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黏液囊肿

2024-05-10

舌下黏液囊肿(精选8篇)

舌下黏液囊肿 篇1

下颌下腺涎石病是颌面部常见病,笔者近期接诊1 例下颌下腺涎石病误诊为舌下黏液腺囊肿病例,报告如下,希望对同道有借鉴意义。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20 岁,因舌下区黏膜肿块就诊。主诉为右舌下黏膜包块,肿痛不适半年余,肿块初为米粒大,生长缓慢,且不随进食与否而有体积大小的改变。检查见舌系带右侧舌下肉阜处黏膜红肿,呈球状隆起,直径约1 cm×1.5 cm,触诊肿块界清、质较软,蒂部不明显,无明显压痛,双合诊下颌下腺体积无明显改变,质地较软。初诊为黏液腺囊肿,建议手术摘除。于局麻下切开黏膜后,准备行囊肿剥离,却见黏膜下有一涎石,探查见涎石镶嵌于下颌下腺导管口内(图 1),因为涎石位置表浅,距导管口很近,用手指向前轻轻挤压即将涎石取出。结石呈松塔状,大小约0.5 cm×0.8 cm,呈淡黄色,表面有织物状纹路(图 2)。因受涎石压迫,导管口被扩张撑大、红肿(图 3),创面涂以碘甘油,常规医嘱。一周后复诊,伤口愈合良好,导管口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最后诊断为右侧下颌下腺涎石病。

2 讨 论

涎石病(ptyalolithiasis)是指涎腺或其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病变[1],以下颌下腺及导管发生率最多[2]。如果涎石堵塞腺体导管可引起腺体分泌障碍、口干、涎腺肿胀,并有随进食状况涎腺有体积大小改变和“涎绞痛”的现象。但本病例该症状并不明显,下颌下腺也没有明显体积和质地改变。

由于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另外由于下颌下腺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低凹部,结石容易形成,且易堵塞导管,引起涎腺肿胀,并与进食有关[3]。本例虽然涎石较大,但下颌下腺肿胀并不明显,也无“涎绞痛”主诉,这可能与涎石位于下颌下腺导管口有关。由于结石距导管开口近,并逐渐将导管口扩张,故不易阻塞导管口而致涎液淤积和腺体肿胀,而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所以也没有进行口底咬合片的X线检查,最有效的、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未采用,导致将“涎石病”病例误诊为舌下黏液囊肿。

该案例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遇到此类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多考虑相关致病因素,注意鉴别诊断,不要忽视基础和必要的检查手段,尽最大可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5-299.

[2]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学[M].涎石病.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1988:383-387.

[3]吴大铭,俞创奇.涎石症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6(3):227-230.

得了舌下腺囊肿怎么办? 篇2

舌下腺囊肿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肿。囊肿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较大舌下腺囊肿可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颌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囊肿可因创伤而破溃,流出黏稠蛋清样拉丝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腔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

舌下腺囊肿可分3类:

单纯型: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

口外型: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极易与颌下腺肿瘤混淆。

哑铃型: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舌下腺囊肿的治疗原则: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已扩展到颌下区者,应在完全摘除舌下腺后,将残留囊液抽尽,然后口外加压包扎10日左右即可治愈;不愿手术者,可将囊液抽出后,再注入2%碘酊,使之纤维化;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术。

舌下腺囊肿31例临床研究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患者均经门诊及病房诊断为舌下腺囊肿, 共31例, 男17例, 女14例;年龄4~43岁, 病程3 d~4年。初发27例, 复发4例。发生在单侧29例 (左侧17例, 右侧12例) , 双侧2例。单纯型21例, 口外型7例, 哑铃型3例。肿物最大4.5 cm×4.0 cm, 最小1.5 cm×1.0 cm。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摘除囊肿和舌下腺。按不同的临床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单纯型:此型囊肿位于口底黏膜和下颌舌骨肌之间, 治疗采用从口底黏膜切开进路摘除舌下腺及囊肿或只吸出囊液摘除舌下腺, 2例因患者年龄较小而行袋形缝合术。混合型:口内部分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上, 口外部分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下, 手术时从口内进路摘除舌下腺, 口外进行囊肿穿刺吸出囊液后加压包扎, 抽吸1~2次, 囊肿即消失。口外型:对此型舌下腺囊肿, 从口内进路摘除舌下腺, 口外的囊肿经抽吸后加压包扎。术后随访1~2年。

