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模式改革

2024-09-30

运行模式改革(共12篇)

运行模式改革 篇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1]。鉴于传统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既不能体现我校化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创新、重视应用”实验教学理念,也不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因此有必要从课程教学体系、内容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1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基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基础性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致密的相关性,决定了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基础化学实验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整合而成。基础化学实验本身又是我校化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见图1)中“化学基础实验”层次中的重要核心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专业提高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应用实验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

2.1 教学改革目标

打造化学基础实验平台,为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提供基石;按照基础性、应用性、开放性要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设计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

2.2 教学改革思路

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创新、重视应用”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凸显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差异化特征,通过优化整合实验项目,力求体现化学实验技术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具体应用;教学运行模式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与实验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通过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去思考、判断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3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依据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目标和思路,我们建立了“三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模块、方向应用模块和拓展开放模块,对应课程为《基础化学实验Ⅰ》、《基础化学实验Ⅱ》和《基础化学实验Ⅲ》。在此基础上,依据模块内涵和教学改革要求,并结合各专业的方向定位,优化设计实验项目。

3.1 公共基础模块-《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内容设计

公共基础模块凸显基础性,在5个不同专业设置内容相同实验内容,充分考虑各专业化学实验技术的共性要求,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基础化学实验Ⅰ》,32学时,第1学期开设。《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项目设计见表1。

3.2 方向应用模块-《基础化学实验Ⅱ》实验内容设计

方向应用模块凸显应用性,设置与各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的实验项目,不仅增加学生专业兴趣,而且更强调实验技术的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要求。比如: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项目以环境化学分析实验为主,力求体现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针对生物、食品工程专业的实验项目更加突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技术及化学制备分离方法。《基础化学实验Ⅱ》,48学时,第2学期开设。各专业《基础化学实验Ⅱ》实验项目设计见表2。

3.3 拓展开放模块-《基础化学实验Ⅲ》实验内容设计

拓展开放模块凸显开放性,强调化学实验技术拓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与实验开放平台相结合,实验项目以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创新为主,突出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际应用。《基础化学实验Ⅲ》,16学时,第3~4学期开设,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3~4个开放性实验项目来进一步拓展实验技能。《基础化学实验Ⅲ》实验项目内容设计见表3。

4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运行模式改革

4.1 实施实验项目负责制

由于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由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整合而成,参与课程教学的实验教师,人数达十多人,因此,原有组织运行管理模式必然不适应课程整合改革需要。为此,我们实施了实验项目负责制。改变以往由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实验班所有实验项目教学的管理运行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教师只承担少量实验项目教学,跨班级授课,其显著优点是确保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到有限实验项目的教学准备工作,从而便于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

4.2 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

实施实验项目负责制必然带来多人次教师参与班级实验课程教学的局面,面对诸如学生实验报告管理、实验考试组织、成绩考核标准、教学成绩管理、项目调整更新、教学大纲修订、教材建设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为此,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课程负责人制度,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在运行实践过程中,对课程负责人适当津贴补助,有利于提高课程负责人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实验教学运行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4.3 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除理论考试外,增加了20分钟实验操作考试(占总成绩30%),实验操作考试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已开实验进行命题,采用抽签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当场拟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施。教师检查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验结果当场打分。实验操作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复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去思考、判断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5 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09级、10级和11级的教学实践,基础化学实验体系和内容改革已逐步成熟和定型,在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

(1)按照基础性、应用性、开放性要求建立的基础化学实验“三模块”课程体系,不仅重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强调实验技术在相关专业的延伸,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进一步拓展实验技能,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实验课时有限但又要保证实验教学自身系统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3]。

(2)实验内容改革不仅坚持基础性,而且还兼顾了专业性、综合设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实验项目内容与专业方向相结合,凸显化学实验技术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具体应用,有利于学生完成后继课程的学习;综合性、设计性比例得到大大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验能力;实验项目与生产和科研结合,应用性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明显增加;设置开放实验模块,不仅弥补实验教学课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项目负责制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客观上适应了实验课程整合的改革需要,不仅为教学管理运行提供组织保障,而且确保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措施得以实现。

摘要: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创新、重视应用”实验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凸显化学实验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实施实验项目负责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高了实验运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秦东珍.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新体系的思路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8):16-17.

[2]刘焕云,李慧荔.推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4(2):27-29.

[3]顾云兰,唐树和,陶建清,等.《基础化学实验Ⅰ》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9,36(5):219-221.

运行模式改革 篇2

[摘要]公共权力关系内外结构的全面改革,是科学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它可以推动公共权力结构改革的制度现代化进程。将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制度更新任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工程,必将形成有效制约并促使权力正常运行的“制度之笼”,规范权力运行,开启清明简政的新时代。

[关键词]公共权力;权力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1月22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深化是此次讲话的中心与重点。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在讲话中,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可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改进反腐败机制与制度建设,是全面改革公共权力运行的突破点与切入点。

以此为开端的公共权力运行改革与反腐败斗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了更为系统的要求与体现。关于公共权力运行改革与权力监督体系构建,《决定》在第十个方面,即“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给出了如下提纲挈领的要求:“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创新与改革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机制的建立,在总书记的论述与《决定》的要求中都落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何打造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并且适宜长期运行的“制度的笼子”来约束权力,使公共权力的运行步入正确的轨道,以减少异化公权、侵犯私权等腐败的负面结果对国家整体改革进程的影响,则成为公共权力运行规制的重中之重。

规制公共权力运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立长效常态监督与反腐机制,规范公共权力边界,将权力置于怎样的制度之笼、如何让“制度之笼”长效地运行是公共权力监督与规范制度建立应当深入考虑的重点问题。为公共权力打造规范合法的“制度之笼”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的建立也是“制度之笼”能够长效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条件。权力的“制度之笼”持续奏效的外部环境,亦是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现代权力运行制度体系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权力运行体系自身的建立与规范运行,相关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部分的改革与制度体系建立,更是权力运行体系所依靠的大的国家改革制度环境。因此,厘清中国公共权力运行现状即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反思制度建立与改革完善的细则步骤,更为符合权力运行改革的现实。

一、中国公共权力内外关系现状:含混不清

中国公共权力内外关系含混不清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关系边界不明晰;公共权力内部关系边界不清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要明确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边界,明确公共权力的内容和范围,具有针对性地打造约束公共权力的“制度之笼”,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并且建立保障合法私人权利的配套法律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制度政策。

首先看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边界区分。有关权力边界的界定与外延之研究,有学者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从调整范围和对应关系来看,主要有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或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国家权力是通过依照宪法和法律程序组成的政权机关的活动来实现的;政党和团体权力则是通过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监督保证作用和参政议政作用来实现的„„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转化形式,国家权力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强制力量,主要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在实际生活中,国家权力总是与一定的组织机构相联系,离开了一定的组织机构,其存在就失去了凭借,其运行就失去了载体”。其中所谈及的社会权力则是指“社会主体以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产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并且在论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边界的同时,谈及国家与社会的三种关系状态下,何种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关系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抑制公共权力的异化,防止腐败的发生,即“社会对国家的独立状态。社会对国家权力有一定的制约和监督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现代化转型阶段,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分离初现雏形,但仍将处于相互影响、难以明晰分离的状态,据此,欲通过完全的社会治理体系的系统式监督约束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与滋长,并不十分符合当前国家发展的转型实际。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仍存在模糊不清、难以明确分离的领域。也就是说,公共权力运行所发生作用的公共领域、公共事务与私人权利运行发生作用的私人领域、私人事务还存在重叠部分,不能完全划分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基本依托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的实际涵义或日特定涵义是“对社会事务(包括部分政治事务或国家事务和几乎全部社会事务)的管理”,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和公民自我管理或平等管理的“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系没有完全独立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状态,也是公共权力难以与私人权利明晰划分的重要原因。由此,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难以分离,产生公共权力向私人权利领域渗透,私人权利运行的社会权力领域又不能对公共权力领域产生制约、监督的作用,权力作用范围划分的不合理造成权力运行无边界、乱边界的结果,长期此种的权力运行模式加深了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本就含混不清的作用边界。

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运行作用的边界模糊,对于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约束来看,在对权力的具体界定、针对性的运行、制约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如果不能以明晰公共权力边界为前提,也就是说,不能将公共权力明确地与其他权利相对独立分开,就难以建立真正长期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制约和监督制度,打造出的“笼子”材质与强度、作用与力度再高,“笼子”中关住的并非所要规制的公共权力,所进行的制度改革也将是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同时,权力边界的模糊对于私人权利来说,公共权力具有权力天然扩张的属性,其无边界、无约束地在私人领域扩张与渗透,对于私人权利领域的健康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私人组织失去应有的空间。公共权力带有组织性的扩张导致机构与体制膨胀甚至冗沉,行政管理与社会治理工作失去活力,运行效率低下,最终使私人权利运行范围萎缩。传统的全能型国家管理模式的弊端使私人领域发展僵化,社会治理体系难以生长,更难以发挥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用,又给权力寻租、公共权力异化提供了孳生的土壤,权力的“制度之笼”的打造更难以谈起。

检视了公共权力的外部关系,再来看公共权力的内部关系存在的问题。公共权力的内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观察。一是纵向上,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与职能的划分问题。当谈到涉及权力结构与行政体制改革时,反对全能主义政府模式的呼声都很高,对于“有限政府”的“有限权责”这一基本观点与改革方向基本达成了共识,“全能政府”“全能包办”的效率低下、收效微弱、执行偏差也不需赘述。全能型政府模式是国家塑造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供给、政策输出均是国家给予社会,所谓的社会治理体系亦是国家治理过程中全权负责打造全程。而在明确了全能主义政府治理的弊端后,就应调整改革方向,避免给弊端发挥作用提供空间。有学者研究提出,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有限责任政府”,“实际上我们政府职能的错位,之所以承担了‘无限责任’是因为它包揽了‘无限权力’,争权、揽权、扩权成为政府的顽症”。在中央一级的高层的公共权力与职责划分与审查时,就要做到有原则、符合行政与治理实际的权力规制管理。在考量与地方进行权力划分、权责下放的前提时,也应当明确对高层的公共权力的规制与管理,这是“放权”有序、有力、有方向、有目标的关键。

如同正在进行当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近10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务院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各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依法行政,促进了反腐倡廉,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的“2014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工作将如期开展。“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自我革命”式的简政,其过程即是放权,短期来看,放权简化明晰了中央政府的工作范围与行政权力的边界,为地方政府进一步进行权力结构优化提供了必备基础;从长期看,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公共权力体系结构优化、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构建前提与良好的开端。

二是从公共权力内部关系体系结构的横向关系来看。首先,与公共权力的行使直接相关的事务,含立宪、选举、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政党、压力集团等事务被称为“政治事务”。那么,在公共权力体系内部直接与“政治事务”相关联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主要的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则更需要明晰划分。谈到打造约束权力的“制度之笼”,实则为外部关系的调节与监督约束,相对于公共权力内部的制衡与监督来说仍显被动。内部关系规制的制度建设既应当最大程度地避免如行政权对于立法权、司法权的消极干预,也应当塑造适合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相互监督以促进行政效率与执法过程现代化的配套运行制度建设。中国长期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因此,中国公共权力的内部关系结构体系中,党政权力的横向关系有待明晰,亦是公共权力内部关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中国的党政关系而言,由于中国民主革命不同于西方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虽然改革深入至今已到转型攻坚阶段,但革命历史以及国家建设初期留下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痕迹仍有遗存。因此,在现阶段党的政治领导职能与国家机关的立法、行政、司法职能划分虽逐渐显现清晰,但党组织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等活跃在公共领域的掌握公共权力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仍存在重叠现象,党组织对于其他公共部门的领导方式仍需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划来使其更为有效地运作。在保证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以及公共部门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正常的机构运转前提下,职能、权力以及责任的划分也是公共权力内部横向关系结构调整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

二、厘清中国公共权力的外部关系

打造约束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之笼”,在理性审视了中国当前公共权力内外部关系为基本前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来厘清中国公共权力的外部关系,即厘清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之间的边界成为打造“制度的笼子”的首要问题。厘清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边界的有效方法,一是限制公共权力的运行范围和运行方式,二是有效合理地保护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使范围和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明晰划分中国当前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边界的总体思路是,明确划分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作用与运行范围,在建立明晰的边界这一基础之上,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社会权力与公民权利来制约国家治理体系主体之公权力,即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

