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材料作文(共12篇)
怎样写材料作文 篇1
材料作文, 就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 我们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材料作文相对于命题作文, 在构思、立意等方面的限制较少, 给大家提供了能充分展示写作能力的空间。同时,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内容丰富, 具有深刻的内涵, 可能涉及到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 不仅能增加同学们的知识积累, 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这对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 近几年来, 这类写作形式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
下面, 以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为例, 简单的谈谈怎样进行材料作文的写作。
一个访美回国的人介绍, 他在美国见到美国人教婴幼儿学游泳的情景:我目睹一对夫妇抱着仅2 ~ 3 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地直接扔进水里, 看那婴儿从水底挣扎着将头露出水面的过程, 真是惊心动魄啊。也怪, 婴儿没有呛水, 几次反复训练之后, 他从水里浮出水面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本事好像越来越大。这时在游泳池3 米深水的那一端跳水、嬉戏的两个5 ~ 6 岁的孩子, 正是这个婴儿的哥哥, 据说也是这样学会游泳的。
国外大多数人认为, 社会就是大海, 人生就是在大海中游泳, 从小让孩子学会在水中挣扎, 锻炼自立、拼搏的精神, 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美国家长很少把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一般在读完义务教育之后, 上大学都是要孩子半工半读的, 不管父母多么有钱。学校也给这些学生大开方便之门, 老师白天讲课, 晚上再给白天打工的同学重讲。孩子也很少对父母有依赖思想, 他们的独立意识, 可能就像学会游泳一样, 是从小就被培养出来的。
请结合材料, 自拟题目, 写一篇600 字的作文。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 同学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审题准确一点
写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审题。不同于命题作文的是, 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要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是能否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
在审题时, 我们要准确地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理解材料的内涵。在这则材料中, 主要介绍了美国人把婴儿直接赤身扔进水中, 让他自己在水中挣扎, 学会游泳的事例。关键词句是:“锻炼自立、拼搏的精神”、“独立意识”。结合材料第二段的提示不难发现, 这则材料的中心应该围绕“培养人的独立意识”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自立自强) 来展开。找准了这个中心, 弄清楚了材料“让我写什么”, 而不是“我要写什么”, 才不容易造成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
如果我们只从材料的只言片语入手, 将材料所表达的道理理解成“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就是没有读懂材料,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显然是跑题了。
二、角度精心一点
通过认真阅读材料, 我们归纳出了材料的中心, 这就好比打牢了地基, 但要用什么材料来造房子?要把房子修成什么样?精心选择好写作的角度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现在有同学的作文越来越缺少新意。表现一个人助人为乐, 总是写他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写一个人对工作认真负责, 总会提到他拖着病体工作到深夜;写父母对子女的爱, 总是说自己生病住院, 父母每日每夜在病床边陪护……这些“雷同”的作文, 很难让人眼前一亮。表达同样的观点, 如果能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作为文章的切入点, 就很容易脱颖而出。
有的材料作文, 材料的内涵很丰富, 我们可从很多角度来提炼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 就会得出不同的文章主题。
根据这则材料, 从孩子的角度, 我们可以提炼出“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这一主题, 可以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独自解决困难的故事;从父母的角度, 除了提炼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这一主题之外, 还可以发掘出“对孩子要关爱但不能溺爱”、“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等中心,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国内外的典型事例, 发表感想。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材料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文章主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写文章要面面俱到。如果我们把想到的全部都写上去, 由于篇幅的限制, 每个角度都只能蜻蜓点水, 一笔带过, 反而会使文章中心不突出。“捡进篮子都是菜”是不行的, 要从众多角度中精心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来构思立意, 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作文。
三、立意深刻一点
要想写好文章, 除了之前提到的两点, 文章的立意也很重要。立意就像是文章的灵魂, 有着正确、有意义、深刻的立意的文章, 能给人以哲理性的启发。
立足于这则材料,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挖掘:
1、析原因:在当下的中国, 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遇到一点挫折就感觉自己无法承受, 不知道该怎么办。相对于中国的孩子, 美国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强很多, 究其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材料中美国父母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如果美国夫妇因为害怕孩子被水呛着而一直用手来扶着他, 那孩子不可能那么快就学会游泳。所以, 如果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可能会受到伤害而不愿意要求他要自立自强, 凡事包办代替, 这样培养出来的娇弱的幼苗是禁不得任何风吹雨打的。
2、析本质: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实际上就是要有意识地让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主动承担一些家务, 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不要害怕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哪怕只是像学习游泳一样的小事, 首先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只要有了这样的意识, 一定能慢慢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3、析方法: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遇到孩子无法解决的困难, 父母可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学会了方法, 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这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最终就会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同学们的文章就能够透过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只有立意深刻了,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说服力, 才经得起读者反复阅读、欣赏, 才能感染人、教育人。
怎样写材料作文 篇2
