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风险管理

2024-05-22

灾害风险管理(共12篇)

灾害风险管理 篇1

摘要:从灾害的成因、过程、灾害控制与灾因管理入手, 论述了灾害学基本原理, 并据此提出了灾害管理ISO模式, 以及灾害管理的防灾减灾原理、GCSP原理、学习原理、法治原理、灾害管理周期等灾害管理原理, 最后介绍灾害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方法。

关键词:灾害,灾因,原理,管理

目前, 有关灾害 (Disaster, Catastrophe, Calamity) 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 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 或者受到外因干扰, 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 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 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 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 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 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 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 A—人为致灾因子, S—地理空间域, T—时间域, 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系统继续保持稳定, 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 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0时, 系统平衡被打破, 稳定性遭到破坏, 灾害已经发生。为了进一步理解灾害与致灾因子之间的关系, 上式可以简化为:

由此可以看出, 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 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 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 还与作用时间 (T) 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 (S) 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 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 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 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 实现灾害控制, 减轻灾害危害, 可以从L=f (D) 式入手, 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 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 预防灾害发生, 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 把握关键灾因, 对其实行控制, 以打断灾因链, 预防灾害发生, 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灾因链 (Disaster Causes Chain) 。

一般情况下, 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 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 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 灾因为vi, 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 j, 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 i, j=1, 2, …, n, i≠j, 则ei, j与eoi可以表示为:

显然, eij≠eji, 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

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 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 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 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 对于某一灾因来说, 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 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

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 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 打断灾因链, 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

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 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1) 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 (2) 权数较大的“边”; (3) 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 (4) 若由于技术原因, 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 使得通过方法 (1) 、 (2) 或者方法 (3) 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 则使用方法 (1) 、 (2) 或者方法 (3) 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 (5) 综合使用方法 (1) 、 (2) 、 (3) 、 (4) 确定关键灾因[1,2,3,4,5,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 (Disaster management) 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 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 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 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 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 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2,3,4,5,6,7,8,9,10,1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 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 (管理交流) 和Management Model (管理模型) 。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 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 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 预防灾害发生, 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 (Graded management) 、分类管理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分区管理 (Subarea management) 分期管理 (Phased management) 的英文缩写, 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 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 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 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 对灾害进行分类,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 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 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 (Learning Principle) 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 (Law Principle) 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 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 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 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 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 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 (Crisis Management) 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 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 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 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 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 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 降低灾害危害, 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 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 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但在实际情况中, 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 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 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 (Risk) 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 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 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 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 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 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 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 (2012-03-16)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 (2012-04-10)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 (2012-04-10)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 (2012-04-10)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 (2012-04-10)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 (2012-04-10) [2012-04-1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3.

[8]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9]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 (2008-03-18) [2012-04-11].http://www.sciencenet.cn/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10]陈福今, 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40.

[11]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2]肖鹏英.危机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灾害风险管理 篇2

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和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在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预测的G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步骤,认为这种思路有效,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 者:向喜琼 黄润秋 Xiang Xiqiong Huang Runqiu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成都,610059 刊 名: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年,卷(期):2000 11(1) 分类号:F069.9 F407.137 P694 关键词: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GIS  

★ 储运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 分析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论文

★ 风险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 知识管理环境的企业档案管理

★ 石化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策略探讨论文

★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 企业审计风险论文

★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范文

美国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 篇3

美国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其范围非常宽广,既包括龙卷风、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泥石流、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又包括工业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及化学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等环境灾害,更包括以针对平民生命财、损害国家利益为目标的恐怖事件,如1996年发生在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州政府大楼爆炸案,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的“9.11”事件,2002年10月发生在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的连环枪击案等都纳入了政府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范围。人们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一切,确实,“9.11”事件使美国的国内安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灾害救援管理角度看,“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更加突出地重视对恐怖事件的救援管理,可以说不惜动用一切资源进行预防和施救。

二、美国政府对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建立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灾害紧急救援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同的灾害种类差别也给紧急救援管理造成复杂性与艰巨性。美国政府在建立统一的灾害紧急救援法律以前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中,暴露出了诸如美国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州、郡政府之间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等弊端。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救援专家和专业人士,开展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立法工作。他们总结美国以往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管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历经2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92年由国会批准,出台了《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这是一部极具美国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特色的权威性法律,以大法的形式定义了美国灾害紧争救援管理的基本原则,救助的范围和形式,政府各部门、军队、社会组织、美国公民等在灾害紧急救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美国政府与州、郡政府的紧急救援权限,同时对灾害救援资金和物资的保证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三、管理体制先进,建立有统一高效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指挥协调机构。

根据《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专门成立了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它是独立的政府部门,直接对美国总统负责,具有极强的协调能力,一旦突发自然灾害,技术灾害或恐怖事件,可以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紧急救援,尤其是可以有效指挥协调28个政府部门和组织。美国政府紧急救援管理局还在全美划分了10个灾害大区,并分别建立了直属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领导的10个分支机构。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共2500人,其中900人在联邦管理局总部,其余1600人在全美10个分支机构,另外还聘有满足灾害紧急救援各方面需求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5000名志愿者队伍。

在美国政府与州、郡政府关系处理上,由于美国法律赋予联邦各州高度自治独立的权力,灾害紧急救援管理主要或首先由州政府实施,州、郡政府也都建有相应的紧急救援管理局,当灾害救援超出了州政府能力时,州长直接向总统提出救援请求,联邦政府紧急救援管理局各分支机构代表联邦政府立即参与并协助地方开展紧急救援工作。除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以外,美国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均成立有专门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机构,如美国农业部设有林业局灾害救援处、食品和营养晶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处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同时全美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系统还建有29个应急小组,每组10人,包括医疗、化学、交通、警察、消防等各方面专业人士,24小时昼夜值班,随时应付不测事件。

美国政府对州、郡地方政府的灾害救援支持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约70%的资金和物资用于公共项目支援,如对河道、公路、铁路、医院、学校、商业服务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给予资金、物质帮助;二是约30%的资金和物资用于对受灾公民家庭和个人的援助,如提供食品、洁净饮用水、毛毯衣物,开展伤员医治、避险转移,帮助重建因灾倒塌毁坏的民用住宅,搜寻遇难者和失踪人员等。

四、灾害救援资金充裕,技术装备先进

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郡政府都有比较充裕的灾害救援资金预算,资金负担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各负其责。联邦政府和州、郡政府除正常的灾害救援资金预算外,都还有一块是遇到特大灾害时,临时由政府向议会提出增拨灾害救援资金议案,增加紧急救援资金。联邦紧急救援大法规定,遇有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时,首先动用地方资金、物力,当灾害救援超出地方资金和物力能力是时,州、郡可以分别向上一级政府申请援助。而发生恐怖事件的紧急救援资金和物资则全部由美国政府承担,如“9.11”事件救援所发生的120亿美金就是由美国政府全部承担的。一般情况下,美国紧急救援管理局每年调配的资金有20亿美元,相关部门也都有各自的预算,如美国陆军工程兵总部每年用于民用救灾的资金预算是12亿美元;农业部农场服务局每年用于对受灾农场主的救助资金为30-40亿美元(补助受灾损失的50%—70%);农业部食品和营养管理局每年对低于贫困线的1900万人的食品救助资金210亿美元(按每月每人78美元给予食品救济,同时又安排40亿美元用于妇女儿童食品营养计划)。大多情况下,美国政府承担了更多的救援义务,对特大灾害,72小时内发生的救援费用全部由美国政府负担,72小时之外费用25%由地方负担,75%仍由美国政府负担。而农场主遭灾后,则补助资金的95%来自于美国政府,5%来自于所在的州政府,郡、县不拿钱。对个人的救助资金,政府全部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划转,公开透明。

美国政府灾害紧急救援管理中,普遍运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美国政府的地球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的遥感技术早已运用于灾害检测、预警预报和跟踪。仅美国林业局、消防局就装备了114辆消防坦克、96架巡逻直升机。美国陆军工程兵装备有数百套具有先进计算机数字技术的指挥车辆,用于现场指挥。美国红十字会在全国装备有320辆食品快餐车,解决灾民临时就餐问题。如救援装备不能满足需要,根据法律还可征用民航、铁路、商船抢运救援物资,必要时还可动用联邦正规部队抢险救援。

五、高度重视灾害救援规划和人员培训

在美国,无论是综合协调机构联邦紧急救援管理局,还是各专业部门都十分重视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规划。按照《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规定,灾害救援管理各部门全部都制定有应急救援预案,紧急救援管理局负责制定全面的综合性的救援规划,教育、农业、交通、环保、消防、健康与福利、军方工程兵、警察、海岸警备队、红十字会、国际救援委员会等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与服务对象分别制定应急救援规划和预案,健全组织指挥机构,做好人员、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储备。各灾害紧急救援规划的预案中尤其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每年安排大量培训资金,用于人员培训,仅美国政府每年就安排8亿美元用于培训直属系统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

六、有一支具的较高专业技能的半职业化的志愿者队伍

隆德县防汛抗旱灾害风险管理 篇4

由于预测洪涝灾害的监测站点存在着不足, 监测预报能力有一定局限性, 监测不够及时。此外, 管理监测体系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 对于旱情的监测以及预测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防汛工作能力与科学化防范灾害不能相互适应, 由于, 防汛所需的经费问题, 依靠有关政府部门的资金力量是完全不够的, 社会机构尚未提供有利的帮助, 对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管理力度不够, 抗旱专业团队相对薄弱。

2 在治理防汛抗旱自然灾害中的意义

人们在生活中由于水旱灾害的因素, 人均收入损失我们根本无法预测, 目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积极有效的加强防范和治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技术日益上升, 防汛抗旱技术也得到了保障, 我们也对防汛抗旱有了新的认识。针对隆德县气候问题地分析, 我县防汛抗旱的治理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在管理自然灾害所发现的问题的同时采用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 隆德县目前在控制自然灾害避免经济损失, 控制灾害发生的同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治理自然减灾问题的研究