欲将社会权力塑造成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之笼”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将两者明确区分开来。由于公共权力行使与运行基本依托于公共组织的组织化结构和职能以及法律赋予公共部分、公共组织的责任,培养“有限责任”观念的现代执政党与政府即是明晰权责的首要工作。基于中国当前处于改革转型期的攻坚阶段,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公共政治生活中,“政治事务”与“社会事务”仍然也确实存在交叉重叠、难以明晰分离的状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改革公共权力结构,打造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之笼”以严厉打击公权力异化、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并且不为权力异化等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这一制度改革和创新建设,是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能否科学建构权力运行的依托结构、能否使联系紧密的机构职能重新规制、清理重组,制度设计者、制度执行者以及制度监督者的“有限权责”观念需要扎实确立。其次,厘清公共权力边界与权责范围。即将行政权力等具有高度执行力与强制力的公共权力规制于行政权力运行范围内,自上而下地逐步实现并严格执行政企分开,逐渐减少行政命令式的公共权力直接作用于经济领域内的企业经营范围,给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留出合理的自由活动空间,给企业以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规制、自我发展的生存与成长空间。优化升级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使市场的自主调节以具有高灵活性、强适应性、强调节性与反馈性的国家宏观治理政策与机制为发展软环境,逐步将僵化的硬性行政命令抽离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主体的发展,以立法建规的形式规制企业的合法经营与经济行为的空间,从制度与机制运行的设计上给市场留出保持活力又不失正确方向的活动范围与发展空间,逐渐结束行政权力等公共权力对于市场的直接干预,从而理清市场与政府的权责范围。其三,为社会治理体系独立成长提供合理环境。深入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的实际发展情况,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其自我组织、自主治理的良好制度环境,优化公共领域的职能划分,尝试在部分领域放开由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来参与社会服务的提供以及公共资源的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以避免在部分公共领域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明晰并且厘清公共权力的外部关系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改革工作就是,有效合理地保护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行使范围和主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整体转型期的阶段性特点,国家治理层面的“政治事务”与社会治理体系治理层面的“社会事务”尚未明晰分离,欲将公共权力的外部关系边界划分清晰,所要着手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纯粹的“政治事务”与“社会事务”相分离。经济领域中经济组织活动要以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为主体主导经济领域的正常运转;社会公共生活中也应当给予基层群众组织、各类型的合法社会组织以主导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权利。在公共福利提供、区域内公共资源管理、公共活动开展、公共组织自治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即公民个人、非公共部门、非公共企业、非公共事业单位以及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主要领域中,这些主体所能够承载并且担负的职能与责任留给以上主体进行自主治理、自主发展、自主监督。公共权力作为合法的强制性权力后盾,其运行应当在高层制度与基层运作制度中规范进行,为公共领域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结构功能改革的切实分离的实际条件与法律环境。将基层群众组织以及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已经担负并且有资格担负的社会治理功能划分到公共领域中,给社会组织自我治理、自我发展以有序有理的组织化运作形式,逐步培养现代的自治自律自主治理,并且逐渐通过自主治理的组织化程序与规范化制度,利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优化逐渐承担社会治理的职能,使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从社会事务主要领域逐步分离出来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不稳定性因素降至较低的程度,在保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前提基础上,通过国家治理体系、法律体系、制度体系以及权力运行机制的保障,保证公民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合法权利行使。由此,在社会权力能够正常运转并且得到保障为前提,才能使之成为监督并约束公共权力无序扩张的重要力量,为规制公共权力的“制度之笼”提供必不可少的组成“材质”以及笼外的第三方监督力量。

三、厘清中国公共权力的内部关系

打造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之笼”,预防并且治理既已发生的公共权力异化与腐败,从来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若将公共权力的运行与治理看作具有独立特定运行规则的子系统,厘清公共权力外部关系的工作,就是将这一系统在系统边界上与其他权利系统划清边界,这既是减少系统间不良干扰的前提,又是系统内良好运作的基础。关于厘清公共权力这一系统的内部关系,即厘清公共权力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边界,可供参考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构建科学的党政关系模式。构建相对独立的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的现代“立法一行政一司法”关系模式,其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系统内核即为用政党权力来制约政府权力,用政府权力来制约政党权力,在主要的公共权力之间,用立法权来限制行政权和司法权,用行政权来限制立法权和司法权,用司法权来限制立法权和行政权。

首先,构建科学的党政关系模式。在构建现代的党政关系模式中,要注重处理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即明确领导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区别与各自的属性,执政党应从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领导一切国家治理事务,逐步转变成领导正确的发展方向,负责把关总体路线方针与政策,逐渐改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这一革命时期特殊的领导管理形式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弊端。党政分开、明晰党政各自职能并不意味着削弱党的领导,如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欧内斯特?巴克所说:“政党是把一端架在社会,另一端架在国家上的桥梁”。执政党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高度组织化、严格纪律性的政治组织,要明确其基本职能是领导职能。“领导职能主要是政治性的,在于组织和动员民众,在民众和国家政权之间建立政治沟通机制;在于进行利益表达和整合,通过正常渠道向国家机关提出立法建议和输送领导成员”。而政府的管理职能则不仅仅包括政治性的管理职能,还要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负责。执政党在国家的政治公共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对政治方向与国家发展方向的掌握来领导国家治理的运行,而非细致深入到国家机构运行的各个分支系统进行直接的事务性执行。此外,党政关系的现代化改革还要结合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党和人大的关系构建、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构建以及党与参政党、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的关系构建作调整。

其二,构建相对独立的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将公共权力的主体部分进行系统内的明确划分,形成系统内权力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规制方法,始于西方的分权制衡理论与历史实践。“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属于代议机关,行政权归国王,而司法权属于独立的审判法院,三种权力分立并相互制衡;要防止滥用权力,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政治力量,又能使它们彼此调节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制度;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在美国首先付诸实践,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由国会、总统和法院分别行使,相互制约”。分权制衡的实践与理论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来已久,此种分权制衡以达到权力相互制约的思路可供借鉴,但要考虑不同的历史环境背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社会现实。公共权力系统内部的结构优化,尤其是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合理配置需要符合现阶段国家治理权力的运行状况和总体改革目标,更要规制权力使之合理合法运行,逐渐运用制度法律来治理权力运行,逐步摆脱“人治”的传统模式及其诸多弊端。相关研究曾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遵循精简、统一、高效原则,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解与平衡,使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在厘清权力事项的基础上,合理分解配置一把手的权力、重点岗位的权力、上一层级的权力,从制度机制上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扩张甚至滥用,通过优化权力结构为打造制度的‘笼子’奠定基础”。建立以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为系统中心的立法系统、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不仅要厘清这三类权力的边界,各自系统内部权力的划分也尤为关键,可见,厘清权力边界无论在处理公共权力外部关系构建还是打造权力内部系统过程中,都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应当以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我国法定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即法定国家司法机关,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即法定国家行政机关为立法系统、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构建的中心,增强人大即立法系统的立法创制职能,强化两院即司法系统的监督职能,改进政府即行政系统的执行职能,针对三个相对独立系统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建构规制公共权力的笼子。

其三,要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的现代“立法一行政一司法”关系模式。理顺立法、行政与司法的权力关系,构建系统之间合理的模式亦是保证将公权力关进“制度之笼”的基础性工作。多数学者认为在提倡打造关住权力的笼子时,应当重新审视并且足够重视制度建设的刚性,“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制度、制约权力,做到依法确权、依法限权、依法用权,用法律监督制约权力”;还注重制度笼子的惩戒性,做到“出笼”必受惩,对腐败行为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更要注重“笼子”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制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使制度既在理论上站得住,又在实践中行得通”,“合理设计权力行使流程,杜绝权力寻租可能,形成权力的封闭循环系统,单项制度各环节或相关制度之间要形成反馈环路,确保各项制度彼此衔接配套、环环相扣,使权力授予、行使、监督全过程和各环节都有制度规范,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深入思考以上制度改革的逻辑进路,正是从立法系统、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的主要职能人手为“制度之笼”的设计提出原则上的更新与严格的严密要求。由此,“制度之笼”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法律、执行的标准、实行的效果以及成果的反馈等整个系统工程,都需围绕着立法系统、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关系模式更新来创制完成,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前提前下,中国特色的“立法一行政一司法”关系模式不能也不需要照搬西方的分权制衡机制,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结构重组与职能优化的基础上,保证立法系统的权威性、法律的严密性与严肃性,加强司法系统的合法有效的执法力度,强化严厉的违法违纪惩戒制度,细致化、刚性化行政系统的执行标准与执行效果,狠抓政策施行的终期效果,使司法系统的反馈与惩戒得到立法系统的法律权威性保障,使立法系统的立法与创制工作得到司法系统的检视与执行保障,使行政系统的执行与贯彻得到司法系统与立法系统的有效监督并且能够给予立法系统有效的行政效果反馈。以行政系统事务问题I生为导向的工作方向为立法系统提供预见性的立法事项,以司法系统的监督与惩戒违法为行政系统的执行底线,以立法系统的立法工作为行政系统与司法系统事务处理和公民合法诉求提供权威的法律制度保障,即通过现代的“立法一司法一行政”系统的职能划分与关系调节保证公共权力内部的良好运行,又为公共权力外部关系的对接提供可执行的承接点。

四、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厘清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之间、公共权力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符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有力推动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即坚持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由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限定的,各国家权力机关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效运行的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

总的来说,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关系模式构建与公共权力内部关系构建,就是处理好国家与社会关系、执政党与政府关系、人大两院与政府关系。而将这几种关系的处理与改革置于中国当前改革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中时,就需要考量更多的公共领域成长与发展的现实情况。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与转型现实,中国国家与社会分离转型的开始与加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转型现实是,“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经历了从传统统治和管理形态向现代治理形态的转型;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20来年里,私域和私利性的中国市场、家庭、个人和社会组织逐步从公域和公益性的国家、政府组织、公共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21世纪初以来的十多年里,半公半私性的社会组织即第三部门开始从私域和私利性的中国市场社会、公域和公益性的国家中逐渐分离出来”,经过数十年的改革转型,国家在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但“至今国家的公共领域与市场社会的私人领域、第三部门的半公半私领域的边界尚不清晰,国家、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之间也无成熟的相互关系规则”。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定》,为理顺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厘清公共权力内外部关系,打造制度的笼子进行反腐败的系统工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可行思路。

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要在充分把握并且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基础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现实情况,知来路明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机制建设为工程基础的突破口与起始点,以规范化、常态化、动态化的机制更新与运行保障制度的活力与有效性。

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关系的厘清与明晰是保障公共权力关系系统协调运作的前提。在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事务与社会治理的社会事务尚未各自独立、完全分离的状态下,通过政治事务与社会事务、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在职能、权力、责任、地位、作用与关系上的积累性渐进式的分离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成长的必要举措,通过系统性、总体性、全局性的治理体系构建更是为公共权力关系系统提供建设与改革的制度与机制环境。规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的必要部分,更是扫清公权私利违规操作、特权孳生的不良环境的关键步骤,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重要工作与长久目标。

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权力内外关系模式,公共权力内部关系的厘清与明晰是公共权力规范化与反腐败工程的核心内容。厘清执政党、政府、人大、两院的横向职能与地位角色的划分,在功能责任领域明晰各自的地位作用,在职能的划分上做出基础性、保障性的关系改革工作。结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发展实际,以执政党、政府、人大、两院的结构功能明晰作为纵向权力规制与下放改革的基础,理清中央与地方之间围绕党、政府、人大以及两院在领导系统、立法系统、行政系统与司法系统的权力清单与职能,使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在有序地与社会治理体系逐渐分离的同时,用法律、制度、规则与运行机制来规制内部的权力、职能、责任等关系,建立真正切实可行并具有高度灵活反馈性的国家治理系统。用结构功能的理顺与更新式现代化,带动公共权力内部关系明晰调整,用清理特权、公共权力异化等腐败现象,严惩公共权力滥用、异化等不良行为作为严厉治理公共权力非规范运行的底线治理措施,通过累积性惩戒与治理能力的实践与锻炼,不断提升反腐败机制制度的威慑力、公信力,以此促进制度法律化、治理常态化、运行合法化的良性权力运行系统的形成。

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运行模式;信息化;服务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展与之配套的中小型生产、服务企业以及维修、销售、咨询机构等,形成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模式[1]。产业集群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横纵向拓展的垂直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企业先自发聚集,当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才开始介入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和创造环境有利的条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政府应该退出主导模式,使产业集群回归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2]。对于市場经济的调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产业集群运行模式