一、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在国内外风行快餐,它的特点在于一个“快”字.。武汉钢铁公司为了让职工减少用餐时间,也开办了快餐店,使职工们用餐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职工们称赞地说:“这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快节奏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以《快餐的节奏》为题,写一篇600字的 议论文。
审题判断哪个是最正确的1、快餐的节奏关键是一个“快”字,“快“是我们时代的节奏,“快”是制胜法宝,“快”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快”更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快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
2、钢铁公司开办快餐店,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因为它极大地缩短了职工们的用餐时间,可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使工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快节奏的生活,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它给人们带来了困扰。饭还是一口一口地吃,台阶还得一级一级地上,古人也有言“欲速则不达”。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快节奏的便要快节奏,不应该快节奏的还是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4、公铁公司在国内外风行快餐的情况下,也开办了快餐店,这说明了武汉钢铁公司善于吸收借鉴先进东西,为我所用。我们国家如果能很好地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的东西,就一定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快餐的节奏太快,对人们的健康不利,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说,快餐只能偶尔用之。
二、阅读下面的《蜡烛》诗,根据诗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材料:蜡烛
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陪伴依窗读,照人赴锦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幕虚名,为人尽忠贞,一心贯始终。
审题判断哪个是最正确的1、由蜡烛的发光发热,想到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 牺牲奉献精神,进而阐发:人应该有自我牺牲精神。
2、由蜡烛的“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精英的英年早逝,引出中心:一味地奉献不可取。
3、由蜡烛先有“身上膏“才能”“化作千尺明”,先是“从不幕虚名”“一心贯始终”才能“为人尽忠贞”,联想到:人必须具备真才实学,必须有“从不幕虚名“的 思想,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贡献自我。
怎样写个性作文 篇3
一、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热点,为写作贮蓄“资源”,写作时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密不可分,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 “ 物 ”“ 序 ” 分明的文章来。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的基础。我作过一个调查,全班已完完整整阅读了四大名著的同学还不到10%,作了笔记,写了读后感的无一人,结果令人堪忧。在班上,我设立了读书活动奖,每学期,选出十篇读后感给予奖励,并推荐到市报发表,以此来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年暑假,我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去感知生活的艰辛与快乐。学生们也获益匪浅,一份份报告,流露着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与理性思索。学生们的思维活了,思路宽了,写作能力强了,写作积极性 提高了,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现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生活。我要求学生“培养你的艺术观察力到你的每根发梢”,做生活的细心人。在教育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做多写勤练的“耕耘者”。记日记、写周记、作札记,都是很好的练笔方式,可随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练出来的。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下功夫。
三、构思立意要善于求异思维,防止趋同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要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在思维方式上就应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一些同学一写到教师,总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所谓“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云云,这样的立意既平庸又荒谬,这样的话既无法让人感动,又不能概括教师职业的真正特点。为什么就不能告别习惯认识,舍弃传统见解,用太阳或灯塔来作比喻呢?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作用会像太阳,像灯塔一样,放出永不熄灭的光辉,他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完善自己,怎么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是“毁灭自己”呢!
四、表情达意要刻意追求语言的鲜活独特,防止趋他化,从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品位的高下,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写作用语长期受到语法规则的约束,加之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不习惯于锤炼自己的语言,因而造成了语言的贫乏、干瘪,没有自己的语言体验的通病。语言总是那么一本正经、四平八稳,或老成拘谨,枯燥无味;或矫情造作、空话套话,表情达意失去了鲜明的个性。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要求作者运用语言要真: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真实地抒写自己的体验,真实地阐发自己的见解。语言要有精度和耐咬度,这样的语言才能引人入胜,人见人爱。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写作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能承载和张扬写作个体的个性,踩着他人的脚印走不行,踩着自己以前的脚印走也不行,标新立异才能展示你鲜明的写作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语),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
怎样引导学生写好材料作文 篇4
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按材料形式划分,可分为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如2007年宜昌作文1)、引语式材料(如2005年宜昌作文1)、图画式材料(如2006年宜昌作文2)等;按材料来源分,可分为引用课外经典故事(如2007年宜昌作文1)、取材课内名家名篇(2007年宜昌作文2)、衍生试题阅读美文(如2005年宜昌作文2, 2006年宜昌作文1, 2008宜昌作文1和作文2)等。
下面我谈谈快速、高效提高九年级学生整体材料作文水平的具体做法。
一、读懂材料,提炼出正确的主旨
要通读材料和要求两至三遍:先速读材料,把握大意,在原文中圈出关键词句,再标明“写作要求”;品读关键词句或提示语,反复琢磨其内涵,联系生活,由此及彼,围绕关键词或提示语在稿纸上写出自己的理解,提炼出与材料主题相符的主旨,切忌望文生义,舍本逐末,断章取义。在明确写作主题(写什么)的基础上,再读“写作要求”,弄清“怎么写”。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往往忽视读材料,致使考场作文不合要求而被划为四类文,希望类似的现象不再发生。
二、材料作文五关
(一)解题审题关
仔细阅读材料,勾划出关键词句,理解材料所蕴含的主题。如:“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经历,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这则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人生中的每个步,对一生的成就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明白“写什么”(围绕什么主题写作)。
弄清写作要求,标记重点词语,明确“怎么写”。写作要求的关键词:自己的生活历程,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刻的片断,具体真实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知识技能、体质体能,等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个。
