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评析(共12篇)
规划建设评析 篇1
一、概况
聊城大学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美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大学平均宽度大约为100米、有禹疏九河之一的徒骇河蜿蜒贯穿整个城市, 同时将聊城大学划分为东、西, 新、旧两个校区, 两校区间由大跨度桥进行连接。东校区北面是唐庄路, 南面是湖南路, 东面是光岳路, 西面为徒骇河, 由原聊城农业学校发展而成, 占地从20多万平方米增加160余万平方米, 其中第一期规划用地139.78公顷。校区基地地势平坦, 植被茂盛, 水源丰富, 在致力建设高水准大学校区的道路上可谓自然优势相当明显。
二、建设理念与建设目标
聊城大学东校区在整体建设上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设工程规划起点高、设计水平高、施工质量高、维护频率高, 软硬件设施齐全、实用、先进, 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建设目标, 从而跻身全国一流大学校园。
1) 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校园是当今校园建设的大趋势。建筑的设计和布置要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技术方法的变化, 要深入拥有前瞻性的思想, 并通过高层次的文化意念、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功能配置来体现时代特色。
总体规划——在总体构图上根据东校区的占地特点没有沿用传统的对称轴线模式, 不追求均匀布置、不突出端部视觉中心 (标志性建筑) 。而是采用先进布局理念, 节省成本的同时, 整体上使得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人与建筑和谐统一, 充分体现大学特征。
建筑设计——建筑外观、建筑样式及建筑色彩体现多样化, 各建筑之间虽不统一, 但比较协调。建筑设备——教学实验楼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生公寓全部实现供暖、配备独立卫生间、洗涮池、封闭阳台 (研究生宿舍阳台为敞开) , 食堂配置了打卡机系统、餐具消毒系统。
建筑材料与技术——大量采用了轻质、高强、保温、节能、节土、装饰等优良特性的新型建材。在技术上有预制管桩基础、钢结构、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技术。
2) 网络化。聊城大学东校区要迎合网络时代的发展, 不但校园内部的道路、公用设施、花草树木要实现网络化布局, 而且在学习方法、教学设备、作息时间的把握也要适应网络化要求, 要强调信息的交流和流通, 密切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融, 发挥大学不同专业交叉综合的优势。所以, 在建筑布局上要打破以往以系为单位的孤立的布局, 代之以若干单体组合行成网络化的建筑群, 学校互联网贯穿其中, 发达网络系使统资源共享更加方便。
3) 园林化。为更好结合江北水城这一特色, 校区充分利用自身自然条件, 与水城整体大环境相协调, 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平面绿化与立面绿化相结合, 常绿、落叶树种与季节性树种相结合, 按照园林艺术的要求以植物绿化为主, 兼顾美化, 适当点缀园林小品, 形成树种丰富、层次参差自然、季节变化明显又独特景观。手法上使用了择景取胜, 壁石筑台、引泉喷瀑的东方园林及西方园林相结合, 利用一系列空间的开磕、大小、方圆的对比, 配合林木的栽植, 展现校园特有的文化气质。
4) 生态化。东校区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 利用原有的优良自然环境和原有优良水系, 通过巧妙构思,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 以期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交融的效果。在校园绿地的规划布局中, 加强园林绿地网络连接、校内及周边融合发展, 形成多维空间的生态网络系统, 创造出了静美干净的工作学习环境。令外, 在校区用地上的原有生态系统也得到充分保护, 使得新校区与原基地在生态资源上进行有效的相融, 如水、土、气候、植物、动物等。校区局部原生地貌得到保留, 部分河流和树木也是保持原貌。
三、总结
聊城大学东校区的规划建设遵循了现代校园发展的新理念, 充分利用了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校园文化内涵的体现上表现出新意, 同时在校区空间的划分上巧妙地运用了多样化的建筑小品、园林植物, 最终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景色秀丽、身心愉悦、亲切近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分析聊城大学东校区的规划建设我们得出校园建设应该具有下述原则:1) 功能优化原则。各功能区的特点不尽相同, 要做好不同功能区的不同配置, 满足校区师生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满足精神功能, 不但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还要有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以人为本原则。要充分把握师生的不同特性和需求, 了解师生不同的行为规律, 并通过绿化休闲走廊与校区核心绿化区及教学区、宿舍相连。3) 校园文化突出原则。在校园的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上进行有效的连接, 并运用各种不同的种类、不同样式的环境概念的小品, 结合富有特色的动、植物要素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环保理念, 坚持以广造景、多要素的绿色植物布置方法为主, 扩大园林、水景等的建设, 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终达到校区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 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聊城大学东校区在建设规划上并不完美, 在景观设计以及园林配置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的缺陷, 希望校区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 分发挥优势, 淘汰劣势, 把聊城大学东校区改造成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完美校园。
参考文献
[1]郑强, 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
[2]石红旗.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3]张锦宗, 刘会敏, 朱瑜馨.聊城大学东校区景观设计得失[J].2006.
[4]李晋文, 王玲玲, 周湘津.新增城市肌体规划探索:高校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从聊城大学东校区规划设计谈起[J].世家建筑导报.
[5]马志远.浅析聊城大学校园绿化建设[J].聊城大学研究生学刊, 2011.
[6]朱宇恒, 华晨.中国 (大陆) 大学新校园规划建设的评析[A].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2006.
规划建设评析 篇2
2001年12月21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林某不服规划局及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作出的判决,驳回上诉。至此,这起行政诉讼案以规划局和环保局的胜诉而告终。
上诉人林某在办理未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2000年6月将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该市某某镇北海路迁至该镇新工业区,增设了八台切割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证,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设施后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规划局和环保局联合执法,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6月28日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述行为违反了《城市规划法》《某某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上诉人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手续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林某不服,于2001年7月10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处罚决定,林某认为自己是个个体工商户,不属于建设单位,另外,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实例一评析、1、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划区范围内任何建设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都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报批,这包括单位和个人(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因此,林某以个体工商户为借口。想跳过规划报建程序,这明显不符和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2、另外,林某工厂的搬迁是不是属于建设项目,依据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城市建设项目是指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翻建的房屋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仓储建筑等)地下建筑、围墙建筑、大门建筑、小品建筑、人防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公共设施、铁路、地铁、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涵洞、机场、码头、广场、停车场、公园、城市绿化、市政管线等。林某工厂异地搬迁,涉及建设用地的重新选址、建筑工程的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问题,均需要重新按照新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程序进行报建。否则就是属于违法建设,违法生产,必须依法处罚。
第二部分建设项目选址实例评析
实例
一、在某大城市边缘的小河坝村委会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村北约3330平米的用地上盖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占用了1500平米,经村委会集体研究,报镇政府同意,利用剩余1830平米建自用的工业厂房。该市规划监察大队发现后,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等待处罚。
实例一评析、1、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盖蔬菜大棚,进行农业生产,属于农业结构内部的产业调整,是允许。
2、而建设工业厂房则属于违法建设,因为该地区位于城市规划区用地范围内,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划区内任何建设活动,必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才能建设。
3、建设工业厂房属于非农建设,虽然村委会报镇政府同意,但未经上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未履行合法的报批手续,因此属于违法建设,应给予立即拆除。
实例
二、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供电紧张,市政府招商准备建设一座5万kw燃油发电厂,作为城市补充电源。当时提供选址的用地经过比较只有靠近市区边缘的一处准备搬迁的工厂,但是该工厂周边是职工宿舍区,如果发电厂建设上马,势必会给临近的居住小区造成很大的污染,为此,市政府召开多次会议,各方意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暂缓发电厂建设。经过2年以后,该市通过省电网提供了足够的电量,彻底解决该市长期电力不足的困难。
实例二评析
1、该项目选址,市政府还是考虑到了城市长期发展的需要,判断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即使近期有上马的必要,也还需要重点考虑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果措施不当,或措施不配套,污染项目将会给城市带来长期严重的危害。
2、在项目选址上,首先应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安排,其次,应处理好近期利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只有多方面比较,经过合法程序,采用科学方法,项目选址才会合理可靠,上述例子由于市政府采纳了专家的意见,采取了暂缓建设的计划,从而避免了拆迁和今后的重复建设。
实例
三、某城市人口13万人,上界政府领导班子选定在城市东区某某路东侧建设城市广场,广场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场址为一底丘小山,该广场区位有些偏,但是由于没有拆迁,容易上马,依次、因此上界政府不顾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开工建设,然而,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该低丘内部为花岗岩,建设成本比原先预计的大2倍,需要加大投资。担由于资金准备不到位,再加上周边项目建设无法跟上,广场建设被迫停工。新一界领导上台以后,经过认真分析,广泛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广场存在的关键问题是选址不当,当即拍板另行选址建设。1第一部分:规划管理实例评析
实例一:
2001年12月21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林某不服规划局及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作出的判决,驳回上诉。至此,这起行政诉讼案以规划局和环保局的胜诉而告终。
上诉人林某在办理未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2000年6月将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该市某某镇北海路迁至该镇新工业区,增设了八台切割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证,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设施后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规划局和环保局联合执法,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6月28日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述行为违反了《城市规划法》《某某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上诉人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手续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林某不服,于2001年7月10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处罚决定,林某认为自己是个个体工商户,不属于建设单位,另外,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实例一评析、1、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划区范围内任何建设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都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报批,这包括单位和个人(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因此,林某以个体工商户为借口。想跳过规划报建程序,这明显不符和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2、另外,林某工厂的搬迁是不是属于建设项目,依据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城市建设项目是指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翻建的房屋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仓储建筑等)地下建筑、围墙建筑、大门建筑、小品建筑、人防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公共设施、铁路、地铁、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涵洞、机场、码头、广场、停车场、公园、城市绿化、市政管线等。林某工厂异地搬迁,涉及建设用地的重新选址、建筑工程的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问题,均需要重新按照新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程序进行报建。否则就是属于违法建设,违法生产,必须依法处罚。
第二部分建设项目选址实例评析
实例
一、在某大城市边缘的小河坝村委会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村北约3330平米的用地上盖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占用了1500平米,经村委会集体研究,报镇政府同意,利用剩余1830平米建自用的工业厂房。该市规划监察大队发现后,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等待处罚。
实例一评析、1、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盖蔬菜大棚,进行农业生产,属于农业结构内部的产业调整,是允许。
2、而建设工业厂房则属于违法建设,因为该地区位于城市规划区用地范围内,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划区内任何建设活动,必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才能建设。
3、建设工业厂房属于非农建设,虽然村委会报镇政府同意,但未经上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未履行合法的报批手续,因此属于违法建设,应给予立即拆除。
实例
二、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供电紧张,市政府招商准备建设一座5万kw燃油发电厂,作为城市补充电源。当时提供选址的用地经过比较只有靠近市区边缘的一处准备搬迁的工厂,但是该工厂周边是职工宿舍区,如果发电厂建设上马,势必会给临近的居住小区造成很大的污染,为此,市政府召开多次会议,各方意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暂缓发电厂建设。经过2年以后,该市通过省电网提供了足够的电量,彻底解决该市长期电力不足的困难。
实例三评析
1、建设项目选址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不但要考虑拆迁量大小,还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建设情况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多种因素。很明显上述问题出在当初广场选址过于轻率,决策过于武断。
2、建设城市广场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广场一般分为城市中心广场,休闲购物广场,绿化景观广场,游行集会广场,交通集散广场等多种类型。每一种广场对位置的选择,用地规模,周边建设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3、象该市的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广场,应在城市中心,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靠近城市主要的公共设施的位置上进行选址,而不应该只是考虑节省投资。在城市边缘选址建设,即使工程地质条件允许,广场建成后其使用效果也会很不理想。
实例
四、1993年,某市粮食局以建粮食批发市场为由,通过当地政府,以每亩2.2万元的价格,从小北村征走耕地109.58亩。粮食局当年征地申请的计划是:每年批发、零售粮油2500万吨,成交额可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据说其规模要达到全省第一,使该市的经济得到繁荣,但是其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小北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气愤不平。粮食批发市场没有建起来,对国家和当地老百姓的承诺没有兑现,一百多亩耕地却落到粮食局手里。随后这些耕地即被分割成若干份,每份约为420平方米,以股金的形式把土地使用权转移到个人和一些单位手里,每份3.5万元,得到土地使用权的人,便各自建起了民宅、商店、酒店、公司等。粮食局自己所建的粮油交易大厅仅有200平方米,而且从未开张,征用了100多亩地,只盖了这么小的交易厅。就连交易大厅现在也租给了私人,做了存放方便面的库房。二十多名村民代表表示,如果被征走的土地真是国家需要,他们能理解支持。但是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真让人不服气。无论如何弄个明白,讨个说法。实例四评析
1、这是一起典型的擅自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和私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案例,情节严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初粮食局是以建立粮油批发市场为由征用农民的土地,其建设项目必须要与批发市场相关。否则,就是违法使用土地。但是粮食局却没有按规划,按原来的计划规模设批发市场,却将大部分土地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征来得耕地被改变了用途,其所作所为已与粮油批发交易毫无关系,实际上是改变了建设用地的性质。
2、如果粮食局在征地之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建设项目,也应该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向计划行政主观部门和规划行政主观部门提出申请。
3、首先粮食局应该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开发新的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改变用地性质的申请。
4、其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已经批准的规划,对粮食局的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同意,将提出被改变性质的用地规划设计条件,这包括有关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和与周边建设的相关关系。粮食局需要重新领取改变性质的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以说。改变用地性质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否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实例
五、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区某乡政府协商,准备利用该乡的土地搞开发经营,经过协商,乡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了一份联合兴办公司的协议书。协议书中规定:双方兴办联合公司,乡里提供50亩土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在这块土地上修建了60幢别墅,作为度假村以吸引城市客源,预计利润客观,联合公司开始运作后,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全权管理,乡里不参与管理过程。双方联营年限为50年,不论亏盈公司每年都要定期向乡里付给固定的利润和管理费。
实例五评析
1、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乡政府的这种合作是极不合法的,表面上是合办联合公司,实质上是变相出租土地。
2、首先,签约主体资格不对。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经济交易,更不能作为出资人成为公司股东,我国新修定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因此,乡政府不能单方面代表农民对土地进行处分并从中受益,不能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合办公司的契约。
3、另外该联办公司的协议内容也属于违法无效。合同中约定的所谓乡里不参与公司任何管理过程,只定期收取利润费用而不承担风险等等。完全不符和一般合营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共同出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原则,说明乡里根本不是为了联合办公司,而是单纯想靠出让土地使用权赚取利益。
进入讨论>>
实例三评析
1、建设项目选址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不但要考虑拆迁量大小,还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建设情况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多种因素。很明显上述问题出在当初广场选址过于轻率,决策过于武断。
2、建设城市广场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广场一般分为城市中心广场,休闲购物广场,绿化景观广场,游行集会广场,交通集散广场等多种类型。每一种广场对位置的选择,用地规模,周边建设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3、象该市的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广场,应在城市中心,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靠近城市主要的公共设施的位置上进行选址,而不应该只是考虑节省投资。在城市边缘选址建设,即使工程地质条件允许,广场建成后其使用效果也会很不理想。
