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结构

2024-05-20

动宾结构(精选7篇)

动宾结构 篇1

一、汉英动宾结构的对比

1. 汉英动宾结构语义层面的比较

汉、英动宾结构的语义特征即两者的性质都主要反映在动词和宾语两个成分之间可能存在的语义关系上。根据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类型, 汉语的名词宾语可分为:受事、结果、方式、目的、原因、施事、同源等。在汉、英动宾结构中, 能带宾语的动宾式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类型跟这两者之间能否搭配有密切联系。在汉语中, 动词对宾语有一定的语义要求, 只有符合这种要求才能恰当搭配。例如:“讨厌”意为厌恶、不喜欢、惹人厌烦。因而要求它的宾语是令人厌恶的人、物、状态等。英语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和宾语两个语义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至少包括以下6种: (1) 动作———对象 (如:to hit him) (2) 动作———结果 (如:to build the house) (3) 动作———工具 (如:to use the method) (4) 动作———与事 (如:to give him a book) (5) 动作———目的 (如:to sell for money) (6) 动作———同源 (如:todream a sweet dream)

2. 汉英动宾结构语法层面的比较

汉语动宾结构分为“V+O”和“V+O+O”两大类, 即根据动词所带的宾语数量, 分为单宾语动宾结构和双宾语动宾结构。汉语单宾语的动宾结构分为三类, 即:V+O体词, V+O谓词和V+O体词兼谓语。V+O体词根据动词与其宾语的语义关系, 可为分16种。英语有三类带宾语的动词, 它们是单宾动词、双宾动词和复杂动词。英语单宾动宾结构可分为9种: (1) 名词短语作宾语, 可有被动语态。 (2) 名词短语作宾语, 没有被动语态。 (3) That引导的从句宾语。动词+That clause中的动词是分两个主要的类别和两个次要的类别。主要的类别有表述事实性的动词 (factual verb) , 如:claim, admit等;表示劝说性的动词 (suasive verb) , 如:suggest, demand等。次要的类别有表示情感性的动词 (emotive verb) , 如:regret, wonder等;表示假设性的动词 (hypothetic verb) , 如:wish等。 (4) wh-引导的从句做宾语。 (5) wh-引导的不定式做宾语。 (6) 不定式做宾语。 (7) 动词+ing从句做宾语。 (8) 不定式+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做宾语。 (9) 动词ing+动词ing的逻辑主语做宾语。汉语单宾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名词语法类别简单, 但是语义关系丰富, 多达十几种。而英语的单宾动词构成的动宾结构共有8种, 其中名词短语做宾语只有两大类, 分别是“有被动态”和“没有被动态”的转化;汉语的分类是从语义角度予以区分, 而英语则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另外, 在汉语单宾动宾结构中, 单宾动词带谓词宾语和体词兼谓词宾语, 可分别分为6类, 它们是按照动词的语义特征划分的。而英语单宾动词所带的成分则以语法结构为标识。可见汉语语义关系丰富, 侧重语义, 而英语语法结构丰富, 侧重形式。

3. 汉英动宾结构语用层面的比较

从语用角度, 句子可以分为主题和述题, 主题是被说明的对象, 是已知信息 (旧信息) , 述题是对主题进行说明的部分, 是新信息 (未知信息) 。句子的语用结构实质上是信息结构。语言学上所指的信息:“是语言为载体所传出的消息内容, 称为话语信息”。旧信息 (已知信息) 就是发话人认定 (假定) 在他发话时存在于受话人意识中的信息。所谓新信息就是发话人认定 (假定) 他在发话时正在输送到受话人的意识中去的未知信息。句子或话语分成三个部分:主位 (theme) 、述位 (rheme) 和连位 (transition) 。“主位”是话语出发点、谈论的对象, 通常在给定的语境中是明显的已知信息;“述位”是话语核心, 是新信息。“连位”是连接“主位”和“述位”的过渡成分。多数语言研究者把“连位”归结到“述位”里, 因而形成两分法:主位和述位。信息结构不仅包括信息新旧的组合模式, 而且还包括主位 (主题) 提示手段、使用频率和聚焦手段使用频率所分别形成的模式。当主语占据主位时, 主语是主位, 是已知信息。但是句子中有其他类型主位出现的时候, 主语就不再是主位了。研究动宾结构的语用层面必然要和主语、主位等发生联系。

二、英汉动宾结构在翻译应用上的差异

1. 动宾结构相同时的翻译

(1) 对象宾语

汉语中的对象宾语是指动作所涉及、影响支配的对象, 它相当于英语及物动词的宾语。因此, 在对象动宾结构中, 汉语的表现形式是:“动词+宾语”, 而英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动词+宾语”和“动词+介词+宾语”。汉语的动宾结构译成英语时可视情境选择其中恰当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 (1) 冒风险:to run a risk. (2) 冲破封锁:to run the blockade./to break through the blockade. (3) 调查案例:to investigate the case./to look into the case.

(2) 结果宾语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结果宾语。结果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汉、英结果动宾结构的表现形式都是“动词+宾语”。例如: (1) 挖洞:to dig a hole. (2) 煮饭:to cook a meal. (3) 准备晚餐:to prepare dinner.在汉语中, “准备晚餐”是结果动宾结构, 译成英语时只能采用“动词+宾语”的表现形式。其中“晚餐 (diner) ”是动作“准备 (prepare) ”的结果, 因此不能用“动词+介词+宾语”这一形式, 即to prepare for dinner.因为后者的意思是“为晚餐做准备”, 是否做出diner并无明确表示。

2. 汉英动宾结构不相同时的翻译

(1) 处所宾语

汉语中把表示动作行为原点 (如:睡地毯;逛大街) , 起点 (如:跳楼;下台) , 终点 (如:去无锡;跑上海) , 以及经过点 (如:过桥;穿胡同) 的宾语叫做处所宾语。英语中没有此类宾语, 因此汉语的处所动宾结构英译时的表现形式为:“动词+介词+宾语”。如: (1) 睡地毯:to sleep on the floor. (2) 逛大街:to stroll around the street. (3) 下台:to step down from the stage or platform. (4) 跑上海:tomake runs to shanghai.

(2) 工具材料宾语

工具材料宾语是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作和材料。如:写钢笔;盖毯子等。英译此类动宾结构时要采用“动词+介词+宾语”这一形式。例如: (1) 写钢笔:to write with a pen. (2) 盖毯子比盖棉被更舒服。It’s more comfortable to cover with blanket thanto cover with quit.

