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

2024-09-21

农村城市化(精选12篇)

农村城市化 篇1

1 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宜再增加

根据中国国情和人口发展, 中央确定了到2020年保持1.2亿hm2耕地的红线, 为保住这一红线, 保护耕地的政策和措施越来越严格、严厉, 对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越来越强化。2008年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重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但是,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加速发展时期, 对建设用地需求依然强劲, 耕地减少速度仍然很快。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表明, 1996年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耕地保有目标为1.28亿hm2, 但2001年实际保有耕地就跌破该目标, 减少为1.276亿hm2。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由1.3亿hm2减少为1.217亿hm2, 年均减少超过66.67万hm2, 目前的耕地面积距红线仅一步之遥。因此, 许多人对保有1.2亿hm2耕地并不乐观, 有专家也认为耕地面积在2013年后将跌破1.2亿hm2底线。

事实上, 现有的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即可满足我国人口达到峰值的需求。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预测, 我国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75%以上。另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总人口2050年达到峰值为15亿, 早期有预测我国人口峰值为16亿。为留有余地, 人口峰值按16亿、城市化率按70%估算, 届时城镇人口为11.2亿, 农村人口为4.8亿。根据建设部规定, 城、乡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上限分别为120㎡、150㎡。如此可以简单估算, 届时全国城镇建设总用地需要1346.66万hm2,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需要720万hm2, 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合计为2066.66万hm2。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公布的数据, 2005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就已达到2386.66万hm2, 超过按照人口峰值16亿、城乡人均建设用地均按上限标准估算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也就是说, 2005年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经足够我国城镇化达到70%、人口达到峰值 (16亿) 时使用, 不需要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是建设总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5年全国建设用地总量3193.33万hm2, 2007年底达到3273.33万hm2, 2008年达到3313.33万hm2。笔者没有查到最近两年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数据, 但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5年数据, 2005年全国建设总用地中城乡居民点占地近75%, 在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约占70%。按照城镇化水平达到70%、城乡居民点用地分别按上限标准进行估算,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在城乡建设总用地的比重应为34.8%。因此,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潜力十分巨大, 也需要成为未来城镇扩展建设用地的来源。事实上, 农村建设用地除居民点用地外还有独立工矿等建设用地, 其中也有相当部分闲置废弃地可以复垦。因此, 不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将在很大程度上遏止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 如果复垦到位, 甚至可以增加耕地。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在一些地区就已经提出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增减挂钩”的思路。2008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开始进行“增减挂钩”试点。“增减挂钩”既是在不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思路。

2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路径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 不仅仅因为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已经足够城乡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按有关部门规定的上限标准、人口达到峰值时利用, 还因为我国缺乏耕地后备资源, 经过近几年对后备资源的整理复垦, 耕地补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 建设用地效益城镇远远高于农村, 如,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与集体独立工矿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的47.9%, 如果扣除建设用地中的水利、交通和特殊用地, 则占到全市城镇村建设用地的64.3%, 平均每一农业人口占有建设用地高达498㎡, 但22%的人口占有64%的建设用地只创造了10%的二、三产业产值。另外,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交易事实上已经大量存在。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农村居民点整理试点, 一些城市郊区也在进行宅基地换房试点, 均属于对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增减挂钩”模式的探索。

但是, 目前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宅基地换房试点模式不仅局限于小区域范围内, 且不是市场化运行, 遇到了诸如资金困难等问题, 也难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远距离向城市流转。重庆已经开始进行的“地票”试点,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 构建起农村建设用地远距离向城镇流转的桥梁, 不仅扩大了农村建设用地向城市的流转范围, 且完全市场化运做。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最重要的不是在农村集体内部的流转, 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向城镇流转。同时, 目前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宅基地换房试点, 基本局限于小区域范围或城镇周围的农村, 但小区域范围内的流转不能解决建设用地流转的根本问题, 毕竟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远离城市, 经济发达省份普遍缺少建设用地指标更需要跨省流转。不能解决远距离、跨省市的流转就难以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 就难以坚守1.2亿hm2耕地的红线。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以指标形式进行交易, 可以实现远距离、大面积流转, 可以切实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也为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全国性市场奠定了基础, 使其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笔者认为全国性建设用地市场应该逐步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主要路径。

对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要点笔者另文已有阐述, 这里要强调的是:流转要实行耕地先补后占, 交易市场定价, 所得用于农民清退闲置废弃建设用地、耕地整理复垦和迁居, 土地交易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权益,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禁止农村建设用地继续扩张。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上市交易可以解决耕地整理复垦资金短缺、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收益、激发农民或村集体清退废弃闲置建设用地积极性等。更重要的是,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市场化, 有利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可以转化为流动资本, 提升农村土地资源价值, 激活并带动城乡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 统筹城乡土地用途管制,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建设用地供求平衡, 更好的保护耕地, 保障城市建设用地, 支撑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市场化流转, 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当然,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的市场化交易制度的建立, 还面临或带来一些问题, 如, 受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等法规限制, 城镇建设成本提高等。

3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需要考虑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是农村和城镇的互动过程, 不仅有人口的互动, 也是土地等要素的互动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将伴随城镇化过程, 是一项长期工作。从更高层次的视觉看,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构成全国性城乡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流转必须以科学预测和合理确定未来村落建设用地为基础, 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首先, 要作好区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建设用地流转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目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城镇规划已成常规性规划, 但农村聚落规划特别是从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规划村落布局、结构、数量等的规划却很少。新农村建设提出后, 一些省、市对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每个村庄进行了规划, 但没有进行区域性村落发展规划, 而这样的规划恰恰不可或缺。如前所述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点约1666.66万hm2, 2050年左右需要720万hm2, 从理论上将减少933.33万hm2。届时现有的村庄显然不可能全部存留, 村村大拆大建必然造成巨大浪费。需要根据农村人口、村庄数量和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减少的趋势, 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发展的村庄。目前, 应结合各地正在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在省或市层级的地域范围内,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土地、规划等等相关部门, 作好村落发展规划。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及村落的空间结构、数量结构、规模结构等。

其次, 作好县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和各村庄发展规划。在省或市级区域村落体系规划的框架下, 作好县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 对各村庄的发展、建设用地进行规划。科学确定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区位和规模, 将拟保留的村庄作为整治对象, 撤并的村庄作为土地整理复垦的对象, 并规划具体村庄建设用地流转数量、时序等。

第三, 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村庄类型影响其建设用地流转, 村庄类型需要因地制宜确定。如山东省将村庄分为六种类型: (1) 撤村建居型:主要为城中村和城边村,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整体拆迁、整合改造, 变村庄为城市社区。 (2) 小城镇集聚型:主要是乡镇驻地村庄, 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 吸纳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入住。 (3)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型:主要是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 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 吸引拟撤并村庄的农户进来。 (4) 村庄整治改造型:对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 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农房建设, 空心村实施旧村改造, 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 (5) 逐步撤并型:对规划确定要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 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整村搬迁, 原村址复垦。 (6) 整村迁建型:对不宜居住的村庄, 实施整村搬迁, 鼓励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同一过程, 最近几年的一些反面事件警示各地政府,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切身利益, 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孙荣飞, “专家称中国耕地面积6年后将跌破18亿亩底线”, 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5月14日.

[2]蒋云赟、任若恩,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财政政策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 《财贸经济》2007年第5期.

[3]黄鸿翔,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的提案, 北京政协网、上海政协网.

[4]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 鲁政发[2009]17号, 中国山东网.

农村城市化 篇2

状的思考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2007-02-10 16:50:0

4自年《户口管理条例》颁布以后,国人就被分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市和农村成了两重天,农村人口再也无法自由迁入城市,也无法享受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此后多年内,中国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便一直放在了城市,国家从农村征收农业税,还利用剪刀差从农民手里“剥夺”财富。当时几乎只是农村,养活着整个中国。

年前的农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汇报,反而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穷则思变,农村开始了自我发展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走上了真正的脱贫路,但是同时仍然承担着超过中国财政收入的农业税和剪刀差。此时,城市似乎觉察到农村开始变富了。实际上,中国的确进行了农村的改革,似的农村在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仍然没有脱离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去年的多元,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真正进入甚至超越了我们想象中的小康社会。此时的农村,也不过是刚刚达到“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到去年也不到城市的。按照目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可能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土地也会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

城市是财富的集结地。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等均有相应的部门,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发展,这些条件除了风木人们的业余生活外,还能吸引外来资金流入,去年中国吸收外资亿美元,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也投入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好,新区林立,郊区城市化,更容易自我发展和吸引资金,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而农村的改革到年才发生了大变化,当年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大部分县市才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薄弱,种地所得资金有限,绝大部分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投入到文化等方面,所以农村的文化活动几乎都是在重大节日农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一般也只是“敲锣打鼓扭秧歌”。节日的气氛固然热烈,但包含着农民一年的劳动心血,也逃不了下一年的辛苦劳作,还要冒着年终无钱回家的危险,国家加大力度帮农民工索要工资 的确是帮了农民一大把,使农民可以放心外出打工。当然,打工又是在为城市做贡献。这样城市的发展总是比农村快,农村的发展很艰难,固然需要外界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必须靠农村自身,因为财富是无暇顾及农村的。

城市是财富的生产者。农村难道不生产财富吗?当然不可能,只是太少了,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城市的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财富的产量是惊人的,去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万多亿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但是仅仅上海市的工业总产值就有万多亿元,加上各省大中小城市的生产总值之和至少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以上。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是农村在养活城市,那么现在没人能否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城市的贡献。相比之下,广阔的农村财富生产方式有限,地里面几乎种不出什么财富来,因为市场是“偏向”城市的。国家减免了农业税,不过是每亩地减了几十元,一家人每年减少几百元就是多的了,这些钱

也许还不足城市人们收入的零头。农民免费种地,但种地所需肥料、灌溉、良种还需要农民自掏腰包。国家花巨额资金投入农村或者扶贫或者让农民“退耕还林”,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扶持农村可行的办法是让农村工业化,沿海许多农村工厂林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也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这样的农村何愁不富裕呢!

