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成就(共10篇)
取得成就 篇1
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偏技能、动手能力强的特征。
一、当前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总方针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促进就业做出了贡献,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职业教育,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当作今后教育的工作重点来抓。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的总原则:
第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第二,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第三,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第四,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第五,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争取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 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 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职教改革发展进展方面,职普大体相当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培养千万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制度和条件保障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兴行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
高职内涵建设进展方面,据统计,央财投入44亿建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投入20亿支持977校1 816个专业建设;建设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管理;完善质量年报制度,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发布体系,接受社会监督。
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推进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健全投入长效机制;据相关统计,央财投入78亿支持4556个实训基地建设;三年培训30万骨干教师;央财投入3亿支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近年开展60余次产教对话,出台5个行业职教专项政策。组建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建设职教集团。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职教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据统计,一是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 261个职业资格;发布230个中职标准,覆盖820个职业资格。二是对接产业开发教材,遴选5 000余种优质教材。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家资助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中职免学费覆盖近90%学生,助学金覆盖近40%学生,标准从每生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助学贷款标准从6 000元提高到8 000元。
参考文献
[1]李林会,李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2]李国强,金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3).
取得成就 篇2
袁国铭
2012-08-01 15:15:5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31日
中央在“三农”政策上由“支农”政策发展为“支农—惠农”政策,再发展为“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
新世纪以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何宇鹏。何宇鹏向本报记者详细说明了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他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归功于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政策的不断完善。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中央解决 “三农”问题,在战略层面上有哪些进步和革新?
何宇鹏: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首,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随着针对解决“三农”问题认识的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中央在“三农”政策上由“支农”政策发展为“支农—惠农”政策,再发展为“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通过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形势大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不断深化
记者: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战略规划是怎样落到实处的?
何宇鹏:从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到“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到十七大提出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再到“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战略大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在认识和内容上不断深化,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记者: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何宇鹏:一是2006年起,在我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结束,这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和历史突破。粗略估算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亿元。
二是不但不用交农业税,从2004年开始,全国范围开始对农民实施生产者补贴。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由最开始的 “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逐步扩展至“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生产资料补贴”。这一项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是放开了粮食市场流通,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农民种粮从此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收入预期,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保障粮食安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首要目标。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成就。农业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
记者:近些年,在党中央政策指引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何宇鹏:近年来,投资不断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倾斜。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改善,给农业生产稳产增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水、电、路、气等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
同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健全。一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目前,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全免费,还实施了农村学生上农业职业院校的免费政策等措施。
二是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标准也从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其中农民只需支付60元,剩余240元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补贴。这样一来,农民住院看病的各项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同时规定,最高报销额不得低于当地上年农民纯收入的8倍。去年我国农民纯收入为6900多元,最高报销额最低不能少于6万元。新农合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三是到今年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实现全面覆盖。新农保为农民设立两个帐户。一个帐户是基础养老金帐户,这个帐户不需要农民个人交钱,政府往这个帐户中转账,农民60岁开始可以支取。另一个帐户是个人帐户,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缴费等级。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农民过去没有投保的,过了60岁也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现在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还比较低,每人每月55元,全年660元。随着财力的增长,这个标准肯定会不断提高。目前,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农村老人,已经达到1亿人。到今年年底,所有农村老人都可以领取到基本养老金。农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例,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制度创新。
四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07年起,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目前为止大约有5000多万农民纳入到这个保障体系中,每人每月发放86元。
