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服务

2024-11-25

信息资源服务(精选12篇)

信息资源服务 篇1

在这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 传统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资源共享不仅仅是资源, 它还包括了各种文献资料, 已经出版的图书等。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 积累大量的数字资源, 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的整理繁杂, 找书过程的繁琐是缠绕人类的最大难度。协调整合馆藏信息资源, 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之下, 图书馆数据和信息资源可以得到高效、有序、快捷的分享, 安全方便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资源具有流动性、共享性、开发性、价值不定性等特点,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 是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过程之中最有效, 最为便捷的方法。

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集散地, 是一些特有书刊的珍藏馆,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学术机构。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社会文化记录收藏中有独立地位。进入网络时代, 图书馆的资源载体由以前的书籍纸张逐步转变为网络数字形式。信息资源共享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改革、创新、提升地位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共享包括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三部分。共知是指各图书馆互通有无, 扬长补短;共建是指充分发挥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 完善资源的种类和内容,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共享是指各图书馆互为体系中信息资源的共享者。

2 构建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遵循的原则

2.1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图书馆是一个长期为学者提供知识信息的场所, 为保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长期存在, 因此在图书馆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国家信息化指导方针, 由国家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筹划, 组建一个协调管理机构, 发挥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组织协调作用, 建立健全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问题。

2.1.1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程序上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 先要总结图书馆实际情况, 在结合实际中分步实施。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均,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分别制定区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2.1.2 资金合理配置, 讲求实效

经费不足一直是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障碍。大多数图书馆在资源共建中的主要投入也是政府的经费。而对于有限的经费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要讲求实效, 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

2.2 法制化、标准化建设

我国图书馆法尚不完善, 版权保护、标准化问题等主要问题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有利于信息共享的调控和资源共享的规范。国家各馆应联成一个“整体”, 这就面临着一个不同机种、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异构型分布式处理环境。

2.3 以利益调节共建共享

利益是当前社会的基础, 看清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是建立资源共享的前提,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种种困难来判断其影响因素。要做到在不损害大众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不可能是个别图书馆的行为, 一定要联合起来共同建设。共享体系中各成员馆经费来源、馆藏基础、设备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 因此必须解决成员馆之间相对平衡的利益分配, 以利益调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共建, 主要包括参建馆与读者个体等社会用户群的利益、参建馆自身利益与其他参建馆之间的利益、参建馆内部人员的利益等。

3 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策略

为了提升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基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问题,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内众多学者、专家、教授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和相关理论, 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提升理论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 健全法规制度和共享体系, 统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准, 加强资金多元化投入, 更新共享观念, 以及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教育等。

4 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4.1 所谓网络化图书馆

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在其上面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新一步的改进和改造。起初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网络图书馆。具体地说, 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 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2 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从载体形式上看, 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有的文献以书籍为载体, 有的以纸张为载体等等。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看, 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在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中, 文献资料由原先的纸张书籍载体转变为当前的光盘, U盘等载体。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 不仅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资料, 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 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 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 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 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 服务效率更高。

4.3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

对网络化图书馆来说,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 由不可分隔、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二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具有相互性。对于因特网上的图书馆, 自有馆藏既是本馆的现实馆藏, 又是其它馆的虚拟馆藏。本馆对现实馆藏具有更新、修改、利用和支配的权利;对虚拟馆藏有共享权, 一般没有更新、修改和支配权。但对于合作建设或开发的信息资源除外。从地理位置上讲, 现实馆藏是本单位和本地馆藏;虚拟馆藏是外单位或外地馆藏。本馆读者或用户对现实馆藏的使用具有直接性;对虚拟馆藏的使用一般要有某种协议或申请手续才能借阅等, 因而具有间接性。

5 结论

随着当期社会的不断进步, 网络化,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加快, 图书馆信息资源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当前先进文化知识的聚集场所。因此, 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 要不断寻求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方法, 新的服务平台, 新的信息服务项目, 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 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近几年来发展之中,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的扎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国图书馆逐步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通过对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提出一些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图书,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服务 篇2

信息是社会、企业、单位人、财、物之后第四大重要资源和要素!许多企业就是靠信息资源丰富发展起来的!海尔集团早在创业之初80年代就广劈信息资源,平均每天研制出一种新产品!申请专利数量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邓小平早在80年代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进入21世纪了,头20年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合理合法利用开辟信息资源是安全生产工作者当务之急。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特别是在信息产业部、中国信息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等专业机构部门、行业组织正确指导下,各项工作包括信息化建设、各种信息“金桥工程”、”金卡工程“、“网上政府工程“、IT产业发展等全面开展,信息资源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必争资源!

常州有个《中国信息剪报》社!全国所有报刊全部征订,按行业分类剪辑,面向全国服务,很受各界企业人士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有个报刊资料复印中心!社会科学内容很全面!

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以来,我国上网网民总量居世界前列!

安全生产信息主要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各省政府网站、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专业信息公司等网站、订阅报刊杂志、开展调研,参加会议(包括展览会、论坛、研讨会)、建立并参加国家、省、市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工业企业专业协会、学会成为其中一员,图书馆、培训班、重要集会、聚会、参加安全生产专家组等。有条件的可以出国考察。

作为国家安监局政府网站自2000年初正式运行以来,信息量大增,国家局领导,特别是国家局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司、煤炭工业信息中心、总调度室全体领导,高度重视,2001年昆明会议之后,全国特别是江苏省安监局、河南、山东省安监局、北京市安监局等网站建设快速发展!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滨州、东营、日照、临沂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都建立,信息量大、内容新颖、政策性强,指导性强。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的安全生产工作。我搜集整理以下信息网站,请您共享。

网络搜集信息的最好网站:http:// 首页最下端,百度、搜虎、GOOGLE、YAHOO、雅虎、天网、新浪等全部划对号,搜索引擎全部打开,连BBS网上留言都能搜到!图片、软件、MP3等都能搜到!

主题词、关键词是网络搜集信息关键!主题词、关键词的选择方法有专门文章介绍!网站也可搜索一些类似技巧介绍的文章!

按人名搜、按内容主题词、按地点、按时间、按文件号码等搜,基本可以查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等政务信息、产业信息内容丰富!举例:

某省拟出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在http:// 下端,全部搜索引擎打开划对

号,输入”安全生产条例“很快获取天津、广东等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内容,结合本省实际,修改有关部分条款,有共性的可参考!

祝福论坛网友心情愉快!获取信息效率能有所提高!

以上不成熟的体会与您交流!谢谢您看帖!

谢谢斑竹发贴!

免费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我国现有有关安全生产报刊杂志名录

(排名不分先后)

报刊杂志名称 邮编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网址 联系人

中国安全生产报 100013 北京市安定门外和平里北街21号 010-64463155(通联记者)010-64463456(举报)010-64463143(综合新闻)010-64463935010-64463152

news@zgaqb.sina.net;zgaqb@sinasafety.gov.cnhttp://;ldbh@263.nethttp://ldbh.chinajournal.net.cnhttp://.cn张力娜李志华王文尧林静

《现代职业安全》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天建大厦三层 010-64922354010-64922355 010-64980244 ankang@tddf.com.cnzc9111@sohu.com(张沉)http:/// 刘德辉郝家林杨乃莲兰雪英张沉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100088 北京市8028信箱,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28号 010-62251204010-62266655-6608010-62251204010-62251206

cppe@vip.sina.comcprew@163.comhttp://cppe.safety.com.cn 周宏王西亭汪坚汪万起权美子

《中国安全科学》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010-64946559010-64941313 010-64946559

cssj@csstlp.org.cncsstlp@263.nethttp://zgaqkxxb.periodicals.net.cn/gyjs.asp?ID=928625 徐德蜀张爱军徐亚风陈国华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010-64914634010-64950349 010-64949838 oshms@chinasafety.ac.cn 吴宗之仲惟香王海燕王丽