实例
四、1993年,某市粮食局以建粮食批发市场为由,通过当地政府,以每亩2.2万元的价格,从小北村征走耕地109.58亩。粮食局当年征地申请的计划是:每年批发、零售粮油2500万吨,成交额可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据说其规模要达到全省第一,使该市的经济得到繁荣,但是其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小北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气愤不平。粮食批发市场没有建起来,对国家和当地老百姓的承诺没有兑现,一百多亩耕地却落到粮食局手里。随后这些耕地即被分割成若干份,每份约为420平方米,以股金的形式把土地使用权转移到个人和一些单位手里,每份3.5万元,得到土地使用权的人,便各自建起了民宅、商店、酒店、公司等。粮食局自己所建的粮油交易大厅仅有200平方米,而且从未开张,征用了100多亩地,只盖了这么小的交易厅。就连交易大厅现在也租给了私人,做了存放方便面的库房。二十多名村民代表表示,如果被征走的土地真是国家需要,他们能理解支持。但是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真让人不服气。无论如何弄个明白,讨个说法。实例四评析
1、这是一起典型的擅自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和私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案例,情节严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初粮食局是以建立粮油批发市场为由征用农民的土地,其建设项目必须要与批发市场相关。否则,就是违法使用土地。但是粮食局却没有按规划,按原来的计划规模设批发市场,却将大部分土地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征来得耕地被改变了用途,其所作所为已与粮油批发交易毫无关系,实际上是改变了建设用地的性质。
2、如果粮食局在征地之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建设项目,也应该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向计划行政主观部门和规划行政主观部门提出申请。
3、首先粮食局应该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开发新的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改变用地性质的申请。
4、其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已经批准的规划,对粮食局的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同意,将提出被改变性质的用地规划设计条件,这包括有关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和与周边建设的相关关系。粮食局需要重新领取改变性质的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以说。改变用地性质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否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实例六
某沿海地级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准备在城市东部建设中心区,主要目的是疏解旧城区人口、商业和行政办公的压力,用以发展城市新的商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大型会展文化中心和部分市级行政办公机构。当时,该城市东部正处于城市主要发展地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面对内海湾,与原有旧城既有一段距离,又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联系,是该市中心区建设理想的选址地点。市政府随后组织编制中心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始对外招商,准备大干一场。但是没有想到,随着国家治理经济过热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原准备开发的投资方,由于资金的限制,加上大环境的需求不足,纷纷撤资或停工等待,中心区只建成了一个会展中心、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中心广场。市政府为了继续推动该地区的开发,匆忙修改规划,将原来准备建设商务中心的大片土地改为居住用地,重新招商,开发房地产,陆续在中心区的周边建起了三个住宅小区。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全市性的商务办公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重新上升,申请建设的项目增加不少,可是这些好项目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选址,原中心区的土地已经有相当部分被转变为居住用地。该市政府开始着急了,一方面,原中心区实际上只建成一半,城市中心职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几乎没有剩余的土地;另一方面,新的建设项目又没有地方建设。政府希望有关规划部门能够重新确定一个中心区的位置,以解决城市的燃眉之急。
实例六评析
评析:这个例子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一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可以任意扩大,城市主要功能区的选址有时往往是惟一的,或者至少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像中心区这样重要片区的选址,它既是城市的心脏部位,是城市行政、商业、商务、文化的重要设施所在地,又是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景观区,一般项目不应该允许在中心区建设。第二,政府应处理好一个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不是1-2年就可以完成的,应该认真规划,逐步建设,任何操之过急的行动很有可能给城市带来长久的不利影响。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城市建设的规律,最终只能为城市带来不良的后果。
第三部分:规划设计条件实例评析
实例
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1999年8月19日经市规划局(99)规建字1052号规划许可证批准,在某市东方东路建设中山大厦,该公寓楼工程由地上18层和32层两部分组成,建设规模为7万平方米。但该单位自主将18层部分加高9层,违法建设面积5400平方米。现该公寓正被市规划局查处中。
实例一评析
该违法事件主要是未按程序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修改方案,擅自加高。按照规划审批程序规定:已取得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的建设单位或申报单位,由于自身的原因,再次申报设计方案要求改变建筑高度、建筑布局等事项时,应持函件(详细说明改变的具体理由)和有关图纸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同意后,方可受理申报。并需要重新审定修改后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允许,修改设计,增加面积,违法事实清楚,应得到相应处罚。
第四部分、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管理
实例一
1993年,x市粮食局以建粮油批发市场为由,通过当地政府,以每亩2.2万元的价格,从小北村征走耕地109.58亩。粮食局当年征地申请的计划是:每年批发、零售粮油2500万吨,成交额可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据说其规模要达到全省第一,使该市的经济得到繁荣。但是其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小北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气愤不平。粮油批发市场没有建起来,对国家和当地百姓的承诺没有兑现,一百多亩耕地却落到粮食局的手里,随后,这些耕地邓被侵害成若干份,每份约为420平方米,以股金的形式把土地使用权转移到个人和一些单位手里,每份3.5万元。得到土地使用权的人,便各自建起了民宅商店、酒店、公司等。粮食局自己所建的粮油批发交易大厅,仅有200平方米,而且从未开张。征用了一百多亩土地,只盖了这么小的交易厅,就连这个交易大厅现在也租给了私人,做了存放方便面的库房。二干多名村民代表表示,如果被征走的土地真是国家需要,他们能理解和支持。但是他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真是让他们不服气,无论如何要弄个明白,讨个说法。评析:这是一起典型的擅自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和私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案例,情节严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初粮食局是以建立粮油批发市场为由征用农民的土地,其建设项目必须要与批发市场相关,否则,就是违法使用土地。但是粮食局却没有按规划、按原来的计划规模建设批发市场,却将大部分土地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征来的耕地被改变了了用途,其所作所为已与粮油批发交易毫无关系,实际上是改变了建设用地的性质。如果粮食局在征地之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建设项目,也应该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向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首先,粮食局应该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并开发新的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改变用地性质的申请。其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已经批准的规划,对粮食局的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同意,将提出被改变性质的用地的规划设计条件。这包括有关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和与周边建设的相关关系。粮食局需要重新领取改变性质的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以说,改变用地性质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否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推荐阅读
方案包括金碧海岸效果图、平面图、滨江儿童公园平面图等,很详细!金碧海岸小区景观规划房地产项目全程策划全集 建筑工程概预算教程 土建资料员基础知识
3DMAX标准教程(图文并茂集)常用CAD电气制图标准图形 全套经典中式餐厅施工图
进入讨论>>
实例六
某沿海地级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准备在城市东部建设中心区,主要目的是疏解旧城区人口、商业和行政办公的压力,用以发展城市新的商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大型会展文化中心和部分市级行政办公机构。当时,该城市东部正处于城市主要发展地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面对内海湾,与原有旧城既有一段距离,又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联系,是该市中心区建设理想的选址地点。市政府随后组织编制中心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始对外招商,准备大干一场。但是没有想到,随着国家治理经济过热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原准备开发的投资方,由于资金的限制,加上大环境的需求不足,纷纷撤资或停工等待,中心区只建成了一个会展中心、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中心广场。市政府为了继续推动该地区的开发,匆忙修改规划,将原来准备建设商务中心的大片土地改为居住用地,重新招商,开发房地产,陆续在中心区的周边建起了三个住宅小区。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全市性的商务办公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重新上升,申请建设的项目增加不少,可是这些好项目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选址,原中心区的土地已经有相当部分被转变为居住用地。该市政府开始着急了,一方面,原中心区实际上只建成一半,城市中心职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几乎没有剩余的土地;另一方面,新的建设项目又没有地方建设。政府希望有关规划部门能够重新确定一个中心区的位置,以解决城市的燃眉之急。
实例六评析
评析:这个例子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一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可以任意扩大,城市主要功能区的选址有时往往是惟一的,或者至少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像中心区这样重要片区的选址,它既是城市的心脏部位,是城市行政、商业、商务、文化的重要设施所在地,又是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景观区,一般项目不应该允许在中心区建设。第二,政府应处理好一个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不是1-2年就可以完成的,应该认真规划,逐步建设,任何操之过急的行动很有可能给城市带来长久的不利影响。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城市建设的规律,最终只能为城市带来不良的后果。
第三部分:规划设计条件实例评析
实例
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1999年8月19日经市规划局(99)规建字1052号规划许可证批准,在某市东方东路建设中山大厦,该公寓楼工程由地上18层和32层两部分组成,建设规模为7万平方米。但该单位自主将18层部分加高9层,违法建设面积5400平方米。现该公寓正被市规划局查处中。
实例四
某区属企业位于工业区内,占地8400平方米,由于设施老化,产品落后,最终破产倒闭。区政府想利用原厂区土地开发住宅,并将获得的资金安置下岗职工,经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被驳回,理由是该用地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工业用地,不能改变用地性质。
评析: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考虑到这个企业位于工业区内部,如果建设住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子女上学、购物、文化娱乐等,另外,周围的工厂企业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等将对居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能开发建设住宅。但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区政府采取土地置换的办法,将位于居住区内的某些工业企业搬迁到这里,然后开发建设位于居民区内已腾出的用地,利用这方面的资金安置下岗职工。这样做,可以收各得其所的效果。实例五
某中学有两个校址,一处位于城市中心区,占地4000平方米;另一处位于中心区外围,占地8000平方米。根据国家规范,两处均不满足中、小学用地标准。因此,教育部门拟对两处用地进行合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市政府批准,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出让,开发公共设施项目,用置换来的资金在中心区外围校址旁边征用一块用地,建设一座标准中学。
评析: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校址用地改变使用性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应该予以积极支持。因为根据规划法的要求,市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一个中学有两处校址,且规模都不符合标准是不合理的。市政府应该对不合理的用地进行调整。使城市功能更加合理。
实例六
某市中心区北部有一工厂位于主干道安平北路东侧,共有用地4.5ha.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该厂周围多已建成居民区,沿安平北路两侧也已成为商业、办公区,该厂成了污染扰民企业。但因该产品有特色,销路很好,经济效益颇佳,不能停产。按照该厂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拟将该厂搬迁并出让原址,所获资金用于搬迁。出让后原址2.0ha改为商业、办公用地,1.8ha改为公寓用地,原家属宿舍约占地0.7ha保留。
评析:这是将原工业用地改变使用性质的规划选址管理问题。按照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程序,其审批手续应按规定办理:
1.厂方申请改变用地性质。厂方应持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改变厂址用地性质、出让厂址和搬迁的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改变用地性质和搬迁的申请。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由于该工厂位于市中心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审核同意的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然后向厂方发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发出选址意见书的同时,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有关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向该厂提出各个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4.受让方和厂方申请立项。厂方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件、与受让方的协议,向计划部门申请项目建议书。
5.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厂方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计划部门批准文件和与受让方的用地出让协议,向土地部门办理用地出让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合同。该合同必须包含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各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6.受让方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受让方持计划部门批准文件、土地出让合同和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受让方为多家应分别办理。
7.受让方继续办理有关建设的各项手续。受让方在原址如何建设,将由受让方依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方案、施工图和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项手续。
规划建设评析 篇3
关键词:中美关系军事交流互信机制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4-0060-06
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与活动范围有了较大提高和扩展,但这种变化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全球化世界中所承担的角色相适应的。作为新兴的大国与守成的大国,中美之间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1994年的黄海对峙、1996年的台海危机、2001年的南海撞机、2009年的测量船袭扰等突发事件促使双方重新审视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美军前太平洋总部司令普吕厄上将认为发展中美军事合作意义重大,他说:“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防止该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军事互信与合作可防止战争的发生,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需要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现任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也认为,建立中美两国战舰避免敌对发生机制至关重要。基廷主张中美恢复“对双方有益”的军事对话与交流,建立防止中美海上发生敌对事件的机制协议,从而减少军事危机甚至冲突的可能。而中美的军事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则直接体现在双边的安全互信机制当中。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在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基于国际行为体的共同愿望,汇聚而成的一整套明示或默认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构成了国际机制。有效的机制能够提供可靠的相关信息,减少参与者对合作伙伴的担心,有效地促进信任产生。随着规范的履行,彼此的外交政策、行为的透明度也随之增加,双方的心理预期也日趋稳定,进而愿意展开进一步合作,并通过有效的合作获得对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有利于实现快速的双向信息沟通,稳定彼此的心理预期,塑造双方的国家行为,提高相互合作的可能性。近年来,中美军事领域的险象环生无一不凸显出双边安全互信机制的不足。由于缺乏处理危机的互信机制,紧急时刻,常常要考验指挥官的胆识与智慧,这在近年来中美之间迭起的军事危机中表露无遗。而中美之间由飞机或军舰近距离接触而引发的磨擦很可能会不断重演,危机情况下恐怕也只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才能保持必要的冷静与沉着。因此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对于增加彼此间的军事透明度、促进相互了解、减少相互猜忌,从而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军事风险,最大程度地维护了两国的战略安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双方只有加强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并完善以安全操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军事互信机制,遇到危机时才方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通过双方不断地主动和被动学习,认知和了解,中美军事领域终于从无到有共同构建了系列的交流与互信机制。
中美双边军事交流合作与机制建设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军事交往的3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难得的“蜜月期”。两国的军事合作始于建交之初,由于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是中美关系从解冻到正常化的主要动力,因此这种交流首先是从情报共享人手的。1980年两国国防部长实现互访,双方就军事训练和后勤方面的交流达成了协议。1983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访华,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两军关系的拓展建立了一种框架,从此以后,双边各军兵种之间的功能性交流开展起来,实现了功能性交往的机制化。期间,两军高层领导人互访10余次,各级别的军事代表团交流非常频繁。1984年6月13日双方签署了《中美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是两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军事技术合作的协议,它为今后的军事交流和合作确定了基本原则。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一波三折的“跌宕期”。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军事威胁消失,中美之间原有的共同安全利益不复存在,美国不再重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开始担心中国将成长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挑战者”,因此加强对中国的遏制。这一时期的中美军事关系跌宕起伏,历经若干重大事件的冲击,两军关系几度动荡又几经恢复,呈现出脆弱且不稳定的特点。尽管如此,在遏制加接触的战略指导下,美国仍保持着与中国的军事交流。双方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有:1998年1月美国防部长科恩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1998年9月中国国家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访美,双方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就军事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信息交流的联合声明》;两国在继续遵守1998年达成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非针对性协议(即战略武器互不瞄准协议)》的基础上达成了《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协议》;中美还就战略核武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磋商,美国有意邀请中国加入核弹预警系统等。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共同安全利益的客观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保持地区和平、防止军事冲突发生成为主要的关切。由于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地区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等问题的存在,双方在防止双方军事对抗、防止地区局部战争发生、防止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等方面有着现实的共同安全利益。因此中美双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除了早已存在的中美两军高层互访及多层级的军事人员留学和访问制度、中美军舰互访机制外,两国还建立了战略层面上的副部长级的“国防部年度防务磋商机制”、工作层面上的“国防部特别政策对话机制”和副外长级的“战略安全、多边军控和防扩散问题磋商机制”,及一些在紧急状态下规避直接冲突的制度,特别是2008年中美两国国防部军事热线的建立使两国军事交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美双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特点