五是实施新的扶贫标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出台后,扶贫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2300元,几乎翻了一番。这个标准比世界银行制定的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标准还要高。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后,贫困人口从70万一下增到了1.28亿。我国的扶贫政策重点实现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挑战相对贫困的重大转变。
好政策带来了好形势。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这一趋势得到延续。这是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期望实现的政策目标,如果这一趋势能够继续下去,那么过去多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的遏制,统筹城乡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记者: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城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民工身份问题却一直困扰着这个群体的生活和工作。农民工权益保障以及其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等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何宇鹏:一是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实行。确立了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并逐步向基层延伸。到目前为止,90%的街道、80%的社区和乡镇都设立了公共就业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或窗口。就业信息服务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在有些地区已经连接到街道、社区。开展专项行动,就业服务针对性不断加强,“春风行动”等组织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解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有效形式。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星火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补贴制度逐步确立。并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失业登记范围。
二是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不断加强。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全面施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稳步推进,农民工劳动争议申诉“绿色通道”开通等,加强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保护。农民工月均工资从2005年的875元快速增至2010年的 1690元,年均增长14.1%,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工资收入的快速增长,为近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关键的贡献。
三是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两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取得重要进展,目前70%多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其中工伤保障参保率达到40%以上。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畴。有些地区还积极探索在基层社区让农民工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加快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步伐。
四是户籍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对于暂时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各地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比如,广东实施居住证制度,根据居住年限的增加,逐步递加应享的公共服务,实施“积分落户”政策,根据农民工个人素质、参保、就业、社会贡献等综合情况来考量打分,按积分高低排队落户,两年来解决了60多万流动人口入户广东的问题。2011年国办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两个稳定”(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为基本原则,分类指导各类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引进海外人才与智力取得辉煌成就 篇3
实践邓小平引智理论,引智工作取得辉煌成果
“7·8”引智谈话25年来,我国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发展硕果累累,社会发展使人民得到了实惠。国家外国专家局努力贯彻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的方针,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力地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智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服务;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为促进中西部发展与中部崛起服务;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服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外国专家参加管理极大地震撼和触动了长期以来人们思想上旧的观念和模式。德国专家格里希1984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之后,按照国际通用的企业管理法则抓管理,抓质量,企业迅速焕发生机,职工们和管理者由此看到了希望,也使广大的中国企业管理者看到了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格里希这位洋厂长抓管理给我们上了一课,我国众多的国有企业开始认真做起了企业经营管理这篇大文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中国,吸引了全世界信赖的目光,引进国外智力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人才强国”战略深入人心,入世后引进人才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海外高层次人才踊跃来华工作,各行各业积极主动引进国外智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现在,每年来华工作的外国和港澳台专家已达40多万人次,国内派遣各类人员出国(境)培训每年达3万人次,数十万在华工作的专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十万被派往国外经过培训的人员,通过学习各国先进、文明的成果,掌握了人类已经成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努力实践小平同志引进国外智力的伟大理论。
引智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5年来,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围绕请外国人来帮助我们搞建设与派出人员学习培训已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教、科、文、卫等社会的各个领域的许多工作岗位上,都能看到来自异国他乡的外国专家、港澳台地区专家的身影。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留下了来自东方的中国人的脚印,外国人来中国帮助搞建设,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培训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海外专家通过在华不同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他们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友好的使者,已有949名专家获得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25年来,我国出国(境)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从企业技术人员到各级政府公务员总数已达数十万人,他们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与管理经验学到手,努力把知识、技术、经验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使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之中,与国际快速接轨。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部署。引智工作积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地方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外专局会同各省区市外专局聘请外国项目管理专家,举办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专题培训与研讨,选择一批专家对相关地区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出口贸易、高新技术园区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与诊断、环境与生态保护、国际人才市场建设等领域提供诊断咨询、国外人才信息服务。
引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引智促进农业发展。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引进国外智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引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由国家外专局聘请和大力引进节水保水增产综合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专家。以色列的滴灌技术,美国的渗灌技术,日本的微灌技术,法国的喷灌技术等已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疆、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引智果实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由外国专家传授、指导蔬菜、水果、养殖等新技术,新品种种植结出丰硕的果实。在菜市场人们可以随意买到以色列柿子椒、黄瓜、樱桃西红柿,日本的三水梨、京欣西瓜、红富士苹果,美国的大口胭脂鱼等洋味疏菜、水果及水产品,老百姓品尝到了引进国外智力所收获的果实。
