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方法

2024-10-14

常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常规教学方法 篇1

0 引言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 合理地选用测井方法, 可以详细研究钻孔地质剖面, 为探测油田提供所必需的数据, 如油层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和渗透率等, 还可以为研究钻孔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规的测井方法和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1 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的应用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其探测深度较浅, 主要用于套管井测井, 克服了目前电测井不能用于评价套管井中地层含油性的困难。

1.1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 石油是碳氢化合物, 不含氧元素;而水是氢氧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所以在含油岩层中碳元素的含量比在含水岩层中多, 而在含水岩层中氧元素的含量比在含油岩层中多。利用这个基本原理, 向地层发射快中子 (14Me V) , 同时记录分析快中子与地层中元素发生非弹性散射作用而产生的γ射线能谱。碳氧等多种元素受到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作用后, 将以发射γ射线的形式使自己的能级退降到原来的稳态。因为每种元素所释放的γ射线的能量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γ射线的能量, 来确定某种元素的存在, 此能量的γ射线称为该元素的特征γ射线。碳元素的特征γ射线的能量是4.43Me V, 氧元素的特征γ射线的能量是6.13Me V, 如此的能量差别很容易将两种γ射线区别开来。其他元素如硅、钙、氮等也会受到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作用而发射γ射线, 但它们或是特征γ射线能量与碳、氧元素发射的能量不同, 或是反应几率小, 或是在地层中的含量少, 在能谱中不作重点分析。所以分析非弹性散射γ射线的能谱, 便可以知道碳氧两种元素的相对含量, 得到碳氧值, 再根据碳氧值的高低推断含油饱和度的大小。

1.2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应用

碳氧比能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世界兴起的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 在我国以大庆为代表的测井工作者率先进行了对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研究, 经过数年努力, 测井工作者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不懈努力, 现在已经获得一大批技术成果, 不断改进和发展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目前存在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主要有:NP系列碳氧比能谱测井仪、COR型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仪器经历了由点测到连续测量, 由耐低温到耐高温, 由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 由单晶到双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特别是COR型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具有工作稳定性和测定数据精确性等特点, 在多口油田中都采用了这种测井仪器;还有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缩小了中子发生器的直径, 中子爆发的截止时间比原来缩短, 实现了锐截止, 在一口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测量, 具有独特优势。

人们利用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对γ射线能谱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依据数据分析油层和水层以及油层剩余油饱和度, 然后广泛应用于油田的开发。比如:1) 通过碳氧比关系式确定井中剩余油的饱和度;2) 通过测量含油砂岩和含水砂岩的碳氧比确定油层被水层淹没的位置, 划分水淹层;3) 通过测定两地之间油、水含量变化, 监测油、水运移情况, 为进一步挖井采油提供了方向;4) 根据达西定律, 分析一个储集层的平面径向流的稳态流, 求出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进一步求出产层产能。

另外, 测井工作者在碳氧比能谱测井实践中完善了勘测程序, 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我国测井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人们将会研制出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测井工程。

2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测井法及应用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的注水井压力逐年上升, 要在不卸压的情况下, 用电缆测井是难以获取相关资料。因此, 掌握注水剖的测井技术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简单介绍了注水剖面测井的一种新技术——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 并分析了测井资料的应用效果, 简单阐明了该技术在注水剖面测井中的优越性。

2.1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的原理

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仪下井前与地面PC机通过通信接口联接, 由PC机井下仪器发送命令设置测井各项参数, 示踪仪定时启动测井工作。示踪仪中的同位素释放器采用爆炸式释放, 点火头定时引燃, 在密闭仓体内产生高能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在连杆的带动下, 上下活塞一起运动, 同位素从释放器仓体中排出。仪器的γ、温度、接箍3个探头获取的信号经各自的信号处理电路分别进入微处理器相应的端口, 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完成数据采集、存储。测井结束后, 地面PC机与井下仪器联接, 进行数据的读取、处理。

2.2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

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在测井中的应用有:1) 在超高压注水中取得动态注水资料:比如为了了解一口井的注水状况, 利用存储式同位素示踪测井仪进行施工, 可以顺利取得该井的注水剖面资料, 如水的静温、流温和升温曲线;2) 准确确定注水剖面:利用温度和γ射线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 通过同位素示踪γ射线确定注水剖面;3) 为油井配注调剖采取工艺措施提供依据:比如为了搞清某井在高压注水条件下地层的吸水状况,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从注水剖面曲线、井温曲线和其他资料的综合分析, 确定这口井是否存在单层吸水的严重状况, 以便及时采取调剖措施。

3 结论

本文选取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法和储存式同位素示踪法两种常规的测井方法, 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采集的资料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为了减少钻井取心工作量, 提高勘探速度, 降低勘探成本, 紧密围绕油田勘探和开发主题, 我们还要掌握更多先进的油田测井方法, 这是油田勘探工程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振英.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4.

[2]夏文豪.冀东油田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9.

[3]何艳.谱分析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5.

[4]邓模, 瞿国英, 蔡忠贤.常规测井方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J].地质学刊, 2009 (1) .

