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

2024-08-10

二次供水(精选12篇)

二次供水 篇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推进, 市区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引发的卫生问题越来越显现。

1 二次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卫生监督管理面临的形势

1.1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带来的卫生问题

嘉兴虽地处江南, 却是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城市。近几年来, 市自来水公司采用人工湿地和深度净化处理工艺, 使出厂自来水的口感和质量大为改善, 合格率一直在100%。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推进, 取消了多层建筑 (一般为4~6层, 以住宅为主) 作为二次供水设施的屋顶水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市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因为水压关系, 新的二次供水设施又多起来了, 由于市区没有专业的清洗消毒服务队伍, 对这些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消毒由各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 (通称二次供水管理单位) 自行负责, 因为不专业、不定期, 有的甚至一直不清洗消毒, 引起水的二次污染, 导致水质下降。2007、2008年我们对市区二次供水进行随机抽检, 合格率分别为35.71%和20.00%, 不合格指标主要是余氯、菌落总数、浑浊度等。2009年上半年合格率也只有67%。因此, 新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造成饮水卫生安全新的隐患, 另一方面也抹杀了出厂水100%合格的成果。

1.2 城乡一体化新型供水模式引发的卫生问题

嘉兴是推行城乡一体化供水较早的城市, 截至2008年底, 全市农村人口自来水受益率达98.72%, 其中全市城乡一体率为68.00%。为加快推进这一民生工程, 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 即以镇 (政府) 为单位成立供水服务公司, 出资铺设农村自来水管网, 总管与市自来水公司无缝对接, 由镇供水服务公司出面向市自来水公司买水, 用户初装费、水费等由镇供水服务公司收取, 本区域管网维护及日常管理由镇供水服务公司负责。这种运行模式的好处是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进程;不利因素是一旦该区域内出现饮用水污染等问题, 原因调查及由此带来的责任追究将更加复杂,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因为自来水生产的主体只有1个, 而管网无缝运行的主体却有2个。

2 二次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清洗消毒不系统、不规范

市自来水公司曾有一支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服务队, 有计划开展专业的清洗消毒服务工作。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推进, 多层建筑作为二次供水设施的屋顶水箱失去作用, 当时嘉兴很少有高层建筑, 由此出现的新的二次供水设施也很少, 清洗消毒服务队随之也解散了。据了解, 目前全市没有一支专业的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服务队。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的清洗消毒很不规范, 也没有计划, 有的甚至不知道二次供水设施在哪个部位。

2.1.2 卫生监管处于被动局面、效果不明显

对于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下称《办法》)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下称《规定》) 及GB17051《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都有规定, 譬如二次供水设施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卫生行政部门参加;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每年应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 并对水质进行检验等。2004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取消了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单位的卫生许可, 但其他卫生要求仍要继续执行, 并没有取消。从罚则看,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办法》对未经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 以及经检验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行为作出责令限期改进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建设 (城市供水) 主管部门依据《规定》对未进行水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或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的行为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因此, 从法理上分析, 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建设 (城市供水) 主管部门更有主动权, 也更有能力。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发挥卫生指导和监测等技术支撑作用。但从嘉兴市这几年的执法实践看, 建设 (城市供水) 主管部门在组织二次供水设施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基本没有通知卫生行政部门参加。所以, 卫生行政部门很难及时主动掌握有关情况, 虽有罚则, 但等发现时接受处理的责任主体有的已很难找到, 二次供水设施也已进入使用状态, 改进措施实际上也是难以操作。日常管理中, 对于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开展清洗消毒等行为, 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等有效监管措施的建设 (城市供水) 主管部门, 也基本没有使用这样的法律手段。而卫生行政部门虽做了大量的监测和指导工作, 因没事前介入, 又无具体、有力的处罚手段, 显得十分被动、收效不大。

2.2 对于城乡一体化新型供水模式的卫生管理要求不明确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等没有将集中式供水再细分为集中式供水生产和集中式供水供应。2007年6月出台的《浙江省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第22条规范用语, 分别有集中式供水、集中式供水生产和集中式供水供应等表述。也就是说, 对照省级规定, 镇供水服务公司的运行模式属于集中式供水供应, 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但对于卫生审查过程中需要符合哪些具体卫生要求, 譬如检验条件和项目的设置, 能不能委托等, 没有明确规定。

我们认为,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供水单位, 对于水质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及卫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应该是差不多的。但对于检验条件和项目的设置, 集中式供水生产和集中式供水供应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应当分别提出。因为镇供水服务公司的水源实际上就是市自来水公司的出厂管网水, 是一个管网体系。在水质监测方面, 无论是项目的开展和检测的频度, 对照有关标准要求, 市自来水公司有一套严密的质控体系。如果对镇供水服务公司也提出类似监测要求, 会造成监测资源的浪费 (最后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 既不合理也不符合立法精神。当然, 因为管路是无缝对接而不提任何监测方面的要求, 也是不科学的, 毕竟是两个责任主体, 一旦引起质量等纠纷, 对消费者不好交代, 不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 加强二次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卫生监督管理的建议

3.1 依法履职、密切合作, 及时掌握二次供水运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 建筑工程开工前, 建设单位应当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许可证后方可施工。二次供水设施仅仅是整个工程建筑的一部分。抓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 首先必须摸清其本底, 而能够依法、主动掌握本底的应当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合作, 在组织二次供水设施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中, 主动邀请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提出相关卫生建议, 掌握本底情况, 有利于及时跟进日常卫生监管。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监督监测的有关情况, 以便各自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技术措施, 共同做好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保障消费者用水安全。

3.2 加强监督与指导, 依法科学管理二次供水

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 加上二次供水设施的规模、工艺条件不尽相同及产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增加了清洗消毒等日常管理的难度。因此, 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也只能是原则性的, 不可能太具体, 况且指导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建议市自来水公司恢复成立具有公益性质的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服务队, 作为公司服务工作的延伸。虽然卫生许可取消了, 但对于清洗消毒服务队而言, 一些基本的卫生要求仍然是要依法执行的, 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消毒规范等, 这些情况应分别报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有关运行、管理费用可纳入水费中或单独设立, 实行收支两条线, 使二次供水纳入良性运行轨道。由于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对于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不支持社会办的其他清洗消毒服务队参与二次供水的清洗消毒工作。根据《规定》,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等负有管理责任, 是法定责任单位, 允许并应当对自己管理的二次供水设施开展清洗消毒等工作, 可以请市自来水公司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服务队进行技术指导。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监督与指导, 对于严重违反《办法》和《规定》等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确保市民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3.3 理论联系实际, 合理设定新型供水模式的卫生条件

