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探讨

2024-08-23

课例探讨(共12篇)

课例探讨 篇1

1992年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埃斯奎斯说:“我要我的学生有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我要他们善于写作, 不是因为要考试……”可见, 中西方的教育中都存在语文成绩与语文能力脱节的问题。所以语文考试有继续改革的必要。

“语言既有内容的一面, 又有形式的一面, 两者相依相存, 不可分离。”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中,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的八个考试内容基本上是全部针对语言表达内容展开的。这与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内容情况相似, 考法主要涉及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因此, 对于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缺失, 导致与语言表达形式相关的教学内容退居二线, 对于语言表达形式而言, 对于语言的节奏, 轻重的体悟都相对缺少课堂的现实支持, 特别在高三的课堂上所占的比例就更少了。而文章的一句、一行、一段、一节、一章、一篇的精神实质、感情凝聚、意向趋势、艺术分寸都未能得以更多的展示和点染。而这些恰恰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对于全篇各字各行各句各段的组织和调动, 以此来体现情感运动的色彩和分量, 是语文课的重要魅力所在。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 探索语言表达形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以标点符号教学为例

标点作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为“用以调整音节”“呈现语词的音趣”“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使文字的效力格外完全、格外伟大、格外活泼”。而在实际改卷的过程中, 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喜欢把中文标点符号欧化, 直接用一个实心的小黑点就把它代替了。存在应是合理,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语言表达形式教学的缺失造成的。

以标点符号教学为例, 我们目前的教学往往只侧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而《国文百八课》中提到标点符号除了表示语言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还能突出语意重点, 调和音节, 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 呈现出语词的音趣、声调的抑扬缓急。移动标点, 标点的意义和标示文词的意义就发生了改变。用标点伸缩文身, 可以让我们固定的思维习惯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如下例学生习作中的标点应用:

1.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爱我的。

2. 他的习惯是早上很早起来, 晚上很晚睡, 他使自己忙碌, 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提高自己的成绩。

毕竟好坏全在高三这一年了, 考得好可以继续学习, 考得不好, 就要开始艰苦的生活了。因此他很努力。

如果改动其中的标点, 那么会有怎么样的效果呢?

1.我的妈妈, 就是这样, 这样地爱我的。

2.他依旧保持着这习惯——早上很早起来, 晚上很晚睡。他这样使自己忙碌, 只想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提高自己的成绩。毕竟已是高三了, 好坏全在这一年了, 考得好, 可以继续学习;考得不好, 他便要开始艰苦的生活了。因此, 他很努力……

这在写作教学中也是被忽略的一环, 而标点的生机正在于此。

二、以诗歌教学的平仄为例

学生往往从小学的高举手到初中的少举手, 一再到高中的不举手, 发言存在障碍。例如当个别同学读得声情并茂的时候, 学生反应不一, 有勇敢者佩服, 有含羞者不服, 有高傲者不屑, 而跟从者寥寥。学生不肯发声, 对于文学作品的品悟自然大打折扣。平仄的引入便在于使学生开口, 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平仄为桥梁, 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上突显诗歌与音乐之间的亲缘关系。

诗歌的平仄不是一个枯燥的理论术语, 而是古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有利于诗歌诵读技巧简化、明朗化, 操作性强。

常州市第一中学音乐高级教师秦德祥有过类似的介绍“吟诵音调与所吟诗文的平仄声调之间形成了三条基本规律, 即‘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平高仄低’和‘平直仄曲’”。

如李白《蜀道难》的课文处理:首先从主题上, 我认为《蜀道难》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其次, 我认为李白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他善于打破格律, 因为只有自由的大脑才能产生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格律。无论是“开百代词曲之祖”的两首词, 还是李白流水般灵动的诗歌形式, 格律对于李白似乎从来都不是一种镣铐。再次, 《蜀道难》格律之美恰好可以体现《蜀道难》的结构艺术。此时就适于引入语言表达的形式, 引学生入文。

可以通过以下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自由和活泼。

1. 平长仄短, 抑扬之音顿成。

例句: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 平直仄曲, 情感之波立扬。

什么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曲的呢?学生基本可以总结, 哭的时候发的是颤音;恍然大悟的时候就会“哦, 原来是这样”;惊奇的时候, 害怕的时候, 生气的时候, 倒吸一口气“啊”, 开口度不同表达感情不同;吹口哨的时候;周星驰的笑等。

适时引入平仄的应用及特殊的语言技巧的应用作用:泣语与笑言、沙哑与尖声、拖腔与颤音、倒吸与喷吐、虚声与深叹。虚声我选了单田芳说书中的一段表现紧张情绪的段落。

由此开始了《蜀道难》的音韵之旅。通过对语言表达形式中不作为考点的平仄的研究, 学生对于李白在格律方面的贡献顿时有了体会, 甚至有学生说他第一次体会到诵读是一件简单而开心的事情。这不得不归功于语言表达形式的教学。

三、以阅读教学为例

笔者尝试以叙述节奏的快慢来引导学生细读老舍的《断魂枪》。以下是其中的赏析片段:

快慢法是指在叙述或描写某个道理或事件时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节奏的快慢、行笔的速度便可错落出文章徐缓张弛、动静参差之波澜。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一叙述平淡无奇, 徐缓展开, 但与下文顺接之后, 便可发现, “镖局已改成客栈”是“冒着热气的枪口”, 压下去“虎啸”的炮声使然, 这其中的沧桑无奈、复杂纠结的感慨, 唯这一句慢慢展开的“已改成”三字可以确切描述, 我们需要这种慢来回味这一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 个人命运在时代变迁之中, 是如何挣扎也推不开命运的帷幕的。

这感慨可慢, 变化却是急剧的。“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失去国土、自由”“失去主权”“门外立着”的人“热的枪口”“长矛毒弩”“斑彩厚盾”“破坟过墓”的火车, 快枪, 通商与恐怖。行笔极快, 镜头的不断叠加切换之中, 国术在睡梦中成了昨夜的!这变化快得猝不及防, 快得毫无预兆, 快得让人无力反抗也无法反抗, 快得使革命党与教育家完全来不及提倡“国术”。

这对于野店荒林、钢刀口马之中, 锤炼出武艺锤炼出事业, 锤炼出威望也锤炼出尊严的沙子龙来说, 瞬间如同底片中彻底换去了背景。他颇识时务地选择了与时俱进, 及时改弦易辙。中国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变迁之时, 或如渔父般择庄子“举世沉浊, 不可与庄语”乐天而去;或如屈子般“虽九死其犹未悔”;再者就如司马子长, 心怀悲壮, 隐忍韬光。而沙子龙只是沙子龙, 他的非正面对抗只是单纯无力的非正面对抗, 是心灵中自然生长出的深藏不露。“客栈”代替“镖局”, 生存需要大过国术铁拳。而“深藏”并非如此容易, 所以老舍用笔缓如流水曲折、水流冰下。或者更确切地说他用慢节奏的叙述写出了沙子龙静水之下的深流暗涌。“身上”无奈地掩饰式“放了肉”“大枪”立在墙角, 瞬间也将沙子龙的光辉岁月冻结在了墙角。他与民众一样养了消遣的“楼鸽”, 不会再增光显胜的枪杆子“凉、滑、硬而发颤”, 难过时只伴有在夜间出没的枪。

这就是语言表达形式快慢的引入, 也是长句与短句变化出的张弛有度的效果。对于体会这一曲中国传统技艺悼亡的悲剧式挽歌, 体会一个人在文化中的生存不是“我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也不是单纯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问题。老舍徐笔行来, 用冷静、客观的口吻瓦解了读者的怒意, 让人更理性地思考这一灰色的背景下, 人可以点染出什么颜色, 人又可以怎么点染!