2.1建立统一的科技服务研发与应用信息平台

建立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向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容量大、公益性的信息平台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对政策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市场贸易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生产检测设备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等的获取,也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检测过程中疑难问题咨询与解决,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同时通过平台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内各种科技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统一,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思想优势,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及时性与流通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2.2建立平台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平台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制度建设是平台运行的保障,利益机制能够保护技术拥有者的利益,鼓励企业不断的创新。在平台运行方面,要积极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4]。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平台运行的制度导向。二是建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机制与市场秩序,提高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平台服务企业的联系交流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与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面向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开展技能、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企业战略等培训,完善管理层的人员结构。五是建立平台运行的后勤保障机制,提高集群内创新要素的活跃度和集聚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方的创新权益得到保护;在知识产权交易时,确保利益的最大化,可有效的鼓励了技术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

2.3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内部资源配制不均衡,核心企业在规模、技术层次、加工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中小企业与其有较大的差异,其测试设备和技术等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加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集群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产业集群内部出现大量生产、检测设备闲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寻求外部资源的状况,出现了企业检测难、检测贵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集群出现的以上现象,可以依托实力单位,面向集群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集群内部,建立公益性的集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集群内的检测设备、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直接面向集群内的所有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有效支撑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问题。在公共检测服务建设初期,依托宝钛集团实验中心和较大民企的实验室设备、人员、技术等优势,近距离向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各种检测服务,提升产业集群生产、技术创新效率。对于集群外部,以“需求引导、利益驱动、合理安排、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技术联盟,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建立,将集群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统筹起来,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生产、检测、技术创新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促进集群产业快速升级。

2.4与技术联盟机构合作,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检测平台应及时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技术监督机构共同合作,开展服务,使检测平台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为了提升检测服务平台的地位,保证数据的公平、公正、可靠性,组织专人就检测服务平台资质认证开展相应的工作,如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数据计量认证资质(CMA)、承接政府任务的政权资质(CAL),产品出口使用的实验室认可自制(CNAS)及国防军工行业实验室认可资质(DiLAC)。此外,随着国内大运行项目的运行,检测服务平台还应取得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开展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英文简称“NADCAP”)资质、欧洲空客等公司的宇航资质,有效的确保平台具有为社会、或相关专业材料领域提供检测数据的资质,保证了平台出具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性,也扩展了集群内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宝鸡检测平台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集群需要,完善检测平台的各种质量体系,规范检测平台,使检测服务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检测平台发展规范化运行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企业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总体的质量水平和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2.5建立公益性检测服务平台

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整合相关机构资源,建设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储备和提供完备的技术人才。使检测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为中小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公共实验、样品检测、性能分析、产品评价和中试等服务。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平台运行机制,为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社会化保障。第一,在国家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积极响应的国家号召,以合资的形式打造了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项目,为国内其他省份的产业集全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国内其他产业集群的不断跟进。第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号召,从实践出发,积极主动的将钛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并为之建立公益性的产业检测信息平台项目,为产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为了保障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集群建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第四,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认知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去基层等方式进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平台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霞,陈建军.产业集群成长的组织间学习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

[2]周小虎,刘冰洁.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2(04)

[3]史永隽.源企业成长障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孵化型集群衍生——以浙江洛舍钢琴产业集群为案例[J].学术研究,2012(03)

运行模式改革 篇4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成教普教化现象严重。我国刚开展成人教育时, 主要目的是学历补偿教育。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如今的成人高等教育仍然延续着旧有的办学体制, 普教化现实依然严重。无论是在招生过程考试、课程计划设置、教育内容方法、教学管理等都依旧是普通高等教育“三同观”的不合理延伸;尤其是函授新专业申报时必须以是否办有全日制相同专业为依据最为明显, 这说明成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依旧用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指导成人教育发展;二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比例严重失衡。在现今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 非学历教育应该成为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重点。但遗憾的是, 长久以来,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紧紧围绕着学历教育运转, 忽视了非学历教育。近几年来, 非学历教育在沿海一带虽有所发展, 但力度还是非常有限, 最明显的是职业培训教育不受企业及社会的重视;三是社会服务意识薄弱, 经济效益思想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福利, 是社会帮助弱势群体行使再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让其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站到同一层次上享受生活;是社会帮助有需要的成人构建改变、提升自己工作、生活的职业教育机构、文化生活教育机构。因此, 它的核心应该是服务意识。但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却成了几乎所有高校创收的主要来源。各成人教育机构也不是通过研究实践为成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而是如何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收益。

二、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来源及基本原理

(一)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来源

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加拿大学者) 于1964年在《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论证了人类在进入电子时代的同时, 在论述媒体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分类时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论断。比如, 无线电广播、扩音系统相当于耳朵的延伸;摄影机、摄像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听觉的延伸;录像机、录音机的信息存储功能、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相当于人脑部分的延伸等……媒体的延伸, 打破了感官的平衡, 可使某一感觉器官凌驾于其他感觉器官之上。

2.选择媒体的准则。

美国传播学家施兰姆 (W.Schramm) 曾提出媒体选择定律, 用公式可表述为

公式表示, 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 而可能得到的报酬越大, 则媒体的预期选择概率就越高。从媒体选择中可以得到启示: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应以提高报酬与代价之间的比值为目标。混合学习就是期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报酬。

(二)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原理

简单地说, 混合式学习就是面对面学习 (face-to-face0与在线学习 (E-learning) 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也是不同教学理念的混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 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 不同教学信息传播媒体的混合, 课堂语言直面交流与虚拟语音间接传导的混合。是为了达到共同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变教师教而学生被动接受的长此以往的定律;二是教学信息传递通道的不同选择。使从不同信息源传递出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输给受众;三是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搭配。媒体的合理搭配将促进学习效果 (即得到的报酬) 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付出的成本的有效降低。

混合式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结合;重视教学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注重合理选择媒体, 实现教学媒体优化组合。

Josh Bersin认为, 混合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 (1) 识别与定义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 (2) 根据学习者的特征, 制订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 (3) 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 (环境) , 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 (4) 执行计划, 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据此将混合式学习设计分解为八个相互循环的环节:一是确定目标;二是确定预期绩效;三是选择传递通道和媒体;四是学习设计;五是支持策略;六是计划实施的行动观察;七是学习效果评价;八是修订学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把混合学习模式运用于成人教育, 比在普通教育中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 效果亦将更加明显。因为, 利用混合学习原理来改革和构建成人教育教学运行模式, 既可以克服传统教学运行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 也可以避免单纯的远程教育造成的师生隔离等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现象发生。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 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把课程用学分来衡量, 以选课为基础,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的一种具有一定随意性和自主性的以目标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最基本的特征是学习年限具有弹性, 课程选读具有自主性。学分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它有利于满足成人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不同要求, 有利于更高层次的缓解学生的工学矛盾和经济压力。由于成人置身于社会现实之中, 学习的目的性尤为强烈。什么知识对他有用, 什么知识对他无用成人非常清楚, 这从客观上使成人更加趋向于切实摆脱当前所谓的学分制即学年学分制的限制, 选择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具有指导性的课程, 这样也才真正回归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 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成人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基准出发, 使课程开设, 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能体现我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 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适应现阶段社会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依据应该是与成人教育培养方案所匹配的教材体系建设。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摸索素质教育的路子, 开发出符合成人素质教育需求的教材体系, 满足成人对知识的应用性需求。

(三) 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基于混合式学习所依赖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 从办学机构的建设角度看, 仅仅依靠学校举办集中的教学和辅导, 不可能为学员提供全面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因此, 有必要将目前普遍存在的函授站、教学点等改建为兼有学习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功能的学习中心, 实行任课教师课程责任制, 明确主办学校和学习中心在学生服务、考试服务、教学过程支持服务、教务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职责, 为学员提供尽可能到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主办学校是办学的主体, 主要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并组织面授、建设和维护网络学习平台、实施教学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等;学习中心是主办学校在各地设立的日常工作机构, 主要负责向学员传达主办学校的各种教学安排和要求, 有序组织开展定期面授教学活动, 让学员能互相交流沟通, 提出疑问并开展探讨, 并能从课程责任教师处得到适时的指导。同时, 学习中心还应充分发挥导学、督学、促学和助学的作用。从而形成由一个办学主体和多个教学服务中心构成的从宏观到微观的学员学习支持服务管理体系。

(四) 教学支持服务手段建设。

构建符合成人教育特点要求的网络教学系统必须重点建设好以下几个教学支持服务平台:网络课件制作平台、网络课件点播学习平台、教师答疑平台、网络测试考试平台、试题库管理平台、教学信息交流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等七个功能模块。学员通过在线学习, 在得到大量信息的同时, 能及时得到责任教师同步或异步的疑问解答;还可以进行在线测试, 检查学习效果来巩固所学知识等。通过在线学习后, 定期进行面授答疑辅导, 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 教师的答疑指导, 使学员在获得情感交流的同时获得了知识层次的提高, 成分实践了混合式学习的优越性。

摘要:文章从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本质内涵入手, 分析了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来源及特征。进而从实行彻底的学分制改革, 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 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支持服务手段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现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进行改革的探索性举措。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改造,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63.

[2]孙龙存.多维视角观照下的成人教育本质探索[J]。成人教育, 2009, 01.

论述: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和改革 篇5

1、改革领导体制,实行院长聘任制、院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现在,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没有成为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机制完善的独立法人实体,缺乏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医疗供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争创优质服务,参与竟争的意识还不十分强烈。有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工作跟不上,冗员多,效率低。这些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医院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改革领导体制,扩大医院的运营自主权,实现医院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过去,医院一直是按事业单位管理,医院怎么发展,如何经营全部是当“婆婆”的卫生行政部门说了算,医院院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在决策和经营上几乎没有什么自主权,这就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影响了医院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中国加入WTO以后,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医院,主管部门都要由“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让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入市场,自由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对医院院长要赋予如下权力:即对医院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对医院工作和员工的管理权,对医院各级管理干部和员工的聘任、解聘、辞退和奖惩权,对医院内部机构的设置权,对医院员工的业绩考核权,对医院业务工作的领导指挥权等,只有让院长做到责、权、利对等,才能充分调动起院长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经营发展。

当然,有了好的领导体制,并不等于医院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经营效益,选拨一个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意识的院长也是十分关键的,院长选好以后,通过实行院长聘任制、院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院长的责、权、利进一步明确以后,就要大胆放手地让院长去经营管理医院,真正实现医院的自主经营。对于公立医院机构,还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依靠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保证医院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要进行必要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试行股份制、联锁经营、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公立性医疗机构,也完全可以采用这些形式,因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模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都是可以大胆利用的,只要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能够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甚至是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拍卖等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

2、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

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制度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建国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而在文革期间,这一制度基本陷于停滞状态;第二阶段为1979年至1985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度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第三阶段为1986年至1992年,以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国发[1986]27号)文件为标志,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分配上逐步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第四阶段为1993年至1999年,机关公务员实行了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职称晋升,强调了合理的结构比例,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严格的评审聘任。分配方面逐步建立起了符合卫生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第五阶段为2000年至今,以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文为标志,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全面的深化阶段。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事,分配制度反映了当时特定的历史状况和经济状况,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我们国家由一切以政治为中心向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过渡,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已经形成了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用人机制,人员是难进也难出,缺乏竟争和活力。按照市场经济的人事管理规则,医院必须实行全员聘任制,根据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员工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医院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要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实行岗位规范化管理,制定上岗条件、职位说明书和职位考核评分标准,实行竟争上岗。要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推行聘用制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聘用办法,院长可以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选拨任用形式,管理人员可以实行职员聘任制,卫生专业人员可以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勤人员可以实行合同制。医院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做到各级各类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在工作中要选贤任能,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行聘用制当中,对新进人员要实行公开招聘和严格考核,并采用人事代理制。在实施聘用制的过程中,要把握科学设岗、岗责明确,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签订合同、契约管理,严格考核、认真兑现,解聘续聘、双方自愿五个关键环节,形成一个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符合法律规范和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

3、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分配问题是医院改革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其它改革也要受到影响。事实也证明,许多医院尽管在人事制度改革上有了大的突破,但由于分配办法还是老一套,结果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前功尽弃。国家对卫生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原则性的办法,对于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的卫生事业单位,要实行有控制的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形式,并在工资总额包干范围内,对活的工资部分进行重新分配;对于国家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卫生事业单位,可在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自主确定各类人员的内部分配办法;对于有条件的、经费完全自给的卫生事业单位,可在坚持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单位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原则的前提下,确定工资分配办法。因此医院的分配制度改革完全可以在遵循国家政策原则的前提下,加大内部分配的改革力度,在改革中可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体力与脑力相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扩大医院的分配自主权,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把个人报酬与职位、技术、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工作量大小等紧密挂起钩来,制定比较详尽的人才评价标准,通过严格的考评兑现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在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把这些要素一起纳入分配考核体系,对关键岗位和特殊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充分调动起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医院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务人员也才能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