在其他卫生要求提出的同时, 应当合理设定水质监测的条件和方法。 (1) 要求镇供水服务公司配备必要的水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能开展PH、浑浊度、余氯及清洁度等项目的快速检测, 对本公司管辖管网的水质心中基本有数,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监管部门, 同时通报市自来水公司, 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2) 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些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 委托市自来水公司中心检验室检验, 以便于综合分析有关指标和问题, 因为管网是连在一起的。 (3) 镇供水服务公司和市自来水公司毕竟是两个责任主体, 在对接管道两侧各设取样口, 一旦发现异常或纠纷, 可分别采样送第三方检验, 以便分析原因, 分清责任。

3.4 适时修订完善相关监管政策

适时修订完善《办法》和《规定》等部门规章的有关内容, 能一致的一致, 能升格的升格。要进一步明确“供水”的相关定义和分类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相关法律责任,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进并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 从而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并从源头上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二次供水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用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龙开凤

副组长:徐米成成员:李堂、黄鸿永、陈厚森

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水户,采取临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发现水体投毒,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晕、腹泻、晕倒或死亡,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首先停止事发单位供水,通报上级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场,通过了解中毒者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并对事发单位水池、水塔、水箱、管网进行反复冲洗,等取水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应督导二次供水单位加大对水池、水塔、水箱余氯投放量,确保饮卫生安全。

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清理污泥,污沙,反复冲洗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网。同时,购买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供应用户,等管网恢复后,取水样送检合格,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治疗病人。

3、负责保护好现场,稳定用户情绪。

4、若需公安部门配合,立即拨打电话

5、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取证、取样工作。

提高城市二次供水的措施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二次供水;水质污染

1.引言

二次供水是一种供水方式,是指自来水通过水池或者水箱间接地向广大用户提供可以饮用的水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而来也就更加广泛地应用二次供水。二次供水系统已经成为了污染城市水质的重要原因。据国家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城市二次供水监测合格率仅仅只达到了61.47%(监测指标包括铅含量、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PH值、游离性余氯、色度、肉眼可见物、嗅和味、浊度等)。主要原因通常都是,二次供水设备由于没有定期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消毒、清洗,导致消毒不合格、网内污染严重、消毒剂完全被消耗。而二次供水一旦出现水质污染,那么就会使得用户腹泻、腹胀、呕吐、恶心,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发病。与此同时,携带病菌的携带的病菌、固形物、虫子等掉入二次供水设备中,也会污染二次供水水质,严重扰乱居民生活秩序和人体健康,引发大规模的集体性腹泻。

2.城市二次供水的方式及污染成因分析

2.1城市二次供水方式

城市二次供水方式主要有:变频恒压设备、水池的给水方式;气压罐给水设备、水池的供水方式:水箱、水泵部分加压、设水池的供水方式;水箱、水泵、设水池,的供水方式:单设水箱供水方式。

2.2污染成因分析

(1)外界造成的二次污染

第一,分质供水水质防止措施不能有效地阻止二次供水遭到渗透污染;第二,外部污(废)水虹吸倒流或者不合理设置用水点处;第三,蓄水池(箱)的外界污染;第四,外界渗透污染管网系统。

(2)二次供水贮水设施的造成的污染

在城市二次供水中所选用的设备通常都是水箱和贮水池。设置水箱和贮水池的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水量比例、水箱大小不合理,水箱材质不合格都会使得二次供水遭到污染。另外,按照相关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当滞留时间超过24h,水温大于20摄氏度时;当滞留时间超过36h,水温在15摄氏度时;当滞留时间超过48h,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总大肠菌群指标、细菌指标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

(3)微生物的繁殖对水质的污染

通常硫的转化菌、自养型铁细菌、大肠杆菌、细菌都是贮水池(箱)和城市二次供水管网内微生物污染物。主要有2个原因造成微生物繁殖。第一,水滞留的时间过长;第二,水中残存的还原性二次污染物和还原性物质过度消耗余氯。微生物的繁殖除了会加速管道的结垢、锈蚀,也会造成细菌学指标的下降。

3.有效提高城市二次供水水平的对策

3.1着手摸底调查,建立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档案

有关部门应该对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清理统计,对所有二次供水管理和使用单位都必须检查验收,合格后核发卫生许可证,登记二次供水设施状况及二次供水价格,为今后科学、规范的管理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在做好调查摸底、清理统计的同时,要在广大市民中普及二次供水知识,使加强二次供水管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3.2定期清洁二次供水设备

二次供水设施必须每年清洗消毒一次,在进行清洗消毒的同时,对二次供水设施要进行一次维修,每只水箱、水池均应有盖有锁,溢水管的出口应有防护网罩,对已缺损或锈蚀的必须重新配置或更换。二次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水箱、水池内应清洁、无青苔、淤泥及可见物,有消毒药物浮球;水箱、水池周围应干净无杂物,无积水,禁止种植花草、饲养家禽和鸟类。各二次供水单位及清洗消毒单位,要严格卫生管理,建立完善二次供水卫生档案和卫生资料。资料应包括:卫生管理制度、水箱清洗消毒程序、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水质检测记录、消毒记录、水质消毒情况检查记录、水池水箱清洗记录、涉水产品及消毒剂索证资料等。对居民用户实行计量到户、抄表到户。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维护和运行管理人员、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有健康证明。

3.3完善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除符合国家建筑规范和卫生标准外,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第一,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不得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水质和水压造成不利影响。第二,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设计方案需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且必须满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连接的条件和管理要求。第三,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管材、配件和设备,所用材料必须是符合卫生要求的合格产品。第四,高层居民住宅建筑的二次供水工程应按照水表出户、一户一表、计量到户的要求设计和施工。

3.4完善管网,提高管网输配水能力

城市供水以重力流供水为主,在地表水厂附近及管网末梢,管网压力较低,不能保证用户用水需求,同时老化管道降低了管网供水能力。因此,应进一步合理规划给水系统,改造老化管网,合理设备加压泵站,提高管网输配水能力,均衡管网压力,保证七层以下楼房用水需求,减少使用二次供水设施,使七层以下建筑物直接通过管网用水,从根本上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保证水质安全。