发展牧业引进国外优良畜牧、牧草品种。畜牧业通过引进优良牛羊品种,为畜牧业大发展奠定基础,保证了居民奶需求。牧草品种和专家的引进促进畜牧业发展,对水土保持、保护生态已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全国各地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受到农民欢迎。一大批实用的农用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在农村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推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安全储粮新式粮仓,在四川、湖南等地推广,仅四川每年可减少因储备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约20多亿公斤。湖南浏阳市赤马镇的一位农民使用引智成果——新式储粮技术储粮,每年减少粮食损失600多斤,他拉着省外专局干部的手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
农业引智示范基地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引智示范基地为推广农业引智成果,在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已建立了南方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大果沙棘种植基地,半矮秆大豆等182个示范基地与示范单位。
引智为加快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过去的25年,引智工作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巩固国有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上海宝钢、青岛海尔、珠江钢琴、宁夏有色、扬子碳素、天安轴承等冶金、机械、化工、外贸、商业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引智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引智工作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引进国外智力为一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现代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国有企业由单纯引进设备技术向引进专家联合研究、开发、设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向迈进。
引智促进教科文卫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引进国外智力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5年来,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教科文卫专家活跃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和科研文化及医疗部门。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加快了人才培养的步伐,在许多领域缩短了我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高等院校在建设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全国千余所高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充分利用外来人才智慧发展教学、科研,国际上数千名著名专家、教授、学者被聘为我国高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等,他们在中国的高校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科研合作、咨询、学术交流以及参与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高等院校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进国外智力格局。以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陈省身、聂华桐、姚期智等为代表的一批华人专家,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贡献才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才培养和科教事业的振兴。
合作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科研部门引智工作的一大亮点。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广田院士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教授合作研究20多年来,双方共同研究的用纳米金刚石微粉做封垫材料的技术,已经被国际上几个著名高压实验室利用。吉大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使一些青年专家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毛河光教授也荣获200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一合作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已成为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的典范。
文化卫生体育工作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事业迅猛发展。聘请外国专家为北京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人才培养、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闻出版、对外宣传工作中,外国专家对增强报道影响力度,促进对外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医疗卫生专业的引智更加引人瞩目,仅北京大学医学部改革开放以来邀请的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合作研究的外国专家、教授、学者就达1.2万人次,引智使教学和科研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进展,逐步缩短了医学教育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为中国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社会各项事业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学习、借鉴先进文明有益的东西,使我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引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国家外专局的引智工作,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培训工作成为先行者。每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前,国家外专局会同各有关部、委和省市区引智部门适时组织管理、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为建立税收、投资、计划、外贸、银行、保险、城市规划、灾害与疾病预防、企业管理等现代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培训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在各项改革事业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家外专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出国培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市场运作的管理经验、方法与运行规则,使我国各类商品市场建设快速发展,老百姓可在超市选择和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实惠,成为引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围绕入世所面临的新情况,引智工作积极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局、省市区、司法审判部门,针对技术贸易壁垒、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和争端解决机制等关键问题,通过聘请专家、出国(境)培训与国内培训结合等方式,学习借鉴其他WTO成员应对入世的经验,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党的领导集体关心引智工作
学习、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将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这是马克思、列宁一贯倡导的原则。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号召苏维埃政府积极地虚心学习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积极寻找和开辟利用国外智力的途径,聘请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专家,帮助我国进行各个方面的建设,吸引旅居海外的钱学森等许多华人专家回国工作。引进国外智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亲自领导和开展了引智工作的伟大实践,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进国外智力理论宝库。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理论。他强调,“国外资金、资源、技术、人才,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而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吸收和借鉴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一切文明成果,加快自己的发展。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强调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对引进国外智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引智工作理论,引智实践深入发展,引智实践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海外智力支撑。
取得成就 篇4
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应当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应是建设一个关系明确、制度合法、法令畅通、决策科学、矛盾化解、监督加强、观念提升的政府。其要求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的成就
一是依法行政的意识有所增强, 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什么讲意识有所增强呢?因为我们跟15年前相比, 今天的无论领导干部, 还是普通的公务员, 我们确实有了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 做任何重大事情, 我们都会问一问, 法律上能否站住脚, 违不违法, 初步的意识有了, 甚至我们很多地方搞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规定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法制办会签, 都要提出审查意见, 甚至在湖南有些地方搞了党委的决策也要听法制办的意见, 为什么?为的是从法律上把好关, 不要出问题, 这就是依法行政的意识。从一个只讲服从领导的命令, 服从领导的指挥, 到还开始讲法律, 讲法治, 这个意识的转变是非常的不容易。但是这里所说的意识有所提高,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意识, 所有人的意识都提高了, 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亟待提高。
