是导致性早熟的主要原因。此外,孩子过早通过各种渠道接触一些涉及性行为的画面,也很不利于健康成长。专家指出,性早熟是一种疾病,可影响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会影响身高,所以要及时治疗。

提示信息:性早熟是什么样的病

*性早熟是一种内分泌疾病,表现为男孩在9岁半前、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以及女孩在10岁前出现月经等现象。

流感疫苗,并非人人都适合

冬季即将来临,为了预防流感,很多人都争相注射流感疫苗,但专家指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注射疫苗。其中,以下几种人就不适宜接种疫苗:①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②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③怀孕3个月以内的妇女。④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⑤处于慢性病发作期者,如晚期癌症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患者。⑦严重过敏体质者。⑧6个月以下婴儿。此外,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要慎用疫苗。有关专家还提醒,有必要注射流感疫苗的人,现在就应该行动了。根据以往的经验,下列人需要注射疫苗:①60岁以上者。②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③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的患者及艾滋病感染者等。④医护人员。⑤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⑥为公众服务的人员,如公交、商业、服务人员及人员集中的集体单位的工作人员。⑦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处于较重要岗位的人。⑧其他一切希望免受流感侵害的人们。

实用信息:防流感的好习惯

*经常洗手。健康人若与流感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可带有流感病毒。

*宜食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 忌食过分油腻、酸、腥及刺激性食物。

*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可以找亲友倾诉。

*勤换牙刷。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于生长繁殖。

*注意脚部保暖,提高抵抗力。

婚检人数下降,生育问题增多

有关部门前不久披露,自去年实行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制度以来,全国婚检人数急速下降,而各地孕期检查发现的传染病及影响妊娠的各类疾病今年初以来明显增多。据介绍,目前全国婚检工作量不足往年十分之一。比如,上海市的婚检率从95%以上骤降至3%以下。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是健康意识较差,怕麻烦,认为自己不会有病,觉得婚前检查没有必要。还有一部分特困人群觉得婚检费用是一种负担,少数人害怕检查出疾病后对方会提出分手。为此,医学专家提醒,国家实行婚前医学检查自愿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婚前医学检查不重要。普通人并不具备判断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隐性的传染病和遗传疾病。因此,婚前医学检查仍是实现优生的第一关,它有常规体检达不到的效果。

数字信息:婚前检查有必要

流感疫苗研究论文 篇12

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调查数据分析农户防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或原因,Bhattacharyya等[5]使用依据过去经济发展情形分析的技术采用模型研究发现,电脑的使用、兽医检查、养殖规模是美国内华达州大农场主采用疫苗的影响因素。Nell和Schwalbach[6]采用Logit模型对南非绵羊和山羊养殖户较多采用抗菌素而不是接种疫苗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了“当防控动物疾病时,农户对亲眼所见的才有反应”的解释。闫振宇等[7]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从技术员、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信息显著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靳淑平[8]通过对北京郊区县的调查发现,农户家庭劳力数量对接种疫苗有正向影响,劳动力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兽药技术采用有负面影响,入户指导次数对农民防疫技术采用有正面影响。张桂新和张淑霞[9]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农户的已投成本、预期风险、防疫效果、信息渠道、技术服务便利程度及收入来源是养殖户禽流感防控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林光华和汪斯洁[10]采用自选择联立方程极大似然法和两阶段估计法研究发现,参加家禽保险的农户对防疫要素投入有负向影响。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免疫、喂药、消毒、清洁等具体防疫方式较少,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因此,对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分析能弥补研究的空白。因此,本文基于全国6个省份的331个肉鸡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方法,分析2011年我国免疫效率降低,禽流感疫情反弹问题,探讨肉鸡养殖户对疫苗作用认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的免疫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获得相关数据,以国家肉鸡现代产业体系的地方试验站为依托,2015年4月到河南鹤壁市试验站开展预调研,修改完善问卷。根据我国肉鸡生产呈现“北方白羽、南方黄羽”的格局,选择代表性的样本,在北方选择河北省、吉林省、山东省3个白羽肉鸡生产大省,在南方选择广西、湖北、广东3个黄羽肉鸡生产大省。根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统计,2011-2013年6个肉鸡生产大省的产量排名均在全国前列,其中山东、广东、广西3省都稳居全国第1、第2和第4。2015年6-8月课题组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6省的15个地级市、26个区县、86个乡镇和182个村共373个商品代肉鸡养殖户。通过检查问卷,剔除关键信息遗漏和明显不合逻辑的无效问卷42份,共获得33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达88.74%。样本的区域分布比较均衡,如吉林省有26个、河北省有71个、山东省有57个、广西省有56个、湖北省有52个、广东省有69个。

1.2 模型选择

本研究以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认知是一种认识,根据程度不同,可分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一般、了解、非常了解等5种层次:非常不了解是指根本没听说过或学习过内容;不了解是指听过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一般是指知道基本情况;了解是指知道大部分情况,但不完全了解;非常了解是指知道全部情况(如下三种疫病认知水平赋值一样)。因此,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5种认知为非连续有序变量,故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形式为:

式中:P为概率;xi为k个影响肉鸡养殖户对疫苗作用认知的自变量;aj为截距参数;βi为回归系数。

1.3 变量选择

1.3.1 因变量

以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为被解释变量,y的取值方法为:当养殖户回答非常不了解时取值0,不了解时取值1,一般时取值2,了解时取值3,非常了解时取值4。

1.3.2 自变量

一般而言,农户对动物疫情和防疫技术的认知是防疫行为的范畴和前提[11]。因此,防疫行为的影响因素可能同样影响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根据现有文献和实际情况,影响养殖户防疫行为的主要有个人与家庭特征、养殖特征、疫病认知特征、社会环境特征、饲养管理特征、防控信念特征、风险偏好特征等7大类共30个变量,其定义、赋值、预期影响方向参考已有文献,相应的统计结果见表1。同时,对一些当前文献可能未研究过但拟考虑的变量及一些变量的赋值进行必要的说明。

个人与家庭特征方面,性别[7,12,13,14]、年龄[8,12,13,14]、婚姻状况[12]、文化程度[7,12,13,14]、健康状况[15]、是否村干部[15]、外出打工经历、是否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知识、家庭劳动力数量[8]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为:男性、年龄较小、已婚、受教育年限较长、身体状况较好、担任村干部、家庭劳动力人数多的养殖户偏向于对疫苗的作用认知较高。养殖户具备外出打工经历和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专业可能影响他们对疫苗作用的认知,这是因为,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返乡,从城镇带来工作经验、技术与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从而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而且,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知识的养殖户,他们的畜牧兽医知识丰富,也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赋值方面,在健康状况中,赋值参照文献[15]方法,良好代表身体非常健康,很少生病;一般表示正常身体,偶尔生病;不好表示体弱多病。

养殖特征方面,养殖年限[9,13]、养殖规模[5,14,15]、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9,15,16]、饲养模式、是否为政府规划的养殖小区、出栏家禽收购价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为:养殖年限较长、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收入占比较高、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为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出栏肉鸡收购价较高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的作用认知较高。饲养模式、是否为政府规划的养殖小区、出栏肉鸡收购价可能影响他们对疫苗作用的认知,这是因为,一般的饲养模式分为全进全出和非全进全出。禽群的更新采用“全进全出”制有利于避免不同出栏期的肉鸡交叉感染,控制疫病传播,可以认为,懂得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专业水准更高,本身往往具有较高防范疫病的意识,当然也了解疫苗的作用。养殖小区是新型的畜牧业养殖方式,而政府规划的养殖小区在选址、圈舍建造、废弃物处理、人流物流等方面均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其综合防疫管理水平稍好于其他养殖小区,也就是说,在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的养殖户应该具备良好的防疫意识,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相对较高。肉鸡的收购价越高,意味着养殖的利润空间越大,越能调动养殖户防疫的积极性,反过来提高他们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

疫病认知特征方面,疫病知识认知[9,12,13,14]、防疫法规认知[14]、疫情风险认知[7,14,17]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为对疫病知识、防疫法规、疫情风险认知程度高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

社会环境方面,信息渠道[9]、参加产业组织[16]、参加防疫培训[13,15]、周边疫情状况[7]、地区因素[12,14,18]、技术服务便利性[9,19]、免疫补贴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信息渠道较广、参加产业组织、参加防疫培训、周边发生过禽流感疫情、周边提供防疫技术服务、南方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政府及产业组织的免疫补贴反映了组织的重视程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能提高养殖户的免疫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疫苗作用的认知。赋值方面,由于南方地区湿热多雨,易滋生细菌,加上是候鸟迁徙必经之地,禽流感疫情较北方重,故赋值1。

饲养管理方面,免疫记录[15]、懂防疫的雇员占总人数比重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采用免疫记录、懂防疫的雇员占比较高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饲养员的防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产水平和防疫水平,一般而言,专业防疫技术人员具备防疫知识和经验,他们的比重越大,越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疫苗作用的认知。

防控信念方面,免疫效果认可[20]、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为:对免疫效果认可较高、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较高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的作用认知程度较高。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可能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禽流感联防联控是我国政策法规所提倡的有效控制禽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关键在于分散的养殖户能自愿联合起来,构筑一个完整、系统的防疫网络。意愿是表达行动的愿望,养殖户的参与意愿越高,表明他的防疫工作准备充分,对免疫,尤其是疫苗的作用认知程度较高。

风险偏好方面,风险偏好[15]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即可假设:对风险越厌恶的养殖户倾向于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程度越高。赋值方面,根据林光华和汪斯洁[10]的衡量方法,在问卷中设计了“假设您参加一项有奖竞赛节目,您希望获得的奖励方案是什么?”的问题,分别以“立刻拿到1万元现金”(表示风险最厌恶型)、“有50%机会赢取5万元现金”(表示风险厌恶型)、“有25%机会赢取15万元现金”(表示风险偏好型)、“有5%机会赢取100万元现金”(表示风险最偏好型)设计答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基本特征