城市还是财富的剥削者。即使不依靠工农业剪刀差,农村的财富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目前农村人均消费不到元,其中子女的教育消费超过,医疗保健等消费也在以上,除去生活必须消费外,所剩无几的收入还需要储蓄以备教育等费用。而除九年义务教育外,无论是学校和医院,绝大部分都在城市,高校则更是城市的专利,农民子弟除了要交纳高额学费外,还不得不在城市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这几乎相当于农民的几乎全部收入都流入了城市,被城市

“剥削”了。农村不能建立自己大学吗?农村几乎没有建立大学的土壤,以前建立在农村的大学要么消失了、要么搬迁了,很少有大学把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农村不能建立自己的医院吗?但是还有多少人相信农村的土医生呢?政策的约束使得农村许多医疗机构变得“不合法”,发展起来困难重重。扶持农村,恐怕除了资金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教材课程城市化困扰农村学生 篇3

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农村学校采访时,不少教师反映,白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教师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教材城市化的问题,给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

杨素芬是湖南省保靖县岳阳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说,以他们学校采用的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七到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关于农村生活的课文的比例不到1/3。

杨素芬说,一些内容远远脱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交流科技信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漫谈音乐的魅力”等。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也不尽合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为“学会利用图书馆”,实际上,农村学校很少有图书馆。

“不少课文脱离了农村学校学生生活实际,很多东西学生甚至从未见过,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让他们通过白己的经历、体验来学习语文,结果造成学生刚上中学就不爱上语文课了。”杨素芬说。

湖南师大2014届硕士研究生颜智敏研究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发现,教科书中有关城市知识的比重越来越大。如1至12册教科书选用素材比例,城市特征的为27%,中性特征的为63%,乡村特征的为10%;课文内容方面,城市特征的占28%,中性特征的占61%,乡村特征的仅占11%;插图方面,城市特征的占22%,中性特征的为69%,乡村特征的为9%。

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湖南师大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丽群表示,如果教材内容以城市化为价值取向,将更有利于城市孩子的学习,使他们更容易脱颖而出。乡村文化在教科书中的缺失,使得乡村文化在趋于边缘化的同时,农村孩子也在社会中趋于边缘化。

为此,刘丽群呼吁,无论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科书中人物角色的定位与分配,都应尽量均衡。

乡村教育:“乡土味”渐渐淡了

乡村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低俗、落后、愚昧,致使教育中的乡村文化缺失。乡村少年本土情怀的缺失,使得乡村少年不冉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他们中有许多人变得看不起乡土,看不起劳动,但他们又无所适从。乡村教育该如何保留住乡土文化,不冉让“乡愁”弥漫?

“乡村教育如果跟着城市跑,永远也跑不赢”

高楼、电脑、汽车、图书馆、工厂、娱乐场所、博物馆……教材里这些对于城市孩子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位于湘西保靖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却是遥远而又陌生的。

保靖县岳阳中学语文教师杨素芬忍不住抱怨,初中语文教材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是编者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致使教材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

她说,日前大多数教材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这不符合国家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实际上,不仅是课程体系呈现城市化倾向,整个教育价值取向也都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取向。学者杨东平指出:“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几乎不给学生传授他们能够在农村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想。”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当前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古迹与机场的画面及文字,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后,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但是,记者了解到,由于受高考(课程)、中考制度的影响,地方课程实际上成为国家课程的一种翻版,是一种缩小了的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的区别仅仅在于课程设置主体与实施范围的变化,而没有反映和表达地方教育价值追求,没有关照地方社会生活。

“尽管城市生活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确实具有许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便利性,但也不能忽视城市之外广阔的乡村,不能忽视已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大量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说。 农村课程资源为何难以进入课程体系?湖南师大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丽群认为,农村作为被改造的对象,它所面对的是如何以城市为蓝本来改造自己并趋同于城市,当乡村文化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低俗、落后、愚昧时,在此背景下,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眼中或者熟视无睹或者被视为低劣;冉优秀的教师,也缺乏足够的文化动力去开发这些资源。

“乡村教育如果跟着城市跑,永远也跑不赢。”不少专家和乡村教师这样表示。

“乡村少年生存的精神根基正在动摇”

阮梅,中国最早关注留守儿童的作家,现任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研究所所长。

两年时间里,这位“最美湖湘母亲”的足迹遍布湖南省内外10多家看守所、女子监狱、未管所,从900多名未成年犯中选择了11名典型,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汇成15万字的《罪童泪》。阮梅专门做了一项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走进未管所的孩子,8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9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的孩子。

湖南师大几个本科学生曾就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谈,他们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色情影视和图书,打架斗殴成为家常便饭。

nlc202309011747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真的很难看出文化的影子,他们就像精神上无根的人,就像飘浮的影子,在乡村社会的时间与空间里游荡。”刘铁芳说。

出生于湘中一个小山村的刘铁芳说:“乡村少年生存的精神根基正在动摇,或者说早已动摇。我们曾经在乡村社会中受到的多维文化滋养都已经慢慢消逝,乡村社会失去它原有的内容。”随着乡村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失落,乡村社会的解体,浸润其中的文化背景早已不足以带给乡村少年生存的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学校教育中以升学、逃离本土社会、进入社会的主流作为强势价值渲染,本土文化不足以给个人生存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与精神的支持,直接导致乡村少年的生存焦虑与精神迷失。

刘铁芳说,如今,乡村少年本土情怀的缺失,使得乡村少年不冉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他们中有许多人变得看不起乡土,看不起劳动,但他们又无所适从。他们同样不是城市文化意义上的少年,他们凶此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的荒漠中人。既有乡村文化处于解体之中,而新的适合农村儿童健康发展的合宜文化秩序又尚待建设,他们内在精神的贫乏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大量的乡村少年在无根的文化处境中表现出明显的生存的无奈与自卑。

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下,农村教育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认为,农村教育面临着教育投资、师资力量、教育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农民失去了自信心,农村教育没有能够引导农民正确理解他们所生产、传承、享受、创造的文明,这一点是最糟糕的。

“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

“社会需要文化的支撑,教育更加如此,一种教育必然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那才是全方位滋养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发育人生各种细微情感的沃土。”在刘铁芳看来,乡村儿童不仅仅生活在教师、课堂、书本所构成的知识生活之中,而且同时生活在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与乡村文化底蕴无时无刻的渗透之中。

他说,电视传媒以及各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外来文化价值的渗透对原来乡村文化价值生活秩序的冲击,中年父母在乡村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乡村文化精神的整体失落,必然导致乡村儿童精神生活的贫乏。加上乡村教育本身的落后,根本不足以积极应对、消解这种贫乏,这样的结果便是乡村儿童精神生活本身的荒漠化。大量的乡村少年不爱读书、厌恶读书,对读书失去了一份美好的情感。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别孩子凶为家庭或者智力原凶不爱读书,而是涉及乡村少年生命存在的根基问题。

“学位的保障只是提供了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所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拓展乡村教育的乡村文化视野,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在刘铁芳看来,教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经验。乡村教育离不开与乡村生活、乡村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刘铁芳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在逃离乡土的过程中,也抛却了乡土作为中国人生命精神安顿之所在,而恰恰我们又没有重新找到足够的精神资源。正凶为如此,在当下,重新理解乡土,扩展乡村教育的视野,其实是基于我们每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

刘丽群对此有同样的看法,她认为,乡村文化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儿童的社会学习、观察学习离不开与他们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有效的教学应当注重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儿童认知结构中知识经验的相关性。

她告诉记者,专家们普遍认为,乡土教育有4个功能:一是人格教育功能,即帮助个体了解自己、认识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并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二是生活教育功能,乡土教育可以增进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实儿童的生活技能;三是民族精神教育功能,儿童通过乡土教育培养服务乡土、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技能,并由爱乡而爱国;四是世界观教育功能,乡土教育以了解自身所属的乡土环境、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对各民族及文化的尊重与包容的态度。可见,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在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范围上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她说,当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陷入困境时,我们的确可以通过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经费投入,可以通过提高农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等手段来摆脱困境。但这些都只是“治标”,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给予乡村文化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她说,如果乡村文化无法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那么我们对这种文化进行保存、保护和延续的技巧或措施即使冉完善也是徒劳的。只有当我们对乡村文化给予同样的尊重和重视,把农村课程资源视为不可替代性的存在,而不是城市文化的附庸,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获得原动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系农村,建设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 但是, 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支撑, 然而, 在城市化进程中,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还经常的会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为了能够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的发展, 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进而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问题分析