(二)立意技巧
1.摘取中心法。主要用于内容褒贬分明,中心比较明确的材料。即在认真阅读材料基础上,摘取材料中的中心句或能概括材料意义的某提示语句作为材料立意的突破口。
例1: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要求: (1) 请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讲述故事,可发表见解,可说明问题,可抒发情感。 (2) 选择适合你表达的文体; (3)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找到谢冕讲话的中心,即“摘去光环,从头做起”,怎样去做?“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由此,我们可以从“先学做人,后做学问”或者“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方面探求材料的主旨,进而从如何做人、做学问和如何才能事业有成等方面去立意,找到了立意突破口,要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也就不难了。
2.内容归纳法。主要用于内容意义明了,但材料中没有中心句或提示性语句的材料。它是通过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最后归纳出材料主旨进行立意的一种方法。
例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草地上有一只牛背鹰在捕食水牛吃草时惊飞的蝇虫,牛背鹰是南方一种常见的鸟类,因经常在家畜及水牛周围捕食而得名,南方的人经常可以看到牛背鹰与水牛和睦共处、相应成趣的景象。
材料二;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
上述材料虽有两个材料,但中心都很明晰,通过对两个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不难归纳出并存的共性:和谐的主题。由此可探寻和谐的人或事物的立意,写出符合材料作文主旨的作文。
3.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对材料中涉及的人物、行为和结果等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材料主旨进行立意的一种方法。
(三)构思拟题关
可以运用第一人称正面叙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进步表现,也可用第二、三人称侧面烘托;可以调动已有的写作经历,引用、活用、套用读过的、听过的、写过的素材;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画龙点睛等常规结构,也可以用悬念、误会、巧合等新构思;可以运用题记式、标题式、书信体、日记体、专题论坛;可以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或写记叙文,或写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散文。拟题时,可引用影视名、教材或阅读资料中的文章篇名,可化用歌词、名言,可逆向思维、创造奇境等,题目要简洁明了,宜在2—10字之间(不绝对)。可先在草稿纸上拟三四个题目,从中选一个最好的。
(四)开头过渡结尾关
开头可直接点题,可设置悬念,可描写环境,营造氛围,引出人物事件,可引用名言或富有哲理的短句作为题记……开头语段不能过长,以30—50字左右为宜。过渡要自然,结构要合理,结尾要揭示主题,或前后呼应,或抒情言志。
(五)修改升格关
怎样写好材料 篇5
机关工作人员通俗讲有三件事:出主意、写材料、办事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谈一谈怎样“写材料”的问题。我感到材料写作要说难是真难,写好难,写精难,写出范文更难。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要学会几种文体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此,我就材料的主题、结构、修辞、文字等,给大家介绍一些写作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以帮助。
郑板桥在书斋题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要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这幅对联也可以用来描述对写材料的要求,即主题要鲜明,结构脉络要清晰。我的体会是:写材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好角度先立题。文以明道,纲举目张,都在强调材料必须主题明确。主题不明,人们读来就会不知所云。要认真领会上级精神。领会理解上级精神,写出来的东西就符合上级要求,就会得到认可。因此,在写材料之前,首先要弄清材料的方向和主题,避免离题万里,南辕北辙。实践证明,一些同志材料写不好?主要是领会意图不专心,没有把领导的想法吃透、意图摸准。要明确材料主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要注意把握领导平时讲话的内涵。领导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领会,就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能发现其中的思想火花,这对领会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平时,要多陪领导下基层,与领导接触多了,就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在想什么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有事无事,大事小事,都要多与领导交流和沟通,甚至可以与领导探讨一些社会或单位上的热点敏感性问题,慢慢地就会摸准领导的思想脉搏。比如,平时重视与领导的交流,知道领导的思想走势,组织写单位的材料,一般就不用听领导讲意图,写出的材料就能符合领导的要求。另一种,就是要努力争取领导的“接见”。当面聆听领导的意见,是写好材料的重要保证。领导的水平有高低,领导的风格不一样,有的领导在分配任务后,会主动找写材料的同志说明意图,遇到一些思路清楚的领导,可能还会告知材料的写法,这是再好不过的。但多数情况下,领导下达任务后,不会主动找你沟通,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领导工作有多忙,必须设法争取领导的“接见”,通过与领导的交流,弄清写作目的、任务、要求,把握领导的真实意图,感受领导的个性风格。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之类材料,要求严,标准高,必须争取主动,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充分体现领导的水平和风格,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才能体现领导的个性,符合领导的身份,反映领导的思想。
二、结构安排要合理。古人说,文无定法,并不是说写材料不要章法,而是有许多章法。一篇好的材料要有一个良好的整体布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既是说看问题的角度,又是说写材料的结构层次。比如,写总结就要说清:前段工作怎么样、将来工作又如何?成绩怎么样、问题又如何?有什么样的对策„„都要分条分块的有机组合。很多领导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对材料逐字逐句地读,他们往往只看看材料的整体结构,材料总共分几个大的方面,下边又有多少小点,重点写的是什么,中心在哪里等等?因此,在写材料时一定要突出要点和中心,让人一看就明白材料是写什么的。做到重点突出、事情醒目、一目了然。材料的种类不同,其写作方法也不一样,谋篇布局也有区别。以我的经验,材料的谋篇布局一定要精益求精,反复研究权衡,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主题。虽然在领受任务时,摸了摸领导的思路,心里有了点底,但往往领导考虑的主题,不一定都很成熟,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相信领导,但不能迷信领导,也不能迷信权威。必须在谋篇布局时统一考虑材料的主题,结合上级的精神、领导的意图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后才能确定主题。二是结构。现在,比较常见的材料结构有三种:一种是递进式的,就像剥笋一样,层层递进。比如,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并列式的,几
个层次的意思并列,多一层或少一层,都不会影响材料结构;还有一种新闻式的,也是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最重要的、领导和群众最关心的、最敏感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最抢眼的位置,就像新闻报道的导语,其它内容,按主次先后排列。还要注意详略得当,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都要做到心里有数。三是提纲。写大材料,一定要认真确定好提纲。一般情况下,写作提纲定到三级标题就可以了。在详细提纲定下来以后,要主动征求领导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领导讲话材料,尽量征求讲话领导的意见。这样,就可避免走回头路,也可保证材料质量。前一段时间,领导要我整理部内效能制度体系,在写作材料前,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逐条拉出大纲,反复修改整理后,质量较高,领导满意。正月十五,为边书记写人事制度改革发言提纲,就邀请经常为书记写材料的同志一起搭材料架子,少走了弯路。