4、树立人才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人才队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人才也是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依靠人才来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今世界的竟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竟争。大量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建立和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培养一批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各级各类医院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医院,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海外的高级人才,让他们带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来推动国内医院上台阶上水平。

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是简单地管“人”的进出,一个人进入单位后,就成为“单位人”,这一阶段的人事管理只是把人当作一种“成本”,强调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不重视员工潜力的开发,员工也只是按组织的安排工作,忽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则把人当做是一种“资源”,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突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人性化的工作设计和员工个人激励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组织强调高效化、人性化,并获取在市场中竞争的优势。

过去,我们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只强调医院的自身发展,而忽略了员工个人的发展,只强调员工对医院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认同,而忽略了医院对员工个人发展的支持和对员工个人价值观念的尊重。因此,出现一些员工不热爱医院,不敬业爱岗,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甚至敷衍了事,因此,医院管理工作者在为医院追求利益和效益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只要员工的个人追求是合理的,医院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上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医院创造出应有的效益。

临床医学是一门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学科,医疗服务又是一项最讲究艺术性的服务,因此,医院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服务素质,才能适应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与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人员的培养方式上,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会议、短期专业学习以及国内外短期专业研修、考察等形式,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学科的水平。对于高级人员,主要是在院内抓好“传、帮、带”和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对于中级人员,主要是加强专科技术培训。对于初级人员,则要加强规范化培训,强化医疗规章制度和专科基础知识为主的基本功训练及外语培训。在注重提高各级各类人员技术素质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服务素质的提高,要经常开展服务艺术教育,进行服务礼仪培训,有针对性地在医务人员中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在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还要针对个体的不同特点提供必要的文化心理服务,让患者在医院能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

5、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现阶段,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和经营机制的多样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医院要想吸引病源,提高两个效益,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加大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发挥好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上的辐射和龙头作用。首先要重视医院的基础建设,因为医院的基础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改革和发展很可能就是纸上谈兵。医院的基础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基本技术建设等。基本技术建设是重点和核心,这主要是指我国医院在几十年来形成并经证明是一些形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比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和一些诊疗技术的操作常规,都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在此基础上,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寻找学科发展和进步的新的支撑点,营造“拳头产品”,创建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在建立医院自身的医疗优势和特色时,一定要结合本院实际和当地的发病情况,要注重发挥多学科的群体优势,同时要考虑现代医疗设备的综合应用,以求得科学、合理的优化和重组。比如,一些医院设立的微创手术治疗中心、脏器移植中心、辅助生殖中心、疼痛治疗中心等,都是一些既有技术特色,又能切实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又可获得一定收益的技术项目。实践也证明,如果医院不顾自己的实际,一味地搞“小而全”,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医院的专业建设只有根据病人的需求,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培植属于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点。

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和医院整个工作的生命,医疗服务如果不讲质量或者说没有质量,那么医疗服务也就失去了最终的意义。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医疗服务监督机制的加强,将推进医疗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为医疗队伍管理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客观环境要求医院必须制定并完善各种诊疗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对重点病种的管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所以说,不管医院的体制怎么改革,机制怎么运行,质量仍然是最基本的,医院在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了内涵建设,相反,还要树立一个越是加快改革步伐,越要强化质量管理的观念。当前,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制度,严格实行全员、全面、全程医疗质量管理,注重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未质量的管理,要对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6、强化经营管理,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必须注重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消耗,树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的服务和最大的效益的意识。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的经营核算中,一定要明确科室的收入和支出范围,按期做好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时,要划清应计入成本和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划清成本计算期的界限,划清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界限。应计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是指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医疗业务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和为组织、管理全院医疗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应计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包括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大修理以及用各种专用基金、专项拨款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因医疗事故、交通肇事、违章罚款等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离退休人员的费用。只有严格按照费用分类进行核算,并做好环节成本的控制,为科室核定合理的消耗定额,有条件的医院最好是能配备科室经济核算员,进一步搞好成本核算。医院是由院科两级管理组织构成的,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健全激励机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包括医疗管理、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就是在医院的统一指挥下,给予科室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使科室主任合理组织各项收入,对科室的各项费用支出及消耗精打细算,合理使用人、财、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励行节约、增强经营意识,做到人人理财、个个当家,增强整个科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科室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院科两级分配方案,把科室人员的各种待遇与科室的经营效益挂起钩来,充分调动起科室的积极性,这样,实现医院总的发展目标才是有保障的。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医院的工作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及生活息息相关,医院职业道德的好坏不仅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我国医院的标志,就是体现了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一个理念,白十字代表以病人为中心,四颗红心代表对病人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因此,医院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廉洁行医,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育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端正医疗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医院同时也要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做到既普遍说服教育,又要对违规者严肃处理。未来的竟争,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凝聚力的竟争。将来的医院,人才流动的自由度将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管理者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育,重视医院凝聚力的增强,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文化与人际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与幸福,让团队创造出效益和财富。

过去有许多医院不重视医疗环境的改善,普遍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病人一到医院,病还没有治,马上就对医院产生了一种“厌恶感”,直接影响了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改革,医院的就医环境大大改观,但从总体来看,还远远不能适应病人的需求,走进医院,还是缺少一种人性化的感觉和家庭式的温暖,有的医院病房设置标准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有的医院就医手续繁琐,看一个小病也要等上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天,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所以,医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患者营造一个优雅的就医环境,同时要简化就医流程,缩短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时间,让患者感受到医疗消费也是“舒适”的。

运行模式改革 篇6

一、价格运行总体平稳,CPI先扬后抑,PPI逐月收窄

上半年价格运行的特点较为突出,可以概括为5句话:CPI涨幅先扬后抑、PPI降幅逐月收窄、影响因素高度集中、区域走势明显分化、处于国际偏低水平。

(一)CPI涨幅先扬后抑

1—6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各月涨幅分别为1.8%、2.3%、2.3%、2.3%、2.0%、1.9%,呈先扬后抑走势。特别是2—4月连续3个月CPI涨幅均为2.3%,为过去24个月的最大涨幅。

(二)PPI降幅逐月收窄

1—6月份平均,PPI同比下降3.9%,跌幅比去年缩小0.7个百分点。各月跌幅分别为5.3%、4.9%、4.3%、3.4%、2.8%、2.6%,跌幅逐月收窄,呈现出较强的回稳势头。

(三)影响因素高度集中

1—6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通常称为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仍比去年下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从CPI看,猪肉和蔬菜是本轮CPI涨跌的最大推动力,猪肉、蔬菜价格涨幅一度超过30%,而其他品种涨幅不大,除食品烟酒外,CPI构成中的其他7大类项目价格五涨一降一平,涨跌幅均在0.3%以内。从PPI看,主要受石油、钢铁等少数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PPI降幅逐月收窄,但其他大多数工业品价格仍在低位徘徊。

(四)区域走势明显分化

从36个大中城市消费价格指数看,1—6月,上海、福州、南京、广州、深圳、青岛、杭州等东部沿海城市CPI涨幅高于全国平均,其中上海CPI涨幅达到3.1%,领涨全国;太原、银川、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中西部城市CPI低于全国平均,其中太原、银川两市CPI涨幅不足1%。从31个省(区、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看,1—6月,东部地区的广东、福建、上海PPI同比跌幅分别为2%、2.5%和2.7%,明显低于全国3.9%的跌幅;而中西部地区的山西、新疆、甘肃、黑龙江PPI同比跌幅分别高达11.9%、11.3%、10.8%和9.1%,表明经济调整压力、困难和风险仍然主要在“原”字头、“初”字号行业集中的地区。

(五)价格涨幅处于国际偏低水平

我国价格总水平走势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一致,涨幅高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大幅低于印俄巴等新兴经济体。1—5月平均,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CPI涨幅分别为1.1%、0%、0.2%、1%,明显低于我国;PPI降幅分别为1.7%、3.9%、3.9%、3.2%,降幅与我国大体相当,显示工业领域通缩压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其他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1—5月平均,上述国家CPI涨幅分别为5.4%、8%、9.8%、6.4%,大幅高于我国,特别是印度经济高增长伴随了较高通胀,俄罗斯和巴西更是处于经济负增长、物价大幅上涨的“艰难时期”。从以上对比情况看,我国价格运行较为平稳,相较于经济较高增速而言,价格涨幅处于国际偏低水平。

二、价格改革向纵深迈进,价格调控监管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稳步推进价格改革,加强形势研判和价格调控,完善制度法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一是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步伐加快。在蒙西、深圳和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宁夏5省区先期试点后,新增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试点范围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二省份。二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平稳推出。经国务院同意,4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三是铁路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平稳推进。高铁动车组、普通旅客列车软座软卧票价由企业依法自主制定。四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综合改革的意见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各地正在有序落实。同时,组织开展了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铁路货运价格改革、农产品目标价格试点等政策后评估,为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积极推进实体经济“降成本”行动

积极做好降价控费工作,实施煤电联动,大幅降低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工商业电价,完善两部制电价用户基本电价执行方式,合计减轻工商企业负担约1500亿元。免收中欧班列的出入境环节口岸服务费,大幅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率、征信服务收费标准,每年可减少用户支出近80亿元。指导地方公布涉企、涉进出口、涉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三项目录清单”,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减少60%以上,地方涉企收费减负金额超过340亿元。

(三)认真开展价格监测分析调控

加强对通货紧缩风险、生猪蔬菜价格走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交通运输市场运行情况等重大价格问题研究,向国务院提供高质量的专题分析报告。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分析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的工作定位和目标任务。适时发布生猪市场价格预警信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冻猪肉出库,稳定市场预期。研究完善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强灾区价格监测预警和价格监管,全力做好灾区保供稳价安民工作。合理制定2016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及时发布2016年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水平,合理引导农民种植。

(四)持续加强价格法制建设

向社会集中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央、地方定价目录。全面清理1978年以来价格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近2000件被废止。印发《关于加强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的意见》,发布新的中央定价成本监审目录,天然气管道运输、铁路普通旅客运输、麻醉和精神药品等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正在加快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重新核发中央5个部门的收费标准。

三、影响后期价格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下半年价格运行不确定性仍然较强

展望下半年,经济基本面没有出现显著变化,价格运行也将保持基本稳定,可以实现年初确定的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

从宏观经济看,世界经济疲软的外部环境短期不会有大的改变。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求疲弱的状况一时难有大的改观。

从货币环境看,英国“脱欧”使得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资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增加,英镑和欧元面临贬值压力,美元被迫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国内尽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大量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新增融资很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社会资金主要进入金融属性强的部分商品。

从市场层面看,多数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不太可能全面上涨。农产品价格存在下行压力。生猪价格可能小幅波动,粮食价格总体偏弱运行,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工业品价格将低位波动。下半年原油平均价格水平可能高于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将震荡回调,国内钢材价格总体将呈小幅波动态势,煤炭价格将继续弱势运行。

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和翘尾弱化等因素,预计下半年价格总体呈稳中偏弱态势,CPI平均涨幅略低于上半年,PPI降幅继续收窄。

运行模式改革 篇7

一、土地整治资金运行机理及四川实践

政府投资是由政府投资形成资本的运作活动,往往集中于特定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领域,一般有税收、政府基金、社会借贷等多元资金保障。土地整治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土地,同时保护耕地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在政府投资领域居于 基础性地 位。日本学者EtsuroShioji将政府公共基础投资分为四个项目:一是教育;二是基础设施;三是国有土地保护;四是农业和渔业。〔2〕在他的分类中,后三个项目都和我国的土地整治相关。因此,作为政府公共基础投资的土地整治,在项目运营中要求有更高的财政保障;同时,因其涉及领域多样,可广泛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具体运作表现为一条财政为主的多元资金运行路径。与私人投资活动相比,政府投资运作手段多样、目标复杂,且缺乏明确的市场化考核标准,营运效率难以衡量。本文从资金角度来看待土地整治的实施,寻找资金运行规律,厘清利弊,正是出于效率和风险的考量。

一般认为,投资运行机理主要由投资主体结构及主体行为方式构成。〔3〕土地整治通常按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行为主体涉及项目资金供应方、项目管理方、项目实施方、获益方。资金供应方主要为财政部门,也不排除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项目管理方为国土部门,或政府委托的其他组织,实施方为施工企业,获益方为区域内民众。按一般资金运行规律,主体行为主要涉及资金筹集、使用和收益。如图1所示,土地整治资金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表现为封闭双循环结构,其中财政资金单向运行,社会资金双向运行。