1 在十一五规划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同中国众多的农民群众联系密切, 在当前的农村中, 资金和人才还非常缺乏, 人们将城市当做生存的福地, 厌倦了乡村的生活, 一旦长期这样, 资源枯竭的困境将会出现在农村中, 在建设城市开发区的时候, 也会将农村稀缺的资本和资源向着城市中集聚, 进而将城市建设的脚步提升提上来, 使本不富裕的农村雪上加霜, 造成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大量的流失。

2 城市不断扩建, 减少了优质土地, 将严重的困难带给了新农村建设

所有资源的载体都是土地, 是人们发展和生存的基石。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不可防止的对到部分耕地要去占用, 所以, 对农村耕地怎样防止过多的占用,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这成为了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3向乡村转移了城市工业垃圾, 造成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恶劣

现阶段, 我们农村面临着严峻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它涉及工业污染、生态破坏、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调查发现, 这些污染有大部分来自农村本身, 露天堆放垃圾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家禽粪便垃圾极多。此外, 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自身带来的污染在农村中也逐渐增多, 尤其是城市化速度加快, 在农村四周和市郊区将工业厂房建立了起来, 并且, 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生产垃圾, 直接都留在了乡村, 这种单核的发展城市而舍弃农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不但恶化了农村环境, 还威胁到了农民的生活, 这样做不但会阻碍城市化发展, 而且更谈不上促进农村的发展了。产生垃圾的根源:首先, 没有通过处理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混合在一块, 在农村或者郊区中堆放, 威胁到了农村生活, 堆积时间过长, 就会有二度污染产生, 进而对人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其次, 农村中的企业很多都是产品粗加工、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的小作坊、小企业, 向场外直接运送垃圾, 向河沟池塘中直接排入了工业污水, 向着大气中更是直接排入废气。

二、在城市进程背景下, 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

1将人才回流农村机制构建起来, 加强培养人力资源

首先, 要积极的聘请大学生回到自己村庄发展生长;其次, 大力招募当地人才, 对农村人才市场要不断规范, 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的人才市场建立起来, 还要建立人才库, 将较好的信息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出来, 将新农村人才网络打开。再次, 培养大学生村官队伍, 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工程构建起来。需要统筹社会资源、整合部门力量, 将各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充分的调动起来, 将创业富民主线凸显出来, 对于他们缺乏资金、不懂技术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要给予解决, 然后将对应的策略建立起来。同时, 还要给予他们理所应当的待遇, 确保他们能够踏踏实实的为新农村建设而服务, 而投身于工作中来。

2 走现代化发展路线, 促进农村发展

首先, 强化农村基础建设, 确保粮食安全。主要涵盖: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加强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的基本支撑, 对种种惠农强农政策进行完善, 将农村的投入力度提升上来;其次, 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 大力强化农业生产条件, 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 将节水灌溉大力发展起来, 加强土壤改良和耕地保护, 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机械化建设中, 但是, 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 加强防治农业面污染, 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再次, 大力加强人才支撑和农业科技投入, 将社会服务大力发展起来, 在农村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 加快推进和推广农业科技建设, 将实用性人才在农村培养起来, 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起来,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要加快。第四, 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冲破瓶颈束缚。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转变, 是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前提, 能够真实的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很长时间内, 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 将很多资源消耗掉, 耕地减少, 环境恶化, 粮食增长受到制约, 有很多问题出现在了食品安全中。所以, 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要将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稳定发展、保证农产品供给等当做重要目标, 发展低排放、低消耗、高质量的农业循环经济。将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立起来, 促进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向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迈进, 努力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

3 实施合理规划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首先, 积极宣传, 将全面环保意识提升上来。很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人们一旦大肆的破坏或者任意的索取, 自然环境就会变本加厉的偿还回来, 因此, 为了将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起来, 就需要农村中的每个人学会从我做起,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多多的去宣传, 利用广播、广告牌等形式, 使农民朋友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保证他们在今后能够严于律己。其次, 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政府利用对制度的完善, 将城市建设垃圾最大限度的降低下来, 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需要拆除城市建筑, 将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建立起来, 只要可以利用调整、维修可以持续应用的, 就不能乱拆。再次, 规划布局要合理, 对城乡协调发展予以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城乡统筹发展为基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调整规划工作提前做好, 不仅要合理的规划, 而且要长久性的去规划, 第一, 对政区化调整速度要提升上来, 保证统一布局规划, 不管是城市建筑业的发展还是城市发展, 都要向着整体规划中融入, 将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将正确的发展方向确立起来,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例如, 在山东省某农村建设中, 首先根据城市发展背景, 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发展措施, 并且同农村环境保护有效的联系在了一起, 建立了专门的环保委员会管理这方面的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语

总之, 我国是一个农业型大国, 整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的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但是, 在一些地区,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不断拉大, 单纯的去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取的, 因此, 文章通过上文围绕城市进程中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进而为促进我国城市与农村合理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相应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培育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2]陈巧玲.动力与阻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 (02) .

[3]林涛, 李倩, 张佳, 韦海民.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5) .

[4]李育江.陕西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 篇5

【内容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 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一、二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并因此带动了乡镇企业高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以开创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一、当前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在广大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以南方某乡为例,全乡仅有劳动力8000余人,而全乡现目前劳动力转移4500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总量的56%以上,有的社在春节前农民杀过年猪,居然还找不到拉猪的人;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次品”,像有疾病、文化素质低和其它有劳动能力缺陷的人等。

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因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生产产量不稳定,留在现农村的劳动力中,青壮年少,文盲(半文盲)多,无技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弱等。目前在农村据初步估计,除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外,大约摞荒的耕地在10—15%,做“应付田”在30—40%以上。农业新技术推广步缓慢,使粮食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现代农业步伐缓慢。涌向城镇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有文化,有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能力和有经济头脑的人。而在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像上述外出涌向城镇的人,致使一直喊了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业主少、农业开发的经理、董事长更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开发步伐就更缓慢。

4、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更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真正种地来寻求经济发展路子的人少了,结构调整步子不大,传统农业和种养殖方式占很大比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收困难留在家的有劳动力“缺陷”的劳动力,有的连基本生活也很困难,求学、看病、生老死葬得不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导致了新的贫困族产生,有的还诱发犯罪等。

5、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宏伟蓝图的实现。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能、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则这些新农民却向城镇转移了,从而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在城镇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增加了城市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就业压力,就

业、再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估计,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大、中专学生、高职和技校学生有2000万以上,加之全国累计失业人员达数千万人。就业压力越大,这样“僧多粥少”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内解决。

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如住房、医疗卫生、上学、餐饮、日常工作品的供给等矛盾突出,给本已“饱和”的城市增大了容量,处于临界状态,还随时可能引发“爆炸”。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新型环保城市。现代的新型城市大多是卫生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等,这都要求环境优雅,生态文明,不出现乱张贴、乱倾倒生活垃圾和不随地吐痰现象等。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争做“文明市民”的熏陶,带有农村的不讲文明举止,不讲卫生、不讲“形象设计”,给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的文明、生态秩序井然、规范整洁不产生出和谐和共振现象。

4、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维护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进城中的农民文化素质与城里人相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规知识少,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有的无事可做,无岗可争,就去参与赌博、寻畔滋事、打架斗殴、形成什么“帮派”甚至参与到黑社会中去,有的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盗窃、抢劫、行骗等,有的进城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当前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

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可缺少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区域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乃为3.6:6.4,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造近年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的结果。然而,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城市化滞后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出来。

(一)进城农民应选择小城镇还是大中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这就很难对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作出正确的回答。我们认为,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换句话说,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的特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发展小城镇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破除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现阶段农民进城方式和条件,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城乡分离或城乡分割体制尚未消除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区分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与此相适应,在农民进城上,也可以划分为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这两种方式。当城市化还没有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必然是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并重(目前两者人口各占一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进小城镇的人数还会比进大中城市的人数多得多。当城市化演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镇化就会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届时,农民进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进入大中城市,或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远远超过小城镇。

我国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源于农村工业化是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运行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剩余农业劳动力就地向乡镇企业转移,比起旧体制下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缺乏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就业空间上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封闭性指的是面向农村,就地转移。分散性指的是92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分布在村落,向小城镇集中的不及8。应当这样看,即小城镇建设对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过散、缺乏规模效益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改善布局和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企业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它们大多数还很难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小城镇的进入门坎则要低得多。但是,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差,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档次低,对投资的吸引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很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期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总数已突破60000个,但每个城镇平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初衷始终未能达到。大中城市可以吸收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客观上要求小城镇建设必须同大中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与大中城市一定距离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形成小城镇群带,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带动效益,并减轻其膨胀压力。事实上,目前有些小城镇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效益,有相当部分来自邻近大中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应当认识到,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割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如果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我国城市化已经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小城镇数量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建设质量上。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起来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在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小城镇是无法满足这一结构重组要求的。大中城市不但比较容易提供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而且还将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45,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其比重仅占2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继续为小城镇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把城市化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限制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城市。与此相联系,农民进城的方式将越来越由集中小城镇转向集中大中城市。