3.1 防汛工作的理念以及防范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自然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这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要加强规范意识从自身做起, 从而避免灾难的发生, 为此, 当前的工作就是针对容易发生灾害地区进行彻底排查, 控制洪水继续蔓延减少损失。目前防汛体系不仅是保护农田, 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也是其首要目的, 随着对防汛管理工作的日益调整, 我们在防汛工作加强的同时, 有利的对洪水进行全面防范以及管理, 把实践管理意识极限运用到生活中, 利用有益的资源为生产生活创造效益, 同时加强管理意识, 在防洪领域上运用科学手段积极完善治理管理体系, 现在最注重的就是防洪体系实施与建设, 能更有效迅速的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在防范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注重水灾的发生原因, 以目前状况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给经济造成的损失, 但是, 防洪体系的建立是避免损失的先决条件, 通过实现新的改革, 对隆德县预防洪灾有一定的帮助。

3.3 人类对防范意识的提高

为预防自然灾害发生, 就要逐步完善防范措施以及更新工程技术, 应从社会管理做起加强自我规范安全意识, 有效控制水旱灾害的形成。利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经济、合理规范的遵守社会活动, 严禁随意开发侵占河道, 更不应该在洪水多发区随意建设, 相对有的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更应避免建立高耗水的企业, 想要避免自然灾害首先从点滴做起。所以, 要合理规范制定防范洪水风险制度, 提高人类在活动中遇到风险时的安全意识。拟定洪水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制定有关的改善制度, 合理规范利用以及开发土地, 建立实施价格政策, 避免人们在生活中浪费水资源, 根据这一政策提倡节约用水, 为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实施政策。

3.4 提高加强能力规范

隆德县的经济发展不断扩大, 但是目前依然避免不了水旱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甚至自然灾害的问题变得日趋严重, 所以除了规范正确的生活外更要注重加强防洪能力, 强化专业抗洪抢险以及服务队的建设。实际上, 隆德县抗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首先我们要成立专业的抗灾团队, 利用先进设备来针对防洪问题进行治理, 采用科学的手段来实现发展经济。

3.5 对防汛工作的宣传计划

为了提高全县防汛抢险工作, 有关部门组织对救灾知识进行培训, 以镇、村为重点进行演练。拟定有关于防汛的工作方案, 进一步将防汛工作范围扩大到乡镇以及县里。同时, 针对防汛的宣传工作进行深化改革。着重加强以媒体为渠道进行多方面的宣传, 以专访为题进行宣传防汛工作, 大力引导全县以及各个政府部门积极有效地参与并加强治理防汛工作。积极完善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 设立网上专栏以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针对应急措施进行山洪灾害防御。随着时代的变迁洪灾是人类无法避免的, 以此人们要提高安全意识, 配合政府部门下达的任务做好防汛工作, 随时准备应对洪灾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逐步建立完善的防御体制, 不断加强对防御知识的贯彻以及宣传, 培养专业的团队, 积极引导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合理开发水域以及水源。

摘要:现如今由于经济不断增长, 隆德县对治理防汛灾害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们面临一系列决策问题, 其目的是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治理方案。

灾害风险管理 篇5

Vol 28 No 1

第 卷第 期

13 1 Jan 20 13

年 月

1

·

灾 害 学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陈 容 崔 鹏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61004 1 2 100049

四川成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摘 要 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 经验表明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

风险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分析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成效基础上 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

还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 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综合减灾协调机制不完善 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和减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对社区减

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我国社区灾害管理工作 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 建立社会参与

的长效激励机制 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资源化利用 并注重

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 灾害 风险管理 社区减灾 现状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811X 7>2013 01 - 0133 - 06

〔8〕

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和风险减缓

0 引言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遵循以上步骤 但强调民众的

参与和风险决策的执行 是一个参与式循序完善

的过程 主要程序包括 社区分析和灾害风险评

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球

估 社区减灾规划 灾害应急预案 的制定 执行

范围内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 尤其在社会经济

和监督评价和反馈〔9〕CBDRM 改变了传统灾害

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

〔1〕

国家或地区更为突出 如2008 年汶川地震后 管理的弊端 降低了灾害管理的成本 是一种有

〔10〕

效的灾害管理模式 具有以下特点 ① 坚持自

我国汶川地震灾区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减灾机制② 鼓励社区

等次生灾害暴发的频度和规模显著增加 严重威

〔2〕

居民广泛参与

③ 关注弱势群体 ④ 建立减灾备

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预测 震后泥

石流活动在 5 ~ 10 20 灾机制 ⑤ 将灾害风险管理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年内比较活跃 甚至长达

〔2 - 3〕 加强社区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

年 山地灾害事件频仍 特别在汛期的山区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聚居的社会生活共同 一 加强社区减灾工作 全面提高基层社区综合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 防范各类灾害风险 是

体 由于人群的相对集中 位于山区经济欠发达 的社区在灾害面前是极为脆弱的但作为社会的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具有重

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在

基本单元 社区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实践上的成效 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

作用 众多灾害案例充分说明 公众参与程度的

的不足 并展望了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趋

深浅不仅直接影响到灾害损失的大小 而且严重

〔4〕

影响到灾后的社会稳定和重建进程 减少灾害 势和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风险切实有效的措施是人们自发地参与和以适当

低成本减灾〔5 - 6〕社区灾害风险管理 Community-1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CBDRM 就是本着

1

这一理念提出的 这种以人为本的自下而上的灾 国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害管理模式鼓励人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全过程 1 1 1 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

即在对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社区减灾管理 形成

〔7〕 的基础上 有效地控制和处置灾害风险 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美国的 防灾型社

低的成本 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基于灾害风险理 建设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组织形

论的风险管理过程一般由以下4

个部分循环进行 分析和评价 以最 了比较区 的式 运行机制 宣传

教育等方面值得借鉴 其中

收稿日期20 12 - 06 - 08 修回日期20 12 - 07 - 23

973 2011CB409902 IRDR - CHINA IRDR2012 - Y01

基金项目 国家 计划项目 中国科协 项目 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社会实践专项

1985 - . E-mail greatcr 163 . com

作者简介 陈容 女 汉族 四川宜宾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957 - . E-mail pengcui imde. ac. cn

通讯作者 崔鹏 男 汉族 陕西长安人 研究员 主要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

134

灾 害 学 28 卷

开展社区防灾教育和培训是建设 防灾型社区 的 ①确认 支持和加强本地的应对机制 充分考虑

〔11〕

重要前提 而防灾社区建设的核心是建立社区 并不断提高当地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与企业 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等相关组织和机构 ②确立开展持续性的参与机制和协调机制 吸引

〔12〕 的伙伴关系 教育 培训及建立伙伴关系是社 和引导更广泛利益群体参与 尤其是最易受到伤

区提高其横向整合度和纵向整合度的有效方式

害的弱势群体 ③ 建立有效的社区防灾减灾管理

Stehr 〔13〕认为横向整合度和纵向整合度都高的社区

数据库 普及和深化社区减灾取得的成果 总之

灾后重建工作通常进行得较理想 一方面社区能 政府是灾害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因此

动员自己的力量 针对社区自身的需求进行重建 政府领导人的动机和承诺 并愿意采取拟议的综

另一方面又能从外界取得更多重建所需的资源

合减灾方法是保障自然资源 生命财产安全并促

〔23〕

德国联邦政府注重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全社会的风 进灾害易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险管理能力 日本的社区 基层 灾害风险管理有政府组织

NGO

两种做法 ① 政府在编制城市规划 地区防灾规为减灾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组织

划和应急预案时 首先做好社区的风险评估 ② 性和广泛的民间性 社会性在自然灾害管

政府与居民一起 或以居民为主体 基于政府提 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是政府灾害管理的有

非作的灵活理中发24〕

供的科学的基础资料 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不同 力补充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灾救灾在国外发达

〔14〕

比例尺的危险图和面向家庭的应急疏散避难图 国家已经比较成熟 已经广泛参与国际灾害管理

· ·

日本作为灾害多发国家 提出了 公助 共助 自 在南亚各国 以社区为基础的减灾备灾和救助活

〔15〕

助 的减灾理念 并在法律中明确了各级政府 动 多数由非政府组织进行 其中国际非政府组

- -

企业 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 职责和义务 强 织是中坚力量 从而形成了一种 政府 援助国

〔14〕

化了 自救 互救 公救 相结合的合作关系 非政府组织 三方合作 协调救灾 恢复重建的机

〔25〕

加拿大在法律中也明确了基层政府和居民的职责

制 在全球化趋势下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防灾

〔24 26〕

鼓励社区居民开展自救和互助 减灾国际合作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1 2 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的尝试与经验

企业作为资源和服务提供者 在社区灾害管

社区减灾实例 理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

近来年国外不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开展了 了政府灾害救助的财政负担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尝试积累了许多 社区公众在防灾减灾中有着特殊的责任和意

宝贵的经验 由于简单挡土墙不能有效地减少滑 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公众是社区减灾管理的

2004

坡风险 年 东加勒比海地区启动了社区边 主体 只有社区居民认知了风险并积极参与减灾

坡稳定性管理项目 Management of Slope Stability in

备灾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将人

〔16〕 Communities MoSSaiC 该项目充分调动当地 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政府 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居民参与边坡 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也带来了

稳定性防治〔6 17〕实地验证表明MoSSaiC 项目效果

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 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

显著 在社区建设网络水渠可以有效地截获不同 的这些社区减灾经验表明 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

形式的地表水 从而可以最大化地减少滑坡风险 社区减灾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减灾形势日益严峻的