《安全》 100054 北京市陶然亭路55号 010-63524191 010-63524191

Safety_Lao@163.netsafety@citysafety.nethttp://citysafety.net 李秋菊袁文英

《新安全》 100733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010-65369632 010-65369626

jjbxaq@peopledaily.com.cnhttp://.cn/GB/paper2515/ 班明丽王彦田王利公高云才墨村

《化工安全与环境》 100029 北京市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010-64444101-866010-64440380 010-64440380

hgaq@cheminfo.gov.cnhttp://.cnhttp:///liuguifa/

江苏安全生产信息网(永久性国际域名:)中国安全生产网(目前已不能访问)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网

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经贸委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化工安全信息网

化学登记中心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中国建筑防火安全信息网

中国消防工程技术信息

东方锅炉安全信息

危险化学品救援通

北京安全生产信息网

中国化学品安全

中国消防网络

锅炉压力容器检测检验

河北危险化学安全

劳动保护

江苏职业安全网

CCOHS Home-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中煤信息网

摩迪国际集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上海安全生产信息网

河南煤炭信息网

北京农业信息网物

安全第一网

中国煤炭工业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安全生产报)

万图职业网

职业安全健康网

北京化工研究所

湖州检验检疫信息网

Yahoo!Health:Workplace

大连劳动局

职业安全与卫生中心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妇女网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

台湾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

新加坡工业安全健康部

韩国工业安全健康署

日本工业安全与健康协会

职业安全健康协会niosh

马来西亚职业安全健康国家协会 菲律宾安全健康局

英国健康与安全管理hse

英国职业安全健康组织iosh 加拿大职业安全健康中心ccohs 美国技术资源服务中心ntic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

美国危急管理代理联盟fema 澳州安全工作局

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局德国职业安全健康联邦协会basi 德国职业安全健康联邦学院baua卢森堡安全健康局

挪威工人生命国家协会niwl 欧盟安全健康协会

欧盟组织eurunion

国际社会安全协会aiss

联合国环境组织unep

国际劳工局ILO

国际公共安全协会ISSA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台湾工业安全卫生协会

新加坡工业安全

韩国工业安全局

日本产业安全健康国际中心日本劳动省

马来西亚安全健康组织

联合国新加坡安全健康组织 英国职业安全与健康顾问公司 英国安全行政局hsa

美国Lowa国立学院

美国安全健康委员会osha

美国火灾预防协会nfpa

美国劳动统计局bls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niosh 澳大利亚安全委员会

西澳大利安全健康局

德国动力安全环境保护学院tuev 德国科学技术度量学院ptb

芬兰职业安全健康协会occuphealth 欧州职业安全健康发展基金eurofound 欧盟组织安全健康occuphealth 国际经济联合发展组织oecd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标准局ISO

亚太职业安全健康组织APOSHO香港安全健康标准组织

台湾消防安全研究协会

韩国劳动部

日本产业安全研究所

日本劳动省产业医药综合研究所 英国标准协会bsi

英国britcoun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

美国国会工业卫生机构acgih

美国劳动部煤炭安全健康监察局msha美国安全协会nsc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部osha

澳州工业事故预防中心

新西兰安全健康局

德国hvbg

德国Arbeitssicherheif学院hvbg

芬兰Tomprer职业安全工程大学turva 欧州安全健康europa

欧州统计eurostat

世界职业安全健康

世界安全组织

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组织

国际安全健康委员会NSC

企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 篇3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WTO的加入,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企业图书馆只有拓展自己的服务,才能提高图书馆在企业中的地位。所谓图书馆服务是指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完成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整理和传播的过程,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从现在各种信息源来看,网络中的知识含量远不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由于它的加工深度不够,信息源分散,指引性信息多,实值性信息少。对于读者来说,读者不能及时地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实值性的信息。而作为企业图书馆,在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上都能紧密围绕着本企业的生产、科研、经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最有利的信息,所以,企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在企业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信息资源服务的主要方式

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由于信息内容庞杂,读者要及时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经过整理、分析、综合的信息和知识,并利用各种有效的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1.加强信息报道

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开发、加工和浓缩,及时向读者提供信息快报、专题资料、索引等二、三次文献信息产品。

2.开展定题服务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围绕企业指定的某一课题或专题,收集、筛选、整理有关信息资源,不断提供相关文献资源为读者服务。

3.个性化服务

根据读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内容和指导读者培养个性、实现文献信息的自我需求。

三、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题。现在,图书馆的工作已从过去的重藏模式过渡为以读者服务为主体的模式,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献服务技能和文献信息深层次加工能力。

1.信息获取的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就是信息收集、获取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不论需要的是什么信息,都希望获取的信息与企业生产的需求有关,提供的是有价值的信息,在减少相关判断时间的同时获取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按照信息采集的原则,通过访问、浏览、辨别、选择、加工、存储等方法获取的信息作为信息源,并根据企业的需求从各种信息源中收集与企业有关的信息和文献;掌握科学的检索方法,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时效性、价值性、全面性;熟练运用多种检索方式,以保证信息的快捷、及时。

2.信息处理的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是指对信息进行判断、整理的能力。在信息满天飞的今天,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判断和选择能力,就不能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可能获得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这样不仅失去企业图书馆的特色,也会逐渐失去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通过对读者需求的不断积累,掌握了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专题组织信息,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资料,将信息收集、分析、积累起来,建立信息档案,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精确性、时效性、连续性的信息服务。

3.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目的是为了利用。只有实现了对信息的利用才能体现信息的有效及价值,才能体现图书馆在企业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图书馆信息的利用能力也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工作水平的体现,工作人员要有创造性思维,时刻关注与企业发展、产品经营等有关信息,随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新的信息。

四、做好企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服务将成为企业图书馆工作的主流。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认清形势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图书管理员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图书馆不仅是各种媒体文献信息的收藏场所,更是信息中介、处理和评价中心。在工作中,管理员要转变观念,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服务上,向读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从传统的信息资源观、用户观和服务观向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新信息资源观、新用户观和新服务观转变。同时还要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保密意识等观念。要认真热情地接待读者,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与读者交流,时常掌握读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推动信息服务。

2.积极主动,开拓思路

图书工作人员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在服务方式上应该从被动变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根据读者需求开发信息资源,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取读者个人信息,了解和预测读者的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到位的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内容上采取超前服务,跟踪服务,针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目录、摘要或对一次文献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归纳,在服务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了解读者的需求,创造各种有效的服务手段。提供具有针对性、精确性、连续性的信息服务。

3.图书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在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员的工作重心已经不再是如何去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做好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将自己置身于信息需求的环境中,了解各种读者的需求内容,及时地帮助读者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在工作中,图书馆员要努力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总之,在信息时代,网上信息与文献信息相互交融,企业图书馆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作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给企业以准确无误的信息保障,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阔步迈向21世纪。

论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与开发 篇4

一、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方式

1. 档案阅览。

档案阅览是指档案馆 (室) 在特定的场所开辟阅览室, 向有关档案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一种方式。它是目前我国档案部门为档案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主要方式, 其主要程序为档案部门开辟档案阅览室;为用户提供必要的阅览条件;接待档案用户, 解答用户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有效方式满足档案用户需求。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其一, 同档案本身的属性相适应。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原始历史记录的档案, 大多是单份文件或孤本文件, 而且某些文件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后, 仍然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因此,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若干个档案用户对同一份档案的利用需求, 并且有效地保护国家机密, 开辟档案阅览室, 为用户提供档案阅览, 就成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其二, 同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相适应。多数档案用户在利用档案时都希望在遇到问题时得到有效的咨询解答, 而在阅览室里, 档案用户不但可以随时调阅所需的档案材料, 而且可以得到必要参考资料、工具书及接待人员的咨询服务。

