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形式论文

2024-09-22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精选8篇)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 篇1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政治传播运动, 成绩显著, 深得人心, 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干部和群众基础, 也为中国共产党日后推进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化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政治传播是一定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活动和手段, 其不仅服务于政治, 同时也“负载”着政治[1]。具体来说, 政治传播指的是政治传播者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符号对政治信息进行传播, 以推动政治发展过程, 影响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对策[1]。政治传播形式是指政治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 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抗战时期, 毛泽东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政治进行传播, 较常见的传播形式包括出版报刊杂志、表演戏剧 (样板戏) 、张贴宣传标语、播出广播、播放露天电影、发放语录式小宣传册、进行政治演说、编写传唱政治歌谣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政治传播, 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 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也得以体现。

一、毛泽东政治传播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一) 报刊出版及广播电台的创办

抗战时期, 报刊杂志承担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传播使命, 利用报刊杂志传递政治信息, 以此推动和开展中心工作。这期间, 中央党报委员会发行了《共产党人》《新中华报》等报刊, 为党的政治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整风运动中, 毛泽东对《解放日报》进行了亲自指导, 并为报刊撰稿宣传, 共计67篇, 仅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社论就达8篇之多[2]。毛泽东希望通过多种形式让老百姓接受中央的政治理念, 因此在办报创刊方面, 提倡善于对典型事件进行报道, 以此来说服并引导群众。“1942年4月30日, 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连续刊登了劳动模范吴满有的事迹报道《连年开荒收粮特多》, 吴满有成为边区军民敬仰的大生产运动英雄, 向吴满有学习极大地鼓舞了边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3]政治传播绝不是单向的思想灌输, 而是双向的互动, 因此毛泽东认为报刊不仅需要专业队伍来创办发行, 更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 集群力为报刊建言献策, 使报刊能够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在编辑报刊中,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政治传播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体现。“1940年又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向各抗日根据地及白区播发中共中央文件、重要报刊社论等, 后又成立英文广播部, 对海外播发电讯稿。”[4]这也使得政治传播的受众不仅局限于国内, 也让国外政府及其民众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为中国共产党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 创办学会和研究小组

为了使中共政治传播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起并成立了“新哲学会”, 由艾思奇和何思敬主持。“194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研究组, 以中央委员为范围, 毛泽东为组长, 王稼祥为副组长, 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和六大以来的决议。”[5]学会和研究小组的创办, 使得中共政治传播有了更好的交流平台, 能够听取更多仁人志士的意见, 在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 撰写文章

通过撰写文章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政治传播效果。所撰写的文章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 叙事内容需直观具体, 语言做到言简意赅, 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好的接受政治意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 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反对“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希望文章的撰写应当“写得短些, 写得精粹些”, 不要像“懒婆娘的裹脚, 又长又臭”[6]。其次, 撰写文章也需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能突出重点, 与老百姓普遍认可的行为、态度和信仰相符合的文章才更能被接受, “无的放矢, 不看对象”的政治传播也是最无用的。“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 就要看对象, 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6]切忌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著作的照搬照抄。最后, 在写作过程中, 对于文字的形容、语言的表达、逻辑的整合都需要特别注意。“用字太硬, 用法太直, 形容词太凶, 效果反而不大, 甚至使人不愿意看下去”[7]。文章只有避免了这些问题, 才有可能使通过撰写文章达到政治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

(四) 兴办学校

抗战期间, 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央研究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军事学校、民族学院等20余所学校。就其办学目的,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办党校, 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 使我们党更加统一。”[6]1945年毛泽东再次指出:“办党校或其他干部学校的目的, 就是要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是纯洁的, 是马列主义的。”[6]学校的兴办, 使得政治传播有了较为正规的场所, 系统化理论化的传播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五) 识字运动的广泛开展

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读懂党报党刊, 理解党中央的政治意图, 顺利开展民族民主革命的教育, “在各村各乡小学校内或小学校外, 建立民革室、救亡室、俱乐部一类的文化教育活动的中心。开办各种民众学校、夜校、识字班 (女子可同男子分开, 上课应在白天) , 组织各种识字组、大众黑板报、读报、演讲、娱乐体育、戏剧等一切适合于民众的需要及为民众所喜欢参加的活动。”[8]识字运动的广泛开展, 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老百姓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更好的接收党的政治思想, 有利于扩大党的政治传播的受众范围。

