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信息资源(共3篇)
临床信息资源 篇1
2015年1月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卫东博士撰写的《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紧紧围绕“什么是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为什么需要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两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厘清 “信息资源传播需求产生的根源”,解决“如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现实问题。该书运用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电子政务媒介、传播过程模型、传播的复杂网络和共享机制等维度建构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理论体系;从共享需求分析、共享方法和参考模型等方面建立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方法体系;同时探讨了基于云政务的新型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
当前,云计算正在掀起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一轮革命。云计算环境下,政府信息传资源传播模式将如何演变?政府组织形态将如何演化?公共服务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将如何变革? 对政府组织而言,云计算的运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由原来的“分散”管理模式变为“集中”管理模式。此书认为,随着云计算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将逐步形成一种与传统电子政务不同的新型政务模式———“云政务”。云政务模式下,一个省级政府或市级政府组织可建立统一的“政府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使用”,能实现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政务数据库、政务平台和政务应用软件的全面共享,能有效地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由此可见,该书能为研究未来的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该书适合公共管理学、传播学、信息管理专业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和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电子政务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作参考书使用。
临床信息资源 篇2
一.萌芽和形成萌发于世纪中期阶段,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政府管理机构,二战中,由于机构的迅速膨胀造成文书管理成本激增 美国政府为了节省开支,采用行政和立法齐头并进的策略全面实施整治,最终促进了的产生 到 世纪 年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量骤增,而在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混乱局面因此逐渐在管理科学中形成了 分支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文书管理法案是 联邦报告法案,此法案的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众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公众统计报告 年联邦政府成立了 政府行政分支机构重建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期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提出的众多法案中,联邦记录法案 于 年获得国会通过 该法案制定了生产和维持文书记录 发展和改进程序技术等的标准 在之后制定的一系列有关联邦文书管理法案中,最为著名的是 信息自由法,它授权公开联邦政府的文书记录并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使用 年,美国政府成立 联邦文书委员会,其代表包括联邦和各洲政府官员以及工商界劳工界和顾客群体 该委员会提出了近项改进文书管理的建议并起草了 份独立报告 第一次强调应该管理联邦记录文献的数据和信息,据此发展了 战略以适合行政管理,并通过 文书削减法案予以肯定和传播 文书削减法案 是 发展的里程碑,是理论形成的标志 它与配套建立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一道确保了在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实施 文书削减法案 就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明确组织信息要求,减轻文书工作;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冗余;)推动远程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促进统计工作;)加强记录管理;)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定信息政策并加强监督;)健全组织机构 这几点反映了美国政府已经认识为了提高信息的吸收与利用,就必须在信息管理领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要做到有效存储和利用信息,解决组织机构中信息获取与传输 问题,才能使管理者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以达到资源优化的根本目的首先发源于政府文书管理 行政管理领域,因其在管理工作中日益膨胀的信息量上已经达到难以控制 理清的程度,信息不仅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带来混乱,必须对其进行理顺和筛选等一系列加工和管理 所以开始考虑以政策为手段,以便控制信息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减轻文书 行政工作负担的目的,因而出现了 技术和方法,只有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才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应用。
二 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行业领域以及科学分支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产生成指数级增长,各种形式的信息像数据库 出版物 科技情报等令人目不暇接,以至出现了信息爆炸,以往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社对信息的需求 在信息对决策起重要作用的情况下,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不仅是政府部门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保持工作正常 运转高效的必要条件 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争年代战场上情报搜集对于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的部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企业竞争态势的形成,在这一个有硝烟的战场,信息逐渐成为了同人 财物等资源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战略经济资源 企业只有获取充实,准确的外部环境信息,才有可能做出及时的反应,正确的决策 当然其中获取信 息做出决策都需要及时,否则信息将失去意义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收集 处理 传输等工作发生了极大变化 各种信息系统的不断开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更好的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的信息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技术管理到资源管理的过程,使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组织内部的主导作用得以确立,也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而形成面向社会的 是整个
