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风险

2024-06-17

海洋灾害风险(精选9篇)

海洋灾害风险 篇1

1 海洋灾害形势严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国家, 毫无疑问, 海洋对中国的发展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总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的土地上, 人口却占全国的40%, 国民生产总值 (GDP) 更高, 占全国的60%, 素有“黄金海岸”之誉称。然而, 近几十年来, 各类海洋灾害 (如风暴潮、赤潮、海岸侵蚀等) 已造成我国沿海地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世纪80年代因海洋灾害造成交通运输和海上生产活动、沿岸工程设施、城镇和盐田等经济损失巨大, 每年经济损失多达10多亿至数十亿元;自90年代以来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1];据200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 自1990—2008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 478亿元, 死亡人口 (含失踪) 达5 904人 (图1和图2) 。

从图1可以看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1996年前后, 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最高多达308亿元 (图1中的1997年) ;而后在2006年前后, 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最高达332亿元 (如图1中的2005年) 。

另外, 从图2可以看出,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含失踪) 的人口数出现在1994年, 高达1 248人, 而后人口伤亡数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 但是近年来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仍然较高, 与现阶段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相违背。

由以上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数据表明, 我国沿海区域已成为海洋灾害影响的高危险和高风险区域, 并且其威胁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 海洋灾害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社会可持续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 对待自然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土地利用的规划阶段就必须考虑到自然灾害这一问题[2]。

2 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

2.1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根据自然灾害定义分析, 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 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因此它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围绕自然灾害的动力过程表现出的各种自然特征, 是自然作用下的产物, 可用自然灾害的规模、强度、频次以及灾害活动的孕育条件、变化规律等来刻画;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是指与成灾过程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经济特征, 如人口、财产、工程建设活动、资源开发和防灾能力等。因此自然灾害是自然动力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海洋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分支, 因此, 海洋灾害同样也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

2.2 开放性与动态性

海洋灾害系统是一个“人、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系统, 这一系统不断地与其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充分体现了这一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 海洋灾害的形成, 需要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海洋灾害的发生, 又对其外部环境系统产生影响, 甚至产生或引起其他灾害。

海洋灾害风险处于动态之中, 其大小随时间延续而变化。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 一方面人类不断进步,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灾害造成的绝对损失在增加, 但相应的防灾减灾能力也在增加;另一方面, 人口的增长迫使人类不断向自然条件原本不适于居住的区域拓展生存空间, 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大。就海洋灾害来说, 60%都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 从而增加了人在海洋灾害面前的暴露性, 导致历史海洋灾害风险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而潜在的海洋灾害风险却在逐年增加[1]。

2.3 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

不确定性包括海洋灾害现象发生的不确定性、资产分布的不确定性及防灾措施运用的不确定性等多方面, 其中又以海洋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为主[3]。海洋灾害这种不确定性反映着海洋灾害风险的存在, 因此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是不确定意义上的估计[4]。

可预测性是指海洋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规律性。如海洋灾害等级—频率分布符合某些概率曲线规律, 发生概率可以预测;承灾体价值及易损性可以预测;海洋灾害对承灾体的损害程度可以预测, 从而可以综合确定海洋灾害的风险。当然, 海洋灾害风险的可以预测主要是指经济风险, 海洋灾害的非经济风险大多是难以预测的[5]。

2.4 风险的不可避免性与空间差异性

自然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从地球诞生那一刻起就也没有停止间断过, 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人类才将其看成一种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的灾害[6]。从哲学的角度讲, 完全杜绝滑坡海洋不发生是不可能的, 海洋灾害引起的风险将永远存在。

海洋灾害风险具有空间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类型的、不同强度的海洋灾害威胁;二是不同地区财产密度和易损性差异也很大, 即使同样强度的海洋灾害出现在不同地区, 造成的灾情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3 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3.1 国外海洋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近20年来, 国内外众多的关于海洋灾害的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会议主题大体都围绕如何减轻海洋灾害和预防海洋灾害等方面展开。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自然灾害始于1987年联合国发起“国际减灾十年行动”;1999年联合国将减灾行动计划由原来的国际减灾10年计划调整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计划 (ISDR) , 重视降低人类社会系统对灾害的脆弱性, 建立安全世界;2001年由奥地利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IIASA) 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所 (DPRI) 联合提出了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IDRMI ) , 并发起了IIASA-DPRI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在布鲁塞尔2001年召开的世界风险大会使人们明确了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安全, 只可能“接受一定风险水平条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则更加强调了运用综合手段进行灾害风险的管理, 有效提高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 并实现与灾害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看来,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20年世界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7]。期间, 国外一些专家与学者围绕国际自然灾害的会议精神, 对海洋灾害类型、形成机制和防治措施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8,9,10,11]。

3.2 国内海洋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对于海洋灾害, 我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在借鉴一些海洋灾害多发国家, 如美国[12]、韩国[13]、加拿大[14]、荷兰[15]以及日本等经验的同时, 也开展了海洋灾害调查、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 如王圣洁[16]、张绪良[17]及赵领娣[18]等对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及防治的研究, 期间还有其他学者与专家通过不懈的努力, 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为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19,20,21,22,23,24]。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海洋灾害作为灾害研究毕竟只走过20余年的历程, 其调查手段、评价方法及其工程防灾减灾决策理论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998年5月7—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和代表们介绍了我国海洋灾害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讨了在减轻海洋灾害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与减灾体制;2008年1月河北省向当地政府提交了我国首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图;2008年11月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前海岸带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重点对海岸带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管理系统还很不成熟;再如海洋灾害动力作用于人类社会财富时的破坏损失类型及其损失程度研究尤其薄弱, 也很少有专家或学者开展此类工程室内实验研究, 目前很多时候主要根据专家经验或统计方法获取。另外, 前人对海洋灾害的研究多局限于现象的调查与描述, 而对于海洋灾害进行系统地研究则较少, 基于GIS的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方法理论基本属于空白[25,26,27,28,29]。

4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与研究趋势

4.1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

当前, 我国防范海洋灾害已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和具体措施。在严峻海洋灾害面前, 中国政府对海洋灾害防灾与减灾工程十分重视, 较早开展了海洋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国家海洋局成立, 大批的专家与学者开始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防灾减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如, 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相继投入运行, 如天津、浙江、山东、辽宁及江苏等省 (市) 建立防潮堤和海挡等工程措施来有效保护其城市、重要工业和农田土地;同时, 也采取非工程措施, 如建立监测网、预警预报系统等预报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以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 无数次海洋灾害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 对待海洋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海洋灾害这一问题[2]。因此, 要解决海洋灾害在减灾中面临的问题, 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海洋灾害是由海岸带与整个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孕灾环境、海洋致灾因子、近海海域及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为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 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对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编制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 以此为依据开展风险预测与管理工作。对此, 要求我们基于GIS的强大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管理功能及可视化特点, 深入了解海岸带及近海海域海洋灾害形成机理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灾害的驱动机制与抑制机制, 编制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对保障沿海区域的经济持续、快速、安全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4.2 海洋灾害研究趋势探讨

对于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腾飞猛进, 海洋灾害对其的威胁与损失却是越来越不可忽视, 此时传统的以单个工程项目为研究或整治为目的方法和手段在减轻海洋灾害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而区域性的、超前性的预测研究却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 从20世纪 80年代至今, GIS的应用已从数据管理、多源数据数字化输入和绘图输出, 到数字高程 (DEM) 或数字地形 (DTM) 的使用、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分析、GIS与决策支持系统 (DSS) 的集成技术的应用, GIS已逐步发展成熟并深入应用[29]。因此, 基于GIS的沿海区域海洋灾害风险预测与管理的系统研究, 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海洋灾害预测与风险管理, 实现社会经济建设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 丰富完善海洋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总之, 伴随着国际减灾10年活动的结束与国际减灾战略行动的开始, 中国关于海洋灾害的研究开始转移到海洋灾害与海岸带工程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 并开始从高新技术的应用着手, 开展海洋灾害的非线性研究、海洋灾害的定量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呈现历史与现状描述向预测与规划发展、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从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向GIS技术为核心的模型化评价与计算机制图发展的态势。