常规教学方法 篇2

四、教学评价

44.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45.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46.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学期末的考试科目一、二年级为语文和数学,三至六年级为数学、语文、英语。考试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形式要多样化,含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依据教学需要由教师自主安排阶段性测验,测验次数要合理控制。各中心小学和小教部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与指导,建立必要的审题制度以监控试卷质量。

47.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学科通过平时考查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定成绩。

48.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等资料,记录情况要典型、客观、真实,体现诚信和各方参与验证的原则。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评语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不得将学生成绩排榜、公布。

49.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让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学校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纳入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

50.学校要根据课程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要虚心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学校要将自我评价的结果和上级检查、督导的意见或建

浅议常规教学 篇3

一、备课

教师要按规定制定短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备课要做到“八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器材,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备习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用创新思维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应明确重点单元和重点课文,做到全盘统筹,安排和实现好授课计划。

教案按课时来编写,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并且要独立完成,写教案要详细,而且教案必须要包括下列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布置和教学后记等。教师要全面的理解学生,理解所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智力状况和接受能力等,在这些基础上,研究分层次教学。

英语涉及到了词汇、句型、短语和语法等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在此当中,所有的知识点大部分都归纳在语法的范围之内。老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以认真的、集中的状态来备好每一节课。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笼统地讲解提到句型或词汇,讲课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很单调,学生会学不到系统性的知识,对课堂产生厌倦感,甚至讨厌学习英语。

二、课堂教学

备课工作准备好之后,便是课堂教学,教师要依照备课的方案及内容来上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方互动性过程。也是一种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的过程。學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思维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占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课堂教学包括自学、讨论、点拨、练习和小结五个必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把教学与练习结合在一起。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实践和检验的平台,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对此重视,配合老师,多做练习,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用练习来检验教学的效果和收获是再合适不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问题,一般在词汇、句型和语法上。他们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少、句型和语法也都简单,他们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与词汇一样,语法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的学生会问:老师,这个句型为什么会这么放?为什么这个反义疑问句是这样的?感叹句中的what能与so互换吗?等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可以解释的,而有些则不容易解释,这些就涉及到英语中固定的搭配和语言的规范及语法。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英语语言内部结构的一般规则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可见语法是非常重要。

教学练习,可以是以课堂师生互动对话、提问与回答、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的形式进行。为了便于学生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在为自己设计教案的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五个步骤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同步练习的题单和学案,列出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以及与教学同步的诸如模仿、替换、填空、选择、转换、思考、讨论、辩论等口头或笔头的练习题或检测题,来供学生在不同阶段活动时使用,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平时表现的依据。教学的目标应科学、具体、准确,切忌一般化和抽象化。在课堂结束前的二十分钟,老师应开始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主要的目的仍然是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重新温习,在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巩固记忆。

三、课后工作

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和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要认真,不能以一个“阅”字就带过,一定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率来评分,根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可以用诸如:excellent、good、so-so I feel worried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等来评价。评上几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话语会让学生兴趣倍增,增强自信。作业是学生自学、自我检查的重要依据。老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应及时的纠正并做好记录。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做到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四、课后辅导

辅导学习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师在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对学生的情况会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知道哪一些学生基础以及吸收知识的能力比较好一些,以及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吸收和接受能力会慢一些等。针对后者,我们要适时适当的加以辅导,而且是跟踪性的,时刻观察被辅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该学生知识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巩固。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培优扶差。

教学是一项严谨性的工作,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的环节来开展教学,而且做到认真、仔细、到位。在各个环节中,教师就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完美的胜任各项工作。

优化备课评价,完善教学常规 篇4

一、备课评价与评价主体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定期的评价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合情合理的教学常规督查方式。目前鉴于学校自身情况多种多样, 规定的标准也有所差异, 但有一点大同小异, 即把教师撰写教案这部分当成整个学校备课评价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有的几乎占了备课检查内容的全部, 即评价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就是检查教师撰写教案是否书写工整, 是否符合“教案格式模板”, 备课节次是否足量或超量, 备课的各个环节是否齐全等。这样的评价过程简单、好操作。但是, 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与老师的备课质量存在偏差。

二、评价偏差产生的原因

(1) 总的来说, 备课评价的结果是评价体系相关环节共同运作的产物, 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脱离实际情况, 以简单化、形式化的条条框框来实施评价, 而简单化、形式化的评价方式必然会导致千篇一律的“共享”教案, 同学科出现连教学反思都一字不差的“雷同”教案……一般来说, 备课检查形式包括教研组检查、管理人员检查、同事互查或自查等, 但是在备课评价环节的处理上都还不够深入, 缺少必要的环节作支撑。一般一个学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两至三次, 通常按照既定的流程来进行, 到时间该检查了就组织进行相关工作。评价的次数较局限, 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2) 评价设计的表格内容不够详尽、具体, 对教师备课的质量反映不够深入、全面。诸如教师对教材的领悟程度、教学内容的内化、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策略的把握、教学资源的开发, 学生的研究与关注度等方面的评价细化不够或评价不到位, 再如评价成了对表格内容如教案的节数、格式、内容的繁简、步骤的完整等对照检查填表式的固定模式, 评价的指标对教师备课的作用反映比较薄弱。

(3) 很多教师对备课理解不到位, 以为备课就是为了写教案, 写教案就是为了检查, 检查就是为了评比。另外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无外乎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一一列举或堆砌在教案中, 就像是把货物存放在仓库里一样, 教师授课时就把这些东西一样样“搬”出来, 装在学生脑袋里。因而思想上有抵触情绪, 从而将其作为一个不得不应付的任务去完成, 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或找一些捷径。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也会造成偏差。

三、缩小评价偏差的对策

1. 评价体系设计、运行方面

(1) 评价内容多元化。学校对教师的备课实行“分层”要求, 提倡开放式备课。教师的备课既可以“简案+书头案”“旧案新备”,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也可以使用“卡片式”备课, 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就使教师从繁重无效地重复备课, 应付检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为教师自修、研讨、反思提供可靠的保证。

(2) 评价形式多样化。最好根据不同的备课形式确定各异的评价标准, 实行分别评价, 把多种形式的评价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及必要的综合处理。备课评价的对象也可以各不相同, 有时为同一备课组教师或同一教研组教师、有时为同一年级组教师, 有时可以是同一“层次”的教师。评价项目的设定要更加科学化, 力求更为全面深刻地反映教师课前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对教师的备课评价结果实行多角度综合分析, 从而更为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备课质量。