领域的主力军世纪 年代,全球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为了处理更大的信息量,计算机的应用走进组织机构 为了解决 问题,人们采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保证更高效地协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和应用程序,出现了以技术支撑为发展核心的数据行政管理 世纪 年代,人们开始广泛使用数据库系统,逐渐意识到组织的重要资源是数据,必须对数据整体进行有效管理 以该发展背景为前提,数据库行政管理应运而生 其首要目的是决定数据的存储方式,制定控制数据库的规划等 其管理重心是从组织角度集中运筹整体管理 数据 其管理范围涉及数据库的设计 建立和运行各个环节 但无论是数据库管理 还是数据库行政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都没有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地位和权利,最终使得数据库管理难以有效开展,综合组织 要解决这个弊端,必须全面调整管理模式,明确细致区分参与数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赋予数据管理人员适当的权利和地位,使他们能够协调高效解决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至此信息管理最初模式产生的客观基础已经形成现代通信科技的进步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使许多仅能局限于地方的企业扩展为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企业在理空间上的扩散更要求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为了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现代企业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以航运起家的企业可能投资船舶制造和修理或者其他的运输行业,这样的企业离不开收集涉猎行业的信息 筛选和管理 许多现代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交流效率来缩短企业内部操作层和决策层之间的通道 精简组织机构 这种扁平结构的运行是由 所保证的 管理方法的演进是与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许多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并因此而改变了工人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多数工人成了 白领工人,与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开始趋同,都是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主要内容,传统的管理开始演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压力,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急剧增长,各个企业都在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于一些优势企业更是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以开发 引进新技术,这为 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生成和拓展提供了良好的 土壤 新技术在企业的发展历经了从数据处理 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到 共四个阶段,正是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更浓重的技术色彩数据处理管理是贸易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化也是 的源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数据深加工的必要性 尤其是企业中的高管,从数据处理中获益,而加深了必须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人们对数据处理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对数据处理进行管理的概念 尽管对数处理管理概念有不同认识,但其核心思想基本趋同,主要集中体现在 组织机构应建立适当 和产品出厂监督管理办法,设置各类控制指标对损失进行监控,通过强化监督 严格考核,使公司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损失逐年下降,近几年一直排在集团公司优秀群组,这也是统计监督职能的成果体现。
(三)统计管理理念的转变
很多企业的统计部门都很弱势,不受领导重视 作为企业统计人员,第一,要让企业领导明白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算术运算,而是一项专业管理,是企业过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第二,统计工作本身的可替代性并不强,在如今全面信息化的背景下,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才能熟练使用系统,特别是要能进行系统基础配置和处理简单系统故障更是要经过多层次的系统培训第三,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物料平衡的统计人员要对全厂生产流程及库存库容结构了如指掌,管公用工程平衡的统计人员要对全厂水电汽风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管全面分析的统计人员更是要对全厂生产经营各方面了如指掌,因此,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无法胜任的 第四,统计人员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通过咨询与监督职能,主动 全面地参与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四统计管理提升。
(一)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全面理顺和完善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从统计岗位设置到统计工作查
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计管理网络,特别要给各级统计负责人灌输统计管理理念,让他们认识到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取证 培训和检查评比等工作提升统计的 形象和软实力。
(二)制定统计管理细则
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企业 统计管理细则,明确统计工作任务和统计管理体制规范统计机构和报表设置,明确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工作,细化统计过程管理 通过统计检查和评比来强化统计管理落实,使 统计管理细则 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舵手和指南针五结语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它在改变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会提升管理理念 企业统计工作绝不是数字加减工作,它是管理,只有依托先进的信息系统并将统计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当中,才能出效益 出成果,才能受尊重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经营角度对其实施管理,并立足于解决组织运营所需的信息 于是设置高层信息主管职务,履行信息处理与组织决策等职责则成为了实现其核心思想的基点 世纪 年代,美国政府部门大企业 高等院校出现了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经理,这一类职务这标志着信息管理进入高层管理,权利和地位得以确立,为实现信息全面管理提供了保证在实践中,由于过分关注技术因素,忽略了人文和环境因素,以管理信息为代表的信息系统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人们意识到必须对信息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基于此背景,得以产生 我国对 的研究始于 世纪 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 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从实践看,我国 与美国当初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自 年代中期起在政府部门内部组建了各种信息系统以管理政府信息资源,同时也开始在企业中建立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 到目前为止我国 已成为热点,但具体的实施措施并未真正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今后我国对 的完善还需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
三 在图书情报领域地位的确立
传统的信息管理对象主要是纸质文献及相关设施,主要以手工管理为主 管理内容是对这类
临床信息资源 篇3
一、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现状
网络信息资源是以数字化记录的, 以多媒体形式表现的, 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 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给图书馆履行基本职能与社会职能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显示出了新的特点和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 知识仓库设计, 职能检索, 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这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正视的课题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机构采用以市场计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 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存贮, 检索和传递, 快速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本馆或其他馆以及全世界各馆的文献信息资料。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从理论到实践, 从探索到实施, 信息共享空间正在逐渐成长为新时期图书馆建设中无法避开的话题之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离不开对现有数字馆藏的认识与分析, 结合高校自身馆特点, 有效事例各类信息资源共享, 为高校师生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环境和馆藏
