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基金

2024-07-09

基本养老基金(共12篇)

基本养老基金 篇1

摘要:我国的养老收支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的基础上, 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探索。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实证分析

1 扩大征缴费源实现统筹基金账户的收支平衡

(1) 尽量扩大养老保险的参保覆盖面, 扩大统筹基金的征缴费源。

加强监察队伍和力量, 树立企业和个人强烈的参保意识, 将缴纳社会保险费提高到纳税高度, 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前国务院总理朱容基曾强调指出,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在于有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 必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提高收缴率。《根据《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止2006年末, 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 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131万人。从上面的数据来看, 超过80%的就业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参保率非常低, 养老扩面工作有大量潜力可以挖掘。

(2) 参保员工和企业应如实上报其缴费基数。

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会遇到企业瞒报, 少报缴费工资, 以图少交养老保险费, 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和城市相当广泛地存在, 政策规定养老保险费应以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准计算提取, 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各种津贴、经常性奖金和其他工资。有些企业只以职工的基本工资来参保, 或者把工资性开支化整为零, 然后只以部分工资计算缴纳;或者巧立名目, 使部分工资性报酬脱离工资总额范围;有的企业转移部分工资开支渠道, 有意逃避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是造成统筹基金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做到应保尽保, 如实参保, 是摆在我们做实际社保工作的人面前一项急待解决难题。

(3) 全国实行统筹基金调剂。

我国地大人多, 各地情况错综复杂, 比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老城市的统筹基金是不够支付的, 而像深圳、大连等一些新兴城市的统筹基金比例并不高, 企业压力并不大, 通过一定程度的调剂来解决统筹基金的缺口问题。

(4) 出售国有资产来填补统筹基金账户的缺口。

配合深化经济制度改革, 在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改制时, 将一些效益低, 规模小的中小型企业出售、转让、改制获得一部分资金来填补统筹基金账户的缺口。

(5) 国家财政的补贴。

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当迅速, 国家财政虽说仍然有困难, 但相比过去国家财政已大大改善, 国家财力还是有一定能力为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补贴, 实际上, 目前国家每年对各困难地区养老金还是有补贴的。

2 做实个人账户

为了做实个人账户, 就必须了解造成目前“空账”原因。养老保险制度中设立个人账户, 是为了职工未来养老进行预先积累, 但目前承担着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统筹基金有很大的缺口, 因此, 个人账户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被挪用为养老金, 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空帐”问题。所以, 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一定要分开管理, 而不能实行统一管理, 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有着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律, 统筹部分是现收现付式, 而个人账户部分是积累式的, 如不能做到分开管理, 难免会穿新鞋走老路了。所以, 做实个人账户首先要跳出两种基金统一管理、相互调剂的思想, 实行“统、账”分离, 使“统”和“账”各行其道, 分别核算, 分别管理, 互不侵占, 个人账户基金独立运营。

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来看, 做实个人情况应当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 绝非一步就可以做得到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做成功的。有句名言叫“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 做实个人账户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只要我们瞄准这样一个做实个人账户的大目标, 顺势而为, 并在逐步做实的过程中, 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3 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1) 国家应尽快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 依法管理和规范基金投资以及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

应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立法, 依法管理基金的投资, 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应制度化、法制化, 使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 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国家、省、市应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 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按照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投资和监督管理。投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相互制约, 有各自的职责, 互不隶属。投资管理部门内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投资法规和政策进行投资管理, 监管部门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按照法律规定的投资办法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 确保基金按照规定去运转。

(2) 社保基金的投资应明确规定为委托理财。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业理财人员还不多, 也没有资本市场投资经验, 直接投资风险比较大, 考虑到社保基金的收益目标和风险, 通过竞投方式、委托金融机构代理等, 签订代理合同, 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4 提高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

八十年代以来, 由于发达国家老龄化日趋严重, 养老金明显入不敷出, 养老保险制度不得不进行改革,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案。一般而言, 人口预期寿命越长则退休年龄越高。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是在50年代初,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人均预期寿命制定的, 那时我国的预期寿命才50左右, 以北京为例, 50年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53.9和50.2岁, 今天, 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延长至73岁, 可见目前职工的退休年龄已显偏低, 横向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偏低的, 所以, 适当提高职工退休年龄是完全可能的。

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 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会带来双重影响, 就个人而言, 退休者可以享受更长的养老金领取期, 领取更多的养老金;就社会而言, 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会加速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赡养系数增大、领取养老金人口增多等诸多问题, 若养老金替代水平、职工退休年龄和我国现行人口政策不变, 要维持现有保障水平不降低, 结果是养老金急剧膨胀, 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因此,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的不足。

提高职工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 毕竟老职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是要高过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基本养老金的支出。据专家估计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 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 减支160亿元, 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提高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是有利的。

总之,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十多年以来, 保发放是一切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上面提到许多维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的具体办法, 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 没有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医疗状况就不可能改善, 失业率就会上升, 职工的工资也不可能提高, 企业没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基金也很难在市场中找到很好的投资渠道, 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 无论是现收现付式的统筹基金账户还是积累式的个人账户要实现长期的上收支平衡都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统计局 (2007年5月18日) .

[2]郑永溥著.剖析基本养老保险个体参保的投入与回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李珍等著.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基本养老基金 篇2

第十七条受托机构应当将养老基金单独管理、集中运营、独立核算,可对部分养老基金资产进行直接投资,其他养老基金资产委托其他专业机构投资。

同一个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托管机构与投资管理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第十八条申请养老基金托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的机构,需向受托机构提交申请。受托机构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参照公开招标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养老基金托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申请人进行评审。评审办法及评审结果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建立健全受托机构、托管机构和投资管理机构竞争机制,不断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水平。

第十九条受托机构及其董事(理事)、监事、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与委托人合同约定。

(二)利用养老基金资产或者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侵占、挪用受托管理的养老基金资产。

(四)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或者利用该信息从事或明示、暗示他人进行相关的交易活动。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托管机构

第二十条本办法所称托管机构,是指接受养老基金受托机构委托,具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经验,或者具有良好的基金托管业绩和社会信誉,负责安全保管养老基金资产的商业银行。

第二十一条托管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安全保管养老基金资产。

(二)以养老基金名义开设基金资产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和期货账户等。

(三)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

(四)负责养老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复核、审查和确认投资管理机构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

(五)按照规定监督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活动,并定期向受托机构报告监督情况。

(六)定期向受托机构提交养老基金托管和财务会计报告;定期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提交开展养老基金托管业务情况的报告。

(七)按照国家规定保存养老基金托管业务活动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八)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二条托管机构发现投资管理机构依据交易程序尚未成立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拒绝执行,立即通知投资管理机构,并及时向受托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托管机构发现投资管理机构依据交易程序已经成立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立即通知投资管理机构,并及时向受托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托管机构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受托机构合同约定,情节严重的。

(二)利用养老基金资产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接管的。

(四)受托机构有充分理由认为托管机构应当被终止职责的。

(五)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有充分理由和依据认为托管机构应当被终止职责的。

(六)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托管机构职责终止的,应当妥善保管养老基金托管业务资料,在45日内办理基金托管业务移交手续,新的托管机构应当接收并行使相应职责。