交流才能互信,合作方能共赢。在经过30多年的磨合与发展之后,中美两军在高层沟通、人员往来、防务磋商、军舰互访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已经进入了机制化的轨道,为两军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目前,中美高层军事交流稳定,多层次的军事人员互访频繁,并保持了多个定期防务磋商机制,两国军舰互访也形成机制,整体交流与合作逐渐表现出机制化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中美已签订双边军事协议16项,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4项、不定期交流机制3项。综观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中美军事互信机制建设呈现出由表及里,从虚到实、层次递进的特点
中美高层军事互访打开了专业性、功能性军事交往的“星际之门”,务虚定调的高层对话促进
了务实合作的各级落实。双边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得益于中美两军高层互访的推动,增信释疑的高层互访本身就是互信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为专业性军事交流合作定下了基调,中美互信机制建设从高层的务虚对话逐渐落实到功能性领域的务实合作。
2.中美军事互信机制建设逐渐由相对封闭走向适度开放
由于军事领域固有的保密特性,在早期的交流合作中,双方都表现得相当谨慎,或秘而不宣,或低调简要,对主要议题则一笔带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加深与互信的增长,双方逐渐开始向外界公布相关主题、达成的共识及取得的成果。这种由相对封闭走向适度开放的做法,不仅大大吸引了公众的视线,而且有利于媒体、学者和思想库等公共舆论的参与和评论,引发了更高社会关注度。中国正以更开放、更务实、更自信的姿态投入到双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设当中。
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功能及作用
制度规范是利益的产物,利益攸关是制度规范产生的必要条件。在共有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共享利益,通过签订共守规范,以相互认可的方式,承诺对相关军事行动进行管理,并形成体现透明度和包容性,具有总结、评估和反应能力,提供惩罚功能的制度规范,可以消除疑虑,建立互信,防止冲突发生。因此,建立在互信基础上以预防为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双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制度的桥梁作用,会形成一种规范和制约行为的环境,使各行为体在安全上照章办事,有规律互动,信任由此产生,并导致良性循环。人们经常用“复杂”来形容中美关系的特性,这就决定了中美关系需要完善的机制来进行管理,而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就是中美关系机制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首先,它为中美双边军事安全问题的解决开辟了途径,增加了渠道。这种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机制开辟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它提高了双方意见的交换频率,推动中美间现实问题的解决。规范是双方共同遵守并执行的以权利和义务定义的标准行为。基于互信基础上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可以有效规避各种人为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事故。即使事故发生了,也不可怕,因为事先制定了系列共守的行为规范作为预案,这样便有章可循、避免陷入相互攻击的恶性循环,防止矛盾的升级和扩大。我们不能幻想中美关系出现所谓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有问题时,有畅通沟通机制,不断在沟通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稳定的大国关系应有的常态,也是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核心意义所在。
其次,它是中美管理双边军事安全关系,预防危机、管理摩擦的重要手段。海空对抗是极其危险的,为防止局势失控,需要双方谨慎和明智的危机管理。危机控制和管理因此成为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各国文化、价值观念、对外战略、外交政策、决策机制不同,在危机控制、管理中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而互信机制为双方构建了相互适应之桥。国际关系实践中,在双边互信机制缺失的条件下,危机管理只能依靠机智果断、灵活细致的外交技巧。国家行为体每解决一次危机都会积累一些管理经验,并开始探索尝试达成某些共守规范来预防和管理危机,这种共守规范进一步发展完善便形成了完整的危机管理机制。而成熟的机制一旦建立并运行,危机管理就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美军事安全领域同样如此。由于双方缺乏就具体问题直接沟通的手段,当突发性军事安全事件降临的时候,双方都存在误判及冒险决策的危险。这个时候在互信机制框架内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中美国防部军事热线的建立就是双边军事危机管理的一个有益实践。罗伯特希斯在他著名的危机管理中提出4R理论:预备(readiness)——在危机发生前就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工作,包括有效的预警策略、沟通技能;反应(response)——尽力应付对已发生的危机;减少(reduction)——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注意形象管理和媒体协调;恢复(recovery)——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内容涵盖了这四个阶段,它在管理双边军事关系,尤其是在化解危机方面必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最后,它是中美两国增信释疑、扩大共识的重要平台。共守规范是维护共享利益的产物,是以互信合作的共有理念为指导的制度性安排。共守规范一旦形成便能作用于共享利益和共有理念,与之形成良性互动。中美军事关系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区域,良好的军事关系对中美两国整体关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美军事互信机制促进了中美之间双边互动,成为双方增信释疑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中美之间最不确定的、但也是最需面对的就是战略互信问题。它既是化解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必要前提,也是防止危机发生最有效的防波堤。美国方面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未来面临的最深刻、最全面的挑战。而中国方面对美国对华战略意图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而互信机制为双方降低和减少这些疑虑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渠道。过去军事交流总是从属于政治意向,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互信向高政治领域溢出,影响战略决策的肜成。同时,中美军事互信机制对地区稳定及世界和平也将产生促进作用。近年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使国际和平与发展面临更加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共同的威胁,各国尤其是世界大国必须加强合作协调,采取多边一致行动。中美在诸多国际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协调立场,已经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美进一步发展军事关系,对世界和平无疑将是福音。
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瓶颈
尽管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中美军事互信机制的营建和运行严重受制于政治气候的变迁
中美政治气候一直以来都是双边军事交流与互信机制建设的孵化器。如果将中美关系比作一只木桶,军事交流正是这只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它决定了这个木桶最终能装多少水。中美政治环境成为双边军事规范建设的“克里斯之踵”。两国关系顺利时,则军事交往频繁,规范建设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两国关系波动时,则军事交往中断,规范建设随之搁浅。中美军事交流很多时候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抵押品”,两国关系改善的时候,军事交流总是最后启动;而两国关系恶化的时候,军事交流肯定首先冻结。作为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双方交恶时,最先遭殃的就是军事交流;重修旧好时,最后恢复的也是军事交流,中美军事互信机制建设与各个阶段的政治气候密切相关。
2.中美军事互信机制的范围和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是由中美军事合作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中美之间军事合作的性质在较长的时期内将主要是“安全合作”,而非“同盟合作”。中美结构性矛盾导致两国在军事上互不信任,在较长的时期内中美军事合作的主要目标将是防止两国之间出现
军事对抗或军事冲突,因此中美军事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弱于美日、美韩或美菲等国的军事合作。其次,中美之间军事合作的内容在较长时期内将是加强军事透明度而非加强军事联合行动能力。鉴于中美军事合作的主要目标是避免军事对抗,因此双方力图通过军事交往来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及军事实力。此外中美已有的军事互信机制中还存在着的实施细则不详、政治意义大过军事意义等问题。
中美双边军事安全机制建设的努力方向
奥巴马新政府的上台为中美军事关系的改善带来新的契机。中美军事交流回暖对中美关系的整体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为两国共同关系的领域中有许多方面都涉及国防安全等军事问题,不过中美双方在台海问题、核战略、地区安全以及其他领域还存在认识上的落差,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中美双方进行更多的实质性接触和交流。中美两军在加强交流的工作中任重而道远,面临着种种攻坚任务。中美双方今后要采取务实性的交往来拓展两军关系。尽管中美两军安全互信机制建设领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前景依然可观,因为军事交往是美国对华长期接触战略的一部分。应通过建立信任措施来减少中美军方之间出现问题和误解的可能性。美方建议两军合作可经历三步曲:一是加强现有合作,二是适度扩展新的领域,三是从建立信任走向实质性国际合作。针对美国的战略部署,结合我方的实际情况,中国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努力:
1.构建新型的建设性的两军关系,努力使双边多层次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朝稳定化、长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对于双边军事交流,中方一直以来按照:高层互访一安全对话一功能交流一军事培训一建立互信这一模式进行,美方则更倾向于务实性与功能性的交流。虽然目的不尽相同,但中美双方都希望通过军事方面的交流加强联系,追求利益互补。中美之间军事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会减少许多的阻力、误会和猜疑,对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建设性”的本意就是“旨在改进和提高的,有益处的”。从中美关系的现实出发,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安全观为指导,共同构建开放、务实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是未来两军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设立敏感军事活动通报制度,进一步提升两国军事的透明度
中美应通过不断提高军事活动透明度等措施来减少中美之间出现问题和误判的可能性。美国之所以要求透明度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开放会产生信任,而保密只会导致猜疑。双方可以参考国际透明度准则,如联合国武器登记制度,来减少彼此的误解和猜疑(中国出台年度国防白皮书正是积极面向互信的努力结果)。美方先后提出了设立危机管理制度和军事演习事先通报制度等建议,以防止两国军队在海上的突发事故发展为冲突。这些提议和设想得到了中方的高度重视,相关事宜仍在商讨中。
3.充分利用现有的互信机制,努力推动中美军事合作向纵深发展
联合军事演习是两军交往程度最深的方式,美军把联合军演分为两个层次:“练习”(exercise)和“军演”(game)。练习性质的联合军演包括海上编队、搜救、通讯和补给等,中美之间已经开始,如2006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访美期间,首次与美国海军在圣迭戈附近海域成功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较高层次的带有实战背景的联合军演主要用于训练协同作战能力。目前的情况下,中美两军之间还很难进行传统安全领域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选择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海上联合搜救作为中美两军演习的课题,反映出两军合作更加务实的特征。先在“低政治”领域的搜救演习方面取得突破,才能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打下基础,才有可能一步步上升到“高政治”领域的武器装备技术合作、传统安全领域军事演习等。在打击走私贩毒、遏制海盗劫掠,防范恐怖主义、维护海上战略通道等非传统安全等领域,中美两军合作的空间很大,这方面的军事安全与互信机制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事实上,中美两国海军在索马里与其他国家一道,正在开展卓有成效的反海盗合作。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建设评析 篇4
近年来, 每逢大雨, 我国各大城市纷纷上演“看海”的情形。广州、南昌、武汉、杭州、北京, 这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大城市都遭遇着“逢雨必涝”的问题[1]。人们首先声讨的是城市排水系统, 认为是因为排水管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系统建设滞后才使得我们的城市一次次经受内涝, 我们应该建造更完善的排水系统, 尽快的把水排出去[2]。然而2014年5月11日, 深圳这座仅有30多年历史、修建了1.37多万公里下水道的全新城市, 在50年一遇的暴雨下依然内涝严重。这意味着改善排水管道还不够, 我国需要彻底革新城市排水体系。
2014年11月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下称《指南》) , 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不再以修管道为主, 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3]。2015年1月,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启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试点城市的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要求达到《指南》要求, 成为吸、蓄、净、释结合的“海绵体”, 以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原因
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出现内涝、地下水枯竭、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受灾城市的数量、规模、严重程度呈上升的趋势[4]。
我国城市内涝情况严重。洪涝灾害基本覆盖全国31个省, 受灾人口在每年1亿左右。在2010年住建部对国内351个城市的专项调研中, 2008-2010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其中有137个城市内涝灾害超过三次以上, 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我国城市缺水情况严重。在我国660多个城市中, 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114个城市严重缺水, 其中北方城市有71个, 南方城市有43个[5]。我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杨伟民曾说, “城市首先要考虑如何增强本地区水源涵养能力, 不要指望都调水。要优先考虑节水, 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 如何更多利用自然力来排水,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海绵城市”[6]。
为什么我国的城市经常内涝而却还是缺水?因为水留不下来。在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 城市地面建设以硬化为主、原本具有蓄水调洪作用的自然水系遭受破坏, 大规模的人为改变地表径流, 导致了原有地区自然生态调节能力降低。同时, 部分城市也存在现有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和覆盖密度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而传统的城市雨洪处理主要是考虑排水, 将地表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尽快排出, 并没有考虑到雨水的再利用, 这就将大部分的雨水资源白白浪费了。
2 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仇保兴指出, “我国城市排水防涝缺乏系统规划、标准体系不完善、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河湖水系被随意侵占现象突出, 是导致城市内涝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为应对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及干旱问题, 首先要扭转观念, 改变现有相对单一的排水设施规划思路, 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 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 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 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 并加以利用, 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 构建低影响开发 (LID) 的雨水系统。相对于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 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7]
海绵城市的建设, 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设施, 同时也要注重和传统的“刚性”设施相衔接。通过“绿色+灰色”的组合, 建立完善的城市雨洪利用与管理体系, 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项目标。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发技术特点
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低冲击开发技术, 该技术以小型、分散式设施为主, 设施主要是利用绿化用地、人行道、屋面等进行设计, 占地面积小, 同时对暴雨起到分散控制的作用[8]。在实际运用中LID可以减少暴雨径流30%-99%, 并延迟暴雨径流的峰值5-40分钟[9]。LID技术可以根据地块具体情况灵活设计, 能较大程度的保持原有生态效果, 在景观绿化效果好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入渗效果, 起到补充涵养地下水的作用。而相对于5-6元/吨的海水淡化成本和1.5元/吨的中水成本, 0.2元/吨的雨水利用成本是一个不小的经济优势。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的开支, 反而由于其多利用现有地形、设施, 具有经济性好、维护便捷的优势。海绵城市的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 减少了“灰色”设施的建设量, 降低了市政建设的投资, 其本身成本也较低, 还能减少水污染治理的费用, 降低城市内涝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美国环保署 (EPA) 的数据, 修建LID设施仅需要修建地下管网费用的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二。
3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城市内涝排水、缺水干旱和水污染问题, 因此在其设计中主要针对径流量控制、洪峰流量控制、雨水收集回用和点源面源污染控制。根据控制目标低影响开发技术按照功能可分为渗透、调节、储存、截污净化等几类, 因此可根据功能将低影响开发具体技术分为入渗系统、滞留系统、存储系统和过滤系统等。
3.1 入渗系统
通过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下渗来补充地下水, 并从源头上控制径流以达到径流量控制的目标,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渗井、渗管/渠、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3.2 滞留系统
通过最大化滞留雨水径流, 减少洪峰流量, 延缓洪峰到来, 以达到洪峰流量控制的目标,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雨水下渗和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池、植被缓冲带等。
3.3 存储系统
通过对雨水的存储、集蓄利用,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以达到雨水收集回用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湿塘、蓄水池、雨水罐等。
3.4 过滤设施
通过对初期径流的存储净化, 强化场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力以达到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集蓄利用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 可实现多个控制目标, 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4 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北京怀柔文化生态城
北京怀柔文化生态城占地面积119公顷, 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核心示范工程。项目根据北京文化生态城概念设计方案, 融合雨水利用思想, 将建设区划分为A-H共8个区, 在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中A-B区以景观水体为核心, C-H区以雨水净化渗透补充地下水[10]。
A-B区的雨水综合利用以景观水体为核心, 包括截污输送和循环净化设施。截污输送设施有低势绿地、种植花坛、雨水花园、植被浅沟、渗透铺装, 循环净化设施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池。C-H区采取雨水综合渗透系统, 主要是将雨水经过截污处理后回渗补充地下水, 设施与A-B区相同, 其中增加的屋顶绿化主要应用于E、F区商业退台和C区民族音乐宫和大剧院。
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可知, 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态城每年节约绿化用水1.8万m3, 节约水资源约25.5万m3, 径流外排率由传统开发的74%降低至35%。
5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现存问题与改进意见
5.1 现存问题
5.1.1 设计规范、标准缺乏
