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十大误区论文(通用6篇)
理财十大误区论文 篇1
误区一为了理财而理财, 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 却不知道积累财富的意义何在。这种生活方式使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 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误区二投资只看收益率, “刚性指标”会迷眼。
选择投资产品时, 把收益率作为唯一的“刚性指标”, 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 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 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误区三投资品种与期限不匹配, 错误的时间投资错误的对象。
短期理财目标用了一个长期的理财工具;中长期理财目标却选择了一个短期投资工具。
误区四盲目投资无主见, 躲不开的“羊群效应”。
投资没有主见, 盲目听别人的话, 跟随别人的投资行为, 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或投资产品。
误区五盲目举债, 还是与债“绝缘”。
盲目举债过度透支, 导致家庭资金压力大、生活品质差;或是害怕负债, 无法合理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收益、早日享受高品质生活。
误区六把保险当投资, 上错花轿嫁错郎。
重投资轻保障, 仅仅为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投保, 却忽视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财务保驾护航。
误区七先子女后家长, 投保计划本末倒置。
有些家长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支柱, 自身缺乏必要的保险保障, 却给尚无收入能力的子女购买了大量的保险。
误区八患上“恐高症”, 只买便宜基金。
不少投资者都有一种“恐高症”, 在基金投资上表现为不愿介入高净值基金, 总觉得要买便宜的基金心里才踏实。
误区九信用卡分期, 免息不免费。
把信用卡分期当作了免费的午餐, 这种门槛低、操作简便的银行借贷, 年化费率在10%~14%, 成本远远高出想象。
误区十为捡芝麻丢西瓜, 省钱之道不省钱。
在消费时, 为了获得一些额外的赠品或优惠, 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理财十大误区论文 篇2
储蓄是传统的理财工具,至今仍是不可或缺的理财方式之一。储蓄的优点是风险低,财产安全、本金收益有保障,不足之处则是收益太低,尤其在今天通胀加剧之下,储蓄收益甚至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因而更多人选择其它形式的理财工具。
2、银行理财产品
由银行设计发行的理财产品,可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相比存款,收益更为灵活,也可能更高,当然个人也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相比大多数理财工具,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可控,收益较稳定。美中不足的是投资门槛较高,一般是5万起投。
3、黄金
从古至今,黄金一直是“硬通货”,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资产保值的利器。目前,黄金投资不仅包括实物,也有黄金期货、纸黄金投资等更为丰富的形式。黄金保值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价格波动大,投资理财风险也很大,投资黄金须谨慎。
4、股票
股票是风险非常大的理财工具,当然风险大,也意味着可能搏取更大的收益。股票门槛低,投资灵活,但需要投资者有一定的经济知识,同时由于风险不可测,股票更适合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5、基金
基金将分散的个人资金集中起来,交给专业的团队投资,争取更大的收益。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来说,基金无疑帮他们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基金的种类很多,风险不一,一般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6、信托
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财物。信托产品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理财工具,因其高收益而备受青睐。目前,国内信托因为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其风险往往被人忽视。信托产品比较高的起投门槛,也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
7、收藏品
收藏品投资,一方面,它具有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其升值空间巨大,尤其对某些热点收藏品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收藏品的真伪鉴赏是一道门槛,炒作之风也广泛存在于行业当中。但收藏品扶摇直上的价格,仍让不少人心动。不过,收藏品投资对专业知识及经济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投资门槛高。
8、房产
房产投资是高投资、高产出的理财工具。房子既可居住出租,也可坐等升值出售,在经济持续繁荣之下,房产投资升值前景被广为看好。不过,房产价格易受到经济形势,政策等因素影响,同时不菲的价格,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
9、外汇
外汇理财渠道包含有外汇理财产品、外汇期权等形式。对个人投资来说,外汇理财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同时,外汇理财易受汇率波动、国际环境等影响,目前仅有少数人选择外汇理财。
10、P2P理财产品
理财十大误区论文 篇3
误区一:“保本策略”=保证本金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包括基金、保险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等。对于很多期望收益又担心风险的普通百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稳健,不过,银行理财产品毕竟不是银行存款,也不见得是稳赚不赔。
具体而言,去年很多银行推出了不少“打新股”等类信托产品,由于运作灵活,业务范围较广,这类产品收益一直相对较高。但同时,专家也提醒,这类产品仍然存在不小风险。一是随着新股认购资金的大幅增加,中签率可能继续下降。同时,部分银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在说明书中并没有“保本”字样,如果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则有亏损可能。
