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共9篇)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1
癫痫 (epilepsy, EP) 是目前神经科内仅次于脑血病和痴呆的第三大常见疾病。抑郁或焦虑与癫痫共存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病学现象, 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本研究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存在抑郁的癫痫患者采用多种方式的心理干预, 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来源
佳木斯中医院、中心医院、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单纯性癫痫患者。
1.2 入选标准
1) 文化程度小学以上;2) 年龄18~50岁; 3) 智能检查表 (MMSE) 筛查智能正常;4) 排除其他内科、神经科疾患, 无药物依赖病史;5) 依据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 (ILAE) 制定的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发作类型为部分 (局灶) 性发作。
1.3 分组及实验方法
1.3.1 分组:
按实验要求, 将已收集到的3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5例, 对照组15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患病类型方面均严格匹配,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3.2 实验工具:
Zung氏抑郁自评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 SDS) 。此量表于1965年由williamw.K, zung编制, 为短程自评量表, 评定时间跨度为一周, 通过患者的症状, 可以简单明确的诊断抑郁。
1.4 实验方法
主要是由专人负责实施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通过解释、教育、指导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 使患者能表达其真实的想法,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通过癫痫知识的科普讲座及其个别咨询的方法, 让病人及家属对癫痫有正确认识, 消除心理障碍。
2 心理干预效果的追踪
Zung氏抑郁自评表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1) 研究结果证实, 对于单纯性癫痫患者, 采用规范的抗癫痫治疗措施, 同时予以心理干预, 能明显的降低癫痫患者抑郁的程度, 有效地改善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对癫痫患者能发挥显著地辅助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单纯性癫痫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具有积极地意义。
3 讨论
癫痫的长期存在对癫痫病人的伤害不仅在于身体上的折磨, 还严重影响癫痫病人的心理。与此同时人们对癫痫缺乏认识, 并对其产生歧视, 这对病人就业、婚姻、家庭产生影响, 使其产生巨大心理负担, 从而产生自我封闭、自卑感, 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Lo-ring等[2]对115例具有正常智商的癫痫病人研究后认为, 尽管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 但是抑郁和对发作的担心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Villeneuve等[3,4]的研究也表明抑郁使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如果个体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即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 降低其焦虑程度[5]。因此, 癫痫病人在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外, 还应注重癫痫病人的心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护理干预后病人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社会能力明显改善[6]。本研究发现, 通过心理干预, 明显降低癫痫病人的抑郁程度。因此, 向病人提供疾病知识、情绪干预与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开展社会支持等干预, 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 激发病人的参与意识, 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鼓励病人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学会面对各种压力, 重建社会适应行为, 使他们以最佳的心态进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梁颖.癫痫伴发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调查与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 2008, 20 (3) , 171-172
[2]Loring DW, Meador KJ, Lee GP.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lifein epilepsy[J].Epilepsy Behav, 2004, 5 (6) :976-980
[3]Villeneuve N.Quality-of-life scales for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partial epi-lepsy[J].Rev Neurol, 2004, 160 (1) :376-393
[4]Berto P.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nd impacts oftreatments[J].Pharmaco-economics, 2002, 20 (15) :1039-1059
[5]Johnson JE.Effects of accurate expectations about sensation on sen-sory anddistress components of pain[J].J Personality Social Sychol-ogy, 1973, 27:261-275
[6]吴翠香.护理干预对癫痫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5) :1147-1149
癫痫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篇2
【摘要】 目的:对癫痫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癫痫住院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出院予电话回访。结果:本组患者完全控制5例,好转72例,无效9例,有效率89%。结论:癫痫是慢性可治性疾病,只要加强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长期坚持合理用药,避免发作诱因,就能有效治疗甚至完全治愈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癫痫;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12-01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一般人群的年发病率为(50-70)/10万,年患病率约5%[1]。癫痫发作的表现类型多样,病因复杂,病程长,病人只有在发作期需住院治疗,其余时间需遵医嘱在家服药治疗,因此病人及家属应全面掌握家庭护理知识,及时、正确救护发作病人,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促进康复及预防并发症。2008-2010年我科收治癫痫患者86例,经过长期合理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16-48岁。发作类型:强直性阵挛性发作39例,强直性发作17例,失神小发作11例,肌阵挛发作5例,简单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性发作7例,分类不清2例。
1、2 方法 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86例癫痫患者出院后及时跟踪随访,内容包括服药、心理、工作、生活、饮食情况、再次住院及家中病情发作情况。
1、3 结果 本组患者完全控制5例,好转72例,无效9例,有效率89%。大发作的治疗效果最好,其次是简单部分性发作,继发性癫痫效果最差。
2、护理指导
2.1 医疗护理
2.1.1观察病情 充分了解患者发作特征,如发作诱因、发作时间、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等;严密观察发作时的特点,主要观察是以抽搐为主,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抽搐部位、有无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和外伤等;观察发作后表现,如有无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2.1.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一旦发作,立即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并解开衣领、裤带、取下假牙、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顺畅。用毛巾卷成条状或筷子缠上布,趁病人抽搐间隙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唇咬伤。发作时不要用力按压其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不要强行灌药,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不可以掐人中、扎合谷、扳手指、揪脖子、捶背等方法处理[2]。如反复发作而且神志不清,应尽早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2.1.3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病人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如突然无目的地外出,无理取闹,脱衣裸体等,亦可伴有恐惧、激怒、忧郁、欣喜等情感反应及幻觉错觉等。家属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是否有上述临床表现,并及时和医生联系,取得专业指导。做好病人的监护工作,预防病人发生意外,同时稳定病人情绪,进行心里疏导和劝慰,防止和阻止病人出现过激行为。
