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2024-06-09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共12篇)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1

一、物流外包的风险概述

物流外包是指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企业物流外包与否,取决于通过外包能否真正降低企业成本。外包是一种长期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可以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超企业界限的合作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外包正迅速被企业所认可。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将成为一种普遍选择,其伴随而来的风险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行有效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

物流外包风险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体制变化风险、业务失控风险、服务质量低而造成的风险、合同责任不明确而造成的风险、信用机制缺失而形成的风险等几个方面。

二、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

1. 体制变化风险。

许多寻求物流外包的公司,经常会遇到来自企业内部一些部门的抵制与反对,因为他们目前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物流外包意味着有不少员工将面临换岗、改变工作隶属关系、甚至被辞退解雇,这会引起企业内部的动荡与不安,对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意味着风险巨大。对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若不是形势所迫,一般不会选择通过物流外包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

2. 业务失控风险。

很多企业都明白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物流系统,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把这些物流功能的控制权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显然存在业务失控的风险。而且供应链流程的不少功能需要与客户直接打交道,企业担心如果失去内部物流能力,而过度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一旦第三方物流公司出问题,企业的经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 合同责任不明风险。

这是由具体外包细节以及工作范围划分不明确而造成的风险,工作范围的确定是物流外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物流服务要求明细,即对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物流服务商都明知其重要性,却没能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去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4. 资格审查不严,评标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

在招投标的过程中,选择了服务质量低且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抓住多数企业在处理外包时,不以服务为导向,把短期利润看得很重的心理诉求,为了得到更多的客户以扩大规模,获取更多收入,在履行完毕一个合同前就经常签订或转移到另外一个项目上,一旦获得了客户,完成合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与动力就荡然无存。甚至有的供应商为了赢得业务,在没有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前,根据客户的要求即匆忙提供服务。有一些比较紧急的业务,如相关的运输业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商务人员向客户口头承诺后,并未签订书面协议即转交操作人员,这些操作无章可循,无法对其进行监控,导致业务操作失控,服务质量并非客户所预期,业务合作难以为继。

5. 信用道德缺失而形成的风险。

第三方物流委托合同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运输费率的协商、所有权的转移、货款及佣金的结算往往涉及多方面的主体参与,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基础,仅凭第三方交单结算甚至由第三方代为收款,所造成的信用道德缺失风险,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2008年年终岁末在青岛地区,发生一起为客户提供服装配送代为接收货款的物流公司卷款20余万元潜逃案例,让一些服装经营业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6. 物流服务标准不完善而造成风险。

在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反映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力的数据相对很少。生产企业所能参照实行余地十分有限,一旦出现违约纠纷,将给人力、财力造成巨大的浪费。

三、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国内的物流外包举步维艰,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物流外包受到了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任何企业很难独善其身,制定相应的对策,正确地防范物流与化解外包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1. 正确理解物流外包的实质,把握现代物流的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物流外包尽管将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经营,但自主权仍在企业一方,并不存在物流控制权完全失控的问题。在确定实施物流外包时,可以考虑将自己的薄弱环节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而将拥有丰富经验的环节仍留给自己,保持原有的核心能力。

2. 物流外包项目对外招标投标时,严格审查物流供应商的资信、业绩、规模、物流网络及持续经营的能力。第三方物流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强有力的核心能力与规模经济效益,能够提供最大的客户价值。在物流市场上的最终赢家,是那些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年复一年地进行持续改善和为客户增加价值的公司。拥有规模经济效益与完善的物流网络,可以给物流公司提供一个获利的战略平台,在此之上具备开发或者收购相关的物流服务能力,就能够提供价格低廉的物流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物流企业持续的经营能力。而那些规模较小或者利润微薄的公司,将被价格战摧垮,或者被其他公司兼并。

3. 建立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良好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做到利益共享,从而在企业间形成良好合作的基础。在寻找合作伙伴时,首先要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是否拥有可以满足外包项目所需要的组织架构,其次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签定必要的法律文件,讨论全部服务项目细节、拟定工作范围。外包项目进行招标投标时,对标书的制作要由聘请专业人员来设计与编制,它包括一般性条款和工作范围等。工作范围应该具体规定想要什么,物流服务公司在投标时,应给出明确答复,并对标书提出建议或意见,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回复应当满足标书所列举的服务要求。在给供应商召开项目招标会时,要让物流服务供应商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理解标书的内容,互相对标书的理解能够达成一致,那么外包成功的概率就高。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在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各个成员之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及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得成员之间分享信息,实现最佳生产计划,降低库存要求,并更好地协调整个过程的产品移动,使得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成本降低。衡量物流外包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尽管准确地衡量信息技术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比较困难,但物流业务外包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成本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5. 充分利用保险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起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从风险本身发生的性质来看,保险尽管不能根治风险的发生,但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如地震、泥石流、暴风雪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风险。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时,在合同条款内明确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我国深圳等地一些保险分公司已在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这些方案的推出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全国最大的非寿险公众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全国性总颁条款,从而满足了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四、结束语

在企业追求最大限度地减低成本和利益最大化的环境条件下,选择物流外包必然存在与第三方物流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关系风险,这种风险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分析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制约机制,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使企业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主营领域的战略目标,开创合作伙伴间的共赢局面。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外包物流单位管理,规范外包单位行为,堵塞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漏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公司主要外包服务包括:物流配送、代收货款等服务。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公司物流外包服务单位()第四条

外包单位相应资质条件,务必合法、齐全。第五条

严禁外包单位擅自将服务外包给第三方。

第二章

管理办法

第六条

严格按照我司物流调度人员的要求安排车辆,不得擅自更改物流配送路线,若未经我司授权随意更改路线,则取消本车次物流配送费用,月累计次数不得超过1次。第七条

严格按照我司物流需求安排车辆和车型,未经我司同意,车辆不得挪作它用,一经发现,扣罚500元/次,年累计次数不得超过2次。

第八条

外包单位在我司场所开展外包服务时,应做到:严禁私自存放易燃、易爆、剧毒、腐蚀等危险品;严禁外包单位私接电线、网线、安装和使用其他电器;严禁外包单位人员损坏、挪用消防器材、随意使用消防水源;严禁封闭或损坏安全疏散指示、消防标志等;严禁堵塞消防通道、楼梯或其它安全疏散口;一经发现,视情节而定,情节一般的扣罚100元/次,情节严重的扣罚500-1000元/次。

第九条

外包单位在我司场所开展外包服务时,应做到:树立文明意识,讲究卫生,净化环境;不准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果皮纸屑等;禁止在楼道、会议室、办公室及标明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禁止向窗外抛扔杂物;不准在公共通道、楼梯间、走廊、墙面、库区内公共场所等处张贴通知、标语、海报、广告灯等标识物;不准在墙面等处乱画、乱刻、乱钉、乱挂;卫生间使用后必须放水冲洗;一经发现,视情节而定,情节一般的扣罚100元/次,情节严重的扣罚500-1000元/次。

第十条

每天按照规定时间进行上下班;统一着装;不可穿拖鞋上班;一经发现,扣罚50元/次,若影响到当日配送任务,将以当日未完成配送费用的两倍进行扣罚。第十一条

保持车内、车厢清洁。

第十二条

装货时,应清点货物数量、检查外箱是否完好,重不压轻;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完成;若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仓库人员,及时退换货;如未提出,外包单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和损失。

第十三条

装货完成后,15分钟内出发,不可停留,一经发现,以30元/次扣罚;出发前,务必联系客户,告知预计到达时间;沟通时,应注意礼貌用语;配送到达指定地点后,若出现等待时间,应及时与调度人员报备情况,超过30分钟,再次报备,若未及时报备,影响到当日配送任务,将以当日未完成配送费用的两倍扣罚。

第十四条

配送过程中,外包单位对商品的外包装破损、泄露及丢失等问题,外包单位应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五条

配送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影响到配送效率,外包单位应及时进行调车,确保保质保量完成配送任务,并及时将情况汇报予我司调度人员;若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影响到当日配送任务,将以当日未完成配送费用的两倍扣罚。第十六条

配送过程中,不允许与客户发生争执等过激行为,一经发现,我司将书面通知外包单位及时整改,并对外包单位进行500元/次以上扣款。

第十七条

配送过程中,出现任何违章违停、事故等问题,外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第十八条

车辆维修、停车费、油费、过桥费等费用,外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九条

到达配送地点后,不允许野蛮装卸;更不允许偷窃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外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并1000-2000元/次扣罚。

