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图腾

2024-09-28

民族图腾(共4篇)

民族图腾 篇1

图腾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 是氏族、部落神圣的标志, 被视为守护神, 有吉祥的寓意。由于原始崇拜, 图腾出现并且得以流传。在现代文明社会, 图腾的意义不再是神化的象征, 而更多的带有历史、人文、精神的意义, 它成为具有民族特征的标志。中国民族设计中经常使用图腾的元素作为设计的素材和灵感, 以此增添设计产品的民族意义和亲和力。

一、龙图腾

龙是中国最具有吉祥意义的图腾, 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图腾。《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 角似鹿, 眼似兔, 耳似牛, 项似蛇, 腹似蜃, 鳞似鲤, 爪似鹰, 掌似虎, 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 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 颔下有明珠, 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 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 既能变水, 又能变火。”相传龙是九种动物的集合, 例如鹿角、蛇尾、鱼鳞等。龙汲取这些动物身上最精华的部分融为一体成为龙的形象。事实上, 这些动物是原始各个大小部落的图腾, 在战争之后相互融合, 汇聚为一, 图腾也就随之化而为一, 即为龙。因此龙的受众是最为广泛的, 内涵也是最为深厚的。

龙的姿态很多, 有卧龙、蟠龙、升龙、降龙、坐龙等, 古往今来的设计者们将他们运用在不同的地方。由于龙图腾的信仰意义。古代在服饰制作上, 龙图形通常是皇家特有的装饰图案, 皇帝的服饰上有龙, 并且以具有尊贵意义的黄色为主色, 制成龙袍。少数亲贵也可有龙的图形, 但是不能用黄色, 以此划分等级。清代皇帝服饰上甚至出现九条龙, 并且伴随水纹, 和珠翠, 以此体现延绵不断, 一统山河的意义。除了服装上有龙的图形, 生活器物上也经常能看到龙的原型。中国古代陶瓷上也经常出现龙纹, 常有两条面对的飞龙相对共同盘旋在器皿的外表。用以装饰的玉器珍宝上也有龙形, 例如玉佩经过雕刻加工成为蟠龙形状。现代社会, 龙不再是贵族、皇权的象征, 龙纹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层面。例如印有龙纹图案的手机壳、铅笔盒、袜子、包装袋, 有时一些公司标志的花纹也采用龙纹。

二、凤凰图腾

凤图腾与龙图腾时常共同出现, 表示吉祥、祥瑞, 也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图腾。《山海经》中记载“丹穴山, 鸟状如鹤, 五采而文, 名曰凤。”《孔演图》中云“凤为火精, 生丹穴, 非梧桐不栖, 非竹实不食, 非醴泉不飮, 身备五色, 鸣中五音, 有道则见, 飞则羣鸟从之。”凤在一定程度上与龙相似, 它也是多种祥瑞之鸟的集合。

龙、凤同时出现时, 通常将凤的含义偏向指代女性。例如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等。在一些民族工艺品上也经常让龙、凤相互交织出现, 例如清代康熙年间的龙凤纹五彩瓷盘, 就以龙和凤作为主要图案, 出现在盘底, 华丽、对称、均衡、灵动。当凤单独出现时, 它实际是具有男性指代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凤凰最初是指两种鸟, 凤为雄, 凰为雌。封建帝王常常称自己的住所为凤邸, 帝王诏书为凤诏, 帝王出行的车为凤驾。

凤凰与龙虽然同为中国祥瑞图腾, 但是人们对凤凰的印象都是飞舞的形象, 它没有龙那么多姿态。因此在现代设计中, 人们经常利用凤凰的图形并且结合它飞翔的形象进行设计, 寻找灵感。其中典型的例子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 就是以凤凰的形象作为设计原型从中加以简化, 保留凤凰羽毛的修长、华美特点, 再从凤凰侧面的飞翔角度选取姿势。这些也正好非常符合航空公司的特点, 航空以飞行为主, 选取凤凰切合主题, 流线型的线条即体现了飞行过程中迅速而且华美, 又让人联想到凤凰的羽毛柔美。国际航空公司采取本民族的传统图腾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麒麟图腾