设计院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设计不熟悉, 目前还没有关于低冲击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设计规范和系统评估体系。设计单位大多依靠经验, 相应的规划设计缺乏依据, 可能会造成低冲击开发的规模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是维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5.1.2 政策、法规不完善
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冲击开发在我国还属于推广阶段, 目前我国此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 建设工程开展缓慢, 已建成的大多为示范工程。同时现有的通知和文件又不具有强制性, 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其发展。
5.1.3 工程分散、管理难度大
海绵城市建设以源头治理、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因此一个实施低冲击开发的区域可能分布着数量巨大的工程设施, 其相应的管理难度大, 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 将难以发挥其功能与作用[11]。
5.1.4 与排水系统设计割裂
目前排水设计规范与标准较为传统, 缺乏关于低冲击开发建设的考虑。建设的排水系统并没有考虑到低冲击开发中的雨水下渗、存蓄与利用, 因此可能存在市政设施的过分建设与投资浪费。
5.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5.2.1 重视水资源的规划
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积极考虑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 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问题放在重要的地位, 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培育和引导水产业发展[12]。
5.2.2 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
现有的通知和文件不具有强制效力, 为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还需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 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法规以促进低冲击开发的实施和管理利用的规范化[13]。强制性内容既要包括针对业主和开发商的管制政策, 针对规划师和工程师的设计要求, 也要包括针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管理条例。在制定强制性法规的同时也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14]。对于市政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 可采取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等形式鼓励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对于开发商和居民, 可根据其相应的环境责任, 收取税费或给予经济补偿, 以增加其积极性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例如美国征收的暴雨管理费和德国征收的雨水费。
5.2.3 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和设计体系
应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或导则, 推广实用技术, 将规划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 为设计人员提供简单便捷的工程设计工具, 降低技术的应用难度, 推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与利用。同时引进国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技术, 提高其性能, 降低使用的成本。
5.2.4 强化多部门多专业的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专业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共同参与[15]。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水文等部门;融合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协作;注重从开发前的场地设计到地块规划设计, 再到运行和使用指引和开发后维护的连续性;强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设计、管理、技术、资金上的衔接。
5.2.5 完善评估系统、量化实践
应实现实施效益可量化评估, 以测评低冲击开发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果, 从而促进开发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在评估系统中,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策略与指标相结合。对于开发技术的评估与量化应关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的性能表现, 使用持续监控和测量队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 来对下一阶段的设计或管理进行调整。美国的能源及环境设计先锋奖评估标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6 结语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下, 各国环保意识增强,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日益显现其价值, 已成为备受重视的主流理论。
规划建设评析 篇5
评析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中,技术法规分为____标准。
A:国家和地方
B:国家和省级
C:国家和行业
D:部门和行业
2、城市用地的评价不包括____ A:自然条件评价
B:建设条件评价
C:经济性评价
D:城市政策评价
3、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下列____ A:建筑密度、建筑高度
B:绿地率
C: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要求
D:容积率
4、下列不属于为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的是____ A: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B: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C: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D: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要,以取得最佳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5、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而在行政机关内部平级调动,称为____ A:调任
B:转任
C:轮换
D:挂职锻炼
6、下列哪个不是影响城市发规律的主要理论____ A:a.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B:b.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c.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d.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7、关于日照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a.东西向--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可以采用该朝向
B:b.东南向--北纬40°一带可以采用这种朝向
C:c.西南向--夏季午后凉爽,东北一面日照不多,多采用 D:d.南北向--南向,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入;北向,阳光较少,冬季较冷,北方寒冷地区应避免北向,南方可以适当采用
8、下列哪一个不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____ A:a.设施智能化
B:b.人口老龄化
C:c.家庭核心化
D:d.生活闲瑕化
9、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____ A: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C: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D:行政组织法与行政行为法
10、城市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____m。
A:3.0 B:2.0 C:1.5 D:1.0
11、领导活动的三个因素是指____ A:a.上级领导、下级负责人、活动
B:b.行为、影响、活动
C:c.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活动
D:d.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12、行政工艺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 A:研究提高行政质量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
B:研究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
C:研究保障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D:研究行政机关实现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方式、于段和技巧
13、编制城市规划,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____的原则。
A:布局合理、节约土地、环境友好
B:布局合理、环境友好、保护土地
C: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D:节约土地、布局%合理、保护资源
1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____ 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行政措施
15、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在20~1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____ A:10%
B:5%
C:20%
D:18%
16、下列选项中,在城市蓝线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不包括____ A: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
B:建设各类排污设施中华
C:表经批准的情况下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
D: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17、行政许可的审查程序不包括____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完整程序
D:听证程序
18、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应当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管理部门____ A:应参与规划的编制,并给出参考意见
B: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编制
C:不应直接参与规划的调整
D:不应直接编制和调整规划
19、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____两个阶段,并应当由具备____资质的单位编制。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甲级
B: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乙级
C: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甲级
D: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乙级
20、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依授权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C:国务院可以直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D: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1、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不包括____ A:申请程序
B:核发程序
C:审核程序
D:颁发程序
2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下列何种行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____ A:违法征枚财物
B:行政裁决不当
C:制定的法规错误
D:行政机关建房侵占他人用地
23、《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____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24、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主要按____车道设计。
A:a.自行车
B:b.摩托车
C:c.小汽车
D:d.大型汽车
25、一个道路交叉口的道路通常不宜超过____ A:3~4条
B:4~5条
C:3~5条
D:4~6条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____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详细规划
C:城市近期规划
D:城市分区规划
2、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应自期间届满之日起____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10日
B:3个月
C:1年
D:2年
3、、拥有受托立法的主体资格。
A:全国人大
B:各地政府
C:最高检察院
D:最高法院
4、某区人民法院需要建设办公大楼,遂向市建设局申请施工许可。市建设局经过审查,作出准予施工许可。在该办公大楼施工过程中,市政府发现该区法院尚未办理该办公大楼用地的批准手续,欲撤销市建设局的施工许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市政府不应撤销,田为施工许可是由市建设局作出的,只能由该建设局撤销
B: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谊施工许可是不符合法定建设许可条件的C: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撒销该施工许可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D: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中政府是市建设局的上级机关,有权撤销
5、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不包括____ A:建筑物样式的控制
B:建筑物高度的控制
C: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控制 D:建筑物容积丰的控制
6、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保持在____ A:至少10km B:至多10km C:至少15km D:至多15km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行政法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空间范围是其所辖行政区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主体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相对方的建设行为的法律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区
8、所谓深埋是指____ A:a.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m者
B:b.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5m者
C:c.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2m者
D:d.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2.5m者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任务的是____ A:建设用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B: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C:建设资料及建设设备的监督检查
D:对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性质的监督检查
10、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____ A:6个月
B:1年
C:3年
D:5年
11、《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中规定,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应由____审批。
A: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开发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开发区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
D: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开发区主管部门
12、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a.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B:b.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
C:c.剪力墙结构建筑中墙体多,不容易布置面积小的房间
D:d.可以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一层或几层取消部分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____ A:国务院批准
B:国务院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丈物行政部门同意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14、对于已具备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每____检查一次。
A:5年中华
B:4年
C:3年
D:2年
15、复验灰线的检查内容不包括____ A:检查建筑工程外墙长、宽尺寸
B:检查建筑工程总平面放样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图纸
C:检查建设工程的用地范围、位置、坐标、平面形式、建筑间距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D:检查建筑工程基础的外沿与道路规划红线、与相邻建筑物外墙,与建设用地边界的距离
16、在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中,下列行政行为哪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____ A:制定城市规划
B: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C:查处违法建设
D: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7、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详细规划包括____ A: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B:强制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指导性详细规划
D:指导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____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城市近期规划
D: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9、下列哪些不属于城市与乡村社会的不同点为____ A:城市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
B:城市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C:城市的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D:城市社会群体和聚集方式等方面呈多样性
20、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____ A:西谛的工业城市
B: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
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21、行政法律关系由____三大要素构成。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相对方、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相对方、行政法律联系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联系
22、我国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____①国家立法机关;②国家行政监察机关;③国家司法机关;④行政主体;⑤在特定的条件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单位的用地申请,由____划拨。
A:土地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4、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组织编制其他市(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____提出报告。
A: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范围包括____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
B: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镇规划和乡村规划
规划建设评析 篇6
2011年4月2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接到举报,反映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朱某房屋是违法建设。经立案调查,在宣城市规划局的协查下,认定当事人朱某于2006年在原建筑面积约107.32平方米土基房的基础上进行翻扩建,建设的两层砖混结构,面积为396.8平方米的建筑属未经规划许可的违法建设(第一层四间213.79平方米,第二层三间183.01平方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宣城市城管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依法向当事人下达限期拆除决定书。
当事人朱某不服宣城市城管执法局限期拆除决定一案,向宣城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于2011年5月25日立案受理,2011年7月7日公开审理了本案。
二、案件焦点
原告朱某诉称:原告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办事处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有私房一栋,在敬亭山茶场与该房性质相同的房屋还有许多,认为被告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于2011年4月29日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单独对原告作出宣城管(规划)限拆字第(2011)012005号《限期拆除决定书》。原告认为被告作出该《限期拆除决定书》的行政行为违法,导致原告合法财产权利受到侵害,请求依法撤销该《限期拆除决定书》。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答辩认为:对于2011年4月2日的举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向朱某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求依法驳回原告朱某诉讼请求。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在法定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的主要证据有:一、事实方面证据:1、现场勘验检查笔录;2、对敬亭山茶场土地科长孙良华的询问调查笔录;3、对敬亭山茶场山南分场场长舒金平的询问调查笔录;4、违法建筑的摄影材料。上述证据,综合证明建筑的违法性质、建设时间、面积、位置。二、程序方面证据:1、举报材料;2、询问调查通知书;3、立案审批表;4、协助勘验委托书;5、协助勘验意见书;6、责令改正通知书;7、执法告知书及送达回执;8、案件处理意见书;9、审案会议记录;10、听证通知书、听证笔录、听证报告;11、案件处理审批表;12、行政执法通知书;13、行政执法告知书送达回执;14、限期拆除决定书;15、限期拆除决定书送达回执;16、敬亭山茶场提供的材料(包括房屋翻建报告、收费凭证)。以上证据证明原告违法的事实,以及被告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符合程序规定。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