摘要:文章基于近20年来我国的海洋灾害数据分析对比, 得出我国沿海区域已成为海洋灾害影响的高危险和高风险区域, 并且其威胁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 对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认为其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等基本特征, 为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与管理提供了信心与希望。而后, 回顾国内外的风险预测研究历史, 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认为对待海洋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海洋灾害这一问题, 从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角度, 编制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对保障沿海区域的经济持续、快速、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洋灾害,风险预测,探讨

海洋灾害风险 篇2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

海冰指海洋上的一切冰,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海洋灾害风险 篇3

1 海洋自然灾害风险概念

海洋自然灾害作为自然现象使人类社会经济遭到损害 (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事件, 目前已有多种多样的定义, 但迄今尚无统一认识, 从深层次的含义上看, 海洋自然灾害实际上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表现, 因此, 人们从社会和经济遭受破坏或损害的角度来研究灾害和评估灾害, “灾害风险”的概念既从这个意义上出现的。由于海洋自然灾害具有自然现象与社会经济双重性质的特征。因此, 它的风险也必然涉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特征。由于诱发各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现象的性质和时空变化尺度及其特征各不相同, 因此它所造成的灾害风险也具有不同特征。由此, 这些具有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海洋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风险构成了灾害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 为了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必须考虑到这个目标中隐含着因海洋自然灾害的可能发生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这种具自然风险和社会经济发展风险双重性质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

2 国内外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管理

美国政府在其减灾计划中有个很明确的理念“减灾始于风险评估”, 如早在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TVA) 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就是风险评估[1]。事实证明, 风险评估不仅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规划的制订和一系列水利工程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而且为难度极大的风险区居民迁移的宣传和说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估之先例。其后, 西欧、日本和印度等纷纷效仿, 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的深入。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人类对灾害风险评估问题的研究更加迫切。近20年来随着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 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不仅注重自然灾害本身的研究, 而且将其与社会经济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逐渐重视并强调自然灾害的人文因素,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大会提出了灾害风险的科学体系和综合风险管理模式, 并将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2]。达沃斯会议强调政府有责任承担并处置风险, 有组织地进行风险分析与决策, 即建立灾害评估与管理机制。

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预测, 具体计算人员伤亡、特质和社会易损性, 分析社会组织个体和集体的承灾救灾能力并进行灾前准备和资源配置, 以及政府信息沟通及各种决策的实施等。灾害风险管理是风险分析与风险仿真、风险适应和处置的综合。风险—灾害—行政管理这一因果链构成了灾害风险科学体系。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可后, 各国学者都依据国际经验和本国实际, 积极探索并试图建构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体系。日本和美国政府公共行政政策交流会提出的风险灾害管理互动协助报告阐明了21世纪是风险面对的世纪。政府有必要实施危机管理机制, 这项工作在日本、北美和西欧等国正在逐年扩展, 应急处置和长期处理两类计划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2003年SARS之后, 我国政府加紧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订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 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及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应对海洋灾害的救助能力, 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3 影响我国的主要海洋灾害

影响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按其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主要分为:风暴潮灾害、赤潮、灾害性海浪、海冰和海啸等5种灾害。

3.1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灾害亦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危害较大、破坏较强的海洋自然灾害。风暴潮灾害居海洋自然灾害之首, 世界上绝大多数因暴风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我国海岸线漫长, 滨海地区地域辽阔, 南北纵跨温、热两带。春秋季节, 渤、黄海沿岸是冷暖空气频率交汇的地区, 而渤海又属于超浅海, 极易于温带风暴潮的发展。夏秋之时, 东南沿海又频繁遭受台风袭击, 台风风暴潮时常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又是台风登陆最多的国家, 因此温带风暴潮灾和台风风暴潮灾均十分严重。同时, 土地资源的匮乏促使沿海城市不断向风暴潮灾害易发的海岸地带拓展, 灾害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沿海因灾死亡的人数明显下降, 但经济损失随着沿海的发展却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 风暴潮灾害不仅居我国海洋灾害之首, 也已成为威胁沿海经济发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3.2 赤潮灾害

我国最早发现赤潮是1933年在浙江镇海至台州-石浦一带的夜光藻和骨条藻赤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增加之快、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已严重威胁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

3.3 海冰灾害

海冰灾害是渤海区域的次要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发生于我国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海域。海冰可以推倒海上平台, 破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舶, 阻碍船只航行, 另外海冰灾害还会给近海和滩涂养殖业带来损失。2009—2010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发生的海冰灾害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造成巨大损失。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等沿海三省一市受灾人口达6.1万人, 船只损毁7 157艘, 港口及码头封冻296个, 水产养殖受损面积207.87千hm2。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18亿元。

3.4 海啸

据记载, 我国台湾省在历史上有过毁灭性海啸灾害, “影响所及台湾全岛地震, 且伴随横扫台湾西南沿海的海啸, 造成巨大的破坏”。虽然我国近几十年来均未发生海啸灾害, 但是我国周边沿海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既面临着局地海啸的威胁, 也面临着越洋海啸的威胁。据有关预测, 在我国主要存在三大地震海啸高风险区:台湾周边地区、南海周边地区和东海沿岸地区。另根据数值模拟计算, 如果南海东部发生地震引发巨大海啸, 我国台湾岛和华南沿海都将遭受严重袭击。

4 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灾害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受“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的思维约束, 对海洋灾害的危机意识淡薄, 海洋灾害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海洋灾害管理长期以来是政府职能部门日常管理机制在突发事件中的延伸。此外, 我国对公众的海洋灾害风险教育不足, 防灾应急教育尚未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 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海洋灾害, 缺乏基本了解、必要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4.2 海洋预警报能力较薄弱

近年来, 各级海洋部门不断加强海洋观测体系建设, 强化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有效地降低了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减轻海洋灾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海洋预报减灾工作, 尤其是地方各级海洋部门的海洋灾害观测和预警报能力还比较薄弱, 沿海海洋观测预报系统能力不足, 监测手段、预测预报的准确度都有待增强和提高, 某些新灾种的监测预报还是空白, 观测布局还需进一步充实优化, 与新时期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 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海洋灾害管理和防范体系尚需完善。

4.3 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目前我国海洋突发事件及灾害应急体系初步健全, 但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各行业应急中心各自为政, 没有“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 这些中心大多按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行业划分, 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在服务内容上, 彼此独立、互不统一是造成公众报警知识缺乏、信息通报不方便的主要原因。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多中心指挥”现象时有发生, 往往延误救援[3]。

4.4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

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沿海地区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 沿海单位岸线承载的经济量较大。近年来, 我国重化工业、电力业和制造业等纷纷趋海布局, 跨海大桥、跨海隧道、钢铁基地、能源储备基地、石化基地和港口等, 在沿海地区密集建设, 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危机隐患不断增多, 原有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源不断外延和激化, 新的灾种和致灾源不断产生[4]。灾害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据了解, 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已对风暴潮和海浪等灾害影响有所考虑, 但绝大部分都未充分重视可能遇到的海啸巨灾和海冰灾害的风险。而在重化工、储油储气基地等工程设计过程中, 基本没有针对重大海洋灾害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一旦发生类似日本的海洋灾害, 不但会对这些设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还有可能造成核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溢油等次生灾害。而由于原有的应急管理模式中部门间权责关系的不对称, 导致各种灾害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界面关系”模糊, “谁都有责任, 谁都有权力负责”, 实质上从根本上削弱了管理能力。

4.5 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有关海洋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分散在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中。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与减灾有关的法律法规30余部。其中, 《水土保持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 提升了海洋灾害管理工作, 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比国外法律体系以及参考我国海洋灾害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海洋防灾法律法规体系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法律体系中缺乏能指导综合防灾减灾全局工作的基本的法律法规。二是不同部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制定的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 造成法律条文上的重复、矛盾和执行上的不协调。三是防灾减灾领域中许多需要法律调整的问题无法可依, 用政策和行政手段代替法律的功能。