(3) 手段方式宾语

汉语中此类宾语表示动作所凭借的手段。如:“靠山吃山”, “吃父母”等。英译此类动宾结构时可在宾语前加介词, 构成介词短语, 使其做状语。例如: (1) 靠山吃山:Those living on the mountains live off the mountains. (2) 吃父母:to depend on one’s parents. (3) 织毛线:to knit with wool;织毛衣:to knit a sweater.前一个例子属于材料动宾结构;后一个例子属于结果动宾结构。

(4) 存现宾语

存现宾语表示存现、消失的人或事物。在汉语中存现宾语又称施事宾语, 表示动作的施事者或发出者, 一般要求施事宾语跟在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自动词之后。这类自动词有:住 (live) 、站 (stand) 、躺 (lie) 、来 (come) 等。把汉语的存现宾语译成英语多采用: (1) There+表示存现的不及物动词+主语+时间或地点状语这一句型。如:桌上放着一盆美丽的花。 (施事宾语) There stand a beautiful flower on the desk. (主语)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的施事宾语即是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因此英译汉语中的存现宾语时可采用: (2) 把施事宾语直接译成英语句子的主语。例如:昨天逃走了一个犯人。A prisoner ran away yesterday.

参考文献

[1]徐士珍.英汉语比较语法[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5:28.

[2]李健雪.谈英语“动宾结构”的性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6) :12.

[3]叶苍岑.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6.

[4]杨海明.VO+V0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J].汉语学习, 2001 (1) .

文言句中“特殊动宾关系”十式 篇2

一、使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使宾语去实施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动词“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及物动词用如使动动词“使……跟从”。)(以上两例句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名词用作使动动词“使……生肉”。)“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使……绿”。)

二、意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认为它怎么样。例如:“孔子师郯子。”(韩愈《师说》,名词用作意动动词“把……当老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认为……美”。)

三、为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为着宾语去实行某种动作、行为。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不及物动词用作为动动词“为……死”。)

四、被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被宾语怎么样,即宾语是句中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例如:“不拘于时。”(韩愈《師说》,“于时”即“被时俗”。)“逼兵势耳,非l心服也。”(《资治通鉴-汉纪》,“逼”后先加上省略的介词“于”后,此句译为“被兵威逼迫罢了,并非诚心降服”。)

五、对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对宾语实行某种动作、行为。例如:“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动词用如对动动词“对着……三泣”。)“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宾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形容词用作对动动词“对……卑下”。)

六、把(用)动式(也可叫处置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把(用)宾语怎么样。例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词用作把动动词“把……放在前面”。很多人称此为意动用法,我以为谓“把动式”更准确)“亚父受玉斗,置之地。”(《史记·项羽本纪》,一般动词用作把动动词“把……置”。)“又试之鸡。”(《促织》,一般动词用作用动动词“用鸡……试之”。)

七、让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让宾语怎么样。例如:“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一般动词用作让动动词“让……遣”。)

八、联动式。特点是:本句的主语和宾语联合(一起)实施一个动作行为。动词后往往省略“于”(与)字。例如:“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词用作联动动词“与……友好”。)“交游士林。”(《资治通鉴·汉纪》,一般动词用如联动动词“与……交游”。)

九、处动式。特点是:宾语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处所。有时动词后省略相当于“在”一类的介词“于”。例如:“有大石当中流”。(苏轼《石仲山记》,一般动词用作处动动词“在……挡住”。“君既系狱。”(梁启超《谭嗣同》,一般动词用作处动动词“在……系”。)

十、起动式。特点是:宾语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起动处或起动点。例如:“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一般动词用作起动动词“从……取”。)“即将女出帷中。”(《史记·滑稽列传》,一般动词用如起动动词“从……出来”。)

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策略 篇3

关键词:古诗题目,动宾结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唐诗为傲, 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为首的唐代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引无数国内外文人墨客争相品阅。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翻译家、作家、诗人开始致力于唐诗英译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 他们把唐诗艺术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国家, 让西方读者也感受到唐诗的意境美、韵味美和情感美。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唐诗英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纵观唐诗英译研究的历史, 国内外译者都将主要精力付诸诗歌主体内容的翻译, 鲜少有人致力于唐诗题目的翻译。

俗话说“好题半文”, 题目必须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才能使读者眼前一亮, 产生阅读的兴趣。唐诗由于格式和字数的限制, 篇幅往往较短, 古代诗人仅以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饱含情意的优美画卷, 而这些画卷的主题往往都蕴含在题目里。因此, 好的题目不仅能够清晰明了地点明诗歌主旨, 更能成为一首唐诗的点睛之笔。所以, 我们在翻译唐诗的过程中, 也必须重视唐诗题目的翻译。

笔者翻阅《唐诗三百首》, 发现唐代大部分的古诗题目都是动宾结构, 例如《赠汪伦》、《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岳》、《过故人庄》等。由于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 唐朝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 文化氛围也非常浓郁, 唐朝诗人非常喜欢评论当朝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也喜欢为同僚、友人, 为山河美景题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因此, 唐朝时期很多诗歌题目都带有“赠”、“送”、“题”、“上”、“登”、“望”字, 此类动宾结构的标题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 这类标题该如何翻译呢?笔者通过对比诸多翻译家的译作, 以及自己的思考总结, 在此浅谈一下动宾结构唐诗题目的翻译方法。

在唐朝时期, 很多诗人都曾入仕为官, 官员调遣也十分频繁, 因此, 很多诗人都曾作诗赠送给同僚、亲友, 以表达内心的不舍之情或惆怅之感。而此类诗名大都使用了动词“送”、“赠”或“上”。除了送别诗外, 唐朝诗人还非常喜欢创作山水诗。为了挣脱世俗生活的枷锁, 唐朝诗人喜欢徜徉于山水之中, 他们或游览名山大川, 远离尘世;或寻找世外桃源, 遍访高人。这些山水诗一般都由“望”、“登”、“过”、“泊”、“寻”等动词开头, 加上山水名或地名构成。为了译好这些动宾结构的唐诗题目, 作者在翻译之前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和归纳诸位翻译大家的译作, 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翻译结构。

1“介词+名词”结构

由表1 可知, 原标题都是动宾结构。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这些含有“赠送”之意的动词应译为“present to”或“send to”, 也就是说, 此类标题应译成“动词+介词+名词”结构。但大部分译者都省略了动词, 直接使用了介词“to”。查阅牛津字典可知, 介词“to”有“给, 予, 向”之意, 可直接替代动词“present”或“send”, 且介词“to”不仅满足了诗歌题目在语义方面的要求, 更使标题简洁明了, 一目了然。因此, 我们在翻译有“赠送”之意的唐诗题目时, 可采用“介词to+名词”的翻译方法。