2.1.4服药指导 家属要督促检查病人按时按量准确无误服药,防止少服、漏服、多服。不可随意更换药物和剂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药物以及更换药物的品种,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随意减量或突然停药,病程越长,剂量越大,停药越要缓慢,少数可能要终身服药。长期服药者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2.2 生活护理
2.2.1饮食护理 注意合理膳食,补充足够的营养,饮食以富含营养、易消化、清淡为宜,多食用维生素高的水果蔬菜,勿食烟、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切勿过饥或过饱,勿暴饮暴食。
2.2.2生活作息的护理 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人保证每天睡眠7-9h,儿童8-16h。
2.2.3工作、活动护理 病人病情稳定时可以进行一些轻体力劳动动,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如驾驶,近水、近火的工作。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可以开车、游泳、登山、跳水等。癫痫病人应少看电视,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为宜,禁止看恐怖片和玩电子游戏。
2.2.4外出安全的护理 病人不宜单人外出,单独乘车,如必需外出,需家人陪伴。外出时随身携带“癫痫治疗卡”,卡上注明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以便癫痫发作时便于及时联系救治。
2.2.5避免诱因 如过度疲劳、过多饮水及进食、饮酒、饥饿、便秘、感染、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物等。
2.3心理支持 促进癫痫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有效治疗及健康指导,还需要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需要在社会上普及癫痫有关知识,同时让家属认识到家庭支持对病人治疗及转归的重要性。癫痫患者由于疾病长期反复发作,易出现悲观、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且敏感固执,对治疗缺乏信心。家人成员及亲友应经常给予关心、爱护,多与之交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行为的干预,鼓励病人到公共场所与同龄人、与社会接触,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结论 家庭护理在癫痫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听过长期的家庭护理,使癫痫病人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让家庭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专业护理知识,使病人得到最完善的、最具体的健康护理,使病人的情绪保持稳定,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医护人员、家庭护理人员、病人三者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只有家庭和社会的接纳和关心,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38.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癫痫患者82例, 纳入标准参考: (1) 有典型的临床发作; (2) 有典型的脑电图发作; (3) 抗癫痫有效[3]。排除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其他严重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 (41例) 和对照组 (41例) , 其中对照组男29例, 女12例, 年龄 (40.9±2.3) 岁, 大发作19例, 小发作13例, 部分性发作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例, 初中或中专12例, 小学及以下21例。病程 (9.8±2.3) 年。观察组男30例, 女11例, 年龄 (43.7±2.7) 岁, 大发作20例, 小发作12例, 部分性发作9例, 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例, 初中或中专10例, 小学及以下22例, 病程 (9.6±2.7) 年。两组年龄、性别、癫痫类型、病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 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发作情况。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 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癫痫患者由于长期的服药、发作不稳定性的影响, 心理很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焦躁等情绪, 部分患者还有敌对、轻生等情绪, 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措施, 例如鼓励患者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多参加社交活动, 增强自信心, 向患者讲述癫痫的相关知识, 帮助其了解服药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对长期服药的担心, 打消对癫痫发作的恐惧感, 增强器抵抗疾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由于癫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药物的遵医行为极其重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强调坚持用药与癫痫发作的利害关系, 让患者及家属认识遵医服药的重要意义, 增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3) 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在让患者对癫痫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 充分让患者认识个人心态对癫痫治疗、转归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良好的心态, 建立健康的心理,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4) 提高家属的相关知识。癫痫的发作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家属的个人抢球能力及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对患者的治疗及其重要, 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宣教, 增强家属对癫痫的相关认识, 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抢救要领, 同时, 了解相关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积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正确接收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控制:发作减少100%;显效:发作减少≥75%;有效:发作减少≥50%;无效:发作减少<5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变好, 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63P=0.041) 。见表2。
例 (%)
3 讨论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 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抽搐和意识障碍, 同时伴有感觉异常[3]。癫痫的类型可分为大发作, 小发作, 部分性发作[4]。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并发症, 其致残率为30%~60%[5]。癫痫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目前,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 然而, 理想的根治方法目前尚且缺乏。已有文献报道, 心理护理在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作用[6,7,8]。本研究通过对82例癫痫患者采取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家属的相关知识等心理干预措施, 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心理护理在辅助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控制癫痫患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 心理护理对癫痫患者的治疗意义也会逐步受到关注, 而心理干预在临床的应用相信也会慢慢成为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
参考文献
[1]丁美仙.42例癫痫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政策[J].当代医学, 2008, 137 (2) :116-117.