2. 教师工作方面

(1)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备课的意义及重要性。“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有备而来, 有备无患”, 教师上课也一样, 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 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备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因此, 再优秀的教师, 在上课之前都要无一例外地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充分发挥备课评价的正能量, 以“评”促“教”。让教师了解备课评价标准, 采用合理的备课方式, 学会有效的备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语) , 既然是例子, 说明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 而是“航标”。因此, 备课要深钻教材, 吃透教材, 备足学生, 让课堂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 教师教学反思是备课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青年教师, 要把课后反思作为备课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 引导教师进入教学科研领域。

抓好教学常规 提高教学质量 篇5

提高教学质量

-------新寨学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研讨会材料

新寨小学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进行的毕业班教学质量研讨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给学生知识,提到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更是关乎大局,是向社会展示的窗口。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仍需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现结合我班实际,谈点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本班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52人,男27人,女25人,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11岁,其中校外寄宿生36人。整体而言,全班学生积极上进,富有朝气与活力,具有强烈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和谐大家庭。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性、年龄等的不同,个别同学因为不会而不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明明知道但不积极发言,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如:吴博、刘志强、羊岩、任学刚;书写潦草,不工整,不规范,如:蒲雪峰、张雪梅、祁巧平、张尹东;个性强,不听从教师教导,如朱孝强。

二、影响班级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家庭教育不到位,不能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90%的学生来自农村,从小生活环境贫困。个别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一系列的不良习惯。其次,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低,不能给予辅导,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只能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面对辅导作业和家庭教育而无能为力。

2、转入学生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近几年,从外校、外乡转入本班的学生人数较多,达到全班学生人数的50%。由于环境、科任教师的改变,学生之间不熟悉,教学方式不适应,课后辅导不及时,等到一段时间后,已步入到了后进生的行列。

3、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科任教师不能做到全面关注,全员参与,导致课堂上部分同学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教师提问时只关注了后进生,而忽略了中等生和优等生,久而久之,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优等生和中等生知道不提问自己,也显得散散慢慢,不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较为压抑。最后是后进生没有消除,反而中等生沦为后进生,优等生的优势也不明显。

寄宿学生多,管理不到位。面对庞大的寄宿学生群体,科任教师也头疼不已。寄宿生中,由父母监护管理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有爷爷奶奶照顾,放学或学生放任自流,不听从管束,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三、教育策略

问题是客观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推卸责任,成为不提高教学质量的借口,更应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一)、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管理中,首先,严字当头,从点滴抓起,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使学生有一份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带动不爱学、调皮捣蛋的学生努力学习。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探索、总结。

(二)、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灌现象,甚至拖堂,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摸不着头绪,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近三年来,我校落实上级精神,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已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大板块:导读与预习、交流与展示、巩固与检测、拓展与提升。校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年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低年级:活动教学或情景教学模式;数学教学目标:10+30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做法是:

1、精讲多练

精讲多炼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重要的要求,只有精讲多练,才能重点深入,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从而把书本上知识转化为自己内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精讲多练要注意以下问题:(1)、备课要充分

精讲多练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对本节课的内容自己要深刻的掌握,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所需要的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原有的基础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即备课要充分。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充分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使学生当堂消化、当堂巩固,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这就必须认真备课,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的备课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备学生的备课,不能称为真正的备课。教师备课就必须清楚学生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备课要设身处地为后进生和优生都想一想,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照顾优生,也不忘后进生。(2)、语言要简练,准确,抓住重点

讲课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讲解的时间要越少越好,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老师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学生的难点,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后,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3、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常规是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要向40分钟要质量,常规不好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老师讲得再好也是白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与科任教师加强交流,齐抓共管。班级管理中的琐事非常多,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同班级的科任教师,应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否则,班主任刚培养起来的好习惯,会在科任教师的松散管理下夭折;其次,对于后进生和特殊学生,可协商,共谋教育大计;第三,协调布置适量、合理的家庭作业。

(四)、深入分析班情,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升。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单亲、留守、寄宿),学习能力水平(优中差),特殊情况(年龄特点、身体缺陷)等情况进行分类,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以温暖,给心灵以震撼,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其次,也不能忽视中等生的加强教育,使他们树立竞争意识,确立更高的目标,进入到优等生的行列。

(五)、拟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作为毕业班,在复习上更要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统筹使用各种资源,采用恰当合理的复习方法,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但一个不好的习惯瞬间即成,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受益匪浅的。学习上,培养他们积极的竞争意识,做题上严格审题,认真计算,规范书写。生活上,与同学和睦相处,尊老爱幼,树立远大目标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静下心来走进教育,全身心投入教育,积极学习新理念,不断给自己充电,运用新方法,新策略,新评价,新手段进行教育,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光辉的一笔。

常规教学方法 篇6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再制定各年级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实事求是、明确具体、具有可执行性。各年级再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备课组,再由备课组分解到每一位教师。学校把宏观的教学目标细致地分解到每位教师身上,这样学校的工作就能做得实实在在,学校就会稳步前进。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分阶段地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样有利于适时反馈及时整改。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

教师备课时应该把课程标准或高考要求熟记在心中,能做到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学校要组成各学科的课堂听课小组,加大对教师课堂的不定时检查,在听课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并督促教师按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把听课结果记入考核,加强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学校要对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扬,开示范课给其他教师观摩,让优秀的教师在学校里树立威信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经济实惠。这样,学校的重教重学风气就会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就会迅速提升。学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使用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组应该有体现教师备课个案的详细内容。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上本作业和课外作业的检查,看作业布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或高考要求,教师是否用心批改,检查结果形成记录,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扬。年级部定期检测应该落到实处,试卷批改评讲应该及时,在定期检测中应该适当增加阅卷补助,年级部要对各科的考试成绩及时分析,找到不足之处及时补救。评教评学应该正常展开,学校对评教不好的教师要进行个别谈话,促使其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对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存档记入年终考核。教学监控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促进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迅速提升教学质量。