2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 无数据脱落, 无失访。

2.2 手术复发情况

31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全部治愈, 术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

2.3 手术并发症

术后经口摘除舌下腺者出血、肿胀1例, 系患者术后用力咳嗽, 造成创口部分开裂、出血, 口底肿胀, 经全麻下重新止血、缝合, 后痊愈。术后颌下区肿胀1例, 扪及肿大颌下腺, 分泌物正常, 分泌量较对侧明显减小。经抗炎治疗, 术后10 d肿胀消退。术后舍麻木不适1例, 1月后恢复正常。

3讨论

舌下腺囊肿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舌下腺导管阻塞, 狭窄, 涎液不能排出而膨胀, 或因导管损伤或充盈膨胀而破裂, 涎液渗入周围组织间而形成。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黏液腺及舌下腺, 似蛤蟆气囊, 俗称蛤蟆肿。目前认为导管远端部分堵塞后扩张和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周围组织间隙是形成囊肿的主要因素。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 而黏膜又持续分泌, 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 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 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 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 称为外渗性囊肿[1]。舌下腺囊肿 常见于青少年, 可分3类:①单纯型;②口外型;③哑铃型。

单纯型和混合型舌下腺囊肿诊断较容易。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不易明确诊断进而出现误诊。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 以下颌下区的肿胀为主, 而口内舌下区无肿胀, 因此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易于和下颌下区的其他肿物相混淆, 需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①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应与颌下腺囊肿鉴别:口底曾有无囊肿的表现对区别二者有重要意义, 用手指将颌下部囊肿往上推, 口底出现囊肿的表现有助诊断[2]。颌下腺囊肿囊液稍混浊、稀薄, 而舌下腺囊肿囊液为棕黄色或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 可辅助穿刺囊液生化检查进行鉴别诊断;②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应与囊性水瘤鉴别:囊性水瘤, 婴幼儿常见, 囊液稀薄、淡黄清亮, 涂片检查可见淋巴细胞。一般术前行穿刺检查可减少误诊。

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是采用囊腔内注入药物的方法, 使用药物有5%碘酊、强的松龙和平阳霉素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药物, 需反复注射药物, 而且部分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摘除囊肿和舌下腺。临床上手术治疗是舌下腺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基本操作过程:沿舌下皱襞稍外侧, 平行牙龈缘切开黏膜, 再沿舌下皱臂稍内侧切开黏膜, 使两切口前后端相连呈菱形, 提起两切口中的前端黏膜, 剥离口底黏膜和囊壁, 必要时抽出囊液。钝性分离并游离舌下腺腺体, 应注意保护已经暴露的颌下腺导管及开口和舌神经, 注意止血。腺体摘除后, 用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术区, 然后进行缝合, 缝合时要注意防止颌下腺导管同时被缝合。防止术后口底血肿, 在缝合黏膜时, 前端置橡皮引流条, 24 h后撤掉。本研究中单纯型21例, 采用从口底黏膜切开进路摘除舌下腺及囊肿或只吸出囊液摘除舌下腺, 2例因患者年龄较小而行袋形缝合术;混合型3例手术时从口内进路摘除舌下腺, 口外进行囊肿穿刺吸出囊液后加压包扎, 抽吸1~2次, 囊肿即消失;口外型7例从口内进路摘除舌下腺, 口外的囊肿经抽吸后加压包扎。术后痊愈, 随访1~2年无复发, 临床效果满意。由口内切口切除舌下腺, 具有创伤小、不影响美观;少复发, 治疗简单, 对各型都适用的优点, 因此手术多采用口内进路。对颌下甚至颈部的囊肿, 在摘除腺体后挤压颌下区抽吸囊液, 颌下加压包扎;术后有囊肿残存, 仍可再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直至囊肿消失。治疗颌下型舌下腺囊肿不需要摘除颌下腺。

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中患者31例均经门诊及病房诊断为舌下腺囊肿, 单纯型21例, 口外型7例, 哑铃型3例。按不同的临床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31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全部治愈, 术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舌下腺切除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伟杰, 等.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治疗 (附17例分析) .上海口腔医学, 1996, 5 (4) :235.