5 构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际社会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发展趋势, 针对海洋灾害风险特点及我国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构建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5.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起步较晚, 其组织形式既有合理的方面, 也有过渡性的成分。其合理方面的表现是:目前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就众多专项灾害的监测、预报来说, 因每一灾种的性质、生成机制、暴发形式以及破坏机理并不一样, 因此对具体灾种进行技术层面的管理按专业、按种类进行, 这是其合理性的表现。其过渡性的表现是:灾害评估管理存在以部门为界实施管理。对于一些规模大、范围广的灾害, 仅仅依靠某一部门进行处置则显得极为不足, 需要集中跨部门、跨地区不同部门的专业优势, 尤其是在统一指挥调度方面, 各部门、各海区之间的相互协调指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将灾害风险管理工作, 集中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集中管理, 建立中央和地方统一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因此, 科学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体系, 一方面是在专业和技术层面, 对特定灾种实施分部门、分灾种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在管理层面, 实施集中管理。其目标应是在逐步集中分散在专业灾害管理部门的非专业管理任务的基础上, 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对灾前准备、灾时应急和灾后重建各个阶段管理任务的集中管理, 发挥灾害管理资源的效益, 提高全社会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水平。

5.2 规范海洋灾害预警报机制

规范的灾前预警报机制是有效减少损失的关键。海洋灾害预警报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平台, 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灾害态势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 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 并给出参考性对策建议,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科学的灾害预警报机制:一是要有完善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 包括建立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网络和分级分区的海洋预报工作机制, 形成国家、海区和省市相结合的职责分工明确、产品各有侧重的海洋预报体系。二是要提升海洋预报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及时发布海洋灾害预警报, 丰富预警报产品, 增加发布内容和发布频次与范围。三是要定期开展本地区的警戒潮位和潮位基点的核定, 开展对海洋灾害变化规律的研究, 提升对各类海洋灾害预报和趋势预测的能力。

5.3 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在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上, 海洋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在灾害风险管理的立法上前进了一大步, 但其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确立和规范各级政府紧急应对突发事件的权力和责任, 而对灾害风险管理的其他环节尚无法全面涵盖, 难以形成包含灾害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法律体系。至于目前国家已经颁布的灾害风险管理的专项法律, 都只能适应单项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要求, 无法规范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和灾害救助行动。应尽快出台“海洋灾害发布标准”“海洋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标准”“海洋灾害防御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海洋灾害防御中的职责和义务, 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和强化海洋灾害防御规划、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海洋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沿海经济发展规划, 使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走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道路。

5.4 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规范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就是把灾害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到灾前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计划。为充分发挥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 首先要把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纳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中,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的灾害风险区划, 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在沿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沿海产业开发布局规划以及沿海大型工程、园区可行性研究阶段, 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和规划审查的强制内容, 必须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预测海洋灾害影响, 通过风险评估设立海洋经济发展的“安全阀”;其次研究建构科学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分析程序与动态模拟模型, 为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提供技术支撑;要研究设定风险评估的规范、程序与标准, 依据不同部门和海洋灾害风险要素的性质、特征和潜在威胁, 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为防范各种海洋灾害风险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5.5 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是建立大型信息共享平台。实践证明, 无论是灾前备灾, 还是灾时应急, 抑或灾后恢复重建, 从战略规划到组织实施、从制订计划到选择方案、从应急决策到现场指挥、从资源调度到工程建设等, 都需要准确、及时的现时与历史的涉灾信息, 缺乏充足信息的灾害风险管理决策, 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 必须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解决不同涉灾部门的整合问题, 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解决灾害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问题, 在共享信息平台上实现灾害风险管理的协同与配合。开发构建《基于减灾战略实施的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 该平台设置应包括:经过严格筛选的实用减灾技术、减灾科学知识、满足灾前备灾、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与重建所需的各种实时涉灾信息的获取技术等内容, 其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实现不同专业灾害评估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二是为实现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信息公开化服务, 使政府部门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受到社会的监督;三是帮助公众了解灾害风险信息, 并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管理。

5.6 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

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 但提高全民海洋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 建立海洋灾害教育体系, 开展全民风险意识教育, 是加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 要把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纳入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人员的培训之中, 教育他们在进行重大问题决策、决定沿海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公共政策等关系公共利益的政务活动时, 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防止决策失误导致的海洋经济损失。其次, 将海洋灾害风险知识和应对技能作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的基础层次提高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第三, 利用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风险防范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教育, 借鉴日本开展全民防灾教育的经验, 着力提高公众的海洋灾害风险意识和避险技能, 为提高全社会的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关键词: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向立云, 程晓陶.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2]郭军赞.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初探[J].城市, 2009 (10) :71-76.

[3]吴新燕, 顾建华.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6 (6) :109-114.

海洋灾害心得体会小学600字 篇4

海里的鱼儿们闻讯,都急忙赶到鲸鱼的所在地,就连最著名的海豚医生也来了。

等这边还没医治完,那边又出了事。剑鱼说:“水母、虾和带鱼都快窒息了!”在一旁的鱼儿们大叫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巨型乌贼大王召集所有海洋动物,召开紧急会议。

过了一会儿,海里的动物们基本都到齐了。

巨型乌贼大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谁能告诉我?”

这时,龙虾大声地说:“报告大王,这是因为人类过度捕捞我们,还特想吃鲸鱼大哥

的鱼翅,才搞得这次伤亡惨重的大捕捞。我们一定要阻止人类!”

“说得好!我们一定要阻止人类的不良行为!不能让海洋的灾难继续发生了!我们

要自由,我们要安全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家园!”鱼儿们大喊道。

海洋灾害风险 篇5

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发展成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受海洋灾害威胁较为严重,其与海洋经济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值得深入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是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本研究拟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

2 海洋灾害的研究进展

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变异而在海洋或海岸造成的灾害[1]。从广义上讲,海洋灾害泛指一切源于海洋且有碍于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狭义上讲,依据形成因素,海洋灾害可分为海洋自然灾害和海洋人为灾害。

2.1 研究目的决定海洋灾害的分类方法

按照灾害给人类造成影响的快慢程度,海洋灾害可分为突发性海洋灾害和缓发性海洋灾害。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洋灾害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分类方法,海洋灾害可分为海洋环境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和其他灾害,其中海洋环境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和海冰等,海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洋地震和次生灾害、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海平面变化等,海洋生态灾害主要包括赤潮、绿潮和溢油等。

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海洋灾害分成多种类别,研究者可根据研究需要从某种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海洋灾害种类较多、差异较大,对海洋灾害的研究不能停留在主观判断,而应具体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自身特征、发生规律等[2],这也是现有研究中涉及特定类别海洋灾害的文献较多的原因。由于风暴潮和赤潮发生较为频繁、对海洋经济和人类生活影响较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较高,已有文献中对风暴潮研究最多、赤潮次之,而对其他种类海洋灾害研究较少;其中对风暴潮的研究主要从损失评估[3,4]、损失最小化[5]、风险评估与预报[6,7]等方面展开,对赤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赤潮灾害的发生规律与演变趋势[8,9]和赤潮研究的现状与进展[10,11]等方面。

2.2 研究内容涉及海洋灾害的不同层面

综合来看,对海洋灾害的研究主要涉及海洋灾害的综合应急管理[12]、损失评估[13]、预测[14]和预报[15]、预警[16,17]和模拟系统[18]、风险评价[19,20]和保险模式等方面[21,22],如赵璟[23]探讨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高梦梦[24]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灾害的主要应对主体,王利国[25]研究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政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对海洋灾害展开研究,如闵祥鹏[26]、刘振伟[27]和孙翰[28]分别研究隋唐五代和民国时期的海洋灾害特征、预防与应对策略,冯有良[29]探讨海洋灾害影响下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张庆红[30]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立海洋地质灾害决策系统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关评价模型。