三、运用修辞语言美。要懂语法、修辞、逻辑。语法研究的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学习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消灭病句,把文章写通顺。修辞研究的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写文章不仅要注意遣词造句,还要讲究表达方法。学修辞的目的就是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把文章写得准确、鲜明、生动、优美,文通意顺,富有文采。常用的修辞形式有比喻、夸张、层递、对比、对偶、借代、设问、排比、反复、双关、比拟、婉曲、讽喻、仿词、联珠、拈连等十几种。逻辑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文章之所以犯偷换概念、改换论题、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就是因为作者没有掌握起码的逻辑规则。不掌握逻辑学的一般知识,发生逻辑错误是难免的。
四、文字要有感染力。杜甫有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就是文字感染力的问题。文字感染力来自推敲,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都是讲炼字问题的,一个“绿”、“闹”、“弄”,就写出了诗的意境。再如:“吃透上头,掌握外头,了解下头。”“危中有机,事在人为。”“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大家垮台。”“培养年轻干部,不要无土栽培。”“一万个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只有常备不懈,才能无隙可击。”“在能力上有危机感,在知识上有恐慌感。”这是讲炼句问题的,有的采取对照写法,有的进行换位思考,有的展开联想,写出的句子富有意味,让人叫好。通常而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区别词语的不同含义,务求用词确切。第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区别在不同语境中词义的变化。第四、注意在公文写作中选用通俗易懂之词,不要生造词语,也不要使用那些专业性特别强而别人难以看懂的专业术语。第五,要掌握公文写作的特定用词。
最后,说说材料修改问题。写好材料离不开修改。古人说,写材料是三分写,七分改。材料是改出来的,再高的写作水平,也不敢保证一稿到位。我的体会,就是六看:一看题目。生个孩子,也要起个好名字,写材料也是一样,题好半篇文,题目一定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看了题目,就想看内容。最近《人民日报》有几篇好的文章题目:《工作干起来,工作干上来》、《经济上创造奇迹,文化上创造辉煌》、《转变,从体制创新开始》。二看结构。结构的次序、层次、详略、因果无问题,还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三看事实。素材要真实可靠,特别是第二手素材,一定要认真核实,心中没有数的素材,尽量不用,必须确保事实确凿。四看观点。观点不能有政治性错误,必须符合党的政策法规要求,也不能有常识性错误,经得起推敲。五看内容。内容不能重复,不能打架,必写的要写上,不必写的不能有。六看语言。语言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不同的材料,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讲话稿,尽量用短句,用排比句,用双音节词,用口语,尽量少用形容词。演讲稿就要多用排比句、设问句等。述职报告要求朴实,语言概括性要强。信息材料主题、内容要新颖。要吃透上情和下情。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因此,在材料写完初稿后,一定要对整个材料进行不厌其烦
地修改。多读几遍、多改几遍、多与同行交流几遍,能简的尽量简,可要可不要的要大胆狠心地删减,这样才能写出让领导、同行赞赏的材料来。
谈怎样写好文字材料(连载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材料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基本形象和基本素质,上级通过材料能够很好地了解基层单位的基本工作状况、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单位本身可以通过撰写材料,总结工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材料对于推进工作具有统领性和统筹性。可以说,撰写材料,是运筹、谋划和指导业务工作的主要手段,是把好点子、好主意、好办法落实到底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把事情办好、办对的必要条件。因此,写好材料对于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整体形象具有很好的彰显作用,必须重视材料撰写工作,切实提高材料撰写质量。
一、写好材料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写好材料需要“笔杆子”。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讲,“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要学会拿笔杆子。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方法,但只能是‘个别’。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最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泽东主席告诉我们的。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邓小平同志60年前的这段发言,深刻阐述了一个单位有几个笔杆子的重要性。机关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具有很强文字综合能力的笔杆子。写材料,在机关工作中,是运筹、谋划和指导业务工作的主要手段,是把好点子好主意好办法落实到底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把事情办好办对的必要条件。“笔杆子”既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基本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单位整体形象的展现,它既是思想之舟,又是动力之源。因为许多工作要靠文字来推动,许多精神要靠文字来传递,许多经验要靠文字来总结,就是教孩子学好语文,有时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字基础。如何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好上级方针政策指示,需要用笔去研究和构想;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建设与发展的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需要用笔去谋划和宣传;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如何,有什么好的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需要用笔去梳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理论学习的体会文章和调研报告,需要用笔去分析和完成;日常大量的报告、请示等文电,需要用笔去撰写和修改,等等。试想,机关工作中,有哪一项工作可以真正离开“笔杆子”,是没有的!
魏文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人的一生匆促短暂,唯文章可以不朽。现在看来,这个论点显然不够完整准确。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命题,仍然能够深入人心,这么多年来经久不衰。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如在文字综合能力上过不了关,不仅单位领导对你有看法,觉得你在关键时候起不了作用,就是你自己也会因为没有“金刚钻”而不能揽“瓷器活”而感到心有自烦,说话的底气有时不足。当然也不可否认,现在很多机关的同志,已经早就不愿意或者不想写东西了,感到写东西太累太苦,加班加点,还没有一点实惠,有时还无法真正看到作为一个单位的“笔杆子”,在提升使用上的明显优势,这毕竟是非正常现象,应当尽力避而为之。
怎样教学生写作文 篇6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资料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培养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积累资料。