(六) 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的传播

寓教于乐是毛泽东一贯主张的一种政治传播方法, 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政治信息、政治观念,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37年底, 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延安成立, 随后边区音协、边区剧协、边区美协等协会也相继成立, 延安诗歌会、山脉文学社、战歌社、大众读物社、边区诗歌总会等文学社团, 以及一些剧团、剧社、乐团、合唱团等文艺演出团体也为政治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宣传空间。直到1940年, 戏剧运动已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 1944年《白毛女》的风靡, 让党中央看到了戏剧在传播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同时, 歌咏活动也在根据地生根开花, 据统计到1939年, 大众化的革命歌曲创造就超过了300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就是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以及《黄河大合唱》。延安的秧歌运动在这一时期也颇受老百姓欢迎, 《兄妹开荒》及《牛永贵受伤》等都是其中代表。在抗战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文艺方面的创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6]思想的宣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崭新文艺的感召下, 广大群众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理想旗帜, 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去,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4]

(七) 策划政治演讲

政治演讲由于其特殊的煽动性常常被政治家用来进行政治宣传, 其氛围和声势是其他传播形式所无法达到的, 能在听众中间产生许多共鸣。抗战时期, 毛泽东在纪念大会、开学和毕业典礼以及座谈会等场合发表的政治演讲,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政治传播,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较为著名的有1938年3月3日, 毛泽东的陕北公学第6~10队毕业同学发表的《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 1942年5月2日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政治思想在这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毛泽东政治传播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

在抗战时期, 毛泽东以其鲜明的语言特色为政治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生动通俗的语言,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语典故等的大量引用, 富有趣味的比喻, 都让政治传播不再那么刻板无趣, 这种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符合当时政治传播的大环境, 直至今日这种语言艺术仍值得借鉴。

(一) 语言通俗, 表述大众化

由于抗战时期大部分群众文化水平有限, 因此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是向人民群众表达政治意图中非常必要的语言技巧。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 毛泽东批判少数党员做事盲目, 粗枝大叶, 在缺乏调查研究的前提上夸夸其谈, 如同“闭塞眼睛捉麻雀”, “瞎子摸鱼”[6]一般。用通俗的语言, 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想要表达的意思。又如在提到个人主义及宗派主义时, 毛泽东曾说过, 为了闹独立性, “就要拉拢一些人, 排挤一些人, 在同志中吹吹拍拍, 拉拉扯扯, 把资产阶级政党的庸俗作风也搬进共产党里来了。”[6]再比如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 用中国的俗话老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等, 来表达“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6]这一观点, 反对言之无物的空谈, 写了长篇大论, 到最后也不知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真可谓“懒婆娘的裹脚, 又长又臭”[6]。

(二) 古今结合, 风格中国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毛泽东同志又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革命人士, 因此在政治传播中将中国文化运用其中, 也是毛泽东语言的一大特点。他曾经运用一副很有名的对子“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6]来描述那些主观主义者, 讽刺其只知夸夸其谈, 却不能够老实做学问, “华而不实, 脆而不坚。”[6]再比如谈到教条主义时, 毛泽东将“的”比作中国革命, 将“矢”比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认为对待教条主义错误, 应作到“有的放矢”, 实事求是, “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6]。在讲到如何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时, 毛泽东提到应“惩前毖后”, “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 不讲情面, 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 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 做的好些。”[6]“射箭要看靶子, 弹琴要看听众”, 切不可“对牛弹琴”[6]。同样还是运用成语俚语来对党八股现象进行揭露。

(三) 比喻形象, 形容趣味化

形象的比喻, 往往会给语言增添许多魅力, 而毛泽东在这方面深谙其道, 彰显其语言大师的风范。在谈到反对主观主义、宣传唯物主义时, 他这样描述道:“这些东西好像日货, 因为只有我们的敌人愿意我们保存这些坏东西, 使我们继续受蒙蔽,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抵制, 就像抵制日货一样。”[6]在这里, 毛泽东将主观主义比作应当受抵制的“日货”, 是应当去除的“坏东西”。在谈到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时, 使用“治病救人”这一俗语, 认为“一个人发了阑尾炎, 医生把阑尾割了, 这个人就救出来了”[6], 在对待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毛病同样也应该如此。在批评一些党员平时写文章做演说时, 说道:“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 所以我们在学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 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 像瘪三一样, 瘦的难看, 不像一个健康的人。”[6]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有党八股倾向的党员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改正。在批判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时, 毛泽东用“甲乙丙丁, 开中药铺”[6]来形容那些没有真切内容, 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下结论去解决问题, 却不深入了解其内部联系, 不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 这样是万万要不得的。而当说到那些没有责任心、写文章做演说随随便便的人, 毛泽东说:“许多人写文章, 做演说, 可以不要预先研究, 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 也不多看几遍, 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 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 往往是‘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仿佛像个才子, 实则到处害人。”[6]仔细品味这些经典的比喻, 却也让人回味其中。

纵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敌后根据地所发起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传播运动, 可以说正是这些运动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群众中广泛普及, 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影响和教育了人民群众, 也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值得现今执政党的学习和借鉴。

摘要: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借助政治传播, 积极向党内党外人士宣传政治思想。在传播过程中, 根据当时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采取丰富多彩的政治传播形式, 而毛泽东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也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抗战时期,政治传播形式,毛泽东

参考文献

[1]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1-32.