与农民进城方式相联系,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不可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条件,还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所从事的多为城市劳动者不去竞争的岗位,并领取比城市居民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相对少得多的社会福利。这种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消除。至于城市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领域,农民进入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制度上的市场结构差异,目前起着缓解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冲击力的作用。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就业性质一般是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指的是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它包括非公有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集体单位的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稳定性较弱,流动性较强,加上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要被城市居民所普遍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性过程,使得这种就业岗位大都留给进城的农民。

(二)解决农民进城的制度性与结构性障碍

农民进城的条件,首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要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就必须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1980年国务院作出“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其中的一个考虑,就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说,要把一个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大约需要三种基本投入:(1)生产资本投入,为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2)生活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在城市安家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本投入;(3)基础设施投入,就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这三种基本投入大中小城市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越是中心城市,政府的补贴越高,大中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成本所占比重很大,而小城镇则近乎等于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而农民又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或国家财政补贴),大城市最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镇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尤其是进大中城市的条件,就必须消除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待遇差别(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居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因为农民的大规模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应,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因势利导地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建设市场化,使城镇化建设从以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诱导型,即不依赖于国家投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发展中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三大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这就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如实地反映公民的职业和身份状况的本来面目,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以往那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从制度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市化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使这种转移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政府一方面要为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这部分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养老、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包括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农民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身份没有变化的农民只能自己承担高额费用,导致在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出现进城农民又回到农村“人口回流”现象。

三、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城市工业化的要求

城市工业化及其带动的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以更多的资本、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文明、更多的岗位去吸纳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拉到城市,这是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增长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农业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凸显必要。农业现代化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推到城市。

(三)扩内需,保增长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储蓄大国,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将对“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前农村居民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内需保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会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为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推进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对乡村城市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寻求新的解决良方。

【参考文献】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创业的模式 篇6

关键词: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G412文献标识: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54-04

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财金〔2009〕72号文件),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甘肃省被列为全国9个试点省份之一,也是西北唯一的试点省。甘肃省委、省政府及时成立了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筹备召开了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12个县市区进行试点。由甘肃省妇联牵头,联合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肃省凉州区作为试点县市区之一,视这项工作为重大机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1.2亿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补贴资金作为担保基金,取消反担保条件、创造“一门式”服务、“四集中、一监督”等先进工作方法。

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社会效应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是一项惠民政策、德政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凉州区作为全省农业大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阵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效应尤为典型、尤为明显。

(一)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找到了顺利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是维护河西走廊生态平衡、确保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搞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遏制民勤荒漠化态势,就必须保证石羊河上下游都有水。凉州区地处上游,就要关井压田,节约用水。凉州区人口近百万,是甘肃第一人口大县,人口稠密、水资源紧张,保护生态和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矛盾非常尖锐。在实践中,凉州区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要措施,缓解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设施农业,一可以节水节地,二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据初步测算:一亩大棚一年的效益相当于10亩小麦;一座大棚种三茬需水18方,每亩小麦需水60方,10亩小麦就需水600方,种1亩大棚可获得10亩小麦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节水582方,效益非常可观。凉州区找到了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路子,但囿于资金限制,发展缓慢。今年启动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近12亿元的资金流向农村,流向设施农业,大大推进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据凉州区政府领导介绍,由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注入,今年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进度比去年同期提前了30%。

(二)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凉州区已有设施农业6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由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启动,推动了设施农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预计凉州区今年将新增设施农业4万亩,共达10万亩。根据我们在凉州区高坝镇了解的情况,全镇共有土地72300亩,今年设施农业将达12100亩,共有大棚8730座,近1/6的耕地搞了温室大棚,有5个村实现户均1座棚。以这样的势头再发展几年,凉州区就有可能成为全国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成为可以和山东寿光媲美的蔬菜、瓜果基地,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县域主导产业。同时12亿元贷款投入后,将发挥“二级杠杆”作用,预计撬动96亿元的农民增收和48亿元的消费投入(以日光温室为例,每座建设成本约2.5万元,使用期10年,每年可使农民创收约2万元,每年约消费农资1万元),还可间接带动建筑、建材、运输、餐饮、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位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受惠者之多,前所未有。广大群众在获得贷款后,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及相关产业,无疑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始新的创业。普惠式的小额担保贷款,改变了过去只有少数拥有社会资源的农民才能贷上款的状况,给众多农民以发展机会,必然促进共同富裕。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党支部书记马元深有感触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通过发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提供资金支持,老百姓有钱办事了,创业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到目前我们村171户贷款804.5万元,预计建300座温室大棚,年底农民增收能打一个翻身仗。”我们和凉州区的同志算了一笔账:一个劳动力可以经营1.5个大棚,一家建3个大棚,夫妻2人经营,1个大棚可得2万元的收入,3个大棚就可得6万元的收入,这样就可不必出远门打工。其他诸如留守儿童、夫妻分居等社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大有利于社会和谐。

(四)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是破解农村金融困境、实现金融支持“三农”的成功范例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贫困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发展最缺资金。为破解农村金融困局、引导资金下乡,国家想了很多办法,收效不大。凉州区抓住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契机,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将1.2亿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补贴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充分运用1:10的资金放大效应,换来12亿元贷款。这样大规模的资金,对凉州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实践证明,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由中央财政贴息,地方政府筹集担保资金,运用现代金融的方法,以小钱撬动大钱,为农村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是金融支持“三农”的成功实践。

(五)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有利于提高妇女的权利地位,促进家庭和谐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是妇联为农村妇女办的实事、好事,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激发了广大农村妇女创业的热情。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使一些家庭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增进了和谐。凉州区清源镇曾家铺村村民杨元胜对调研组一行说:“现在老婆子能贷上款,能找到钱,我对她服气了。我原来在外面打工,现在不出去了,在家里和她一起种大棚蔬菜,怎么算今年都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我们了解到,由于妇女在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爱家顾家等方面的优秀品质,也提高了贷款资金的安全系数。

(六)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改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改善了干群关系

当前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已成为凉州区的中心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每周听取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财政、劳动、妇联和银行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三班倒、连轴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审核了大量资料,发放了近10亿元的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对乡镇、村组干部也是全方位的动员。凉州区双城镇党委书记刘成介绍说,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启动以来,全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对农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搞思想动员,填写各种报表,帮助群众调整土地,进行技术指导,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所改进,干群关系得到改善,镇上的工作在全区有了大的进步。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启动时间不长,效应未得到充分展现,须进一步观察和总结。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给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这是“小项目、好项目、高效益、大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凉州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得力、工作方法先进科学、工作效率高,群众很满意。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群众甚至乡镇领导对政策认识不清

凉州区委、区政府将1.2亿元的石羊河流域专项补贴资金已经用为担保资金,这才获得12亿元的贷款。这项补贴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没有还清之前,必须作为担保基金专户储存在银行,封闭运行,贷款资金收回后,才能发放给农民。但有些乡镇干部没有搞清这笔钱的用途,还等着今年把这笔钱发给农民。这就可能会引起农民群众的误解。

(二)担保资金仍然短缺,无法满足更多群众的贷款需求

截止7月27日,凉州区集中办理中心已经受理149609.3万元的贷款申请,有34718.4万元的贷款申请正在办理之中,根据1:10的担保比例,目前尚缺担保基金3400万元。从实地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即便是小额担保贷款搞得很好的乡镇,也只是17%左右的农户贷到款,农民贷款的需求还很大。据初步估计,全区还有4000农户有贷款意愿,以平均每户贷款5万元计,需准备贷款资金2亿元,区上还得继续筹集担保基金2000万元,压力很大。

(三)是设施农业发展太快,技术力量和配套设施有可能跟不上,影响设施农业效益的发挥

根据我们的调查,凉州区90%的贷款用于发展温室大棚,10%的资金用于暖棚养畜。预计今年将新增4万亩大棚。有许多农户是第一次搞温室大棚、暖棚养畜,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如果技术培训跟不上,就有可能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的效益。设施农业的效益不好,就必然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还贷能力。凉州区妇联与武威金帆农业科技孵化园已签订协议,开始着手农村妇女技术培训工作,但由于需求太大,金帆农业科技孵化园技术力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四)是普遍发展设施农业,建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幅度大

大量贷款资金的注入,温室大棚和暖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农村建材消费市场,但也导致建材价格过快上涨。据凉州区清源镇的领导介绍,草帘子去年每个90元,今年已经涨到120~130元;钢屋架去年每个140元,今年已经涨到200~210元。去年建设一个70米大棚只需花2.7~2.8万元,今年则需3.6~4万元。这就提高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成本。