通过以上课例的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语言表达形式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缺失现象, 而同时, 语言表达形式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深化学生阅读程度, 体会中文表达形式不同于西方思维的独有魅力,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和自豪感, 是有重要意义的。由此来看, 考试改革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设计考点, 也是符合语文教学现状的。

参考文献

[1]夏丏尊, 叶绍钧.国文百八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2]夏丏尊, 叶圣陶.文章讲话[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3]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4]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课例探讨 篇2

看了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的课堂教学实录,如同品了一壶淡淡的、浓浓的香茗,于无味处又回味无穷。没有生机盎然的小组活动,没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辩,没有艺术范十足的板书。有的是静下心来的无数遍的台阶式的读,有的是静下心来的陪着词人的想,有的是老师浓浓诗意的组织语言。妙哉!一口淡淡的滋润口唇的茶,一壶浓浓的沁人心田的香茗!回味之后,手指于键盘上敲敲打打,于网海之中扒拉到此节课视频之珍宝,“啧啧”中连看了两遍,还没过够瘾„„真乃一节浑然天成的好课!一、一节书声琅琅的课

第一读——注意词中的生字和读音,把词念得字正腔圆,第二读——把词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第三读——要尽可能的读出词的味道。从念到读,三次与文本的接触,学生张开了嘴,和“词作”算是打过了招呼。其间,王老师好似“词作”“经纪人”,适时调控现场秩序,对注意事项(字音、停顿、语速)作以指导和强调(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味道),再加以多风味的读的示范,于无形无意之中迅速拉近学生与“词作”的距离。此时,学生欲伸出小手于词作以友好,开始用情朗读、用心默读。此时,王老师的两问: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在哪里?——可谓问得有心、引得贴心!两“结”——身: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他身在征途上。心: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可谓结得用心、引得精心!至此,于无形无意之中学生拉紧了“词作”之手,水到渠成理解了词意,也就有了“理解词义后,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的第四读,学生一步步稳稳当当地走来,实实在在地读过来,静静地走至纳兰性德身边。

《故都的秋》课例 篇3

语文具有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语文课发展的方向。而关注作者本人乃是其中之一。作者,这个站在文本之后的神秘之人,他有着怎样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独特的感受,本节课以此作为探讨的重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作者郁达夫。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大家都读过苏轼的《赤壁赋》,在这篇描写秋景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乐观自信、超然物外的苏轼,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都的秋》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郁达夫?让我们品味语言,走近作者,走入他的心灵深处。

二、品读文本:合作探讨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品味语言,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师:自由品读,自由结合,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生1: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北国之秋的郁达夫。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通过对比,写出江南之秋赶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生2:我做一点补充:尤其是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写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的热爱。

师:说得好。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读得特别有感情。读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_________。

生答:眷恋之情。

师:还有哪些有亲和力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生3:“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唱”比“叫”好听,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家虫”、“养”都显得亲切。

生4:故都中的“故”含有眷恋之情,故友。

生5:写秋雨“下得有味”、“下得象样有派头”写出对故都的喜爱之情。我们学过《胡同文化》中的“北京的大白菜都比别处好吃”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是京城,所以什么都是好的,连大白菜也比别处好吃,连下雨也下得像样,像京城的人一样派头十足。

师:你能从词的细微之处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说明你真正读进去了。很好!

生6:我看到了一个忧郁的郁达夫。一般性格热情奔放的人偏爱暧色调的色彩,而性格忧郁的人则偏爱冷色调的色彩。作者在破院秋景图中(多媒体打出)善用碧绿、蓝、白、青、灰白这些冷色调的色彩,可见他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

师:好。看还有哪些地方?

生7:胜日秋果(多媒体打出)。作者欣赏的秋枣“淡绿微黄”,吻合作者悲凉的心境、忧郁的性格。

生8:秋蝉残鸣(多媒体打出)——四年黑暗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下的快乐。这就是蝉的一生。秋蝉衰弱的鸣叫令人感到悲凉。

生9:作者由秋蝉残鸣想到自己已人到中年,人生的美好时光已过大半,秋光再好,也挽不住生命的流失,所以产生了深深的悲凉和忧郁。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竭人中年——郁达夫(多媒体打出)

生10: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虽然雨下得缓慢,但仍使我感到凉意。它不似“秋风秋雨秋煞人”也不似“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水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它是那种慢慢浸入你的心底的那种悲凉,这种悲凉久久挥之不去。

生11:我看到了善写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郁达夫。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中走出的老北京人,用悠长的语调在拉家常。

师:好。我们请2—3位同学品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注意语调)再齐读。

生读。

师:大家听,有点京味。京味的特点:该拉长的时候要拉长。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生读。

师:八九不离十。“天”字要读轻音。

生读:天可真——凉了

师:(学生哄笑)京味十足,好!齐读。看,大家读出了老北京人的_________。

生答:悠闲、自在。

师:作者并没有去写北京城的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学者文人,而是把笔触放在普遍老百姓身上,为什么?

生12:通过这几幅秋景图可以看到,北平的秋不在火红的香山,不在雄伟的皇宫,不在热闹的天坛,而在街头小巷,在民宅,在庭院,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里。

师:渗透于骨髓的传统神韵只能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平民作家郁达夫引领着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寻找美,享受美!

生13:我看到了孤独的郁达夫。题目《故都的秋》中的“故都”与“孤独”谐音,通篇都是孤独的郁达夫的影子。庭院秋景中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以及秋槐落蕊中“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没有朋友来访,这地方又是如此寂静,无人可与交流,他便只有与自然交流,很有点“两看相不厌,独有敬亭山”之感。

师:好,让我们品读“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大约也就这些深沉的地方。”

师:作者觉得有点儿落寞。1927年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拖着长辫子自尽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遗言:“以死义不再辱。”文人所维系的文化因国亡而无寄托,文化远去了。郁达夫感到深深的悲凉和孤独。

生14: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孤独、沉闷的个性,而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消沉。《沉论》便是最好的明证。

生15: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所有这些在郁达夫心灵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言为心声”,“孤独的秋”就是“孤独的郁达夫”。

生16:化用李白的“两看相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是“两看相不厌,唯有孤独秋。”

师:非常好。能灵活化用古诗文,而且恰到好处。

生17:我看到了双重性格、矛盾的郁达夫。

通篇都看到了忧郁的郁达夫,一般忧郁的人很冷淡,而文章的字里行间,又使我们看到了热情坦诚的郁达夫,尤其文章开头用“饱尝”,文章结尾“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师:正是这样一个忧郁的人,对故都之秋却充满热情。可见,他热爱北国之秋到了何种程度!

课例探讨 篇4

数学的概念教学不仅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至关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师训练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核心,更是一把学生打开数学王国圣神殿堂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根本不顾及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年龄特点限制,一味要求学生生吞活剥地记忆“法条”;有些教师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概念的关键点,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毫无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可言,肤浅至极。事实证明:数学的概念是数学这座神圣殿堂的基石,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概念,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升。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及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自然引出数学概念

概念是理解思维的起点和基本元素,他是对生活中诸多的现象的共性的一种抽象总结、提炼而成,因此它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不易感受,更不易理解,而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和具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概念教学中,结合相应的概念创设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概念之上。

案例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5.2平行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这种常见图形并不陌生,生活中有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它们都呈现出平行关系。

问题1:老师今天课前作图时,不小心将两支铅笔掉在了地板上,你们猜想老师坐在办公桌旁想到了什么?

生1:老师很生气,心想:我今天怎么这样不小心啊!

生2:老师会快速把铅笔捡起,用小刀削好以备作图用。

师:你们都没猜对!老师心想:掉在地下的两支铅笔太像是两条“胖胖”的线段了!如果将这两条线段向两端延伸得无限长,不就是……

生齐:直线!

师:同学们说得太对了!

问题2:请大家进一步猜想,“躺在”地板上的两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试画一番,然后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由各组长组织讨论并作图)

师:请各小组汇报合作探究的结果吧!

生3:除了相交就是只有平行了!

生4:除了相交和平行外,还有垂直呀!

生5:不对,垂直就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啊!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要么相交,要么平行,除此无第三种情况!

师:这位同学太有才了!竟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总结的如此全面而简洁,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并思考平行线有怎样的几何性质……

【说明】许多的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进行抽象、总结而得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阅历,使概念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以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艺术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看得见”、“摸得到”、“想得出”的亲切而熟悉的东西,这样有益于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2.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数学概念的形成教学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应用概念,还必须精心设计好“形成概念”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概念的“发现者”,成为提取概念的“亲历者”,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知水平。

案例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概念教学。学生第一次接触绝对值符号的抽象性、绝对值概念的复杂性、字母表示数的不确定性,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此逐步深入地理解并进而掌握它。

问题:汽车甲、乙从同一处O点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千米到A、B处(如下图示),它们行驶的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的路程相同吗?