(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总之,小学阶段要写好作文必须要加强积累,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惧心理,原因是小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更不愿意去多写周围事物的缘故。很多值得一写的事物,往往是小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由于他们不去注意,也有的则认为是极平常的小事, 不值得一写。因而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一碰到作文时,有的面临题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则马虎应付,三言两语;有的干脆拿《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乱抄一通,造成文不对题;还有的怕被老师发觉是抄袭来的作品,则把他人的文章改头换尾,断章断句,随意舍去,使得一篇本来是通顺的文章成了有头无尾或脱节、重复、矛盾重重。往往使老师批改时大费心思,大费精力。 如何使小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呢?关键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要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习作,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思维、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就有待老师平时的多方面引导。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谓作文,简单地说,不外是立意、选材、构思、起草等几方面。因为小学生谈的东西不多,加上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少于观察存忆,头脑单纯。所以对辅导刚刚起步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不必把“中心思想” “选材” “组材”等抽象的名词点明,如不然, 会使小学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测,高不可攀。
三、培养学生写好作文,还必须要说真话
俗语说:“文如其人”见到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见到了文章的作者,一睹作者的精神风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要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作文习惯,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学校乃至全社会都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其次生活本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 也就是说生活就好像一弘泉源,作文时取材于生活,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的习作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即有。写出来的文章就犹如潺潺溪水,有了生活的依靠,文章才会显得更加明朗,更加有味道,更加个性化,才会生生不息。
怎样写好考场作文 篇7
那么, 要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大体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一、扫描式的快速读题
近年来的中高考作文, 考查范围、内容、形式等越来越趋于灵活开放, 丰富多彩, 再不是以往命题作文的单一形式了。所以, 考生展开作文考卷的第一步, 就应该用快速扫描 (一目三行) 的方式, 看清文题类型:是半命题还是全命题;如果是半命题横线上要求填充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看清是材料作文, 还是话题作文。因为二者是有区别的, 尽管都是围绕所提供的材料去写, 但前者的结论是求同性的, 而后者, 则是求异、开放性的;看清是写实文, 还是写想象联想文。这二者亦有不同, 尽管都以叙事为主, 但前者所叙, 是已经成为现实之事, 而后者, 是把还未成为现实, 通过想象和联想, 当成现实来写, 显然应把握好这个分寸和尺度。第二步, 快速审读清楚内容范围, 是“我”与社会, 还是“我”与家庭;是“我”与学校, 还是“我”与自然。这样, 才便于快速地像看电影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调动、搜索记忆中的材料, 做好取舍。第三步, 快速审清文题所应采取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还是议论;是抒情, 还是说明;或者是综合选用多种表达方式;语气应以平实为主, 还是以生动为主;情节应直白一些, 还是含蓄复杂一点;要根据内容的表达, 下笔之前, 在头脑中有个总体的把握。第四步, 快速看清文题的数量。是一个文题, 还是几个文题任选其一;是两个独立文题, 一大一小, 还是一材两题。这些看似简单、平常,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万万忽视不得, 切切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
二、探究清楚材料的含义
近年来, 中高考在作文命题上, 单纯性命题作文虽然还有一些省市在使用, 但材料作文尤其是提供材料范围的话题作文, 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 基本占据着命题的“主打”地位。由此, 在研读材料的, 速度不妨放慢一些, 用时也不妨拉长一些, 要边读边思索、品味、探究, 以确保真正地理解题意。这一环应如何具体操作呢?
一是对读了一遍仍然不是很理解、朦朦胧胧的材料从头再读一遍, 仔仔细细逐字逐句地推敲, 力求对材料的含义了然于胸。这应是动笔作文的基础。
二是仔细地阅读文题中的解释、说明与提示, 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帮助的信息。比如2008年某市的中考作文文题是“请以‘善良、真诚、正直、乐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后面有一段提示语:“联系自已的生活实际和感受, 或选取其中的一个话题, 或将几个话题融合在一起。”这段提示语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考生:1、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2、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话题作文, 也可以把几个话题融合在一起来写;3、从表达方式上看, 要兼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三、弄清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篇8
近几年,“低碳”这个词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节水,节电,节能,这都是低碳的生活方式。这样一说,一定会让你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请你围绕“低碳”这一话题,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考题解读
什么是“低碳”,题目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要想作文出新,一是要开拓思路,选择新颖材料来写,如聚焦各地体育运动会鲜明的环保特色,运动员、观众的环保行为;关注身边人们对环保的态度;回顾自身感受,以自己的情感态度为主线,在情感的变化中叙写事态的变化,等等。二是构思巧妙,在文章的形式或表现手法等方面出奇制胜。
习作中,你可以写身边的事,如妈妈是如何节约用水的,爷爷是怎样节约用电的;可以写自己的见闻,如老师怎样教育我们环保的,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如看到那些没有环保意识的行为,你心里的想法,等等。
指点迷津
话题作文,只规定表达的中心内容(话题),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给我们的写作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一、紧扣主题。
本次的话题是“低碳”,那么你的习作就一定要围绕这一主题来选材,不能文不对题。
二、把握文体。
要根据话题并结合你所擅长的确定文体。如你的观察能力强,可写记叙文;你的想象丰富,可写成童话等。如本题已经强调了选择“一件事”写下来,那么你就一定要写记叙文。
三、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往往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限制,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要善于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如本次,你就应该详写一件事,来反映“低碳”。
四、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因此,我们要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使读者“一见钟情”。如下文《“小气”爷爷》就很有特色,既暗示了“低碳”,又很能吸引读者目光。
考场佳作
“小气”爷爷
刘婕
“爷爷,那水不要用了,行吗?”我又一次对爷爷说,可爷爷怎么也不理我。唉,我的爷爷真“小气”!
爷爷是教师,现在退休了,一天到晚在家里宣传节约用水。爷爷也不知怎么了,连洗脸的水、洗衣服的水也要用来冲厕所;洗菜时,在菜篓子下面还要放个盆子……那可真是一滴水都不能浪费!
有一天,我一大早起来,打开水龙头放水刷牙。放完水去挤牙膏,忘记关水龙头了。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刘婕,我好像听到有哗哗的流水声,而且还很好听哦!”我听了,连忙关掉水龙头,心想:“爷爷真是既幽默又严厉呀,以后可不能被爷爷发现了!”
妈妈和奶奶正在做早饭,爷爷刚准备下楼晨跑,突然看见妈妈洗菜时下面没有放盆子,连忙走过去拿了一个盆子放在下面,然后吹着逗鸟的口哨出去了。爷爷走后,奶奶对妈妈说:“唉,梅呀,你爸真不知中了什么邪,一天到晚就知道节约用水!”妈妈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爷爷晨跑回来,满头大汗,他洗了洗脸。奶奶走过去,刚准备把洗脸水倒掉,爷爷却接过脸盆,拿去冲厕所。刚巧,妈妈准备把洗衣服的水倒掉,爷爷又飞奔过去,抢过水盆,把水倒进厕所。我看见这个场景,感觉就只有一个字——晕!
怎么样,你觉得我的爷爷“小气”吗?但这个“小气”爷爷却为我家节省了许多水费,爸爸也夸爷爷的做法符合“低碳”观念呢!