1.资金筹集

我国对土地整治资金筹集有明确要求,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开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下称新增费)、耕地开垦费 (下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 (下称复垦 费),专项用于耕地 开发、开垦和土 地复垦。2004年,国务院决定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的资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下称农开资金)。这4项资金由财政筹集,并且财政还可能安排其他财政资金参与土地整治。此外,政府还鼓励通过融资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社会资金可能通过财政、国土和实施 单位进入。据统计,2011~2014年,四川省省级 征收新增 费1209904元, 农开资金295506万元,其中从2013年开始出现减少 (见表1)。另据调查,开垦费、复垦费的征收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从资金来源看,四川的土地整治资金主要为政府土地性财政收入,其中新增费占比最高,体现了土地整治以建设用地反哺农用地的特殊性。

注:根据四川省 2011~2014年财政预决算报告整理, 其中2011~2013年为决算数,2014年为预算数。

2.资金使用

上述4项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整治,但在具体使用时,也可能有土地整治外的其他用途,而其他资金则参与进来,予以补充。2011~2014年,四川省在土地整治方面投入新增费262194万元,农开资金33312万元。此外,调查发现,其他使用的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银行贷款等途径,约占全部资金1/5。通过对比同期收入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地之外其他用途,资金的专用性不足;同时,该类资金也存在大量结余闲置的情况。

3.资金收益

土地整治属公益项目,效益难以直接用货币计量,其收益主要体现在耕地补充和农地水平提高等方面。据统计,2010~2012年,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1273个,整治土地总规模592852.5公顷,其中土地整理516418.9公顷,土地复垦65901.95公顷,土地开发10531.62公顷, 新增耕地 面积67036.72公顷。1最新资料 显示,2014年,四川省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11万公顷。2这部分收益的获益方是土地整治实施区域内的民众,整个社会得到了均衡性发展的福利。对社会融资来说,取得资金的利息回报是最终目的,主要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指标的流转所得支付。

二、土地整治资金三种具体运行模式的比较

在对四川省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土地整治资金运行在遵循一般机理的情况下,又有不同表现,可归纳为三种具体运行模式。

1.传统三角模式:国土管项目,财政管资金,企业管施工

此种模式,国土提出项目投资计划,经决策部门同意后,编制资金预算报送财政部门,由财政按预算编制审核下达资金计划,按工程实施进度拨付项目资金。分两种情况:一是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拨付给国土部门建设账户,由国土再次分配。二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每笔支出由国土申请,财政审核后直接支付。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土地整治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组织管理费用拨付国土部门,其他资金直接付给施工企业。在图2中,实线为第一种情况,虚线箭头为第二种情况。

传统三角模式的第一种情况,国土部门 (土地整治中心)作为业主单位,单独建账负责土地整治项目的各种管理型经费支出和建设支出,对项目资金具有自有裁量权,投资额的提出、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及设计施工变更,均由业主组织或实施。该模式容易导致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上前后脱节,财政、国土和企业三角结构因财政和企业之间联系不够而出现不稳定状态。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国土部门和土地整理中心存在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第二种情况,国土部门仅具体负责管理费等业主费用,其他工程款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施工企业,弥补了前面缺失的链条,形成较为稳定的三角结构。财政通过资金的按进度拨付,可以监控资金使用过程。该情况下,项目施工资金避免了在国土部门的滞留和挪用,但增大了财政部门资金管理的工作量。同时,项目管理经费的问题也不能完全避免,依然存在通过土地整治的项目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违规列支补助及奖金的情况。

传统三角模式资金运行主要在政府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为部门间的公权制衡。在完善的国库支付和部门预算等制度约束下,资金风险较为可控,但由于决策程序和环节较多,政府内部执行不畅,这种模式的效率会受到影响。

2.十字举债模式:政府平台融资,财政偿还

土地整治资金的特点表现为垫 付大、回收期长,还具有一定增值性和回报率高的特点。因此,除了财政性资金外,也可以利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融资。在调查中,存在一种融资平台处于中心,财政、国土、社会资本和施工企业多方参与的十字型举债模式。十字举债模式核心在于国土部门与政府融资平台之间有一个委托协议,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代理业主,负责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政府平台融资后,财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偿本付息 (具体过程见图3)。

调查发现,该模式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且存在一定风险。一是融资成本过高,利息支出侵蚀了宝贵的财政资金。例如,某市A项目贷款6000万元,年利率高达13%,在贷款期间仅利息费用就发生121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936万元,计入工程成本275万元。二是融资预算科学性不强,造成资金结余,为不必要的资金负担了融资成本。从结算审计来 看,A项目实际 支出4409万元,结余1594万元,结余率36%。三是财务管理粗放,业主费用、利息收入等未分账核算。例如,A项目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计入 “财务费用-利息” (红字),用于冲减政府融资平台的财务费用;业主费用等项目管理费,该项目与政府融资平台的其他项目一并核算。四是地方融资平台只负责筹资,不负责还贷,融资主体与还贷主体的分离造成财政风险控制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债台高筑,杠杆率过高,再加上 “土地财政”运行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陡增。

注:1-国土部门委托政府融资平台;2-向社会融资; 3-招标、组织实施项目,支付工程款;4- 财政按期支付;5-融资平台偿还贷款利息;6-项目竣工交付; 7-国土部门验收;8-财政支付贷款本金;9-融资平台偿。

按委托代理理论,十字举债模式通过 签订合同,将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由政府内部行政关系转换为民事经济活动关系。但这个合同要件缺失,即作为受托方的融资平台没有可靠收益。原因在于政府融资平台具有官方性质,虽然是企业经营实体,但履行部分公益职能,则该关系演变为既有行政色彩又具有民事性质的混合关系。该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增加,一般只有在资金筹集困难的特殊情况下,方可考虑。但土地整治资金的来源具有多种途径,且均以法规形式加以固化,在土地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较难出现筹资困难,前面提到的土地整治资金大量闲置和结余即为明证。那为何还要采取这种模式呢?对选择这种复杂模式来运行相对单纯的公益项目,其目的只能从政府融资平台构建的背景来考虑。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为解决地方政府建设投资的资金困难而产生的:第一,融资筹资速度快,资金量大,符合地方政府短期快速发展、大拆大建的需要。第二,该模式割裂了传统三角模式形成的制约关系,项目由市场经营主体实施,相对严格的资金用途和费用标准在融资平台相对松散的账务处理中无所适从,使土地整治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监管更为困难。第三,土地整治是其它建设项目的基础,在规划建设中往往将土地整治与其它建设项目一并设计实施,所以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的打包运营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

3.流线购买模式:社会实施,财政购买

流线购买 模式类似 于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进行公共工程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首先由企业自己筹资进行土地整治,国土部门对整治好的土地进行评估验收,按新增耕地面积数量申请财政资金向企业购买。 例如, 某市于2008年, 向一家企 业以7600元/亩的价格, 购买新增 耕地指标1768.52亩,共支付1344万元。该模式下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间形成了基于购买合同的民事关系,主要优点:一是在土地整治前期和实施过程中财政资金无须投入,且无融资成本。二是财政和国土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工作量小,由于仅限于结果控制,资金风险也相应较小。三是有利于引进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财政也失去了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完全依靠国土部门的土地验收。同时,由于过分关注单一产出,即新增耕地指标,忽视了土地整治的 “提高土地生 产率、改善环境” 等其他效益,与土地整治的初衷不符。

三、土地整治财政资金运行模式的比较结论与改革建议

调查显示,土地整治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往往受到挑战,在效率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是困难的。比较发现,土地整治资金虽然来源多样,且各地实际操作不一,但应以何种模式运行,仍有规律可循。针对土地整治这一特殊公共基础投资,笔者认为应侧重于公共资金的安全性和公益性,兼顾效率,以改进的传统三角模式为主,严格限制十字举债模式,鼓励流线购买模式,同时加以相应改革。

1.具体运行模式的选择和完善

(1)以改进的传统三角模式为主。调查发现,土地整治资金来源有法定依据,收入充足可靠,较少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传统三角模式可作为土地整治的一般操作模式。对该模式的两种不同情况,以第二种严格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过程控制模式为佳。该模式下,财政、国土和企业之间形成的三角结构相互牵制,较为稳定。这一模式应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为改进方向:一是适当分散财务管理职能,精简流程并制定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在国库集中收付下,可将项目资金的核算权分散至国土的财务部门,尽量不采取报账制形式。同时,财政部门要精简内部流程,对项目支出审核限时办结。二是建立健全国库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掌握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和工程实施进度,确保资金与项目匹配。三是加强事后的财政监督,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奖惩机制。

(2)严格控制十字举债模式。该模式中,原本清晰的资金流转线条被切断,融资平台代理了国土和财政部门的项目和资金管理职能。但从本质而言,融资资金最终仍需要财政资金偿还,所以仅仅获得了资金提前使用的好处。由于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可靠,融资必要性不强且效应不高;同时,公共投资领域 “委托—代理”关系目前存在制度性缺陷,使得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采取有效的监管。因此,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出台规定,对土地整治中这种举债模式进行严格限制,避免地方债务和腐败的风险。二是对已用该模式操作的项目进行清理,厘清投资收益和债务情况。三是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对其财务管理要有专门的制度要求,加强财政监管。

(3)鼓励流线购买模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组织实施方式采取PPP模式,是国际常见做法。该模式能有效结合政府的社会责任、规划、协调能力和社会资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效率优势,〔4〕可作为对传统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鼓励实施。但建议:一是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选择专业性的管理机构或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对政府投资项目实现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实现投、建、管、用的分离和相互制约。〔5〕二是注重合同管理,以平等法律关系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责划分,并在规范的技术标准约束下,清晰履约标的,并施以动态监控。三是对土地整治项目收益的验收,要有可操作的办法和评价指标,除新增耕地外,还要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2.设立土地整治开发基金,保证资金的来源稳定、可靠和专用性

土地整治资金来源明确的已有4项,从实际征收情况来看,资金的充足率是可以保证的。这些资金明确了用途,不能用于土地之外的其他项目,但是较之土地整治,仍有其它如农业开发等用途。实践中,存在资金分散、闲置和不足并存,挪用和其它资金相互侵占的情况。改善资金筹集使用,可考虑设立土地整治开发基金:一是对土地整治4项费用的整合。新增费、开垦费和复垦费归并为土地整治开发基金一项,在征收标准上予以区分;农开资金从土地出让金直接计提为土地整治开发基金。如此可改变土地整治财政性资金过于分散、用途多样的现状。二是明确土地整治开发基金的使用范围。除原有4项费用使用范围的清理调整之外,可增加部分土地开发的用途。同时,对基金结余可部分调剂使用,以解决现实中资金闲置的问题。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注入,建立开放的土地整治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着重调动农民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参与积极性。〔6〕四是实行严格的基金专账核算,作为必要的效率损失,以防范风险。

3.尝试对土地整治实施财政绩效监管

土地整治的基础公益属性,其绩效如何关乎公共利益甚至国计民生。如果项目建设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腐败违纪等严重问题,遭受损失的将是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必须由有关部门代表公共利益进行监督。财政作为政府财力的综合管理部门,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主体。所以,由财政对土地整治资金实施的是一种建立在 “公法”基础之上的监管,这种监督应侧重于资金运行的绩效,主要从预算编制与执行入手:一是预算编制。主要看是否按预算定额标准编制预算,各种费率是否突破限制,并从财政资金审核角度,掌握项目目标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经济、审批程序是否规范等。二是预算执行。根据项目预算和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对实际投入与已定标准的比较分析,评价费用标准合理性,考察资金节余或超支,以及项目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核算等情况。三是决算评价。关注工程审计报告,看是否有违规问题;财务决算的及时性和合理性,对费用超标、调节支出项目进行关注;比较预决算差异,反向评价预算合理性。通过建立预算全过程的绩效考评体系,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四川省土地整治经验,从资金筹集、使用和收益总结了土地整治资金运行的一般机理,并梳理比较了资金运行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显示,在未来的土地整治中,仍应坚持以财政、国土和企业参与的传统三角模式为主,并严格控制政府平台举债的模式,鼓励向以PPP为主的流线购买模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土地整治开发基金,同时实施财政绩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运行模式改革 篇8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欧“技术差距”(Technological gap)一词的出现在欧洲引发了一场大辩论[1]。面对美国的技术和商业攻势,舒伯尔甚至认为,欧美间的这种“差距”,与其说是“技术差距”,还不如说是“管理差距”(management gap)。欧洲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增进整体科技实力的行动[2]。世界各国为适应这种潮流,纷纷推进本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各类创新组织的资源重组,优化配置,创新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科研机构的作用和效能发挥。因此了解世界各国国家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于探索我国公共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英国的公共科研机构历史悠久,为英国领先的世界科研地位奠定了雄厚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对其公共科研体系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改革运行经验及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将就英国公共科研机构私有化改革后公共科研机构的机制体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我国的公共科研机构建设、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2 概况