三、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既指学生短期内学习的情况,也包括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应该通过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观察学生课堂上专注用心学习的程度;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课前提问上节课教学内容等方式来实现。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长期监控可以通过期中、期末成绩统计分析和观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变化来实现,学校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总体监控。教学监控是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提升学生能力的有力举措。

四、德育、宿管与保卫工作应该长抓不懈

做好德育、宿管与保卫工作是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保障。如,德育处要做好学生行为仪表的检查工作,在校园里如果频频出现奇装异服的现象,其他学生必然会高度关注与效仿,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校的学风。宿管工作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应该长抓不懈。住校生睡觉前讲话、夜不归宿等,宿管办要严肃处理。学校还要对床铺的安全进行定期的检查,德育处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宿舍内的管制刀具进行收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环境。食堂的管理应该到位,学生如果长期吃不上可口的饭菜,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长就会受到限制。门卫的管理应该严格到位,对进校人员进行严格登记,严禁有可能影响到学校安全的人员进入校园。学校综合治理办公室应该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对学校门前的非法摊位进行清除,校园附近200米之内不允许网吧营业。

五、要立校风,树正气,教育经费使用尽量向教师倾斜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教师,校长在拥有高超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拥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课程领导力。校长应该聆听广大教师的心声,尽量为老师做些事;教育经费尽量多地投入到教学方面,让教师得到实惠;建设民心工程,因为只有得人心者才会得到教师的真心付出。学校风清气正才能凝心静气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

小学科学常规课教学初探 篇7

下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常规课教学如何做到常态。

一、常规课不求花,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常规课要求实而不华,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一)课的引入要直截了当。

很快地让学生明确知道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或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课的引入能根据教材意图、研究主题来设计,主要形式如下。

1. 复习引入。

2. 课题引入。

3. 图片引入。

4. 实验引入。

5. 生活现象引入。

6. 猜谜游戏引入。

(二)问题设计要合理严谨。

切忌提出的问题多而细碎或模棱两可,能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大或带有随意性,要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好问题。

(三)实验指导要细致到位。

包括实验方案指导到位、实验方法指导到位、实验记录指导到位。

(四)探究活动组织应有效。

二、常规课不作秀,关注学生的发展。

常规课首先教师要常态,即不作秀。新课程背景下的常规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

(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动向。

(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三)认真倾听,循循善诱。

倾听是一种科学素养,不仅学生要具备这样的素养,而且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倾听要求做到:

1. 教师的目光必须专注忌流离不定。

2. 耐心地听完学生的表述,忌打岔。

3. 听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忌模棱两可。

4. 能瞬间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回应,或肯定或质疑或补充,循循善诱,忌不理不睬。

三、常规课不奢华,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平淡才是真,常规课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公开课上过滥、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更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和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追求真实,注重实效。

(一)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 教学条件低投入高产出。

2. 面对面交流能更好地融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3. 较重视知识的反馈与应用。

如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注入鲜活的血液,常规课在朴实中就会显得生动和精彩。

(二)考虑实验器材的替代性。替代的主要目的如下。

1. 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 用便宜的实验器材代替,降低教学成本。

3. 运用易办的类似材料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

实验器材的替代还要考虑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虑资源共享,考虑材料的循环使用性、妥善保存和管理等问题。

(三)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

科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验证,是课堂完整的真实反映,课堂内留足5分钟用来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是需要的。常规课为达到“轻负担、高效率”,应该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

四、常规课不拖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课追求的是简单与高效,在教学中并不刻意要求去追求亮点,只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就行了。

(一)重构教材。合理安排课时。

(二)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

(三)教学语言要精炼。

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主要方法如下。

1. 点到为止,忌重复、啰唆。

2. 恰到好处,忌含糊不清、词不达意。

3. 一语中的,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

英语常规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坚持不懈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备素质,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呢?下面谈谈本文对英语常规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备课充分、兼顾学情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备教材) 、了解学生 (备学生) 、设计教学 (备方法) 和拟定教学计划。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 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与理论来源。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之上, 还要清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以此为依据, 大概的设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与阻碍, 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考虑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确定课型, 如何安排课堂的每一个活动, 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上互动、学生主体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思考,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制胜法宝。

首先,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其次, 要有正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又要兼顾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既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又要客观加以区别, 突出新旧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 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一般来说, 课上要有足够的师生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被动学习则反之。

三、课后反思、与时俱进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一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二要使学生思维活跃;三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四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成功的课让人心情愉悦, 失败的课让人心情郁闷。铃声的响起不是课堂的终结, 而是反思的开始。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反思, 从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经验, 从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定能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作业精编、难度适中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 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检验, 内容合理与难易适中的作业, 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着重要意义。课外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并要有代表性;作业分量要适当, 难度要适中。难度适中的作业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说课上是知识的输入, 那么作业便是知识的输出, 只有不断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讲评得当、查漏补缺

作业的讲评要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 切记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注意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在课堂效率最高的时间段评讲出错率最高的共性错误, 而对于个性错误, 则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讨论的方式, 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取得双赢的效果。此外, 作业讲评不可满堂灌, 要给学生时间对错题重新思考。此外还应建立错题集, 让每个学生把错题全部记录下来, 有规律地进行复习和再学习, 在解决错题的基础上, 发散思考,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六、晨读效率、制胜法宝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重要时间段, 是学生不断重复知识内容, 加强知识贮备,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累积的过程。

综上所述, 英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是关系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老师细心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认识与思维能力, 让英语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45分钟, 让英语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烦恼。同时,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会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朱敏.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8) .