舌下腺囊肿摘除术的改进 篇4

内蒙古赤峰市第三医院主治医师口腔科崔广学以及陕西省宝鸡市口腔医院华耀社, 权对顺, 史锋伟等人在临床实践中, 对手术方法做了一些改进, 现将其收集整理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2002年4月收治的12例患者, 男性5例, 女性7例, 年龄6~41岁, 其中潜突型1例, 哑铃型1例, 口底型10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 对舌下区囊肿较大, 舌下皱襞不明显的, 先抽吸出部分囊液, 使舌下皱襞明显可见。自舌下肉阜外前方约1cm 处, 沿与舌下皱襞约成30°角, 向舌下皱襞处切开粘膜, 越过舌下皱襞后, 用纹式钳沿舌下皱襞内侧向后钝分离粘膜, 钳撑起粘膜, 直视下见无血管后切开或剪开粘膜达第二磨牙远中。在舌下皱襞内侧近舌下肉阜处向粘膜下钝分离, 在较浅的位置, 很容易就找到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 然后沿颌下腺导管表面向后钝分离显示位于其内侧的舌神经。

钝锐结合分离舌下皱襞下粘膜下层, 离断舌下腺小管与舌下皱襞的连接, 充分显露舌下腺及囊肿。此时, 注意勿将粘膜下层的口底小粘液腺误当成舌下腺而强行在小粘液腺和粘膜间分离, 致粘膜撕裂。先用纹式钳或中号血管钳游离舌下腺内侧面, 钳夹、剪断、结扎连接舌下腺与颌下导管和舌下肉阜的舌下腺小管和舌下腺大管, 以及进出舌下腺的小动静脉。

游离舌下腺前端, 离断舌下腺与对侧舌下腺的连接 (结扎或不结扎) ;游离舌下腺的外侧面。将腺体前端提起, 沿腺体下面、外面、内面、表面整体向后游离, 此时在腺体后内侧清晰可见位于导管后段内侧的舌神经和舌深动静脉, 三者与舌下腺没有直接的联系, 又有导管标志, 故较易保护。而营养舌下腺的舌下动脉很少能见到, 故要注意游离结扎进出舌下腺的血管。舌下腺游离到与颌下腺深部相邻处, 钝分离二者间的筋膜, 钳夹、剪断、结扎, 完整摘除舌下腺。

2 结果

12例患者均在半小时左右顺利摘除舌下腺。无并发症发生, 无术后发热、血肿及明显疼痛。切口9 例Ⅰ期愈合, 3 例Ⅱ期愈合。

3 讨论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舌下腺囊肿多为外渗性, 无上皮衬里等特点, 单纯的舌下腺摘除即可达到根治之目的, 残留的囊壁不致造成复发[1]。经典的舌下腺摘除方法是行舌下皱襞外侧切口, 先分离出大部分腺体后, 再分离神经导管的方式[1];或是在切口后部, 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深面, 分离显露舌神经, 再分离腺体导管的术式[2]。以上方法均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位置深, 视野小, 舌神经、颌下腺导管分离困难, 易损伤;在腺体分离过程中, 担心损伤神经、导管, 所以腺体解剖时间较长;切口外侧黏膜薄、回缩、视野窄小, 常常造成黏膜缝合困难, 易于撕裂。因此, 术式的改进尤为重要。

改进的舌下腺摘除术基本内容及特点: 手术切口自舌下肉阜外前1cm 处斜向舌下皱襞, 越过舌下争襞后, 沿舌下皱襞内侧向后达第一磨牙远中, 切口呈近似“~”形, 切口内外侧均有足够的粘膜, 缝合较容易, 即使在部分粘膜撕裂、缺损情况下也较易缝合;同时离舌腹部舌深动静脉也较远, 不会损伤之;另外, 舌下皱襞内侧切口, 作者采用了钝分离粘膜, 然后在直视下见无血管后行切开或剪开, 有效地避免了舌下动脉在口底前部位置较浅意外切断的可能性。