(五)是涉农银行的服务能力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农村信用联社已经放贷近10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已出现资金短缺,凉州区决定将农业银行纳入放贷银行。承担凉州区7个乡镇贷款业务的农行网点,因前期工作程序繁杂,贷款审批太慢,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前20多天,全区7个乡镇农行网点只集中审批办理2个乡镇47户268万元的贷款申请,至今仅放贷4户23万元。

三、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推动设施农业

发展的建议

(一)不断拓宽担保资金来源,提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受益面和普惠程度

凉州区之所以在试点工作中遥遥领先,关键是将1.2亿元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补贴资金作为担保资金,获得了12个亿的贷款额度。目前发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最大的瓶颈制约是缺乏担保资金。建议省上与国家相关部委协调,将部分扶贫资金、惠农资金作为但保基金,充分发挥“杠杆效应”,以小钱撬动大钱,大力发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引导更多资金下乡。

(二)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空间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凉州区蔬菜、瓜果产量必将大幅度增加。在加快贷款发放步伐、温室大棚建设进度的同时,要未雨绸缪,及早研究市场,拓宽农产品的销路。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凉州区发展设施农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能否充分发挥效益、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乡镇、村组干部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展设施农业的决心很大、热情很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也很强烈,但市场观念淡薄。有的乡镇干部认为前几年凉州区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瓜果没有滞销而且价格一直上行,就想当然地认为今后的销路也不成问题。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必须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农产品信息统计发布系统,及早研究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结构、发展生产。

(三)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展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必须跟进。如果农民缺乏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和管理大棚、暖棚的经验,就必然影响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的需求非常强烈。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凉州区农业科技人员工作非常繁忙,白天黑夜地加班,也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建议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力量、增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健全培训机制,增加培训经费,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四)做好相关建材的调配工作,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切实降低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投资成本

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引起钢屋架、草帘子等相关建材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提高了温室大棚、暖棚的建设成本。建议组织力量,做好建材调配工作,尽可能地为农民提供平价建材,以减少建设成本,保护农民利益。

(五)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为纽带,引导农民组织起来,探索建立合作社

要抓住契机,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不断改进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以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严肃工作纪律,杜绝种种不正之风

关于四平农村城市化管理的思考 篇7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 吉林省西南部, 辽、吉、蒙三省 (区) 交界处, 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现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和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平经济开发区、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家屯经济开发区, 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其中农村面积1.3259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3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272万人。

四平农村是我国主产玉米的重要地区, “2 0 0 9年的玉米产量为4 8 7 1 8 0 0吨”, 农业生产大部分停留在手工阶段, 大量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 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其主要问题有:

1、交通方面, 已经修建了村村通的水泥板道路, 这样就有了村出租车和村出租车司机, 从而增加了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但由于村民有限, 再加上已经开通的大客车, 所以这个市场是很小的。一村有一两家就足够了, 否则就会产生闲置现象。

2、基本生活方面, 仍然停留在很落后的状态, 方圆百里之内没有一个浴池、图书馆、书店、学校, 没有上下水设施, 垃圾处理场所。总之, 还停留在一种原生状态的生活水平上。

3、文化生活方面, 大多数人, 不管是男女老少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麻将, 在输赢之间寻求着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人是需要一种斗智斗勇的场所来发泄自己。虽然有时大家面红耳赤, 备受煎熬, 但却总是乐此不疲。如果打麻将之风盛行, 演变成赌博而失控时, 人心变坏, 社会风气就会急转直下, 腐败的气息侵蚀着每个角落。

二、关于四平农村城市化管理的建议

农村城市化管理是指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开发建设一系列的符合城市生活标准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 同时对其实行相应的管理。农村城市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从长计议, 是一项重大工程, 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 要因地制宜。实行四平农村城市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四平农村城市化管理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坚持建立农民信仰与价值观的的重要原则;

3、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原则;

4、坚持以农民为本,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主的原则;

5、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原则;

6、坚定农民责任的原则;

7、坚持农民的真正需要是被需要的原则。

(二) 四平农村城市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基本生活方面。

(1) 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就是卫生间的问题, 一种方式是可以融资租赁移动厕所;另一种方式是可以对新建的房子进行重新全面的设计, 在设计里包括上下水, 卫生间的设计, 这样建设的房子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总之, 不是做不到, 而是没有想到的原因, 我国已经建造了若干个别墅, 我们农民的房子同样可以按照别墅的基本标准来建造, 使农民住上设施比较完备额房屋, 以改善农民生活的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问题不是技术和资金的问题, 而是观念和见识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的农民有了见识, 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家家住别墅了。不需要提供资金和技术, 只需要提供一个模式、样式和见识以及切实可行的通道。这是一个尚未被打开的空白的市场, 是大有可为的天地。

(2) 进行小城镇建设, 即可节省土地资源, 又便于集中管理, 有效地将农民的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 提高农民的生存环境的质量。

这种措施, 需要进行变动的地方很多, 在此过程中, 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现象, 因为是对村庄的重新规划, 打破多年农村的生活习惯, 需要考虑得更加周密。在这里需要政府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支持, 否则农民是难以接受的。

2、文化教育方面。

(1) 构建农村文化教育娱乐体系。建立文化教育超市, 在这里大家有书可读, 有课可听, 有话可讲, 有歌可唱, 有电影可看, 有舞可跳, 还有优美的音乐欣赏, 更有静静独自思考的地方, 其前提要保证健康, 把握好基调, 注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总之, 其宗旨是提高农民们的素养, 增加农民的幸福指数。既有家的温馨, 又有学校的墨香, 还有法院的庄严, 更有人间的善良和宽容。希望它成为农民坚定信仰的场所和心灵的归宿。在这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所想所为, 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摆正思想, 摆正位置, 摆正心态, 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这里让农民真切地感到自己是被社会需要的人, 感到人间的温暖, 感到大家的互相帮助和扶持。可以畅所欲言, 得到大家的提醒和敬重。

(2) 加大职业教育培养力度, 适当创办农民大学, 降低入学门槛, 强化农业知识, 培养科技型农民, 提高农民文化教育程度。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要想真正改变农民的命运, 农民就要掌握知识。给农民掌握知识建立一个平台, 让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社会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关键的是我们的社会给农民提供一定的条件。让更多的农民拥有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该从保证每一位四平农村的农民的后代受到正规的系统教育, 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不再使留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只停留在中小学文化程度。

(3) 发展生态旅游,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 积淀文化, 提高自身知名度。四平农村物华天宝, 地灵人杰。叶赫满族镇, 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文有翰林, 武有将军。清末著名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将军、打响中华民族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先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女士都出生于这块土地。当人们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之后, 就会关注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生态旅游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自然风光, 不同的风土人情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重要的是打出什么样的招牌去吸引观光客。除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更重要是四平农村当地的文化, 内涵、历史、特色和震撼。如何营造生态旅游其中大有学问。

3、生产方面。

(1) 发展系统化的乡镇企业, 形成规模经济。因为农村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而且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 发展乡镇企业, 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有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发展当地经济, 避免了过多的农民工离乡背井, 妻离子别, 留守儿童的想象, 也为减缓春运的压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然发展乡镇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一定要坚持以上几大原则, 要高瞻远瞩, 多为子孙后代着想。

(2) 发展畜牧业, 实现专业化管理, 形成农村区域经济。无论是养鸡专业户还是养猪专业户, 都需要有专业的指导, 还要有一定的规模, 这样才能有市场竞争力。养鸭、养鹅、养鱼等等养殖业大有可为, 需要具有这些专业知识的农民以及前期启动资金。农民就是农民, 不要把农民变成农民工, 还是守住农民的本分, 农民的事业别有洞天。最重要的是农民自身的本事有多大。

(3) 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 扩大就业, 使农民增收。四平农村盛产玉米, 玉米深加工进行超市供应, 可以就地取材, 节省原料采购运输费用。

三、结语

总之, 四平农村属于平原, 大片的土地连在一起一望无际, 适合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进行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将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从事其他的工作。不管如何发展, 都要坚持以上几大原则, 统筹兼顾, 既有市场经济的运转, 又要有整体布局和规划, 千万不能形成恶性竞争, 造成资源的浪费, 要善于整合资源, 实现双赢多赢, 形成有效的立体化四平农业城市化管理体系, 以提高四平农民的幸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明荣, 马晶.关于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4 (5) .