除此之外, 在翻译其他动宾结构的唐诗题目时, 也可采用此翻译结构, 例如, 杜甫的《登高》可译为On the Height, 《登岳阳楼》也可译为On Yueyang Tower。

2“动名词+介词”结构

由表2 可知, 此类诗名的翻译都采用了“动名词+介词”结构。在送别诗中, 送别可直译为动词词组“see sb. off”, 但大部分译本都将“送别”译为“seeing sb. off”。刨除语法方面的原因, “seeing off”一词使用动名词结构, 不仅表述了离别的事实, 更延续了这种不舍之情, 给人描绘了一幅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别离之图, 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孤独惆怅之情。此外, 在山水诗中, “望”、“登”、“过”、“泊”、“寻”一般也都译为动名词“gazing”、“ascending”、“visiting”、“mooring”、“looking for”。使用动名词更能表现出诗人登山的辛苦、寻访的不易以及夜泊的感慨。因此, 在翻译送别诗或山水诗时可采用“动名词+介词”的翻译结构。

3“名词+ (冠词) +介词”结构

除了以上两种翻译结构之外,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 笔者还总结出另外一种翻译方法, 如下所示:

由表3可知, 除了“介词+名词”及“动名词+介词”两种翻译结构外, 还可采用“冠词+名词+介词”或“名词+介词”翻译结构。此类翻译结构把原题目中的动词改译为名词, 例如动词“send off”译为名词“send-off”、动词“inscribe”译为名词“inscription”, 然后在名词前面缀上冠词, 后面加上介词, 平衡句子结构, 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此类翻译结构既强调了作者创作诗歌的意图, 又强调了诗歌咏颂的对象。

总的来说,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 我们可以采用“介词+名词”、“动名词+介词”以及“名词+ (冠词) +介词”三种不同的翻译结构, 而且这三种翻译结构并不是单独割裂开的, 每一首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都可采用这三种翻译策略, 例如, 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著名翻译家唐一鹤教授在他的著作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中, 将此题目翻译为Ascending the Stork Tower, 采用了笔者所总结的“动名词+介词”翻译结构;中国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在他的翻译作品Bilingual Edition 300 Tang Poems中, 将这首题目译为On the Stork Tower, 采用了“介词+名词”翻译结构。笔者认为, 这首诗名同样可以采取“冠词+名词+介词”的翻译结构, 译为An Ascent to the Stork Tower。

关于古诗词题目的翻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因为一个翻译项目偶然接触到古诗题目的翻译, 在翻阅诸多翻译大家的翻译作品之后,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总结出这三种翻译结构, 由于所学尚浅, 有不到之处, 还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Guo Zhuzhang, Fu Chuansheng.Trans.An Anthology of Popu-lar Ancient Chinese Poems[M].Wuhan:Wuhan UniversityPress, 2004.

[2]Tang Yihe.Trans.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M].Tianjin: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3]Xu Yuanchong.Trans.Bilingual Edition 300 Tang Poem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4]Xu Yuanchong.Trans.Selected Poems of Li Bai[M].Changsha: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7.

[5]Xu Zhongjie.200 Chinese Tang Poems in English Verse[M].Beijing:Beijing Language College Press, 1990.

[6]Yuan Xingpei.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6.

动宾结构 篇4

关键词:动语; 动宾关系; 转喻认识

我们知道,在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时,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这样打好基础会对我们日后学习汉语语法有很大的帮助,在分析短语结构类型以及划分句子成分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简洁明了。

汉语语法成分主要有六种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其中主、谓、宾是句子的主干成分。定、状、补则是辅助成分。

一、什么是宾语和动语

(一)动语

所谓“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词语(包括已经动化的形容词);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例如: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

(二)宾语

所谓“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被动语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它可以回答“谁”或“什么”的提问,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当句子或句子的谓语由动宾短语构成时,在句法分析中,就会分化出动语与宾语,并用 | 隔开。

例如:

|| 保持 | 安静。

(“保持”是动语、“安静”是宾语)

我们 || 已经完成了| 任务。

(“已经完成”是动语,“任务”是宾语)

二、在短语中认识动宾关系

(一)动宾短语

动词+宾语(动词的对象),形成支配、关涉和被支配、被关涉的关系,常用格式:动+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的典型特点是“前动后名”。如果宾语是谓词,则动词一般是表示心理、感知、动作始终、判断等的动词。

基本特点

1.动宾短语,不论其构成词语的多寡,一定由两个部分组成。

2.动词主要由动作、行为动词或其短语充当,也可以由非动作、行为动词或其短语充当,还可以由动化的形容词或其短语充当。

3.宾语主要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代词充当。

例如:

购买商品 (动+名词)

接受批评 (动+动词)

喜欢漂亮 (动+形容词)

丢下它 (动+代词)

(二)对动宾结构中的转喻认识

传统语言学把转喻看作是用一种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在认识动宾结构时,动词和宾语的构词需要运用转喻认知机制。转喻在动宾结构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动词中使用转喻最常见的形式是:以动作方式代替动作本身。就动作而言,每一动作都有可能包含若干种具体的动作方式,并且每一个动作方式都可以称作是动作本体的一个构成部分。与动作本体相比较,动作方式显得更为具体、形象。

例如:挤公交、养病。

“挤公交”,在车上有很多人的情况下,往往还会多出“挤”这个动作,但“挤”的受事应是人,而不是车,以“挤”这个方式来代替整个“乘公交”,突出了车上的拥挤,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乘公交”这种痛苦的经历,从而使表达的意义更为具体、形象。

“养病”也是如此,但和“挤公交”不同的是:后者动宾之间是动作方式+处所宾语的关系,而前者是动作目的+宾语的关系,因为“养”实际上指代“治疗”,“治疗”是动作本体,“养”是“治疗”的目的。

2.在动宾结构中,除动词中常用转喻外,宾语部分也常包含转喻。

(1)整体代替部分,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倾向于先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整体,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或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单位。

例如:挂上电话、吃大户。

“挂上电话”指挂上电话机的听筒;

“大户”转指大户人家的饭或粮食,涉及整体代部分(领属者代所有物)。

(2)部分代整体:部分代整体的模式较为常见,人体和其它事物都是由不同部分所构成的整体,能突出整体特征的某个部分往往用来指代这个整体。

例如:成为金领、看到新面孔。

“金领”不仅是顶尖的技术高手,而且拥有决定白领命运的经营权,专指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

“面孔”转指人,“新面孔”指陌生人、新人。

(3)目的代内容,这一组中,宾语都是代表动作的目的,受事宾语不言而喻。

例如:跑项目、考博士、挤牛奶、打扫卫生.