[2]许冲.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以《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J].现代哲学, 2009, (4) .

[3]郭小良, 南长森.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的政治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6) .

[4]艾四林, 刘国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六个基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3) .

[5]焦金波, 陈答才.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起的学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 (2) .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1-848.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7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19.

[8]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 (1937—1949) [M].北京:学习出版社, 1996:139.

《红楼梦》当代传播形式浅析 篇2

所谓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传播技术是指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运用传播媒介的操作技能。没有传输信息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和工具,也就没有传播技术。传播技巧则是指传播者在运用传播技术基础上,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而对文本包装、介绍、宣传的技能和方法。传播技术是形成传播技巧的基础,传播技巧是对传播技术的熟练掌握,二者构成了信息传播方式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传播技巧中往往包含着传播技术的使用。

《红楼梦》在其传播过程中,先后运用了手工抄写、印刷(包括古代木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近代石印术、现代铅活字印刷、电脑冷排印刷)、电子、网络等技术手段。可以说,这些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红楼梦》的传播效果。 本文将从影视传播和电视娱乐传播、网络传播等方面分析《红楼梦》在当代的传播形式。

一、电视大众传播形式

(一)影视传播形式

电影和电视的相继诞生和高度普及化程度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使人类拥有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视觉形式,开始进入视觉文化和图像社会时代。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诞生使得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一大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得以更立体更鲜明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也为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影视传播形式拥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首先,相对于文本传播,影视传播形式具有鲜活、易懂的特征。

影视传播形式跳出了文字符号的束缚。它不需要以文字为中介,将小说中的形象用立体、直观的视听造型呈现在银幕上。通过声音和画面,直接把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影视作品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大众理解和接受。

例如,原著中描写王熙凤出场时的衣着和外貌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可以说,作者是费劲心思想要为我们描绘出王熙凤的衣着外貌,但是作为读者,尤其是现代的非专业读者,要想像出她形象的衣着还是比较困难的,最多只能给我们很华丽的感觉。而通过影视剧作的形式,我们就能够直观地看到王熙凤的衣着。以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为例,该剧的服装由专业设计师根据原著并结合人物的个性、情调设计的,人物出场时的外貌衣着一目了然。王熙凤出场的时候就直接把她的形象通过视觉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能够很轻易地被广大的电视观众所理解。

其次,与传统的戏剧艺术相比,影视传播形式突破了舞台演出的局限性,以及对受众戏剧涵养的要求,让《红楼梦》真正走入更广泛的人群中去。

再次,影视作品中,借助于演员们的形象魅力、表演技巧和“明星效应”来扩大《红楼梦》的传播。

现在能吸引人们收看的电视剧:一是剧情,二是演员。在87版《红楼梦》中,导演启用一大批初上银屏的新人,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由于选演员时对演员外形、气质、演技等多方面的严格要求,让该剧成为了多年不可超越的经典之作。甚至于现在很多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谈到林黛玉时想起的即是陈晓旭,提及王熙凤时脑中闪现的必是邓婕精明能干的形象。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影视艺术的表现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完全再现原著的魅力。而由于编剧、导演、演员等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也可能造成影视作品无法表现原著风貌,甚至可能歪曲原著。因此,在观赏《红楼梦》影视作品的同时我们要客观地看到,它们并不是原著,而是另一个艺术作品的诞生。

(二)电视娱乐节目形式

——以 “红楼梦中人”选秀为例

近年,形形色色的电视选秀节目此起彼伏。北京电视台主办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就是在这种“选秀审美疲劳”的背景下开场的。我们暂且抛开这次选秀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单从其通过电视大众娱乐节目的方式对红楼文化进行传播的角度分析其传播价值和意义。

红楼梦中人选秀的消息一发出,立即引来了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报名人数在百万以上。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大众参与,选秀组委会要求各赛区坚持专业化原则,从角色感觉、演技水平、学识素养等方面严格要求,选拔人才。同时他们还请来红学专家,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论和疑问进行勘正。而整个选秀的过程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播出,显得透明而具有可看性。

“红楼梦中人”,一方面以大众化、娱乐化的选秀节目形式表现,另一方面又以传播民族文化为契机,欲把已经给人们造成“泛滥粗俗”形象的选秀节目变成有文化、有品位的节目。

对于大众娱乐节目的“俗”与古典名著的“雅”,二者如何成功结合在于找好它的结合点。而《红楼梦》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这为选秀节目奠定了文化基础。

通过一种新颖的电视娱乐节目方式,让人们能够重新认识《红楼梦》。虽然同样是通过电视传播,但与影视传播方式不同的是,这种选秀节目的传播方式让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受众不再是那个坐在电视机前默默接受电视剧、电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是可以参与到节目中,进行互动。而这种方式与网络传播形式的互动也有所不同,受众可以亲身经历选秀,用自己的身心去体味书中人物的性格行为特点。人们不想再做那个电视机前的人,有了想要走进电视,参与节目的意愿,而这种选秀节目就给了受众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真人秀节目通常能够得到较高收视率的原因。