3.5政府引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城市中有很多老式住宅所用的水箱都是铁皮、钢板制成的或者灰墙,水箱的内壁没有涂衬,时间长了水和铁皮、钢板会发生反应,产生锈蚀,有些内墙体破损。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政府要拨出适当款项帮助修理和改造。政府要积极引导,在不影响供水的前提下,对适合一次供水的楼房,分期、分批、尽快实现一次供水,减少二次供水的污染,直接将自来水送到市民家中。对高层建筑等无法实现一次供水的区域,通过改善二次供水的水池结构,使用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水箱、玻璃钢水箱等方法改善二次供水现状。

3.6理顺关系,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职质,加强二次供水管理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新型住宅小区不断增多,与之配套的物业公司也不断增加,供水管理模式呈多样化。调查显示,要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必须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主体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做好卫生执法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二次供水单位要给予依法纠正和处罚,确保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建立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和清洗公告制度,定期进行公告。

4.结语

总之,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重点关注,避免出现二次供水造成的水质污染,使之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参考文献

[1]高凌玲.南方某城市二次供水系統改造方案探讨[J].山西建筑,2009(01):112-115.

[2]林少云.城市二次供水安全管理对策及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Z1):109-113.

二次供水水质的保障措施 篇4

关键词:二次供水,水质,污染

城市二次供水污染严重, 因此如何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成了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的关键问题。

1 污染原因

1.1 管理方面问题

(1) 二次供水的管理者众多, 他们之间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异性。例如在某个居民小区内供水管理主要由小区的物业负责。但是物业管理公司多数情况下都缺乏专职人员, 因此供水的任务实际由小区维修人员兼任。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具备管理供水的能力。再加上缺乏责任意识, 导致在日常管理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因此他们往往会忽视水池水箱的清理消毒等工作, 或者清理不及时, 导致水质出现问题。而当居民向其反映情况的时候, 他们态度敷衍, 不愿意解决问题, 更不愿意主动改进工作。

(2) 一些居民小区内二次供水的设施由于使用时间过长, 导致设施老旧, 难以正常的工作, 这是居民末端水质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据调查显示, 在一些居民区内出现二次供水污染是因为其二次供水的水箱设施出现问题。由于一般供水的水箱使用期限较长, 所以材料老化严重, 甚至出现了严重破损等状况。水箱一旦不能正常工作, 必然会造成二次供水出现二次污染的现象。同时伴随着的是居民末端水质浑浊不清、微生物大量的繁衍, 各项指标超标。

(3) 小区内的二次供水的总表用水量显示的数值与小区用户水表上显示的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在计量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再加上水池管网发生漏损等问题, 导致某些小区供水损失较大, 而且还会引发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由于二次供水主要责任在于物业管理公司, 因此小区居民如果发现水表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不符, 往往会找物业解决问题。但是目前一些物业公司并没有将二次供水成本分开计算, 而是与其他物业管理的成本混合在一起, 因此居民无法了解二次用水的具体信息, 这样会导致居民与物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4) 在我国法律法规中, 政府应当对二次供水进行管理和监督。然而实际情况是政府无法严格管制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 造成供水问题频出。政府管理不到位, 存在两个原因。其一, 二次供水问题突出, 管制的范围太大,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 这样一来导致政府在日常的管理中常常会顾此失彼;其二, 政府自身的监管手段非常有限, 形式单一。在监管过程之中, 即使及时的发现二次供水出现了问题, 也无法及时有效的作出回应。且即使发现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 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更换新的物业公司, 因此目前很多供水问题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有效解决。

1.2 设计方面原因

二次供水的水质容易出现污染与储水池设计息息相关。由于在建造储水池时, 设计人员本身不重视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 同时对于一些国家二次供水规范不甚了解,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忽视造成水质安全隐患的因素。例如其对水池容积的计算过程中, 往往不够谨慎和仔细, 而是凭借自己经验来确定水池的容积大小。这样一来导致水池容积不合理, 出现偏大或者偏小情况。如果容积偏大, 则水在储水池中停留时间会拉长, 水中的氧气也将随着时间慢慢耗尽, 储水池中微生物开始繁衍生长, 二次供水水质下降。

储水池水质下降还有另一个原因, 储水池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按照国家法律规范, 规定了二次供水储水池在建设中其位置必须与厕所、粪池等污染源相隔一段距离, 这是为了防止二次供水的水质遭到污染源破坏。但是在工程设计中由于一些开发商个人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储水池地点位置时候不能保证其与污染源的距离满足国家标准, , 因此污染源的污水很容易与储水池中的民用水发生交融, 造成了储水池中的水受到严重污染。

2 措施

2.1 加大监管力度

二次供水的监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卫生部门、供水管理部门逐步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各个部门在履行职责时, 应该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这种相互协助的方式, 能够加强二次供水水质管理力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 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主要由城市中供水主管部门负责, 其对二次供水的选址、设计以及扩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 加强对于每个工序的监管力度, 从而保证二次供水的设施能够真正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要求。二次供水水质监管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 还需要市民从中发挥作用。因此应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对于二次供水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 例如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力度, 在报刊或者电视媒体中向社会公众宣传二次供水的法律法规以及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后的后果。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宣传工作, 可以呼吁社会公众引起对于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的重视, 让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它让市民了解了二次供水污染的危害性, 从而加强对于二次供水的认识, 提高了公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仅如此, 它在无形中对于公众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的存在时时刻刻监管着公众的行为, 引导他们建立自我监督管理制度。

2.2 改进技术, 合理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储水池等基础设施时, 要先了解城市供水的一些基本信息, 然后按照规范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避免水质遭到二次污染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也要了解市民用水量情况, 这一点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储水池、水箱的容积大小的计算。水池、水箱的大小必须与二次供水的用水量相符合, 过大过小都有可能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

为了避免供水二次污染, 在进水管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水位控制阀。其次在溢流管中设置存水弯, 它能够有效防止外面的污水流入水箱、水池之中, 保持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对于蓄水装置的底部,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让其尽量呈漏斗状, 并且在其底部加上一个泄水管。最后在水池的上方设置多个通气管, 让空气顺畅流通, 需要注意的是在管口处需要加网罩, 目的在于防止灰尘、虫子进入, 影响水质。

2.3 改进方式

目前很多小区二次供水主要配置的是低位水箱与高位水箱, 这样的设施会造成储水时间过长, 给供水水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改进供水的方式是有必要的。现在很多水务集团推崇一户一表制, 这种方式让用户水表抄表更加便捷, 是一种不错的供水方式。

3 结语

城市二次供水污染严重问题主要出在管理这一环节上, 因此加强对于二次供水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供水水质差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应完善供水设施, 从根本上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和气.城市供水管网水质问题[J].净水技术, 2005 (3) .