2. 档案外借。

档案外借是指利用者为了某种需要将部分馆藏档案原件或副本暂时借出使用, 包括介入外借、名义外借、馆 (室) 间互借、预约外借和流动外借。但是这种服务方式是有限制的, 按照有关规定, 档案馆的档案一般不得借出馆外, 尤其是那些珍贵的、易损的以及特殊载体的档案文件。档案外借服务时,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外借制度, 做好登记和记录工作, 监督和分析档案的外借工作, 并及时进行催还。除此之外, 提供档案复制、开具档案证明等方法, 亦属于档案信息资源被动型开发。

3. 档案中介服务。

开展此类中介服务的机构主要有档案寄存服务中心、档案管理技术服务中心、档案数字化服务站等。档案寄存服务中心是指由国家综合档案馆设立的, 为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有偿服务的机构, 一般隶属于档案局 (馆) , 大多内设于档案馆内。其保管对象主要是非政府部门所形成的档案:一是国有企业档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企业的档案存在着管理不善甚至无所归属的情况;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档案, 由于其内部机构简单, 人员流动频繁, 一般未设立专门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 档案失控以致损毁现象严重;三是社会团体和个人档案, 档案保管有着较高的保管要求, 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无法具备档案保管条件, 导致了这些单位和个人所有的珍贵档案与资料得不到妥善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保管机构, 档案寄存服务中心等档案服务机构尚处在起步阶段, 还应该对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更深一步地研究,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 无论是盈利性质的还是非盈利性质的, 其基本职能都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档案法律咨询;组织档案信息交流、项目档案咨询、档案业务咨询;组织推广应用档案业务、档案保管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进行档案人员培训、咨询服务、案卷整理、编目等。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1. 宣传报道型。

一是档案陈列与展览。档案陈列与展览服务是档案馆 (室) 按照一定主题, 以展示档案原件形式或复制件的方式, 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 (室) 藏中有关档案的内容与成分的一种方式。其展出的是经过选择和组织的典型档案材料, 档案用户可以从中获取比较集中、系统的档案信息内容与线索, 是对档案信息进行报道和提供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二是档案网站。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络上建立的站点, 一般是以主页的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它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档案网站上, 可以传播档案工作信息, 介绍档案机构信息, 展示档案信息资源, 并提供利用档案服务信息, 通过查询服务、宣传展览等措施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发展及其开发利用。三是档案信息发布会。随着政务信息公开政策的逐步发展, 政府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政府各方面的政策信息, 已成为提升政府形象、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部门也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外宣传档案政策, 介绍重要档案信息资源, 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范围。

2. 网络报道型。

一是局域网。局域网主要是指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立的内部局域网, 由各级档案部门自主建设, 自成系统, 独立使用。一般而言, 局域网属于秘密性质的网络, 只供本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不对外开放。二是纵向网。目前, 纵向网网络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务网来开展档案工作, 其中, 涉及档案信息的加工、传输、采集和共享, 通过政务网、档案应用项目加以实现。因此, 在对纵向网进行分析研究时就必须考虑到政务网的两个方面: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也就是说, 纵向网网络体系建设的任务主要就是与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的对接。三是横向网。横向网是指将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依托互联网建设的、面向公众的档案信息网站相互连接而形成的档案信息网站群, 其建设任务就是将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依托互联网建立的档案信息网站, 通过主流网站在互联网上连结成地区性的档案信息网站群, 进而形成公共档案信息网络体系。档案信息网络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 就是要在档案系统同时开展局域网、纵向网、横向网三大网络体系及其档案应用项目建设, 使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通过不同性质的网络, 上下左右连成一片, 形成一个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的档案管理平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 文献报道型。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建设 篇5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建设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信息资源建设的信息采集、资源整合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保障体系.

作 者:王海音 刘宏军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0.73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   信息资源   信息整合  

UGC资源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篇6

关键词 用户生成内容 UGC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2

Abstract Basing o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UGC resource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have thre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user universality, content open, and content creativity. Als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GC resources from the structure, form,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Since the UGC resources are lack of effective organization, the users’ usage of the UGC resources is full of blindness and randomness. Library should mine, sort, and find valuable UGC resources from the UGC 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the self-media product promotion, as well as content integration and mining, and commercial media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vide users with navig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knowledge value-added service, digital reading servic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etc.

Keywords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6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正在进一步深化,大众已不再满足被动接受网络信息,转而追求网络信息的主动创作[2]3。社会化网络和社区型网站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利用网络的方式,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阅读专业渠道提供的信息,而是转向创建个人档案,生成个性化内容,如分享照片、视频、博客等,这就是所谓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即UGC)[3]。

1 UGC的概念及其应用平台

UGC的概念从2005 年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讨论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是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7年提出的描述UGC的三个特征: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内容;能够反映一定程度的创新性;非权威或非专业人员创作[4]。我国信息管理研究学者对此概念的描述和界定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从泛化的角度来界定UGC更适合Web2.0网络环境的特性。如:郜雁,莫祖英把UGC界定为包括了由互联网用户上传到网络上的所有形式的内容[4]。朱庆华,赵宇翔等认为UGC是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2]4。张博等认为应把UGC的内涵扩展为用户在网络上登记和发表的内容,以及相关行为产生的所有数据,即用户基本信息、发布内容、用户行为数据和关联数据[5]。

基于信息资源的研究视角,本文中的UGC从宏观角度来说具有以下设定:一是用户普遍性,不限定专业还是非专业用户,只要具有信息传播、交流需求和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成员即可;二是内容公开性,用户生产的内容是面向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开放,用户通过平台能够直接阅读、获取、传播、共享;三是内容创造性,生成的内容必须融入用户思想,包含原创内容,或是对已有内容的编辑、修改和加工,或是上传分享表明出处、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内容。

根据UGC在网络平台的主要应用形式,本文把UGC平台分为SNS社交网络、文学创作类网络、多媒体分享网络、文档分享网络、知识分享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博客八大类型,对各类型平台的功能描述和实例参照表1。

2 UGC资源的特征和利用现状

2.1 UGC资源特点

2.1.1 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化

只要具备基本网络知识的用户都可以创造内容,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生成内容,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全天侯的网络接入更是突破了用户对内容生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内容的生成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产生海量的数据。同时,UGC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按照资源媒介分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按照内容文件类型分有word文档、pdf文档、幻灯片、图表等。

2.1.2 资源分散无序,结构相异

由于目前大多数的网站都带有UGC功能,纯粹的UGC应用平台也越来越多,用户生成的内容分散在不同平台当中。同时,用户生成的内容结构互不相同,除去一些规范的结构性数据,用户自主生成的内容多为半结构数据和无结构数据。

nlc202309080946

2.1.3 内容覆盖面广,质量参差不齐

UGC资源由于来源多样,覆盖面极广,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例如,百度贴吧是通过一个个贴吧来聚集相同爱好的用户,从而方便用户交流、产生内容,而目前贴吧已经有100多万个,从正面来看,意味着内容的极大丰富;从负面来看,意味着内容碎片化十分严重[6]。

2.1.4 内容可信度难以评估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资源生产者,权威性不再成为互联网上内容提供的预设条件,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内容质量与可信度问题就凸显出来[2]77。由于用户知识背景差异和观点、立场的不同,势必对同一个问题的阐释存在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见解,用户除了根据信息的详尽度、发帖者的级别往往难以对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作出合理的判定。

2.1.5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

由于目前对用户参考内容的合理使用范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用户发布的原创内容在网络传播中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被其他用户粘贴复制并进行传播,导致用户对内容版权问题的界定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如知识分享型的UGC平台,因为其本身不提供内容,而是通过用户上传的资源来建库并提供用户共享,这类平台往往对资源内容缺少审核环节,也导致大量UGC资源存在版权问题。

2.2 UGC资源的利用现状

2.2.1 资源缺乏有效组织

随着UGC模式在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UGC资源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存储极不稳定,资源的可靠性、权威性和价值都不能保证,加之网络信息资源本身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UGC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组织[7]。