2.3 现有研究的侧重与不足

按照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海洋灾害研究大致可分为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影响、评定、补偿及风险评价研究,预测、预报、防止及应急管理研究等。理工科学者对海洋灾害的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较多,而经济管理学者大多侧重于对后二者的研究。

海洋灾害的影响、评定、补偿及风险评价方面的已有研究表现出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研究方法主要有模糊测定[31]、因子分析法[32]、灰色-周期组合外延模型[33]、层次分析法[34]等,研究角度涉及海洋灾害损失评估与测定的最多。

海洋灾害的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属于对海洋灾害自身属性的研究,更多涉及海洋灾害这一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系统规律与机制,目前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资料较少,研究有待加强。相对于海洋环境灾害、海洋生态灾害和其他海洋灾害而言,国内学者关于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质灾害上,金仙梅[35]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元素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剖析该区域的沉积地层结构,系统总结该区域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和结构成因;马胜中[36]通过了解北部湾广西近海岸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潜在灾害地质因素,采用浅层地球物理方法对近岸海域的活动断层进行探测,分析各种海洋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分布、成因和危害。

3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海岸带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中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 000种,可捕捞、养殖的鱼类约有1 70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余种[37]。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 936亿元,同比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38],海洋经济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广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沿海地区面临遭受海洋灾害侵袭的巨大风险,往往损失惨重。因此,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与频繁发生的海洋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关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已有研究来看,经济学视角的海洋灾害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赵领娣等[39]撰写的《海洋灾害及海洋收入的经济学研究》一书是以经济学视角研究海洋灾害的重要著作,冯士筰[40]认为该书是海洋灾害与劳动经济学交叉的新探索、是一部难得的专著;赵领娣等[41]将海洋灾害预防视作一种产品,对其供求进行分析,提出增加渔民收入的对策;杨黎静等[42]阐述海洋灾害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原因,认为明确海洋资源产权、实施政府税收和津贴、构建海洋环境保险制度等是将海洋灾害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对策;杨林等[43]在测度我国1996—2012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分析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相互影响机理及其在时序维度上的动态特征,认为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影响、总体上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负效应;赵昕等[44]对广东、福建、海南、浙江和山东5个省的风暴潮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进行耦合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区域差异。

4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展望

现阶段我国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45,46,47],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4.1 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

4.1.1 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

海洋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与海洋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一方面,海洋灾害发生后的重建工作会使受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海洋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恢复,海洋经济产量也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受灾地区外的相关产品会流向受灾地区,从而影响受灾地区相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供给与需求。一般情况下,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的关系影响体现在海洋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阶段。

4.1.2 海洋灾害与海洋长期经济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对立统一。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灾害也在发展,从总体来看,海洋灾害对海洋长期经济发展存在破坏性,但海洋灾害与海洋长期经济并不一定表现为负相关。目前此类研究侧重于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海洋灾害可能影响的海洋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海洋生产总值、海洋活动投资水平、海洋产品价格水平、海洋相关产业就业率等。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海洋灾害与某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不同的理论假设来考察海洋灾害对海洋长期经济的影响。

4.2 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

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的微观单位也会产生影响。海洋灾害一旦发生,直接受灾的是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利益组织,如企业、家庭和社会公共组织等微观单位。此类研究可通过多部门投入产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系统动力学、社会核算矩阵等方法揭示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微观行为主体,并将其作为海洋灾害经济研究的基础。

4.3 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

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主要用于估算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海洋灾害影响下的海洋经济极值、灾后经济恢复的约束条件等。海洋灾害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损失,对于海洋经济损失的评估一直是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合理界定和剖析海洋灾害损失的概念和层次是海洋经济损失评估和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构建的基础。

海洋灾害是灾害现象的一种,具有突发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其成本和收益的承担主体具有不对称性(显著的外部性)。解决海洋灾害显著的外部性问题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海洋防灾减灾是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政治经济选择过程。

摘要:文章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大多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基础理论支撑与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海洋灾害风险 篇6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灾害,防灾减灾

1引言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全省大陆岸线954km,海域面积约3.75万km2。沿海有岛屿16个,以及650 0km2的潮滩湿地,江苏沿海分布有 全国首屈 一指的辐 射沙脊群,面积约1 268.38km2。

江苏省岸滩开阔,滩涂、浅海面积大,掩护条件差,海洋环境十 分脆弱,极易受到 风暴潮、赤潮、灾害性海浪 和海平面 上升等海 洋灾害的 侵袭,对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

统计表明:2000-2013年,江苏省因海洋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50多起,死亡失踪216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7.489亿元。2000年的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亿余元,主要致灾原因为0012台风和0014台风风暴潮灾害,2010年的冷空气浪和气旋浪造成56人死亡(含失踪),达到14年的最多死亡(含失踪)人数。灾难性的海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 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江苏沿海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江苏省主要海洋灾害的类型和特征

2.1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指的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 (台风或称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它伴随天文潮、短周期海浪而来,常使潮位暴涨,海水满溢而酿成大灾。对江苏造成影响的风暴潮过程有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种。

2.1.1风暴潮灾害概况

据海岸带调查资料,在1950-1981年,影响江苏的台风计99次,其中93次影响沿海地区[1]。

据连云港、射阳河口、吕四等7个站的资料显示,1971-1981年中,造成1.5 m以上增水的台风13次,增水2m以上的有6站次,1~1.5m增水的有20次[1]。

2.1.2风暴潮灾害特征

(1)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发生的季节特征。 2000年、2005年和2012年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探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3年台风对江苏影响较为严重,江苏省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大风暴潮主要是由台风增水配合夏季朔望大潮引起。

(2)引起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过程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1949年至今的台风灾害数据,对江苏海域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年平均数为2.6个,1949-2013年期间,对江苏海域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 最少年份 为1个,最多年份 为8个。 2000-2013年引起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过程的热带气旋的路 径主要有 沪、浙登陆型 和近海北 上型。

沪、浙登陆型:0509号台风“麦莎”是典型的沪、浙登陆型台风,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 影响期间正逢农历七月大潮,受风暴潮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沿岸有10多个站的风暴增水超过100cm,江苏省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连云港、赣榆、灌云、东台、大丰、响水、滨海、射阳等县市受灾人口4.2万。农作物受灾面积330hm2;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43万t,受损面积0.822万hm2; 损毁房屋17间;损毁船只21艘。

近海北上型:1109“梅花”台风是典型的近海北上型台风,沿海监测到最大风暴增水为159cm,发生在江苏省洋口港;增水超过100cm的站点还有江苏省吕四和浙江省乍浦等站;江苏省水产养殖损失0.78万hm2,防波堤损毁9.5km,道路损毁12km, 因灾直接损失0.61亿元。

(3)江苏沿海温带风暴潮特征。江苏的温带风暴潮过程频繁,常发生于冬季和春、秋季。以连云港为例,46年间(1951-1996年),连云港共出现942次50cm以上温带天气系统增水,平均每年发生20.5次,100cm以上增水全年每个月份均有发 生,其中秋季 频数最高,占总数的40.8%,2次150 cm以上增水 均发生在11月份[2]。

2.2海浪灾害

2.2.1海浪灾害概况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台风、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人们把这种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主要指有效波高4m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

2.2.2海浪灾害特征

近年来,灾害性海浪过程对江苏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由台风浪引起灾害的时间主要在5-10月之间 .统计1949-2013年的数据资料显示,从江苏沿海正面登陆的台风有4个,其中7月1个,8月3个,不同程度影响江苏海域的台风近200个,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余月份的海浪灾害主要由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引起。受近岸海浪灾害的影响,江苏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2.3赤潮灾害

赤潮是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海水富营养化[3]、水文因素、天文和气候气象条件[4]以及海水养殖的自身 污染等都是诱发赤潮的因素。

统计显示[5],2005-2013年,海州湾赤潮监控区共发现18次赤潮事件,平均每年发生两次, 累计面积约4 571.4km2。 其中:2005年发生4次赤潮,累计面积超过1 000km2,主要赤潮生物种类有中肋骨条藻和链状裸甲藻。