(三)电视文化节目形式

——以“百家讲坛”为例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的一档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更重要的是该栏目树立传统文化要走向大众的观念。

同样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百家讲坛》的讲座式节目的传播优势明显:

长久以来,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红楼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自其产生之日起,对于它的研究一直不断,甚至产生了“红学”和专门的“红学家”,这是一种高深的文化,大多是在专家、学者间展开的。然而将其放在“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位置上是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百家讲坛》打破这种文化只能靠专家、学者“谈”的观念,用低门槛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心,借助现代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

同时,《百家讲坛》中的主讲者将其所要将的主题配合生动而有悬念的语言、文字、图像等,很好地结合了电视媒体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受众的听觉、视觉注意力激发起来。

对于《百家讲坛》传播过程的描述,可以借用罗杰斯两级传播的概念来理解,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的调查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或影响产生的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由此《百家讲坛》的传播模式可以做如下梳理:电视传播图示中,借央视十套这一平台从电视传播到达受众的这一过程即是典型的两级传播,而受众接受信息到影响再传播的过程实质是前次传播过程引发的反馈,这种再传播可能是以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可能在某个群体、文化圈层引起传播,也可能进入到传媒关注的视野,形成大众传播。《百家讲坛》的传播过程,即是媒介本身的“信息流”和社会反响的“影流”逐渐融合,逐级扩散的过程。在《百家讲坛》影响力的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具有特殊的影响价值。

显然,《百家讲坛》的传播并不是完美的,例如所谓的“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渐渐变质演变成了“学术明星”,甚至导致了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的严肃性等。此类节目非常值得推广,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二、网络传播形式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它在传播信息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传播效果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在互联网上,有关《红楼梦》的网站、网页、贴吧、新闻和图片等不计其数。借助于互联网,人们还可以轻松地阅读原著并欣赏红楼影视、红楼戏剧、红楼说唱、红楼音乐、红楼绘画等,同时还出现了各种新的媒介形式,如flash动画形式的红楼故事等,互联网上的人们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来展现这一经典。可以说,《红楼梦》的网络传播,使人们几乎完全实现了对《红楼梦》的全方位的、直接的、迅捷的接受。

《红楼梦》的网络传播使得查询、检索、复制信息迅速而便利。传播者可以把自己拥有的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资料放在网络上为网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受众可以通过在线阅读或观看、下载等形式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样就弥补了影视、戏剧等传播形式所谓的“一次性消费”的缺陷。

但不可否认,由于互联网产生晚,发展快,网络传播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网络资源质量无法保证。

资料显示,2007年新增网民中,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农村上网人群增长较快。由此可见,网民的平均素质开始下降。网络的平民化和无门槛性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对红楼梦的品评,甚至可以自己发布各种关于红楼的资源和信息。这种网络信息传播“扁平化”趋势在一方面给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而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可信度。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民的传统文化审美品位。

第二,知识产权问题制约了网络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原因的制约,对于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而我国在互联网络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很不健全,因此很多侵权问题无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人们在自由享受海量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环境的无序。而由于大多数的红楼专门网站都是非专业网民在经营,因此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值得甄别。

第三,一些不良解构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

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词汇,原本并不存在于中国的辞典中。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解读为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

健康、严肃、学术的解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很有帮助的,我们需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来解构我们的古典文学,但是,一些恶意的解构对于古典文学的践踏也不容忽视。例如,最近日本某著名游戏公司却推出一款名为《红楼馆奴隶》的成人情色网络游戏,女主角之一竟然名叫林黛玉,游戏将林黛玉描述为“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不但完全该变了古典名著的内容,还带有很多不堪的变态色情色彩,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侮辱,更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游戏这种传播方式的弊端。这款游戏推出后即受到中国网民强烈抗议和抵制,一些红学家呼吁社会正视恶搞名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形式为《红楼梦》和红楼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传播空间,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发展的方式仍需要得到更多的规范。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析 篇3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