误区二:“最高收益”=实际收益
实际上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任何一项投资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标注了很高的收益,那它背后一定会面临相对高的风险。而且,即使单从收益方面看,一些对收益率具体内容含糊其辞的理财产品,往往也存在不少陷阱。
因此,老百姓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同时,一定要看清楚产品说明书,千万不要被所谓的“最高收益”蒙蔽双眼,在比较各种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高收益的同时,还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产品到期是否保本?归还本金有无附加条件?宣传中指的是预期收益还是固定收益?是年收益率还是产品理财期的收益率?所得收益是否应当纳税?等等。
例如,某银行在宣传某种3个月期的外汇理财产品时,打出了收益率5%的招牌。这样很容易让投资者理解为5%的实际收益率,但实际上银行指的是年收益率,3个月下来,投资者能拿到的实际收益只有1.67%。又如一种3年期的信托产品,预期累计收益率是25%,乍一看收益率很高,其实平均下来收益率每年约为8%。而且,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承诺的收益率,能否兑现只能到期才知道。
误区三:“提前中止”=客户提前支取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还要比较产品的流动性,由于存在利率再次上调的可能,而理财产品一般无法提前支取,因此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产品,这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规避利率风险。
对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如果投资者想赎回产品,可能会遇到以下四种情况:一是银行和客户均没有终止产品的权利;二是客户有终止权利但是需要支付违约金;三是“银行有最终解释权”;四是规定客户可以在某一天支取,但需要支付违约金。例如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到期前赎回,就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的本金,或按银行公布的价格赎回。如果扣除本金比例是3%,而当期预期收益也是3%,这意味着投资者提前终止没有任何回报。
熊市理财的误区 篇4
对于多数家庭投资者来说,巴菲特的逢低买入、长线投资理念更加适用。从算起,中国股市已经“熊”到了第七个年头,周边国际股市却接连上涨,除非等钱急用,轻易不应割肉。当然,“持有或抄底”的前提应满足两个条件:1. 持有的是有价值的理财产品;2. 目前的点位已经很低。对于没有价值的产品,不建议继续持有,对于比较来看仍在价格高估阶段的产品,更不能“越跌越买”。
二、转战收藏市场。
对于多数收入有限的工薪家庭来说,收藏市场实际上是个很不靠谱的理财领域,普通家庭投资者不能听广告词“忽悠”。做收藏的前提有两点:1. 确实热爱这个领域,能从收藏娱乐中得到享受;2. 业内中人或资深人士,对类似产品有较多了解。
三、听之任之,“现金”为王。
当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呈现出一跌再跌的熊市特征时,“现金为王”成为很多家庭投资者笃信的金科玉律。这种观点看似理性,实际上却并非明智,因为各国央行都在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风潮即将袭来,如果我们的资产没有相应增值,就还是一个“输”字。
四、毫无顾忌追买新品。
2010中国十大理财新闻 篇5
1.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利率准备金率频升
面对2010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货币当局频频出手调整政策。
2010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继10月20日之后一年内第2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
除了利率外,自1月18日开始,央行在2010年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的历史高位。
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2011年经济工作中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08年11月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了“稳健”。
2010年世界经济处于恢复增长之中,国内外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
2.物价走高难以接受百姓收入增长缓慢
2010年全国百姓都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厉害。从“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豆你玩”等一系列形容价格上涨的网络热词的流行开始,物价上涨势头几乎蔓延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米涨价了、食用油涨了、蔬菜涨价了、鸡蛋涨价、肉价上涨、油价奔7……
国家发改委对2010年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从7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攀升,11月份达到5.1%,创下近28个月以来的新高。2010年第四季度央行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为11年来最低,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
面对物价上涨,百姓的收入没有明显上升。央行四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收入情况保持平稳,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1.1%,较上季降0.5个百分点,较2009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
面对物价的高涨,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稳物价16条措施,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应声而落。随后,各地相继出台措施稳定物价。目前,连续数月上涨的蔬菜价格出现回落,但未来通胀压力仍不可忽视。
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将会持续推动物价的上涨。
3.汇率改革重新启动升值步伐小幅前行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意味着央行开始重启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汇改进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双向浮动态势。