[2]张爱芹.癫痫病人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05, 25 (2) :70-71.
[3]许一帆.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5) :37-38.
[4]孔宪寿.癫痫患者60例麻醉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0) :136-137.
[5]赵晓雯, 逯芳.30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12) :3328-332.
[6]冯琼华, 梁益, 杨艳萍.心理干预对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增效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 (8) :91-92.
[7]赵亚玲, 马现文, 魏琦, 等.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 5 (2) :133-135.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4
方法 对我科35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癫痫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癫痫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关照,采用心理干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促进癫痫患者心理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SCL-90量表;癫痫;心理测定;健康状况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274-03 中图分类号:R742.1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2.008
Analysis of SCL-90 for mental health test o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LANNinghu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Hechi 54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fe quality.
Methods Mental health of 35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test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 of SCL-90 of normal people.Results The factor scores of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pression, worry, hostility, horror and psychosis of the patients were average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P<0.05 or <0.01).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 total score of SCL-90,total average,number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positive items averagel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or <0.01).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must not be neglected. During medication,all-round psychological care and pertinent intervention can help the mental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Key words】SCL-90 scale;epilepsy;psychometrics
SCL-90量表自1984、1986年引进并建立常模以后,在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癫痫(epilepsy)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不可预测性、不定时性发作,需要长期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同时,长期以来社会人群对癫痫的偏见、歧视等均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往往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癫痫的发作,并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5例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有助于调适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35例癫痫患者,入院时均经CT确诊,其中男26例(74.3%),女9例(25.7%);年龄16~56岁,平均(44.6±10.22)岁。病程1个月~32年,平均6.7年。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4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6例。发作类型:复杂性发作19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6例。
2.方法 对入组患者,应用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与正常人的常模SCL-90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量表发放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达100%。
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癫痫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采用t检验,假设检验显著性水准设为0.05。
结果
1.癫痫患者SCL-90因子分与常模比较 癫痫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见表1。
2.癫痫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均分与常模比较 癫痫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讨论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已在精神医学临床、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Derogatis报道其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0.01),表明此表具有较高的真实性[1]。上海量表协作组研究亦表明其有效性。SCL-90量表内容量大,反应症状丰富,能较正确评估患者的自觉症状。其内容包括90个项目分为5级评分(从0~4级),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此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共10个因子,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个项目总分除以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1.癫痫患者SCL-90评定 我科通过对35例癫痫患者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常。本组患者除强迫和偏执(P>0.05)外,各量表分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P<0.01),敌对、精神病性因子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总均分与正常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这说明癫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成人水平,普遍心理健康水平差。强迫、偏执两个因子癫痫患者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癫痫患者隐藏了自我有关。由于长期受到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癫痫患者大都学会隐藏自我,从而使得这些因子水平上显现不出差异性。
2.癫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种信息渠道的广泛运用,人们获得医学知识逐步增多,对癫痫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癫痫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定时发作性,仍使社会人群对癫痫患者的不认同和排斥,导致患者惧怕参加集体活动及到公共场所,常常处于孤独的状态。癫痫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病情的反复发作,长期持续的服药、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及缺乏医药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家属对其过度保护或关心照顾上的疏忽;由于疾病的影响,学习、就业、求职、婚姻等均受到阻碍,社会的歧视和嫌弃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均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我封闭、自卑自弃,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个性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对刺激反应过大、冲动易怒、敏感多疑、性格孤僻等[2]。也有调查研究发现癫痫患者抑郁的患病率较普通人显著增高[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癫痫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极其重要[4],是治疗癫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积极控制癫痫的基础上及早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社会上大力推广癫痫科普知识,让人们对疾病提高认识,给予患者多一些支持和理解,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癫痫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通过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分析,我科采取以下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情绪,为其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条件。①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给患者发放癫痫健康知识小手册、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宣传黑板报等,培训心理咨询人员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②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或研讨会,为患者提供平台,共同探讨交流相关的心理历程和经验。③设立健康热线,方便患者的咨询;保持出院后的随访工作。④在物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无线短信和网络健康教育。
心理障碍对患者的伤害往往超过疾病本身,严重的心理障碍往往是癫痫的诱发因素并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本文通过采用SCL-90量表对癫痫患者进行心理测定,提示癫痫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强有力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减少癫痫发作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覃 玫,吴霖蒲,黄永新.脑卒中患者心理卫生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08,30(12):1894-1895.