原告朱某提交的证据有: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原告身份情况。2、房产证复印件,证明原告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3、限期拆除通知书复印件,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4、翻建报告复印件,证明原告建房是经过茶场审批的。5、敬亭山茶场其他房屋照片,证明其他房屋都是经过茶场审批的。6、2008年对原告土地征收的文件,证明诉争房屋土地是农用地,不属于城市规划范畴,不能适用城市规划法对原告处罚。7、国土字资2008、2009年文件,证明城市规划区外建房农场可以审批。
此案经庭审质证,原告朱某对被告提交的证据质证认为:第一、事实方面证据。1、对现场勘验检查的笔录。勘验检查笔录事前应该通知朱某,如果事先没有通知,该笔录是违法的。另外对测量人员的身份、资质也有疑问。2、孙良华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其不能作为本案的证人,且其证明内容也是虚假的。房子长15米,宽7.2米,与事实不符,与房产证不一致。另外证人应该出庭作证,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3、舒金平作证的内容也是虚假的。4、照片是朱某家的房屋,但是摄制的时间不能证明。综上,上述证据不能证明本案事实。第二、程序方面证据。举报事实不存在,是被告编造的。询问调查通知书没有朱某签字,不能证明该通知书送达给了朱某。立案审批表仅凭此不能证明其证明目的,且相关人员身份、签字、职务等都无法核实。请示和回函是违法的。另外意见书的内容也是不专业的,不是每个建筑都要规划批准的,当时农村建房是不需要规划批准的,行政执法局不应该听规划局的意见。处罚的勘验一定是亲自勘验,不能借用第三方资料,说明勘验人员没有勘验。朱某的建房行为是2006年的,不应该适用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对调查人员的签名的真伪和日期都不能确认。审案会议记录与事实不符,被告的补偿方法方式没有征得原告同意,另外被告也没有和原告商谈补偿要求。行政执法告知书应该告知被处罚人依据、权限,但此告知书告知错误,视为违法,原告没有收到告知书,送达违法。对听证会事实是认可的,但对结果不予认可。拆除决定书送达回执,不符合留置送达的法律规定的要件。该送达是违法的留置送达。拆除决定书中没有表述房屋是何时建造的,导致适用法律错误。翻建报告是实际情况,本案被告没有告诉能使用城乡规划法的依据。敬亭山茶场违规建房是很普遍的,原告不能认同选择性执法。第三、法律依据。朱某的土地是农业用地。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不是程序性规定。限期责令拆除涉及了原告的实体利益。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质证认为:对证据1无异议。证据2是原告原来的房子。证据3没有异议。证据4只能证明原告建房花了钱,不能证明原告房子的建设是经过审批的。证据5,被告在敬亭山茶场最近拆除了不少违法建筑,不是选择性执法。证据6与本案无关。证据7不能代表法律,不能以部门的文件来证明原告建筑是否违法,原告的房屋不具有合法性。
三、法院审判结果
经庭审质证,合议庭对上述证据作如下认定:原告提交的证据1、2、3、4均真实、合法,且与本案有关联,予以采信。证据5不能证明原告的证明目的,证据6、7均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均不予采信。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提交证据均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予以认定。
根据采信的证据并结合当事人陈述,法院确认案件事实如下:原告朱某父母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办事处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有私房一栋,面积107.32平方米。2006年朱某经安徽省敬亭山茶场批准对该房翻建。2011年4月2日,被告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接举报反映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朱某户房屋是违法建设,被告遂立案予以调查。2011年4月7日,被告对证人孙良华、舒金平进行询问,并对案涉建筑物现场勘验。2011年4月8日,被告发函给宣城市城乡规划局,要求对以下问题函复:1、该建设工程是否经过市城乡规划部门审批?2、该建设工程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3、如果可以采取改正措施,应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宣城市城乡规划局于2011年4月8日出具协查(2011)53号《协助勘验意见书》,内容为:“……经现场勘验,上述建设未经规划批准,属违法建设,建议拆除。”被告于2011年4月9日作出宣城城管(规划)行执改字(2011)第012009号《责令整改通知书》,并于2011年4月27日对案涉建设工程限期拆除进行听证。2011年4月29日,被告作出宣城城管(规划)限拆字第(2011)012005号《限期拆除决定书》,认定朱某于2006年翻建的396.8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属于未经规划的违法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要求朱某于2011年5月6日前拆除违法建设。
nlc202309010836
法院认为: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具有对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可对擅自搭建妨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朱某于2006年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擅自将原有的107.32平方米房屋翻建成396.8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调查取证认定该建筑物系违法建设,故于2011年4月29日对朱某上述建筑物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因朱某2006年翻建该房时,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故被告认定该建筑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正确。由于朱某在搭建该建筑物后未依法补办相关手续,故朱某的违法状态一直持续至今,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朱某违法建筑作出处理,并无不当。朱某诉称,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违反法律规定,应予撤销的主张,因缺乏相应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朱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原告朱某负担。
朱某因不服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8月5日作出的(2011)宣中行初字第00032号行政判决,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省高院受理后,于2011年10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经审查认为,一审对证据的认证、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可以责令限期拆除。本案中,朱某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于2006年翻建房屋。宣城市城乡规划局现场勘查后,出具《协助勘验意见书》,认定朱某所建涉案房屋“未经规划批准,属违法建设”,同时“建议拆除”。宣城市城乡规划局作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涉案房屋是否违法以及是否必须拆除提出认定和处理意见。宣城市城管局依据宣城市城乡规划局的勘查意见,对朱某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并未违法法律规定,一审判决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朱某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省高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本起案件启示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执法实践中,在查处2008年1月1日前建设的违法建设案件时,在对当事人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责令当事人在限定的时限内拆除违法建设,适用法律,违反法律则应适用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行政处理时应适用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理由是:国法秘函〔2000〕134文件,明确界定“责令限期拆除”不是行政处罚行为,是行政措施的一种。该类违法行为发生在过去,而违法建设的违法状态仍在继续。根据:(一)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二)实体从旧,程序从新;(三)从旧兼从轻原则。认为该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在向当事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后,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如“限期拆除决定书”下达后,当事人逾期仍不拆除违法建设,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府批准,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只是执法程序的一个环节,根据“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的原则,因此,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对当事人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
由于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在查处本起违法建设案件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一审和二审都判决驳回朱某诉讼请求。二审判决后,朱某在法律判决威严的震慑下,拆除了其建设的违法建筑。
( 责任编辑:骆小平)
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理论研究评析 篇7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普遍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智慧城市”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成为一个引发全球关注的理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其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因而“智慧城市”是综合了信息、经济、管理、社会、城乡规划的多学科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进行梳理,评析当前的理论研究热点内容,提出对智慧城市热潮的思考。
1. 智慧城市的基础理论研究
智慧城市自2009年正式提出以来,快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响应与思考,对比近年来以“智慧城市”为主题词在国内CNKI和国外的Science Direct文献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自2009年至今理论研究文献数量持续上升,特别是2012年后,国内相关研究快速增加,“智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热门词汇。当前智慧城市研究从多学科、多领域出发,涉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电信技术等方面。研究视角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探讨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研究框架以及国内外研究评述;第二,研究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顶层设计原则、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第三,研究智慧城市在城市管理、交通、防灾、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实践。
“智慧城市”自提出以来,对于其概念的探讨和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化。最初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对智慧城市基本特征的界定是: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等四方面。而后《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中将智慧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其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包含人本和技术两大脉络,并将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智慧城市概念。因而,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可以概括理解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体现人文关怀,体现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城市建设模式。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即为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的技术革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决策和管理方式,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中的社会公平、生态和谐。
2. 智慧城市理论下的规划变革
2.1 规划编制
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编制方法将带来巨大变革。在编制内容中,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其应包含产业、空间、交通、生态、文化、景观、社区等城市功能要素,从数据平台、业务应用、空间规划及实施保障四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在编制内容上,新的规划类型将会产生,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专项规划和新的产业规划将需要被引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如《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规划》《物联网发展规划及其实施细则》等。在规划编制方法上,编制工作流程中将更多的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前期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和评估,并将进一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规划一张图系统等,如新加坡的“Onemap”网站,将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历史保护规划等以及各地区的经济、人口统计数据综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专业人员和公众均可以查阅。
2.2 空间组织
韦伯斯特提出“信息的特性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在智慧城市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对城市空间组织产生什么影响?当前关于城市空间组织的变化方向有以下几个论点:一、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作用下,人类的信息、物质沟通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城市形态将会更加分散、扁平化;二、城市功能更为复合,中心区开发强度提高;三、城市中的中心和节点的定义发生变化,集合了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智慧服务中心或将取代现有城市中心。由于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全球几乎处于同步进行的状态,因而未来对空间组织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但研究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空间组织方面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应当坚持不动摇,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城市规划对变化的适应性和弹性以应对未知的变化。
2.3 规划管理
在智慧城市发展对规划管理的影响方面,席广亮(2013)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了在城市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微参与”,进而对智慧城市服务管理系统中的公众参与的新模式进行探讨。在智慧城市理论框架下,城乡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管理、评价全过程中更具有系统性、智能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大数据信息平台使得规划管理不仅能够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性的监督管理,也为多部门协调、决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操作平台,从而改变现在规划管理信息滞后,各部门间各自为政的问题。
2.4 评价体系
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也在研究颁布中。2013年出版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中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框架,由指导类标准、工具类标准和应用类标准组成,2015年11月15日我国首个地方团体标准《智慧城市系列标准》发布,参与指导智慧城市系统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服务。但由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时间短,相应的标准体系还需要在建设实践中逐步丰富、扩充和调整完善。随着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家和各地方也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南京市信息中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通过对目前的各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对比发现,我国的评估指标更注重技术、硬件建设和经济发展,而部分忽略了环境保护、文化活动、民主建设、社会保障等软件的建设。目前我国评价体系还存在的问题有评估主体多为第三方机构,缺少公众参与;评估体系不规范,存在不同机构发布的多套指标体系;评估缺少周期性,缺乏针对不同城市特色的特殊性等。在今后的实践中,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也将会进一步发展、完善。
3. 对智慧城市热潮的思考
3.1 智慧城市的价值取向
智慧城市不仅是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还应严肃地对待价值取向问题,城市的建设和提升应该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并且在科技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我们应更有能力保障社会的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态环境。笔者认为,在我国这种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二元化状态下,建设“智慧城市”应为“智慧城乡”。在中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57.01%,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更是以农村反哺城市的策略发展,进而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主题下,在新一轮的信息时代发展建设中,我们更不应避开乡村这个问题。“智慧城乡”的发展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机遇。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下,缩小了乡村在区位、距离和信息等因素上的劣势,如目前由互联网购物而兴起的“淘宝村”,在2009-2015年短短6年的时间内,淘宝村从萌芽、生长到大规模复制,目前全国已有780个之多。其中浙江义乌青岩刘村,从一个只有一千多人的小村庄,发展成为有着2800多家网店,从业人口超过15000人“中国网店第一村”。由此可见,智慧城乡的建设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大机遇,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应该一直坚持的原则。
3.2 智慧城市的公众参与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均带来了很大影响,其中一方面就是为实现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支撑。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为规划编制提供大量基础信息的“大数据”系统时常是公众的被动参与。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地被采集了个人数据,如手机GPS定位,各类网络信息等。而真正的公众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没有有效的收集,并且在当前存量规划的背景下,旧城更新、社区改造等项目与公众的利益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广大市民也更希望能够参与到规划项目的编制、实施中。并且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公民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公众参与,如何收集更有效的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3 智慧城市的应用研究
分析当前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发现,研究以基础的理论探讨为主,而在城市空间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应用较为匮乏。并且现有的关于应用实践的研究以非城乡规划领域的技术手段研究为主,如大数据、互联网的应用技术等方面。通过现有针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研究可以表明其并不是单纯的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智慧城市是一种城市建设模式,是一种城市发展状态。因而在城乡规划领域还应注重它的应用研究,如智慧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内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开放空间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将有什么变革,智慧城市对旧城更新、城市再开发又有什么样的意义等。
4. 结语
智慧城市由提出至今经历了六年多的发展时间,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总结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是一个热度日益提升,内涵日益丰富,应用日益广泛的城市建设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处理和解决城市中的各类问题,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状态。未来研究重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如何智慧化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和如何应对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变革。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智慧城市在城乡规划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从规划编制、空间组织、规划管理、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在规划领域产生的变革,最后从价值取向、公众参与和应用研究三个角度提出对智慧城市热潮的思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乡规划,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林,王潮阳.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与评价体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7):16-26.