经初步统计,受调查的养殖户8成以上为男性,6成为中年人(表2),接近6成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中低等家庭收入水平为主,7成养殖户的收入为2.5万元-10万元,养殖年限一般在5年以下,多数养殖户从事养殖的时间还不长,64.65%养殖户饲养10 000-49 999只肉鸡,以中等养殖规模为主,养殖户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居多,占53.78%。

2.2 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现状

肉鸡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呈现5种层次,但占比区别较大,回答非常不了解的样本有7个,占2.11%,回答不了解的样本有4个,占1.21%,回答一般的样本有53个,占16.01%,回答了解的样本最多,有217个,占65.56%,回答非常了解的样本有50个,占15.11%(表3)。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养殖户对疫苗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不可忽视的是,仍存在大约20%的养殖户对疫苗认识一般,尤其是不了解。

2.3 对养殖户疫苗作用认知的影响分析

一般而言,实际数据回归时可能会遇到内生性和多重共线性问题。为避免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通过检验30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rson相关系数检验法发现,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0.8)。之后运用Stata12.0对331个调查样本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估计结果见表4。

1)在个人与家庭特征变量中,性别、年龄两个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2个自变量对养殖户疫苗作用认知的影响均不显著。所有变量与预期结果相符,年龄对因变量的影响系数为负,性别、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因变量的影响系数为正,即男性养殖户、年轻养殖户、健康状况良好的养殖户或家庭劳动力人数多的养殖户倾向于更多认知疫苗的作用。

注: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肉鸡生产规模的划分:0-1 999只、2 000-9 999只、10 000-49 999只、50 000只以上分别表示散养、小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大规模养殖。

2)在养殖特征变量中,养殖年限和饲养模式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养殖年限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养殖年限越长的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越高。该变量的发生比率为1.038,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养殖年限增加1年,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会提高1.038倍。饲养模式的影响系数为负,与上述预期相左,说明采取非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比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越了解。该变量的发生比率为0.338,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采取非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比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提高0.338倍,这可能的原因是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疫病的滋生和传播,由于替代效应,使养殖户对疫苗作用认知偏低,反而采取非全进全出模式的养殖户更希望采取免疫方式弥补防疫不足,从而相应提高了对疫苗作用的感知。此外,虽然养殖小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符合经济意义,即养殖户加入养殖小区有助于提高对疫苗作用的认知水平。

3)在疫病认知水平方面,疫病知识认知、疫病风险认知分别通过10%和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疫病知识认知、防疫法规认知、疫病风险认知的系数为正,说明养殖户对疫病知识、防疫法规、疫病风险的认知越高,对疫苗作用的认知越高。3个变量的发生比率分别为1.466、1.375和2.391,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养殖户的疫病知识认知、防疫法规认知、疫病风险认知每增加1个等级,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将分别提高1.466倍、1.375倍和2.391倍。

4)在社会环境方面,参加防疫培训的变量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参加防疫培训的系数为正,说明养殖户参加防疫培训,有助于提高疫苗作用认知。该变量的发生比率为1.882,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加过防疫培训的养殖户比没有参加防疫培训的养殖户的疫苗作用认知提高了1.882倍。虽然参加产业组织、周边疫情状况等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影响系数均为正,说明参加产业组织养殖户或经历过周边近几年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养殖户,有助于提高对疫苗作用的认知。

5)在防控信念方面,免疫效果认可、禽流感联防联控参与意愿的变量分别通过10%和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影响系数为正,说明养殖户对免疫效果越加认可或养殖户参与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的意愿越高,越有助于提高疫苗作用的认知。免疫效果认可、禽流感联防联控参与意愿的发生比率分别为1.521、1.605,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养殖户对免疫效果的认可每提高1个等级,对疫苗作用的认知提高1.521倍,养殖户参与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的意愿每提高1个等级,对疫苗作用的认知提高1.605倍。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Exp B为发生比率,用于测量解释变量1个单位的增加给原来的发生比率所带来的变化。

3 结论及政策含义

3.1 结论

虽然我国80%的肉鸡养殖户对疫苗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部分养殖户的认知较低,显然降低了全面免疫策略的效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肉鸡养殖户对疫苗作用认知的因素很多,但通过统计检验和符合研究假设的有性别、年龄、养殖年限、疫病知识认知、疫病风险认知、参加防疫培训、免疫效果认可、禽流感联防联控参与意愿等影响因素。其中,养殖户的禽流感风险认知、养殖户参加禽流感联防联控意愿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即疫病风险认知每提高1个等级,养殖户对疫苗作用的认知将提高2.391倍,养殖户的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认知将提高1.605倍。

3.2 政策含义

1)加强疫病风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总体而言,当前肉鸡养殖户的禽流感风险认知介于一般和了解之间,禽流感的危害性认知程度不高,放松了对禽流感疫病暴发风险的警惕。因此,有必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宣传单、报纸、期刊等信息渠道对所有养殖区,尤其是未发生过禽流感疫情的区域进行禽流感的知识、风险的宣传力度,使养殖户加深对该疫病的认识,加大对该疫病风险的关注,提高禽流感风险意识,时刻做好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准备工作。

上一篇:高速公路线形下一篇:数控设备维护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