第二十条

配送完成时,签收回单(回单三联),其中一联由外包单位保留,剩余的两联交接给我司调度人员;若无回单,则无法给予结算配送费用。

第二十一条 配送完成后,车辆应停放在我司指定位置内。不允许开车回家或公车私用,一经发现,罚款500元/次。

第二十二条 用车结束后,应拔掉车辆钥匙,锁门,若未执行到位,一经发现罚款100元/次。第二十三条 若因无法完成当日配送订单造成我司损失,将由外包单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责任和损失,并给予500元/次扣罚。

第二十四条 每月7日前,双方核对物流配送费用;若因外包单位拖延导致无法及时核对,影响物流配送费用结算,结算时间将自动顺延。

第二十五条 物流配送费用,每月最后一天结算上个月产生的所有物流配送费用(恰逢周末或节假日顺延)。

第二十六条 代收货款业务,代收现金应于次日上交我司指定人员,未及时上交者,将按现金总额*10%*N天利息收取。

第二十七条 外包单位应积极配合我司综合物流部物流配送日常工作事宜。第二十八条 其它相关事项,后续可补充。

第三章 外包单位KPI考核及惩罚条例

第二十九条 外包单位KPI考核

注: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

一、前言

物流外包的定义来说,是指企业不再需要承担其物流运作,而是将企业本身的物流需求交托给其他物流产业公司,以这种方法来提高公司收益、提高综合能力等。由此可见,物流外包是对于各个企业的一种外包活动,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运用专业物流技术为各个企业承担或部分承担其产品物流。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1.不利于企业物流业务的控制

虽然企业物流外包有利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但是因为其他物流公司的介入,对企业产品从生成到销售各环节的物流产生影响。当物流公司于生成企业的合作密不可分时,就会引发许多问题,如物流公司对企业物流的控制和威胁,久而久之企业会对本公司的物流失去控制权。

2.消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生产企业与物流公司进行物流外包合作以后,因为产品运送的性质,企业失去了与顾客交流的第一机会,反而是物流公司更多的与顾客进行接触,从订单的确定到产品的运送都是由物流公司完成。但是物流公司由于其自身的问题,也经常出现送货时间延误、货物损坏等现象,这都会导致企业信誉和质量受损。由于企业没有最先与客户进行交流。由于企业因物流外包的第三物流公司产生了依赖,已经逐渐减弱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难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3.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泄露风险

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时就增加了企业生产风险,容易使得企业信息技术、资源配置以及其他机密被泄露。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后,生产企业和物流公司的信息为了更好的共享而变得相对的透明,这样双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更快更准的了解客户需求,从企业来看,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还增大了生产成本,从物流方面来看,不仅提高了货物派送的时间,还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所以,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信息对流。因此,对企业的市场战略十分的了解,无论是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类型还是企业客户服务,甚至还有那些企业不知道的如产品售后客户反映的宝贵信息。此外,物流公司不可能只为一家公司服务,往往会接收好几家的企业物流外包,其中也不缺企业竞争对手,所以企业的战略机密很可能在物流服務过程中泄露给其竞争对手,从而给生产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防范

1.加强物流外包活动控制

监督与控制是保证整个物流外包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将公司的物流业务进行外包时,企业除了要提供相应的外包合作伙伴所需要的企业信息之外,还要对物流供应商的活动进行适当的监控活动。因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是直接与客户接触的,企业若想获得第一手客户的反馈信息就要与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交流与沟通,保证信息能及时共享。同时,加大对合作伙伴业绩的监察与管理,制订标准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2.构建企业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对物流承包商来说,他不可能只与一家企业合作,那么对其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上就存在的困难,但是如果与其他企业联合一同对物流承包商的服务进行监督和制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一个防范物流风险的合作机制。成立风险防范小组,形成防范合作机制,使一家企业遇到物流外包风险,其他企业可以马上建立其相应的预警机制规避风险。其次,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应综合考虑,必须将物流供应商的即时利益摆上议事日程,供需双赢的局面才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合作关系。

3.建立物流共享信息系统

信息风险是物流外包风险中最容易发生的,其原因在于物流外包的供应链涉及多个企业,常常会跨组织。对于物流外包来说,它的内部管理较为复杂,需要建立一个物流信息共享系统,确保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递,同时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发生还有物流信息的泄露。这个系统首先要确保系统的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合作双方的数据需要保证一致来保证物流外包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要保证双方信息安全性。物流外包的重要的前提支撑是信息的共享,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信息的泄漏,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核心机密如企业的库存信息、客户信息等,所以就必需要求物流供应方所提供的对接系统对这一类信息进行保密防止此类信息的泄露。

四、总结

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效益。但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不利于企业物流业务的控制、消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泄露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因此,企业在开展物流外包业务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党文峰,王忠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业务外包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

[2]王招昌.物流业务外包中的客户关系管理[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12).

[3]郝红强.浅析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2).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篇4

1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诱因分析

1.1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来源

风险分析是企业进行风险识别, 从而防范风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企业只有在清楚物流外包的具体风险时, 才能知道物流外包会给企业带来怎么样的伤害, 从而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 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企业物流外包是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基于利益的业务组合, 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组合系统, 委托与代理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再加上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沟通和物流外包过程中的管理、决策和组织问题等都会给企业的物流外包带来风险。总的来说, 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的产生包括了多个方面, 主要是来自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以及企业物流外包的过程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财务状况。

1.2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诱因分析

我国企业的物流外包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极为复杂的, 产生风险的原因也极为复杂, 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 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2.1 从外部环境来看

总的来说, 我国企业所处的物流市场还不成熟, 正处于发展变革当中, 其中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是与我国的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 体系建设还不完全, 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不稳定的执法等都会给企业的物流外包设置障碍和风险,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总体上缺乏统一的协调, 企业的物流外包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并且统一规划和布局的有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在整体上缺乏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业务运作流程,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很难实现企业物流外包运营效率的提升。其次, 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运输设备相对比较落后, 计算机网络水平低, 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给物流业的快递发展带来的一定的难度;再次从经营理念和方式上, 整个经营管理以粗放型的经营为主, 对市场的开发和挖掘不够。另外从基础配到设施来看, 整体配套设施还有待提高。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健全, 无法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法律保障。

1.2.2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

从企业内部来看, 主要表现在对内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整体管理和经营能力还相对落后, 对外的物流外包业务控制和管理手段尚不健全, 出现了诸多问题。从主观上来讲, 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尤其是一些国营企业重生产轻管理, 缺乏物流革新的精神;从客观角度来看, 企业的总体布局中缺乏了对物流的规划设计, 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节奏。具体来说, 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类:一是文化差异风险风险, 主要是指物流外包企业与物流外包服务上可能会因为各自的管理风格和双方在具体的行政制度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从而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和风险。二是人力资源的风险, 人力资源的风险主要是来自物流外包业务本身, 因为物流外包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流程, 从而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整个过程都会对企业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一方面造成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和人力管理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会企业相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导致业绩水平下降, 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三是创新能力退化的风险。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企业的物流技术创新以及物流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正在逐步退化, 随着物流外包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企业的物流运作会对物流外包服务商产生过度依赖, 在合作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 从而使其在整个物流外包中陷入风险。

1.2.3 从物流业务外包的过程来看

从物流外包的过程控制角度来看, 当前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中存在许多风险和问题, 总的来说是对物流外包的复杂性认识不够, 还未形成系统的物流外包过程管理理念。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类, 分别是决策风险、供应商失控风险、客户风险以及信任危机风险。首先, 从决策风险来看, 物流业务能否应该外包应该将哪些物流业务外包, 以及在物流外包后是否需要对内部组织进行重组, 物流服务商应该如何等, 都需要企业做出决策, 整个决策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仅包括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经济环境, 一旦决策失误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其次, 从供应商失控风险来看, 主要是指当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后面临着的对物流服务商失控的风险。尤其是当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时, 一旦对物流服务商失去控制, 便意味着企业的外包物流业务可能会丧失, 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业务的发展。客户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无法了解用户需要的信息和反馈, 从而影响企业产品的改进, 信任危机主要是指企业和物流服务双方在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未达成共识, 因为缺乏沟通而造成信任危机。