第二十五条托管机构及其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托管的养老基金资产与其固有财产混合管理。

(二)将托管的养老基金资产与托管的其他财产混合管理。

(三)将托管的不同养老基金资产混合管理。

(四)侵占、挪用托管的养老基金资产。

(五)利用养老基金资产或者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或者利用该信息从事或明示、暗示他人进行相关的交易活动。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投资管理机构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所称投资管理机构,是指接受受托机构委托,具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经验,或者具有良好的资产管理业绩、财务状况和社会信誉,负责养老基金资产投资运营的专业机构。

第二十七条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确保独立投资运营;应当健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制度。

投资管理机构及其股东、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养老基金资产和受托机构利益的证券交易及其他活动;在行使权利或者履行职责时,应当遵循回避原则。

第二十八条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投资管理合同,管理养老基金投资组合和项目。

(二)对所管理的不同养老基金资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

(三)及时与托管机构核对养老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结果。

(四)进行养老基金会计核算,编制养老基金财务会计报告。

(五)按照国家规定保存养老基金投资业务活动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六)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九条投资管理机构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委托投资资产出现的投资损失。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受托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一)养老基金资产市场价值大幅度波动。

(二)有可能使养老基金资产的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其他报告事项。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管理机构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受托机构合同约定,情节严重的。

(二)利用养老基金资产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接管的。

基本养老基金 篇3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做实个人账户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1993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1997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述改革目的在于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的养老责任共担,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由单位全部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基金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由个人缴费形成。基本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设计“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政策考虑,是以统筹基金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所需,以个人账户应对将来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偿付难题。

从制度上看,“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效率,但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里面没有资金,只是一个名义账户,由此产生了众所周知的 “空账”问题。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在不断扩大,2004年“空账”规模为7400亿,2011年为1.5万亿,而近几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了1.7万亿,增长速度惊人。严重的“空账”问题如果不予解决,不仅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提升,而且随着个人账户“空账”不断扩大,会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面临巨大的支付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果断采取措施,早日解决这个潜在的“隐患”。

二、做实个人账户的必要性

做实个人账户后,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账征收,互不挤占。统筹基金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个人账户基金储存积累,实现个人账户基金“由空到实”的根本转变。另外,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未富先老的阶段,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无疑给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带来巨大挑战,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我国可以很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也避免了这种“寅吃卯粮”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实现部分积累制的模式,体现社会共济。当然了,这对于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探索更好的适合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将会有更大的意义。

三、做实个人账户的对策

(一)逐步调整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是决定养老负担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保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退休年龄提高,平均享受养老金年限就会缩短,养老金总负担就能降低。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在一个侧面增加了社会养老的压力,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危机也逐渐凸现出来。据有关资料显示,如果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1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增加收入40亿元,同时减少支出16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调整退休年龄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个人账户基金分地区分时期进行做实

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规模来源已久,已经积累了高额的“空账”规模,2011年时这一“空账”规模甚至达到1.5万亿的历史高值,要一次性解决绝不可能。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资金变得越来越雄厚,这对于我国做实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对于我国分地区分时期进行做实个人账户都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这也要考虑一个哪些地区先行哪些地区后行的问题,我认为这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财政实力和人口结构,并据此分时分地进行落实。

(三)明确政府责任,采取分担原则

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力度,给予养老保险制度更多财政上的支持,在做实个人账户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加速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提供物质基础。

(四)“统账分离”,基金分开

所谓“统帐分离”就是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独立运营。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社会统筹基金,而个人账户基金则可以交给有一定实力的投资公司来进行运营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社会统筹基金挤占和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现象的发生,为做实个人账户提供制度上的有力保障。

(五)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要遵照统计、劳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掌控参保单位或个人的缴费基数,强制征收养老保险费,对欠费大户公开曝光。要加强再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险政策的融合,提高再就业资金中社会保险补贴支出的比重,逐步使政府投入产生促进再就业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效益”。要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等手段,督促企业提高申报率、参保率和缴费率。此外,在落实困难企业解困措施过程中,要将解决困难职工基本生活问题与解决养老保险缴费问题结合起来,既治标又治本。对缴费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抢救性”的征缴措施,即通过专业机构评估、政府审批同意,允许企业以具有保值潜力的土地和房产预缴或抵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政府财政会同社保经办机构对这些待变现资产统一掌管,合理经营,并适时拍卖变现,力求保值增值。同时,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存量资金,要与存储银行协商,以政策许可的上限计算利息收入;对存量较大的地方,在现有的增值方式如国债、定期存款等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放宽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尽量使其稳步增值。(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焕章.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2.

[2] 韩海涛. 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成因及对策[J],青海金融,2008.

[3] 李一鸣. 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

[4] 龚文芹. 中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12.

[5] 罗狄欧.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给付水平的几个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 高曼丽.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与投资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3.

基本养老基金 篇4

2014年2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 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这两次制度改革使得人们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关注持续升温。尤其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及近年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缺口风险的背景下, 人们越来越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及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养老保险基金, 作为一国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必然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对于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的计量性和可获取性, 同时考虑到对计算结果的实证考察的经济性, 本文以2006~2013年为样本区间。为了解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选用股票市值smv、寿险保费收入lii、银行业资产ba的年度数据来分别测量各省份股票市场、寿险行业和银行业的发展程度。目前,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覆盖面和规模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因此采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占GDP比重 (bei) 来代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程度。

为揭示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金融结构的差距, 本文还选取了影响金融结构的四个重要因素: (1) 金融相关比率FIR, 用以衡量各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 (2) 人均GDP, 用来表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 该指标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后果; (4) 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 缩写为fiv。同时考虑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速回落, 股市大幅波动, 因此引入金融危机 (xn) 这个虚拟变量, 2006~2009年取值为0, 2010~2013年取值为1。

三、模型的设定和实证过程

(一)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和pedroni协整检验。

面板模型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因此为了避免现实经济中许多并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导致计量分析出现的“伪回归”现象, 影响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在进行回归前需要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首先需要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确定数据的稳定性, 本文使用EVIEWS11.0中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八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增加数据的平稳性, 部分数据使用了对数变换, 通过检验发现, 五个解释变量和三个被解释变量变量均为平稳变量。然后将各变量进行pedroni协整检验, 得出smv与bei、FIR、人均GDP、ord、fiv存在着协整关系;lii与bei、FIR、人均GDP、ord、fiv存在着协整关系;ba与bei、FIR、人均GDP、ord、fiv存在着协整关系, 这些变量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二) 回归模型的建立

1、模型类型检验。

面板模型分为混合效应模型、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 分别计算三种模型对应的最小二乘回归的残差统计和F统计量, 同时仅限于以样本本身的效应为条件进行研究, 所以将模型选定为固定效应的混合回归模型, 就是把面板数据混合在一起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估计参数。

2、回归分析。

本部分运用固定效应的混合回归模型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等因素对股票市场、寿险市场、银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1, 然后进一步对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归纳和简要的讨论。 (表1)

通过上述的协整检验, 说明模型中的三个被解释变量分别与解释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同时回归方程中得到的残差也是平稳的。直接对原方程进行回归, 得到的回归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解释力。