这种方法可能很好地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脆弱社 今天 多方合作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势在必然 经

〔6 18〕Tsinda & Gakuba 〔19〕

区 研究表明 非洲卢旺 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风险并确

达基加利市若要实现可持续减灾 迫切需要虚心 持续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当减灾的重

听取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意愿和建议 需要完善 在减少地方脆弱性和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上

〔6 10 18 20〕

组织结构和政策规划 联合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可以减轻风险 减少损失

验表明 加强社区保可点放时 就

2

在亚洲开展了 可持续社区减灾 试点活动 成效 中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

显著 值得借鉴 风险管理上进行了许多有益

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 企 中台湾地区的社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管

业及社区公众在社区减灾中的角色 熟 已形成较完善的社区减灾管理机

1999 7 6

通过一些国家的社区减灾实践 逐步认识到 年集集 级地震后 为了减轻灾害损

我国在社区灾害的探索 其理已日趋成制

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 企业及社 失 并增强民众参与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台

〔20 - 22〕 2000

区公众在社区减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湾于 年启动了非工程减灾方案 土石流 即

国家灾害管理者在社区减灾中主要扮演两个 2004

泥石流 疏散演习年开展了 自下而上 的土

角色① 建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减灾战 石流自主防灾社区建设在预报预警和疏散避难

〔22〕 〔27〕

略 ②作为拥护者和推动者促进其他利益体参

等方面不断完善 实证研究表明 这些减少社

与社区减灾 地方灾害管理者 减灾工作者重要成 区风险的方案 包括减灾工程 疏散演练及有节制

的〔28〕

员 是领导和协调的焦点 其主要职能有三点 符合成本效益

135

期 陈容 等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中国大陆引入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概念已有多 表明 多方合作有力促进了我国社区减灾工作的

年 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 蓬勃开展

政府和学界越来越重视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和

实践工作 加大了政策 技术和财政支持力度 2 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例如 群测群防是我国当前山地灾害社区风险管

1

理的 雏型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 体发展不平衡

〔29〕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

害风险管理开展程

我总从总体上看 各地社区灾

〔30〕 20 10 8 13

用 如 年 月 日 清平特大山洪泥石

度不一 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平

600 m

流成功组织避险 泥石流冲出量约 万 远

衡 主要表现在 ① 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

远大于舟曲泥石流 但死伤人数远远小于舟曲

部发达地区相比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人力 物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群测群防的有

和财力都较落后 ②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

1966

效运行 但由于制度 观念等一些原因 的减灾能力建设依然十分薄弱

邢台地震后至今 群测群防工作大至经历了起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30〕

步 高潮 调整 复兴四个发展阶段

化参与程度不高 首

年 农村社区社在市场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社会 2 2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群测群防必然有新的形式

先 表现在社区居民还未真正参与灾害风险管理

和内涵 目前 我国建起了一支 多万人的群测

的全过程 如风险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等活动很

群防监测员队伍 在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多发区建

少吸收当地居民参与 社区民居参与群测群防

立了群测群防体系 完善了县 乡 村三级防灾

疏散演练的积极性不高 减灾的责任感不强 需

任制 并由政府落实补助经费 明确责任到人

要落实经费补助 其次 当前我国主要致力于减

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 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

灾救灾的民间组织发展缓慢 究其原因 ① 自身

〔35〕

报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防灾减灾的能动

内部制度不完善 如财务 监督和培训制度

性各地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

②有利于民间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 民

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避险明白卡 间组织面临体制约束 社会资源不足 社会资本

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的基本培训全覆

匮乏 制度性支持缺乏和公益捐赠不足等局

〔35 - 36〕

并开展综合减灾预案演练 以确保预案具有

面 此外 企业支持社区减灾工作存在问题

2009 11 9 11 12

可操作性 如 年 月 日和 月 日 联 和局限 中小学在社区减灾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也

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民政部合作的农村社区减 发挥不够

灾模式研究项目分别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广坪3 缺乏有效的社区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镇骆家嘴村和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马口

从当前中国的现实看 社区减灾工作基本都

〔31〕

村 举行 农村社区灾害救助应急演练 这是新 是依托社区村 居 委会来组织落实 社区干部基

中国建国以来民政部首次在村一级农村社区进行

本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社区干部缺乏防灾减灾

的防灾应急演练 为探索中国西部农村社区基于 知识 临灾应急处置的专业水平不足 难以有效

〔32〕

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地承担起社区减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一方

随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大力推进及全国范

面 社区减灾还没有列入部分村 居 委会重要日

围内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的积极创建 社区灾害 程 另一方面 社区村 居 委会对增加社区社会

风险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日趋成熟 应用也更 资本 社区网络 的重视不够 社区成员间信任度

为广泛 如在社区减灾工程和扶贫工程实施中引 不高等 这些都不利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开展

入了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理念 云南省景东县漫湾 特别是难以形成政府 组织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和

〔33〕

镇滑坡治理 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中庄

配合 社区缺乏有效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对防灾

〔10〕

村灾害风险管理 就是两个成功的案例

减灾效果有很大影响 例如 群测群防在具体操

2007

为促进企业参与社区减灾 年以来 民 作层面运行难度较大 存在组织 监督 管理制

政部与亚洲基金会共同实施了 灾害管理公共合作

度不健全 网点建设运行不规范 信息报送不畅

〔30〕

项目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美国商会也参与其中 通 重监测轻预防 经费不足等问题 徐玖平

〔24 26〕

- NGO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强化公共 私营部门的 等 研究了 参与灾后援助联动和重建的综

〔34〕

合作来改进中国在备灾和赈灾方面的管理 汶 NGO

合集成模式 对 开展社区减灾工作具有指导

川地震后民间组织在社区层面开展参与式实践 NGO

意义 但在当前社区减灾工作中 企业 政

上进行了大力助推 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 是 府 专家及社区民众之间怎么有效协调有待进一

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 简称 绿色 步探索

4

流域 国内一家民间环保组织 开展的 灾害社会 社区缺乏有效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

影响评价 灾害管理规划能力建设 等一系列融培近年来我国 一案三制 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

训 实践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大量实践 进展 但大多数社区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

136

案缺乏针对性 有的社区预案只是模仿上级部门 金用于灾前防御 这个问题在贫困地区尤为 的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没有充分体现社区的特殊 此外 由于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各涉灾部

〔37〕

了一定灾 害 学 限资突出

性 资源的整合 部门之间的合作 协调等 门资金分散使用且不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

防灾规划 应急预案的编制大多靠政府完成 公 果不显著

众参与度不高 且大多数预案没有经过演练和实

践的考验 公众对防灾规划和预案的知晓率较低 3 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展望

〔38〕

Pearce 认为公众参与社区灾害管理规划是可持续

Brenda 〔39〕

减灾效

减灾的重要保证 等 认为制定社区灾害 根据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

管理规划必须了解其中高危人群的社会和经济现

针对目前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

实 要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作用 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需要加强的方面 5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3 1 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

部分政府和社区公众对灾害风险存在侥幸心 我国针对社区层面没有出台相应的减灾法规

理 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突发事

因而社区很难在防灾减灾方面做到有法可依 未

〔40〕

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缺乏制度化保障 尤其在 来我国应在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积

中小学校 农村社区和企业施工单位 防灾减灾

极推进社区减灾的法规建设 在国家政策及法律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针对性不强 缺乏长期性

法规层面不断完善社区防灾减灾的相关条款 如

由于防灾教育的不足 公众灾害防范意识普遍薄 通过法律形式 明确各级政府 企业 社会和公

弱 自我安全防护知识匮乏 参与减灾的主动性

民的减灾职责和协调机制 合理分担各地及各级

不高 即便是城市社区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

政府财政投入比例 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规

应急文化体系〔4 1〕如上海市有近91 4 的被调查

范等 并实现 预防文化 宣传教育的制度化

者认为自己 缺乏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技能 希望更 3 2 建立社会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

〔42〕

多地了解掌握 灾害风险意识不足一方面导 关注社区的潜力和需求是社会恢复和灾害管

致人们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

如砍柴取薪 滥垦分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

土地 随意建房 施工 开矿等 为安全隐患埋

的资源状况与社

下伏笔

另一方面导致灾害应急能力不强 如

〔48〕 理的重要原则 应充需求 关注点 经济状况 社区 会背景 效益与效率等原则 探讨各利益群体的 12 6 ·28

年 宁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白 参与激励机制

主要考虑的内容有 制订扶持政

鹤滩水电站施工人员 20 人失踪20 人遇难〔43〕

策 建立伙伴合作机制 为企事业单位 民间组

从近年来的灾情统计看 工矿企业发生群死群伤 织和志愿者提供宽松的活动平台针对不同需求 的概率较多 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反思印度洋海啸 开展有效的培训等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挑战之

〔49〕 的教训后指出 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建立早期预警 一是保持社区层面防灾减灾的持久化 因此

系统和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12〕Srinivasa &

如何建立长效的社会参与激励机制 营造全民自

Nakagawa 〔44〕

认为人们应树立危机意识 以印度洋

觉参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文化氛围 是

海啸为契机 学会更好地为未来的灾难做准备 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因此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3 3 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6 社区防灾减灾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加强各利益相关者在灾害风险管理各个阶段

〔49〕

由于缺乏有效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 社区防 性和参与性尤为重要 我国社区减灾需

灾减灾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个方面 ①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灾害预警预报 区减灾工作高效实施 今后应该探索的内 的协调要在确保社

精度不高 ② 缺乏统一的应急队伍 参与社区防 容主要有 建立社区减灾委员会 健全防灾减灾

灾减灾的志愿者呈老龄化 ③ 应急避难场所 应 调机制 完善部门协同 上下联动 社会

急物资管理及维护权责不明 ④ 减灾资金有限且分工协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模式 建

有限的减灾资金没有得到有效使用 项目实施过 全社区资金优化 信息共享 如预警预报等方

程中 按照垂直层级分配资金 社区层面资金往 险分担 如灾害保险 人才培养 应急保

综合协参与 立健面 风 〔45〕

往不足 设立社区防灾减灾的专项资金 并纳 障 群测群防 绩效评估 监督反馈 监控灾害防

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是可持续减灾的重

治工程 建筑施工及应急预案执行等工作 等减灾

〔46〕

要保证 然而 当前中央财政并没有明确支持 机制 保障社区减灾工作有效实施

社区减灾工作的经费预算地方政府对社区减灾 3 4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的投入也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此外 灾 在了解社区灾害应急能力的基本状况和综合

害风险分散机制和经济补偿机制滞后 造成融资 水平基础上 通过宣传 培训 教育 演练等方

〔〔50〕

渠道不畅 从而加重了政府应对灾害的财政负 式提高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片面政绩观驱使下当地政府很难保证将有 你准备好了吗 市民灾害准备指南 一定程度

137

期 陈容 等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上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对社区居民进行灾害教育的 al 2005 .