[2].孙中亚,甄峰.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J].规划师,2013(02).
[3].席广亮,甄峰,李晓雨,等.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微参与”:微时代城市管理的思考[J].规划师,2013(02).
[4].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14-22.
[5].甄峰,秦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框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0):7-12.
[6].赵四东,欧阳东,钟源.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规划师,2013(02).
[7].李刚,高相铎.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流程?[J].规划师,2014(8):19-24.
[8].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M].曹晋,梁静,李哲,等,译.北京大学,2011.
[9].席广亮,甄峰,李晓雨,等.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微参与”:微时代城市管理的思考[J].规划师,2013,29(2):37-42.
规划建设评析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 广西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2000年广西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已达到10.69%,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达到了7.3%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 。据有关专家预测, 到2010年, 广西60岁以上人口约为616万, 占总人口的比重会上升到12%;到2030年将有可能达19%, 届时每5个广西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其中, 农村老年人占全区老年人的76%[1]。随着农村集体保障能力的下降, 因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带来的家庭保障功能的降低, 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 需要全面引入社会保险机制[2]。
一、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
1. 试点阶段
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桂政发[1992]79号) , 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2年7月开始, 先在兴安县进行试点, 然后逐步扩大试点面, 至1994年底已有18个县 (市、区) 在部分乡 (镇) 开展, 参加投保人数约18万人, 收取保费290多万元。
2. 推广阶段
1992年, 民政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依据《基本方案》广西区政府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通知》 (桂政办[1994]40号) 要求一般县市在继续试点。同时规定在“桂林地区的兴安县等7县, 梧州地区的岑溪县等5县, 南宁地区的横县, 柳州市郊区、柳城县, 桂林市郊区, 梧州市郊区的全面铺开工作。”标志着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试点向推开的转变, 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暂行办法》 (桂政发[1997]9号) 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则, 以及保险费用收缴到发放的管理制度。
3. 停滞阶段
1999年7月, 《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1999]14号) 提出, 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业务, 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在全国大气候的影响下, 广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进工作也开始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状态。2004年末, “我区仅有180.6万农民参保, 保障基金存结余款为49 380.4万元, 有30 177人领取养老保险金, 当年支付金额为140.8万元”[3]。
4. 恢复发展阶段
第一,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2001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2003—200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解决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前, 部分地方开始新型农保试点, 但全国性政策试点尚未开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并对基本原则、基本模式、筹资模式做了明确规定。
第二, 广西政府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2008年以来, 广西相关部门领导就开始进行新农保的调研工作。自治区主席马飚于2009年1月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新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标志着广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入政策议程。
二、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分析
目前, 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和《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暂行办法》 (1992年) 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健全, 功能发挥不到位。进行试点的地方各级政府推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动性不强, 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根本原因在于该项制度的存在政府责任缺失、社会化程度偏低与运行制度残缺的三大问题。
首先, 政府责任缺失。老农保在资金筹集上实行“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原则, 结果导致“政府责任与集体责任没有充分凸显”[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行以后农村集体经济弱化, 难以承担“集体补助”的责任, 因此, 老农保险实际上个人缴费储蓄制度, 结果一方面导致了农民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府责任的缺失与集体经济的弱化又导致养老保险资金严重欠缺, 资金的严重欠缺又导致了养老保险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的连锁性问题。
其次, 社会化程度偏低。主要表现在老农保主要以个人账户为主, 在注重储蓄积累的同时忽视社会统筹的社会互助共救, 结果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程度不高。因此, 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桂政发[1992]79号) 建设的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 以社会化为导向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
再次, 运行制度失范。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 在“进口”缴费环节, 基本依靠参保农民个人缴费, 缺乏政府补贴与集体补助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第二, “中间”基金管理环节, 缺乏安全管理的机制与增值运营的方式, 在安全管理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无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二无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无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社会监督;增值运营上缺乏保值增值的机制, 《基本方案》规定, “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用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作中, 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 缺乏投资人才, 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了”[5]。第三, “出口”环节保障水平较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规定了缴纳保险费的十个档次标准:从2元起算、2元进制、至20元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可以领取4.7元, 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6], 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 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10元, 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险的作用。
最后, 法律保障制度缺失。制度上的不稳定性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致命伤。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 这些办法大都缺乏法律效力。“各地对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发放都只按照地方部门甚至某人的意愿执行, 不是农民和政府的一种契约, 有很大的不稳定性”[7]。
三、结论
基于上述原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非常缓慢。《2004年广西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2004年年末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80.64万人,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4.94亿元。全年有3.02万人按规定标准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当年支付金额为140.8万元, 即人均当年仅支付46.6元, 平均每月仅支付约3.9元养老金[8]。由此可见, 以家庭养老与土地养老为核心的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其制度设计与管理体制的残缺难以独立完成农民养老重任, 广西农村现有老年人养老保障模式与未来老年人养老制度已经或即将出现大面积与深层次的真空地带, 如果不未雨绸缪提前探索建设探讨符合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将产生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老龄工作的意见.桂发[2003]2号.
[2]王迎春.论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的筹集与管理[J].当代财经, 2004, (11) :34-36.
[3]广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
[4]广西政协提案:关于加快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提案人李彬) .
[5]谢东梅.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 2005, (2) :23-26.
[6]王国军.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1) :121.
[7]胡宇飞.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8, (12) :286.
规划建设评析 篇9
1 住宅性能认定概述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系指根据国家统一发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按照统一规定的评定方法和程序,由评审机构组织专家组对住宅项目进行技术评审,然后将评审结果提交住宅性能认定机构进行认定,最终确定住宅的性能等级,并颁发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的制度。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开展有利于对住宅品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住宅性能认定过程有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专家参与,可以使开发商开发的住宅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开展有利于规范住宅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对住宅性能的知情权。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将住宅的性能要求分成5个方面,即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这5个方面的综合评定,体现住宅的整体性能。
2 住宅性能认定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分析
2.1 住宅性能认定的评审
住宅性能认定的评审工作包括设计审查、中期检查、终审三个环节。其中设计审查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中期检查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进行,终审在项目竣工后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对住宅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住宅的很多性能都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就确定了的,通过对《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分析表明,住宅的适用性能和环境性能都是与建筑规划设计息息相关的。住宅性能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设计阶段是提高住宅性能的关键阶段,虽然在施工阶段以后人们才可以得到实际的使用性能,但决定住宅性能的用材、方案、设备设施等都是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项目的选址与规划更是在项目立项阶段就早有定案。
2.2 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与建筑规划设计
2.2.1 适用性能指标
适用性能的评定项目包括单元平面、住宅套型、建筑装修、隔声性能、设备设施、无障碍设计6个评定项目,其中所有的子项都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要求。单元平面中的“单元平面布局”以及“住宅套型”项目共90分都是关于住宅套型设计的指标。住宅套型是住宅设计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住宅的使用性能。“建筑隔声”(共25分)是对于住宅室内性能提出的要求,对楼板、墙体、管道、设备等的设计要满足相应的要求。“模数协调和可改造性”是现代住宅设计的原则之一。为了使建筑造型更加丰富、精致,而在使用空间的细部处理上需要深入的研究。例如,单元入口处进厅或门厅的设计,电梯候梯厅进深与楼梯段宽度的设计以及垃圾间等附属空间的设计等。“建筑装修”是针对我国现在提倡的住宅精装修提出的指标,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整体性能装修设计的要求。“设备设施”项从厨卫、给排水与燃气、采暖与空调、电气等的配置提出的指标,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协调合作。“无障碍设计”条款是在参考《住宅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而设立的指标。
2.2.2 环境性能指标
规划设计是以人的居住行为和居住活动为出发点,创建符合居民居住生活需要的各项功能环境。规划设计是建立良好住宅环境性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高品质的小区应有良好的住宅外部环境,因此小区选址应避免具有排放性、开放性、辐射性、溢出性的污染源,以满足住区健康性的要求。总体布局应体现合理化、科学化,既能有效控制不良环境对住区的影响,同时又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优质资源。因此住宅的环境性能评定针对此从住宅的选址与用地、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小区的道路交通设置等方面设置了对应的指标。“建筑造型”指标应与“建筑外装修”指标综合考虑,使建筑物既美观又实用。住宅性能环境指标里用45分对小区的绿化进行了规范,小区绿化在提高绿地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丰实度,因此需要专业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评定项是为了住宅满足健康安全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要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为居民提供了户外居住活动的基本条件,满足居民进行物质生活需要的环境就是生活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医疗设施、垃圾清运、公厕等)、商业服务(购物设施、金融邮电设施)、文化教育、游憩场所等。为了提高住宅(含住宅小区)建设的现代科技水平、居住生活质量和有效供应,提出了“智能化系统”的指标,同时要求住宅的智能化设计与智能住宅一体化。
2.2.3 经济性能指标
住宅的经济性能主要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四个方面体现。住宅节能要从规划和建筑设计整体着手,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综合考虑。住宅建筑应以南北朝向为主,设计中应尽量缩小建筑的体形系数,在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前提下,减少窗墙比。在节能设计中,要重点处理好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提高外窗和阳台门的气密性,推广使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窗户遮阳对冬冷夏热地区、冬暖夏热地区的建筑节能十分重要,遮阳措施应从建筑设计的开始统筹考虑,真正做到节能又节材。此外,在设计中应重视设备节能,推广使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空调系统要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节能开关等照明节能。
节水措施主要包括中水的利用和节水器具的使用两个方面。节地措施从地下停车场的比例,重点应用楼间距来设计地下停车场,利用新型墙体材料取代粘土砖。充分考虑住宅平面设计与剖面设计与用地的关系,仔细选择设计方案以达到节省用地的指标。节材指标主要从建筑设计施工新技术方面考虑。通过四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全面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实现住宅经济性能的稳步提高。
2.2.4 安全性能指标
安全性能要特别注意6个含有“☆”的子项,住宅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程序和抗震设计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建筑防火设计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加强自动报警方面和疏散入口以及楼梯的要求。对于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指标项目。同时要求设计住宅时,考虑防盗、防坠、防滑措施,建筑墙体和装修材料应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
2.2.5 耐久性能指标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全面提出住宅相关工程和设施的耐久性要求,包括结构工程、装修工程、防水工程、管线工程、设备和门窗6个评定项目。首先,要求住宅的结构设计至少要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外墙装修设计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年。其次,给防水工程、管线工程、设备与门窗都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由此可见,《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涵盖了住宅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鉴别住宅综合性能的一个标准,也是小区规划、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从规划设计的源头抓起,落实《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中的各项内容才能真正创作出舒适、安全、环保的居住空间环境,才能全面提升住宅的使用品质。
3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住宅规划设计的启示
3.1 加强业主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是设计人员进行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方案要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要求。但是业主方又大都缺乏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所以要加强双方的沟通,设计人员将业主提出的性能要求转化成设计技术指标。
3.2 针对设计人员进行住宅性能方面的培训
为居民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要考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提高住宅的整体性能。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重视住宅的居住性、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加强厨卫的整体设计、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科技含量、增加智能化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充分了解住宅发展的新趋势,能够满足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需求。可以通过在设计人员中的住宅性能认定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来促进我国住宅性能评定工作的开展。
住宅性能认定标准设计建筑领域的各个不同专业的知识,需要各专业人员的整体合作,如建筑设计人员与给排水、暖通等的专业人员的协调与配合,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协调,以便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能够充分的传递与实现。
住宅建筑设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居住模式日益变革的需要。我国新提出的《住宅性能认定技术标准》正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对住宅的各项品质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规定,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落实到居住建筑每一条指标上,《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完全体现了追求住宅性能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所以它对住宅性能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能够作为住宅设计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摘要:针对我国住宅性能认定的重要性,对住宅性能认定制度进行了概述,并对住宅性能认定与建筑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住宅规划设计的启示,从而为住宅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住宅性能认定,建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娄乃琳,刘美霞.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GB/T 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S].