(4)地点代人或事物,这类短语是一种特殊的动宾组合结构,宾语代替的是该地点范围内的人或事物,而不应理解为只是动作发生的地点。

例如:吃食堂、吃饭店、教中学、睡下铺。

传统语法认为,这里的宾语都是动作发生的地点,即“在食堂吃”、“在中学教”、“在下铺睡”,等等,那么,“在餐厅吃”、“在家吃”也可以表达为“吃餐厅”、“吃家”,显然,这有些牵强。如吃食堂、吃馆子不一定就是在食堂、饭馆里吃。

(5)工具代使用者、动作或内容。

例如:洗凉水、听mp3、看电视。

这类动宾结构中,宾语并不是动词的受事宾语,而是工具,分别表示用凉水洗、用mp3听里面的声音、看电视机里播放的节目。

(6)容器代内容。

例如:喝两碗、买一箱、拿三条。

在彼此都知道喝、买、拿的具体对象时,要强调的只是物体的数量。

(7)作者代作品。

例如:读鲁迅、听梅兰芳、看凡高。

这里“鲁迅”、“梅兰芳”、“凡高”分别指代他们的作品、戏和油画。

(8)产品商标品牌代产品。

例如:喝五粮液、开奔驰、抽万宝路、吃肯德基。

这里“五粮液”、“奔驰”、“万宝路”、“肯德基”都是商标名,分别指代该品牌的酒、汽车、香烟和快餐。这时人们要突出的是不同于其它品牌的产品。

(9)其它。

例如:弹G调、写草书、收秋。

“G调”、“草书”都表示动作的方式;

“收秋”中,“秋”代“秋天农田里成熟的农作物”。

3.动宾作为整体包含转喻

例如:戴乌纱帽、捧铁饭碗。

“戴乌纱帽”,就有很深的转喻渊源。在中国古代,考上了官员,便要戴乌纱帽,因为乌纱帽是不同级别官位的象征,也就是说,“戴乌纱帽”是“当上官员”整个事件的一部分,如今,人们已习惯于用这个习语来转喻取得官职。

“铁饭碗”转喻为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三、动宾结构的变化

(一)及物动词所带宾语范围扩大。

例如:砍树、砍骨头、砍利润、砍价格。

“砍”所带宾语由原来的只能带固体物质名词(树、骨头等)扩大到抽象名词(利润、价格等)。

(二)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服务人民;运动你的身心。

并且不及物动词所带宾语的范围也在扩大。比如:“服务”一词由专一对象“人民”(服务人民)扩大为泛指对象:行业(服务医疗事业)、特殊群体(服务老干部、处所(服务全球)等等。

(三)名词发展为动词。

例如:外来的“秀”

(show-表演、演出)从引以外来的名词“脱口秀”发展成为动词,带上对象宾语“秀时装”,还可插入补语再带宾语“秀一把才艺”(杨玉玲,2004)。

(四)名词或名词语素后可以再带名词。

例如:在法院就职/就职于法院——就职法院(处所)。

这种变化正说明在意义结构相同时多用动宾结构,动宾结构作为一种强势结构正在广泛被接受和使用。

四、结语

动宾结构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宾结构的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该结构,认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及语言的本质。

当今社会与时具进,众多媒体强调创新性、时效性、独家性,在资源共享、事件相似的情况下,只能在语言的新颖别致上下功夫,特别是动宾结构的出现频率增高,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满足了现代信息的丰富化要求。那么在语言研究过程中,我们能够多角度、多层面的挖掘材料,考虑问题,从中总结出更多规律性的东西,更多的理解汉语现状。

参考文献:

[1] 罗听如.“动宾式动词+宾语”规律探究[J].语文建设,1998,(5).

[2] 陈垂民.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1995,(1):36-40.

[3] 蒋绍愚.汉语动结式产生的时代[A].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0.

[4]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浅议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 篇5

离合词有不同的类型,因此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张斌(2002)划分出:联合型、述补型、动宾型;王素梅(1999)划分为:动宾型、动补型、主谓型、联合型;综合各家观点,“动宾型”在各种划分法中都出现了,据朱坤林等人(2006)统计,《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的动宾型离合词占所研究离合词总数的97%,这也是由于现代汉语中动宾式作为一种强式结构使然。因此对动宾式离合动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动宾式离合词

动宾式离合词是指词中前面的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对后面的语素有支配和关涉作用,而且动宾式离合词一般都是双音节的,张斌、齐沪扬(2000):“所谓离合词,是述宾关系而非述补关系,是动词性的而非其他功能的,是双音节的而非多音节的。”这与我们后面将要谈到的双音节动宾短语是相同的。由于数量很大,我们在学习和掌握动宾式离合词是也相对较难,对于留学生尤为困难。曾有留学生将正在跳舞的状态表达成“我们跳舞着”,实际上“跳舞”是一个动宾式离合动词,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们跳着舞”,即要用“跳舞”的扩展形式来表达。留学生产生这样的偏误并非偶然,首先他们对动作进行体的表达有一种语法类推心理,对于“着”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进行类推,因为有“跳着”、““睡着”、“学习着”等,他们就会自然地推导出有“跳舞着”、“上课着”、“开会着”等等表达方式。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都是动宾式离合动词,而且具有延续性。我们先来看一般动宾式离合动词的特点:

1、一般都能插入动态助词“着”、

“了”、“过”,如“打了架”、“散着步”、“洗过澡”,表示动作行为的时态;

2、带上宾语后都不能再扩展,

如“注意老师的板书”、“起草一份文件”等;

3、组成成分一般比较固定,

不能用相近语素替换。而一般的动词,即使是双音节词,中间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学习”不能说“学着习”,这是离合词与一般的词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区别。因此,动宾式离合词与一般的动词不难区别,我们不做过多说明。