2.4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监测表明,1980-2013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呈 现波动上 升趋势,上升平均 速率为3.2mm/a,高于中国 沿海海平 面上升速 度 (2.9mm/a),1980年以来江苏省沿海海平面的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江苏省沿海季节性高海面一般出现在8月和9月,低海平面一般出现在1月和2月。预计未来30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将上升80~152mm。

海平面自然上升的同时,由于江苏沿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北岸地区,本身处在构造沉降 带, 又因大型建筑物密集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加剧了地面下沉的速率,且地面下沉的速率达到海平面自然上升速率的数十倍。由此所造成的海平面间接上升与海平面自然上升相叠加,加剧了江苏沿岸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特别是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程度, 影响滨海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等。

3防灾减灾对策

3.1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观测网络

海洋观测是开展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 的前提和基础。江苏沿海海洋观测台站分布稀疏,远低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邻间隔30km的平均水平,且台站分布不均,观测能力薄弱。为加快江苏海域海洋观测网建设步伐,科学有序地推进江苏沿海 开发,保障江苏 省海洋经 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13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了《江苏省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2013 -2020年)》,全力推进海洋观测平台、验潮站、浮标和志愿船建设,到目前为止,建成海洋观测平台4座、验潮站3座、浮标3个和志愿船25艘,并投入运行。站点观测要素包括水文、气象、水质等3大类15项。尽管如此,海洋观测点的数量和类型还是不能满足海洋防灾减灾的需要。

应进一步充实海洋观测站网布局,增加海洋观测类型,如雷达观测,卫星观测等,并利用观测飞机、志愿船相配合,提升观测密度、频次和时空分辨率。针对重大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浪、赤潮等灾害的重灾区和频发区,结合沿海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着力开展观测布局与规划研究,大力推进目标性海洋灾害观测能力建设,在海洋灾害频发和影响严重地区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加密观测,提高观测资料的实时获取能力,保障观测资料获取的时效和精度。全面提高江苏省海洋环境观测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的能力,为提高海洋预报的准确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报技术研究

加强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研究。着力提升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水平,在海洋灾害频发区、重要港湾、沿海重要基础设施、关键经济目标和典型人口密集区开展近海近岸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建设,针对江苏近海渔业生产安全、人员搜救、油气资源开发开展专题预报保障系统建设。

3.3提升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能力

应加强需求调研分析,围绕社会公众需求, 大力提高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水平,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 性、行业性和 时令性预 报服务产 品。丰富预报产品信息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巩固并拓展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现 有播发平 台,积极探索网络电视台、移动媒体等新型网络发布方式,促进预警信息在公众中的高速传播。 开展江苏省海洋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建设海洋 防灾减灾 科普教育 基地,大力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3.4积极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积极开展江苏沿岸海洋灾害风险调查,掌握江苏省主要海洋灾害的分布、特点、强度及影响, 掌握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区域的分布以及重点岸段的海洋灾害承载力。编制完成江苏海洋灾害风险区划 图,建立风险 评估和区 划成果集 成平台,为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建设布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规划、海洋灾害 防御等提 供决策支撑。

3.5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信息综合处理平台

多年来,江苏省在海洋灾害的预测、防灾减灾以及灾害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海洋灾害信息传递系统还不够满足业务需求。在及时、准确地将灾害发展情况,灾害损失情况传递到各级政府应急组织还缺乏快速、有效的渠道。建议建立以数据库、高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海洋灾害信息综 合处理平台,使分散的资料系统化,杂乱的资料规范化,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可靠依据。

3.6科学用海,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对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沿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缺乏统一规划,围垦滩涂利用率低;滩涂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不够,在滩涂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应提高滩涂开发的层次,不断提高滩涂围垦的科技含量,提高技术水平,坚持科学发展 观,科学用海。 对已围垦 区要坚持 “绿色化”的开发利用,确保滩涂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灾害风险 篇7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邻台湾海峡,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别与长乐市、福清市和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作为海岛县,平潭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全县由大小126个岛屿,167个岩礁组成,总面积370.90km2,海域面积6 064km2。其中海坛岛为主岛,地势南北高,且多为起伏的丘陵与低山,中部较低为海积平原,面积251.40km2, 海岸线长408.73km,是全国的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

2009年7月, 平潭迎来了历史上战略性机遇, 福建省委、 省政府设立福州(平潭) 综合实验区(2010年8月更名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以下简称 “平潭实验区”), 平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平潭实验区设立后,中央、 地方各部门纷纷采取灵活的方式全力支持实验区建设, 使平潭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平潭实验区正式设立的3年来, 昔日荒凉、闭塞、 落后的平潭岛变成投资的热土,至今已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投资额达1 000多亿元。

福建沿海地区是海洋灾害频发的地区。风暴潮、巨浪、赤潮、溢油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严重地影响了福建省沿海经济的发展[1]。平潭实验区位于福建中部沿海,也是我国海洋灾害的频发区之一, 随着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活动的广泛展开,风暴潮、台风巨浪、赤潮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严重,成为平潭实验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从平潭岛主要海洋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入手,分析主要海洋灾害形成的原因, 以期能为平潭岛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2海洋灾害及其影响

2.1风暴潮

风暴潮是对我国威胁最大的海洋灾害,它指的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称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性质,通常把风暴潮分为两类: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诱发的,对福建影响较大的是热带气旋诱发的台风[2]。风暴潮引起的沿岸涨水造成的灾害,通称为风暴潮灾害[3]。平潭地处台湾海峡,濒临太平洋,每年都遭受风暴潮不同程度的危害。平潭自5月中旬至11月中旬都有可能受到台风影响,主要在7—9月,约占总次数的70%;而严重影响的台风比例较大,其高峰出现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由于台风以及伴随大风扰动,大气压力急剧改变,导致海潮异常升降,造成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来临往往夹着狂风巨浪,摧毁海上船只和作业平台,致使滨海地区潮水暴涨,导致海潮冲毁海堤,破坏海港码头、浅海养殖区和房屋,从而酿成巨大灾难,严重影响滨海地区经济及受灾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 1985—2010年,平潭因台风诱发的较强台风风暴潮约60次,引起增水超警戒水位的13次(表1)。1986年9月17日,17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平潭,12级大风持续60h。 由于正值阴历八月十五,暴潮增水与天文高潮叠加而引起风暴潮, 平潭直接经济损失达2 300万元,死亡10人, 养殖业损失惨重。近年来影响较严重的风暴潮, 1996年9608号台风诱发的风暴潮使平潭验潮站出现了千年一遇的高潮位;2001年0102号台风于6月23日在福建福清高山登陆,风暴潮影响严重,平潭直接经济损失约7亿元。

2.2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3]。 平潭海域发生赤潮次数也呈增多趋势,平均每年发生1~3起赤潮,给平潭的海水养殖业、旅游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2004年,国家在平潭建立了平潭赤潮监控区,加强了赤潮的监视监测工作。从2004—2012年统计的赤潮发生情况来看,赤潮发生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平潭的龙王头海水浴场、流水海域和东澳海域(图1); 从统计的赤潮集中发生时间段看,平潭海域赤潮5月发生次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4月底和6月也有发生(表2)。

近年来,赤潮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为2012年5月发生的赤潮。2012年5月26日开始,平潭海域陆续发生赤潮现象,此次赤潮持续时间长、 影响面积大(表2),至6月7日赤潮消失。受其影响,平潭海域海上养殖鲍鱼大面积死亡, 死亡数量达5 500万粒, 死亡率达50% 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亿元。

3海洋灾害成因

3.1风暴潮灾害的成因

3.1.1地理因素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的风口走廊,属于东亚季风区,是东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过渡区, 又受台湾雨区的影响, 气候季节性特征明显, 并且靠近世界最大的台风源地(西北太平洋)。 由于其海岛固有的特性,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海平面上升的不良影响,导致风暴潮灾害不断加剧。