生1:甲、乙行驶的路线不同,甲向东沿数轴的正方向行驶10千米,乙向西沿数轴的负方向行驶10千米。

追问:方向还有正负吗?

生2:有的,数轴箭头规定了正方向,和其一致为正,相反则为负,所以题中向东行驶10千米,记作+10千米;向西行驶10千米,记作-10千米。

师:你讲得真好,懂得知识的迁移、综合和应用,那么甲、乙行驶的路程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生3:甲、乙行驶的路程都是10千米。

追问:为什么没有了负数,只是正数呢?

生4:因为我们平常用测量工具所测量的长度和距离都是正数,没有负数。汽车行驶的路程跟我们走路路程远近是一样的,不可能是负数的。

(学生响起掌声)

师:这位同学是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他将生活的常理引入数学课,将一个很难的问题轻易地解决了!是的距离和路程等表长度的概念,只有长短和远近的区别,没有正负的区别。

到此,教师即可适时地引出绝对值的概念,即,一般把数学上表示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说明】数学概念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活的味道,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发现者”或者“亲历者”来学习概念的形成过程,也使学生在经历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体验发现者的快乐。

3.深入剖析,探究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数学概念严谨、准确、简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本质,凸显概念中所隐蔽的本质要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度。

案例3:人教版《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6.3无理数的概念教学。对于无理数这样极其抽象、难懂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概念本质内涵。

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和老师一起体验摇号机抽号中奖的奇特体验吗?

生齐:想!

(班级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师:请各学习小组长有序地安排本组成员,依次在仅留小洞的密封纸箱中拿取一枚标有0—9中一位数乒乓球,数学课代表协助老师在黑板上的小数点后依次记录同学们所摸的乒乓球上所标数字。

(学生非常兴奋,不断上台抽号,黑板上小数点后数字不断延伸0.30452167849……)

师:同学们,如果这节课不停地抽取乒乓球上的幸运数字,黑板中的小数将无限延伸下去,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小数呢?

生1:是一个无限多位的小数!

追问:无限循环的小数?

生2:无限不循环小数。

追问:为什么?

生3:因为这个无限延伸的小数没有循环节!

(学生鼓掌)

师:你总结得非常精彩!这个小数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不同,是一类新数,我们称之为……

生齐:无理数!

【说明】以摸取标有幸运数字的乒乓球课前小游戏,来引出无理数的概念,同时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更使原本一个遥不可及、高深莫测的无理数概念的教学难点,在这里迎刃而解并剖析出无理数概念的本质。

4.促成概念的提升并向实际应用转化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反之,也只有通过解题过程,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

案例4: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家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

问题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一下我们怎样“亲历”了一次古人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的呢?

问题2:对我们的发现,老师和同学们又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的呢?

问题3: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证明你所发现的结论的正确性。

【说明】以“亲历者”的身份来总结所学,让学生再次回顾并感受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即“观察—猜测—论证—应用“,教师以此来促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得到能力的提升。而三个半圆面积S1、S2、S3,的比较是在掌握勾股定理概念的基础上,应出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勾股定理概念理解上的深化,更是对数学概念理解后向实际应用转化的根本表现。

总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努力借生活情境,自然引出概念,并着力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把握概念的本质,及时将所学概念综合应用,进而向实际应用转化提升。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数学概念的教法,还有很多,我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尝试,今后,我还会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改革……

摘要:数学概念是对客观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的反映,同时数学概念也是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数学中的基本元素,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学生通往数学王国的一把金钥匙。

课例举例 篇5

一、“课例”是什么?

简而言之,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二、“课例”的性质?

课例的撰写属于“叙事研究”的范畴,它是从西方引进的“质的研究”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最流行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不强调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着力于特殊性的个性的,能给人启发的细节和过程,和我们平时的研究不太相同。

三、“课例”的特点

课例的撰写,关键词是“叙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故事。其特点为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四、撰写课例的基本要求

1.拟一个你课后总体感悟的标的性很明确的鲜活的课例题目。如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学生‘设计’了课堂”、“一节没上完的好课”、“一节脱轨的公开课”等等。它是你课 前课后思考的总的概括,是写好课例成功的前提。最好不要用“„„的反思”等题目。

2.简要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状况。教学内容为课题、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重难点内容,其中包括教材的分析和重难点如何突破的简要介绍,以及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还可以告诉读者你上这节课的由来和思考等,不一而同。学情状况包括你上这节课的(学生)受众的情况,即学情的特点,它对你这节课的设计有何影响,它是你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考点之一。

3.正式的行文,是把你的思考、反思与教学实况结合起来叙写,以教者的思路为线索进行教学叙事。教学实况可以是教学全程也可以是结果片段的组合,其主线是自己的思考和学生对你教学设计的“突破”,不能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介绍,也不用全程实录。它需要一些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作为支撑,必须是真实的场景。

五、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问题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 花”,况且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坚持自己的设计,只要是站得住脚就行。

4.不要把教案+反思等同于课例,这种初级的产品仍是不是叙事研究,还是教案类的,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好处,最多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录像机。

附:《一天的食物》教学课例

课例名称:一天的食物

年级学科:四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课例背景:

一、本课例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天的食物》是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四年级(3)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准备科学课中所需材料,并能积极的思考问题。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三、学习需求分析

怎样记录一天的食物和怎样给食物分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方法给食物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响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调查、讨论、制定方案、记录和统计的活动中,掌握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和统计食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初步调查记录自己一天吃的食物。

2.每人准备一些卡片,供学生记录时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刚出生时,我们吃的什么?(妈妈的奶)是妈妈的乳汁哺育我们的身体成长。我们的身体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了,妈妈的乳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营养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开始吃什么?(各种各样的食物。)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对食物展开研究活动。你想对食物进行哪些研究?(让学生尽量提出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的食物》(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的食物。

(1)师:同学们,昨天一天我们都吃了些什么?

(2)生汇报。

2.拟定记录方案

我们吃了这么多的食物,那怎样才能很好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生小组讨论:怎样把我们昨天一天的食物记录下来?

(2)小组汇报。

(3)总结确定记录方案:按餐别记录一天的食物,也就是按早餐、中餐、晚餐和其他的顺序完整地把我们一天的食物记录下来。

(4)学生记录自己昨天一天的食物。

(5)学生汇报:我们小组昨天一天的食物。

(6)学生统计:我们一天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3.给食物分类

师:有这么多名目繁多的食物,支持着我们的成长,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的食物,能不能想个办法将这些食物整理整理,给它们进行分类?

1.探讨分类方法(同桌讨论)

2.学生各抒己见:我把食物分成哪几类?(师注意引导学生分类中的问题)

3.小组合作给食物进行分类。

4.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5.师小结: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食物按它的来源进行分类。谁知道: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称为什么?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又称为什么?

6.那植物类食物还可以分成哪几种?动物类食物呢?

(三)小结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你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或问题吗?)

板书:

一天的食物

时间:早餐中餐晚餐其他

分类:按时间分按生活习惯分类:

按荤、素分类:按味道分类:

按喜好分类: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刚出生时,我们吃的什么?(妈妈的奶)是妈妈的乳汁哺育我们的身体成长。我们的身体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了,妈妈的乳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营养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开始吃什么?(各种各样的食物。)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对食物展开研究活动。你想对食物进行哪些研究?(让学生尽量提出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的食物”(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的食物。

(1)统一记录的方法。

师:你还记得今天早上吃了一些什么?

生:包子、豆浆。

生:包子、牛奶、一些菜。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吃了包子,大家想一想,这个包子,我们可以算它是几种食物?

生:2种,1种是肉,1种是面粉。

师:不错,今天早上,老师出去吃了一碗咸菜肉丝面,你说说这咸菜肉丝面可以算是几种食物?