由于人民币实际币值被长期低估,因此,人民币升值趋势将难以改变。据统计,2010年6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3%。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1994年以来的升值幅度分别达32.8%、56.6%。
4.房产调控重拳出击房价涨势未见回落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延续2009年房价上涨势头,2010年初全国房价继续上扬。为抑制疯狂的房价,政府出手严厉调控房地产市场。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40%。
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50%,同时强调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9月29日,有关部委宣布,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调整到30%,三套及以上房贷暂停。
此外,北京等多个城市发布限购令,规定居民按家庭只允许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金牌”一道接着一道,房产市场也经历了起起伏伏。1月、2月的楼市以“倒春寒”开局,成交量低迷。但开春之后,楼市出现“小阳春”,价格又现反弹。进入夏季后,市场观望气氛再次浓重,随后的楼市“金九银十”没有如期到来。而在消化了政策效应后,11月、12月成交量和价格双双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1至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7%,环比上涨0.3%:商品房销售额5286亿元,同比增长18.6%。
随着调控政策日趋严厉,虽然房价同比涨幅呈逐月下滑趋势,10月回落至8.6%,11月回落至7,7%,但从环比上看,9月份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分别环比上涨0.5%、0.2%、0.3%,呈现连续上涨态势。房地产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12月13日~12月19日一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成交量上升的城市占80%,其中过半数城市升幅超过20%;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也创新高,其中,深圳涨幅最大达34.24%,杭州、重庆、上海涨幅分别为33.55%、22.17%和11.09%。
一年下来,房价依旧坚挺,没有回到政府预期的合理水平,投资楼市的热情也未退潮,同时,随着推地高潮的来临,土地市场再起热潮,成交也呈放量态势。政策调控受到市场挑战。
5.市融资全球首位指数涨幅倒数第二
2010年中国股市呈现两个极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方面融资规模不断被刷新,融资者兴高采烈;而二级市场走势却江河日下,投资者以亏损结束一年交易。
统计显示,A股融资额及募资家数均创历史纪录。包括IPO、增发、配股,A股实际募资额达9560 8亿元,总家数为521家,大大超出2009年的5012.1亿元和255家。
在IPO大戏中,最大的赢家是深圳的创业板和中小板。2010年两板块上市的企业总数达310家左右,发行市盈率也不断创新高,市场成了造富机器。据不完全统计,在上市的340多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亿元的个人股东高达824位,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相当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位亿万富翁产生,新股个人股东中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共有130位。造富效应使得持股的高管们不惜以辞职来获取股份流通。
数据还显示,2010年,中国内地加上香港股票市场通过IP0募集到的资金总额高达528
nlc202309020555
亿美元,摘得全球股市IP0融资桂冠。
超大规模的融资额影响到了A股市场运行。A股二级市场的表现在全球排名中垫底。截至2010年12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2010年累计涨幅~15.13%,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西班牙IBEX 35指数~16.52%的跌幅。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的A股投资者出现亏损。
6.股指期货鸣锣上市散户亏损水土不服
2010年4月16日是中国证券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天。中金所开锣定音,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中同期货市场从此进入金融期货时代。白1993年开始探索股指期货起,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谓16年磨一剑。
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也开始启动。中国股市告别了“单边市”格局,开启“做空”新时代。
从股指期货上市到12月中旬的几个月时间里,股指期货平稳运行。截至2010年11月底,股指期货累计成交量达到8256万手,成交金额73.3万亿元。股指期货开户数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12月中旬开户数已经超过5.6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自然人投资者。据调查,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真正赚钱的仅是少数,大致是一个“三三制”格局,即1/3散户小幅亏损,1/3盈亏持平,还有1/3盈利。
7.黄金牛市一路高歌避险投资收益颇丰
黄金市场依然金光闪闪。在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美国经济的复苏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人们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黄金价格年内屡创历史新高,成为2010年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2010年国际现货金价以1096.8美元开盘,最高上试1430.6美元,最低下探1044.2美元。截至12月23日,报收1386.5美元,相较于2009年上涨290.1美元,涨幅2646%,振幅31.23%。均价1223美元,相较于2009年973.55美元的均价上涨249.45美元,年均价涨幅25.6%,成为这10年来仅次于2007年表现第二好的交易年度。
8.艺术品市场人气旺成交步入亿元时代