[2]张国祥.二次供水运行管理与水质保障[J].供水系统, 2001 (2) .

二次供水巡查表 篇5

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现场检查表

供水单位法定代表人/负

责人

地址联系电话

巡查中发现如下问题:

1、是否取得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

2、是否建立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3、是否有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

理预案。

4、是否在水源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

5、是否配备消毒清洗设备、设施。

6、是否有消毒清洗记录。

7、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是否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

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8、是否有本水质检测报告书。

城市二次供水行业管理的对策思考 篇6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是城市供水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围绕城市供水安全和水质达标,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二次供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应对新形势下对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要求,城市二次供水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城市二次供水缺少统一规划

由于政府在编制城市供水发展整体规划时,很少考虑将二次供水纳入其中,使得城市二次供水在功能规划布局上更显滞后和忽视;而建设单位在进行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时缺乏整体统筹考虑,容易出现该区域城镇供水管网和区域内二次供水设施布局脱节等问题,造成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无序,为今后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带来矛盾和问题埋下伏笔。

(二)设施建设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过去由于我国有关二次供水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缺乏严格规范,设计验收把关不严,出现了设计不合理,选型标准低等现象,使得设施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另外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属于建筑质量管理还是属于供水设施管理,没有明确的界定,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导致有的设施投入使用没有几年就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

(三)运行管理单位较难进行监管

由于二次供水设施分布点多面广,实施行业监管难度比较大且管理力量薄弱;物业公司等设施管理单位缺乏专业化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对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老旧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因产权交叉等原因出现无人管理,导致储水设施没有清洗消毒、维护抢修不到位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清洗消毒没有列入日常管理

目前,一些运行管理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管理单位选择一些非专业队伍进行清洗消毒,由此引起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对一些城市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部分城市对清洗方法是否规范、清洗后是否进行水质检测等清洗消毒各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监管,清洗消毒效果难以保证。

(五)二次供水突发情况处置不及

由于人员不熟悉操作等原因,导致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停水或水压不稳定等等情况,而得不到及时恢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另一方面,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往往依靠卫生部门对运管单位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掌握情况,查明原因,帮助运管单位尽快恢复供水。

二、建议采取的管理对策

(一)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进行设计方案审查

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应包含城市供水发展的相关方面。在做城市宏观发展规划时,应将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规划纳入统筹整体规划范围之内,并与城市供水设施规划同步考虑;另外,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能够促进二次供水设施有序建设,避免出现行业管理与设施建设之间脱节。同时,为了加强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应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严格执行二次供水有关技术标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质量。

(二)把握建设关键环节,加强政府行业监管

为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质量,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环节的行业监管方面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是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监理承担单位资质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对在建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对采用的二次供水设备及相关产品进行备案,且适时编制目录并公布;

四是监督二次供水设施竣工验收过程,检查验收资料是否完备。

(三)增加运管单位管理,提高供水安全保障

二次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了解和掌握管理单位的具体管理制度并进行备案,以保证二次供水的安全稳定。另外,为使二次供水系统可靠运转,帮助运管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设施的技术指标及运行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的运管人员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同时,为了解管理单位清洗消毒情况,提高设施及时清洗率,保证供水水质合格,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对管理单位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强化清洗消毒管理,巩固水质卫生安全

按照相关规定,二次供水设施应每半年至少清洗一次,而清洗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水质卫生,作为政府部门应对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加强监管,促进清洗消毒规范操作。同时,为提高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素质,保证清洗消毒质量,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清洗人员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对于清洗后的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检测机构应有资质并受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委托,这样有利于规范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行为。

(五)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和完善城市二次供水应急体系是城市供水应急体系的关键一环,是确保水质异常情况下安全供水的关键工作,涉及指挥机构、应急技术、后备物质和人员保障等管理工作,以及应急处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二次供水单位也是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范畴,发现水污染事故需要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时处置,必要时还须启动应急预案。当发现二次供水水质被污染,危及人体健康时,城市供水应责令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立即停止供水,限期整改。

三、 结论

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我们应当从政府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监管职能角度出发,抓好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只有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清洗消毒、应急处置等重要问题着手,不断研究与探索,必将城市供水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同时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公众关心二次供水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二次供水监督管理的途径,并且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社会监督,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达标和设施运行安全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骆小平)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初探 篇7

关键词: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小区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也使得更多高层建筑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水需求,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现状来看,二次供水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模式,且存在不同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城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在一些基础管理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洞和缺陷,例如一些城市小区没有对水箱、水池等进行定期的消毒管理,缺乏对城市二次供水加压设备的定期维修、养护等,最终使得二次供水的水压不能达标,同时也影响了二次供水的质量安全。如何规范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稳定二次供水的质量和水压,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成为当前社会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探讨也具有比较大的社会意义。

1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二次供水主要采用直接增压、变频调速、水泵与水箱联合等方式。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而在经过多年的实际运用之后,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城市二次供水的技术、方法等都比较稳定了,各城市小区都可以根据其建设状况选择相应的二次供水的技术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应用显得十分混乱。由于各个地区、城市建设规模、发展状况的不同,使得我国在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成立了专门的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公司来负责二次供水的设施管理,但是也仅仅集中在一小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城市。

2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优缺点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和实际运行这两个阶段。在工程建设和实际运行阶段,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2.1 工程建设阶段可选择的二次供水建设管理模式

工程建设单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质量以及供水质量安全等内容。因此,加强对二次供水建设单位以及供水设施供应单位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阶段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重点考虑这样两种方式:一.由工程的投资方来进行选择,二次供水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二次供水的设备、材料以及建设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核。这种二次供水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则责任划分方面比较清晰,但是诸多的监督、监管人员的派遣也增加了二次供水管理的建设成本。二.由业主委托供水企业来负责二次供水建设管理的相关事物,二次供水建设管理的相关事物由业主出资,委托相关建设单位来进行建设。这种管理模式是二次供水建设管理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业主与供水企业在二次供水管理方面的责任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是业主出资,使得在二次供水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业主与建设单位在材料购买、施工费用等方面存在争议,进而使得工程建设的周期拖长。