麒麟与龙和凤凰一样也是中国传统图腾。它也是汲取各种动物于一身, 麒为公, 麟为母, 这种表达方式与凤凰有着相似之处。麒麟在神兽的地位上比龙、凤凰要稍微低一等。龙与凤经常连起来并列出现, 例如, 人中龙凤, 龙凤店, 龙凤传奇等等, 可见龙凤的地位相对并列。麒麟则不然, 麒麟属土, 更接地气。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族可以佩戴龙纹, 位高权重的大臣可以用麒麟作为装饰, 由此便可看出麒麟与龙、凤凰之间的地位差距。麒麟为一种祥兽, 相传孔子在出生前和去世后都有麒麟的出现。人们认为有麒麟出现的地方就有祥瑞, 久而久之, 麒麟成为镇宅、辟邪的神兽。因此,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人们喜欢用在建筑门口放上石制麒麟, 敦实、高大、雄伟以此驱邪避凶。不仅如此, 在建筑本身的材料上也广泛雕刻麒麟图案。中国建筑中木雕和石雕中雕刻麒麟的最多, 包括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 都是希望麒麟能够镇宅, 同时也显得高贵、富丽。在中国徽州地区, 木刻房梁上经常刻有麒麟, 除了镇宅以外还希望麒麟能够送子, 比较著名的图样有“麒麟送子, 喜鹊报喜”木雕。中国古代人们也喜欢将麒麟样貌的饰品佩戴在身上, 例如《红楼梦》中写道史湘云有一个麒麟, 一直戴在身上保平安, 而后又因长期佩戴, 变成定情信物传送。

在民族设计中, 图腾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当今社会人们弱化了图腾的阶级含义, 恢复其本来的寓意。在应用过程中原始图腾能为设计的本身增加历史性和民族性, 因此成为设计者们喜爱的设计元素。但是, 也不能让这些图腾引用滥觞, 因此必须深入挖掘图腾的含义, 再配合设计产品的价值意义, 从而做出具有新意的设计。

摘要:中国民族设计中, 图腾是重要的设计元素,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它都被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图腾:龙、凤、麒麟。它们都是祥瑞的化身, 集合多种动物精华与一身, 在民族设计中被引入其形象时, 可以使设计本身不仅具有民族性、历史性而且具有文化性。

关键词:民族设计,龙,凤,麒麟

参考文献

[1]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设计概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

[2]寻胜兰.新民族图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春.民族图形设计[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12.

[4]马蓉.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运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浅析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 篇2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形式;构成

0 概述

云南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艺术的宝库。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更是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它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地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的构成形式,探讨图腾图案构成的形式因素和形式美,从中发现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弘扬和传承云南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开发与发展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概述

1.1 图腾的文化内涵

图腾最早产生于原始时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过自己的图腾文化。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为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图腾是承载神灵和祖先灵魂的载体和象征,也是氏族的徽号或象征。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图腾。在云南,不同少数民族有着各自民族的图腾,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图腾形式和图腾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图案更多的是表达由认知局限所导致的心理、情感和生存期望。通过对图腾的敬畏、崇拜和感激。表达了他们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它体现了祈求、保佑、丰收和驱邪等人类生存的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承载着自然、历史和祖先的信息,也承载着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图腾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原始思维的外在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腾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象征。

1.2 图腾文化形成的历史成因

图腾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其中主要受社会经济状况和思维状况两个方面的影响。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为“亲属”“亲族”等。德国民族学家图恩瓦尔德认为,图腾崇拜意识是原始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因果关系的需求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局部观念系统化的结果。从各民族的图腾来看,图腾的形成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原始民由于对世界认知有局限,对天地自然的迷茫,对生存的期望,对疾病、死亡的无奈,对祖宗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等,都有可能成为图腾形成的要素。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不同程度地保留或残存着不同类型的原始崇拜。有对自然和生存的崇拜,如对神灵和祖先、土地、动植物、日月星辰、原始巫术和文身的崇拜等。他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东西的崇拜正是各民族图腾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人的眼中,自然是神秘的、超能的物质和神灵。在民族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他们把自然和神灵理想化、主观化、人格化,创造出很多图腾的形象,期望通过对图腾物的祭祀和崇拜得到神灵的庇佑,图腾文化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