我们都知道, 文学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 对于文学产生的影响往往也是多维的。媒介的变化不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密切, 与同一时期的科技、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每个时代文学的精神与面貌在媒介的作用下, 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传播媒介是口语。文学与口语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都非常悠久。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研究中, 由于口语是依赖人身体的发声功能、口语随说随逝, 其传播的过程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很大限制, 导致其传播的过程出现了传播范围小、传播信息数量少及传播内容变化大等问题。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结合相关的材料, 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及其特点,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一) 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中, 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形式。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主要表现在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吟唱以及群众有组织的进行的演唱两个方面。大多数时候, 吟唱是由歌者随意表达内心情感而产生的, 而演唱则是根据具体的曲目及场合进行的。《诗经》《楚辞》中的部分曲目都是人们演唱的重要内容。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中, 这两种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二) 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之一。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主要分为讲学和辩论两种。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 讲学是通过发表言论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周围听讲的学生, 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辩论则是指一种积极的思想交流活动, 其内在构成是一种具有文学性质的交流活动。这两种方式, 都为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三) 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发展中, 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是一种相对正式的传播媒介形式。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也分为吟诵和朗读两种。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的发展, 大多是在传播古代文学的音乐特征。通过吟诵和朗读的方式, 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口语宣传活动。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对于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 四) 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 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传播媒介形式。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 主要分为谈话和说书。谈话是创造文学的一种方式, 也是传播文学的一种方式。通过谈话, 可以创造和传承很多的古代文学作品, 如《汉书》《论语》等作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 说书是古代贵族子弟能够享受的一种欣赏和传播文化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 对于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及进行现代文学的创作, 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内容及特点, 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表现。综合研究工作表明, 口语媒介的存在与发展,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重视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研究, 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我国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中, 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个传媒媒介是口语。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 在重要资料保存、地域性文化形成及生命力再现等方面, 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究, 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发展, 对于发展古代文学具有一定的意义。简要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方面的相关内容, 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口语传播形式

参考文献

[1]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4, 28 (05) :13-18.

[2]郑艳玲.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J].当代传播, 2010, (05) :42-45.

[3]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3) :58-61.

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篇4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 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 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 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 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 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 是唯一的新闻信息发布源头, 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 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 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 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 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 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 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 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 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 或信息量少, 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 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 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 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 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 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 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 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 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 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 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 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 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 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 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 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 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 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 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 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 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 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 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 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 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 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 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 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 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 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 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 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 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 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 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 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 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 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 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 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 不想点击接着阅读, 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 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 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 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 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 走进第二层次, 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 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 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 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 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 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 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 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 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 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 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 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 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 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 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 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 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 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 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 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 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 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 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 程度深不深, 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 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 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 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 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 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 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 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 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 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 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 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 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 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 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 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 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 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 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 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 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 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 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 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 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 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 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 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 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 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摘要: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 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 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 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 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 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传播形式,网络新闻,互动性,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试论音乐传播形式发展和价值体现 篇5

一、音乐传播形式发展

音乐的传播是从有了音乐之后就开始的, 也就是说音乐的传播与音乐的产生是同步进行的。根据音乐的传播情况, 大体分为音乐的乐谱传播形式、音乐的电子传播形式、音乐的原始传播形式以及音乐的网络传播形式四种。

音乐的乐谱传播是一种文本形式的传播, 就是人们将音乐用乐谱的方式记录下进行流传, 同时, 也为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是音乐发展中一次飞跃。而音乐的电子工业传播形式则是以唱片或者是CD等一类的载体进行的音乐传播, 一方面, 人们可以将音乐投入市场, 带来经济价值;另一方面, 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和方式。然后就是音乐的原始传播形式与网络传播形式, 所谓音乐的原始传播形式就是人与人之间接触, 直接地接受信息, 进行音乐的交流, 这种原始的方式的主要缺点就是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 可能某些信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但是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信息的直接交流和及时反馈。音乐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的过程就是音乐的网络传播形式, 这种传播形式传播速度极快, 而且便于人们欣赏, 只要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欣赏, 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 但这种网络传播形式却只能在高科技时代运行。

二、音乐传播形式发展和价值的相互融合

在音乐形式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 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补充, 各自发挥其自己的作用和优点, 使得音乐完整地传播下来。所以, 并不是产生了新的音乐传播形式, 则意味着传统的音乐传播形式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补充与竞争关系。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网络走入到人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 将音乐的传播提升到一个高度, 音乐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比如音乐的教学、音乐作品的展示以及音乐的活动与探讨等等, 这些都可以使得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当今形势下, 一些高校和音乐学校还开设了网络音乐教育, 这在一定程度上, 扩大了音乐的信息量, 避免了一些客观因素的所造成的影响, 使得学习者和爱好者可以自由安排和选择自己的音乐学习, 同时, 在人们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中, 还可以借助视频等高科技手段, 促进受教者与传授者之间的直接交流与学习, 形成一对一对的学习形式。

另外, 虽然音乐作品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人们提供的更多的便利, 但是人们仍然喜欢走进音乐厅去感受现场音乐所带给人们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共鸣, 而且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当然音乐作品的传播也离不开CD的传播形式, 这些都是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载体。

总之, 音乐的传播形式的相互融合才可以使其的优点突显出来,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从而使得音乐为音乐人和欣赏音乐的人们所用。