1.2.4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

信息传递角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个方面, 一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整带来的风险, 主要是指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 因为双方对业务的了解不全面, 尤其是物流服务商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产品信息;二是信息泄露的风险, 当进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同时, 也将许多重要信息传递给了物流服务上, 例如企业的销售战略和生产计划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便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三是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的问题。随着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范围的扩大以及结果的复杂, 提供信息反馈的机会更少, 在物流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2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防控策略

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控和识别是建立在对风险的清楚认识和对风险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分析当前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 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策略:

2.1 建立企业内部防范机制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基础性措施。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 外包风险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对企业的外包业务进行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并且对外包业务做好实施的监控工作, 及时处理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防范举措, 通过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和专门化来提升整体企业内部风险防范的能力。此外, 还需要建立企业突发应急机制, 在风险管理组织的建设中, 风险管理小组承担着应对突发风险的任务, 因此, 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的过程中, 需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性风险的准备, 避免当严重风险突发时, 茫然不知所措, 做出影响企业发展的错误决定。

此外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协调合作,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应该积极争取外部资源, 在合作的基础让谋求共同发展。具体来说, 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树立物流外包的理念, 明确外包的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其次, 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 让员工切实感受到物流外包带来的好处, 增强业务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加强合同规范以及协调, 通过交流沟通建立信任。通过选择加强外包绩效和信息系统管理来从企业内部规范对物流外包业务的管理。

2.2 建立联合风险防控机制

上文介绍的风险防控方法主要是从企业发展自身角度出发的, 但是企业独自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在庞大的市场中是很难抵御来自各方面风险的, 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意见, 主要是指集合各个企业的力量, 共同抵御物流外包带来的风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首先, 建立物流外包风险的补偿基金, 因为外包市场的特殊性, 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 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是基于行业的互保补偿, 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能够将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担到参与基金的企业上, 从而降低损失, 尽可能补偿风险带来的危害;其次是通过企业的合作来完善物流外包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的改善, 单独依靠一个企业的力量的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来完善整个物流外包的环境是重要措施, 主要是督促政府部门完善物流外包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企业要加强企业的文化、信息沟通以便联合企业力量来抵御。

3 结语

物流外包虽然是当前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也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但是企业外部环境是时刻变化着的,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企业的外包便让企业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并且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物流外包固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又一契机, 但是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是很难实现企业风险规避的, 适应新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动荡, 在物流外包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 是防范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杨帆.我国物流外包装的实施障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97-101.

[3]李彩凤.竞争情报防范物流外包风险作用机制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06) .

[4]王宝阔, 段贵军, 郑建.物流外包风险形成机理的探讨[J].物流科技, 2008, (11) .

[5]杨涛, 柏汇崧, 杨泽年.防范军事物流外包风险[J].企业导报, 2010, (10) .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5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摘要: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和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不擅长或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子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目前,外包己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尽管供需双方都已深刻认识其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物流外包又举步维艰,常常出现中断,甚至失败。因此,揭示物流外包机理,分析物流外包动因,研究物流外包分析与解决的方案,对于推动国内企业物流外包和国内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物流外包;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

Abstract

The so-called outsourcing, or the production or sale of enterprises to focus resources and energy on their core business, strengthe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or not not good at the logistics business to contract some or all of the professional way the first sub-commission the operation of three logistics companies, outsourcing is a long-term, strategic, mutual penet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business delegation and contract implementation.At present, the outsourc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s, although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both supply and deman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but in practice, logistics outsourcing and difficult, there are often interrupted, or even failure.Thus,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logistics outsourcing motivation analysis, research analysis and logistics outsourcing solutions, outsourcing of logistics for the promo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domestic logistics indust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modern logistics;third-party logistics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正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力,这使得企业在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方面比以往面临更大的压力。现代企业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集中企业资源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而把其它一些虽然极为重要但不是其核心业务的职能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商,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企业的整个运作提高到世界级水平,所需要的费用则与目前的开支相等甚至有所减少,并且还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额投资。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外包也正迅速被供需双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方)所认可。

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泉”,对专业化、多功能化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物流外包的产生有其鲜明的时代经济背景:

1.1 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其内涵十分丰富,反映在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与管理系统中。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而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式(战略联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1.2 企业从提高内部效率向提高外部效率转变的需要

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来源于两个方面。一开始,企业寻求提高内部效益,通过

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的扁平化、业务流程重组等来提高组织绩效。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满足于内部效率的提高,而把眼光放到企业外部,寻求企业间的合作上,这就为物流外包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1.3 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虚拟组织的出现

一方面,随着Internet的出现,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开始迅猛发展,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成功实施了电子商务的企业,其物流服务也是一流的。如海尔成立的国际物流中心、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都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但是能够真正建立起现代物流部门的企业并不多,电子商务越发达,越需要物流的支撑,因此物流外包有望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虚拟组织也开始出现,其运作要通过多个伙伴合作,除了信息网络之外,物流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其物流外包的要求十分强烈。

2、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物流业务外包已有20年以上的历史。尽管目前仍属于成长成熟期的年轻行业,但在世界经济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企业对物流外包的需求逐年增加;在欧洲的物流服务市场,德国有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物流服务商,通过物流外包,德国物流成本下降到商品总成本的10%;在英国的物流外包中,商业领域的物流业务已从货物配送发展到店内物流,即零售店将从开门到关门,从清扫店堂到补货上架等原先由商店营业员负责的一系列工作全部外包给其他物流公司来完成。因此物流外包行业有“玫瑰色的新产业”的美称;在日本,政府部门在《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物流领域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一系列举措,为日本物流业的跳跃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力和前景是巨大的。

2.2 国内研究现状

与物流外包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物流外包启动和发展虽然比较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逐渐增强,企业的外包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目前,国

内物流外包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和欧洲。

因此,物流外包在国内潜在的增长空间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物流服务商扩张的步伐逐步加快,形成了四类企业竞争的格局:一是传统储运转型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邮物流、中铁快运、中远物流、中海物流、国内储运、招商局物流等,它们占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新兴民营物流企业,如申通、顺丰、圆通、宅急送等,这类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三是外资物流企业,如DHL,TNT,EXEL,APL,OOCL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四是源自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企业,如海尔物流等,但相对而言,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目前国内“海陆空”运输行业对发展物流外包表现得非常积极,同时,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一个巨大的物流外包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应该冷静地看到:国内的物流服务商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物流外包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还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甚至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优势,这基本构成了国内物流外包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企业并不十分认同物流外包服务,采用企业自营物流形式还占有很大比例。但总体上看,国内物流外包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较好。

3、研究目的物流外包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不少的价值,但是同时也蕴藏着不少风险,通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物流外包分析与解决方案,系统解析物流外包的机理,来探究企业如何进行物流外包的管理,为我国企业提供一个综合的物流外包决策解决方案,从而充分发挥物流外包的效益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研究意义

从企业物流外包管理过程来看,在外包决策、外包模式选择、供应商选择、外包风险管理、外包满意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存在问题都可能造成外包的失败。故此,必须揭示物流外包机理,深入研究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同时,尽管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数理论研究和实践要求的差距还比较大,而且深度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结合企业研究物流外包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推动国内企业物流

外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目前,从国内外企业物流外包的实践来看,对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然而这类问题对于推动国内企业物流外包和国内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本文献综述的研究顺应了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迎合了企业管理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嘉伟 林顺辉.物流外包探析——从某物流公司看物流外包[J].现代企业,2010(11):31-32

2.宁娜.我国食品物流外包发展现状[J].粮食流通技术,2010(5):37-40

3.余敏.逆向物流外包的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32):78-78

4.姚建明 刘丽文.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动因因素的结构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18-25

5.丁艳 彭军超.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防范的研究[J].科园月刊,2010(11):114-116

6.姚卓顺 鲁雅萍.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第三方物流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0,10(8):89-91,95

7.洪巨澜.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我国企业物流外包之探讨[J].中国经贸,2010(18):41-42

8.无.我国的物流外包特点[J].物流科技,2010(8):92-92

9.胡明菲.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15):110-112

10.梁菊红.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00-101

11.戴玲艳.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探析[J].经济师,2010(3):110-111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 篇6