生:3种,咸菜、肉丝和面。

师:看来,一碗咸菜肉丝面,要是仔细算起来,也可以算是3种食物。如果这样记录,仔细想想,你今天早上吃了几种食物?

生:5种。

生:6种。

师:看来,今天的早餐大家都吃得很丰富。昨天一整天吃的食物肯定更加丰富,你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

师:那么,怎么交流比较好呢?

生:把它记录下来交流。

师:那怎么来记录呢?

生:先记早餐,再记中餐,再记晚餐。

师:除了这3餐,别的时候你还吃东西吗?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挺不错的,我们就这样来记吧!我们把昨天一天的食物记在小纸片上,注意一张纸片只记一种食物,先记早餐,早餐吃了什么,一种一种记下来,然后记中餐,再记晚餐,除了这一日三餐之外的,另外吃的也记下来,然后按顺序把小纸片放在科学书上,这样记录行不行?

生:行!

师:对这项记录,老师有几点要求。(出示课件)第一,要求真实,科学家最讲究实事求是,我们不是比谁吃得多,再说,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光荣。第二,不要漏下,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师:现在开始!

(2)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

(3)汇报交流。

师:哪个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昨天一共哪些食物?

生:我昨天早餐吃的包子、豆浆。中餐吃的米饭、白菜、胡萝卜、瘦肉、豆腐、蕃茄鸡蛋汤。晚餐吃的米饭、青椒炒肉丝、土豆。其他还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些饼干。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汇报。

生:我昨天早餐吃的面条、鸡蛋。中餐吃的米饭、青菜、胡萝卜炒肉丝、排骨。晚餐吃的米饭、豆腐、猪肝白菜汤。其他还吃了一个桔子,两块西瓜、喝了一杯

牛奶。

师:谁还愿意展示给大家看?

生:......

师:听了这三位同学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你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生:吃的最多的是米饭,白菜。

2. 给食物分类

师:昨天我们吃了这么多种食物,你们为什么这么准确而又迅速的记下来了呢?生:因为是按早、中、晚餐和其他来分类了。

师:也就是按时间来分类的,(板书:时间)那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

师:昨天我们吃了这么多种食物,你们为什么这么准确而又迅速的记下来了呢?生:因为是按早、中、晚餐和其他来分类了。

师:也就是按时间来分类的,(板书:时间)那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

(1)同桌探讨分类方法(课件出示小组讨论要求)

师:同桌讨论一下你准备怎样分。

学生讨论。

师:谁说说你准备怎样分?

生1:我准备按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分。

生2:我准备按喜爱吃的和不喜爱吃的分。

生3:我准备按味道分。

生4:按荤、素分类。

生5:按生活习惯分类。

¨¨¨¨

(2)小组分类

师:你们能把昨天的食物按你们说的方法分一分吗?

生:能

师:那你们就动手分一分吧。

小组分类,老师巡回指导。

(3)分小组汇报

师:把你们小组分类的情况汇报一下。

生1:我们小组是按生熟分的:生的食物有:苹果、香蕉、桔子、西瓜。熟的食物有:米饭、白菜、胡萝卜、肉、青椒。

生2:我们小组是按荤素分的:荤的食物有:猪肝、瘦肉、鸡蛋、素的食物有:白菜、黄瓜、胡萝卜、青椒、土豆、豆腐。

¨¨¨¨

师:有这么多名目繁多的食物,支持着我们的成长,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把这些食物进行了整理整理,给它们进行了分类。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食物来源于哪里?

生:我知道有的食物来源于动物,有的食物来源于植物。

师:对了,我们把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把来源于植物的叫素食。

(4)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你学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或问题吗?)生1:我学会了记录一天 食物。

生2:我学会了给食物分类。

生3:我知道了食物的来源。

¨¨¨¨

教学反思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

作为一个单元的起始课,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本节课包括“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对前者进行整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

在本堂课的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有二:一是如何比较完整的记录一天的食物;二是如何对记录的内容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提出分类的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做了引导如:我今天早餐吃老师出去吃了一碗咸菜肉丝面,你说说这咸菜肉丝面可以算是几种食物? 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算三种食物,有咸菜、肉丝和面。我并且要求学生根据三餐来记录,按每一个食物的名称来记录等。由于食物的数量很多,如何交流和描述,如何进行整理,并且整理的内容可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利用。

学生分类中遇到的困难。课前估计学生分类的标准和名称更多来源于生活中对食物的分类,学生分类中存在以下几下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后的子项不是并列关系;分类后的子项有重叠现象。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没有指导到位,在学生说出了分类的方法后,没有系统地整理,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后来学生分类以及分类后如何描述出现了问题,这也是这节课中做得不够的地方。

改进措施:

1.记录一天的食物时,把原来的记录纸是分散的,汇报时不能很好的反映一天的食物,用双面胶粘起来,这样汇报时就可以较方便也完整了。

2.在让学生讨论对食物进行分类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超市里是怎样布置食物的,顾客是怎样通过超市里的提示进行购物的。

“手球游戏”课例评析 篇6

(学生成二列横队在手球场中线站立,体委整队,清点人数,等待教师上课。教师跑步到队伍前。)

师:上课!

体委:立正!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转向体委,点头示意。体委跑步出列。)

体委:报告,一年二班原有60人,全部出席,报告完毕。

(师点头,转向队伍。体委向后转,跑步回原位。)

师:稍息!同学们,上个月国际最大的体育赛事是什么?

生:世界杯足球赛。

师:你们喜欢看世界杯足球赛吗?

生:(齐)喜欢。

师:但是,很遗憾我们不能亲临现场去观看比赛。在课前,我安排同学们准备自己的手球世界杯,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大家看!前排是红队的队员和球迷。

(生前排挥手致意。)

师:后排是蓝队的队员和球迷。

(生后排挥手致意。)

师:让我们以东北秧歌来庆祝我们自己的世界杯开幕式,看看哪队扭的好,扭的欢快。向左——转!跟着龙头,扭起来吧!(放音乐《欢乐中国年》,并用哨声提示节拍,用手势指挥队形,约5分钟后把学生分到场地两侧,吹哨,音乐停。)

师:现在请每组选出7名男同学作为第一男队,准备比赛,其他同学做好啦啦队的准备,抓紧时间。

(生积极准备。)

师:(持球站在中线上,吹哨)运动员人场。

(14名男同学入场,交换礼物,各就各位。)

师:教学比赛要注意安全,动作要小,要尊重对方。

(比赛分男2场、女2场,共4场,计总分。每场比赛8分钟,休息1分钟,共35分钟,有同学计分。休息时有舞蹈队活跃赛场气氛。教师做裁判兼场上指导,发现技、战术问题和犯规要及时纠正、讲解,并配合啦啦队长调节好“观众”气氛。)

师:最后,蓝队以12∶9的比分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现在为增进两队友谊,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拍,到场内以轻柔缓慢的舞蹈,进行联欢。(放音乐《回家》,并与学生共舞。)

(生自由组合,自选动作,也可以随教师起舞。)

师:(吹哨)来!请同学们围拢我,今天比赛谁表现最优秀?男女各选出来一个最佳球员。

生:冯X、肖X X。

师:我们怎么表达对他们的钦佩之情呀?

(学生欢呼,把二人举起。)

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上本次课的体会。

生:玩得开心,过瘾……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胜利和失败?胜利了就沾沾自喜吗?

生:不能。

师:失败了就低下了头?