常规教学方法 篇9

体育教学常规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而提出的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它是教学科学化的表现,是体育教育多年传承的、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教学原则。贯彻体育教学常规,不是限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而是通过搞好体育教学常规,按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办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有“原则”,讲“规矩”。而当前的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却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1. 体育教学常规管理滞后

一直以来,地方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学校内部也缺乏合理的管理、评价、跟踪体系。体育教学的管理相对滞后。加之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搞比赛得奖牌上,根本不关心体育教学常规,因此,导致体育教学常规有形无实。

2. 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

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常规走过场,体育教学“随心所欲”,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缺失导致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3. 对体育教学常规认识不到位、不全面

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常规理解不到位,上一堂算一堂,完全是为完成“任务”而教,不是为增强体能、掌握技能而教;或是课前的预设与实际教学互不相干,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各行其是,看似有计划,实则无计划。同时,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深入领会改革的意图,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二、抓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方法和举措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不但不能忽视教学常规,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常规进行强化和再认识。从抓学习入手,提高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认识。每学期的学科教研会,教科所都将组织体育教师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相关专题进行学习,进一步调动广大体育教师贯彻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深入人心。

2. 建立学校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万州区教科所成立了学校体育教学常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督查和管理;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区教委和教科所定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教科所每年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

实施方案进行评比;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区教委和教科所把搞好体育教学常规工作作为评选年度学校体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条件。激励各类学校重视此项工作,并使之逐步形成学校的自觉行为。

3. 制订和完善体育教学常规

为进一步加强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使体育教学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努力提高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体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新的《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从体育教师的学科品质与专业素养、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与检查、活动及辅导、教学评价、教育科研等七大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从理念到行为进一步规范,其中主要对体育教学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常规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抓课前常规:该阶段的常规从理念到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师按教学进度,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纲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也就是抓体育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处理好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关系,引导教师规范行为,并认真填写好《体育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本》(区教科所根据万州区中小学和体育学科的实际,编制出台《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本》并下发到学校,规范体育学科的课前设计)。要求教师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始前,根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体育教学实施方案”(它包括水平学段、学期、单元和超前一至两周的课时教学计划等)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深化以学科为主、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第二,要求学校按有关要求落实体育教师的待遇及必备的教学器材;第三,要求教师课前应多渠道了解所教学生的体质状况、运动爱好及特长,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第四,强调每节课的教学计划都要设置好课中的安全预案,防患于未然。

抓课中常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落实体育课结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指导教师如何遵循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体育课的性质进行教学,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运动量。

第二,落实课程标准及《纲要》的有机整合和有效达成,为从根本上杜绝体育教学随意性的问题,有效改变体育教学管理松散的状态,保证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便于管理与评价。从2013至2014学年度开始,笔者所在区部分中小学即按《纲要》开展体育教学。笔者认为,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地方体育教学实施方案是强化体育教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笔者所在区将中小学体育实践课按其意义和作用主要划分为:基础课与特色课。要求把中小学各年级每周4节(或3节、2节)体育课按基础课+特色课3+1、2+2 (或2+1、1+1)的模式进行划分和安排。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按《纲要》要求,全区大体一致。主要以身体素质、基本技能和球类练习内容为主,同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学习。开设基础课,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补足运动量,现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运动量不足。除了基础课的基本要求以外,还要求每节体育课必须保证至少5~8分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并有一定的强度和运动量做保证。同时,要求各中小学把每周4节(或3节、2节)体育课中的1~2节确定为特色课。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确定1~2个体育项目作为特色课上重点学习、发展和提高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并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基础体育课发展学生体能,给学生补足成长发育所必须的运动量;通过特色体育课,培养学生技能,为其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关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调发展,总结、提炼和推广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2011至2012学年度开始,即在部分中小学推行“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以“小老师”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教师以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体育教学,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合理运用教法与学法,让学生掌握技能、增强体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有效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习惯。教法、学法多种多样,要求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教学效果本身,关注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和掌握的情况,对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不做具体要求,但教法和学法运用的落脚点一定是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

第五,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具体,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还要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近年来,要求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要在体育课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但不是为评而评,而是要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抓课后常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做好课后反思,反思得与失。在课后及时填写教学小结,及时积累教学经验,收集教学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研科研意识;第二,要求每节体育课都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体育课外作业要与“终身体育”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有体育实践性的内容,也要安排一定的体育文化类的内容。体育课外作业应定期进行检查,强化实效性,以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体育课内与课外结合,把每节有限的体育课延伸到课外,形成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的大体育教学观。

4. 处理好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教学创新二者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打破常规 篇10

打破教学常规, 充分地给与学生自由,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破了常规, 立了学习的主动权。

一、举手发言与自由发言

平常教学常常强调举手发言, 举手发言能让课堂教学严谨有序, 丝丝入扣, 整个课堂能在教师的一切掌控之中, 但是, 这样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也就是说, 只是教师“教”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学”的行为, 或者说, 学生“学”的行为常常游离于课堂之中, 学生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尤其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在课堂上“随便”活动, 尤其打破举手发言的常规。只要学生是在学习, 学生想到就说, 想写就写, 不懂就问。在每次的预习课堂上, 主要安排两个环节:读准第一遍, 重点注意字词;读懂第二遍, 重点理解文章。第一遍强调“读准”, 目的是掌握字词, 将文章能读顺畅。学生在读完第一遍之后, 借助工具书, 查找自己应该掌握的字词, 然后全班交流, 这样的交流主要是上黑板写字, 要求每位同学只准写两个字词, 从自己的角度认为“最值得”向同学推荐的两个字词, 或者是“最值得”同学们重视的字词, 或读音, 或解释, 或字形, 或应用。让学生上黑板来写, 想着写了就写, 写了之后还向同学讲明注意事项。这样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适当的鼓励政策带动下, 学生有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精神, 养成了会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举手发言常常被形式所限制, 常常是问答之中来进行举手发言, 更多的时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 然后进行举手, 不属于主动对话的过程。发言应该能成为一种积极对话的过程, 在学习的环境中, 围绕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 这样的教学才是对话。语文教学中, 师生共同学习一篇文章, 在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 只要涉及学习内容, 都可以进行提问和解答, 可以是学生提问, 也可以是教师提问, 可以是学生回答, 也可以是教师回答。