对中国酒企文化建设的评析与探索 篇10
我国是白酒故乡, 酒文化发源地, 也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白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中国白酒大多数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无比灿烂、百花争艳的酒文化。顾客消费的也往往是文化, 喝茅台, 喝的是尊贵;喝二锅头, 喝的是京味;喝杜康, 喝的是抒情, 叫做“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国人的所有喜怒哀乐愁都与酒沾边。可以说, 酒离不开文化, 文化也离不开酒。
中国酒企文化建设评析
多数酒企“没文化”
不得不说, 白酒业是一个格外重视文化的产业, 提白酒必提酒文化。但这种文化仅仅局限于产品文化、品牌文化, 酒企本身的文化却没有像其品牌一样做出特色。
我们近期研究了中国白酒行业十强企业, 在其官网和公开的资料中找寻企业文化相关资料。发现仅仅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四家企业在其官网“企业文化”一栏中有详细且成体系的描述, 而其他酒企的官网和公开材料所展现的内容都是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 基本算不上企业文化的清晰表述。
比如, 西凤酒的西凤文化版块, 仅限于《西凤酒辉煌荣誉》、《西凤酒的故事》、《西凤酒与名人》三篇文章。郎酒的企业文化版块, 仅有《在二郎镇》、《汪哥不是传说》、《郎在河那边》等几篇文章。沱牌舍得酒业的文化版块, 仅仅是文明创建、成果展示、员工风采、心灵家园、业余生活、有奖征文等活动内容。古井贡虽有企业文化专栏, 但仅有“企业文化格言”和一篇“企业文化重塑”的文章。
稍好一点的汾酒, 虽然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 突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感受文化三个层次, 但其理念层在结构上缺乏使命愿景, 显得不够完整。也许有人认为, 企业文化没有必要千篇一律, 无所不包。但是使命、愿景是引领性的内容, 如果欠缺就难以发挥统领整个组织成员实现战略目标的作用, 企业的其他理念也容易在执行中变形。
由此可见, 中国酒企前十强“没文化”的占据六成, 难免让人吃惊。当然, 也许有的酒企已有系统的企业文化, 只是没有把它放到官网上来, 但这至少也表明企业文化建设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最快捷的宣传工具。
酒文化怎能代替企业文化
说这些酒企“没文化”, 有人就会反问, 这些酒都是大品牌, 西凤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沱牌的舍得文化, 洋河的蓝色文化, 都已广为人知, 凭什么说这些酒企“没文化”?
笔者承认中国酒企都以卖文化擅长, 但这种文化只是产品文化或品牌文化, 与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经营管理实践、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中的体现的总和。
产品文化或品牌文化基本上是向外的, 企业文化却是内外兼备的, 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把员工拧成一股绳, 劲往一处使;对外是一面旗, 彰显并强化企业的品牌和影响力。
美国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 用了11年时间调研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 结果表明, 凡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海尔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靠我们的企业文化, 是我们的一种精神。”
显然, 企业文化不能被产品文化或品牌文化所代替, 如果酒企不清楚这一点, 就无法享受到企业文化作用于管理所产生的红利。
对酒企文化缺失的担忧
也许还会有一种反驳声音:“没文化不也做到了高速增长吗?”确实, 中国白酒行业已经连续10年强劲增长, 即使全球金融危机也没有放慢其脚步。去年一年几乎可以用“井喷”来形容, 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营业收入增长接近50%。其中, 行业领先酒企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也是高得让人称奇。其他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的复合增长率如果达到百分之十几, 就很了不起了, 而白酒业动辄就达到了百分之五六十。
但是,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过去的成功不等于掌握一把通向未来的钥匙。”也许在现有惯性消费下, 白酒业以后还会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但是消费环境一旦变化还会这样顺利吗?不免让人担忧。
忧一:利润难为继。近几年白酒价格普遍高涨, 高端白酒更是饱受争议。涨价潮使得白酒业利润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但价格迟早会遭遇天花板, 当涨价潮不可持续时, 白酒业的高额利润就需要通过持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升来维系, 而这正是长期依赖行业景气关照的白酒企业所难以应对的。
忧二:厚利引竞逐。白酒业的黄金发展也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厚利, 于是一些非酒业巨头已经开始进入白酒行业, 未来白酒市场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如果仍只靠拼历史、拼品牌、拼营销, 而不会拼文化、拼管理,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
忧三:整合缺内功。目前, 白酒业第一梯队已经纷纷扩大产能以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未来, 白酒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快, 区域酒企也将加速整合。在并购整合过程中, 光有“酒劲”欠缺文化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企业并购整合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能否相互整合。
综上所述, 无论是未来涨价不可持续, 还是竞争会愈演愈烈, 亦或是并购整合对文化力的要求, 都需要企业必须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因此, 具有战略眼光的酒企, 在行业异常火爆的时期, 应当洞察到可能出现的危机, 未雨绸缪, 修炼持续盈利的能力和内功, 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 走上“文化强企”的战略之路。
泸州老窖的文化重塑之路
作为中国白酒业第一梯队中的企业, 泸州老窖以众多优势独树一帜。它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 拥有我国建造最早、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 是国务院批准的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川酒和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 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它还是蝉联五届获得“中国名酒”的唯一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商, 又是行业内唯一拥有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在一系列成绩面前, 泸州老窖并没有沾沾自喜, 他们制定了更为高远的目标, “泸州老窖要做百年企业, 做中国白酒资源的整合者”。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支撑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 曾是泸州老窖高层管理者长期难以解开的心结。
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的困惑
使命缺位, 愿景落后。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 是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彼得·德鲁克在《组织生存力》中, 曾提出了五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被放在了第一位。德鲁克说, “使命”就像是一种黏合剂, 能够在组织进行扩展、拆分、全球化、多样化的过程中, 将所有成员都紧紧地黏合在一起。
我们在为泸州老窖进行诊断时发现, 其企业文化理念层缺少明确的、被广泛认同的企业使命。尽管在2000年曾提出了“谐和人间, 通达天下”, 但没有明确指出泸州老窖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导致员工对于企业的使命感偏弱。
企业愿景是对未来可以成就的具有挑战性的远景的描绘, 它告诉员工“企业将来是什么样”, 它是企业需要通过努力去追求的理想和抱负。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愿景, 才能够制定清晰的企业目标, 进而才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化、有序化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泸州老窖2000年提出了“做中华酒业之巨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愿景, 可是经过十年的迅速发展, 泸州老窖已经成为中华酒业巨子, 而目前经济全球化对其也不再具备特殊吸引力。可见, 这个愿景已经落后于企业发展, 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
由此, 我们得出结论, 泸州老窖使命与愿景没有为战略指明方向。泸州老窖尚未对公司存在的意义 (使命) 做出有效回答, 对未来发展蓝图的描述 (愿景) 也已失去时效性, 难以为战略服务。
文化悬空, 难以落地。我们常讲, 使命是生存的意义, 愿景是生存的理想, 价值观则告知企业如何生存。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 是指导组织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 起着行为取向、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作用。价值观是对如何完成使命、达到愿景的行为准则的界定。价值观体系不仅要具有时代的特色、行业的特色, 更要有企业的特色和企业家群体的个性。
我们对泸州老窖价值观进行研究, 发现其企业价值观因子散布于市场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之中, 缺乏有效的描述和指导, 有一点飘在空中的感觉, 难以发挥实效, 还需要进一步提炼与升华。不仅如此, 缺少制度层面的保障更是泸州老窖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最核心问题, 这导致了企业价值观停留在纸面, 与员工行为严重脱节甚至背离。泸州老窖缺少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推广计划以及相关的制度保障。比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脱节, 绩效考核薪酬体系与企业价值观关联度不高, 奖励制度并没有体现企业所倡导的行为价值, 提倡创新而在奖励制度上却没有具体措施。
尽管泸州老窖沉淀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因子, 也做了不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但效果仍有待提升, 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一条鲜明的主线, 没有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化。
打造企业文化关键点
构建完整的企业理念体系。泸州老窖企业文化是否有生命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理念体系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在泸州老窖和正略钧策的共同努力下, 最终形成了如下企业理念体系。
企业哲学:天地同酿, 人间共生;
企业哲学口号:与社会同行, 与环境相依, 与人类共存;
企业精神:敬人敬业, 创新卓越;
企业使命:凡华人之所到, 品味泸州老窖;
企业愿景:做中华酒业巨子, 成中华酒文化旗手;
核心价值观:传承文化, 持续创新, 专注客户, 创造财富。
同时, 我们还为泸州老窖总结提炼了经营管理的原则和观念。比如, “一二三四经营原则”:一个坚持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双轮驱动 (酒业生产和资本运作) 、三个手段 (控制力扩张、产业链布局、差异化竞争) 、四大内容 (经营品牌、经营人才、经营文化、经营管理) 。这种易于理解、易于记住的理念, 很快就在企业中传播开来,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融合。泸州老窖的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 总裁张良牵头做企业文化梳理工作, 并引导全员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泸州老窖倡导“立德重效”, “立德”就是以义取利、诚招天下;“重效”就是重视企业文化规范管理, 并将“考核数字化、用人专业化、管理扁平化、执行效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努力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比如, 以前机器上的零件快坏了, 就会叫维修组来换新的。实施“考核数字化”后, 有了严格的考核, 节约也跟薪酬挂钩了, 于是修一修可以继续使用的零件, 员工就不再轻易把它换掉。这种节约文化在企业中放大, 就意味着成本的大幅降低。
高考命题失误评析 篇11
1近年高考命题失误例谈
1.1命题考虑不全面,造成答案开放
数学以严谨、周密著称,数学命题的条件、结论必须相容,条件不多、不少、和谐清楚,不出现歧义.但如果命题时考虑问题不全面,就会出现以下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一道填空题(即理科第16题,文科第17题)的问题.
例1已知点O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点P在α内,且∠POB=45°. 若对于β内异于O的任意一点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
分析参考答案先给出的是90°,后来加以更正,答案改为:大于或等于90°,其实前者是错误的,后者从严谨性来讲也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准确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并且其叙述方式出现失误,易误导考生.特注析如下:
(1)若二面角α—AB—β小于或等于90°,如图1,不妨设PS⊥β于点S,连结OS. 则由最小角定理可知,∠POS≤∠POB,即∠POS≤45°,即,这说明S点正好位于棱AB上,否则将与条件矛盾!则此时所求角应为90°.
由上可知,出题者仅考虑了第一种情况,忽略了第二种情况,从而导致命题失误,故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
1.2命题条件与结论相斥,导致无所适从
毋庸讳言,数学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应该相互融合,不能出现矛盾或者顾其左右而言他的情况.而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一道解答题(即理科第18题,文科第19题)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原题如下:
例2从某批产品中,有放回地抽取产品二次,每次随机抽取1件.假设事件A:“取出的2件产品中至多有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A)=0.96.
(Ⅰ)求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
(Ⅱ)若该批产品共100件,从中任意抽取2件,ξ表示取出的2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
分析我们都知道,抽取有2种方式:有放回的抽取和无放回的抽取.在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抽取方式是有放回的抽取.根据答题原则,题干是背景,应当依照题干回答第(Ⅱ)问,在无法决定采取有放回还是无放回做题时,当然依照题干进行计算.这样如果考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第(Ⅱ)问中的抽取是有放回的抽取并依此回答了问题,那么这样就会出现差错,因为标准答案的做法是把其当成了无放回的抽取,与题干相矛盾.
标准答案的结果(不放回抽取)(过程略)
1.3命题考虑不细致,引致答案不完整
由于命题人在命题时考虑不周全,忽略了某些特殊因素,导致了标准答案引发争议.下以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Ⅰ理科第15题为例加以说明.
1.4命题考虑不严密,引致答案错误
有时命题人在思维上陷入定势,不能看出问题的纰露所在.特别是出现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选择支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形.下以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理科第12题为例加以说明.
1.5命题范围失控,引发考核超纲
高考考试范围应严格限制在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内,但在高考命题时也出现了某些超纲的题目,导致众多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下以2007年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第18题为例.