英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科学传统、重视基础研究和学术自由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积极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原有科研机构的机制、体制,从而改变重点领域和战略目标,提高科技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私有化浪潮,主要是国有工业的改革,1993年英国科技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能: 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战略》突出了国家对科研机构进行改革的要求, 指出许多由政府研究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可由私营机构来完成,由此标志着英国公共研究机构私有化改革的开始[1]。发达国家私有化改革模式中,政府利用的科研机构有四种主要类型:①政府所有,政府管理的实验室(GOGO);②政府所有,委托管理的实验室(GOCO);③合同签约者所有并管理的实验室(COCO);④政府租赁,政府管理的实验室[2]。而从英国的实践来看,英国的公共科研机构私有化过程产生了三种产权管理模式,即政府拥有-委托管理(GOCO)、转制为营利机构(担保有限公司)和出售。其公共研究机构改革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转变为政府执行机构,第二步是进行私有化改革。本文将就这三种模式的特点、实验室运行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具体分析。

(1)政府所有-委托管理(GOCO):

既由私有管理组织或大学代表政府进行管理运作。GOCO有许多变种,关键是政府拥有大多数资产的所有权,并具有将这些资产(有时还包括人员,如NPL的案例中) 转移给不同签约者的权力。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NPL)已公认为实施这种模式较为成功的典范。

(2)转制为营利机构(担保有限公司):

英国政府考虑到一些研究机构必须向客户提供客观和公正的服务,不能单纯的私有化,从而保证未来这些研究机构的公正与独立性,所以将它们出售给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 即担保有限公司(Companies Limited by Guarantee),这种公司是有担保人的有限公司,由负责组织管理的保证人组成,保证人应是知名协会,工业代表机构和专业团体,并且不分享公司的商业利益,利润必须重新投入公司本身。与通常的商业企业相比, 一般来说, 这种组织形式能够保证相对较多的公共利益。这种方式的私有化产生了一种私人科研机构,如交通研究实验室(The Transport Research Laboratory, TRL),洛桑实验室(Rothamsted Research)。

(3)出售:

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过合同直接将科研机构转让给一家私营公司,如国家工程实验室(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NEL);第二种是将研究机构转卖给由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联盟,如成立于1842年的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LGC),这是贸工部最早的实验室;第三种是所谓的管理者收购,即由研究机构的管理层和员工出资将研究机构收购,如建筑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的私有化。

表1为英国20世纪90年代国家公共科研机构私有化改革的案例。表2介绍了英国私有化改革产生的几种体制模式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该表根据相关参考文献及英国贸工部网站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三个实验室的官方网站数据进行整理。

3 英国公共科研机构私有化改革后管理模式分析

3.1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是英国领先的科研基地之一,为世界提供领先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发展应用标准,成立于1900年,起初它并不是政府的实验室,而是由政府资助,皇家学会控制,1990进行私有化改革后,它成为英国贸工部的一个执行机构[3],即政府资助的国家测量系统中心。NPL是政府所有-委托管理(以下简称GOCO)这种模式的成功代表,英国政府拥有其资产和智力成果。

1995年10月1日,英国信佳集团(the Serco Group plc)与英国贸工部签定合同,管理NPL,为期5年。NPL改名为NPL管理有限公司,成为英国信佳集团的一个全资附属公司。信佳集团是一个为公众和私有部门提供各种服务的管理公司,年营业额达2.5亿英镑。后来该合同延长至8年,又由于信佳的表现和对合同的良好履行,以及和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partment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and Skills,Dius)的关系,2003年赢得了对NPL管理权的2014年合同[3]。

3.1.1 实验室资源:

在转制为GOCO模式后, NPL采用了企业化的管理,对管理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行政人员大为减少,简化了操作程序。

目前,NPL有超过500名科学家,与英国,欧洲,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诸多公司进行科研合作。研究活动集中在一幢最先进的国家建筑里,可提供36000 m?定制设计的实验室和辅助设施。可以实现世界上最精确的测量精度、进行最前的基础科学研究,许多成果利用在原子水平的科研上,虚拟物理实验室(VPLab)软件中含有超过180个互动实验,供教师和学生单独使用。在NPL,科学活动的质量由首席科学家、核心科学家、知识领袖监管,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院院士会议定期进行评估访问。

3.1.2 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和运行:

在转制为GOCO模式后,NPL调整了管理结构, 成立了新的实验室理事会、管理委员会, 管理经理、财务经理、市场与沟通经理和支持服务经理构成了主要的管理人员构架, 行政人员大大减少,开支下降. NPL的产权没有损失,虽由私营公司承包,但仍属国家所有,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科学院组成专门小组协助贸工部监督NPL的科研工作,一旦出现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下降的情况,立即报告贸工部。NPL下设九个中心:即基础计量和热工计量中心,电磁计量中心,信息系统工程中心,电离辐射计量中心,长度计量中心,材料测量技术中心,力学计量和声学计量中心,光学计量和环境计量中心,以及时间计量中心。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管理框架图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NPL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整理而成

NPL各个部门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领域:(1)先进制造:通过帮助企业了解通过寿命管理的设备从购买,费用,运行,监控,维护和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花费,使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领先的地位。(2)防御安全:在安全上,NPL已运用其技术诀窍多年,最近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公民的身份管理和打击身份诈骗。安全通信是国防,安全和业务应用的关键,NPL准确计算时间,地点和量子密码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NPL也结合物理性质的人为因素,致力于研究开发能力评估系统的可用性。(3)数字经济允许个人,企业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受益于新途径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NPL是在数字经济领域相当活跃,包括基础研究,测量验证,主要仪器基础,建模,培训和产品开发。(4)NPL的材料,分析科学和放射性部门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和核工业合作,特别是气体标准计量工作,堆栈分析和退役过程,以确保受污染废物的正确处置。(5)在NPL环境监测部科学家提供高品质,成本有效的污染监测和分析服务。(6)在医疗行业,NPL也进行再生药品,医疗器械,诊断测定的发展,还有个人护理,声学和超声领域的研究和发展。(7)NPL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2010年9月,NPL刚刚被评选为英国最优秀的百强企业之一,以及毕业生最期望去工作的前10个科学公司之一。现在,NPL同许多大型公司,例如宝洁、联合利华一样受毕业生追捧,认为是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环境。

3.1.3 实验室的科研服务产出:

NPL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理论研究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贸易竞争力,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一个独特的研究环境中,给员工提供最先进的实验室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员工可获得每年27天的假期,有现场托儿所、自助餐厅,还有一些体育活动和社交俱乐部。NPL致力于劳动人口的持续专业发展,作为信佳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部分,能够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NPL长期以来在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开发新的和改进的测量方法,影响着英国未来的服务和产品。这包括诸如新型传感器和光学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声发射和高功率工业超声,很多研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先进材料领域,NPL帮助解决具体的材料不同类别的计量问题;NPL还是英国精确时间和频率测量的中心。此外在纳米物理,电离辐射,环境测量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效[4]。NPL与我国上海交大生命学院,中科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都有科研合作。

2010年4月NPL建成人造眼,准确地模仿人类的眼睛看光,这将对新的照明技术,投影电视和低耗能照明显示系统影响视力有更好的了解。2010年9月NPL又与德蒙福特大学的琼泰勒教授合作,帮助设计人工胰腺,模仿胰腺发明了一种可植入装置,这一发明可以彻底改变糖尿病的治疗。

3.1.4 实验室的财务状况:

在转制为GOCO模式后,会计系统更加简单,采购更加迅速和有效,经费管理更加灵活;政府部门由于需要而采购科研机构的部分产品,并根据合同为科研机构提供经费,从而使NPL的活动既比较稳定,又使收入有所增加。

总之,政府所有——委托管理这种模式(GOCO),对于提高科研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加强官产研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5]。

3.2 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LGC)

英国政府化学实验室(LGC)成立于1842年,为政府所有的实验室,1996年私有化改革后成立英国政府检测标准集团有限公司(LGC),实行股份制,由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拥有,由布里奇波因特投资集团对其资金进行管理。LGC公司仍保留其作为政府化学检测标准实验室的法定作用,LGC公司是化学和生化分析,国家参考实验室的一系列关键领域中,英国的指定国家计量研究所,也是英国政府化学家这一职位的评选单位。私有化改革以后LGC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并购:英国核集团公司(BNG)的外包分析服务和标记性能解决方案;收购AGOWA、法医联盟有限公司、Mikromol公司、Promochem和大学诊断有限公司[6]。英国政府化学实验室是将研究机构转卖给由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联盟的典型代表。

3.2.1 LGC实验室资源:

LGC公司在实验室设施,测量标准,参考材料和能力测试交易市场都是国际领先的,LGC在英国设有8个分支机构,实验室从1个增加到了12个,在德国已经有7个,在印度有4个。目前LGC每年检测的样品数达几百万个。业务重点是在法医科学,制药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食品链和环境监测与安全,生命科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础研究。作为衡量标准的组织,LGC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大批量的自动化测试方案,使客户实现从单一的分析到具有挑战性的分析和生物分析检测结果,LGC公司有1500名高素质的员工,LGC公司在生物技术和标准测量上是一个领先的新方法和标准开发商,也是英国指定的国家化学和生化分析计量研究所。

3.2.2 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和运行:

LGC根据客户需求,分为四个经营部门:法医科学部门;制药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部门;食品链和环境监测与安全部门;生命科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础研究部门[6]。

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LGC公司设有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进行管理。由于私有化改革,公司规模大幅增加,员工由1996年的270人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人,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性能和服务。LGC在英国设有8个分支机构,实验室从1个增加到了12个,在德国已经有7个,在印度有4个。目前LGC每年检测的样品数达几百万个。

其管理框架图如图2所示:

3.2.3 实验室的科研服务和产出:

政府的信赖、严格的法规是LGC生存与发展之本。虽然LGC已经私有化,但是鉴于一直以来的实力和优良表现,LGC一直深受英国政府信赖,因此LGC总是被政府委以重任。为政府和公共部门、商业组织的分析,研究和咨询提供全面服务。以及提供高价值的分析服务,制药,食品和农业部门及环境监测和检测等多种服务?。该部门在LGC的角色是英国政府指定的国家计量研究机构,在化学和生物测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是英国工业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LGC还是转基因生物和饲料添加剂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参考实验室。近年来,LGC在家禽研究,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LGC有两个项目管理团队,第一个外部项目管理团队(EPMG),主要负责外包项目管理,第二个项目管理团队致力于运营LGC和卫生署承包经营的国家卫生研究所(NIHR)和政策研究项目(PRP)的中央调试设备。在项目管理上,可靠的服务,值得信赖的形象是其管理原则,确保了其获得双赢的伙伴关系,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并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7]。

LGC与我国企业有很广泛的合作交流,2009年11月,LGC代表团到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访问暨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10年3月LGC举办组织的“LGC玩具能力验证计划”第41轮(汕头)—EN71-1机械物理性能验证,我国有很多实验室参加。

3.2.4 实验室的财务状况:

继1996年私有化改革后,通过收购企业,目标不断实现,营业额强劲增长,员工也逐年增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资料来源:根据LGC公司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3.3 英国洛桑实验室(Rothamsted Research)

英国洛桑实验室(Rothamsted Research)约成立于1850年,是英国最大的农业研究中心,几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研究站,又被称为“现代农业科学发源地”。过去的160年时间里,英国洛桑研究所在可持续土地管理和支持其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已建立了一个高级科学研究中心,享有国际声誉。其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等。

约翰本尼特劳斯(John Bennet Lawes)在建立实验站时捐出500万英镑(以现值计约合707万美元)作为劳斯农业信托基金,1889—1990年一直通过这一基金来运营实验站。1990 年实验站的生意和运营开始从农业信托基金转移给同名的一个独立的慈善公司。1991年实验站的员工成为农业和食物研究委员的雇员,也就是现在的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8]。2002 年12 月更名为洛桑研究所有限公司。洛桑实验室是英国私有化改革中公共科研机构转制为营利机构的典型代表。

3.3.1 实验室资源:

洛桑研究所有鲍登(Bawden)、丹尼尔(Daniel Hall)和布鲁姆的谷仓(Broom's Barn)等实验室,加上2004年9月开放的百年实验室,共可容纳近500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洛桑研究所总共拥有480h㎡的不同土壤类型的实验农场,对所有农场进行科学地管理,此外,40多年来,洛桑研究所的昆虫调查网络持续提供害虫种群的分布及数量等数据,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全面的数据库。