2.2.2 资源利用具有盲目性

由于对UGC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大量有价值的UGC资源淹没在网络信息海洋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整合,导致用户对UGC资源的利用还是依靠用户个体的发现和个体摸索,对有价值的UGC资源使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 图书馆利用UGC资源开展信息服务策略

综上分析,用户想从海量的UGC资源中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还是存在一定困难。而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则有责任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从UGC平台和自媒体产品的导航推介,内容的整合、挖掘,与商业媒介的协同合作等方面入手,多方面挖掘、整理、发现有价值的UGC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1 导航推介服务

3.1.1 开展UGC应用平台的导航推介服务

目前UGC网络应用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除了基于Web网站的传统形式UGC,移动UGC成为了应用发展的焦点,大量UGC功能的App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的UGC移动阅读客户端已经不下50种,从用户反馈以及功能体验来看,这些移动阅读客户端大同小异、良莠不齐,这势必导致用户出现选择困难或者选择不当的问题。图书馆可以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长期关注和跟踪UGC网站动态发展变化。根据用户偏好,结合网络口碑良好的综合性网站导航,如360导航,好123导航等,选取口碑好、用户黏合度高、应用广泛的UGC平台整合制作分类导航库,并且在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植入。同时,开放与用户的回复、评论、订阅推送等交互功能,在信息推介过程中吸收更多的优质信息以完善导航库建设。

3.1.2 开展自媒体聚合产品的导航推介服务

大多数优质的UGC平台都会对平台上生成的资源做进一步处理和整合,再推荐给用户阅读,如《云阅读周刊》《真话》是网易的自媒体作者或资讯网站的精彩文章合集。有些UGC平台还生成对用户原创内容的深度聚合产品,如知乎网的《知乎日报》《知乎周刊》,百度的“百度百家”。此外,一些网络媒体也开设“干预式自媒体平台”,这类自媒体并非完全的UGC模式,如腾讯推出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新浪的“专栏”,还有一些专业内容的平台,都是在用户生成内容与编辑精选内容之间寻找平衡,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这些自媒体聚合产品内容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图书馆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产品在数字图书馆上加以推介。

3.2 知识增值服务

以用户为导向的数字信息服务在Web环境中不断得到演化,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的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集成化服务,而不是大量的数据库或网站,用户希望服务提供方能够提供包括技术、组织、服务在内的个性化集成平台[8]。由于UGC内容数量大,类型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冗余信息。要想从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大数据中,快速地收集、挖掘有价值的资源并及时提供给用户使用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3.3 数字阅读服务

3.3.1 利用UGC书评资源开展阅读指导服务

现有图书馆OPAC系统功能中,除了提供表示图书的外部特征信息,如题名、作者、出版社等检索路径之外,还可以把馆藏图书链接到豆瓣读书、当当读书、亚马逊等读书网站。这些网站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图书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聚合了用户的评分等级,以及大量用户原创的短评、长评、读书笔记、论坛内容等UGC信息,用户通过阅读这些信息,对图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用户也可以把阅后的体会心得通过写笔记、写书评等方式与社区用户分享和交流,更好地激发阅读的兴趣。另外,一些优质的书评作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吸引用户阅读其推荐的其他类图书,很好地起到了阅读指导的作用。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站的书评机制和书评作者的影响力,以及虚拟社区交流分享的功能提高为用户导读的服务质量。

3.3.2 与商业阅读社区合作开展图书推广服务

商业阅读社区上提供的书籍多为通俗类图书,对大量专业性书籍、有特色的地方文献、古籍,商业社区往往没有相关信息,图书馆可以考虑与豆瓣、百度等商业社区网站开展合作,提供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做链接,当用户在商业阅读社区浏览或是搜索到某本书时,在书目界面上显示纸质图书的馆藏信息或是提供电子全文,用户点击后可以预约纸质版图书或请求文献传递。在此服务模式中用户通过信息服务来充实、完善图书的相关评论,达到宣传、推广图书馆资源的服务功能。

nlc202309080946

3.3.3 利用UGC原创文学资源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

国内有影响力的UGC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如起点中文网、榕树下、豆瓣阅读、多看阅读、网易云阅读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机会,这些平台积聚了大量爱好文学的网络写手,生产了大量的原创网络文学。这些平台主要以付费的电子图书阅读服务为主,兼顾提供部分电子书免费阅读,原创文学一边创作一边上传,并且随时与读者互动,得到了年轻用户的追捧。图书馆可以选择几个用户黏度高的原创文学平台作为试点,开通多个用户账户,供图书馆用户在数字平台上自行下载、阅读、评论、分享等。

3.4 交互式信息服务

由于服务理念、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问题的制约,图书馆提供的交互式信息服务项目比较少,一般利用电子邮件、BBS、FAQ 等传统解答方式,而读者互动交流空间栏目、即时交流工具等方式应用较少。一些图书馆也推出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但大多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是以单向提供数据库资源的利用为主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模式没有完全形成。在UGC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世界,图书馆应顺应潮流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利用UGC功能,依靠用户创造和参与产生的信息资源,吸纳用户的智慧和力量,为用户提供更多针对性强、具有发现性、探索性的信息服务。

3.4.1 完善0PAC系统开展交互式服务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0PAC系统不具备用户参与书目信息共同建设的条件,更多是满足用户查检的信息需求,用户在书目信息中无法发布自己的评论,也无法对书目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缺少让用户发表感想、与更多用户多向交流的功能,互动性较差。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完善OPAC系统的交互功能,在书目信息中增加实现用户参与的板块设置,开通“图书星级评分”“阅读评论”“借阅排行榜”“豆瓣互动”等功能,也可以增设一些“个性推送”“阅读分享”等个性化的功能板块,激励用户积极参与[10]。

3.4.2 利用UGC平台开展微服务

从目前应用现状看,微博和微信应用平台技术成熟,交互功能强,积聚了大量的用户群体,是图书馆开展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平台的功能,不仅可以进行动态消息发布、资源介绍、新书通报等常规性的信息推送,并且也可以开展RSS个性化订阅服务,以及微书评、微朗诵、微视频、知识竞赛、晒读书笔记等用户参与性、交互性更强的竞赛类和开放类的相关活动。活动的要求、用户上传的内容、评比等活动环节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使用户方便快捷地发布自主性强的创作内容。所有用户对上传的内容可以评论和评级,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用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使用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相关和需要的资源,丰富用户的阅读面和知识积累。

4 结语

随着UGC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UGC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在持续深入。本文试图从信息资源的研究视角对UGC的概念、应用平台、特点、利用现状作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总结,并从图书馆利用UGC资源开展相关信息服务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引起图书馆同仁对UGC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注和重视。UGC模式是目前和未来一定阶段内互联网最主流的应用模式,对有价值的UGC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将会是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1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

624.htm.

[ 2 ] 朱庆华,赵宇翔,谈晓洁,等.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77.

[ 3 ] 李妙玲.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3.16(1):21-27.

[ 4 ] 郜雁,莫祖英.采纳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4):69-77.

[ 5 ] 张博,任殿顺.大数据背景下UGC的价值研究和出版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4(3):65-67.

[ 6 ] 门亮,杨雄勇.UGC平台的特征及其信息流的分析[J].设计,2015(5):52-54.

[ 7 ] 郎宇洁.面向UGC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2012(7):171-173.

[ 8 ] 胡昌平,邓胜利.数字化信息服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4-15.

[ 9 ] 苏蓉.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 郑文晖.Web2.0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3):95-98.