2.2 实际运行阶段可选择的二次供水运行管理模式

在实际运行阶段,城市二次供水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模式选择:一.由供水企业实行统一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于供水企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它能够对二次供水管理的环节进行简化,使供水管理的责任得到明确,有利于供水质量的保证。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的作业体制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使得二次供水管理质量得到了通过企业内部考核的方式来进行保障的改善。而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也能够根据供水企业的日常工作管理标准来执行,使得小区居民能够得到标准化的供水服务。

但是,由供水企业负责二次供水运行管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二次供水的产权移交的法律责任存在一定的争议。此外,由于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政府以及供水企业往往需要承担比较多的供水负担,在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换代以及运行系统的维修养护等方面的支出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从我国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对这种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实施状况来看,往往存在二次供水企业存在比较大的经济压力,而导致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效率不高。同时,由供水企业完全垄断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事物,也不符合现今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二.由业主与供水企业进行联合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由业主来负责小区二次供水运行以及维修养护等方面的费用,由供水企业负责管理从市政管网供水至终端用户除二次加压泵房外的管道及管道上的水表、管件的检测、维护保养和更换等。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使二次供水管理的责任得到清楚的划分,同时也能够对水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供水质量。但是,这种模式对二次供水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专业培训。

3 完善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对策

3.1 加强对城市二次供水的组织管理

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改革领导小组,由社会改革、城市发展、二次供水管理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专家领导小组,共同针对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由于我国城市二次供水管理问题比较多,尤其是在二次供水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市二次供水管理问题的重视,是推动城市二次供水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3.2 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制度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以及《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制度进行有效明确,对原有的城市二次供水以及新建的二次供水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改善,加强对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方式、建设主体以及相关资金来源等进行规范和完善,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3.3 加强人们对二次供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来宣传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对广大用户深入宣传贯彻《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尽管从水厂到供水主干管的自来水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但从楼前总表到户内的供水管线和设施,有的因建筑时间较长且管线材质不达标;有的管线老化锈蚀,都极易造成水污染。这需引起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用户的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郭维剑.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探析[J].理财.2012(06).

[2]胡晓园.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初探[J].城镇供水.2010(02).

二次供水 篇8

一、相关机构管理状况

市政现行的供水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 即供水单位负责水厂、路面管线的设施和水质。二次供水使用单位负责从管网引入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由于二次供水没有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 始终是供水单位和产权单位自我建设、自我完善。特别是近几年物业小区不断增加, 供水管理模式呈多样化, 这一问题更加显得突出。

1. 应当引起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行政规章明确规定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市供水部门 (市自来水总公司) 与市政委 (市政委管网处下设机构:二次供水管理办公室) 同属一个大的行业部门, 而在具体职能划分上则分属两个部门, 因此在管、供职责上出现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导致管理职能置后和部门监管缺位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1) 由于自来水总公司属于企业性质, 按照企业编制规程, “申请用水流程”受理用户报装业务, 而在受理接水、通水报装中没能将市政委二次供水行政审核程序纳入申报前置范围。

(2) 市二次供水管理办公室属于市政管理委员会管网处下设机构, 职能上行使国家行政法规、规章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 在人员编制上则大多来自市自来水总公司, 由于行业内部职能划分不尽合理, 导致二次供水行业管理缺少强制手段, 力度相对弱化。极大地降低了行业管理的社会影响力。

2. 卫生监督部门目前执法依据仍然

是1997年1月1日施行的建设部、卫生部令第”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属国务院部门规章) , 卫生部法监司以卫法监食便函[2002]141号文件征求对《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规范》 (征求意见稿) 的意见, 其规范至今未发出, 由于上述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操作性差、力度相对薄弱, 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卫生许可管理前置的问题, 直接影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目前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大多是以

清洗服务业务展开, 而其它行政管理和业务尚未到位, 与法律法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 由于管理力度不够, 二次供水行

业设施硬件投入大多不足, 总体设施比较落后, 消毒装置使用率不足1%~2%, 基本还停留在人工投放消毒药物阶段, 而倒流防止器等其它专项器件更少有使用。其相当部分脱管户未列入统计之内。

据有关专业机构对某市二次供水进行检测, 由于无消毒设施的供水单位不能定期人工投放消毒药, 水质合格率不高。调查还发现:在被调查的102家单位中只有20%坚持消毒。

3. 由于卫生监管职能未理顺, 造成

底数不清,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仅对全市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宾馆、饭店、机关、学校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监督管理。其监管覆盖率不足50%。

三、改进建议

1. 建议加快城市专门立法的步伐,

以法律的形式对二次供水监督管理作出详细规定, 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落实措施, 增加可操作性和强制力。

2. 建议各级主管机关应积极进行部

门会商和职能协调, 理顺职责, 切实履行部门职责。防止因职能不顺而出现被动管理状态, 以减小事后管理的行政成本。

3.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研究将二次

供水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 会同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地逐年改造不达标的二次供水设施。将二次供水的运行、管理成本费用纳入水费或单独设立的收费项目, 使二次供水纳入良性运行轨道, 促进健康发展。

城市供水的二次污染原因及治理 篇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是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 使出厂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然后经过配送管网输送至各户。在城市供水过程中, 出厂水要经过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的距离才能到达用户, 水在管网中流动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水质往往会受到管网、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造成二次污染。

1 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原因

1.1 水中微生物的繁殖造成水质污染

水厂经过净化后的水虽然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的标准, 但是在稍长时间的储存和输送过程中, 仍然会受到管网、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中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繁殖导致水质污染, 而且这些微生物对消毒剂逐渐产生抵抗力, 不容易被杀死。在之前的水质检测中曾发现:供水管网中的水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和有力的氯量等指标的平均值较出厂水质高出很多。由此可以看出, 水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较出厂有一定下降, 造成了二次污染。

1.2 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备造成水质二次污染

不同的供水管道对水质的影响不同。 (1) 金属管道:以前城市中的供水管道大多采用铁管、钢管, 而水厂为了保证供水的各项卫生指标采取加大氯的投入量, 由此, 水体本身就形成一种电解液, 引起金属水管的化学腐蚀即水在管网中造成管内腐蚀、沉淀及结垢的现象, 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加剧腐蚀, 当达到一定程度后, 沉淀物就会随着水的流动而脱落进入水体, 导致水体污染。 (2) 混凝土管道:这种材质的管道一般应用在城市排水工程中, 但也有少部分用于城市供水管网中, 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性等优点, 但该类管材相互连接的部分所需要的关键配件没有专门的生产厂家, 所以在这个部位往往由于管网材质的不同而导致水质的污染。 (3) 塑料管材:该类管材主要包括聚乙烯管、聚氯乙烯管和聚丙烯管等, 具有轻便简洁、抗压性好、耐腐蚀等优点, 但是这种管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导致水质的污染。 (4) 管网的附属设备造成的污染:为了保证管网发挥正常的功能, 需要设置控制供水的阀门以及其他附属设备。这些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同样会发生腐蚀损害的现象。如果该类设备在地下污水段发生泄漏, 污水就会被吸附进供水管网中, 造成水质污染。