[2]赵亚玲,马现文,魏 琦,等.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133-135.
[3]周晓琳,邱晓平,赵永波.癫痫患者的情感障碍[J].神经疾病与精神,2006,6(2):141-144.
[4]张雪琴.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6,5(4):316-317.
[5]张晓艳,楚平华,李冬梅.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9):72-74.
(收稿日期:2011-03-09 修回日期:2011-05-13)
(编辑:潘明志 英文审校:程家惠)
癫痫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篇5
1.1对象
60例调查对象为解放军91中心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门诊就诊癫痫患者家属, 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 (1981) [1]制定的癫痫诊断标准的患者家属。年龄29~50岁, 平均 (39.27±5.11) 岁;男32例, 女28例;文化程度:初中22例, 大专及以上38例。
1.2方法
1.2.1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2], 共20个项目, 1~4级评分, 主要测定有焦虑倾向者的主观感受, 总分>40分为有焦虑障碍, 分别对家属进行测评。填表时使用统一指导语, 由家属自己在20min内完成, 文化程度较低者逐条进行讲解, 随后进行填写。
2结果 (表1, 表2, 表3)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1) 癫痫系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功能失常性疾病。它不仅危害患者本人, 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 特别对许多患者家属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心理。一旦患上癫痫, 家属对其有一种负疚感, 担心癫痫对患者的智力有影响, 担心目前的学业及将来的就业, 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终日处于紧张、焦虑之中, 这些家属的不良情绪, 必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个性形成, 极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3]。其焦虑反应的特征性症状主要为: (1) 紧张不安; (2) 易怒; (3) 伴发躯体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如血压升高, 心跳加速, 胸闷, 过度呼吸, 骨骼肌紧张, 头痛及多尿, 肠蠕动加快, 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
(2) 分析结论考虑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4,5]: (1) 患者的痫样发作对家属所造成的直接心理刺激; (2) 患者的长期患病, 昂贵的医疗费用, 引起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变化所导致的间接心理压力; (3) 社会的偏见, 使患者家属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和冷遇, 正是由于癫痫患者受到社会不同程度的歧视, 其亲属也因家中有一个“羊角风”而感到自卑或羞辱, 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原有的社会交往, 变得日益封闭, 导致了精神紧张程度高, 娱乐时间少, 从而干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日常活动, 给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以致发生焦虑、抑郁的比例增高; (4) 对癫痫病的认识不足, 一知半解, 使大多数患者家属, 担心怕别人知道, 影响患者的前途、学业、婚育、社交或诱发其他疾病, 往往表现出隐瞒病情, 真性,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5) 癫痫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反复发作性、无任何防范措施, 并在发生意外时伴有不同程度外伤。对此, 家属有较强的紧张、恐惧感, 担心孩子在外发作会造成外伤或发生危险。
(3) 由结论得知:60例癫痫患者家属用于Logistic回归分析。应变量心理状况 (Psychological status) 为二分变量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值>40为1, <40为2) 。协变量分别为:病程、发作类型、经济情况、学历、性别、性别及与患者的亲密程度。采用向后删除法筛选协变量, 检验删除协变量标准为:α=0.10 (系统默认值) , 经三步筛选过程, 删除协变量性别、学历、经济情况、病程, 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的协变量为副作用、疗效和发作类型。模型中协变量副作用, 疗效和发作类型的OR值均大于1, 提示他们均是危险因素, 而且为强危险因素。
最终得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为:P (1) =[1+e (11.492+2.778副作用+2.905疗效+1.649发作类型) ]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 .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K].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3, (1) .