新的术式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舌神经阻滞麻醉及切口黏膜下浸润麻醉为主要的麻醉方法。切口深度仅达黏膜及黏膜下浅层。导管、神经、腺体的分离均以钝分离为主, 忌用锐分离。注意保护切口内侧舌下静脉, 这是避免术中出血的关键。在内侧切口前部, 先解剖出导管, 沿导管向后解剖舌神经, 最后摘除腺体的方法, 应为新术式的核心步骤。舌下腺完整摘除, 包括颌下腺导管开口处前内侧腺体残留的处理, 舌下腺后下极与颌下腺的离断, 舌下皱壁处小腺体的剥离, 是舌下腺囊肿根治避免复发的技术关键[1,3]。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4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2-303.

[2]李建成, 胡浩, 黄全顺, 等.舌下腺囊肿525例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 2001, 21 (3) :49-50.

[3]缪锦生, 刘善学.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89, 5 (3) :156-158.

[4]江仁杰.舌下腺囊肿手术并发症[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6, 10 (4) :241.

[5]崔广学.舌下腺囊肿摘除术的改进舌下腺囊肿摘除术的改进[J].口腔医学, 2004, 24 (2) .

结肠黏液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篇5

结肠黏液性囊肿属临床罕见疾病, 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 现报道分析如下。

1 病例

患者, 男性, 70岁, 因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部长包块, 因无不适, 未引起重视;近日发现包块有所长大, 于2011年10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 心肺未见异常, 腹平、软, 右中下腹部可扪及10×5cm大小包块,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无压痛, 不活动。WBC 4.58/L, HB 150g/L, CEA 23.62ng/mL, AFP4.20ng/mL, CA125 8.20U/mL, CA19-9 6.05U/mL, 肝肾功正常, B超提示右中下腹13×6×6cm囊性包块, CT报告右侧结肠系膜区5×5×13cm囊性低密度影, 内见分隔状改变, 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囊内未见强化, 意见结肠系膜囊性变。结肠镜检见结肠肝曲至回盲部见囊块表面光滑, 黏膜正常, 系黏膜下或腔外肿物压迫所致。手术发现回盲部至升结肠肝曲处系膜侧肠壁见15×6×6cm大小囊性包块, 包块位于黏膜下, 内为乳白色黏液, 阑尾5×0.5×0.5cm, 无充血水肿。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 术后病愈出院。术后随访3月体健, 病理报告回盲部升结肠黏液性囊肿。

2 讨论

结肠黏液瘤是一种潴留的囊肿, 临床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只有在囊肿长大时可扪及肿块, 术前一般很难明确诊断。B超、CT、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最后确认有耐于手术及病理切片检查。结肠黏液性囊肿可能与阑尾黏液性囊肿一样, 囊肿破裂, 污染腹腔, 囊内黏液及黏液上皮逸入腹腔, 具有分泌机能之细胞[1]种植于腹腔的上皮细胞, 不断分泌黏液, 引起腹腔脏器广泛粘连, 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因此, 术中应象阑尾黏液囊肿切除一样, 千方百计预防囊肿破裂, 污染腹腔是十分必要的[2]。一旦囊肿破入腹腔应用黏液溶解剂 (5%葡萄糖液500~2000mL) 冲洗[3], 已减少形成腹腔黏液。

参考文献

[1]张启瑜.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7-428.

[2]周文华, 王书霞, 丰小英.阑尾黏液囊肿诊治1例[J].西部医学, 2009, 21 (7) :1173.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36例诊治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 例,男性21 例,女性15 例; 年龄3~41 岁,平均24.3 岁;左侧20 例,右侧16 例; 病程15 d~12 年;位于下颌下区32 例,下颌下颏下区2 例,颏下区2 例。 25 例入院前有外院和非口腔专科就诊史,仅5 例被首诊医师考虑为舌下腺囊肿, 20 例被误诊为鳃裂囊肿、静脉血管畸形、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甲状舌管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等,包括3 例在外院行下颌下或颏下肿物切除术后复发。 11 例首次即在我科就诊, 10 例确诊为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1 例误诊为脂肪瘤。