[2]、吉林统计年鉴2010.[DB/OL].:http://tongji.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

农村城市化 篇8

关键词: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保护与发展

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城市社会正成为中国社会的支配性结构, 城市文化正不断成长为社会文化的支撑和主力,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中国农村文化价值的重塑, 呼吁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中, 打破城市文化扩张的强势冲击, 尊重农村文化的存在合理性, 并力图通过文化自觉理念, 以引导农村文化良性发展, 既保有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独特性, 同时使之走向更加文明和繁荣。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扩张带给农村文化的冲击

城市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配性社会, 城市文化逐渐掌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话语权。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使得农村经济处于发展的边缘, 导致农村精英整体性逃离乡土, 这使得农村失去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主体, 农村实质上处于一种无文化的放任状态;而城市文化的扩张, 更导致农村文化本身的虚化和空置, 农村文化认同日益显得焦虑与困惑。主要在于:

(一) 农民价值观的冲突与价值“真空”的形成。农民价值观是沉淀在农村文化心理中的深层内核, 极大地影响和决定着农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习惯, 进而对社会的动态运行和变革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制约与导向作用。城市的价值观随着商品以及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农村, 但遗憾的是, 涌入农村的城市文化中, 优良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 而以欲望表达、感官刺激为主的物质文化和商品经济导致的唯利是图价值观对农村纯朴、富有人情味的文化价值造成极大侵蚀。

(二)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 农村文化是承载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在中国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我们可以感悟到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 体会到澄怀味象、超功利的意境和“天人合一”的人生追求。同时, 在农村, 可以寻找到传统文化的承载方式, 例如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民间艺术等。但是, 城市的现代文化以及现代化趋势冲击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地位, 使得农民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产生动摇, 优秀的民间文化、特别是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 农村文化开始断裂, 走向消亡。

(三) 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感。身份认同是有关个人在情感和价值意义上视自己为某个群体成员以及隶属某个群体的认知, 而这种认知最终需要通过个体的自我心理认同来完成。农民在与城市的频繁接触、良性互动以及正向体验中实现了其现代性的增长。他们既以农村人的眼光来看待城市, 又以城市人的眼光来看待农村。他们从户籍上依然是农民, 而居住空间、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日渐趋于城市化, 这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对自我社会身份的准确定位, 难以摆脱在“农民”与“市民”之间摇摆挣扎的尴尬处境。

二、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 注重农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一) 加强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

石家庄地区部分农村的精神生活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内容单一、不良文化并存等问题, 农民在工作之余多半以看电视、打麻将、看色情低俗表演来打发时间, 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违法文化乘机泛滥, 毒害着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必须要建立现代农村文化价值体系, 使之与乡土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等价值观念融合, 为农民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文化, 特别是为农民提供人为什么活着的根本性说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要坚持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先进文化的思想和内容教育引导农民;二要健全完善农村文化组织机构, 要改革完善乡镇文广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职能, 增加工作经费投入, 配备专业人员, 完善硬件建设;三要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和喜好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比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反映时代风貌内容健康向上的文艺演出等等;四要依法打击农村封建迷信、黄赌毒、邪教组织等非法文化活动和组织, 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 以传统文化为平台, 加强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在农村, 蕴藏着许多原汁原味的文化财富,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平台, 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离开传统文化谈农村文化建设, 无异于舍本逐末。立足于传统文化上的挖掘和创新, 农村才会更有生命力和活力。比如, 近些年广为群众喜爱的井陉拉花、踩高跷、跑旱船等文化活动形式, 都是源于农村, 源于农民生活, 是农民和民间艺人自创的文化, 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而且贴近生活、富有较强的娱乐性, 因此在农村更能够扎根发展, 更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在此基础上, 要注意加强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用现代文明改造传统文化之劣, 用传统文化打牢现代文化之基, 这既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又有利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此, 首先要重视农耕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其次要重视农村民间文艺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尽管民间文艺在农村有较深的基础, 但文化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文明结合创造出来的文化节目更能够被农民所接受;另外, 农民的精神诉求随着对外界信息的增加而呈正相关的趋势, 因此在看惯了腰鼓队、扭秧歌等节目的同时, 他们对新的文艺活动也会有所追求, 尤其是农村的青年人。

(三) 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 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生产, 还是农村治理方面, 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本位的主导思想, 也就是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少, 农民农闲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安排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非组织化以及农民和外界的接触较少, 缺少外界信息对他们的引导。为此, 一要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要为农民输送有价值的信息, 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引导农民对新生活充满憧憬, 有事可做, 从而调动起更多人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二要针对新时期文艺发展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农村题材文艺的创新, 鼓励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自主创新, 以城市与农村的“合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四) 发展农村文化团体, 带动新农村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中国古代素有合作的精神, 改革开放后,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正逐步替代我国农民朴实、传统、合作的价值观念。面对市场经济、加速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变革, 分散的农民显得越来越没有了自信, 这迫切需要将他们组织起来提高合作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新时期农村社会亦迫切需要一种健康文明的文化组织方式。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团体, 能够发挥“文化建设、效益最高”的作用, 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发展的潜力所在。有研究表明, 凡农村文化团体的文艺表演能够增强农民参与集体活动的几率, 实现农民利益之间的共享。因此, 以发展农村文化团体, 带动农村文化全面健康发展, 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行之策,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共融共生

费孝通先生认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 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 归根结底只是一个问题, 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 现代中国人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这样的思考同样适用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共融共生。尽管城市文化扩张带来的矛盾、压力与问题已不胜重负, 但决不能寄希望于逃避这个历史进程、甚至通过赞同“反城市化”思潮、希望“回归自然与乡村”或严格限制城市人口等去获得解脱。那么, 促进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 让民族、民间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保护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认为, 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农村文化都应该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实施“文化自觉”行为, 不仅要“各美其美”, 还要“美人之美”, 更要“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l985, 1

[2].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建筑改造 篇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建筑像雨后春笋一般建了起来, 农村建筑发展虽然很迅速,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新建的农村房屋要么是在原有房屋基础上的翻新, 要么就是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另起新居。中国大多数的农村都是自然发展演变, 千百年来都缺少合理的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逐渐加强对农村建设的规划, 但是农村建筑粗放式发展的趋势还是没能完全的遏制, 例如乱占乱建、见缝插针、任意朝向、随意占地, 房屋新旧夹杂, 村内道路狭小, 弯曲不畅, 凌乱不堪, 不少房屋基地高低参差不齐。在农村, 施工队基本上由村民自行招募组织起来的人组成, 小工是纯农民, 大工可能学过几年的泥瓦匠, 没有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 而且往往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的设备, 几乎完全靠双手, 另外他们松散的管理、薄弱的安全意识同样也使得农村建筑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农村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对于建筑设计没有突出的想法, 加之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优秀建筑样式越来越少。而且农村村落和农村建筑的改造大多以推倒重建为手段, 使用千篇一律的现代居民小区模式, 村子里新旧建筑夹杂在一起, 使得农村建筑形式越发的不伦不类。传统和现代双重观念在诱导着农民的建房行为, 盲目跟风, 比阔气。大家普遍觉得小洋楼好看住着舒适, 找一个施工队就改造了自己房屋。殊不知房屋建筑的设计需要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房子本身没有过错, 问题在于房主没有搞懂房屋外形与自然环境应有的关系。在中国农村, 这样的建筑案例不下少数, 而且越发的严重。

其实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 在建筑行业先进与落后也是并行存在。一方面在中国较为发达的农村甚至偏远农村的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结构和设计元素开始进入, 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民居建筑。傣楼是傣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流传下来的建筑形式, 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在传统傣楼的建筑材料来源于自然, 全部使用木材, 而现代的傣楼建筑的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 例如原来的木质支撑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使得支撑能力更强更加的坚固, 再者如原来房瓦与房瓦的结合仅仅依靠搭接或者简单的胶合物, 而水泥的加入使得瓦片的寿命加长而且房屋不易漏水, 这仅仅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所以中国农村的建筑还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图1 是云南最近几年新建的傣楼, 它用的都是农村最平淡的材料和工艺, 但却如此精致, 好像完全回避了那种农村毛毛糙糙的施工方式; 它用的也是最普通的原有的建筑形式, 只是那本该是黑木柱支撑的地方, 却变成了红砖砌成的脚, 而且原有的房屋石砌地基也开始使用混凝土地基。在其他地区农村和城市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已经开始融合, 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开始进入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 进入到我们更广阔的农村地区。

2 新农村及城市民居建筑的设计思路

世界上还是普通大众居多, 房子是不能随便更换的生活必须品, 所以作为居住者的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设计合理的房子, 这时候建筑设计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什么产品, 一旦重复的多了就会沦为平庸, 大部分民居建筑形象正在趋同, 无论最原始的那个建筑设计是多么的出色。清晨醒来, 在外地的农家乐从窗子向外看, 景色极为雷同, 这确实是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建筑设计趋势, 我们不反对, 但是需要的是不断思考建筑设计如何在客观进步的结构体系下, 因地制宜地保存特别的建筑文化和传统艺术, 而绝非反对整个全球化[2]。我们一直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着自己的特殊与不同, 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产生不同。一直在探索新建筑表达的方式, 尝试着在现代主义中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延续着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优秀传统, 就像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房屋只在他们那里有。

中国农村建筑尤其是古建筑才是真正的乡土文明和民间艺术。它是文化, 是民俗, 是乡愁, 是记忆, 更是祖先的智慧。大家看惯了现代设计以后都喜欢回过头看看老古董, 沉浸在有历史感的沉淀之中。感受着时间的跨度, 冥冥之中有和古人的沟通, 感觉到今天的探索是基于昨天的成就, 在这样的环境中, 至少会感受到我们人是有文化的了。我们的祖宗说起来不比现在的人聪明, 因为现代人有更高级的建筑。老祖宗他们所建造的东西有好也有坏, 斗拱是古人的智慧, 土坯房茅草屋在某些地域某些场所也不是恰当的建筑形式[3]。中国古代的城市留存下来的并不是很多, 有很多虽然是千年古城但只是空有其名其建筑都被现代建筑所取代。