三、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价值体现

随着音乐传播形式的发展, 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音乐知识, 而且可以从更多的媒介获取更多的音乐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的传播转变化开放式的传播, 同时, 也拓宽了音乐教育的开放性。因为网络传播形式以有电子传播形式都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音乐的资源, 这对音乐教育来讲, 可以实现教育方式上的改革和创新, 提高音乐教育的成效。

音乐传播形式的发展过程中, 突破了音乐传播形式的局限性, 扩大了音乐的传播对象, 使得音乐的爱好者与学习者不再受到限制, 音乐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 音乐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音乐的地位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外, 对于音乐的创作者来讲, 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 使得创作者的潜在价值完整地体现出, 并且转化为现实价值。因为, 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实现音乐本身的价值, 还要使得创作的音乐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所以, 音乐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带给创作者于审美方向与灵感, 对创作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有, 音乐传播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开放性的文化氛围, 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热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 促使人们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品格。同时, 也增加了音乐传播的机会, 任何个人都可以参与音乐活动, 与音乐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整体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 进而使音乐创作者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总而言之, 音乐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 使得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 也为人们欣赏音乐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 更为重要的是音乐的价值在社会生活生产中不断地得到了体现。

参考文献

[1]曾墨晗.音乐传播形式的发展与探究[J].中央民族音乐学院出版社研究, 2010 (2)

[2]孙蕊彬.音乐传播学与文艺传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5)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 篇6

1.1 动新闻的出现和发展

“动新闻”于2010年11月6日正式播出, 各类人士对该项技术的反应评价不一。新时代下的网络可以结合平面与立体制作出动态的效果, 文字、图片以及影音内容结合在一起制作出整合性的媒体。“动新闻”就是根据这一技术, 成功地将台湾报纸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传统形式彻底改善, 创造了全新的现代数字阅读模式, 同时也是台湾报业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革。“动新闻”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发展, 诠释了未来将是视觉影像的世界, 传媒界的工作者将会普遍地使用数字内容, 例如现今智能手机也可以下载观看“动新闻”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感受。

1.2 传统平面新闻媒体向数字汇流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内心感受上来说, 都可以满足广大传媒受众的不同需求。根据有关市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近期, 广大民众在新闻类网站停留的时间和达到率明显上升且持续呈上涨趋势, 表示广大民众愿意花时间来阅读新闻、了解新闻, 这也在一方面促进了传统平面新闻媒体向数字汇流的发展。媒体组织与新闻内容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将会产生媒体平台汇流, 引导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

1.3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占据了新闻传播的大部分内容

微博与微信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技术互动性更强, 逐渐占据了新闻传播的大部分内容。微博与微信与手机相结合, 具有独特的优势, 使舆论传播圈变得平民化、大众化。微博与微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阅读新闻, 关注近期发生事件等新闻内容, 引导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发展。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特点

2.1 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消解力量, 海量的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 新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消解力量以及庞大的信息量, 新媒体可以消解传统媒体 (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之间的边界, 消解人与人之间、社会之间、国家之间的边界, 消解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隔阂等。并且, 新媒体以数字化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信息量, 并且随时可以对错误、不准确的信息进行修正, 通过不同的渠道, 以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即时地传达给广大的受众。

2.2 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

新媒体可以真正地与受众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 并且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 网络和手机以及其他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 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广大网民可以自由地进行提供以及分享新闻, 可以称得上是全民活动。新媒体的发展也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要求与发展模式, 各类节目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升, 以受众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渐确立起来。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形式已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3 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贴近性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媒体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大网站、现代媒体技术纷纷作为推广与信息采集的平台, 提高了现代媒体的互动性和贴近性。在新媒体时代中, 现代媒体技术随时发布新闻信息、近期事件等各类新闻, 网友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转发或者分享, 媒体业以及相关人员注重各类网友对该项事件的评论并且及时反馈, 贴近受众, 关注受众的感受。现代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贴近性, 大大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公信力。

3. 基于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对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编辑需要对新闻的价值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就要求编辑需要有较高的能力与个人素质。要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文化与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编辑进行思想的培养, 深入了解国家的各方面内容, 增强其判断价值大小的能力;然后, 还要培养编辑的读图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社会的主流, 人们对视觉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编辑拥有较高的作图能力与排版能力, 把图片等内容安排得恰到好处, 这对新闻编辑的素质检验来说十分重要;最后, 也要培养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与求异意识, 拥有好的创新意识才会有高的创新能力, 新闻编辑需要有质疑意识, 找出新闻存在的问题, 寻找解决的方法, 提高新闻的质量。编辑发挥求异性思维也非常重要, 从本质中找出不同点, 提取出新鲜的道理,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新闻内容呈现出来。为了在新媒体时代中求发展求进步, 就要对新闻编辑进行专业的能力培养, 使新闻行业更上一层楼。

结语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飞速变化以及其专有的特点影响了人们重新对新闻的认知, 改变了传统的看法。新闻工作者的能力也亟须得到提高, 以受众为主的新闻传播形式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新闻媒体行业应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对新闻进行准确有效的发布, 使新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张洁.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02)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 篇7