当前, 图书馆资源常可以划分为非数字化资源和数字资源两大类。非数字化资源即传统的印刷型纸质资源及工具书等, 而以这部分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占图书馆服务的70%。显然, 非数字化资源依然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体, 人们依然将长期依赖于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 这类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而数字化资源则是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 专业数据库, 影像文件及网络等外部信息资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这两种形式的资源都将长期并存, 互为补充, 为读者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物理层, 虚拟层和支持层, 也就是简单说的, 空间、资源和服务。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 信息资源是空间建设的基础与实质。当前, 我国大学图书馆, 尤其是211工程大学图书馆均在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各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建设经费都超过了文献购置总经费的30%等, 很明显, 我国各高校都在为丰富自己的馆藏资源而努力, 尤其是在数字资源的投入建设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信息共享空间是集中信息资源, 各类软硬件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动态模式, 因此, 除了具有传统纸质资源外, 信息共享空间强调必须具备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专业数字库、影像文件及网络等信息资源。各种印刷资源、电子资源再加上网络资源, 三种资源三位一体, 注重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利用与创新。同时, 电子资源与网络资源必须连图各种软件, 高端工作站和打印机, 多媒体装备等各种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工具。要求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专家人员必须不断地扩充、管理和监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多媒体, 搞好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搜集、检索、筛选与整合, 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 以满足高校学生的要求, 更好地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影响因素多, 因此必须更新观念, 在加强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同时, 提高馆员的读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更新观念, 强化网络资源建设的领导,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需要一个共识的观念作为基础, 应提倡和推行全局观念, 资源观念, 合作观念, 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首先强化决策者的共建共享意识, 通过小范围的局部共享实践, 为大多数图书馆提供直观感受信息资源共享的优越性, 通过宣传, 学习, 研究等多种手段把此观念内化为所有图书馆人的共识。同时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基础在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 只有从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上统一规划, 分工协作, 从而形成不同的馆藏特色, 才能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将成为信息的流通与利用提供快捷便利的通道, 实现网络、数据库和信息资源三者关系的有机结合, 才能显示信息资源网络存在的价值。如果图书馆只是从网络中索取信息, 而不能向网络输送信息, 那么网络也推动了存在的意义。各高校图书馆应集中技术优势,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合作研制和开发二次文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 全文技术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资源, 共建联合目录数据库, 在加紧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 把信息资源、数据库等软件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使各个图书馆不但索取, 而且输出, 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快速健康地发展。
同时对提高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素养也要重视起来, 因此要求馆员要熟悉本馆馆藏资源情况, 通晓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知识,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了解掌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 熟悉网络上的各种数据库, 指导读者正确使用检索语言, 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准确判断信息质量及利用价值, 提供快、新、准的信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利用多种渠道, 提供多种形式对读者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不同层次的师生都了解图书馆, 学会利用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共享, 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
实践证明, 在当今时代利用网络信息, 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各高校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共享, 存储合并以及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稳健发展, 高校图书馆要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结合高校数字科研的实际需求, 构建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数字、科研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学术界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讨论主要以硬件空间建设为主, 对深入挖掘信息馆藏涉汲不多。高校图书馆应在网络资源利用上, 加大开发与利用力度, 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效的信息服务, 特别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慰慈,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十个热点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3) 6
[2]过言之,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 5
[3]成俊颖, 李梅等, 复旦大学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调查卷分析, [J].图书馆杂志, 2007, (7) 39
【临床信息资源】推荐阅读:
临床医疗信息06-03
临床科研信息06-08
移动临床信息系统09-04
医院移动临床信息系统05-23
临床信息管理系统08-21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11-03
临床输血信息化管理07-26
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08-12
临床医疗信息数据挖掘08-16
艺术信息资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