3、实证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 运用EVIEWS11.0, 采用固定效应的混合回归模型进行面板估计, 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1。从六个模型的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对我国股票市场、人寿保险市场、银行业存在着显著地促进作用, 并且在引入金融危机变量前后实证结果并没有明显变化, 均为显著的正值。

同时根据表中的回归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 养老金资产对保险、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影响依次递减。尤其是养老基金结余对于保险市场的影响在数量和统计上特别显著, 在模型B和E中, 养老基金结余/GDP对寿险收入的弹性最高, 均达到了0.9以上。也就是说, 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产/GDP规模每增加1%, 寿险收入将至少提高0.9%。同时其他四个模型中得到的结果也非常显著;第二, FIR是金融相关比率, 用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在上表的实证结果中, 各个模型的系数均为负值, 表明我国现有金融结构对于不同的金融行业均是抑制作用;第三, 人均GDP在六个模型中都十分显著, 表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金融发展;第四, 在模型BCDEF中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于被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正值系数。说明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把资金投向养老基金、商业寿险、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投资;第五, 三组模型中加入金融危机这个虚拟变量之后, 部分指标的系数显著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A与D相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从不显著变为1%的水平上显著, 而且拟合程度也有所增加。模型B和E相比, 金融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变得不显著了。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养老保险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越来越多, 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的相对占比也发生了变化, 我国金融结构逐步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 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 推动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调整监管者功能定位、发展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 能够积蓄大量的长期资金, 将其注入资本市场, 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创新、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变国内失衡的金融结构;第二, 利用养老金改革的契机, 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养老金融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综合监管体制提供发展契机, 能够改变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现状, 降低我国间接融资的风险。同时, 它的发展可以连接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现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秉文, 孙守纪.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澳大利亚、冰岛和瑞士三国案例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08.2.

[2]郑秉文.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资产的冲击及对中国养老资产投资体制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 2009.10.

[3]诸艳霞, 黄斌.养老金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来自典型OECD国家的经验证明[J].公共管理学报, 2009.1.

基本养老基金 篇5

3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5亿人、2.34亿人、1.18亿人、1.24亿人和7988万人,分别比去年底增加332万人、1061万人、107万人、232万人和213万人。

今年一季度,各地特别是南方各省克服冰雪灾害的不利影响,顺利完成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于春节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针对物价持续上涨,各地按照要求相继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较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一季度11个省、区、市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已全部到位。

1至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8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36%。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指导督促各地在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基础上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及早发布本地区工资指导线。指导推动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推进保障工资支付的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指导有关省份切实做好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加强企业年金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工作,指导229个扩大试点城市制定试点方案并启动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表示,将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探索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办法,逐步形成援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失业调控,建立失业动态报告和失业预警制度。以扩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研究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如何借基金养老 篇6

如果遇上美国1973~1983年那样的10年熊市,投资基金岂不是无法保本?据统计,美国道琼斯指数近50年来保证不会亏损的投资期限至少是lO年,美国1973~1983年10年不赚钱是极为极端的情况,中国股市目前不亏损的下限是5年。投资的期限越长,亏损的概率就会越小。若你储备养老金投资基金的期限为20多年,这也是几乎能确保你的投入稳赚不赔的关键。

定投让你拿得住

为什么强调定投,而不是凑足一笔钱后整笔投入呢?定投均摊成本、降低风险的作用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让你拿得住。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储备养老金时最难的问题是难以坚守,他们往往缺乏选时的能力,更难忍受单笔投入在熊市中的巨额亏损,导致要么赎回,要么陷入选时怪圈,疲于奔命而无法坚持。定投每次投入小,均摊成本使其在大熊市中也不会有大的亏损,投资者对其损失不会太敏感,因而能够拿得住。对养老金储备而言,拿住是最重要的。

灵活配置基金是首选

那该投资啥基金呢?如果你具有选时和选择绩优基金的能力,可以选择绩优基金公司在股票仓位设计上灵活度比较大(标准是股票仓位上限在90%以上,下限在30%以下)的基金,这种基金才有可能真正在熊市中通过大幅度减仓(比如到30%以下),来规避资产损失。切记在退休前几年,一定要选择一个股市的相对高点,将该基金全部抛出或转入中低风险基金。

ETF有助控制不确定性

对于经常发生次贷危机导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金融市场而言,20年是一个太长的时间,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中国基金业的历史还太短,很多考验还未经受,还远远没有产生经受过长期考验的基金常青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或者基金,基金的业绩可能因公司、经理、市场、规模等任何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巨变。这意味着在长期中选择符合以上标准的基金即使能够做到,也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为了控制这种不确定性,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基金可能是长期投资的不错选择。该类基金尤其是ETF完全复制指数,其业绩几乎完全不受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变化的影响,完全跟随指数和市场的趋势运行。而正如上面所说的,长期中指数的收益几乎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懒人选生命周期基金

如果没有选时和选择绩优基金的能力,怎么办?生命周期基金可能就是不错的选择。它几乎是专为缺乏基金投资知识的人设计的,其股票投资比例随年龄日益逼近退休而不断下调,非常符合越临近用钱风险越低的投资保本原理。这种基金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你进入的时机得宜,该类基金会在你退休时成为一只纯债型基金,退休后仍然可以当作组合基金持有。

定赎取用养老金

基本养老基金 篇7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老基金具有规模大、制度安排和资金累积周期长的特点, 对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数据显示, 1992年我国参保职工为8500万人, 离退休人员为1700万人, 抚养比是5∶1;但是到2005年, 抚养比就降到3∶1;预计到2020年实现小康的时候, 我国退休人数将超过1亿人, 届时抚养比将变成2.5∶1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 我国养老保险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规范管理, 特别是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必要流失, 更显得迫切而必要。

1 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

1.1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个人帐户数据量大、数据复杂、数据变化快, 数据的录入要求及时准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城镇职工身份权益, 也是职工的私有财产, 经办单位必须按月记入。由于每个职工个人参加工作时间、技术等级的不同、当月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工资属于变数, 且有显著的不统一性。

投保人员情况复杂。目前养老基金是由各统筹地区分别征收、支付和管理的。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收入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防止外地人员的流入, 各地普遍严格限制跨地区的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基金转移。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格局, 使得各统筹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 只能管理本地区参保人员的有关情况, 而对参保人员在异地是否曾参保则无人过问。由于投保人员一生中可能出现失业、停保、续保、异地流动等情况, 必须对个人帐户管理工作量有足够的认识。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如何, 在客观上势必造成了养老基金的流失, 从而加大了养老基金支付的压力。

缴费工资基数虚假, 侵犯职工应得利益。根据国务院文件[国发 (2005) 38号]精神, 从2006年起,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标准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且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有些人为此认为, 这是由于养老金支付缺口太大, 国家不堪其负, 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基金全部转嫁给参保个人, 因此他们有意少缴或者干脆漏缴自己的养老保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于人于己都十分有害。一些单位无视国家法纪, 虚报、假报工资总额, 逃、减基本养老保险费, 这不仅是逃避社会保险义务, 也是对职工个人利益的侵犯。因为社会保险属于二次分配, 少报工资总额, 实际是减少职工个人帐户应得的份额。