第二个成就就是制度建设的成就, 依法行政提出以来, 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法律, 发布了很多重要的纲要、决策, 而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 比如说制定了行政许可法, 规范的行政审批行为, 制定了行政强制法, 规范了行政强制行为, 实施了自由裁量权的约束, 很多地方搞了自由裁量权基准, 搞了执法责任制, 清理了政府的权力清单, 集中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单位、国务院已经砍了许多行政审批事项, 或下放给地方政府, 我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努力, 甚至2008年, 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一个决定《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 对市县基层行政机关提出了依法行政更为具体的要求。尤其是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这个条例的实施, 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 因为这的确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信息公开条例对社会, 对老百姓, 对政府官员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大, 因为它赋予了老百姓一项重要的权力, 知情权, 老百姓可以随时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要求, 这对政府官员监督的力度是其他任何监督手段所不可取代的, 而且它越来越方便, 越来越及时, 越来越快捷, 影响力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 在重点领域依法行政取得了突破, 像问责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 审批制度, 执法责任制, 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等等, 但是很多领域、部门依法行政的制度依据还是有欠缺的, 因此我们说在制度不断健全, 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 还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基础, 还必须加强立法, 加强科学民主决策, 这样才能让这些部门以后的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 底气更足。
三、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挑战
一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增多, 这个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 收入差距拉大, 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失衡, 导致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所以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的就是社会矛盾的增多, 这给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 就是政府在处理传统的各类经济, 社会管理事务的同时, 必须面临处理社会新矛盾的压力, 处理不好这些矛盾, 那主要领导干部就有可能被问责你处理不好这些矛盾, 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甚至还威胁到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威胁到政权的稳定, 所以现在中央把社会矛盾的处理, 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提到很高的程度, 因为它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影响到我们执政的基础, 所以要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的处理, 要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从源头上化解, 这都是政府的主要任务。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多变、多样。因为社会价值观的多变、多样、多元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老百姓的维权热情日益高涨, 权利意识明显增强, 过去我们说老百姓都是逆来顺受, 忍气吞声, 能忍就忍, 一般会很少去选择对抗政府, 很少去选择极端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老百姓权利意识增强了, 特别是赋予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强调要增强公民意识教育, 所以老百姓这方面的意识的的确确明显增强, 公民意识觉醒之后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社会矛盾的增多, 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 我们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件大量的增加。心理失衡导致这种社会矛盾, 极端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 那这是我们政府必须面对的, 公民意识觉醒了, 政府必须去应对。同样, 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增多了, 极端事件频发, 政府也要去面对, 无论是政策上、执法上还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上, 都要去有效的面对, 否则的话就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第三个挑战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 现代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增多, 实际上, 也为政府依法行政带来了更大的、更尖锐的挑战, 尤其是互联网, 它的这种便捷、迅捷的程度和交互的这种特点注定了它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这对政府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摘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多年来,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权力已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法治政府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法治政府建设依然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振民.展望法治政府[J].瞭望, 2009.10.
[2]付建邦, 周群, 李莉.加强依法行政的对策思考[J].行政与法, 2006.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篇5
得的成就 1、2008年8月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参赛运动员 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本届北京奥运会共打破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并破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成为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2、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3、2010年5月1日,我国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4、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在亚运会后举办了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5、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6、2011年11月1日,神州八号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中国从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7、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标志着一个强大的海军,也显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增加中国海军实力,维护了我国领土的安全!8、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飞天的梦想,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最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9.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11、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2、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13、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14、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取得成就 篇6
“一个胸膛里跳动着许多颗心。”她用这句德国谚语形容自己,她说她并不是一个摄影家,更喜欢别人叫她艺术家。她活跃在人生舞台上,摄影、出书、拍电影,那一颗心每一次跳动都是充满激情,就像燃烧的火焰,生生不息。
在摄影界里,她的名字如雷贯耳,事业如日中天。她经历了好友为她殉情身亡,丈夫遭遇车祸丧生,她大难不死,重新又站立起来,再次拿起了照相机来诠释自己的人生。她被中国和新加坡妇联推选为25位最为成功的亚洲女性之一,而香港的《凤凰周刊》向全球华人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她榜上有名。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摄影画册10多种,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摄影展30多次。她入选150年世界大师摄影作品集;还入选世界10位女摄影家作品合集。她最后终于在摄影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就是著名的旅德华人摄影艺术家和作家王小慧。
A天造地设的一对爱侣,因一场车祸而阴阳两隔
王小慧,1957年出生于天津,坎坷和磨难似乎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她,5岁时,父母离异,10岁时,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父母接连受到打击,王小慧也难以幸免,但家庭和时代的不幸,练就了王小慧豁达、不屈和积极进取的性格。
1986年初,王小慧毕业于中国著名学府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并以优秀的学习成绩,获得公派赴德留学的机会。在同济大学上学期间,她与当时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俞霖相爱,他们在将要一起出国的时候结为夫妻。