二、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是因普及教育, 扩大教育教学规模而产生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 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 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 使它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 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能在班集体中学习, 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 互相影响, 从而增加信息源或教育影响源。但在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也凸显出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教师主宰课堂, 学生被动学习, 强调共性, 弱化个性;强调接受, 忽略探求;强调知识, 忽略实践……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不能真正的彰显,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确立。班级授课制的这些弊端, 催生着一种小型化的教学模式的出现, 但是在现行国情之下, 既要能普及教育, 又要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既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上学的权利, 又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 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所以, 在班级授课制存在的现状中, 将班级化大为小, 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举措。加强学习小组化, 让学生交流、发言、质疑的机会多起来。

小组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让学生的学习能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沟通、深化, 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 加强小组之间的锻炼, 将学习的单位发生变化, 原来班级作为一个学习单位, 现在小组作为一个学习单位, 这样学生活动实践的概率以及活动的次数就能成几何速度增长。可能在一般的班级授课状态下学生能交流或展示的机会只能是百分之二三十, 而小组学习状态下的机会就能达到百分之百, 因为二人小组或者四人小组合作中,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机会就可能非常充分, 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实践, 或者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学习需要协作和沟通, 需要有交际和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提高了学习的机会,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 彻底打破了小说教学的模式, 仅以一种观点来起疑, 让小组进行讨论, 一堂课真正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首先, 笔者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行字:“我认为:小弗朗士不是一个好学生, 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位好老师。”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可以形成同样的观点, 也可以小组内进行争论。一堂课迅速形成了争论的海洋, 有的同意我的观点, 并从文章中找出证据, 有的不同意我的观点, 也从小说中找出证据。在讨论之后, 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小弗朗士曾经不是一个好学生, 但在知道了祖国的土地被强行割让后, 爱国心促使他能悔过自新, 真正认识到祖国语言的伟大;韩麦尔先生曾经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 但他是爱国的, 爱学生的, 爱自己祖国语言的。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 小组合作彻底抛开了课堂授课的模式, 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 讨论, 没有哪一位学生不参与的;倾听, 没有哪一个学生不聚精会神的;质疑, 没有哪一位学生不思考的。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三、学生参与与教师参与

参与性学习是一种临界性质的学习方法, 其实不是学习主体化的一种学习模式, 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 学生参与教学, 似乎司空见惯。而这样的参与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缺失的, 师生也不是一种平等关系, 或者换一种说法, 学生的参与学习其实就是被动学习。笔者认为, 只有让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 这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 并不是教师放任学生自由, 也不是“师不必如生”, 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去的时候, 教学本身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笔者的课堂案例:

生:济南的北边缺着一个口, 按照我们这里的气候, 冬天只要是北风, 气温就会降低, 北边缺了口, 北风刚好能进来, 天气不是要冷吗?

师:哪位同学来帮忙。

生:因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生:因为济南是块宝地。

师:我们将第二段来齐读一遍。

生读课文。

师: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 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大家在读的时候, 一定注意老舍的用词。整、点、儿, 这三个词老舍是怎么用的。

生:济南四周是有山的, 所以, 就是一个盆地, 盆地的气温比较高。

生:缺的是一点。

生:儿化之后, 对这一点口儿显得特别的可爱。

师:对, 这其实是老舍对济南的爱, 看到济南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可爱的, 是一种当时情感的流露。

师:济南南依泰山, 北临黄河, 地理位置南高北低, 但因为周围的小山, 使得济南成为一个盆地, 并且日照充分, 所以是温晴的。但从资料中看, 济南的冬天有时最低气温也会降到零度以下, 但是气温会迅速回升。

师:老舍是北京人, 又旅居伦敦留学, 回到祖国, 接纳他的是济南, 这种亲近感, 怎能不生好意, 怎能不生爱意呢?他觉得济南就是他充满着温馨的家一样。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阅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的行为过程中阅读行为是平等的, 氛围是民主的。但是, 这样的阅读行为并不是让教师将教师的地位拱手相让, 而是充分地发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 教师参与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 问题是学生提的, 解答也是学生解答, 教师在引导中适时点拨, 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角度和思维品质, 将课堂的思考、对话的环境恰当地进行了拓展, 补充了文本之外的写作背景以及济南的地理环境, 将文本中的思考转换为学习品质的提升。笔者认为:这就是参与学习, 而不是教师教学。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 在整个的教学环节中, 丝毫没有削弱教师的地位, 没有让教师成为课堂之中可有可无的多余人, 相反, 教师在备课中难度更大, 对教材的钻研更深刻。笔者认为:新课程环境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强调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之中去, 而不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之中来。教师参与和学生参与, 看似主体不同, 实质上是一种根本的教育理念的变革, 是一场革命。教学的主体就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改革的关键就在此, 成功与否也就在此。

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学生真正读书, 真正思考, 真正写作, 真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思维品质、相对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定文化层面的审美情感。因此, 只有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去, 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颠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才能突破教学有效性的瓶颈。

四、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

预习, 常常被称为课前预习, 认为是课时之外的学习。笔者认为:预习就是学生自主性极强的学习, 或者叫做“学生的第一遍学习”。让曾经的课外预习走进课堂学习环节, 这可能是变革我们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于这样的思考, 笔者在进行《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时就采用了让学生进行预习进入课堂的方式。

预习包含两个环节:

1. 读第一遍。

要求将自己圈画的重点字词, 写下来, 写在预习本上, 预习过程中教师检查预习效果。同时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两个词, 写在黑板上, 提醒同学注意, 后上黑板的学生不重复前面已有的字词。同时,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中认为的重点内容或者疑难问题作出标注。