2010年股市低迷、楼市调控,艺术品市场应运走红。几大国内外拍卖行成交金额都超过1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创下历史新高。不少作品成交价格创出新高,让人惊叹艺术品市场资金充裕。12月10日,翰海2010秋拍首日,徐悲鸿写实巨制《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成交,打破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刷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并引领中国艺术品拍卖真正进人亿元时代。
邮币卡市场从2010年10月底开始爆发,短短2个月时间,不少邮票翻倍上涨,钱币市场也开始转旺。
不少投资人认为,投资艺术品如投资股票一样,先入市先受益,又比投资股票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很多人都在用金融化思维方式看待艺术品,然而,艺术品不同于金融产品,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取决于参与者对艺术品的了解和认知。
9.理财市场严格规范百姓投资安全放心
在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的今天,市场规范化运作成为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利器。2010年7月,管理层叫停银信合作业务。由于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曲线为企业提供贷款,这种产品的发行给银行信贷规模和风险控制埋下了隐患。银监会要求银行将此前发生的银信合作的表外信托资产在两年内全部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
对于近几年来银行网点销售保险导致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多的情况,2010年11月初,银监会以“特急”文件形式,向各地银监局和全国商业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严控银保业务。《通知》规定,银行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不仅在银行理财方面严格规范,对于基金经理的“老鼠仓”处理,监管层也毫不手软。基金经理韩刚因“老鼠仓”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该案也成为第一例涉嫌违反《刑法》第180条第4款规定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10.海外购物入关缴税严防走私促进内需
2010年8月19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10年“54号令”,规定出入境旅客所带物品超出限额将被征税,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公告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宙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深圳海关随后加大了抽检力度,其中不仅包括了热销的iPad、iPhone4等电子产品,还包括了奶粉等日用品。
从效果看,“54号令”不仅是严控超额物品入关,打击违法走私,而且也是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内需的需要。
2008年度中国十大理财新闻 篇6
2008年1月14日,股指最高为5522点,当时的总市值为34.21万亿元;到了10月28日,当股指跌至2008年底部1664点时,总市值已萎缩为11.42万亿元,短短9个月,总市值蒸发了22.79万亿元。
入选理由:中国股市在短短的200多个交易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仅是一瞬间,股市却暴跌70%,排名世界之冠,数十万亿的资金财富蒸发,只能用股灾两个字来形容。都说股市是造血机器,可它吸血的本领也超级大。此次股市暴跌,令众多股民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巨亏过万亿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历史性地冲上6124点的历史新高,给持续两年的牛市画上了大大的惊叹号。在此轮行情的推动下,国内基金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扩容时代。截至2007年末的资产管理规模迅猛增长至3.2万亿元。牛市的惊叹号,也成为了句号。2008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大幅调整,沪指跌幅超过六成,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也随之大幅缩水。基金半年报及三季报显示,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继上半年缩水1.08万亿元之后,三季度继续缩水2102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最高亏损纪录。截至三季度末,基金业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降至1.8万亿元。
入选理由:在中国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上,如何通过更为稳健的运作,为持有人提供一条平滑的收益率曲线?此轮牛熊更迭引致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的急速变换,值得国内基金业深刻反思。
证监会发布基金估值新政
针对停牌股导致的基金净值“失真”现象,证监会于2008年9月12日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并自颁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开始实施。当日,持有盐湖钾肥、云天化等长期停牌股票的多只基金,出现了净值一日内大幅缩水的“阵痛”反应,整个基金业资产净值因回归真实而减少约200亿元。
入选理由:虽然在短期内引发阵痛,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估值新政考虑到了停牌股在复牌后补跌或补涨的风险和收益,令基金单位净值不再出现虚高或虚低,从而避免了投资者牛市中争相申购套利、熊市中争相提前赎回的现象,有利于基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债市走牛债券基金大扩容
以2008年初首张基金发行批文花落债券型基金为发端,2008年成为债券基金当仁不让的黄金发展年。在监管部门对债券基金专门开设“绿色通道”的支持下,尤其是受益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展开的牛市行情,2008年以来发行成立的债券基金已经达到32只,超过过去5年总和。
入选理由:债券型基金大扩容,对于改善国内基金业产品结构“一基独大”的失衡现象,丰富国内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以及形成相对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各级政府吹响房产“救市”集结号