1.3 管理方面造成水质污染

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卫生制度, 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组织对水资源进行专门的卫生督导检查, 在此前提下, 部分供水单位卫生条件令人堪忧, 供水池无盖, 水池旁边乱堆放杂物, 供水口缺乏卫生防护设施。水箱没有得到定期的清理或清理方式不恰当, 都不能保证供水的卫生标准。按照正常的标准, 水箱至少要半年清洗一次, 这样才能去除水箱长时间使用而产生的污垢, 但是只有很少部分供水单位能做到, 大多数的居民楼供水箱都是两三年才清理一次, 远远达不到供水的卫生标准。另外, 由于供水的管理部门较多, 很多任务的执行要涉及到多个部门, 如果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各单位的责任, 管理起来是非常复杂的, 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 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

1.4 管道施工造成水质污染

管道施工包括管道的维护维修、突发事故的抢修和新管道的铺设等。大多数情况下, 管道施工时都需要将管道停水断开, 尤其是当发生爆管现象时, 管道内涌出的水造成道路面积积水, 在管道维修中, 路面部分积水容易回流到供水管道内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同样, 新建的供水管网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冲洗、消毒而投入使用后会对整个管网水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治理措施

2.1 提高出厂水质

出厂水质的稳定性差是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维持水质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国内外很多国家都规定出厂水体中的高门酸盐、AOC以及BDOC指数的限值, 其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地控制管网中细菌的繁殖与污染。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p H值, 因此, 为了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应该把水的p H值控制在7~8, 有效控制细菌的生长, 同时提高出厂水的化学稳定性。一直以来, 供水单位都是通过控制余氯的含量来抑制细菌的繁殖, 但实践证明, 余氯并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繁殖。一些研究表明, 氯胺在控制生物膜方面比余氯具有更好的效果, 它能够穿透生物膜从而使微生物失活。因此, 供水单位要根据技术的成长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保证出厂水质质量。

2.2 优化供水管道, 改进供水管网

优化供水管道的重点是推广新型管材的应用。据调查,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道大部分采用的是铸铁管,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各种自然环境的作用使管道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腐蚀现象。考虑到小口径配水管对水的压力要求不高, 因此可以广泛推广新型供水管道的应用, 如硬聚氯乙烯管 (UPVC) , 高密度聚氯乙烯管 (HDPE、MDPE、LDPE) 、铝塑复合管等, 这些材料的供水管道表面光滑、无污染、耐腐蚀性比较好, 适用于建筑物内的冷水、热水和应用水的配送系统,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放弃使用镀锌管而大力推广新型塑料供水管道的应用。

另外, 在推广新型管材的基础上要加快城市旧管网的改造, 选择合理的配水管径。出现供水二次污染的另一大原因是供水环节冗长, 管网复杂, 因此, 只有优化供水的管网系统, 减少供水环节才能有效的保证水的质量。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铺设供水管道, 减少水流在供水管道中停留的时间, 其次采用变频供水设备调节供水过程, 节约能源。最后, 由于近年来使用无负压供水设备, 可以减少设置蓄水池量, 因此直接从政府管网中抽水, 从根本上优化供水管道, 减少供水环节。

2.3 加强管网的管理及维护

在后期的供水过程中, 要想避免城市供水的二次污染, 保证水质质量, 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尤为重要。管理维护工作可分为多个方面, 例如, 成立管网处, 可以将管网分为多个区段, 每个区段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 对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选材、施工、验收进行严格的把关。定期对水箱及供水管网进行清理, 采用科学的清理方法, 如单向清洗法、高压射流法、机械刮管法、气水脉冲法等物理清洗法。还要建立水质检查制度, 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水质进行卫生监测, 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4 结语

做好防治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工作的根本措施是要提高出厂水的水质, 保证其稳定性, 合理选择无污染、耐腐蚀的供水管道;其次, 加快新型供水管材的应用, 定期对管网及水箱进行清理, 加快城市旧网的改造步伐, 加大检修力度, 尽可能的消除各种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的隐患, 提高城市水质安全, 保证人们的生活用水符合国家水质标准。

摘要:自来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 然后经过配送管网输送至各户。水在配送管网中流动的过程中, 往往会受到管网、供水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影响, 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要切实做好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防治工作,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城市供水二次污染的几点原因和一般性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供水,二次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杜海宽.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分析及对策[J].城镇供水, 2010 (4) .

[2]范玲华.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整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2) .

二次供水设施多元化管理模式 篇10

1 承德市二次供水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承德市地处冀北燕山东段, 位于燕山沉陷带与高原后背斜过度带, 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独特的承德丹霞地貌特征,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构成低山环绕的山间盆地, 海拔高度313~1074米, 属于低山丘陵区。双桥区是承德市中心区, 人口密集, 居民多居住在山坡, 为其满足用水需求, 二次供水设施随着新小区的建设不断增加。2008年市区共96家二次供水单位供水设施, 多为楼顶水箱和地下蓄水池[1]。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卫生管理主体不明确, 特别改制企业单位家属院和老小区无人管理; (2) 储水设施陈旧, 设施设计不符合要求, 又无资金改造; (3) 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清洗消毒不规范, 不能定期进行水质检验, 水质合格率低。四是选址、设计未经相关部门审查, 擅自修建造成底数不清, 成为卫生监督的盲区。

2 推行二次供水设施多元化管理模式

为加强对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 自2009年开始, 承德市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 提出多元化管理模式, 无人管理的二次供水设施要求供水公司承担管理义务, 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1) 在供水公司成立了二次供水管理办公室, 对二次供水实施进行统计摸底, 提出改建计划, 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审查的方式, 积极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2) 加强了城镇管网的改造, 提升供水管网水压, 取缔七楼以下二次供水设施; (3) 逐步建立完善二次供水长效管理机制, 成立专业清洗队伍, 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定期进行水质检验保障水质合格率[2]。经过4年的二次供水设施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 居民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见表1。

3 效果及讨论

本研究显示, 我市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是公共供水企业管理与物业管理并存, 改变完善二次供水设施无人监管的局面, 取缔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二次供水管理机制, 保障了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使二次供水水质检验合格率明显提升。二次供水管理是饮用水卫生监督风险预警管理构成的主要部分, 从合理、科学、可操作性的角度看, 多元化管理模式弥补了二次供水管理缺陷, 有利于二次供水的管理和风险预警, 目前我市正在逐步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风险预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多元化管理有利于保障饮水安全风险预警, 为推动饮水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二次供水,卫生监督,多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玉珍.二次供水卫生现状与监管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2, 20 (1) :48-49.