1986年春节过后,王小慧和俞霖一起来到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俞霖争取到了博士奖学金,而王小慧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两人都在德国开始了求学的日子,可是王小慧并没有安于现状,她一边攻读建筑学博士,一边在两所大学开始任教生活。
在外人眼中,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爱侣,在德国,深受业界领导赏识,事业双双比翼齐飞,可王小慧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摄影,刚到德国,他就迫不及待地拉着俞霖去拍片子,每到这时,俞霖就帮王小慧扛摄影架,并乐此不彼。
1987年3月初,春暖花开,俞霖扛起三角架,他们来到一座建筑旁,把水平仪架好。精确定位之后,俞霖弄上遮光罩,防止光线直接射到镜头里,俞霖要求严格,他帮助王小慧拿到重要的约稿,因为德国人对约稿质量要求非常高。
德国人的这种严格要求对她产生了积极得影响。王小慧摄影可以说是自学的,这一直都是靠俞霖的帮助。有一次,王小慧去洗图片,那时离专业水平还差很远,杂志社觉得她拍的黑白照片洗得不够好,准备花钱请人帮助洗。俞霖不答应,硬是和王小慧一起洗了好多天,直至编辑部满意为止。俞霖说:“一定不能背一个不懂技术的名声,摄影不仅构思要好还要技术好。”
那时候,王小慧真的没有钱,又要出去旅行,就到处跑,打不起的士,就走很远的路。跟俞霖一起,过着一边旅行一边拍照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至今是王小慧美好而温暖的人生记忆。每次出行,俞霖都要背很多东西,王小慧就只背照相机。有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俞霖就会连照相机也拿过来,还在后面推着她,一边推着一边走,一边唱歌一边鼓劲,就这样哄着王小慧。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还下着雪,然后就顶风冒雪往前走,俞霖说:“我给你拍一张照片吧!”说完,他就给王小慧拍了一张风把很重的呢子大衣吹起来的照片。王小慧觉得那个年月,路并不是很好走的,真的是叫艰苦奋斗。
“你那么喜欢艺术,就做职业艺术家好了,如果挣不到钱,我来养你。”这是王小慧面临抉择的时候,俞霖对她说的话。正是这样的鼓励和支持,让王小慧决定辞去教学职务,一心一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俞霖对王小慧倾注了特别的爱,有一段时间,他俩不能经常见面,长时间两地分居,俞霖非常思念妻子,他就亲手雕凿了一只刻有王小慧身影的画盘,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王小慧,看到这个有着浓浓思念之情的画盘,王小慧就想起了俞霖的关爱。
也许是成为艺术家注定要经历磨难,王小慧失去了对她呵护备至的爱人。那是1991年10月31日,这一天是德国的圣灵降临节,人们要到公墓去为死去的亲人扫墓,出行的人比较多。俞霖收拾好行囊,叫上妻子说:“我们走吧!”因为他们约好要今天完成出版社的约稿,俞霖架车和王小慧一起前往布拉格拍照,秋天的阳光、迷人的风景,伴着他们一路朝着梦想行进。为了赶时间,他们走上了一条常有事故发生的道路,路上俞霖一边驾车行驶,一边放起了自己喜爱的歌剧《阿依达》,当车行至距捷克边境还有10多公里时,汽车超车时与迎面驶来的福特车相撞。
车祸发生以后,德国的多家报纸对这起车祸进行了报道。从车祸现场看,几乎不可能会有人幸存下来。一时间,俩人的生死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场车祸带给了王小慧一生都难以承受的苦痛。那一年,王小慧34岁,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刚刚5年。
B重新振作起来,慢慢修补空洞的灵魂,勇敢地面对人生
王小慧在医院里醒过来,当时还不知道俞霖去世,医生说俞霖也受了重伤,还在抢救,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俞霖可能凶多吉少,实际上大夫都已经知道俞霖不在人世了。王小慧问照相包还在不在,护士就把她那个照相包拿过来,她拍下了自己第一张受伤的照片,后来,每天都要拍几张这样的照片。有评论说,这组照片是摄影史上最真实的自拍作品。
车祸夺走了俞霖的生命,她知道俞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王小慧躺在病床上,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在宣纸上印下了100个唇印,作为送给爱人最后的礼物。
一场车祸让她失去最亲的人,而漫长的康复过程也让她的生命产生了蜕变。她用相机记录了那些难熬的岁月,拍摄了一个处于危难中的人眼中的世界。亲历这种事情让人感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所以那时候她就下决心不再回大学里教书,因为教书不是她最喜欢的事情。
王小慧最喜欢的事情,首推摄影,而经历了生死劫难后的王小慧不再犹豫了,她要用拍照的数字来抑制自己的悲痛。王小慧说:“我拍的照片都是编档案的,有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拍得多的时候,彩色照片的数可以编到480多卷,而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一年只拍了28卷胶卷,你能想象低落到什么程度。”
重新振作起来,摄影这一爱好成了她的心理医生,慢慢修补好空洞的灵魂,将爱情释放到工作中去,坚强而勇敢地面对人生。因为没有了丈夫的呵护,她只有背水一战。但这也使她将摄影主题的焦点放在了对生命的体悟上。
王小慧的导师对她很好,她辞掉了助教的工作,半年后又给她一个科学助理的工作,待遇比当讲师还好,不用天天去上课。导师对她的照顾,让她很感动。后来,导师又给她申请了一个工作,不仅工资有保障,而且工作清闲,可以做她喜欢做的事。
在王小慧最新的摄影展中,最引人瞩目的作品是《女人的上海花园》,在《女人的上海花园》图片中,几个中国女孩子化着浓艳的妆,穿着旗袍,在一个唯美的花园中。在这些女孩子中,有些女孩儿提着鞋子,有些女孩儿艳丽的口红花了。王小慧说:“这些都有很多的隐喻和象征的意义,包括有很多女人的孤独,女人的欲望,女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你可以自己去体会、去解释的。”
王小慧还创作了一部短片《又见梨花》,这部短片描述的是王小慧与母亲之间的感情,以写意影片的模式表达出一份深深的赤子之情,无论是走到哪里,母亲的心永远和女儿在一起。
放弃固定的大学工作,立志做一名自由摄影艺术家,王小慧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她生活在中国崛起,世人瞩目的今天。王小慧深知其中甘苦,她说:“我是一个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求生的人,但我自信可以成为一座桥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很多人知道王小慧的名字,都源自她那本《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15年》一书。这本书在国内再版20多次,至今依然畅销。文中真情的讲述、鲜活的影像令很多读者动容。此前,没有一位艺术家是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公众场合,她是镁光灯追逐的焦点,她是那种笑容灿烂,优雅依旧的摄影艺术家。
《我的前世今生》摄影作品,则展现了王小慧艺术上的一个转型,在20幅照片中,她将自己作为拍摄的模特,扮演中国社会各个特定历史时期女人的造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来关注社会历史文化这样一些现象问题。
诸多喜欢王小慧的摄影迷,他们认为王小慧是明星艺术家,她的故事和摄影作品一样都充满着魅力。来自北京的一位摄影迷说:“喜欢王小慧的作品,虽然她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是她并没有被这些突然变故而击倒,她很完美,很亲切,好像认识她很久了一样。”
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建筑学博士去搞摄影呢? 王小慧说:“我放弃博士学位,很多人都觉得很惋惜,但是俞霖很支持我。在国外的这些年,我别的没学会,就是学会了放弃。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可能喜欢好几个女人,但是结婚时就只能选一个,这就是放弃。”
1999年,王小慧过生日,许多朋友都送来了鲜花,那些花卉都非常美丽,当时她想,如果让这些多彩艳丽的生命默默地消逝太可惜了,于是,她就抄起了照相机,不停地拍花卉,拍得如痴如狂,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有时,半夜醒来,还要拍一阵,为了拍这些花几乎快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C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把终身都托付给了摄影艺术
2003年初,她出版了摄影集《花之灵》、《花之惑》及《本质之光》。此外,她还在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举办过30多次个人摄影展,电影和摄影作品数次获国际奖项。
2003年9月,同济大学开设摄影系,特聘王小慧为学科带头人,拿出600平米的空间给她作工作场,王小慧为此兴奋不已。她把工作场分为摄影棚、暗室、展示厅、幻灯房,她利用这个机会和热爱摄影的年轻人一起创作与交流,和学生们一起享受世界摄影艺术。
2004年秋,有关方面举办《王小慧的世界》巡回展,并出版回顾性大型画册《九生》和《观察与体验·慕尼黑》。“在意大利、法国,在建筑史书上看到的建筑相片,突然变作实物呈现在你面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慕尼黑市长至今对王小慧的第一本摄影集《观察与体验·慕尼黑》赞叹不已。
2004年12月,王小慧受聘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王小慧的新作《双子座对话中的王小慧》、《九生》再跃上北京、上海的图书排行榜的前列。无论摄影还是写作,无论人物还是花草,王小慧的作品均独树一贴,获得了外界的肯定。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女性摄影师,王小慧是这次国际摄影大展的重量级嘉宾之一。2008年9月20日,王小慧带着她的最新作品《定义女人》来到展台前,在这组作品中,有她刚刚在上海展出的《女人的上海花园》系列。
戴着“明星”光环的摄影师王小慧在一群“粉丝”中显得悠然自得,在日常生活中,王小慧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她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欧亚大陆之间,新书朗诵会、论坛讨论会、摄影展、为德国大公司作艺术策划等等。在中国,王小慧被人称为精典的人物“风格偶像”,西方媒体中将她誉为德中文化交流的明星使者。
王小慧觉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随时都可能会失去,所以应该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位德国漫画家把她的头画成一只大闹钟,说她一辈子做了他们七辈子的事,说她好像已经活了一百年,但王小慧还有许多计划和想法来不及去做。她要用工作来丰富人生,用艺术来渲染生命。
同济大学,是一所漂亮而恢弘的大学,前几年,母校请她回来作一次演讲,那天是考试期,又赶上下暴雨,原本以为来听讲演的学生不会太多,可是,当她看着长长的楼道里,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许多学生一直站着听讲,她被这青春的热切与激情所感动。那一天,她觉得世界上一切都金光灿烂。
她希望自己的艺术和人生会像树一样,根越扎越深,不断有新绿出现。有人问王小慧:“如果生活重新开始,你想要怎样的人生? ”“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走两样东西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带上日记本和照相机。”当年正是这两样东西,陪伴着王小慧走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
王小慧拥有超群的艺术气质,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一个艺术家的魅力。她像一棵在风中的青竹,虽然纤细,但是韧劲十足。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将自己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王小慧说:“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很有魅力,而没有魅力的女人,可能年轻的时候也没有魅力。”王小慧现在孑然一身,仿佛把自己的终身都托付给了艺术。