[3]孙秀娟, 宋光云.癫痫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 :3.
[4]陈华, 洪黛玲, 陈建军.癫痫患儿家长有关知识状况和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7.
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关注焦虑症 篇6
压力无处不在,与压力有关的心理问题和焦虑症也在不断增加。无论健康状况如何,人们总会面对压力,但癫痫患者的状况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忧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1癫痫病与焦虑症的关联
1.1癫痫患者易合并焦虑障碍研究表明,癫痫患者患焦虑症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1倍[1]。Kessler[2]等人(2012年)在美国国家共病再调查(NCS-R)的调查结果中提到癫痫患者与焦虑症、行为障碍及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的关联,该研究指出,癫痫症的精神病学共病会加重癫痫患者的负担。
Maroufi[3](2014年)在有关癫痫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焦虑在癫痫患者中很常见,在这项研究中,焦虑症亚临床及临床症状的出现率分别占全部患者的13%及26%左右。德国在门诊96例癫痫患者的调查中,19例患者被诊断为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l例,特定事物恐惧症6例,惊恐症5例,广泛性焦虑症3例,非特异性焦虑症2例,强迫症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1例)[4]。Vicentic[5]等人(2013年)发现,由于焦虑引起的功能性残疾在颞叶外癫痫患者中的发生率最高,而在全身性癫痫患者中的发生率最低。癫痫患者中焦虑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焦虑还是癫痫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子。
1.2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焦虑症状经常出现Rabin[6]等人(2013年)在有关儿童癫痫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癫痫的共病性焦虑症可表现为强迫症、特定对象恐怖症、广场恐怖症、恐慌症、分离焦虑障碍。Jones[7]等人(2014年)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焦虑是自杀和低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2癫痫合并焦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很多因素会增加癫痫患者对焦虑症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医源性因素。
2.1遗传Kalscheuer[8]等人(2009年)在研究中发现了Xq11染色体上中断collybistin基因及18q11染色体上另一个中断点的染色体平衡易位与癫痫症、焦虑症、攻击性及智力迟钝的关系。
2.2癫痫病与焦虑症有共同的解剖基础尽管癫痫或焦虑累及脑内多个结构,仅杏仁核、海马对癫痫和焦虑同时起到了重要的神经生理作用。杏仁核在内侧颞叶癫痫发作中是一个关键结构,在恐惧体验和自主神经及内分泌(通过下丘脑)反应中也起决定性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的惊恐症状表现。杏仁核至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传出通路主要涉及回避行为,尤其是惊恐反应。海马在重现惊恐方面起重要作用。焦虑症的重要假说之一是惊恐环路的活化,降低杏仁核和海马神经元的过度传出可理论上改善临床症状。这个机制和癫痫神经元的过度放电有许多相似之处,亦可解释苯二氮卓类和部分抗癫痫药的抗焦虑作用。
2.3癫痫病与焦虑症有共同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对动物和人的研究支持癫痫和焦虑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包括神经递质系统GABA和5-羟色胺的异常[9]。在内侧颞叶癫痫合并严重焦虑症患者的PET显像研究中,分别在海马及其联络边缘叶和齿状回发现5-羟色胺1A受体的减少[10]。5-羟色胺失调在癫痫患者中很常见,作为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负责情感调节,因而这种失调会导致焦虑。GA-BA在焦虑和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众所周知GABA激动剂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具有抗癫痫和抗焦虑作用,而GABA拮抗剂氟马西尼可诱发惊恐症患者的惊恐症状发作。
2.4社会心理学因素儿童患者,甚至成人患者,常常会害怕和担心癫痫的发作,而这可能导致焦虑症状的发生。在癫痫发作过程中,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做出相应的行为,缺少有效应付癫痫症的技巧,这也可能引发焦虑反应。2.5医源性因素某些抗癫痫治疗及癫痫手术后遗症亦可导致焦虑障碍。
3癫痫患者合并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
癫痫患者的焦虑障碍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癫痫患者的焦虑发作有一个共同的临床特点,即与痫性发作的时间相关性,它们可能在痫性发作之前或之后发生,也可以在发作时或发作间期出现。
3.1痫性发作前焦虑1/3的部分性发作尤其是泛化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一次痫性发作数小时到数天前可产生焦虑情绪或烦躁不安,伴随着癫痫的发作停止而结束,也有可能持续到癫痫发作后数小时或数天,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先兆焦虑症状是否是癫痫发作的亚临床部分,但是这些先兆焦虑症状导致患者的惊厥域下降。
3.2痫性发作时焦虑焦虑可能与癫痫发作同时出现,有文献报道大约为10%,并且与致痫灶部位无关。