〔51〕 〔6〕 Anderson M G Holcombe E A Blake J et al. Reducing land-

范本 该指南为家庭提供了如何针对各种灾害

slide risk in communities Evidence from the Eastern Caribbean

《 的具体指导 实践意义很强 我国的 震后贫困村

〔J〕. Applied Geography 20 11 31 590 - 599 .

〔52〕

恢复重建过程中环境风险规避指南》 在指导人 〔7〕 . 〔D〕.

尹占娥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上海 华

东师范大学2009 .

们识别和减少环境风险上具有积极作用 但目前

〔8〕 .

殷尹占娥 许世远 等 灾害风险理论与风险管理方法

尚未在社区普及 且该指南对使用人员的知识基

研〔J〕. 灾害学2009 24 2 7 - 1115 .

础要求较高 因此 一方面应进一步做好推广工

〕 究 杰

Yodmani S.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Vulnerability Reduc-

作 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广大社区实际 针对不同 tion Protecting the Poor 〔R〕. Manila Asia and Pacific Forum

灾种设计编制通俗易懂又具体翔实的实手册和挂 on Poverty 200 1.

〔10〕 . 〔D〕.

陈冬梅 以社区为本的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兰州 兰州

图 同时 还需要鼓励人们广泛参与社区灾害

大学20 10 .

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重视全民尤 〔11〕 . 〔D〕.

游志斌 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 北京 中共中央

其中小学的防灾减灾教育加强社区应急物资储 党校2006 .

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交通 通讯以及防灾减 〔12〕 . 〔J〕.

郭正阳 董江爱 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 理

论探索20 11 4 121 - 123 131.

灾基础设施等 树立预防文化观念 以提高社区

Stehr S. Community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disas-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ters 〔C〕 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New 5 加强社区灾害资源化利用

York Rothstein Associates200 1.

自然灾害如果合理调控 一定程度上可以转 〔14〕 . 〔J〕.

顾林生 国外基层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评析 中国减

灾2007 6 30 - 35 .

化为资源 如九寨沟昔日的一系列堰塞湖经自然

〔15〕 . 〔J〕.

伍国春 日本社区防灾减灾体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模式

保存 成了今日著名的海子风景区 同时增强了

城市与减灾20 10 2 16 - 20 .

河谷岸坡稳定性 大大减少新的崩塌滑坡的发

〔54〕 〔16〕 Anderson M G Holcombe E A. Management of slope stability in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管理初探 篇6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X9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96-01

一、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定义

地震应急救援项目是指政府在地震发生前后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不同阶段进行的一系列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项目管理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防范和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由于地震灾害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管理必须具备超前性、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一)地震应急救援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定义。

地震应急救援项目就是指“在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根据灾害发生的程度及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分类,由国家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调集各方救援力量,按照层级管理要求,分批、分片、分时间段进入灾害发生地域,对受灾人员及财产实施积极有序救援的整个过程。”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减少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持社会稳定。工作特点是:时效性强、协调性强、专业性强、社会要求高,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公共管理工作。

地震救援项目是个系统工程具体可见图1:

图1 地震救援项目系统工程图

(二)地震应急救援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启动。

救援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对救援项目应该包括什么进行定义和控制,为达到救援项目目标,规定救援项目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救援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救援项目启动、救援项目范围计划及定义、救援项目范围核实。

救援项目启动就是地震发生后,依据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成立项目指挥部,调集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启动应急响应,确保机械设备、保障物资、医疗等快速到位,投入救援工作。

(三)救援项目范围计划、定义及核实。

地震一旦发生之后,将以震源为中心,以震波的形式迅速向周围地区辐射,若发生在人类活动的地域,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财产等损失。可大体将受灾区域划分为核心受灾区、受灾区、边缘损失区、次生灾害隐患区四类。核心受灾区是指人员生命损失及财产损失的集中地区;受灾区是指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遭到大面积损毁,但人员伤亡较少的地区;边缘损失区是指仅仅受到地震一定的辐射影响,实质损失不大;次生灾害隐患区指地震发生后,造成的局部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进而会造成次生灾害,如堰塞湖、山体滑坡等的区域。对于一次地震来说,救援项目的主要作用空间是核心受灾区,要求必须以最大的力量、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设施和装备、抢救人员。

面对以上救援项目的特点及情况,救援项目的范围管理就更加重要。救援项目范围计划主要是依据应急预案而来,实际地震发生后,根据灾区情况适时调整计划。救援项目范围定义主要是将整个救援工作实施分解管理,即将救援工作分成更好管理、更高效的组织结构。通常按照救援小组实施,配备有建筑物评估人员、救援人员及机械设备、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确保救援人员抢救过程中能够科学施救、确保安全,同时抢救出的伤员,第一时间可以得到救助。

二、救援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及管理过程

据统计,震后30分钟抢救出来的伤员成活率为91%,24小时后成活率为80%,48小时成活率为30%,72小时后成活率不到10%。根据世界各国的地震救援经验来看,震后72小时为黄金救援期。通常地震生命救援有效期集中到震后1-7天。随着时间不断向前,救援项目的人员物资配置也随时在调整。根据时间来划分,主要有一下几个阶段,如下表1所示:

表1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救援阶段救援维稳阶段维稳安置阶段维稳重建阶段

(1)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迅速进行灾情预估;(3)收集上报灾情信息;(4)调集救援力量进入灾区;(5)抢救生命财产;(6)实施有效的外围管控;(7)启动应急物资保障;(8)根据灾情变化及时;(9)调整救援计划及方式;(10)做好宣传舆论引导;(11)实施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12)做好心理疏导(1)继续做好受伤人员搜救;(2)派出相关执法力;(3)量对重点部位实施武装警戒;(4)实施武装巡逻;(5)做好卫生防疫工作;(6)建立临时安置场所;(7)做好基本生活、医疗物资的保障供应;(8)紧急物资需要评估(1)实施武装巡逻;(2)建立临时安置场所;(3)恢复重要公共服务;(4)创造临时就业机会;(1)重建公共安全秩序;(2)规划基础设施建设;(3)科学论证灾区建设发展;(4)重建生活、生产秩序;(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6)发展小额的融资支持项目支持当地就业和再创业

救援阶段(前三天),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救援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项目救援指挥部,迅速判明受灾地点、受灾区域及面积,受灾程度大小、地震源所在区域及范围,以政府为主体,快速集结救援力量,迅速开展救援。主要目的是抢救伤员,其特点是需要大量收集地震信息资源,实施有效的损失评估,在评估基础上,组织施救人员、救援物资进入灾区搜索营救受伤人员,同时对各中震后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分析。

救援和维稳阶段即主要目的是抢救伤员和维护灾区秩序。由于救援黄金期已过,通常人员地震受灾人员存活率开始下降,同时随着灾区群众的恐慌阶段已过,此时很多受灾人员会返回家中抢救财务,准备生活必需品。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会借此机会盗取灾区财物。指挥部必须开始派驻相关人员(警察、武警)对重要部位如银行、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大型仓库等实施警戒,在重点部位实施武装巡逻,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财产的安全。维稳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减少地震灾害时间和空间上的蔓延,通过宣传及安排其它一些活动稳定灾民情绪、减少公众恐慌、稳定经济与公共秩序,规避潜在的公共危机事件,避免引起社会动荡。

维稳和安置阶段,主要解决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卫生防疫等。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全面的安置受灾人员;注重解决食品卫生、公共心理、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件,尽快恢复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电力能源供应系统,恢复生产生活的安全环境等。注重计划震后恢复基本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重点生产。安置工作主要包括临时安置和心理干预两个环节,逐步开展基础设施修复、救灾财务管理和次生灾害预防控制,为重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地质灾害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篇7

地质灾害档案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和声像材料,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地质灾害鉴定档案;重大事故、重要事件档案;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档案等。目前, 地灾档案工作还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需要, 如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较薄弱, 对地质灾害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未把地质灾害档案工作摆上领导的议事日程;有的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档案门类, 与文书档案等混装在一起;有的单位在地质防治活动中, 不注意收集积累地质灾害档案材料, 管理手段落后, 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也很少检查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和加强地质灾害档案的管理。