关键词:企业 物流外包 风险 法律防范

1 企业物流外包的内涵

1.1 企业物流外包的含义 物流外包是指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当前,外包的物流基本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现代物流公司以其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为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我国2001年1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由供应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由物流企业向供需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在实践中,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企业提供的外包物流服务主要有:合同导向的系列物流服务、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1.2 企业物流外包的优势 第一,合理运用物流外包能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完成,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资源和能力的不足。第三方物流有助于企业专注于专业领域,提高效率。第二,第三方物流服务使分散的物流环节有效地集中。物流外包的服务企业可以为物流需求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便利。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外包形式,不仅可以减少由于分散购买物流服务带来的过多的选择、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减少由于价格竞争带来的市场混乱以及单项物流提供商的低质量服务,还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个性、灵活性、高质量的服务要求。第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降低企业的成本。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降低产品流通费用仍存在一定空间。物流外包能使企业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金。因为专业的物流公司拥有比本企业更有效的完成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他们可以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和成本优势,使企业节省费用,减少资金占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投入巨资。

1.3 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逐渐升温 在实践中,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一般是工商企业、厂家或者批发零售业经营者等。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实物配送、物流方案设计、物流管理服务等。家电行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现代物流管理的行业。当前家电行业物流运作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小外包”,即企业成立自己的物流管理公司,将物流环节中运输与仓储环节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第二类是“大外包”,即企业将外协全部物流的运作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类是剥离自己的物流,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综合当前的物流合作现状来看,许多企业在物流外包中取得一定成效,且实践表明,当前的物流外包提供的服务逐渐将增值服务靠拢,物流增值服务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成为企业物流外包的新型服务模式。

2 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

2.1 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商业秘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当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生产环节中的内部物流时,企业要与物流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其基本的运营情况都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物流商公开,这对企业来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那些专业化程度高、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行业,第三方物流商倘若拥有该行业诸多企业的客户,而它们正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如果由于机会主义动机将其运营情况泄露给竞争对手,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2 对物流过程失控的风险 物流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风险发生的比率不易确定。目前,国内多数物流企业在处理外包时,不是以服务为导向,而是把短期利润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如果物流服务供应商一心只想得到更多客户、扩大企业规模、获取更多收入,往往在一个合同还未履行完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项目上。销售人员又忙于跟踪其他潜在客户,无暇监控操作作业,导致操作失控,物流常常被迫中断。

2.3 因物流外包导致对客户的违约风险 企业在接受物流服务时,常常遭受时间延宕、货物受损等对方违约的困扰。如果没有选择好信用资信高的企业,可能会导致对自己客户的违约后果。可能导致失去客户、面临巨额违约金索赔风险。

3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对策

3.1 加强物流外包合同的科学管理 第一,合理选择供应商。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外包伙伴的选择。企业决策者在明确自己的物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物流满足能力、价格、质量、网络覆盖率、声誉、业务范围、经验等对各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评价其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状况、长期发展能力、信誉度等。特别是对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衡量,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第二,谨慎签订合同。签订合同之前,货主企业可以向有处理物流纠纷经验的律师进行咨询,以确保己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此外,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考核与奖惩等。同时,由于物流外包合同涉及的活动环节多、时间长、要求复杂。在签订合同时,任何欠缺和疏漏都会给物流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签约后的违约管理。对于货物利益方来说,在物流经营人违反合同时,可能的补救措施有:①造成货损或灭失的,向保险公司索赔,再由保险行使代位求偿权向责任人追偿;②依物流合同向物流经营人提出赔偿请求,再由物流经营人向责任人追偿;③直接订立物流作业分合同的,依分合同向实际履行人追偿;④以侵权为由向没有合同关系的责任人提出赔偿请求。

3.2 及时办理物流货物保险 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应及时投保货物物流保险,或者在物流服务合同中约定由物流供应商约定代为购买。物流货物保险主要承保物流货物在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相关费用。物流货物保险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无缝式的保险保障,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简化客户的投保手续,方便客户。

3.3 加大與物流外包商的合作和监督力度 一方面,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关系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协作关系。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时,要改变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的观点,应该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物流外包,通过外包既能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物流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供需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目的,只有合同及时有效履行才能实现双方的目的。因此,在合同签订后,企业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则要全面监督。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企业应当经常与其沟通,共同制定物流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应当对物流外包活动进行恰当的监督和控制。在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风险,都应该和物流供应商及时沟通、协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7

一、我国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必要性

1、物流外包可以使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后,企业仅需保留少量原有运输车辆、叉车、仓库等基本物流基础设施以备不时之需。对企业来说,物流外包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这些资源集中到企业核心的业务上,可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使企业的物流活动得到了保证,从而为顾客提供价格和成本之外的增值性服务,如按时交货、售后服务等。

2、物流外包可以节约经营费用

首先,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形码技术、二维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降低了相关成本。

其次,物流业务外包可以产生规模效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企业生产也不得不从原来的大批量、小品种转变成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这意味着原材料必须小批量采购,成品出售也只能是小批量的。而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整合多家企业的外包业务,通过配载运输等方法, 从而达到规模经济。

3、物流外包可以分担风险

市场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物流人员闲置等经营管理风险。例如,有些行业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如果企业自建物流,在旺季的时候需要招聘员工来满足企业需求;到淡季的时候则需要辞去多余的人员。当然有的企业会考虑聘用临时工或者兼职,这样一来工作质量就难以保证。若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则可以降低风险。

物流外包是一种全新的企业资源配置模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散由国家政策、政府管制、市场不稳定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而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可以依据规模优势整合资源规避以上风险,最终达成企业和物流公司双赢的目的,促进后续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物流外包可以增进社会效益

企业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也给社会带来了效益。大量的信息汇集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时候,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专业的信息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安排恰当的运输路线,还可以通过配载运输、共同配送、越库配送等方式来减少车辆空驶和迂回运输的发生,使得运输更加高效。这样一来,运输车辆的减少就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 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车辆尾气排放量,对于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企业自营物流高达70%左右,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运输、仓储等部门或者子公司。部分公司确实有实力来实施自营物流,然而有一些企业不考虑自身实际状况盲目地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不愿意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

1、观念和制度存在障碍

(1)企业管理者缺乏认识,害怕失去控制权。许多企业不愿意、不敢尝试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经营,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若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随着合作业务的不断深入,企业害怕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无法控制本属于自己企业的物流。

(2)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必然带来企业内部某些职位的人员过剩, 员工当然不愿意失去饭碗,所以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抵触。 解雇大批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2、物流市场不成熟及外包业务的复杂性导致物流外包发展艰难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还很不充分,行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不善,没有树立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等。

物流外包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企业内部,物流业务和营销、财务、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流业务外包不仅会涉及到本企业的营销和财务,还会涉及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营销和财务,情况会变得更为复杂。此外,由于公司内部信息具有集成性的特征,如果将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但缺少信息共享,物流公司也较难运作。

3、物流外包过程管理不严格,评估标准不明确

物流外包需求商和供应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相互约束,合同中对物流所达到的结果做出了描述,但是没有对物流的过程展开详细的描述,致使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过程中偷工减料甚至违规操作。而且随着合作的进一步加深,需求商增加外包项目的时候就会发现供应商已经无法满足进一步的发展要求了。

此外,物流外包通常缺少评价机制,无法评价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否给企业带来了利益或者带来了多少利益。

三、我国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风险

物流外包系统由一些拥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和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组成,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涉及到不同企业的文化、制度以及人员,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物流活动的成功实施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物流外包的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二是企业内部环境;三是外包过程管理;四是信息传递。

1、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

(1)自然环境风险。是指物流外包过程中由自然界不可抗力因素所引起的非人为因素的破坏影响企业生产中断无法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2)政治环境风险。包括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外政治经济环境风险。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是指国家经济体制的革新、行业准则、通货膨胀、市场季节性等变动给外包带来的风险。国外政治经济环境是指国外政治格局、罢工、灾难等的发生给物流外包业务中的跨国外包、跨国运输带来的风险。

(3)法律环境。是指由于法律制度、监管环境的完善程度和变革使物流外包受到影响。

(4)市场环境。是指物流外包业务的市场成熟度、物流外包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物流外包需求程度以及与其合作企业的不确定因素给物流外包带来的风险。

2、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

(1)企业文化的差异。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企业都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办事风格,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某些问题的商讨中出现分歧,从而影响物流外包。

(2)内部员工抵制。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必然带来企业内部某些职位的人员过剩,员工当然不愿意失去饭碗,所以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抵触。