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探析 篇7

一、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创新理解

1. 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阐述。

从档案到信息, 从信息到信息资源, 从档案信息到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有两个:一是陈永生、田炳珍在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中, 深刻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论的产生, 提出“认识档案信息资源需要以信息及信息资源概念为基准”, 阐述了“档案”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档案信息成为资源的三大条件, 即有用性、规模性、系统化管理。二是潘连根在《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定义。他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档案信息内容本身;而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则既包括档案信息本身, 又包括有关提供档案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资金等其他资源。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同时借鉴档案信息论的相关知识, 认为档案信息资源也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来源于档案的, 达到一定规模并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系统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从档案信息转变为档案信息资源这一过程中所有档案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2. 何为公共服务能力。

目前, 学术界对于公共服务能力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通过百度百科的检索, 我们知道所谓公共服务能力, 简单地说, 就是公共服务主体能否意识到公共服务客体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确切地说, 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主体为生产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满足公共服务客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技能、技术和技巧。还有一种说法是主要针对政府及公务人员来定义公共服务能力, 即公共服务能力就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以及公务人员等利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中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 客体是公共资源, 服务对象是社会。

3. 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创新定义。

档案信息是来源于档案的, 达到一定规模并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系统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它具备了创造性、规模性、可开发性三大条件, 其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 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结合关于公共服务能力的表述, 我们得到如下结论:档案信息资源是公共服务主体为满足客体需求而提供的服务产品, 它是公共服务能力效果的直接体现。众所周知, 档案馆既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机构, 同时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的主要场所。由此, 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公共服务产品, 在档案馆满足利用者信息需求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服务技能、水平和效果。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性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 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客观形势的诸多要求,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已势在必行。

1.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是档案工作转型、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档案行业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 新的档案载体不断涌现, 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技术不断更新, 档案的服务方式不断扩展, 服务内容不断升级。根据数字档案馆和网络服务发展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要求, 档案馆必须及时转变观念,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全面转变与创新, 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变化要求, 使档案工作得到可持续的发展[3]。

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飞速增长的重要举措。

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时代, 不论是公共服务机构还是每个普通百姓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都在不断拓展。可以说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涵盖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持续增长趋势。社会公众这种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 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把加强档案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作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举措, 认真加以落实。

三、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实效性探索

现阶段, 档案信息资源正在不断突破传统保密观念和封闭半封闭服务方式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但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信息资源质量、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方式这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1. 注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建设。

现有的关于“档案信息资源评估”的研究中, 关注更多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量态”。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质态”涉足甚少。而决定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往往并不是量, 而是质。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是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前提保障, 不容忽视, 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最终效果。 (1) 影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市场经济社会, 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取决于用户, 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是服务产品, 存在的价值就是被用户所利用。那么对档案资源信息质量的评估, 也应该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用户来说, 获取及消化所取得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全过程都会影响其对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判定和最终的利用效果。因此, 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第一步就是站在利用者的角度, 充分考虑档案信息自身的质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分布、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机构、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服务的技术手段、利用者的主观评价等众多影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 (2)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评价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 评价指标必须要围绕“效用”来设定,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常规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如下几点。 (1) 可信赖性是指档案信息资源所收录的信息是否满足档案信息的质量要求。 (2) 匹配性是指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与获取的档案信息资源有多大的匹配度。 (3) 有用性是指用户所获取的档案信息资源对实现其利用目的有多大的帮助。 (4) 及时性, 是指用户获取所需档案信息资源的速度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 能让用户了解掌握最新、最及时的信息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 (5) 便利性, 主要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技术手段、检索途径等方面的评价。 (3)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方法。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作出准确评价, 必须以评价指标为基本参照, 可以定性方法为主, 根据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信赖性, 就可以从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信息加工层次、相关性等方面作出评价;匹配性, 可以从档案信息资源的覆盖率和收录量作出评价;有用性、及时性、便利性、服务质量等指标可用设计问卷调查法、用户评价或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

2. 改变服务意识树立人本理念。

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思想保证。如果不在观念上解决问题, 就难以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意识, 在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深刻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 突出人在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中的地位。一方面, 要真正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 把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一需求,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变单一、被动的服务为超前、主动、全方位的服务, 把档案馆建立成真正的档案信息资源“集散地”和社会公众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地”。另一方面,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轮训机制, 把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更好地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者的服务需求。

3. 建立集中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内容与方式。

(1) 建立集中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机构。档案信息资源的馆藏容量、利用环境、利用方式和内容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 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的因素之一是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贫乏、门类不全, 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查询需求。可尝试按照方便有效的原则, 坚持以集聚档案资源为目的, 创新档案接收体制, 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专业档案在档案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归类和优化, 建设档案信息资源集中保管中心, 真正实现“进一家门查阅”、“盖一个章证明”、“上一个网浏览”的现代化、一体化服务。 (2) 搭建档案公开信息和远程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上, 要紧跟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步伐, 积极尝试档案信息服务与先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结合。搭建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远程利用公共服务平台, 让利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所需的档案信息服务, 逐步实现横跨地域与档案馆际的多样化、便民化档案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江静梅.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分析[J].兰台世界, 2009 (7) .

[2]孙艳秋.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措施[J].兰台世界, 2009 (12) .

[3]吕真真.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兰台世界, 2009 (8) .

信息资源服务 篇8

关键词:档案信息,企业效益,服务

档案信息是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料, 是企业能够进行果断, 正确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 是企业协调和控制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

笔者所在的单位, 除了抓常规的档案建设外, 注重抓档案的信息开发利用、制订措施, 采取多种利用形式, 主动提供档案信息, 使企业在节省建设资金、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时、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企业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企业经营生产的不断发展, 不但各类档案的数量明显增加, 档案种类也不断增多, 档案载体也向多样化发展。笔者所在的单位自1986年组建档案室至今, 拥有各门类档案9835卷, 文书档案979卷, 2205件, 编研档案资料85卷, 照片档案2122张, 积累了我司各个时期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这些内容丰富, 充分可靠的档案资源, 为企业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中心, 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企业档案资源的利用, 是企业档案工作中的基本目的和归缩, 企业档案工作应以开发档案信息为中心。为止, 我们针对企业现有档案管理水平状况, 就如何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了认真研究。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加强管理入手, 把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整体水平, 促进企业档案工作基础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主要精力放在超前管理, 也就是抓文件形成过程和监督、指导工作。要使档案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既要确保形成阶段文件内在质量的同时, 保证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完整、准确。我司承接的重点工程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制浆车间、浆板车间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工程, 为了搞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我们采用超前的指导方法, 派一名兼职档案员在一线进行现场业务指导, 配合技术部门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实施有关标准, 促使文件材料规范化, 为保证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准确打下了基础。在创优增效活动中, 我们再次提出提高档案“利用率、完整率、准确率”, 虽是老调重弹, 但实践证明, 开展的这一活动不仅富有新意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在开发上做文章, 在利用上下功夫, 为企业领导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提供可靠的资料;为管理部门提供查存依据的历史凭证。

二、提高服务质量, 确保档案信息迅速传递

在档案开发“创优增效”活动中, 我们以提高服务质量来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查档接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要做好这项工作, 档案人员就必须工作热情、业务熟悉、知识面宽阔, 热情为利用者报务, 迅速提供档案信息。通过检索工具, 复印工程档案案卷目录、设备档案案卷目录, 发放机关部门兼职档案员, 需要某个工程档案或需要某个设备档案, 利用者可以迅速、准确查找自己所要的档案线索, 快速调阅档案, 了解到某档案情况, 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各行各业都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态势,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 各行企业都要面临市场, 就必须捕捉各方面的信息作为发展自己的决策依据。档案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在经济的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大型施工企业, 承接工程都要参加投标‘参加投票要接受上级的资质审查, 尤其是国家、省、市重点工程, 投标竞争激烈, 为止档案部门及时提供了本公司的施工企业等级证书和以前所做的优质工程证书、交工验收证明书等, 证明本企业的施工能力, 获得了中标资格, 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13776.18万元。