1.2 诊断及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前行B超和穿刺检查; 35 例口内入路舌下腺加部分囊壁摘除术; 1 例下颌下入路“脂肪瘤”摘除术,术中发现肿物位于下颌下腺深面,囊性,内有“胶冻”状物,与舌下腺关系密切,确诊为舌下腺囊肿而改行口内舌下腺摘除术;全部病例术中尽量吸净囊液。

2 结 果

B超检查: 36 例均为不规则囊性回声,边缘毛糙,无明确包膜; 23 例内部液性暗区清晰均匀, 11 例暗区欠清晰伴数量不等强光点或纤细分隔带, 2 例内部液性暗区未作描述; 16 例同侧下颌下腺受压向外下方移位。肿物穿刺检查: 35 例抽出黏稠蛋清样囊液, 1 例未抽出囊液。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舌下腺囊肿,囊壁为纤维组织,未见上皮成分。所有病例随访1~10 年,无复发。

3 讨 论

舌下腺囊肿形成后多突向口内,部分病例可同时向口外突出,或仅突出于下颌下及颏下,其临床特点是舌下区正常而下颌下颏下有囊肿表现。这是因为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间有自然解剖缝隙,舌下腺尾部与下颌下腺深部相连,约20%的舌下腺可突入下颌下区[1],42%的患者存在舌下腺下颌舌骨肌疝[2],当舌下腺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经由上述通道漏入下颌下或颏下间隙就形成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在B型超声图上表现为下颌下及口底不规则囊性回声区,边缘毛糙,内部液性暗区清晰均匀,腔内无血流信号,也有病程较长者,因囊腔内分泌物更加黏稠,液性暗区则欠清晰并伴有强光点分布,周围结构如下颌下腺可有被挤压移位现象。舌下腺囊肿的穿刺液呈蛋清样黏稠液体,可拉成长丝,甚至数十公分不断是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囊液含有丰富的淀粉酶,所以淀粉酶试验阳性。

由于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反常规的发生部位,非专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有限,易于误诊。本组有误诊史者达58.3%(21/36),发生于下颌下者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鳃裂囊肿、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及静脉血管畸形等,发生于颏下者易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或皮样、表皮样囊肿等。鳃裂囊肿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位置一般比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更后下,上呼吸道感染时增大,穿刺可抽出清亮含胆固醇结晶液体;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常见于婴幼儿,穿刺液淡黄清亮,涂片有大量淋巴细胞;静脉血管畸形则体位移动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出血液;甲状舌管囊肿与颏下型舌下腺囊肿相似,穿刺液有时也呈黄色黏液,但淀粉酶试验呈阴性;皮样、表皮样囊肿穿刺可抽出半固体状皮脂样物。囊性肿物和脉管畸形在B型超声图上有清晰的边界,囊肿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呈多房状,静脉血管畸形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这些都与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声像图表现有明显区别,因此,B超结合穿刺检查对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组35 例均是B超检查确定为不规则囊性肿物,穿刺抽出黏稠拉丝状黏液而确诊,1 例因囊液呈“胶冻”状,难以抽出而误诊为脂肪瘤。

对于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无论其发生部位和类型,舌下腺的完整摘除是其唯一的根治手段。在手术中,注意寻找舌下腺与口底深部组织的粘连部位很重要,我们发现舌下腺深部囊肿发生处与周围组织常明显粘连,该处往往是舌下腺囊肿疝入下颌下颏下的通道,在此向下分离很容易进入囊腔,便于引流和吸净囊液。舌下腺囊肿复发的原因是腺体残留,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更由于误诊误治,没有摘除腺体,必然复发。

摘要:舌下腺囊肿口外型易被误诊误治,应用B超结合穿刺检查对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舌下腺的完整摘除是其唯一的根治手段。本文回顾36例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临床资料。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口外型,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0.