2.1 云南少数民族图騰的分类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有多种类型,依据图腾所针对的群体划分,可分为民族图腾、部落图腾、氏族图腾、家族图腾和个人图腾等。依据图腾物来划分,可分为物体、文身、图案、符号等。依据图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动物、植物、山石、太阳、抽象形体等。这些图腾的物象通过用拙朴的造型、丰富的图案和神秘符号传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和原始居民的思维和生存信息。

在诸多的图腾形式中,图案化的图腾,即图腾图案的形式最为丰富和多样。

2.2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而成

第一,以动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工具简陋,对自然的认知也非常有限,原始人的生命常常受到来自一些大型动物的威胁,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的脆弱。为了生存,原始人希望凭借其凶猛的力量使自身变得强大。如果与这些动物有血缘关系,就可以得到那些动物的保护并且拥有它们的力量,出于生存和期望的需要,各种形式的动物图腾便成为满足他们内心需要的期望。

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构成中,动物图腾的形式非常比较普遍。虎、熊、猴、羊、蛇、鼠、鸟、蜂、鱼、虫等动物构成了不同的动物图腾形式。

在白族的氏族图腾中,雄性白虎为该氏族所崇拜的始祖,氏族中人都自称为“虎儿虎女”。此外,白族中还有以不同动物为图腾的氏族。如熊氏族、虎氏族、蛇氏族、鼠氏族等。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些动物繁衍的后代,并相信会得到这些动物的庇佑。在傈僳族村寨中,不同姓氏的氏族也常常有自己的动物图腾,如虎、熊、猴、蛇、羊、鱼、鸟等。哈尼人以狗、虎、蛇、鹌鹑等为自己的图腾,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有对图腾物捕食的禁忌。傣族以龙、牛、雄狮、虎、蛇等动物为图腾,并保留了一些图腾的传说以及图腾文身的习俗;彝族以牛和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动物图腾;佤族的动物图腾是牛,在佤族的传说中,牛是拯救佤族的恩人。

第二,以植物为图腾的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图腾构成物是多样化的。在原始民的图腾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图腾观念和图腾形式。除了动物外,植物也被作为图腾的构成形式。认为本氏族能够像所崇拜的植物一样得以生存和延续,能够得到崇拜的植物的庇佑和保护。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植物图腾形式中,葫芦、树木、花、草、茶叶、荞、竹、柚、麻、菌、菜稻、黍、麦等,这些植物大多数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关联密切。

通过将这些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以期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和子孙的繁衍,从而达成满足丰衣足食的愿望和期望。

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将草作为自己的图腾,布朗族以葫蘆和树木作为自己的的植物图腾。拉祜族民间流传着葫芦孕育和人类源自葫芦的传说,认为葫芦是吉祥、神圣之物;傈僳族将荞麦、麻、茶、竹、紫抽木、菌子等作为图腾,这些图腾植物大多是生存必需的食物,反映出傈僳族先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对生存的关注。

第三,以自然物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形式的构成中,有以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这种崇拜反映出原始人由于认知的局限,滋生了对自然的恐惧感和关于自然地神秘感。将太阳和月亮作为图腾体现了原始民对白天、黑夜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迷茫和神秘。

景颇族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和祖先。他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月亮、星辰、风、雷、雨、电等皆有灵魂,可预示吉凶祸福。阿昌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都被太阳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并将太阳以图案化或符号化的形式运用于服饰和祭事动之中。基诺人在背心上、背包上都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基诺人在除夕敲鼓,据说它能带来吉祥。

第四,以雕塑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构成形式中,一些少数民族以柱、桩等形式的雕塑作为图腾。这种雕塑形式的图腾与其他图腾形式相比,由于是人依据内心想象创造的,因此,雕塑形式的图腾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因素,蕴含了更多内心寄托和期望。