想方设法“提前退休”。根据现有的养老金计算办法, 无论缴费年限长短, 其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此外, 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影响并不大, 因此有些参保人员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以提前退休。出于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的考虑, 一些企业也希望借此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尽管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广大参保人员多缴费、多延长缴费时间, 从而有效抑制提前退休行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 出于个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考虑, 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参保人员, 在自身条件并不完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还是千方百计地选择了提前退休。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利益, 而且由于釜底抽薪, 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养老保险基金更加大了风险。

1.2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保险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使社会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使广大离退休人员及其亲属都知法懂法, 增强法制观念, 使得人人都关心养老保险, 人人都懂得养老保险, 提高养老保险帐户的自我管理意识。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作。

规范管理业务,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准确地划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记入、结转、修改、支付和结算等业务, 制定各自的业务规范。对养老保险金欠缴、缓缴、补缴的单位和个人, 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额的记入、计息和结转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全国城镇所有就业人员 (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各种性质企业的员工) 都要交纳养老保险金, 个人和单位交纳的比例要统一, 建立养老保障资金的个人账户, 全国联网、全国流通,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个人账号与身份证号合一, 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全部记录到个人账户上。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 不得提前支取。职工如果意外死亡, 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一是做到基本养老保险费应收尽收。对于企业故意找各种借口拖延缴交养老保险费的, 决不姑息, 坚决加收滞纳金。二是增强征缴的透明度。变事后审核为事前稽核, 能有效防止企业少报漏报缴费基数, 对企业故意漏缴、少缴的, 一经核实除严格要求补缴, 加收滞纳金外, 还应从法律、法规规定上明确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度, 加大缴费基数的准确程度。

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信息化系统。养老保险开展较早, 养老保险信息化远远滞后,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尽快完善养老保险的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二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职能。将社会保险征缴信息与企业工资总额、企业税收、职工的生存状况等信息联动, 以科学的方法促进养老保险的征缴, 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三是加大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力度, 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提前退休行为的产生, 确保基金的安全。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基本养老保险人个帐户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数据量大, 延续时间长, 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员的流动量增大,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序越来越大。必须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即计算机管理。每月基层单位以报盘形式上报职工工资总额, 传入系统后, 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每个职工的当月养老保险个人应缴额、单位应缴额和帐户注入额。每年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利率公布以后, 即对上年个人帐户额进行结转, 并对本年利息进行计算。每年打印公布一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帐单, 让职工做到心中有数。

2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养老保险帐户管理同样重要。它是一项由政府立法强制征收的专项计息基金, 是养老保险工作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基金的管理。

2.1 加强监检工作

首先, 必须认识到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基金是“养命钱”、“活命钱”, 基金运芝的正常与否, 直接影响到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监检工作不仅是参保职工的迫切要求, 也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需要。

监检工作应该从“收支”两条线上开展, 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收缴不力基金自然会出现严重缺口, 支付不当, 入不敷出。所以必须从两头把关, 同时还应加强对中间环节的监检, 对运营、对管理状况监检。

2.2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确保解决缺口的有效途径, 要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进行资本运作, 只有通过运营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在传统储蓄性投资不放弃的前提下, 运用多种手段, 建立多种渠道。可切入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收益相对较大, 但风险也大, 在投资时应首选风险小的证券。如地方政府债券, 这些证券由政府的信誉为保证, 风险度小, 收益高于储蓄。但在这方面投资运营队伍, 在资金投入上也应控制好数量、比重。也可向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这项投资风险小, 收益稳定, 但必须注意期限长的特点, 应合理分配投资比例。

2.3 做好防范风险工作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必须注视支付风险, 这种风险往往是以隐性态势存在, 但一旦发作, 又具突发性, 因此要格外注意。

支付风险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体制风险、财政支付风险、收缴风险, 要防范风险必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已发布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这对确保基金运营保值增值, 依法实施监督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管理, 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会不断健全完善, 蓬勃发展起来的。

参考文献

[1]张秀梅.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分析[J].理论界, 2007 (6) .

基本养老基金 篇8

1997年我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着手建立适合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 具有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特征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制度”) 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养老保险平衡则是养老保险体系运作中的首要关注问题。

然而, 由于我国精算业起步较晚, 目前对养老保险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即使使用定量的方法也往往直接将灰色预测、回归分析等数量方法和模型套入养老保险实务中进行测算, 往往忽略了生存概率、收入情况、保险替代率、覆盖率等因素对养老保险平衡分析的影响, 难以得出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结论。本文将以养老保险精算原理为基础, 建立科学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 综合分析各影响因子, 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平衡问题, 从精算学角度, 对我国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基本养老保险平衡模型构建

借鉴周渭兵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文中对基本养老保险平衡的精算模型构建如下:

假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目标区间取n年, 职工开始就业年龄用a表示, 职工退休年龄用b表示 (假定男女职工开始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相同) , 职工死亡极限年龄用ω表示。用c表示缴费率, k表示养老金年调整率, Ti表示养老金替代率表示第1年a岁职工的平均工资表示第1年a岁职工的平均养老保险金, g1表示个人因素导致的工资增长率, g2表示社会因素导致的工资增长率, lx, s表示n年目标期间内第s年初x岁职工人数, Is为第S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Es为第S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首先分析第一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

当I=1时, 有

所以

第S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Is为:

再看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部分:第一年x岁职工在其退休时的养老金为则:

第s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Es为:

在我国现行部分基金制的养老金模式下, 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质即利用养老保险缴费前期的收入盈余抵补后期的支出赤字, 这样, 部分基金制下的养老保险平衡也就意味着目标期末时社会养老保险总收入和总支出相等。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平衡Bs可表示为:Bs=Is-Es

三、基本养老保险平衡模型实证分析

1. 基本养老保险平衡精算模型的参数设定。

根据以上测算公式, 我们需要对未来相关经济变量做出假设, 然后根据精算模型进行测算。 (1) 测算期间:考虑到我国正处于迅速城市化和养老保险扩面过程中, 外界环境变化大, 测算期间不宜太长, 所以本文测算期间为2008年到2020年。 (2) 参保年龄和退休年龄:本文在测算过程中假定职工参保年龄为21岁, 男、女性的退休年龄统一为58岁, 参保人口的最大存活年龄为100岁。 (3) 2008~2020年人口预测:本文根据2005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及2000—2003的生命表对人口进行预测。其中出生率假定为1.21% (参考2008中国统计年鉴) , 男女比例为1.15:1。 (4) 缴费工资按照《关于统一2008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设定为2325元。 (5) 缴费比例依据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调整规定设定为33%, 为计算方便假设其保持不变。 (6) 设个人因素引起的年平均工资增长率g1=1%, 社会因素引起的年平均工资增长率g2=7.5%。 (7) 本文假定个体替代率为Ti=80%, 养老金年调整率为ki=4.5%。

2. 基本养老保险平衡模型的实证分析。

根据本文已建立的平衡模型, 在对参数进行假设的基础上, 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平衡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测算结果如下:

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1) 缴费率:缴费率的高低取决于缴费者的承受能力。缴费率低, 缴费者负担轻, 有利于企业自身积累;反之亦然。因此, 在确定缴费率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目前, 一般认为, 社会保险多项统筹费率的极限为30%, 其中养老保险项目统筹费率约为22%~24%。 (2) 征缴率:在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水平的因素中, 征缴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征缴率高, 养老金的收入增加, 反之, 收入降低。 (3) 替代水平:替代率高, 养老金支出数额就大;替代率低, 养老金支出数额就小, 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就容易实现。发达国家的替代率水平一般只有退休前工资的40%~50%, 我国现在替代率水平偏高,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 (4) 老年抚养比:养老抚养比小, 社会养老负担就轻;抚养比大, 社会养老负担重。老年抚养比的大小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5) 就业年龄:就业年龄低, 在职职工养老金缴费者人数多, 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就越多。一般来说, 职工的就业年龄是比较稳定的, 就业年龄的降低很困难。一是因为受学校教育年限的限制, 就业年龄不可能太早;二是受法定就业年龄的限制, 就业年龄必须在16岁以上。 (6)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提高, 则在职职工人数增多, 退休职工人数减少, 老年抚养比降低, 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就容易实现。 (7) 年龄构成:当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时, 全部职工中退休人数所占比例增加, 老年抚养比增大, 社会养老负担增加。 (8) 工资增长率:工资增长率越高, 缴费工资基数越大, 养老保险金缴费收入的增长就越快, 同时退休时养老金待遇标准就越高, 因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也越快。一般来说, 工资增长时, 全体在职职工的工资都应相应增长, 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长, 但社会因素导致的工资增长率增加有助于缩小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 (9) 养老金增值率:养老金增值率越高, 养老金增值速度就越快, 能够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更多的增值收入。

通过测算可以看出, 按照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运作模式,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入不敷出”局面将愈演愈烈, 随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 预计201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缺口将达到-263450万元, 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到-1104880万元!日积月累的养老保险基金债务犹如一座高楼摇摇欲坠, 随时都可能威胁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建立较晚与西方发达国际相比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 比如:高替代率、高赡养率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偏重;养老保险体制转轨带来沉重的转轨成本等。另外, 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形成了退休年龄早、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下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 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冲击, 使得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平衡问题日益严峻。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望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推进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平衡的实现。

1.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为基金支出节流。

现行退休年龄还是目前高赡养率、高缴费率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2015年以后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从业人口数开始递减, 若继续维持现行的退休年龄将会给养老保险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根据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选择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法将会很好的减轻养老金支付危机, 目前大多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已经由60岁左右, 计划逐渐延长至65岁或67岁。考虑到我国的现行退休体制和就业压力, 建议设立专项失业保障基金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可采取分地区、分阶段、先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方法, 逐步推进。

2. 加快工资制度改革, 为基金收入开源。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尚处在较低的水平, 而这种缴费工资低局面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 加快工资制度改革, 增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势在必行。建议加快工资货币化进程, 同时对工资外收入实行规范化劳动收入货币化, 推行合理的、科学的年薪制和“计时计件”工资制薪酬制度, 扩大养老保险费基。

3. 拓展基金投资渠道, 提高基金收益。

根据2001年前的政策规定,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 而不能用于购买企业债券、股票、实业和不动产, 更不能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即使2001年起规定社保基金可投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但2003年投资股票的比例仅5.1% (见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 。投资渠道的单一, 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低的局面。我国的投资环境同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起来, 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处于保值增值的考虑限制养老保险的投资领域是有道理的, 但必须看到, 我国已具备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的基本条件。而且只有通过养老保险基金多元化的投资, 才能凭借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高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 增加基金收入, 缓解收不抵支的矛盾, 从而降低缴费率。

4. 合理消化转制成本, 减少基金支付压力。

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是指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 低工资制度使得职工没有个人积累, 本应用于职工个人养老积累的部分被强制性地用在了国家建设上的份额。我国从1986年开始建立劳动用工合同制、1993年确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其制度、2000年为世纪交替年, 根据有关测算, 中国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规模在这四个时点分别为2020亿元、11085亿元、35686亿元和50354亿元。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历史债务一旦爆发几乎会将养老保险基金压垮。

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楚, 养老保险的支付有其特殊性, 不需要一次性清偿, 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年偿还, 这样就可以减轻政府筹资的压力, 很好的解决历史债务的清偿问题。建议建立科学的债务清偿体系, 以中央政府负责为主, 地方政府负责为辅, 由中央政府出面作担保, 同时通过中央财政集中专项资金补贴地方财政的该部分清偿支出, 根据当地所负担的历史债务的份额以及所涉及的退休者年龄状况和当地财力情况, 由各级地方政府决定是一次性偿还是分批偿还, 利用的政府诚信, 使居民作为债权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渭兵.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3].彭浩然, 陈华, 展凯.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变化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 2008 (6)

[4].曾宪奎.印度工资的高增长实现国强民富[J].经济研究, 2008 (6)

[5].王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精算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

[7].林宝.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1)

[8].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J].社会保障制度, 2001 (3)

[9].吴世农, 韦绍本.上海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 1998 (4)

基本养老基金 篇9

一、研究综述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研究, 理论界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向, 一是从基金缺口产生的原因入手, 研究解决对策。[2]二是建立基金缺口模型, 进行量化分析, 从而从精算技术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3]三是对某一解决对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4]本文将利用精算技术建立河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模型, 测算出2012年~2030年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并着重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是否能够化解缺口进行分析。

二、建立模型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但由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行之初就采取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更多的是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向“统账结合”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制度成本。因此, 本文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分析只考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相关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5]目前, 很多研究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一起来考虑基金缺口的问题, 这样就模糊了个人账户做实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分别考虑统筹账户的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的基金缺口。

1. 统筹账户基金缺口测算模型

统筹账户收入包括:企业根据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0%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 或者不能明确工资总额的企业, 则按照职工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统筹账户的支出包括:职工离退休后, 其基本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从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支付, 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足列支或没有个人账户储存额的, 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等, 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正常调整机制增加的基本养老金, 按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 分别从个人账户储存余额和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因为个人账户领取金额不足的下一部分将在个人账户基金缺口测算模型中详细解释。故在此, 为了分析简便, 仅考虑基础养老金支出。根据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 (办字[2006]77号) , 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额+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额) ÷2×缴费年限 (含视同缴费年限, 下同) ×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为了简便起见, 我们假设t年所有统筹账户支出=t年参保人员退休职工人数×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参保人员平均缴费年限×1%

另外, 本文假设t年所有统筹账户收入=t年职工工资总额×20%× (t年参保人数/城镇人口数)

那么, t年统筹账户基金缺口

以2010年为例, 根据2010年河北经济年鉴, 当年参保职工lt-lt, r=728.94万人, 参保离退休人员达lt, r=259.5万人;万元, 平均缴费年限按照规定, 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方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假设20岁参保, 到60岁退休时最长缴费年限为40年, 考虑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过程, 我们假设2010年平均缴费年限为20年, 以后每年涨1年, 直到2030年达到40年。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 职工平均工资从1990年到2009年20年间年增长率为14%, 职工工资总额同期平均增长率为12%, 我们假设未来20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仍保持14%, 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保持12%。