3.1.2气象因素

福建近邻海域是我国海域中风浪最大,受热带风暴和台风风暴影响频繁,风暴潮较为严重的海区,因此,平潭海域也是受台风影响引起风暴潮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56—1987年资料统计,台风影响平潭共达184次,平均每年5.8次[4]。平潭自5月中旬至11月中旬都有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主要在7—9月, 约占总次数的70%;而严重影响的台风比例较大,其高峰出现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侵袭平潭岛的台风一般来说,以正面袭击和西行(即:岛北型和穿岛型)两种路径引起增水较大,出现风暴潮几率也较多。如果最大风暴潮位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形式的风暴潮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3.2赤潮灾害的成因

3.2.1海水理化因子

平潭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多发季节在春、夏季的4—6月,水温、盐度是赤潮生物引发赤潮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春季、夏季的水温是许多赤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而4—6月恰逢平潭雨季,每次降水后,赤潮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因此,春季气候多变、水温的突然升高以及降雨后盐度的降低容易刺激赤潮生物的生长而引发赤潮。

3.2.2海水富营养化

平潭海域多发夜光藻赤潮,尤其是近年来赤潮发生频率升高,同样应该与水体富营养化有重要关系。夜光藻赤潮发生前,首先是海水中硅藻的大量繁殖,甚至于硅藻赤潮的发生,为夜光藻提供了足够的饵料。平潭海域位于福建沿岸海域的中部区域,与港湾、河口区不同的是平潭海域常年受各种水系的控制,并存在上升流。平潭海域多发夜光藻赤潮,可能与其复杂的水文环境有一定的关系[5]。

3.2.3地理环境

4—6月是台湾海峡风向从东北季风转变为西南季风的时段。此时台湾海峡北上的暖流受风向的影响而急剧加强,使海洋环境发生一系列改变,如水温、盐度升高,近岸上升流加强等。南海暖流、黑潮暖流和台湾浅滩上升流带来海域底层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能促进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赤潮的暴发[6]。此外, 近年来长江口海域和浙江沿岸海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其发生的时间与福建沿岸海域发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相近,福建沿岸海域东海原甲藻赤潮的发生应该与浙闽沿岸流有一定的关系[5]。

4防灾减灾对策

频繁而严重的海洋灾害和复杂的海洋天气形势,可能成为制约平潭实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海上活动的一大因素。平潭实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严重的海洋灾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防灾减灾的任务更加艰巨。根据平潭海洋灾害的特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建立平潭岛海洋灾害预警机制

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工作,建立平潭岛海洋灾害预警机制。一是加强赤潮的监视监测工作;二是加强海洋环境日常及专项预报(预警) 工作。通过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比如航空卫星遥感快速监测系统、浮标观测系统结合生物光谱传感器(光学浮标) 等,进行赤潮预警报;通过数值模拟和专家智能系统,提高对风暴潮的预警报。通过建立海洋灾害预警机制,提高海洋灾害信息系统的防灾减灾的功能和作用。

4.2加强平潭减灾工程、减灾设施的建设

通过对平潭风暴潮灾害的分析,对处于主要风暴潮灾害危险区域的海上工程、海岸工程根据其重要程度按不同的抗灾要求,作好抗灾工程建设和达到工程本身的抗灾要求;加强沿海海堤修建、加固工作,提高海堤防灾标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防止水土流失,防抗台风,以增强平潭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4.3减少陆源污染海域,降低赤潮发生

加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陆岸垃圾的回收处理,同时加强海洋环境及养殖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质的入海量,改善海洋环境,防止赤潮等人为海洋灾害发生。

4.4建立海岛救灾系统

由于海洋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客观现象,海洋灾害发生时,还需要建立海岛救灾系统,这是将自然灾害损害降到最低程度的关键。可在平潭岛内设立救灾协调中心,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健全地区性的救灾队伍,完善救灾装备的配备,一旦发生灾害,能高速、有效地投入抢险救灾,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摘要:文章根据平潭岛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因子等特点,分析了危害平潭岛的风暴潮、赤潮等主要海洋灾害及其形成原因,并根据主要海洋灾害的总体情况及特点,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

海洋灾害风险 篇8

关键词:东营,海洋观测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

1 引言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唯一融合的城市。黄河在这里入海,拥有丰富的土地、油气、海洋等资源,湿地面积广阔。东营市海岸线长约413km,-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 800km2,滩涂面积1 200km2,滨海未利用地30.13万hm2,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美称。

东营市地处莱州湾西岸和渤海湾南岸,地形和地理环境较为特殊,沿岸极易发生风暴潮、海冰、大浪等海洋灾害,是中国风暴潮重灾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少数的温带风暴潮频发区。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比较严重或比较厉害的海洋灾害。1949年以来,东营沿海地区决堤垮坝、损桥坏路、浸村摧房、淹禾毁地、荡平盐田、溺毙人畜、破坏油田生产设施等现象的风暴潮灾害时常发生。经济损失在10万元级的局地轻微风暴潮灾害不计其数;经济损失在百万元级的轻至中度风暴潮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至逾亿甚至数亿元的严重或特重风暴潮灾害曾发生过10 余次(如:1952 年、1960 年、1964年、1969年、1972 年、1980 年、1985 年、1987 年、1992年、1997 年、2003年、2005 年、2007 年),平均不足5年便发生1次[1]。冬季沿岸每年总冰期在70d左右,严重冰期约为30d,浮冰外缘线37km左右。海冰经常会对该市渔港、码头、浅海滩涂养殖和海上基础设施造成重大的影响[2]。仅2012年东营海域就出现海浪灾害过程15次;发生台风风暴潮2次、温带风暴潮11次;海冰总冰期75d,严重冰期27d[3]。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各类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包括东营市在内的我国沿海地区面临的海洋防灾减灾压力越来越大。做好海洋灾害预警报的发布,及时为各级政府提供灾害信息是海洋部门在应对海洋灾害中最主要的职责。《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和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所属的海洋预报机构应当根据海洋观测资料,分析、预测海洋状况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及时制作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做好海洋预报工作”。

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是东营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全面履行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为东营市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海洋经济发展等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职责。为切实履行东营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满足东营市快速增长的海洋环境保障需求,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先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深入了解了国家海洋预报台、北海预报中心、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等各级海洋观测预报机构建设和业务开展运行情况,并走访调研了渔民群众和涉海企业对预警报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并对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等进行初步探讨。

2 现状分析

2.1 机构建设

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挂东营市海洋预报台的牌子,是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属正科级公益事业单位,核定编制6 名,其中管理岗位2名,技术岗位4名。现有人员专业为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目前,现有人员能够基本确保海洋观测和预报业务的正常开展,但从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总体目标而言,依然缺少数值预报和声像产品制作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2.2 海洋观测网

东营辖区海域内共计有海洋站(点)11个,其中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有在运行的东营港海洋站、在建的青东5 海洋站,国家海洋局烟台中心站有在运行的垦东海洋站,中石化海洋采油厂环境预报站有8 个海洋站点。虽然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东营沿岸海洋站点数量较多,但海洋站点分布不均匀,大多数站点集中在埕北油区和东营港周围海岸海域,而且观测要素单一,老黄河口以西和新黄河口以南岸段海洋观测还处于历史空白。

2.3 海洋预警报

东营市海洋预报台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为技术支持,自2011年6月开始在“海上东营”网站对外发布东营市毗邻海域包括近岸刁口、东营港、黄河口、广利港等4个人群密集区域的浪高、潮位潮时、水温要素的短期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这对于近几年来东营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现阶段还未开展其他海洋要素和48h、72h短期及中长期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并且海洋预报产品发布渠道单一,受益人民群众范围较小,海洋预警报产品发挥的效果还不够明显。

3 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1 基本原则

建设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和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1 坚持政策引领

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发展的战略研究与谋划,制定促进海洋观测预报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1.2 坚持创新发展

立足于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业务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资源整合,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项目合作,合理解决技术、资金、人员等困难。

3.1.3 坚持稳步推进

有步骤地推进观测预报建设,坚持建设一批,成熟一批,应用一批的原则,逐步推进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发展。

3.1.4 坚持服务导向

提高公众对海洋观测及海洋预警报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的认知度,把政府和社会公众需求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观测预报业务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2 总体目标