二次供水 篇11

【关键词】泵房;监控;实施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26-01

一、系统建设实施

1.1系统结构及传输方式

1.1.1系统结构

高层二次供水泵房控制系统由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软件系统由通讯服务程序、数据库、实时监测客户端、WEB客户端这四部分组成。其中通信服务程序负责泵房实时监测数据的接收、解析、转发;数据库系统负责数据的实时存储;实时监测客户端主要负责实时监控、报警显示、曲线查询及远程控制指令的下发;WEB客户端实现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泵房相关业务电子化流程、报表查询打印等功能。

硬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串口转以太网通讯设备、地面液位仪、温湿度仪等泵房环境监控设备。

1.1.2 传输方式

泵房实时监控需要同时传输监控数据和视频,对传输方式的稳定性,带宽都有一定要求,目前可以适用的传输方式有光纤、ADSL、3G三种,其传输技术优劣势对比情况如表一:《传输技术优劣势对比表》。表一:传输技术优劣势对比表

传输方式项目

考虑到地下泵房GPRS信号较弱,而且需实时传输泵房视频信息,经比选后,决定采用光纤通讯方式,并结合高层小区广电有线电视光纤接入这一特点,每个泵房采用了广电2M EPON光纤,且考虑到今后高层小区的接收数量,主干光纤采用100M接入。

EPON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在低租费的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泵房数据、视频传输需求。

1.2 现场安装及调试

为了实现泵房机组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前期需要对各个泵房进行现场改造及调试,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需实现各厂家设备通讯协议的统一;第二阶段,现场安装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进行软件联调;第三阶段,安装液位仪、温烟感仪等环境监控仪以实现对泵房环境的实时监控。

1.2.1 各厂家设备通讯协议的统一

泵房内无负压供水泵机组的设备由不同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厂家提供,公司目前初步接收的高层小区中,共涉及到南方泵业、青岛三利、上海东方、威派格、山东华立、绍兴华安6个厂家的泵机组设备。

为了实现对不同厂家泵机组监控数据的统一采集及接入,我们考虑到有两种采集模式:一种是在各厂家的PLC上加装PLC网络通讯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直接将数据传输至通讯服务程序;另一种是在现场安装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通过Modbus通讯协议来读取各厂家PLC的相关数据。

如采用第一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厂家提供PLC程序的密码,因涉及核心控制技术的保密,各厂家均不愿提供;二是地面液位仪等泵房环境监控仪的数据也要通过厂家的PLC采集,需要厂家对PLC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并增加模拟量输入模块,对此厂家意见也不统一。鉴于以上情况,考虑到系统建设的灵活性与扩展性,我们决定采用第二种采集模式。

实现通讯协议的统一接入,需要各无负压厂家技术人员配合,前期我们将需要采集和控制的参数告之厂方,由厂方提供这些参数的数据采集地址、数据类型和解析方法;后期在现场PLC数据读取及测试时,厂家均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小区泵房现场,用Modbus通讯软件对PLC进行数据读取和控制试验,读取测试成功后,泵房实时监控系统的开发单位根据标准通讯协议对数据采集传输设备进行定制开发,如果无负压供水设备厂家的PLC中缺少的我们所需要的参数,则由厂家进行整改完善,并同步更新PLC程序。

1.2.2现场安装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进行软件联调

在完成与无负压供水设备厂家的协议统一后,在泵房内安装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网络通讯设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通过Modbus协议读取各个厂家泵机运行数据,并经各进制数据转换后,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通过串口转以太网通讯模块传输至泵房实时监控系统的通讯服务程序。

软件联调着重进行数据核对和控制测试。首先需将无负压供水设备厂家自控柜上的触摸屏显示数据与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显示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两者数据一致;然后将泵房实时监控系统上显示的数据与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上显示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一致。在达到数据采集基本要求后,进一步对泵机组进行启停控制及参数设置测试。

1.2.3实现对泵房环境监控设备的数据采集

除实时监控泵机组运行状况外,还需要对泵房环境进行监控,所以,我们还在各小区泵房内安装地面液位仪、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烟感报警器等仪表设施,通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上传以达到全面监控的目的,进一步保障高层小区供水安全。

1.3 软件功能设计

高层二次供水泵房控制系统包含泵房实时监控系统、泵房视频监控系统两个子系统。泵房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全市二次加压泵房运行情况安全、高效地实时监控,主要包括实时数据的采集、监测与报警,泵房设备的远程参数设置及启停控制,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泵房相关业务电子化流程等功能;泵房视频监控系统应实现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功能,由摄像头监控泵房运行情况,通过与入侵报警的联动录像,有效提高视频监控资源的利用率。

二、系统建设效果分析

2.1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将事故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小区发生大规模停水事故。

2.1.1通过对出水压力、泵机状态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已发现多个小区出水超压及液位超限报警,使高层供水分公司运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排除了泵机组存在的故障及供水安全隐患。

2.1.2通过对温度与湿度的监控,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的负载情况与散热情况,为泵房通风、管道防结露提供依据。通过对地面液位与水箱液位的监控,及时掌握泵房的水情,根据情况可以及时到达现场处理泵房积水事故。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泵房无人值守,有效确保高层供水泵房的运行安全,高层泵房自控系统故障恢复时间从未超过30分钟,而且未发生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水事件。

2.2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为调整设备参数、优化供水提供依据。

通过对泵房实时监控系统记录的出水压力进行曲线分析,了解了各个小区的用水高峰与低谷时段,对于收集用户用水信息,改进水泵参数起到参考作用。同时通过压力曲线波动情况,对于出水压力经常出现偏高或偏低情况的小区,及时调整现场泵机系统PLC的加减速时间,调整变频器相关参数,使压力曲线保持在平稳的状态,小区在泵房实时监控系统安装后,出水压力波动情况得到有效改观。