对于参保职工的预测, 我们按照河北省总人口2000年至2009年0.53%的年平均增长率, 城镇人口比例线性增长至2030年达到60% (国际化城市水平) , 参保职工人数占城镇人口数比例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 退休人数占参保职工人数比例每年增长0.2个百分点, 从而可以得到2011年到2030年缴费职工和退休职工人数的预测值。

代入公式后, 我们可以得到2010年至2030年各年的统筹基金收支缺口。

按照5%的折现率计算, 2010-2030年间统筹基金缺口现值高达2.37万亿元。降低统筹账户基金缺口的一个有效办法为有三种, 一是扩大参保面, 即提高lt/TLt的值;二是提高缴费率即把20%提高到20%以上;三是降低养老金替代率, 即将1%降低到1%以下。根据目前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 后两种措施都不现实, 且易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扩大参保面。

2. 个人账户基金缺口

根据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 (办字[2006]77号) ,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额=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缴费额=职工本人上个月实发工资的8%。但是, 需注意的是如果个人缴费基数小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则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如果个人缴费基数大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则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洛正清、陆安 (2010) 根据国发[2005]38号文, 为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建立了精算模型, 本文借鉴其研究成果, 记缺口在领取人退休之年的现值为Q, 则

为年给付12次的延期n年的x岁终身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记计发月数为N, 退休年龄为x, 个人账户退休之年的积累额为Gx。

按照现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3.5%来算, N的临界值为349.323, 与现行计发月数比较, 无论什么年龄退休, 都存在额外收益, 即无论什么年龄退休, 个人账户都存在基金缺口。

根据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 (2000—2003) 养老金业务女表 (CL4) , 当x=40, i=3.5%时, Q=0.1682G

对退休年龄从40到70岁, 利率i分别为3.5%和5%时, 个人账户基金缺口Q/G的数值进行测算, 得到图1

从图可以看出, 一是个人账户基金缺口随退休年龄的上升而增加, 二是随着退休年龄的上升基金缺口对折现率i的敏感度也在下降。

洛正清、陆安 (2010) 认为对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的影响因素有: (1) 继承性; (2) 计发月数; (3) 利率。但笔者认为:第一, 可继承性并不是形成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的影响因素, 因为商业年金也有可继承余额类的产品, 只要在制度设计时将可继承性考虑在内, 来确定缴费率、月计发金额等因素是可以避免缺口的。第二, 对于计发月数, 如果我们设计制度时, 令N=1/ (1-v1/12) , 那么基金缺口也可以为零。第三, 从上表和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利率的上升, 基金缺口下降较为明显。但随着退休年龄的上升, 基金缺口下降的幅度也在下降。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对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的分析, 本文对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有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1.努力扩大参保面, [6]统筹账户具有现收现付的性质, 扩大参保面有利于增加统筹账户缴费收入, 对于抵减当年统筹账户基金支出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2.科学的确定计发月数, 充分利用精算技术确定计发月数, 以降低个人账户基金缺口;或者利用缴费确定型年金 (DC) 技术, 根据个人账户的收入水平来以收定支。

3.提高利率水平。拓宽投资渠道,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投资利率, 有利于缩减个人账户基金缺口。比如按照美国401k计划, 经参保人同意以后, 可以将个人账户基金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过去十年的投资收益率也证实了, 扩大投资渠道确实可以提高收益率。

除了以上三种技术上的措施以外, 为了有效应对统筹账户基金未来几十年的巨大缺口, 财政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防止基金缺口累积到一定程度影响到个人账户做实的可实现性, 甚至于形成财政无法负担的局面。

摘要: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日益增大, 已经关系到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为此运用精算技术对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分别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削减基金缺口的政策建议:一是扩大参保面;二是修订计发月数;三是提高利率水平;四是提高财政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养老金要做大, 更要诉诸公平[N].南方都市报, 2011, (12) .

[2]梅琼, 迟文铁.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 2010, (09) .

[3]高建伟, 丁克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 15 (1) .

[4]孙博, 董克用, 唐远志.生育政策调整对基本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11, (2) .

[5]郑功成, 尽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J].经济纵横, 2010, (9) .

基本养老基金 篇10

我区利用劳动部社保中心开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分析模型, 在2007年-2009年基本养老保险实际运行基础上, 对我区未来5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前景开展了预测分析。主要是运用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等外围数据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数据等变化趋势来预测和分析、评估未来的基金运行风险, 以便加强基金管理,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一、预测的方法

依据起始年城镇人口结构和未来农村迁移人口规模, 再考虑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死亡率, 来预测城镇人口;通过城镇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因素确定城镇就业人数, 根据已参保职工和每年新增参保职工, 确定参保职工人数;再根据参保职工构成和各年龄段职工的退休率确定新增退休人数;养老保险征缴收入根据分年龄、性别的参保职工人数和缴费工资水平计算, 加上财政补贴、投资运营收益等构成基金总收入;养老金支出根据分年龄、性别的退休人数及养老金水平计算得出, 加上丧葬补助等其他支出构成基金总支出。

二、可能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

在测算过程中, 由于存在可能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反映我区的实际情况。如外部数据中我区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参与率, 分性别失业率以及人口迁移等数据无法取得, 只能用全国数据来代替。内部数据中大部分从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数据中提取, 不足部分同比例放大后得出, 加之垃圾数据对正常数据的影响, 虽然在参数的取值上, 也运用了一定的修正方法, 但也必将影响预测结果。但从长期来看, 还是基本能反映我区养老保险将来的运行情况。

三、预测结果

(一) 城镇人口

由于城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水平较低, 加之人口预期寿命稳步提高, 导致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 (见城镇人口年龄构成图) 。

从预测起始年开始, 城镇劳动年龄 (15-59岁) 人口占总人口的71%,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9%, 老年负担系数为12.3%;到预测期末, 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为53.4%,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4.3%, 老年负担系数上升为52.2%。由于我区城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较全国水平低, 从长期来看, 负担较重。

(二) 参保人数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就业人口参保率的提高, 参保职工总人数在未来50年内将持续上升, 2048年前后达到峰值472万人。此后, 随着城镇就业人数的减少而下降, 到2058年为458万人 (表一)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长期基金收不抵支的主要原因是城镇人口老龄化带动退休人数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参保职工增长率, 导致制度内抚养比不断降低、负担系数持续上升。制度内抚养比为:2008年2.67名职工供养一名退休人员, 2058年为1.2名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 (见城镇人口老年负担系数、制度内负担系数与养老金支出分析图) 。

(三) 基金总收支

1、收入

在评估长期基金总收支状况时, 为直观起见, 评估指标均为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相当于缴费基数的比例 (暂称为收入费率、支出费率和结余费率) 。基金运行的主要趋势见2008年-2058年支出、征缴收入、总收入分析图和表二。

2008年基金总收入相当于缴费基数的比例为36%, 灵活就业参保人数所占比例的提高带动这一比例连年小幅下降。2015年前后, 伴随基金总体征缴率的上升、灵活就业参保人数所占比例趋于稳定及基金利息收入增长, 基金收入费率从28%开始缓慢下降, 2058年为26%。