高分解密
习作采用欲擒故纵的写法,先写爷爷“小气”,而后赞美“低碳”观念。全文语言流畅,事例生动,感情真挚,条理清晰。叙述事情或正面描述,或侧面衬托,收到良好效果。
1.第一自然段感叹爷爷“小气”,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
2.文中写爷爷节约用水的事有:用______冲厕所;洗菜时在菜篓子下放____;提醒刷牙时要;抢过______二次利用……有效地体现了爷爷的“小气”。
3.爷爷又飞奔过去,抢过水盆,把水倒进厕所。通过“飞奔”和“抢过”,你感受到了什么?
词语超市
关于低碳的:
低碳环保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危害健康减少消耗优胜劣汰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
关于节约的:
省吃俭用克勤克俭谨行俭用躬行节俭攻苦食俭戒奢宁俭俭以养廉俭以养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帮你开头结尾
1.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地球。而面对现状,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
2.总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低碳方法。只要我们重视起来,我们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在生活中尽力减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低碳生活而努力吧!
现场操练
精选两道考场真题,请你选择一道现场操练吧!
题目1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的能力和自信。
拥有自信,奋力拼搏,人生才会活得精彩。同学们,在小学生活中,你有过哪些自信或不自信的经历呢?请以“信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题目2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乐章,微笑是生活里永远明亮的阳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笑,请你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怎样培养学生写创新作文 篇9
一、学会阅读,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创新作文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源于前人,而前辈的知识多见于书本。俗话说,不“饱读经论”,何以“左右逢源”?因为从书本里我们可以学到好词佳句子,学到怎样写人记事,学到怎样绘景抒情,学到怎样议论和说明的方法,学到如何修辞,谋篇的好技巧,还可以学到鲜明生动的文风,从中找到写作的“框架”、“套路”和格式。为此,必须潜心钻研课文,多读古今中外名著,而且“不能只读一个人的作品”。教师要推荐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如习作天地,校园故事,中华名词,山川人物,童话寓言,生活之旅等,从而汲取他人知识,学会写作方法,为创新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一个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后,灵活运用对比和铺排的手法,把家乡写得惟妙惟肖,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二、注意观察,为学生创新积蓄素材
创新作文的源泉在于选材新颖,而新颖的题材来自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和感悟。只有多观察才能积蓄丰富的素材,也只有多观察了,积蓄多了,才能唤起创作的激情。
1. 生活是创作的土壤,所以必须观察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如留意自己成长的足迹,温馨恬静的家庭生活,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物、场景和现象。我们只要对这些生活进行细心的观察,哪怕是对亲情的感受,对幸福的体验,对成功与挫折的理解,都是我们笔下最好的素材。我们提倡写实的“自我文学”、“身边文学”和“校园文学”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这样,就可以养成观察生活,积蓄素材的好习惯,为创新作文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2. 建议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新闻,多看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形势,了解新鲜事物,扩大信息,感受现代生活,紧跟时代潮流,间接为创新作文奠定基础。
3. 老师要推带领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涉猎课外知识,如爬山野营,参观访问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缤纷的四季,神奇的自然……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三、导航选材构思,点燃创新火花
选材构思是创新的关键。要突出新,面对丰富的素材,必须引导学生用新的眼光去审视,用心发现和辨别事物的美丑。克服思维定势,既要把构思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也要把社会生活的美带进校园,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形成作文。要避免生搬硬套,盲目写作的倾向。当然计划外的作文,有时也许就是最好的精品。
我曾布置一篇叫《一件发人深省的事》,大家看后一时摸不着脑,教室里静得鸦雀无声。于是,我笑着提示说:你去散步时,不经意地看到一位残废人用一支架学走路,跌倒了爬起来再练,连身上的尘土也不拍一拍,你会想到什么?你在干净的街道上扔下了果皮,竟被一个小孩拾起放进了垃圾箱,你怎么想?商场的售货员给顾客白眼,你又有何看法?……诸如此类事情,你怎样看待,难道不会值得深思吗?这么一提醒,大家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教室变得活跃起来,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创新的灵感点燃了,一个个奋笔疾书。在交上来的文章中,我惊喜的发现,过去那种老得变味的题材,基本上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是一篇篇题材新,构思巧,意义好的文章,也没有信马由缰,胡乱编造的“故事”。有一个同学却计划外地写了《我的T·C卡》,后来被当作精品发表在北京景山教科所出的《语文报》上。
这些充分证明,视野拓宽了,素材丰富了,构思就豁然开阔了。只要教师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其创新的火花,又导其前行。选材构思自然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四、提倡无命题作文,交给学生创新主权
命题作文,往往在取材范围,主题思想,写作形式等方面。都事先由教师划定了圈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作文的自由。古人云:“吾手写吾心”,这就是从根本上强调了创作的真实作文、无命题作文,每学期至少两次。取消对作文的种种限制,把创新的主权交给学生,给他们一片翱翔的蓝天,一方播种的净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撷择自己想写的东西,却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无拘无束地坦露自己的心扉,不是更能启发写作的兴趣,更能挖掘自身的创作才能吗?如此这般,到了高中就可以越向新概念作文。
当然,写无命题这类放胆作文,既不能抄袭也不能胡乱编造,或天马行空,信口开河。这里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迪。要指导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实际,从小处着眼,多进行联想,尽量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思想的外化,人格的外化,生活原型的艺术化。
五、精心批改,肯定学生的创新劳动
教师批改作文如同充当“质检员”的角色。其中的批改和评语,学生是非常关注的。这个导向正确与否,有时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其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当你拿起笔给一篇作文进行“一审判决”时,决不能轻易的千篇一律地写“字体工整,段落清晰,语言通顺”的老话。必须反复思考再三,以求确切。要从始至终把创新教育融于自己批改的全过程,从而不仅培养创新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创新人格和品质。