3、来自外包过程中的风险

(1)外包决策失误。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和企业洽谈时, 为了揽下业务,迎合需求商,往往会夸大其物流能力。而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并不能按照所承诺的标准完成物流活动, 从而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服务商过于单一。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时候会考虑到稳定性和费用问题,他们会通过聘用一个物流外包商来承担他们的物流活动。但是当物流商能力有限的时候,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3)合作不稳定。很多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往往是:这次将业务交给A公司,下次将相同的业务交给B公司。这样不仅耗费企业的资源,也给物流商带来了投机取巧的机会。

4、来自信息传递的风险

来自信息传递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的不完善。随着物流公司的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供应链上发生错误的可能也随之增加。在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物流活动会受到企业资金、 人员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物流企业往往需要找二级甚至三级物流公司将部分业务(运输、仓储、 配送等)转包给他们。物流活动中涉及的企业、环节增多将导致物流信息传递的延迟,会给供应链的管理带来风险。 另外,网络的稳定性、运行速度、病毒等也会限制物流供应链的发展。

四、应对物流外包中的问题及风险的措施

1、物流外包风险的社会防范措施

(1)为物流外包提供信息。由政府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和物流公司在平等的情况下合作。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对企业和物流公司进行考核,评定相应的信用等级。

(2)完善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物流行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加之我国国情较为复杂,导致缺乏物流外包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根据我国国情及物流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和物流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为物流业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3)完善物流标准。政府需要尽快制定完善的物流国标和行业标准,并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研究、规划和管理。

(4)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我国从事物流或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资历普遍偏低,而且体力劳动较为密集。在提高物流相关设施、设备的同时需要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2、建立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合适的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构,能够提早发现物流外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早做出判断,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包括法律顾问、财务人员、各公司的业务人员;管理机构的规模应根据物流公司外包业务量来确定。机构的主要职责有:负责外包风险防范的设计、检查、监控;负责建立、完善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负责对合作企业的信息收集、考察、评估;监督外包过程;外包结束后的评估工作。

3、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企业也不断的增多,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非常重要。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对物流外包业务的具体需求,并选择与本企业运营能力、企业文化相符的物流公司。其次,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期望告知物流公司,签定详细、有效的合同,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约束。最后,对物流过程进行监督、把控、调整和评估,协助物流公司制定良好的流程。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双方交换已知信息,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4、建立共享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企业整体活动的运作效率、节约人力。建立物流外包的共享信息系统对双方都有益无害。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最新动向,可根据企业的动向为企业物流活动安排相关事宜。对于企业来说, 可以了解到货物的数量、位置等情况,进而监督物流公司的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冯艳薇:浅析物流外包的优势与劣势[J].商业经济,2014(8).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篇8

一、华南分公司物流外包风险分类

华南分公司物流外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契约签订为界分成物流外包决策阶段和执行阶段两个阶段的风险, 决策阶段物流外包风险常见有决策风险、选择风险、依赖风险、成本风险。执行阶段物流外包风险主要有服务风险、沟通风险、道德风险。

二、华南分公司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完成对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 了解风险的来源后, 需要对风险的起因进行分析, 找到风险的根源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现从企业、物流服务商、交易三个方面对物流外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企业缺陷分析

1) 管理层经验的欠缺。在物流外包决策过程中, 由于物流管理层专业知识、管理经验的欠缺以及决策的主观性, 在物流服务商准入标准、物流服务商评价方法的制定不合理, 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出现决策失误。

2) 合同的不完善性。由于经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企业不可能预测未来所有的可能变化, 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完善。

3) 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物流服务商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沟通机制不完善, 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 造成激励、监督失效或不力。

4) 沟通渠道不畅通。由于物流信息系统功能的不完善, 企业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信息交流平台少, 造成交流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准和信息交换不及时。

5) 财务稳定性不足。由于在物流结算环节, 企业和物流服务提供商间地位不对等, 付款方改变结算方式、付款周期、支付方式等影响到物流服务商的管理成本的提高, 间接造成了物流风险的存在。

2、物流服务商的缺陷分析

1) 物流服务商的能力限制。物流服务商由于能力不足难以应对需求量的变化、不能满足企业交货要求、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和提供具有竞争性的价格, 给外包企业带来高风险。

2) 物流服务商的机会主义。物流服务商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刻意隐瞒自己的信息, 或向企业提供虚假、歪曲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可能放弃优质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而错选较差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3) 道德缺失。外包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或者缺乏可操作的监控措施, 物流服务商可能降低服务质量级别, 也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 向企业竞争对手泄露经营机密。

3、交易中存在的缺陷分析

由于特殊物流资源的缺乏, 可选服务提供商少或者特殊合同的存在, 企业无法摆脱与特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交易关系, 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依赖效应在外包续约谈判中相要挟, 这直接导致了业务外包谈判和决策成本的提高。

三、物流外包管理机制建设

1、准入机制建设。

根据行业特点、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备选物流商信息, 整理本公司的物流资源库;考虑物流服务成本、物流服务商的综合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建立物流供应商的准入标准;建立物流服务商准入的评价体系, 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激励机制建设。

对基础设施、物流手段、以往业绩表现等符合我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标准的物流供应商, 可以采用签定长期合同激励方式;以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达到管理要求的公司, 可以获得有更多的合作订单, 发挥订单激励方式的作用;本公司可以通过物流服务商进行评级并公示等提高物流服务商声誉的方式来达到激励效应。

3、竞争机制建设。

为确保物流渠道安全稳定, 对于同一物流业务, 企业尽可能选择几家的物流服务商, 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家物流供应商, 这样合作的某服务商出现问题时,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它服务商合作来降低风险。

4、监督机制建设。

定期检查、观察、评价物流服务商的物流绩效表现, 如果发现、纠正物流服务商行为;通过对客户的满意度调查, 了解服务商服务是否及时, 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防范信誉风险和财务风险。

四、物流外包管理办法的制定

1、物流合同管理。

外包合同应由物流主管、公司各专业的专家, 公司律师顾问、公司财务顾问等合议制定, 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来规避合同不完善导致的风险;在签订外包合同的同时, 也签订《物流外包服务质量协议》和《保密协议》, 合同中对违规的责任做明确的规定。

2、物流价格管理。

分析我公司的物流发展战略、物流环境、物流市场发展状况等, 制定保证物流成本总体最低、物流服务水平最合适、物流风险最低的物流定价策略;采用成本价、市场价和竞标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物流定价;根据物流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物流价格, 并制定价格调整的业务流程。

3、物流服务商考核管理。

通过建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制定物流服务商管理办法、奖惩办法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物流服务商在外包过程中的问题, 对物流服务商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 也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会出现的道德风险。

4、物流服务商培训管理。

考虑到长期能力的培养, 要针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培训管理。在物流公司准入时、系统升级后, 必须经过物流信息系统培训以后才可以接受物流业务;让物流服务商了解我公司的业务要求、质量要求和业务流程, 避免物流运作中的风险, 公司定期对物流服务商进行业务培训。

五、结语

本文通以华南分公司物流外包风险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估, 对风险进行排序, 找出关键风险;考虑到本公司管理层次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从加强机制建设、管理办法的完善, 控制手段改进等三个层次来寻找规避、分散、转移风险的方法。今后要密切注意国内外学者在风险研究的动向, 并在管理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的风险控制手段。

摘要:本文对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华南分公司的物流外包风险进行分析, 从机制建设、管理办法、控制工具等三个层次提出控制风险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志学, 杨国军.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统计与决策, 2007 (1) :151-153.