2.3 为小区漏损分析提供依据

二次供水 篇12

关键词:二次加压泵站,无负压,多模式

0 引言

阜新市为多水源供水系统, 管网平均压力偏低, 仅为0.04-0.06M/pa左右;为满足用户水压要求, 只有通过在市区建设二次加压泵站进行管网提压。阜新市现有二次加压泵站248座。随着近年来用水量需求增加、多水源供水格局变化和供水管网改造的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市政管网压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部分地区管网水头达到0.2-0.24Mpa左右, 特别是王府水源及闹德海水源静压利用方案的即将实施, 市政管网的压力将要进一步提高。在此情况下提出了采用水箱式叠压 (无负压) 供水设备, 该设备其结合了市政管网直接叠压 (无负压) 与水箱加机泵的二次加压供水特点, 消除了传统二次供水存在的弊端, 并利用时间控制模块、市政管网压力控制模块和用户需要压力实现《二次加压泵站多摸式联合供水系统节能优化方案》, 既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自由水头又可以很好的解决高峰时用户用水的需求。

1 传统二次加压供水系统情况分析

阜新市二次加压供水系统主要为水箱 (清水池) +机泵和无负压供水方式, 因现有市区管网压力偏低, 二次供水方式以水箱 (水池) +机泵方式居多。水箱 (水池) +机泵二次供水方式为:市政管网→水箱 (清水池) →机泵→用户, 这种最为传统的加压供水方式虽然具备调节水量能力, 但会造成市政管网能量极大浪费, 同时占地及投资偏大, 并存在二次污染隐患。无负压供水方式为:市政管网→无负压设备→用户, 该种供水方式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自由水头, 但由于稳压罐体积过小, 储水能力低, 在来水量减少或事故时没有调节水量, 供水保证率低。

2 多模式控制联合供水设备工作原理

多模式控制联合供水设备投入运行时, 来水管路上安装的远传压力装置会将压力值以模拟信号传至控制箱, 当市政管网的自然压力能够满足用户水压要求 (用户所需压力人为设定并存储在控制模块中) , 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打开电动阀门1直接供给用户, 同时电动阀门2自动关闭;当管网的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用水要求, 市政管网压力较高, 但又不能满足用户压力需求时, 维持在正常供水压力范围内时, 电动阀门2及防负压模块控制电动阀3自动打开, 同时电动阀门1自动关闭, 水泵运转实现叠压供水;当管网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用水要求, 自来水管网压力低于正常供水压力时, 防负压模块自动调整电动阀3开度直至关闭, 此时自动打开电动阀4转换为水箱供水。为保证水箱内水的新鲜度, 系统经时钟控制模块定时控制电动阀5使其关闭, 让水箱中的水定时更新。在来水压力变化时, 采用来水压力控制模块、用户需求压力和用水峰谷时间模块等进行控制转换, 实现了以下三种给水系统形式。

2.1 当市政管网压力≥0.

24~0.26MPa时, 启动A系统市政管网直接供给用户。工作原理:市政来水经旁通管直接供给用户。旁通管上安装单项止回阀, 单项止回阀的作用是在切换到其他两路来水时, 防止泵后水倒流。

2.2 当市政管网压力在0.

06~0.24MPa时, 启动B系统供给用户。工作原理:当市政管网压力小于0.24MPa、大于0.06MPa时, 通过控制系统切换到B系统, B系统启动。水源进入B系统通过防负压模块保证市政管网稳定, 进入稳压补偿罐, 稳压补偿罐分腔, 在市政管网供水不足的情况下, 高压腔中的水能够补偿市政管网供给量的不足, 同时保证市政管网压力稳定。

2.3 当市政管网压力≤0.

06MPa时, 启动C系统供给用户。工作原理:当市政管网压力小于等于0.06MPa时, 通过控制系统切换到C系统, 因B系统与C系统为同组机泵, 在工作过程中, 为保证机泵在高效率下运行, C系统运行时, 需将水箱的出水压力调节到与市政管网压力相吻合。解决途径为安装密闭水箱或进水转换增压装置, 这样将水箱出水增压到与市政管网压力相同后, 通过主泵机组再供给用户。在系统工作过程中, 控制程序的关键点在于B切A;C切B、A的过程, 故流量控制模块和补偿罐补偿模块等控制程序变量要与整个系统联动。

多模式控制联合供水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3 多模式控制联合供水系统的特点

(1) 适用区域广。 (2) 供水泵组置于水箱内与其融为一体, 既节约占地, 又节省空间, 不会占用水箱的使用容积。水箱采用食品级不锈钢, 同时水箱内的水定时更新, 保持了水质的清洁, 提高了水质的安全性, 消除了水质的二次污染。 (3) 节能效果明显, 可降低运行电费40%多。 (4) 在管网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 采用三种形式联合控制模式, 进行供水工艺自动切换, 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 (5) 对旧泵站改造效果最佳, 能充分利用原有水箱、水泵及变频装置, 能解决大量成本费用。 (6) 控制先进、使用范围广、同时具有人机对话功能。

4 适用范围

该种供水设备使用范围广, 特备是适用于市政管网压力不稳定、用水高峰时间长及保证不间断供水要求的区域, 在这些特定区域可根据市政管网压力实现供水工艺的自动切换, 在体现节能效果的同时, 又提高了供水的保证率。

在原泵站改造和新泵站的建设时, 采用此设备可以有效利用市政管网的自由水头, 特别是在原有泵站的改造中, 如增加一个稳压罐, 一套无负压叠压系统和控制转换块, 再从泵房室内和室外增设一条旁道管路, 就可以实现多模式控制的联合工作方式。每个泵站只需投入5-8万元, 就可降低运行费40%。如果建一个分模式控制的泵站, 工艺设备需投资30-50万元 (不含土建费用) 。目前阜新市部分住宅小区二次泵站采用了这种供水方式。

5 结论

工程实践证明, 此项设备的实施应用, 将有效解决供水能量浪费的问题, 降低了供水企业二次供水成本, 在阜新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切实符合了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政策, 从企业的本身是极其受益的, 同时该种设备能极大的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安全、可靠的节能型工艺, 新材质, 新设备提高了水质的安全性, 保证了水质的新鲜度, 消除了二次污染隐患。可以说设备的投入运行改善了阜新居民及企业单位的用水环境, 同时也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阜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改造的必然趋势, 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少凤.阀门控制利用管网余压供水节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贺湘俊.加压泵站阀门控制管网余压利用节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上一篇:跨境人民币业务下一篇: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