2. 读第二遍。

思考两个问题:一, 概括选文中伽利略发现的两条规律的内容。二, 归纳出伽利略成功的因素 (不少于六点) 。要求写在预习本上, 供小组讨论。

在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之后, 将黑板划为四个区, 供四个小组的学生自由上黑板进行展示。

笔者将这堂课定位为预习课, 因为学生课前没有进行阅读, 所有的环节都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的, 其实这就是一堂自主学习课型。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互助探讨, 人人在学习。可见, 预习是可以走进课堂的, 并且可以让预习课成为教学的有机的一部分, 先做后学, 教学做合一。

教学知识的构建应该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 不能凌驾于学生的学习之上。在现行的课堂结构中, 将预习弱化的结果就是满堂灌,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向常规管理要教学质量 篇11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之一是要强化管理、从严治教。近年来,河北衡水中学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体验为主线”的“五主”原则,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手段,以教学常规为抓手,狠抓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纪律,切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确定教学管理改革思路

“要想把教改思想落到实处,关键是靠教学常规管理,向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要效益。”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在“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的教学管理方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教学常规管理改革,不断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的管理,把改革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之中,并由此提炼和践行了“一至六”的教学常规管理思路。

“一至六”,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切实做好“两个至少、两个对待、两个5分钟”,认真贯彻“三个按时”,全面落实“四精”、“五必”、“六环节”,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这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两个至少”,即教师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两个对待”,即学生要把每一节自习都当做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高考来对待,在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教师要在提高学生自习的效率上做文章。

“两个5分钟”,即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也就是每隔5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1次。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总结。

★“三个按时”,即针对学科自习课,任课教师上课后按时到位辅导,上课时按时布置作业,下课时按时收作业。这使学生脱离“题海大战”,拥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选,即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选编“自助餐”和习题上要“精”。精讲,即教师在授课时要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精练,即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精评,即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精”。

★“五必”,即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六环节”,即教师时刻要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认真落实好“一至六”的教学常规思路,学校进一步加强了过程管理、细节管理、环节管理,努力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长效化。

1.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

每学期初,教科处都要安排出整个学期的研究课听评计划,每周都要安排听课活动,规定听课节数。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学校领导都要参加听评课。评课时,要评出上课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更主要的是指出其缺点和不足。评课要不留情面,要评出方向,评出思路。之后还要通过跟踪听课的方式,看其是否改进与提高了、提高的程度如何。

2.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年级部、教务处充分行使职能,对教师每天的上课、办公、上自习课、布置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监督检查,日日检查、周周公布。对违反教学常规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严重者按教学事故论处,记入其个人业务档案。

3.加大调研力度和反馈密度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改革的阶段总结,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讲明近一段时间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段改革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4.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余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和学的每一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不仅规范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形成了各司其职、有章可循、令行禁止的局面,而且使每个层面的教师、学生都拥有了最佳的发展空间。

◆开展全面而公平的教学竞争

“有竞争才能有发展,竞争不怕多,就怕不公平,就怕无秩序。”

一所健康的、充满阳光的学校肯定是一个公平的学校,一个公平的学校肯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学校。

学校内上至领导班子成员,下至每一个任课教师,所有人都随时保持着竞争的态势,随时准备接受他人的挑战。衡水中学一直全力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教师们渴望灿烂的心态,让教师的潜智、潜能、潜力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出来。

1.力量配备的公平

从1994年开始,无论是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还是文理科分班,学校都采取了“学生由微机编班、教师均衡搭配、班主任随机抽取任命”的做法,并规定:任何人不允许调班。这样,所有的班级、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有了公平性、可比性、挑战性。

2.教学时间的公平

为了防止教师为提高成绩而在时间上打争夺战、消磨战,杜绝上课拖堂、提前上课、强逼强做等不公平的竞争现象,学校下大气力落实教改,引导教师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如实行双轨自习制。就是不仅设立学科自习课,把自习分到学科名下,另外,每天还要设立两节公共自习课。上学科自习课时,教师必须到教室辅导,但一律不许讲课,而且无论学生作业是否完成,书面作业必须在该学科自习课下课时收交。上公共自习课时,教师一律不许进教室,更不许放投影,或是在黑板上抄习题和答案。每天,教务处、各年级部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教师,学校一律按教学事故论处,记入教学业务档案。同时,学校大力提倡教师所留作业要适量,要有层次,既要让“上游”学生“吃饱”,又能让“下游 ”学生“吃好”。

3.竞争环境的公平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每年,学校都要安排1/4甚至更大比例的青年教师(第一次)教毕业班。学校坚持惟才是举的原则,一切以工作论英雄,无论其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无论其工作时间长短、贡献大小,也无论其是领导还是群众,只要其成绩优秀、工作出色,那么学生就认可,同事就认可,领导就认可。教师的评优、选模、晋级、分房等条件公开透明,绝不论资排辈。对于每位教师,学校坚持做到“五不”: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结论,不施小恩小惠,不封官许愿,不以感情左右好恶。

在这样一个公正的环境中,教师们心情舒畅,人际关系简单,工作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只有干不好的,没有不好好干的。

4.考试评价的公平

每一次考试,从命题到组织形式,再到阅卷排名,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学校和年级部研究提出指导思想和命题要求,由专人严格按要求命题。

考试尽力按高考形式来组织。学生间拉开距离,至少两个教师监场,试卷装订完全密封,还要填写考场报告单。

阅卷时充分研究评分细则,流水阅卷,阅卷后要填写评卷报告,把阅卷当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于教师之间沟通讲评。

成绩由计算机统一登录,相关教师要签名负责,教务处人员还要专门进行质检签字。

学校专门制定了试卷讲评细则,就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考试后,学校还要按试题评价方案,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试卷的质量和阅评情况进行统计评估。

学校对每一次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公开、透明、严格,快速、准确、实效,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可能搞小动作。