1. 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 提高地质灾害档案社会意识。

地质灾害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在地质灾害的预防、抗害、自救、重建等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门要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并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文件;大力宣传地质灾害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的作用, 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2. 推进地质灾害档案的制度化管理。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 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 添置设备,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维护地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同时, 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乡、村两级地灾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其档案业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地灾档案管理制度, 按照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 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如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利用制度等, 促使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的部门多, 既有县、乡政府部门, 又有村 (居) 及其他行业部门, 使得所形成的档案内容十分广泛。因此, 地质灾害档案收集归档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要以县、乡镇为单元, 全面收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资料, 如 (1) 分布状况:所在乡镇、村; (2)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层、坡度; (3) 灾害类型: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4) 灾害规模: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5) 危害程度和危险范围:需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受威胁人数和可能经济损失; (6) 其他:如该乡村在历史上有无发生过地质灾害, 若有发生要收集其发生的时间、类型、规模等文件材料。二是地质灾害鉴定档案。聘请行业专家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分析鉴定, 对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要特别注重收集。三是重大事故、重要事件的档案。在防灾过程中如有重大事故、重要事件发生, 应及时将灾害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声像、材料与处理情况及时跟踪收集起来, 以便存档。四是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预案档案收集内容包括: (1) 编制依据:各乡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 各灾点防灾方案表:影响户数、人数、疏散转移路线、临灾应急安置地点等; (3) 防灾网络图和责任分解表; (4) 防灾避险卡和防灾明白卡; (5) 警示标志牌内容:类型、影响范围、防护措施、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五是地质灾害防治档案。要注意收集地质灾害点在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档案材料。六是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重建的档案。七是地质防灾水文、气象档案。主要收集降雨量、台风情况等有关资料。八是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以及领导讲话、会议材料等。

4. 强化地质灾害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灾害风险管理 篇8

1 海洋自然灾害风险概念

海洋自然灾害作为自然现象使人类社会经济遭到损害 (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事件, 目前已有多种多样的定义, 但迄今尚无统一认识, 从深层次的含义上看, 海洋自然灾害实际上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表现, 因此, 人们从社会和经济遭受破坏或损害的角度来研究灾害和评估灾害, “灾害风险”的概念既从这个意义上出现的。由于海洋自然灾害具有自然现象与社会经济双重性质的特征。因此, 它的风险也必然涉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特征。由于诱发各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现象的性质和时空变化尺度及其特征各不相同, 因此它所造成的灾害风险也具有不同特征。由此, 这些具有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海洋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风险构成了灾害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 为了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必须考虑到这个目标中隐含着因海洋自然灾害的可能发生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这种具自然风险和社会经济发展风险双重性质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

2 国内外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管理

美国政府在其减灾计划中有个很明确的理念“减灾始于风险评估”, 如早在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TVA) 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就是风险评估[1]。事实证明, 风险评估不仅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规划的制订和一系列水利工程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而且为难度极大的风险区居民迁移的宣传和说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估之先例。其后, 西欧、日本和印度等纷纷效仿, 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的深入。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人类对灾害风险评估问题的研究更加迫切。近20年来随着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 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不仅注重自然灾害本身的研究, 而且将其与社会经济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逐渐重视并强调自然灾害的人文因素,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大会提出了灾害风险的科学体系和综合风险管理模式, 并将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2]。达沃斯会议强调政府有责任承担并处置风险, 有组织地进行风险分析与决策, 即建立灾害评估与管理机制。

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预测, 具体计算人员伤亡、特质和社会易损性, 分析社会组织个体和集体的承灾救灾能力并进行灾前准备和资源配置, 以及政府信息沟通及各种决策的实施等。灾害风险管理是风险分析与风险仿真、风险适应和处置的综合。风险—灾害—行政管理这一因果链构成了灾害风险科学体系。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可后, 各国学者都依据国际经验和本国实际, 积极探索并试图建构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体系。日本和美国政府公共行政政策交流会提出的风险灾害管理互动协助报告阐明了21世纪是风险面对的世纪。政府有必要实施危机管理机制, 这项工作在日本、北美和西欧等国正在逐年扩展, 应急处置和长期处理两类计划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2003年SARS之后, 我国政府加紧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订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 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及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应对海洋灾害的救助能力, 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3 影响我国的主要海洋灾害

影响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按其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主要分为:风暴潮灾害、赤潮、灾害性海浪、海冰和海啸等5种灾害。

3.1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灾害亦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危害较大、破坏较强的海洋自然灾害。风暴潮灾害居海洋自然灾害之首, 世界上绝大多数因暴风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我国海岸线漫长, 滨海地区地域辽阔, 南北纵跨温、热两带。春秋季节, 渤、黄海沿岸是冷暖空气频率交汇的地区, 而渤海又属于超浅海, 极易于温带风暴潮的发展。夏秋之时, 东南沿海又频繁遭受台风袭击, 台风风暴潮时常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又是台风登陆最多的国家, 因此温带风暴潮灾和台风风暴潮灾均十分严重。同时, 土地资源的匮乏促使沿海城市不断向风暴潮灾害易发的海岸地带拓展, 灾害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沿海因灾死亡的人数明显下降, 但经济损失随着沿海的发展却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 风暴潮灾害不仅居我国海洋灾害之首, 也已成为威胁沿海经济发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3.2 赤潮灾害

我国最早发现赤潮是1933年在浙江镇海至台州-石浦一带的夜光藻和骨条藻赤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增加之快、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已严重威胁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

3.3 海冰灾害

海冰灾害是渤海区域的次要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发生于我国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海域。海冰可以推倒海上平台, 破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舶, 阻碍船只航行, 另外海冰灾害还会给近海和滩涂养殖业带来损失。2009—2010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发生的海冰灾害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造成巨大损失。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等沿海三省一市受灾人口达6.1万人, 船只损毁7 157艘, 港口及码头封冻296个, 水产养殖受损面积207.87千hm2。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18亿元。

3.4 海啸

据记载, 我国台湾省在历史上有过毁灭性海啸灾害, “影响所及台湾全岛地震, 且伴随横扫台湾西南沿海的海啸, 造成巨大的破坏”。虽然我国近几十年来均未发生海啸灾害, 但是我国周边沿海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既面临着局地海啸的威胁, 也面临着越洋海啸的威胁。据有关预测, 在我国主要存在三大地震海啸高风险区:台湾周边地区、南海周边地区和东海沿岸地区。另根据数值模拟计算, 如果南海东部发生地震引发巨大海啸, 我国台湾岛和华南沿海都将遭受严重袭击。

4 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灾害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受“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的思维约束, 对海洋灾害的危机意识淡薄, 海洋灾害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海洋灾害管理长期以来是政府职能部门日常管理机制在突发事件中的延伸。此外, 我国对公众的海洋灾害风险教育不足, 防灾应急教育尚未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 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海洋灾害, 缺乏基本了解、必要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4.2 海洋预警报能力较薄弱

近年来, 各级海洋部门不断加强海洋观测体系建设, 强化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有效地降低了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减轻海洋灾害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海洋预报减灾工作, 尤其是地方各级海洋部门的海洋灾害观测和预警报能力还比较薄弱, 沿海海洋观测预报系统能力不足, 监测手段、预测预报的准确度都有待增强和提高, 某些新灾种的监测预报还是空白, 观测布局还需进一步充实优化, 与新时期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 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海洋灾害管理和防范体系尚需完善。

4.3 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目前我国海洋突发事件及灾害应急体系初步健全, 但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各行业应急中心各自为政, 没有“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 这些中心大多按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行业划分, 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在服务内容上, 彼此独立、互不统一是造成公众报警知识缺乏、信息通报不方便的主要原因。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多中心指挥”现象时有发生, 往往延误救援[3]。

4.4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

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沿海地区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 沿海单位岸线承载的经济量较大。近年来, 我国重化工业、电力业和制造业等纷纷趋海布局, 跨海大桥、跨海隧道、钢铁基地、能源储备基地、石化基地和港口等, 在沿海地区密集建设, 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危机隐患不断增多, 原有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源不断外延和激化, 新的灾种和致灾源不断产生[4]。灾害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据了解, 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已对风暴潮和海浪等灾害影响有所考虑, 但绝大部分都未充分重视可能遇到的海啸巨灾和海冰灾害的风险。而在重化工、储油储气基地等工程设计过程中, 基本没有针对重大海洋灾害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一旦发生类似日本的海洋灾害, 不但会对这些设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还有可能造成核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溢油等次生灾害。而由于原有的应急管理模式中部门间权责关系的不对称, 导致各种灾害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界面关系”模糊, “谁都有责任, 谁都有权力负责”, 实质上从根本上削弱了管理能力。

4.5 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有关海洋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分散在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中。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与减灾有关的法律法规30余部。其中, 《水土保持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 提升了海洋灾害管理工作, 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比国外法律体系以及参考我国海洋灾害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海洋防灾法律法规体系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法律体系中缺乏能指导综合防灾减灾全局工作的基本的法律法规。二是不同部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制定的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 造成法律条文上的重复、矛盾和执行上的不协调。三是防灾减灾领域中许多需要法律调整的问题无法可依, 用政策和行政手段代替法律的功能。

5 构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际社会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发展趋势, 针对海洋灾害风险特点及我国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构建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5.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起步较晚, 其组织形式既有合理的方面, 也有过渡性的成分。其合理方面的表现是:目前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就众多专项灾害的监测、预报来说, 因每一灾种的性质、生成机制、暴发形式以及破坏机理并不一样, 因此对具体灾种进行技术层面的管理按专业、按种类进行, 这是其合理性的表现。其过渡性的表现是:灾害评估管理存在以部门为界实施管理。对于一些规模大、范围广的灾害, 仅仅依靠某一部门进行处置则显得极为不足, 需要集中跨部门、跨地区不同部门的专业优势, 尤其是在统一指挥调度方面, 各部门、各海区之间的相互协调指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将灾害风险管理工作, 集中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集中管理, 建立中央和地方统一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因此, 科学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体系, 一方面是在专业和技术层面, 对特定灾种实施分部门、分灾种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在管理层面, 实施集中管理。其目标应是在逐步集中分散在专业灾害管理部门的非专业管理任务的基础上, 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对灾前准备、灾时应急和灾后重建各个阶段管理任务的集中管理, 发挥灾害管理资源的效益, 提高全社会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水平。