生:不低头。

师:对,要总结经验教训,争取赢得今后比赛的胜利。那么这堂课的作业是:为下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作为观众如何欣赏比赛?下课后把器材保管好。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程设计说明

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但不能忽视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本课教师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部分初一学生脚下功夫不到位的特点,把教材选择为集篮球、橄榄球技术和足球场地规则于一身的手球游戏。趁着世界杯足球赛的火劲儿,把本课的主题定位于去参加世界杯比赛。采用课上使学生积极活动起来的方式,全员参与,真正“玩”起来。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活跃的氛围,让学生自主、独立、互动、尝试、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大部分同学掌握手球运动基本的传球、接球、射门技术和简单战术,了解手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提高他们跑、跳、投的能力;教育他们如何做一名好的观众、当好啦啦队,如何欣赏比赛,从中体验比赛的乐趣。

下面,就本课的准备及教学程序做以下说明: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发动学生模拟世界杯足球赛的场内外形式,准备服装、观众(啦啦队)的道具和送给对方队员的小礼物。从自身的爱好出发随意准备,只要能在课上发挥作用就可以,还让他们自己组织在比赛间歇时活跃赛场气氛的舞蹈队,并在业余时间练习。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平时在上课时已经给他们进行分组。准备时以组为单位,上课时两个组互相对比,看哪组准备更充分、表现更好。这样,提高了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及参与热情。

二、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开始部分采用传统的二列横队,队形虽然没变,但在介绍内容时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如:让我们来模拟一次自己的世界杯好吗?这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跃跃欲试。

准备活动教师采取了以东北大秧歌比赛的形式进行,在球场内尽情表现,扭、跳、舞,在乐曲中使学生身体充分活动,进行热身,情绪高涨地进入比赛现场。

比赛前,把两队学生分到球场两侧,每组先出七人做赛前的热身,其他同学做啦啦队的准备。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准备只给一分钟时间,准备就绪后,教师在场中心一声哨响,运动员入场,交换礼物,进行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共分四场,男、女各出两队,进一球积1分,计四场总分。每场比赛历时8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比赛时教师做裁判兼场上指导。间歇时舞蹈队的同学活跃赛场。这样一个模拟世界杯大赛的情境就创设出来了,使每组同学劲往一处使,体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让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喜怒哀乐。

四场比赛加间歇,历时约35分钟。比赛结束后,以两组联欢的形式在赛场上随意起舞,作为放松,放音乐,师生共舞,放松约3分钟。最后,教师以采访的形式让个别学生用一句话说出本课的体会,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失败,选出本次比赛的最佳球员,并且布置作业:总结经验,为下场比赛做好准备。

课例探讨 篇7

2011年4月, 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办班的24名教师, 在上海教科院王洁、沈兰、杨玉东、胡庆芳等博士的带领下, 共同完成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活动, 感受到了一次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课例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前的准备:分组确定研究主题, 规划活动方案

1. 成立研究小组, 确定研究主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群体智慧的教学行动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集体反思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课例研究小组则是一次研究活动的行动载体, 因此, 根据研究的需要, 按学科教学内容, 组成一个课例研究小组, 是课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这个班共24人, 按学科性质分为4个小组, 即科学组 (高中化学、物理、生物, 初中科学) 、文科组 (政治、地理、英语, 初中社会) 、数学组、语文组。

分组后, 各组首先要做的事是讨论确定课例研究的专题。研究专题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1) 基于学科教学的实际——围绕学科教学中的“真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选择研究专题, 即问题具有普遍的适存性; (2) 基于教学的观察——所研究的问题必须是“自己的问题”, 问题源自于教师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是教学的重点; (3) 基于学生的学习难点——共同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以上也是各组确定研究主题的基本条件。在这个条件框架下, 各组确定了本次教学的研究专题和内容载体, 如表1所示。

2. 规划活动方案

各课例研究组根据确定的研究专题, 规划相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求做到时间到分、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合作完成, 表2所示为语文组活动规划的部分内容。

从这份规划表中,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研究活动的研究内容、过程及研究方法的详尽与完整。活动方案的制订很重要, 有了它可以确保整个研究活动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3. 活动分工

专题研究以学科大组为单位, 组内教师再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承担相应的任务, 每天活动均按小组分工完成任务。组内分工明确, 齐心协力完成专题研究任务。表3所示为科学组的分工情况。

(二) 研究过程中:基于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研讨

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以语文组的专题研究为例。

1. 基于主题的第一次试教与观课:学会观课

小组共同合作选择试教课的教学内容。语文组选的是高中选修课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都江堰》。选好教学内容后, 为了保证试教与专题研究的真实性和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试教者围绕研究专题, 花一天的时间独立、自主地备课。备好课后直接进入试教环节。

试教前, 在导师的主持下, 用一节课的时间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小组会议。会议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试教者黄欢老师介绍备课过程、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教学流程的基本设想;二是由导师分配课堂观课任务、介绍观课的基本方法。试教与观课前的这次会议很有必要, 因为它让观课者对要听什么、观什么和怎么去听、怎么去观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 避免了观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小组会议结束后, 随即进入观课。观课由试教者和观课者两部分成员构成。试教者既要完成试教任务, 同时也是课堂观察者;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课堂进展情况。语文组的观课由4人完成, 3人根据事先安排, 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观课任务, 他们分别是1人负责对教学结构的课堂观察, 1人负责教师提问与学生对提问问答情况的观察, 1人负责教师课堂位置移动路线情况的观察, 1人负责课堂小组讨论的观察。

每人的观察都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观察表上 (见表4、表5、表6、表7) 。观察要求做到精确、细化。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时间要记录到秒, 小组讨论观察要记录到每个组员在讨论中所说的话、所提出的问题, 观察教师位置移动的要将教师每次活动的走势用图形式标注出来;观察教师的提问也要将教师候答及答问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是真实的, 它为以后分析教师的课堂活动及对学生的关注度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整堂课全程录像, 以作为后续研讨的技术支撑与分析依据。

观课是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直观真实地记录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让每一个观察者直观地感受到了教学研究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它为对试教者的课堂教学诊断提供了事实性材料, 可以避免研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注意:记录教师位置的移动以讲台为原始起点, 随教师的位移, 用箭头跟踪连续标注。

2. 基于第一次试教的研讨:运用技术分析, 改进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教结束后, 便进入了课例分析研讨阶段。

分析研讨的载体是第一次课的课堂教学过程, 研讨的重点围绕“以学定教——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这一研究专题展开, 研讨是民主的, 是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

课例研究的研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研讨方式, 它不是凭借经验, 也不仅仅是以评价为主, 更不是没有准备的听课后的随意说说。它是建立在技术支撑上的, 依据课堂观察, 围绕专题的诊断性研讨。具体完成以下几个环节。

(1) 借助课堂实录, 研讨教学过程。第一次试教结束后, 即对教学录像作全部实录, 还原课堂情境。实录真实地再现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方面它让试教者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做得怎样, 起到了一面镜子的作用;另一方面让每位观课者进一步地直观感受课堂情境, 为研讨提供了技术分析的支撑。研讨时教师们围绕研究专题, 对照录像与实录, 采用微格技术, 对课堂教学逐点分解, 从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两个层面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做到评析有依据。

(2) 借助课堂观察, 分析课堂教学的真实面貌。观课者将自己对课堂观察的结果呈现出来, 对照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全面立体地去关注课堂教学, 比较直观地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考察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课堂教学的效度。在研讨中不断发现问题, 聚焦问题, 推进专题研究的进展。

(3) 访谈学生, 通过后测了解学生学的情况。组内观课的教师分两个组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一组随机访谈学生, 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一组按事先拟好的题目随机抽查学生, 让学生书面作答 (这是在教学结束后完成的, 因此称为“后测”) 。负责访谈和后测的教师, 必须写出谈、测后的详细分析意见。访谈、后测是课例研究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效度, 为调整第二次试教的教学设计提供支撑。因此, 必须认真做好。

(4) 深化教学设计, 完成二次试教教案。在完成上述研讨环节后, 进而要讨论的是怎样去调整第一次试教的教学设计。经过讨论, 大家感觉到, 第一次试教对“以学定教”的理解不够全面, 整堂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预设过多, 学生生成很少, 这就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 这是第二次试教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明确了问题所在, 接着就是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了。为了能在第二次的试教中解决第一次试教中存在的问题, 组内又围绕研究专题充分展开了讨论, 4位教师提出了4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有争议是好事, 但如何将争议逐渐地统一到一个既可行又有效的教学设计上来?组内教师再次看第一次试教录像、访谈、后测分析、课堂观察记录, 觉得最根本的是如何围绕“以学定教”这个专题,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的指向问题。统一了认识后, 便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框架, 由二次试教的教师完成教学设计。