二、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

动宾式离合词大多数都是动词,因而我们着重讨论离合动词,它们也有持续性与非持续性之分。其中非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只能表示瞬间动作,而不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持续,如“结婚”、“毕业”等,他们不能和体态助词“着”搭配表达进行体。而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中间则可插入“着”表进行体,如“打着仗”、“握着手”、“开着会”分别表示正在打仗、握手和开会。同时,我们还发现,动态助词“着”在与这些词搭配时只能放在词的中间,而不能放在词的后面,否则就会犯同于前面留学生的错误。这是现代汉语的规范问题,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着”与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的搭配位置的特殊性、唯一性还在于,不管这类离合词是否经过扩展,“着”的位置都只能在组成离合词两要素之间,这不同于“了”、“过”两个体态助词,它们的位置可以在离合词中间或词尾,如“发烧”可以变为“发了烧”或“发着烧”,“干活”可以是“干了活”,也可以是“干活了”。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动宾式离合词的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还应为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的特点补充一点:凡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时,这类离合词与体态助词“着”的搭配只能是“着”位于组成词的两语素之间,而不能是其它地方,只要这样的表达才符合汉语的规范。当然,我们又会发现,像“关心”、“注意”这样的词,它们与“着”的搭配恰恰相反:“着”只能位于词尾,而不能插在两语素中间,“注意着……”、“关心着……”。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注意”、“关心”之类词都是及物动词,它们在与“着”搭配后一般都要带上宾语,它们在动宾式离合词中所占的数量是非常少的,我们在分析时不妨把它们当作一种特例来考察,但并不影响我们把握总的趋势和规律。

三、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与持续性双音节动宾短语的界定

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与持续性双音节动宾短语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后一部分则表示前面的动作行为支配和关涉的对象,如“吃饭”和“开饭”,“洗头”和“洗澡”,“打人”和“打仗”等等。那我们怎样给这两类语言单位以界定呢?我们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首先,按照鉴别词和短语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含有黏着语素,如上面“洗澡”和“打仗”这两个语言单位中就都含有黏着语素“澡”和“仗”,而“洗头”和“打人”就不含有黏着语素,它们含有四个自由语素“洗”、“头”、“打”和“人”,而“洗澡”和“打仗”都能进行扩展,因此,“洗澡”和“打仗”是离合词。而为什么“洗头”和“打人”不能判断为动宾式离合词呢?它们也符合动宾式离合词的特点呀,包括补充的一条与“着”的搭配位置也是符合的。但是,我们能够发现,组成这两个词的四个成分的搭配范围都是非常自由的,如“洗”可以与“手”、“脸”、“碗”等许多名词性成分组合,“头”也可以与“摆”、“摇”“点”等许多动词性成分组合,而离合词的组成成分的搭配选择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张斌(2002)谈到,“从内部搭配关系看,前面的动素和后面的名素之间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能用同义和近义的语素替换。”因此,我们只能判断“洗头”和“打人”是动宾短语。

其次,在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中,有些词的两个组成成分都是自由语素,如“做梦”、“敬礼”、“抽烟”等,这样就不能以是否有黏着语素来界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动宾式离合动词还是动宾短语了,而且它们都能扩展,因此用于区分词和短语的扩展法也不管用。那么,如何来区分此类离合动词和与它十分相似的动宾短语呢?我们认为,可以按照被考察语言单位的组成成分的搭配是否严格受限来界定。上面说过,离合词前面的动词性成分和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能与别的成分搭配,如“敬礼”中的“礼”就只能与“敬”搭配。但是,也有的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的组成成分可以与两个以上的名词性成分或动词性成分搭配,如“跳舞”中的“舞”还可以与“伴”、“编”、“排”等搭配,“跳”也可以与“绳”、“水”等名词性成分搭配,而“跳舞”仍然归为离合词。这样一来,组成成分的搭配是否严格受限这一界定标准也不能准确地发挥作用了。但是,我们发现,以上都是从结构、句法的角度来界定一个语言单位是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还是持续性双音节动宾短语。现在,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两类语言单位的界定问题。仍然以“跳舞”为例,“跳舞”的意思应该是随着音乐或节拍有节奏地移动步子或舞动身躯,这里的“跳”意思不是一般意义的“跳”,它与“跳绳”、“跳水”的“跳”意义大不相同。“跳舞”的跳只能与“舞”,同时,它也可以扩展为“跳一支舞”、“跳着欢快的舞”等,因此,“跳舞”是离合词,是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从语义的角度考察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和持续性双音节动宾短语的界定,这是我们所做的新的尝试,而范晓(1996)早就提出了“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即“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区分三个不同的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要正确使用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就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此类词的特点,而对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和持续性双音节动宾短语的界定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用句法、结构的分析来加以讨论,语义讨论的参与也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可行的。但是,即使有了新一步的尝试,也还有可能存在一些不能准确界定的语法单位,我们应该做更深一步的探索,去挖掘新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增补了一条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的特点,提出了从语义角度界定语言单位,希望能对正确使用该类离合动词有所帮助,并希望引起个学者对界定以上两类词的标准的思考及新的角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段业辉,论离合词(J),南京师大学报,1994(2)

[3]、黄晓琴,“离合词”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4]、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5]、王素梅,论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J),沈阳师范学院院报,1999(4)

[6]、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张斌主编,齐沪扬著,现代汉语短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动宾结构 篇6

一、跟处所宾语的

此类动词共计36个, 占总数89个的40%。它们分别是:出兵、扎根、逐鹿、驻足、转学、转业、钦誉、投身、现身、出使、称雄、亮相、落户、插队、涉足、踏足、效命、定都、会师、加盟、建都、进军、就学、登陆、定居、进兵、移师、称霸、出口、跻身、撤兵、复员、定址、放歌、驻军。这一类词后面都可以直接跟处所名词做宾语, 宾语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面是此类动宾式动词的一些用例。

1、 (扎根) 谭千秋, 这位来自湖南祁东县, 扎根四川27年的普通而平凡的教师, 在最后一刻绽放的善良, 足以让有限的生命变永恒。 (人民网, 2008-05-21)

2、 (投身) 重庆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身灾区进行救援。 (人民网, 2008-05-22)

二、跟对象宾语的

此类动词共计33个, 占总数89个的37%。它们分别是:关心、服务、抱怨、出版、负责、当心、讨厌、提醒、埋怨、忘记、注意、从事、担忧、导演、调剂、着手、留意、评价、起草、投身、投资、动员、献身、致力、祝福、无视、约会、跟踪、报名。这些动词后可以跟对象宾语,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对象。例如:

1、 (关心) 石河子大学关心受灾学生心里难题。 (人民网, 2008-05-22)

2、 (祝福) 宁波市民烛光里祝福四川人民, 点燃烛光祈祷。 (人民网, 2008-05-22)