5.2 规范海洋灾害预警报机制

规范的灾前预警报机制是有效减少损失的关键。海洋灾害预警报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平台, 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灾害态势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 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 并给出参考性对策建议,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科学的灾害预警报机制:一是要有完善的海洋观测预报体系, 包括建立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网络和分级分区的海洋预报工作机制, 形成国家、海区和省市相结合的职责分工明确、产品各有侧重的海洋预报体系。二是要提升海洋预报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及时发布海洋灾害预警报, 丰富预警报产品, 增加发布内容和发布频次与范围。三是要定期开展本地区的警戒潮位和潮位基点的核定, 开展对海洋灾害变化规律的研究, 提升对各类海洋灾害预报和趋势预测的能力。

5.3 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在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上, 海洋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在灾害风险管理的立法上前进了一大步, 但其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确立和规范各级政府紧急应对突发事件的权力和责任, 而对灾害风险管理的其他环节尚无法全面涵盖, 难以形成包含灾害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法律体系。至于目前国家已经颁布的灾害风险管理的专项法律, 都只能适应单项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要求, 无法规范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和灾害救助行动。应尽快出台“海洋灾害发布标准”“海洋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标准”“海洋灾害防御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海洋灾害防御中的职责和义务, 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和强化海洋灾害防御规划、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海洋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沿海经济发展规划, 使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走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道路。

5.4 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规范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就是把灾害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到灾前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计划。为充分发挥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 首先要把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纳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中,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的灾害风险区划, 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在沿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沿海产业开发布局规划以及沿海大型工程、园区可行性研究阶段, 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和规划审查的强制内容, 必须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预测海洋灾害影响, 通过风险评估设立海洋经济发展的“安全阀”;其次研究建构科学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分析程序与动态模拟模型, 为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提供技术支撑;要研究设定风险评估的规范、程序与标准, 依据不同部门和海洋灾害风险要素的性质、特征和潜在威胁, 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为防范各种海洋灾害风险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5.5 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是建立大型信息共享平台。实践证明, 无论是灾前备灾, 还是灾时应急, 抑或灾后恢复重建, 从战略规划到组织实施、从制订计划到选择方案、从应急决策到现场指挥、从资源调度到工程建设等, 都需要准确、及时的现时与历史的涉灾信息, 缺乏充足信息的灾害风险管理决策, 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 必须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解决不同涉灾部门的整合问题, 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解决灾害管理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问题, 在共享信息平台上实现灾害风险管理的协同与配合。开发构建《基于减灾战略实施的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 该平台设置应包括:经过严格筛选的实用减灾技术、减灾科学知识、满足灾前备灾、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与重建所需的各种实时涉灾信息的获取技术等内容, 其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实现不同专业灾害评估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二是为实现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信息公开化服务, 使政府部门的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受到社会的监督;三是帮助公众了解灾害风险信息, 并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管理。

5.6 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

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 但提高全民海洋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 建立海洋灾害教育体系, 开展全民风险意识教育, 是加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 要把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纳入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人员的培训之中, 教育他们在进行重大问题决策、决定沿海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公共政策等关系公共利益的政务活动时, 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防止决策失误导致的海洋经济损失。其次, 将海洋灾害风险知识和应对技能作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的基础层次提高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第三, 利用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风险防范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教育, 借鉴日本开展全民防灾教育的经验, 着力提高公众的海洋灾害风险意识和避险技能, 为提高全社会的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关键词: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向立云, 程晓陶.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2]郭军赞.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初探[J].城市, 2009 (10) :71-76.

[3]吴新燕, 顾建华.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6 (6) :109-114.

我国暴雨灾害的常见风险研究 篇9

一、我国暴雨分布特点与成灾因素

(一) 我国暴雨概况。

我国暴雨大多发生在夏季, 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以下特点: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一侧较多、背风坡一侧较少;从季节分布来看, 冬季暴雨通常发生在华南沿海地区, 在4到6月, 华南地区暴雨频发, 在6到7月期间, 长江中下游地区时而发生持续性暴雨, 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降雨雨量多的特点, 而7~8月正是北方各省的汛期, 降雨强度大, 极易引发灾害, 8到10月期间, 雨带转向南方推移。

(二) 转移过程。

我国地域广阔, 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季风气候, 由暮春至仲夏, 冷空气向北转移。冷暖空气形成对流系统, 就会出现暴雨。我国重要雨带的位置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自南向北进行推移。华南地区为我国暴雨最为频繁的区域, 雨季持续时间较长 (4到9月) 。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一时期就是长江流域的梅雨期。7月下旬雨带转移到我国北方。在夏季风的强烈作用下, 我国暴雨日和降雨量的分布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内陆逐次降低, 而在西北高原地区全年平均暴雨次数普遍较低。

(三) 暴雨成灾因素。

暴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通常是在大气环流以及天气、气候系统影响综合影响下而形成的。暴雨现象能否对社会各领域的生产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引发灾害, 其相关因素就要有经济, 人口, 防灾抗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所以说暴雨灾害的出现既存在自然因素, 又包含其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

1. 自然因素。

天气与气候因素是导致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 而当暴雨发生以后, 地理环境就成为影响暴雨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环境含有降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江河分布等内容。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不但具有高原和山岭, 而且还有平原、盆地和丘陵等地形。地形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由暴雨而引发灾害的影响以及导致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2. 社会与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破坏森林植被, 引发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影响蓄洪能力;侵占河道, 流水不畅;防洪设施标准偏低;大中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 引起地面沉降, 加剧了城市洪涝险情。

二、我国暴雨灾害的常见风险分析

我国暴雨灾害分布较为广泛, 超过60%以上的国土上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隐患, 我国600多座城市存有防洪问题的高达90%, 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加速了雨水的汇集与洪涝的蔓延, 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暴雨灾害时发生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涝以及沿海风暴潮灾害,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我国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暴雨灾害风险也各部相同, 其主要有以下多个方面的风险隐患。

(一) 滑坡、泥石流。

在我国高原以及山地等地区, 由于受到山石阻挡作用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绕流和爬流等现象, 在暴雨降临时或者降雨后, 高原和山地在暴雨推动作用下, 有可能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 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其实质原因就是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这是因为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 一方面森林可以截流降水, 另一方面, 森林的土壤渗透率高, 蓄水性好。如果水土流失严重, 当遇到大量持续降雨时, 土壤以及山石中水分达到饱和, 在暴雨的强力冲刷作用下, 就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暴雨灾害。

(二) 洪涝泛滥、没城。

在盆地以及山间平川地带, 通常而言, 由于地面坡度较为陡峭, 沿河大多是阶梯台地, 因此就拥有良好的排水环境, 洪水浸淹规模也相当有限, 不易引发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然而, 如果遇到高强度、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 特别是特大暴雨, 就有可能引发洪水没城的严重灾害, 再加上盆地与山间平川地区的工农业较为发达, 人口基数庞大, 与水争地的现象日益加剧, 更一步增加了这些地区对暴雨灾害防御的脆弱性。其主要因素就是围湖造田、填土造田等, 这些现象会导致湖泊的数量与面积减少, 河流不畅, 蓄洪能力大大下降, 一旦连续性暴雨出现, 大量的降水就汇流入河, 造成河水暴涨, 泛滥成灾。填湖造田是湖泊萎缩的直接原因, 而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又兴起了围湖建房, 进一步加剧了湖泊面积的减少。

(三) 农田淹没、堤防溃决。

在我国平原地区, 由于其地势平坦, 面积辽阔, 较少发生以冲击性为主的山地灾害, 而以漫渍型的涝灾为主, 造成大面积的农田与土地淹没, 给我国农业收成、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等造成重大损失, 还会引发江河堤防溃决, 导致极为严重的暴雨灾害, 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人们的经济发展活动一方面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快, 使得大量泥沙流入河道, 增高河床, 引发流水不畅同;另一方面大量侵占耕地, 使能够吸纳水分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这样在暴雨来袭时, 河水水位大幅度上涨, 在有关建筑设施的阻挡作用下, 积水排放不利, 极易引发破堤、管涌, 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四) 交通堵塞、工程失事。

持续降雨引起道路较滑, 甚至部分地段泥泞不堪, 给交通带来重大阻碍, 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交通堵塞现象,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工程建设中, 由于暴雨的出现, 很多户外项目不得不中止, 很多设施在雨水冲刷、浸泡、腐蚀等作用下, 就有可能出现工程失事的事故。

(五) 其它风险。

2011年8月, 宜兴竹海风景区内“千米滑道”因短时遭受强暴雨冲击受损, 并导致伤亡事故, 使得景区内游客2人死亡, 26人受伤。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中, 暴雨灾害往往还会造成电网中断、珍贵树种死亡、破坏景区等, 在特定时期还会影响学生高考等。

三、暴雨预警机制

根据预测降雨量的不同, 将暴雨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四个等级。按照预测等级, 科学合理地做出防治措施, 如, 暴雨红色预警的标准为3h内降雨量超过100mm, 政府和有关部分就应该为应急与抢险做好准备, 停止集会、讲课, 并且做好山洪、滑坡等防御与抢险工作。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暴雨灾害常见风险的研究分析, 我们充分认识暴雨灾害所引发的后果, 应该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暴雨灾害, 增强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全面反映各级政府抗击自然灾害的举措和效果, 团结各方面力量, 完善暴雨预警机制, 形成抗灾救灾合力。

参考文献

[1] .程文利.城市暴雨灾害与强化城市水文研究[J].陕西水利, 2012, 6

[2] .于文金, 郝玲.淮河流域暴雨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3

[3] .焦双健, 肖承楠.滨海公路干线暴雨灾害防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 2011, 5

[4] .张永红, 葛徽衍.关中东部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陕西气象, 2010, 6