王小慧为失去的爱痛不欲生,曾把一百个亲吻印在丈夫的遗物上。但失去的不会再来。现在对她来说,没有爱情还能活着,没有艺术却活不成了。应该说,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艺术上。她认为艺术比爱情更重要、更可贵。
取得成就 篇7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尤其是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几万合格人才,尤其是在当前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而又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据统计,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朝鲜族中小学在职教师中80%以上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其中2/3 以上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几十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管理体系,为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不同部门、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人才培养规格,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坚持“按需培养,学以致用”,学校、函授站密切配合,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与引导了大批实用型,能在社会施展才华的人群,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发布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具体质量管理细则,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多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实行主办地方高校与校外函授站相结合的二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及城市的校外联合办学单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具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和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建设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作用显著
高校继续教育思想既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和突破。高校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继续教育研究人员的不懈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实践,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了解放和更新,有力地推动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社会的主导教育思潮,它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领导和人士们理解和认可。目前,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和突破,也表明人们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呼唤和需求,是终身教育思想在社会上的成功实践。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
以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对的有利形势,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终身教育给予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新的功能定位
由继续教育的发展可知,继续教育起源于普通高校教育功能在校园外的发挥。从假期讲习班开始,是由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导致普通高等教育的功能延伸,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尝试性扩展。之后,伴随社会的发展,成人的学习提高成为稳定的社会需求,范围扩大,形式增多,非学历教育也应运而生。但高校继续教育只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普通高校“挖潜”的基本定位并没有发生变化。
(二)信息技术赋予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新的活力
高校继续教育从历史走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国际上看,夜大学教育、函授教育都经历了上百年时间。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倍受教育领域的青睐,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如今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语言传输媒体在继续发挥作用,文字传输媒体也经久未衰,幻灯、电话、电影、录音带、录像带、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在不断升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以上各种教学媒体都可以独立支撑一种教育形式,而其应需要整合、优势互补的走势,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多元化信息传递技术大大提升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系统功能,赋予了新世纪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社会发展拓展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
继续教育的定位与教育手段创新,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仅有这些条件还不够,还需要有利的社会环境。今天,这有利的环境集中体现在教育的全球化、大众化、市场化、多元化。拓展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全球化、大众化、市场化、多元化走势,从需求的维度赋予了新时期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以强大的动力和生命力。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哪一项都离不开继续教育,根据继续教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其规律。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定位进一步凸现
确定了岗位培训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对在职从业人员的高层次岗位培训中高校继续教育的重点地位越来越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在大力发展多层次学历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大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行业、部门和项目在不断涌现,社会对在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次转换职业对其知识结构、能力都有新的要求。所以即便是大学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如果不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样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强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功能。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与市场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办学的方向,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作为培训、培养的基本内容,以提高人的能力作为根本定位,这是近年来倡导的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原则,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是其基本特征。一方面地方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知识和工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且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自身和不断改革、调整,促进了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基于上述认识,可以预见,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将更加密切。
(三)网络教育将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学习途径和学习手段等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道路。网络化的远程教育是未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一种重要形式。
取得成就 篇8
一、数字电视专利收费机构持续增加
国外已出现多个数字电视专利联合收费机构, 开始收取一站式许可费。例如, 法国电信、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日本胜利等组建了D V B-T专利联盟, 用全球十多个国家的专利收取联合许可费, 每台数字电视可负担0.75欧元、0.5欧元两档不同的专利使用费。我国已有企业购买该联合许可。飞利浦、LG、松下、三菱、三星、亚特兰大科技、Zenith电子等组建了ATSC专利联盟, 用来自美国、韩国、墨西哥、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俄罗斯等地区的专利收取联合许可费,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生产或者销售的每个ATSC数字电视接收终端需负担5美元专利使用费。我国深圳、浙江等地已经有一些企业签署购买协议。
2007年, 欧洲D V B-T标准的其他专利权人陆续发函给数字电视制造商长虹、康佳、Coship、DVN (Digital Video Networks) 等, 要求这些企业就每个使用DV B-T专利的产品支付2.5美元使用费, 付费周期要回溯7年, 即从2000年开始制造的产品都要支付专利使用费。
二、数字电视专利纠纷不断涌现
完全通过和平方式让企业支付专利使用费, 这并非易事。为了说服企业付费, 更为了证明专利的品质和价值, 国外专利权人发起了大量数字电视专利侵权诉讼。
例如, 例如, 2007年, Funai公司在美国ITC和联邦法院起诉Vizio等侵犯专利权。2009年4月, ITC宣判Vizio和其他10家被告公司侵犯Fu n ai公司的6115074号专利, 并宣告Funai的另外一项专利无效。Vizio对Funai提起反垄断诉讼, 认为其从汤姆逊许可公司获取相关专利的手段违法, 而且违反无歧视地实施对外专利许可的准则。2010年5月,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各自撤销了自己提出的诉讼, 并把数字电视接收器、录制/回播装置在多个国家的专利交互许可给对方。
2007年, L G电子公司在美国起诉T C L公司、法国汤姆逊公司, 认为其ATSC数字电视侵犯4项美国数字电视专利。