3.3痫性发作后焦虑2014年,美国Rush癫痫研究中心系统地调查了100例药物控制不佳的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在前3个月内超过50%痫性发作后期的症状被详细记录,将发作后期定义为痫性发作后72h内,结果43例患者发作后期出现焦虑症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4h[11]。
3.4发作间期焦虑Kanner[12]研究表明癫痫发作间期出现焦虑障碍最常见,大约为70%,特别是严重或发作频繁的患者。发作间期焦虑可分为:(1)直接与癫痫相关,如担心下次癫痫发作,由于对癫痫误解或缺乏了解而产生的焦虑;(2)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引起的焦虑,见于将AEDs改为抗焦虑作用较弱的AEDs,或将具有抗焦虑成分的AEDs(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拉莫三嗪)减量或停药引起;(3)类似CCMD-3所述的焦虑障碍,如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虽然已认识到焦虑是癫痫患者症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筛查量表且焦虑常和其他情绪障碍相伴,因此焦虑障碍仍未得到合适的诊断及有效治疗。为了全面认识癫痫患者的焦虑,临床神经科医生可以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7的简短调查问卷筛查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7的优点是不包含躯体症状的选项,因此可避免与AEDs不良反应产生混淆。
4对癫痫患者焦虑症的治疗
对癫痫患者焦虑症的治疗往往是一项挑战,因为有些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会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或影响抗癫痫药物的代谢(通过酶系统),从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目前对癫痫患者焦虑的治疗仍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证据,但可以将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焦虑治疗适用于癫痫患者。考虑到癫痫患者的具体需求,治疗手段多依赖于个体化的经验治疗,即对癫痫患者的焦虑进行对症治疗。因此需考虑这些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间期的焦虑、围癫痫发作期的焦虑、因AEDs治疗或是对癫痫误解造成的焦虑。对围癫痫发作期焦虑的治疗主要是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但缺乏直接疗效的循证医学依据。对癫痫误解造成的焦虑可通过教育干预。对癫痫发作间期焦虑症状的处理是治疗的重点,治疗原则同CCMD-3的焦虑治疗。但对于最常见的广泛性焦虑症,有研究认为急性期和维持期均应首选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普瑞巴林(考虑到普瑞巴林同时具有抗癫痫和抗焦虑作用)[13]。
选择性SSRI是治疗癫痫合并焦虑症的备选药物,因为它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较小,而不像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及安非他酮那样会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在SSRI药物中,舍曲林、帕罗西汀甚至依他普仑都是比较安全的[14]。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用于治疗癫痫与焦虑的共病也比较安全,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抗抑郁药物对癫痫发作成因的影响仍然未知。此外,研究表明,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对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有积极作用[15]。
临床发现癫痫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以后,焦虑障碍并非全部都能治愈。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痊愈率约为60%,如果之后不再维持治疗,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未来5年内复发。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在最近的一项试验性研究中,Blocher[16]等人(2013年)评估了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儿童癫痫患者焦虑症的可行性,并发现这种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由于焦虑和癫痫同时发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医生应充分认识这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介入措施预防自杀的发生。无论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持续期,建议治疗焦虑症联合使用药物与心理疗法(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14]。
癫痫患者的焦虑症往往不能被正确诊断,因而不能接受适当的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会导致较低的生活质量。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识别焦虑症始终是一项挑战。焦虑被视为癫痫患者较低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及时识别并适当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癫痫的医生有必要了解癫痫症所伴随的共病性精神疾病,并能够识别共病性焦虑症。在这种情况下,与心理医生联系是一种有益的做法。在某些癫痫患者中,抗癫痫治疗会导致焦虑障碍,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抗癫痫药物必须停用,而应当在综合评估风险和好处后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很多患者缺少有效应付癫痫症的技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方面也需要有所改进。