英国洛桑的电子档案(e-RA)的提供了对洛桑的长期实验数据的安全存储永久管理数据库。连同随附气象记录,相关文件和示例存档。它是一个独特的历史记录,实验测量了超过150年。

3.3.2 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和运行:

英国洛桑研究所是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BBSRC)资助的七个研究所之一,每年稳定给予洛桑研究所固定的经费。由研究所所长、所长顾问组、研究所执行委员会、劳斯农业信托有限公司理事会及洛桑研究所理事会管理。是一个慈善机构和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土地和建筑由劳斯农业信托拥有。英国洛桑研究所拥有一批农业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及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设备。目前洛桑研究所有500多名工作人员,超过350名科学家在洛桑实验室总部赫特福德工作,27名在布鲁姆的谷仓(Broom's Barn)实验室工作。另外还有200名助理工作人员,大约75名访问学者(大多数来自国外)和30名博士后[9]。

洛桑实验室管理框架图如图4所示

3.3.3 实验室的科研服务和产出:

洛桑研究所开展国际培训和教育项目,每年都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人员来研究所学习、研究,开展合作项目,以此推广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改善全球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研究所于1993 年成立了洛桑国际。洛桑国际的主要活动是奖学金计划,向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开放,成功的申请者可以与其研究团队在洛桑研究所工作。

洛桑进行具有国际意义的长期数据收集和独特、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劳斯的“经典”实验开始于1843年,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运行的田间试验研究。在过去的40年里洛桑向世界科学界提供了国际上公认的最全面的数据库,包括英国及周边昆虫的调查网络、分布和害虫种群抵达时间等数据。

洛桑实验室与我国的很多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合作。例如2005年6月英国洛桑研究与我们南阳师范学院联合共建了“昆虫生物学”实验室;2006年3月也曾派人参观访问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野外长期实验地,开展交流合作。从2007年开始洛桑研究所与我国华中农业大学就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开展合作交流等。2010年4月,英国洛桑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到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室进行学术交流。

3.3.4 实验室的财务状况:

洛桑研究所的经费主要来自三个部分:①BBSRC核心战略基金。②竞争性研究基金,分别来自BBSRC,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欧盟,产业合作理事会,政府部门和其他基金机构。③其他收入。其中,BBSRC 是研究所的主要经费来源,为研究所提供了大约一半以上的经费,这些经费大部分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还用于实验设备和设施[9]。近几年,BBSRC 加大了对洛桑研究所的支持力度,其投入经费总量逐年增加。

资料来源:2010年洛桑实验室官方网站统计

4 对我国公共科研机构管理的启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国家科技资源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我国的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建设需要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借鉴国外经验,从而实现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通过上面对英国三类不同管理模式的科研机构管理运行的比较分析,可得到以下对我国的公共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有益启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运用不同管理主体。上述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改革的共同特点是: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为不同管理主体提供了有效的发挥空间;为官产研之间的创新链接、互动式参与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科技资源的优化聚集提供了效率的管理和运行环境,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促进了良性竞争和激励,保障了国家科学研究和战略性的前瞻性研究目标的实现。

(2)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渐进式的,机构改革促进了创新政策与其他政策领域的融合实施效果。观察发现,不论是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政府所有-委托管理运行模式,还是英国政府检测标准集团有限公司(LGC)实行的股份制模式,洛桑实验室的非营利机构运行模式,虽然根据机构原属性和科研服务性质改革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运行模式,但从运行效果来看,运行目标始终集中于强化其政府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始终服务于其强化国际科技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目标。我国正在探索国家实验室、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协调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产权关系;协调科技资源作为社会公共物品和市场商品之间的关系;明确应用国家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开展的科研活动产出的归属与权益等问题上,上述英国科研机构的管理运行模式提供了借鉴经验。

(3) 英国国立科研机构的改革在建立和完善投入责任和绩效管理监督机制方面进行了良好的建设性实践。在投入方面,我国也应通过公共部门的投入带动民间、私人投入的发展,在政府继续加大对公共科研机构财政投入的同时,建设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和投入模式。逐步形成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导,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在绩效管理和机制方面,加之政策工具的创新,在自由选题资助、跨国创新合作、评估评价、荣誉奖励等方面融合施策,促进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提高研究机构的科研产出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积万.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公共研究机构改革趋势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31-33.

[2]黄宁燕,周寄中.英国公共研究机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0):15-5,58-64.

[3]http://www.npl.co.uk/

[4]http://www.serco.com/

[5]周寄中,蔡文东.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GOCO模式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8(4)

[6]http://www.lgc.co.uk/about_lgc.aspx

[7]http://www.serco.com

[8]赵伟,朱增勇,聂凤英.英国洛桑研究所的管理经验及对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9.8

[9]http://www.rothamsted.bbsrc.ac.uk/Research/Centres/home.php洛桑实验室

运行模式改革 篇9

(1) 学校的教学模式落后。机械数控专业在院校中反应出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模式上, 教师的教学方式守旧, 所用的教材和当下社会实用的知识有较大的差距, 教学实验实训所用的设备比较陈旧。教师的教学方式守旧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不能与时俱进与教学设备陈旧影响了学生就业时所学的本领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

(2) 学生学习兴致比较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教学管理和运行的问题之一。机械数控专业, 不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训实验的实习, 面对的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冰冷的机器, 这对于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来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技术类院校的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一般, 学习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落后的教学模式也未能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和立竿见影的教学成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机械数控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与运行的改革案例

(1) 实验实训教学硬件器材的更新。自1952 年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诞生, 到今天的数字3.0 时代, 机械数控领域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在数控领域的技术革新过程中, 对数控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要求和技术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 为了学生所学技能与就业市场需要高度匹配, 学校对于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设备一定要与企业所用器材同步更新。

当下, 社会上主流机型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车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数控雕铣机等数控设备;社会上主流系统是FANUC、SIEMENS、GSK980TA/TD ;校园中主流的数控实训中心是CAD/CAM;先进实训中心应该配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PRO/E、UG、Mastercam及相应的CAD/CAM软件。对学校的实训实验室进行设备的更新, 保证学生实训课上所用的机器与当下企业所用的设备相同或者高度相似, 从而为教学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改革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2) 实验实训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优质的教学设备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 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均过硬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执教, 从而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的有效过渡, 切实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成。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数控专业基础知识, 这是执教的主要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性知识;第二是娴熟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 这是实训教学的主要手段, 也是对学生技术进行正确指导的资本;第三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教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是将自己所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改革过程, 对在职教师进行了综合培训。一是对全体教员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课的培训, 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是对理论课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参观教研活动, 从而提高理论课教师的对实训课的熟悉程度, 从而调整理论课教学内容, 进而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三是对实训课技术师傅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 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训课进行指导, 能够用现有教材的术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进而实现技术的有效传承。

(3) 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接。校企联合, 有效促成学生生产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机械数控实验实训教学的内容与企业所用的人才要求高度匹配, 从而增加学生对职场的适应能力。在机械数控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实训教学中, 首先学校在校本实训课中为学生进入生产实习进行了铺垫, 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然后, 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车间进行学习, 企业为学生实践提供工作场所、生产任务和职业导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于企业所用的设备和相应的生产指标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指导, 能够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控技术的学习, 从而为其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其竞争力。生产实习的重要意义是完成了实验实训内容与企业的完美对接。

(4) 教学成果与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教学成果要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在实习的过程中, 学校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进行了阶段性的检测, 反思教学计划的增添内容。主要通过学习报告和既定任务的完成两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此外, 也对学生在企业的导师进行了解, 从而保证学生生产实习的质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是最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运行模式, 但是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学生、学校、企业导师、在校教师等多方共同合作, 所以要对这种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学校要组织校企联合实训办公室, 为学校和企业的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为学生的生产实习成果和学校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修正。

(5) 实验实训教学实践成果。机械数控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可以广泛推广到与之相似的技术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方面。通过生产实训, 学生提高了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 激发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加深了对企业用人要求的了解,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 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通过学生实习活动, 能够与学校有效沟通, 对当下技术人才应该具有的技术能力与学校进行交流, 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即时性人才。

3 结语

实验实训以硬件器材为客观基础, 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实验器材的更新的重视程度, 从而保证实训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可以与社会工作完全对接;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保证学生实训成果的重要保障, 双师型教师能够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从而保证学生可以短时高效地学习;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一致, 对提高学生就业率有积极促进作用;根据教学成果阶段性的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能够保证教学管理和运行模式与社会需要始终一致, 从而实现陪社会培育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巫修海.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CAD/CAM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2) .

运行模式改革 篇10

一、适应水电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 创新“柔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 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跨入21世纪以来, 大江大河水电开发均已铺开, 新建水电站起点高, 综合自动化普及,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流域集控”是趋势, “机电合一、运维一体、检修专业化”已为现实;已建水电站则相继完成着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即便是中小型的老水电站, 也不甘落后, 除了硬件上进行升级换代以外, 在管理和人员的素质提升上, 也在做着努力。当今的水电企业在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水动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水电企业生产一线, 在培养目标上, 除了专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养成严谨细致遵规守矩的职业习惯, 并具有一定的学习力, 以适应不断更新的水电新技术的要求。

电力生产安全第一, 企业对进入生产现场实习的学校和学生往往会有严格要求, 这势必给水动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带来困难。于是, 规范的实习管理、科学合理的实习任务安排成为安全生产实习的基本关键保障。将水动专业校外实践分成三个递进环节:水电站认知实习、水电站运行实习、水电站机组检修实习, 并将它们穿插进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 分别与校内的学习和实践相融合。在第二学期安排水电站认知实习, 由企业兼职教师带领, 学生身临其境, 感知水力发电原理、水电站系统组成、水电站文化和管理, 建立专业情感和作为水电人的自豪感, 其间, 水电行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资讯渗入课堂, 让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从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在第五学期安排水电站运行实习, 在专业课程结束后, 校内先提前安排2周的水电机组运行仿真实训, 通过数字仿真机实操, 学生对电站主辅各系统之间的运行联系有了全面了解, 再带着对实际运行中的未知、困惑进入水电站、走进中控室, 跟班运行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即便是不能实际操作, 但通过看、问、听、领会、反思、总结等环节, 学生将校内的数字仿真操作与现场师傅的实际操作比对,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不断的思考、探讨、求证中提高;水电站机组检修实习什么时候安排、安排多长时间, 这些都依水电站生产计划实施情况“柔性”调整, 检修实习地点的选定以学生能进入检修现场并能参与辅助操作为宜, 进入现场前, 参加安规学习和安规考试满分都是“一票否”指标, 现场中, 小组跟班作业, 施行“师带徒”管理,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兼顾学生能参与水电站机组检修全过程, 学生在为现场技术人员“师傅”作助手的同时, 感受紧张有序的工作流程, 体验严格有章的作业规范, 实现做中学、做中悟。

“柔性”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支撑水动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最终拉近了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员工的距离。

二、引进企业文化和现场标准, 实现水电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中明确指出, 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 就是指要强化工学结合,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也要符合行业企业的特征。水动专业主要面向的企业有水电站、水电设备制造厂家、控制设备制造厂家, 全真环境的校内基地建设无论是从设备规模还是庞大资金投入, 在校内都不可能实现。在多年校企合作中, 引进企业文化和水电站现场标准, 本着“电站进校园、运行在机房、课堂在现场”的建设思路, 开发建设具有水动专业特色的“数字与实体仿真”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 既满足职前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目标要求, 同时, 也为水电企业各级各类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作了有效支撑。

“电站进校园”始于1984年投建的水电站综合实训中心。一台混流式和一台轴流式的模型水轮发电机组, 配以7米水头的储水塔、地下水池和相应的引水系统, 外加自行研制并升级改造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机微机励磁系统、微机调速器、发电机保护和机组同期装置及负载电源柜等, 与原有的发电机、引水系统、辅助设备相匹配, 实现抽水蓄能、放水发电。这个完整的水电机组及控制系统, 俨然一个小型的校内水电站。按照水电站组成和功能设置划分电站主厂房、中央控制室、检修装配区, 外加学习讨论区, 再将水电站介绍、水电发展历程、机组类型、管理文化等上墙, 这个中心功能辐射教学、培训, 支撑了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