这一环节要做的工作很多, 但它对推进本次课例研究很重要, 是关键的一步。其突出的价值是在于分析得失, 修正课例研究的走势。

3. 基于两次试教的比照反思, 深化突显专题研究的内涵

在对第一次试教进行了细致、充分的分析研讨后, 试教者再次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这次设计的重点是突出专题研究的核心——以学定教, 要求课堂设计减少教师预设内容, 强化学生的活动内容, 增加教学生的空间。为了使设计更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定教的研究方向, 在二次试教方案设计前, 研究小组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和教师该教些什么的问题。

第二天, 试教老师带着新的教学设计进入课堂, 进行第二次试教。课堂教学过程与第一次试教一样, 试教者试教, 同伴观课。试教结束后, 随即进入研讨。研讨是在基于二次试教的课堂观察记录、教学实录、学生访谈及前后测的数据分析上的。但研讨的重点与前次不同, 这次重点是对照录像, 比照第一次试教, 对二次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因为有了观察记录与课后分析材料做参照, 教师们的评课显得有理有据、有板有眼。

这一环节研讨的收获进一步解决了专题研究中凸显出来的问题, 明确了以学定教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即一是如何利用好前测信息, 确定教学起点与学生学习的起点;二是教学问题的提出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 不能有太强的预设。

(三) 研究总结:学习写课例研究报告

经历了4天的课例研究, 教师们有了许多感受和想法。如果能够对它们进行理性地梳理和加工, 提炼出一个焦点主题, 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意义, 那么, 这次研究的成果便能得以呈现了。事实上, 这既是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每个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一次实践。因此, 按活动规划, 参加这次活动的每个人按原先学科分工要求, 完成一篇课例研究的分报告, 然后, 统合起来, 完成一篇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 (其实每天的研究都要求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 不拘形式, 但内容必须聚焦主题, 要有实践的层面, 也要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提升。

课例报告的撰写任务完成后, 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活动才算结束。

二、对课例研究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一) 对课例研究模式与传统研究模式及其评价方式差别的认识

“课例研究”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落实应运而生的, 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有着形与质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8所示。

课例研究模式与传统教学研究模式的差别决定了研讨内容的差别。两者的主要差别如表9所示。

(二) 对“课例研究”的初步认识

1. 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

课例研究是一种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专题式诊断的教学研究行为。其本质是基于教学实践, 其核心是教学问题, 其意义在于诊断教学问题、解决问题。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手段。作为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载体方式, 它已经逐渐地被学校教研和师资培训所采纳。

(1) 专题性。教学课例的研究是以专题为内容的, 在研究前研究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和积累, 确定一个明确的专题。这个研究专题要解决的是教学中的问题或学习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或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或重点问题。其目的是通过研究, 解决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要突破的难点、重点。

(2) 诊断性。教学课例研究是针对教学问题而进行的一种专题研究, 因此,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个诊断不是没有目的的诊断, 其诊断仍然是有专题性的, 即针对一次课例研究的专题去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这需要研究者关注如下内容:为什么会产生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去解决问题是最为有效的?因此, 诊断性的教学是课例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与手段。

(3) 过程性。课例研究往往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问题的, 它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 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需要经过“初次试教—修正试教—再次施教”这样三次课堂教学过程, 后一次的教学都是对前一次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因此, 关注过程十分重要。做好过程是课例研究成功的保证。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组员按照事前分工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比如试教、记录、访谈、观察、前测、后测等。

2. 课例研究的基本环节

综合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成果, 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其过程的操作环节:确立研究专题—选择教学内容与备教—试教与观课—磨课改进及深化教学设计—完成课例研究报告。这是一个基本的操作环节, 其中前两步是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中间两步是研究的主体过程, 最后一步是呈现研究成果。这五个环节是紧密相扣的, 缺一不可。

(1) 确立研究专题。确立研究专题是课例研究的第一步。研究专题是来自于本学科体系教学中的问题或思考, 可以是学科体系中的概念、定理、学习技能等教学的重点、难点, 可以是课堂教学中众所关注的热点, 也可以是学生学习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难点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等。一般以一个单元教学为中心选择研究的点。

(2) 选择教学内容与备教。确立了研究专题后, 接下来便是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小组讨论决定, 也可以由试教者自行选定。为了能比较真实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情景以及备教者对该研究主题的理解, 试教者备教应是常态化的, 不必为了突出研究专题而过分地追求完美, 使教学和研究失真。

(3) 试教与观课。这是两个同时进展的内容, 试教者在课堂上完成试教任务, 并对该课作全程录像, 组内同伴按先前的安排, 带着各自的任务进行课堂观察。为了使观察是基于专题内容的、全面的, 观察者须带着拟定的观察量表或思考问题单有目的地进入课堂, 从教师的教 (如教态、问答、候答、理答、移位等) 、学生的学 (如活动、思考、回答、兴趣等) 等方面全方位观察, 观察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记录, 以便下一流程的反馈改进。

(4) 磨课改进及深化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是基于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研讨, 也是专题研究的推进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同伴围绕专题, 结合课堂观察析课、评课。评课应结合课堂录像边看、边记录、边分析, 对课堂教学作深入细致的剖析。这一环节, 要集思广益, 组内每一位教师应该围绕专题的内容, 对前一环节中的课堂教学观察畅所欲言, 让不同的思考在这里得到碰撞, 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讨彻底。磨课以后, 试教者根据研讨的意见, 重新设计教案, 再次走进课堂, 进行第二次教学, 组内同伴同样带着任务, 按要求观课。

(5) 完成课例研究报告。基于前几个环节反复的教学设计与观课评课, 组内同伴集体围绕专题研究内容, 梳理清晰研究过程, 理清观点, 提出基于专题内容研究的观点与思考。最后, 由每人根据自己对专题研究的思考, 形成文字, 完成一份课例研究报告。

3. 课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它能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地参与其中。

(1) 课例研究立足于课堂。这是一线教师最关注、最需要改进的, 也是能够参与研究并乐于投入精力的一个方面。教师的优势在于积累的教学经验, 弱点在于理论素养的不足, 所以常常会对各种各样的“研究”望而却步, 会怀疑这些研究对日常教学的实际价值。而课例研究立足于课堂, 将先进的理论置于真实的课堂情境之中, 专家提供的是符合教师认知层次的支持和导引, 它能够利用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 去发展教师教材处理、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改进我们日常的教学, 从而做到“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2) 课例研究注重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能帮助教师实现理念到行为的转移。指引并推动课堂改革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 在理解和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误读和偏差, 教师对课改理念从了解、认同到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 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引领, 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没有专家纵向的理论引领, 也会使我们的研究缺少深度和高度。课例研究突破了我们传统的公开课和教研活动的局限, 有主题, 有目标, 也就更有针对性;课例研究使用了课堂观察技术, 使我们的听课由粗放到精细, 使我们的听评课更加客观、更加专业, 并且留下了痕迹, 为后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与同伴的讨论、争辩也促使教师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相信的理论”与“使用中的理论”之间的差距, 进而进行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实践的改进。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给我们的课例研究提供更清晰的目标和坚强的后盾。

(3) 课例研究注重不断地“行为跟进”, 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 而实践智慧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 只能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课例研究关注的不是孤立的课例, 而是持续的、有一系列的“行为跟进”过程。这给了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新尝试的机会。通过课堂观察、讨论, 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不断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增强理答和追问的教学机智。课例研究重视实践改进的过程, 也能促使教师自觉地反思, 增长反思的技能, 推动我们思考品质的成熟。

课例研究“六环节” 篇8

课例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专题的确定。确定的研究专题可以是本学科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定理、技能等教学重点, 也可以是本学科教学中最难教、最易出现问题的教学难点, 还可以是本学科教学中学生最有兴趣探究的教学兴奋点。

2. 选择执教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最能体现自己对专题的探究性思考和创造性演绎的教学内容进行试教。因为是研究课而不是展示课, 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原型经验和教学风格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教学探索, 完全可以以研究者的姿态展开教学探索。

3. 带着目的观察。

在每一次观课之前, 研究团队都要基于研究的专题, 拟出课堂观察要关注的系列关键问题, 以强化观察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每一位观课的教师在观课结束之后都要形成一份基于个人独立见解的课堂观察报告。