我国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研究 篇10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国家, 毫无疑问, 海洋对中国的发展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总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的土地上, 人口却占全国的40%, 国民生产总值 (GDP) 更高, 占全国的60%, 素有“黄金海岸”之誉称。然而, 近几十年来, 各类海洋灾害 (如风暴潮、赤潮、海岸侵蚀等) 已造成我国沿海地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世纪80年代因海洋灾害造成交通运输和海上生产活动、沿岸工程设施、城镇和盐田等经济损失巨大, 每年经济损失多达10多亿至数十亿元;自90年代以来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1];据200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 自1990—2008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 478亿元, 死亡人口 (含失踪) 达5 904人 (图1和图2) 。

从图1可以看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1996年前后, 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最高多达308亿元 (图1中的1997年) ;而后在2006年前后, 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最高达332亿元 (如图1中的2005年) 。

另外, 从图2可以看出,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含失踪) 的人口数出现在1994年, 高达1 248人, 而后人口伤亡数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 但是近年来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仍然较高, 与现阶段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相违背。

由以上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数据表明, 我国沿海区域已成为海洋灾害影响的高危险和高风险区域, 并且其威胁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 海洋灾害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社会可持续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 对待自然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土地利用的规划阶段就必须考虑到自然灾害这一问题[2]。

2 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

2.1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根据自然灾害定义分析, 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 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因此它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围绕自然灾害的动力过程表现出的各种自然特征, 是自然作用下的产物, 可用自然灾害的规模、强度、频次以及灾害活动的孕育条件、变化规律等来刻画;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是指与成灾过程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经济特征, 如人口、财产、工程建设活动、资源开发和防灾能力等。因此自然灾害是自然动力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海洋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分支, 因此, 海洋灾害同样也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

2.2 开放性与动态性

海洋灾害系统是一个“人、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系统, 这一系统不断地与其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充分体现了这一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 海洋灾害的形成, 需要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海洋灾害的发生, 又对其外部环境系统产生影响, 甚至产生或引起其他灾害。

海洋灾害风险处于动态之中, 其大小随时间延续而变化。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 一方面人类不断进步,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灾害造成的绝对损失在增加, 但相应的防灾减灾能力也在增加;另一方面, 人口的增长迫使人类不断向自然条件原本不适于居住的区域拓展生存空间, 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大。就海洋灾害来说, 60%都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 从而增加了人在海洋灾害面前的暴露性, 导致历史海洋灾害风险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而潜在的海洋灾害风险却在逐年增加[1]。

2.3 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

不确定性包括海洋灾害现象发生的不确定性、资产分布的不确定性及防灾措施运用的不确定性等多方面, 其中又以海洋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为主[3]。海洋灾害这种不确定性反映着海洋灾害风险的存在, 因此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是不确定意义上的估计[4]。

可预测性是指海洋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规律性。如海洋灾害等级—频率分布符合某些概率曲线规律, 发生概率可以预测;承灾体价值及易损性可以预测;海洋灾害对承灾体的损害程度可以预测, 从而可以综合确定海洋灾害的风险。当然, 海洋灾害风险的可以预测主要是指经济风险, 海洋灾害的非经济风险大多是难以预测的[5]。

2.4 风险的不可避免性与空间差异性

自然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从地球诞生那一刻起就也没有停止间断过, 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人类才将其看成一种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的灾害[6]。从哲学的角度讲, 完全杜绝滑坡海洋不发生是不可能的, 海洋灾害引起的风险将永远存在。

海洋灾害风险具有空间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类型的、不同强度的海洋灾害威胁;二是不同地区财产密度和易损性差异也很大, 即使同样强度的海洋灾害出现在不同地区, 造成的灾情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3 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3.1 国外海洋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近20年来, 国内外众多的关于海洋灾害的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会议主题大体都围绕如何减轻海洋灾害和预防海洋灾害等方面展开。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自然灾害始于1987年联合国发起“国际减灾十年行动”;1999年联合国将减灾行动计划由原来的国际减灾10年计划调整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计划 (ISDR) , 重视降低人类社会系统对灾害的脆弱性, 建立安全世界;2001年由奥地利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IIASA) 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所 (DPRI) 联合提出了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IDRMI ) , 并发起了IIASA-DPRI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在布鲁塞尔2001年召开的世界风险大会使人们明确了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安全, 只可能“接受一定风险水平条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则更加强调了运用综合手段进行灾害风险的管理, 有效提高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 并实现与灾害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看来,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20年世界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7]。期间, 国外一些专家与学者围绕国际自然灾害的会议精神, 对海洋灾害类型、形成机制和防治措施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8,9,10,11]。

3.2 国内海洋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对于海洋灾害, 我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在借鉴一些海洋灾害多发国家, 如美国[12]、韩国[13]、加拿大[14]、荷兰[15]以及日本等经验的同时, 也开展了海洋灾害调查、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 如王圣洁[16]、张绪良[17]及赵领娣[18]等对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及防治的研究, 期间还有其他学者与专家通过不懈的努力, 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为海洋灾害的防治与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19,20,21,22,23,24]。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海洋灾害作为灾害研究毕竟只走过20余年的历程, 其调查手段、评价方法及其工程防灾减灾决策理论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998年5月7—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和代表们介绍了我国海洋灾害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讨了在减轻海洋灾害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与减灾体制;2008年1月河北省向当地政府提交了我国首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图;2008年11月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前海岸带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重点对海岸带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如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管理系统还很不成熟;再如海洋灾害动力作用于人类社会财富时的破坏损失类型及其损失程度研究尤其薄弱, 也很少有专家或学者开展此类工程室内实验研究, 目前很多时候主要根据专家经验或统计方法获取。另外, 前人对海洋灾害的研究多局限于现象的调查与描述, 而对于海洋灾害进行系统地研究则较少, 基于GIS的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方法理论基本属于空白[25,26,27,28,29]。

4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与研究趋势

4.1 海洋灾害风险管理

当前, 我国防范海洋灾害已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和具体措施。在严峻海洋灾害面前, 中国政府对海洋灾害防灾与减灾工程十分重视, 较早开展了海洋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国家海洋局成立, 大批的专家与学者开始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防灾减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如, 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相继投入运行, 如天津、浙江、山东、辽宁及江苏等省 (市) 建立防潮堤和海挡等工程措施来有效保护其城市、重要工业和农田土地;同时, 也采取非工程措施, 如建立监测网、预警预报系统等预报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以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 无数次海洋灾害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 对待海洋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海洋灾害这一问题[2]。因此, 要解决海洋灾害在减灾中面临的问题, 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海洋灾害是由海岸带与整个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孕灾环境、海洋致灾因子、近海海域及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为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 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对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编制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 以此为依据开展风险预测与管理工作。对此, 要求我们基于GIS的强大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管理功能及可视化特点, 深入了解海岸带及近海海域海洋灾害形成机理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灾害的驱动机制与抑制机制, 编制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对保障沿海区域的经济持续、快速、安全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4.2 海洋灾害研究趋势探讨

对于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腾飞猛进, 海洋灾害对其的威胁与损失却是越来越不可忽视, 此时传统的以单个工程项目为研究或整治为目的方法和手段在减轻海洋灾害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而区域性的、超前性的预测研究却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 从20世纪 80年代至今, GIS的应用已从数据管理、多源数据数字化输入和绘图输出, 到数字高程 (DEM) 或数字地形 (DTM) 的使用、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分析、GIS与决策支持系统 (DSS) 的集成技术的应用, GIS已逐步发展成熟并深入应用[29]。因此, 基于GIS的沿海区域海洋灾害风险预测与管理的系统研究, 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海洋灾害预测与风险管理, 实现社会经济建设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 丰富完善海洋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总之, 伴随着国际减灾10年活动的结束与国际减灾战略行动的开始, 中国关于海洋灾害的研究开始转移到海洋灾害与海岸带工程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 并开始从高新技术的应用着手, 开展海洋灾害的非线性研究、海洋灾害的定量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呈现历史与现状描述向预测与规划发展、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从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向GIS技术为核心的模型化评价与计算机制图发展的态势。

摘要:文章基于近20年来我国的海洋灾害数据分析对比, 得出我国沿海区域已成为海洋灾害影响的高危险和高风险区域, 并且其威胁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 对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认为其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等基本特征, 为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与管理提供了信心与希望。而后, 回顾国内外的风险预测研究历史, 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认为对待海洋灾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海洋灾害这一问题, 从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角度, 编制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对保障沿海区域的经济持续、快速、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抗低温灾害中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篇11

【关键词】玉米;大豆;抗低温;抗春涝

几年来,五大连池市持续低温多雨寡照,不利的气象条件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延迟了作物生育进程。玉米生理苗龄略慢于去年同期,生物量略少;部分晚播大豆还未出苗;水稻返青慢,一般5月20日以后插秧且秧苗素质低的水田不同程度出现黄叶,个别地块出现死苗。

二是对病虫害发生较为有利。有利于水稻潜叶蝇、大豆疫病、玉米烂心病和丝黑穗病等病虫害的发生。

三是极易引发药害。由于一些农民按干旱条件使用种衣剂或除草剂,稀释倍数低,施药量大,在低温多雨情况下极易发生药害。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结合五大连池市农作物种植结构、种植特点,在抗低温灾害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水田要突出抓好五项措施落实:一是加强水层管理。实行浅水灌溉,以利增温,保持3~5cm水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人力削低池埂排水口高度,以便及时排出过多降水。井灌区要延长出口管线,准备晒水池,改灌水为补水,避免直接灌水。二是及时追肥。要适量追施硫酸铵等速效氮肥,以此补充前期温度低、肥效释放慢、土壤肥力不足问题,促进养分吸收,加快水稻生根发育,促进返青。三是搞好补插。有预备秧苗的,要拔除严重枯黄叶的秧苗,及时进行补插。四是科学防治病虫害。实施浅水灌溉,降低潜叶蝇发生几率。已发生潜叶蝇的地块要使用啶虫脒适时防治,尽量少用高浓度的氧化乐果。五是防止草荒。弱苗地块不要实行封闭除草,除草剂适当晚施,做到返青后施药。要使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避免发生药害。插秧密度较稀,单穴苗少的水田要慎重使用丁草胺,避免对分蘖造成影响。已发生丁草胺药害的地块要增施生物肥或植物激素,减轻药害。