2、支出

由于2005-2009年连续五年较高幅度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预测起始年基金支出相当于缴费基数的比例为23%, 处于短期相对高位。其后, 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替代率的降低带动基金支出费率缓慢下降, 2019年达到最低点21%。随着人口出生高峰年代出生的女性步入退休年龄, 尤其是2028年新增退休人员超过16万, 带动基金支出费率持续上升。2058年, 基金支出相当于缴费基数的36%。

3、结余

总收入减支出, 当期结余费率2009年为7%, 2024年达到预测期内最高值12%, 随后逐步下降。但当期没有缺口。

征缴收入减支出, 2009到2013年当期没有结余, 结余费率为负数。之后缓慢上升, 2023年结余费率达到预测期内最高值4%, 随后逐步下降。2031年基金开始出现缺口, 直到预测期末。

四、主要结论和对策

(一) 主要结论

1、2009年是“十一五”期间的第四年, 是近几年制度运行最好的年份。养老保险扩面速度和缴费人员占参保职工的比例均达近年最高水平, 基金征缴收入和当期结余增幅较大, 基金短期抗风险能力提高。但是, 基金增收受城镇劳动力和工资迅速增长拉动较大, 目前制度运行仍存在覆盖面窄、低龄就业人员参保率偏低等问题。

2、短期 (未来10年) 全区基金运行总体走势乐观。基金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 基金积累规模不断扩大, 短期基金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短期基金运行的主要风险在于养老保险经办效率和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如果扩面速度和基金征缴率不能维持现有水平, 财政转移支付占基金支出的比例达不到“十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部分年份可能出现基金收不抵支问题。

3、按现有的人口增长模式和退休年龄政策运行, 养老保险基金长期 (未来50年) 支付压力巨大。长期基金运行的主要风险是人口老龄化。在人口不断龄老化、制度内负担系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即使退休人员平均替代率仅保持略高于40%的水平, 到预测期末中性假设下的基金支出仍达到缴费工资基数的36%。

4、退休年龄政策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最重要的内生变量。分析表明, 乐观方案下长期基金运行状况的改善主要源于退休年龄的提高。

5、通过及早筹划人口政策、退休年龄及其他养老保险政策的适当调整, 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以适当提高人口生育率和退休年龄为主要特征的乐观预测方案下, 到预测期末, 征缴收入减支出后的基金缺口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再加上做实个人账户和必要的财政转移支付, 完全能够实现制度的健康发展。

(二) 对策

1、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现行制度激励机制。发挥新计发办法缴费与待遇密切挂钩的优势, 通过实行浮动费率等方式吸引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提高扩面速度, 利用当前城市化速度快、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有利时机, 积累基金, 完善统账结合的机制。严格提前退休, 对破产、改制等造成的政策性提前退休, 建立规范的财政补偿机制。

2、适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为防止城镇人口老龄化进程过快, 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提高生育率, 以便保持老年抚养比的相对稳定, 将对维持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冲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尽快研究制定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 积极稳妥地分步实施, 争取用20-30年的时间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均统一到65岁。

4、积极推动做实个人账户, 以利于长期保持基金财务的可持续性。及早做实个人账户, 兑现职工个人缴费所有权归属个人的承诺, 能将部分养老金待遇支付责任逐步转由个人承担, 有效降低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和支付风险,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摘要:运用精算分析方法, 对我区未来50年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前景预测, 提出应对可发生情况的对策。

保障是养老基金本源 篇11

养老本源:保障

养老理财投资,顾名思义就是管理投资人用来养老的钱。戴德舜指出,养老理财最重要的不是获取高收益,而是能规避风险保障安全,细水长流地获取稳健收益。实际上,其本质就是让投资者获取保障,对此投资者可选择收益稳健的基金,如保本基金、债券基金以及专业的养老基金等。

以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为例,戴德舜强调,基金的特点就是稳健投资,追求绝对收益。投资策略方面,基金将充分考虑宏观背景来选择行业和不同类别资产仓位的配置比例,同时精选景气板块和个股进行投资,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全程配合运用止盈止损策略来锁定已得收益,从而达到保障目的。该基金以“3年期定存利率(税后)+2%”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在实现既定投资目标同时将可能的损失最小化。

保障关键:止损

戴德舜特别强调,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在追求绝对收益、实现养老基金保障目标的投资策略中,止盈止损策略最为关键,从而可严控基金下跌风险,争取下跌幅度不超过个位数。其中止损策略非常重要,甚至比止盈策略更重要,是对投资人投资习惯的约束。

止损策略包括两类,一类是产品净值从高位回撤时的止损,另一类为收益率落后大盘,市场调整时的止损。对于第一类止损设置两个级别警戒线,并进行实时系统监控。当基金资产净值回撤超过一级警戒线时逐步减仓;当基金资产净值回撤超过二级警戒线时强行平仓。对于第二类止损策略,大盘上涨后,如果基金收益率落后大盘超过警戒水平,一旦市场调整,基金管理人将及时进行止损保护,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或确保已实现收益。

海富通:绝对收益投资“熟手”

海富通基金在绝对收益产品投资方面并非“新手”。据戴德舜介绍,海富通基金目前绝对收益产品已经囊括了年金、社保、专户等,总体规模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判断,在各种阶段合理配置不同类别资产,平衡股票债券现金管理等工具,从而得到绝对回报。

从2005年首批获得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开始,海富通为全国8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年金资产规模,在2010年又获得了社保投资管理人资格,在为实现养老资产如何保值增值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海富通养老收益混合基金的此次发行,也是首次将整个投研团队管理企业年金资产经验运用到了公募产品领域,打造了该款贴上争取“绝对收益”标签的产品。

展望后市,戴德舜指出,经济形势总体上还将波澜不兴,股票更多是结构分化机会。“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可能呈现下降趋势,对债券市场相对有利。在此背景下,海富通养老收益基金可充分把握股债市机会,获取稳健回报,给投资者提供保障,助力其安心养老。”

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研究 篇12

(一)概念的界定

养老基金监督是指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税(或费)征收、养老基金运营、养老金支付全过程的监督,这一般被称为广义的监督;而对于养老基金运营的监督,一般被称为狭义的监督。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征收和支付环节的问题较少,政府的监督重点放在养老金运营的监督上,即狭义的监督上。在本文中,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狭义的监督方面。

(二)养老金监督的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当我们分析对于养老基金运营的监督时,风险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而关于养老基金面临的风险,投资风险最为突出,它可以作为养老金监督的直接原因。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即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价格会随时发生变化的风险。20世纪中后期以来,基于风险分散以及对投资收益的平衡,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探索证券投资等养老基金投资的多元化渠道,逐渐超越简单国债和货币组合,涉足股票、房地产等更高风险的资产类别,养老基金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养老基金监管制度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正如约翰希克斯所说:商业经济制度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如何找到减少风险的途径的问题。2001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也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养老基金的建立并不等于问题的终结,基金的各类风险必须面对。