鉴于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接触社会生活的宽窄,洞察人生的深浅,所写的文章自然有优有劣,然而每篇作文必定都有不同的亮点。有时,这种亮点会很模糊,不易被人发现,难于捕捉。但我们决不能放弃学生创新的蛛丝马迹。必须潜心进挖掘,刻意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创新的喜悦,更具创新的信心。如在一次作文批改中,一位学生自命题写了一篇《为家乡的新貌欢呼》,写得很美,很动情,我就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为家乡的新貌而欢呼,老师为你的精彩描写和感人的抒情而喝彩!说真的,你太棒了,你的对比和铺排的手法,多彩的画面展示了家乡新貌,情景交融,感人多多。真是独出心裁”。评讲时我又感情冲动的朗读了这篇佳作。同学们个个争相传阅,人人称赞不已。尔后还想送到一家省级文学月刊做了发表。这使同学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后来竟然成了班上作文的佼佼者。
不论眉评和总评都必须贴切,都必须是激励式的。倘若非要指出某些缺点不可的话,只提希望少做批评指责。好的评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弘扬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何乐而不为。
六、铺设平台,弘扬学生的创新成果
人总是喜欢表扬的,成年人如此,稚嫩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为成功会使其信心十足,通气倍增。所以我们要为他们铺设大语文的平台。所谓铺设平台,就是要朗读优秀作文并张贴批改意见,传阅和选贴优秀文章,组织作文竞赛,办小报,出墙报,黑板报,搞专刊,选送优秀作品推荐各级报刊发表。这样的平台,既是学生欣赏的乐园,耕耘的园地,又是他们弹奏的心曲,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许还是他们梦想成真的殿堂,培育未来作家的苗圃呢!为此,我总是用纯情去为“舞台”编织绚丽的地毯,用精心去给“殿堂”装饰得灿烂辉煌,用执着去为“苗圃”撒上一些红红绿绿的花籽,渴望着花蕾跃起。
怎样写好考场作文 篇10
一、注重体验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 要想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滋有味的文章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例如:2006年徐州中考作文以“心”为话题, 尤其是要求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作文。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 要想写出有生活味的东西来是不现实的。
如果没有实际生活中的一切真情实感, 或对世事冷若冰霜, 硬要违心地去写。那么, 必然是拼拼凑凑, 忸怩作态, 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动人心弦的佳篇。所以要从体验入手, 从学练开始, 采用灵活多样的体验方式, 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情景, 主要通过营造氛围、尝试体验、归纳总结等策略来达到主动学习语文的目的。
二、注重感悟
一篇好的考场作文, 不单单要有好的素材, 关键是对素材的挖掘, 立意要深, 要认识、思考、提升。正如一篇报道所讲:一个5岁的孩子, 父母生下她以后把她丢弃在草丛里, 被好心人收养。这个孩子很聪明, 四、五岁就自己拆钟表, 拆机器, 拆完还能安起来, 隔壁邻居电脑怎么也装不好, 她看了说:“缺一个电阻。”结果还真让她说准了, 这么聪明的孩子8岁得了白血病, 大家都很疼爱她, , 可惜救不了她。大家问这个才活了8年的小孩子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怎么理解这个社会, 她就说了六个字:我来过, 我很乖。
想想, 一个孩子能说出这么深邃富有哲理的话, 就是活了80岁又是怎样呢?这完全是她思考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勤于用脑, 勤于思考, 这样作文的主旨才能正确、鲜明、深刻, 文章才有力度。
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在渗透中感悟, 在感悟中提高, 真正领悟生活真谛, 在品味中得以提升, 写出有独到见解, 呈现个性化色彩的作文。
三、注重训练
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大, 尤其是话题作文这种新形式命题, 让考生有话可说, 得心应手, 写出自己熟悉的生活。但是考场作文还是有它的特殊性, 要受时间限制, 要受阅卷老师阅卷的喜好限制。随意性是有的, 所以有人说考场作文是“带着镣铐在跳舞”。但是考场作文也不是没有章法可循的, 平时有目的地训练, 技巧的掌握还是有规律的, 只要熟悉生活, 感悟提升, 掌握技巧, 做到位了, 在考试时是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 具体来说, 应该注意以下细节:
1. 注意自己熟悉的领域。
如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 积累典型素材, 特别是典型细节, 形成想法,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2. 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思考初中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写出自己的感受。
3. 注重审题、选题及拟题训练。
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要冷静思考, 找准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4. 注重文体。
根据文体来确立主题或观点, 根据自己特长, 是擅长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要写什么像什么, 不能混为一谈, 四不像。如2005年中考作文以“尝试”为话题, 有的同学开篇大谈尝试的必要性, 提出要勇于尝试, 然后详细叙述一个事例, 最后又过多议论尝试的益处。这明显就是文体不分, 要写成记叙文, 议论要精当, 写成议论文事例要概括, 所以写作时不可淡化文体。
5. 基础训练。
细节决定成败, 考场作文容不得有一点瑕疵, 一个错别字就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平时要抓好作文常规训练:中心是否集中, 内容充实吗, 语言通顺否、卷面整洁、格式规范吗, 标点正确否?要抓在平时, 不去猜题押宝, 硬记范文是没有用的。
总之, 考场作文马虎不得, 只有夯实基础真抓实干, 才能写好考场作文。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篇11
练武功讲究套路,招式分明才能出神入化;写作文也须讲究套路,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我把自己写作的套路概括为六招,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招:勤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自报刊书籍。可直接在报刊书籍上圈点画出对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报,可摘录,也可写读后感,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如蜜蜂酿蜜一样,首先采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小到身边的人和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积累的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还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让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于笔端,成为真实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强练笔。练笔,往往是从写日记开始。如果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倾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养兵千日——写日记,用兵一时——写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断酝酿——构思,寻找突破口——灵感,然后下笔成文。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干柴,须有灵感的火花才能点燃;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须经蜜蜂的酝酿才能成蜜;收集积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须经巧妇加工才能成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酝酿——构思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整理取舍融合的过程,构思成熟自然会产生灵感——久积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间冲动。有心者抓住这一闪而过的瞬间,下笔成文。