2008年lO月22日,财政部发文,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m2及以下住房,契税税率下调到1%;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央行同日宣布,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首次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宣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2月17日,国务院再推第二套房贷新政。
入选理由:这是在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扩大保障住房,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的工作调整之后,政府职能部门的迅速反应。地方政府一改“自上而下”出台政策的惯例,率先扛起“救市”大旗。2008年下半年,随着中国楼市继续趋冷,救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松绑”和“救市”的阵营中。自6月份成都出台扶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十条措施之后,河南、沈阳、长沙、福州、厦门、西安、杭州、上海等地陆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救市虽然不能直接改变楼价的变动周期,但对于消费者购房信心的恢复、防止房价暴跌有积极的意义。
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股票交易印花税,改为由出让方按1‰的税率缴纳股票交易印花税,受让方不再征收。
入选理由:继2008年4月将税率从3‰下调至1‰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的一次大调整,也是自1991年以来中国首次单边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印花税的单边体现了政府呵护市场的态度,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走过弯路,但是此次调整,对于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以及巩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扭转目前疲弱的市场格局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恢复投资者信心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显著的,并且是有效的。
人民币100天内5次降息
2008年9月16日央行决定降低一年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10月9日、10月30日,央行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1月27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成为11年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12月23日,央行再次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同时,也是央行史无前例地在短短100余天的时间内第5次降息。
入选理由:央行此次出手之重,降息幅度之大,调整范围之广,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显示出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之下,国家保增长的决心。央行表示,降息是为了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连续降息也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利好,降息可以有效地防止个人坏账的出现,同时也降低了购房者的成本,进一步刺激了购房行为。
证监会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2008年10月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试点证券公司的资质条件和标准,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公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审批内容、格式、标准和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的受理、审核和专家评价制度。
入选理由: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为当前的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与改革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施行
保监会以2008年“一号令”的形式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首次提出按偿付能力状况将保险公司分为3类,并实施分类监管。按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公司被分为不足类公司、充足I类公司和充足II类公司3类,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低于100%、在100%~150%、高于150%。
入选理由:监管层采取这些措施,就是为了让保险公司想办法增加资本和实际资产,限制包括董事、高管们的薪酬和股东分红,减少其他的业务成本开支,期望能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防止风险的扩大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这既是保证保险公司安全稳定和持续经营的需要,更是帮助被保险人去监督管理保险公司,维护投保者的根本利益。
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
2008年1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黄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黄金期货除具有商品属性外,还具有金融属性,涉及面较广、影响较大。中国证监会将与有关各方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管协作,支持黄金期货与现货市场协调发展,共同为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做出贡献。
【理财十大误区论文】推荐阅读:
写动机信的十大法则和十大误区05-18
父母教育孩子十大误区07-31
广告销售理念的十大误区07-07
顿号使用的十大误区(教师中心稿)06-01
大学生找工作十大误区06-04
英镑语背诵的十大误区你知道吗05-16
理财论文05-12
理财时代论文08-09
家庭理财论文08-22
银行理财业务论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