2008年2月, MPEG LA、CIP许可公司、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信托管理人、GE技术发展公司、松下电气工业公司、三菱公司、飞利浦公司、三星公司、索尼公司、汤姆逊许可公司、日本胜利公司等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法院对Amino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控告其数字电视产品侵犯MPEG-2中的方法专利。
再如, 2008年4月, Rembrandt公司对迪斯尼的A BC公司、GE的N BC环球公司、CBS公司、新闻集团的福克斯广播公司, 电视制造商夏普公司, 以及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时代华纳等十四家企业提起诉讼, 指控其侵犯ATSC专利, 要求被告支付就使用AT SC标准获得的总收入的0.5%作为专利使用费。该案仅涉及一项专利, 最早由AT.T公司的下属企业Paradyne公司所有。原告在十多年前获得这项专利, 待到ATSC标准普及后开始收取专利许可费用。该案可能大大加重ATSC标准的推广成本。
2009年2月17号开始, 美国将停止模拟电视信号广播, 仅提供数字电视信号。为此, 美国政府拨款15亿美元, 向用户提供价值40美元的购物券, 用于资助用户购买数字电视机顶盒。
美国反垄断协会认为, 原告发起的诉讼违反了美国法律和政策。鉴于此, 它已申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Rembrandt公司在数字电视专利许可中的垄断违法行为。这些诉讼表明, 未来, 不单单数字电视设备的制造、销售企业会遭遇专利侵权诉讼, 其他企业, 例如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节目运营商, 歌华有线、广电网络、东方有线网络公司等网络运营商等也会卷入数字电视专利侵权诉讼。
和保护硬件的专利一样, 一些保护方法、系统、网络的专利也将发挥其作用。
此外, 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卷入数字电视专利侵权诉讼;涉及的专利已经从A T S C核心专利扩展到节目控制、内容播放路径等外围专利。例如, Acacia研究公司的下属企业——Acacia媒体技术公司曾对美国九家著名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运营商发起数字电视专利侵权诉讼。麻省理工大学曾用数字电视专利对S o ny、东芝、夏普、IB M、莲花等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ACTV和HyperTV曾起诉迪斯尼、ABC、ESPN公司侵犯三项数字电视节目选入技术专利。Gemstar-TV指南国际公司还曾起诉有线电视运营商Virgia媒体公司, 指控其侵犯电子节目指南技术专利。这些诉讼表明, 今后, 不仅仅是被动纳入标准的核心专利会引发侵权诉讼, 一些貌似“小发明”的外围专利也会引发侵权诉讼。
一些非核心的必要技术, 也会引发专利纠纷。例如, 美国监护人媒体技术公司曾在2009年起诉海尔、海信、康佳、创维、厦华、宏基等电视出口企业, 认为其侵犯视频过滤软件方法专利。
三、国内数字电视标准存在局限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标准不可能在海外推广;在国内, 欧洲标准取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我国自主研发的D M B-T H标准中, 大量技术来源于欧美数字电视标准, 不能回避专利付费问题。DMB-TH标准的研制单位也承认, 尽管DM B-TH标准有数十项自主专利, 但是也使用了欧美企业的一些专利技术, 与DVB、ATSC标准有不少技术重叠。
检索报告还显示, 我国C M M B标准披露的22项专利技术中, 有三项缺乏专利性, 有18项可能分别侵犯如下中国专利:C N1243629A (诺基亚) 、C N1757213A (高通) ;C N1196859A (摩托罗拉) 、C N1318238A (多米拉斯) ;CN1241847A (艾利森) 、CN1722868A (高通) ;CN1465150A (松下) 、CN1509555A (东芝) ;C N1421101A (诺基亚) 、C N1751455A (高通) ;C N1515080A (西加特技术) 、CN1481130A (休斯电子) 、C N1701515 (索尼) , C N1902828A (英特尔) ;C N1515080A (西加特技术) 、C N1481130A (休斯电子) 、C N1701515 (索尼) 、C N1902828A (英特尔) ;C N1463563A (松下) 、C N1708040A (朗讯) ;C N1291385A (世界空间管理公司) ;CN1465150A (松下) 、CN1509555A (东芝) 、C N1839604A (诺基亚) ;CN1481130A (休斯电子) 、CN1993892A (三星) 、C N1838543A (三星) 、CN1010053C3C3A (华为) ;CN1788439A (高通) 、C N1757213A (高通) 、C N1889404 (华为) ;C N1481130A (休斯电子) 、C N101005333A (华为) ;C N1788439A (高通) 、C N1757213A和C N1998212A (高通) 、C N1889404 (华为) ;C N1941763A (美国博通) 、C N1788439A (高通) 、C N1757213A (高通) 、CN1889404A (华为) ;CN1481130A (休斯电子) ;C N1179037A (索尼) 、C N1751455A (高通) ;C N1179037A (索尼) 、CN1751455A (高通) 。
上述检索报告认为, 我国CM M B标准可能仍需向华为公司、高通公司、索尼公司等第三人支付专利费。
我国颁布的两项数字电视标准虽然使用了很多第三人的专利技术,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地位。现在, 很多全球技术标准都侵犯第三人的专利。在数字电视等高新技术领域, 想搞出一个不侵犯任何第三人专利的技术标准,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中彩联力挽狂澜, 奋发有为, 成就卓著
2007年3月, 厦华、T C 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等10家中国彩电骨干企业联合创立了中彩联公司。
在激烈的专利竞争中, 中彩联公司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通过集体谈判压低专利费。例如, 汤姆逊、MPEG-LA、索尼、LG等专利权人开出的专利费价格曾高达约41美元/台。经过多轮谈判, 中彩联把专利费价格压低到了约28美元/台。
2、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逐条分析全球专利。中彩联建立了专利预警信息平台, 对全球近万篇数字电视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专利性进行分析, 并实施人工标引, 对每个专利的稳定性、法律状态、使用程度进行跟踪。
3、建立专利池, 从全球范围内收集专利, 争取与国外专利池进行抵消和置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 技术的进步, 中彩联经营的专利池将覆盖越来越多的全球核心专利, 增强与国外专利联盟的谈判能力。
4、代表大批被诉企业, 应诉国外专利侵权案件, 并取得了针对国外顽固性“专利海盗”的阶段性胜利。
取得成就 篇9
为什么魂、创、通与“竭尽心力”, 能成为振兴企业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因为人们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医药企业受到创伤, 是由于失去了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 丧失了魂、创、通与“竭尽心力”的精神的缘故。
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欣欣向荣的时代, 但同时也充满危机。有一位学者这样说:“遗忘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如果心中想着所有的痛苦心酸、苦涩阴暗的记忆, 那么人生将是多么惨不忍睹啊!幸好, 人有最宝贵的“忘记”能力。如果没有遗忘, 那么多突然的逆转将无从解释。若我们只封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记忆中, 就不会很快发现经济恢复的前景已经亮起绿灯。”
遗忘的力量在冷静的现实中, 画出了可持续的希望蓝图。
魂、创、通与“竭尽必力”要素中, 有人说, 我们能拥有其中一两个已经是很不错的了。“3+1”都具备就是更难上加难。魂、创、通就像是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三重奏, 三者并存, 相互配合, 在指挥家的高超的指挥下, 才能体现各自的价值并发挥综合效应。也只有同时拥有“3+1”时, 才能取得彻底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商学家吉姆·柯林斯总结出, 企业有了“魂”, 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一是快速达成共识。设定了明确的核心价值, 就能给所有员工提供一个最高的行为准则。当需要作出主次判断时, 大家可以快速达成共识, 即使在复杂的情况下, 也能迅速作出决策。
二是提高执行力, 增强自信心。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企业提高执行力, 增强自信心。而且, 下属也更容易理解领导的期待和目标, 能够给员工带来心理的舒适感和信心。
三是能够感动消费者。
四是提升品牌价值。执行力强, 勇于担负社会责任的形象, 能够获得人们的信赖, 这种信赖心理最终会成为用来战胜强大对手的无形资产。”
张翔华与他所引领的团队中很多人, 都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 这个理想就是在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词中所说的追求。追求的目的地就在前方, 没有理由选择其他道路。更没有理由耽搁。“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所有梦想着成功的人, 需要具备“魂”的理由就在于此。
取得成就 篇10
(1) 病虫草鼠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十五”期间, 山西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在1亿~1.4亿亩次 (1亩=0.067hm2, 下同) , 到“十一五”期间病虫草鼠发生面积稳定在1.5亿亩次以上, 最高达到1.8亿亩次, 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防治情况见图1。
(2) 危害损失加重各级植保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和全省广大农民, 同农作物病虫草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但仍有较大损失。
(3) 过去局部发生或发生较轻的病虫种类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群, 同时出现了新的并造成作物损失的病虫种类。如稀点雪灯蛾、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根茎葵粉蚧等。
(4) 病虫抗药性水平提高根据全省对棉铃虫抗药性测定, 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水平已由原来的低抗上升为高抗。
2. 主要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
(1) 小麦病虫发生情况 小麦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73.33万hm2左右。发生的主要病虫有小麦锈病、麦蚜、麦红蜘蛛、小麦吸浆虫、小麦白粉病、小麦黑穗病、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全蚀病等。小麦病虫年发生面积在2 900万亩次左右。“十一五”期间小麦病虫害的总体发生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 但病害呈上升趋势。小麦蚜虫年年偏重至大发生, 发生面积在500万~800万亩次;地下害虫在晋南麦区年年严重发生, 年发生面积超过300万亩次;麦蜘蛛在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的丘陵旱地及扩浇麦田逐年偏重, 局部大发生, 发生面积33.33万hm2左右;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锈病等病害在高水肥、大种群麦田流行。