[2]、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其防范研究.中南大学, 2005:29-47.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篇9

1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项目的优越之处

1.1 可以节约在物流业务中的项目成本

跟企业自营的物流业务比较起来, 第三方的物流供应服务商所运用的运输系统和分销网络模式都相对完善, 而且组织企业进行物流活动项目也比较有经验, 专业性更强。由此可见, 实行物流业务外包活动,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很多因需要运输设备或者仓库或者其它物流储存设施所要耗费的投资成本。

1.2 可以分担企业物流外包项目的风险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柔韧性

通过物流外包业务, 企业就便于企业跟用户两者间独立拥有的一些储存跟运输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分散了一些因政府、市场跟财务等项目因素所产生的不利风险, 进一步推进了整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增加了市场供应链的柔韧度, 使得企业可以更适应外界所发生的环境变化影响。

1.3 可以对物流业务的客户需求快速地做出一定响应

在现阶段的信息化社会, 各企业间的竞争点主要是在时间跟速度两方面的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业务供应服务商依靠其在专业方面跟规模效应方面的优势之处, 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快速做出一定回应。而且正因为物流外包业务愈加明显的优越之处, 愈加多的企业都比较偏好这一点, 慢慢地这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务运作的一个主要渠道。

2 影响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因素分析

2.1 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项目风险认知上存在着一定分歧

对于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全过程里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以及主要风险成因, 各学者在认知力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点。另一方面, 物流外包业务风险通常缺乏比较科学的划分标准, 有的仅仅简单从外包业务的风险来源跟外包全过程的一个角度出发进行最基本的分类, 根本就不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划分, 就使得分类比较随意, 从而阻碍了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深入性研究。

2.2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的研究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与企业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相关的资料信息, 大部分是针对外包业务风险问题里某一特定方面, 所以比较局限在解决个别问题跟研究定性项目上。通常是对于物流外包业务过程里所存在的风险跟控制防范措施研究得比较透彻, 而对外包业务风险的定性定量跟实证研究就比较表面化, 尤其针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调控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到现在还空白着。

2.3 对于外包风险的控制防范措施缺乏理论性分析

跟物流风险控制防范措施相关的文献资料很多, 可惜的是, 这些资料多数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描述的, 没有一点理论性分析论述, 特别针对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成因及后果两者间映射联系, 以及物流外包业务风险成因跟防范风险措施两者间的相互对应, 都缺乏了理论性基础知识。

2.4 缺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管理的整体性研究

目前已经有少部分文献在讲述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管理这类问题, 还借鉴了风险管理知识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模式, 并且探讨了企业内部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识别方向、分析、评价决策、预警及防范控制问题, 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比较完整系统的风险识别模式, 在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预警评价系统构建上, 在风险定量模型的分析研究上都相对欠缺, 到现在还没有构建起绝对准确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

3 对企业物流外包项目风险进行控制防范的措施

3.1 加强对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的重点研究

对物流在外包业务风险上的深入研究作为目前企业有效控制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一大前提基础。只有深入剖析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实际风险, 才能掌控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提出最为有效的防范手段。研究通常强调下面几点:

第一,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因素。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一系列因素不单单会影响到物流外包业务里的各项活动, 还会对整个物流外包运作系统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要积极地进行探索, 对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对各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做出评测, 再弄清出怎样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因素来避免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并分担风险。

第二,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管理。现阶段获得的研究成果只包括了对风险识别与简单应对、对风险的评估测定、对风险的项目管理等, 而对于内部企业环境、业务目标设定以及信息资料的沟通等一些方面的研究还是较为薄弱, 有的还是一片空白。所以, 应该对这部分知识加强研究、探讨。

第三, 加强研究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风险项目中的预警机制。现代社会, 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深入研究, 已经广泛开展运用, 可对于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这一方面,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性理论成果, 但有的却没有一点实用性, 都缺乏了实证性的探索。由此可见, 要对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预警机制加以深入、实际的探讨。

3.2 注重对企业物流外包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跟测估

风险识别就是指项目管理者要预先识别出风险的来源途径, 要确定出风险发生的前提条件, 描述出风险的基本特征, 最终评价业务风险的主要影响。所谓的风险识别跟决策评估作为风险防范的基本前提。现阶段, 理论界跟实务界对于物流外包业务所存在的风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力, 可对风险的预测评估以及管理的深入研究却比较局限。在我国的企业界中, 评估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率, 很多都是依靠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实际经验跟物流提供业务商的企业信誉来估测风险的, 从而缺乏了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跟方法模式。最开始要对物流外包业务风险加以识别, 然后创建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评估的整体指标系统, 进一步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物流外包业务风险评估的模式, 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一评估模型来确定所有风险指标的权数, 按所有评估对象的得分指标最终求出综合性的评估数值, 并为物流外包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奠定坚较为扎实的基础前提。

3.3 把握好物流外包项目全过程里的各个细节性环节

物流外包项目通常能分成事前的、事中的跟事后的这三项。事前的是指对部分物流服务业务提供商进行选择;而事中的是指在外包业务过程里跟提供服务商的关系调节;事后的是指对服务提供商获得的绩效加以评估。由此可见, 事前必须要选择那些诚实守信、业务能力强、条件比较优越的外包物流服务供应商;而事中项目应处理好在外包业务里跟提供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让彼此间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不断进行协调, 最终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事后, 就要考核提供商所获得的绩效成果, 从而确定是否还应该继续合作下去或查看是否有理赔事项。

3.4 强调对物流业务外包项目的有效控制

想要控制避免物流外包业务风险, 就应该对外包项目进行全盘监控。也就是说, 企业就算已经跟第三方的物流供应客户商签订了相关协议合同, 也不可以直接甩手不管了, 不能任由第三方进行单方面业务操作处理, 而应当要全方面地监控外包业务绩效, 另一方面还应该及时地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数据给他们做参考。而且对于物流作业具体流程的制订、对信息渠道的确定、对操作指引的编制等一系列问题, 最好都要跟第三方物流客户商进行探讨, 让双方都能参考并使用。并且对于外包伙伴所获得的业绩, 要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再制订统一的业绩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 物流外包业务不仅只带给企业很多的好处, 更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所以, 针对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项目, 要仔细分析其存在的优越之处和不足点, 从而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

摘要:现阶段, 物流外包业务发展迅猛, 使得外包业务风险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各理论界跟实务界的高度注目, 渐渐地, 更多的人都投入到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去。先分析了企业物流业务实行外包的利于弊, 针对一系列的不利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局限性,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永胜, 刘萍萍.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11) .

[2]张洁.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及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 2010, (6) .

[3]许芳, 徐国虎.物流业务外包企业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5, (5) .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 篇10

(一)外包的含义

外包的英文术语是outsourcing,该术语是在Prahalad和Hamel(1990)所著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被提出的,意为到外部寻找企业所需的资源,即外部资源利用。

西方学者对外包的定义有很多种。Loh和Venkatraman(1992)认为:外包是指外部供应商从事与企业整体或部分生产设施相关的物质或人力资源活动。Quinn和Hilmer(1994)提出外包是将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做最适当的有效配置,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具体做法是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活动,将非策略性需求及不具有特殊能力的业务由外部提供。Lei和Hitt(1995)认为外包是“依赖于外部资源制造部件或从事其他增值活动”。Lever(1997)认为外包是以供应商的服务取代目前由公司内部执行事业活动的能力,以及通过对原先负责业务活动的人员重新安排岗位而削减原来的业务单位。Richard L Dunn(1999)把外包定义为:“特指把企业内部能完成的那些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交给外部组织”。

国内学者严勇、王康元(1999)指出“外包是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交由公司外部的高级外包合作伙伴去做,把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资源集中于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满足”;徐姝(2003)认为“外包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保留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

虽然这些定义不尽相同,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将外包定义为: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物流外包

将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物流外包的概念。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3PL)运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掀起的集中核心业务的管理热潮,物流外包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据美国某机构对美国制造业500家大企业的调查,2002年,65%的企业将国内物流业务交给了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承担,如果加上国际物流业务的外包,则有77%的企业实施了物流外包。在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比例也高达76%。在日本,第三方物流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则达到了80%。然而,在中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3年的调查统计,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交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比重仅仅占2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们也开始了对此问题的探索,并逐步被社会认识、了解、认可和进一步采用。

二、物流外包的优势

(一)物流外包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利用物流外包策略,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如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其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

(二)物流外包有利于企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通过物流外包,制造企业可以降低在物流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从而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把更多的资金投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化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节省费用,使企业能降低成本。

(三)物流外包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通过建立战略伙伴或者联盟的关系。物流供应商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管理物流业务,通过全球信息网络使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大大缩短了客户的交货期,帮助客户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为客户定制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其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物流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大量的非特长业务都由合作伙伴来完成。物流外包企业可以精简机构,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从而解决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这种组织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三、物流外包的风险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物流外包在给企业带来收益机会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战略之前,需要对物流外包的潜在风险做详细的分析,制订应对策略,有效地控制物流外包的风险。