儿童黏液腺囊肿的治疗临床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收集高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2000年至2006年儿童黏液腺囊肿病例45例, 年龄2~14岁, 囊肿直径0.3~1.5cm。发病部位:下唇黏膜31例, 颊黏膜5例, 舌腹黏膜9例。男性28例, 女性17例, 年龄最小2岁, 最大14岁。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配合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囊肿的部位、大小和位置来采取碘液注射和手术切除两种方法治疗。其中采取碘液注射法27例, 手术切除法18例。

2 治疗方法

2.1 碘液注射法

采用2%碘酊注射法治疗黏液腺囊肿, 在常规消毒后, 先用带7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穿刺抽出囊液, 尽可能将囊液抽尽, 然后抽取2%碘酊注入囊腔内直到腔内充满碘酊, 使其变为灰白色为止。注入碘酊2~3min后, 再将碘酊抽出, 治疗即告完毕。常规用量为0.3~0.5mL, 一般只需注射1次, 在27例病例中, 17例注射1次, 10例注射2次。注射后局部反应为轻度水肿、疼痛。2周复查时囊肿完全消失, 局部黏膜恢复正常。其中有3例1个月后复发行手术切除。

2.2 黏液腺囊肿切除术

儿童经常规术前预备后, 可以配合手术患儿在门诊局麻下手术, 不能配合手术患儿则需要住院在全麻下手术。手术方法: (1) 麻醉成功后沿口腔黏膜的自然皱纹, 在囊肿表面做纵向梭形切口。 (2) 切开囊肿两侧黏膜直达黏膜下层, 再改用小弯剪刀沿囊肿周围做锐性剥离, 直至完整切除囊肿和粘连的黏膜, 术中应注意一并切除术野中的黏液腺, 以免术后复发。 (3) 间断缝合创口。 (4) 7d复诊拆除缝线。 (5) 术后适当运用抗炎止血、消肿药物。在18例病例中, 10例在门诊局麻下手术, 8例患儿不能配合需要住院在全麻下手术。其中有1例2周后复发。

3 结果

术后随访45例, 经过随访1年以上, 最长约5年。其中57例经过1次治疗完全治愈, 4例复发。复发原因是3例碘液注射法操作不当, 刺破囊壁, 碘伏未存留于囊腔内, 1例切除术术中没一并切除干净术野中的黏液腺, 2周后复发。

4 讨论

4.1 通过对疗效的观察可以发现,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较为稳定的疗

效, 但临床上发现采用碘酊注射时较难把握注射碘酊的剂量, 若注射剂量过大, 在注射时一定要轻柔, 避免针尖刺破囊壁, 同时一定要在囊肿的基底刺入囊腔, 可防止囊壁被刺破, 囊壁刺破必然失败。同时有碘过敏者禁用。注射后局部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肿胀、疼痛, 而对于比较表浅的囊肿, 少数病例局部造成囊壁及黏膜破溃, 形成溃疡, 创面延迟愈合。碘液注射治疗操作简便可靠, 避免了手术的痛苦, 创伤小, 无不良反应, 成本低, 不留瘢痕, 治疗费用少。特别适合手术不合作的儿童和对手术有恐惧症的儿童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儿童。基层医院也容易推广。4.2黏液腺囊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局部瘢痕, 囊肿与黏膜有粘连无手术禁忌证者。可以一次性切除, 解决患儿及家长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操作可靠。但术中应注意一并切除术野中的黏液腺, 以免术后复发。黏液腺囊肿切除术要求医师要有较好外科手术基础, 创伤相对较大, 手术不合作的儿童需要住院全麻手术治疗, 对医院麻醉科要求高、风险也较大、费用多、基层医院难推广。

对黏液腺囊肿的治疗, 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配合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囊肿的部位、大小和位置来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碘液注射和手术切除两种方法治疗儿童黏液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用2%碘酊行囊腔内注射和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儿童黏液腺囊肿。通过病历资料分析和术后复诊, 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相关情况和治疗后情况。结果所有儿童黏液腺囊肿病例中, 41例完全治愈, 4例患者复发, 总的复发率为8.89%。结论根据患儿的情况、囊肿的大小、部位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可取得治疗黏液腺囊肿的满意疗效。