此外,学校衡量某个教师成绩不是看全班学生的平均分,而是看3个分数的平均值,即前20名学生的平均分、后10名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教师抓边促优带中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学校要求教师对成绩不佳的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指导、多一些机会。为此,学校还确定了帮扶对象,根据成绩和性格特点把学生“分包”给教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将整体协作观念落到实处

“高效的教学管理应该把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挥起来,这样才更有创造力和合力。”

先进的理念来源于集体的智慧,辉煌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为了将整体协作的观念落到实处,学校不断强化“三年一盘棋”的思想。学校提出,高中三年是一盘棋,少了哪一步,走错了哪一步,都不得了,甚至会满盘皆输。高一是基础,要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是关键,要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是决战,要超越目标,跨越发展。为此,学校大力提倡要充分发挥4个协作体的作用。即想方设法挖掘年级质量管理协作体、学科质量管理协作体、班级质量管理协作体以及自我管理质量协作体的潜力和活力,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提高认识,顾全大局,全心全意服务于学校整体工作。

1.在教学目标上协调一致

为了实现“三年一盘棋”,学校制定了完整的三年教学规划,并要求各学科组制定详细的三年教学计划。学校要求各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各学科教师之间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学校教学规划和学科组教学计划,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完善计划。

2.在教育资源上共同分享

如学校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写教案、做课件、准备班会。但是,一个人的才能、时间、资料都有限,于是,学校引导教师们整编教育素材,组织班会公开课、课件大赛等,以此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教育素材、教案、课件等,并将教学资源完全共享。

在教学上,学校安装了教学观摩系统,每位教师都可以随时听别的教师的课,这极大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而年轻教师的成长又有力地促进了老教师的自我提高。

另外,在集体备课、统一习题等方面,学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实现了双赢,更避免了因内耗而使彼此的力量削减。

3.在教学业务上互相学习

学校每周举行两次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研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同步提高,教师的每一节课都集中体现了一个教研组或全体教师的智慧。

学校每周都有一次班主任例会和备课组长例会,会上常常安排一项汇报交流研讨的内容,或研讨案例,或介绍经验,或学习理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学校每半个月还召开一次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工作调研会,相关教师坐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学科发展和班级建设问题。

4.在高考信息上互通有无

学校高三年级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特别教研会,会议以学科组为单位,校长以及主管教学和教科研的副校长都要参加。会上,每个任课教师都必须充分发言,系统阐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好的做法、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工作思路以及自己掌握到的有关高考信息。特别教研会对于准确把握高考脉搏、提高高考复习针对性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第一次任高三课的年轻教师帮助很大,使他们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紧抓教学常规,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篇12

目前, 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太重视初中地理这门学科, 而教师又面临课时少、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现实。面对这一现状, 地理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呢?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我们采取的最佳方法。在课堂上, 笔者通常是这样做的:

一重基础, 抓落实

1. 注重新授课的复习提问

我把提问这一环节分为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 课前提问, 这个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 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地理小组。每组4~5人, 设一名小组长, 上课前由小组长提问本组成员, 然后把反馈结果交给老师。统计类型包括:掌握熟练的、一般的、不会的, 共三种。

第二, 课堂提问, 上课后教师根据小组长的汇报结果, 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是: (1) 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教师很难做到每节课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 而分地理小组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 设地理小组, 选组长,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并且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复习, 以便应对小组长和老师的检查。

2. 学生记忆

课堂上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记忆知识。因为课余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有限, 有时候老师要求了学生也不执行, 所以效果并不明显。因此, 在新授课上, 我讲完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便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记忆, 然后同桌互查, 老师抽查, 做到当堂掌握, 不留“夹生饭”。

3. 检测反馈

第一, 即时落实。如果本节课内容难度大, 较抽象, 就讲一个知识点, 落实一个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 本人借鉴了兄弟学校的做法, 直接利用“同步学习”综合题的空白图, 让学生把相关知识直接标注在图上, 一幅图让学生填注两次。

第二, 集中练习。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 如“世界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等, 讲授完新课后, 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同步学习”,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在题目评价阶段, 分三步来处理这些习题: (1) 先统计出做错的题目和人数。做法:出错的同学, 找成绩较好的同学问出他出错的题目和原因。 (2) 小组内相互纠错, 小组解决不了的, 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3) 对于争议较大的, 老师讲解。一般来说, 经历了前两个环节后, 教师大都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二图文结合, 重视课本中地图的使用

一般来说, 地理课上,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它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 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我通常是这样使用地图的:

1. 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 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看懂图, 如在讲授“中国地形地势特征”这一课时,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通过对这些图形的分析来加深对课本中文字的理解。

2. 要求学生学会填图

填图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在课前让学生把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简图先画在黑板上, 讲授结束后, 让学生趁热打铁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填注在黑板上的图形的相应位置。如我在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单元时, 在梳理完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后, 让学生自愿到黑板前去填图, 填完后, 邻近的两个人相互纠错。这样涉及面广, 给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 效果非常好。

3. 指导学生学会画图

让学生学会画简图, 并且把一些和图形有关的文字信息标注在图形上,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的地形图等。

三多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1. 歌诀记忆法

歌诀的特点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如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学生对这样的歌诀都很感兴趣, 因此比较容易记忆。

2. 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法可以更容易了解知识之间的个性和共性, 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 又能了解知识各自的特性,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如讲俄罗斯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它和日本的工业分布有何异同点?

总之,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根据学情, 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疑点, 这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教学难点, 可直接由教师集中讲授;要使学生知道怎样阅读、提问、讨论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抓好小组长的培养, 明确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 大胆让学生自学, 引导他们自学。如此, 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 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采取重基础, 抓落实;图文结合, 重视课本中地图的使用;多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等手段,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增强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重基础,地图运用,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芬.浅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建构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 (上) , 2011 (9)

上一篇:变参数PID控制器下一篇:电视制作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