三、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为企业增创效益服务

档案信息开发的目的在于利用, 我司企业档案部门提供的档案信息在生产经营、技术改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承揽工程, (1) 1997年利用档案, 承揽翔鹭绦沦化纤 (厦门) 工程120万元; (2) 2001年利用档案, 承揽翔鹭PTA生产及冷却塔框架土建工程650万元; (3) 2002年利用档案, 承揽厦门东方时代广场钢结构工程约900万元; (4) 2003年利用档案, 为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换证提供依据; (5) 2005年利用档案, 承揽厦门和平里酒店工程约158.50万元; (6) 2007年利用档案, 承揽厦门榕兴纸业和新疆矿棉系统安装工程, 合同价款约732.10万元; (7) 2009年利用档案, 承揽贵州金赤化桐梓工程, 合同价款约10764.58万元, 档案资料起凭证作用。

二是利用档案, 解决福厦路拓宽构筑物拆迁赔偿事宜。1994年3月25日福厦路道路拓宽指挥部决定对福厦公路段进行拓宽, 我司位于福厦公路段, 分公司的大门、传达室、部份围墙、变电室、容器车间等, 均在拆迁范围之内。为有理有据办理有关赔偿问题, 档案室提供基建档案, 复印厦府[1989]综098号文“关于福厦公路 (乌石浦一殿前) 段拓宽用地的批复”和厦土管拆字[1989]133号文“关于省安装公司房屋及地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的处理决定”, 交福厦路拓宽拆迁办公室, 为我司要求拆迁拆迁补偿提供了有力证据, 得到赔偿费计147732.50元。利用档案, 解决养路费缴交问题, 减少经济损失8万余元。

三是用于平息纠纷, 1998年利用档案, 收回同安银城啤酒厂工程款270万元;1999年利用档案, 起诉鹰辉房地产公司即华辉广场装修工程款132、万元;据统计, 我司档案室自1986年至今, 提供各种档案45865卷次、1553件次, 15054人次, 复印档案资料34310页, 取得重大经济成果10项, 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13776.18万元, 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为企业增创效益服务。

总之,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生产经营决策、技术引进与改造、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增效作用。实践证明, 只要领导重视, 档案人员主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就能使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贾艳荣, 关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思考[J], 期刊: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3)

信息资源服务 篇9

为寻求即能快捷、高效、低成本运作的新型育种成果及其配套新技术信息传播通道, 又能广覆盖地解决科技入户问题,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近来年来我们通过打造“刊·网·屋”三位一体, 至上而下的信息传播通道, 进行了有益尝试。从运行情况来看, 效果较为理想。

一、四川基层科技信息需求现状

充分掌握基层农户目前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需求内容、需求特点, 从而制定相应的育种成果推广信息服务策略, 是课题组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切入点。为此, 我们在配合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开展“四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题调研中, 就农村信息需求情况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的方式开展调查。问卷调查覆盖了全省21个市 (州) 181个县 (市、区) , 共发出调查问卷3 000份, 有效回收2 408份。其中, 农民代表1 293人, 占53.7%;农家书屋管理员531人, 占22.06%;基层乡、村干部584人, 占24.25%。在文化程度上, 没上过学的85人, 占3.51%;;小学毕业304人, 占12.62%;初中毕业911人, 占37.82%;高中 (中专) 794人, 占33%;大专及以上314人, 占13.06%。

1. 农业科技信息获取途径

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集市、人际 (亲戚、村民) 、电视、电话、农技推广部门、农资经销商、报刊图书、互联网。由此看出, 农户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方式最为依赖, 是目前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2. 信息内容需求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我省农村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比例为:科技类34.98%、文化类30.97%、生活类15.88%、少儿类12.08%、政经类5.12%、综合类1.13%。可以看出, 目前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仍占第一位。

3. 农民阅读习惯

在阅读时间方面, 2 408份调查问卷中, 选择经常阅读、偶尔阅读、不阅读农家书屋报刊杂志的比例分别占53.2%、43.15%、3.65%。在阅读目的方面, 选择提高文化、务农技能需要、务工技能需要、消遣的比例分别占39.26%、30.15%、17.27%和13.31%。调查数据表明, 在农村, 农民的阅读习惯在逐步形成, 农民有明确的提高务农技能的目的。由于目前电脑、网络在农村尚未普及, 农民除观看电视外, 更多的农民依然选择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来获取知识和信息。

二、整合资源, 构建“刊·网·屋”信息传播快捷通道

要实现育种成果及其配套技术快捷、高效、低成本推广普及入户, 必须依托专业的主流媒体, 把现有的农业信息传播单一资源加以整合, 形成广覆盖传播渠道。把大量的新品种、新技术以不同的主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传播计划, 并以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传播推广。课题组按照这一技术路线, 开展了以下工作。

1. 刊—以专业的主流媒体为依托

大众媒体由于覆盖面广、影响力强, 在传播信息和舆论引导上有独特的传播效果。我们在大众传媒中选择《四川农业科技》杂志这一省内主流专业媒体, 作为育种成果推广信息传播载体。

2. 网—发挥省内主流农业网站的传播优势

由于网络具有及时、快速、信息量大、链接性强等特点, 得到了一些农户的青睐。我们利用西部新农业信息网、四川育种攻关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四川农经网的信息传播优势, 与《四川农业科技》具有版权资源的育种成果推广信息实现同步发布, 不仅拓宽了信息覆盖面, 而且弥补了平面媒体的局限性。

3. 屋—延伸至1.7万个乡村的农家书屋

我省启动的四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 目前在全省21个市 (州) 行政村已建立农家书屋17 400多个, 每个书屋都由政府统一采购, 配送了一定数量的科技报刊、图书, 供村民免费借阅。《四川农业科技》杂志以其办刊质量, 连年中标四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该刊仅2010年配送到全省农家书屋的期刊数量就达18.36万份, 2011年已达20.9万份。农家书屋打开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通道, 初步实现了育种成果推广信息与广大农户的终端传播。

依托《四川农业科技》遍布全省的读者群, 发挥西部新农业信息网、四川育种攻关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四川农经网的信息传播优势, 借助全省1.7万多个延伸至乡村的农家书屋, 打造出“刊·网·屋”三位一体、至上而下的信息传播通道, 确保了育种成果推广信息的广覆盖传播。目前, 全省育种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 不仅能通过刊物每月定期传播, 还能通过网络在线传播。而且课题组借助政府采购配送至农家书屋的期刊资源优势, 不仅实现了信息与农户的终端传播, 还实现几乎零成本运作的信息传播。“十一五”期间, 仅农家书屋的期刊发行量已实现50万人次的育种成果推广普及。从运行状况看, 传播效果较为理想。例如, 以四川省种子站署名, 在“刊·网·屋”传播通道集中发布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宣传, 不仅课题组要接到购种咨询电话, 种子站的咨询电话更是应接不暇。不难看出, 整合省内农业信息传播单一资源, 打造“刊·网·屋”传播平台, 对加速育种成果的推广入户, 效果明显。

三、优化育种成果推广信息服务策略

按照科技传播学理论, 知识创新组织和使用者之间存在一个“知识沟”, 社会必须建立一个通道, 把知识由“富集区”输送到“贫困区”。科技传播者要优化传播内容, 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 实现受传者的有效需求。因此, 课题组以不同的主题, 有针对性的制定育种成果推广报道计划, 并以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推广,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审定品种集中发布

随着我国育种技术水平的不断拓展, 大幅度推进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30%。因此, 每逢春耕时节广大农民对优新品种的更新换代, 不仅有极高的热情, 而且已成为非常自觉的行为。我们抓住这一农户需求, 积极与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保持联系, 每年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刊·网·屋”传播平台, 集中发布通过审定的优新品种。为方便农户因地制宜选种, 我们在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 对每一品种都提供了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宜种植地区、选育单位或购种单位等信息要素。农户获此信息, 犹如进入琳琅满目的农作物品种超市, 有从容的选择余地。“十一五”期间, 累计发布了300多个优新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2. 主题报道, 实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推广