三、跟目的宾语的

此类动词共计4个, 占总数89个的5.6%。它们分别是:出面、提议、备战、贷款。例如:

1、 (出面) 安东尼经济人出面辟谣, 坚称“小甜瓜”不会被交易。 (人民网, 2008-05-23)

2、 (提议) 苏贞昌提议讨论陈水扁退党, 张俊雄反对清算。 (人民网, 2008-05-12)

四、跟数量宾语的

此类动词共计9个, 占总数89个的10%。它们分别是:贪污、增产、出价、存款、投资、消费、消耗、裁军、超产。这些词后面可以跟数量名词。例如:

1、 (贪污) 北京三峡经济开发区集团原总裁助理贪污8000余万元。 (人民网, 2008-05-08)

2、 (增产) 预计, 本季度四大钢铁公司将总共增产1000万吨粗钢。 (人民网, 2008-05-23)

五、跟范围宾语的

此类动词共计三个, 占总数89个的3.3%。它们分别是:驰名、闻名、扬名。这些词后面可以直接跟表范围的名词。例如:

1、 (驰名) 奥林匹亚, 这个希腊灿烂文化的圣地, 驰名世界的古奥运发祥地, 尽管几乎荡然无存, 但永远是世界体育运动的圣地。 (人民网, 2008-05-22)

2、 (闻名) 可就是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 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日光治疗法的引发点。 (人民网, 2008.05.23)

3、 (扬名)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 杭州因西湖而扬名中外。 (人民网, 2008-05-18)

从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 带处所宾语的动宾式动词和带对象宾语的动宾式动词是最多的。这两类动词占到了总数89个77%。由此可见, 最常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是对象元和处所元。带数量宾语、范围宾语、目的宾语的动词都很少。另外我们还发现动宾动词能否带宾语, 跟他们之间是否能够搭配有密切的联系。动词对宾语有一定的语义要求, 只有满足了这种语义要求, 才能恰当的进行搭配。这也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前提条件。从动宾动词的语义情况来分析, 有些动词后面还可以带两种类型的宾语。例如“投资、贷款”等就可以带对象宾语和数量宾语。“投资南山集团”。 (对象宾语) “中国电力公司准备投资7800万, 进行电网改造”。 (数量宾语)

“动宾式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已经流行开来。原因如下:首先, 动宾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形式体现了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这要求人们以尽量少的语言符号去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内容。“动宾式动词带宾语”比原式的结构要简洁明快, 而且形式新颖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其次, 从音节结构上看, 这种形式能形成整齐匀称的排列, 符合人们传统的成双成对的审美表达习惯。如:“扎根四川”比原式“在四川扎根”更简洁, 读起来更顺口, 更有节奏感。

我们在人民网上对两部词典收录的其它动宾式动词也进行了搜索, 发现这一形式在每天的报纸、杂志上都会出现, 来势较猛, 用法日益增多。虽然还有一部分人对这种结构形式持怀疑态度, 有些情况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规范, 应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过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这种结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使用中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结构形式有着很强的生存环境和极强的生命力。有着广阔而活跃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的时间里这种结构形式会持续下去, 将会保持增长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全文, 王刚.动宾式动词加宾语现象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

[2]凌德祥.试论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基本规律[J].汉字学习, 1999 (10) .

[3]华玉明.试探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根由[J].语文建设, 1997 (10) .

[4]饶长溶.动宾组合带宾语[J].中国语文, 1984 (6) .

[5]刘大为.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思考[J].语文建设, 1998 (1) .

[6]邢公畹.一种似乎要流行起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加宾语[J].语文建设, 1997 (4) .

[7]汪惠迪.“动宾动词+宾语”规律何在?[J].语文建设, 1997 (8) .

动宾结构 篇7

“基本层次范畴”作为一种经典的范畴理论, 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 国内学者一直比较倾向于对“原形范畴”的研究, 基本层次范畴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开始予以关注并将其应用于词汇研究, 改变了以往我们对基本词汇划分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状况。

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基本层次范畴词的提取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不过基层词汇包含的内容很广, 词语间的搭配也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所以本文旨在应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从词汇的层级性角度探究它们的组配关系。

二研究背景

(一) 前人研究综述

词语之间的选择搭配是汉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尤其是动宾搭配, 以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语法和语义。

邢福义 (1991) 从语法角度分析了及物动词后非常规性宾语的带入现象。李临定 (1983) 从结构和语义两方面考察了名词宾语的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意识到用语法形式似乎难以总结全部搭配规律, 只能把符合规律的归入语法范畴, 那些不合规律的则归为修辞问题。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词语之所以可以搭配, 是深层的语义系统在起作用。林杏光 (1994) 就直接将搭配问题归于语义系统。张志毅、张庆云 (2005) 也持同样观点, 认为“组合中的语义规则起着主导作用, 语用规则通过语义杠杆起着辅助作用”。陈平 (1994) 将语义规则贯彻于动宾搭配研究, 给出了一个充任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优先序列:受事>对象>地点>系事>工具>感事>施事。即便如此, 汉语的动宾关系极其复杂, 用语法难以把所有搭配归入语法规律当中, 总有例外;用语义虽然可以说清很多例外的搭配现象, 但分类过多, 难以把握。这些现实压力迫使一些学者另辟蹊径。

2. 韵律。

吕叔湘 (1963) 早就意识到汉语单双音节的搭配是有一定限制的, 具体到三音节的动宾结构, [1+2]式的组合要多于[2+1]式, 但当时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冯胜利 (1997) 和端木三 (1999) 从重音理论的角度解释了这种动宾组合在音节上的倾向性, 冯胜利认为汉语[1+2]式大于[2+1]式的原因在于, [1+2]式符合普通重音的要求, 而[2+1]式很容易导致“扬抑”结构, 普通重音无法实现。

用韵律的方法研究搭配的确简单明了, 即在动宾结构中,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名词的[1+2]式组配合于韵律, 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汉语内容丰富, 在实际语言中, 反韵律的情况经常出现, 像汉语中“折磨人、看重钱”这样[2+1]式的动宾搭配并不在少数。

3. 认知。

王灿龙 (2002) 认为动宾搭配中, [1+1]和[2+2]式是常规组合, 最具有原型性, [1+2]和[2+1]式是非常规的、具有标记性的组合, 并用认知的“相似性”与“相邻性”来解释这种组合的原因, 试图从心理层面解决“韵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吴为善 (2011) 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 提出了词语组配的四条原则:同一层次范畴组合的优选性, 基本层次范畴下向组合的合理性, 下位层次范畴上向组合的限制性, 基本层次与上位层次的不可组性。