(一)物流外包商的选择风险

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包给谁的问题,即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在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中,企业冒着很大的决策风险,它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还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丧失,可谓“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因此,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是企业实施物流外包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企业若想取得物流外包的成功,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决策机制来支持,要谨慎、有系统地实施外包。

1. 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物流外包商逆向选择的风险。

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由代理问题导致双方目标的不一致、信息不对称,每一个外包商都知道自己在承担外包业务上的真实水平,并都宣称自己是最好的,而企业却不可能从外包商处得知关于其真实水平的正确、完整的信息。这样,由于企业与外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导致市场失效,从而使企业有可能错误地选择了素质较差的外包商,使物流外包的优势不能得以发挥。

2. 少数量外包商的风险。

少数量外包商指的是市场中值得企业信赖的、有信誉的、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可供选择的外包商数量较少。这样,企业在外包商选择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合约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在转换外包商时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较高的成本。最终,企业可能在整个外包合作和外包的再次决策中遭受对方机会主义的威胁。

(二)公司商业机密泄漏的风险

物流战略是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后,由于物流外包商承担着执行这一战略的职能,通常对企业的战略都会有很深的认识,从采购渠道的调整到市场策略,从经营现状到未来预期,从产品转型到客户服务策略,物流外包商都可能得到相关性的信息。使用物流外包策略,使企业核心战略被泄漏的风险增加。

另外,客户信息也有被泄漏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信息对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果客户资料被泄漏,带来的损失是难以计算的。由于物流外包商通常并不只是面对一个客户,当信息在更多的企业间共享时,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漏的风险就会增大。

(三)过分信任依赖外包商的风险

如果企业对于选择的外包商比较满意,就可能对外包商的工作比较放心,导致对其过分信任,过分依赖。长期依赖某一个物流外包商对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提高具有潜在的好处,但同时又会使物流外包商滋生自满情绪而让企业难以控制。外包商与企业毕竟不是一个盈利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借助这样的信任损害企业的利益。

(四)企业内部员工抵制的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必然会影响到企业中一部分员工的自身利益,如物流外包后,一些员工可能被辞退,或者被换岗。如果对该部分人员处理不当,很可能对所有员工都产生影响,从而给企业造成较坏的影响。

(五)合同协议方面的风险

如果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则在本企业与接受外包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外包商之间必须签定一系列的合同或协议。合同是最终确定双方合作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这实际上也是企业与物流外包商之间形成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现实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与物流外包商相比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而有些企业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在合同签订上,往往依照外包商提供的标准合同草率签定,从而导致在实际外包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利于委托商的情况。

(六)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的风险

在采用物流外包的情况下,由于物流外包商介入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企业的物流管理者,这使得企业自身对物流的控制力下降,在双方协调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降低。

综上所述,物流外包虽然具有成本节约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时必须谨慎,在考虑物流外包优势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其潜在的风险,以系统的、长期的观点来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来防范潜在的各种风险。

四、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识别企业的核心业务

外包本身并不是企业发展战略,它仅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方式。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探讨物流是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还应确定是否存在有能力和可供选择的物流外包商,这关系到企业是否实施外包。否则,实施物流外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选择合适的物流外包商

一般说来,对物流外包商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质量,主要指物流外包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第二是报价,主要指物流外包商为完成企业所要求的工作任务而提出的报酬;第三是能力,主要指物流外包商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或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第四是服务,主要指物流外包商是否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是资信;主要指物流外包商的资产规模、信誉程度和以往业绩等。为选出合适的物流外包商,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为减少外包商选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风险,企业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甄别机制来区分高水平与低水平的外包商。例如,企业可要求外包商执行某些特定的任务步骤,如要求外包商设计标书,并就企业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答复等,以便于对外包商能力进行深入洞察。另外,企业也可运用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如,为外包商提供与其外包执行结果高度相关的报酬或进行长期合作等来鼓励高质量的外包商投标,而能力有限的外包商和服务质量达不到较高要求的外包商,将由于害怕投资得不到补偿而退出竞争。

(三)企业应建立对物流外包活动的动态监控机制

任何一个理性的盈利组织都会努力为自己争取足够多的利润,如果在没有监管或者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他们能够通过隐藏信息和行动来节省成本或者得到更多的报酬。几乎所有的外包商都会存在这种机会主义心理,尤其是当企业给予他们的报酬不能达到他们理想的水平时。因此,企业实施外包的过程中不能对外包商放任自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监督与激励。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包括建立对外包商的绩效评价机制与监督体系、积极鼓励外包商向企业反馈意见并迅速做出反应,以及主动让外包商知道其从改革中所能得到的收益,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在企业内部进行充分的沟通

企业物流外包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制约,以及员工的抵制。因此,企业应主动与员工沟通,可以选择部分在团队中有影响力的员工参与到整个外包的规划当中,让他们了解公司物流外包的优势,并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公司还应妥善处理好原物流部门人员的安置工作。

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如何在无缝衔接的基础上调整业务流程,进行职能变革;如何对外包的物流功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监控;企业文化是否鼓励创新与变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变革持何种态度等。

(五)由专业人士参与签订明细的合作协议,防范合同风险

企业为了防范合同风险,首先要慎重选择代表企业签定合同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首先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素质,具备一定合同签定经验和物流外包知识;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在与外包商协商交流过程中不至于处于劣势;最后这些人要对企业有一定的忠诚度,并能够将明确规定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等最终落实到纸上。恰当的合作协议是物流外包实施的依据,因此合作双方必须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协议,并在合作过程中认真执行。协议中的工作范围是物流外包最重要的环节,应对其中的服务范围、作业时间、作业方式、服务费用等细节做出详细规定。此外,还应制定解决冲突的方案,并应明确终止合作时的有关条款,有效约束双方的合作,在合作中增进双方的信任。

摘要:物流外包既关系到整个物流市场的规模,也关系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为防范物流外包风险,应合理地配置资源,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夏春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兵,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杨英,霍国庆.企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及其风险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1,(3).

[4]王焰.企业物流外包的启示[J],中国商贸,2001,(2).

[5]冯巧根.论业务外包中的风险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02,(6).

人力资源外包管理风险分析 篇1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集中其所拥有的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中必备的、重要的职能,也是管理成本大、重复程度高的工作,因此,通过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架构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从日常繁重的管理活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有充分的实践和精力从战略的角度为企业服务。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外包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备受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运作过程产生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进行详尽的分析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中如何降低、规避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以及外包后与外包商在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外包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包出去”,如果不了解外包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程序,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缺乏对外包商的识别、认知能力,忽视与外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能保证外包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等等,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甚至与企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根据外包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将把外包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外包活动准备初期。一个清晰明朗的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基础,在制订外包决策之前,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需成立由企业各部门管理者组成的外包专家组委会,并对企业的资源加以分析,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的程度及内容,企业的外包内容是有选择性的,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可选择部分外包及全部外包的模式。

其次要依据外部环境评估企业自身条件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利润是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进行一项决策时每位管理者都期望能够获得最高的回报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外包的成本是对包括现有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成本,如薪资、福利、办公费用等和现有员工对业务外包的满意度和未来员工的工作能力等的综合成本。通过对拟外包业务进行透彻的研究与规划后,最终确定外包计划各个阶段的时间表,以保证外包计划的按期执行。

总之,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其进行安抚,消除思想上的存在的疑虑和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假若员工安置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对本部门产生影响,还有可能波及到其他的业务部门,甚至造成整个企业人心惶惶,引发企业内部激烈的矛盾冲突,影响企业整体利益。

2. 供应商的选择确定。该阶段对于一个拟外包业务的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外包商服务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外包效果。外包供应商的选择一般可分为三步:(1)目标的初选——确定可能的服务商。(2)供应商的筛选与甄别——起草项目计划书要求并与服务商洽谈、挑选最适合你公司需求和个性的服务商。(3)协商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

(1)目标的初选—确定可能的服务商。受外包专家组委会的委派组成的甄选小组负责外包供应商的甄选。初选外包商时最好是选择业内声誉良好的,或是熟悉的、曾有过合作经历的外包商,抑或是寻求正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其他企业的帮助,获取他们服务商的名单,初步确定候选外包供应商。