佤族的牛角桩图腾是以牛角代替牛派生出来的图腾形式。一些佤族村寨把雕成牛角状的桩子当作牛的图腾来崇拜,从雕刻生动的牛角桩图腾中,反映出了佤族先民对牛寄予的特殊期望和情感寄托。景颇族祭祀桩中的“地鬼桩”,也是少数民族雕刻与绘画结合的一种桩式雕塑图腾。

第五,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的形式构成。在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的形式构成中,生存和繁衍是种族延续的重要前提,在对生育和繁衍无知而又期望种族兴旺的状况之下,以表达繁衍的愿望为图腾对原始人而言就自然而然。种族的繁衍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图腾中,生殖崇拜是很普遍的现象。

基诺族有本民族自己繁衍生息的生殖图腾。哈尼寨门旁男女裸体雕刻,能明显辨认出哈尼族对生殖繁衍的祈祷;在佤族门板上的人物浮雕形象中,裸露男性生殖器官的男子,被奉为男性祖先,是保佑子孙后代繁衍的象征,也是生殖崇拜与生殖图腾的象征。

3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图腾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它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展示出图腾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和艺术气息,也展示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神秘、纯朴、自然的文化特征。

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改变,不同文化与现代审美追求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注重创意的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根植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之中,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之间必然存在碰撞与冲突,但是传承民族文化开发创意经济仍然是不同忽视的。而传承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从地域、审美、方式、途径、可行性等方面进全方位地思考和研究。简单的“拿来主义”和“贴标签”是无法将云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融入现代都市的生活中,更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也就不能真正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

4 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是富于民族个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探讨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构成形式,有助于了解和认识云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特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开发创意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探究 篇3

一、少数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

在我国, 自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我们能够发现, 一种文化的现象就是:历史文化越久远、地理环境偏僻、经济与文化水平落后的少数民族;其民族的服饰的纹样、图案与式样等, 则越是古朴、奇异。甚至有很多饰物也其风格也很独特。如果去探究其真实原因, 那么不难发现这些往往是和该民族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观察不难发现, 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当中, 崇拜图腾事物的投影生动而又鲜明地留在了其民族服饰之上;对其的运用, 更是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在日常的实物和居家的布置等方面, 图腾元素也随处可见;更是日渐的成为了这个民族的代表符号。与此同时, 图腾也就成为了现代服装的图案纹样的设计的灵感与创作来源。这为少数民族的服饰之中, 多元化的表现出图腾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其图腾崇拜的对象;每个民族, 图腾文化又具备着不同的特点;多元化所指的是, 一个民族崇拜图腾内容并非单一方面而是多样化的。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图腾的多元化, 少数民族的服饰当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现。

(一)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其自身的图腾崇拜的对象。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同时, 每个民族在图腾崇拜各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些民族把图腾图案刻画于身体之上;一些把图腾图案刺绣于衣服上、把自己装扮成其图腾模样;还有一些把其图腾动物的皮毛制成衣服, 用树叶和羽毛等, 装扮成为图腾模样, 又或用布料与其他的材料制成图腾式样的鞋帽、头饰等;还有一些则是于其服饰之上绘制图腾图案, 以此来象征其图腾动物的形状等。如彝族于妇女服饰之上刺绣图腾物马樱花, 姑娘或者小伙子的荷包、腰带上绣上马樱花, 他们在生活上的各个细节都能看到马樱花的踪影;苗族是把牛作为他们的图腾物, 梳子是有牛角的木梳, 苗族姑娘头上也会有各式的银角;羌族是把羊作为图腾物, 羌族人在脖子上会悬挂羊毛线来模拟羊的形状, 他们的穿着也离不开羊皮;高山族崇拜蛇图腾, 他们会以纹身的方法将蛇的图案形象刻画在身体上, 在他们的服饰上, 以蛇纹为装饰服装形成了高山族服饰的个性色彩。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 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的痕迹以及其图腾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二) 多元化的材质选用