4. 畅所欲言发现。

在研讨的过程中, 首先是执教教师阐述自己对于研究专题的理解, 诠释教学背后的理念及实践反思。随后是所有研究成员交流自己课堂上的发现与思考, 进行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和证据呈现。

5. 着眼达成改进。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基于过程中生成的丰富见解及解决策略, 执教教师进行综合权衡, 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实践方案并付诸实施, 经过反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 直至通过课堂教学的演绎表明原本的疑难困惑已经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6. 理清主线观点。

课例研究价值例说 篇9

一是真实性,即必须是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而不是预设的甚至是想象的教学活动。二是描述性,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活动情景进行对话式或情景再现式描述,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教学片断,长到对某一教学重点的剖析探究、对某一教学难点的分解突破的全程描述,短到一次师生的对话、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示等。三是问题性,即该教学片断须蕴含着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某种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要研究的课例,不一定非得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未能有效落实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成功的课例具有示范性,不成功的课例具有警示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节成功的课不一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完美无缺,败笔在所难免;一节不成功的课或许有几个教学环节是亮点,令人叫绝。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来说,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使败笔更少一些,使亮点更多一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例更有研究价值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 《紫藤萝瀑布》 和 《背影》 为例来加以说明。

课例1:“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随着宗璞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

生1: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

生2:文中写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认为紫藤萝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色彩是紫色的。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紫藤萝生命的色彩呢?

生3:是为了借紫藤萝来抒发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

生4:作者把紫藤萝花写得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这样就由藤萝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师: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生5:“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出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6: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可以看出,作者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

生7: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此课例具有鲜明的思维导向性, 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疑。当老师提出“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疑惑,“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有学生立刻从文中描写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想到作者心目中的藤萝的生命是紫色的。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可以拓展思维,启迪心智,进一步领略文字之美。

二是探因。对描写紫藤萝生命色彩的原因的探究时,两位学生都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分别从作者情感需求的角度和主题揭示和作品构思的角度作了分析,显示出思考的清晰和深入。

三是引领。在讨论“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这个核心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层次不一的回答:1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2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3遭遇到不幸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情感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点。这样的阅读,不但扎实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课例2:“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二

师: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紫色呢?

生1:紫色代表高贵、典雅。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崇高尊贵的。

生2:紫色充满着神秘的复杂情调。这说明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是未知的。

生3: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哀伤。 说明作者就像十多年前紫藤萝花遭遇了不幸一样,在生活中受到了打击, 她感到“焦虑和悲痛”。

师:是的。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4:“手足”比喻兄弟。应该是她的兄弟遭到了不幸。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得了癌症。

生5:弟弟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去, 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 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悲痛。

生6:据说紫色有心理治疗的功效,能帮助人释放忧伤的情绪,能带来内在灵性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生7:紫色还代表勇气与永恒 。 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过程,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是顽强与美好的,是永恒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的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可以战胜的。

这是有思维、情感拓展空间的课例。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与作者、老师、伙伴一起开拓新的发展区。

本例中,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紫色来抒发感情, 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有学生从紫色的“花语”中读出了生命的崇高尊贵,有学生从紫色的“情绪”中读出了生命的未知,有学生从紫色的 “教义”中读出了生命的焦虑、悲痛和无奈,有学生从紫色的“心理”层面读出了生命的和谐与宁静,还有学生从紫色的“品质”中读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感悟已经跳出了文本,超越了文本。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知识共生、情感共融的个性阅读、资源共享过程。

课例3:“背影”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味歌曲 《父亲》 的歌词,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受。

(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 《父亲》 并展示歌词)

生1:我忘不了父亲为我送饭菜时那关切的眼神。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报答他。

生2: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3:我觉得我父亲,活得很累、 很难。

生4:我现在忽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孤单。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父亲, 现在我有什么事都爱找母亲,基本上不跟父亲交流。

这是有丰富的经验交互生成的课例。

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其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资源补充。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伙伴互动互生互补,触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不断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本课例中,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感受,使各自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交流补充与共享,彼此产生了强烈共鸣,丰富了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而且在交互中彼此影响、感染,达成了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的教学效果。

课例4:“背影”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对父爱的感受吗?

师:好吧。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永远忘不了的细节,我每次离家上班时,我父亲总要站在阳台上,用慈祥的目光默默地注视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付出时是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生点头赞同) 其实,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所要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所要忍受的委屈会更多,同学们现在正享受着这样的父爱,更要珍惜这样的父爱啊!

这是有教师经验参与的课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 程,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本例中,教者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契合文本主旨的情感氛围,并在学生的感染下融入其中,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从“儿子”和“父亲”两个不同角度叙述了自己对父爱的体验;然后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揭示了父爱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注了正能量,实现了师生共鸣共融共成长的教学追求。

课例研究促专业发展 篇10

上好一节科学课是不容易的。即使是对于才踏入科学教学三四年的我来说,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是有着许多的不足,这让我感到十分恐慌。即便是在各类公开课比赛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导致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科学课上的实验材料使教学控制变得困难,探究过程的不可预测使课堂进程更加复杂。然而,正是因为科学课难上,才更需要我们潜心钻研。我请教了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得到的答案比较一致——上课、磨课、听课、评课,也就是做课例研究。

如何去做课例研究,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上好课,多反思,多磨课

教师亲历钻研磨过的课体会是最深的,对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帮助也是最大的。在小学学校里,往往一位科学老师承担至少一个级段的科学教学,这恰恰是很好的磨课机会。同一课时可以反复上好几次,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能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后反思,那么长期积累下来的进步,将是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步。

如何做到上好课,多反思,多磨课,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我认为应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1.关注学生前概念,认真备课。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提倡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即学生的前概念,创设生本课堂。但实际教学中,经常习惯性地从教师自身的理解、教材或网上的资料安排去设计教学活动,往往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并将这些知识当做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

2.亲历“下水探究”,优化科学探究。想要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教师课前的“下水探究”必不可少。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时间的安排等等,科学教师都应课前亲历。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需要科学教师在课前的“下水探究”中甄别出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的合理的实验材料。同时科学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让实验方案更符合实际。

3.加强课后反思,重视同行意见。很多时候,我们青年教师是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完善或课堂的某个环节上的不好,在根据课堂效果对本节课的内容稍作修改,但却也仅限于此,自己也想不到如何更好地修改设计或完善课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样的,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课的理解、看法往往不同,他们观察一节课的侧重点、关注点也总是不同。比如,在《电和磁》的研讨课中,开始备课,我就决定要利用奥斯特发现电产生磁的这段科学史,让孩子沿着科学家奥斯特的足迹去发现、探究电和磁的关系。但前两次的磨课,我都只是告诉孩子奥斯特当时是怎么做的,然后让孩子也来做这样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设计并不是很好,忽略了奥斯特的思维过程。在磨课反思中,我意识到这点,但可能思维受教材的限制,却想不出怎样从更高的高度来定位这堂课,恰好,有机会请了两位前辈教师来听课,课后,两位前辈建议我在课的定位上让孩子们追寻奥斯特的思维过程,由原先的怎么做的上升到怎么想的。经两位前辈这么一点拨,我的思维马上打开了,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二、多听课,多评课

1.先行备课,课后分析。在听一节课前,我认为必须先要对该课有具体的理解和看法,先行备课。只有当自己对课有了解和看法之后再去听课,会有深入的理解和想法。而如果一开始没去先行备课就直接听课的话,思维很容易被限制住,就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新的改进。想来很多研讨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原因也在于此吧。

2.多听评课,多学习。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课的理解、看法往往不同,他们观察一节课的侧重点、关注点也总是不同。多多听取同行的评课,了解多个评课的维度,争取将所听所学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努力催化自己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我们科学教师的教研资源主要来自科学课堂,那些真实的、原创的、生动的课例!我相信只要坚持课例研究,终将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课堂是教师的舞台,丰富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实验技能、创新的教具制都是为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服务。而论文、案例写作等的成果也总是来自于教学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对课例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本文将论述课例研究对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套圈游戏》课例研究 篇11

2、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将例题教学与练习结合起来,更充分的利用例题。

教学科目: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套圈游戏》

近段时间,公开课、示范课似乎都离不开多媒体。有教师认为,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在别人看来一定会大打折扣,意味着自己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由此,我们能够看到,有的课堂我们看不到老师的作用,一味的用课件贯穿一节课。学生感到热闹、新奇,就像看动画,但他们没有去思考问题、开动脑筋,没有达到我们想借助多媒体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好的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初衷,那么多媒体课件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没有了这个作用,那么它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我讲套圈游戏这一课时,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设计的,借助多媒体做成丰富、可爱的动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通过我的实践,我发现它并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新奇感过后,就引不起他们的注意了。于是我改变教法,重新尝试,下面是我这几次课例的对比,希望能使大家受到启发。

一、原始课例:

我在教一年级数学课《套圈游戏》时,开始是这样设计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次口算比赛,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比赛结束后,我出示了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套圈游戏。

师:“淘气和笑笑都觉得自己会赢,争论不休,所以想请你们做小裁判,你们愿意帮他们的忙吗?”