旱田作物要加快铲趟进度,全面实施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多鏟多趟,活化耕层,放寒增温。大豆、玉米要力争做到三铲三趟。要早间苗、早定苗,结合间苗、定苗,对缺苗的地块实行就近借苗坐水移栽,确保十成苗;不能进行补栽的要及时补种其他作物,减少损失,增加收入。要及时追肥,有条件的要追2遍肥,加快作物生育进程,促进苗情转化。同时,各地要做好病虫害、药害的田间监测,一旦发现,适时采取防治和补救措施,切实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作物生长安全。进入4月中下旬以来,气温普遍偏低,而且连续降雨,导致玉米幼苗普遍存在生育进程延迟、幼苗较弱等现象,而且部分耐低温较差、种子活力偏低或播种过早的玉米田也会出现粉种现象。为此农户应根据幼苗长势和田间土壤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1 及早查田补种

玉米出苗阶段及时查田,详细查看有无粉种及缺苗情况。若缺苗较多,可毁种早熟品种或催大芽及时坐水补种;有预备苗的及时进行补栽;若缺苗不是很严重可就近借苗带土坐水移栽。毁种过程中要注意除草剂当季和前茬残效对作物影响,如玉米田使用莠去津不可补种或毁种豆科作物。

2 适时疏苗、定苗

2~3片叶时将小苗、病苗、弱苗间掉,当3~4片叶时进行定苗,结合间苗除净“护脖草”,间苗要连根除掉,不留“剃头苗”,减少多苗对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3 抓紧苗期深松,做好铲趟管理

由于连续降雨多数地块土壤过湿,导致根系缺氧,而且土壤温度较低也导致幼苗生长迟缓,部分品种幼苗出现生理障碍,因此出苗后务必及时进行铲前深松,整个生育期做到三铲三趟,达到放寒、增温、松土、促根和灭草的目的,促进生长发育和早熟。

4 缺素地块及时叶面喷肥或追肥

由于连续低温多雨容易诱发缺素现象。对于出现“花白苗”的缺锌症状,可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喷1~2次;对于“三叶期叶鞘呈紫红色,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展,以后叶间变黄,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的缺氮症状,可追施尿素10~15kg/亩或用2%尿素溶液喷施;对于播种过早低温诱发出现的“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等缺磷症状的地块,早期可开沟追施过磷酸钙15kg/亩,后期可叶面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

参考文献

[1]杨檑,郑毅,汤利.不同生育期玉米大豆间作土壤水势变化特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2]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08).

[3]李晓伟,黄红英.大豆利用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 (16).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篇12

本文将对天水椒树湾、泰山庙滑坡进行风险评估, 并比较风险评估和损失评估之间的区别, 为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应用于工程实践积累经验。

1 基本术语

滑坡风险评估中主要用到的术语有以下几条:

1) 滑坡规模M:滑坡体体积大小, 以m3计。可将其分为极大 (≥5 000 000) 、很大 (≥1 000 000) 、高 (≥250 000) 、中 (≥50 000) 、小 (≥5 000) 、很小 (≥500) 、极小 (<500) 七个等级, 对应的Ms取值分别为7, 6, 5, 4, 3, 2.5, 2。

2) 发生概率P:滑坡年发生概率。Fell将其分为极高 (≈1) 、很高 (≈0.2) 、高 (≈0.05) 、中 (≈0.01) 、低 (≈0.001) , 对应的Ps取值分别为12, 8, 5, 3, 2。

3) 危害H:滑坡体积和发生概率的乘积。可将其分为极高 (Ps×Ms≥30) 、很高 (Ps×Ms≥20) 、高 (Ps×Ms≥10) 、中 (Ps×Ms≥7) 、低 (Ps×Ms≥3) 、很低 (Ps×Ms<3) 。

4) 脆弱度V:滑坡发生后能影响范围内单一损失程度的描述。可将其分为很高 (≥0.9) 、高 (≥0.5) 、中等 (≥0.1) 、低 (≥0.05) 、很低 (<0.05) 。

5) 单一风险Rs:发生概率和单一个体脆弱度的乘积。可将其分为很高 (≥0.1) 、高 (≥0.02) 、中等 (≥0.005) 、低 (≥0.001) 、很低 (<0.001) 。

6) 整体风险Rt:可以预计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经济活动或环境受到破坏的数目。

2 实例应用

本文以天水椒树湾、泰山庙滑坡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2.1 风险评估

1990年8月11日天水突降百年不遇的大暴雨, 椒树湾、泰山庙滑坡急剧变形, 情况紧急, 后因治理措施得当滑坡得到了根治, 目前依然稳定。椒树湾、泰山庙滑坡的情况 (1990年) 如表1所示。滑坡影响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滑坡体上的村庄, 常住人口6 000, 记为A;滑坡前部工厂, 厂中常住人口800, 记为B;滑坡前的公路, 时通过人数100, 记为C。

滑坡规模M=500 000 m3, 等级高, Ms=5;年发生概率P可取0.2, 等级很高, Ps=8;Ps×Ms=40, 危害等级极高。滑坡风险评价结果见表2, 表2中Va为单一个体受滑坡影响的概率;Vb为在个体 (建筑物或汽车) 受到滑坡影响时有一人伤亡的概率;Vc为在个体 (建筑物或汽车) 受到滑坡影响时财产损失比例;VL为人员伤亡的脆弱度, VL=Va×Vb;Vp为财产损失的脆弱度, Vp=Va×Vc;RS1=VL×P, RS2=Vp×P;Rt1=RS1×受影响的人数, Rt2=RS2×受影响的财产。

2.2 结果分析

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允许风险即可接受风险, 滑坡也存在其允许风险。允许风险通常以人员的年伤亡率表示, 其值可按式 (1) [9]确定:

Ρ (f) =Κs×10-4Νr (1)

其中, P (f) 为允许风险;Ks为允许风险社会指数;Nr为受影响的人数。

可以看出椒树湾、泰山庙滑坡的风险远远大于其可允许风险, 一般要求滑坡的允许风险不大于10-5。

通过前面的计算可以得出椒树湾、泰山庙滑坡风险评估结果:人身单一风险远远高于允许风险, 财产单一风险等级分别为很高、高和中等;人身整体风险为769人, 财产整体风险达1 778万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考虑椒树湾、泰山庙滑坡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影响, 滑坡应该进行彻底治理。

3 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的区别

人们往往很容易混淆“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估”这两个术语。“损失评估”一般用于对某一给定事件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作回顾性评价;“风险评估”一般用于对灾害程度作系统的预测分析, 是基于对单体事件或一系列可能事件的可能性评价来完成的, 如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程度、灾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王念秦等[10]曾在滑坡工程经济效益评估模式研究中对椒树湾、泰山庙滑坡的损失作了详细评估。

通过比较, 风险评估中人身整体风险为769人, 财产整体风险为1 778万元, 损失评估中分别为1 173人和6 429.8万元。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风险评估是一种不确定性评价, 一种预测分析, 需要考虑概率问题;而损失评估是一种确定评价, 一种回顾性评价, 不需要考虑概率问题。

同时, 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同。损失评估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归纳, 用来指导以后的研究和工作, 风险评估是对灾害范围、可能影响的居民和财产、破坏的可能程度、滑坡可能导致的社会经济影响等所做的预先分析, 是滑坡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4 结语

1) 天水市椒树湾、泰山庙滑坡风险评估结果为:滑坡风险远远大于允许风险。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考虑滑坡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影响, 可以确定滑坡的治理方案, 即宜采用工程措施根治, 这与当初经过实地勘察、工程效益分析结果一致, 初步证明了风险评估的适用性。3) 通过比较椒树湾、泰山庙滑坡风险评估结果和损失评估结果, 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 损失评估是一种回顾性评价, 风险评估是一种不确定性评价、一种预测分析。损失评估结果一般大于风险评估结果, 这是因为风险评估要考虑概率问题而损失评估不需要。风险评估是一种主动积极减灾防灾方法, 损失评估是一种被动减灾防灾方法。4) 滑坡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虽然在国外早已应用于工程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减灾防灾的重要方法, 但在我国目前却很少用于工程实践, 本文也只是为工程实践积累经验, 还需在工程中论证其价值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摘要:以甘肃天水椒树湾、泰山庙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风险评估的基本术语、评价方法和步骤等,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滑坡的风险等级及防治级别, 同时, 针对“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估”两个极易混淆的术语, 比较了二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滑坡,风险评估,允许风险,损失评估

参考文献

[1]姜云, 王兰生.地理信息系统在山区城市地面岩体稳定性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4 (1) :37-38.

[2]张梁, 张业成, 罗元华, 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3]罗元华, 张梁, 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4]黄润秋, 向喜琼, 巨能攀.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J].地质通报, 2004, 23 (11) :1078-1082.

[5]向喜琼, 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1) :38-41.

[6]朱良峰, 殷坤龙, 张梁, 等.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GIS技术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8 (4) :64-65.

[7]倪师军, 魏伦武, 张成江, 等.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体系[J].地质通报, 2006, 25 (11) :1279-1286.

[8]谢全敏, 边翔, 夏元友.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分析[J].岩土力学, 2005, 26 (1) :71-74.

[9]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互联网农村金融下一篇:文化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