在我国少数民族图腾的信奉, 除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之外;其服饰的选材, 也具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有些把崇拜图腾的物用布缝制为挂件, 挂于腰间、装饰家用;有些则是做成图腾物模样青铜器的艺术品放在家中欣赏;有些精致的时尚挂包用铆钉组成了图腾的图案, 颇有一番特色;一些拥有象征意义的石雕以及木制的首饰, 也会被他们加工成为图腾样式;还有的用树叶、羽毛等装扮成图腾的模样。甚至有些则干脆的直接把图腾动物的毛皮披于身上, 用以显示其对于图腾的崇拜、敬仰。这些说明了图腾在材质的选择之上, 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 多元化的选用题材

我国的少数民族, 崇拜的图腾对象都各不相同, 因此也造成了多元化的选择题材的现象。有些民族把动物当做其崇拜的图腾, 有些则信奉植物, 以及还有些信奉山川或者河流等自然事物;有些则信奉多种图腾崇拜物的结合。因此这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装扮, 在服饰上的选用题材差异大, 往往是同中有异, 多元化现象也很多。

(四) 应用范围的多元化

图腾文化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少数民族的服饰中, 还经常应用在家居布置和装饰之上。如一些做工较为精美的艺术品、摆设品, 被制做成图腾模样, 用此当做少数民族的图腾来崇拜。从这里就能够看出, 图腾应用的范围, 越发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图腾崇拜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宗教文化, 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极为深远, 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信仰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表现于民族的服饰之上, 也就是依据图腾的同体化原则;经过进行对图腾的服饰形式的模仿, 以及把服饰直接做成图腾物形状, 又或用图腾物皮毛做成衣物;及对图腾物体态、纹身进行模仿, 于服饰之上绘制出图腾的图案等, 这种种的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已经足够说明, 图腾的崇拜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是巨大的, 这种图腾崇拜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每个少数民族人们的心中。

三、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遗存

图腾崇拜作为人类文明旅程的最早驿站, 已经渗透入人类各个领域的生活。作为一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服饰,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服饰;无论色彩、图案的纹样以及样式等方面, 都有不同程度的图腾崇拜的保留, 承载着每个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色彩之上的各式各样、饰纹上的瑰丽多彩, 款式上的富有特色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腾崇拜遗存, 这份遗存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 图腾崇拜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心里, 并且被少数民族人们用巧夺天工的手艺诠释在服饰文化之中, 使得服饰文化因此而增姿添色。图腾崇拜, 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生活方式, 产生了很是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服装的设计而言, 提供了新鲜有用的元素, 运用这种元素设计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更是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图腾崇拜是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 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遗产, 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任平.浅议宗教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5)

民族图腾 篇4

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信仰也包括了他们所喜爱的某种特定的生物,他们将这些生物看着精灵,并作为自己的图腾,同时也相信这些精灵会永远保护自己。而且在远古时代人类大都认为自己的族群是源自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在祭祀的时候就将这些物种定为自己最古老的祖先,并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也就是他们的图腾,因此图腾文化是可以被看作人类发展中精神领域中最奇特的、最原始的文化现象之一。

2 毕兹卡与“白虎”图腾

“毕兹卡”是土家族的语言(土家语)词汇,意思是“说土家语的人”,是土家人的自称,也是别人对土家族人的称呼。关于毕兹卡的白虎图腾主要来自于两则神话,即白帝天王和廪君神话。廪君,是毕兹卡对于老虎的称呼,也就是虎君。古老的毕兹卡族人将老虎称为“利”,那么公虎就是“利巴”。“巴”是远古巴语对“石”的称呼,毕兹卡族人将这一称呼沿袭了下来。“利巴”就是居住在岩石洞里的老虎。毕兹卡族中廪君的“廪”和“利”,都属于毕兹卡族的土语,是对“虎”的称呼,廪君就是住在岩石洞里的“虎君”。这里的君是族群“族长”的意思。《路史·后记·太昊伏羲氏》中曾有记载过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熠,后熠生顾相,熠处于巴,是生巴人,顾相就是务相,也就是毕兹卡的族长廪君,他是华夏始祖伏羲氏的后代。毕兹卡神话记载,廪君姓巴氏,名为务相,出生于钟离山赤穴,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的长阳县,与山上黑穴其余的四姓氏族群决定形成统一的部落,为了争当统一部落的首领,五个族长商量决定进行以剑击石和制土船的比赛,获胜者即为部落首领。比赛结束巴务相获得了胜利,被大家一致拥立为廪君,这就是以白虎为图腾的虎族的雏形。后来廪君为了让自己的族群发展壮大,决定带领大家到更富裕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母系氏族族长盐阳女神,母系族以虫为图腾,女神被廪君深深地吸引,并向他求爱,可惜被廪君拒绝,这深深伤害了盐阳女神,导致女神因爱生恨,为廪君迁徙制造各种障碍,但最后廪君还是战胜了女神,带领族人到达了目的地,从此廪君的种族得以繁衍生息,成为今日的毕兹卡,也就是土家族。