我们约请科研院所专家, 就我省近年取得的育种新成果及其配套新技术, 按不同主题, 撰写了大量的科技文章, 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2010年, 课题组针对我省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约请专家提报道计划, 并以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推广,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资源服务 篇10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OA、MIS、GIS技术于一体, 整合空间数据库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等功能, 实现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证书发放等全部土地权属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 构架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办公、业务流程审批的规范化、图文传递电子化、管理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全网络办公系统[1]。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满足国土资源业务办公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审批系统》与满足日常办公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1 我国土地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状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就开始对土地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 各省市地区也相应开展对土地的调查工作并成立了有关土地的管理机构。在每年都要开展的土地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工作中积累了相当丰富且准确的土地管理信息数据。对于这些宝贵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分析, 为充分开发土地潜力打好基础[2]。在当今, 我国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候, 抓住了可以为我们服务的技术, 建立数据库。国土资源部已经制定并颁布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模设计方案、城镇地籍和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范数据库标准等相关文件。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土地管理系统建设方面还是有很多漏洞, 在技术手段、建设规模、管理体制、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培训与指导。

2 政务信息公开

当前, 运用局域网或是建立自己省份的网站, 通过发布动态信息、数据查询等政务公开的网上服务方式, 向社会公众公开有关国土资源的政策法规、新闻和公告信息, 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查询服务, 是一个很好展示国土资源部门形象。为了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门户网站的功能, 让人们群众了解到更多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相关部门需要逐步完善网站的相关栏目, 健全网站管理制度和网站信息发布制度。以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业务服务的形式,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 提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公众了进行良好互动的平台。

3 土地利用记录

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不是非常合理。工业与农业争抢土地的现象只增不减。在工业用地面积越来越大的形势下, 进行合理的土地分配, 记录土地利用的相关情况, 对整合土地资源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出现土地利用纠纷时, 我们需要冷静看待, 在进行调查相关记录的同时, 分析产生纠纷土地的应属利用类型, 综合多方面因素, 权衡利弊, 做出最佳选择[3]。进行土地利用记录不仅仅是一种监测手段, 更是为了以后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一项明智的决定。

4 专业人员的配备

由于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本身就具有大量的数据且依托数据库, 在这样的背景下, 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需要我们注重培养既熟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又掌握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既掌握信息化建设又熟悉地政、矿政、测绘、遥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的用人机制, 使信息化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信息化培训机制。

5 结语

在土地管理的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随时发生变化的当下, 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是关系到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当人们对土地的价值逐步深入了解时, 对土地利用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不断完善现代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使土地管理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 还要时刻注意变动的土地利用趋势, 在恰当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调整策略,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财政损失。政府在顺应时代的变迁中需要抓住时代主流, 紧紧控制好土地资源的使用, 在增加财政收入时还需要警惕不法分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牢牢守住国民经济命脉。

摘要:中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排名靠前, 但可利用土地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进行合理利用,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是当前我国国土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运用电脑中的数据库对国土进行管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发制定的一个战略, 它可以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灾害等进行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法监察水平、推进反腐倡廉的需要。在各种自然资源短缺的今日, 如何发挥现代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 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 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是本文将要分析的内容。

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洪桥, 张子平, 贾文珏, 等.从Web Service到网格技术及在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8 (4) .

[2]刘涛, 史广.基于WebGis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网络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2) .

信息资源服务 篇11

关键词 个性化服务 ;网络信息资源 ;农业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8.01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agricult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difficult to obtai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model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users,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personalized service ; network information sources ; agricultural

随着Internet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涉农网站迅速增加,据《2014年中国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有近4万个农业网站[1]。网络农业信息资源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为农业生产、农业咨询、农产品供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种类繁杂、数量庞大、质量良莠不齐,难以甄别,给信息的有效获取及利用带来不小难度。特别是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农民信息用户由于受到自身信息素质水平的限制,更是难以获取及利用农业网络信息资源。据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比率为28.4%,人数达1.95亿[2],可见农村网民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群体之一,是农业网络信息用户。随着互联网对农村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农民对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也逐步增强。如何提高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有效利用农业网络信息资源满足其信息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除广大农民,中国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用户还包括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主管部门工作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及其他从事农业相关的人员等。这些用户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需求内容、层次不同,获取及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帮助不同类型的用户在海量的农业网络信息中及时、迅速地获得所需的信息,以及如何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是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的难题。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但由于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涉及的因素极其复杂,存在较大的难度,以下从农业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和特殊性分析思考其实现方式,以期对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农业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内涵

个性化信息服务又称为个性化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搜索服务、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个性化信息提醒服务和个性化信息代理服务等[3]。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4]。或者是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信息来源方式、表现形式、特定功能及其它服务方式等,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5]。

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则是把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念运用到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识别和预测用户的习惯、兴趣或偏好等,及时、主动地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段其宪等[6]、刘梦琦等[7]认为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1)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相应的农业信息服务;(2)通过对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其知识结构等进行分析,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3)通过数据挖掘,引导并激励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检索、获取及利用。

2 农业网络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的特殊性

2.1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2.1.1 服务对象构成的复杂性

农业生产门类众多,涉及行业五花八门,对农业网络信息资源有需求的人员非常广泛,包括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广大农民、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产品贸易的人员、农业企业的经营者及管理者、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农业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农业科研所的研究人员等。因职业不同,工作内容差异较大,不同用户对农业信息服务存在不同需求。

2.1.2 服务对象信息素质的非均衡性

在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中受教育程度有较大差异,有受过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较高的人员,也有文化水平层次较低信息素质较差的人员。如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文化水平及信息素质较高,使用农业网站信息资源较多,对各种个性化服务功能较容易接受及掌握。而农业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基层农产品贸易人员及广大农民等文化层次及信息素质较低,对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接受障碍。除了不同职业的用户群体存在信息素质的差异,农民群体内部信息素质水平也存在非均衡性。例如在沿海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的信息素质要比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信息素质水平不同,对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用户群体进行有效识别、合理分类。

nlc202309091045

2.2 服务内容的特殊性

2.2.1 职业不同导致信息需求内容存在的差异性

由于农业信息服务对象的群体涉及众多不同职业,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农业信息服务内容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农业科研人员更关注农业相关研究的前沿信息,农产品商贸从业人员更关注农产品市场信息,而农民则更关注与其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信息。有的信息对某些用户是有用的,而对于其他用户来说,使用价值却非常有限。怎样才能把信息准确地提供给所需要的或感兴趣的用户是个性化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2.2.2 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导致信息需求内容存在的差异性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因此服务对象所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存在一定的区域及时空差异性。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例如北方小麦种植区与南方水稻种植区,区域性差异导致所需的相关信息不同。而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生产季节的差异性也对农业信息服务内容需求不同。从农作物生产特点角度,不同类型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长短不一,而同一类型农作物因种植区域的气候因素也存在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的差异。农作物生产周期中也存在阶段性的差异,例如农作物生产一般包括整地、育种、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不同环节的生产活动对信息内容的需求不同。从时间角度,在不同季节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同。农业网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的内容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性,体现区域特色、季节特点。

2.3 服务方式的特殊性

服务方式受限于服务对象的知识结构及信息素质水平,而农业信息服务对象群体存在较大差异性,要求服务方式不仅多样化且需符合服务对象的特点。目前多数农业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手段普遍比较原始,一般对用户不加以区分,统一提供网页信息浏览、信息搜索、在线信息问答及信息广告轮播等功能,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性信息需求。对于互联网条件较差、信息素质水平较低的农民用户,难以从中真正受益。例如很多农民对信息搜索引擎并不熟悉,不懂得利用搜索引擎来获取相关信息,更谈不上使用邮箱、RSS订制等个性化信息推送功能。而对于信息素质较高、网络条件较好的用户群体,网站提供的这些服务则不能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对能提高信息获取质量及效率的邮箱订制、网站页面等功能的需求更高。因此,农业网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性,量身定制适合用户的服务方式。

3 农业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实现方式的思考

3.1 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按照单个用户的偏好、习惯等开展的信息服务,它通过网络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进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8]。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不同的信息资源、界面和服务等,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