摘要:癫痫患者患焦虑症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癫痫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很多因素会增加癫痫患者对焦虑症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焦虑可能在痫性发作之前或之后发生,也可以在发作时或发作间期出现。在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焦虑症状亦经常出现。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普瑞巴林是治疗癫痫合并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也是治疗癫痫患者焦虑症的备选药物。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12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中治疗好转出院109例, 未愈出院7例, 死亡4例。
1.2 方法
应用急救流程, 抓住护理要点。正确给药, 控制抽搐,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脑水肿, 改善脑代谢, 促进脑功能恢复。
2 急救流程
2.1 发作前准备好口咽通气道、开口器、约束带及抢救药品。
2.2 解开患者的衣扣、衣领、裤袋, 平卧吸氧、头偏向一侧且下颌稍向前, 有分泌物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 必要时给予通气道、气管插管等方法急救。
2.4 给予药物支持护理。准确、熟练、及时地进行配药与给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2.5 监测发作频率、次数、时间及其性质。
2.6 指定专人管理, 设置单独房间。按集中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内容。
3 护理
3.1 用药护理
3.1.1 安全用药:
(1) 首次用药量要足, 力争在短时间控制发作。 (2) 选用奏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3) SE发展到难治性阶段, 易出现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等严重障碍或衰竭, 故对终止SE药物的安全性应格外小心。
3.1.2 选药方法:可依据癫痫发作和癫痫发作类型给予药物的选择。
3.1.3 严格控制用药的速度, 给予医师正确提示, 提前给予安全保护, 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3.2 用药后的护理: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判断是否与用药有关, 并及时报告医师, 改药或停药。观察呼吸状态, 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生化值的稳定。
3.3 安全措施的护理:
每日对患者皮肤、环境的设置、用具的使用、保护措施的实施进行评估。建立通道, 保障抗癫痫药物准确、及时、正确的给予[2]。
3.4 并发症脑水肿、缺氧、高热的护理:
应加强脑保护, 降低脑氧代谢, 给予降温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监测各种与营养有关的指标, 如血钾、血钠、白蛋白、血糖、蛋白比值, 并正确记录出入量[3]。
3.5 集中护理:
减少刺激、激惹患者的频次与机会, 延长休息的时间, 减少诱发SE的发病率。集中护理流程中, 一般每3h进行一次翻身|、吸痰、扣背鼻饲等操作, 临时小治疗可与3h一次的操作同步进行。但是患者出现SE发作或病情变化除外。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宿英英.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杨莘.神经疾病特色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011年9月, 在本院选取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所有患者符合《神经病病》诊断标准[4], 同时对于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 (1) 全身感染、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者; (2) 近半年内存在严重创伤或是手术史者; (3) 难以配合本次研究者。30例癫痫持续状态者男26例、女4例, 年龄16~68岁, 平均 (45.00±2.00) 岁, 发病时间1~3h, 其他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记录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基础资料且参考临床试验标准, 由专人负责对本次研究对象所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等相关内容进行记录, 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1.3 急救护理方法
(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 发作期间急救护理; (3) 建立静脉通道; (4) 用药护理; (5) 畅通呼吸道、加强呼吸道管理; (6) 加强脑保护急救护理。
1.4 急救效果评估标准[5]
(1) 痊愈:癫痫完全控制、无发作; (2) 显效:癫痫发作次数下降>75%; (3) 有效:发作次数下降25%~74%; (4) 无效:发作次数下降程度<25%或发作次数升高。
1.5 统计学处理
此次记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且利用 (均数±标准差) 形式表达;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则采取χ2检验, P<0.05时提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急救护理后, 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90.