3“白虎”图腾对于毕兹卡民族体育的影响

图腾是民族宗教信仰的体现之一,它表达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毕兹卡对于对“白虎神”的崇拜正是本民族宗教信仰的主要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崇拜才产生了早期的民俗舞蹈和各种祭祀时的竞技活动,而这些舞蹈和竞技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衍化成该民族最原始的民族体育活动。例如毕兹卡最富有盛名的摆手舞就是由古代巴民族白虎舞演变发展而来。现今当地百姓的后裔仍然崇拜“白虎神”,还有不少“白帝天王庙”的存在,这些就是毕兹卡人过去祭祀祖先群跳“摆手”的场所。而毕兹卡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就是对白虎动作的表现,特别是摆手舞中“甩同边手”的动作就是对老虎“龙行虎步”的模仿。另一种祭祀的舞蹈是流传于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靠近清江一代的巴东、建始和恩施三县(市)交界之地,是一种极具特色,“击鼓踏歌以兴哀”的体育形式,巴东称“撒尔嗬”,建始叫“闹灵歌”或“散忧祸”,恩施称为“跳丧鼓”。后两者更确切,丧鼓是形式,散忧祸是内容,散忧祸是汉字译音,毕兹卡土语,其本意是驱邪散忧,遗福敬福之意。《莺府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巴人尚武,击鼓踏歌以兴哀。”“父母初丧,鼙鼓以哀。其歌心狂,其众必跳,此乃槃瓠白虎之勇也。”[1]可见这种源自于图腾的崇拜而在祭祀和欢庆所体现的形式逐渐成为了一个民族的习俗,从而形成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特性和文化。

4“白虎”图腾背景下毕兹卡民族体育的价值

4.1 促进毕兹卡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白虎”民族精神的延续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中固然有其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也不能否认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些精华部分在对民族青少年品格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西方各种文化给予我们的民族文化强烈的冲击,这种强烈的冲击延伸到我国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养影响是巨大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过程中,早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教育应与学校教学相结合,并特别强调了把民族体育项目增加到体育教学内容中。可见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到由于民族体育项目自身的民族性、娱乐性,使得人们在参与民族体育的过程中是十分愉悦的。早期毕兹卡人大多生活在山区,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恶劣,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走、跑、跳、投、攀登、爬跃、射箭等技能,这些技能在不断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这些技能就是毕兹卡民族体育的雏形。同时也正是这些技能造就了毕兹卡人民不畏艰险险阻、积极向上、骁勇善战的品格。而这些品格恰恰就是“白虎”图腾所表达的“崇武尚勇”的精神内涵。

现今湖北省每四年一次的民运会,就包含各种毕兹卡的民族体育项目,如摆手舞、民族式摔跤、高脚竞速、陀螺、押加等。通过这些民族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将毕兹卡的民族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承和发展。

4.2 毕兹卡民族内部的教育价值

毕兹卡“白虎”图腾中精华部分是毕兹卡民族教化最好的素材。尊敬师长、遵循传统一直是毕兹卡的教育之重。在土家族的大型庆典活动中对于图腾的祭祀无不体现长辈对后辈的言传身教。尤其在体舞结合的摆手舞中所传唱的“英雄故事”都是在赞扬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毕兹卡儿女们在这些庆典和祭祀活动受到熏陶,深受感染的同时也时刻要求自己不忘前辈的精神,让毕兹卡“白虎”图腾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潜移默化地在毕兹卡民族后代中一直流传下去。