“运行在机房”主要借助于48工位数的水电站仿真实训室, 这是学院与水电厂校企合作的产物。仿真机的开发是以真实水电厂为载体, 在收集、整理大量的水电机组运行中的数据、工况、故障、事故参数基础上,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完成。水电站数字仿真机, 不仅可以完整地仿真水电站的整个生产过程, 还能模拟电站运行方式, 设置故障和异常运行工况, 组织教学和员工培训, 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水电站运行, 将在真实水电站不可能的技术技能培训操作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能在仿真机上讲练一体, 水电站运行技能大比武也能在仿真中心实施, 水电站运行值班员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也能依托仿真机完成, 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课堂在现场”依靠的是教学组织中校内、校外实践资源的有效衔接。在教学组织中, 专业课程直接将课堂搬进相关实训室, 实现讲练做一体;同时, 借助于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不定期的安排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在该实训基地参与产品安装调试, 在实践中学习和训练水轮发电机组相关控制系统的安装、试验以及随同前往现场进行故障处理等技能;再者, 水电站认知、运行跟班、机组生产检修等校外实践环节, 在根据现场作业要求和具体内容安排时, 针对性的教学任务, 灵活组织实施, 更是对校内理论、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

具有水电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 成为了专业教学的主课堂, 企业文化的融入, 使这个课堂与水电企业的生产现场衔接得更加紧密。身处其中, 学生时刻能体会仿水电生产环境的感染、专业图片的视觉冲击、专业影响力的渗透。

三、校企共赢项目驱动, “三师”队伍能力得以提升

师资队伍是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 更是专业是否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高学历、缺乏企业生产经历是目前高职师资队伍的普遍现象, 提升高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借助校企合作平台, 指导和组织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通过项目驱动, 帮助教师向“教师+技师+培训师”三师角色转变, 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培训能力。

通过与水电企业共同开发水电站数字仿真机、开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参与企业研发、生产项目, 帮助专业教师深入现场, 积累实践经验, 收集整理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转换为教学案例, 开发实训项目、实训教学资源, 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借助国家、省级、学院各种平台, 申请教科研项目立项, 自研自制专业相关实训装置等, 协助合作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 参与水电站企业的相关技术改造等项目, 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开发和承担水电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培训, 从员工岗前培训、基本技能培训、专项技术培训, 最终到高技能人才培训, 专业教师深入其中, 从培训调研到培训资源包的开发, 提高专业教师的培训研发能力和培训实施的驾驭力。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依托行业和企业的支持, 要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同样, 专业建设离开行业和企业即为无本之木将失去生命力。专业的改革建设是个永远的话题, 它的内容需求方说了算, 它的成效也不由学校自身来评价。但无论如何,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 这些都是支撑专业建设的基石, 行业企业的发展, 都应该会在这些基石上烙上专业特色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洪霞.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

[2]汤晓华, 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 .

高职班委的团队运行模式探讨 篇11

摘要:现在的高职班级管理模式往往是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力较强的班长来配合老师共同管理,实际上并没有把整个班委团队带动起来,文章讨论如何使得班委团队真正的发挥作用,使得班级能够顺利的运转起来。

关键词:高职班级;班委;团队运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29-01

现在的高职学生越来越难于管理,这是很多高职班主任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对于如何能够更好的管理好班级,则是个人有个人的方法,而多数情况下都是决定于班主任的性格特点和责任心。

一、传统的家长式班级管理模式

目前的高职班级管理并没有能够广泛为大家所认可的方式,绝大多数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力较强的班长来辅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而班级中的班委则按照在班级中担任的职位来负责自己那一部分任务。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负责发号司令,班长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负责领导其余所有班委来完成班级的各项工作,其余班委位于金字塔的中间,负责辅助班长,而其余的班级学生则位于金子塔的底部,完全被动的接受班级的各项任务。现有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方式,与普通的中学、高中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班级所有的同学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表面看起来好像各司其责,实际上却有很多的不足。

1、班委会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

班长负责管理其余班委,而除了班长之外的所有班委只关注自己负责的工作,如果这时班长因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管理班级,那么谁能去真正有效的担当起管理班级的工作?各个班委各司其职,实际上就是对彼此的工作内容不熟悉,如果有班委因故无法履行职责,那么就没有其他人可以很好的代替他。总之,金字塔式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得任何一个班委都成了无法替代的存在,整个班级管理的抗风险能力很低。

2、班委会缺乏凝聚力

各司其职的班委管理方式使得包括班长在内的所有班委都是在孤军奋战,班长负责布置任务,其余班委负责辅助班长来完成自己这一方面的工作,任何班委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在努力,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只能是自己解决,或者依靠自己的个人关系找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帮忙。而从班级管理的体制上来说,并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得工作中遇到困难的班委可以获得足够的帮助。长此以往下去,不要说普通同学,就是班委对于班级都缺乏一种归属感,使得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下降。

3、班委会缺乏生命力

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使得班主任和班委无法及时的从普通学生处得到有效的反馈,并且班级的班委和普通同学都习惯与被领导,而很少会主动的去考虑班级的建设和发展,最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就成了班主任和班长的事情了,而好像与其他的学生无关。

二、让班委团队真正的运作起来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无法真正的调动所有班委的积极性,如何使得整个班委团队真正运作起来是班主任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班级团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和谐、有生命力且凝聚力强的班级团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的就是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决策环境,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

1、尊重是赢得班委团队信任和创建良好团队环境的起点

首先需要班主任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义,班主任不应该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应该是班级建设和发展的引导者,是班委团队的辅助者。在班委团队运行过程中,班主任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而应把让班委团队真正的自己运行决策,但是班主任又不能完全的放手不管,应该使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去辅助班委团队。而班委团队之间的尊重则更为重要,班级事务的决策不应是班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应该由班委团队共同做决定,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大家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找出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调动所有班委的积极性。另外,在制定决策时,应充分尊重每个班委的意见,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利弊,不会使得个别人有被忽略的感觉。

2、班委团队成员之间虽然是平等的但是要注意职责不同

作为班长,在班级决策中应该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但是并不是说班长要完全和其他班委相同,而是要作为班委团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其他班委除了负责自己一个方面的工作之外,在班级其他方面的事务中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样才能使得班级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试想一下,一个班级30个人,班委有9个人,任何班级事务所有班委都积极参与,那么就至少有班级30%的人参与了,而如果每个班委可以带动身边一个同学参加,那么学生参与的比例就至少能达到60%了。

3、班委团队应注意学习和发展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的班级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要求班委团队及时总结教训,认识到团队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在以后不犯相同的错误。

总之,班级的建设首先应该重视班委团队的建设,而一个能够自主运行的团结、积极、上进的班委团队是一个班集体顺利成长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钟四英.班级管理:刚柔并济 双管齐下 成才之路[J],2010(20).

[2] 李 莎.谈班级管理中的宽严艺术 都市家教:下半月[J],2010(2).

[3] 程 飞.刚柔并济 快慢结合—粗谈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几点浅见 教师-理论研究[J],2009(6)

运行模式改革 篇12

一、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运行机制一般可以表述为: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以教学科研为基础, 以培养优秀人才和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目标, 以良好的后勤服务、文化氛围、对外交流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环境[2]。高校的运行机制系统而复杂, 高校管理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使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而高校的教学运行机制主要涉及教学活动中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管理问题:一是培养方案编制活动;二是能够保障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资源配置活动;三是培养方案的实施活动;四是培养方案服务对象需要的满足及其过程管理问题。目前, 我国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刚性,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一是培养方案中内容太多, 特别是讲授内容太多, 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二是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专业、课程) 的余地太小;三是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和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四是课程广泛性或总量太少, “可拼装性”低, 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五是由于管理制度僵化, 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的空间太小, 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仅仅在某个专业领域 (一般为二级学科口径) 内进行活动,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环境条件困难。因此, 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就是要把这五个方面刚性机制变为柔性机制, 使我们的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建立在一种游刃有余的环境中, 实现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目标。

教学方法改革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学方法改革, 就要把常规的教学运行刚性管理变为柔性和服务性管理。对教师, 要充分调动其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以激励为主;对学生,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 建立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对教学过程管理, 要主动积极创造条件, 方便、高效地服务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充分相信教师、尊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评价, 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科学评估。

二、建立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

学校要从激励机制入手鼓励教师自觉地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所任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对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进行激励, 建立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

1. 教学工作量奖励优先。

教学方法改革要求教师对所主讲的课程有系统的研究, 尤其要在课前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这会比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准备工作量大得多, 备课难度大得多。因此, 凡是采用教学方法改革授课的教师, 经学校组织评估认定后, 建立优先给予任课教师所任课程一定教学工作量奖励的机制。

2. 评优晋级奖励优先。

只要教学方法改革得当,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 凡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好的教师, 在诸如优秀教学质量奖、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师评选等评优和工资晋级方面, 建立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评优晋级的机制。

3. 教学成果奖励优先。

绝大多数教学方法改革在校内或校外一般都具有先进性, 通过精心研究与实施, 可以形成推广应用的教学成果。因此, 凡采用教学方法改革授课的教师, 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达到教学成果奖的理论水平、创新要求和应用效果, 则要给予优先奖励, 建立起教学方法改革成果优先评为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并推荐上一级教学成果奖励的机制。

三、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服务投诉机制

有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三优先”激励机制, 还必须营造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环境和条件, 否则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学校要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主动服务, 使教师愿意、乐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要建立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服务和投诉问责机制, 如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设置障碍、不支持、不配合、不主动提供方便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1. 主动服务制度。

现代大学的管理重心目前一般由校机关下移至学院, 学院实行实体化运作, 学校主要通过制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内部政策、筹措与分配办学经费、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对学院实施管理, 总体趋势是淡化行政管理, 强化服务管理。在推进教学方法大改革的过程中, 尤其需要主动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要建立主动服务制度, 确保教师教学改革方法的顺利实施。如每学期开学初, 任课教师上交完学期授课计划后, 学校教务处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认真审阅教师授课计划, 对提出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主动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属于学院要提供条件支持的, 由学院与教师沟通主动提供;属于学校教务处提供方便、建设相关工作环境的, 由学校教务处主动登记并联系相关学院和教师以提供相应服务。

2. 投诉问责制度。

建立和执行投诉问责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责任机关, 防范职能部门和学院管理部门教学服务责任事件。问责制度不是单纯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责任追究, 更在于工作前的监督指导。所以明确责任划分, 强化责任意识, 构建以预防教学责任事件发生为主,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投诉问责制度是学校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按照权力与责任对应的原则, 正确认识职权与职责的关系。通过宣传教育, 强化“责任机关、服务机关”意识, 各个权力运作主体在思想上必须明确, 自己的权力是公共权力, 是代表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权力, 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责任。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增强了, 履行职责的能力也就相应增强, 教学责任事故、事件也就可以降到最低限度。问责制的前提就是信息公开。因为问责制度是一系列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整合体系, 它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所以, 必须满足广大师生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要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师生投诉体系, 形成互动的动态问责, 保证问责制度的全方位执行。

在教学运行机制改革中, 如对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课的教师, 涉及上课地点调换、上课时间调整、考核方式变化等情况, 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应主动提供方便;凡需要提供一定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应主动迅速提供条件和经费支持。否则, 任课教师可以向学校监察处投诉。监察处收到投诉后要迅速查明情况, 对相关学院、部门和个人进行效能监察和问责。

四、建立教学方法改革评估机制

在实行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和服务投诉问责制度的同时, 要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规范性、先进性和改革的效果建立评估机制, 如学校对所有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和任课教师要开展课初、课中和课后评估。凡成立了教育教学评估处 (或评估中心) 的学校, 可由评估处组织专家专门开展这项工作, 没有成立评估处的学校, 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专家组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三优先”奖励的依据。

1. 课初评估———教学方法改革方案评估。

教师在开课前一般要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和撰写教案, 并要向学院提交。对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任课教师同时要提交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学院组织专家组在开课初对教师提交的课程授课计划主动进行评估, 对有教学方法改革的授课计划 (含不规范的授课计划) 进行重点评审, 评审结果向相关任课教师反馈, 并进行指导。同意列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应主动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 需要学校教务处提供方便和解决改革环境条件的课程, 学院应在集中报送学期授课计划给教务处备案时单独列出课程清单和提交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报告。

2. 课中评估———教学方法改革实施评估。

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状况如何, 教学条件是否具备, 学生是否欢迎, 需要学校进行过程指导和评估。一般当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进行一半时, 学校评估中心或教务处就可以组织专家组将教学方法改革的形式、内容、效果、学生和同行的反应等作为主要评估内容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向任课教师反馈, 并进行交流指导。

3. 课后评估———教学方法改革效果评估。

教学方法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是否达到了改革的目标, 需要在课程结束后,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授课实施过程情况、教师发表相关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由学校评估中心或教务处组织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向相关任课教师反馈, 同时由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推广应用成功的教学改革方法。

(王成端, 四川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针对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利于教学方法大改革的问题, 提出了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建立对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教学方法改革服务投诉机制和评估机制。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激励机制,服务投诉机制,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浩歌.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06) .

[2]赵怀让.论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

上一篇:单片机的低功耗设计下一篇:光化学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