00%, 无效率则仅为10.00%, 提示本次综合性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具体见表2。
2.2 经过急救护理后, 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生命体征较护理
前得以明显稳定, 提示本次综合性急救护理能明显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进一步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具体数据见表3。
3 分析
研究显示, 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时间越长, 其导致的不可逆性脑损伤机率也随之增加, 所以有效及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2], 因此我们本次试图探索一种更加合理、疗效确切的急救护理方法。
通过本次急救护理结果可知, 此次所实施的综合性急救护理总有效率可达90.00%, 同时经过本次急救护理后, 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稳定, 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且从侧面印证了以上总有效率的有效性及真实性。鉴于此种情况, 我们现将本次急救护理分析如下: (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尤其是患者神志、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 可防止脑水肿或脑疝形成, 同时加强对患者癫痫发作部位、次数及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等的监测与记录, 能为临床医生进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 发作期间体位护理及安全护理, 其中体位护理一般是给予患者侧卧位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同时根据导致癫痫发作的诱因加用特殊体位护理, 例如对于脑出血所致的癫痫持续状态则需同时将患者头部抬高20°~30°以增加脑部血液静脉回流、利于颅内压的降低[6];安全性护理则是快速解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利用压舌板置于上下臼齿间防止唇舌咬伤, 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守护且适度扶住患者手脚、忌紧握患者肢体及其胸部以免导致人为骨折、损伤,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另外在发作期间严禁进食、喂药。 (3) 畅通呼吸道、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提高氧气利用度、纠正机体缺氧状态, 尤其减轻大脑的缺氧而降低神经细胞死亡[7], 因此, 在急救护理中应及时去除口腔异物, 例如义齿等, 同时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呕吐物及分泌物, 防止吸入性肺炎和呼吸道阻塞等不良事件;对于存在昏迷者应于发作间歇期置入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在畅通呼吸道后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 如果患者呼吸次数>35次/min且血氧饱和度<90%则给予气囊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等[8]。 (4) 建立静脉通道:利用较为柔软的管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药控制癫痫发作, 注意在建立静脉通道时注意避开关节处、而易选取前壁粗大的静脉部位且防止针头穿通静脉壁以及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降低患者痛苦, 另外静脉给药时防止药物外渗等情况发生。 (5) 用药护理:遵从医嘱给药、做到“三查七对”[9]以及听清、问清和看清保证在急救期间用药安全性且对用药情况 (如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及方法等) 进行监测和记录, 例如对于甘露醇应快速静脉滴注, 安定应缓慢静脉给药时间应大于2min且加强呼吸、心跳等的监测, 一旦出现呼吸浅表、心率减慢则应减慢给药速度或停止给药且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等[5]。 (6) 加强脑保护急救护理:此类患者多出现高热症状, 而温度升高可以造成患者脑组织代谢增加和颅内压升高等[10]因此在护理上可给予物理降温进行处理, 例如冰帽头部降温、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放置冰块或温水擦浴等降低体温保护脑细胞。
4 讨论
总之, 加强实施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安全性护理和用药护理及脑保护急救等综合性急救护理措施, 降低癫痫持续状态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及环节。
参考文献
[1]徐腾达, 于学忠.现代急症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144
[2]孙银芳.20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注意事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 (14) :219
[3]刘国阳, 刘云.20例癫痫持续状态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8 (2) :63~64
[4]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13
[5]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45~397
[6]沙启娟.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与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20 (1) :77~78
[7]张岚.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J].护理研究, 2008;22 (8C) :2184~2185
[8]王蕾, 王磊, 李秋娟, 等.癫痫持续状态的综合护理[J].吉林医学, 2009;30 (18) :2085~2086
[9]黄燕霞, 肖菲娜, 刘少璇.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 (2) :201~202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9
关键词:癫痫,依从性,治疗,护理策略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我国每年发生癫痫的患者约有40万,年发病率为28.8/10万,其发病率在神经科仅次于头痛[1]。癫痫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神经调控治疗,目前我国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持续性长期用药是治疗癫痫的关键,因此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癫痫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3.7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病程5.3年;文化程度:文盲21例、小学26例、初中34例、高中38例、大专及以上41例;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小发作36例、全面僵直-阵挛发作67例、癫痫持续性发作31例、其他发作类型26例;原发性癫痫83例、症状性癫痫77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癫痫发作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支持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亲切的语言给予心理上的安慰,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求,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取得家属的支持及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4]。(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癫痫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护理方法以及预后等,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并分享临床上治疗的成功案例,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3)用药护理: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勿擅自更改药量或中途停用,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并反复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剂量等,并叮嘱家属监督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同时组织癫痫病讨论分享会,对于临床疗效显著地患者给与积极表扬,并使其对成功案例进行分享。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嘱患者按时用药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
1.3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分别采用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估:(1)患者对癫痫知识的了解:包括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护理策略以及预后;(2)患者是否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3)患者是否定期复诊;(4)患者是否采纳护理人员建议的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评定标准:患者对癫痫知识的不了解≥两项则为不依从;患者不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则为不依从;患者不遵医嘱定期复诊则为不依从;患者不采纳护理人员建议的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则为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遵医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遵医行为对癫痫患者的治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包括患者对医疗措施的依从和对预防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依从。造成患者对疾病不依从的原因多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深刻,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差[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的、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将护理延伸到家庭的持续治疗,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时刻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入院时遵医依从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策略能有效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癫痫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碧云,梁秀平.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4-15.
[2]Hamilton KT,Anderson CT,Dahodwala N,et al.Utilization of care among drug resistant epilepsy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J].Seizure: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Epilepsy Association,2014,23(3):196-200.
[3]方昌存.癫痫性精神障碍40例临床分析与护理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84-85.
[4]莫美珍.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