同样, 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的发展, 也带动了农机企业在产品品牌传播方面的提升。除了以往高可信度的平面媒体传播外, 很多企业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电视传播, 还有些企业开发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 甚至有些企业开始在跨界营销上有所斩获。

所谓跨界营销, 就是品牌传播中的跨界合作, 他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跨界合作对于品牌的最大益处, 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跨界营销早就出现在农机企业的品牌传播之中, 但真正的大规模、大影响力跨界, 2012年算得上是农机行业的元年。

2012年6月, 奇瑞重工赞助冠名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 引起了行业的轰动。冠名为“奇瑞重工”杯的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是重要的国家级赛事, 同时也是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积分赛, 共有20支车队、218名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报名参加, 集结了目前国内公路自行车各大高手, 代表着我国公路自行车的最高水平。

奇瑞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奇瑞重工冠名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 是因为自行车运动是低碳、环保的体育运动, 这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所奉行的绿色健康理念, 与奇瑞农业装备“绿色就是明天”的理念不谋而合, 更是奇瑞重工传播绿色人文理念、支持中国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国内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与重要体育运动赛事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创新之举。

这项赛事在农机行业网站“第一农机网”上发布之后, 被行业较多的知名人士转载到微博, 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据不完全统计, “奇瑞重工”杯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微博转载和评论超过1 000条, 以此测算, 传阅人数接近10万人, 而这仅是“第一农机网”一个网站所造成的影响。

和跨界营销共生的推广系统, 包括微博、微信和信息平台等新型推广模式。随着微博的走热, 各大企业几乎都开始了微博推广, 建立微信平台, 以更及时的推广产品和品牌。农机行业知名人士、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的微博, 关注度超过2万人, 他每发布一条消息的传播度, 几乎相当于《农业机械》杂志月发行量的一半。

《农业机械》杂志的信息推广平台, 有近5 000名精英农民、2 000多个农机企业负责人以及近1 000名部委领导和行业专家组成, 每周影响超过1万人, 也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 广受企业的关注。

跨界营销、新媒体平台等新的传播方式, 让农机企业的品牌传播影响力更大、更具体, 而且不少品牌传播的性价比也在不断降低。但不少农机企业在选择传播方式上, 也因品种繁多而不知如何应付, 被忽悠者大有人在。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 篇8

一、相关概念阐述

极简主义, 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 最早体现在设计风格上, 尽可能地去掉多余的内容, 讲究简单, 一目了然的视觉体验和整齐、宁静、舒适的感官享受。随后极简主义则延伸至品位、思想以及生活方式上, 主要体现在它时时刻刻都透露出一股高冷范, 代表着极简与克制, 是一种去繁求简的高级智慧, 能够容纳所有人思想的终极的自由性, 同时在生活上追求专注、高效率、不盲从、有效社交与少而精的信息等。

无印良品创始于日本东京, 从日文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因为人们总是很难从产品上找到其品牌标识。它的定位是日本杂货品牌, 产品类别丰富, 多为日常用品, 从服装、美容产品、厨具、文具到食品的基本用品都有。产品重视环保、简洁、纯朴等理念。

二、无印良品的极简传播形式的分析

(一) 简约的视觉符号传播

无印良品是典型的简约风。品牌logo以暗红色为底平铺, 没有渐变, 没有叠加, 其次以“MUJI”在上, “無印良品”在下, 对齐居中显示, 字体也使用最常见的一种,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装饰特点的标识, 呈最为简单的一种扁平化设计表现形式。

另外, 它的产品抹掉了商标和一切不必要的修饰后, 简单到回归素材和功能本身, 大多数产品的色调为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这类冷色系。例如, 无印良品里的女士服装特点为素色、宽松、去线条化, 给人一种“纸片感”与“放松感”, 和现代女性的主流服装, 如“S”曲线的突显, 风情万种、光彩夺目等这些符号形成巨大的反差。

(二) 环保自然的产品原材料

无印良品一直大力倡导环保主义。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对环境的保护, 其产品对价格、原材料还有设计上都有各种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例如, 在材料的选择上, 产品坚决不使用容易引起甲醛超标的化学染料, 许多材料也都不得使用, 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在包装上, 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形式。无印良品的原材料大多采用天然材质的棉、麻、纸等环保制品, 从而强调了材料本身的自然之美, 还有与大自然的和谐, 这些温和的材质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简单而亲切。

(三) 清爽的冷色系门面设计

无印良品又被称为“性冷淡”风格, 除其产品的素雅特点外, 连店面的装修也呈现出“性冷淡”风格, 在实体店里, 除了无印良品的标志底色是暗红色外, 店里几乎没有暖色系的东西。之前同样是“性冷淡”风格的服装品牌优衣库的试衣间出事后, 就有网友调侃, 无印良品一定不会发生此类事件, 因为一走进门店, 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性冷淡”气息。