第四招:虚心求教,不断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写好作文后,自己不满意,却看不出何处有瑕瑜,这就须另请高明——让旁人为你指点迷津。听了赞扬的话,权且当作对自己的鼓励;听了批评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经常这样做,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完全依赖别人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学会修改作文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第五招:满怀信心地写作文。许多学生反映:看了报刊书籍上的文章,认为它们高不可攀,就对作文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写不好作文了。我认为,这种思想是由于自卑心理和功利心理造成的。他们不知道发表一篇文章花了作者多少心血,花了编辑多少心血。假如自己写作文花了那么多心血,再经编辑润色一番,也一定能达到发表的水平。另外,写作文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文通句顺,结构严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们不必拿那些发表的文章来衡量自己作文的好差,也不必因此影响自己的作文情绪。
中学生怎样写考场作文 篇12
一、 为什么写
为什么写的问题, 就是文章的“意”了。“千古文章意为先”, 意是文章的中心、灵魂。简单地说, 就是确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表达对……的热爱之情”, 或“抨击社会……丑恶现象”, 或“表明对……现象和事物的看法”, 或“赞美某种精神”或”给人一种启迪”……切实让文章有意义, 而不是为完成任务的无目的的简单拼凑。想把握好中心, 要认真分析题目, 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如2007年贵阳市中考作文题“那________的一幕”, 绝不是让你简单记录一幕, 而目的应是那一幕给你的震撼、感动, 或褒扬, 或针砭, 或抒情, 让文章有灵魂。确定为什么写时, 还要切记:人生观、价值观一定正确, 思想面貌一定要积极向上, 体现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时代精神。如2008年的中考作文 , 许多同学写“完美的人生”, 洋洋洒洒地想像拥有了大把的钞票、漂亮的别墅、高级的车子……人生便完美无缺了, 这样的文章由于人生观的不正确, 变得毫无意义。
二、写什么
写什么的问题, 就是文章的选材问题。
1.认清体裁特点
考场作文的题目里常常给考生暗示了体裁特点, 只要认真揣摩, 是很容易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也就是“文眼”, 从而确定文章的体裁。如果遇到有些题目本身没有规定文体, 则可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对此, 最好确定一个自己最容易或擅长写的某一种文体为好。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材料是主题的体现, 主题是材料的依据。能否为主题服务是选材的第一标准。如同样是写奶奶, 如果反映奶奶的爱, 奶奶辛苦劳作的材料可不选, 而奶奶在生活中表现的点滴对晚辈的关爱应详写, 今年湖北荆州的一考生, 选择一方饭桌反映奶奶对自己的爱, 吃饭时奶奶总坐在桌角, 把中间让给自己, 说是怕风, 直到长大孙女才明白是为让自己好夹菜奶奶才固守桌角, 材料新颖、真实, 有代表性, 让人耳目一新, 在感情、思想上引起共鸣。
三、怎么写
1.巧定题目。
作文的标题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眼睛, 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题目就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功底。新颖、醒目、切合题意的标题会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但有些同学偏偏不注意这些, 题目随随便便, 或直接以话题为题, 或文不对题, 或太长太泛, 甚至有些还是病句或有错别字。更有甚者连标题都没有。这样的标题不仅不利于写作, 而且还会影响评卷老师对文章的内容的评改, 导致作文低分。如请以“换一种眼光”为话题作文, 许多同学就定了这样的题目“我的价值观”, “我的人生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等, 这样的题目就没有新意, 太普通。
如何使题目既新颖又切题呢首先要把握材料的大意, 抓住要点, 然后可借用名人名言、歌曲、文章题目等命题, 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很丑, 可是我很温柔”, “我有我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等;也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命题, 这样题目就会比较新颖, 具有自己的特色。
2.巧作安排。
“好马配好鞍”, 有了好的内容还必须有好的结构形式, 这样才能使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很多学生的作文在结构上差不多都是这样:开头提出论点, 第二段举例论证或具体描写、记叙事件, 第三段回应开头, 结尾。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在材料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突出那就要靠形式。
如写议论文, 可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也可先举事实, 然后从事实中引出观点;接着可通过引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 可以是层层深入, 也可以是正反论证, 还可以是比喻论证等, 最后总结。可用驳论文, 也可用引论文。写记叙文就可用日记体、书信体、童话、寓言、访谈录、场面剪辑式等。
3.巧用语言。
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 绞尽脑汁仍然白纸一张, 就算是写出来了, 也是错别字连篇, 语言平淡无味, 让评卷老师看了昏昏欲睡。如何使自己的文章生动起来那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一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法, 如兼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二是恰当运用一些成语、谚语、名人名言,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三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这样就会使你的作文生色不少。
4.善写结尾。
“凤头猪肚豹尾”, 这是对作文的一种要求, 因此文章的结尾同文章的题目和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同学就不是这样, 草草结尾, 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 首尾呼应, 或重申观点, 再次点题, 或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等。总之不能草草了事。
5.注意卷面及字数要求。
作文的卷面就相当于人的衣服, 必须整洁大方, 因而你书写必须要规范, 卷面要保持整洁, 这样才会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但有些同学就不注意“仪表”, 书写潦草, 卷面涂改过多, 这样就会使你的作文大打折扣。同时, 现在的作文都有一个必要的要求, 就是要达到一定的字数, 这是作文的起码要求, 达不到自然会被扣分。有些同学却认为无关紧要, 这种想法错了。有些同学更是离谱, 就差一两行却不写了。其实, 这很简单, 只要再从反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或再引用一两句名人名言, 这样不仅内容充实, 字数自然也就不会少了。
【怎样写材料作文】推荐阅读:
怎样写转正申请书党团材料12-06
谈机关干部怎样写好材料11-05
怎样选购防水材料05-10
怎样写话题作文07-24
怎样写人物作文10-04
怎样学会写作文10-24
怎样写亲情作文08-01
怎样写话题作文11-08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09-18
初中怎样写英语作文06-18