4.3 毕兹卡民族体育在大众体育中的价值

当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就越来越高了,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也正是其中之一。经济水平越发达,生活越多元化,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就越迫切。目前比较流行的健身运动如有氧健身操、动感单车、广场舞等虽然参与的人群比较多,但是这也并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毕兹卡所在的偏远山区,大型的广场都没有多少,更何况这些健身俱乐部。那么他们健身的首选就是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场地设施的限制,只要有一片稍微平坦的空地,就可以跳起来,动起来,大家围着篝火跳着摆手舞,拿起一根木棍就能玩起莲湘,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要积极发展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是国家对民族体育的肯定,更为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毕兹卡居住的山区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缓解民族地区运动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更是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健身难的需要,现今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了毕兹卡群众健身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4.4 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斯大林在其享有盛名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这一论著中明确指出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对“民族”这个词语给予了一个定义:民族就是一个共同体,它体现在是人们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它是一个稳定的共同体,而民族认同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上。毕兹卡民族体育中体舞结合的项目具有明显的身体表现性,这让参与者接触更加频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最终达到培养各自的民族认同感。

四年一次的毕兹卡民运会就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极为有效的活动。在民族运动会期间,人们进行高脚舞狮、打陀螺和跷旱船等各种民族体育项目。让每个毕兹卡儿女都能在活动中感受群体的强大力量,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内部稳定团结的必要性以及自己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促进了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5 毕兹卡民族体育的传承

5.1 强化各级政府职能,发挥政府扶持传统体育活动的作用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与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在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的手段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干预,而且对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需做的大量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单靠地方的文化部门也是不够,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需要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完成。

毕兹卡所在地方政府应将毕兹卡民族体育文化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中,确立其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将民族体育的发展作为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民族体育文化体系,成立民族体育协会,配备充足的专业人才,为开展毕兹卡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提供专门的指导,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地区的全民健身工作中,政府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民族体育的锻炼和宣传工作中,确保民族体育积极的发展。

5.2 民族体育与地区旅游经济相结合,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毕兹卡所在地多处于山清水秀的深山之中,未被污染的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氧吧,湖北恩施州地处鄂西南的盆地正是毕兹卡聚居地之一,它位于长江以南的清江中游段,东起江汉,南接潇湘,西连川渝,北穿豫陕,被媒体们誉为中国的“硒都”,拥有举世罕见的丰富的硒资源。自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开通后交通的便利也带动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据调查恩施州2014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类收入就达到了75亿元,并逐渐成为了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将民族体育项目作为旅游景点的表演项目,让游客们在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的同时参与到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中,一方面增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更是加深游客对于毕兹卡民族体育的认识,对民族体育也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5.3 将毕兹卡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地区学校体育教学

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将其纳入到地区学校体育的教学之中。当前学校体育也在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而民族体育项目大多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规则也比较简单,比较利于开展,同时这种传统的体育形态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充实和丰富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更让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接触民族体育项目时也接受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无论是从扩展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从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来看将民族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可行更是十分必要的。

6 结论

“白虎”图腾作为毕兹卡的精神信仰,是一个民族的本源,影响该民族的方方面面,民族体育的形成正是源自于对图腾的膜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民族的东西已渐渐消亡,但民族的精神核心必须予以保护,民族体育的价值正是民族核心文化之一,因此必须通过对民族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和发扬。

摘要: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查阅,对毕兹卡“白虎”图腾文化和民族体育价值及传承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从“白虎”图腾文化毕兹卡背景下来分析图腾对于毕兹卡民族体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其民族体育的包含文化传承价值、内部教育价值、健身娱乐以及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特定价值。同时也对毕兹卡民族体育的传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白虎”图腾,毕兹卡民族体育价值传承

参考文献

[1]徐开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

[2]涂绍生.土家族民间体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5.

[3]陈正慧.1995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4]黄柏权.土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2000,02.

上一篇:期货价格下一篇:《小狗包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