而在无印良品的官网上, 不像其他品牌的官网充斥着各种色彩斑斓的海报和页面, 除了导航外, 通常都只有一张近期动态的海报展示在页面中间, 同时海报的表现也极为简单, 两种颜色, 平铺效果, 一句话文字高度概括。商品展示也呈现出“清爽”效果, 没有多余的图片和文字, 商品种类一目了然。

(四) 极简的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

无印良品不仅是一个品牌, 还倡导了一种理念与生活方式。其整体形象统一表现出的极简主义, 正如无印良品诉说的那样:“因为其单纯、空白, 所以那里才诞生了能够容纳所有人思想的终极的自由性。”而所谓的“无印良品”生活哲学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样就好”的生活理念, 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样一种舒适、健康的乐观精神充分体现出来, 让越来越多的受众感受到舒适、自然的消费理念。

三、无印良品的极简传播方式受欢迎的原因

(一) 简洁的视觉符号更容易被记忆

“AIDMA法则”中这样描述了消费者行为的过程, 首先是引起消费者注意, 让消费者产生兴趣, 接着激发了消费者的欲望, 从而形成了记忆, 最终进行消费行为。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和每天铺天盖地、纷繁复杂的信息推送的时代, 人们更倾向于摆脱复杂繁琐的事物, 追求简单透明的感官体验。而无印良品从品牌理念到产品设计上的极简风形成的高度统一与辨识度, 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同时, 越是简单的东西, 传递的信息越是少而精, 越能够在受众的有效注意与记忆时间段里产生作用并发酵, 让受众对品牌产生印象。因此, 极简主义的“留白”里, 往往有更多想要表达的东西, 给受众更深层次的想象空间和吸引力, 最终引起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二) 环保、安全、自然的产品增加了消费者的好感度

无印良品非常注重产品质地的呈现, 简单朴素的包装, 连商品袋也是采用无漂白的环保纸张。因此, 其产品及包装中的自然和环保理念受到众多环保主义人士的推崇, 其低调、朴素的形象也一直被大家所接受。在如今的绝大部分产品中, 商家总是把商标尽可能地摆在产品最显眼的地方, 以达到他们的宣传效果, 有些难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视觉感受。而无印良品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干净纯粹地呈现自己的产品, 而抹去了一切品牌标识。

在无印良品这一系列“以人为本”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无品牌”的品牌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因此, 即使对他们的产品不感兴趣的人也会对他们的品牌产生一定的好感。

(三) 简约的设计风格迎合了现代人的品位

信息洪流的到来, 人们对各种琳琅满目的内容产生了乏味和疲惫感, 开始喜欢极简却不贫瘠, 反而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的极简主义风格。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炫富的房地产广告、奢侈品的盲目崇拜、恶俗文化的泛滥, 有人跟随、有人漠视, 而无印良品的极简主义设计迎合了后者的口味——世界太过喧嚣, 留出一个安静的空间让自己想象。

无印良品所倡导的不仅是极简主义的设计, 更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它的商品从不打折, 也没有促销手段, 因此只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消费者才会买, 由于没有太多花哨的样式, 同时又拥有质感和品质的保障, 所以它成为极简主义生活者的最佳选择。

(四) 极简主义的生活理念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极简主义的有味的说法, 代表着极简与克制, 是一种去繁求简的高级智慧, 同时蕴含着一种理性与让步, 它从不诉求怎样的东西最好, 而是意在告诉我们怎样的东西最适合我们。它的品牌的成功也同时告诉了我们“不争, 也有属于你的世界”。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白开水一样, 虽然平淡无奇, 但人人都离不开它, 也没有喝腻的那一天, 而橙汁一类的果味饮料虽然酸甜丰富, 一开始会让人爱不释手, 但也总有喝腻的那一天。

品牌传播的最高境界, 是人们仿佛离不开它, 却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如同无印良品一样, 它几乎覆盖了生活用品的大部分品类, 但又没有让它的标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它就这样“隐形”贴心地呵护着我们的生活, 有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温柔细腻感, 一点一滴地植入我们的生活习惯里。

四、结语

极简主义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文艺, 其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传递。每天嘈杂的信息即使再多, 极简主义也能帮助我们回归平静, 找到自我。而无印良品做到的, 不仅仅是一种“极简”视觉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倡导, 还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引发了我们对自然与和谐的思考。这个极力淡化品牌意识的品牌, 却体现出了一种情怀与人文关怀, 而它的极简主义设计里, 也时时刻刻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 这无疑是一个品牌传播最成功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亚敏.论极简主义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J].设计艺术研究, 2014 (05) :86-90.

[2]山宗.“禁欲风”为何如此猛[J].品质生活, 2015 (37) :54-55.

上一篇:援建项目下一篇:矩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