综上所述, 学者们对动宾搭配的研究是层层深入的, 目前认知研究是解释性较强的理论方法。我们顺着前人的思路, 从认知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入手, 以动宾搭配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基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的情况。笔者通过封闭式的统计数据, 观察在人们的认知层级上, 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对应性, 它们又是如何对应的。

(二) 本文研究方法

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建立的范畴是具有层级性的, “基本层次范畴”就是其中最“易于被感知、被掌握的范畴等级” (杨同用, 2005) , 因为它在认知和语言上比其他层次更为显著。汉语中的动词和名词都可以按照这种等级进行划分:处于中心的是基层词, 向上是较为抽象的上位层次范畴词 (简称“上位词”) , 向下是更为具体的下位层次范畴词 (简称“下位词”)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

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上位词具备其所属成员的共同属性, 但缺乏具有普遍特征的整体形象;下位词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与细化;而基层词既不像上位词那么抽象, 又不像下位词那么具体。

在一种语言的共时体系中, 基层词必须具备“经验感觉上的完形性、心理认知上的易辨性、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相关线索的有效性、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 (王寅, 2006) 等特点, 再加上使用一种语言的人群往往在地域上邻近、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可以说是比较稳定的。作为基层词向上和向下的延伸, 其上位词和下位词也相对稳定。

词汇的等级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选择搭配。我们就以动宾式中基层动词和各层级名词的组配为考察对象, 做个初探性质的研究。具体操作步骤是:1.提取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基层动词。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 从苏新春主编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2013) “生物活动”部分进行提取。因为基层动词在生物基本行为范畴领域最多, 最具有动作的凸显性, 而在心理活动范畴、关系范畴等较为抽象的领域极少。 (苏新春、宋贝贝, 2013) 提取标准有二:一是经验感觉上的“完形”性, 通过其清晰的完形结构, 我们很容易对这些动作进行辨析和把握, 这也是基本层次范畴的本质属性的体现;二是使用频率标准, 相较于上位词和下位词, 基层词的使用频率高, 因为“在没有具体原因时, 我们总是在基本层次上讨论事实” (Taylor, 2003) 。经过筛选, 我们初步得到典型基层动词37个: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基层动词大都不只具备单一义项, 我们选取其义项中表示基本动作义的, 其他义项不予考虑。2.从《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和《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中逐一找出这些动词与名词宾语组成的动宾搭配, 共得到搭配例证232个, 以此为基本语料, 分析在动宾结构中基层动词和名词宾语的搭配情况。

三基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情况分析

表面看来, 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是杂乱无章的。232个动宾组合中, 共包含名词196个。按照基本层次范畴的等级划分, 我们先将这些名词做分类整理。首先是提取基层名词, 提取的标准与提取基层动词的标准一致:一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清晰的完形结构;二是该名词在整个名词范畴中具有使用频率高的特点。然后以基层名词为主要基点和参照点, 对上位名词和下位名词进行区分:上位名词缺乏单一完形性, 突出其所属成员的共有属性, 有概括功能;下位名词和基层名词的完形性高度一致, 凸显的是事物个别的、特殊的属性, 有具体的指向功能。从构词形式上看, 基层名词通常表现为单音节形式, 上位词和下位词往往形式较为复杂。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分, 昂格雷尔和施密德曾有较为清晰的阐述 (李福印, 2008:118) , 在此不再赘述。

分类结果为:上位名词6个, 基层名词80个, 下位名词110个。从数据上看, 基层动词与各个层级上的名词都可以搭配,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基本范畴词汇在组合上的特点, “就是与其搭配的词语是比较自由的” (高兵、杨同用, 2010) 。但经过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基层动词无论与哪种名词搭配, 其实质都是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的搭配。

(一) 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的搭配

语料中包含上位名词6个:行李、东西、点心、障碍、声音、零食。与它们搭配的基层动词分别是:拿、包、跳、听、吃。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的搭配情况如下:

我们看到这6个名词, 很难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形象, 因为“上位范畴的最大特征就是缺乏具有普遍特征的整体形象, 所以对于上位范畴的成员很难通过完形结构来把握” (李福印, 2008) 。人们很难表达清楚“东西”“障碍”究竟是什么, 从心理上无法与它建立直接的认知, 也缺乏相应的视觉完形, 要弄清这些上位词, 只有借助于它所对应的基层词。因为上位范畴是“寄生范畴”, 是倚靠基本层次范畴存在的, 上位范畴的特征也是从基层范畴中获取的。正因如此, 要理解和分析上位名词, 最直接的办法是把它分解为对应的若干基层名词。我们参照《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中的释义, 将6个上位名词分解如下:

在动宾组合中, 宾语表示动作支配和关涉的对象, 受前面的动词性成分控制。如果做宾语的名词性成分不具有整体的完形结构、较为抽象, 动词是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支配和关涉的。如“吃食物”, “食物”是一个模糊概念, 如果不借助其下位概念“米、面、汤、菜、酒、肉”等, 我们就不知道“食物”为何物, 更谈不上“吃食物”了。所以从本质上说, 与动词直接发生关系的, 是这些抽象的上位名词所对应的基层名词。具体对应情况如下:

从上述对应例词可以看出, 与基层动词相对应的, 实际上是上位名词的肢解形式———若干基层名词, 如动宾组合“听声音”, “听”的是“歌、曲、戏”等具体形式的声音, “歌、曲、戏”等基层名词赋予了“声音”[+可听]的语义属性, 从而与基层动词“听”呈现出共同特征, 使它们能够共现并搭配使用。所以“基层动词+上位名词”的搭配, 实际上等同于“基层动词+基层名词”的搭配。当基层名词具有和基层动词相符的属性时, 二者就具备了搭配的可能性, 如果若干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基层名词都具有和这个基层动词相符的属性, 那么基层动词就有了和这些基层名词的上位词进行搭配的可能性。

(二) 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的搭配

我们统计的196个名词中, 基层名词有80个, 主要包括以下9类:

1. 人体类:人、手、头、脸、嘴、身、腿、脚、拳、汗、胳膊、舌头、身子

2. 日常用品类:笔、碗、书、牌、杯、杠、杆、纸、绳、筐、门、电、旗、车、圈儿、台灯、锄头、椅子、凳子、鞭子、桌子、电话、半导体、喇叭、沙发

3. 酒水类:酒、水、茶

4. 动物类:牛、羊、马、骆驼

5. 饮食类:饭、饼、肉、菜、瓜、元宵、饺子

6. 兵器类:枪、刀、棍

7. 服装类:鞋、帽、衣服、袜子

8. 植物类:树、花儿、苹果

9. 杂类:路、舞、球、戏、歌、山、墙、土、丝、片、味儿、毽子、沙子、老师、电视、电影、音乐、长江

其中单音节54个, 双音节25个, 还有1个三音节词。基层名词中单音节占大多数, 这也反映了汉语基层词的一个基本情况。

除了音节数量, 这些基层名词还具备很强的完形感知功能。提到“羊”, 我们脑中立刻就会浮现出一只白白的、毛乎乎的完整的羊的形象。说到“山”, 那种高大巍峨、层峦起伏的形象就会跃然眼前。而基层动词的完形结构虽然不如名词那么明确, 往往也具有很强的认知凸显性, 像“穿、拉、举、洗、擦、跳、踢、吃”等都是人或事物最基本的动作, 动作义很强, 就算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也容易被感知。上述的“完形性”和“易辨性”, 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 是基层名词与基层动词的象似性。正是这种“象似性”, 把基层名词与基层动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认知上有相邻和相似两大原则, 就我们讨论的具体问题来说, 这两个原则非常适用, 表现为人们“在进行句法组合时, 一般倾向于把距离近的或某方面特征相同、相似的语言成分安排在一起”。 (王灿龙, 2002) 就像我们一说到基层动词“穿”, 共同的反应就是想到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衣服”;一说到基层名词“车”, 共同的行为反应就是“坐”。由此可见, 基层动词和基层名词之间的认知依赖性很强, 甚至可以相互定义。

“世界是由物质和动作组成的, 而动作又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此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赵艳芳, 2000) 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相组合, 构成了一个联系动作与物质的“事件范畴”, 而且是基本层次的事件范畴。相对于词汇层面来说, 事件已跨越到句法层面, 我们一般讨论的基本层次是对词语而言的, 由基层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已不在基本层次的研究范围。但是, 我们在语言研究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感知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像“清理房屋———扫地———洒扫洋灰地”带给我们的完形感知就是有绝对差异的, 前者抽象, 末者具体。正因如此, 可以把句法层面的“事件范畴”认定为基本层次范畴的从属范畴, 而“基层动词+基层名词”组合位于该范畴的中心。

(三) 基层动词与下位名词的搭配

在我们统计的封闭式的语料中, 下位名词的数量是最多的, 共有110个:

这些名词大都是偏正复合词, 由一个修饰语加上基层名词组成。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中, 下位名词所占的数量最多, 这并不是说这种组配最优或最典型, 而是因为下位名词在整个名词系统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随着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 下位名词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因为我们需要不断创造新的下位名词来满足区分新生事物的需要。

下位名词与上位名词一样, 也属于寄生范畴。它是对基本范畴名词进一步、更细致的区分。换句话说, 下位名词是基层名词进一步切分的结果。通过考察语料中的下位名词, 我们发现由基层名词切分为下位名词的途径主要是由“属”降格为“种”。如下位名词“车铃、电铃、哑铃”是基层词“铃”细化的结果, “雪球、煤球、皮球”是基层词“球”细化的结果。这些下位名词采用的是“属加种差”的构词方式, 这在汉语中最为常见, 词的前半部分表示“种差”, 后半部分表示“属”, 按照语义学的术语来说, “属”就是该词所归属的“义类范畴”, 而这种义类范畴, 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基层词。像汉语中的基层名词“马、牛、羊、鸡、狗、猪、鸟、花、草、眼、嘴、心、耳、刀、枪、棍、棒”等, 都可以在前面加上表示“种差”成分的字来构词, 由此汉语催生了大量的偏正复合词, 使下位名词范畴扩大不断。

正因为下位名词是基层名词切分的结果, 而且多以“属加种差”的构词方式出现, 所以基层动词只要能够与基层名词产生搭配关系, 就基本上可以与基层名词对应的所有下位名词进行组合。如基层动词“穿”可以与基层名词“衣服”搭配, 它就可以与“衣服”的很多下位名词搭配, 如“穿大衣、穿秋衣、穿棉衣、穿线衣、穿雨衣、穿花衣、穿毛衣、穿浴衣、穿睡衣、穿僧衣、穿孝衣、穿囚衣、穿号衣、穿外衣、穿蓑衣、穿潜水衣”等;“吃”可以与“饭”搭配, 就可以说“吃白饭、吃粗饭、吃米饭、吃炒饭、吃盖饭、吃干饭、吃泡饭、吃八宝饭、吃盒饭、吃冷饭、吃剩饭、吃斋饭”等。基层动词与下位名词的搭配, 实质上是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的搭配。只是由于人们的特殊需要, 想更细致地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 才用到下位名词。如果没有这种需要, 我们一般还是在基本层次上进行表达。

四结论

以往的动宾搭配研究, 较少从认知的层级性角度进行考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 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应该有更大的适用空间。我们说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组成的动宾搭配位于动宾搭配的基本层次, 其他组配都是围绕着基本层次的组配上下浮动的, 终其本质都是“基本动词+基本名词”, 这与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和认知心理密切相关。

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都属于“寄生范畴”, 寄生于基本层次范畴。相应的, 上位词和下位词也属于“寄生词”, 寄生于基层词。基层词处于我们直接的认知层面, 而上、下位词是间接的, 更多反映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抽象概括和具体细化。从词汇的产生过程来说, 只能是先有基层词, 再衍生出上位词和下位词。Lakoff把“最先进入语言词汇的层次”作为基本范畴特点的重要一条 (转引自李福印, 2008) , 旨在说明从历史层面看, 基层词的历史是早于其他词的, 人们最初的造词也是从基层词开始的。从儿童语言习得的角度看, 基层词也是儿童最早习得的范畴。研究证明, 4~5岁儿童所掌握的词汇, 有80%是基层词。拿本文所探究的动宾搭配问题来说, 基层动词“吃”分别可以与上位名词、基层名词和下位名词“蔬菜”“菜”“白菜”搭配成动宾词组“吃蔬菜”“吃菜”“吃白菜”, 我们查阅了北大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部分, “吃蔬菜”共有57例, “吃白菜”有15例, 而这些词组在句子中都可以用“吃菜”来替代。

摘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对现代汉语动宾式中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宾语做了分类。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考察了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基层名词、下位名词的搭配情况。研究发现, 无论基层动词与哪种名词搭配, 其实质都是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的搭配。

上一篇:大学通信下一篇:国际邮轮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