3.1.1 网站界面定制

界面定制就是指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爱好等对网站界面的显示内容、形式、布局等进行定制[9]。一般的综合性农业网站都开设许多栏目,提供涉及不同农作物或农产品的各种信息,页面结构较复杂,蕴含的信息量大。即使是专题性的农业网站,如中国水稻网,虽把范围缩小到某个或某几个种类的农作物,但依然包括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农业技术、气象灾害等多种信息。而由于农业信息服务群体的信息需求差异性大、信息技能差异大等原因,对网站页面信息的布局及内容的要求有差异。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及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定制。界面定制功能给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较为浅层,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习惯通过网站获取信息且具备较高信息技能的用户。

3.1.2 检索定制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寻找所需信息需要依赖于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为1.3亿,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率为72.8%,搜索引擎是农村网民除即时通信外使用率最高的应用[10]。在检索中,有些用户习惯用简单检索,有些用户习惯用高级检索;不同用户可能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专业概念,不同用户对检索结果的选取原则和排序方法也可能不同[11]。个性化检索定制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对检索内容、检索工具、检索方式及检索处理的要求等进行定制,为用户的检索活动提供便利,并且通过观察用户检索行为从中识别用户的信息需求偏好,自觉调整搜索策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该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对信息检索质量较高、信息技能较强的用户。

3.2 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

信息推送服务是依托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将信息源主动推送给用户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推送技术是一种按照用户指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发生的事件把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计算机数据发布技术[12]。信息推送服务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它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准则,自动搜集用户最感兴趣的信息,并适时地推送给用户,使用户不必每次访问固定的网站就可以获得由网站发布的最新信息,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13]。

3.2.1 不同媒介推送

李期位[14]通过对100个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推送方式的调查,认为在农业信息服务中较常用的方式有频道推送、电子邮件推送和手机短信推送。

3.2.1.1 频道推送

频道式推送是将某些站点定义为浏览器中的频道,用户可以像选择电视频道那样去选择收看感兴趣的、通过网络播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指定其播放的时间[4]。这种方式便于用户获取最新的、针对性强的信息,适合信息素质水平较高的对信息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用户。例如,农业信息中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市场分析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频道推送服务能帮助用户时刻跟踪、获取最新信息,避免信息过时、失效等。

3.2.1.2 邮箱推送

nlc202309091045

用户只要在最初阶段定制好自己需要的信息栏目,服务器就会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推送服务代理的数据库中,服务代理根据用户的需求定期检索相应的数据库,将检索结果通过E-mail方式发到用户指定的地址上,并对更新的信息定期检索下载存储到指定的地址[7]。邮件推送服务可以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新颖性及获取效率。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政府部门官员及农业企业高层领导者利用网络的能力较强,经常使用电子邮件,对使用电子邮件获取农业信息的具有一定的需求或兴趣。

3.2.1.3 手机短信推送

随着手机在中国农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手机已成为农民使用网络的主要设备。据CNNIC的《2014 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规模为1.46亿,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1.9%[10]。由于手机短信服务本身固有的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限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一种农业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手段[15]。农业网站可以参照新浪、搜狐等网站提高手机短信订阅服务功能,用户可选择一些栏目或主题进行短信订阅,当这些栏目有新信息发布时,信息也会被自动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与邮件推送服务相比,这种服务模式简单便捷,不需要高度的上网技能,适合所有的农业信息用户,特别是网络信息技能较弱及缺乏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广大农民。

3.2.2 根据农业生产及信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推送

3.2.2.1 按地域分块推送[16]

由于农作物种植区域及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性,不同区域的农业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有所差异。农业信息的推送服务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IP地址,确定用户所属的农业区域,从而缩小推荐信息的范围、提高推荐信息的针对性,以便达到提升农业信息推送服务的个性化程度的目的。

3.2.2.2 按时间段分块推送[16]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领域用户信息需求多样、不断变化、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17]。因此,农业信息的推送服务结合用户所在地的位置,确定用户所在种植区的各种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推断用户对信息的兴趣点所在,从而缩小备选推荐信息的范围,提高个性化服务程度。

3.2.2.3 按用户文化水平分层次推送

根据目标用户接受能力和接受终端的不同,构建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推送传播渠道,以灵活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16]。对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短信、QQ聊天软件这些比较普及且易用的传播渠道进行信息推送。而文化水平较高的用户,具有使用互联网的条件,拥有一定的信息技能,因此可采用邮箱、RSS订制和网站页面等信息推送渠道。

4 结束语

网上农业信息是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是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从网络农业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是农业信息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个性化信息服务因为其充分考虑到农业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向用户提供主动、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互联网庞大、无序的海量信息和用户信息需求之间搭建了一条捷径,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服务观念的更新,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将为农业生产、管理、科研、教育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2014年中国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EB/OL]. [2016-04-12].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

141013/342875.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640.html.

[3] 赵水森. 基于因特网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4):20-24.

[4] 史田华. 因特网个性化信息服务[J]. 情报资料工作,2002(1):31-32,38.

[5] 王 悦.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刍议[J]. 图书情报工作,2002(8):17-21.

信息资源服务 篇12

数字资源的出现和使用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馆藏建设。 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宗旨, 而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测评则是对这一宗旨的定量评价。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满意度是指读者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信息资源的种类、载体、途径、方式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其满意程度可以用读者接受服务的可感知效果与其对服务的期望值的比值来表示[1]。

2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评价指数模型

通过调查研究,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特点: 1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2 数据库数量少,多以中文为主,外文为辅。 本文借鉴图书馆学领域用户满意度测评的相关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天津市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依据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的原则,提出模型的潜在变量,根据实际调查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再提出模型满意度测评中的可测变量,采用德尔菲专家意见法, 设计出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经过反复征询,确定出适合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满意度测评的潜变量和可测变量, 并构建出这些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模型假设。

根据调查分析和意见征询, 本文总结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潜在变量间因果关系逻辑模型,如图1 所示。

该模型以用户满意为核心,共有10 个变量,包括7 个前因变量(电子资源、图书馆网站、学科导航、文献传递、感知质量、用户期望和感知价值)、3 个结果变量(用户满意、用户抱怨和用户忠诚)和13 种因果关系。

结构模型中的潜在变量是通过可测变量来度量的[2]。 本文选取的可测变量是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实际调查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汇总得到的。

3模型实证分析

3.1 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 抽样调查的总体是全院师生。 数据收集采用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邮件调查法等定性的方法收集评价结果。 数据调查历时1 个月,共发放了3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0 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该样本容量完全满足测评方法的要求。

3.2 模型分析

本文使用Amos17.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与构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评价指数模型进行拟合, 输出因果关系路径。

分析发现, 在各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路径上都计算出了路径系数值,从中可以看出:

(1)用户期望和用户满意之间的路径系数仅为0.128(弱相关),这一点说明学院图书馆与读者的交互性还有待提高,大多数读者对于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信息资源没有形成使用习惯,未对自身的期望值进行理性调整。

(2) 在影响用户满意的其他两个潜在变量中, 感知质量影响较大(0.479),感知价值较小(0.383)。 说明感知质量的提高能带来较好的用户满意度; 同时说明学院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读者提供的可使用数据库数量有限,相对于图书馆所提供的纸质文献,数字资源对读者的学习、科研工作的帮助幅度还有待提高。

(3) 用户满意对用户抱怨(0.322) 和用户忠诚(0.423) 的影响相对是比较大的。 用户抱怨是读者使用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之后,经过整体的感知评价得到的结果。 用户满意度越高,说明读者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信赖程度就越强。 这表明读者的满意会提升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会增进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信任度。

(4) 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到对于感知质量影响的5 个可测变量的路径系数, 对图书馆用户感知质量得分影响较大的是电子资源服务(0.538)和图书馆网站(0.426),说明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中,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模式查找所需资源, 通过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检索平台辅助学习和科研工作。

4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质量建议

上一篇:粉喷桩及应用下一篇: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