学生都能通过思考、讨论想出不同的比较方法,老师一一肯定。

师:“ 那咱们判断对了吗?淘气真的赢了吗?让我们验证一下,请你们算出淘气的总分,怎么列算式呢?”

生:24+29+44=?

师:“那你们能算出来得数吗?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得?”

生1:“24+29=53,53+44=97。”生2:“29+44=73,73+24=97。”生3:……

师:“我想大家肯定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那么请大家看这几道练习题。(动画出示笑笑的分数‘ 49+17+31 ’,)想一想怎么做会简便一些呢?”

举手的寥寥无几。再后来做连加练习时,学生已经对多媒体课件失去了兴趣,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了。做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分散,没精打采,更有一部分人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去做练习。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疑惑,他们怎么了?他们不是喜欢看动画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对新事物好奇,但不会长时间集中,必须让他们不断的有新的刺激,不断地获取成功。

2.没有很好的整合教材,一味的按照书上给好的去就步完成。

3.例题没有发挥其该有的示范,引导作用。如后面的练习“49+17+31”完全可以在例题时让学生一次性思考,在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间没有发掘出他们更充分的潜能,没有让他们的思考到达更深的境界。所有学生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没有及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得后面练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停止不前。

针对这些情况,我改变了原来的教法,下面是我的第二次上课实例。

二、二次课例:

再上这一课时,我在口算中加入了这样的一道题目“19+24=()+()- ()”

师:“谁能大胆的试一试呢?”片刻后,有几位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9+24=20+24-1”

师:“你太棒了!那老师把题目改成19+24=(+),看看这道题怎么填?”

生:“19+24=20+23”

在引出新课时,我没有让他们看多媒体课件,而是将书上的小动物们都画成可爱的卡通画,剪下来用讲故事的形式一一出示,学生看到后也是非常兴奋,有的说“那只猫真可爱,有的说那只大象好神气,还有的说,那只兔子才调皮呢,露着大门牙……”同样吸引了学生,引起了他们的新奇感,达到了与多媒体同样的效果。

在出示淘气的分数时,我将例题中的3个数“24、29、44”改成了“24、29、46”为什么这样改呢?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发现其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在前面的原始课例的计算中,大家不难发现,学生说淘气的总分时就只有单调的几种作法,并没有真正的思考问题。我将例题改过之后,学生的解法很多,最突出的做法有①24+46=70,70+29=99。

师:“为什么你要把24先和46先加起来呢?”

生:“因为个位上的4+6=10,所以我就把24和26先加起来了”很多学生恍然大悟,直后悔自己为什么没看出来。我又在这时适时地请他们判断这些题目“23+45+25,27+36+23”

学生都能说出先把个位上能凑成10的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这样既达到了今天的教学目的,还使他们发现了数学的神奇,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认真观察你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在我大力表扬了这同学后。

师:“其实这道题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你们都没发现。记得老师在刚上课时出的这道题目吗?19+24=(+)你们说得很棒,想一想和这道题有什么联系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刻开始讨论了,大家都想找到那个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方法,他们的好胜心理让教学向着更深一步进行,这正是我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让他们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也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片刻后,几位同学欣喜的举起了小手,他们眼中既有掩饰不住的快乐和自豪,更有想表现自己焦急的期待。

生1:“23+30=53,53+46=99”生2:“24+30-1=53,53+46=99。“生3:……

在新课的教学环节完成后,同学们都有些疲惫,失去了先前的兴趣。这时,表扬与小红花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了。再下来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光给别人评理了,那现在让我们也去玩一玩好不好?”

学生们都兴奋的看着我,注意力空前集中。

师:“下面的问题,谁答对了,老师就送给他一个黑板上的小动物,你们想要吗?”

学生们沸腾了,都睁着小眼睛,竖起小耳朵,专心地望着我,等我出题,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写着期盼。

师:“如果老师请你套3种小动物,套哪3个小动物你会得到最高分?”

生:“套白鹅、熊猫和小象得分最高。”在这位小朋友欣喜的拿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后,下面的学生更着急了。都全神贯注的听着下面的问题。

师:“套哪3种小动物你会得到最低分?”

学生的小手一个举得比一个高,都想得到某一个小动物。

生:“套梅花鹿、兔子和企鹅得分最低。”

没有被叫到的学生眼睛里充满了焦急和遗憾,和第一节课的发言的人寥寥无几,学生自己干自己的事情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之别。

师:“这里还有5张图片呢,老师请你们在答题纸上算出自己喜欢的3种小动物的总分,谁做的又快又对,老师送他剩下的小动物。”

下面的练习他们做的非常好,很积极,因为他们能得到真正的小动物图片,而不像电脑上的看看而已。有了动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使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研修的意义及其实施 篇12

一、关于课例研修的分析

1、什么是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是几人或多人为团队, 以某一人或某几人的教学实践为例, 扎进课堂, 依托学科教学, 反复实践, 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课例研修的意义在于课例研修既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 又重视教师的理论提升;既重视教师的技能训练, 又重视教师的能力提高;既重视教师的个体的自我反思, 又重视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2、课例研修的意义

首先, 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教学能力:一是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课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关键教学事件展开教学研讨, 分析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学问题研究并制订整改措施, 改进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 提高创新思维与完善实践的能力;四是通过观课、议课, 既反思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差距, 又可以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提高判断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所以说, 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 课例研修是一种新的专业成长渠道。

其次, 课例研究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 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 实践反思是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 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 课后相互评论, 反馈教学, 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 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 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 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 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 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 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 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

二、课例研修的解决方法

1、围绕课例课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 采用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进行研讨, 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

这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课例研究的方式, 课例研究课一般采用的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 确立上课的教师, 然后由上课的教师确定上课的内容, 并设计出本节课的教案, 本组教师围绕授课内容, 针对教案的每个环节, 进行最优化的修改。上课之初, 我们可以是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 每次的课例课, 把本组的教师分成几个组, 围绕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 过后的评课, 则是观测小组的教师围绕自己的观测点进行细致的点评, 并对初次确立的最优教案提出建议, 进行二次研讨, 授课教师通过实践, 集结大家的智慧形成二次的教案, 并再一次进行上课, 二次上课仍然采用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二次上完课后, 再次围绕这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进行对比, 总结出不足的地方形成第三份教案, 也就是大家认为比较满意的一堂课。如此循环, 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这种“磨课”方式对培养年轻教师, 迅速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技能和水平,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效果十分显著。

2、面对本组教师, 采取一课多人同教的方式进行研讨。

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问题、基于教师, 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那么, 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讨也许显得更为重要。选择同样的课题, 让不同的老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 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 说长论短, 研讨切磋, 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 以便扬长而为, 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每期我们都可以倡导同年级的老师上同样的内容, 从课堂中就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底, 水平, 这样的形式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从教师自身出发反思。

【课例探讨】推荐阅读:

观点探讨07-18

诊疗探讨10-14

法律探讨10-19

增值探讨05-16

变革探讨05-19

内容探讨05-22

工序探讨05-23

制作探讨05-29

学法探讨06-08

探讨对策06-10

上一篇:混合订单分配下一篇:金属镁生产工艺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