建设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和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建设和完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系统,切实履行东营市人民政府赋予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公益服务职能,提升海洋应急管理能力,满足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应急管理和人民生活等领域快速增长的环境保障要求。

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实现建设好东营市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和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的总体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全面履行服务职能、建设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平台、提升预警报技术水平等。

4.1 全面履行服务职能

东营市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应严格按照东营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政府和社会公众需求,必须在现有海洋预报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以海区(省)海洋预报台为业务指导,独立自主开展海洋环境观测、预报业务的海洋预报台,实现海洋观测、预报工作按照国家及海区标准要求进行业务化运行。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能,分别建设综合观测室、综合预报室、数值模拟室、声像产品制作室等具体业务部门,切实加强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快速提升海洋灾害预警报技术水平,全面履行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公益职能。

4.2 建设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平台

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完善东营市海洋灾害预警报响应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增强业务支撑和服务能力,满足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和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应建设包括海洋观测预报动态显示系统、海洋观测预报综合业务平台、海洋预警报产品制作系统、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和综合海洋观测系统的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平台。

4.3 提升预警报技术水平

加强与北海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等预报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以业务开展需求为导向的观测预报技术研发机制,不断提升预警报技术水平,重点开展海浪、风暴潮、海冰、气象等数值模式的研发工作,加快推进数值预报业务化进程,实现东营市精细化数值预报。加强经验统计预报与数值预报产品的融合,进一步提升预警报精度和时效,扩展海洋预警报产品种类,增加48h、72h短期和中长期产品。引进相关专业高技术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提升海洋预警报技术。

5 关键技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建设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和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其中关键性的技术系统包含以下5个部分。

5.1 海洋观测预报动态显示系统

建设海洋观测预报动态显示系统,包括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商终端、远程会议系统等,实现海洋灾害视频会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海洋环境视频监控等功能,为海洋环境观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提供保障服务。

5.1.1 海洋灾害视频会商平台

建设海区(省)、市、县三级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保持能够与其他海洋观测预报机构联通,并可以任意控制显示图像窗口大小具备图像高清显示自适应功能,实现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数据双流、在线会议等功能。

5.1.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系统

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和赤潮、溢油等海上突发事件期间,开展海洋灾害远程应急协调指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

5.1.3 海洋环境视频监控平台

实时显示重点监控区域海洋灾害、观测设备等动态图像及音频,获取现场海洋环境声像资料,接收并显示各监控站点的实时视频资料,实时了解现场情况。

5.2 海洋观测预报综合业务平台

建设海洋观测预报综合业务平台,实现海洋观测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海洋资料综合处理、海洋环境与灾害数值预报、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支撑等功能,为海洋观测系统业务运行、海洋环境预警报制作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服务。

5.2.1 实时数据传输监控平台

接收东营近海海洋站、浮标、雷达及卫星遥感等海洋观测数据,实现各类海洋观测设备采集数据的实时接收和动态展示,并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状态,在数据和设备发生异常情况下,进行及时的报警,保证各种观测数据的正常传输。

5.2.2 海洋资料综合处理平台

建设海洋资料综合处理平台,通过对岸站、浮标、卫星、雷达等立体化观测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开展风暴潮、海浪、海温、盐度、海流、风场、海冰等要素的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产品制作,并实现各种预警产品综合展示。

5.2.3 海洋环境与灾害数值预报平台

海洋环境与灾害数值预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实现针对东营市研发和优化的精细化海洋、气象、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以及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数值模式的业务化运行。对普通用户实现预报产品的图形化发布;对特定用户通过客户端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实时针对性发布。

5.2.4 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

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主要实现可能对沿海造成影响的溢油、绿潮和赤潮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测预警和海上搜救事件提供搜救目标的漂移预测产品。同时,结合相关的应急处置资源和预案情况,进行有效地科学分析,辅助应急方案的制订与执行。

5.2.5 海洋防灾减灾数据库系统

海洋防灾减灾数据库系统是海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各级各种海洋环境管理、防灾减灾数据的存储和永久保存的实体。通过对各种海洋业务化观测资料、预警报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各种灾害相关数据的整合处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海洋信息标准、技术操作规范与质量管理体系,统一处理海量的、多源的、异构的海洋信息,构建海洋观测数据库、海洋预警报数据库、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库以及灾害历史数据库等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围绕不同种类的海洋灾害,提炼面向溢油、海冰、绿潮、赤潮、风暴潮等灾害的专题信息产品库,实现不同数据来源、不同时效、不同危害程度的海洋防灾减灾数据及其通过不同指标、方法和模型生成的多级海洋灾害专题产品有机无缝地集成;同时形成数据的更新、备份机制,建立元数据库,实现元数据导航和数据库联机检索、查询和交换等功能,提供灵活的数据访问接口和分析工具,为进一步建立海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提供高效、灵活的数据支撑。

5.3 海洋预警报产品制作系统

建设海洋预警报产品制作系统,利用计算机制作虚拟的三维背景和道具,通过影像摄录系统、视频合成系统的相互结合,生成全三维、真人与虚拟布景相融合的海洋预警报产品,实现巨浪、风暴潮、溢油等海洋灾害预测信息及时公开发布。

5.3.1 虚拟演播厅

建设虚拟演播厅,进行隔音、吸音处理,安装蓝箱、LED灯组、话筒、摄像机、录音机、提词器等设施设备,采用摄像机跟踪拍摄技术,对主持人解说、演示过程进行摄录,生成声像制作所需的各类视频短片或音频片段。

5.3.2 虚拟场景制作平台

由专业软件制作出二维或三维图形,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IN)、规则格网(DEM)两种方式制作出海面、地面或者其他的虚拟背景。

5.3.3 声像制作平台

对摄录完成的视频、音频文件进行后期编辑处理,与电脑制作的虚拟场景进行无缝合成,制作出生动、直观的海洋预警报产品。

5.4 海洋观测网络系统

在共享现有海洋站点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海洋预警报工作需求合理布局、科学建站,逐步建设以海洋站、浮标、卫星遥感、雷达、船舶等组成的综合海洋观测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4]。

5.4.1 海洋站观测系统建设

根据海洋站点建设标准和要求,依据东营市现有海洋站点分布密度,进一步完善海洋观测网络体系,在新户、刁口、小岛河等海洋资料空白的重要海域岸段选址建设海洋观测站,开展海洋气象(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天气现象)、海洋水文(海浪、潮汐、温盐)以及水质监测,实时获取单站探测范围内的观测及监测数据,获取长期、连续、稳定的观测资料[5]。

5.4.2 浮标观测系统建设

在东营近海选址布设多套水文气象浮标观测系统,增加海上观测资料的获取,为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提供基础资料。浮标站位选址应依据:1 根据目前浮标观测站位,在观测站点稀缺的海域重点观测,弥补观测能力的不足;2 选择重点关注的海域,在重点湾口、港口、水团等科研关注区域布放,有针对性地开展观测;3 避开航道、海底管线区、石油平台、军事禁航区等海域;4 综合考虑,与现有岸基站、雷达、浮标、平台等观测系统配合,形成综合立体海洋观测网。

5.5 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

继续利用“海上东营”网站发布短期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增加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手机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发布海洋预警报产品,建设东营市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实现公共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的连续滚动、迅速灵活、个性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及动态跟踪全程服务,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服务效果[6]。

6 结束语

(1)东营是风暴潮、海冰和大浪等海洋灾害频发的地区,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的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工作责任重大,而综合的海洋观测网络体系是开展海洋预警报工作的基础。

(2)建设包括海洋观测预报动态显示系统、海洋观测预报综合业务平台、海洋预警报产品制作系统、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和综合海洋观测网络系统的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平台,是做好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技术。

(3)培养高素养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各级预报机构及高校科研等单位的合作,不断引进海洋观测预报先进技术,是确保提升海洋预警报技术水平的基本保障。