(2) 玉米病虫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hm2, 玉米田病虫发生面积逐年增加, 年发生面积达2 000万~4 000万亩次。不仅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 而且已控制的病虫, 又开始回升, 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病虫。除常发性的病虫如玉米红蜘蛛、玉米螟、玉米蓟马仍严重发生外, 玉米矮花叶病开始回升, 黑麦杆蝇、玉米疯顶病等病虫在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稀点雪灯蛾在阳泉平定县0.67万hm2玉米田暴发成灾, 玉米条纹矮缩病在中部地区普遍发生, 玉米根茎葵粉蚧在临汾个别年份发生较重。
(3) 暴发性害虫发生情况 飞蝗在运城市沿黄6县 (市) 的黄河滩上仍保持常发生态势;土蝗基本年年在北部发生, 全省发生300万~400万亩次。草地螟处在我国第三次猖獗危害末期, 主要在山西省中北部发生。黏虫在个别年份的个别县区发生较重。小地老虎总体发生较轻。但是2008年突然在全省10个市76个县 (市、区) 大发生, 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是山西省30年最重的一年, 发生面积达28.53万hm2, 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0.4%。
(4) 棉花病虫发生情况 棉花在“十一五”期间种植面积一直在7.33万hm2上下, 病虫发生面积近千万亩次。棉花黄萎病多年始终偏重发生;棉蓟马逐年加重的趋势;棉花铃病几乎年年偏重发生;苗蚜年年发生, 一般发生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65%以上。棉叶螨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棉盲蝽象个别年份发生较重, 2007年发生5万hm2, 是近年来危害最严重的一年。
(5) 油料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在11.33万hm2左右。其中:胡麻、向日葵占油料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花生、油菜占油料总面积的10%。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胡麻枯萎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列当、油菜菌核病、花生线虫病、花生病毒病、油菜病毒病、草地螟、蚜虫、地下害虫等。每年因向日葵锈病等病虫的为害, 损失达2 000~7 000 t。“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油料病虫共发生891.82万亩次。
(6)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小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0万hm2左右, 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谷子粟叶甲、谷子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粟灰螟、高粱蚜、地下害虫等, 每年病虫发生面积780万亩次上下。“十一五”期间, 常发性病虫谷子白发病、禾谷类黑穗病、粟灰螟、高粱蚜等病虫轻于20世纪90年代。但地下害虫发生逐年加重, 缺苗率10%~30%, 严重的高达50%以上。谷子粟叶甲在各地均有发生, 且发生较重。
(7) 薯类作物病虫发生情况 马铃薯播种面积在20万hm2左右。发生的主要病虫有马铃薯疫病、马铃薯环腐病、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豆元菁等。马铃薯疫病, 特别是晚疫病在山西省东西两山和北部地区常年发生, 只要在7月—8月遇到高温高湿天气, 就会流行, 造成损失。二十八星瓢虫在各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 如2008年中等, 全省发生面积12.2万hm2, 比2011年增加1.47万hm2。发生特点为始见期早, 危害时间长, 面积大, 程度重。豆芫菁在吕梁、忻州、大同、朔州等边山丘陵山区局部多有发生, 但轻于20世纪90年代。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在忻州市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8) 蔬菜病虫发生情况 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在“十一五”期间达到了40万hm2。特别是设施蔬菜达到了百万亩, 由于设施蔬菜的生态条件好, 引发保护地蔬菜病虫种类较多、发生较重。如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疫病、番茄病毒病、灰霉病、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瓜类炭疽病、蔬菜棉铃虫、小菜蛾、粉虱、地下害虫等病虫均常年较重发生, 发生面积达33.33万hm2左右。黄瓜霜霉病仍是设施黄瓜生产的首要病害;病毒病是番茄、青椒、西葫芦上的主要病害;灰霉病是大棚温室各种蔬菜上的主要病害;粉虱在运城、临汾等地虫棚率高达100%, 危害株率达95%。小菜蛾年年普遍发生, 2009年在运城、临汾、长治、大同等地大发生, 发生面积97万亩次, 是近5年发生较重的年份。黄瓜黑心病由于种子带菌, 常在山西省个别棚室发生, 蛞蝓在太原、临汾等老棚室发生普遍, 并有上升趋势。根结线虫不仅在老菜区发生较重, 而且在3~5年的新菜区也普遍发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山西省蔬菜病虫共发生5 787.49万亩次。
(9) 果树病虫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水果面积基本稳定在55.33万hm2左右, 各种果树病虫共发生9 868.43万亩次。苹果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 果树腐烂病近年发生较为普遍, 且发生严重。食心虫类在果园管理较差的果园和开放式果园发生回升较重, 虫果率达3%~5%。叶螨在各果园普遍发生, 是果园最重的害虫。金纹细蛾在南部果区发生较重, 现已蔓延到中部果园;果树蚜虫普遍发生, 局部发生较重, 2009年发生461.35万亩次, 是近年来发生面积最高的一年;介壳虫在大部分果园普遍发生;斑点落叶病一般年份发生危害较重, 苹果褐斑病、轮纹病、病毒病、果树白粉病一般年份发生危害较轻, 个别果园发生较重。
(10) 鼠害发生情况 2006年—2010年春夏季的全省农田发生鼠害平均密度为2.2%~9.5%, 基本稳定在轻发生状态, 但中华鼢鼠在吕梁山区仍为高密度。农舍鼠害相对发生较重, 平均鼠密度为7.2%, 最高为10.22%, 最低为2.2%。2008年新发现北方田鼠在山西省南部的芮城、永济发生严重, 主要危害果树和芦笋。“十一五”期间共发生鼠害4 184.19万亩次。
(11) 草害发生情况 “十一五”期间杂草发生面积总体变化不大, 总发生面积13 321.87万亩次。杂草的危害程度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年份麦田、棉田和玉米田的杂草发生较重, 平均1 m2有杂草30~50株, 危害损失率达10%左右。“十一五”期间节节麦、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已成为晋南麦区优势种。2006年在运城、临汾、晋城等地调查发生面积达3.53万hm2;到2010年已发展到16万hm2。2007年山西省发生人为种植我国禁止入境的哥伦布杂草超过200 hm2, 这在全国是首例, 分布在6个市20多个县。
3.“十一五”病虫防治取得好成效
“十一五”期间,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省植保技术人员共同的努力下, 指导全省广大农民在加强防灾减灾能力,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 取得了防灾减灾胜利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农作物病虫累计发生面积达到8.48亿亩次, 防治面积达到8.11亿亩次, 共挽回粮食损失591.8万t;挽回棉花损失15.2万t;挽回油料损失5.6万t, 挽回果品损失297.44万t, 挽回蔬菜损失379.13万t, 经济效益达到206.26亿元。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见图2。
(2) 保证了重大病虫不成灾 “十一五”期间重大病虫连续在山西省大发生, 如2006年、2007年小麦条锈在我省南部发生超过6.67万hm2, 土蝗2006年在山西省北部发生面积39.73万hm2;玉米丝黑穗于2006年和2007年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偏重发生;玉米红蜘蛛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发生面积32万hm2, 百株玉米有螨量都在50万头左右, 达到100万头以上的面积有4.67万hm2;2008年小地老虎是山西省三十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发生面积达28.53万hm2;二代草地螟在2008年是继2003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发生年。成虫过境面积42万hm2, 二代幼虫发生30万hm2, 其中农田发生18万hm2。农田杂草年发生面积200万~300万hm2。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一般在13.33万hm2左右。针对上述重大病虫的发生, 山西省植保站坚持早发现、早准备、早报告制度, 一经发现, 立即指导广大农民大力开展防治, 组织各地植保专业化机防队开展防治, 确保了重大病虫不成灾。2007年山西省人为种植我国禁止入境的哥伦布杂草, 接到报告后, 山西省植保站立即派遣人员调查种子来源、发生分布范围, 及时开展技术人员培训, 组织铲除销毁工作, 当年收缴销毁哥伦布杂草种子超过5万kg, 连续三年对全省进行监测, 2009年确认该杂草被根除, 扑灭了该草疫情。
(3) 省、地、县三级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完善 在中央、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山西省构建的网络化的病虫害监测与控制体系运行正常。共建设了20个病虫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加上山西省10个病虫测报中心站, 形成的省、地、县三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 建立了小麦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 初步实现了植物检疫审批的网络化管理, 全面提升了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植物疫情监管阻截能力和重大病虫防控能力。病虫监测对象种类由15种增加到35种。我们利用电台、电视台发布重大病虫害的趋势预报, 覆盖了60%以上的农村。同时, 还广泛利用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发布病虫发生、防控信息, 提高了植保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5%~10%, 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普遍达到90%以上。
(4) 大力推广无害化生态防控技术 2005年农业部在山西省菜果检测农药综合平均超标率为11.9%, 居全国倒数第五名。为此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在全省加快开展了病虫无害化生态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研究制定出以频振灯、性诱剂、黄蓝板等非化防技术为主, 辅以无公害化学农药取代高毒农药技术的现代综合防治体系——病虫害无害化生态控制技术。2006年山西省菜果农药综合平均超标率下降为9%, 2007年超标率下降到3.9%, 2008年超标率为3.4%, 2009年为3.1%, 达到了全国前五名的水平, 2010年为3.4%。充分说明了无害化生态控制技术推广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