2. 深层原因。

关于养老基金监督的深层原因,笔者从养老金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入手。首先这一性质表现在养老基金关系到众多平民百姓的老年生活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其次,养老基金与财政和税收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再次,养老保险资金的收支已经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并且从世界范围内发展的趋势看,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事实,这将使养老基金对经济特别是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值得提及的是,从本质上说,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一种代理理财的行为,基金的实际所有人与养老基金资产管理人、基金资产托管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金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将使得监督成为必要,非常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养老保险很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完全问题。

二、中国加强养老基金监督的紧迫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监督工作从一开始的摸索,到集中严格管理,再到放松投资限制与强化基金监督,可以说,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一部分的养老基金渐渐地依法步入了扩大投资范围与加强投资监督并重的新轨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法制基础还不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尚待发展,要控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实现成功的监督,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一)中国面对着一个尚待规范和发展的新型金融市场

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波动偏大,且市场中可投资的品种较少,缺乏能够规避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另一方面,由于监督层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导致基金业进入困难,我国证券市场上私募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法外经济超过法内经济成为法律规范市场的奇怪现象。这一现象至少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资本市场属于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投机性占主导地位;二是基金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基金管理制度的漏洞在法外经济的大肆扩张下暴露无遗。

(二)金融投资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投资同其他领域一样除了必要的外部环境,还需要两方面的资源:充裕的资金和专业人才,两者缺一不可。现阶段,中国金融投资机构在硬件上可能不存在很大问题,然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则是制约金融投资及监督发展的重大瓶颈。再者,中国的基金组织中,由于契约的不完备和制度规范的缺失,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双方的制衡能力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造成了基金持有人的弱委托和基金经理人的强代理关系,这也是当前存在的显著问题。

(三)金融市场的法制不健全

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信托法中对于受托人的义务规定不够严密,缺少对“信赖义务”的规定,这就使得委托方的权益处于危险状态。在对资产外部保管的条款方面,对于托管人与资产管理人的独立性问题规定不明确,这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显然,这将给养老基金监督工作带来很大阻力,“无法可依”将使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国外养老基金的监督措施

在探讨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学习一下国外比较规范或流行的养老基金监督措施。迄今为止,关于各种制度设计和监督机构运作的文献仍然非常少见。对养老基金的运营实施监督主要是借鉴了银行等其它相关行业监督的经验:其一,运营前审批发放运营许可证;其二,在运营过程当中进行监督和调查;其三,在运营问题出现后采用补救措施,对于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一)准入标准与审批

具体的准入标准,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国家只允许养老基金以开放式基金的形式运作,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有些国家以信托基金或基金会的方式建立养老基金计划,一般对基金经理较少实施严格的职业证书要求,并且基本上没有资本金和储备要求,而是把这些纳入谨慎性标准之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监督方法,例如美国,对多方共同管理的资产有附加要求,并且管理基金需要监督机构的赞同,但是,同欧洲的普遍做法一样,没有像智利等拉美国家那样对基金管理公司实行严格的财务要求。

关于基金运作的审批,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养老基金计划以少数几个开放式基金为基础,基金的审批构成了监督机构的主要活动之一,通常设有专门管理这种审批活动的部门;另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对发起养老基金的雇主不要求任何特许。运营的必要条件是通过他们赖以建立的文件而间接地设立的,这些文件要公布信托条款和养老金计算公式,指明每个人的特定责任。其它许多经合组织国家一般采用类似美国的做法。

(二)监督和检查

大多数监督措施的核心都在于对养老基金的运营活动进行监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养老基金财务状况报告的审查和现场监督。在这两个方面中,各国基本相同的一点是监督机构都会要求取得财务报告,只是在财务报告的频率要求和深度要求方面,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三)合规性监管

在这一方面,有些国家更倾向于采取事前行动,强调根据有关政策法规来检查养老基金的经营决策活动是否合法或合规,目的是谋求通过在侵害事实发生之前进行规范和限制,防患于未然。有些国家侧重于事后行动,其矫正性行为更像是民商法诉讼。此外,有些监督者还依赖于以通过披露问题的制度造成坏名声的形式进行道义劝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有措施都要求养老基金的监督必须建立在政治中立的基础上,但这种权威的地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美国家通常会设立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其它国家多数都是把养老基金监督机构作为某个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通常是作为金融监督当局、劳动部门或保险监督机构的一部分,在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则由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督当局实施集中监督,全面负责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督。

四、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的思考

有了前文对养老基金监督的理论及部分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紧迫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养老基金监督的必要性、必然性以及规律性,同时又是因国而异的,中国的问题多,相应的策略也应该与之相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少,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几个主要的策略。

(一)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种理念。就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一路高歌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努力着一步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投保人、基金经理人和基金监管组织都应该抱有一种风险的意识,开展风险管理。其次,风险管理贯穿于社保基金投资的全过程, 是投资运营后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风险管理离不开符合市场情况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有赖于完善的公司内部投资管理部门, 以及保障有效监督机制的风险管理的稽核和监察部门,这就要求重视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业务能力培养,改善队伍结构,提高监督质量。

(二)考虑向谨慎人的监管模式的转变

根据监管当局对投资资产组合类别和比率的限制程度,国际上存在定量限制监督和谨慎人监督两种基本模式。研究表明,在谨慎人监管模式下,养老基金持有的高风险资产高于实行定量限制监管的国家,并且在收益率、风险以及灵活性上也更胜一筹。因而,随着一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养老基金规模的壮大以及监管者水平的提高,各国一般都会逐步从定量限制监管模式向谨慎人监管模式过渡,放松对投资工具和比例的限制。比如,加拿大2005年取消了对海外投资的最高限制规则;墨西哥于2002年改革了养老基金的投资规则,允许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等等。

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机构发达程度低,相关法律和制度环境不完善,应当采取定量限制监督的模式对养老基金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中国需要把定量限制监督的模式作为主要策略,但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谨慎人监督模式的方法适度引进来,一方面两种模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成长之中,我们既需要自我完善,又需要尽可能多地和世界上多数国家接轨,才可能为下一步国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建立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在目前,应当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规定任何机构进入养老基金管理行业都必须满足这些标准,并经过监督机构的严格审批;必须制定严格的退出标准和程序,一旦养老基金内管理者无法满足有关标准,就必须自动退出养老基金行业。当然所有这些机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和发达的资本市场。

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还有诸如人们多提及的法制健全的问题、人才引进的问题、市场化的问题、海外投资的合理化问题等等,都是我们现阶段及将来长期需要坚持的策略,需要继续研究并尝试、实施。

摘要: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的策略是:要考虑风险管理, 考虑向谨慎人的监管模式的转变, 建立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三方面因素。

关键词:养老金监督,风险,金融市场,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珍, 孙永勇, 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李珺, 杨一帆.金融危机中养老基金投资的反思与启示[J].上海保险, 2009 (6) .

[3][美]阿伦.S.摩拉利达尔.养老基金管理创新[M].沈国华,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红林, 高桂林, 王云生, 张新勇.发达国家保险监管制度[J].时事出版社, 2001 (5) .

[5]欣静.国外如何监管社保基金[J].社区, 2007 (3) .

[6]乐飞红.美国退休金的基金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 2000 (9) .

上一篇:创新型下一篇:电影名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