评析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科内容中不包括复合函数的求导,而上题的解决过程显然要用到复合函数的求导,否则此题的求解显得繁杂异常,因此这道高考题有超纲之嫌.另外,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的解答题第(18)题中出现了新教材中被淡化的“二面角”的身影,等等.这些都是高考命题者对考试大纲及新课标研究不够所导致的.
另外,文[1]中也对实行高考制度始至2000年之间的高考数学命题中的一些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说明高考数学命题的确是白璧微瑕,值得深思.
2命题失误的原因探析
2.1主观原因
命题失误有命题和审题人员的主观因素,如责任心不够强、粗心大意、对数学命题工作
抱有轻视或者是对数学命题缺乏耐心、没有经过反复推敲审视等等.在编拟数学试题时,命题者要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周密.一方面,数学试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和严密性,即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必须满足条件的充分性、条件的相容性、条件和结论的相容性和条件的独立性,其中前3条是绝对的,第4条是相对的,这也是命题者常常加以忽略从而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除避免出现上述知识上的科学性错误外,还应注意题目是否超纲、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是否与现实生活常识相悖、题意是否简洁明了等,所有这些都是命题者必须值得重视的.
2.2客观原因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它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正由于它具有前两个特点,所以在高考命题时,部分试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或者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着不易觉察的内在脉络,而恰好是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不识得导致了失误的产生.在不能出现与各种层出不穷的模拟试卷雷同的情况下,编撰答案一般是唯一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构思出具有创新特点的试题,笔者认为,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3避免命题失误的几点建议
毋庸讳言,高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在分省命题逐渐推广后,各地可根据本地教育和考生状况命制难度适中、考试内容凸显地方特色、考试科目与形式符合本地要求的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正面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逐渐推行高考分省命题政策,尽量保证命题质量是国家和各命题省份的责任,也是参与命题的专业工作者的义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对避免命题失误有借鉴作用.
首先,应挑选本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命题,舍弃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命题能力与水平越强的观点.并且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审核,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命题质量.特别是应让具有较高素质的高中数学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审核,从而避免失误的发生;其次,命题者不但应具备扎实的数学能力,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并积极对待高考命题的各种培训,严格执行命题程序;最后,为了加强命题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导致重大命题失误的责任人应取消今后继续命题的资格,同时对命题工作中表现杰出的专家等进行嘉奖,等等措施.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周志泉.高考数学命题失误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02,(12)
规划建设评析 篇12
旅游业是涉及多个产业部门高度关联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如文化休闲业、娱乐餐饮业、会议展览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波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大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明显,已成为宁波新型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但纵观近年来宁波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大量旅游发展规划文本制定的旅游业发展思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宁波近五年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得与失,指出了宁波旅游业未来五年着重发展的几个方面。
1 宁波旅游业发展的“得”
1.1 以旅游项目为抓手,以旅游增资为动力,品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宁波旅游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都市、海洋、森林三大旅游板块发展成果显著,山水休闲旅游、聚落旅游、乡村旅游、宗教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六大特色精品产品稳步提升;通过挖掘传统旅游资源、优势产业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不断开发新型旅游资源,涌现出一批登山健身基地、虚拟游系统、游艇俱乐部、特色老街、少儿职业体验城等新型休闲旅游项目,大大丰富了宁波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旅游综合项目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相继投资重大项目30余个,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旅游投资大约300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总额和项目完成率列浙江省第一;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大批量进驻,如威斯汀、洲际、万豪、喜达屋等先后开业,全球品牌饭店无论在数量还是档次,都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全球旅游合作逐步深化,喜达屋酒店集团、美国凯悦国际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东部华侨城集团、华强集团、世茂集团、上海莱悦游艇俱乐部、浙江开元旅业竞相投资宁波旅游业。
1.2 以旅游规模为依托,以发展实力为基础,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2014年宁波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市GDP的13.3%;接待国内旅游者6874.6万人次,增长10.4%;接待入境旅游者139.7万人次,增长9.7%;宁波旅游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1.5%。2015年宁波已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1家,3A级景区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试点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含审核中)4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等级景区数量居浙江省前列。宁波市目前共有星级酒店148家,其中五星级22家;旅行社377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旅行社70家,新增出境组团社5家、国内入境社61家,其中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20家旅行社进入浙江省百强行列。
1.3 以旅游惠民为抓手,以民生为本位,旅游贡献率明显提升
自2010年宁波市相继推出多层次旅游惠民措施以来,参与企业数量1000多家。旅游行业通过旅游免票、折扣等优惠营销措施,大大刺激了市民的旅游和消费热情。民生环境逐步改善,通过“美丽宁波”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83.7,城乡靓化、绿化、洁化水平大大提升。城乡旅游功能设施持续完善,优化了市内旅游公路及景观廊道网络,如东钱湖新城区路网、四明山百里风光带浒溪线旅游廊道等项目。自驾车路网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实施支线旅游交通和通景公路建设工程,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延伸到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各旅游板块自行车步行休闲绿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如东钱湖一鄞州横溪、余姚四明山、慈溪达蓬山一镇海九龙湖、江北保国寺一荪湖一慈湖、三江六岸休闲绿道工程,联通西部山区、东部滨海和环都市旅游圈三大休闲绿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初步构建了主客共享的“慢旅游”交通线路产品。
1.4 以旅游营销为途径,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旅游影响力明显提升
旅游业营销机制日趋规范,制订了旅游节事活动、旅游宣传品管理、旅游市场开拓及客源引进补助扶持等办法,筹建了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节事活动三大重要营销手段推广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以智慧旅游发展为契机,整合旅游电商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平台,建立“微客营销”组织和策划适合新信息时代的事件营销和节庆营销。营销合作更加频繁,旅游景区与旅行社、广告公司、营销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景区之间开始着手联合营销,加大统一网络营销力度,整合资源进行微信营销、门票团购、微博推广等效果明显。客源结构逐年优化,本地市场逐步成熟,许多景区开始注重中长线和海外市场开拓,客源范围从长三角扩充至江西、深圳、汕头、厦门等中长线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紧随高铁网络发展,景区开始争夺布点中长线客源市场营销,入境市场在保持港台澳、日韩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亚洲、欧洲、美洲占前三位的市场格局。
1.5 以旅游服务为凝力,以旅游品质为核心,服务品质明显提升
宁波对辖区旅游行业发展的分类指导机制,出台了旅游景区条例和休闲旅游基地评定标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设立36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推动成立了长三角旅游咨询联合体,为广大散客预定及组合线路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一批“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相继出现,奉化、象山等地相继推出智能手机导游系统,溪口一滕头景区等10余家景区建立了网上虚拟景区,溪口景区还推出了全省第二家智慧旅游平台(溪口智慧旅游平台)。制定旅游企业智慧旅游标准规范,确定溪口风景区、前童古镇、天一阁、达蓬山、天宫庄园5个景区为全市“智慧旅游”试点单位,宁波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溪口景区入选首批22家“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2014年宁波在全国60个样本旅游城市满意度排名中位列第五,成为浙江省内与杭州并列进入前五名的两个城市。
2 宁波旅游业发展的“失”
2.1 城市形象错位旅游形象
宁波旅游形象长期依赖城市形象,在旅游宣传推广中存在本土(地方)特色不鲜明突出的问题。全市现有旅游产品中,本土文化类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点式”开发包装,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缺乏与相关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如:对于河姆渡遗址、海上丝绸之路、越窑青瓷遗址、中国大运河(宁波协同全国27个城市联合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类既具有强烈本土个性,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和整合包装。其次,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行业长期缺乏与国际专业品牌服务团队的深入合作,旅游形象国际市场拓展的渠道、载体不多。“十三五”期间将需要着力于城市品牌建设,通过打造旅游特色、产品、服务品牌,全面打造及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2.2 旅游产业要素关联错位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总体上依然没有形成板块化、集约化发展模式。从产业上,各大要素关联匹配性不足,组织化程度较低,旅游市场共享度差,缺乏有效的市场主体对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和系统性发展,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从空间上,各区域及各县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三门湾区域、象山港区域等海洋旅游板块开发尚未得到有效推进。从产品上,各类资源缺乏有机整合,大型旅游投资项目各自为营,缺乏与周边传统景区、乡村项目的有效联动。从形象上,各区县形象和各类产品品牌形象的关联度不高,对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推广造成不便。在旅游基础服务上,旅游与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整合互补关系尚未形成,缺乏后劲。
2.3 旅游产业融合动力错位
宁波旅游在产业融合推进方面仍存在障碍,主要包括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产业融合动力不足,导致一些行业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产品影响力较弱,效益不佳。需进一步强化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强化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服务类产业的对接,加强对相关行业发展旅游的指导和引导。重点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对接,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与乡土产业对接,打造新型乡村旅游新热点;旅游产业与各类休闲产业对接,提升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品质。
2.4 旅游公共服务力量错位
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仍然较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尚未落实,旅游集散服务网络化体系尚未形成;服务全市的旅游公交线路尚未得到全面落实,重点区域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尤其是景区道路上“最后一公里”较差现象依然存在。标示引导系统在标准化及规范化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在智能化、人性化、特色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城旅一体化概念的不断深入,城市公共服务与旅游服务的有效对接成为大势所趋,需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提升。
3 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
3.1 深化旅游改革创新,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
深化旅游改革创新,从旅游功能区、旅游改革试验区和旅游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着力。重点推进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三门湾区域、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海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等5个城市功能区旅游主业化发展。重点支持象山县在旅游用地用海、台湾商品贸易、低空领域开放、主题公园、旅游投融资平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引导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杭州湾新区等地在以旅游业驱动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品牌国际化方面取得突破。重点支持三门湾区域进入旅游改革试点序列,支持象山港区域、四明山区域积极探索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
3.2 秉承全域旅游概念,统筹山海城协调发展
以“世界遗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国际性旅游城市品牌为平台,紧紧围绕中国一流休闲目的地的目标,统筹规划“海、山、城”三大主题板块和“都市、县市、乡镇”三级目的地体系,重点实施“都市旅游板块中兴、海洋旅游板块崛起、山地旅游板块突破”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旅游政策,促进各地区、各区块协调、协同与协助发展,打破行政区域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旅游与新型产业相结合,扩展旅游的发展空间和领域,实现都市旅游产品全域优化、市域旅游线路全域统筹、城市旅游品牌全域整合、宏观旅游市场全域营销。
3.3 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宁波旅游新优势
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打造精品、营造亮点的原则,建设大项目并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大项目聚集,形成大平台、大板块,规划建设一批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大板块,推进宁波旅游六个重大板块的崛起,包括三江六岸为核心的三江口都市旅游板块、杭州湾现代休闲度假板块、环东钱湖休闲度假板块、四明山生态休闲板块、深甽温泉度假板块和梅山生态游艇港湾板块,使之成为代表宁波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宁波旅游新优势。
3.4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构筑旅游核心竞争力
应围绕“港口经济圈”发展和“中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要求,遵循“整合与开发并重,优化与创新同步,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发方针,以个性化、休闲化为重点方向,发掘旅游大资源,培育旅游新亮点,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品牌塑造,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体,以文化旅游为个性、商务会展旅游及其它专题专项旅游共存、共生、共赢的旅游产品新格局,从而提升旅游业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按照个性化、人文化、品牌化、标准化的要求,从注重景区景点建设转变为景城(镇)村联动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从主要依赖观光旅游形态,向主题度假、生态养生、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等复合型旅游形态转变,构建具有特色、有层次、泛功能、具有国际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业态体系。
3.5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产业现代化
利用旅游业的部门跨度大、行业覆盖广、产业链条长的产业特征,创新发展旅游传统产业,培育发展延伸关联产业,打造旅游产业新增长点。按照休闲化、精品化、标准化发展方向,推进现有景区功能升级、产品创新和要素集聚,以高等级景区标准化实施,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品牌。引导大型旅行社集团化,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旅行社品牌,加快推进旅行社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旅行社服务专业化水平,优化经营环境。发展旅游信息服务企业,探索旅游行业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提高电子商务运营比重。在旅游会展产业方面实施规模化与集聚化战略,完善大会展旅游产业链,强化专业会展组织者(PCO)与目的地接待公司(DMC)的力量,构建宁波旅游会展业的企业集群。
3.6 完善旅游专项设施,构建智慧型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市场参与、全社会协同,实现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优质化、国际化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全面构建“品质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连接国内主要客源地的高通铁路建设,推进陆海旅游交通和岛际旅游交通建设,进完善航空、公路、铁路和水路枢纽的旅游交通衔接服务,培育规模以上的具有雄厚实力的能开展智慧旅游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体系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
结束语
本文基于旅游规划视角,分析了近年来宁波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新常态下宁波旅游业发展遇到新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能把握住这些机遇,需找新的发展方向,瞄准重点发展的环节和节点,将有利于宁波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宁波各界的学者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对新常态下基于旅游规划视角对宁波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晓光.宁波旅游人才现状分析.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卷第2期.
[3]杨勇.恩施市旅游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研究[J].科枝视角,2013,(24):147.
[4]李晓光.乡村特色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陆娅楠,刘志强.新常态,新应对[N].人民日报,2014-08-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