(2)供应商的筛选与甄别—起草项目计划书要求并与服务商洽谈、挑选最适合公司需求和个性的服务商。通过第一阶段的初步考察最终确定2个~3个候选外包商,本阶段应对候选外包商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甄别。应对每一个候选供应商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包括:①企业资质:外包商的企业性质、注册时间、相关责任人、外包商企业的等级证书等。②从业人员资质:员工的职业素养——是否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格证书、具有高级资格证书的专家员工占全体员工总数的百分比;员工的职业道德;员工的健康状况;员工的储备情况(决定外包供应商企业发生员工休假或生病出现缺岗现象时,空缺的岗位人员能否得到及时的补充)。③外包商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是否具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必要软件、能否熟练运用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等。④企业业绩及声誉:外包商企业的过去业绩标志着外包商的工作能力,决定了该外包商能否承担外包项目的全部内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能够迅速适应外界的变化、对于突发事件能否及时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外包商的声誉显示了外包商的职业操守—能否按质按期提供令客户企业满意的服务产品、能否保证客户企业的商业信息不被泄漏。⑤企业的软环境:外包商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等。除了对候选外包商的基本情况加以调查之外,企业还需向外包商提出对外包的要求与期望,要求外包商提供外包服务初步计划书。在双方充分沟通后,由外包商提出服务报价—收费标准及方式。但是不同外包商的成本报价往往不相同,为此,应召集本企业内的相关管理者,组成由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定外包供应商。

本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选择外包商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根据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事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两种。企业选择外包商时面临的主要是“逆向选择”的风险。逆向选择风险是事前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合约关系开始之前代理人(外包供应商)保有私人信息,即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而委托人(企业)则不知道。在逆向选择情况下,由于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代理人的条件察赋而造成越是劣质的潜在代理人越有可能成为最终的代理人,形成“劣商驱逐良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的发生,企业在寻求外包供应商事不能仅仅着眼与成本,而应按照图示的程序对外包商进行综合实力的评估,最终确定最适合的外包商。

3. 协商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最终决定外包商后,为了保证外包业务的顺利开展,双方应就外包事宜签署一份外包合同书。一份详尽的外包合同书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1)明确性、灵活性。明确外包的价格、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合作期限、最终目标及各分阶段目标以及违规处罚。同时应具有充分的弹性以应对在技术操作方面进行改革和偶然事件的发生。

(2)明确赔偿责任与解决程序。合同中应包含惩罚外包供应商未能提供约定服务产品的条款,并应提出应对的解决方案。此外尤其应对外包商的保密义务提出明确要求—该项保密义务的履行期限不应随着合同关系的终止而终止,而是要延长至合同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由企业与外包商协商决定),以确保客户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 合同期内风险分析

外包合同的签订标志双方外包活动的正式展开,在这个阶段企业尤其要关注与外包商合作关系的处理。若对外包供应商监督过度,则会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合同关系的中断。但是如果过高的估计了外包商的实际能力,一方面固然会给外包商更大的活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作为企业来说,外包并不等于将业务全部交由外包商独立操作而不做任何监督管理,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外包供应商在外包的实施阶段很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甚至“消极怠工”,企业若缺乏对外包供应商的监督力度,会造成管理失控,这样无疑会对企业最终的外包成果产生影响,与企业的期初预想背道而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减少外包风险,保证外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合同双方应本着“双赢”的理念,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和畅顺的沟通渠道、有效的反馈机制网。

三、 合同期满后风险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首先要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的安全,因此信息泄漏的风险贯穿整个外包全过程。企业与外包商签订外包合同后,不可避免的要向外包商提供外包业务的相关信息资料,以保证外包商提供的最终服务产品符合要求。在此过程中,企业对即将透露的信息要仔细斟酌,考察这些信息是否会导致本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情报的竞争,尤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信息更是商家的竞相争夺的焦点。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相关信息的泄漏也会或多或少的对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待战略性人力资源的信息企业要慎之又慎。它们是企业当前及未来竞争力之所在,失去了它们就等同于失去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立足点。外包商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并提交服务后双方合作关系宣告结束,但此时仍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显然外包商在提供服务时掌握了企业很多的信息,合同期满后由于合同约束力的消失,外包商很有可能在此时将信息泄露出去。这种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因素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成功的关键。只有构建一套系统的防范措施才能全方位地防控风险的发生了明确企业的优势业务及核心竞争力,企业需对外部一般环境和内部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需要外包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单元。确定外包的业务后随之而来的外包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石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析.商业时代,2007,(22).

2.王璐.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简介:苗建军,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管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生。

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 篇12

1 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

工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信息风险。

1.1 市场风险

所谓市场风险就是基金净值或价格会因投资目标的市场价格波动而随之起伏所造成的投资损失。第一,主要来自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不成熟,具体体现在:缺乏对产品、价格、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水平的行业规范;尚未建设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度比较低;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当物流外包中出现服务不能及时到位、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在追究外包商的责任方面缺乏合理的依据。第二,物流市场价格波动,当国内经济环境景气时,物流市场随之景气,物流市场价格趋于上涨,物流服务价格随着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合作的签订也随之确定,此时签约合作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企业受益;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物流市场随之萧条,物流市场价格下降,签约合作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企业亏损,此时企业损失投资资本。物流活动的长期外包,会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缺乏专家技术,因此抬高物流服务的价格或提供较差的物流服务,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第三,外包使企业失去物流创新能力,企业如果选择了物流外包,它的物流创新能力将逐渐减弱。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要关注的是费用问题的减少,而不是企业的物流创新能力。如果企业失去物流技术创新与物流经营管理创新的动力,那么企业的物流运作将会越来越依赖物流供应商,在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1.2 管理风险

物流外包管理风险是工业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合作中,两者之间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差异,由此造成的合作上的管理风险。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后,由于合作的双方企业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企业文化相互冲突,造成合作双方沟通不畅,部门职责不明,企业业务流程滞后,如果企业决策者不能正确对待企业间文化冲突,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估体系,最后可能导致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崩溃,整个企业陷于瘫痪状态。当物流外包开始运行后,管理物流外包过程也很困难。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如果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改变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这个过程很可能对所有员工都产生影响,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而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1.3 信息风险

物流外包合作过程中,工业企业与物流供应商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失真等增强了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对称性。如果合作企业间不愿意信息共享,将导致整个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顺畅,以及在信息共享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信息风险随之形成。企业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又无法控制或影响他们,使企业不能取得所需的用户需要信息,从而影响企业的产品改进。从长期来看,由于对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2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结合自身物流需要选择外包伙伴

外包本身并不是企业发展战略,它仅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方式,企业应结合自身物流需要选择外包伙伴。首先需要对外部的潜在物流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调查物流供应商的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评价其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状况,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评价其信誉度等。然后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分析物流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拥有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管理层也认识到外包的重要性而且清楚针对外包应做的准备工作,才能决定是否实施外包,才确定是否存在能力和可供选择的物流供应商合作。否则,实施物流外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2.2 建立合作理念和信息管理机制

物流外包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合作,双方要建立合作理念,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很好的融合,从大局出发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外包成功的关键,在物流外包过程中,最普遍的风险因素是由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善所导致的错误决策。在物流外包过程中,为了避免潜在的问题,合作双方应该提倡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双方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系统,这样一来,运输费用、配送计划、运输需求、生产计划、产品类型等一些关键指标双方就容易得到。物流委托方的需求要及时告知服务商,让服务商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处理。合作双方应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信息共享和保密机制沟通到位,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应做到互相保密,如果一旦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3 加强对物流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

对外包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企业对物流供应商的控制应从合同的订立开始,企业应注意外包合同中的关键内容,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企业与物流供应商的合作范围、职责、权力、义务和服务质量标准违约的罚款,隐性成本、额外费用的计算与支付矛盾冲突的解决,商业机密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的期限、终止及变更,同时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之间要注意相互沟通,与第三方物流商一起制订物流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共同编制操作指引。在物流外包合作的过程中,严格要求供应商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物流业务,约束物流供应商遵守承诺,不违规工作,保证外包活动顺利进行。为了确保双方合作的持久性,企业要建立物流外包的控制机制,对外包伙伴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制订标准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并且建立完善的物流外包激励机制,企业对外包商按其绩效实施激励,促使外包商工作更加积极和努力。

摘要: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工业企业应变市场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企业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全球范围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供应链管理模式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的企业去做,形成所谓的“物流外包”。文章对工业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物流外包,物流供应商,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4):13-15.

[2]熊坚,沈建国.物流外包中应注意的问题[J].物流科技,2005(3):57-59.

上一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下一篇:教育培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