海洋灾害风险 篇9

2008年5月30日, 中国海监B-3843飞机执行巡航任务时, 在黄海中部35°40.7′N, 121°57.6′E附近发现条带状绿色漂浮物——浒苔 (Enteromorpha proliferate) , 之后进行了跟踪监视。监视过程中, 浒苔不断向青岛沿岸飘移并迅速繁殖, 于2008年6月15日登陆青岛, 沿岸海面出现大面积浒苔, 对2008年青岛夏季奥帆赛的正常举办造成严重威胁。为此,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国家海洋局组织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及当地驻军成立了处置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海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指挥部, 实施多手段海上浒苔应急处理工作。在浒苔灾害实时监视、监测工作中, 航空遥感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对应急指挥部迅速及时掌握最新的浒苔分布与漂移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证了奥帆赛的如期举行。

1 加快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 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不同角度分析, 海洋环境安全是我们始终要应对的问题。从自然条件看, 我国浅海和滩涂广阔, 沿海湾众多, 在带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同时,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种灾害有来自人为的, 也有来自自然的, 其中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则是海洋海域利用和开发海洋经济过程中的衍生物。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具有分布广, 发生频率高, 影响范围大, 损失严重等特点。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目前海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五”期间, 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累计总量达57488.48亿元, 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多, 年均增长速度到11.1%, 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伴随着海洋产业总值的不断提高, 各类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对我国沿海省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呈上升的态势。我国沿海地区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沿海的许多区域, 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对能力却是相当脆弱和敏感。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既是关键发展期, 又是矛盾凸现期。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海洋环境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极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同时, 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比较薄弱, 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健全, 预防和处置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 加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迫在眉睫。

我国的海洋环境航空遥感监视、监测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主要技术力量集中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航空遥感监视、监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目视到传感器、由单一海洋环境要素到多要素综合、从定性识别到定量分析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图像处理、GIS、神经网络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海洋环境应急监视、监测业务工作中,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视、监测能力与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海洋航空遥感在海冰、赤潮、溢油等海洋环境应急监视、监测中, 其反应快速、机动性强、覆盖面广以及发现率高、数据信息获取准确、全面等特点, 成为预测、预报、监视海冰、赤潮、溢油等海洋灾害的重要手段,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重大海洋灾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 为沿海省市主管部门在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航空遥感技术在2008年浒苔灾害中应急管理创新做法及评价

青岛作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的举办地于2008年5月底突然爆发浒苔灾害, 对奥帆赛在青岛的顺利举行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一部署及山东省和青岛市浒苔前线指挥部的要求, 针对浒苔的特点, 充分发挥航空遥感灵活、机动、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 在2008年浒苔灾害应急管理中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视、监测方法, 为数值模拟和漂流预测及山东省、青岛市两级浒苔前线指挥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为打赢2008年浒苔灾害做出了贡献。

在以往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 航空遥感作为一种监视、监测手段采用一种或单独几种机载设备进行应急飞行, 获取数据也各成独立的体系很少进行数据综合, 数据量少, 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提供的支持薄弱。在2008年浒苔灾害中, 首次建立浒苔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监测体系, 综合利用以机载多光谱扫描仪 (MMAS) 、高光谱成像仪、可见光成像仪、红外成像仪和GPS为主要传感器, 辅助以数码录像机和数码相机等手段对浒苔灾害进行航空遥感监测, 对各种监测手段进行优势互补, 提供可见光、高光谱、红外航空影像图、录像、数码相片、浒苔分布解译图及有关统计数据等监测或解译结果。充分发挥航空遥感设备的获取高精度数据的能力, 以及航空遥感目视解译的手段快速获取数据的能力, 不仅可以获取不同尺度要求的浒苔监视监测数据, 而且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达到有效监视监测的目的, 为省市两级浒苔前线指挥部在奥帆赛场设置围油栏阻挡浒苔进入奥帆赛场和布置外围渔船打捞提供了快速可靠的决策依据。

3 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监视、监测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2008年浒苔事件的应急管理实践, 我们发现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然存在问题。重大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通常是跨地区的,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往往涉及多个省市, 而且这类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大, 受灾程度深, 可恢复性小, 其突发性也很强, 救灾工作的难度大, 受灾范围广, 受灾人数多, 救灾的工作量大, 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航空遥感在多部门、多技术手段监视、监测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如下不足:

(1) 缺乏统一协调:这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 具体包括海洋部门、环保部门、渔业部门、海事部门、边防部门与交通部门等。国家海洋局与直属的三个分局建立了应急管理的各级预案, 但其无权协调其它部门的工作。在2008年浒苔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军队、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面, 他们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 包括国务院、山东省委省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奥帆委、青岛市委市政府、山东海事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北海舰队、青岛警备区、武警青岛支队及青岛市部分企事业单位。这些参与部门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有时因为隶属关系和权力关系而造成冲突, 航空遥感也因此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视、监测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 飞行平台和相关设备不足:在2008年浒苔应急监视、监测中, 为及时准确的预报和决策, 对航空遥感数据的需求很大, 有时达到一天5架飞机7个飞行架次的高密度飞行, 所以以目前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3架飞机的规模无法满足海洋环境应急管理的需要, 只能从中国海监其它航空支队紧急抽调飞机进行支援, 而且缺乏飞机与地面实时通信技术支持和后期处理设备不足, 这既不利于海洋环境应急管理快速反应和长期监视、监测的需要, 也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

(3) 后备保障不足:航空遥感采用多技术手段监视、监测给设备维护保障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航空遥感设备部分是国内生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需要长时间、高密度的监视、监测, 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极易发生问题, 但应急监视的需要必须保障设备的应急响应, 保证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 需要机组人员、地勤人员、空乘人员及有关维护人员在有限的维护时间内保障设备的完好性, 这需要有关人员既要有过硬的技术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责任心, 但目前中国海监既没有飞行基地和维修中心也没有自己的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

4 解决我国航空遥感在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对策

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管理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的体制, 造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部门分割、条块分治、整合不够、信息不畅、责任不明等。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解决, 涉及多方利益, 仅靠一个部门或各方力量的独立作战, 很难解决, 所以需要各部门、各方力量的通力协作, 以实现协调行动、资源共享。针对海洋环境灾害的特点, 着重加强监视、监测和预测、预警机制的完善,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重大海洋环境灾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 建立精简、高效、完善、科学的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体系, 航空遥感在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中有着独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优势。借鉴2008年浒苔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 对促进我国航空遥感在海洋环境应急管理, 大力加强我国海洋航空遥感提出以下对策:

(1) 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协调, 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常设性的海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 国家海洋局承担着对全国海域进行监管的职能,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下并考虑到海洋环境应急管理的现状, 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由国家海洋局负责, 充分发挥国家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建立健全完善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国务院常设海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统一指挥, 由国家海洋局负责, 整合各部委的海洋管理职能机构起到中央和地方海洋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作用。航空遥感在统一的海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指挥下进行海洋环境应急监视、监测, 既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使处理后的有关数据迅速有效的传递到有关部门, 为海洋环境应急管理科学预测和决策提供保证。

(2) 积极配备适合海洋环境应急监视、监测的设备。这既包括飞机、传感器、处理设备和传输设备等硬件配备, 也包括各种数据处理流程和算法等软件。在硬件方面:在每个海区配备5架飞机, 包括一架续航力12小时以上的大型固定翼飞机、两架续航力6小时左右的中型固定翼飞机、一架续航力6小时以上的大型直升飞机和一架续航力3小时左右的中型直升飞机保证应急监视、监测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传感器应积极配备国内外成熟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设备保证应对各种海洋突发环境事件的监视、监测;处理设备配备高性能处理系统和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保障快速准确的处理数据并安全的存储;传输设备采用卫星通信、数据链、光纤网络和微波通信等设备保证飞机与地面数据处理中心, 飞机与海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 地面数据处理中心与海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的双向大容量数据传输。在软件方面:每种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因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数据处理流程和算法, 这需要预先针对不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特征, 研究出不同的数据处理流程和算法, 以保证在处理各种海洋环境应急监视、监测的迅速高效。

上一篇:苹果的组织创新下一篇:国有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