舌下黏液囊肿 篇8

患儿男, 1岁2个月, 15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胀, 停止排气排便, 开始时呕吐量及次数较少, 呕吐物为进食的胃容物;后呕吐次数增加, 呕吐物有淡绿色类似胆汁样液体。因患儿出现哭闹, 于2015年5月9日10时收入我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9℃, 心率80次/min, 呼吸23次/min, 血压120/76 mm Hg。患儿精神萎靡, 营养不良, 腹部膨隆, 叩诊呈鼓音, 肠鸣音减弱, 约1~2次/min。腹部超声可在右下腹探及同心圆样结构, 范围30 mm×25 mm, 超声提示为肠套叠。在腹部透视下进行直肠充气使套叠肠管恢复正常, 透视显示肠管全程充气明显, 套叠肠管恢复正常。患儿当时直接排气排便, 大便颜色浅黄, 以粘稠状液体为主。患儿回病房进行观察, 禁食, 补液等对症治疗。2 d后患儿再次出现呕吐, 呕吐物为淡绿色胃容物, 未见有大便排出, 1 d后患儿出现明显呕吐, 呕吐物为草绿色胃容物, 约20 m L, 请儿科会诊建议给予维生素B6及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复查腹部彩超可见右下腹肠管扩张, 蠕动减慢, 壁增厚, 回声减低, 部分肠管呈同心圆样改变, 范围29 cm×29 mm, 超声检查提示为肠套叠。再次在透视下行直肠充气使套叠肠管恢复。1 d后患儿依旧呕吐, 可排出少量稀水样便, 复查腹部彩超, 超声可见右下腹扫查肠管短轴可见同心圆征, 长轴可见套筒征, 超声检查考虑肠套叠。5月14日患儿体温突然高达39℃, 伴有呕吐, 立即行剖腹探查肠套叠复位术, 术中可见腹腔内大量渗出液, 部分小肠肠管内充气明显, 在回盲部发现肠管套叠, 部分回肠套叠进入盲肠管腔内, 并将阑尾套入其内, 可见阑尾充血、水肿、异常肿大, 并与周围肠管粘连, 肠管充血水肿明显,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肠套叠复位术以及阑尾切除术, 患儿术后第1 d化验报告提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94 U/L (正常值0~24 U/L) , 请儿科会诊建议做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术后第2 d患儿呕吐少量黄绿色胃容物, 开始排便, 大便呈条块状伴淡黄色液体。术后第4 d患儿排出淡黄色大便, 无呕吐, 胃肠蠕动恢复, 术后第10 d患儿拆线出院。病理报告结果为阑尾黏液腺囊肿,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伴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恢复良好。

阑尾黏液腺囊肿在临床上较少见, 而幼儿阑尾黏液腺囊肿伴肠套叠的病例更加罕见。阑尾黏液囊肿为阑尾末端因慢性炎症逐渐阻塞, 致其远端黏膜分泌的黏液逐渐在腔内堆积而成[1]。阑尾黏液囊肿较小者, 一般无症状, 如较大又有并发症时则表现为右下腹部包块、隐痛等情况, 另外阑尾黏液腺囊肿分泌的黏液进入肠腔后也可形成反复的黏液样便等, 且阑尾黏液腺囊肿在术前多诊断不明[2]。本例患儿经多次腹部彩超检查, 结果皆为肠套叠, 而直肠充气不能彻底解决肠套叠问题。有文献提及阑尾黏液腺囊肿一旦形成, 可引起其他并发症, 如与小肠粘连引起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 囊内继发出血、感染, 囊肿破裂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等情况[3]。因此在临床诊断时, 首先应与慢性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等鉴别, 另外因其外观与囊肿型阑尾癌无差异, 故术后应做常规病理切片, 确定其有无恶变。虽然阑尾黏液腺囊肿属于阑尾良性肿瘤, 但是建议对阑尾黏液腺囊肿的治疗应彻底切除阑尾, 术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另外应严防囊液渗入腹腔而引起种植, 对囊肿较大有可能导致恶变的或快速病理结果提示为恶性的, 应该行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 以达到根治目的[4]。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154-1155.

[2]Landen S, Bertrand C, Maddern GJ.Appendiceal mucocele and pseudomyxoma peritonei[J].Surgery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1992, 175 (5) :401-404.

[3]梁泉南, 陈邑岐.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2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09, 1 (10) :98-99.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的报纸评论下一篇:校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