首先, 例如四合院, 房屋围绕庭院或者天井展开, 这种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向心力, 有助于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在家庭观念日益涣散的当代中国城市, 这一点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符合中国人对“家”的认知。第二, 中国的古建筑重视装饰, 尤其是檐口以下的部分。无论是宫廷建筑还是普通的民居建筑都会在门、屋檐或者窗等地方做装饰, 最简单的也要做些雕花。建筑装饰使房屋具有艺术的外观形象, 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民族性。第三, 中国古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古代中国对等级规划看的很重要, 所以在民居建筑上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建筑规格、空间的划分有严格的限制。所以说部分古民居的公共空间尺度适宜, 包括街道、广场、庭院、天井等等, 比现在很多规划要人性化很多, 很多的村子都是自然生长而成, 有一种有机之美和高度的可识别性, 例如云南苗寨、福建土楼。这些农村的古老建筑精华都可以借鉴到我们现在的建筑中。

再如, 深圳万科第五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采用了徽派建筑的风格, 直观上的黑白灰三色以及马头墙的设计。确实是这样, 深圳万科第五园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 再融合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 结合现代的建筑文化及特色,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建筑特色。任何人居住在这样独具一格的建筑设计小区当中都会心旷神怡。一块空白的建筑用地, 设计师采用自然生长的传统的村落形态, 整体小区规划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的向心力结构, 整体的颜色采用黑白灰三色, 整体朴素简洁大方, 错落有致。在单个的居民楼设计中第五园突出于中式民居的庭、院、门的塑造, 采用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符号, 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广东的“镬斗屋”、江南的“四水归堂”天井院……再仔细分析重新进行组合和布置, 通过寻找空间的差异和共性, 在碰撞中寻求一种共鸣, 从而形成一种打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环境。仔细回想, 第五园所有的建筑形式都是中国农村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东西, 但经过这样独具匠心的布置, 它们好像就有了个性[3]。

3 城市化反思

近些年一直在提倡城市化, 也确实城市化是大势所趋, 城市化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统统要进入城市, 是不是要把老房子都拆建, 乡土味的东西就没有一点价值。在笔者看来, 恰恰是这些被人遗弃的老房子代表了独具中国传统色彩的乡村建筑文化, 它们跟自然的关系远远要比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来得和谐、永生[4]。

4 结语

我们总是在寻找着根, 人类很多的情节还是在农村, 所以对农村的态度是改造而不是一味的抹平。中国大地上的农村建筑改造和城市建筑设计必须在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尊重当地民俗的基础上, 继承和发展原有老建筑中可借鉴的积极因素, 将历史保护和新时代下城市建设思想贯穿于改造设计的全过程, 将两者有机结合。当然改造农村要根据每个村子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 断不能一刀切。农村的建筑改造需要我们关注农村本身的实际问题, 重视人文关怀, 切实解决地区问题, 政府力量的介入非常重要, 因为农村缺少优秀的建筑设计和重建规划; 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农村土地的实际和建筑设计等的逻辑关系, 最直接的面对农村的场地场所、使用者、使用用途等等, 从现实的社会问题中找到最切合的建筑改造方案。建筑不仅仅是造一个房子, 更是一个技术与交流的平台, 房屋会消失, 留下来的其实是知识与传统等无形的力量[5]。

摘要:以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改造为研究内容, 分析了中国农村的建筑现状, 探讨了新农村以及城市居民建筑的设计方法, 指出农村建筑的改造与城市建筑的设计, 应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当地民俗的基础上进行, 从而继承和发展原有老建筑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农村建筑,建筑设计,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源.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我们回农村去盖房子/周源[EB/OL].http://archidead.net/back-to-countryside/.

[2]为什么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的建筑设计风格较为单调统一?[EB/O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06450.

[3]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Z].

[4]杭文.积极构建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体系[J].中国文物报, 2010 (1) :32-33.

农村城市化 篇10

1、城市化危机问题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 科学合理的农村城市化建设要求农村的各项生产要素、空间与资源产业同时完成。其中, 产业转移主要表现在由传统的产业转变成现代产业;将传统的农业转变成现代的非农业;第一产业转变成第二和第三产业。在这一重大转移过程中, 要保证农村各种资源由原来的低边际产出逐渐转化为高边际产出, 由原来的低发展部门变成当前的高发展部门,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空间转移, 主要表现为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由分散到集中。这主要是实现规模经济化发展, 并实现专业化协作。然而, 在当前的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农村的各项生产要素、产业资源以及空间转移等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甚至还一度出现了中断现象, 只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空间的转移, 没有农村产业的转移, 无疑是暂时的无源之水, 必然导致城市化危机的出现。

在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同时也要看到城市化危机的苗头正在悄然升起。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制之下, 因此导致城乡各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非常的不畅, 因此导致农村隐性的失业问题非常的严重;很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现实的可用实生产力,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及时向非农产业方向转移, 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许多地区实际上只是将城市化作为一种程式化, 过分地重视农村的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空间的转移, 反而严重忽略了农村产业的有效转移。比如,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广场计划”、旧城拆迁等目标, 无论沿海地区还是内地, 现在的几座城市中都要新城区的出现。为了使城市旧貌换新颜, 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活动, 造成居民大量迁徙, 价值政策难以统一和拆迁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 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各种矛盾冲突层出不穷。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对当前的城市化建设现状认识城的不够, 在城市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认识不正确;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建设, 严重忽略了当前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本质所在, 于是“城市化危机”问题层出不穷。

2、克服城市化危机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城市化危机”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先加强农村自身建设, 这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实现农村城市化建设, 必须要依靠技术、观念以及体制的全面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首先应当强化发展意识、开放意识, 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结构调整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 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与创业致富能力。

第二, 积极的鼓励各行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改革、完善当前的科技立项机制、科研机构的人事管理机制、收入分配管理机制、成果评价以及奖励办法等, 同时还要引入市场竞争管理机制, 提高当前科技活动的效率, 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发展问题。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导向, 确立一条科学、合理的科技发展之路。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农业科技建设队伍, 通过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站点的建设, 以农业科技园区和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以及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为途径, 全面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产业, 信息化建设正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一道催化剂, 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在于软件系统的建设, 即要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齐备的组织机构, 配备充实的专业技术人员,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业信息数据资源库与专家系统。

第四, 加强思想上的指导, 重视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将可持续发展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上, 给予切实的保护, 同时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应当正确认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实际上它包含着两层含义, 即可持续与发展两个概念, 二者不可偏废其一。离开了发展, 可持续性也就失去了意义;离开了可持续性, 发展也是无本之源。因此, 在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且不能以危及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与发展为代价。

第五, 战略部署上要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应当从自身条件进行科学的定位, 以自己优势为基础, 坚持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尽可能地避免城市重复建设, 减少城市间的无序化发展。

结语: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艰巨的工程, 只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性, 只有在填密的理论可行性论证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才能建设城市化危机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卞雨昕李强.都市家庭农业:城市化危机、战略价值与支持体系[J].生态经济, 2012 (02) .

[2]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化质量研究——浅谈高城市化率背后的质量危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6) .

[3]王蔚魏春雨张生从.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危机的应对策略[J].工业建筑, 2011 (01)

农村城市化 篇11

追问:转型的内容选择

长塘小学,原属于大朗镇长塘村的村办小学,后来在由三级办学改为两级办学后,归属大朗镇宣传教育文体局管辖。几年前的长塘小学,环境设备一般,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薄弱,教师观念和教育思想保守,教师队伍亟待提升。现实的困境亟待突破,学校转型的需要日益迫切。但如何转型?转型的具体内容应该包含哪些?具体路径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明晰、研究、应对与解决,成为长塘教育人最是关切的现实命题。

“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我不断地研究国内外教育思想,研究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走访了国内许多有名的专家。研究人的发展需求,研究教育本身的规律,经常会设想理想中的长塘小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里,教师、学生应该过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学校的教育生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想:社会在转型,经济发展方式也在转型,农村也正在向城市化转型,那么农村教育就应该向城市小学转型,这一思想确定后。我就把教育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管理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计、课堂结构、教学内容等等作为农村小学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村的孩子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在农村也能享受城市孩子的优质教育。”长塘小学校长梁小平对于当时的思考这样描述。

理念要重建。与时俱进,紧跟直到适当超越大朗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由农村小学向城市小学转型,在思想观念上,要彻底摒弃教育的功利性,要从追求“成功”,走向追求“成长”,最终走向追求“幸福”,为此,学校提出了“绿色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发展理念;在质量追求上,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做到从追求“分数”走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摒弃工业化的育人方式,从强调共性、过度控制,走向自主选择,走向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从“入行”管理走向“入心”管理,从局部思考走向整体构建,从碎片化管理走向系统化管理;德育从生活入手,走向三生教育,即: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

课程要重构。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最终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因此,学校转型,课程必须重构,课程建设要从整齐划一的地方课程走向开放性的学校课堂体系建构。其次,必须走要深化课堂改革之路,课堂教学要从讲堂向学堂转变。

实践:转型的突围路径

只有读懂了时代、读懂了学校、读懂了教师,正确理解教育,才能做到精准转型发展。自2011年9月起,长塘小学采取以“项目带动”为主要改革路径,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主要推进抓手,通过系列实践,推动学校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收获了无限精彩:语文科先后开展了“主题阅读”“真情作文”“自主识字”等项目实验;数学科开展“以单导学”教学改革;英语科推行phonics教学……

两大抓手促进教师转型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只有实现全校教师的城市化转型,学校的转型之路才有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因此,长塘小学把教师的理念更新、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突破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内容。

专家引领。为整体提升语文教师教学素养,强化教学技能和培养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2015年3月“余映潮专家工作室”在长塘小学挂牌成立。长塘小学旨在以“专家工作室”为培训组织形式,以“专题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以“专家示范,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为培训工作要求,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大量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参加培训的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提高教研水平。长塘小学陈老师告诉记者,能够参加专家工作室觉得很荣幸,机会也很难得,希望通过专家引领提高自己语文素养,尤其是把握语文教材,解读语文教材的能力。

“余映潮专家工作室”成立以来,着眼于训练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技能和培养优秀教师群体,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参加培训的语文教师经受历练,从而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研水平,促使合格教师走向优秀,优秀教师走向卓越,对长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和课堂读写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的提升作用。

沙龙研讨。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校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长塘小学近五年来,坚持以沙龙研讨创新教师学习形式。学校的沙龙研讨在内容上涵盖管理、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各个方面;在主题选择上坚持结合实际、突出实用、务求实效;在时间安排上坚持定期、定时,做到月月有沙龙。比如学校举行的一次教学反思沙龙活动,从课堂教学反思的层面,让学校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中,发言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畅谈教学中的得与失,与全校教师一起分享各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与感悟。

三大项目推进课堂转型

农村小学教育的转型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高效课堂建设要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要重构课堂结构,要转变优化教学方式,要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转型过程中,长塘小学始终坚持把“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用创意引领校园生活,用创新引领学校发展,引领孩子走适合他的路,不断追求获得幸福的能力”作为长小教师的追求。

近年来,长塘小学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成长路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该校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以项目为推手,以“高效课堂”建设为载体,以“提升质量”为追求的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上引进主题阅读、自主识字及真情作文三个项目,以项目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实现教学焦点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让讲堂变学堂。

主题阅读。2011年,学校引进了特级教师陆恕开发的“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理念,开展主题阅读实验。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它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延伸到文化,这种以主题引领的建构性阅读对学生不仅仅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人文养素。

自主识字。快识字、早阅读是儿童语言及智力发展的关键。2013年,长塘小学语文低年级部引进李虎老师的《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项目,在一、二年级中开展自主识字活动,让低年级小学生通过参与“看图猜读”“折叠确认”等游戏活动自觉主动地快速识字。通过一年的实验, 学生自主识字量是常规教学识字量的3到5倍。

快速作文。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该校于2013年引入“真情作文”项目,多次邀请专家培训教师。学校从最初局部骨干教师参与改革,到如今人人参与习作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使用人教版教材及配套的《真情作文》教学,抓住单元主题及体现语文素养的工具性——专题训练点,实施由课内到课外的读写一体化教学与训练,以读带写,读中悟法,以写促读,读写联动,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自然,感受生活,开拓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如今,很多学生已走出“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的怪圈,变得乐写、爱写。

从主题阅读到快速识字,再到真情作文,长塘小学以语文科为切入点,有效地转变了该校老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效地转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愿说、敢说、能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记者观察:教育就是让人幸福

五年时间,长塘小学在努力的探索与不断的创新实践中,终于将自己的发展步伐完美地融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实现了由一所农村小学向城市化小学的嬗变,以其优质的办学水平和能力赢得了当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

思考长塘小学转型的成功,根本在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正如长塘小学校长梁小平所说,“我对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想干事,是干好事的前提。爱教育,是干好教育的基础。长塘小学作为大朗乃至东莞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镇小学,既没有升学任务,也没有考核压力,但他们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认真态度,坚持自我加压,不断探索、思考、实践,最终实现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根本在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

总结长塘小学转型的成长,关键在于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与突破。一所学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离不开对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离不开对未来愿景的清晰描绘。同样,一所学样的突破发展,必须准确明晰问题的症结,必须准确定位突围的方向,必须敢于否定既有的经验。长塘小学在五年时间,经历三次大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渐进过程,最终实现破茧成蝶。认识自我需要理性与智慧,自我突破需要勇气与创新。因此,对自我的清晰认识之后的突破,便成为长塘小学成长旅途中自然而然的收获。

走在长塘小学美丽的校园,走进长塘小学的课堂,你会在内心生发出一种感动。因为,你能从长塘小学孩子们的脸上阅读出由衷的自信,从长塘小学老师们的气质中品味到一份从容与温馨。细细想来,长塘小学的一切思考与实践,原本只是在为着实现一个目标:让师生因教育而幸福。

(本文图片由东莞市大朗镇长塘小学提供)

农村城市化 篇1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目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政府征用农民土地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有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 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 政府应及时完善各项补偿措施, 建立健全土地征收法律法规, 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公开司法程序, 健全征用程序

为了使土地征用者各方面利润均衡分配, 需要建立健全的农地征用程序。第一, 应明确掌握企业、基层政府、农户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征地程序中所担负的责任和所扮演的角色, 明确界定各相关人员的主权责任。在征地过程中, 如果当事人是农户和用地企业, 那么当地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可参与到土地交易程序中。如果涉及到裁决土地交易纠纷, 那么土地补偿标准和一系列的安置补助等应该由用地企业承担, 在土地转让者和土地使用者相互协商下,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不能过多干涉, 干预过多反而不利于土地的正常征收。第二, 当地政府和土地行政部门应该公平对待所有农户和土地企业, 不能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而所享受到的待遇也出现不同。同时, 在交易没有进行之前, 基层人民政府和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不能和任何一方单独接触, 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征用土地听证会过程时, 应该让双方自由发表自身的看法和意见, 使农户能够充分了解到与征地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内容。大多数情况下, 农户可能会因为了解的信息不对, 处于信息的弱势群体, 所以公共利益中, 在信息方面占有优势的用工企业应该提供与征地有关的材料, 充分证明用地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如果存在与征地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工作者, 为了保证土地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应该主动进行回避。第三, 在听证过程中, 检查被证收者和用地申请者所上交的一系列证明材料, 双方发表意见, 对所上交的质证进行记录, 作为征地纠纷裁决的主要证据。

二、改进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标准, 切实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

目前, 我国对于征地所给予的补偿, 并不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实际价值所给予的, 而是依照土地使用用途的现有价值为基本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土地在若干年后升值, 那么也是属于土地征用者的。由此可见, 过低的安置标准会直接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 因此, 既需要完善土地征用程序, 也需要改进安置标准, 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第一, 按照规划用途定价。在对征用土地进行补偿费之前, 明确了解土地征用方案, 了解土地在被征用之后的用途, 根据新用途情况进一步确定租金, 然后再根据级差地租的具体规定, 计算土地征用的具体费用;第二, 根据土地质量定价。首先, 农民应掌握所将要被征收的土地的实际年产值, 可采用通用的生产手段, 最终确定出年平均产值。这样在计算具体补偿费用时, 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保证与当地平均土地产值需求相符合。其次,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效益以及建筑单位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 解决好在征收土地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保证征收者和农民都能满意。另外, 在安置标准整改过程中, 还需要结合市场标准, 充分考虑到被征用地所需补偿的各个方面, 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的实际利益没有受损。

三、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修正土地征用法规

统一梳理和清查当前所颁布与土地征用补偿方案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同时检测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合理性、实用性, 对于不适用目前征地补偿的法规, 应该及时进行完善和修正。如运用前几年的土地年产值来衡量当前征用地的补偿费用, 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类型每一年都在发生变化, 并且收益计量也在发生变化, 可能上一年农民的农业收入较多, 今年收入相对来讲就少了很多, 因此, 应该根据每年农业实际收入情况, 完善征地补偿规章。另外, 从保证土地产权界定的公平性来讲, 对于在土地征收之后, 所属权的问题必须要明确规定, 减少日后发生利益纠纷。唯有根据实际情况, 不断健全法律法规,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补偿标准的公平, 保障合理分配土地征用费用。在征收土地过程中, 政府占有重要地位, 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保证征收土地者和农民利益均衡,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审查土地征收方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防止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 处理好这三者的问题对保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土地征收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农民的利益。想要解决好土地征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既需要改进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标准, 也需要不断完善土地征用法律规范, 保证土地征用者和农民利益均衡。

参考文献

[1]刘守英, 叶红玲.建议根本改革征地制度[J].中国改革, 2008 (10) .

上一篇:圆柱的体积教学实录下一篇:雏鸡绿脓杆菌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